CN110333623B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33623B
CN110333623B CN201910521530.3A CN201910521530A CN110333623B CN 110333623 B CN110333623 B CN 110333623B CN 201910521530 A CN201910521530 A CN 201910521530A CN 110333623 B CN110333623 B CN 1103336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ub
display device
area
reg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2153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33623A (zh
Inventor
肖士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2153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336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336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33623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11402 priority patent/WO2020252997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336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336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23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a switchable viewing angl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防窥膜,所述防窥膜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的表面上,所述防窥膜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所述背光模组发出的光线经所述第一区域后形成多个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子发光区,所述背光模组发出的光线经所述第二区域后形成多个沿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二子发光区;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防窥膜上。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装置能够同时实现横屏显示和竖屏显示。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显示面板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多。比如,将液晶显示面板应用至车用显示屏中,为用户提供导航以及车辆情况监测等服务,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光源一般是由背光模组提供的,然而,现有的背光模组的驱动方式为整个背光源中的发光器件同时打开和同时关闭的驱动模式,导致液晶显示装置无法同时实现横屏显示和竖屏显示。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能够同时实现横屏显示和竖屏显示。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背光模组;
防窥膜,所述防窥膜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的表面上,所述防窥膜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所述背光模组发出的光线经所述第一区域后形成多个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子发光区,所述背光模组发出的光线经所述第二区域后形成多个沿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二子发光区;
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防窥膜上。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区域包括多个第一子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包括多个第二子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子区域和所述第二子区域在列方向上交替排列,所述第一子区域和所述第二子区域在行方向上交替排列。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子区域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遮光条,所述第子二区域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二遮光条。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装置中,多个所述第一遮光条间隔排布,多个所述第二遮光条间隔排布,且相邻所述第一遮光条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所述第二遮光条之间的距离。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装置中,每个所述第一子区域的面积均相等,每个所述第二子区域的面积均相等,且所述第一子区域的面积等于所述第二子区域的面积。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装置中,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底板、胶框、扩散板、第一光源以及第二光源;
其中,所述底板与所述扩散板相对设置,所述胶框设置在所述底板与所述扩散板之间,且所述扩散板通过所述胶框与所述底板连接;
多个所述第一光源和多个所述第二光源均设置在所述底板朝向所述扩散板的表面上,每个所述第一光源均对应一个所述第一子区域,每个所述第二光源均对应一个所述第二子区域。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装置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控制模组;
其中,多个所述第一光源通过第一连接线与所述控制模组连接,所述控制模组用于控制多个所述第一光源发光或不发光;
多个所述第二光源通过第二连接线与所述控制模组连接,所述控制模组用于控制多个所述第二光源发光或不发光。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装置中,在所述显示装置处于第一模式下时,所述控制模组控制多个所述第一光源发光,并控制多个所述第二光源不发光;
在所述显示装置处于第二模式下时,所述控制模组控制多个所述第二光源发光,并控制多个所述第一光源不发光;
在所述显示装置处于第三模式下时,所述控制模组控制多个所述第一光源和多个所述第二光源发光。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装置中,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胶框、光源、导光板、反射片和光学膜片;
其中,所述反射片设置在所述胶框的底部,所述光源、导光板以及光学膜片均设置在所述胶框内;所述光源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处,所述光学膜片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处。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区域的面积等于所述第二区域的面积。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防窥膜,所述防窥膜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的表面上,所述防窥膜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所述背光模组发出的光线经所述第一区域后形成多个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子发光区,所述背光模组发出的光线经所述第二区域后形成多个沿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二子发光区;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防窥膜上。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装置能够同时实现横屏显示和竖屏显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背光模组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背光模组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1,包括背光模组10、防窥膜20以及显示面板30。防窥膜20设置在背光模组10的出光侧的表面上,防窥膜20包括第一区域201和第二区域202,显示面板30设置在防窥膜20上,进一步的,显示面板30设置在防窥膜20的出光侧的表面上。背光模组10发出的光线经第一区域201后形成多个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子发光区203,背光模组10发出的光线经第二区域202后形成多个沿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二子发光区204。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装置1,在背光模组10的表面上设置防窥膜20,该防窥膜20包括第一区域201和第二区域202,背光模组10的光线经过防窥膜20后,可以形成多个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子发光区203以及多个沿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二子发光区204,因此,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装置能够同时实现横屏显示和竖屏显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2为图1所示的背光模组的平面示意图。第一区域201包括多个第一子区域201A,第二区域202包括多个第二子区域202A。第一子区域201和第二子区域202A在列方向上交替排列,第一子区域201和第二子区域202A在行方向上交替排列,如图2所示。
