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12388A - 外观膜片及其制备方法、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外观膜片及其制备方法、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12388A
CN110312388A CN201910507124.1A CN201910507124A CN110312388A CN 110312388 A CN110312388 A CN 110312388A CN 201910507124 A CN201910507124 A CN 201910507124A CN 110312388 A CN110312388 A CN 1103123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color layers
appearance diaphragm
texture
appear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0712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12388B (zh
Inventor
郑俊威
邱惊龙
陈明仁
颜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0712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123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123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23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123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23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4DECORATIVE ARTS
    • B44CPRODUCING DECORATIVE EFFECTS; MOSAICS; TARSIA WORK; PAPERHANGING
    • B44C3/00Process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producing ornamental structures
    • B44C3/02Superimposing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4DECORATIVE ARTS
    • B44CPRODUCING DECORATIVE EFFECTS; MOSAICS; TARSIA WORK; PAPERHANGING
    • B44C5/00Processes for producing special ornamental bodies
    • B44C5/04Ornamental plaques, e.g. decorative panels, decorative vene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05K5/0243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for decorative purpo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外观膜片,所述外观膜片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防爆膜层、第一镀膜层以及油墨层,所述防爆膜层包括层叠设置的支撑层及颜色层,所述支撑层与所述颜色层之间的附着力达到国标可靠性百格测试4B标准。本申请所提供的外观膜片色彩多样化,并且可靠性高。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电子设备以及外观膜片的制备方法。

Description

外观膜片及其制备方法、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外观膜片及其制备方法、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的种类越来越丰富,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用户除了关注电子设备的功能之外,对电子设备的外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电子设备的壳体颜色普遍比较单一,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外观膜片,所述外观膜片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防爆膜层、第一镀膜层以及油墨层,所述防爆膜层包括层叠设置的支撑层及颜色层,所述支撑层与所述颜色层之间的附着力达到国标可靠性百格测试4B标准。
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基板以及粘接在所述基板一侧表面的以上所述的外观膜片。
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以及以上所述的壳体组件,所述显示屏与所述壳体组件围设形成容纳空间,用以容纳电子设备的电子元件。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外观膜片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形成一防爆膜层,所述防爆膜层包括层叠设置的支撑层及颜色层,所述支撑层与所述颜色层之间的附着力达到国标可靠性百格测试4B标准;在所述防爆膜层上形成第一镀膜层;在所述第一镀膜层上形成油墨层。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外观膜片的色彩多样化,并且可靠性较高。一方面,颜色层、第一镀膜层以及油墨层三者之间进行颜色的调和,扩大了颜色调节的范围,实现了色彩的多样化。另一方面,所述颜色层与支撑层之间的附着力较好,使得外观膜片的可靠性较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外观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外观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外观膜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外观膜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外观膜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外观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外观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外观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外观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