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24863B - 一种在无线侧实现QoS分配的方法和基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在无线侧实现QoS分配的方法和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24863B
CN110324863B CN201810264103.7A CN201810264103A CN110324863B CN 110324863 B CN110324863 B CN 110324863B CN 201810264103 A CN201810264103 A CN 201810264103A CN 110324863 B CN110324863 B CN 1103248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er
priority
service
existing
qo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6410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24863A (zh
Inventor
左一平
张欢
余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6410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248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248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248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248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248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4Negotiating SLA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Negotiating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04W76/34Selective release of ongoing connections
    • H04W76/36Selective release of ongoing connections for reassigning the resources associated with the release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28/22Negotiating communication 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无线侧实现QoS分配的方法和基站,方法应用于基站,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用户优先级,以及获取业务的业务优先级;根据用户优先级、业务优先级和有效时间,为用户的业务分配对应的服务质量QoS;根据QoS的分配结果为所述业务提供服务资源。在分配QoS时考虑了用户优先级和业务优先级,可在充分利用无线资源的同时,更好地提供差异化服务。

Description

一种在无线侧实现QoS分配的方法和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QoS保障技术,特别是指一种在无线侧实现QoS分配的方法和基站。
背景技术
现有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及5G系统中,服务质量(QoS,Qualityof Service)保障都是在核心网侧实现的,一般是由核心网指定一个QoS,而基站将其映射成终端与基站之间的数据承载(DRB,Data RB)调度参数后只能选择接受或者拒绝建立承载。
现有LTE及5G系统中,在进行QoS保障时,并没有考虑基于无线侧的优先级信息来实现。然而,如果能够支持在无线侧针对不同优先级的用户、业务,甚至优先级的有效时间提供不同的QoS保障,那么就可以更好地提供差异化服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无线侧实现QoS分配的方法和基站,用以实现在无线侧针对不同优先级的用户、业务提供不同的QoS保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无线侧实现QoS分配的方法,应用于基站,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的用户优先级,以及获取业务的业务优先级;
根据用户优先级、业务优先级和有效时间,为用户的业务分配对应的服务质量QoS;
根据QoS的分配结果为所述业务提供服务资源。
所述的方法中,业务具有对应的承载;
为用户的业务分配对应的服务质量QoS包括:分配过程应当遵循承载优先级规则,承载优先级由用户优先级和业务优先级共同决定,所述承载优先级规则包括:
用户优先级高且业务优先级高的承载,其承载优先级高于用户优先级低且业务优先级高的承载;
用户优先级低且业务优先级高的承载,其承载优先级高于用户优先级高且业务优先级低的承载;
用户优先级高且业务优先级低的承载,其承载优先级高于用户优先级低且业务优先级低的承载;
其中,在用户优先级相同且业务优先级相同时,已建立的承载的承载优先级高于未建立的承载的承载优先级。
所述的方法中,为用户的业务分配对应的服务质量QoS的分配算法包括:
当用户建立新承载时,新承载根据用户优先级、业务优先级和有效时间确定新承载对应的服务质量QoS,QoS的范围具有上限Qmax和下限Qmin;
当用户对第一已有承载提升了承载优先级时,根据用户优先级、业务优先级和有效时间确定第一已有承载对应的服务质量QoS,QoS具有上限Qmax和下限Qmin;获取所述第一已有承载的第一承载优先级,将同样具有第一承载优先级的其他的已有承载的QoS提升到对应的Qmax。
所述的方法中,根据QoS的分配结果为所述业务提供服务资源包括:
所述服务资源具体是业务速率;
当用户建立新承载时,将已有承载的速率进行累加,得到已有承载的累加速率,新承载的QoS的上限Qmax对应着最大业务速率Vmax,累加速率与最大业务速率Vmax的和值是预期的网络速率K预期;根据网络总速率与K预期之间的差值为新承载提供真实业务速率;
