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91959A - 一种苜蓿的灌溉方法和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苜蓿的灌溉方法和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91959A
CN110291959A CN201910694027.8A CN201910694027A CN110291959A CN 110291959 A CN110291959 A CN 110291959A CN 201910694027 A CN201910694027 A CN 201910694027A CN 110291959 A CN110291959 A CN 1102919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rrigation
clover
trickle
trickle irrigation
shallow embed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9402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玺
周彦芳
张亚萍
张靖
何友萍
柳洋
施志国
张秀华
张英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su Research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Gansu Research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nsu Research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Gansu Research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1069402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91959A/zh
Publication of CN1102919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919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5/00Watering gardens, fiel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2Improving land use; Improving water use or availability; Controlling eros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苜蓿的灌溉方法和栽培方法,属于农业栽培技术领域;所述灌溉的方式包括浅埋式滴灌;所述浅埋式滴灌采用的滴灌带距地表的高度为10~12cm。本发明利用浅埋式滴灌能大大减小蒸发蒸腾量,达到节水灌溉的目的,且不会引起土壤板结,能够提高紫花苜蓿的出苗率和整齐程度,促进紫花苜蓿根系对水分及养分的吸收。本发明将滴灌带埋于地下,有利于地面作业及机械化收获。本发明的栽培方法能够应用于大量的盐碱地、撂荒地等,能够在改善土壤、绿化环境的同时达到水土保持及防风固沙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苜蓿的灌溉方法和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苜蓿的灌溉方法和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苜蓿作为“牧草之王”,富含蛋白、纤维及多种维生素等,是作为饲草的首选之一。我国河西地区是种植苜蓿的重要地区,但该地区水资源缺乏、光照强、蒸发蒸腾量大,选择高效的灌溉方式栽培苜蓿至关重要。
现有技术中对苜蓿进行灌溉的方式以大水漫灌及喷灌为主,其中大水漫灌会造成水资源的极度浪费;而喷灌较大水漫灌虽然能够实现一定的节水目的,但在西北地区,蒸散发量较大,喷灌量较小,这会造成有大量的喷灌水还来不及被植物吸收却被蒸散掉,达不到节水灌溉的目的,一定程度上也浪费水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苜蓿的灌溉方法和栽培方法,该方法能够提高水分的利用效率,从而实现节水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苜蓿的灌溉方法,所述灌溉的方式包括浅埋式滴灌;所述浅埋式滴灌采用的滴灌带距地表的高度为10~12cm。
