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11401A - 风电场功率调度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风电场功率调度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11401A
CN110311401A CN201810229452.5A CN201810229452A CN110311401A CN 110311401 A CN110311401 A CN 110311401A CN 201810229452 A CN201810229452 A CN 201810229452A CN 110311401 A CN110311401 A CN 1103114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wind
active power
increment
a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2945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11401B (zh
Inventor
肖硕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oldwind Science and Creation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Goldwind Science and Creation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Goldwind Science and Creation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Goldwind Science and Creation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2945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114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114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14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114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14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02J3/386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Controlling of the sharing of output between th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8Controlling the sharing of the in-phase compon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6Power conversion electric or electronic asp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Wind Motors (AREA)
  • Control Of Eletrric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风电场功率调度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该风电场功率调度方法包括根据风电场有功功率反馈值和风电场有功功率给定值,得到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根据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和风电场中各功率可控机组的平均桨距角,得到各功率可控机组的有功功率增量;根据各功率可控机组的有功功率增量和对应的机组有功功率反馈值,调节各功率可控机组输出的有功功率。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能够根据机组所处位置风速和风能大小,合理分配机组的有功功率出力,实现风大多发电、风小少发电,消除因平均分配产生个别机组限功率严重而个别机组有功功率输出达不到有功功率给定值的情况,从而能够提高风电场功率调节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风电场功率调度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电场功率调度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由于风能资源的不可控性,使得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量具有易变性和随机性地的特点,因此,大规模风力发电机组并入电网对区域电力系统(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挑战。为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风电场具备功率调节能力,以能够参与到电网的调频、调峰和备用管理中。
现有技术中,风电场主要采用平均分配的功率调节方式,即将电网下达的功率调节指标平均分配到风电场中的每台风力发电机组。
但是,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平均分配的功率调节方式未考虑到风电场中的风力发电机组之间的实际运行情况的差异,比如,风速不同或自身发电能力不同等,导致风电场功率调节的准确性降低,影响风电场中各台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电场功率调度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能够提高风电场功率调节的准确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电场功率调度方法,该方法包括:
根据风电场有功功率反馈值和风电场有功功率给定值,得到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
根据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和风电场中各功率可控机组的平均桨距角,得到各功率可控机组的有功功率增量,功率可控机组为可接受功率远程控制的风力发电机组;