当用户对第一已有承载提升了优先级时,将其他已有承载的速率进行累加,得到其他已有承载的累加速率,第一已有承载的QoS的上限Qmax对应着最大业务速率Vmax,累加速率与最大业务速率Vmax的和值是K预期;根据网络总速率与K预期之间的差值为第一已有承载提供真实业务速率。
所述的方法中,根据网络总速率与K预期之间的差值为新承载提供真实业务速率包括:
第一规则:当具有最低承载优先级的已有承载在自身的QoS降档后,仍不能满足新承载的需求时,拆除该已有承载;
第二规则:其他的高于最低承载优先级,并且低于新承载的承载优先级的已有承载,只允许降档到Qmin;并且,与新承载具有相同承载优先级的已有承载不降档。
所述的方法中,根据网络总速率与K预期之间的差值为新承载提供真实业务速率还包括:
第三规则:在实施第一规则、第二规则不能满足新承载的需求的情形下,将新承载当前的QoS进行降档,并返回执行第一规则。
所述的方法中,根据网络总速率与K预期之间的差值为第一已有承载提供真实业务速率包括:
第I规则:当最低承载优先级的已有承载在自身的QoS降档后,仍不满足第一已有承载的需求时,拆除该已有承载;
第II规则:其他的高于最低承载优先级,并且低于第一已有承载的承载优先级的已有承载,只允许降档到Qmin。
所述的方法中,根据网络总速率与K预期之间的差值为第一已有承载提供真实业务速率还包括:
第III规则:如果将比第一已有承载的承载优先级低的已有承载降档或拆除后仍不满足第一已有承载的需求,将与第一已有承载具有相同承载优先级的所有已有承载的QoS一同降档,并返回执行第I规则。
所述的方法中,包括:
探测到一个已有承载的用户优先级或者业务优先级已经失效;
为其他的已有承载提升用户优先级和/或业务优先级。
所述的方法中,还包括:
当核心网的移动管理实体探测到已有承载的用户或者业务优先级已经失效时,由移动管理实体向基站发出对其他的已有承载的修改指令,修改指令中携带移动管理实体建议的QoS范围和有效时间;
基站为其他的已有承载提升用户优先级和/或业务优先级。
一种在无线侧实现QoS分配的基站,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的用户优先级,以及获取业务的业务优先级;
QoS单元,用于根据用户优先级、业务优先级和有效时间,为用户的业务分配对应的服务质量QoS;
执行单元,用于根据服务质量QoS的分配结果对所述业务提供服务资源。
所述的基站中,QoS单元包括:
优先级模块,用于在为用户的业务分配QoS过程中遵循承载优先级规则,承载优先级由用户优先级和业务优先级共同决定,所述承载优先级规则包括:
用户优先级高且业务优先级高的承载,其承载优先级高于用户优先级低且业务优先级高的承载;
用户优先级低且业务优先级高的承载,其承载优先级高于用户优先级高且业务优先级低的承载;
用户优先级高且业务优先级低的承载,其承载优先级高于用户优先级低且业务优先级低的承载;
其中,业务具有对应的承载,在用户优先级相同且业务优先级相同时,已建立的承载的承载优先级高于未建立的承载的承载优先级。
所述的基站中,QoS单元包括:
第一QoS模块,用于当用户建立新承载时,新承载根据用户优先级、业务优先级和有效时间确定新承载对应的服务质量QoS,QoS具有上限Qmax和下限Qmin;
第二QoS模块,用于当用户对第一已有承载提升了承载优先级时,根据用户优先级、业务优先级和有效时间确定第一已有承载对应的服务质量QoS,QoS具有上限Qmax和下限Qmin;获取所述第一已有承载的第一承载优先级,将同样具有第一承载优先级的其他的已有承载的QoS提升到对应的Qmax。
所述的基站中,执行单元包括:
第一执行模块,用于服务资源具体是网业务速率,当用户建立新承载时,将已有承载的速率进行累加,得到已有承载的累加速率,新承载的QoS的上限Qmax对应着最大业务速率Vmax,累加速率与最大业务速率Vmax的和值是K预期;根据K预期与网络总速率之间的差值为新承载提供服务资源;
第二执行模块,用于当用户对第一已有承载提升了优先级时,将其他已有承载的速率进行累加,得到其他已有承载的累加速率,第一已有承载的QoS的上限Qmax对应着最大业务速率Vmax,累加速率与最大业务速率Vmax的和值是K预期;根据网络总速率与K预期之间的差值为第一已有承载提供真实业务速率。
所述的基站中,第一执行模块包括:
第一分配算法模块,用于执行第一规则:若具有最低承载优先级的已有承载在自身的QoS降档后,仍不能满足新承载的需求时,拆除该已有承载;
第二规则:其他的高于最低承载优先级,并且低于新承载的承载优先级的已有承载,只允许降档到Qmin;并且,与新承载具有同优先级的已有承载不降档;
第三规则:在实施第一规则、第二规则不能满足新承载的需求的情形下,将新承载当前的QoS进行降档,并返回执行第一规则。
所述的基站中,第二执行模块包括:
第二分配算法模块,用于执行第I规则:若最低承载优先级的已有承载在QoS降档后,且仍不满足需求时,拆除该已有承载;
第II规则:其他的高于最低承载优先级,并且低于第一已有承载的承载优先级的已有承载,只允许降档到Qmin;
第III规则:如果将比第一已有承载的承载优先级低的已有承载降档或拆除后仍不满足第一已有承载的需求,则将与第一已有承载具有相同承载优先级的所有已有承载的QoS一同降档,并返回执行第I规则。
一种装置,包含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所述的在无线侧实现QoS分配的方法。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在无线侧实现QoS分配的方法中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无线侧实现QoS分配的方法和基站,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分配QoS时考虑了用户优先级和业务优先级,可在充分利用无线资源的同时,更好地提供差异化服务。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在无线侧实现QoS分配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建立新承载的QoS分配算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提升已有承载优先级的QoS分配算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用户建立新承载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提升用户优先级或业务优先级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基站侧发起发现已有承载优先级失效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核心网侧发起发现已有承载优先级失效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在无线侧实现QoS分配的方法,如图1所示,应用于基站,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用户UE的用户优先级以及业务的业务优先级;
