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08496B - 手持式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手持式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08496B
CN110308496B CN201910606310.0A CN201910606310A CN110308496B CN 110308496 B CN110308496 B CN 110308496B CN 201910606310 A CN201910606310 A CN 201910606310A CN 110308496 B CN110308496 B CN 1103084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module
module
detection
housing
nuclear radi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0631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08496A (zh
Inventor
刘任富
牟涛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unduan Guangk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Yunduan Guang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Yunduan Guangk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Yunduan Guang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0631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0849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084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084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084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084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62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 G01N21/63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optically excited
    • G01N21/65Raman scatter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75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 G01N21/77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by observing the effect on a chemical indicator
    • G01N21/78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by observing the effect on a chemical indicator producing a change of colou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1/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methods combining technique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1V1/00 - G01V9/00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08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means detecting the change of an electrostatic or magnetic field, e.g. by detecting change of capacitance between electrodes
    • G06K7/08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means detecting the change of an electrostatic or magnetic field, e.g. by detecting change of capacitance between electrodes using inductive or magnetic senso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08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means detecting the change of an electrostatic or magnetic field, e.g. by detecting change of capacitance between electrodes
    • G06K7/08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means detecting the change of an electrostatic or magnetic field, e.g. by detecting change of capacitance between electrodes hand-held scann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Investigating, Analyzing Materials By Fluorescence Or Luminescenc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手持式检测设备。该手持式检测设备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检测模块、以及控制模块,检测模块包括拉曼光谱检测模块、核辐射检测模块和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拉曼光谱检测模块、核辐射检测模块和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工作,所述手持式检测设备具有单一检测模式和多重检测模式,在所述单一检测模式,所述拉曼光谱检测模块、所述核辐射检测模块和所述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其中的一者工作;在所述多重检测模式,所述拉曼光谱检测模块、核辐射检测模块和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中的两者工作或三者同时工作。该手持式检测设备同时具备核辐射检测、爆炸物检测、化学物质检测功能,携带、使用方便且工作效率高。

Description

