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90750B - 用于听诊器的被构造成允许声传输或数字传输的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听诊器的被构造成允许声传输或数字传输的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90750B
CN110290750B CN201780084852.5A CN201780084852A CN110290750B CN 110290750 B CN110290750 B CN 110290750B CN 201780084852 A CN201780084852 A CN 201780084852A CN 110290750 B CN110290750 B CN 1102907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component
channel
transducer
extrusion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8485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90750A (zh
Inventor
T·潘迪
A·卡查皮利
R·吉雅尔
B·拉维
N·科纳
L·平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ombay
Original Assignee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omba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ombay filed Critical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ombay
Publication of CN1102907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907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907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907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7/00Instruments for auscultation
    • A61B7/02Stethoscopes
    • A61B7/04Electric stethoscop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2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7225Details of analog processing, e.g. isolation amplifier, gain or sensitivity adjustment, filtering, baseline or drift compens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7/00Instruments for auscultation
    • A61B7/003Detecting lung or respiration noi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7/00Instruments for auscultation
    • A61B7/02Stethoscop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8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devices for evaluating the respiratory org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2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7203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for noise prevention, reduction or removal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Physiology (AREA)
  • Psychiat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听诊器的连接器,该连接器被构造成允许进行声传输或数字传输,转换器包括:第一部件(12),其经由第一挤出通道(14)以可通信的方式连接到胸件;第二部件(28),其经由第二挤出通道(30)以可通信的方式连接到耳件;内部元件(16),该内部元件被构造成可移动的,所述内部元件包括位于第一部件那一端上的两个第一部件端部开口(21,23)以及位于第二部件那一端上的两个第二部件端部开口(31,33);内部元件通道(24),在第一移位模式下,该内部元件通道提供功能的声模式;第一换能器(36),该第一换能器用于完全阻挡来自第一挤出通道的任何声传输;以及第二换能器(26),该第二换能器被构造成在第二移位模式下与第二挤出通道对齐以提供功能的电子模式;切换机构(20),该切换机构用于在声模式和电子模式之间切换所述连接器。