外观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外观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外观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外观膜片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外观膜片的另一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外观膜片的另一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9是图11中外观膜片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0是图12中外观膜片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被设置成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数字用户线路(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以及/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例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以及/或另一通信终端的)无线接口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设备。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以及可穿戴设备等等。
经发明人长期研究发现目前应用于电子设备壳体的外观膜片通常由镀膜层及油墨层两者之间进行颜色的调和,所能得到颜色比较单一,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为了使得电子设备壳体的色彩更加多样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外观膜片及其制备方法、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外观膜片100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外观膜片100,所述外观膜片10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防爆膜层10、第一镀膜层30以及油墨层40,所述防爆膜层10包括层叠设置的支撑层11及颜色层12,所述支撑层11与所述颜色层12之间的附着力达到国标可靠性百格测试4B标准。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外观膜片100的色彩多样化,并且可靠性较高。一方面,颜色层12、第一镀膜层30以及油墨层40三者之间进行颜色的调和,扩大了颜色调节的范围,实现了色彩的多样化。另一方面,所述颜色层12与支撑层11之间的附着力较好,使得外观膜片100的可靠性较高。
可选的,如图2所示,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外观膜片100的结构示意图,外观膜片10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纹理层20,第一纹理层20位于第一镀膜层30的靠近防爆膜层10的一侧,第一纹理层20具有微纳结构,用于调节颜色的亮度,使得外观膜片100的颜色更加绚丽,具有光学效果。
可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颜色层12比所述支撑层11更靠近所述第一纹理层20。此时,所述外观膜片10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支撑层11、颜色层12、第一纹理层20、第一镀膜层30以及油墨层40。发明人经长期研究发现,颜色层12紧挨着第一纹理层20时,有利于提高外观膜片100的颜色效果,原因在于光线无需经过反射和折射即可直接从所述颜色层12进入所述第一纹理层20;另一方面,由于颜色层12夹设在支撑层11和第一纹理层20之间,需要保证支撑层11与颜色层12之间的附着力以及第一纹理层20与颜色层12之间的附着力才能保证外观膜片100的可靠性。
其中,所述支撑层11主要起支撑的作用。所述支撑层11的材质为光学级透明材质,比如玻璃、PET膜(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I膜(聚酰亚胺薄膜,PolyimideFilm)等等。可选的,所述支撑层11为可弯折卷曲材质,便于后续的涂布工艺(后续的颜色层12以及第一纹理层20通过卷对卷的涂布工艺形成),比如PET膜,PI膜等等。具体的,在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层11的材质为PET膜。可选的,所述支撑层11的厚度范围在20-50um之间,举例而言,所述支撑层11的厚度可以是20um、23um、25um、30um、40um、50um等等。
其中,所述颜色层12主要起调色作用。所述颜色层12包括丙烯酸树脂和均匀分散在其中的纳米颜料。所述丙烯酸树脂可以是热固化型丙烯酸树脂,也可以是光固化型丙烯酸树脂,也可以由热固化型丙烯酸树脂和光固化型丙烯酸树脂共同组成。可选的,所述纳米颜料的粒径在1-2um之间,使得工艺难度较小,并且颜色质感也相对比较细腻。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纳米颜料的粒径也可以更小,比如在0.5-1um之间、或者小于0.5um,但工艺难度会相对较大。可选的,所述颜色层12的厚度范围在1-10um之间,举例而言,所述颜色层12的厚度可以是1um、3um、5um、7um、9um、10um等等。进一步的,由于颜色层12的厚度会影响颜色的深浅,也会影响颜色层12的透过率,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颜色层12的厚度在3-5um之间,以获得较好的外观效果。
所述支撑层11和所述颜色层12之间的附着力较高,达到国标可靠性百格测试4B标准,有利于保证外观膜片100的可靠性。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层11和所述颜色层12之间的附着力是在GB/T9286-98的标准条件下进行测试的。需要说明的是,国标百格测试共有六个等级,分别为5B(切口的边缘完全光滑、格子边缘没有任何剥落)、4B(切口的相交处有小片剥落,划格区内实际破损不超过5%)、3B(切口的边缘或相交处有剥落,破损面积大于5%,小于15%)、2B(切口边缘有部分剥落或大片剥落,或者部分格子整片剥落,破损面积大于15%,小于35%)、1B(切口边缘大片剥落,或者部分格子整片剥落,破损面积大于35%,小于65%)、0B(破损面积大于65%)。
发明人经长期研究发现,支撑层11与颜色层12在材质选择上互相搭配才能实现较高的附着力。可以理解的是,如果支撑层11和所述颜色层12之间的附着力达不到要求的话,会导致所述外观膜片100的可靠性下降,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颜色层12的剥落,影响用户体验。