优选的,所述浅埋式滴灌采用的滴灌带为内镶式贴片滴灌带;所述内镶式贴片滴灌带的铺设方式为一管四行。
优选的,所述浅埋式滴灌采用的滴灌带的间距为55~65cm。
优选的,在苜蓿的全生育期,所述浅埋式滴灌的总滴灌次数为4~6次;所述浅埋式滴灌的总滴灌量为3000~3500m3/hm2
优选的,所述浅埋式滴灌包括返青期滴灌、第一茬期滴灌、第二茬期滴灌、第三茬期滴灌和冬灌。
优选的,所述返青期滴灌和冬灌的灌水量独立的为480~520m3/hm2;所述第一茬期滴灌、第二茬期滴灌和第三茬期滴灌的灌水量独立的为650~850m3/hm2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苜蓿的栽培方法,所述栽培方法采用上述方案所述灌溉方法对苜蓿进行灌溉;所述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铺设滴灌带;播种苜蓿;采用上述方案所述灌溉方法对苜蓿进行灌溉。
优选的,所述苜蓿包括紫花苜蓿。
优选的,所述苜蓿的播种量为18~20kg/hm2
优选的,所述栽培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选地;整地;进行施肥;去除杂草;病虫害防治和收获苜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苜蓿的灌溉方法和栽培方法,所述灌溉的方式包括浅埋式滴灌;所述浅埋式滴灌采用的滴灌带距地表的高度为10~12cm。本发明利用浅埋式滴灌在光照较强、蒸发量较大的地区,较地表滴灌及漫灌能大大减小蒸发蒸腾量,达到节水灌溉的目的。本发明利用浅埋式滴灌,相比漫灌和地表滴灌,不会引起土壤板结,能够提高紫花苜蓿的出苗率和整齐程度,同时能促进紫花苜蓿根系对水分及养分的吸收。本发明将滴灌带埋于地下,地表平整,有利于地面作业及机械化收获。本发明将滴灌带一次性埋入土壤,防止滴灌带直接暴露在空气使滴灌带老化,且铺设一次可以用2~3年,较地表滴灌带铺设,节约了大量经济成本和劳动成本。本发明的栽培方法能够应用于大量的盐碱地、撂荒地等,能够在改善土壤、绿化环境的同时达到水土保持及防风固沙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苜蓿的灌溉方法,所述灌溉的方式包括浅埋式滴灌;所述浅埋式滴灌采用的滴灌带距地表的高度为10~12cm,优选为11cm;所述滴灌带距地表的高度即滴灌带埋进土里的深度。
本发明中,所述浅埋式滴灌采用的滴灌带的间距优选为55~65cm,更优选为60cm。
本发明中,所述浅埋式滴灌采用的滴灌带优选为内镶式贴片滴灌带(具有承压较大、出水量大的优点),更优选为内镶贴片滴灌带16*300*1.38L/h;所述内镶贴片滴灌带16*300*1.38L/h优选的购自于武威大禹节水有限责任公司;所述内镶式贴片滴灌带的铺设方式优选为一管四行;所述浅埋式滴灌采用的支架优选为PE90的软管;所述PE90的软管购自于武威大禹节水有限责任公司。
本发明中,在苜蓿的全生育期,所述浅埋式滴灌的总滴灌次数优选为4~6次,更优选为5次;本发明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浅埋式滴灌包括返青期滴灌、第一茬期滴灌、第二茬期滴灌、第三茬期滴灌和冬灌;在苜蓿的全生育期,所述浅埋式滴灌的总滴灌量优选为3000~3500m3/hm2,更优选为3300m3/hm2;所述返青期滴灌和冬灌的灌水量独立优选为480~520m3/hm2,更优选为500m3/hm2;所述第一茬期滴灌、第二茬期滴灌和第三茬期滴灌的灌水量独立优选为650~850m3/hm2,更优选为700~800m3/hm2,最优选为750m3/hm2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苜蓿的栽培方法,所述栽培方法采用上述方案所述灌溉方法对苜蓿进行灌溉;所述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铺设滴灌带;播种苜蓿;采用上述方案所述灌溉方法对苜蓿进行灌溉;优选的,所述栽培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选地;整地;进行施肥;去除杂草;病虫害防治和收获苜蓿。
本发明中,所述苜蓿优选为紫花苜蓿,更优选为高产、优质、适宜西北地区种植的紫花苜蓿;所述紫花苜蓿的品种优选的包括北极熊、亮苜和皇冠。本发明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苜蓿种子优选为包衣紫花苜蓿种子WL343HQ,购自于美国Forage GeneticsInternational(FGI)公司。
本发明首先进行选地,优选的选择土壤结构良好、有机质丰富、土层深厚和水分充足的地块;所述地块的含盐量优选为0.2%~0.3%;所述地块的pH值优选为7.0~8.5,更优选为7.5~8.0;本发明具体实施过程中,选择石羊河流域较平坦的地块作为苜蓿种植地。
