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10035A - 主动配电网综合评价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主动配电网综合评价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10035A
CN110310035A CN201910575698.2A CN201910575698A CN110310035A CN 110310035 A CN110310035 A CN 110310035A CN 201910575698 A CN201910575698 A CN 201910575698A CN 110310035 A CN110310035 A CN 1103100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valuation index
index
distribution network
active distribution
evalu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7569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华
荆志朋
王颖
张倩茅
张章
周俊峰
刘雪飞
唐帅
马国真
袁博
胡诗尧
王康
张欣悦
李振伟
任惠
赵洪山
陆海涛
卢锦玲
孙辰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57569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10035A/zh
Publication of CN1103100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00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lectricity, gas or water supply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配电网运行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主动配电网综合评价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所述主动配电网综合评价方法包括:接收输入的用于主动配电网综合评价的多维度评价指标;获取所述多维度评价指标中的各项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根据所述各项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计算得到各项评价指标的数值,并根据所述各项评价指标的数值确定所述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对所述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加权积分,得到主动配电网的综合评价值。本发明通过设计多维度评价指标,然后根据多维度评价指标计算的到主动配电网的综合评价值,从多个维度对主动配电网的可持续发展作出全面的综合评价,为主动配电网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更客观、全面的依据。

Description

主动配电网综合评价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配电网运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主动配电网综合评价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配电网的发展,主动配电网(ADN)作为新的概念,新技术(大规模DG接入、电动汽车发展以及一系列先进的负荷响应)的接纳平台,是各项新的技术真正发挥作用的关键。主动配电网作为一个更加复杂的电力系统网络,涉及经济、技术、政策、环境多个领域的不同时间跨度耦合,因此对主动配电网进行多维度的综合评价才能为主动配电网的研究提供有实际参考价值的理论依据。
而现阶段国内对主动配电网的研究缺乏将主动配电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多维度综合评价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主动配电网综合评价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对主动配电网作为整体进行综合评价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主动配电网综合评价方法,包括:
接收输入的用于主动配电网综合评价的多维度评价指标;
获取所述多维度评价指标中的各项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根据所述各项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计算得到各项评价指标的数值,并根据所述各项评价指标的数值确定所述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
对所述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加权积分,得到主动配电网的综合评价值。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主动配电网综合评价装置,包括:
指标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输入的用于主动配电网综合评价的多维度评价指标;
权重确定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多维度评价指标中的各项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根据所述各项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计算得到各项评价指标的数值,并根据所述各项评价指标的数值确定所述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及