其中,所述第一纹理层20的主要作用是调节颜色的亮度(LAB色彩模型中的L值)。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纹理层20的材质为UV胶。所述第一纹理层20具有微纳结构,表面凹凸不平。微纳结构的截面形状可以包括弓形、四边形、三角形、多边形或异形。举例而言,微纳结构可以为半圆形或劣弧弓等弓形;微纳结构可以为正方形、矩形、梯形等四边形或者五边形、六边形等多边形;微纳结构可以为有弧形边和直线边的四边形等不规则的异型。本申请实施例对所述微纳结构的具体形状不作限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可选的,所述第一纹理层20的厚度范围在12-18um之间(凹陷处厚度最小为12um、凸起处厚度最大为18um),以获得较好的外观效果。
如前文所述,如图2所示的外观膜片100中,除了对所述支撑层11与所述颜色层12之间的附着力有较高的要求,对所述第一纹理层20与所述颜色层12之间的附着力也有较高的要求。具体的,所述第一纹理层20与所述颜色层12之间的附着力达到国标可靠性百格测试4B标准,有利于保证外观膜片100的可靠性。发明人经长期研究发现,第一纹理层20与颜色层12层在材质选择上互相搭配才能实现较高的附着力。可以理解的是,如果第一纹理层20和所述颜色层12之间的附着力达不到要求的话,会导致所述外观膜片100的可靠性下降,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颜色层12的剥落,影响用户体验。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纹理层20和所述颜色层12之间的附着力是在GB/T9286-98的标准条件下进行测试的。
其中,所述第一镀膜层30主要起调色作用。可选的,所述第一镀膜层30的厚度范围在80-400nm之间,不同的镀膜厚度会使不同波长的反射光产生相消的效应,从而呈现不同的颜色。举例而言,若所述第一镀膜层30的厚度造成绿色光的相消,则所述第一镀膜层30会呈现红色。
可选的,如图3所示,图3是图2中外观膜片100的另一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一镀膜层30可以包括层叠设置的氧化硅层31和氧化钛层32,其中,所述氧化硅层31盖设于所述第一纹理层20,氧化硅层31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可以提高第一镀膜层30与第一纹理层20之间的附着力,氧化钛层32可以作为介质,可以使第一镀膜层30具有良好的光线反射效果。进一步的,所述氧化硅层的厚度范围在10-100nm之间;所述氧化钛层的厚度范围在30-90nm之间,以获得较好的外观效果。
可选的,所述第一镀膜层30可以包括交替层叠设置的多层氧化硅层31和多层氧化钛层32,如图4所示,图4是图2中外观膜片100的另一结构示意图。举例而言,所述第一镀膜层30可以包括交替层叠设置的两层氧化硅层31和两层氧化钛层32,其中,所述两层氧化硅层31的厚度依次为15nm、100nm;所述两层氧化钛层32的厚度依次为45nm、85nm,以获得较好的外观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描述中,“多层”的含义是至少两层,例如两层,三层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其中,所述油墨层40主要起调色作用。可选的,如图5所示,图5是图2中外观膜片100的另一结构示意图,所述油墨层40包括层叠设置的调色油墨层41和打底油墨层42,所述调色油墨层41盖设于所述第一镀膜层30,所述调色油墨层41主要作用是调色;所述打底油墨层42盖设于所述调色油墨层41,所述打底油墨层42为黑色油墨,主要用于防止漏光,对电子设备内部的部件进行遮挡。
可选的,所述调色油墨层41的厚度范围在1-10um之间,举例而言,所述调色油墨层41的厚度可以是1um、3um、5um、7um、9um、10um等等。进一步的,由于调色油墨层41的厚度会影响颜色的深浅,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调色油墨层41的厚度在3-5um之间,以获得较好的外观效果。可选的,为获得更好的防漏光效果,所述打底油墨层42的厚度范围在20-30um之间,所述打底油墨层42包括多个子层421,每个子层421的厚度范围在5-8um之间。所述打底油墨层42经多次印刷和固化形成,每次印刷、固化形成一个子层421,举例而言,如图5所示,所述打底油墨层42包括4个子层421。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外观膜片100的结构示意图。图6中的外观膜片100与图2中的外观膜片100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防爆膜层10还包括第二纹理层50,所述第二纹理层50位于所述支撑层11的远离所述颜色层12的一侧,所述第二纹理层50具有微纳结构。此时,所述外观膜片10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二纹理层50、支撑层11、颜色层12、第一纹理层20、第一镀膜层30以及油墨层40。
所述第二纹理层50与所述第一纹理层20之间发生互补干涉,使得所述外观膜片100的颜色层次感增强,以获得更好的外观效果。关于所述第二纹理层50的材质与厚度特征,可以与所述第一纹理层20相同,前文已有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外观膜片100的结构示意图。图7中的外观膜片100与图2中的外观膜片100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外观膜片100还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二纹理层50和第二镀膜层60,所述防爆膜层10、所述第一纹理层20、所述第一镀膜层30、所述第二纹理层50、所述第二镀膜层60、所述油墨层40依次层叠设置。此时,所述外观膜片10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支撑层11、颜色层12、第一纹理层20、第一镀膜层30、第二纹理层50、第二镀膜层60以及油墨层40。
所述第二纹理层50与所述第一纹理层20之间发生互补干涉,使得所述外观膜片100的颜色层次感增强,以获得更好的外观效果。关于所述第二纹理层50的材质与厚度特征,可以与所述第一纹理层20相同,前文已有说明,此处不再赘述;关于所述第二镀膜层60的材质及厚度特征,可以与所述第一镀膜层30相同,前文已有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8,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外观膜片100的结构示意图。图8中的外观膜片100与图2中的外观膜片100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支撑层11比所述颜色层12更靠近所述第一纹理层20。此时,所述外观膜片10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颜色层12、支撑层11、第一纹理层20、第一镀膜层30以及油墨层40。发明人经长期研究发现,图8中的外观膜片100的颜色效果较图2中外观膜片100的颜色效果稍差,原因在于颜色层12与第一纹理层20之间夹设有支撑层11时,光线在支撑层11中发生反射和折射。
发明人经长期研究发现,如图8所示的外观膜片100中,除了要保证颜色层12与支撑层11之间的附着力,还对所述颜色层12的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如果颜色层12的稳定性不足的话,可能会导致颜色层12中的挥发性物质挥发)。原因在于,如图8所示的外观膜片100中,所述颜色层12位于所述外观膜片100的表面,在后续的组装过程中,所述颜色层12粘接在基板110的一侧表面(请一并参阅图14,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壳体组件200的结构示意图),如果所述颜色层12的稳定性不足,可能会导致颜色层12与基板110之间有气泡等不良产生,严重影响产品外观。