选好地块后,本发明进行整地;所述整地包括浅耕和深耕;所述浅耕的深度优选为15~25cm,更优选为20cm;所述浅耕的作用是灭茬;所述深耕的深度优选为30~35cm,更优选为32cm;所述整地的时间优选为秋季。
本发明在整地后,优选的还包括耙地、镇压和平地;本发明中,耙地、镇压和平地的时间优选为施用除草剂之后立即进行;本发明对所述耙地的具体实施方式没有特殊限制,采用本领域常规耙地、镇压和平地的方法即可。本发明中,耙地、镇压和平地的作用是使土壤上松下实,以利于出苗生长。
在镇压后,本发明铺设滴灌带;所述铺设滴灌带的方法优选的包括人工铺设和机械铺设,本发明具体实施过程中采用人工铺设的方法。
本发明中,所述人工铺设包括以下步骤:开沟、将滴灌带平铺于沟底和覆土;所述开沟的深度优选为9~12cm,更优选为10cm;所述开沟的宽度优选为8~12cm,更优选为10cm;所述开沟的方法为直接使用锄头开沟或者采用犁开沟后,采用锄头去除沟内浮土(这一方法要求土地松软);所述开沟的深度优选为2~3cm;本发明对所述梨的宽度没有特殊限制;所述锄头的宽度优选为8~12cm,更优选为10cm;所述锄头的高度优选为18~22cm,更优选为20cm;本发明中,在滴灌带平铺于沟底过程中保证滴头所在面朝上。
本发明中,所述机械铺设的设备优选为可调式滴灌带铺设设备(CN204742082U)。
在铺设滴灌带后,本发明播种苜蓿,苜蓿种子的播种量优选为16~20kg/hm2,更优选为18kg/hm2;所述播种的时间优选为3月下旬到4月中旬;所述播种的地温优选为5~10℃;所述播种的方式优选为条播(适用于小面积有试验要求的试验田)和撒播(适用于大面积饲草、绿化等);所述条播的沟深优选为2~3cm;所述条播的行间距优选为20~30cm;所述撒播的种子覆土深度优选为2~3cm。
本发明在播种前优选的还包括将苜蓿种子和砂子进行拌种;所述苜蓿种子和砂子的质量比优选为1:16~17,更优选为1:16.6;所述砂子的粒径优选为0.5~1mm,更优选为0.8mm。
本发明还包括施肥、采用上述方案所述灌溉方法对苜蓿进行灌溉、去除杂草和病虫害防治;收获苜蓿。
本发明中,所述施肥包括施用基肥和追肥,全生育期追肥的次数为4次。
本发明中,所述基肥的施用时间优选为整地后;所述基肥优选的包括纯氮、P2O5和K2O;所述纯氮的施用量为25~30kg/hm2,更优选为27kg/hm2;所述P2O5的施用量优选为7~10kg/hm2,更优选为8.8kg/hm2;所述K2O的施用量优选为35~37kg/hm2,更优选为35.7kg/hm2
本发明中,所述追肥优选的包括返青期追肥、第一茬追肥、第二茬追肥和第三茬追肥;所述返青期追肥、第一茬追肥、第二茬追肥和第三茬追肥施用的肥料均为氮肥,每次追肥时氮肥的施用量优选为20~25kg/hm2,更优选为21~23kg/hm2;所述追肥的施用方式优选为随水施用。
本发明中,采用上述方案所述灌溉方法对苜蓿进行灌溉。
本发明中,去除杂草的方式包括人工去除杂草和施用除草剂;本发明在苜蓿生长期适时采用人工除草的方式;本发明中,施用除草剂的方式优选为喷施,喷施时选择无大风天气;所述施用除草剂的时间优选为整地后,耙地前,喷施之后开始耙地;所述除草剂优选为氟乐灵乳油;所述氟乐灵乳油中氟乐灵的浓度优选为450~500g/L,更优选为480g/L;所述除草剂的施用量优选为100~150mL/亩,更优选为120mL/亩,本发明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氟乐灵乳油兑水30~40kg后施用。
本发明中,病虫害防治包括病害防治和虫害防治;所述病害防治对象优选的包括褐斑病和白粉病;所述虫害防治对象优选的包括蓟马和蚜虫。
本发明中,所述虫害防治的方式包括控制种子来源和施用杀虫剂;控制种子来源具体为选择新鲜、健康和具有抗性的种子;本发明在苜蓿生长期,病虫害严重的时候施用杀虫剂;所述施用杀虫剂的方式优选为喷施;所述杀虫剂优选为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和/或10%吡虫啉乳油2000倍液。
本发明收获苜蓿的方式优选为刈割;所述刈割的次数优选为3~4次;每次刈割的时间优选为苜蓿初花期,即有10%的苜蓿开花,以保证饲草的适口性;本发明中,首次收获苜蓿的时间优选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第二次收获苜蓿的时间优选为8月下旬;第三次收获苜蓿的时间优选为9月下旬;本发明中,前两次刈割的留茬高度优选为2~3cm;最后一次刈割的留茬高度优选为5~10cm,更优选为6~8cm,以保证苜蓿越冬。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1)选地
选择石羊河流域较平坦地块作为苜蓿种植地,土壤结构良好,有机质丰富,土层深厚,含盐量为0.2%~0.3%,水分充足,pH值在7.0~8.5之间。
(2)整地