步骤102,根据用户优先级、业务优先级和有效时间,为用户的业务分配对应的QoS;
步骤103,根据QoS的分配结果对所述业务提供服务资源。
Step2:基站侧综合考虑现有资源的利用率,从用户、业务和有效时间三个维度,分配用户该业务的QoS。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在分配QoS时考虑了用户优先级和业务优先级,可在充分利用无线资源的同时,更好地提供差异化服务。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通过3GPP协议LTE接入网络的移动管理实体(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发起的初始上下文建立来获取业务优先级,QoS的参数建议是一个范围(a,b),以及该QoS的有效时间。UE发起RRC连接的时候上报可以用户优先级,也可以通过MME下发指示的方式获取用户优先级。
有效时间的意义在于,用户A买了一个月的会员,那么在缴费时刻起一个月内拥有高用户优先级和/或高业务优先级,其建立的承载往往具有高承载优先级,其对应的QoS的上限会提升,下限通常也会提升;一个月后会员失效,对应的QoS会回到原值。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业务具有对应的承载,为用户的业务分配对应的QoS包括:应当遵循承载优先级规则,承载优先级由用户优先级和业务优先级共同决定,所述承载优先级规则包括:
用户优先级高且业务优先级高的承载,其承载优先级高于用户优先级低且业务优先级高的承载;
用户优先级低且业务优先级高的承载,其承载优先级高于用户优先级高且业务优先级低的承载;
用户优先级高且业务优先级低的承载,其承载优先级高于用户优先级低且业务优先级低的承载;
其中,在用户优先级相同且业务优先级相同时,已建立的承载的承载优先级>未建立的承载的承载优先级。
考虑到用户享受服务的公平性,用户优先级低、业务优先级高的承载,其承载优先级高于用户优先级高、业务优先级低的承载,理由在于:如果反过来,那么就意味着低优先级用户有永远无法获得服务资源的可能性,不利于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为了描述的方便,以及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容易地理解技术方案,只是将用户、业务的优先级分为高、低两个级别,实际上,可以将用户、业务按照优先级分为更多个级别,并制定对应的QoS范围。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业务优先级(S1<S2<S3)和用户优先级(T1<T2<T3)各分为三等,根据业务优先的规则,承载优先级的划分是:
(T3,S3)>(T2,S3)>(T1,S3)>(T3,S2)>(T2,S2)>(T1,S2)>(T3,S1)>(T2,S1)>(T1,S1)。
那么针对图2、图3中实施例的情况,只有最低一级(T1,S1)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拆除,而介于(T3,S3)和(T1,S1)之间的其余各等级,根据排名情况进行QoS降档即可。
以下实施例中,不失一般性,只将用户、业务的优先级分为高、低两个级别进行阐述。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为用户的业务分配对应的服务质量QoS的分配算法包括:
当用户建立新承载时,新承载根据用户优先级、业务优先级和有效时间确定新承载对应的QoS,QoS的范围具有上限Qmax和下限Qmin;
当用户对第一已有承载提升了承载优先级时,根据用户优先级、业务优先级和有效时间确定第一已有承载对应的QoS,QoS具有上限Qmax和下限Qmin;获取所述第一已有承载的第一承载优先级,将同样具有第一承载优先级的其他的已有承载的QoS提升到对应的Qmax。
由于用户优先级和业务优先级是独立的,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根据用户优先级、业务优先级和有效时间,为承载分配QoS,对于一个承载来说,QoS的参数包含字段:
Figure GDA0004085339520000081
在本申请中,承载优先级是由用户优先级、业务优先级共同决定的,这其中,在很多情形下,QoS范围是由业务优先级单独决定的。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根据QoS的分配结果为所述业务提供服务资源包括:
服务资源具体是业务速率;
当用户建立新承载时,将已有承载的速率进行累加,得到已有承载的累加速率,新承载的QoS的上限Qmax对应着最大业务速率Vmax,累加速率与最大业务速率Vmax的和值是预期的网络速率K预期;根据网络总速率与K预期之间的差值为新承载提供真实业务速率;
当用户对第一已有承载提升了优先级时,将其他已有承载的速率进行累加,得到其他已有承载的累加速率,第一已有承载的QoS的上限Qmax对应着最大业务速率Vmax,累加速率与最大业务速率Vmax的和值是K预期;根据网络总速率与K预期之间的差值为第一已有承载提供真实业务速率。
基站侧根据经验值,维护一张业务QoS与提供服务资源的映射表:
QoS 预期网络速率
1 K1
2 K2
…… ……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根据网络总速率与K预期之间的差值为新承载提供真实业务速率包括:
第一规则:若具有最低承载优先级的已有承载在QoS降档后,仍不能满足新承载的需求时,拆除该已有承载;
第二规则:其他的高于最低承载优先级,并且低于新承载的承载优先级的已有承载,只允许降档到Qmin;并且,与新承载具有同优先级的已有承载不降档。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根据网络总速率与K预期之间的差值为新承载提供真实业务速率还包括:
第三规则:在实施第一规则、第二规则无效的情形下,将新承载当前的QoS进行降档,并返回执行第一规则。
任何承载对应的QoS都具有范围[Qmin,Qmax],QoS降档是指其取值由Qmax逐渐降低至Qmin的过程,每一次降低一个数值QoS-1,就记为一次QoS降档。
