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08591B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08591B
CN110308591B CN201910704305.3A CN201910704305A CN110308591B CN 110308591 B CN110308591 B CN 110308591B CN 201910704305 A CN201910704305 A CN 201910704305A CN 110308591 B CN110308591 B CN 1103085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light module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groove
region
pl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0430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08591A (zh
Inventor
王君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0430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0859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085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085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085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085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3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38Linear indentations or grooves, e.g. arc-shaped grooves or meandering grooves, extending over the full length or width of the light gu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on the light output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3Prismatic sheet or layer; Brightness enhancement element, sheet or lay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18Sensors therefor using electro-optical elements or layers, e.g. electroluminescent sens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 G02F1/133607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the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 including light directing or refracting elements, e.g. prisms or lense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提高背光模组经由指纹识别区域所射出的光线数量,进而改善显示装置的亮度均一性。上述背光模组包括:指纹识别区域和围绕指纹识别区域的非指纹识别区域;光学膜层,光学膜层包括出光面以及设置在出光面上的多个槽体结构;槽体结构包括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其中,第一槽体在背光模组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指纹识别区域交叠,第二槽体位于非指纹识别区域;单位面积内,经由第一槽体射出的光线数量大于经由第二槽体射出的光线数量。上述背光模组用于向显示面板提供光线。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显示装置来说,显示装置具有指纹识别区域和非指纹识别区域,以液晶显示面板为例,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当显示装置采用屏内指纹识别时,用于识别指纹的光感传感器设置在显示面板内部,即设置在衬底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如此一来,光感传感器就会挤占指纹识别区域中子像素的设置空间,对背光模组射出的光线造成遮挡,使显示面板在指纹识别区域内所接收到的光线数量减小,导致显示面板在单位面积内经由指纹识别区域射出的光线强度较小,进而导致指纹识别区域的发光亮度低于非指纹识别区域的发光亮度,影响了显示装置的亮度均一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提高了背光模组经由指纹识别区域所射出的光线数量,进而改善了显示装置的亮度均一性。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指纹识别区域和围绕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非指纹识别区域;
光学膜层,所述光学膜层包括出光面以及设置在所述出光面上的多个槽体结构;
所述槽体结构包括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其中,所述第一槽体在背光模组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指纹识别区域交叠,所述第二槽体位于所述非指纹识别区域;
单位面积内,经由所述第一槽体射出的光线数量大于经由所述第二槽体射出的光线数量。
可选的,所述槽体结构朝向出光方向凸起于所述出光面。
可选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和增光片,所述增光片位于所述导光板朝向背光模组出光面的一侧;
所述光学膜层包括导光板和/或增光片。
可选的,所述光学膜层包括导光板;
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槽体之间的间距小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槽体之间的间距。
可选的,所述第一槽体在背光模组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指纹识别区域内。
