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33047A - 一种正交悬臂梁结构的二维湍流传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正交悬臂梁结构的二维湍流传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33047A
CN110333047A CN201910486737.1A CN201910486737A CN110333047A CN 110333047 A CN110333047 A CN 110333047A CN 201910486737 A CN201910486737 A CN 201910486737A CN 110333047 A CN110333047 A CN 1103330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ing element
sheath
axle beam
back rest
orthog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8673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33047B (zh
Inventor
宋大雷
杨华
王向东
李坤乾
陈朝晖
吴立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191048673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33047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03479 priority patent/WO2020244077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3330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330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330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330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0/00Hydrodynamic testing; Arrangements in or on ship-testing tanks or water tunnel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正交悬臂梁结构的二维湍流传感器,包括探头、护套、前梁、第一敏感元件、转换连接器、后梁、第二敏感元件、后座、密封杆和调理电路;探头安装在护套的前端,前梁安装在护套的前段内部,前梁竖直放置,第一敏感元件安装在前梁上;所述转换连接器的前端面设置垂向槽口,前梁的尾部插入垂向槽口中,后端面水平方向上设置水平槽口,后梁的头部插入水平槽口中,所述第二敏感元件安装在后梁上;前梁和后梁在空间上呈正交垂直分布,组成悬臂梁结构;第一敏感元件和第二敏感元件均与调理电路相连接。本发明实现了对湍流的二维物理特性和空间特征的高分辨率观测,可为微尺度湍流的形成、消失机理及运动轨迹等研究提供高可靠探测手段。

Description

一种正交悬臂梁结构的二维湍流传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湍流传感器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正交悬臂梁结构的二维湍流传感器。
背景技术
海洋湍流是引起海洋混合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它对海水的动量、热量和质量输运有巨大作用,目前已成为物理海洋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湍流在形成和消散过程中,在物理性质上并非各向同性,而在尺度上,则呈现一定空间分布特性。
随着人类对海洋湍流的重要性认知度增加、对湍流机理研究更加深入和细致,密跃层、边界层、深海等典型海洋现象对湍流观测提出了高分辨的矢量演化信息需求。海洋湍流的观测主要通过海洋观测仪器实现,由于湍流混合具有极强的间歇性和各项异性特性,故能否研制可实现对湍流二维形成和消散等机理特性观测的二维、高分辨率、低成本的测湍传感器,成为人类能否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和经略海洋的关键。
国内外当前湍流传感器的研究现状,均以一维传感为主。单点式一维湍流传感器只能实现单点一维湍流测量,由于湍流在形成和消散过程中并非各向同性和二维空间分布特性,故一维式传感器无法捕获湍流空间多维尺度信息,这对认识湍流运动机理非常不利。单点式二维湍流传感器目前案例极少。若要实现对湍流的二维观测,常规的方法是采用将两个单点式一维湍流传感器按照正交方向进行装配使用,这种配置方式存在很大弊端:由于需要避免两传感器扰流耦合,两传感器需要间隔一定距离。若距离过大,这样近似等效实际无法精确获取单点的湍流二维模型;若距离过小,传感器的耦合扰动严重,且对加工和安装工艺带来挑战,这种对湍流二维观测方案不能实现单点的高精度、微结构下的湍流二维观测。而采用新型的基于压阻效应,利用纤毛-十字梁和硅纳米线敏感单元实现湍流二维探测的方案,存在探头与十字悬臂梁连接脆弱性等困难,对传感器加工工艺和精度等要求较高,在传感器可靠性和低成本化等方面存在挑战。