请参阅图9,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外观膜片100的结构示意图。图9中的外观膜片100与图8中的外观膜片100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防爆膜层10还包括第二纹理层50,所述第二纹理层50位于所述颜色层12的远离所述支撑层11的一侧,所述第二纹理层50具有微纳结构。此时,所述外观膜片10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二纹理层50、颜色层12、支撑层11、第一纹理层20、第一镀膜层30以及油墨层40。
所述第二纹理层50与所述第一纹理层20之间发生互补干涉,使得所述外观膜片100的颜色层次感增强,以获得更好的外观效果。关于所述第二纹理层50的材质与厚度特征,可以与所述第一纹理层20相同,前文已有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0,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外观膜片100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中的外观膜片100与图8中的外观膜片100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外观膜片100还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二纹理层50和第二镀膜层60,所述防爆膜层10、所述第一纹理层20、所述第一镀膜层30、所述第二纹理层50、所述第二镀膜层60、所述油墨层40依次层叠设置。此时,所述外观膜片10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颜色层12、支撑层11、第一纹理层20、第一镀膜层30、第二纹理层50、第二镀膜层60以及油墨层40。
所述第二纹理层50与所述第一纹理层20之间发生互补干涉,使得所述外观膜片100的颜色层次感增强,以获得更好的外观效果。关于所述第二纹理层50的材质与厚度特征,可以与所述第一纹理层20相同,前文已有说明,此处不再赘述;关于所述第二镀膜层60的材质及厚度特征,可以与所述第一镀膜层30相同,前文已有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1,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外观膜片100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中的外观膜片100与图2中的外观膜片100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外观膜片100还包括光学胶层70,所述光学胶层70位于所述防爆膜层10的远离所述第一纹理层20的一侧。此时,所述外观膜片10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光学胶层70、支撑层11、颜色层12、第一纹理层20、第一镀膜层30以及油墨层40。
所述光学胶层70主要起粘接的作用。所述光学胶30的材质可以为OCA(OpticalClear Adhesive),该种类型的胶无色透明、光透过率在90%以上,胶结强度良好,可以在室温下固化,具有固化收缩率小等特点。所述光学胶层70的厚度范围在20-50um之间,举例而言,所述光学胶层70的厚度可以是20um、23um、25um、30um、40um、50um等等。
请参阅图12,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外观膜片100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中的外观膜片100与图8中的外观膜片100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外观膜片100还包括光学胶层70,所述光学胶层70位于所述防爆膜层10的远离所述第一纹理层20的一侧。此时,所述外观膜片10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光学胶层70、颜色层12、支撑层11、第一纹理层20、第一镀膜层30以及油墨层40。
请参阅图13及图14,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壳体组件200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壳体组件200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200,所述壳体组件200包括基板110以及粘接在所述基板110一侧表面的以上任一所述的外观膜片100。其中,所述基板110可以为具有光透射性的玻璃基板或树脂基板,主要起支撑作用。具体的,以图13及图14为例来进行说明。如图13所示,所述壳体组件200可以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基板110、光学胶层70、支撑层11、颜色层12、第一纹理层20、第一镀膜层30以及油墨层40。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壳体组件200也可以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基板110、光学胶层70、颜色层12、支撑层11、第一纹理层20、第一镀膜层30以及油墨层40,如图14所示,此时,如果所述颜色层12的稳定性不足,可能会导致颜色层12与光学胶层70之间有气泡等不良产生,气泡出现在所述壳体组件200的表面,严重影响产品外观。
请参阅图15,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1000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1000,所述电子设备1000包括显示屏300以及以上任一所述的壳体组件200,所述显示屏300与所述壳体组件200围设形成容纳空间400,用以容纳电子设备1000的电子元件。
具体的,所述显示屏300主要用于显示,所述显示屏300可以是LCD显示屏300,也可以是OLED显示屏300。进一步的,所述显示屏300还可以用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指令。所述显示屏300和以上所述壳体组件200围设形成容纳空间400,所述容纳空间400用于容纳电子设备1000的电子元件(图中未示出),比如印刷电路板、芯片、电池、摄像头以及各类传感器等等。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电子设备100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中框(图中未示出)、所述中框位于所述容纳空间400内,一方面用于承载印刷电路板、芯片、电池、摄像头以及各类传感器等等,另一方面用于连接所述壳体组件200和所述显示屏300。当然所述电子设备1000也可以不包括中框,所述显示屏300和所述壳体组件200直接连接在一起。
