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14072A - 恢复视力的训练装置 - Google Patents

恢复视力的训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14072A
CN110314072A CN201910407760.7A CN201910407760A CN110314072A CN 110314072 A CN110314072 A CN 110314072A CN 201910407760 A CN201910407760 A CN 201910407760A CN 110314072 A CN110314072 A CN 1103140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unit
trainer
training device
component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0776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文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40776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1407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3140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40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5/00Exercisers for the ey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2Head
    • A61H2205/022Face
    • A61H2205/024Ey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恢复视力的训练装置,属于眼功能恢复及保健技术领域,包括:显示部件,固定设置并与预设视线相交;矫正透镜,设于与视线正交的位置,并比显示部件更靠近视线的起点;探测部件,用于检测训练者眼部的动作变化或训练者脑部的脑电波变化;控制部件,与显示部件和探测部件相连,并能根据眼部的动作变化或脑部的脑电波变化调整显示部件的视觉变化。本发明的训练装置根据训练者观测显示部件的眼部的动作变化或脑电波变化情况实时调整显示部件的视觉变化,以实现对训练者眼部肌肉的有效锻炼,进而刺激眼部肌肉协调的灵活性,达到理想的视力恢复的效果。

Description

恢复视力的训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眼功能恢复及保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恢复视力的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眼睛是人类感知光线的器官,人类通过眼睛的不断运动来探索周围繁杂的事物。眼睛的运动包括:眼球的运动、眼睑的运动、改变晶状体形状的运动和缩放瞳孔的运动等,这些运动都依靠眼部肌肉的运动来完成。当控制眼睛运动的肌肉出现发育不良或者萎缩时,就会引起视力的下降。
视力下降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为:近视和远视;中小学生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眼部肌肉锻炼不充分,眼睛极易产生疲劳,是近视的高发人群,目前我国青少年近视患者人数已近3亿。年轻白领们上、下班频繁使用电子设备,长期视觉疲劳又得不到休息,致使中青年频频出现“老花眼”,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重点城市40岁以上人群中,饱受老花眼困扰的人群比例达81%。因此,视力下降的预防及康复工作已刻不容缓。但是现有技术中并没有一种能够有效刺激眼部肌肉协调的灵活性,以实现恢复视力的训练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全部或部位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恢复视力的训练装置,根据训练者观测显示部件的眼部的动作变化或脑电波变化情况实时调整显示部件的视觉变化,以实现对训练者眼部肌肉的有效锻炼,进而刺激眼部肌肉协调的灵活性,达到理想的视力恢复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恢复视力的训练装置,包括:显示部件,固定设置并与预设视线相交;矫正透镜,设于与所述视线正交的位置,并比所述显示部件更靠近所述视线的起点;探测部件,用于检测训练者眼部的动作变化或训练者脑部的脑电波变化;控制部件,与所述显示部件和探测部件相连,并能根据所述眼部的动作变化或脑部的脑电波变化调整所述显示部件的视觉变化。