另外,湍流传感器技术主要集中在美国、德国和加拿大等国家,普遍存在造价高问题,例如国外的PNS系列和SPM系列湍流传感器,传感器均为单点式一维传感器,且单价至少数万元人民币,这为大面积、广海域的海洋观测带来成本问题,极大的阻碍了人类对海洋的认识、探索和开发利用。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正交悬臂梁结构的二维湍流传感器。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正交悬臂梁结构的二维湍流传感器,包括探头、护套、前梁、第一敏感元件、转换连接器、后梁、第二敏感元件、后座、密封杆和调理电路;
所述探头安装在护套的前端,且护套的前端面与探头预留一定距离;护套为纺锤形壳体结构,内部中空,所述前梁安装在护套的前段内部;
前梁为平面三角形结构的等强度梁,竖直放置,前梁的头部尖端处设置有连杆,在探头的尾部设置有与连杆相配合的插孔,连杆插入插孔中;所述第一敏感元件安装在前梁上;
所述转换连接器的截面呈十字形,转换连接器的前端面竖直方向上设置垂向槽口,前梁的尾部插入垂向槽口中,转换连接器的后端面水平方向上设置水平槽口;
所述后梁为平面梯形结构的等强度梁,头部窄,尾部宽,水平放置,后梁的头部插入水平槽口中,所述第二敏感元件安装在后梁上;前梁和后梁在空间上呈正交垂直分布,二者共同组成悬臂梁结构;
后梁的尾部与后座相连接,在后座的前端设置安装槽口,后梁的尾部插入安装槽口中,后座的后端与密封杆的前端相连接,密封杆的后端连接载体平台;
密封杆为中空结构,所述调理电路安装在密封杆的内部,第一敏感元件和第二敏感元件均通过导线与调理电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探头呈翼形结构,探头的后端面与护套的前端外直径相等,该二维湍流传感器整体呈流线型。
优选的,所述第一敏感元件为MEMS桥式元件,第一敏感元件安装在所述前梁的一侧或两侧,外部进行水密处理;所述第一敏感元件为两个半桥结构或一个全桥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敏感元件为MEMS桥式元件,第二敏感元件安装在所述后梁的一侧或两侧,外部进行水密处理;所述第二敏感元件为两个半桥结构或一个全桥结构。
优选的,所述密封杆为圆柱形结构,包括连接本体和基体,连接本体和基体均内部中空;其中,连接本体的外径小于护套的后端内径,连接本体插入护套的后端;所述基体的外径与所述护套的后端外径一致,在基体的尾部设置有用以连接后端载体平台的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调理电路与所述密封杆间填充有用以耐压并隔绝水环境的水密材质。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提出一种正交悬臂梁结构的二维湍流传感器,实现了对湍流的二维物理特性和空间特征的高分辨率观测,可为微尺度湍流的形成、消失机理及运动轨迹等研究提供高可靠探测手段。对认知湍流的多维动态演化过程、明晰湍流能量交换机理意义重大。
(2)本发明采用等强度正交悬臂梁结构可巧妙的实现对湍流的二维尺度检测,通过转换连接器实现悬臂梁的等强度正交固定连接,可大大降低湍流二维观测传感器的制造工艺复杂度,大幅降低传感器尺寸,实现对多维空间尺度湍流观测的传感器微型化、低成本化,适用于智能浮标等移动平台搭载,满足多学科综合观测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二维湍流传感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二维湍流传感器的垂向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二维湍流传感器的垂向剖面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二维湍流传感器的水平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二维湍流传感器的水平剖面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二维湍流传感器去除翼形探头和护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二维湍流传感器中后座和密封杆连接部分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二维湍流传感器中后座和密封杆连接部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二维湍流传感器中转换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探头,2-护套,3-前梁,3a-连杆,4-第一敏感元件,5-转换连接器,5a-垂向槽口,5b-水平槽口,6-后梁,7-第二敏感元件,8-后座,9-密封杆,9a连接本体,9b-基体,10-调理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一种正交悬臂梁结构的二维湍流传感器,包括探头1、护套2、前梁3、第一敏感元件4、转换连接器5、后梁6、第二敏感元件7、后座8、密封杆9和调理电路10。所述探头1安装在护套2的前端,且护套2的前端面与探头预留一定距离。护套2为纺锤形壳体结构,内部中空,所述前梁3安装在护套2的前段内部。前梁3为平面三角形结构,竖直放置,前梁的头部尖端处设置有连杆3a,在探头1的尾部设置有与连杆相配合的插孔,连杆插入插孔中。所述第一敏感元件4安装在前梁3上。所述转换连接器5的截面呈十字形,转换连接器5的前端面竖直方向上设置垂向槽口5a,前梁的尾部插入垂向槽口5a中,转换连接器5的后端面水平方向上设置水平槽口5b。所述后梁6为平面梯形结构,头部窄,尾部宽,水平放置,后梁6的头部插入水平槽口5b中,所述第二敏感元件7安装在后梁6上。前梁3和后梁6在空间上呈正交垂直分布,二者共同组成悬臂梁结构。后梁6的尾部与后座8相连接,在后座8的前端设置安装槽口,后梁的尾部插入安装槽口中,后座的后端与密封杆的前端相连接,密封杆的后端连接载体平台。密封杆9为中空结构,所述调理电路10安装在密封杆的内部,第一敏感元件4和第二敏感元件7均通过导线与调理电路10相连接。
