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10778B - 火警用通讯电缆及其生产工艺 - Google Patents

火警用通讯电缆及其生产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10778B
CN110310778B CN201910618498.0A CN201910618498A CN110310778B CN 110310778 B CN110310778 B CN 110310778B CN 201910618498 A CN201910618498 A CN 201910618498A CN 110310778 B CN110310778 B CN 1103107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nd
layer
box
communication cable
out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1849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10778A (zh
Inventor
滕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ongfeng Cab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ongfeng Cab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ongfeng Cab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ongfeng Cab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1849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1077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107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07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107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07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1/00Communication cables or conductors
    • H01B11/02Cables with twisted pairs or quads
    • H01B11/06Cables with twisted pairs or quads with means for reducing effects of electro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disturbances, e.g. screens
    • H01B11/10Scree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ducing interference from external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1/00Communication cables or conductors
    • H01B11/02Cables with twisted pairs or quads
    • H01B11/06Cables with twisted pairs or quads with means for reducing effects of electro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disturbances, e.g. screens
    • H01B11/10Scree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ducing interference from external sources
    • H01B11/1033Scree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ducing interference from external sources composed of a wire-braided condu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1/00Communication cables or conductors
    • H01B11/02Cables with twisted pairs or quads
    • H01B11/06Cables with twisted pairs or quads with means for reducing effects of electro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disturbances, e.g. screens
