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21144A - 下线源代码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下线源代码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21144A
CN110321144A CN201910573917.3A CN201910573917A CN110321144A CN 110321144 A CN110321144 A CN 110321144A CN 201910573917 A CN201910573917 A CN 201910573917A CN 110321144 A CN110321144 A CN 1103211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rce code
offline
file
code
r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7391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晓丹
殷凇
李宗波
邬秋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Ban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Ban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Bank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Ban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7391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21144A/zh
Publication of CN1103211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21144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85682 priority patent/WO2020259034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60Software deployment
    • G06F8/65Updat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70Software maintenance or management
    • G06F8/71Version control;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线源代码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通过预设覆盖率代理工具获取待识别文件对应的覆盖率数据,并获取所述覆盖率数据中所述待识别文件中的各行源代码对应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将所述各行源代码对应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分别与预设下线代码条件进行比对,并根据对比结果,在所述各行源代码中确定下线源代码;获取所述下线源代码的目标行号,并根据所述目标行号以及所述待识别文件的文件标识,生成并显示所述待识别文件对应的下线源代码的提醒消息。本发明在各行源代码中确定下线源代码,避免人工全面复盘整个文件代码,简化了下线源代码的识别操作,提高了识别效率。

Description

下线源代码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融科技(Fintech)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下线源代码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大数据、分布式、区块链Blockchain、人工智能等)应用在金融领域,传统金融业正在逐步向金融科技(Fintech)转变,但由于金融行业的安全性、实时性要求,也对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银行的业务系统中可能存在的下线源代码,即相关代码逻辑已经废弃但是在系统项目中未清除、无人维护且存在被调用风险的代码,现有标识方法为通过人工进行下线源代码的识别,若相关开发人员未及时对下线源代码增加相关注解或者说明,则后续人工识别查找下线源代码时,识别操作不仅繁琐,而且识别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下线源代码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人工识别下线源代码的操作繁琐且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下线源代码的识别方法,所述下线源代码的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预设覆盖率代理工具获取待识别文件对应的覆盖率数据,并获取所述覆盖率数据中所述待识别文件中的各行源代码对应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其中,所述执行时间间隔为当前时间与各行源代码对应的最近更新时间的差值;
将所述各行源代码对应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分别与预设下线代码条件进行比对,并根据对比结果,在所述各行源代码中确定下线源代码;
获取所述下线源代码的目标行号,并根据所述目标行号以及所述待识别文件的文件标识,生成并显示所述待识别文件对应的下线源代码的提醒消息。
可选地,所述通过预设覆盖率代理工具获取待识别文件对应的覆盖率数据,并获取所述覆盖率数据中所述待识别文件中的各行源代码对应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的步骤具体包括:
通过所述覆盖率代理工具获取所述待识别文件对应的覆盖率数据以及代码仓库信息GIT信息;
获取所述GIT信息中的所述待识别文件对应的版本标识,并根据所述待识别文件对应的版本标识,确定所述待识别文件的当前最新版本文件,作为第一版本文件;
获取所述第一版本文件中的各行源代码对应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各行源代码对应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分别与预设下线代码条件进行比对,并根据对比结果,在所述各行源代码中确定下线源代码的步骤具体包括:
将所述各行源代码对应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分别与所述下线代码条件进行比对,并根据对比结果,在所述各行源代码中确定疑似下线源代码;
在检测到所述待识别文件存在更新版本文件时,获取所述待识别文件的更新版本文件,作为第二版本文件;
确定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在所述第一版本文件中的第一行号,并根据所述第一行号在所述第二版本文件中确定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作为第二执行状态标识以及第二执行时间间隔;
将所述第二执行状态标识以及第二执行时间间隔,分别与所述下线代码条件进行比对,并根据对比结果,在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中确定所述下线源代码。
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在所述第一版本文件中的第一行号,并根据所述第一行号在所述第二版本文件中确定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作为第二执行状态标识以及第二执行时间间隔的步骤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在所述第一版本文件中的第一行号,获取所述GIT信息中所述第一版本文件对应的GIT路径信息,作为第一路径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路径信息以及所述第一行号,在所述第一版本文件中获取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的标识内容;