综合评价模块,对所述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加权积分,得到主动配电网的综合评价值。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主动配电网综合评价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主动配电网综合评价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接收多维度评价指标,并获取各维度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然后根据各维度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计算得到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最后对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加权积分,综合多维度评价指标对主动配电网的可持续发展性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评价结果更加的客观、全面,为主动配电网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了更加有实际意义的参考依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主动配电网综合评价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接受模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主动配电网综合评价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发明。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发明的描述。
为了说明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参考图1,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主动配电网综合评价方法,包括:
步骤S101,接收输入的用于主动配电网综合评价的多维度评价指标。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维度评价指标包括经济维度评价指标、环境维度评价指标、社会维度评价指标及运行维度评价指标。通过选取四个维度的评价指标,可全面综合的对主动配电网进行评价。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经济维度评价指标包括:投资能力指标及经济效率指标;所述环境维度评价指标包括:污染指标、土地占用指标、气候指标及空气质量指标;所述社会维度评价指标包括:就业岗位指标、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指标、人均消耗新能源指标、收入水平指标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指标;所述运行维度评价指标包括:波动性指标、可靠性指标、灵活性指标及效率性指标。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四个维度的评价指标对主动配电网进行综合评价,每个维度包含多个评价指标,一些非重要指标在计算过程中可能得到的权重过大,导致最终评价结果偏离实际。因此,需要对四个维度的评价指标进行精简,选取各维度评价指标中具有代表性、可量化的指标构成主动配电网评价体系。
经济维度:经济维度指标主要分为3类,如表1所示:第一类指标为与投资能力和投资能力相关的指标,例如是否可以获得资金,用以衡量国家或者城市的经济水平的GDP,对某一项技术的补贴。第二类适用于项目评估,由投入和产出决定,例如经济效率以及类似指标,技术或者项目的运行寿命。第三类指标为其他,包含相关基础设施投资,研发支出,经济可持续性,减排效益。因此,本指标体系定义经济维度的指标时,分别选择了第一类中的投资能力和第二类中的经济效率为代表,而没有在每一类中选择多个指标。第三类指标中的savings on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由于温室气体减排降低的支出)、Offsettinginfrastructure cost(基础设施建设支出)两项已经包含在“经济效率”的计算中,而不应该在经济维度指标中重复列举。R&Dexpenditure(研发支出)和Economicsustainability(经济可持续性)无法估算,且本指标体系即为衡量整个配电网的可持续发展程度。因此这两项指标也不应该包含在经济维度指标中。因此,参考表1,选择投资能力和经济效率作为经济维度指标。
表1经济维度常用指标汇总
环境维度:环境维度指标主要可以分为3类,如表2所示:第一类可量测的环境指标,例如污染,二氧化碳排放,土地使用情况,土地变化情况包括土壤质量退化,土地转化等。第二类为间接指标,包括对居民以及物种多样化的影响。第三类指标为管理类指标,包括是否有独立的环境监管机构。第二类指标无法量化。同一国别的不同城市主动配电网而言的第三类指标没有差异。因此,参考表2,选择污染、土地占用、空气质量和气候作为环境维度指标。
表2环境维度常用指标汇总
社会维度:社会维度指标主要可以分为4类,如表3所示:第一类直接指标,例如就业岗位,收入水平,服务可用性改善、社会效益和文化遗产保护;第二类为间接指标,包括对经济、人类健康、生活质量、周边的影响,居民能源安全,消除社会不公的作用;第三类为社会对技术或项目的接受程度;第四类为管理、综合类,包括能源经济结构、风险分析与管理,与政治立法框架的兼容性和安全性。社会维度指标中,第一类直接指标中“就业岗位”、“收入水平”易于量化。第三类指标中的“社会对技术或项目的接受程度”与“收入水平”以及“技术对经济、人类健康、以及周边的影响”(第二类指标)有关。第四类无法量化,且超出了主动配电网的控制范围。因此,参考表3,选择就业岗位、“收入水平”指标,第三类指标中的“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指标,第二类中的“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指标,并增加了“人均消耗新能源”指标。
表3社会维度常用指标汇总
运行维度:运行维度指标主要可以分为3类,如表4所示:第一类直接指标,与效率以及其计算相关;第二类为性能指标,包括可靠性、能源系统安全;第三类综合类,包括微网适应性,技术成熟程度以及提升能力。第三类指标无法量化。第二类中的“Duration ofplant power outage(电站故障小时数)”和“Network availability(网络可用性)”均为可靠性指标。“Continuity and predictability of performance(性能的连续性及可预测性)”和“Hybridization(多样化)”与可再生能源资源有关,决定了配网等效负荷(即负荷减去可再生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的波动性和配网运行的灵活性。配网一般不考虑“Safetyof energy system(能源系统安全)”问题。因此最终运行维度指标设计为包含第一类指标中的“效率性”指标和第二类中的“可靠性”指标,并补充“波动性”和“灵活性”两个指标。
表4运行维度常用指标汇总
步骤S102,获取所述多维度评价指标中的各项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根据所述各项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计算得到各项评价指标的数值,并根据所述各项评价指标的数值确定所述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