    • H01B11/10Scree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ducing interference from external sources
    • H01B11/1091Scree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ducing interference from external sources with screen grounding means, e.g. drain wi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2Stranding-u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6Insulat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22Sheathing; Armouring; Screening; Applying other protective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22Sheathing; Armouring; Screening; Applying other protective layers
    • H01B13/26Sheathing; Armouring; Screening; Applying other protective layers by winding, braiding or longitudinal lapping
    • H01B13/2606Sheathing; Armouring; Screening; Applying other protective layers by winding, braiding or longitudinal lapping by brai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17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ernal factors, e.g. sheaths or armouring
    • H01B7/29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remes of temperature or by fla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 Cabl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警用通讯电缆及其生产工艺,其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内芯加工;铜丝、PE层和绝缘层自内而外依次包裹形成内芯;S2、玻纤层覆盖;取多根内芯绞合形成原始线,在原始线外部编织玻纤层;S3、铝箔层覆盖;在玻纤层外部放置导流线,并在玻纤层外部包裹铝箔层;S4,金属编织层在铝箔层外部编织金属编织层;S5,护套覆盖;在金属编织层外部覆盖橡胶形成第一防护层;对第一防护层进行干燥和清洁后,在第一防护层外部喷洒胶水并包裹砂,使得胶水上粘附一层砂形成第一砂层;在第一砂层外部覆盖橡胶,对橡胶进行冷却后形成第二防护层;第一防护层和第二防护层共同形成护套。本发明提高了火警用通讯电缆的防火效果。

Description

火警用通讯电缆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电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火警用通讯电缆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通信电缆是传输电话、电报、传真文件等电信号的电缆,它由一对以上相互绝缘的导线绞合而成。通信电缆与架空明线相比,具有通信容量大、传输稳定性高、保密性好等优点。
授权公告号为CN102646480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缆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拉丝:选择粗铜丝连续退火后,将其绕在工字转盘上,然后通过拉丝机将粗铜丝拉成细铜丝,然后通过挤出机包覆绝缘层到细铜丝上形成芯线组;B、牵引收盘:通过牵引机将上述包覆好的芯线组牵引到工字转盘上收盘,其中第一步到第三步为串联,制作出多根芯线组盘;C、退扭、对绞:通过退扭机将上述芯线组盘搬运到对绞机处,将芯线组盘上的铜线从工字转盘上退出,将两个工字转盘上的芯线组铜线通过对绞机螺旋对绞成为一组对绞线并收盘;D、成缆:通过成缆机将四组对绞线与十字隔离支架一起进行螺旋成缆,然后通过护套机加上内层;E、包覆外层和屏蔽层:对成缆后的数据通信电缆半成品经过测试后,通过护套机包覆外层和屏蔽层,包装成型得成品。