可选的,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围绕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过渡区域,所述非指纹识别区域围绕所述过渡区域;
所述槽体结构还包括第三槽体,所述第三槽体在背光模组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过渡区域交叠;
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槽体之间的间距为d1,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槽体之间的间距为d2,相邻两个第三槽体之间的间距为d3,d1<d3<d2。
可选的,所述过渡区域包括第一过渡子区域和第二过渡子区域,所述第二过渡子区域位于所述第一过渡子区域靠近所述非指纹识别区域的一侧;
所述第二过渡子区域内相邻两个所述第三槽体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一过渡子区域内相邻两个第三所述槽体之间的间距。
可选的,所述光学膜层包括增光片;
沿背光模组所在平面,所述第一槽体在垂直于延伸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槽体在垂直于延伸方向上的宽度;
和/或,所述第一槽体在垂直于背光模组所在平面方向上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槽体在垂直于背光模组所在平面方向上的高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槽体包括与所述出光面相交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之间的夹角为A1,85°≤A1≤95°。
可选的,所述第一槽体在背光模组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指纹识别区域内。
可选的,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围绕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过渡区域,所述非指纹识别区域围绕所述过渡区域;
所述槽体结构还包括第三槽体,所述第三槽体在背光模组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过渡区域交叠;
沿背光模组所在平面,所述第一槽体在垂直于延伸方向上的宽度为L1,所述第二槽体在垂直于延伸方向上的宽度为L2,所述第三槽体在垂直于延伸方向上的宽度为L3,L1>L3>L2;
和/或,所述第一槽体在垂直于背光模组所在平面方向上的高度为H1,所述第二槽体在垂直于背光模组所在平面方向上的高度为H2,所述第三槽体在垂直于背光模组所在平面方向上的高度为H3,H1>H3>H2。
可选的,所述过渡区域包括第一过渡子区域和第二过渡子区域,所述第二过渡子区域位于所述第一过渡子区域靠近所述非指纹识别区域的一侧;
沿背光模组所在平面,所述第二过渡子区域内所述第三槽体在垂直于延伸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过渡子区域内所述第三槽体在垂直于延伸方向上的宽度;
和/或,所述第二过渡子区域内所述第三槽体在垂直于背光模组所在平面方向上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过渡子区域内所述第三槽体在垂直于背光模组所在平面方向上的高度。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上述背光模组;
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面板指纹识别区域和围绕所述面板指纹识别区域的面板非指纹识别区域;其中,所述面板指纹识别区域在所述背光模组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背光模组的指纹识别区域交叠。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光学膜层的出光面设置有槽体结构,光学膜层中传输的光线会在槽体结构内发生进一步的折射和反射,改变其传输方向,从而使更多数量的光线从光学膜层射出,以实现增亮的效果。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中,通过在单位面积内增大经由第一槽体所射出的光线数量,能够使第一槽体相较于第二槽体实现更大程度的增亮,也就是说,在该背光模组中,增大了单位面积内经由指纹识别区域射入至显示面板的光线数量,使其大于经由非指纹识别区域射入至显示面板光线数量,而增大的这部分光线数量就能够补偿被光感传感器遮挡的那部分光线数量,从而使得显示装置在指纹识别区域和非指纹识别区域内的发光亮度趋于相同,提高了显示装置的亮度均一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导光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导光板的局部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增光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局部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增光片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增光片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局部放大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来描述槽体,但这些槽体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槽体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槽体也可以被称为第二槽体,类似地,第二槽体也可以被称为第一槽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局部剖视图,该背光模组包括指纹识别区域1和围绕指纹识别区域1的非指纹识别区域2;光学膜层3,光学膜层3包括出光面4以及设置在出光面4上的多个槽体结构5。其中,槽体结构5包括第一槽体6和第二槽体7,其中,第一槽体6在背光模组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指纹识别区域1交叠,第二槽体7位于非指纹识别区域2;单位面积内,经由第一槽体6射出的光线数量大于经由第二槽体7射出的光线数量。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显示装置来说,显示装置具有指纹识别区域和非指纹识别区域,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背光模组的指纹识别区域1与显示装置的指纹识别区域对应,背光模组的非指纹识别区域2与显示装置的非指纹识别区域对应。