获取所述GIT信息中所述第二版本文件对应的GIT路径信息,作为第二路径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路径信息、第一行号以及标识内容,判断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在所述第二版本文件中的代码行号是否发生变化;
若未发生变化,则根据所述第一行号在所述第二版本文件中确定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作为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的第二执行状态标识以及第二执行时间间隔。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二路径信息、第一行号以及标识内容,判断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在所述第二版本文件中的代码行号是否发生变化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发生变化,则根据所述标识内容,在所述第二版本文件中确定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的第二行号;
根据所述第二行号在所述第二版本文件中确定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作为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的第二执行状态标识以及第二执行时间间隔。
可选地,所述获取所述下线源代码的目标行号,并根据所述目标行号以及所述待识别文件的文件标识,生成并显示所述待识别文件对应的下线源代码的提醒消息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下线源代码的目标行号,根据所述目标行号确定所述下线源代码的行号范围;
根据所述行号范围、版本标识以及文件标识,生成对应版本的待识别文件的下线源代码。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行号范围、版本标识以及文件标识,生成对应版本的待识别文件的下线源代码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下线源代码的行号范围、版本标识以及文件标识,在对应版本的待识别文件中将所述下线源代码进行下线标识,以便用户在对应版本的待识别文件中查找所述下线源代码。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各行源代码对应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分别与预设下线代码条件进行比对,并根据对比结果,在所述各行源代码中确定下线源代码的步骤具体包括:
将所述各行源代码对应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分别与预设下线代码条件进行比对;
根据比对结果,在所述各行源代码的主行代码中确定下线主行源代码,并判断所述下线主行源代码在所述各行源代码中对应的行分支代码是否为下线行分支源代码;
根据所述下线主行源代码以及对应的下线行分支源代码,确定所述各行源代码中的下线源代码。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下线源代码的识别装置,所述下线源代码的识别装置包括:
执行信息获取模块,用于通过预设覆盖率代理工具获取待识别文件对应的覆盖率数据,并获取所述覆盖率数据中所述待识别文件中的各行源代码对应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其中,所述执行时间间隔为当前时间与各行源代码对应的最近更新时间的差值;
下线代码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各行源代码对应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分别与预设下线代码条件进行比对,并根据对比结果,在所述各行源代码中确定下线源代码;
下线代码提醒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下线源代码的目标行号,并根据所述目标行号以及所述待识别文件的文件标识,生成并显示所述待识别文件对应的下线源代码的提醒消息。
可选地,所述执行信息获取模块具体包括:
文件信息获取单元,用于通过所述覆盖率代理工具获取所述待识别文件对应的覆盖率数据以及代码仓库信息GIT信息;
第一文件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GIT信息中的所述待识别文件对应的版本标识,并根据所述待识别文件对应的版本标识,确定所述待识别文件的当前最新版本文件,作为第一版本文件;
第一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版本文件中的各行源代码对应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
可选地,所述下线代码确定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代码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各行源代码对应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分别与所述下线代码条件进行比对,并根据对比结果,在所述各行源代码中确定疑似下线源代码;
第一文件获取单元,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待识别文件存在更新版本文件时,获取所述待识别文件的更新版本文件,作为第二版本文件;
第二信息获取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在所述第一版本文件中的第一行号,并根据所述第一行号在所述第二版本文件中确定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作为第二执行状态标识以及第二执行时间间隔;
下线代码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执行状态标识以及第二执行时间间隔,分别与所述下线代码条件进行比对,并根据对比结果,在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中确定所述下线源代码。
可选地,所述第二信息获取单元还用于:
确定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在所述第一版本文件中的第一行号,获取所述GIT信息中所述第一版本文件对应的GIT路径信息,作为第一路径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路径信息以及所述第一行号,在所述第一版本文件中获取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的标识内容;
获取所述GIT信息中所述第二版本文件对应的GIT路径信息,作为第二路径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路径信息、第一行号以及标识内容,判断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在所述第二版本文件中的代码行号是否发生变化;
若未发生变化,则根据所述第一行号在所述第二版本文件中确定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作为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的第二执行状态标识以及第二执行时间间隔。
可选地,所述第二信息获取单元还用于:
若发生变化,则根据所述标识内容,在所述第二版本文件中确定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的第二行号;
根据所述第二行号在所述第二版本文件中确定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作为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的第二执行状态标识以及第二执行时间间隔。
可选地,所述下线代码确定模块还用于:
将所述各行源代码对应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分别与预设下线代码条件进行比对;
根据比对结果,在所述各行源代码的主行代码中确定下线主行源代码,并判断所述下线主行源代码在所述各行源代码中对应的行分支代码是否为下线行分支源代码;
根据所述下线主行源代码以及对应的下线行分支源代码,确定所述各行源代码中的下线源代码。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下线源代码的识别设备,所述下线源代码的识别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下线源代码的识别程序,所述下线源代码的识别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下线源代码的识别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下线源代码的识别程序,所述下线源代码的识别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下线源代码的识别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通过预设覆盖率代理工具获取待识别文件对应的覆盖率数据,并获取所述覆盖率数据中所述待识别文件中的各行源代码对应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其中,所述执行时间间隔为当前时间与各行源代码对应的最近更新时间的差值;将所述各行源代码对应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分别与预设下线代码条件进行比对,并根据对比结果,在所述各行源代码中确定下线源代码;获取所述下线源代码的目标行号,并根据所述目标行号以及所述待识别文件的文件标识,生成并显示所述待识别文件对应的下线源代码的提醒消息。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通过所述覆盖率代理工具采集待识别文件的代码覆盖率数据,基于所述覆盖率数据确定所述待识别文件中的各行源代码的执行状态以及执行时间间隔,并结合下线代码条件,在各行源代码中确定下线源代码,即未执行过的源代码,避免人工全面复盘整个文件代码,简化了下线源代码的识别操作,提高了下线源代码的识别效率,解决了现有人工识别下线源代码的操作繁琐且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下线源代码的识别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下线源代码的识别设备可以是PC机或服务器设备,其上运行有Java虚拟机。
如图1所示,该下线源代码的识别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网络接口1004,用户接口1003,存储器1005,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下线源代码的识别程序。
在图1所示的设备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连接后台服务器,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连接客户端(用户端),与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而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下线源代码的识别程序,并执行下述下线源代码的识别方法中的操作。
基于上述硬件结构,提出本发明下线源代码的识别方法实施例。
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下线源代码的识别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所述下线源代码的识别方法包括:
步骤S10,通过预设覆盖率代理工具获取待识别文件对应的覆盖率数据,并获取所述覆盖率数据中所述待识别文件中的各行源代码对应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其中,所述执行时间间隔为当前时间与各行源代码对应的最近更新时间的差值;
目前针对银行的业务系统中可能存在的下线源代码,即相关代码逻辑已经废弃但是在系统项目中未清除、无人维护且存在被调用风险的代码,现有标识方法为通过人工进行下线源代码的识别,若相关开发人员未及时对下线源代码增加相关注解或者说明,则后续人工识别查找下线源代码时,识别操作不仅繁琐,而且识别效率低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下线源代码的识别方法,通过所述覆盖率代理工具采集待识别文件的代码覆盖率数据,基于所述覆盖率数据确定所述待识别文件中的各行源代码的执行状态以及执行时间间隔,并结合下线代码条件,在各行源代码中确定下线源代码,即未执行过的源代码,避免人工全面复盘整个文件代码,简化了下线源代码的识别操作,提高了下线源代码的识别效率。具体地,在所述待识别文件对应的应用程序运行之前,接入覆盖率代理工具,用于统计所述待识别文件对应的各行源代码行的覆盖情况,即是否被执行,获取所述待识别文件对应的覆盖率数据。其中,所述覆盖率代理工具实现了java提供的instrumentation API,开发者可以通过该代理工具,监测运行在JVM上的应用程序。具体的监测操作一般是通过在执行某个类文件对应的源代码时,对该类文件的被执行的源代码进行适当的修改。常见的覆盖率代理工具为Cobertura或者Jacoco(Java Code Coverage),覆盖率代理工具可以计算被访问执行的代码的百分比,还可用于识别Java程序代码的哪些代码部分缺少测试覆盖率。其中,所述覆盖率数据为使用覆盖率代理工具采集回来的代码行有无覆盖(即有无执行)的结果数据。其中,所述覆盖率代理工具采集覆盖率数据的过程具体为:通过根据java提供的instrumentation API,在执行过的源代码指令后插入标识字段或标识语句,用于标识该条源代码是否被执行过。由于被执行编译过的源代码带有预设执行标识,因此可以通过判断源代码是否包括执行标识以判断该行源代码是否被执行。即根据所述覆盖率数据获取所述待识别文件中的各行源代码对应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其中,所述执行时间间隔为当前时间与各行源代码对应的最近更新时间的差值。
步骤S20,将所述各行源代码对应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分别与预设下线代码条件进行比对,并根据对比结果,在所述各行源代码中确定下线源代码;
本实施例中,将所述各行源代码对应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依次分别与预设下线代码条件中的用户标识被执行的标识或未被执行的标识以及时间阈值进行比对。若某行源代码的执行状态标识与未被执行的标识相同且执行时间间隔达到了设定的间隔阈值,则该行源代码符合所述下线代码条件,即该行源代码为下线源代码。具体实施例中,若某行源代码的执行状态标识为被执行的标识,但执行时间间隔未达到间隔阈值,则将该行源代码标识为待监测代码,继续对该行源代码的后续执行情况进行监测。若某行源代码的执行状态标识为未被执行的标识,则该行源代码不是下线源代码。
进一步地,步骤S20具体包括:
将所述各行源代码对应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分别与预设下线代码条件进行比对;
根据比对结果,在所述各行源代码的主行代码中确定下线主行源代码,并判断所述下线主行源代码在所述各行源代码中对应的行分支代码是否为下线行分支源代码;
根据所述下线主行源代码以及对应的下线行分支源代码,确定所述各行源代码中的下线源代码。
为了提高识别效率,将各行源代码进行分组识别。本实施例中,预先将各行源代码分为主行代码组以及分支代码组。首先在主行代码中确定是否存在下线主行源代码,若存在下线主行源代码,则进一步地确定所述下线主行源代码对应的行分支源代码是否为下线行分支源代码,若是,则将所述下线主行源代码以及对应的下线行分支源代码,生成对应关联的下线源代码的提醒消息。若不是,则根据下线主行源代码单独生成下线源代码的提醒消息。若主行代码不是下线主行源代码,但其某一条分支为下线行分支源代码,则根据下线行分支源代码单独生成下线源代码的提醒消息。
步骤S30,获取所述下线源代码的目标行号,并根据所述目标行号以及所述待识别文件的文件标识,生成并显示所述待识别文件对应的下线源代码的提醒消息。