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该电缆作为火警用通讯电缆时,无法做好很好的防火,会影响信息的传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一是提供一种火警用通讯电缆,达到了提高电缆防水性能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火警用通讯电缆,包括自内而外依次设置的内芯、玻纤层、铝箔层、金属编织层和护套,所述内芯在玻纤层内部设置有多根;所述玻纤层和铝箔层之间增设有导流线,所述导流线沿内芯的长度方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玻璃纤维具有耐高温、不燃、较强的抗拉强度等诸多优点,在火警用通讯电缆内部设置玻纤层能够对大大提高火警用通讯电缆的防火耐高温的效果,从而实现火警用通讯电缆在大火中也能够具有较长时间的使用寿命,对信息进行有效的传输。而,铝箔层、金属编织层和导流线的设置,既能够屏蔽外界信号的干扰,也能够提高火警用通讯电缆内部信号的传输稳定性和信息完整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护套内部夹设有防火砂层,所述防火砂层选用石英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石英砂是一种坚硬、耐磨、化学性能稳定的硅酸盐矿物,其主要矿物成分是SiO2。石英砂不溶于酸,熔点为1750℃。在护套中嵌设一层防火砂层,能够大大提高护套的耐高温和防火的性能。由于石英砂是相互分离的颗粒,所以不会影响火警用通讯电缆的柔韧性。
本发明的目的二是提供一种火警用通讯电缆的生产工艺。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二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火警用通讯电缆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内芯加工;在铜丝外部覆盖PE,PE干燥后形成PE层;在PE层外部包覆绝缘材料形成绝缘层;铜丝、PE层和绝缘层整体形成内芯;
S2、玻纤层覆盖;
取多根内芯绞合形成原始线,在原始线外部编织玻璃纤维线,形成玻纤层;
S3、铝箔层覆盖;
在玻纤层外部放置导流线,并在玻纤层外部包裹铝箔形成铝箔层;导流线位于玻纤层和铝箔层之间;
S4,金属编织层
在铝箔层外部编织金属丝线形成金属编织层;
S5,护套覆盖;
在金属编织层外部覆盖橡胶,对橡胶进行冷却后形成第一防护层;对第一防护层进行干燥和清洁后,在第一防护层外部喷洒胶水;在外部包裹砂,使得胶水上粘附一层砂,形成第一砂层;在第一砂层外部覆盖橡胶,对橡胶进行冷却后形成第二防护层;第一防护层和第二防护层共同形成护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护套制作过程中,分为先制作第一防护层,然后加工第一砂层后,在第一砂层外部包裹第二防护层,使得第一砂层嵌设于护套内部,能够提高火警用通讯电缆的防火效果,对火警用通讯电缆进行更好的保护。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S5的护套覆盖中,对第一砂层上的胶水进行固化干燥后,在第一砂层外部喷洒胶水,并在胶水外部裹覆砂,形成第二砂层;第一砂层和第二砂层共同形成防火砂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砂层可以覆盖第一砂层中砂之间的间隙,从而提高对第一防护层外部的覆盖率,进而提高防火效果,增强火警用通讯电缆的防火性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S5的护套覆盖中,将表面带有胶水的第一砂层输送到第一上砂装置内进行砂的包裹;所述第一上砂装置包括第一砂箱和固定于第一砂箱下方的收集箱,所述收集箱套接于第一砂箱外部;所述第一砂箱侧壁上开设有供火警用通讯电缆通过的入口和出口;所述第一砂箱内装载有砂,且所述第一砂箱上方还设置有用于落砂的第一下砂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火警用通讯电缆从入口进入到第一砂箱内部,第一砂箱中装载的砂和从第一上砂装置上落下来的砂相互汇合,火警用通讯电缆在砂汇合的区域穿过,使得火警用通讯电缆外壁上包裹一层砂,提高了火警用通讯电缆表面砂的附着率。当火警用通讯电缆从出口出输出时,位于火警用通讯电缆上方但是未粘附于胶水上的砂在火警用通讯电缆运动过程中掉落到收集箱内。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下砂组件包括落砂斗和第一供砂箱,所述第一供砂箱上连通有第一供砂管,所述第一供砂管上连接有第一砂泵;所述第一供砂管远离第一供砂箱的一端延伸到落砂斗的上方,且第一供砂管的管口固定于落砂斗上;所述落砂斗呈漏斗状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砂在第一砂泵的输送下进入到第一落砂斗内进行堆积,由于落砂斗呈漏斗状设置,使得砂从落砂斗下落的过程中落砂斗内始终积累有一定量的砂,从而保证了上砂的质量,使得胶水上能够包裹密集的砂,从而提高成品的防火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胶水沿着水平方向喷洒到第一砂层的外部,将喷洒有胶水的第一砂层输送到第二上砂装置中进行上砂;所述第二上砂装置包括收砂箱、漏砂瓶和第二供砂箱;所述收砂箱位于火警用通讯电缆下方,所述漏砂瓶位于收砂箱的正上方,火警用通讯电缆自收砂箱和漏砂瓶之间穿过;所述漏砂瓶底部设置有漏砂口;所述漏砂瓶上连通有第二供砂管,所述第二供砂管端部连接于第二供砂箱上,且所述第二供砂管上连接有第二砂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砂层外表面是粗糙的,胶水沿着水平方向喷洒能够更大程度的降低降水从顶部滑落的概率,使得胶水可以更加均匀地附着于第一砂层的表面。