Description

用于听诊器的被构造成允许声传输或数字传输的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工程领域。
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一种被构造成将声学听诊器转换成数字听诊器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听诊是听身体内部声音的技术。使用听诊,医生可以告诉身体的异常。进行听诊是为了检查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心脏和呼吸声音)以及胃肠系统(肠鸣声音)。
听诊是一项技能,需要大量的临床经验、良好的听诊器和良好的听力技巧。卫生专业人员(医生、护士等)在听诊期间听三个主要器官和器官系统:心脏、肺和胃肠系统。
听诊器是用于听诊或听动物或人体内部声音的声学医疗设备。它通常具有放在胸前的小圆盘形谐振器以及连接到耳件的两个管。它通常用于听肺和心脏声音。它还用于听肠以及动脉和静脉中的血流。与血压计结合使用,通常用于测量血压。
电子听诊器(或听诊测音器)通过电子地放大身体声音而克服了低声级。然而,听诊器接触伪像的放大和元件截止(电子听诊器麦克风、前置放大器、放大器和扬声器的频率响应阈值)通过放大中音声音而限制了电子放大听诊器的整体效用,同时衰减了高低频率范围的声音。
目前,许多公司提供电子听诊器。电子听诊器需要将声学声波转换为电信号,然后可以对其进行放大和处理以获得最佳收听效果。
目前的数字听诊器是移动相关的同时听诊,它改变了传统听诊器的外观。对于听诊,由于听诊器管道,医生必须在一定距离内。在流行病期间,这对于医疗从业者来说是一个问题,因为他/她容易受到影响。
为了增加振幅并记录和分析身体声音,需要一种数字听诊器,它具有比传统声学听诊器大很多的增益。
此外,需要一种能够将任何声学听诊器转换成电子听诊器的连接器。另外,需要一种连接器,其能够将声学听诊器转换成无线听诊器,其胸件侧与耳件侧间隔开。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身体声音听诊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将任何声学听诊器转换成电子或数字听诊器的连接器。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其允许传统的听诊以及电子记录、传输无线信息以及同时由多个用户听诊。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为用户提供灵活性的身体声音听诊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身体声音听诊装置,其提供改进的听诊。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身体声音听诊装置,其包括用于任何听诊器的模块化附件。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身体声音听诊装置,其中该装置可以被修改以用于模拟/数字模式而没有距离障碍。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其允许任何声学听诊器以分离模式起作用,其中胸件侧被分离并与耳件侧间隔开。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听诊器的连接器,该连接器被构造成允许进行声传输或数字传输,所述转换器包括:
-经由第一挤出通道以可通信的方式联接到所述听诊器的胸件的第一部件;
-经由第二挤出通道以可通信的方式联接到所述听诊器的耳件的第二部件;
-内部元件,该内部元件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地安置在所述第一部件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元件被构造成能在所述第一部件内移位,所述内部元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部件那一端上的至少两个第一部件端部开口以及位于所述第二部件那一端上的至少两个第二部件端部开口;
-位于所述内部元件内的内部元件通道,在第一移位模式下,所述内部元件通道被构造成与所述第一挤出通道和所述第二挤出通道对齐,其中所述第一部件端部开口中的一个第一部件端部开口和所述第二部件端部开口中的一个第二部件端部开口与所述内部元件通道、所述第一挤出通道和所述第二挤出通道共线以便提供功能的声模式,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挤出通道、所述内部元件通道、所述第二挤出通道中,每个相继的通道的直径相对于之前的通道而言在尺寸方面沿声音的方向减小;
-位于所述内部元件内部的第一换能器,该第一换能器位于所述第一部件端部开口中的一个第一部件端部开口之后,使得该第一换能器完全阻挡来自所述第一挤出通道的任何声传输;以及位于所述内部元件内部的第二换能器,该第二换能器位于所述第二部件端部开口中的一个第二部件端部开口之前,在第二移位模式下,所述第一换能器被构造成与所述第一挤出通道对齐,并且所述第二换能器被构造成与所述第二挤出通道对齐以便提供功能的电子模式;以及
-切换机构,该切换机构被构造成使所述内部元件在所述第一移位模式和所述第二移位模式之间移动,从而在相应的所述声模式和所述电子模式之间切换所述连接器。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移位是角移位。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移位是线性移位。
典型地,所述第一部件是端部开口的壳体。
优选地,所述第一部件是圆柱形壳体。
典型地,所述第一部件包括提供所述角移位的第一缝,所述第一缝是部分周向缝。
典型地,所述切换机构是从所述内部元件延伸的旋钮,所述旋钮是通过使所述内部元件在其第一位置和其第二位置之间成角度地移位来在声形式和电子形式之间切换所述连接器的切换机构。
典型地,所述旋钮从所述内部元件延伸穿过第一缝,所述第一缝是部分周向缝。
典型地,所述内部元件至少包括第一换能器以及发射器。
典型地,所述内部元件至少包括第二换能器以及接收器。
典型地,所述内部元件是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圆柱体,其中,所述第一端包括至少两个开口,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端包括至少两个开口。
典型地,在其第一位置,所述旋钮使所述连接器以声方式工作,其特征在于,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一挤出通道对齐,从而使所述连接器以声方式工作,所述第一开口进一步延伸到横穿所述内部元件的长度的内部元件通道中。
典型地,在其第二位置,所述旋钮使所述连接器以电子方式工作,其特征在于,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挤出通道对齐,从而使所述连接器以电子方式工作,所述第二开口与第一换能器对齐,所述第一换能器被定位成与所述第二开口对齐并且刚好位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后方。
典型地,所述内部元件包括两个部分,使得第一内部元件部分包括所述旋钮、所述内部元件通道和第一换能器,而第二内部元件部分包括第二换能器以及接收器。
典型地,所述内部元件至少包括第一内部元件部分和第二内部元件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部元件部分和所述第二内部元件部分是互补的,并且所述第二内部元件部分滑入所述第一内部元件部分中以便被所述第一内部元件部分安置。
典型地,所述内部元件至少包括第一内部元件部分和第二内部元件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部元件部分包括至少两个开口。
典型地,所述内部元件至少包括第一内部元件部分和第二内部元件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部元件部分包括至少两个开口。
典型地,所述内部元件至少包括第一内部元件部分和第二内部元件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部元件部分包括至少两个开口,其特征还在于,当所述旋钮从其第一位置移动到其第二位置时,所述内部元件通道与所述第一挤出通道对齐,从而确定所述连接器以声方式工作。