本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待识别文件的文件标识以及所述下线源代码在所述待识别文件中的目标行号,生成该待识别文件对应的下线源代码的提醒消息,并显示所述提醒消息提醒开发人员:目标行号对应的源代码可能为下线源代码。开发人员可根据所述提醒消息,定位至目标行号对应的行源代码处进行确认,提高识别效率。
本实施例通过预设覆盖率代理工具获取待识别文件对应的覆盖率数据,并获取所述覆盖率数据中所述待识别文件中的各行源代码对应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其中,所述执行时间间隔为当前时间与各行源代码对应的最近更新时间的差值;将所述各行源代码对应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分别与预设下线代码条件进行比对,并根据对比结果,在所述各行源代码中确定下线源代码;获取所述下线源代码的目标行号,并根据所述目标行号以及所述待识别文件的文件标识,生成并显示所述待识别文件对应的下线源代码的提醒消息。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通过所述覆盖率代理工具采集待识别文件的代码覆盖率数据,基于所述覆盖率数据确定所述待识别文件中的各行源代码的执行状态以及执行时间间隔,并结合下线代码条件,在各行源代码中确定下线源代码,即未执行过的源代码,避免人工全面复盘整个文件代码,简化了下线源代码的识别操作,提高了下线源代码的识别效率,解决了现有人工识别下线源代码的操作繁琐且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地,基于本发明下线源代码的识别方法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下线源代码的识别方法第二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具体包括:
通过所述覆盖率代理工具获取所述待识别文件对应的覆盖率数据以及代码仓库信息GIT信息;
获取所述GIT信息中的所述待识别文件对应的版本标识,并根据所述待识别文件对应的版本标识,确定所述待识别文件的当前最新版本文件,作为第一版本文件;
获取所述第一版本文件中的各行源代码对应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
为了提升识别的准确度,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对待识别文件的下一更新版本中的下线源代码进行确认是否仍未被执行。具体地,通过预设覆盖率代理工具获取待识别文件中各行源代码对应的覆盖率数据以及该待识别文件对应的GIT信息,其中,所述GIT为代码仓库的一种,GIT信息包括文件对应的存储路径GIT路径以及文件对应的版本标识commitID。其中,版本标识为一个待识别文件进行一次编译后,生成的下一版本文件对应的版本号。获取GIT仓库中当前最新版本的待识别文件,作为第一版本文件。对所述第一版本文件中的各行源代码对应的覆盖率数据进行采集,以获取所述第一版本文件中各行源代码对应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0具体包括:
将所述各行源代码对应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分别与所述下线代码条件进行比对,并根据对比结果,在所述各行源代码中确定疑似下线源代码;
在检测到所述待识别文件存在更新版本文件时,获取所述待识别文件的更新版本文件,作为第二版本文件;
确定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在所述第一版本文件中的第一行号,并根据所述第一行号在所述第二版本文件中确定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作为第二执行状态标识以及第二执行时间间隔;
将所述第二执行状态标识以及第二执行时间间隔,分别与所述下线代码条件进行比对,并根据对比结果,在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中确定所述下线源代码。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版本文件中确定未执行过的源代码为疑似下线源代码,并在后续更新版本文件中进一步监测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文件是否仍旧未被执行。若仍未被执行,则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即为下线源代码。若被执行,则后续继续对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进行检测,并继续确定新的疑似下线源代码,作为监测对象。具体地,根据第一版本文件中各行源代码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确定第一版本文件中的疑似下线源代码。在检测到所述GIT仓库中存在更新版本文件时,进一步检测所述更新版本文件,作为第二版本文件。根据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在所述第一版本文件中的行号,即第一行号,在所述第二版本文件中快速定位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并获取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在所述第一版本文件中的执行状态标识与执行时间间隔,即为第二执行状态标识以及第二执行时间间隔。并判断所述第二执行状态标识以及第二执行时间间隔是否符合所述下线代码条件,从而确定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在所述第二版本文件中是否仍旧未被执行,从而将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确定为下线源代码。
进一步地,基于本发明下线源代码的识别方法第二实施例,提出本发明下线源代码的识别方法第三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在所述第一版本文件中的第一行号,并根据所述第一行号在所述第二版本文件中确定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作为第二执行状态标识以及第二执行时间间隔的步骤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在所述第一版本文件中的第一行号,获取所述GIT信息中所述第一版本文件对应的GIT路径信息,作为第一路径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路径信息以及所述第一行号,在所述第一版本文件中获取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的标识内容;
获取所述GIT信息中所述第二版本文件对应的GIT路径信息,作为第二路径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路径信息、第一行号以及标识内容,判断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在所述第二版本文件中的代码行号是否发生变化;
若未发生变化,则根据所述第一行号在所述第二版本文件中确定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作为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的第二执行状态标识以及第二执行时间间隔。