低用户优先级、低业务优先级的承载,在其QoS降档至Qmin仍不满足需求时可以拆除,但其他承载即使优先级比新承载的低,但由于具有一定优先性,只降档到该其他承载的Qmin即可;
此外,如果将比新承载自身优先级低的承载降档或拆除后仍不满足需求,则将新承载自身从Qmax开始降档,但应当遵循:已建承载级别高于同优先级的新建承载,因此同级别的其他承载不用降档。
为承载分配QoS的算法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有所不同,以下详细描述在新承载建立的应用场景,为一个已有承载提升承载优先级的应用场景中,分配算法是如何实现的。
在一个有新承载建立的应用场景中,分配算法包括:
步骤201,根据网络中已有承载和接入新承载的情况,计算出预期速率K预期
步骤202,判断预期速率K预期是否高于等于Kmax,如果高于,转步骤205,否则转步骤203,其中,Kmax是网络当前允许的最大的速率;
步骤203,对估算前的低优先级的承载进行QoS降级或者拆除;转步骤204。
步骤204,直接发起新承载的建立,结束。
步骤205,判断新承载是否是低业务优先级,如果是,转步骤206,否则转步骤207。
步骤206,判断新承载是否是低用户优先级,如果是,转步骤207,否则转步骤208。
步骤207,判断新承载的QoS是否已经降到了Qmin,如果是,转步骤210,否则转步骤209;
步骤208,判断是否存在低用户优先级、低业务优先级的已有承载,如果是,转步骤211,否则转步骤212;
步骤209,新承载的QoS-1后,转步骤201,重新计算K预期
步骤210,拒绝建立所述新承载,结束。
步骤211,判断已有承载的QoS是否已经降低到了Qmin,如果是,转步骤214,否则转步骤213;
步骤212,判断是否已经降低到了Qmin,如果是,转步骤216,否则转步骤215;
步骤213,已有承载的QoS-1后,转步骤201,重新计算K预期
步骤214,扣除所占资源后,转步骤201,重新计算K预期
步骤215,QoS-1后,重新计算K预期;转步骤201。
步骤216,判断是否存在未被降为Qmin的低用户优先级、低业务优先级的承载,如果是,转步骤211,否则转步骤217;
步骤217,判断是否存在高用户优先级,低业务优先级的已有承载,如果是,转步骤215,否则转步骤220;
步骤218,判断是否存在低用户优先级、低业务优先级的承载,如果是,转步骤211,否则转步骤219;
步骤219,判断是否存在未被降为Qmin的低用户优先级、低业务优先级的承载,如果是,转步骤215,否则转步骤221;
步骤220,判断是否已降到Qmin,如果是,转步骤222,否则转步骤215;
步骤221,判断是否存在未被降为Qmin的低用户优先级、高业务优先级的承载,如果是,转步骤215,否则转步骤220。
步骤222,拒绝建立新承载,结束。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根据网络总速率与K预期之间的差值为第一已有承载提供真实业务速率包括:
第I规则:若最低承载优先级的已有承载在QoS降档后,且仍不满足需求时,拆除该已有承载;
第II规则:其他的高于最低承载优先级,并且低于第一已有承载的承载优先级的已有承载,只允许降档到Qmin。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根据网络总速率与K预期之间的差值为第一已有承载提供真实业务速率还包括:
第III规则:如果将比第一已有承载的承载优先级低的已有承载降档或拆除后仍不满足第一已有承载的需求,则将与第一已有承载具有相同承载优先级的所有已有承载的QoS一同降档,并返回执行第I规则。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当用户对第一已有承载提升了优先级时,将其他已有承载的速率进行累加,得到其他已有承载的累加速率包括:
其他已有承载包括两部分:与第一已有承载具有相同用户优先级、业务优先级的所有已有承载;其他的已有承载。
获取当前与第一已有承载具有相同用户优先级、业务优先级的所有承载,将这些承载的QoS直接提升到Qmax后,计算同优先级累加速率,以及,计算出剩余的已有承载的非同优先级累加速率,两者相加得到所述其他已有承载的累加速率。
在一个已有承载提升优先级的应用场景中,分配算法包括:
步骤301,已知第一已有承载且第一已有承载已经升级后,获取当前与第一已有承载具有相同用户优先级、业务优先级的所有承载,将这些承载的QoS直接提升到Qmax后,计算出预期速率K预期
例如,当前所有用户的网络速率的总和是90M/s,网络的总能力是100M/s。需要提升优先级的第一已有承载QoS的范围为(4,8),即Qmax=8,Qmin=4,那么直接先从8开始,计算预期业务速率。
假设查映射表发现8对应的业务速率为20M/s,那么预期速率是90+20=110M/S,这超出了网络的总能力。如果通过对低优先级业务降速也无法满足,那么继续从7开始往下降,直到网络能提供的能力为止。
步骤302,判断是否存在K预期>=KMax,如果是,转步骤305,否则转步骤303。
步骤303,对估算前的低优先级的承载进行QoS降档或拆除;
步骤304,直接发起承载的变更;
步骤305,判断第一已有承载是否是由原有的低用户优先级提升为用户高优先级的,如果是,转步骤306,否则转步骤307。
步骤306,判断是否业务为高优先级,如果是,转步骤313,否则转步骤308。
步骤307,判断第一已有承载是否是业务高优先级,如果是,转步骤317,否则转步骤308。
步骤308,是否存在未被降为Qmin的低用户优先级、低业务优先级的承载,如果是,转步骤309,否则转步骤310。
步骤309,是否QoS已降到Qmin,如果是,转步骤312,否则转步骤311。
步骤310,用户优先级、业务优先级相同的承载,判断其QoS是否已降到当前值,如果是,转步骤321,否则转步骤320。
步骤311,Qos-1后,重新计算K预期,转步骤302。
步骤312,扣除所占资源后重新计算K预期,转步骤302。
步骤313,是否存在未被降为Qmin的低用户优先级、低业务优先级的承载,如果是,转步骤309,否则转步骤314。
步骤314,是否存在未被降为Qmin的高用户优先级、低业务优先级的承载,如果是,转步骤320,否则转步骤315。
步骤315,是否存在未被降为Qmin的低用户优先级、高业务优先级的承载,如果是,转步骤320,否则转步骤316。
步骤316,判断用户优先级、业务优先级相同的承载,QoS是否已降到当前值,如果是,转步骤321。
步骤317,判断是否存在未被降为Qmin的低用户优先级、低业务优先级的承载,如果是,转步骤309,否则转步骤318。
步骤318,判断是否存在未被降为Qmin的高用户优先级、低业务优先级的承载,如果是,转步骤320,否则转步骤319。
步骤319,判断用户优先级、业务优先级相同的承载,QoS是否已降到当前值,如果是,转步骤321,否则转步骤320。