手持式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手持式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用于检测核辐射、爆炸物、化学物质的检测设备功能性单一且体积较大,存在以下缺点:第一、由于功能性单一,若想进行核辐射、爆炸物、化学物质等多种检测,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需携带多种对应的检测设备,非常不便;第二、更换不同检测设备、调试设备等操作繁琐,工作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持式检测设备,该手持式检测设备同时具备核辐射检测、爆炸物检测、化学物质检测功能,携带、使用方便且工作效率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手持式检测设备,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检测模块、以及控制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拉曼光谱检测模块、核辐射检测模块和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拉曼光谱检测模块、所述核辐射检测模块和所述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工作,所述手持式检测设备具有单一检测模式和多重检测模式,在所述单一检测模式,所述拉曼光谱检测模块、所述核辐射检测模块和所述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其中的一者工作;在所述多重检测模式,所述拉曼光谱检测模块、所述核辐射检测模块和所述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中的两者工作或三者同时工作。
可选地,所述手持式检测设备还包括人机交互模块,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分别与所述拉曼光谱检测模块、所述核辐射检测模块和所述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通信连接,以用于显示所述拉曼光谱检测模块、所述核辐射检测模块和所述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数据。
可选地,沿所述手持式检测设备的长度方向,所述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所述核辐射检测模块和所述拉曼光谱检测模块由前到后依次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可选地,所述手持式检测设备还包括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连接的主控PCBA板,所述核辐射检测模块固定在所述主控PCBA板上,所述拉曼光谱检测模块和所述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与所述主控PCBA板通信连接。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壁设置有相对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伸出所述壳体外,所述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包括检测玻璃管组件和主体部,所述检测玻璃管组件可拔插地由所述第一通孔插入到所述主体部内且部分位于所述壳体外,所述第二端设置有供样气进入的进气口,进入所述进气口的样气能够作用到所述检测玻璃管组件。
可选地,所述检测玻璃管组件包括旋钮和与所述旋钮可拆卸连接的检测玻璃管,当所述检测玻璃管组件安装到所述主体部上时,所述检测玻璃管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旋钮限位在所述第一通孔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锁止环,所述锁止环具有豁口以及与所述豁口相连且位于所述锁止环内侧面的锁止槽,所述旋钮上设置有与所述豁口适配的径向凸起,所述旋钮通过所述径向凸起限位在所述锁止槽内。
可选地,所述手持式检测设备还包括用于加热样品试纸的加热头,所述加热头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壳体且与所述第二端相连,所述加热头上设置有供所述样品试纸插入的试纸插入口,当所述加热头安装到所述壳体上后,所述试纸插入口与所述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的进气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加热头和所述壳体中的一者设置有卡扣,另一者设置有与所述卡扣卡接配合的卡槽。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且可拆卸相连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控制模块从外侧嵌设于所述上壳体,所述拉曼光谱检测模块、所述核辐射检测模块和所述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固定在所述下壳体内。
可选地,所述手持式检测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包括电池组和用于安装所述电池组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安装柱和与所述安装柱的上端相连的安装部,所述安装柱的下端与所述下壳体相连,所述安装部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电池组的电池仓。
可选地,所述安装部向后延伸至所述壳体的侧壁,所述电池仓的电池入口与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的侧壁相对,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电池入口相对的第三通孔,所述电池模块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可拆卸地遮盖在所述第三通孔上以封闭所述电池入口。
可选地,所述下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拉曼光谱检测模块的检测帽通过所述第四通孔伸出所述下壳体外。
可选地,所述手持式检测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NFC感应线圈,所述NFC感应线圈粘接于所述壳体的内壁。
可选地,所述手持式检测设备还包括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分别与所述拉曼光谱检测模块、所述核辐射检测模块、所述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及所述电池模块连接,以向所述拉曼光谱检测模块、所述核辐射检测模块及所述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供电,并控制所述电池模块的充放电,所述电源管理模块设置在所述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与所述核辐射检测模块之间并由所述安装支架支撑。
可选地,所述手持式检测设备还包括终端,所述终端从外侧嵌设在所述壳体上,用于接收用户的输入指令,并根据所述输入指令控制所述拉曼光谱检测模块、所述核辐射检测模块和所述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工作。
