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09166A - 一种可溯源的地理高程数据补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溯源的地理高程数据补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09166A
CN110309166A CN201910618431.7A CN201910618431A CN110309166A CN 110309166 A CN110309166 A CN 110309166A CN 201910618431 A CN201910618431 A CN 201910618431A CN 110309166 A CN110309166 A CN 1103091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altitude data
value
geographical
geographical altitu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1843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09166B (zh
Inventor
李彭伟
郭婉
李亚钊
冯燕来
郑宇杰
李子
陈杰
欧阳慈
阚凌志
李文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TC 28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ETC 28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TC 28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ETC 28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91061843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0916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091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091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091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091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3Updating
    • G06F16/2365Ensuring data consistency and integr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9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ba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溯源的地理高程数据补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基于数据精度与数据范围建立平面地理栅格图,对原始数据进行栅格化分幅管理;2、根据平面地理栅格图,对数据进行预处理,自上而下进行数据唯一化补齐;3、建立数据的溯源信息,构建全要素的数据访问体系。本发明有效地实现了地理高程数据的补齐方法,有效的解决了地理数据缺失、数据内容不一致以及数据价值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可溯源的地理高程数据补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溯源的地理高程数据补齐方法。
背景技术
在当前各种地理信息系统与仿真平台中,要想达到形象、真实的效果,必要要有一份完整有效的高程数据作为支撑。同时,对高程数据的使用逐渐出现容量大、时效高、并发多、延迟小、内存占用低、数据连续等要求。如何稳定、高效、连续的管理并使用这些地理高程数据,日益成为衡量系统的关键性技术,传统的分层控制方法日渐不能满足需求,特别是简单的求几何平均数的方法容易造成数据的失真,从而影响数据的实用性。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溯源的地理高程数据补齐方法,该方法基于统一的空间,通过将输入的通用高程数据进行栅格化处理,形成可快速访问的规格化数据文件,在此基础上遍历数据文件集,在发现数据数据精度不连续时,通过多维线性拟合方法自动实现数据的向上补齐,避免出现数据空洞,在补齐过程中记录相关编码信息,支撑数据溯源。该方法有效的解决了地理高程数据精度不一致时的空洞现象,确保了数据访问的连续性。
技术方案: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溯源的地理高程数据补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输入的地理高程数据文件进行标准化处理;
步骤2,对标准化处理后的地理高程数据,补齐数据空洞;
步骤3,记录溯源信息。
步骤1包括:
步骤1-1,进行范围计算:遍历地理高程数据文件内的各个点阵,获取其经纬度,计算得到最大包围盒,最大包围盒内补充的区域高程值被设为非法值,非法值是指该值为人工补充的未知值,用于后续的数据查询处理;
步骤1-2,确定命名规则:根据精度Presion计算得到层号LayerID,根据经度Lng计算得到列号LngID,根据纬度Lat计算得到行号LatID,考虑到经纬度为浮点数,为加快检索,可以将经纬度规格化到一个整数值(在地理上经度线是贯穿南北极的线,维度是平行于赤道的线,根据这个背景可以用纬度来模拟行号,用经度来模拟列号):
LayerID=65/(180*pow(2,Prision/65)),
LngID=((((int)fabs(-180.0-Lng))%360)+(fabs(Lng)-abs((int)Lng)))/65,
LatID=((((int)fabs(-90.0-Lat))%180)+(fabs(Lat)-abs((int)Lat)))/65,
其中,pow表示括号内第一参数对应的第二个参数的幂次方,fabs表示浮点数的绝对值,abs表示整数值的绝对值,int表示四舍五入取整;记时间为T,则地理高程数据文件的唯一标识命名为:LayerID+LngID+LatID+T;