步骤320,将这些用户优先级、业务优先级相同的承载降档QoS-1后,重新返回步骤302,计算K预期
步骤321,维持原QoS不变。
分析上述步骤可以发现,K预期计算方法,是将当前同类型、同优先级的承载直接提升到目标QoS之后,计算K的预期值-K预期
对于步骤321应当这样理解,例如,如果一个承载原有的QoS范围是(5,8),当前QoS是6,经提升变为(6,9),那么系统先把目标QoS定到9;
然后判断是否满足,如果不满足,则对低优先级业务进行拆链,或者对同优先级的业务进行降档,发现还无法满足,则降到8,继续之前的步骤。
如果降到7,仍然无法满足,则无法提升服务资源的质量,QoS维持在6不变。
可以发现:(i)如果将比自己优先级低的承载降档或拆除后仍不满足需求,则执行步骤320,同级别的所有承载一同降档;
(ii)QoS降档的极限不能低于当前值。
在一个用户发起新承载建立的应用场景中,如图4所示,包括:
步骤401,UE与eNB之间建立RRC连接,RRC连接中携带用户优先级。
步骤402,eNB在RRC连接上附着请求。
步骤403,网络侧的MME建立初始上下文,携带网络侧建议QoS范围和有效时间。
步骤404,eNB为用户和业务分配优先级。
步骤405,eNB发起已有承载修改或删除,UE、eNB和MME配合实现已有承载修改或删除。
步骤406,eNB发起新承载建立。
在一个提升承载的用户优先级或业务优先级的应用场景中,如图5所示,包括:
步骤501,MME探测某用户优先级/业务优先级失效。
步骤502,MME发起承载修改,携带网络侧建议QoS范围和有效时间。
步骤503,eNB发起已有降档承载修改或删除。
步骤504,eNB为不满足优先级值的高级承载提升优先级。
步骤505,eNB发起升级承载修改。
在一个eNB探测到已有承载的用户优先级/业务优先级已经失效的优选实施例中:
eNB对之前已经QoS降档的已有承载进行修改或删除。
高优先级承载迁出了某小区,对应的服务资源将会被释放。此时基站会探测到该用户/业务失效,并将该业务占用的服务资源分配给其他低优先级的承载。因此,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eNB探测到一个已有承载的用户优先级或者业务优先级已经失效;eNB为其他的已有承载提升用户优先级和/或业务优先级。基于这一实施例,在一个基站侧发现已有承载的优先级失效的应用场景中,如图6所示,包括:
步骤601,eNB探测某承载的用户优先级/业务优先级失效。当优先级失效后,其后续所占用的资源必将下降,那么就会有资源空余出来,可以提供给其他用户的承载。
步骤602,eNB发起对之前探测到的已有降档承载的修改或删除。
例如,用户只购买了一个月的会员,当会员到期了,该建立的高优先级承载应该已经被降档了,并且,如果已经被降为最低优先级的承载,当不能满足其他高优先级承载的需求时,是有可能被删除的。
步骤603,eNB为其他的已有承载提升承载优先级,这些已有承载之前所具有的承载优先级不是足够高。具体地,可以按照用户、业务优先级排序,按照对应的QoS范围,根据网络负载的情况逐级提升,直到网络负荷不能满足更高优先级为止。
步骤604,eNB发起升级已有承载的修改。
在一个核心网侧的MME探测到已有承载的用户/业务优先级已经失效的优选实施例中括:当核心网侧的MME探测到已有承载的用户或者业务优先级已经失效;
由MME向eNB发出对其他的已有承载的修改指令,修改指令中携带MME建议的QoS范围和有效时间;
eNB为其他的已有承载提升用户优先级和/或业务优先级。
高优先级承载迁出了某小区,对应的服务资源将会被释放。此时核心网会探测到该用户优先级/业务优先级失效,并将该业务占用的服务资源分配给其他相对低优先级的用户。因此,在一个核心网侧发现已有承载的优先级失效的应用场景中,如图7所示,包括:
步骤701,MME探测某承载的用户优先级/业务优先级失效。
步骤702,MME发起承载修改,向eNB发出指令中携带网络侧建议的QoS范围和有效时间。
步骤703,eNB发起对之前探测到的已有降档承载的修改或删除。
步骤704,eNB为其他的已有承载提升承载优先级,这些已有承载之前所具有的承载优先级不是足够高。具体地,可以按照用户、业务优先级排序,按照对应的QoS范围,根据网络负载的情况逐级提升,直到网络负荷不能满足更高优先级为止。
步骤705,eNB发起升级已有承载的修改。
当某承载优先级失效,除了要进行优先级失效承载的降档/删除外,还需要将当前优先级高但未满足理想QoS需求的承载提升优先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在无线侧实现QoS分配的基站,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的用户优先级,以及获取业务的业务优先级;
QoS单元,用于根据用户优先级、业务优先级和有效时间,为用户的业务分配对应的服务质量QoS;
执行单元,用于根据QoS的分配结果对所述业务提供服务资源。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QoS单元包括:
优先级模块,用于在为用户的业务分配QoS过程中遵循承载优先级规则,承载优先级由用户优先级和业务优先级共同决定,所述承载优先级规则包括:
用户优先级高且业务优先级高的承载,其承载优先级高于用户优先级低且业务优先级高的承载;
用户优先级低且业务优先级高的承载,其承载优先级高于用户优先级高且业务优先级低的承载;
用户优先级高且业务优先级低的承载,其承载优先级高于用户优先级低且业务优先级低的承载;
其中,业务具有对应的承载,在用户优先级相同且业务优先级相同时,已建立的承载的承载优先级高于未建立的承载的承载优先级。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QoS单元包括:
第一QoS模块,用于当用户建立新承载时,新承载根据用户优先级、业务优先级和有效时间确定新承载对应的服务质量QoS,QoS具有上限Qmax和下限Qmin;
第二QoS模块,用于当用户对第一已有承载提升了承载优先级时,根据用户优先级、业务优先级和有效时间确定第一已有承载对应的服务质量QoS,QoS具有上限Qmax和下限Qmin;获取所述第一已有承载的第一承载优先级,将同样具有第一承载优先级的其他的已有承载的QoS提升到对应的Qmax。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执行单元包括:
第一执行模块,用于服务资源具体是网业务速率,当用户建立新承载时,将已有承载的速率进行累加,得到已有承载的累加速率,新承载的QoS的上限Qmax对应着最大业务速率Vmax,累加速率与最大业务速率Vmax的和值是K预期;根据K预期与网络总速率之间的差值为新承载提供服务资源;