选好地块后,在秋季依次进行浅耕灭茬、深耕,浅耕深度为20cm、深耕深度为30cm,土壤冻结前灌足冬水,灌水量为500m3/hm2,春天耕作层溶解后依次进行施底肥、喷洒除草剂、杀虫剂、耙地、镇压、平地等工序,使土壤上松下实,以利出苗生长;并清除石块及杂木草。
(3)铺设滴灌带
将整完的地块根据轮灌组划分成不同的灌溉区间,根据轮灌组分别进行滴灌带的铺设。滴灌系统依据支管划分轮灌组,支管选用PE90的软管。滴灌带应选承压较大、出水量大的内镶式贴片滴灌带,滴灌带间距为60cm。铺设滴灌带方法为人工铺设:首先应采用10cm宽,20cm高的锄头开沟,开沟深度为10~12cm,沟宽10cm;边开沟边将滴灌带平铺于开好的沟底,保证滴头所在面朝上,最后在沟内覆土。
(4)播种:
a、采用新鲜的包衣紫花苜蓿种子(WL343HQ),购自于美国Forage GeneticsInternational(FGI)公司;
b、由于苜蓿种子较小、播种量小,条播或撒播是难以掌握播种量,用粒径相当的砂子进行均匀拌种(砂子平均粒径为0.5~1mm)。砂子拌种目的是不增加播种量的同时使苜蓿播种的更加均匀。拌种比例苜蓿种子:砂子为1:16.6。
c、播种量:紫花苜蓿播种量为18kg/hm2
d、播种时间:3月28日进行春播,播种时要求地温要达5℃以上。
e、播种方式:苜蓿的播种方法有条播和撒播两种,小面积有试验要求的试验田多采用条播的方式,大面积饲草、绿化等采用撒播的方式。条播方式为首先开沟,沟深2~3cm,再将拌匀的种子均匀的撒在沟中,最后覆土,播种行间距应为30cm,若土地肥沃间距可缩至20cm。撒播方式为土地整平后,将与砂子拌匀后的紫花苜蓿种子均匀的撒到整平的土地上,最后用犁等工具浅翻确保覆土厚度为2~3cm。
(5)田间管理:
a、合理施肥:紫花苜蓿的施肥分基肥和追肥两部分,基肥是在整地时一次性施入底肥,底肥施入量纯氮27kg/hm2、(纯P2O5)8.8kg/hm2、(纯K2O)35.7kg/hm2。播种后根据生育期进行追肥,追肥采用随水施肥的方式进行,分别在返青期、第一茬、第二茬、第三茬追施氮肥21kg/hm2
b、精量灌溉:灌溉方式采用浅埋是滴灌灌溉,滴灌带采用浅埋式内镶贴片滴灌带16*300*1.38L/h,滴灌带铺设为一管四行。全生育期总灌溉量3300m3/hm2,分返青期、第一茬、第二茬、第三茬以及冬灌五次进行灌溉,返青期及冬灌为一次性各灌500m3/hm2,第一茬、第二茬、第三茬均分为三次进行灌溉。
c、防止杂草:在整地时用480g/L的氟乐灵乳油100~150ml/亩,兑水30~40kg喷施,喷施后立即耙地,喷施时应选择无大风天气。待紫花苜蓿出苗后人工不定期进行杂草剔除工作。
d、病虫害防治:紫花苜蓿最为常见的病害有褐斑病和白粉病等,最常见的虫害就是蓟马和蚜虫。
防治各种病害的主要手段之一是从源头上解决即种子的选择至关重要,要选择新鲜健康具有抗性的种子,其次是注重紫花苜蓿病虫害的日常防护工作,一旦发生病害必须立即采取防治措施,将病害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针对于蓟马和蚜虫等虫害可以利用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10%吡虫啉乳油2000倍液防治。
e、合理收获:苜蓿首次刈割时间为种植当年6月25日,第二茬刈割时间为8月28日,第三茬刈割时间为9月27日,为了保证饲草的适口性,每次刈割时间为苜蓿初花期,即有10%的苜蓿开花最佳。前两次刈割留茬高度为2~3cm;为了确保紫花苜蓿越冬,最后一次刈割留茬高度应在5cm以上。
实施例2
(1)选地
选择石羊河流域较平坦地块作为苜蓿种植地,土壤结构良好,有机质丰富,土层深厚,含盐量为0.2%~0.3%,水分充足,pH在7.0~8.5之间。
(2)整地
选好地块后,在秋季依次进行浅耕灭茬、深耕,浅耕深度为20cm、深耕深度为35cm,土壤冻结前灌足冬水,灌水量为500m3/hm2,春天耕作层溶解后依次进行施底肥、喷洒除草剂、杀虫剂、耙地、镇压、平地等工序,使土壤上松下实,以利出苗生长;并清除石块及杂木草。
(3)铺设滴灌带
将整完的地块根据轮灌组划分成不同的灌溉区间,根据轮灌组分别进行滴灌带的铺设。滴灌系统依据支管划分轮灌组,支管选用PE90的软管。滴灌带应选承压较大、出水量大的内镶式贴片滴灌带,滴灌带间距为60cm。铺设滴灌带方法为机械铺设:利用一种可调式滴灌带铺设装置,该装置集开沟、滴灌带铺设、覆土为一体(本次实施中采用人工铺设滴灌带的方法)。开沟的深度、宽度及滴灌带的间距可以任意调节。
(4)播种:
a、采用新鲜的包衣紫花苜蓿种子(WL343HQ),购自于美国Forage GeneticsInternational(FGI)公司;
b、由于苜蓿种子较小、播种量小,条播或撒播是难以掌握播种量,用粒径相当的砂子进行均匀拌种(砂子平均粒径为0.5~1mm)。砂子拌种目的是不增加播种量的同时使苜蓿播种的更加均匀。拌种比例苜蓿种子:砂子为1:16.6。
c、播种量:紫花苜蓿播种量为18kg/hm2