根据各功率可控机组的有功功率增量和对应的机组有功功率反馈值,调节各功率可控机组输出的有功功率。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将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风力发电机组作为功率可控机组:风电场可接收到该机组的风机状态反馈信息、该机组的不可控标志位未置位、未属于预设的不参与功率调控的机组和未处于停机状态。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风电场中设置有反馈调节器,根据风电场有功功率反馈值和风电场有功功率给定值,得到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包括:根据风电场中功率可控机组的总数目调节反馈调节器的参数;将风电场有功功率反馈值作为调参后的反馈调节器的第一输入值,将风电场有功功率给定值作为调参后的反馈调节器的第二输入值,及将调参后的反馈调节器的输出值作为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反馈调节器的参数至少包括比例调节值、积分调节值及用于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的限幅值。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和风电场中各功率可控机组的平均桨距角,得到各功率可控机组的有功功率增量,包括:若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小于0,则根据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风电场中功率可控机组的总数目、各功率可控机组的平均桨距角和预设的最大运行桨距角,得到各功率可控机组的有功功率增量;若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大于0,则根据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风电场中功率可控机组的总数目、各功率可控机组的平均桨距角和预设的最小运行桨距角,得到各功率可控机组的有功功率增量;若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等于0,则得到各功率可控机组的有功功率增量为0。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风电场中功率可控机组的总数目和各功率可控机组的平均桨距角,得到各功率可控机组的有功功率增量,包括:若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小于0且大于增量调节下限,则根据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风电场中功率可控机组的总数目、各功率可控机组的平均桨距角和预设最大运行桨距角,得到各功率可控机组的有功功率增量;若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大于0且小于增量调节上限,则根据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风电场中功率可控机组的总数目、各功率可控机组的平均桨距角和预设最小运行桨距角,得到各功率可控机组的有功功率增量;若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等于0,则得到各功率可控机组的有功功率增量为0。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各功率可控机组的有功功率增量和对应的机组有功功率反馈值,调节各功率可控机组输出的有功功率,包括:根据各功率可控机组的有功功率增量和对应的机组有功功率反馈值,得到各机功率可控组的初始有功功率给定值;利用与单台风力发电机组对应的最大有功功率限值和最小有功功率限值对初始有功功率给定值进行限幅处理;利用限幅处理后的有功功率给定值,调节各功率可控机组输出的有功功率。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风电场功率调度装置,该装置包括:
第一反馈调节模块,用于根据风电场有功功率反馈值和风电场有功功率给定值,得到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
分配模块,用于根据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和风电场中各功率可控机组的平均桨距角,得到各功率可控机组的有功功率增量,功率可控机组为可接受功率远程控制的风力发电机组;
第二反馈调节模块,用于根据各功率可控机组的有功功率增量和对应的机组有功功率反馈值,调节各功率可控机组输出的有功功率。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反馈调节模块包括调参单元和反馈调节器,调参单元,用于根据风电场中功率可控机组的总数目调节反馈调节器的参数;反馈调节器,用于将风电场有功功率反馈值作为调参后的反馈调节器的第一输入值,将风电场有功功率给定值作为调参后的反馈调节器的第二输入值,及将调参后的反馈调节器的输出值作为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分配模块包括:第一分配单元,用于若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小于0,则根据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风电场中功率可控机组的总数目、各功率可控机组的平均桨距角和预设的最大运行桨距角,得到各功率可控机组的有功功率增量;第二分配单元,用于若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大于0,则根据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风电场中功率可控机组的总数目、各功率可控机组的平均桨距角和预设的最小运行桨距角,得到各功率可控机组的有功功率增量;第三分配单元,用于若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等于0,则得到各功率可控机组的有功功率增量为0。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风电场功率调度装置设置于风电场的中央控制器中。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风电场功率调度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需要执行风电场的有功功率调度时,可以根据风电场有功功率反馈值和风电场有功功率给定值得到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然后根据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和风电场中各功率可控机组的平均桨距角得到各机组的有功功率增量,然后只需要根据各功率可控机组的有功功率增量和对应的有功功率反馈值,就能够实现对各功率可控机组输出的有功功率的调节。