进一步地,所述训练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控制部件相连的监控部件,其能够监控训练者是否正在注视所述显示部件,所述控制部件能在训练者注视所述显示部件时开启所述探测部件,又能在训练者未注视所述显示部件时关闭所述探测部件。
进一步地,所述探测部件包括脑电波检测仪,所述显示部件包括若干个发光构件,所述控制部件构造成能够根据训练者的脑电波的增减幅度,同向地增减所述发光构件的开启数量。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构件的数量为三个;当获知脑电波变化处于第一预设区间时,所述控制部件控制一个所述发光构件发光;当获知脑电波变化处于第二预设区间时,所述控制部件控制两个所述发光构件发光;当获知脑电波变化处于第三预设区间时,所述控制部件控制三个所述发光构件发光;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区间、第二预设区间和第三预设区间依次递增且互不重叠。
进一步地,包括眼罩部件和与所述眼罩部件相连的头戴部件,所述眼罩部件包括用于安装所述眼罩部件的支撑框架,通过镜框调节部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上且能够安装矫正透镜的镜框,其中所述镜框调节部件构造成能够驱动所述镜框相对于所述支撑框架沿着垂直于所述视线的方向进行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镜框调节部件包括第一齿条、定心齿轮及设于所述支撑框架上的第一旋钮,所述第一齿条设在所述镜框上,所述定心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并能够被所述第一旋钮联动连接的啮合。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将所述显示部件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上的焦距调节部件,其中所述焦距调节部件能够驱动所述镜框相对于所述支撑框架沿着所述视线的方向进行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焦距调节部件包括设在所述支撑框架上的且具有齿轮结构的第二旋钮,以及滑动式设于所述支撑框架上且与所述显示部件相连的第二齿条,其中所述第二旋钮的齿轮结构与第二齿条相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矫正透镜为由凹透镜和棱镜组成的复合透镜,或者由凸透镜和棱镜组成的复合透镜。
进一步地,所述头戴部件为松紧可调的头戴。
本发明的恢复视力的训练装置根据训练者观测显示部件的眼部的动作变化或脑电波变化情况实时调整显示部件的视觉变化,使训练者能实时地、更客观地感知自己的训练状态并能及时调整自己的专注程度,以实现对训练者眼部肌肉的有效锻炼;本发明通过将显示部件具体设置为三个发光构件,根据获知的训练者的脑电波变化的情况,控制三个发光构件的发光情况,以刺激训练者做出更有效的眼部肌肉调节动作;本发明的通过变换矫正透镜为由凹透镜和棱镜组成的复合透镜或者由凸透镜和棱镜组成的复合透镜,使该装置即可适用于近视患者的视力恢复或远视患者的视力恢复,具有一器多用的特点。此外,本发明的恢复视力的训练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操作简单、结构紧凑和适应人群广泛等特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恢复视力的训练装置的一种方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恢复视力的训练装置的另一种方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恢复视力的训练装置的再一种方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恢复视力的训练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恢复视力的训练装置的爆炸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恢复视力的训练装置的佩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恢复视力的训练装置的一种方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恢复视力的训练装置的另一种方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恢复视力的训练装置的再一种方框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恢复视力的训练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恢复视力的训练装置的爆炸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恢复视力的训练装置的佩戴示意图。有图1所示,该恢复视力的训练装置001,包括:显示部件1、矫正透镜2、探测部件4和控制部件5。其中,显示部件1,固定设置并与预设视线相交;本实施例的显示部件1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CRT显示器件、有机EL显示板或灯组等,只要可呈现可视影像或可吸引训练者3注意力的灯组均满足本发明对显示部件1的使用要求。