请参阅图16,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外观膜片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外观膜片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S1:形成一防爆膜层,所述防爆膜层包括层叠设置的支撑层及颜色层,所述支撑层与所述颜色层之间的附着力达到国标可靠性百格测试4B标准;
S2:在所述防爆膜层上形成第一镀膜层;
S3:在所述第一镀膜层上形成油墨层。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外观膜片也可以通过胶印或打印的方法形成。
可选的,请参阅图17,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外观膜片的另一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17中的制备方法与图16中的制备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S2进一步包括:
S21:在所述防爆膜层上形成第一纹理层;
S22:在所述第一纹理层上形成第一镀膜层。
可选的,请参阅图18,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外观膜片的另一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18中的制备方法和图17中的制备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S1进一步包括:
S11:提供一支撑层;
S12:在所述支撑层的一侧表面形成颜色层;
S13:对所述颜色层进行熟化,以使所述颜色层稳定,熟化过程中温度范围在20-40℃之间,相对湿度范围在30%-80%之间,熟化时间在2-7天之间。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外观膜片的制备方法中,通过对颜色层进行熟化处理,使得颜色层与支撑层之间的附着力较好,进而使得外观膜片的可靠性较高。
接下来,请参阅图19,图19是图11中外观膜片100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以图11中的外观膜片100的制备方法为例进行说明,图11中的外观膜片100的制备方法包括:
S1:形成一防爆膜层10,所述防爆膜层10包括层叠设置的支撑层11及颜色层12,所述支撑层11与所述颜色层12之间的附着力达到国标可靠性百格测试4B标准。
可选的,S1进一步包括:
S11:提供一支撑层11,在所述支撑层11的一侧表面形成光学胶层70。
所述支撑层11的材质为可弯折卷曲材质,具体为PET膜。光学胶层70可以通过涂布的方法形成。可选的,该步骤还可以包括:在所述光学胶层70上形成保护膜,所述保护膜主要起临时保护作用。
S12:在所述支撑层11的远离所述光学胶层70的一侧表面形成颜色层12。
所述颜色层12包括丙烯酸树脂和均匀分散在其中的纳米颜料。可选的,颜色层12可以通过卷对卷涂布的方法形成。
S13:对所述颜色层12进行熟化,以使所述颜色层12稳定,熟化过程中温度范围在20-30℃之间,相对湿度范围在40%-70%之间,熟化时间在2-4天之间。
发明人经长期研究发现,熟化过程中,主要发生分子交联以及挥发性物质的挥发,如果不对所述颜色层12进行熟化,或者熟化时间太短的话,会导致支撑层11与颜色层12之间的附着力以及第一纹理层20与颜色层12之间的附着力达不到要求;熟化时间太长的话,影响生产效率。可选的,熟化过程中温度范围在20-30℃之间,相对湿度范围在40%-70%之间,熟化时间在2-4天之间,以保证所述支撑层11与颜色层12之间的附着力以及以及第一纹理层20与颜色层12之间的附着力。可选的,可以在恒温恒湿箱中对所述颜色层12进行熟化。可选的,该步骤之后还包括:在所述颜色层12上形成保护膜,所述保护膜主要起临时保护的作用。
S21:在所述颜色层12上形成第一纹理层20。
可选的,第一纹理层20可以通过转印设备在颜色层12上转印透明的微纳结构,转印同时进行固化形成,第一纹理层20的厚度为15+-3um。可选的,该步骤之前还包括:去除盖设于所述颜色层12的保护膜并进行静电除尘处理。原因在于,去除保护膜的过程中,如有静电产生,会导致灰尘颗粒吸附,所以需要进行静电除尘处理。可选的,在静电除尘机中进行静电除尘处理。
S22:在所述第一纹理层20上形成第一镀膜层30。
可选的,可以通过磁控溅射或者蒸发镀的方法在所述第一纹理层20上电镀高低折射率的金属氧化物或者其他不导电镀层形成第一镀膜层30,所述第一镀膜层30的厚度范围在80-400nm之间。
S3:在所述第一镀膜层30上形成油墨层40。
可选的,先在所述第一镀膜层30上通过印刷形成调色油墨层,调色油墨层主要作用是调色;然后在调色油墨层上丝印打底油墨层,打底油墨层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漏光。具体的,为获得较好的防漏光效果,打底油墨层的厚度范围在20-30um之间。可选的,打底油墨层可以通过多次印刷和固化的方法形成,每次印刷和固化形成厚度范围在5-8um之间的子层。
接下来,请参阅图20,图20是图12中外观膜片100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以图12中的外观膜片100的制备方法为例进行说明,图12中的外观膜片100的制备方法包括:
S1:形成一防爆膜层10,所述防爆膜层10包括层叠设置的支撑层11及颜色层12,所述支撑层11与所述颜色层12之间的附着力达到国标可靠性百格测试4B标准。
可选的,S1进一步包括:
S11:提供一支撑层11。
所述支撑层11的材质为可弯折卷曲材质,具体为PET膜。
S12:在所述支撑层11的一侧表面形成颜色层12。
所述颜色层12包括丙烯酸树脂和均匀分散在其中的纳米颜料。可选的,颜色层12可以通过卷对卷涂布的方法形成。
S13:对所述颜色层12进行熟化,以使所述颜色层12稳定,熟化过程中温度范围在20-30℃之间,相对湿度范围在40%-70%之间,熟化时间在4-7天之间。
发明人经长期研究发现,相比图11中的外观膜片100的制备方法,图12中的外观膜片100的制备方法需要更长的熟化时间,如果熟化时间太短的话,会导致所述颜色层12的稳定性不足,颜色层12中的挥发性物质挥发,进而导致颜色层12与光学胶层70之间有气泡等不良产生。由于图12中的外观膜片100中的颜色层12最终通过光学胶层70粘接在基板一侧表面,如果颜色层12与光学胶层70之间有气泡等不良产生,气泡出现在表面,将会严重影响产品外观,所以需要较长的熟化时间。可选的,熟化过程中温度范围在20-30℃之间,相对湿度范围在40%-70%之间,熟化时间在4-7天之间,一方面保证附着力,另一方面避免气泡的产生。可选的,可以在恒温恒湿箱中对所述颜色层12进行熟化。
S14:在所述颜色层12上形成光学胶层70。
可选的,光学胶层70可以通过涂布的方法形成。该步骤之后还可以包括:在所述光学胶层70上形成保护膜,在所述支撑层11的远离所述颜色层12的一侧表面形成保护膜,所述保护膜主要起临时保护的作用。
S21:在所述支撑层11的远离所述颜色层12的一侧表面形成第一纹理层20。
关于该步骤的更详细的特征,可以与前文所述图11中的外观膜片100的制备方法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S22:在所述第一纹理层20上形成第一镀膜层30。
关于该步骤的更详细的特征,可以与前文所述图11中的外观膜片100的制备方法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S3:在所述第一镀膜层30上形成油墨层40。
关于该步骤的更详细的特征,可以与前文所述图11中的外观膜片100的制备方法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21)