如上所述,由于风力发电机组的平均桨距角能够很好地反映风力发电机组所在位置的风速和风能大小及机组的运行情况,因此,与现有技术中的平均分配的功率调节方式相比,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功率调度方法能够将风电场中各台风力发电机组的实际运行情况纳入整个风电场的功率调节策略,从而能够根据机组所处位置风速和风能大小,合理分配机组的有功功率出力,实现风大多发电、风小少发电,消除因平均分配产生个别机组限功率严重而个别机组有功功率输出达不到有功功率给定值的情况,能够提高风电场功率调节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风电场功率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风电场功率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风电场功率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风电场功率调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风电场功率调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的全面理解。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电场功率调度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用于风电场级的功率调度。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能够将风力发电机组(简称机组)的实际运行情况纳入整个风电场的功率调节策略,从而能够提高风电场功率调节的准确性。
根据《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的要求规定,下达至风电场的功率调度指令包括风电场的有功功率目标值(即风电场有功功率给定值),如何将该有功功率给定值合理地分配到风电场中的各台风力发电机组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风电场功率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风电场功率调度方法包括步骤101至步骤103。
在步骤101中,根据风电场有功功率反馈值和风电场有功功率给定值,得到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
其中,风电场有功功率给定值的来源可以由调度系统自动下达,也可以由工作人员手动设置。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考虑到风电场中各风力发电机组运行发电的电能会经对应的低压集电线路传输到风电场主变压器,然后经风电场主变压器升压后并入电网,因此,可以在位于风电场主变压器高压侧的并网点设置风电场输出功率采集单元,得到风电场有功功率反馈值。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考虑到有的风电场可能无法提供风电场有功功率反馈值,可以对风电场中所有风力发电机组的有功功率之和加偏置值来代替风电场有功功率反馈值,其中,偏置值为风电场的线路功率损耗。
在步骤102中,根据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和风电场中各功率可控机组的平均桨距角,得到各功率可控机组的有功功率增量。
其中,功率可控机组指的是可以接受功率远程控制的风力发电机组。与功率可控机组对立的是功率不可控机组。功率不可控机组可能是风机状态信息中的不可控标志位的机组(比如风机控制器判断不能接受远程功率给定,可能发生故障或正在进行测试的机组)、用户通过显示界面选择设置的不参与功率调控的机组(比如用于计算损耗而设置的标杆机组或用于保障风电场损耗供电的基本发电量)、已停机机组或无风机状态信息反馈的机组等。
因此,可以将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风力发电机组作为功率可控机组:风电场可接收到该机组的风机状态反馈信息、该机组的不可控标志位未置位、未属于预设的不参与功率调控的机组和未处于停机状态。
其中,桨距角指的是叶片相对于风轮平面的角度。当桨距角为0°时,叶片捕获风能的能力最大;当桨距角为90°时,叶片捕获风能的能力最小。桨距角可以是正值或负值,通常,桨距角从90°到0°的调桨过程为开桨,桨距角从0°到90°的调桨过程为顺桨或收桨。
平均桨距角指的是风力发电机组三支叶片的桨距角的平均值,平均桨距角的大小与风力发电机组捕捉风能的能力相关。通常,风力发电机组启动时会执行开桨操作,使叶片桨距角减小,吸收风能,桨距角可以调节至最小桨距角限值,使发电机转速达到并网转速后并网发电。当风速较大时,风力发电机组的有功功率会持续上升,直至达到机组有功功率给定值。
为防止风力发电机组有功功率超限或发电机转速超速,需要对叶片进行顺桨操作,使桨距角增大以减少风能吸收。因此,在有功功率给定值相同的情况下,若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的平均桨距角偏大,说明当前机组有功功率已经达到了有功功率给定值,且可用于发电的风能充足。若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的平均桨距角偏小,说明当前机组有功功率已经达到了有功功率给定值,但可用于发电的风能较少,
因此,平均桨距角能够很好地反映风力发电机组所在位置的风速、风能大小及机组的运行情况。
在步骤103中,根据各功率可控机组的有功功率增量和对应的机组有功功率反馈值,调节功率可控机组输出的有功功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需要执行风电场的有功功率调度时,可以根据风电场有功功率反馈值和风电场有功功率给定值得到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然后根据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和风电场中各功率可控机组的平均桨距角得到各机组的有功功率增量,接下来,只需要根据各功率可控机组的有功功率增量和对应的机组有功功率反馈值,就能够实现对各功率可控机组输出的有功功率的调节。
如上所述,由于风力发电机组的平均桨距角能够很好地反映风力发电机组所在位置的风速和风能大小及机组的运行情况,因此,与现有技术中的平均分配的功率调节方式相比,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功率调度方法能够将风电场中各台风力发电机组的实际运行情况纳入整个风电场的功率调节策略,从而能够根据机组所处位置风速和风能大小,合理分配机组的有功功率出力,实现风大多发电、风小少发电,消除因平均分配产生个别机组限功率严重而个别机组有功功率输出达不到有功功率给定值的情况,进而能够提高风电场功率调节的准确性。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风电场功率调度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步骤102可以由反馈调节器来执行。
利用反馈调节器计算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具体包括:
(1)根据风电场中功率可控机组的总数目调节反馈调节器的参数,使反馈调节器的调节能力与总数目相匹配。
