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13685A - 智能手环及其充电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智能手环及其充电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13685A
CN110313685A CN201910555794.0A CN201910555794A CN110313685A CN 110313685 A CN110313685 A CN 110313685A CN 201910555794 A CN201910555794 A CN 201910555794A CN 110313685 A CN110313685 A CN 1103136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bracelet
control modul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intelligent brace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5579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qin Teleco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qin Telec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qin Teleco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qin Telec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5579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13685A/zh
Publication of CN1103136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36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0007Bracel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ther functions or with means for attaching other art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01M10/441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for several batteries or cell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48Detection of remaining charge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手环及其充电控制方法,所述智能手环包括手环本体和手环腕带,所述智能手环还包括第一电池;所述第一电池固设于所述手环本体与所述手环腕带之间形成的空间区域内;所述第一电池通过连接部件与所述手环本体电连接,用于给所述手环本体供电。本发明充分利用了智能手环内的闲置空间,通过在手环本体与手环腕带之间形成的空间区域内增设电池,从而增加了智能手环的电池容量,进而增强了智能手环的续航能力,提高了智能手环的使用性能。

Description

智能手环及其充电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手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手环及其充电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智能手环实现了手环本体可拆卸兼容蓝牙耳机的设计,但是,这种手环本体与表拖分离的结构会造成蓝牙本体的电池容量减少,从而导致其续航时间短,续航能力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智能手环存在续航能力差等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手环及其充电控制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手环,所述智能手环包括手环本体和手环腕带,所述智能手环还包括第一电池;
所述第一电池固设于所述手环本体与所述手环腕带之间形成的空间区域内;
所述第一电池通过连接部件与所述手环本体电连接,用于给所述手环本体供电。
可选地,所述手环本体包括控制模块和第二电池;
所述第二电池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用于给所述控制模块供电;
所述第一电池通过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控制模块和/或所述第二电池电连接;
当所述第一电池通过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时,所述第一电池用于给所述控制模块供电;
当所述第一电池通过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第二电池电连接时,所述第一电池用于给所述第二电池供电。
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电池的第一剩余电量;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电池的第二剩余电量;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二剩余电量是否超过第一设定阈值,若超过所述第一设定阈值,则控制所述第二电池给所述控制模块供电;否则,继续判断所述第一剩余电量是否超过第二设定阈值,若超过所述第二设定阈值,则控制所述第一电池给所述控制模块和/或所述第二电池供电;
若所述第一剩余电量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设定阈值,则生成一提醒消息;
其中,所述提醒消息为提醒对所述第一电池进行充电或提醒更换所述手环腕带的消息。
可选地,所述手环腕带与所述连接部件电连接;
当更换新的所述手环腕带后,所述手环腕带通过所述连接部件给所述第一电池、所述第二电池和所述控制模块中的至少一个设备供电。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池通过双面胶或卡扣结构固设在所述空间区域内。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件包括PIN针(一种金属材质的连接器)。
可选地,所述手环腕带上设有限位开关,用于将所述手环本体固定在所述手环腕带上;和/或,
所述智能手环还包括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
所述第一充电接口与所述第一电池电连接,外接电源通过所述第一充电接口给所述第一电池供电;
所述第二充电接口与所述第二电池电连接,所述外接电源通过所述第二充电接口给所述第二电池供电;和/或,
所述手环本体为可作为蓝牙耳机的设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手环的充电控制方法,所述充电控制方法采用上述的智能手环实现,所述充电控制方法包括:
采用所述第一电池给所述手环本体供电。