下面分别对本发明二维湍流传感器的各组件进行详细说明。
所述探头1为翼形结构,采用轻质材料制成,安装在前梁3前端面处,用以实现对海流外力的感触功能。
所述护套2为纺锤形壳体结构,内部中空用以放置前梁3等组件,固定在后座8前端面处;所述护套2前端面与所述探头1之间预留一定距离,供所述探头1形变。护套2的制备材料可为316L不锈钢、钛合金等耐腐蚀材料。护套2外形为流线型以减阻。
进一步的,所述护套2前端内孔直径与所述探头1后端面直径相近,不仅可减阻,还可减少或避免前端水流对护套2内的敏感元件等的外力扰动。
所述前梁3为三角形悬臂梁结构,竖直放置。所述前梁3的前部尖端设置连杆3a用以固定所述探头1,后部连接固定所述转换连接器5。前梁3为悬臂梁的前半截断体,可实现对沿非平行于壁面方向的受力感触功能。
所述第一敏感元件4为MEMS桥式元件,机械上:安装在所述前梁3一侧或两侧,外部进行水密处理;电气上:通过丝线连接后端调理电路10。所述第一敏感元件4可实现对所述前梁3形变检测,实现对微弱力信号感测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敏感元件4可以是两个半桥或一个全桥结构,若为两个半桥结构,则所述第一敏感元件4数量为两个,分别安装在所述前梁3两侧;若为单个全桥结构,则所述第一敏感元件4数量为一个,可安装在所述前梁3的任意一侧。
所述转换连接器5截面为十字,具有一定厚度,前端面竖直方向上设置垂向槽口5a,用以安放所述前梁3,后端面水平方向上设置水平槽口5b,用以安放所述后梁6。所述转换连接器5可采用轻质、刚性材料,以降低在所述前梁3和后梁6间的力损。
所述后梁6为梯形悬臂梁结构,水平横置,前部连接所述转换连接器5,后部连接固定在所述后座8上。后梁6为悬臂梁的后半截断体,可实现对沿非平行于壁面方向的受力感触功能。
所述前梁3和所述后梁6在空间上呈正交垂直分布;前梁3和后梁6可组成一整套悬臂梁结构。
所述第二敏感元件7为MEMS桥式元件,机械上:安装在所述后梁6一侧或两侧,外部进行水密处理;电气上:通过丝线连接后端调理电路10。所述第二敏感元件7可实现对所述后梁6形变检测,实现对微弱力信号感测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敏感元件7可以是两个半桥或一个全桥结构,若为两个半桥结构,则所述第二敏感元件7数量为两个,分别安装在所述后梁6两侧;若为单个全桥结构,则所述第二敏感元件7数量为一个,可安装在所述后梁6的任意一侧。
所述后座8为方块结构,前端设置安装槽口8a,用以固定所述后梁6。所述后座8后端还连接固定所述密封杆9。
所述密封杆9为圆柱结构,包括连接本体9a和基体9b。所述连接本体9a内部中空,外径略小于所述护套2后端内径,用以连接固定所述护套2。所述基体9b为圆柱结构,内部中空并设置螺纹用以连接后端载体平台,外径与所述护套2后端外径一致。连接本体9a和基体9b的内部可放置所述调理电路10。
所述调理电路10可实现对所述第一敏感元件4和第二敏感元件7的信号采集、转换和调理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调理电路10与所述密封杆9间填充水密材质用以耐压并隔绝水环境。
本发明正交悬臂梁结构的二维湍流传感器的探测机理如下:
根据流体动力学机翼理论,传感器在水下跟随载体运动时,海水的速度波动作用于探头1,外部湍流的剪切力可通过探头1沿轴线方向传递并在与所述探头1相连的前梁3端面处形成作用力。
作用于所述前梁3的作用力继续向后传递。
一方面:由于所述前梁3呈垂向放置,对沿其水平轴线垂直向上或向下方向的分力不敏感,而对沿其水平轴线水平方向的分力最敏感,故从探头1上传递过来的水平方向的分力会在所述前梁3上发生水平方向形变,进而通过所述第一敏感元件4进行形变测量,从而换算成外力在水平方向分量的作用值。
另一方面:由于前梁3呈垂向放置,其垂向刚度较大,故从前梁3传递过来的垂向分力会继续向后传递,经所述转换连接器5后传递至后梁6上。由于后梁6呈水平放置,对沿其水平轴线水平向左或向右方向的分力不敏感,而对沿其水平轴线垂向的分力敏感,故从前梁3、转换连接器5上传递过来的垂向分力会在后梁6上发生垂向形变,进而通过所述第二敏感元件7进行形变测量,从而换算成外力在垂向上分量的作用值。即:前梁3和后梁6在空间分布上呈现等强度正交,从而分别实现对湍流的二维尺度检测。
进一步的,当湍流的作用力介于水平与垂直之间时,前梁3与后梁6都有形变,两个梁上的第一敏感元件4与第二敏感元件7都有信号输出,输出量的大小成正弦函数的规律,通过检测输出量参数,实现对敏感元件所感触力的方向和大小反推计算。
调理电路10通过第一敏感元件4、第二敏感元件7检测出对应的前梁3和后梁6的形变,并反推出外力方向和数值,从而换算出湍流大小和空间特征等参数。
综上,本发明通过提出一种正交悬臂梁结构的二维湍流传感器,可实现对湍流的二维物理特性和空间特征的高分辨率观测,可为微尺度湍流的形成、消失机理及运动轨迹等研究提供高可靠探测手段。对认知湍流的多维动态演化过程、明晰湍流能量交换机理意义重大。另外,本发明可大大降低湍流二维观测传感器的制造工艺复杂度,大幅降低传感器尺寸,实现对多维空间尺度湍流观测的传感器微型化、低成本化。

Claims (6)

1.一种正交悬臂梁结构的二维湍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探头、护套、前梁、第一敏感元件、转换连接器、后梁、第二敏感元件、后座、密封杆和调理电路;