为了防止疑似下线源代码的行号发生变化,本实施例中,增加疑似下线源代码的比对标识,以便确定所述第二版本文件中所述第一行号对应的源代码是否为疑似下线源代码。具体地,将第一版本文件中的疑似下线源代码在第一版本文件中的行号作为第一行号,并根据所述第一版本文件对应的GIT路径信息,在代码仓库GIT中,获取所述第一版本文件对应的各行源代码内容,并根据所述第一行号,在所述第一版本文件中获取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的标识内容,其中,所述标识内容为可以识别待识别源代码是否为疑似下线源代码的代码标识。如:疑似下线源代码的前几行代码以及最后几行代码,或者主要开头代码字节、中间的特定代码字节以及结尾代码字节等。具体实施例中,在疑似下线源代码对应的代码内容较少时,还可以将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内容直接作为标识内容。定位至第二版本文件中的第一行号对应的代码内容,并根据所述标识内容,判断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在所述第二版本文件中的代码行号是否发生变化。若没有发生变化,则确定所述第二版本文件中所述第一行号对应的源代码,为疑似下线源代码,获取所述意思下线源代码在所述第二版本文件中的第二执行状态标识以及第二执行时间间隔。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二路径信息、第一行号以及标识内容,判断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在所述第二版本文件中的代码行号是否发生变化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发生变化,则根据所述标识内容,在所述第二版本文件中确定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的第二行号;
根据所述第二行号在所述第二版本文件中确定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作为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的第二执行状态标识以及第二执行时间间隔。
本实施例中,若发生变化,则根据所述标识内容在所述第二版本文件中进行匹配,以查找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在所述第二版本文件中的第二行号,即为目标行号。并获取所述第二版本中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对应的第二执行状态标识以及第二执行时间间隔。
进一步地,基于第三实施例,所述步骤S30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下线源代码的目标行号,根据所述目标行号确定所述下线源代码的行号范围;
根据所述行号范围、版本标识以及文件标识,生成对应版本的待识别文件的下线源代码。
本实施例中,若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在所述第二版本文件中未发生行号变化,则所述第一行号为所述目标行号,若发生行号变化,则所述第二行号为所述目标行号。根据所述目标行号对应的下线源代码的行号范围,即行号集合,以及对应的版本标识以及文件标识,生成对应的下线源代码提醒消息。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行号范围、版本标识以及文件标识,生成对应版本的待识别文件的下线源代码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下线源代码的行号范围、版本标识以及文件标识,在对应版本的待识别文件中将所述下线源代码进行下线标识,以便用户在对应版本的待识别文件中查找所述下线源代码。
为了便于开发人员在待识别文件中定位该下线源代码,本实施例中,进一步根据所述下线源代码的行号范围、版本标识以及文件标识,在对应版本文件中对下线源代码进行下线标识,如标黄显示,便于开发人员定位查看。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下线源代码的识别装置,所述下线源代码的识别装置包括:
执行信息获取模块,用于通过预设覆盖率代理工具获取待识别文件对应的覆盖率数据,并获取所述覆盖率数据中所述待识别文件中的各行源代码对应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其中,所述执行时间间隔为当前时间与各行源代码对应的最近更新时间的差值;
下线代码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各行源代码对应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分别与预设下线代码条件进行比对,并根据对比结果,在所述各行源代码中确定下线源代码;
下线代码提醒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下线源代码的目标行号,并根据所述目标行号以及所述待识别文件的文件标识,生成并显示所述待识别文件对应的下线源代码的提醒消息。
进一步地,所述执行信息获取模块具体包括:
文件信息获取单元,用于通过所述覆盖率代理工具获取所述待识别文件对应的覆盖率数据以及代码仓库信息GIT信息;
第一文件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GIT信息中的所述待识别文件对应的版本标识,并根据所述待识别文件对应的版本标识,确定所述待识别文件的当前最新版本文件,作为第一版本文件;
第一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版本文件中的各行源代码对应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
进一步地,所述下线代码确定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代码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各行源代码对应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分别与所述下线代码条件进行比对,并根据对比结果,在所述各行源代码中确定疑似下线源代码;
第一文件获取单元,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待识别文件存在更新版本文件时,获取所述待识别文件的更新版本文件,作为第二版本文件;
第二信息获取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在所述第一版本文件中的第一行号,并根据所述第一行号在所述第二版本文件中确定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作为第二执行状态标识以及第二执行时间间隔;
下线代码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执行状态标识以及第二执行时间间隔,分别与所述下线代码条件进行比对,并根据对比结果,在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中确定所述下线源代码。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信息获取单元还用于:
确定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在所述第一版本文件中的第一行号,获取所述GIT信息中所述第一版本文件对应的GIT路径信息,作为第一路径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路径信息以及所述第一行号,在所述第一版本文件中获取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的标识内容;
获取所述GIT信息中所述第二版本文件对应的GIT路径信息,作为第二路径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路径信息、第一行号以及标识内容,判断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在所述第二版本文件中的代码行号是否发生变化;
若未发生变化,则根据所述第一行号在所述第二版本文件中确定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作为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的第二执行状态标识以及第二执行时间间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信息获取单元还用于:
若发生变化,则根据所述标识内容,在所述第二版本文件中确定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的第二行号;
根据所述第二行号在所述第二版本文件中确定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作为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的第二执行状态标识以及第二执行时间间隔。
进一步地,所述下线代码确定模块还用于:
获取所述下线源代码的目标行号,根据所述目标行号确定所述下线源代码的行号范围;