本公开提供的手持式检测设备集成有拉曼光谱检测模块、核辐射检测模块、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因此同时具备化学物质检测、核辐射检测、爆炸物检测功能,解决了现有技术检测设备检测功能单一化的问题。只需携带一个该手持设备,即可实现多种检测,携带方便。
另外,由于该手持式检测设备具有单一检测模式和多重检测模式,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用的检测模式。如只需进行单一物质检测时,可利用控制模块启动对应的检测模块。如需进行多种物质检测时,可利用控制模块同时启动对应的多个检测模块,进入多重检测模式,同时进行检测,从而能够提升检测效率,节省检测时间。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手持式检测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手持式检测设备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手持式检测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未示出加热头;
图4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手持式检测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未示电池模块;
图5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手持式检测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手持式检测设备的检测玻璃管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手持式检测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锁止环;
图8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手持式检测设备的锁止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壳体 11 第一通孔
12 第二通孔 13 上壳体
14 下壳体 15 第三通孔
16 第四通孔 17 卡槽
20 终端 30 拉曼光谱检测模块
31 检测帽 40 核辐射检测模块
50 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 51 第一端
52 第二端 521 进气口
53 检测玻璃管组件 531 旋钮
5311 径向凸起 532 检测玻璃管
54 主体部 60 主控PCBA板
70 锁止环 71 豁口
72 锁止槽 73 锁止柱
80 加热头 81 试纸插入口
90 电池模块 91 电池组
92 安装支架 921 安装柱
922 安装部 923 电池仓
924 电池入口 93 盖板
100 NFC感应线圈 110 电源管理模块
120 金属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通常是指手持式检测设备在正常使用状态是的上、下、左、右、前、后。具体地,以手持式检测设备终端20的所在的面为上,“内、外”是指相关零部件的内、外。此外,本公开中“第一”、“第二”等只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与另一个要素,不表明顺序及重要性。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手持式检测设备,该手持式检测设备包括壳体10、设置在壳体10内的检测模块、以及控制模块(图中未示出)。其中,检测模块包括拉曼光谱检测模块30、核辐射检测模块40和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50。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拉曼光谱检测模块30、核辐射检测模块40和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50工作。该手持式检测设备具有单一检测模式和多重检测模式,在单一检测模式,拉曼光谱检测模块30、核辐射检测模块40和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50其中的一者工作;在多重检测模式,拉曼光谱检测模块30、核辐射检测模块40和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50中的两者工作或三者同时工作。
本公开提供的手持式检测设备集成有拉曼光谱检测模块30、核辐射检测模块40、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50,因此同时具备化学物质检测、核辐射检测、爆炸物检测功能,解决了现有技术检测设备检测功能单一化的问题。只需携带一个该手持设备,即可实现多种检测,携带方便。
另外,由于该手持式检测设备具有单一检测模式和多重检测模式,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用的检测模式。如只需进行单一物质检测时,可利用控制模块启动对应的检测模块。如需进行多种物质检测时,可利用控制模块同时启动对应的多个检测模块,进入多重检测模式,同时进行检测,从而能够提升检测效率,节省检测时间。
进一步地,手持式检测设备还包括人机交互模块(图中未示出),可设置在壳体10上。人机交互模块分别与拉曼光谱检测模块30、核辐射检测模块40和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50通信连接,以用于显示拉曼光谱检测模块30、核辐射检测模块40和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50检测到的数据。这里,人机交互模块可以为显示器或者显示屏等。另外,人机交互模块还可接收用户的指令,例如接收用户的从一个检测模式切换另一个检测模式的指令,并可将该指令发送给控制模块,以通过控制模块进行相应的动作。
如图2和图4所示,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沿手持式检测设备的长度方向,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50、核辐射检测模块40和拉曼光谱检测模块30由前到后依次设置于壳体10内,即,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50与拉曼光谱检测模块30通过核辐射检测模块40间隔布置。由于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50在带加热头80检测时(具体可见下文),会对样品试纸进行加温,而温度的升高对拉曼光谱检测模块30的检测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避免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50对拉曼光谱检测模块30造成影响,可将拉曼光谱检测模块30尽量远离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50布置。另外,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50、核辐射检测模块40和拉曼光谱检测模块30的上述布置方式使得三者可大致位于一条线上,使得该手持式检测设备结构相对紧凑。同时便于壳体10构造成长条形,方便使用者握持。