第二执行模块,用于当用户对第一已有承载提升了优先级时,将其他已有承载的速率进行累加,得到其他已有承载的累加速率,第一已有承载的QoS的上限Qmax对应着最大业务速率Vmax,累加速率与最大业务速率Vmax的和值是K预期;根据网络总速率与K预期之间的差值为第一已有承载提供真实业务速率。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执行模块包括:
第一分配算法模块,用于执行第一规则:若具有最低承载优先级的已有承载在QoS降档后,仍不能满足新承载的需求时,拆除该已有承载;
第二规则:其他的高于最低承载优先级,并且低于新承载的承载优先级的已有承载,只允许降档到Qmin;并且,与新承载具有同优先级的已有承载不降档;
第三规则:在实施第一规则、第二规则无效的情形下,将新承载当前的QoS进行降档,并返回执行第一规则。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二执行模块包括:
第二分配算法模块,用于执行第I规则:若最低承载优先级的已有承载在QoS降档后,且仍不满足需求时,拆除该已有承载;
第II规则:其他的高于最低承载优先级,并且低于第一已有承载的承载优先级的已有承载,只允许降档到Qmin;
第III规则:如果将比第一已有承载的承载优先级低的已有承载降档或拆除后仍不满足第一已有承载的需求,则将与第一已有承载具有相同承载优先级的所有已有承载的QoS一同降档,并返回执行第I规则。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装置,包含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所述的在无线侧实现QoS分配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在无线侧实现QoS分配的方法中的步骤。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在分配QoS时考虑了用户优先级和业务优先级,可在充分利用无线资源的同时,更好地提供差异化服务;当某承载的用户优先级或者业务优先级失效时,除了要降档/删除优先级失效的承载外,还需要为当前优先级高但未满足理想QoS需求的承载提升其优先级。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下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另外,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可互换使用。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理解,“与A相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本发明实施例中,源基站是终端当前服务小区所属的基站,目标基站是终端切换的目标小区所属的基站。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基站的形式不限,可以是宏基站(MacroBase Station)、微基站(Pico Base Station)、Node B(3G移动基站的称呼)、增强型基站(eNB)、家庭增强型基站(Femto eNB或Home eNode B或Home eNB或HeNB)、中继站、接入点、RRU(Remote Radio Unit,远端射频模块)、RRH(Remote Radio Head,射频拉远头)等。所述终端可以是移动电话(或手机),或者其他能够发送或接收无线信号的设备,包括用户设备(UE)、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装置、手持装置、膝上型计算机、无绳电话、无线本地回路(WLL)站、能够将移动信号转换为WiFi信号的CPE(Customer PremiseEquipment,客户终端)或移动智能热点、智能家电、或其他不通过人的操作就能自发与移动通信网络通信的设备等。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在无线侧实现QoS分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基站,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的用户优先级,以及获取业务的业务优先级;
根据用户优先级、业务优先级和有效时间,为用户的业务分配对应的服务质量QoS;
根据QoS的分配结果为所述业务提供服务资源;
根据QoS的分配结果为所述业务提供服务资源包括:
所述服务资源具体是业务速率;
当用户建立新承载时,将已有承载的速率进行累加,得到已有承载的累加速率,新承载的QoS的上限Qmax对应着最大业务速率Vmax,累加速率与最大业务速率Vmax的和值是预期的网络速率K预期;根据网络总速率与K预期之间的差值为新承载提供真实业务速率;
当用户对第一已有承载提升了优先级时,将其他已有承载的速率进行累加,得到其他已有承载的累加速率,第一已有承载的QoS的上限Qmax对应着最大业务速率Vmax,累加速率与最大业务速率Vmax的和值是K预期;根据网络总速率与K预期之间的差值为第一已有承载提供真实业务速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业务具有对应的承载;
为用户的业务分配对应的服务质量QoS包括:分配过程应当遵循承载优先级规则,承载优先级由用户优先级和业务优先级共同决定,所述承载优先级规则包括:
用户优先级高且业务优先级高的承载,其承载优先级高于用户优先级低且业务优先级高的承载;
用户优先级低且业务优先级高的承载,其承载优先级高于用户优先级高且业务优先级低的承载;
用户优先级高且业务优先级低的承载,其承载优先级高于用户优先级低且业务优先级低的承载;
其中,在用户优先级相同且业务优先级相同时,已建立的承载的承载优先级高于未建立的承载的承载优先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用户的业务分配对应的服务质量QoS的分配算法包括:
当用户建立新承载时,新承载根据用户优先级、业务优先级和有效时间确定新承载对应的服务质量QoS,QoS的范围具有上限Qmax和下限Qmin;
当用户对第一已有承载提升了承载优先级时,根据用户优先级、业务优先级和有效时间确定第一已有承载对应的服务质量QoS,QoS具有上限Qmax和下限Qmin;获取所述第一已有承载的第一承载优先级,将同样具有第一承载优先级的其他的已有承载的QoS提升到对应的Qmax。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网络总速率与K预期之间的差值为新承载提供真实业务速率包括:
第一规则:当具有最低承载优先级的已有承载在自身的QoS降档后,仍不能满足新承载的需求时,拆除该已有承载;
第二规则:其他的高于最低承载优先级,并且低于新承载的承载优先级的已有承载,只允许降档到Qmin;并且,与新承载具有相同承载优先级的已有承载不降档。
5.如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网络总速率与K预期之间的差值为新承载提供真实业务速率还包括:
第三规则:在实施第一规则、第二规则不能满足新承载的需求的情形下,将新承载当前的QoS进行降档,并返回执行第一规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网络总速率与K预期之间的差值为第一已有承载提供真实业务速率包括:
第I规则:当最低承载优先级的已有承载在自身的QoS降档后,仍不满足第一已有承载的需求时,拆除该已有承载;
第II规则:其他的高于最低承载优先级,并且低于第一已有承载的承载优先级的已有承载,只允许降档到Qmin。
7.如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网络总速率与K预期之间的差值为第一已有承载提供真实业务速率还包括:
第III规则:如果将比第一已有承载的承载优先级低的已有承载降档或拆除后仍不满足第一已有承载的需求,将与第一已有承载具有相同承载优先级的所有已有承载的QoS一同降档,并返回执行第I规则。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探测到一个已有承载的用户优先级或者业务优先级已经失效;
为其他的已有承载提升用户优先级和/或业务优先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核心网的移动管理实体探测到已有承载的用户或者业务优先级已经失效时,由移动管理实体向基站发出对其他的已有承载的修改指令,修改指令中携带移动管理实体建议的QoS范围和有效时间;
基站为其他的已有承载提升用户优先级和/或业务优先级。
10.一种在无线侧实现QoS分配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的用户优先级,以及获取业务的业务优先级;
QoS单元,用于根据用户优先级、业务优先级和有效时间,为用户的业务分配对应的服务质量QoS;
执行单元,用于根据服务质量QoS的分配结果对所述业务提供服务资源;
执行单元包括:
第一执行模块,用于服务资源具体是网业务速率,当用户建立新承载时,将已有承载的速率进行累加,得到已有承载的累加速率,新承载的QoS的上限Qmax对应着最大业务速率Vmax,累加速率与最大业务速率Vmax的和值是K预期;根据K预期与网络总速率之间的差值为新承载提供服务资源;
第二执行模块,用于当用户对第一已有承载提升了优先级时,将其他已有承载的速率进行累加,得到其他已有承载的累加速率,第一已有承载的QoS的上限Qmax对应着最大业务速率Vmax,累加速率与最大业务速率Vmax的和值是K预期;根据网络总速率与K预期之间的差值为第一已有承载提供真实业务速率。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QoS单元包括:
优先级模块,用于在为用户的业务分配QoS过程中遵循承载优先级规则,承载优先级由用户优先级和业务优先级共同决定,所述承载优先级规则包括:
用户优先级高且业务优先级高的承载,其承载优先级高于用户优先级低且业务优先级高的承载;
用户优先级低且业务优先级高的承载,其承载优先级高于用户优先级高且业务优先级低的承载;
用户优先级高且业务优先级低的承载,其承载优先级高于用户优先级低且业务优先级低的承载;
其中,业务具有对应的承载,在用户优先级相同且业务优先级相同时,已建立的承载的承载优先级高于未建立的承载的承载优先级。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QoS单元包括:
第一QoS模块,用于当用户建立新承载时,新承载根据用户优先级、业务优先级和有效时间确定新承载对应的服务质量QoS,QoS具有上限Qmax和下限Qmin;
第二QoS模块,用于当用户对第一已有承载提升了承载优先级时,根据用户优先级、业务优先级和有效时间确定第一已有承载对应的服务质量QoS,QoS具有上限Qmax和下限Qmin;获取所述第一已有承载的第一承载优先级,将同样具有第一承载优先级的其他的已有承载的QoS提升到对应的Qmax。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第一执行模块包括:
第一分配算法模块,用于执行第一规则:若具有最低承载优先级的已有承载在自身的QoS降档后,仍不能满足新承载的需求时,拆除该已有承载;
第二规则:其他的高于最低承载优先级,并且低于新承载的承载优先级的已有承载,只允许降档到Qmin;并且,与新承载具有同优先级的已有承载不降档;
第三规则:在实施第一规则、第二规则不能满足新承载的需求的情形下,将新承载当前的QoS进行降档,并返回执行第一规则。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第二执行模块包括:
第二分配算法模块,用于执行第I规则:若最低承载优先级的已有承载在QoS降档后,且仍不满足需求时,拆除该已有承载;
第II规则:其他的高于最低承载优先级,并且低于第一已有承载的承载优先级的已有承载,只允许降档到Qmin;
第III规则:如果将比第一已有承载的承载优先级低的已有承载降档或拆除后仍不满足第一已有承载的需求,则将与第一已有承载具有相同承载优先级的所有已有承载的QoS一同降档,并返回执行第I规则。
15.一种电子设备,包含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在无线侧实现QoS分配的方法。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在无线侧实现QoS分配的方法中的步骤。
CN201810264103.7A 2018-03-28 2018-03-28 一种在无线侧实现QoS分配的方法和基站 Active CN1103248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64103.7A CN110324863B (zh) 2018-03-28 2018-03-28 一种在无线侧实现QoS分配的方法和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64103.7A CN110324863B (zh) 2018-03-28 2018-03-28 一种在无线侧实现QoS分配的方法和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24863A CN110324863A (zh) 2019-10-11