根据主动配电网的实际情况获取所述多维度评价指标中的各项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然后根据原始数据计算得到各项评价指标的数值。
一些实施例中,可由以下计算得到各项评价指标的数值:
经济维度:
1)投资能力(Eco1)
社会资本大规模进入增量配电网、分布式电源领域,打破电网公司对配电资产的垄断。多投资主体模式下也存在其弊端,例如导致电价上涨、不同投资主体之间存在利益冲突、降低配电网企业效益、“最后一公里”问题严重化、交叉补贴设计困难等,对ADN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以及可持续发展带来冲击。第三方介入深度不仅受到配网是否为第三方提供投资途径、配网的吸纳能力影响,而且受到该投资的经济可行性影响。后者又受到城市人均收入、对该项技术和政策的意识、项目经济可行性等影响。
指标中的投资能力主要用于描述对有别于传统配电网的技术的投资能力。以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投资能力(以收入水平估计)以及集合商数量及容量衡量,投资能力指标数值xEco1为:
其中,为归一化的DGPV接入容量;In*为归一化后的收入水平;为归一化后的负荷集成商的容量;以一组对比算例中对应项目最大值为基值进行归一化。
2)经济效率(Eco2)
经济效率衡量主动配电网的支出与收益。经济效率指标数值xEco2为:
EE=IE+IDG_En+IData+Irelia+Iother-Cupgrade-CE-CO&M-Cother (3)
IE=PL*(1-RatioR)*Dnon-R+PL*RatioR*DR (4)
其中,IE为售电收入;IDG_En为向分布式光伏及储能所有者征收的接入费用;IData为数据服务获得的收入;Irelia为提高可靠性所得到的等效收入;Iother为参与其他市场服务获得的收益。Cupgrade为由于分布式光伏、储能、负荷响应等所需要的配网改造费用;CE为购电支出;CO&M为运行维护费用;Cother为其他,例如第三方辅助服务费用;PL为年负荷(kWh);RatioR为居民用电比例;Dnon-R为工商业电价;DR为居民用电电价。
按照当前国家政策,IDG_En和IData均为零。由于存在行业对标,因此不同城市主动配电网通过不同的改造,以达到相同可靠性。因此不考虑Irelia和Iother。Cupgrade由为了保证配网设备满足特定容量裕度所需的线路及设备改造投资计算。CE为购电费用,由下式计算:
CE=(PL+PLOSS)*T+PDGPV_0_1*(1-Aself)*Tinte+PDGPV_2*Tinte (5)
其中,PLOSS为年网损(kWh);T为单位购电费用;PDGPV_0_1为中小型分布式光伏年发电量(kWh),PDGPV_2为大型分布式光伏年发电量(kWh);Aself为自用电比例;Tinte为分布式光伏上网电价。
CO&M由单位运行维护费用与分布式光伏入网容量相乘进行估算。
环境维度:
主动配电网的诉求之一是通过可再生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以及电动汽车,负荷响应,节能措施,能够降低损耗,提高可再生能源接入比例,向绿色电力迈近。因此衡量各项新技术带来的温室气体减排、污染物减排是衡量主动配电网温室气体减排以及污染物的途径。此外,分布式电源入网的另一个优势是避免远距离输配电,降低网损,推迟配网建设,节约用地,同样对环境有益。
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分布式电源,负荷响应对污染物排放以及占地的影响。然而由于温度及空气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无法单独剥离分布式光伏接入及负荷响应对温度以及空气质量的影响。而气温及空气质量均具有明确的监测机构及设备(例如PM2.5的监测),可以获得客观的测量值。空气质量影响国家政策的调整以及部门对新能源技术的支持力度。由于无法量化大量接入可再生分布式电源及采用电动汽车是否对空气质量的改善程度,因此,本研究中仅仅考虑空气质量对国家政策或者行业政策支持力度的影响。
3)污染(En1)
根据上一级电网实际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比例、城市配网分布式光伏发电量、配网年购买电量以及传统发电方式机组每kWh排污量计算污染指标数值xEn1为:
xEn1=(1-FRe)*(PL+PLoss-PDGPV)*Cex (6)
其中,FRe为上一级电网实际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比例;PL为年负荷(kWh),PLoss为年网损(kWh),PDGPV为分布式光伏年发电量(kWh);Cex为传统发电方式机组每kWh排污量。
4)土地占用(En2)
大规模分布式光伏接入具有推迟建设的作用。然而大型光伏需要占地。可以通过开展农业大棚、渔光互补等项目节约大型光伏占地。因此,土地占用通过实际配网地区开展的农业大棚、渔光互补等项目容量占光伏容量比例估算,土地占用指标数值xEn2为:
其中,Chy为农业大棚及渔光互补等可节约占地的光伏的容量,CDGPV为主动配电网分布式光伏的容量。
5)气候(En3)
以城市实际非极端气候天气占比表示,气候指标数值xEn3为:
其中,Nex为一年中极端气候天数。
6)空气质量(En4)
以该城市实际每年PM2.5>200的天数表示。空气质量影响政策补贴力度,空气质量指标数值xEn4为:
其中,Npm2.5>200为该城市实际每年pm2.5>200的天数。
社会维度:
7)就业岗位(Soc1)
以单位分布式光伏增加的就业岗位乘以分布式光伏容量估算,就业岗位指标数值为:
xSoc1=Njob*CDGPV (10)
其中,Njob为单位容量(kW)分布式光伏所增加的就业岗位数,CDGPV为主动配电网分布式光伏的容量。
8)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Soc2)
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是Davis运用理性行为理论研究用户对信息系统接受时所提出的一个模型。提出技术接受模型最初的目的是对计算机广泛接受的决定性因素做一个解释说明。技术接受模型提出用户对信息系统接受有两个主要的决定因素:①感知的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反映一个人认为使用一个具体的系统对他工作业绩提高的程度;②感知的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 use),反映一个人认为容易使用一个具体的系统的程度。