矫正透镜2,设于与视线正交的位置,并比显示部件1更靠近视线的起点;本实施例沿预设视线的方向,训练者3透过矫正透镜2注视显示部件1,矫正透镜2改变了显示部件1沿光线的传播方向,同时使该显示部件1在训练者3的眼睛中成像更加模糊,为提高视物的清晰度,训练者3迫使挤压眼球通过改变晶状体的聚焦情况,以看清该显示部件1。本实施例的训练装置001既可以用于远视训练者3的视力恢复,又可以用于近视训练者3的视力恢复。当需要用于远视的视力恢复时,矫正透镜2为由凹透镜和棱镜组成的复合透镜;当需要用于近视的视力恢复时,矫正透镜2为由凸透镜和棱镜组成的复合透镜。本实施例针对远视患者的视力恢复的工作原理做进一步介绍:远视患者是由于其眼外直肌、下直肌、上斜肌及眼内睫状肌肉的调节能力不够,使晶状体变薄,汇聚能力变弱,使近处视物聚焦成像于视网膜后面,出现了近处视物不清的问题。矫正透镜2中的棱镜,能够使光线穿过棱镜向基底方向发散,为看清近处物体,训练者3迫使眼内直肌使眼球内转,下直肌和上斜肌共同协作使眼球下转,从而能看的见近处物体;矫正透镜2中的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进一步延长了近处物体聚焦点距离后视网膜的距离,训练者3为看清近处的显示部件1,只能迫使睫状肌肉努力运动,挤压眼球,使晶状体变凸聚焦,从而达到看的清近处物体的效果。在本实施例矫正透镜2中的凹透镜和棱镜的双重作用下,睫状肌肉和眼外部肌肉调节能力都会变强,经过一段训练时间的巩固,肌肉调节协同工作能力提高,产生新的肌肉记忆,利于视力的快速恢复。当本实施例的训练装置001用于近视患者的视力恢复时,仅需要将矫正透镜2改变为由凸透镜和棱镜组成的复合透镜,进而调动眼部相关肌肉的协调运动,以实现视力的快速恢复。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当训练者3透过矫正透镜2注视显示部件1时,通过探测部件4,检测训练者3眼部的动作变化或训练者3脑部的脑电波变化;再通过与显示部件1和探测部件4相连的控制部件5,根据眼部的动作变化或脑部的脑电波变化调整显示部件1的视觉变化。本发明根据探测到的训练者3的脑电波变化情况(如脑电波幅度增强或减弱)或眼部的动作变化,来调整显示部件1的视觉变化,使训练者3通过观看到的显示部件1的变化状态能实时地、更客观地感知自己的训练状态并能及时调整自己的专注程度,以实现对训练者3眼部肌肉的有效锻炼,有助于快速实现训练者3的视力恢复。
在一个实施例中,探测部件4可以为录像机或摄像头,用于监控训练者3的眼睛运动状态,当瞳孔变大、眼球转动或不断眨眼等动作时,表明训练者3注意力不集中,控制部件5可向显示部件1发送电信号,使显示部件1不提供可视的影像,此时训练者3能够客观地感知自己的训练状态,利于及时恢复注意力。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当训练者3开始集中注意力关注某一物体时,其发出的脑电波信号幅度会大于平常的脑电波幅度,因此,探测部件4可以为脑电波检测仪或电子扫描仪等可探测脑电波的设备,能够探测训练者3的脑电波信号;当探测到脑电波信号幅度增强并大于平常脑电波幅度值时,表明训练者3注视显示部件1的注意力提高,此时控制部件5可向显示部件1发送电信号,显示部件1提供可视的影像,增强训练者3的信心。当探测到脑电波信号幅度减弱并小于等于平常脑电波幅度值时,表明训练者3的注意力涣散,此时控制部件5可向显示部件1发送电信号,显示部件1不提供可视的影像,以及时提醒训练者3恢复注意力。
本发明的训练装置001还包括与探测部件4相连的监控部件6(参见图2),其能够监控训练者3是否正在注视显示部件1,控制部件5能在训练者3注视显示部件1时开启探测部件4,又能在训练者3未注视显示部件1时关闭探测部件4。本实施例的监控部件6可以为摄像头或录相机,与显示部件1同时位于预设视线的正交线上,当监控部件6监控到训练者3的眼睛正在注视显示部件1时,向控制单元发送信号,此时控制部件5使探测部件4启动;一旦当监控到训练者3的眼睛没有注视显示部件1时,监控部件6也向控制部件5发送信号,此时控制部件5使探测部件4关闭。避免无效的注视训练浪费训练装置001的电能以及训练者3的时间。也避免出现训练者3在训练过程中,出现注意力集中于显示部件1以外的其他物体上,而无法达到有效锻炼眼部肌肉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的显示部件1可以包括若干个发光构件,控制部件5构造成能够根据训练者3的脑电波的增减幅度,同向地增减发光构件的开启数量。本实施例的训练装置001根据训练者3的脑电波信号强度变化来控制多个发光构件的工作状态,更好地将训练者3的训练状态具体地展示出来,从而调动训练者3的积极性。本实施例的若干个发光构件沿与预设视线正交的方向依次排列,该发光构件可以为灯,其所散发的光可以为比较柔和的红色光,可以刺激训练者3集中注意力进行训练。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光构件的数量为三个,相应的将脑电波划分成对应的第一预设区间、第二预设区间和第三预设区间,该三个区间依次递增且首尾相连。
当获知脑电波变化处于第一预设区间时,控制部件5控制一个发光构件发光;表明训练者3注视发光构件且注意力开始集中,注视训练开始。当获知脑电波变化处于第二预设区间时,控制部件5控制两个发光构件发光;表明训练者3注视发光构件且注意力较集中,此时的注视训练为有效注视训练。当获知脑电波变化处于第三预设区间时,控制部件5控制三个发光构件发光;表明训练者3注视发光构件且注意力高度集中,此时的注视训练也为有效的注视训练。