1.一种外观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观膜片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防爆膜层、第一镀膜层以及油墨层;所述防爆膜层包括层叠设置的支撑层及颜色层,所述支撑层与所述颜色层之间的附着力达到国标可靠性百格测试4B标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观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颜色层包括丙烯酸树脂和均匀分散在其中的纳米颜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观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颜料的粒径范围在1um-2u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观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观膜片还包括第一纹理层,所述第一纹理层位于所述第一镀膜层的靠近所述防爆膜层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观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颜色层比所述支撑层更靠近所述第一纹理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观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颜色层与所述第一纹理层之间的附着力达到国标可靠性百格测试4B标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观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膜层还包括第二纹理层,所述第二纹理层位于所述支撑层的远离所述颜色层的一侧,所述第二纹理层具有微纳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观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比所述颜色层更靠近所述第一纹理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外观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膜层还包括第二纹理层,所述第二纹理层位于所述颜色层的远离所述支撑层的一侧,所述第二纹理层具有微纳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观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镀膜层的厚度范围在80-400nm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外观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镀膜层包括交替层叠设置的两层氧化硅层和两层氧化钛层,其中,所述氧化硅层的厚度范围在10-100nm之间;所述氧化钛层的厚度范围在30-90nm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观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层包括层叠设置的调色油墨层和打底油墨层,所述调色油墨层盖设于所述第一镀膜层,所述打底油墨层的颜色为黑色,所述打底油墨层包括多个子层,每个子层的厚度范围在5-8um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观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观膜片还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二纹理层和第二镀膜层,所述防爆膜层、所述第一纹理层、所述第一镀膜层、所述第二纹理层、所述第二镀膜层、所述油墨层依次层叠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观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观膜片还包括光学胶层,所述光学胶层位于所述防爆膜层的远离所述第一纹理层的一侧。
15.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基板以及粘接在所述基板一侧表面的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外观膜片。
1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屏以及权利要求15中所述的壳体组件,所述显示屏与所述壳体组件围设形成容纳空间,用以容纳电子设备的电子元件。
17.一种外观膜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形成一防爆膜层,所述防爆膜层包括层叠设置的支撑层及颜色层,所述支撑层与所述颜色层之间的附着力达到国标可靠性百格测试4B标准;
在所述防爆膜层上形成第一镀膜层;
在所述第一镀膜层上形成油墨层。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防爆膜层上形成第一镀膜层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所述防爆膜层上形成第一纹理层;
在所述第一纹理层上形成第一镀膜层。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成一防爆膜层的步骤具体包括:
提供一支撑层;
在所述支撑层的一侧表面形成颜色层;
对所述颜色层进行熟化,以使所述颜色层稳定,熟化过程中温度范围在20-40℃之间,相对湿度范围在30%-80%之间,熟化时间在2-7天之间。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防爆膜层上形成第一纹理层的步骤具体为在所述颜色层上形成第一纹理层;熟化过程中温度范围在20-30℃之间,相对湿度范围在40%-70%之间,熟化时间在2-4天之间。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防爆膜层上形成第一纹理层的步骤具体为在所述支撑层的远离所述颜色层的一侧表面形成第一纹理层;熟化过程中温度范围在20-30℃之间,相对湿度范围在40%-70%之间,熟化时间在4-7天之间。
CN201910507124.1A 2019-06-12 2019-06-12 外观膜片及其制备方法、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03123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07124.1A CN110312388B (zh) 2019-06-12 2019-06-12 外观膜片及其制备方法、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07124.1A CN110312388B (zh) 2019-06-12 2019-06-12 外观膜片及其制备方法、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12388A true CN110312388A (zh) 2019-10-08