所述探头安装在护套的前端,且护套的前端面与探头预留一定距离;护套为纺锤形壳体结构,内部中空,所述前梁安装在护套的前段内部;
前梁为平面三角形结构,竖直放置,前梁的头部尖端处设置有连杆,在探头的尾部设置有与连杆相配合的插孔,连杆插入插孔中;所述第一敏感元件安装在前梁上;
所述转换连接器的截面呈十字形,转换连接器的前端面竖直方向上设置垂向槽口,前梁的尾部插入垂向槽口中,转换连接器的后端面水平方向上设置水平槽口;
所述后梁为平面梯形结构,头部窄,尾部宽,水平放置,后梁的头部插入水平槽口中,所述第二敏感元件安装在后梁上;前梁和后梁在空间上呈正交垂直分布,二者共同组成悬臂梁结构;
后梁的尾部与后座相连接,在后座的前端设置安装槽口,后梁的尾部插入安装槽口中,后座的后端与密封杆的前端相连接,密封杆的后端连接载体平台;
密封杆为中空结构,所述调理电路安装在密封杆的内部,第一敏感元件和第二敏感元件均通过导线与调理电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交悬臂梁结构的二维湍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呈翼形结构,探头的后端面与护套的前端外直径相等,该二维湍流传感器整体呈流线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交悬臂梁结构的二维湍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敏感元件为MEMS桥式元件,第一敏感元件安装在所述前梁的一侧或两侧,外部进行水密处理;所述第一敏感元件为两个半桥结构或一个全桥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交悬臂梁结构的二维湍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敏感元件为MEMS桥式元件,第二敏感元件安装在所述后梁的一侧或两侧,外部进行水密处理;所述第二敏感元件为两个半桥结构或一个全桥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交悬臂梁结构的二维湍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杆为圆柱形结构,包括连接本体和基体,连接本体和基体均内部中空;其中,连接本体的外径小于护套的后端内径,连接本体插入护套的后端;所述基体的外径与所述护套的后端外径一致,在基体的尾部设置有用以连接后端载体平台的螺纹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交悬臂梁结构的二维湍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理电路与所述密封杆间填充有用以耐压并隔绝水环境的水密材质。
CN201910486737.1A 2019-06-05 2019-06-05 一种正交悬臂梁结构的二维湍流传感器 Active CN1103330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86737.1A CN110333047B (zh) 2019-06-05 2019-06-05 一种正交悬臂梁结构的二维湍流传感器
PCT/CN2019/103479 WO2020244077A1 (zh) 2019-06-05 2019-08-30 一种正交悬臂梁结构的二维湍流传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86737.1A CN110333047B (zh) 2019-06-05 2019-06-05 一种正交悬臂梁结构的二维湍流传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33047A true CN110333047A (zh) 2019-10-15
CN110333047B CN110333047B (zh) 2021-03-16

Family

ID=681403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86737.1A Active CN110333047B (zh) 2019-06-05 2019-06-05 一种正交悬臂梁结构的二维湍流传感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33047B (zh)
WO (1) WO202024407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44077A1 (zh) * 2019-06-05 2020-12-10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正交悬臂梁结构的二维湍流传感器
CN115096270A (zh) * 2022-05-11 2022-09-23 嘉庚创新实验室 一种高敏感度耐用型湍流探测器及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2306A (zh) * 2010-11-19 2011-04-13 上海交通大学 双向剪切流下斜置立管的涡激振动旋转测试装置
CN104062632A (zh) * 2014-05-28 2014-09-24 苏州中盛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四纤毛仿生mems矢量水声传感器微结构