技术接受模型认为系统使用是由行为意向(behavioral intention)决定的,而行为意向由想用的态度(attitude toward using)和感知的有用性共同决定,想用的态度由感知的有用性和易用性共同决定,感知的有用性由感知的易用性和外部变量共同决定,感知的易用性是由外部变量决定的。外部变量包括系统设计特征、用户特征(包括感知形式和其他个性特征)、任务特征、开发或执行过程的本质、政策影响、组织结构等等,为技术接受模型中存在的内部信念、态度、意向和不同的个人之间的差异、环境约束、可控制的干扰因素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系。如图2所示。
对使用的态度是指个体用户在使用系统时主观上积极的或消极的感受。对使用的行为意愿是个体意愿去完成特定行为的可测量程度。该模型认为目标系统的使用主要是由个体用户的使用行为意愿所决定的,使用行为意愿则是由使用态度和感知有用性决定的(BI=A+U),使用的态度是由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决定的(A=U+EOU),感知有用性则是由外部变量和感知易用性决定的(U=EOU+ExternalVariables),感知易用性则是由外部变量决定的(EOU=External Variables)。外部变量是一些可测的因素,如系统培训时间、系统用户手册等以及系统本身的设计特征。
表5a新技术接收程度量化表
表5b产出质量等级估算表
表5c等级量化表
等级 分数
10
6
2
由以上可知,例如,首先确定表5a中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中各指标的评价等级(优、良或差),然后根据表5c将各评价等级量化为分数值。根据现有技术可知,感知有用性对新技术接受程度起决定性作用,故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权值分别取为0.7和0.3,则对各分数值加权求和即得到对新技术接受程度的评价数值,然后进行归一化即得到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指标的数值,即xSoc2
由表5b,产出质量指标等级可根据地区补贴政策、上网电价及国家补贴综合评价得到;生活环境适宜条件可根据环境、物价及房价等综合评价得到。经验、便利条件及社会群体影响均可根据各自的影响因素综合评价得到。
其中,各评价等级量化最高分是10分,则最高分=(10+10)*0.7+(10+10+10)*0.3=23。
例如,城市1各指标的评价等级分别为优、优、差、差、优,量化为分数分别为10、10、2、2、10,则对分数加权求和得到对新技术接受程度的评价数值=(10+10)*0.7+(2+2+10)*0.3=18.2,归一化得到对新技术接受程度指标的数值xSoc2=0.791。
9)人均消耗新能源(Soc3)
人均消耗新能源由上一级输电网新能源发电比例,城市配网接入分布式光伏容量及城市人口计算,人均消耗新能源指标数值xSoc3为:
xSoc3=[FRe*(PL+PLoss-PDGPV)]/J (11)
其中,J为城市人口数量,FRe为上一级电网实际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比例,PL为年负荷(kWh),PLoss为年网损(kWh),PDGPV为分布式光伏年发电量(kWh)。
10)收入水平(Soc4)
由城市人均工资水平表示,收入水平指标数值xSoc4为:
xSoc4=M (12)
其中,M为该城市年人均收入。
11)对生活质量的影响(Soc5)
由主动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以及用户参与主动配电网运行所获得的收益估计。由于存在行业对标,因此认为不同城市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相同。用户参与主动配电网运行所获得的收益以分布式光伏投资者售电收入以及用户参与负荷响应的收入估算,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指标数值xSoc5为:
xSoc5=(IE+IDM)/J (13)
其中,J为城市人口数量;IE为主动配电网所有并网分布式光伏年发电收入。Aself为自用电比例。其中,FIT(Feed-In-Tariff)为国家光伏发电电量补贴标准。为余电上网的收购电价,按照国家规定,采用当地脱硫燃煤机组的标杆上网价格。PE为自用电部分的电价;IDM为主动配电网所有用户参与负荷响应的年收入。
运行维度
运行维度体现含大量波动性源荷的主动配电网的运行水平。含大量波动性源荷的主动配电网的运行水平受资源(包括分布式电源和负荷)的波动性,以及配网的配置设施和控制管理水平影响。因此,除了包含效率及可靠性的常用指标之外,运行维度还包含波动性和灵活性两个指标。波动性主要受资源波动情况、渗透率以及负荷比例决定。
12)波动性(Ope1)
由分布式光伏出力波动和负荷波动决定。以考虑分布式光伏发电了及负荷响应的等效负荷曲线的波动性Me估算,波动性指标数值xOpe1为:
其中,T为针对典型日的日负荷曲线计算波动性的时隙总数。为日负荷平均值。Lt为各时隙日平均负荷实时值,T为时隙数,例如15分钟为1个时隙,则T=95,一天24小时,共有96个时隙。
13)可靠性(Ope2)
配网可靠性,由配电网平均停电频率SAIFI估计,可靠性指标数值xOpe2为SAIFI。其中,SAIFI为标准的可靠性指标。
14)灵活性
运行灵活性:由储能、负荷响应、分布式光伏、设备运行裕度提供的灵活性容量及代价决定,灵活性指标数值xOpe3为:
其中,Wi为第i项技术的权重;N为技术的项数;ai为第i项技术为配网提供的控制灵活度;ci为实施该项技术的代价。
DGPV提供的灵活性:本研究研究未考虑DGPV在电压调控上所提供的灵活性。仅考虑了DGPV接入对推迟配电设备改造的贡献。
EV负荷以及负荷响应提供的灵活性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降低负荷曲线峰谷差贡献;另一个是降低了峰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迟了对配电设备的改造
15)效率性
以负荷/配电设备容量估算,效率性指标的数值xOpe4为:
其中∑Cfeeder为配电设备容量之和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各项评价指标的数值确定所述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可以包括:
步骤S1021,对所述各项评价指标的数值进行标准化,得到各项评价指标的标准化数值。
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021可以包括:
1)对所述各项评价指标的数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各项评价指标的归一化数值。
一些实施例中,通过以下公式进行归一化处理:
其中,为第i个主动配电网的第j个评价指标的数值,i=1,2,…,M,M为主动配电网的总个数;j=1,2,…,N,N为单个主动配电网评价指标的总个数;为第i个主动配电网的第j个评价指标的归一化数值。
2)对所述各项评价指标的归一化数值进行离散化处理,得到各项评价指标的标准化数值。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离散化处理可以采用采用等间隔离散法、熵最小化离散法或比例K时间间隔离散法。