CN110312388B CN110312388B (zh) 2021-07-27

Family

ID=68076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07124.1A Active CN110312388B (zh) 2019-06-12 2019-06-12 外观膜片及其制备方法、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12388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78832A (zh) * 2019-12-19 2020-04-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的制作方法、壳体以及电子设备
CN111163603A (zh) * 2020-01-13 2020-05-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CN111234600A (zh) * 2020-03-28 2020-06-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镀膜表面的油墨、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11816808A (zh) * 2020-07-10 2020-10-23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池盖、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2087897A (zh) * 2020-09-11 2020-12-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2140788A (zh) * 2020-09-23 2020-12-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产品的壳体的制备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13132511A (zh) * 2019-12-31 2021-07-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和电子设备
CN113132510A (zh) * 2019-12-31 2021-07-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和电子设备
CN113573521A (zh) * 2021-07-21 2021-10-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及其制作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3703210A (zh) * 2021-08-09 2021-11-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膜片及其制备方法、壳体以及电子设备
CN115967759A (zh) * 2021-10-09 2023-04-1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其制备方法及终端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56158Y (zh) * 2003-11-27 2004-11-17 惠州市华阳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外壳装饰件
CN101868129A (zh) * 2009-04-16 2010-10-20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壳体及其制造方法
US20110174669A1 (en) * 2010-01-19 2011-07-21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Colored device casing and surface-treating method for fabricating same
CN103547102A (zh) * 2013-09-25 2014-01-29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盖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6883437A (zh) * 2017-02-16 2017-06-23 香洋新材料(江苏)有限公司 玻璃装饰面板反面烫印图文转印膜的制备方法及该转印膜的转印工艺
CN206601654U (zh) * 2017-03-23 2017-10-31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隐藏式透光图案及盖板
CN108693574A (zh) * 2018-05-15 2018-10-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膜片的制备方法、背盖及电子设备
CN108943890A (zh) * 2018-08-07 2018-12-07 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一种防爆膜及终端后盖
CN208376171U (zh) * 2018-05-03 2019-01-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外壳和终端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56158Y (zh) * 2003-11-27 2004-11-17 惠州市华阳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外壳装饰件
CN101868129A (zh) * 2009-04-16 2010-10-20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壳体及其制造方法
US20110174669A1 (en) * 2010-01-19 2011-07-21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Colored device casing and surface-treating method for fabricating same
CN103547102A (zh) * 2013-09-25 2014-01-29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盖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6883437A (zh) * 2017-02-16 2017-06-23 香洋新材料(江苏)有限公司 玻璃装饰面板反面烫印图文转印膜的制备方法及该转印膜的转印工艺
CN206601654U (zh) * 2017-03-23 2017-10-31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隐藏式透光图案及盖板
CN208376171U (zh) * 2018-05-03 2019-01-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外壳和终端