典型地,所述内部元件至少包括第一内部元件部分和第二内部元件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部元件部分包括至少两个开口,其特征还在于,当所述旋钮从其第二位置移动到其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换能器与所述第一挤出通道对齐,从而确定所述连接器以电子方式工作。
典型地,所述第二部件是端部开口的壳体。
优选地,所述第二部件是圆柱形壳体。
典型地,所述第二部件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一缝的第二缝,当所述第二部件被完全安置在所述第一部件内时,所述第一缝和所述第二缝无缝地重叠,以便限定一个单独的缝。
典型地,所述第二部件包括第二缝,所述第二缝是部分周向缝,并且从其一端以正交方式平行于所述连接器的轴线延伸以形成轴向通道凹口,所述凹口在所述第二部件的开口端部处开口。
典型地,所述内部元件包括至少第一内部元件和至少第二内部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部元件包括位于其胸侧那一端的发射器以及所述第一换能器。
典型地,所述内部元件包括至少第一内部元件和至少第二内部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部元件被构造成与所述第二内部元件间隔开,以便实现所述连接器的功能的分离的电子无线模式。
典型地,所述内部元件包括至少第一内部元件和至少第二内部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部元件包括位于其胸侧那一端的发射器以及所述第一换能器,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第一换能器被定位成刚好位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后方,使得该第一换能器完全阻挡来自所述第一挤出通道的任何声传输。
典型地,所述内部元件包括至少第一内部元件和至少第二内部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部元件包括位于其胸侧那一端的发射器以及所述第一换能器,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第一换能器被定位成刚好位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后方,使得在其操作的电子模式中,所述第一挤出通道和所述换能器是共线的、同轴的并且以使得在所述通道外没有声损失的方式彼此邻接。
典型地,所述内部元件包括至少第一内部元件和至少第二内部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部元件包括位于其胸侧那一端的接收器以及所述第二换能器。
典型地,在其功能的声模式中,所述第一挤出通道、所述内部元件通道和所述第二挤出通道是共线的并且是同轴的。
典型地,所述第一挤出通道的直径大于所述内部元件通道的直径。
典型地,所述内部元件通道的所述直径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挤出通道的直径。
典型地,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一锁定联接器,以在所述第一挤出通道和所述内部元件通道之间提供锁定和联接。
典型地,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一锁定联接器,以在所述第一挤出通道和所述内部元件通道之间提供锁定和联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联接器位于所述第一部件中,与所述内部元件的至少一个开口连通,所述至少一个开口被构造成与所述第一挤出通道连通。
典型地,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一锁定联接器,以在所述第一挤出通道和所述内部元件通道之间提供锁定和联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联接器位于所述第一部件中,与所述内部元件的至少另一个开口连通,所述至少另一个开口被构造成与所述第一挤出通道连通。
典型地,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二锁定联接器,以在所述第二挤出通道和所述内部元件通道之间提供锁定和联接。
典型地,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一锁定联接器,以在所述第一挤出通道和所述内部元件通道之间提供锁定和联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联接器是弹簧加载的联接器并且其尺寸沿其纵向轴线从所述第一挤出通道向内部元件通道渐缩。
典型地,所述内部元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包括至少两个开口,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端包括至少两个开口,其特征在于,一个开口是位于所述内部元件的第一部件那一侧的第一声开口,所述第一声开口包括凸轮轮廓,该凸轮轮廓是半球形凸轮轮廓以便接收用作凸轮从动件的第一锁定联接器,以实现锁定和联接。
典型地,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二锁定联接器,以在所述第二挤出通道和所述内部元件通道之间提供锁定和锁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定联接器是弹簧加载的联接器并且其尺寸沿其纵向轴线从内部元件通道向所述第二挤出通道渐缩。
典型地,所述内部元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包括至少两个开口,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端包括至少两个开口,其特征在于,另一个开口是位于所述内部元件的第二部件那一侧的第二声开口,所述第二声开口包括凸轮轮廓,该凸轮轮廓是用作凸轮从动件的半球形凸轮轮廓以便接收第二锁定联接器,以实现锁定和联接。
典型地,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二锁定联接器,以在所述第二挤出通道和所述内部元件通道之间提供锁定和联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定联接器位于所述第二部件中,与所述内部元件的至少一个开口连通,所述至少一个开口被构造成与所述第二挤出通道连通。
典型地,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二锁定联接器,以在所述第二挤出通道和所述内部元件通道之间提供锁定和联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定联接器位于所述第二部件中,与所述内部元件的至少另一个开口连通,所述至少另一个开口被构造成与所述第二挤出通道连通。
典型地,所述连接器包括互锁机构以便将所述第一部件锁定到所述第二部件,以使其从接合的声模式转换为分离的电子无线模式。
典型地,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一中央杆和第二中央杆,用于沿纵向轴线提供支撑,所述内部元件使其自身沿着所述纵向轴线成角度地移位。
典型地,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一中央杆和第二中央杆,用于沿纵向轴线提供支撑,所述内部元件使其自身沿着所述纵向轴线成角度地移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央杆在所述第一部件处具有其第一端支撑部并且在所述内部元件处具有其第二端支撑部。
典型地,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一中央杆和第二中央杆,用于沿纵向轴线提供支撑,所述内部元件使其自身沿着所述纵向轴线成角度地移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中央杆在所述第二部件处具有其第一端支撑部并且在所述第一端杆终止所处的所述内部元件处具有其第二端支撑部。