在本公开中,如图2和图4所示,手持式检测设备还可包括与控制模块通信连接的主控PCBA板60(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印刷电路板组件),核辐射检测模块40可固定在在主控PCBA板60上,例如焊接在主控PCBA板60上。拉曼光谱检测模块30和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50可与主控PCBA板60通信连接。核辐射检测模块40、拉曼光谱检测模块30以及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50可将检测数据或图片传递至主控PCBA板60,然后由主控PCBA板60再传递至控制模块进行相应处理,得出检测结果,并可通过控制模块自带的显示装置或者人机交互模块显示检测结果。通过设置主控PCBA板60,能够减少手持式检测设备内的布线,便于简化结构。另外将核辐射检测模块40集成在主控PCBA板60上,能够减小壳体10的检测模块布置面积,有利于该检测设备的小型化。
具体地,控制模块、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50可分别与主控PCBA板60通过串口连接,拉曼光谱模块可通过FPC排线与主控PCBA板60通讯连接。
如图2至图4、图6及图7所示,壳体10的左右两侧壁设置有相对的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5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51和第二端52,第一端51和第二端52分别通过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伸出壳体10外,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50包括检测玻璃管组件53和主体部54。检测玻璃管组件53可拔插地由第一通孔11插入到主体部54内且部分位于壳体10外,即,检测玻璃管组件53的外露于壳体10的部分为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50的第一端51。第二端52设置有供样气(待检测气体)进入的进气口521,进入进气口521的样气能够作用到检测玻璃管组件53。当待检测物的样品分子与检测玻璃管组件53中检测玻璃管532内的荧光材料混合时,会使得荧光材料的荧光强度等参数变化,基于上述变化,即可检测出爆炸物成分。
由于检测玻璃管532属于耗材,需要及时更换,基于上述结构,更换检测玻璃管532时,无需拆开壳体10,可直接将检测玻璃管组件53从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50的主体部54取出和插入,极大程度节约了更换检测玻璃管532的时间。
其中,如图6所示,检测玻璃管组件53可包括旋钮531和与旋钮531可拆卸连接的检测玻璃管532,当检测玻璃管组件53安装到主体部54上时,检测玻璃管532位于壳体10内,旋钮531限位在第一通孔11上,以实现检测玻璃管组件53的可靠安装。
如图6至图8所示,第一通孔11的内壁上设置有锁止环70,锁止环70具有豁口71以及与豁口71相连且位于锁止环70内侧面(面向壳体10内部的面)的锁止槽72,旋钮531上设置有与豁口71适配的径向凸起5311,旋钮通过径向凸起5311限位在锁止槽72内。当需更换检测玻璃管532时,首先,可朝向壳体10内部推动旋钮531,使旋钮531的径向凸起5311退出锁止槽72;然后,转动旋钮531,当旋钮531的径向凸起5311位于豁口71位置时,即可实现解锁,向外拔出旋钮531,检测玻璃管532会随之带出。之后,将新的检测玻璃管532更换插接在旋钮531的安装孔上,并将检测玻璃管532的自由端从第一通孔11插入主体部54内,并将旋钮531的径向凸起5311与锁止环70的豁口71对齐后插入。最后,转动旋钮531,使得径向凸起5311与锁止槽72配合,实现锁定。
可选地,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锁止环70可嵌设在第一通孔11的内壁上。且为了对锁止环70进行周向限位,如图8所示,锁止环70的外缘上形成有沿其径向延伸的锁止柱73,该锁止柱73插入第一通孔11的内壁上的定位孔(图中未示出)以达到对锁止环70周向限位的效果。其中为了提升限位效果,锁止柱73可为多个,本公开对锁止柱的个数不作限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锁止柱73可为两个且相对于锁止环70的中心线呈中心对称。
为了便于安装锁止环7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可在第一通孔的内壁上开设环形容纳槽以容纳锁止环70的外周缘。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旋钮531还可通过磁性连接固定限位在第一通孔11中,例如在壳体10上对应位置设置磁铁,检测玻璃管组件53安装到位后,在磁铁磁性作用下,旋钮531保持在第一通孔11中不转动。磁性连接的方式在保证检测玻璃管组件53保持的安装位置的同时提升了连接的便利性。
如图2至图4所示,手持式检测设备还可包括用于加热样品试纸的加热头80,加热头80可拆卸地设置于壳体10且与第二端52相连,加热头80上设置供样品试纸插入的试纸插入口81。当加热头80安装到壳体10上后,试纸插入口81与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50的进气口521连通。基于此,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50可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在第一工作模式,加热头80与壳体10分离,即此时,加热头80没有安装在壳体10上,此种工作模式主要应用在对存放有挥发性大的爆炸物的密闭间进行检测,比如检测瓶子、箱子内挥发性较大的爆炸物。此时,待检测样气(爆炸物的挥发气体)直接经进气口521进入到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50内,对该检测样气进行成分分析。
在第二工作模式,加热头80连接到壳体10上,此种工作模式主要应用在对挥发性较小的爆炸物的检测。在检测之前,可将待检测物涂覆在样品试纸上,再将样品试纸插入到试纸插入口81内,通过加热头80对样品试纸加热,使得待检测物挥发并通过进气口521进入到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50内。
加热头80的可拆卸连接,使得在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50只需进行第一工作模式时,可暂时取下加热头80,一方面方便样气直接进入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50,缩短进气路径,另一方面,能够减轻手持式检测设备的重量,便于携带及使用。
为了便于加热头80的拆装,如图3所示,加热头80和壳体10中的一者设置有卡扣,另一者设置有与卡扣82卡接配合的卡槽17,加热头80与壳体10外壁卡接相连,使得加热头80的拆装方便快捷,节省了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50从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切换的时间。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可在加热头80上设置卡扣,在壳体10外壁上对应位置设置卡槽17,当需要拆下加热头80时,可使卡扣脱离卡槽17,即可拆卸外置的加热头80。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加热头80还可采用例如螺接、磁性连接等与壳体10相连。