光学膜层3的出光面4设置有槽体结构5,光学膜层3中传输的光线会在槽体结构5内发生进一步的折射和反射,改变其传输方向,从而使更多数量的光线从光学膜层3射出,以实现增亮的效果。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中,通过在单位面积内增大经由第一槽体6所射出的光线数量,能够使第一槽体6相较于第二槽体7实现更大程度的增亮,也就是说,在该背光模组中,增大了单位面积内经由指纹识别区域1射入至显示面板的光线数量,使其大于经由非指纹识别区域2射入至显示面板光线数量,而增大的这部分光线数量就能够补偿被光感传感器遮挡的那部分光线数量,从而使得显示装置在指纹识别区域和非指纹识别区域内的发光亮度趋于相同,提高了显示装置的亮度均一性。
请再次参见图1和图2,槽体结构5朝向出光方向凸起于出光面4,此时,槽体结构5相当于棱镜,能够对光学膜层3中传输的光线进行进一步的折射和发射,保证更多数量的光线射出,实现增亮。
如图3所示,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8、扩散片9和增光片10,其中,导光板8用于将光源提供的点光源转换为面光源,导光板8的出光面4设有多个槽体结构5,导光板8中传输的光线在槽体结构5内发生进一步的折射和反射,从而使更多的光线从导光板8射出,实现增亮。扩散片9位于导光板8朝向背光模组出光面4的一侧,扩散片9中设置有扩散粒子,导光板8射出的光线在扩散片9中发生无规律的折射进行光学扩散以实现拓宽视角。增光片10位于扩散片9朝向背光模组出光面4的一侧,也就是位于导光板8朝向背光模组出光面4的一侧,增光片10用于将经由扩散片9射出的光线沿正视角度射出,实现聚光的效果,增光片10的出光面4设有多个槽体结构5,增光片10中传输的光线在槽体结构5内发生进一步的折射和反射,从而使更多的光线沿正视角度从增光片10射出,实现增亮。
基于此,请再次参见图3,光学膜层3包括导光板8和/或增光片10。当光学膜层3包括导光板8和/或增光片10时,通过在单位面积内增大经由第一槽体6所射出的光线数量,使第一槽体6相较于第二槽体7起到更大程度的增亮效果,从而使背光模组在单位面积内经由指纹识别区域1射入至显示面板的光线数量大于经由非指纹识别区域2射入至显示面板的光线数量。
可选的,如图4和图5所示,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局部剖视图,当光学膜层3包括导光板8时,相邻两个第一槽体6之间的间距d1小于相邻两个第二槽体7之间的间距d2。也就是说,相较于非指纹识别区域2内的第二槽体7,指纹识别区域1内的第一槽体6排布更为密集,因此,光线在导光板8中传输时,会有更多数量的光线传输至第一槽体6中,在第一槽体6中发生进一步折射和反射,从而保证了更多数量的光线经由第一槽体6射出,提高了单位面积内背光模组经由指纹识别区域1入射至显示面板的光线数量。
可选的,请再次参见图4,第一槽体6在背光模组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指纹识别区域1内。如此设置,第一槽体6仅位于指纹识别区域1,仅实现对指纹识别区域1进行更大程度的增亮,在保证背光模组经由指纹识别区域1射入显示面板的光线数量高于经由非指纹识别区域2射入显示面板的光线数量的前提下,还能保证背光模组经由指纹识别区域1中不同区域射入显示面板的光线数量均一,以及经由非指纹识别区域2中不同区域射入显示面板的光线数量均一,进而提高了显示装置中指纹识别区域整体亮度的均一性以及非指纹识别区域整体亮度的均一性。
当然,在本发明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以图6为例,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导光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第一槽体6也可贯穿指纹识别区域1在非指纹识别区域2内延伸,此时,第一槽体6的部分位于指纹识别区域1,仍可实现对指纹识别区域1进行更大程度的增亮。
可选的,如图7所示,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导光板的局部示意图,背光模组还包括围绕指纹识别区域1的过渡区域11,非指纹识别区域2围绕过渡区域11;槽体结构5还包括第三槽体12,第三槽体12在背光模组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过渡区域11交叠;相邻两个第一槽体6之间的间距为d1,相邻两个第二槽体7之间的间距为d2,相邻两个第三槽体12之间的间距为d3,d1<d3<d2。
通过在指纹识别区域1和非指纹识别区域2之间设置一过渡区域11,并且进一步调整过渡区域11内相邻两个第三槽体12之间的间距,实现第一槽体6、第三槽体12和第二槽体7的排布密度的递减,进而实现单位面积内第一槽体6、第三槽体12和第二槽体7增亮程度的递减,使得单位面积内,背光模组中经由指纹识别区域1、过渡区域11和非指纹识别区域2射入显示面板的光线数量的递减。如此设置,在显示装置中指纹识别区域和非指纹识别区域仍存在亮度差时,就能够实现指纹识别区域和非指纹识别区域的亮度过渡,避免显示装置在指纹识别区域和非指纹识别区域之间出现明显的亮度分界线,提高了显示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8所示,图8为图7的局部放大图,过渡区域11包括第一过渡子区域13和第二过渡子区域14,第二过渡子区域14位于第一过渡子区域13靠近非指纹识别区域2的一侧;第二过渡子区域14内相邻两个第三槽体12之间的间距d32大于第一过渡子区域13内相邻两个第三槽体12之间的间距d31。如此设置,沿着指纹识别区域1朝向非指纹识别区域2的方向,过渡区域11内第三槽体12的排布密度递减,增亮程度递减,从而实现背光模组经由过渡区域11射入显示面板的光线数量的递减,使显示装置的指纹识别区域与非指纹识别区域之间实现更为平缓的过渡。
可选的,如图9和图10所示,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增光片10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的局部剖视图,当光学膜层3包括增光片10时,沿背光模组所在平面,第一槽体6在垂直于延伸方向上的宽度L1大于第二槽体7在垂直于延伸方向上的宽度L2;和/或,第一槽体6在垂直于背光模组所在平面方向上的高度H1大于第二槽体7在垂直于背光模组所在平面方向上的高度H2。也就是说,相较于非指纹识别区域2内的第二槽体7,指纹识别区域1内的第一槽体6的尺寸更大,因此,光线在增光片10中传输时,会有更多数量的光线传输至第一槽体6中,在第一槽体6中发生进一步折射和反射,从而保证了更多数量的光线经由第一槽体6沿正视角度射出,提高了背光模组单位面积内经由指纹识别区域1沿正视角度入射至显示面板的光线数量。