(2)将风电场有功功率反馈值作为调参后的反馈调节器的第一输入值,将风电场有功功率给定值作为调参后的反馈调节器的第二输入值,及将调参后的反馈调节器的输出值作为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
其中,反馈调节器的待调参数至少包括比例调节值、积分调节值及用于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的限幅值。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若反馈调节器为PI调节器,则PI调节器的参数可以包括比例调节值、积分调节值及用于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的限幅值。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若反馈调节器为PID调节器,则PI调节器的参数可以包括比例调节值Kp、积分调节值Ki、微分调节值Kd及用于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的限幅值。
本发明实施例优选反馈调节器为PID调节器,PID调节器不仅能够方便,而且能够轻易实现有功功率调节速率和稳定性的要求
在使用时,反馈调节器具体将风力场有功功率给定值p*减去风电场有功功率反馈值Pf的差值Pe作为输入,并利用动态调参后的参数对差值Pe进行处理,及使用动态调参后的限幅值对计算得到的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进行限幅处理,得到当前运算周期的有功功率增量。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风电场功率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与图1的不同之处在于,图1中的步骤102可细化为图2中的步骤1021至步骤1023。
在步骤1021中,若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小于0,则根据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风电场中功率可控机组的总数目、各功率可控机组的平均桨距角和预设的最大运行桨距角,得到各功率可控机组的有功功率增量。其中,预设的最大运行桨距角指的是叶片的桨距角运行过程中的最大值。
在步骤1022中,若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大于0,则根据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风电场中功率可控机组的总数目、各功率可控机组的平均桨距角和预设的最小运行桨距角,得到各功率可控机组的有功功率增量。其中,预设的最小运行桨距角指的是叶片的桨距角运行过程中的最小值。
在步骤1023中,若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等于0,则得到各功率可控机组的有功功率增量为0。
具体地,可以利用下面公式(1)对步骤1021至步骤1023进行详细说明。
其中,N为风电场中功率可控机组的总数目,i为各功率可控机组编号,βi为第i台功率可控机组的平均桨距角,Δp为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Δpi为分配给第i台功率可控机组的有功功率增量,βmax为最大运行桨距角,βmin为最小运行桨距角。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各功率可控机组的有功功率增量Δpi需要经过限幅计算,即ΔPmin≤ΔPi≤ΔPmax。其中,ΔPmin和ΔPmax为预设的、在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器(步骤1021-步骤1023的执行载体)的一个运算周期内单台风力发电机组最大可能的功率变化下限和功率变化上限。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可以结合风电场的实际运行情况,设置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的允许调节区间,若计算得到的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处于预设的允许调节区间内,则允许对风电场执行功率调节操作。
具体地,还可以结合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允许调节区间的增量调节上限和增量调节上限,利用公式(2)进一步对步骤1021至步骤1023进行详细说明。
其中,N为风电场中功率可控机组的总数目,i为各功率可控机组编号,βi为第i台功率可控机组的平均桨距角,Δp为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Δpi为分配给第i台功率可控机组的有功功率增量,βmax为最大运行桨距角,βmin为最小运行桨距角,M为预设的增量调节上限值,-M为预设的增量调节下限值。
需要说明的是,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允许调节区间的增量调节上限值的绝对值和增量调节下限值的绝对值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图3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风电场功率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与图1的不同之处在于,图1中的步骤103可细化为图3中的步骤1031至步骤1033。
在步骤1031中,根据各功率可控机组的有功功率增量和对应的机组有功功率反馈值,得到各功率可控机组的初始有功功率给定值。
在步骤1032中,利用与单台风力发电机组对应的最大有功功率限值和最小有功功率限值对初始有功功率给定值进行限幅处理。
在步骤1033中,利用限幅处理后的有功功率给定值,调节各功率可控机组输出的有功功率。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可以利用下面公式(3)对步骤1031至步骤1033进行详细说明:
Pi=wi+ΔPi(Pmin≤Pi≤Pmax) (3)
其中,i为各功率可控机组编号,wi表示第i台功率可控机组的有功功率反馈值,Δpi为分配给第i台功率可控机组的有功功率增量,Pi表示第i台功率可控机组的当前运算周期的有功功率给定值(即初始有功功率给定值)。
Pi的输出最终需要经限幅计算,其中Pmin为与单台风力发电机组对应的有功功率的最小限幅值,Pmax为与单台风力发电机组对应的有功功率的最大限幅值,其中,Pmin和Pmax的取值可以通过用户设置,也可以通过风力发电机的反馈信息进行自动设置。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风电场可以将功率可控机组的有功功率给定值Pi发送给对应的风力发电机组,风力发电机组接收并修改风机有功功率设定值,自行调整风力发电机组功率输出。