当火警用通讯电缆从漏砂瓶底部经过时,漏砂瓶漏出的砂粘附于胶水上,使得第一砂层的外部包裹一层砂。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漏砂口呈弧形设置,且漏砂口套接于火警用通讯电缆的外部,且所述漏砂口沿着火警用通讯电缆轴向的开设长度不超过10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从漏砂瓶内部漏出的砂能够包覆在第一砂层的外部,提高了胶水附着的砂的密集性。将漏砂口沿着火警用通讯电缆轴向的开设长度设置为不超过10mm,使得砂能够均匀且相对缓慢的下落,从而提高啥在胶水上的均匀性,降低砂过多的堆积。同时,砂较为缓慢的下落速度能够确保漏砂瓶内始终含有较为稳定以及足够的砂。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砂箱旁增设有填充装置,所述火警用通讯电缆先经过收砂箱再经过填充装置,且所述填充装置位于火警用通讯电缆的下方;所述填充装置包括固定板和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方的砂盘,所述固定板和砂盘之间固定有拉簧;所述固定板上表面转动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上连接有用于驱动其转动的电机;随着所述凸轮的转动,所述砂盘沿竖向往复运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漏砂瓶中落下的砂附着于第一砂层的顶部和侧壁,但是第一砂层底部的位置还是会有部分区域没有附着砂。设置填充装置,随着凸轮的运动,装载有砂的砂盘上下运动,使得砂盘内的砂上下跳动,从而附着于第一砂层底部的胶水上,提高第一砂层外部包裹的砂的密集性。在实际加工过程中,需要定期往砂盘中增加砂,并且在砂盘下方设置盘子来承接从砂盘中掉落的砂。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砂盘顶部的边缘固定有延伸环板,所述延伸环板的一侧延伸到收砂箱顶部,且所述延伸环板该侧固定有搭接板,所述搭接板插入到收砂箱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延伸环板的设置能够阻挡从砂盘中掉落的砂子,从而提高砂的利用率。搭接板的设置能够避免砂从延伸环板和收砂箱之间的间隙漏出的情况出现,并且运动到延伸环板上的砂可以随着砂盘的持续运动进入到收砂箱内进行回收。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在护套内部嵌设防火砂层,能够提高火警用通讯电缆的防火效果;
2.利用第一上砂装置,使得包裹有胶水的第一防护层从上下相连的砂之间穿过,使得胶水上粘附密集的砂,形成第一砂层;由于砂之间相互分离,从而不影响火警用通讯电缆柔韧性,并且能够提高第一防护层内部结构的防火效果;
3.在第一砂层外部包裹第二砂层呢个,进一步提高火警用通讯电缆的防火效果;并且在加工第二砂层时,胶水沿着水平方向进行喷砂,使得表面粗糙的第一砂层外部能够均匀的包裹胶水,从而提高砂在第一砂层外部的均匀性和密集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第一上胶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第一上砂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第二上砂装置和填充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A-A剖面图。
图中,1、火警用通讯电缆;11、内芯;111、铜丝;112、PE层;113、绝缘层;12、玻纤层;121、导流线;13、铝箔层;14、金属编织层;15、护套;151、第一防护层;152、第二防护层;153、防火砂层;1531、第一砂层;1532、第二砂层;2、第一上胶装置;21、上胶箱;211、进管口;212、出管口;22、第一出胶喷头;23、上胶辊;3、第一供胶箱;31、输胶管;311、第一输送泵;32、回收管;4、第一上砂装置;41、第一砂箱;411、入口;412、出口;42、第一下砂组件;421、落砂斗;422、第一供砂箱;43、收集箱;431、第一供砂管;4311、第一砂泵;432、竖管;5、搁置环;51、连接杆;6、UV光固化机;7、第二上胶装置;71、收胶箱;72、第二上胶喷头;721、第二供胶箱;722、管道;7221、第二输送泵;8、第二上砂装置;81、收砂箱;82、漏砂瓶;821、漏砂口;83、第二供砂箱;831、第二供砂管;832、第二砂泵;9、填充装置;91、固定板;911、拉簧;912、凸轮;92、砂盘;921、延伸环板;9211、搭接板;9212、插板;10、收集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火警用通讯电缆,包括自内而外依次设置的内芯11、玻纤层12、铝箔层13、金属编织层14和护套15,内芯11在玻纤层12内部设置有四根。玻纤层12和铝箔层13之间增设有导流线121,导流线121沿内芯11的长度方向设置。护套15包括第一防护层151和第二防护层152,第一防护层151和第二防护层152之间夹设有防火砂层防火砂层。包括自内而外依次设置的第一砂层1531和第二砂层1532,且第一砂层1531和第二砂层1532均选用石英砂,石英砂的粒径不超过20目。