进一步的,第一子区域201A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遮光条2011A,第二子区域202A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二遮光条2021A。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背光模组10向显示面板30提供光线。背光模组10发出的光线经过第一子区域201A后形成多个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子发光区203,背光模组10发出的光线经过第二子区域202A后形成多个沿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二子发光区204,即,光模组10发出的光线经过第一子区域201A后,由于第一子区域201A上有多个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遮光条2011A,第二子区域202A上有多个沿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一遮光条2021A,因此,背光模组10发出的部分光线被多个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遮光条2011A遮挡,背光模组10发出的部分光线被多个沿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二遮光条2021A遮挡,从而形成多个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子发光区203,以及形成多个沿第而方向排列的第一子发光区204。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一遮光条2011A间隔排布,多个第二遮光条2021A间隔排布,且相邻第一遮光条2011A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第二遮光条2021A之间的距离。
例如,多个第一遮光条2011A间隔排布,且相邻第一遮光条2011A之间的距离等于1微米,多个第二遮光条2021A间隔排布,且相邻第二遮光条2021A之间的距离也等于1微米,在实际使用时,背光模组10经过第一子区域201A后形成的多个第一子发光区203的发光亮度,等于背光模组10经过第二子区域202A后形成的多个第二子发光区204的发光亮度,即,背光模组10发出的光线经过第一子区域201A,并射入显示面板30后所形成的第一显示画面的亮度,与背光模组10发出的光线经过第二子区域202A,并射入显示面板30后所形成的第二显示画面的亮度相等,因此,提高了显示装置1的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第一子区域201A的面积均相等,每个第二子区域的面积202A均相等,且第一子区域201A的面积等于第二子区域202A的面积。
比如,每个第一子区域201A的面积均为5平方毫米,每个第二子区域的面积202A也均为5平方毫米,这样便于工程设计,进而提高显示装置1的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请继续参阅图1以及图2,为了使显示装置1能够同时实现横屏显示和竖屏显示,可以采用多个光源分区域调节第一子区域201A和第二子区域202A发出的光线,即可以采用直下式背光模组,也即,在一些实施例中,背光模组10可以包括底板101、胶框102、扩散板103、第一光源104以及第二光源105。
其中,底板101与扩散板103相对设置,胶框102设置在底板101与扩散板103之间,且扩散板103通过胶框102与底板101连接。多个第一光源104和多个第二光源105均设置在底板101朝向扩散板103的表面上,每个第一光源104均对应一个第一子区域201A,每个第二光源105均对应一个第二子区域202A。
比如,背光模组10包括5个第一光源104以及5个第二光源105,防窥膜20具有5个第一子区域201A以及5个第二子区域202A,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某个第一光源104或某个第二光源105出现故障时,不会影响到其余第一光源104以及第二光源105,并且,只需要更换损坏的第一光源104或第二光源105,不会造成其余第一光源104以及第二光源105的浪费。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光源104和第二光源105可以同时发光,也可以不同时发光,即,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的显示装置1与图1的显示装置1的区别在于:显示装置1还包括控制模组40。
其中,多个第一光源104通过第一连接线501与控制模组40连接,控制模组40用于控制多个第一光源104发光或不发光。多个第二光源105通过第二连接线502与控制模组40连接,控制模组40用于控制多个第二光源105发光或不发光。
比如,该显示装置1具有三种工作模式,包括:第一模式、第二模式以及第三模式。在第一模式时,第一光源104发光,第二光源105不发光。在第二模式时,第一光源104部发光,第二光源105发光。在第三模式时,第一光源104发光,第二光源105发光。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再赘述。
即,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显示装置1处于第一模式下时,控制模组40控制多个第一光源104发光,并控制多个第二光源105不发光。在显示装置1处于第二模式下时,控制模组40控制多个第二光源105发光,并控制多个第一光源104不发光。在显示装置1处于第三模式下时,控制模组40控制多个第一光源104和多个第二光源105发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光源104和第二光源105均为发光二极管或冷阴极荧光灯管。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装置1,在背光模组10的表面上设置具有第一区域201和第二区域202的防窥膜20,背光模组10的光线经过防窥膜20后,可以形成多个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子发光区203以及多个沿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二子发光区204,因此,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装置能够同时实现横屏显示和竖屏显示。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1,图3的显示装置1与图1的显示装置1的区别在于:背光模组10包括胶框110、光源120、导光板130、反射片140和光学膜片150。
反射片140设置在胶框110的底部,光源120、导光板130以及光学膜片150均设置在胶框110内。光源120位于导光板130的入光处,光学膜150片位于导光板130的出光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区域201的面积等于第二区域202的面积,如图5所示。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装置1,在背光模组10的表面上设置具有第一区域201和第二区域202的防窥膜20,背光模组10的光线经过防窥膜20后,可以形成多个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子发光区203以及多个沿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二子发光区204,因此,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装置能够同时实现横屏显示和竖屏显示。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光模组;
防窥膜,所述防窥膜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的表面上,所述防窥膜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所述背光模组发出的光线经所述第一区域后形成多个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子发光区,所述背光模组发出的光线经所述第二区域后形成多个沿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二子发光区,且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
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防窥膜上;
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包括多个第一子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包括多个第二子区域;
所述第一子区域和所述第二子区域在列方向上交替排列,所述第一子区域和所述第二子区域在行方向上交替排列,所述第一子区域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遮光条,所述第二子区域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二遮光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遮光条间隔排布,多个所述第二遮光条间隔排布,且相邻所述第一遮光条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所述第二遮光条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子区域的面积均相等,每个所述第二子区域的面积均相等,且所述第一子区域的面积等于所述第二子区域的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底板、胶框、扩散板、第一光源以及第二光源;