d、播种时间:3月28日进行春播,播种时要求地温要达5℃以上。
e、播种方式:苜蓿的播种方法有条播和撒播两种,小面积有试验要求的试验田多采用条播的方式,大面积饲草、绿化等采用撒播的方式。条播方式为首先开沟,沟深2~3cm,再将拌匀的种子均匀的撒在沟中,最后覆土,播种行间距应为30cm,若土地肥沃间距可缩至20cm。撒播方式为土地整平后,将与砂子拌匀后的紫花苜蓿种子均匀的撒到整平的土地上,最后用犁等工具浅翻确保覆土厚度为2~3cm。
(5)田间管理:
a、合理施肥:紫花苜蓿的施肥分基肥和追肥两部分,基肥是在整地时一次性施入底肥,底肥施入量纯氮27kg/hm2、(纯P2O5)8.8kg/hm2、(纯K2O)35.7kg/hm2。播种后根据生育期进行追肥,追肥采用随水施肥的方式进行,分别在返青期、第一茬、第二茬、第三茬追施氮肥21kg/hm2
b、精量灌溉:灌溉方式采用浅埋是滴灌灌溉,滴灌带采用浅埋式内镶贴片滴灌带16*300*1.38L/h,滴灌带铺设为一管四行。全生育期总灌溉量3300m3/hm2,分返青期、第一茬、第二茬、第三茬以及冬灌五次进行灌溉,返青期及冬灌为一次性各灌500m3/hm2,第一茬、第二茬、第三茬均分为三次进行灌溉。
c、防止杂草:在整地时用480g/L的氟乐灵乳油100~150ml/亩,兑水30~40kg喷施,喷施后立即耙地,喷施时应选择无大风天气。待紫花苜蓿出苗后人工不定期进行杂草剔除工作。
d、病虫害防治:紫花苜蓿最为常见的病害有褐斑病和白粉病等,最常见的虫害就是蓟马和蚜虫。
防治各种病害的主要手段之一是从源头上解决即种子的选择至关重要,要选择新鲜健康具有抗性的种子,其次是注重紫花苜蓿病虫害的日常防护工作,一旦发生病害必须立即采取防治措施,将病害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针对于蓟马和蚜虫等虫害可以利用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10%吡虫啉乳油2000倍液防治。
e、合理收获:苜蓿首次刈割时间为种植当年6月25日,产量为3364.59kg/hm2,第二茬刈割时间为8月28日,产量为6115.47kg/hm2,第三茬刈割时间为9月27日,产量为6115.47kg/hm2;全年总产量为14316.18kg/hm2。为了保证饲草的适口性,每次刈割时间为苜蓿初花期,即有10%的苜蓿开花最佳。前两次刈割留茬高度为2~3cm;为了确保紫花苜蓿越冬,最后一次刈割留茬高度应在5cm以上。
由上述结果可以看出,本申请设灌水定额为3300m3/hm2时,该处理第一、二、三茬干草产量分别为3364.59kg/hm2、6115.47kg/hm2和4836.12kg/hm2,全年总产量为14316.18kg/hm2;其水分利用效率约为3.98kg/m3
水分利用效率(WUE)=Y/WC
式中WUE--水分利用效率,Y--收获产品的总产量,WC--生育期作物消耗对的总水量,即灌水定额加降雨量。
现有技术中,郑和祥,李和平等开展了喷灌条件下不同茬次苜蓿灌溉制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灌水量为3000m3/hm2时,产量为11505kg/hm2(郑和祥,李和平,曹雪松.喷灌条件下不同茬次紫花苜蓿的耗水规律与灌溉制度[J].排灌机械工程学报,2018,36(9):786-789)。李振松,高茜等人应用小型行走式喷灌机对科尔沁地区苜蓿灌溉制度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灌溉定额为382mm时,其苜蓿全年干草产量约为9200kg/hm2,其水分利用效率不足2.0kg/m3(李振松,高茜,徐洪雨等.灌溉制度对科尔沁沙地紫花苜蓿生产性能的影响[J].草地学报,2019,27(2):389-396)。李茂娜、王晓玉等人应用圆形喷灌机在内蒙进行紫花苜蓿种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试验耗水率为366.3mm时,其全年干草产量为13368.06kg/hm2,水分利用效率为3.65kg/m3(李茂娜,王晓玉,杨小刚等.圆形喷灌机条件下水肥耦合对紫花苜蓿产量的影响[J].农业机械学报,2016,47(1):133-139)。