根据所述行号范围、版本标识以及文件标识,生成对应版本的待识别文件的下线源代码。
进一步地,所述下线代码确定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下线源代码的行号范围、版本标识以及文件标识,在对应版本的待识别文件中将所述下线源代码进行下线标识,以便用户在对应版本的待识别文件中查找所述下线源代码。
进一步地,所述下线代码确定模块还用于:
将所述各行源代码对应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分别与预设下线代码条件进行比对;
根据比对结果,在所述各行源代码的主行代码中确定下线主行源代码,并判断所述下线主行源代码在所述各行源代码中对应的行分支代码是否为下线行分支源代码;
根据所述下线主行源代码以及对应的下线行分支源代码,确定所述各行源代码中的下线源代码。
上述各程序模块所执行的方法可参照本发明下线源代码的识别方法各个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下线源代码的识别程序,所述下线源代码的识别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下线源代码的识别方法的步骤。
其中,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下线源代码的识别程序被执行时所实现的方法可参照本发明下线源代码的识别方法各个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下线源代码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线源代码的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预设覆盖率代理工具获取待识别文件对应的覆盖率数据,并获取所述覆盖率数据中所述待识别文件中的各行源代码对应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其中,所述执行时间间隔为当前时间与各行源代码对应的最近更新时间的差值;
将所述各行源代码对应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分别与预设下线代码条件进行比对,并根据对比结果,在所述各行源代码中确定下线源代码;
获取所述下线源代码的目标行号,并根据所述目标行号以及所述待识别文件的文件标识,生成并显示所述待识别文件对应的下线源代码的提醒消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线源代码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预设覆盖率代理工具获取待识别文件对应的覆盖率数据,并获取所述覆盖率数据中所述待识别文件中的各行源代码对应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的步骤具体包括:
通过所述覆盖率代理工具获取所述待识别文件对应的覆盖率数据以及代码仓库信息GIT信息;
获取所述GIT信息中的所述待识别文件对应的版本标识,并根据所述待识别文件对应的版本标识,确定所述待识别文件的当前最新版本文件,作为第一版本文件;
获取所述第一版本文件中的各行源代码对应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线源代码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各行源代码对应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分别与预设下线代码条件进行比对,并根据对比结果,在所述各行源代码中确定下线源代码的步骤具体包括:
将所述各行源代码对应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分别与所述下线代码条件进行比对,并根据对比结果,在所述各行源代码中确定疑似下线源代码;
在检测到所述待识别文件存在更新版本文件时,获取所述待识别文件的更新版本文件,作为第二版本文件;
确定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在所述第一版本文件中的第一行号,并根据所述第一行号在所述第二版本文件中确定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作为第二执行状态标识以及第二执行时间间隔;
将所述第二执行状态标识以及第二执行时间间隔,分别与所述下线代码条件进行比对,并根据对比结果,在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中确定所述下线源代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线源代码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在所述第一版本文件中的第一行号,并根据所述第一行号在所述第二版本文件中确定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作为第二执行状态标识以及第二执行时间间隔的步骤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在所述第一版本文件中的第一行号,获取所述GIT信息中所述第一版本文件对应的GIT路径信息,作为第一路径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路径信息以及所述第一行号,在所述第一版本文件中获取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的标识内容;
获取所述GIT信息中所述第二版本文件对应的GIT路径信息,作为第二路径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路径信息、第一行号以及标识内容,判断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在所述第二版本文件中的代码行号是否发生变化;
若未发生变化,则根据所述第一行号在所述第二版本文件中确定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作为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的第二执行状态标识以及第二执行时间间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线源代码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路径信息、第一行号以及标识内容,判断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在所述第二版本文件中的代码行号是否发生变化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发生变化,则根据所述标识内容,在所述第二版本文件中确定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的第二行号;
根据所述第二行号在所述第二版本文件中确定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作为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的第二执行状态标识以及第二执行时间间隔。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线源代码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下线源代码的目标行号,并根据所述目标行号以及所述待识别文件的文件标识,生成并显示所述待识别文件对应的下线源代码的提醒消息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下线源代码的目标行号,根据所述目标行号确定所述下线源代码的行号范围;
根据所述行号范围、版本标识以及文件标识,生成对应版本的待识别文件的下线源代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下线源代码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行号范围、版本标识以及文件标识,生成对应版本的待识别文件的下线源代码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下线源代码的行号范围、版本标识以及文件标识,在对应版本的待识别文件中将所述下线源代码进行下线标识,以便用户在对应版本的待识别文件中查找所述下线源代码。