可选地,所述手环本体包括控制模块和第二电池;
所述第二电池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用于给所述控制模块供电;
所述第一电池通过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控制模块和/或所述第二电池电连接;
所述采用所述第一电池给所述手环本体供电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第一电池通过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时,采用所述第一电池给所述控制模块供电;
当所述第一电池通过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第二电池电连接时,采用所述第一电池给所述第二电池供电。
可选地,所述充电控制方法还包括:
采用所述控制模块获取所述第一电池的第一剩余电量;
采用所述控制模块获取所述第二电池的第二剩余电量;
采用所述控制模块判断所述第二剩余电量是否超过第一设定阈值,若超过所述第一设定阈值,则控制所述第二电池给所述控制模块供电;否则,继续判断所述第一剩余电量是否超过第二设定阈值,若超过所述第二设定阈值,则控制所述第一电池给所述控制模块和/或所述第二电池供电;
若所述第一剩余电量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设定阈值,则生成一提醒消息;
其中,所述提醒消息为提醒对所述第一电池进行充电或提醒更换所述手环腕带的消息。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发明中,充分利用了智能手环内的闲置空间,通过在手环本体与手环腕带之间形成的空间区域内增设电池,从而增加了智能手环的电池容量,进而增强了智能手环的续航能力,提高了智能手环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智能手环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智能手环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智能手环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智能手环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智能手环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智能手环的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智能手环的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智能手环包括手环本体1、手环腕带2和第一电池3。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智能手环中未装入第一电池3时,手环本体1与手环腕带2之间会形成一个空间区域S;
当需要在智能手环中未装入第一电池3时,如图3所示,第一电池3固设于手环本体与1手环腕带2之间形成的空间区域S内。
其中,第一电池3通过双面胶或卡扣结构固设在空间区域内,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设在空间区域内;B表示手环腕带2的搭扣部分。
第一电池3通过连接部件4与手环本体1电连接,用于给手环本体1供电。
其中,连接部件包括但不限于PIN针。
手环腕带上2设有限位开关A,用于将手环本体1固定在手环腕带2上。
本实施例中,充分利用了智能手环内的闲置空间,通过在手环本体与手环腕带之间形成的空间区域内增设电池,从而增加了智能手环的电池容量,进而增强了智能手环的续航能力,提高了智能手环的使用性能。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智能手环是对实施例1的进一步改进,具体地:
本实施例的手环本体1包括控制模块5和第二电池6。
第二电池6与控制模块5电连接,用于给控制模块6供电。
第一电池3通过连接部件4与控制模块5和/或第二电池6电连接;
当第一电池3通过连接部件4与控制模块5电连接时,第一电池2用于给控制模块5供电;
当第一电池3通过连接部件4与第二电池电连接5时,第一电池3用于给第二电池5供电。
具体地,控制模块5用于获取第一电池3的第一剩余电量;
控制模块5还用于获取第二电池6的第二剩余电量;
控制模块5还用于判断第二剩余电量是否超过第一设定阈值,若超过第一设定阈值,则控制第二电池6给控制模块5供电;否则,继续判断第一剩余电量是否超过第二设定阈值,若超过第二设定阈值,则控制第一电池3给控制模块和/或第二电池6供电;
若第一剩余电量小于或者等于第二设定阈值,则生成一提醒消息;
其中,提醒消息为提醒对第一电池进行充电或提醒更换手环腕带的消息。
也可以通过发出振动或者在智能手环的屏幕上显示跳动的低电量图标等方式来提醒用户对第一电池进行充电或提醒更换手环腕带。
第一设定阈值、第二设定阈值可以均为总电量的30%,也可以实际需求重新调整设置第一设定阈值、第二设定阈值。
手环腕带2与连接部件4电连接;
当更换新的手环腕带2后,手环腕带2通过连接部件4给第一电池3、第二电池4和控制模块5中的至少一个设备供电。
具体地,手环腕带2自身可以存储一定电量。
当第一电池3和第二电池4均没有电时,可以通过更换新的手环腕带2的方式,将新的手环腕带2作为充电设备给第一电池3、第二电池4和控制模块5供电,这样能够使得智能手环快速上电开机恢复功能,从而不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
如图5所示,智能手环还包括第一充电接口7和第二充电接口8。
第一充电接口7与第一电池3电连接,外接电源通过第一充电接口7给第一电池3供电;
第二充电接口8与第二电池4电连接,外接电源通过第二充电接口8给第二电池4供电。
另外,手环本体1可作为蓝牙耳可以从手环腕带2中取出手环本体1,并将手环本体1可作为蓝牙耳机,即本实施例的智能手环集成手环和耳机的功能,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池的剩余电量满足第二设定阈值且第二电池的剩余电量不满足第一设定阈值时,给手环主体供电或者给第二电池供电;若第一剩余电量小于或者等于第二设定阈值,则提醒对第一电池进行充电或提醒更换手环腕带,通过设计上述的充电策略,保证智能手环的续航能力,提高智能手环的使用性能。
实施例3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智能手环的充电控制方法采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智能手环实现,本实施例的充电控制方法包括:
S101、采用第一电池给手环本体供电。
本实施例中,充分利用了智能手环内的闲置空间,通过在手环本体与手环腕带之间形成的空间区域内增设电池,从而增加了智能手环的电池容量,进而增强了智能手环的续航能力,提高了智能手环的使用性能。
实施例4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智能手环的充电控制方法是对实施例3的进一步改进,具体地:
手环本体包括控制模块和第二电池;
第二电池与控制模块电连接,用于给控制模块供电;
第一电池通过连接部件与控制模块和/或第二电池电连接;
步骤S101包括:
S1011、当第一电池通过连接部件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时,采用第一电池给控制模块供电;
当第一电池通过连接部件与第二电池电连接时,采用第一电池给第二电池供电。
步骤S101之后还包括:
S102、采用控制模块获取第一电池的第一剩余电量;
S103、采用控制模块获取第二电池的第二剩余电量;