典型地,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一中央杆和第二中央杆,用于沿纵向轴线提供支撑,所述内部元件使其自身沿着所述纵向轴线成角度地移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杆和所述第二端杆是共线的并且是同轴的。
典型地,在其功能的电子模式中,所述第一挤出通道和所述第一换能器对齐,并且所述第二换能器与所述第二挤出通道对齐。
典型地,在其功能的电子模式中,所述第一换能器与声音方向对齐,与所述第一挤出通道对齐。
典型地,在其功能的电子模式中,所述第二换能器与声音方向对齐,与所述第二挤出通道对齐。
典型地,所述内部元件包括第一内部元件和第二内部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一电子板,所述第一电子板位于所述第一内部元件中并且被构造成从位于所述第二内部元件中的第二电子板接收连接器引脚,所述连接器引脚被构造成对将在所述连接器的功能的电子无线模式中使用以为所述第一电子板供电的电池充电,从而停用所述发射器和所述接收器,且从而停用功能的无线模式。
典型地,所述内部元件包括扬声器。
典型地,所述连接器包括按钮,以在其功能的电子模式下提供记录功能、重放功能、前进功能和后退功能。
典型地,所述连接器包括噪声消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噪声消除机构包括至少第三换能器,所述第三换能器有利地定位成拾取周围噪声,关于来自所述第一换能器的声音输入和来自所述第三换能器的声音输入,所述噪声消除机构采用有源噪声消除技术以便减少环境噪声并在输出所述第三换能器处提供噪声消除的声音。
典型地,在其功能的声模式中,声波被传输而经过所述第一挤出通道、所述内部元件通道和所述第二挤出通道。
典型地,在其功能的电子有线模式中,声波被所述第一换能器转换成电信号,被处理并被传输到所述第二换能器,在所述第二换能器中,所述电信号被转换为用于在所述耳件处收听的声音信号。
典型地,在其功能的分离的电子无线模式中,声波被第一换能器捕获,被传输到发射器并被无线传输到至少接收器以及相应的至少第二换能器。
附图说明
现在将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听诊器以及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示出了连接到听诊器胸件的杆的第一部分的视图;
图3示出了连接到听诊器管的第二部分的视图,该听诊器管连接到耳件;
图4示出了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5a示出了连接器的耳件侧的另一示意图;
图5b示出了连接器的胸件侧的另一示意图;
图6示出了连接器的示意性分解图,描绘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图7示出了连接器在其声/机械模式下使用时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8示出了连接器在其声/机械模式下使用时的示意性剖视图,其中可以看到传输通道轮廓的变化;
图9示出了连接器在其电子有线模式下使用时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0示出了当连接器在其电子有线模式下使用时的另一示意性剖视图;
图11a和图11b示出了当连接器在其分离的电子无线模式下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当连接器在其分离的电子无线模式下使用时的示意性剖视图;以及
图13示出了连接器在其电子有线模式下使用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其被构造成将声学听诊器转换为数字听诊器。
出于本说明书的目的,术语“数字”包括具有有线或无线配置的电子功能。具体地,出于本发明的目的,存在功能的“机械”/“声”版本(其中不涉及电子器件)和功能的“数字”模式(其中涉及电子部件),其克服了机械/声模式所具有的限制。
图1示出了听诊器以及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其被构造成以可通信的方式连接到胸件1,并且连接器100还被构造成连接到耳件6。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连接器包括第一部分12和第二部分28。第一部分12被构造成以可通信的方式连接到胸件1,并且第二部分28被构造成以可通信的方式连接到耳件6。
图2示出了显示听诊器胸件1上的第一部分12的视图。
图3示出了显示听诊器管5上的第二部分28的视图,该第二部分28连接到耳件6。
图4示出了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5a示出了连接器的耳件那一侧的另一示意图。
图5b示出了连接器的胸件那一侧的另一示意图。
图6示出了描绘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连接器的示意性分解图。
图7示出了当连接器以其声/机械模式使用时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8示出了当连接器以其声/机械模式使用时连接器的示意性剖视图,其中可以看到传输通道轮廓的变化。
图9示出了连接器以其电子/有线模式使用时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0示出了连接器以其电子有线模式使用时的另一个示意性剖视图。
图11a和图11b示出了当连接器以其电子无线模式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当连接器以其分离的电子无线模式使用时的连接器的示意性剖视图。它示出了连接器的剖视图,使得胸件与耳件间隔开。由于连接器可以以无线方式分离,因此可以使用多个这样的耳件来与胸件同步。
本发明的连接器被构造成按以下三种模式操作:
1)声机械模式;
2)电子有线模式;以及
3)分离的电子无线模式。
此外,在分离的电子无线模式下,连接器被构造成按以下模式工作:
3a)一对一电子无线模式:一个胸件和一个耳件之间进行通信;
3b)一对多电子无线模式:一个胸件与多个耳件或多个远程定位的计算设备91或多个远程定位的移动设备93之间进行通信。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部件12是端部开口的壳体。通常,这是圆柱形壳体。它也可以称为胸侧壳体或胸侧件。该壳体的一端是端部开口的,这使得它能够以使得第一部件是本发明的连接器的部分外盖的方式接收本发明的附加部件或部件。该壳体的另一端包括第一挤出通道14,该第一挤出通道被构造成联接到听诊器管,该听诊器管从听诊器管的胸件延伸。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部件12包括内部元件16,该内部元件16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地安置在第一部件12内,其特征在于,内部元件16被构造成可在第一部件12内成角度地移动。借助于设置在第一部件12中的第一缝18和从内部元件16延伸穿过第一缝18的旋钮20来限制角移位。第一缝是部分周向缝。通常,该内部元件是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圆柱体,其中第一端包括至少两个开口21、23,并且其中第二端包括至少两个开口31、33。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旋钮20是切换机构,其将本发明的连接器以及因此听诊器从其声版本切换到其电子版本。当旋钮20处于其第一位置时,这使得连接器以声方式工作,第一开口21与挤出通道14对齐。第一开口21进一步延伸到内部元件通道24中,该内部元件通道横穿内部元件16的长度。此外,当旋钮20从其第一位置成角度地移位到其第二位置时,内部元件16也相应地成角度地移位,使得第二开口23与第一挤出通道14对齐,从而使连接器以电子方式工作。在其电子版本中,第二开口23与第一换能器36对齐,第一换能器36被定位成与第二开口23对齐并且刚好位于第二开口23的后方。