8.如权利要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下线源代码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各行源代码对应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分别与预设下线代码条件进行比对,并根据对比结果,在所述各行源代码中确定下线源代码的步骤具体包括:
将所述各行源代码对应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分别与预设下线代码条件进行比对;
根据比对结果,在所述各行源代码的主行代码中确定下线主行源代码,并判断所述下线主行源代码在所述各行源代码中对应的行分支代码是否为下线行分支源代码;
根据所述下线主行源代码以及对应的下线行分支源代码,确定所述各行源代码中的下线源代码。
9.一种下线源代码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线源代码的识别装置包括:
执行信息获取模块,用于通过预设覆盖率代理工具获取待识别文件对应的覆盖率数据,并获取所述覆盖率数据中所述待识别文件中的各行源代码对应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其中,所述执行时间间隔为当前时间与各行源代码对应的最近更新时间的差值;
下线代码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各行源代码对应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分别与预设下线代码条件进行比对,并根据对比结果,在所述各行源代码中确定下线源代码;
下线代码提醒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下线源代码的目标行号,并根据所述目标行号以及所述待识别文件的文件标识,生成并显示所述待识别文件对应的下线源代码的提醒消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下线源代码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信息获取模块具体包括:
文件信息获取单元,用于通过所述覆盖率代理工具获取所述待识别文件对应的覆盖率数据以及代码仓库信息GIT信息;
第一文件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GIT信息中的所述待识别文件对应的版本标识,并根据所述待识别文件对应的版本标识,确定所述待识别文件的当前最新版本文件,作为第一版本文件;
第一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版本文件中的各行源代码对应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下线源代码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线代码确定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代码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各行源代码对应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分别与所述下线代码条件进行比对,并根据对比结果,在所述各行源代码中确定疑似下线源代码;
第一文件获取单元,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待识别文件存在更新版本文件时,获取所述待识别文件的更新版本文件,作为第二版本文件;
第二信息获取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在所述第一版本文件中的第一行号,并根据所述第一行号在所述第二版本文件中确定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作为第二执行状态标识以及第二执行时间间隔;
下线代码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执行状态标识以及第二执行时间间隔,分别与所述下线代码条件进行比对,并根据对比结果,在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中确定所述下线源代码。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下线源代码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获取单元还用于:
确定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在所述第一版本文件中的第一行号,获取所述GIT信息中所述第一版本文件对应的GIT路径信息,作为第一路径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路径信息以及所述第一行号,在所述第一版本文件中获取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的标识内容;
获取所述GIT信息中所述第二版本文件对应的GIT路径信息,作为第二路径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路径信息、第一行号以及标识内容,判断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在所述第二版本文件中的代码行号是否发生变化;
若未发生变化,则根据所述第一行号在所述第二版本文件中确定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作为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的第二执行状态标识以及第二执行时间间隔。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下线源代码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获取单元还用于:
若发生变化,则根据所述标识内容,在所述第二版本文件中确定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的第二行号;
根据所述第二行号在所述第二版本文件中确定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作为所述疑似下线源代码的第二执行状态标识以及第二执行时间间隔。
14.如权利要求9-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下线源代码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线代码确定模块还用于:
将所述各行源代码对应的执行状态标识以及执行时间间隔,分别与预设下线代码条件进行比对;
根据比对结果,在所述各行源代码的主行代码中确定下线主行源代码,并判断所述下线主行源代码在所述各行源代码中对应的行分支代码是否为下线行分支源代码;
根据所述下线主行源代码以及对应的下线行分支源代码,确定所述各行源代码中的下线源代码。
15.一种下线源代码的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线源代码的识别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下线源代码的识别程序,所述下线源代码的识别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下线源代码的识别方法的步骤。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下线源代码的识别程序,所述下线源代码的识别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下线源代码的识别方法的步骤。