CN110324863B true CN110324863B (zh) 2023-05-09

Family

ID=68109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64103.7A Active CN110324863B (zh) 2018-03-28 2018-03-28 一种在无线侧实现QoS分配的方法和基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248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85733B (zh) * 2020-06-30 2023-10-24 达闼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分配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网络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8198A (zh) * 2006-06-16 2007-05-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接入承载分组数据业务的QoS管理方法
CN101527965B (zh) * 2008-03-05 2011-04-2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上行业务质量的方法和系统
CN101345916B (zh) * 2008-08-21 2011-12-1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业务与用户优先级QoS提升方法与系统
CN102098745B (zh) * 2009-12-15 2014-06-18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优先级归一化的服务质量无线资源控制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24863A (zh) 2019-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07202B2 (en)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providing coordination of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CN101166133B (zh) 家庭基站的位置限制方法及系统
CN101572918B (zh) 一种分配无线资源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1219073B2 (en) Session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method and control plane network element
US10588163B2 (en) Wireless backhaul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TW200818945A (en) Load balan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in wireless network hotspots
CN103843452A (zh) 承载建立方法、基站、分组数据网关和计算机系统
CN113556785A (zh) 一种业务质量流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3763777A (zh) 一种异构网络的控制方法及基站
CN106385696A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WO2018018377A1 (zh) 一种调度方法、功率控制方法及基站
EP2120494A2 (en) Wireless terminal, wireless controller, core-network device, and wireless base station
CN110324863B (zh) 一种在无线侧实现QoS分配的方法和基站
US9615355B2 (en) Group resource release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JP2002534867A (ja) 階層型セルラーシステムのサービス品質を保証したファジーチャンネル割付けコントローラ
JP5825421B2 (ja)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及び通信制御システム
US6925306B2 (en) Base station and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US9326293B2 (en) Selection of a secondary component carrier based on interference information
JP6207300B2 (ja) 移動局及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CN107071911B (zh) 一种基于最大snr的虚拟小区载波分配方法
CN112272108B (zh) 一种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15038090A (zh) 共享载频负荷控制方法、装置、基站及存储介质
CN104053185A (zh) 基站分流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3747420A (zh) 多连接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和系统
US20240080873A1 (e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core network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progra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