实施例二
参照图2,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火警用通讯电缆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内芯11(见图1)加工;
结合图1,在铜丝111外部覆盖PE,PE干燥后形成PE层112。在PE层112外部包覆绝缘材料形成绝缘层113,绝缘材料选用橡胶制作。铜丝111、PE层112和绝缘层113整体形成内芯11。
S2、玻纤层12覆盖;
取四根内芯11绞合形成原始线,利用编织机在原始线外部编织玻璃纤维线,形成玻纤层12。
S3、铝箔层13覆盖;
在玻纤层12外部放置导流线121,并在玻纤层12外部包裹铝箔形成铝箔层13,使得导流线121位于玻纤层12和铝箔层13之间。
S4,金属编织层14;
利用编织机在铝箔层13外部编织金属丝线形成金属编织层14。
S5,护套15覆盖;
S5-1,第一防护层151覆盖;
在金属编织层14外部覆盖橡胶,对橡胶进行冷却后形成第一防护层151。
S5-2,第一砂层1531覆盖;
参照图2,对第一防护层151(见图1)进行干燥和清洁后,将第一防护层151输送到第一上胶装置2中进行胶水的包裹。
结合图2和图3,第一上胶装置2包括上胶箱21、连接于上胶箱21顶部的第一出胶喷头22和转动连接于上胶箱21内部的上胶辊23,上胶箱21的相对两侧分别开口有进管口211和出管口212,且上胶箱21侧壁上还设置有检修门(图中未示出)。
第一出胶喷头22在上胶箱21内设置有至少两个,且第一出胶喷头22通过输胶管31相互连通,输胶管31远离第一出胶喷头22的一端连接于第一供胶箱3上,且输胶管31上连接有第一输送泵311。从第一出胶喷头22中喷出的胶水喷洒到第一防护层151(见图1)的顶部,并沿着第一防护层151流动到其底部,最后积累在上胶箱21的底部。上胶箱21的底部连接有一根回收管32,回收管32连通于第一供胶箱3上,使得上胶箱21底部的胶水液面能够保持恒定。
上胶辊23位于第一出胶喷头22的下方,且上胶辊23的底部浸没在上胶箱21底部的胶水中。第一防护层151(见图1)通过上胶辊23的输送,使得第一防护层151(见图1)表面的胶水更加均匀。
第一防护层151(见图1)表面喷洒胶水后,第一防护层151(见图1)进入到第一上砂装置4内进行砂的包裹。
结合图2和图4,第一上砂装置4包括第一砂箱41、设置于第一砂箱41上方的第一下砂组件42和固定于第一砂箱41下方的收集箱43。
第一砂箱41侧壁上相对的两侧壁分别开设有入口411和出口412,入口411和出口412均自第一砂箱41顶部向下开设。第一砂箱41内装载有砂。第一防护层151从入口411进入到第一砂箱41内部,并从出口412输出。
第一下砂组件42包括落砂斗421和第一供砂箱422。落砂斗421呈漏斗状设置,且落砂斗421底部的开口对应第一砂箱41的中心设置。落砂斗421搁置于固定在第一砂箱41内壁上的搁置环5内,搁置环5通过连接杆51固定在第一砂箱41正上方,连接杆51的两端分别焊接于搁置环5的外壁和落砂斗421的顶部。落砂斗421的顶部连接有一根第一供砂管431,第一供砂管431的管口通过卡箍侧壁上,且第一供砂管431上连接有第一砂泵4311。在第一砂泵4311的输送下,第一供砂箱422内的砂运动到落砂斗421中进行堆积,且砂从落砂斗421的底部下落到第一砂箱41内部的固定在落砂斗421的内壁上。第一供砂管431远离落砂斗421的一端连通于第一供砂箱422的砂上形成砂幕,使得第一防护层151(见图1)穿过砂幕,从而砂粘附于第一防护层151的胶水上,形成紧密和均匀的第一砂层1531(见图1)。
收集箱43套接于第一砂箱41外部,且第一砂箱41底部和收集箱43底壁之间间隔设置。收集箱43的顶部开口位于第一砂箱41的顶部开口的下方,收集箱43的底部连通有竖管432,且竖管432和第一供砂箱422的顶部连通;使得从第一砂箱41中掉落的砂能够收集于收集箱43内,并通过竖管432回收到第一供砂箱422中。
S5-3,第二砂层1532(见图1)覆盖;
将第一砂层1531输送到UV光固化机6中进行UV光固化,第一砂层1531(见图1)中的胶水完全凝固,使得砂能够稳固地连接于第一防护层151(见图1)上。
在传送辊的输送下,第一砂层1531(见图1)进入到第二上胶装置7。第二上胶装置7包括一个顶部开口的收胶箱71和固定于收胶箱71侧壁上的两个第二上胶喷头72,两个第二上胶喷头72通过一根管道722连接有第二供胶箱721,管道722上连接有第二输送泵7221。
两个第二上胶喷头72位于收胶箱71的上方,第一砂层1531(见图1)从收胶箱71的上方经过,同时,第一砂层1531(见图1)从两个第二上胶喷头72之间经过。两个第二上胶喷头72沿着水平方向将胶水喷洒在第一砂层1531(见图1)的外部。
结合图2和图5,将喷洒有胶水的第一砂层1531(见图1)输送到第二上砂装置8中进行上砂,第二上砂装置8包括收砂箱81、漏砂瓶82和第二供砂箱83。收砂箱81位于火警用通讯电缆1下方,漏砂瓶82位于收砂箱81的正上方,且收砂箱81底部和第二供砂箱83连通设置。带有胶水的第一砂层1531(见图1)自收砂箱81和漏砂瓶82之间穿过。