如图2至图4所示,在本公开中,壳体10可包括相对设置且可拆卸相连的上壳体13和下壳体14。其中,控制器模块可嵌设于上壳体13,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50、核辐射检测模块40和拉曼光谱检测模块30固定在下壳体14内。上下壳体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便于安装上述各个检测模块,而且,当存在故障需要更换某个检测模块时,也便于更换。
在本公开中,如图2和图5所示,手持式检测设备还包括设置于壳体10内的电池模块90,电池模块90包括电池组91和用于安装电池组91的安装支架92,安装支架92包括安装柱921和与安装柱921的上端相连安装部922,安装柱921的下端与下壳体14相连,安装部922形成有用于容纳电池组91的电池仓923。电池模块90的上述安装位置有利于减小下壳体14的底壁的布置面积,有利手持式检测设备的小型化。另外,通常,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50的高度大于拉曼光谱检测模块和核辐射检测模块40的高度,拉曼光谱检测模块30和核辐射检测模块40与上壳体13之间留有间隙,将电池模块90安装在该间隙内,有效利用了该间隙,使得该手持检测设备结构紧凑,有利于其小型化。
其中,如图2和图5所示,安装部922向后延伸至壳体10的侧壁,电池仓923的电池入口924与壳体10的高度方向的侧壁相对,壳体10的高度方向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电池入口924相对的第三通孔15,电池模块90还包括盖板93,盖板93可拆卸地遮盖在第三通孔15上以封闭电池入口924,可选地,盖板93可通过紧固件固定到壳体10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盖板93相当于壳体10的侧壁的一部分,当需要更换电池组91时,拆卸盖板93即可进行电池组91的更换,方便快捷。
如图1所示,下壳体10上的侧壁上开设有第四通孔16,拉曼光谱检测模块30的检测帽31通过通孔伸出的至壳体10的外部。检测时,拉曼光谱检测模块30的激光器的激光通过检测帽31作用到待检测样品上,待检测样品上的分子被激发发出拉曼信号,并根据光路可逆原理,经过拉曼光谱检测模块30的光学元件组的作用,形成光谱。然后拉曼光谱检测模块30的CCD探测器(图中未示出)将光谱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后可通过FPC排线传输至主控PCBA板60,并最终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对该电信号处理,从而得到待检测样品的成分和含量的信息。
另外,如图2所示,手持式检测设备还可包括设置于壳体10内的NFC感应线圈100。NFC线圈可与控制模块接连,通过设置NFC感应线圈100,可以读取相关信息,例如读取身份证信息等。
其中,NFC感应线圈100可采用任意适当的方式安装在壳体10内部。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可将NFC感应线圈100粘接于壳体10的内壁,可选地,可粘接于上壳体13的内壁。粘接安装方便,不用额外设置支架安装NFC感应线圈100,有利于简化手持式检测设备的结构。可选地,NFC感应线圈100可安装在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50与核辐射检测模块40之间,以充分利用上述两者之间的间隙。
如图2和图5所示,手持式检测设备还包括电源管理模块110,电源管理模块110分别与拉曼光谱检测模块30、核辐射检测模块40、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50及电池模块90连接,以向拉曼光谱检测模块30、核辐射检测模块40及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50供电,并控制电池模块90的充放电。可选地,电源管理模块110设置在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50与核辐射检测模块40之间并由安装支架92支撑,以充分利用壳体10内部的间隙。
在本公开中,加热头80可通过设置在壳体10上的金属弹片120电连接电源管理模块110,电源管理模块110通过金属弹片120向加热头80供电产热。
手持式检测设备还包括终端20,终端20从外侧嵌设在壳体10上,用于接收用户的输入指令,并根据输入指令控制拉曼光谱检测模块30、核辐射检测模块40和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50工作。
可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终端20可嵌设在上壳体13,并位于拉曼光谱检侧模块30和核辐射检测模块40的上方。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公开中,既可以通过控制模块直接控制拉曼光谱检测模块30、核辐射检测模块40和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50工作,也可通过终端20直接控制拉曼光谱检测模块30、核辐射检测模块40和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50工作,还可通过终端20与控制器连接,以通过控制器去控制拉曼光谱检测模块30、核辐射检测模块40和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50工作。另外,NFC感应线圈100也可与终端20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该终端20可为手机,且该手机具有相互隔离且独立运行的个人域系统和检测域系统,在个人域系统中,手机具有正常手机功能,例如拨打或接听电话、上网、安装和使用各种应用程序。而在检测域系统中,手机用于控制检测模块工作,即控制拉曼光谱检测模块30、核辐射检测模块40和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50进入检测或退出检测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中,拉曼光谱检测模块30、核辐射检测模块40和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50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种类和型号。可选地,拉曼光谱检测模块可采用达闼公司凌晰MR-5S拉曼检测仪中的拉曼光谱检测模块,核辐射检测模块40可采用瑞派宁公司的核辐射检测传感器中的核辐射检测模块,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50可采用浙江鸥巡电子的痕量爆炸物检测仪中的爆炸物检测模块。其工作原理及具体的工作过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这里不再赘述。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3)

1.一种手持式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的检测模块、以及控制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拉曼光谱检测模块(30)、核辐射检测模块(40)和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50),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拉曼光谱检测模块(30)、所述核辐射检测模块(40)和所述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50)工作,所述手持式检测设备具有单一检测模式和多重检测模式,在所述单一检测模式,所述拉曼光谱检测模块(30)、所述核辐射检测模块(40)和所述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50)其中的一者工作;在所述多重检测模式,所述拉曼光谱检测模块(30)、所述核辐射检测模块(40)和所述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50)中的两者工作或三者同时工作;