由此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方法较喷灌和漫灌等灌溉方式能够较好的使苜蓿增产,并能够有效提高灌溉水的水分利用效率,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苜蓿的灌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的方式包括浅埋式滴灌;所述浅埋式滴灌采用的滴灌带距地表的高度为10~12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浅埋式滴灌采用的滴灌带为内镶式贴片滴灌带;所述内镶式贴片滴灌带的铺设方式为一管四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浅埋式滴灌采用的滴灌带的间距为55~6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苜蓿的全生育期,所述浅埋式滴灌的总滴灌次数为4~6次;所述浅埋式滴灌的总滴灌量为3000~3500m3/hm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灌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浅埋式滴灌包括返青期滴灌、第一茬期滴灌、第二茬期滴灌、第三茬期滴灌和冬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灌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返青期滴灌和冬灌的灌水量独立的为480~520m3/hm2;所述第一茬期滴灌、第二茬期滴灌和第三茬期滴灌的灌水量独立的为650~850m3/hm2
7.一种苜蓿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灌溉方法对苜蓿进行灌溉;所述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铺设滴灌带;播种苜蓿;采用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灌溉方法对苜蓿进行灌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苜蓿包括紫花苜蓿。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苜蓿的播种量为18~20kg/hm2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选地;整地;进行施肥;去除杂草;病虫害防治和收获苜蓿。
CN201910694027.8A 2019-07-30 2019-07-30 一种苜蓿的灌溉方法和栽培方法 Pending CN1102919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94027.8A CN110291959A (zh) 2019-07-30 2019-07-30 一种苜蓿的灌溉方法和栽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94027.8A CN110291959A (zh) 2019-07-30 2019-07-30 一种苜蓿的灌溉方法和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91959A true CN110291959A (zh) 2019-10-01

Family

ID=68032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94027.8A Pending CN110291959A (zh) 2019-07-30 2019-07-30 一种苜蓿的灌溉方法和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9195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72066A (zh) * 2020-08-31 2020-11-24 江苏富田农化有限公司 一种冬小麦田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方法及防除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036384A (ko) * 2009-10-01 2011-04-07 한국식품연구원 살균수와 특정 파장 영역의 광원 조사를 이용한 새싹채소의 재배방법
CN102487697A (zh) * 2011-12-13 2012-06-13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一种干旱区山区防护草场建设方法
US9169164B2 (en) * 2013-04-05 2015-10-27 Ecolab Usa Inc. Polymers useful in agricultural applications
CN106233949A (zh) * 2016-05-06 2016-12-21 石河子大学 一种紫花苜蓿滴灌高产栽培方法
CN107980529A (zh) * 2017-12-20 2018-05-04 青岛农业大学 防除苜蓿田间杂草的方形播种方法