采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风电场功率调度方法,当前计算周期的调整后的输出功率可以经集电线路传输到风电场主变压器,由风电场主变压器升压并入电网,并在风电场并网点处采集风电场有功功率信息,以反馈给有功功率控制系统进行下一个运算周期的调度计算,实现风电场功率的闭环控制。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风电场功率调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风电场功率调度装置包括第一反馈调节模块401、分配模块402和第二反馈调节模块403。
图4中还示出了风力发电机组和风电场并网点B,风电场并网点B位于风电场主变压器和电网之间。
如图4所示,第一反馈调节模块401与风电场并网点B连接,用于从风电场并网点接收风电场有功功率反馈值,并根据接收到风电场有功功率反馈值pf和风电场有功功率给定值p*,得到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Δp。
如图4所示,分配模块402分别与第一反馈调节模块401和各功率可控风力发电机组连接,用于从各功率可控风力发电机组接收平均桨距角βi,并根据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Δp和风电场中各功率可控机组的平均桨距角βi,得到各功率可控机组的有功功率增量pi
如图4所示,第二反馈调节模块403分别与分配模块402和各功率可控风力发电机组连接,用于从各功率可控风力发电机组接收有功功率反馈值pfi,并根据各功率可控机组的有功功率增量pi和对应的机组有功功率反馈值pfi,调节各功率可控机组输出的有功功率pi *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风电场功率调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第一反馈调节模块401可细化为调参单元4011和反馈调节器4012。
调参单元4011,用于根据风电场中功率可控机组的总数目N调节反馈调节器4012的参数,使反馈调节器4012的调节能力与总数目N相匹配;
反馈调节器4012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三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第一输入端与调参单元4011连接,用于接收控制面板或上位机的参数调整指令,第二输入端用于接收风电场有功功率给定值p*,第三输入端用于接收风电场有功功率反馈值pf,输出端用于输出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Δp。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分配模块402包括第一分配单元、第二分配单元和第三分配单元(图中未示出)。其中,第一分配单元用于若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小于0,则根据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风电场中功率可控机组的总数目、各功率可控机组的平均桨距角和最大运行桨距角,得到各功率可控机组的有功功率增量。第二分配单元用于若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大于0,则根据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风电场中功率可控机组的总数目、各功率可控机组的平均桨距角和最小运行桨距角,得到各功率可控机组的有功功率增量;第三分配单元用于若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等于0,则得到各功率可控机组的有功功率增量为0。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上文所述的风电场功率调度装置设置于风电场的中央控制器中。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风电场功率调度方法。
需要明确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相关之处可以参见方法实施例的说明部分。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文所描述并在图中示出的特定步骤和结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领会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之后,作出各种改变、修改和添加,或者改变步骤之间的顺序。并且,为了简明起见,这里省略对已知方法技术的详细描述。
但是,需要明确,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文所描述并在图中示出的特定配置和处理。。并且,为了简明起见,这里省略对已知方法技术的详细描述。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和示出了若干具体的步骤作为示例。但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过程并不限于所描述和示出的具体步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领会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之后,作出各种改变、修改和添加,或者改变步骤之间的顺序。
以上所述的结构框图中所示的功能块可以实现为硬件、软件、固件或者它们的组合。当以硬件方式实现时,其可以例如是电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ASIC)、适当的固件、插件、功能卡等等。当以软件方式实现时,本发明实施例的元素是被用于执行所需任务的程序或者代码段。程序或者代码段可以存储在机器可读介质中,或者通过载波中携带的数据信号在传输介质或者通信链路上传送。“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介质。机器可读介质的例子包括电子电路、半导体存储器设备、ROM、闪存、可擦除ROM(EROM)、软盘、CD-ROM、光盘、硬盘、光纤介质、射频(RF)链路,等等。代码段可以经由诸如因特网、内联网等的计算机网络被下载。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而不脱离其精神和本质特征。例如,特定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算法可以被修改,而系统体系结构并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基本精神。因此,当前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都被看作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定性的,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非上述描述定义,并且,落入权利要求的含义和等同物的范围内的全部改变从而都被包括在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之中。