CN201910573917.3A 2019-06-27 2019-06-27 下线源代码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03211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73917.3A CN110321144A (zh) 2019-06-27 2019-06-27 下线源代码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CT/CN2020/085682 WO2020259034A1 (zh) 2019-06-27 2020-04-20 下线源代码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73917.3A CN110321144A (zh) 2019-06-27 2019-06-27 下线源代码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21144A true CN110321144A (zh) 2019-10-11

Family

ID=68120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73917.3A Pending CN110321144A (zh) 2019-06-27 2019-06-27 下线源代码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21144A (zh)
WO (1) WO2020259034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59034A1 (zh) * 2019-06-27 2020-12-30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下线源代码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37780A (zh) * 2021-07-19 2021-10-22 山东浪潮通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api测试覆盖度考核的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13537780B (zh) * 2021-07-19 2024-05-14 浪潮通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api测试覆盖度考核的方法、设备及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01182A (zh) * 2023-05-10 2023-09-05 合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覆盖率标记文件更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69113B2 (en) * 2011-01-20 2014-10-21 Fujitsu Limited Software architecture for validating C++ programs using symbolic execution
CN103019933B (zh) * 2012-11-27 2016-01-13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测试用例覆盖度自动识别方法及装置
US9405662B2 (en) * 2013-12-18 2016-08-02 Google Inc. Process for displaying test coverage data during code reviews
CN108132790B (zh) * 2017-12-22 2020-11-03 广州酷狗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检测无用代码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628615B (zh) * 2018-03-22 2022-03-04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废弃代码检测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CN110321144A (zh) * 2019-06-27 2019-10-11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下线源代码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59034A1 (zh) * 2019-06-27 2020-12-30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下线源代码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37780A (zh) * 2021-07-19 2021-10-22 山东浪潮通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api测试覆盖度考核的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13537780B (zh) * 2021-07-19 2024-05-14 浪潮通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api测试覆盖度考核的方法、设备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259034A1 (zh) 2020-12-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03264A (zh) 一种定位故障根源的方法和设备
CN106557695B (zh) 一种恶意应用检测方法和系统
US20090271351A1 (en) Rules engine test harness
CN106557747B (zh) 识别保险单号码的方法及装置
CN107645562A (zh) 数据传输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05989155A (zh) 识别风险行为的方法及装置
CN110532084A (zh) 平台任务的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48862B (zh) 软件版本测试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0321144A (zh) 下线源代码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783829A (zh) 任务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09063433A (zh) 虚假用户的识别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6815137A (zh) 用户界面测试方法与装置
CN110222243A (zh) 确定异常行为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0262975A (zh) 测试数据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947468A (zh) 一种数据管理方法及平台
CN110046636A (zh) 分类预测方法及装置、预测模型训练方法及装置
CN111459796A (zh) 自动化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800293A (zh) 一种基于问题分类获取答案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726610B (zh) 基于路由协议的ui自动化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3577312B (zh) 一种软件的时间性能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4297057A (zh) 一种自动化测试用例的设计及使用方法
CN104504029B (zh) 数据转化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368464A (zh) 一种获取招标产品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9754159A (zh) 一种电网运行日志的信息提取方法及系统
CN106776265A (zh) 测试用例更新方法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