S104、采用控制模块判断第二剩余电量是否超过第一设定阈值,若超过第一设定阈值,则控制第二电池给控制模块供电;否则,继续判断第一剩余电量是否超过第二设定阈值,若超过第二设定阈值,则控制第一电池给控制模块和/或第二电池供电;
若第一剩余电量小于或者等于第二设定阈值,则生成一提醒消息;
其中,提醒消息为提醒对第一电池进行充电或提醒更换手环腕带的消息。
也可以通过发出振动或者在智能手环的屏幕上显示跳动的低电量图标等方式来提醒用户对第一电池进行充电或提醒更换手环腕带。
第一设定阈值、第二设定阈值可以均为总电量的30%,也可以实际需求重新调整设置第一设定阈值、第二设定阈值。
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池的剩余电量满足第二设定阈值且第二电池的剩余电量不满足第一设定阈值时,给手环主体供电或者给第二电池供电;若第一剩余电量小于或者等于第二设定阈值,则提醒对第一电池进行充电或提醒更换手环腕带,通过设计上述的充电策略,保证智能手环的续航能力,提高智能手环的使用性能。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作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智能手环,所述智能手环包括手环本体和手环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手环还包括第一电池;
所述第一电池固设于所述手环本体与所述手环腕带之间形成的空间区域内;
所述第一电池通过连接部件与所述手环本体电连接,用于给所述手环本体供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手环本体包括控制模块和第二电池;
所述第二电池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用于给所述控制模块供电;
所述第一电池通过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控制模块和/或所述第二电池电连接;
当所述第一电池通过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时,所述第一电池用于给所述控制模块供电;
当所述第一电池通过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第二电池电连接时,所述第一电池用于给所述第二电池供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电池的第一剩余电量;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电池的第二剩余电量;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二剩余电量是否超过第一设定阈值,若超过所述第一设定阈值,则控制所述第二电池给所述控制模块供电;否则,继续判断所述第一剩余电量是否超过第二设定阈值,若超过所述第二设定阈值,则控制所述第一电池给所述控制模块和/或所述第二电池供电;
若所述第一剩余电量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设定阈值,则生成一提醒消息;
其中,所述提醒消息为提醒对所述第一电池进行充电或提醒更换所述手环腕带的消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手环腕带与所述连接部件电连接;
当更换新的所述手环腕带后,所述手环腕带通过所述连接部件给所述第一电池、所述第二电池和所述控制模块中的至少一个设备供电。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通过双面胶或卡扣结构固设在所述空间区域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包括PIN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手环腕带上设有限位开关,用于将所述手环本体固定在所述手环腕带上;和/或,
所述智能手环还包括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二充电接口;
所述第一充电接口与所述第一电池电连接,外接电源通过所述第一充电接口给所述第一电池供电;
所述第二充电接口与所述第二电池电连接,所述外接电源通过所述第二充电接口给所述第二电池供电;和/或,
所述手环本体为可作为蓝牙耳机的设备。
8.一种智能手环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控制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环实现,所述充电控制方法包括:
采用所述第一电池给所述手环本体供电。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手环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环本体包括控制模块和第二电池;
所述第二电池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用于给所述控制模块供电;
所述第一电池通过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控制模块和/或所述第二电池电连接;
所述采用所述第一电池给所述手环本体供电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第一电池通过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时,采用所述第一电池给所述控制模块供电;
当所述第一电池通过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第二电池电连接时,采用所述第一电池给所述第二电池供电。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手环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控制方法还包括:
采用所述控制模块获取所述第一电池的第一剩余电量;
采用所述控制模块获取所述第二电池的第二剩余电量;
采用所述控制模块判断所述第二剩余电量是否超过第一设定阈值,若超过所述第一设定阈值,则控制所述第二电池给所述控制模块供电;否则,继续判断所述第一剩余电量是否超过第二设定阈值,若超过所述第二设定阈值,则控制所述第一电池给所述控制模块和/或所述第二电池供电;
若所述第一剩余电量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设定阈值,则生成一提醒消息;
其中,所述提醒消息为提醒对所述第一电池进行充电或提醒更换所述手环腕带的消息。
CN201910555794.0A 2019-06-25 2019-06-25 智能手环及其充电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03136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55794.0A CN110313685A (zh) 2019-06-25 2019-06-25 智能手环及其充电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55794.0A CN110313685A (zh) 2019-06-25 2019-06-25 智能手环及其充电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13685A true CN110313685A (zh) 2019-10-11