结合图5和图6,漏砂瓶82底部设置有漏砂口821,漏砂瓶82的横截面自上而下呈缩小设置。漏砂口821呈弧形设置,且漏砂口821套接于火警用通讯电缆1的外部,且漏砂口821沿着火警用通讯电缆1轴向的开设长度不超过10mm。漏砂瓶82上连通有第二供砂管831,第二供砂管831端部连接于第二供砂箱83上,且第二供砂管831上连接有第二砂泵832。
当带有胶水的第一砂层1531(见图1)从沙漏瓶下方经过时,从沙漏瓶中掉落的砂粘附于第一砂层1531(见图1)外壁的胶水上,多余的砂掉落到收砂箱81中进行回收。且收砂箱81和第二供砂箱83连通设置,便于对砂进行回收利用。
为了提高砂对第一砂层1531(见图1)的包覆效果,收砂箱81旁增设有填充装置9。第一砂层1531(见图1)先经过收砂箱81再经过填充装置9。
填充装置9位于火警用通讯电缆1的下方,填充装置9包括固定板91和设置于固定板91上方的砂盘92。砂盘92内装载有砂,砂的上表面和砂盘92顶部齐平。砂盘92顶部的边缘固定有延伸环板921,延伸环板921绕砂盘92的一周设置。延伸环板921的一侧延伸到收砂箱81顶部,且延伸环板921该侧固定有搭接板9211,搭接板9211插入到收砂箱81内。延伸环板921的其他侧固定有插板9212,插板9212插入到套接于砂盘92外部的收集槽10内。
固定板91和砂盘92之间固定有拉簧911,拉簧911在固定板91上固定有至少四个。固定板91上表面转动连接有凸轮912,凸轮912上连接有用于驱动其转动的电机(图中未示出),电机固定于固定板91上。随着凸轮912的转动,砂盘92沿竖向往复运动,使得砂盘92内的砂进行向上的跳动,从而粘附于第一砂层1531的胶水上。从砂盘92中跳出的砂运动到延伸环板921上,随着砂盘92的持续往复运动,砂会被收集于收砂箱81或者收集槽10内。
第一砂层1531(见图1)外部粘附砂后,经过UV光固化机6的UV光固化,形成第二砂层1532(见图1)。第二砂层1532(见图1)和第一砂层1531(见图1)共同形成防火砂层153(见图1)。
S5-4,第二防护层152(见图1)的覆盖;
在第二砂层1532(见图1)外部覆盖橡胶,对橡胶进行冷却后形成第二防护层152(见图1)。第一防护层151(见图1)和第二防护层152(见图1)共同形成护套15(见图1)。
前述步骤中采用的砂均为石英砂,且石英砂的粒径不超过20目。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火警用通讯电缆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火警用通讯电缆包括自内而外依次设置的内芯(11)、玻纤层(12)、铝箔层(13)、金属编织层(14)和护套(15),所述内芯(11)在玻纤层(12)内部设置有多根;所述玻纤层(12)和铝箔层(13)之间增设有导流线(121),所述导流线(121)沿内芯(1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护套(15)内部夹设有防火砂层(153),所述防火砂层(153)选用石英砂
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内芯(11)加工;
在铜丝(111)外部覆盖PE,PE干燥后形成PE层(112);在PE层(112)外部包覆绝缘材料形成绝缘层(113);铜丝(111)、PE层(112)和绝缘层(113)整体形成内芯(11);
S2、玻纤层(12)覆盖;
取多根内芯(11)绞合形成原始线,在原始线外部编织玻璃纤维线,形成玻纤层(12);
S3、铝箔层(13)覆盖;
在玻纤层(12)外部放置导流线(121),并在玻纤层(12)外部包裹铝箔形成铝箔层(13);导流线(121)位于玻纤层(12)和铝箔层(13)之间;
S4,金属编织层(14);
在铝箔层(13)外部编织金属丝线形成金属编织层(14);
S5,护套(15)覆盖;
在金属编织层(14)外部覆盖橡胶,对橡胶进行冷却后形成第一防护层(151);对第一防护层(151)进行干燥和清洁后,在第一防护层(151)外部喷洒胶水;在外部包裹砂,使得胶水上粘附一层砂,形成第一砂层(1531);在第一砂层(1531)外部覆盖橡胶,对橡胶进行冷却后形成第二防护层(152);第一防护层(151)和第二防护层(152)共同形成护套(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警用通讯电缆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5的护套(15)覆盖中,对第一砂层(1531)上的胶水进行固化干燥后,在第一砂层(1531)外部喷洒胶水,并在胶水外部裹覆砂,形成第二砂层(1532);第一砂层(1531)和第二砂层(1532)共同形成防火砂层(15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警用通讯电缆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5的护套(15)覆盖中,将表面带有胶水的第一砂层(1531)输送到第一上砂装置(4)内进行砂的包裹;所述第一上砂装置(4)包括第一砂箱(41)和固定于第一砂箱(41)下方的收集箱(43),所述收集箱(43)套接于第一砂箱(41)外部;所述第一砂箱(41)侧壁上开设有供火警用通讯电缆(1)通过的入口(411)和出口(412);所述第一砂箱(41)内装载有砂,且所述第