步骤1-3,生成标准化文件:
记标准化后的地理高程数据文件结构表达为GeoDemStruct:
GeoDemStructi={Lng,Lat,Precision,ID,IDorigin,MinAlt,MaxAlt},
其中GeoDemStructi表示第i个地理高程数据文件,Lng表示第i个地理高程数据的起始经度,Lat表示第i个地理高程数据的起始纬度;Precision表示第i个地理高程数据的精度,用米表示;ID表示第i个地理高程数据的唯一标识,即目标的编码;IDorigin表示第i个地理高程数据的数据来源,MinAlt与MaxAlt分别表示第i个地理高程数据的最小高程数据值和最大高程数据值。
步骤2包括:
步骤2-1,根据经纬度与精度值查找标准化后的地理高程数据文件,如能找到对应的地理高程数据文件,则通过如下过程获取具体高程值:
记找到的地理高程数据文件为GeoDemX,定义LngDif为所述地理高程数据文件的经度范围,LatDif为所述地理高程数据文件的纬度范围;
定义可变参数dFlag,可变参数dFlag的值为采样间隔与数据精度的比值;
定义参数LatPixel=LatDif*dFlag;
定义参数LngPixel=LngDif*dFlag;
计LatMin为LatPixel的整数值,LngMin为LngPixel的整数值,
定义LatMax为LatPixel的向上取整值,定义LngMax为LngPixel向上取整值;
定义参数dDelta=LngPixel–LatMin;如果dDelta大于1,则dDelta=1,如果dDelete小于0,则dDelta=0;
读取GeoDemX内的数据形成数组DemData[Count],参数Count值为65*65;
定义参数wEle=DemData[LngMin*65+LngMin]*(1–dDelta)+DemData[LatMax*65+LngMin]*dDelta;
参数eEle=DemData[LatMin*65+LngMax]*(1–dDelta)+DemData[LatMax*65+LngMax]*dDelta;
则对应经纬度最终的高程数据值为wEle*(1–dDelta)+eEle*dDelta;
步骤2-2,如果不能找到对应的地理高程数据文件,则查找该地理空间范围内存在的最精细地理高程数据文件GeoDemy,并重复步骤2-1获取高程数据值。
步骤3包括:
步骤3-1,更新GeoDemX的数据来源,该值为提供此次访问的真实数据文件的文件名ID,对输入的地理高程数据按精度、范围进行划分,建立平面地理栅格图(因为一般的原始高程文件都比较大,不利于处理,业界都会根据需要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但该标准与具体的应用模式相关),并在平面地理栅格图内为所有数据建立唯一标识,生成标准化文件;
步骤3-2,从低精度(小比例尺)到高精度(大比例尺)遍历平面地理栅格图中的所有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唯一化识别,构建原则为,对同一位置、同一目标优先使用高精度数据,没有高精度数据时使用低精度数据,确保数据的完整性,该步骤中的核心环节是如何对数据进行采样;一般地,30米以上的为低精度高程数据,30米以下为高精度高程数据。
步骤3-3,对数据进行归一,经过该步骤后将形成一份内容完整、要素齐全、溯源关系明确的数据集合。
步骤3-3包括:
步骤3-3-1,初始层号i为0;
步骤3-3-2,根据经度计算得到列号ColID,根据纬度计算得到行号RowID:
ColID=((((int)fabs(-180.0-Lng))%360)+(fabs(Lng)-abs((int)Lng)))/pow(0.5,i);
RowID=((((int)fabs(-90.0-Lat))%180)+(fabs(Lat)-abs((int)Lat)))/pow(0.5,i),
生成符合命名规则的文件名FileID:
FileID=(_int64)i*0x100000000+RowID*0x10000+ColID+T;
步骤3-3-3,查找FileID文件是否存在,如存在且不是非法值,则返回该FileID文件内的对应的高程值,并记录溯源信息为层号i,行号RowID,列号ColID,否则i+1,返回步骤3-3-1。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的可溯源的地理高程数据补齐方法的优点在于:1、通过对通用高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形成了标准化的离散文件集合,该集合便于数据的灵活分析;2、解决了空间范围内数据精度不连续时产生的数据空洞问题;3、在数据处理过程中记录了核心操作信息,便于数据的追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更进一步的具体说明,本发明的上述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
图1是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高程数据标准化处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数据补齐与溯源过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包围盒计算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标准化文件内容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对输入的一份非规则数据进行处理示意图。
图7是从10米精度数据中找到对应的数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步骤如下:
步骤1、如图2所示,对通用地理高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生成具备格式化特征的离散地理数据文件,并能根据经纬度范围、数据精度等生成唯一标识ID,便于后续的追溯处理。
步骤1包括:
步骤1-1,进行范围计算:遍历地理高程数据内的各个点阵(如图6和图7的最左侧所示,其描述了经纬度范围内每一个采样点的高程数据值),获取其经纬度,计算得到最大包围盒。如图4所示。经过该步骤后,最大包围盒内补充的区域高程值被设为非法值,非法值一般取一个极大值,如地球最高点不超过5万,最低点不低于5万米,则将最大的非法值置为5万,最小的非法值置为负5万,便于后续识别处理。
步骤1-2,确定命名规则:
要从海量的文件中快速命中符合条件的文件,需要一套较好的命名规则,该规则能体现数据的一些特征,如经纬度、精度、时间等。在此,本发明设计了一套即符合规范又能灵活运用的命名规则,其根据精度Presion计算得到层号LayerID,根据经度Lng计算得到列号LngID,根据纬度Lat计算得到LatID:
LayerID=65/(180*pow(2,Prision/65)),
LngID=((((int)fabs(-180.0-Lng))%360)+(fabs(Lng)-abs((int)Lng)))/65,
LatID=((((int)fabs(-90.0-Lat))%180)+(fabs(Lat)-abs((int)Lat)))/65,
记时间为T,则地理高程数据文件的唯一标识命名为“LayerID+LngID+LatID+T”;
上述公式中的数值65可根据需要设置;
步骤1-3,填充数据生成标准化文件:
生成如图5所示的数据文件,内容以16进制表示,之所以用16进制表示,是为了更好的保证数据的浮点精度;
记标准化后的地理高程数据文件结构表达为GeoDemStruct:
GeoDemStructi={Lng,Lat,Precision,ID,IDorigin,MinAlt,MaxAlt}
其中GeoDemStructi表示第i个数据文件,Lng表示该数据的起始经度,Lat表示该数据的起始纬度。Precision表示该数据的精度,通常用米表示。ID号表示目标的编码,该编码能描述数据的位置、大小等信息。IDorigin表示该文件的数据来源,通常与ID相等,如不相等,则说明该文件内的数据是通过其他文件计算得出,改值用于数据追溯用。MinAlt与MaxAlt分别表示该份数据的最小和最大高程数据值,这两个值有助于对文件的快速校验。
步骤2、遍历地理高程数据文件列表,检测不同精度层之间是否存在空洞,在此检索过程中要利用到前文所述的文件名生成方法,即根据精度、经纬度等生成唯一ID,如有空洞则进行补齐,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根据经纬度与精度值查找文件,如能找到对应的文件,则调用如下过程获取具体高程值:
(1)、记找到的文件为GeoDemX,定义LngDif为该文件的经度范围,LatDif为该文件的纬度范围。
(2)、定义可变参数dFlag,该参数一般与实际应用有关,本发明推荐该值为采样间隔与数据精度的比值。
(3)、定义参数LatPixel=LatDif*dFlag;定义参数LngPixel=LngDif*dFlag,计LatMin为LatPixel的整数值,定义LngMin为LngPixel的整数值,定义LatMax为LatPixel的向上取整值,定义LngMax为LngPixel向上取整值;
(4)、定义参数dDelta=LngPixel–LatMin;如果dDelta大于1,则dDelta=1,如果dDelete小于0,则dDelta=0;
(5)、读取GeoDemX内的数据形成数组DemData[Count],Count值与实际应用相关,本发明推荐为65*65;
定义wEle=DemData[LngMin*65+LngMin]*(1–dDelta)+DemData[LatMax*65+LngMin]*dDelta;
eEle=DemData[LatMin*65+LngMax]*(1–dDelta)+DemData[LatMax*65+LngMax]*dDelta;
则最终的结果值为wEle*(1–dDelta)+eEle*dDelta;
其次,如不能找到对应的文件,则查找该范围内存在的最精细高程数据文件GeoDemy,最精细即指的是图3中可找到的最底层,重复以上步骤获取高程数据值。通过这两个步骤可有效解决数据空洞问题。
步骤3、更新GeoDemX的IDorigin,该值为提供此次访问的真实数据文件的ID。该ID由前文所述的计算方法得到,即根据精度、经纬度等计算而来。
在实际的数据采集与处理过程中,很难具备各级精度都完整的数据,如高程数据一般可分为90米精度、30米精度、10米精度等,但往往会存在某一精度数据不存在的情况,也就是数据空洞。对于指定的经纬度,获取的高程数据有可能是由这多个精度的数据融合而来的,为了准确掌握具体的数据采信过程,也就是溯源,需要记录详细的溯源信息,如图3所示。
实施例
本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对于输入的一份非规则数据进行处理,如图6所示;
步骤二:访问051090对应的90米精度数据,由于该网格为非法值,而30米精度的数据是空洞,则找10米精度对应的高程数据。
步骤三:从10米精度数据中找到050110对应的数据,如图7所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溯源的地理高程数据补齐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Claims (5)

1.一种可溯源的地理高程数据补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输入的地理高程数据文件进行标准化处理;
步骤2,对标准化处理后的地理高程数据,补齐数据空洞;
步骤3,记录溯源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包括:
步骤1-1,进行范围计算:遍历地理高程数据文件内的各个点阵,获取其经纬度,计算得到最大包围盒,最大包围盒内补充的区域高程值被设为非法值;
步骤1-2,确定命名规则:根据精度Presion计算得到层号LayerID,根据经度Lng计算得到列号LngID,根据纬度Lat计算得到行号LatID:
LayerID=65/(180*pow(2,Prision/65)),
LngID=((((int)fabs(-180.0-Lng))%360)+(fabs(Lng)-abs((int)Lng)))/65,
LatID=((((int)fabs(-90.0-Lat))%180)+(fabs(Lat)-abs((int)Lat)))/65,
其中,pow表示括号内第一参数对应的第二个参数的幂次方,fabs表示浮点数的绝对值,abs表示整数值的绝对值,int表示四舍五入取整;记时间为T,则地理高程数据文件的唯一标识命名为:LayerID+LngID+LatID+T;
步骤1-3,生成标准化文件:
记标准化后的地理高程数据文件结构表达为GeoDemStruct:
GeoDemStructi={Lng,Lat,Precision,ID,IDorigin,MinAlt,MaxAlt},
其中GeoDemStructi表示第i个地理高程数据文件,Lng表示第i个地理高程数据的起始经度,Lat表示第i个地理高程数据的起始纬度;Precision表示第i个地理高程数据的精度,用米表示;ID表示第i个地理高程数据的唯一标识,即目标的编码;IDorigin表示第i个地理高程数据的数据来源,MinAlt与MaxAlt分别表示第i个地理高程数据的最小高程数据值和最大高程数据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包括:
步骤2-1,根据经纬度与精度值查找标准化后的地理高程数据文件,如能找到对应的地理高程数据文件,则通过如下过程获取具体高程值:
记找到的地理高程数据文件为GeoDemX,定义LngDif为所述地理高程数据文件的经度范围,LatDif为所述地理高程数据文件的纬度范围;
定义可变参数dFlag,可变参数dFlag的值为采样间隔与数据精度的比值;
定义参数LatPixel=LatDif*dFlag;
定义参数LngPixel=LngDif*dFlag;
计LatMin为LatPixel的整数值,LngMin为LngPixel的整数值,
定义LatMax为LatPixel的向上取整值,定义LngMax为LngPixel向上取整值;
定义参数dDelta=LngPixel–LatMin;如果dDelta大于1,则dDelta=1,如果dDelete小于0,则dDelta=0;
读取GeoDemX内的数据形成数组DemData[Count],参数Count值为65*65;
定义参数wEle=DemData[LngMin*65+LngMin]*(1–dDelta)+DemData[LatMax*65+LngMin]*dDelta;
参数eEle=DemData[LatMin*65+LngMax]*(1–dDelta)+DemData[LatMax*65+LngMax]*dDelta;
则对应经纬度最终的高程数据值为wEle*(1–dDelta)+eEle*dDelta;
步骤2-2,如果不能找到对应的地理高程数据文件,则查找该地理空间范围内存在的最精细地理高程数据文件GeoDemy,并重复步骤2-1获取高程数据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包括:
步骤3-1,更新GeoDemX的数据来源,该值为提供此次访问的真实数据文件的文件名ID,对输入的地理高程数据按精度、范围进行划分,建立平面地理栅格图,并在平面地理栅格图内为所有数据建立唯一标识,生成标准化文件;
步骤3-2,从低精度到高精度遍历平面地理栅格图中的所有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唯一化识别,对同一位置、同一目标优先使用高精度数据,没有高精度数据时使用低精度数据;
步骤3-3,对数据进行归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3包括:
步骤3-3-1,初始层号i为0;
步骤3-3-2,根据经度计算得到列号ColID,根据纬度计算得到行号RowID:
ColID=((((int)fabs(-180.0-Lng))%360)+(fabs(Lng)-abs((int)Lng)))/pow(0.5,i);
RowID=((((int)fabs(-90.0-Lat))%180)+(fabs(Lat)-abs((int)Lat)))/pow(0.5,i),
生成符合命名规则的文件名FileID:
FileID=(_int64)i*0x100000000+RowID*0x10000+ColID+T;
步骤3-3-3,查找FileID文件是否存在,如存在且不是非法值,则返回该FileID文件内的对应的高程值,并记录溯源信息为层号i,行号RowID,列号ColID,否则i+1,返回步骤3-3-1。
CN201910618431.7A 2019-07-10 2019-07-10 一种可溯源的地理高程数据补齐方法 Active CN1103091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18431.7A CN110309166B (zh) 2019-07-10 2019-07-10 一种可溯源的地理高程数据补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18431.7A CN110309166B (zh) 2019-07-10 2019-07-10 一种可溯源的地理高程数据补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09166A true CN110309166A (zh) 2019-10-08
CN110309166B CN110309166B (zh) 2021-10-01

Family

ID=68079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18431.7A Active CN110309166B (zh) 2019-07-10 2019-07-10 一种可溯源的地理高程数据补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0916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17283A (zh) * 2020-08-07 2020-12-01 西安羚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视景仿真中大范围真实地形创建与呈现方法
WO2021233478A1 (zh) * 2020-05-19 2021-11-25 南京师范大学 一种图像操作信息的层次编码与溯源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052241A (ko) * 2011-11-11 2013-05-2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사용자 스케치기반 지형 저작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3678657A (zh) * 2013-12-24 2014-03-26 北京中科大洋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地形高程数据存储和读取的方法
CN105786994A (zh) * 2016-02-18 2016-07-20 济南迅捷万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的油气田勘探开发信息集成系统及方法
CN106295406A (zh) * 2016-08-13 2017-01-04 深圳市樊溪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区块链自安全存储系统及其方法