本实施例通过将显示部件1具体设置为三个发光构件,根据获知的训练者3的脑电波变化的情况,控制三个发光构件的发光情况,将训练者3的训练专注度状态实时地具体地展现出来,以刺激训练者3做出更有效的眼部肌肉调节动作,调动训练者3的积极性。本实施例发光构件的数量不局限于三个,还可以为两个、四个或者五个甚至更多个,相应的脑电波划分的区间也对应的为两个、四个或者五个甚至更多个。
为了详细记录训练者3的有效训练时间,训练装置001还包括与控制部件5和显示部件1相连的时间记录部件10(参见图3)0,用于记录有效训练时间间隔并将该时间间隔的数据进行累加。当两个发光构件发光时,时间记录部件开始记录时间,并记录显示部件1由两个发光构件发光到三个发光构件发光的时间间隔以及由三个发光构件发光到两个发光构件发光或一个发光构件发光或发光构件全灭的时间间隔。本实施例的时间记录部件10可以为设置在手机或其它显示设备上的一个APP,其与训练装置通过无线连接(如蓝牙连接)以实现对有效训练时间的记录。
本实施例的训练装置001还包括与时间记录部件和控制部件5相连的语音播报部件11(参见图3)0,语音播报部件能够语音播报“训练结束”,控制部件5能够在累加的训练时间大于等于目标时间时,开启语音播报部件。本实施例引入语音播报部件11,当训练者3完成此次训练,语音播报部件11播报“训练结束”,通过语音提示,鼓励训练者3,增强训练者信心。本实施例的语音播报部件11可以为设置在训练装置上的扬声器。
本实施例的语音播报部件11所播报的语音还可以包括:使用说明以及时间提示,具体为:当开始视力恢复的训练时,控制部件5使语音播报部件播报使用说明并宣布训练开始;当训练者3累加有效训练时长为30min时,控制部件5使语音播报部件播报“训练时长30min,请继续努力”。本实施例的时间提示不局限于30min,也可以为20min、40min或60min,所播报的语音提示内容也不局限于“训练时长30min,请继续努力”也可以为其它类似语音提示。
本实施例的训练装置001还包括眼罩部件7和与眼罩部件7相连的头戴部件8(参见图4至图6),该头戴部件8可以为松紧可调的头戴也可以为帽式头戴部件8。其中眼罩部件7包括用于安装眼罩部件7的支撑框架9,通过镜框21调节部件设置在支撑框架9上且能够安装矫正透镜2的镜框21,其中镜框21调节部件构造成能够驱动镜框21相对于支撑框架9沿着垂直于视线的方向进行往复运动。训练者3直接佩戴该训练装置001即可训练眼部肌肉(参见图6),操作简单,携带方便。本实施例的头戴可以为有弹性的头戴,训练者直接佩戴即可无需调整,也可以为借助调节组件调整头戴的松紧以适应训练者头围需求的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训练装置001包括用于调节头戴松紧并安装于头戴上的头戴调节组件,(参见图5)该头戴调节组件包括位于头戴上的且带有U型齿槽的两个调节带801、将两个调节带801套接的固定片803以及与该调节带801的齿槽相啮合的第三旋钮802,通过旋转第三旋钮802,调整两个调节带801相叠加的长度,固定片803将调整好的调节带801位置固定,以实现调整头戴松紧的效果。
本实施例的镜框21调节部件包括第一齿条201、定心齿轮202及设于支撑框架9上的第一旋钮203(参见图4和图6),第一齿条201设在镜框21上,定心齿轮202与第一齿条201啮合并能够被第一旋钮203联动连接的啮合。本实施例的镜框21包括第一镜框21与第二镜框21,定心齿轮202位于第一镜框21和第二镜框21之间并与第一齿条201相啮合,第一齿条201与第二镜框21相连,当转动第一旋钮203时,其联动定心齿轮202转动在第一齿条201的带动作用下第二镜框21向靠近或者远离第一镜框21的方向移动,以实现调整矫正透镜2瞳距的效果,进而适应每个训练者3的瞳距需求,具有操作简单,适用人群广等特点。在其他实施例中,瞳距调节部件还可以选择为能够实现透镜瞳距调节的其他结构,比如瞳距自动调节组件。
本实施例的显示部件1距离眼睛的距离,可以是固定不变的,也可以是可调节变化的,为适应不同训练者3的焦距需求,本实施例训练装置001还包括用于将显示部件1安装于支撑框架9上的焦距调节部件,(参见图5)0其中焦距调节部件能够驱动镜框21相对于支撑框架9沿着视线的方向进行往复运动。在一个实施例中,焦距调节部件包括设在支撑框架9上的且具有齿轮结构的第二旋钮101,以及滑动式设于支撑框架9上且与显示部件1相连的第二齿条102,其中第二旋钮101的齿轮结构与第二齿条102相啮合。本实施例中通过旋转第二旋钮101,联动第二齿条102带动显示部件1向靠近或者远离训练者3的方向移动,以调整显示部件1距离训练者3眼睛的距离,以适应每个训练者3的焦距需求,具有操作简单,适用人群广等特点。本实施例的显示部件1距离眼睛的距离优选6cm-8cm。在其他实施例中,焦距调节部件还可以选择为能够实现显示部件1焦距调节的其他结构,比如焦距自动调节组件。
本实施例的训练装置001还包括用于遮挡杂光安装于支撑框架9上的遮光镜901,该遮光镜901片设置在支撑框架9上远离矫正透镜2的一端,通过安装遮光镜901对外界光线进行过滤,有效阻挡了外界杂光对眼部的刺激和对显示部件1的干扰,保证了训练的有效性。