一砂箱(41)上方还设置有用于落砂的第一下砂组件(4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火警用通讯电缆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砂组件(42)包括落砂斗(421)和第一供砂箱(422),所述第一供砂箱(422)上连通有第一供砂管(431),所述第一供砂管(431)上连接有第一砂泵(4311);所述第一供砂管(431)远离第一供砂箱(422)的一端延伸到落砂斗(421)的上方,且第一供砂管(431)的管口固定于落砂斗(421)上;所述落砂斗(421)呈漏斗状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警用通讯电缆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胶水沿着水平方向喷洒到第一砂层(1531)的外部,将喷洒有胶水的第一砂层(1531)输送到第二上砂装置(8)中进行上砂;所述第二上砂装置(8)包括收砂箱(81)、漏砂瓶(82)和第二供砂箱(83);所述收砂箱(81)位于火警用通讯电缆(1)下方,所述漏砂瓶(82)位于收砂箱(81)的正上方,火警用通讯电缆(1)自收砂箱(81)和漏砂瓶(82)之间穿过;所述漏砂瓶(82)底部设置有漏砂口(821);所述漏砂瓶(82)上连通有第二供砂管(831),所述第二供砂管(831)端部连接于第二供砂箱(83)上,且所述第二供砂管(831)上连接有第二砂泵(83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火警用通讯电缆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砂口(821)呈弧形设置,且漏砂口(821)套接于火警用通讯电缆(1)的外部,且所述漏砂口(821)沿着火警用通讯电缆(1)轴向的开设长度不超过10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火警用通讯电缆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砂箱(81)旁增设有填充装置(9),所述火警用通讯电缆(1)先经过收砂箱(81)再经过填充装置(9),且所述填充装置(9)位于火警用通讯电缆(1)的下方;所述填充装置(9)包括固定板(91)和设置于所述固定板(91)上方的砂盘(92),所述固定板(91)和砂盘(92)之间固定有拉簧(911);所述固定板(91)上表面转动连接有凸轮(912),所述凸轮(912)上连接有用于驱动其转动的电机;随着所述凸轮(912)的转动,所述砂盘(92)沿竖向往复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火警用通讯电缆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砂盘(92)顶部的边缘固定有延伸环板(921),所述延伸环板(921)的一侧延伸到收砂箱(81)顶部,且所述延伸环板(921)该侧固定有搭接板(9211),所述搭接板(9211)插入到收砂箱(81)内。
CN201910618498.0A 2019-07-10 2019-07-10 火警用通讯电缆及其生产工艺 Active CN1103107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18498.0A CN110310778B (zh) 2019-07-10 2019-07-10 火警用通讯电缆及其生产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18498.0A CN110310778B (zh) 2019-07-10 2019-07-10 火警用通讯电缆及其生产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10778A CN110310778A (zh) 2019-10-08
CN110310778B true CN110310778B (zh) 2020-11-20

Family

ID=68079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18498.0A Active CN110310778B (zh) 2019-07-10 2019-07-10 火警用通讯电缆及其生产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107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6878B (zh) * 2021-04-08 2022-07-12 深圳思锐科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防燃烧线缆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91418B1 (ko) * 2015-03-06 2016-02-03 국제케이블(주) 차폐케이블
CN105834377A (zh) * 2016-05-16 2016-08-10 侯升利 一种全自动砂箱造型设备及基于该设备的铸造生产线
CN106384627A (zh) * 2016-11-07 2017-02-08 肖云涛 一种五芯型具有屏蔽功能的电缆