CN106568569A (zh) * 2016-10-08 2017-04-19 中北大学 一种mems二维湍流传感器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09974A (ja) * 2003-04-10 2004-11-04 Seiko Instruments Inc 微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02269615B (zh) * 2011-05-07 2012-11-14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槽型悬臂梁结构的微质量传感器
CN103852051A (zh) * 2013-11-01 2014-06-11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求解Si3N4/p+Si/Si三层MEMS悬臂梁结构的弹性变形的方法
CN106289624A (zh) * 2016-11-07 2017-01-04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基于mems的海洋湍流传感器
CN106556490B (zh) * 2016-11-29 2020-05-19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三角梁结构湍流传感器
CN110333047B (zh) * 2019-06-05 2021-03-16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正交悬臂梁结构的二维湍流传感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2306A (zh) * 2010-11-19 2011-04-13 上海交通大学 双向剪切流下斜置立管的涡激振动旋转测试装置
CN104062632A (zh) * 2014-05-28 2014-09-24 苏州中盛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四纤毛仿生mems矢量水声传感器微结构
CN106568569A (zh) * 2016-10-08 2017-04-19 中北大学 一种mems二维湍流传感器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朱晓辉 等: "基于光纤光栅的海水剪切流速传感器", 《激光杂志》 *
谷磊 等: "海洋剪切流传感器优化设计与仿真计算", 《压电与声光》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44077A1 (zh) * 2019-06-05 2020-12-10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正交悬臂梁结构的二维湍流传感器
CN115096270A (zh) * 2022-05-11 2022-09-23 嘉庚创新实验室 一种高敏感度耐用型湍流探测器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33047B (zh) 2021-03-16
WO2020244077A1 (zh) 2020-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08019U (zh) 一种仿水黾感觉毛传感器测量装置
WO2021174681A1 (zh) 一种复合型五孔压力-温度探针
CN110333047A (zh) 一种正交悬臂梁结构的二维湍流传感器
CN101692097A (zh) 风速风向仪
CN103543287B (zh) 一种球形风速风向传感器结构
CN109238245B (zh) 一种新型仿生侧线传感器
CN106568569B (zh) 一种mems二维湍流传感器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59215B (zh) 一种多功能数字式地震波孔压静力触探测试系统
CN101059557B (zh) 微机电系统磁场传感器及磁场测量方法
CN108593956A (zh) 双模式微流速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35362B (zh) 基于柔性平行四边形机构的两级力分辨率的力传感器
JP2018084537A (ja) 風計測装置
CN101776696B (zh) 一种三维流速传感器
Yang et al. High-sensitivity lollipop-shaped cilia sensor for ocean turbulence measurement
CN211504504U (zh) 一种鱼型光纤光栅压力和温度传感器
CN105372447A (zh) 微探头超声波多普勒流速仪
CN110927824B (zh) 风速风向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12067840A (zh) 一种拉力式水流流速测量装置
CN210321840U (zh) 一种浮球涡街反射式光纤流量传感器
CN106092391B (zh) 一种分体式二维力传感器
CN104502625A (zh) 一种三维浑水脉动流速仪
CN210486868U (zh) 一种基于菱形位移放大结构的光纤光栅沉降传感器
CN210321841U (zh) 一种浮球涡街对射式光纤流量传感器
CN112985758B (zh) 测量复杂气液两相流中涡体尺度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CN113532620A (zh) 一种振动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