所述离散化处理采用等间隔离散法,首先将各项评价指标的归一化数值所在的最大数值范围进行等间隔区域划分为若干个量化级,然后将各项评价指标的归一化数值用量化级表示。例如,由以上可知,归一化数值在[0,1]范围内,将该区域均匀等间隔划分为11个量化级,分别为0,0.1,0.2,…,1,然后用量化级表示所述归一化数值。一些实施例中,可采用最近邻距离取整、向上取整或向下取整。例如,归一化数值为0.56,则采用邻近距离取整量化为0.6;若采用向上取整,则量化为0.6;若采用向下取整,则量化为0.5。
所述离散化处理采用熵最小化离散法(EMD),首先将待划分的各评价指标的归一化数值按次序排列,然后取每一对相连数值的中点作为断点候选集,通过循环评估候选集中的断点,数据被划分成两部分,并且分类结果的信息熵也被计算出来,然后选择使熵最小的断点加入断点集中,通过一个最小描述长度来规定所述熵最小化离散化的停止时间。
所述离散化处理采用比例K时间间隔离散法,通过调整离散的间隔大小和数量找到一个间隔尺度与所期望的准确率之间的一个权衡,将该权衡作为离散化偏差和发差之间的衡量标准。
步骤S1022,根据所述各项评价指标的标准化数值,利用熵权法计算得到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
例如,根据所述各项评价指标的标准化数值,利用熵权法计算得到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可以包括:
1)根据所述各项评价指标的标准化数值计算得到第i个主动配电网的第j个评价指标的比重,所述第i个主动配电网的第j个评价指标的比重pij为:
其中,yij为第i个主动配电网的第j个评价指标标准化数值,m为主动配电网的总个数;
2)根据所述第i个主动配电网的第j个评价指标的比重计算得到第j个评价指标的熵值,所述第j个评价指标的熵值ej为:
3)根据所述第j个评价指标的熵值计算得到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所述第j个评价指标的权重wj为:
其中,n为单个主动配电网的评价指标的个数。例如,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评价指标个数为15个。
步骤S103,对所述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加权积分,得到主动配电网的综合评价值。
所述主动配电网的综合评价值SDI为:
其中,wj为第j个评价指标的权重,xj为第j个评价指标的数值,n为评价指标的个数。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输入多维度的评价指标,分别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从而综合计算得到主动配电网的综合评价值,综合全面的对主动配电网的可持续发展性进行评价,为主动配电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加客观全面的参考依据。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主动配电网综合评价装置的示意图,用于执行图1所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方法步骤。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主动配电网综合评价装置2包括:
指标接收模块21,用于接收输入的用于主动配电网综合评价的多维度评价指标;
权重确定模块22,用于获取所述多维度评价指标中的各项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根据所述各项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计算得到各项评价指标的数值,并根据所述各项评价指标的数值确定所述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及
综合评价模块23,对所述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加权积分,得到主动配电网的综合评价值。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维度评价指标可以包括经济维度评价指标、环境维度评价指标、社会维度评价指标及运行维度评价指标。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经济维度评价指标可以包括:投资能力指标及经济效率指标;所述环境维度评价指标包括:污染指标、土地占用指标、气候指标及空气质量指标;所述社会维度评价指标包括:就业岗位指标、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指标、人均消耗新能源指标、收入水平指标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指标;所述运行维度评价指标包括:波动性指标、可靠性指标、灵活性指标及效率性指标。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权重确定模块22可以包括:
标准化数值确定单元,用于对所述各项评价指标的数值进行标准化,得到各项评价指标的标准化数值;及
权重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各项评价指标的标准化数值,利用熵权法计算得到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标准化数值确定单元可以包括:
归一化子单元,用于对所述各项评价指标的数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各项评价指标的归一化数值;及
离散化子单元,用于对所述各项评价指标的归一化数值进行离散化处理,得到各项评价指标的标准化数值。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归一化处理可通过下式完成,归一化数值可以为:
其中,为第i个主动配电网的第j个评价指标的数值,i=1,2,…,m,m为主动配电网的总个数;j=1,2,…,n,n为单个主动配电网评价指标的总个数;为第i个主动配电网的第j个评价指标的归一化数值。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离散化处理可以采用等间隔离散法、熵最小化离散法或比例K时间间隔离散法。
图4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3包括:处理器30、存储器31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31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3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32。所述处理器3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32时实现如实施例1中所述的各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1所示的步骤S101至S103。或者,所述处理器3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32时实现上述主动配电网综合评价装置实施例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例如图3所示模块21至23的功能。