Claims (12)

1.一种风电场功率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风电场有功功率反馈值和风电场有功功率给定值,得到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
根据所述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和风电场中各功率可控机组的平均桨距角,得到各功率可控机组的有功功率增量,所述功率可控机组为可接受功率远程控制的风力发电机组;
根据各功率可控机组的有功功率增量和对应的机组有功功率反馈值,调节各功率可控机组输出的有功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风力发电机组作为功率可控机组:风电场可接收到该机组的风机状态反馈信息、该机组的不可控标志位未置位、未属于预设的不参与功率调控的机组和未处于停机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电场中设置有反馈调节器,所述根据风电场有功功率反馈值和风电场有功功率给定值,得到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包括:
根据所述风电场中功率可控机组的总数目调节所述反馈调节器的参数;
将所述风电场有功功率反馈值作为调参后的反馈调节器的第一输入值,将所述风电场有功功率给定值作为调参后的反馈调节器的第二输入值,及将调参后的反馈调节器的输出值作为所述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调节器的参数至少包括比例调节值、积分调节值及用于所述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的限幅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和风电场中各功率可控机组的平均桨距角,得到各功率可控机组的有功功率增量,包括:
若所述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小于0,则根据所述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所述风电场中功率可控机组的总数目、各功率可控机组的平均桨距角和预设的最大运行桨距角,得到各功率可控机组的有功功率增量;
若所述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大于0,则根据所述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所述风电场中功率可控机组的总数目、各功率可控机组的平均桨距角和预设的最小运行桨距角,得到各功率可控机组的有功功率增量;
若所述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等于0,则得到各功率可控机组的有功功率增量为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和风电场中各功率可控机组的平均桨距角,得到各功率可控机组的有功功率增量,包括:
若所述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小于0且大于预设的增量调节下限值,则根据所述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所述风电场中功率可控机组的总数目、各功率可控机组的平均桨距角和预设的最大运行桨距角,得到各功率可控机组的有功功率增量;
若所述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大于0且小于预设的增量调节上限值,则根据所述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所述风电场中功率可控机组的总数目、各功率可控机组的平均桨距角和预设的最小运行桨距角,得到各功率可控机组的有功功率增量;
若所述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等于0,则得到各功率可控机组的有功功率增量为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功率可控机组的有功功率增量和对应的机组有功功率反馈值,调节各功率可控机组输出的有功功率,包括:
根据各功率可控机组的有功功率增量和对应的机组有功功率反馈值,得到各机功率可控组的初始有功功率给定值;
利用与单台风力发电机组对应的最大有功功率限值和最小有功功率限值对所述初始有功功率给定值进行限幅处理;
利用限幅处理后的有功功率给定值,调节各功率可控机组输出的有功功率。
8.一种风电场功率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反馈调节模块,用于根据风电场有功功率反馈值和风电场有功功率给定值,得到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
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和风电场中各功率可控机组的平均桨距角,得到各功率可控机组的有功功率增量,所述功率可控机组为可接受功率远程控制的风力发电机组;
第二反馈调节模块,用于根据各功率可控机组的有功功率增量和对应的机组有功功率反馈值,调节各功率可控机组输出的有功功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馈调节模块包括调参单元和反馈调节器;其中,
所述调参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风电场中功率可控机组的总数目调节所述反馈调节器的参数;
所述反馈调节器,将所述风电场有功功率反馈值作为调参后的反馈调节器的第一输入值,将所述风电场有功功率给定值作为调参后的反馈调节器的第二输入值,及将调参后的反馈调节器的输出值作为所述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模块包括:
第一分配单元,用于若所述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小于0,则根据所述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所述风电场中功率可控机组的总数目、各功率可控机组的平均桨距角和预设的最大运行桨距角,得到各功率可控机组的有功功率增量;
第二分配单元,用于若所述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大于0,则根据所述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所述风电场中功率可控机组的总数目、各功率可控机组的平均桨距角和预设的最小运行桨距角,得到各功率可控机组的有功功率增量;
第三分配单元,用于若所述风电场有功功率增量等于0,则得到各功率可控机组的有功功率增量为0。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电场功率调度装置设置于风电场的中央控制器中。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风电场功率调度方法。