CN106739023A (zh) * 2016-12-31 2017-05-31 桐庐恒通电缆管道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复合管道及其生产方法
CN207250160U (zh) * 2017-08-08 2018-04-17 武汉市钢发线缆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耐高温的扁平陶瓷化电缆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91418B1 (ko) * 2015-03-06 2016-02-03 국제케이블(주) 차폐케이블
CN105834377A (zh) * 2016-05-16 2016-08-10 侯升利 一种全自动砂箱造型设备及基于该设备的铸造生产线
CN106384627A (zh) * 2016-11-07 2017-02-08 肖云涛 一种五芯型具有屏蔽功能的电缆
CN106739023A (zh) * 2016-12-31 2017-05-31 桐庐恒通电缆管道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复合管道及其生产方法
CN207250160U (zh) * 2017-08-08 2018-04-17 武汉市钢发线缆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耐高温的扁平陶瓷化电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10778A (zh) 2019-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10778B (zh) 火警用通讯电缆及其生产工艺
US5254188A (en) Coaxial cable having a flat wire reinforcing covering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CN110556206B (zh) 一种防水芯线及其制造方法
CN104614828B (zh) 一种防鸟啄光缆及其制造方法
CN107230525A (zh) 超高频数字通信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45965A (zh) 高安全性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US3999003A (en) Telecommunication cable resistant to water penetration
US2369481A (en) Manufacture of spun glass fibers
CN106782848A (zh) 铝铠装电力电缆及其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
CN109102959A (zh) 一种高屏蔽同轴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US4443658A (en) Remote control cable for transmitting electrical signals and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tion thereof
CN104614829B (zh) 一种防鸟啄光缆及其制作方法
US2298748A (en) Method of making electric cables
CN208834801U (zh) 一种绕包铝箔双屏蔽线结构
CN106842462A (zh) 一种防鸟啄光缆及制作防鸟啄光缆的方法
EP0947999B1 (en)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pplying filling compound and water absorbing particles in a stranded conductor
CN209674987U (zh) 用于生产电缆的流水线装置
CN209232433U (zh) 一种中空电缆
CN101533684B (zh) 一种导线防冰雪层的涂覆设备
US1610910A (en) Composite article and method of forming it
CN107316712A (zh) 一种编织型同轴电缆或同轴电缆编织线产品内层铝箔外导体的制成工艺
CN104240811B (zh) 管型母线及其专用加工装置和加工方法
CA1123275A (en) Methods of and apparatus for pulp-insulating a conductor and product produced thereby
CN109300587A (zh) 一种阻水型电气化铁路用防霉防鼠防蚁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US4281617A (en) Apparatus for coating conducto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