所述手持式检测设备还包括终端(20),用于接收用户的输入指令,并根据所述输入指令控制所述拉曼光谱检测模块(30)、所述核辐射检测模块(40)和所述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50)工作;
其中,所述壳体(10)具有沿长度方向彼此相对的前端和后端,沿所述手持式检测设备的长度方向,所述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50)、所述核辐射检测模块(40)和所述拉曼光谱检测模块(30)由前到后依次设置于所述壳体(10)内,且所述拉曼光谱检测模块(30)布置在所述后端中,所述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50)布置在所述前端中;
所述壳体(10)构造为扁平状且具有上侧面和下侧面,所述终端(20)从外侧嵌设在所述壳体(10)的上侧面中,所述拉曼光谱检测模块(30)和所述核辐射检测模块(40)位于所述终端(20)的正下方;
所述壳体(10)的左右两侧壁设置有相对的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所述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5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51)和第二端(52),所述第一端(51)和所述第二端(52)分别通过所述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伸出所述壳体(10)外,所述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50)包括检测玻璃管组件(53)和主体部(54),所述检测玻璃管组件(53)可拔插地由所述第一通孔(11)插入到所述主体部(54)内且部分位于所述壳体(10)外,所述第二端(52)设置有供样气进入的进气口(521),进入所述进气口(521)的样气能够作用到所述检测玻璃管组件(5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式检测设备还包括人机交互模块,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分别与所述拉曼光谱检测模块(30)、所述核辐射检测模块(40)和所述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50)通信连接,以用于显示所述拉曼光谱检测模块(30)、所述核辐射检测模块(40)和所述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50)检测到的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式检测设备还包括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连接的主控PCBA板(60),所述核辐射检测模块(40)固定在所述主控PCBA板(60)上,所述拉曼光谱检测模块(30)和所述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50)与所述主控PCBA板(60)通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玻璃管组件(53)包括旋钮(531)和与所述旋钮(531)可拆卸连接的检测玻璃管(532),当所述检测玻璃管组件(53)安装到所述主体部(54)上时,所述检测玻璃管(532)位于所述壳体(10)内,所述旋钮(531)限位在所述第一通孔(1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持式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1)的内壁上设置有锁止环(70),所述锁止环(70)具有豁口(71)以及与所述豁口(71)相连且位于所述锁止环(70)内侧面的锁止槽(72),所述旋钮(531)上设置有与所述豁口(71)适配的径向凸起(5311),所述旋钮(531)通过所述径向凸起(5311)限位在所述锁止槽(72)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式检测设备还包括用于加热样品试纸的加热头(80),所述加热头(80)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壳体(10)且与所述第二端(52)相连,所述加热头(80)上设置有供所述样品试纸插入的试纸插入口(81),当所述加热头(80)安装到所述壳体(10)上后,所述试纸插入口(81)与所述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50)的进气口(521)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持式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头(80)和所述壳体(10)中的一者设置有卡扣,另一者设置有与所述卡扣卡接配合的卡槽(17)。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包括相对设置且可拆卸相连的上壳体(13)和下壳体(14),所述控制模块从外侧嵌设于所述上壳体(13),所述拉曼光谱检测模块(30)、所述核辐射检测模块(40)和所述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50)固定在所述下壳体(14)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持式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式检测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10)内的电池模块(90),所述电池模块(90)包括电池组(91)和用于安装所述电池组(91)的安装支架(92),所述安装支架(92)包括安装柱(921)和与所述安装柱(921)的上端相连的安装部(922),所述安装柱(921)的下端与所述下壳体(14)相连,所述安装部(922)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电池组(91)的电池仓(92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持式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922)向后延伸至所述壳体(10)的侧壁,所述电池仓(923)的电池入口(924)与所述壳体(10)的高度方向的侧壁相对,所述壳体(10)的高度方向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电池入口(924)相对的第三通孔(15),所述电池模块(90)还包括盖板(93),所述盖板(93)可拆卸地遮盖在所述第三通孔(15)上以封闭所述电池入口(924)。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持式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4)的侧壁上开设有第四通孔(16),所述拉曼光谱检测模块(30)的检测帽(31)通过所述第四通孔(16)伸出所述下壳体(14)外。