本实施例的训练装置001还包括位于头戴上的开关按钮804以及与开关按钮804相连的指示灯805(参见图5),通过按动或者旋转该开关按钮804能够开启或关闭该训练装置001操作简单。该指示灯805与训练装置001的蓄电池相连,当训练装置001开启后,指示灯805亮,当蓄电池电量不足时,指示灯805闪烁,通过安装指示灯805便于训练者3直观的监控该训练装置001的电量情况,便于及时充电或更换电池,避免电量耗尽而损害该训练装置001的性能,本实施例的指示灯可以为环形灯管或灯柱。
本实施例的训练装置001还包括与蓄电池相连的充电接口,通过USB接口给该训练装置001充电,避免更换电池造成的资源浪费,节能环保。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恢复视力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部件,固定设置并与预设视线相交;
矫正透镜,设于与所述视线正交的位置,并比所述显示部件更靠近所述视线的起点;
探测部件,用于检测训练者眼部的动作变化或训练者脑部的脑电波变化;
控制部件,与所述显示部件和探测部件相连,并能根据所述眼部的动作变化或脑部的脑电波变化调整所述显示部件的视觉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控制部件相连的监控部件,其能够监控训练者是否正在注视所述显示部件,所述控制部件能在训练者注视所述显示部件时开启所述探测部件,又能在训练者未注视所述显示部件时关闭所述探测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部件包括脑电波检测仪,所述显示部件包括若干个发光构件,所述控制部件构造成能够根据训练者的脑电波的增减幅度,同向地增减所述发光构件的开启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构件的数量为三个;
当获知脑电波变化处于第一预设区间时,所述控制部件控制一个所述发光构件发光;
当获知脑电波变化处于第二预设区间时,所述控制部件控制两个所述发光构件发光;
当获知脑电波变化处于第三预设区间时,所述控制部件控制三个所述发光构件发光;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区间、第二预设区间和第三预设区间依次递增且首尾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眼罩部件和与所述眼罩部件相连的头戴部件,所述眼罩部件包括用于安装所述眼罩部件的支撑框架,通过镜框调节部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上且能够安装矫正透镜的镜框,其中所述镜框调节部件构造成能够驱动所述镜框相对于所述支撑框架沿着垂直于所述视线的方向进行往复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框调节部件包括第一齿条、定心齿轮及设于所述支撑框架上的第一旋钮,所述第一齿条设在所述镜框上,所述定心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并能够被所述第一旋钮联动连接的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所述显示部件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上的焦距调节部件,其中所述焦距调节部件能够驱动所述镜框相对于所述支撑框架沿着所述视线的方向进行往复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焦距调节部件包括设在所述支撑框架上的且具有齿轮结构的第二旋钮,以及滑动式设于所述支撑框架上且与所述显示部件相连的第二齿条,其中所述第二旋钮的齿轮结构与第二齿条相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正透镜为由凹透镜和棱镜组成的复合透镜,或者由凸透镜和棱镜组成的复合透镜。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戴部件为松紧可调的头戴。
CN201910407760.7A 2019-05-16 2019-05-16 恢复视力的训练装置 Pending CN1103140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07760.7A CN110314072A (zh) 2019-05-16 2019-05-16 恢复视力的训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07760.7A CN110314072A (zh) 2019-05-16 2019-05-16 恢复视力的训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14072A true CN110314072A (zh) 2019-10-11

Family