可选的,请再次参见图10,第一槽体6包括与出光面4相交的第一斜面15和第二斜面16,第一斜面15与第二斜面16之间的夹角为A1,85°≤A1≤95°。对于在第一槽体6中沿同一方向传输的光线来说,相较于将第一槽体6的顶角设置为趋于直角,若A1小于85°,第一槽体6的顶角为较小的锐角,光线在第一斜面15或第二斜面16上形成的入射角较大,即,光线在第一槽体6中传输时发生全反射的概率较大,从而导致射出的光线数量较小,若A1大于95°,第一槽体6的顶角为较大的钝角,光线在第一斜面15或第二斜面16上形成的入射角较小,导致光线射出后会偏离正视角度。因此,将A1设置在85°~95°之间,不仅能够提高光线射出率,还能够进一步使得光线沿正视角度射出,优化了增亮效果。进一步的,A1可为90°。
可选的,请再次参见图9,第一槽体6在背光模组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指纹识别区域1内。如此设置,第一槽体6仅位于指纹识别区域1,仅实现对指纹识别区域1进行更大程度的增亮,在保证背光模组经由指纹识别区域1射入显示面板的光线数量高于经由非指纹识别区域2射入显示面板的光线数量的前提下,还能够保证背光模组经由指纹识别区域1中不同区域射入显示面板的光线数量均一,以及经由非指纹识别区域2中不同区域射入显示面板的光线数量均一,进而提高了显示装置中指纹识别区域整体亮度的均一性以及非指纹识别区域整体亮度的均一性。
当然,在本发明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以图11为例,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增光片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在本发明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槽体6也可贯穿指纹识别区域1在非指纹识别区域2内延伸,此时,第一槽体6的部分位于指纹识别区域1,仍可实现对指纹识别区域1进行更大程度的增亮。
可选的,如图12所示,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增光片10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背光模组还包括围绕指纹识别区域1的过渡区域11,非指纹识别区域2围绕过渡区域11;槽体结构5还包括第三槽体12,第三槽体12在背光模组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过渡区域11交叠;沿背光模组所在平面,第一槽体6在垂直于延伸方向上的宽度为L1,第二槽体7在垂直于延伸方向上的宽度为L2,第三槽体12在垂直于延伸方向上的宽度为L3,L1>L3>L2;和/或,第一槽体6在垂直于背光模组所在平面方向上的高度为H1,第二槽体7在垂直于背光模组所在平面方向上的高度为H2,第三槽体12在垂直于背光模组所在平面方向上的高度为H3,H1>H3>H2。
通过在指纹识别区域1和非指纹识别区域2之间设置一过渡区域11,并且进一步调整过渡区域11内第三槽体12的尺寸,实现第一槽体6、第三槽体12和第二槽体7的尺寸的递减,进而实现单位面积内第一槽体6、第三槽体12和第二槽体7的增亮程度的递减,使得单位面积内,背光模组中经由指纹识别区域1、过渡区域11和非指纹识别区域2射入显示面板的光线数量的递减。如此设置,在显示装置的指纹识别区域和非指纹识别区域仍存在亮度差时,就能够实现显示装置中指纹识别区域和非指纹识别区域的亮度过渡,避免显示装置在指纹识别区域和非指纹识别区域之间出现明显的亮度分界线,提高了显示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13所示,图13为图12的局部放大图,过渡区域11包括第一过渡子区域13和第二过渡子区域14,第二过渡子区域14位于第一过渡子区域13靠近非指纹识别区域2的一侧;沿背光模组所在平面,第二过渡子区域14内第三槽体12在垂直于延伸方向上的宽度L32小于第一过渡子区域13内第三槽体12在垂直于延伸方向上的宽度L31;和/或,第二过渡子区域14内第三槽体12在垂直于背光模组所在平面方向上的高度H32小于第一过渡子区域13内第三槽体12在垂直于背光模组所在平面方向上的高度H31。如此设置,沿着指纹识别区域1朝向非指纹识别区域2的方向,过渡区域11内第三槽体12的尺寸递减,增亮程度递减,从而实现背光模组在过渡区域11射入显示面板的光线数量的递减,使显示装置在指纹识别区域与非指纹识别区域之间实现更为平缓的过渡。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如图14所示,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背光模组100和显示面板200,显示面板200包括面板指纹识别区域2001和围绕面板指纹识别区域2001的面板非指纹识别区域2002;其中,面板指纹识别区域2001在背光模组10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背光模组100的指纹识别区域1交叠。其中,背光模组100的具体结构已经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当然,图14所示的显示装置仅仅为示意说明,该显示装置可以是例如手机、平板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电纸书或电视机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上述背光模组100,因此,采用该显示装置,在单位面积内,增大了背光模组100经由指纹识别区域1射入显示面板的光线数量,对被光感传感器遮挡的那部分光线数量进行了补偿,进而保证显示装置在指纹识别区域和非指纹识别区域的发光亮度趋于相同,提高了显示装置的亮度均一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光板和增光片,所述增光片位于所述导光板朝向背光模组出光面的一侧;
指纹识别区域和围绕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非指纹识别区域;
光学膜层,所述光学膜层包括出光面以及设置在所述出光面上的多个槽体结构,所述光学膜层包括导光板和增光片,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增光片之间设置有扩散片;
所述槽体结构包括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其中,所述第一槽体在背光模组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指纹识别区域交叠,所述第二槽体位于所述非指纹识别区域;
所述导光板朝向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一侧与所述增光片朝向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一侧,皆设置有所述槽体结构;