在至少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内部元件16可包括两个部分16a、16b,使得第一内部元件部分16a包括旋钮20、内部元件通道24和第一换能器36,而第二内部元件部分16b包括第二换能器26以及接收器35。通常,第一内部元件部分16a和第二内部元件部分16b是互补的,其中,第二内部元件部分16b滑入第一内部元件部分16a以便由其安置,并且这两个部分相互配合。在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内部元件部分16a包括至少两个开口21、23。在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二内部元件部分16b包括至少两个开口31、33。当旋钮20从其第一位置移动到其第二位置时,内部元件通道24与第一挤出通道14对齐或者第一换能器36与第一挤出通道对齐14,从而确定连接器是以声方式还是以电子方式工作。
在至少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内部元件基本上是圆柱体,其具有一个带有两个开口的第一部件侧盘端和一个用于容纳第二内部元件的中空第二部件侧。在至少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二内部元件基本上是部分圆柱体,具有带有两个开口的第二部件侧盘端。
在至少又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部件28是端部开口的壳体。通常,这是圆柱形壳体。它也可以称为耳侧壳体或耳侧部件。该壳体的一端是开放式的,允许其接收本发明的附加部分或部件,使得第一部件是本发明的连接器的部分外盖,而第二部件接收内部元件,并且还作为中间层滑入第一部件。该壳体的另一端包括第二挤出通道30,该第二挤出通道构造成联接到听诊器管,该听诊器管从听诊器管的耳件延伸。该第二部件28的一端处的第二缝32对应于第一部件12的第一缝18,其中,当第二部件28完全安置在第一部件12内时,第一缝18和第二缝32无缝地重叠,以限定一个单独的缝。此外,该第二缝也是部分周向缝,并且从其一端平行于连接器的轴线以正交的方式延伸,以形成轴向通道的凹口34,该凹口在第二部件28开口端处开口。当第一部件12在连接器的无线配置中与第二部件28间隔开时,这允许旋钮稳妥地滑出。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内部元件16a包括位于胸侧那一端即具有第一内部元件12那一端的发射器25以及第一换能器36。通常,第一换能器36刚好位于第二开口23的后方,使得它完全阻挡来自第一挤出通道14的任何声传输。换句话说,在其操作的电子模式中,第一挤出通道14和换能器36不仅是共线的且同轴的,而且它们还以使得通道外部或从一个通道到另一个通道的传输中没有声损失的方式彼此邻接。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内部元件通道26包括第二换能器26和接收器35。
在其功能的声模式中,第一挤出通道14、内部元件通道24和第二挤出通道30是共线的且同轴的。第一挤出通道14的直径大于内部元件通道24的直径。内部元件通道24的直径大于第二挤出通道30的直径。跨越通道的直径变窄以及从听诊器的胸件到耳件的声音/声波的横向方向确保了声音的准放大,这是因为随着声音/声波从较大的区域到较窄的区域的传播,能量的集中增加,从而增加了每单位体积的声音/声波的能量集中。
第一锁定联接器42在第一挤出通道14和内部元件通道24之间提供锁定和联接。第一联接器42位于第一部件12中,由于弹簧作用,第一连接器42在靠近开口21和23时可以密封开口21和23。联接器的形状使得它沿着声音方向渐缩,从而当声音从第一挤出通道14向第二挤出通道30传输时,每单位体积声音/声波的能量集中度增加。第一锁定联接器42是弹簧加载的联接器,并且其尺寸沿其纵向轴线从第一挤出通道14向内部元件通道24渐缩。内部元件16的胸件那一侧上的一个开口21是声开口,其包括凸轮轮廓,该凸轮轮廓是半球形凸轮轮廓,以便接收用作凸轮从动件的第一锁定联接器41,以实现锁定和联接。
第二锁定联接器44在第二挤出通道30和内部元件通道24之间提供锁定和联接。第二连接器44位于第二部件28中,由于弹簧作用,第二联接器28在接近开口31和33时可以密封开口31和33。联接器的形状使得它沿着声音方向渐缩,从而当声音从第一挤出通道14向第二挤出通道30传输时,每单位体积声音/声波的能量集中度增加。第二锁定联接器44是弹簧加载的联接器,并且其尺寸沿其纵向轴线从内部元件通道24向第二挤出通道30渐缩。内部元件16的耳件那一侧上的另一个开口31是声开口,其包括凸轮轮廓,该凸轮轮廓是半球形凸轮轮廓,以便接收用作凸轮从动件的第二锁定联接器44,以实现锁定和联接。
在其功能的电子模式中,重要的是要注意第一换能器36与声音方向对齐,即与第一挤出通道14对齐。而且,在其功能的电子模式中,重要的是要注意第二换能器26与声音方向对齐,即与第二挤出通道30对齐。
在至少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互锁机构,以便将第一部件12锁定到第二部件28,以使其从接合的声模式转换为分离的电子无线模式。
在至少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中央杆56和第二中央杆58设置成用于沿纵向轴线提供支撑,所述内部元件使其自身沿着所述纵向轴线成角度地移位。通常,第一中央杆56在第一部件12处具有其第一端支撑部,并且在内部元件16处具有其第二端支撑部。通常,第二中央杆58在第二部件28处具有其第一端支撑部,并且在第一端杆56终止所处的内部元件16处具有其第二端支撑部。第一端杆56和第二端杆58是共线的且同轴的。
图13示出了连接器在其电子有线模式下使用时的示意图。
在该模式中,第一挤出通道14和第一换能器36对齐。可以看到第二换能器26与第二挤出通道30对齐。位于第一内部元件16a中的第一电子板62从位于第二内部元件16b中的第二电子板66接收连接器引脚64。扬声器位于第二内部元件16b中。附图标记68表示第一电子板62的槽,其接收连接器引脚64。这些连接器引脚64对电池充电,该电池将在该转换器的功能的分离的电子无线模式期间使用。因此,在该转换器的功能的电子有线模式期间,发射器和接收器不被激活,从而节省电池。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按钮29。该按钮包括在其功能的电子模式下的记录功能、回放功能等功能。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噪声消除机构。该机构涉及使用拾取周围噪声的第三换能器或第二麦克风,然后该机构使用有源噪声消除来减少环境噪声。通常,该换能器被定位成使其接收外部噪声。
因此,当胸件1靠着患者放置以感测身体声音时,它根据患者的横膈膜振动,产生向上行进到第一部分12的声压波。
因此,在其功能的声模式中,波通过通道传输到第二部分28。通道的性质使得在耳件6处发生放大。
因此,在其功能的电子有线模式中,波被第一换能器36转换成电信号,被处理并传输到第二换能器26,在第二换能器26中电信号被转换成声信号,用于在耳件6处收听。在该模式中,不使用发射器25和接收器35。
因此,在其功能的电子无线模式中,波被第一换能器36捕获,发送到发射器25并无线传输到第二换能器26以及接收器35或多个这样的接收器35。
由于本发明的连接器,这整个装置有助于通过传统听诊器无线传输身体声音。它允许通过切换机机构在声模式和数字模式之间切换。此外,它还允许有线数字模式和无线数字模式。另外,它允许一对多无线数字模式,在一对多无线数字模式中,单个胸件可以将其读数发射到多个远程定位的耳件或远程定位的计算或移动设备。
本发明的技术优点在于消除了用于同时听诊的移动设备或耳件。本发明是独立于移动的,并且具有附件的听诊器耳件可以用于同时听到身体声音,附件的模块化设计提供了在声模式或电子模式以及无线模式下使用听诊器的灵活性。任何听诊器都可以通过添加附件制成数字听诊器。
因此,该连接器被构造成使听诊器按以下模式工作:
1)声模式;
2)电子有线模式;以及
3)电子无线模式。
此外,在其电子无线模式下,连接器被构造成使听诊器按以下模式工作:
3a)一对一电子无线模式:一个胸件和一个耳件之间进行通信;以及
3b)一对多电子无线模式:一个胸件与多个耳件或多个远程定位的计算设备或多个远程定位的移动设备之间进行通信。
尽管该详细描述已经为了说明的目的而公开了某些特定实施方式,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各种修改是显而易见的,这些修改不构成对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偏离,并且是明确的。应理解,前述描述性内容仅被解释为对本发明的说明而不是限制。