ID=68119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07760.7A Pending CN110314072A (zh) 2019-05-16 2019-05-16 恢复视力的训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1407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39796A (zh) * 2021-02-01 2022-08-02 上海婷伊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焦硬性隐形眼镜及其制作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97673A (ja) * 2005-09-30 2007-04-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視力回復訓練装置
CN105528084A (zh) * 2016-01-21 2016-04-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显示控制系统
CN205404960U (zh) * 2016-02-14 2016-07-27 王琪 一种智能眼镜
CN106618610A (zh) * 2016-12-16 2017-05-10 上海师范大学 一种面向害羞儿童社会技能训练的头戴终端系统
CN107929007A (zh) * 2017-11-23 2018-04-20 北京萤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眼动追踪和智能评估技术的注意力和视觉能力训练系统及方法
CN211157139U (zh) * 2019-05-16 2020-08-04 彭文革 恢复视力的训练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97673A (ja) * 2005-09-30 2007-04-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視力回復訓練装置
CN105528084A (zh) * 2016-01-21 2016-04-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显示控制系统
CN205404960U (zh) * 2016-02-14 2016-07-27 王琪 一种智能眼镜
CN106618610A (zh) * 2016-12-16 2017-05-10 上海师范大学 一种面向害羞儿童社会技能训练的头戴终端系统
CN107929007A (zh) * 2017-11-23 2018-04-20 北京萤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眼动追踪和智能评估技术的注意力和视觉能力训练系统及方法
CN211157139U (zh) * 2019-05-16 2020-08-04 彭文革 恢复视力的训练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39796A (zh) * 2021-02-01 2022-08-02 上海婷伊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焦硬性隐形眼镜及其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21474U (zh) 虚拟3d视力训练仪
CN101843539B (zh) 一种视力矫正装置和方法
CN201752480U (zh) 一种健眼器
CN108542726A (zh) 一种视觉训练器及配备该视觉训练器的穿戴装置
CN109288658A (zh) 一种用于实现视力训练的vr眼镜及视力训练方法
CN107997934A (zh) 一种可调式视力保健仪
CN104307089B (zh) 一种用于生物钟调节眼镜的环境光自适应调节方法
CN110141185A (zh) 一种视力预防监测并具备视力训练功能的穿戴设备
CN107028738A (zh) 基于眼动的视觉训练系统、智能终端及头戴设备
CN204890521U (zh) 一种眼睛训练装置
CN110314072A (zh) 恢复视力的训练装置
WO2001064005A3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beeinflussung der senso-motorischen informationsverarbeitung eines benutzers
CN204515272U (zh) 头戴式自动翻转眼镜
CN209373272U (zh) 一种智能弱视压抑眼镜装置
CN211157139U (zh) 恢复视力的训练装置
CN109568095B (zh) 用于矫正视力的康复训练设备
CN116392370A (zh) 一种用于提高眼球震颤患者视觉质量的系统及方法
CN102908242B (zh) 渐进雾视视觉训练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0522618A (zh) 一种针对老年人的视觉训练装置
CN110522619A (zh) 一种视觉辅助用穿戴设备
CN211264770U (zh) 模拟眼球及眼外肌运动的教学模型
CN212854014U (zh) 一种视力矫正仪器
CN211067859U (zh) 视觉训练仪
CN202961087U (zh) 渐进雾视视觉训练系统
CN208974998U (zh) 一种缓解眼部视觉疲劳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