CN108010103A (zh) * 2017-11-24 2018-05-08 武汉大学 复杂河道地形快速精细生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052241A (ko) * 2011-11-11 2013-05-2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사용자 스케치기반 지형 저작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3678657A (zh) * 2013-12-24 2014-03-26 北京中科大洋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地形高程数据存储和读取的方法
CN105786994A (zh) * 2016-02-18 2016-07-20 济南迅捷万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的油气田勘探开发信息集成系统及方法
CN106295406A (zh) * 2016-08-13 2017-01-04 深圳市樊溪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区块链自安全存储系统及其方法
CN108010103A (zh) * 2017-11-24 2018-05-08 武汉大学 复杂河道地形快速精细生成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徐晓庆等: "不同数字高程模型电子地图的数据格式转换", 《信息技术》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33478A1 (zh) * 2020-05-19 2021-11-25 南京师范大学 一种图像操作信息的层次编码与溯源方法
CN112017283A (zh) * 2020-08-07 2020-12-01 西安羚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视景仿真中大范围真实地形创建与呈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09166B (zh) 2021-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88559B (zh) 地理空间应用下的命名实体识别方法及系统、计算机程序
US7046827B2 (en) Adapting point geometry for storing address density
US6816779B2 (en) Programmatically computing street intersections using street geometry
CN103425772B (zh) 一种具有多维信息的海量数据查询方法
CN109635068A (zh) 云计算环境下的海量遥感数据高效组织及快速检索方法
CN103077201B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主动迭代探测的未知位置估算方法
CN111522892B (zh) 地理要素的检索方法及装置
CN107741982B (zh) 一种坐标与行政区域匹配系统及方法
CN109933797A (zh) 基于Jieba分词及地址词库的地理编码方法和系统
US20090125488A1 (en) Geographic XM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CN110309166A (zh) 一种可溯源的地理高程数据补齐方法
WO2020108345A1 (zh) 数据库索引以及数据库查询的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Nguyen et al. A multi-perspective approach to interpreting spatio-semantic changes of large 3D city models in CityGML using a graph database
CN113626437B (zh) 一种海量矢量数据快速查询方法及系统
CN110060472A (zh) 道路交通事件定位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和设备
Bakalov et al. A network model for the utility domain
CN116049521A (zh) 一种基于空间网格编码的时空数据检索方法
CN107844538B (zh) 面向山区村镇的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数据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6649813B (zh) 一种基于环境感知与用户反馈的垂直领域知识库构建方法
CN107368556B (zh) 一种输电线路多源地理信息一致性匹配系统
Lisowski et al. Tools for the Storage and Analysis of Spatial Big Data
CN112035465A (zh) 一种地理空间数据归一化方法及系统
CN116701555A (zh) Poi数据融合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391615B (zh) 一种输电线路多源地理信息一致性匹配方法
Wang et al.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f Geodetic Database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No.1 Lingshan South Road, Qixia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210000

Applicant after: THE 28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ELECTRONICS TECHNOLOGY Group Corp.

Address before: 210007 No. 1 East Street, alfalfa garden, Jiangsu, Nanjing

Applicant before: THE 28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ELECTRONICS TECHNOLOGY Group Corp.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