CN201810229452.5A 2018-03-20 2018-03-20 风电场功率调度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3114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29452.5A CN110311401B (zh) 2018-03-20 2018-03-20 风电场功率调度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29452.5A CN110311401B (zh) 2018-03-20 2018-03-20 风电场功率调度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11401A true CN110311401A (zh) 2019-10-08
CN110311401B CN110311401B (zh) 2021-03-16

Family

ID=68073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29452.5A Active CN110311401B (zh) 2018-03-20 2018-03-20 风电场功率调度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1140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42499A (zh) * 2020-03-05 2020-06-26 宁夏嘉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风功率预测数据的风电场实时调度方法
CN113471986A (zh) * 2020-03-31 2021-10-01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调节风电场有功功率的方法、控制设备及风电场的控制器
CN117638997A (zh) * 2024-01-25 2024-03-01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考虑送端风电场风速波动的直流频率控制器参数优化方法
CN113471986B (zh) * 2020-03-31 2024-05-31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调节风电场有功功率的方法、控制设备及风电场的控制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72457A (ja) * 2010-02-22 2011-09-01 Chugoku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発電出力制御装置、統括電力制御装置、発電出力制御方法及び統括電力制御方法
CN102709939A (zh) * 2012-05-22 2012-10-03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提高风电场发电效率的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方法
CN102801181A (zh) * 2012-07-25 2012-11-28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烟台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直驱式风电机组风电场的功率协调控制方法
ES2408246A2 (es) * 2011-12-15 2013-06-19 Acciona Windpower, S.A. Método de operación de un aerogenerador
JP2013142291A (ja) * 2012-01-06 2013-07-22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演算装置、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風力発電装置、並びにウインドファーム
CN103928924A (zh) * 2014-03-28 2014-07-16 国家电网公司 计及有功功率变化最大值的风电场有功功率优化控制方法
CN104538989A (zh) * 2014-07-29 2015-04-22 清华大学 风电场闭环有功功率的控制方法
CN104794576A (zh) * 2015-04-21 2015-07-22 清华大学 一种风电场内机组有功分配协调方法
CN105649876A (zh) * 2015-12-31 2016-06-08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786807A (zh) * 2016-12-15 2017-05-31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72457A (ja) * 2010-02-22 2011-09-01 Chugoku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発電出力制御装置、統括電力制御装置、発電出力制御方法及び統括電力制御方法
ES2408246A2 (es) * 2011-12-15 2013-06-19 Acciona Windpower, S.A. Método de operación de un aerogenerador
JP2013142291A (ja) * 2012-01-06 2013-07-22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演算装置、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風力発電装置、並びにウインドファーム
CN102709939A (zh) * 2012-05-22 2012-10-03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提高风电场发电效率的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方法
CN102801181A (zh) * 2012-07-25 2012-11-28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烟台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直驱式风电机组风电场的功率协调控制方法
CN103928924A (zh) * 2014-03-28 2014-07-16 国家电网公司 计及有功功率变化最大值的风电场有功功率优化控制方法
CN104538989A (zh) * 2014-07-29 2015-04-22 清华大学 风电场闭环有功功率的控制方法
CN104794576A (zh) * 2015-04-21 2015-07-22 清华大学 一种风电场内机组有功分配协调方法