Claims (53)

1.一种用于听诊器的连接器,该连接器被构造成允许进行声传输或数字传输,所述连接器包括:
-经由第一挤出通道(14)以可通信的方式联接到所述听诊器的胸件的第一部件(12);
-经由第二挤出通道(30)以可通信的方式联接到所述听诊器的耳件的第二部件(28);
-内部元件(16),该内部元件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地安置在所述第一部件(1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元件(16)被构造成能在所述第一部件(12)内移位,所述内部元件(16)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部件那一端上的至少两个第一部件端部开口(21,23)以及位于所述第二部件那一端上的至少两个第二部件端部开口(31,33);
-位于所述内部元件(16)内的内部元件通道(24),在第一移位模式下,所述内部元件通道被构造成与所述第一挤出通道(14)和所述第二挤出通道(30)对齐,其中,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部件端部开口中的第一部件端部第一开口(21)和所述至少两个第二部件端部开口中的第二部件端部第一开口(31)与所述内部元件通道(24)、所述第一挤出通道(14)和所述第二挤出通道(30)共线以便提供功能的声模式,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挤出通道(14)、所述内部元件通道(24)、所述第二挤出通道(30)中,每个相继的通道的直径相对于之前的通道而言在尺寸方面沿声音的方向减小;
-位于所述内部元件(16)内部的第一换能器(36),该第一换能器位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部件端部开口中的第一部件端部第二开口(23)之后,使得该第一换能器完全阻挡来自所述第一挤出通道(14)的任何声传输;以及位于所述内部元件(16)内部的第二换能器(26),该第二换能器位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二部件端部开口中的第二部件端部第二开口(33)之前,在第二移位模式下,所述第一换能器(36)被构造成与所述第一挤出通道(14)对齐,并且所述第二换能器(26)被构造成与所述第二挤出通道(30)对齐以便提供功能的电子模式;以及
-切换机构(20),该切换机构被构造成使所述内部元件(16)在所述第一移位模式和所述第二移位模式之间移动,从而在相应的所述声模式和所述电子模式之间切换所述连接器,
其中,所述内部元件(16)包括至少第一内部元件部分(16a)和至少第二内部元件部分(16b),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部元件部分(16a)包括位于其胸侧那一端的发射器(25)以及所述第一换能器(36),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第一换能器(36)被定位成刚好位于所述第一部件端部第二开口(23)的后方,使得该第一换能器完全阻挡来自所述第一挤出通道(14)的任何声传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移位是角移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移位是线性移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部件(12)是端部开口的壳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部件(12)是圆柱形壳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移位是角移位,并且所述第一部件(12)包括提供所述角移位的第一缝(18),所述第一缝(18)是部分周向缝。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切换机构(20)是从所述内部元件(16)延伸的旋钮,所述旋钮是通过使所述内部元件(16)在其第一位置和其第二位置之间成角度地移位来在声形式和电子形式之间切换所述连接器的切换机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切换机构(20)是从所述内部元件(16)延伸的旋钮,并且所述旋钮从所述内部元件(16)延伸穿过所述第一部件(12)的第一缝(18),所述第一缝是部分周向缝。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内部元件(16)至少包括接收器(35)。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内部元件(16)是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圆柱体,其中,所述第一端包括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部件端部开口(21,23),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端包括至少两个第二部件端部开口(31,33)。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切换机构(20)是从所述内部元件(16)延伸的旋钮,在其第一位置,所述旋钮使所述连接器(100)以声方式工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端部第一开口(21)与所述第一挤出通道(14)对齐,从而使所述连接器(100)以声方式工作,所述第一部件端部第一开口(21)进一步延伸到横穿所述内部元件(16)的长度的内部元件通道(24)中。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切换机构(20)是从所述内部元件(16)延伸的旋钮,在其第二位置,所述旋钮使所述连接器(100)以电子方式工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端部第二开口(23)与所述第一挤出通道(14)对齐,从而使所述连接器以电子方式工作,所述第一部件端部第二开口(23)与第一换能器(36)对齐,所述第一换能器(36)被定位成与所述第一部件端部第二开口(23)对齐并且刚好位于所述第一部件端部第二开口(23)的后方。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切换机构(20)是从所述内部元件(16)延伸的旋钮,并且所述第一内部元件部分(16a)包括所述旋钮、所述内部元件通道(24)和第一换能器(36),而第二内部元件部分(16b)包括第二换能器(26)以及接收器(35)。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内部元件部分(16a)和所述第二内部元件部分(16b)是互补的,并且所述第二内部元件部分(16b)滑入所述第一内部元件部分(16a)中以便被所述第一内部元件部分(16a)安置。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内部元件部分(16a)包括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部件端部开口(21,23)。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内部元件部分(16b)包括所述至少两个第二部件端部开口(31,33)。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切换机构(20)是从所述内部元件(16)延伸的旋钮,并且所述第一内部元件部分(16a)包括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部件端部开口(21,23),其特征还在于,当所述旋钮从其第一位置移动到其第二位置时,所述内部元件通道(24)与所述第一挤出通道(14)对齐,从而确定所述连接器(100)以声方式工作。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切换机构(20)是从所述内部元件(16)延伸的旋钮,所述第一内部元件部分(16a)包括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部件端部开口(21,23),其特征还在于,当所述旋钮从其第二位置移动到其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换能器(36)与所述第一挤出通道(14)对齐,从而确定所述连接器(100)以电子方式工作。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部件(28)是端部开口的壳体。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部件(28)是圆柱形壳体。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部件(28)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部件(12)的第一缝(18)的第二缝(32),当所述第二部件(28)被完全安置在所述第一部件(12)内时,所述第一缝(18)和所述第二缝(32)无缝地重叠,以便限定一个单独的缝。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部件(28)包括第二缝(32),所述第二缝是部分周向缝,并且从其一端以正交方式平行于所述连接器(100)的轴线延伸以形成轴向通道凹口(34),所述凹口(34)在所述第二部件(28)的开口端部处开口。
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换能器(36)被定位成刚好位于所述第一部件端部第二开口(23)的后方,使得在其操作的电子模式中,所述第一挤出通道(14)和所述第一换能器(36)是共线的、同轴的并且以使得在所述通道外没有声损失的方式彼此邻接。
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内部元件部分(16b)包括位于其胸侧那一端的接收器(35)以及所述第二换能器(26)。
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内部元件部分(16a)被构造成与所述第二内部元件部分(16b)间隔开,以便实现所述连接器的功能的分离的电子无线模式。
2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其功能的声模式中,所述第一挤出通道(14)、所述内部元件通道(24)和所述第二挤出通道(30)是共线的并且是同轴的。
2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挤出通道(14)的直径大于所述内部元件通道(24)的直径。
2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内部元件通道(24)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挤出通道(30)的直径。