其中,所述底板与所述扩散板相对设置,所述胶框设置在所述底板与所述扩散板之间,且所述扩散板通过所述胶框与所述底板连接;
多个所述第一光源和多个所述第二光源均设置在所述底板朝向所述扩散板的表面上,每个所述第一光源均对应一个所述第一子区域,每个所述第二光源均对应一个所述第二子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控制模组;
其中,多个所述第一光源通过第一连接线与所述控制模组连接,所述控制模组用于控制多个所述第一光源发光或不发光;
多个所述第二光源通过第二连接线与所述控制模组连接,所述控制模组用于控制多个所述第二光源发光或不发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显示装置处于第一模式下时,所述控制模组控制多个所述第一光源发光,并控制多个所述第二光源不发光;
在所述显示装置处于第二模式下时,所述控制模组控制多个所述第二光源发光,并控制多个所述第一光源不发光;
在所述显示装置处于第三模式下时,所述控制模组控制多个所述第一光源和多个所述第二光源发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胶框、光源、导光板、反射片和光学膜片;
其中,所述反射片设置在所述胶框的底部,所述光源、导光板以及光学膜片均设置在所述胶框内;所述光源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处,所述光学膜片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的面积等于所述第二区域的面积。
CN201910521530.3A 2019-06-17 2019-06-17 显示装置 Active CN1103336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21530.3A CN110333623B (zh) 2019-06-17 2019-06-17 显示装置
PCT/CN2019/111402 WO2020252997A1 (zh) 2019-06-17 2019-10-16 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21530.3A CN110333623B (zh) 2019-06-17 2019-06-17 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33623A CN110333623A (zh) 2019-10-15
CN110333623B true CN110333623B (zh) 2021-01-15

Family

ID=68141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21530.3A Active CN110333623B (zh) 2019-06-17 2019-06-17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33623B (zh)
WO (1) WO202025299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3623B (zh) * 2019-06-17 2021-01-1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97169A (zh) * 2018-07-25 2018-11-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模组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CN109870836A (zh) * 2019-03-28 2019-06-11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70680B2 (en) * 2005-01-06 2007-01-30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rivacy screen for a display
JP2016080797A (ja) * 2014-10-14 2016-05-16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液晶表示装置
CN104460109B (zh) * 2014-11-28 2017-07-28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US10247982B2 (en) * 2015-06-03 2019-04-02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display with switchable film structures
CN106940497A (zh) * 2017-04-29 2017-07-11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宽窄视角双向可控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7167937B (zh) * 2017-06-01 2021-04-27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掩膜板、彩色滤光板及其显示面板
CN208789163U (zh) * 2018-02-06 2019-04-26 浙江欣麟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偷窥保护膜
CN108845457B (zh) * 2018-07-11 2021-08-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其控制方法和显示设备
CN109188795B (zh) * 2018-10-25 2021-12-14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9407201B (zh) * 2018-11-01 2021-01-05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N110333623B (zh) * 2019-06-17 2021-01-1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97169A (zh) * 2018-07-25 2018-11-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模组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CN109870836A (zh) * 2019-03-28 2019-06-11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252997A1 (zh) 2020-12-24
CN110333623A (zh) 2019-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333633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KR101201307B1 (ko) 백라이트유닛
KR101807442B1 (ko) 백라이트 모듈 및 상기 백라이트 모듈을 이용한 액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0814559B1 (ko) 백라이트 장치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US10228589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8888354B2 (en) Backlight assembly with uniform light distribution
TWI273317B (en) Backlight module for a double-sided LCD device
US20180164615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102621126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5892148B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10568657A (zh) 显示装置
CN110333623B (zh) 显示装置
US8714805B2 (en) Light guide plate of display apparatus
JP2009117272A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20110030226A (ko) 액정표시장치
CN114740652A (zh) 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2009026713A (ja)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KR100838332B1 (ko) 평판 디스플레이용 백라이트 구조
KR20070032429A (ko) 백 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모듈
JP2006236770A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US20150269894A1 (en) Display device
KR101854697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모듈
KR20090043900A (ko) 액정표시장치모듈
KR101795022B1 (ko) Led 어레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모듈
KR20090053087A (ko) 광학 시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백라이트 모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