CN105649876A (zh) * 2015-12-31 2016-06-08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786807A (zh) * 2016-12-15 2017-05-31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尹远 等: ""基于DFIG 机组转子动能的风电场有功功率优化分配方法"",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
张利 等: ""风电场输出有功功率的协调分配策略"", 《电力自动化设备》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42499A (zh) * 2020-03-05 2020-06-26 宁夏嘉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风功率预测数据的风电场实时调度方法
CN111342499B (zh) * 2020-03-05 2023-09-08 宁夏嘉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风功率预测数据的风电场实时调度方法
CN113471986A (zh) * 2020-03-31 2021-10-01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调节风电场有功功率的方法、控制设备及风电场的控制器
WO2021196525A1 (zh) * 2020-03-31 2021-10-07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调节风电场有功功率的方法、控制设备及风电场的控制器
AU2021206814B2 (en) * 2020-03-31 2023-06-01 Beijing Goldwind Science & Creation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Method and control device for adjusting active power of wind farm and controller of wind farm
CN113471986B (zh) * 2020-03-31 2024-05-31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调节风电场有功功率的方法、控制设备及风电场的控制器
CN117638997A (zh) * 2024-01-25 2024-03-01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考虑送端风电场风速波动的直流频率控制器参数优化方法
CN117638997B (zh) * 2024-01-25 2024-04-05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考虑送端风电场风速波动的直流频率控制器参数优化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11401B (zh) 2021-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61242A (zh) 一种风电参与电网一次调频的功率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311401A (zh) 风电场功率调度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
CN107171368B (zh) 基于风电场功率控制的风力发电一次调频功能实现方法
AU2007362449A1 (en) Wind turbine generator system and operation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103606966A (zh) 风力发电机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分配的控制方法
CN107317353A (zh) 一种含分布式光伏发电配电网电压控制方法及系统
US11078887B2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wind farm
CN110529336A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有功功率快速调节的方法和系统
CN107134807B (zh) 光伏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5391096B (zh) 一种风机有功功率管理控制方法
CN110094294A (zh) 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参数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4253443B (zh) 一种虚拟小水电群有功快速调节方法
CN109038654A (zh) 一种考虑分布式风电高渗透并网的配电系统优化运行方法
CN108843521B (zh) 风力发电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US10903659B2 (en) Control of energy production errors in a wind park
CN109038644B (zh) 一种微能源网系统及其调压控制方法
CN106655206A (zh) 一种基于风电机组的电网调控方法及装置
CN114123357B (zh) 一种风电场agc功率优化控制方法
CN115842355A (zh) 风储联合系统发电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Bubshait et al. Centralized power reserve algorithm of de-loaded wind farm for primary frequency regulation
US11398730B2 (en) Method for optimizing the supply of energy from an electrical energy source in an electrical installation and device for implementing such a method
CN109672224B (zh) 一种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711229B (zh) 可同时调节有功和无功的风电场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980699B (zh) 风电场内部功率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2968480B (zh) 基于机组负荷响应能力的风火电联合优化调度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