2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一锁定联接器(42),以在所述第一挤出通道(14)和所述内部元件通道(24)之间提供锁定和联接。
3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一锁定联接器(42),以在所述第一挤出通道(14)和所述内部元件通道(24)之间提供锁定和联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联接器(42)位于所述第一部件(12)中,与所述内部元件(16)的至少第一部件端部第一开口(21)连通,所述至少第一部件端部第一开口(21)被构造成与所述第一挤出通道(14)连通。
3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一锁定联接器(42),以在所述第一挤出通道(14)和所述内部元件通道(24)之间提供锁定和联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联接器(42)位于所述第一部件(12)中,与所述内部元件(16)的至少第一部件端部第二开口(23)连通,所述至少第二部件端部第二开口(23)被构造成与所述第一挤出通道(14)连通。
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二锁定联接器(44),以在所述第二挤出通道(30)和所述内部元件通道(24)之间提供锁定和联接。
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一锁定联接器(42),以在所述第一挤出通道(14)和所述内部元件通道(24)之间提供锁定和联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联接器(42)是弹簧加载的联接器并且其尺寸沿其纵向轴线从所述第一挤出通道(14)向内部元件通道(24)渐缩。
3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内部元件(16)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包括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部件端部开口(21,23),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端包括所述至少两个第二部件端部开口(31,33),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部件端部开口中的所述第一部件端部第一开口(21)是位于所述内部元件(16)的第一部件那一侧的第一声开口,所述第一声开口包括凸轮轮廓,该凸轮轮廓是半球形凸轮轮廓以便接收用作凸轮从动件的第一锁定联接器(41),以实现锁定和联接。
3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二锁定联接器(44),以在所述第二挤出通道(30)和所述内部元件通道(24)之间提供锁定和锁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定联接器(44)是弹簧加载的联接器并且其尺寸沿其纵向轴线从内部元件通道(24)向所述第二挤出通道(30)渐缩。
3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内部元件(16)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包括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部件端部开口(21,23),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端包括所述至少两个第二部件端部开口(31,33),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二部件端部开口中的第二部件端部第二开口(33)是位于所述内部元件(16)的第二部件那一侧的第二声开口,所述第二声开口包括凸轮轮廓,该凸轮轮廓是用作凸轮从动件的半球形凸轮轮廓以便接收第二锁定联接器(44),以实现锁定和联接。
3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二锁定联接器(44),以在所述第二挤出通道(30)和所述内部元件通道(24)之间提供锁定和联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定联接器(44)位于所述第二部件(28)中,与所述内部元件(16)的至少第二部件端部第一开口(31)连通,所述至少第二部件端部第一开口(31)被构造成与所述第二挤出通道(30)连通。
3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二锁定联接器(44),以在所述第二挤出通道(30)和所述内部元件通道(24)之间提供锁定和联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定联接器(44)位于所述第二部件(28)中,与所述内部元件(16)的至少第二部件端部第二开口(33)连通,所述至少第二部件端部第二开口(33)被构造成与所述第二挤出通道(30)连通。
3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连接器(100)包括互锁机构以便将所述第一部件(12)锁定到所述第二部件(28),以使其从接合的声模式转换为分离的电子无线模式。
4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连接器(100)包括第一中央杆(56)和第二中央杆(58),用于沿纵向轴线提供支撑,所述内部元件使其自身沿着所述纵向轴线成角度地移位。
4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连接器(100)包括第一中央杆(56)和第二中央杆(58),用于沿纵向轴线提供支撑,所述内部元件使其自身沿着所述纵向轴线成角度地移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央杆(56)在所述第一部件(12)处具有其第一端支撑部并且在所述内部元件(16)处具有其第二端支撑部。
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连接器(100)包括第一中央杆(56)和第二中央杆(58),用于沿纵向轴线提供支撑,所述内部元件使其自身沿着所述纵向轴线成角度地移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中央杆(58)在所述第二部件(28)处具有其第一端支撑部并且在所述第一中央杆(56)终止所处的所述内部元件(16)处具有其第二端支撑部。
4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连接器(100)包括第一中央杆(56)和第二中央杆(58),用于沿纵向轴线提供支撑,所述内部元件使其自身沿着所述纵向轴线成角度地移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央杆(56)和所述第二中央杆(58)是共线的并且是同轴的。
4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其功能的电子模式中,所述第一挤出通道(14)和所述第一换能器(36)对齐,并且所述第二换能器(26)与所述第二挤出通道(30)对齐。
4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其功能的电子模式中,所述第一换能器(36)与声音方向对齐,与所述第一挤出通道(14)对齐。
4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其功能的电子模式中,所述第二换能器(26)与声音方向对齐,与所述第二挤出通道(30)对齐。
4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内部元件(16)至少包括接收器(35),并且所述连接器(100)包括第一电子板(62),所述第一电子板位于所述第一内部元件部分(16a)中并且被构造成从位于所述第二内部元件部分(16b)中的第二电子板(66)接收连接器引脚(64),所述连接器引脚被构造成对将在所述连接器(100)的功能的电子无线模式中使用以为所述第一电子板(62)供电的电池充电,从而停用所述发射器(25)和所述接收器(35),且从而停用功能的无线模式。
4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内部元件包括扬声器(26)。
4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连接器(100)包括按钮(29),以在其功能的电子模式下提供记录功能、重放功能、前进功能和后退功能。
5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连接器(100)包括噪声消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噪声消除机构包括至少第三换能器,所述第三换能器有利地定位成拾取周围噪声,关于来自所述第一换能器的声音输入和来自所述第三换能器的声音输入,所述噪声消除机构采用有源噪声消除技术以便减少环境噪声并在输出所述第三换能器处提供噪声消除的声音。
5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其功能的声模式中,声波被传输而经过所述第一挤出通道(14)、所述内部元件通道(24)和所述第二挤出通道(30)。
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其功能的电子有线模式中,声波被所述第一换能器(36)转换成电信号,被处理并被传输到所述第二换能器(26),在所述第二换能器中,所述电信号被转换为用于在所述耳件(6)处收听的声音信号。
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其功能的分离的电子无线模式中,声波被第一换能器(36)捕获,被传输到发射器(25)并被无线传输到至少接收器(35)以及相应的至少第二换能器(26)。
CN201780084852.5A 2016-11-27 2017-11-27 用于听诊器的被构造成允许声传输或数字传输的连接器 Active CN1102907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N201621029618 2016-11-27
IN201621029618 2016-11-27
PCT/IN2017/050558 WO2018096564A1 (en) 2016-11-27 2017-11-27 A connector configured to allow acoustic transmission or digital transmission for a stethoscop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90750A CN110290750A (zh) 2019-09-27
CN110290750B true CN110290750B (zh) 2022-03-22