CN108693574A (zh) * 2018-05-15 2018-10-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膜片的制备方法、背盖及电子设备
CN108943890A (zh) * 2018-08-07 2018-12-07 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一种防爆膜及终端后盖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78832A (zh) * 2019-12-19 2020-04-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的制作方法、壳体以及电子设备
CN113132510A (zh) * 2019-12-31 2021-07-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和电子设备
CN113132511B (zh) * 2019-12-31 2023-12-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和电子设备
CN113132510B (zh) * 2019-12-31 2023-12-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和电子设备
CN113132511A (zh) * 2019-12-31 2021-07-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和电子设备
CN111163603A (zh) * 2020-01-13 2020-05-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CN111234600A (zh) * 2020-03-28 2020-06-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镀膜表面的油墨、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11816808A (zh) * 2020-07-10 2020-10-23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池盖、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2087897B (zh) * 2020-09-11 2022-05-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2087897A (zh) * 2020-09-11 2020-12-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2140788A (zh) * 2020-09-23 2020-12-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产品的壳体的制备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13573521A (zh) * 2021-07-21 2021-10-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及其制作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3703210A (zh) * 2021-08-09 2021-11-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膜片及其制备方法、壳体以及电子设备
CN115967759A (zh) * 2021-10-09 2023-04-1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其制备方法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12388B (zh) 2021-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12388A (zh) 外观膜片及其制备方法、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WO2011162221A1 (ja) 防錆性に優れた狭額縁タッチ入力シートとその製造方法
WO2012086596A1 (ja) カバーガラス一体型センサー
WO2011030773A1 (ja) 狭額縁タッチ入力シート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狭額縁タッチ入力シートに用いる導電性シート
JP5026581B2 (ja) カバーガラス一体型センサー
WO2022048291A1 (zh) 电子设备、壳体组件、盖板组件以及电致变色模组
JP5026580B2 (ja) カバーガラス一体型センサー
JP2011060146A (ja) 狭額縁タッチ入力シート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10783389A (zh) 柔性显示屏的制作方法及待剥离临时基板的柔性显示屏
CN109739057A (zh) 显示装置及显示基板的绑定方法
CN110491914A (zh) 柔性发光面板、柔性发光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显示设备
WO2023016154A1 (zh) 膜片及其制备方法、壳体以及电子设备
CN110880526B (zh)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5573557A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3709274B (zh) 柔性盖板及其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19044339A1 (ja) 電極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0919279A (en) Touch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JP5259539B2 (ja) 保護フィルム付き狭額縁タッチ入力シート、保護フィルム付き積層狭額縁タッチ入力シート及びこれらの製造方法
CN109671744A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其制造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1935346A (zh) 电子设备的壳体及其制造方法、电子设备
KR20150027498A (ko) 윈도우 기판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CN111584740B (zh) 柔性基板及其制备方法、oled显示面板
CN212411474U (zh) 显示面板、显示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9387966A (zh) 透明导电膜、包括该透明导电膜的触摸面板
WO2022257216A1 (zh) 一种显示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