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式检测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10)内的NFC感应线圈(100),所述NFC感应线圈(100)粘接于所述壳体(10)的内壁。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持式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式检测设备还包括电源管理模块(110),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10)分别与所述拉曼光谱检测模块(30)、所述核辐射检测模块(40)、所述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50)及所述电池模块(90)连接,以向所述拉曼光谱检测模块(30)、所述核辐射检测模块(40)及所述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50)供电,并控制所述电池模块(90)的充放电,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10)设置在所述痕量爆炸物检测模块(50)与所述核辐射检测模块(40)之间并由所述安装支架(92)支撑。
CN201910606310.0A 2019-07-05 2019-07-05 手持式检测设备 Active CN1103084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06310.0A CN110308496B (zh) 2019-07-05 2019-07-05 手持式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06310.0A CN110308496B (zh) 2019-07-05 2019-07-05 手持式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08496A CN110308496A (zh) 2019-10-08
CN110308496B true CN110308496B (zh) 2021-08-27

Family

ID=68078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06310.0A Active CN110308496B (zh) 2019-07-05 2019-07-05 手持式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08496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92118A2 (en) * 2007-01-25 2008-07-31 Ada Technologies, Inc. Stroboscopic signal amplification and surface 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
US8406859B2 (en) * 2008-08-10 2013-03-26 Board Of Regent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ystem Digital light processing hyperspectral imaging apparatus
US9448180B2 (en) * 2009-12-15 2016-09-20 Flir Detection, Inc. Multi-analyte de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204302223U (zh) * 2014-10-10 2015-04-29 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业产品安全技术中心 一种痕量硝基酚类爆炸品的定量检测系统
CN206270248U (zh) * 2016-11-01 2017-06-20 北京华泰诺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式拉曼集成核辐射探测仪
CN206274312U (zh) * 2016-12-23 2017-06-23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检查装置
CN206431052U (zh) * 2017-02-21 2017-08-22 珠海海莱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式痕量爆炸物探测仪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云端智能手持式核爆化检测仪-T1;特种装备网;《2019第四届中国(合肥)特种装备行业发展高峰论坛暨技术产品展示会会刊》;20190422;第30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08496A (zh) 2019-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93321B1 (en) Compact size explosives detector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explosives
CN110308496B (zh) 手持式检测设备
US7359739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s device
US20160231296A1 (en) Base station for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alysis unit
CN206627495U (zh) 按照预定顺序测量四种不同气体的便携式气体探测设备
CN102246027A (zh) 与气体传感器相关的设备
CN113167732A (zh) 硫化学发光检测器
CN104697971B (zh) 光源模块及使用该光源模块的体外检测分析装置
CN211206260U (zh) 一种可集成模块化过氧化物检测装置
CN109639940A (zh) 用于勘察的相机及勘察系统
US20190017928A1 (en) Explosives detector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explosives
CN218601159U (zh) 一种便携式光谱检测分析装置
CN208505899U (zh) 一种用于免疫荧光微流控芯片的检测系统
US20230408333A1 (en) Benchtop Optical Spectroscopy Providing Improved Workflow
CN219875166U (zh) 一种多功能光谱充电宝
CN105784194A (zh) 多点温度检测集成装置及多点温度检测系统
CN212013065U (zh) 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的信号测试仪
CN214244440U (zh) 一种可通过手机操控的手持式实时荧光核酸检测仪
CN212646630U (zh) 一种手持式空气质量检测仪
CN210639087U (zh) 一种食品荧光检测装置
CN220508771U (zh) 一种小型Mini荧光仪
CN210572069U (zh) 一种开闭口闪点仪
CN216837989U (zh) 核酸检测装置
CN212158835U (zh) 红外测温装置
CN218481399U (zh) 一种水质筛查便携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