Family

ID=62196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84852.5A Active CN110290750B (zh) 2016-11-27 2017-11-27 用于听诊器的被构造成允许声传输或数字传输的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925575B2 (zh)
EP (1) EP3544514A4 (zh)
CN (1) CN110290750B (zh)
WO (1) WO201809656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32791B2 (en) 2018-03-30 2022-09-06 Ptm, Llc Breakaway stethoscope, and related devices and methods
WO2020086057A1 (en) * 2018-10-23 2020-04-30 Vitalchains Corporation Stethoscope head and stethoscope assembly having the same
WO2021061754A1 (en) * 2019-09-23 2021-04-01 Eko Devices, Inc. Electronic stethoscope device with noise cancellation
US20240008835A1 (en) * 2020-12-11 2024-01-1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odular Auscultation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47324A (en) * 1964-06-26 1966-04-19 Cefaly Acoustic and electronic stethoscope
US3539724A (en) 1967-07-03 1970-11-10 Daniel C Keesee Combination electronic and air-column actuated stethoscope
US3772478A (en) * 1971-12-27 1973-11-13 Instrument Systems Corp Stethoscope headset
US4071694A (en) * 1976-08-31 1978-01-31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Stethoscope
US4783813A (en) 1986-12-24 1988-11-08 Lola R. Thompson Electronic sound amplifier stethoscope with visual heart beat and blood flow indicator
US5774563A (en) * 1996-07-11 1998-06-30 Deslauriers; Richard J. Combined electronic acoustical stethoscope
US5910992A (en) * 1998-01-21 1999-06-08 Ho; Chi-Sheng Stethoscope with an indexing detent
US9486180B2 (en) * 2012-06-27 2016-11-08 MDF Instruments USA, Inc. Chestpiece of a stethoscope
WO2015065988A1 (en) * 2013-10-28 2015-05-07 Smith Clive L Stethoscope and electronic device structure
US9973847B2 (en) * 2014-01-10 2018-05-15 Eko Devices, Inc. Mobile device-based stethoscope system
US20150297171A1 (en) * 2014-04-22 2015-10-22 HD Medical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coustically or electronically monitoring chest sounds
US10321888B2 (en) * 2014-09-12 2019-06-18 Nikhil SAHAI Wireless stethobroadcasting instrument for medical training
CN204813941U (zh) * 2015-08-04 2015-12-02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 一种听诊器
CN105266842B (zh) * 2015-11-03 2018-02-06 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 听诊模式切换自动检测数字听诊器及听诊模式切换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90750A (zh) 2019-09-27
EP3544514A4 (en) 2020-07-08
US20190274656A1 (en) 2019-09-12
US10925575B2 (en) 2021-02-23
WO2018096564A1 (en) 2018-05-31
EP3544514A1 (en) 2019-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90750B (zh) 用于听诊器的被构造成允许声传输或数字传输的连接器
EP3131469B1 (en) Device for wide-band auscultation
US8934637B2 (en) Electronic stethoscope
JPS6111099B2 (zh)
CN106963548A (zh) 带有用于采集生物数据的传感器的听力系统
JP2017519606A (ja) 音響的又は電子的に胸部音を検査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2020531119A (ja) モジュール式チェストピースとecgモジュールを用いた聴診器
US5347583A (en) Electronic stethoscope having binaural earpiece
CN102228381A (zh) 一种无线听诊头
CN102648860A (zh) 振动式防噪声电子听诊器
EP0295318A1 (en) Electronic stethoscopic apparatus
JPH0928702A (ja) 電子式聴診装置
CN109998587B (zh) 一种电子式心音、肺音远程听诊系统
KR200388387Y1 (ko) 청진기용 집음 헤드
CN113712588A (zh) 一种便携式多场景应用电子听诊器
CN209996345U (zh) 一种电子听诊器
KR100462234B1 (ko) 전자 청진기
US20040077974A1 (en) Laparoscopic device for sound detection
KR20200002297U (ko) 청진기, 체온계 및 심전도 측정기를 포함하는 스마트 헬스케어 장치
KR101372383B1 (ko) 청음기
TWM579012U (zh) 數位聽診器
CN217853032U (zh) 一种分体式听诊器
CN213046975U (zh) 一种听诊器
RU206389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дистанционной аускультации пациентов
WO1998034530A2 (en) Body sounds observat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T. Pandy

Inventor after: A. Kachapiri

Inventor after: R. Ji al

Inventor after: B. Ravi

Inventor after: N. Connor

Inventor after: L. flat towing

Inventor before: T. Pall

Inventor before: A. Kachapiri

Inventor before: R. Ji al

Inventor before: B. Ravi

Inventor before: N. Connor

Inventor before: L. flat towi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