单位面积内,经由所述第一槽体射出的光线数量大于经由所述第二槽体射出的光线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结构朝向出光方向凸起于所述出光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层包括导光板;
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槽体之间的间距小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槽体之间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体在背光模组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指纹识别区域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围绕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过渡区域,所述非指纹识别区域围绕所述过渡区域;
所述槽体结构还包括第三槽体,所述第三槽体在背光模组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过渡区域交叠;
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槽体之间的间距为d1,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槽体之间的间距为d2,相邻两个第三槽体之间的间距为d3,d1<d3<d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区域包括第一过渡子区域和第二过渡子区域,所述第二过渡子区域位于所述第一过渡子区域靠近所述非指纹识别区域的一侧;
所述第二过渡子区域内相邻两个所述第三槽体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一过渡子区域内相邻两个第三所述槽体之间的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层包括增光片;
沿背光模组所在平面,所述第一槽体在垂直于延伸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槽体在垂直于延伸方向上的宽度;
和/或,所述第一槽体在垂直于背光模组所在平面方向上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槽体在垂直于背光模组所在平面方向上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体包括与所述出光面相交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之间的夹角为A1,85°≤A1≤95°。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体在背光模组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指纹识别区域内。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围绕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过渡区域,所述非指纹识别区域围绕所述过渡区域;
所述槽体结构还包括第三槽体,所述第三槽体在背光模组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过渡区域交叠;
沿背光模组所在平面,所述第一槽体在垂直于延伸方向上的宽度为L1,所述第二槽体在垂直于延伸方向上的宽度为L2,所述第三槽体在垂直于延伸方向上的宽度为L3,L1>L3>L2;
和/或,所述第一槽体在垂直于背光模组所在平面方向上的高度为H1,所述第二槽体在垂直于背光模组所在平面方向上的高度为H2,所述第三槽体在垂直于背光模组所在平面方向上的高度为H3,H1>H3>H2。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区域包括第一过渡子区域和第二过渡子区域,所述第二过渡子区域位于所述第一过渡子区域靠近所述非指纹识别区域的一侧;
沿背光模组所在平面,所述第二过渡子区域内所述第三槽体在垂直于延伸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过渡子区域内所述第三槽体在垂直于延伸方向上的宽度;
和/或,所述第二过渡子区域内所述第三槽体在垂直于背光模组所在平面方向上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过渡子区域内所述第三槽体在垂直于背光模组所在平面方向上的高度。
12.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面板指纹识别区域和围绕所述面板指纹识别区域的面板非指纹识别区域;其中,所述面板指纹识别区域在所述背光模组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背光模组的指纹识别区域交叠。
CN201910704305.3A 2019-07-31 2019-07-31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03085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04305.3A CN110308591B (zh) 2019-07-31 2019-07-31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04305.3A CN110308591B (zh) 2019-07-31 2019-07-31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08591A CN110308591A (zh) 2019-10-08
CN110308591B true CN110308591B (zh) 2022-10-21

Family

ID=68082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04305.3A Active CN110308591B (zh) 2019-07-31 2019-07-31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085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37136B (zh) * 2019-10-31 2022-07-1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1007680A (zh) * 2019-11-25 2020-04-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N110991288B (zh) * 2019-11-25 2022-10-1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1754875B (zh) * 2020-06-28 2022-04-19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2264A (zh) * 2002-10-24 2004-04-2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背光系统用的导光板