示例性地,所述计算机程序32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单元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31中,并由所述处理器30执行,以完成本申请。所述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所述计算机程序32在所述终端设备3中的执行过程。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32可以被分割成指标接收模块21、权重确定模块22和综合评价模块23,各个模块的具体功能如下:
指标接收模块21,用于接收输入的用于主动配电网综合评价的多维度评价指标;
权重确定模块22,用于获取所述多维度评价指标中的各项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根据所述各项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计算得到各项评价指标的数值,并根据所述各项评价指标的数值确定所述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
综合评价模块23,对所述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加权积分,得到主动配电网的综合评价值。
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计算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30、存储器3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4仅仅是终端设备3的示例,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3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所述终端设备3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所称处理器3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存储器31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3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终端设备3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器31也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3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终端设备3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31还可以既包括所述终端设备3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31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32以及所述终端设备3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所述存储器3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主动配电网综合评价方法各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1所示的步骤S101至步骤S103。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主动配电网综合评价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主动配电网综合评价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是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主动配电网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输入的用于主动配电网综合评价的多维度评价指标;
获取所述多维度评价指标中的各项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根据所述各项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计算得到各项评价指标的数值,并根据所述各项评价指标的数值确定所述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
对所述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加权积分,得到主动配电网的综合评价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配电网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维度评价指标包括经济维度评价指标、环境维度评价指标、社会维度评价指标及运行维度评价指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配电网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经济维度评价指标包括:投资能力指标及经济效率指标;
所述环境维度评价指标包括:污染指标、土地占用指标、气候指标及空气质量指标;
所述社会维度评价指标包括:就业岗位指标、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指标、人均消耗新能源指标、收入水平指标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指标;
所述运行维度评价指标包括:波动性指标、可靠性指标、灵活性指标及效率性指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配电网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各项评价指标的数值确定所述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包括:
对所述各项评价指标的数值进行标准化,得到各项评价指标的标准化数值;
根据所述各项评价指标的标准化数值,利用熵权法计算得到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动配电网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各项评价指标的数值进行标准化,得到各项评价指标的标准化数值,包括:
对所述各项评价指标的数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各项评价指标的归一化数值;
对所述各项评价指标的归一化数值进行离散化处理,得到各项评价指标的标准化数值。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动配电网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各项评价指标的数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包括:
所述归一化数值为:
其中,为第i个主动配电网的第j个评价指标的数值,i=1,2,…,m,m为主动配电网的总个数;j=1,2,…,n,n为单个主动配电网评价指标的总个数;为第i个主动配电网的第j个评价指标的归一化数值。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动配电网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散化处理采用等间隔离散法、熵最小化离散法或比例K时间间隔离散法。
8.一种主动配电网综合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指标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输入的用于主动配电网综合评价的多维度评价指标;
权重确定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多维度评价指标中的各项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根据所述各项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计算得到各项评价指标的数值,并根据所述各项评价指标的数值确定所述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及
综合评价模块,对所述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加权积分,得到主动配电网的综合评价值。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主动配电网综合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权重确定模块包括:
标准化数值确定单元,用于对所述各项评价指标的数值进行标准化,得到各项评价指标的标准化数值;及
权重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各项评价指标的标准化数值,利用熵权法计算得到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
10.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主动配电网综合评价方法的步骤。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主动配电网综合评价方法的步骤。
CN201910575698.2A 2019-06-28 2019-06-28 主动配电网综合评价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03100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75698.2A CN110310035A (zh) 2019-06-28 2019-06-28 主动配电网综合评价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75698.2A CN110310035A (zh) 2019-06-28 2019-06-28 主动配电网综合评价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10035A true CN110310035A (zh) 2019-10-08

Family

ID=68078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75698.2A Pending CN110310035A (zh) 2019-06-28 2019-06-28 主动配电网综合评价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1003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80068A (zh) * 2019-11-18 2020-04-28 中能瑞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能表运行状态评价方法和装置
CN111311084A (zh) * 2020-02-10 2020-06-19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发电网可行性的综合评价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415061A (zh) * 2020-02-10 2020-07-14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的综合评价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06905A (zh) * 2017-08-01 2017-12-22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改进的电网企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06905A (zh) * 2017-08-01 2017-12-22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改进的电网企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姚峰: ""基于主客观权重的配电网规划效益评价"", 《电网与清洁能源》 *
管强: ""配电网项目投资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研究"", 《管理观察》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80068A (zh) * 2019-11-18 2020-04-28 中能瑞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能表运行状态评价方法和装置