CN107996962A (zh) * 2017-12-01 2018-05-08 甘肃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院 一种黑糯青稞汤圆粉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036384A (ko) * 2009-10-01 2011-04-07 한국식품연구원 살균수와 특정 파장 영역의 광원 조사를 이용한 새싹채소의 재배방법
CN102487697A (zh) * 2011-12-13 2012-06-13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一种干旱区山区防护草场建设方法
US9169164B2 (en) * 2013-04-05 2015-10-27 Ecolab Usa Inc. Polymers useful in agricultural applications
CN106233949A (zh) * 2016-05-06 2016-12-21 石河子大学 一种紫花苜蓿滴灌高产栽培方法
CN107996962A (zh) * 2017-12-01 2018-05-08 甘肃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院 一种黑糯青稞汤圆粉制备方法
CN107980529A (zh) * 2017-12-20 2018-05-04 青岛农业大学 防除苜蓿田间杂草的方形播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孙兆军: "《西北地区水资源调控与高效利用技术》", 31 October 2016, 阳光出版社 *
张强等: "《喷灌与微灌系统及设备》", 29 February 2016,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洪明等: ""新疆阿勒泰地区浅埋式滴灌苜蓿灌溉制度试验"", 《草地学报》 *
隋好林等: "《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 31 October 2018,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72066A (zh) * 2020-08-31 2020-11-24 江苏富田农化有限公司 一种冬小麦田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方法及防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51194B (zh) 一种降低机械碾压与提高再生稻产量的栽培方法
CN103392467A (zh) 一种玉米种植栽培方法
CN108901647A (zh) 草原区荒废土地植被的恢复方法以及草原区生态修复方法
CN106982640A (zh) 一种砂姜黑土地区小麦秸秆粉碎还田下玉米机直播方法
CN106416645A (zh) 一种水稻茬油菜免耕直播技术
CN106937577B (zh) 一种新疆南疆戈壁荒滩红枣直播建园的方法
CN109169048B (zh) 一种盐碱地饲用油菜栽培方法
CN104996261A (zh) 泡桐树埋根育苗技术
CN108739122A (zh) 草原区荒废土地植被的养护方法以及草原区生态修复方法
CN109220651A (zh) 一种直播稻抗倒伏的栽培方法
CN110012797A (zh) 一种稻茬小麦全程机械化栽培的方法
CN106258288A (zh) 一种五味子的栽培方法
CN106818142B (zh) 一种苜蓿草种植方法
CN110249934A (zh) 一种高粱机械化地膜栽培方法
CN109699229A (zh) 一种盐碱化土地建植苜蓿高羊茅混播草地的方法
CN109328936A (zh) 一种云木香的种植方法
CN105519275A (zh) 一种棉田土壤耕层重构及其配套栽培方法
CN104782357A (zh) 北美鹅掌楸插条繁殖法
CN109220643A (zh) 一种水稻直播旱穴播直播方法
CN106856942A (zh) 一种砂姜黑土地区秸秆还田条件下小麦一播全苗方法
CN106234012A (zh) 一种水果蔬菜套作方法
CN110291959A (zh) 一种苜蓿的灌溉方法和栽培方法
CN104838858A (zh) 油菜茬土壤零翻耕直插水稻栽培方法
CN108811982A (zh) 一种苹果苗圃中使用除草剂与地膜防治杂草的方法
CN107821131A (zh) 一种滨海盐碱地罗布麻种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00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