Family

ID=68120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55794.0A Pending CN110313685A (zh) 2019-06-25 2019-06-25 智能手环及其充电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1368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09695A (zh) * 2019-12-10 2020-04-14 湖南国声声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电池串行供电方法、电池模组、耳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55776A (zh) * 2021-03-12 2021-06-29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供电控制方法、智能通话腕带设备、装置和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71507A (zh) * 2015-09-23 2015-11-18 刘奇 一种表带单元和包括表带单元的表带及具有表带的电子设备
CN204888962U (zh) * 2015-08-31 2015-12-23 深圳市七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由装配使用的智能手表带
CN106898715A (zh) * 2017-03-22 2017-06-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的制造方法及电子装置
CN107157033A (zh) * 2017-05-26 2017-09-15 成都润泰茂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长续航无需充电的智能手环
CN207304140U (zh) * 2017-05-02 2018-05-01 深圳市中光远科技有限公司 手环
CN108513632A (zh) * 2017-04-12 2018-09-07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手表及其电量管理系统和电量管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888962U (zh) * 2015-08-31 2015-12-23 深圳市七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由装配使用的智能手表带
CN105071507A (zh) * 2015-09-23 2015-11-18 刘奇 一种表带单元和包括表带单元的表带及具有表带的电子设备
CN106898715A (zh) * 2017-03-22 2017-06-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的制造方法及电子装置
CN108513632A (zh) * 2017-04-12 2018-09-07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手表及其电量管理系统和电量管理方法
CN207304140U (zh) * 2017-05-02 2018-05-01 深圳市中光远科技有限公司 手环
CN107157033A (zh) * 2017-05-26 2017-09-15 成都润泰茂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长续航无需充电的智能手环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09695A (zh) * 2019-12-10 2020-04-14 湖南国声声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电池串行供电方法、电池模组、耳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09695B (zh) * 2019-12-10 2021-08-03 湖南国声声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电池串行供电方法、电池模组、耳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55776A (zh) * 2021-03-12 2021-06-29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供电控制方法、智能通话腕带设备、装置和介质
CN113055776B (zh) * 2021-03-12 2022-11-2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供电控制方法、智能通话腕带设备、装置和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63179U (zh) 具有收音和播放功能的汽车应急电源
CN100489735C (zh) 电子设备及其电源管理控制装置以及电源装置
AR019236A1 (es) Un metodo de carga de una bateria interna y externa para una fuente de alimentacion de un telefono portatil, un aparato para llevar a la practica dichometodo y un producto de un programa de computacion para controlar a dicho metodo y a dicho aparato
EP3800761A1 (en) Battery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04905937U (zh) 用于智能手表的双电池供电电路及智能手表
WO2006073630A3 (en) Battery pack, system, and method for waking up a charge control circuit of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1378558A (zh) 智能型双电池供电系统的移动电话机
TW200713739A (en) Charging mode control circuit
CN110313685A (zh) 智能手环及其充电控制方法
WO2016131237A1 (zh) 一种智能表及其供电方法
CN113839438B (zh) 一种电池复充保护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429032A (zh) 具有通话功能的电子装置及壳体
CN107294157A (zh) 一种移动终端、自充电方法及存储装置
CN103490109A (zh) 一种终端的充电方法及装置
CN209217768U (zh) 无线充电宝
CN203951209U (zh) 一种穿戴式移动电源
CN205051398U (zh) 一种多功能充电宝
CN208923903U (zh) 智能穿戴设备
CN210041395U (zh) 一种无线耳机充电设备及无线耳机
CN203232255U (zh) 一种内置蓝牙功能的电子手表
CN202363938U (zh) 带数字显示的汽车应急电源
CN205670691U (zh) 一种电源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423035A (zh) 一种基于收纳盒的蓝牙耳机的控制方法及收纳盒
CN205176913U (zh) 一种ic卡
CN204615426U (zh) 一种头戴式显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Building 1, No. 399 Keyuan Road, Zhangjiang hi tech park,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203

Applicant after: Huaqi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Building 1, No. 399 Keyuan Road, Zhangjiang hi tech park,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203

Applicant before: Huaqi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after: Building 1, No. 399 Keyuan Road, Zhangjiang hi tech park,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203

Applicant after: Huaqi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203 Building 1, 399 Zhangyuan Road, Zhangjiang,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Applicant before: HUAQIN TELECOM TECHNOLOGY Co.,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