CN111311084A (zh) * 2020-02-10 2020-06-19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发电网可行性的综合评价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415061A (zh) * 2020-02-10 2020-07-14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的综合评价方法及装置
CN111415061B (zh) * 2020-02-10 2022-07-22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的综合评价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alther et al. Design of regional production networks for second generation synthetic bio-fuel–A case study in Northern Germany
Taskhiri et al. Emergy-based fuzzy optimization approach for water reuse in an eco-industrial park
Pickering et al. District energy system optimisation under uncertain demand: Handling data-driven stochastic profiles
Xiaoyi et al. IoT driven framework based efficient green energy management in smart cities using multi-objective distributed dispatching algorithm
CN110310035A (zh) 主动配电网综合评价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120259749A1 (en) Demand response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a smart portal
Golušin et al.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al to sustainable energy development in the region of Western Balkans–Current level and requirements
Li et al. Incentivizing distributed energy trading among prosumers: A general Nash bargaining approach
Yang Price-responsive early charging control based on data mining for electric vehicle online scheduling
Cañigueral et al. Flexibility management of electric vehicles based on user profiles: The Arnhem case study
Keck et al. Drivers and benefits of shared demand-side battery storage–an Australian case study
Kühnbach et al. How much energy autonomy can decentralised photovoltaic generation provide? A case study for Southern Germany
Abada et al. An innovative approach for the optimal sizing of mini-grids in rural areas integrating the demand, the supply, and the grid
Stephen et al. Non-Gaussian residual based short term load forecast adjustment for distribution feeders
Mena et al. Multi-objective two-stage stochastic unit commitment model for wind-integrated power systems: A compromise programming approach
Appino et al. Storage scheduling with stochastic uncertainties: Feasibility and cost of imbalances
CN113112245A (zh) 一种公共机构多层级能耗定额智能管理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KR20160116068A (ko) 하폐수처리장의 전력부하, ess 및 재이용수 등을 활용하여 신재생에너지를 설비대상별 또는 하폐수처리장 별로 운영하는 수요반응 서비스 자원 확보 시스템 및 방법
Leiva et al. Data-driven flexibility prediction in low voltage power networks
Wang et al. Three-dimensional maturity model of regional power users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ubiquitous power internet of things
CN116388293A (zh) 一种新能源配建储能电站的联合优化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15907927A (zh) 一种虚拟电厂报价辅助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Xu et al. CVaR‐based method for optimizing the contract bidding strategy of PV power stations
CN106530138A (zh) 用电避峰调度方法和装置
Dokuchaev et al. Optimal energy storing and selling in continuous time stochastic multi-battery sett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00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