TW200732785A (en) * 2006-02-24 2007-09-01 Jemitek Electronics Corp Light guide pl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light guide plate pattern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49611A (zh) * 2013-01-02 2013-06-12 深超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棱镜片及使用该棱镜片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5334669B (zh) * 2015-12-09 2018-12-28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设备
CN106405938B (zh) * 2016-11-18 2019-07-0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背光模组、液晶显示设备
CN108710237B (zh) * 2018-04-27 2022-08-1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343274B (zh) * 2018-11-26 2022-02-1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的增光结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9709714A (zh) * 2019-01-16 2019-05-03 柳州阜民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背光单元
CN209707871U (zh) * 2019-01-16 2019-11-29 柳州阜民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背光单元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2264A (zh) * 2002-10-24 2004-04-2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背光系统用的导光板
TW200732785A (en) * 2006-02-24 2007-09-01 Jemitek Electronics Corp Light guide pl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light guide plate patter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08591A (zh) 2019-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08591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9804284B (zh) 导光板、面光源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US10310164B2 (en) Display backlight having lightguide with variable density light extraction elements
US6379017B2 (en) Illuminating system
KR20160022224A (ko) 도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EP2594972A2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thereof
KR101554611B1 (ko) 광 산란 렌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원 패키지
US10578922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10203551B2 (en) Light guide plate,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KR20160092322A (ko) 반사형 확산렌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WO2016194716A1 (ja) エッジライト型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KR20110068382A (ko) 백라이트유닛 및 이를 가지는 디스플레이장치
CN107002950A (zh) 照明装置及显示装置
US8096669B2 (en)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CN107167958B (zh) 显示装置
WO2017115472A1 (ja) 導光板、面光源装置、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WO2016169173A1 (zh) 导光板、背光源和显示装置
US20140313772A1 (en)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provided therewith
EP3605214B1 (en) Display device
JP2009140905A (ja) 導光板及びバックライト
US10203443B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light guide plate thereof
JP2019033039A (ja) 導光板、面光源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KR102423116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571344B1 (ko) 바텀 케이스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CN113985516A (zh) 一种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