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90550B - 无线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无线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290550B CN110290550B CN201910479647.XA CN201910479647A CN110290550B CN 110290550 B CN110290550 B CN 110290550B CN 201910479647 A CN201910479647 A CN 201910479647A CN 110290550 B CN110290550 B CN 11029055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time
- end data
- channels
- determi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2—Network monitoring prob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无线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接收目标前端数据采集装置发送的待分析数据,其中,待分析数据是目标前端数据采集装置对目标终端设备集群进行无线广播包采集所生成的数据;基于待分析数据确定预设的至少两个信道中的每个信道的使用率;根据所得到的使用率,确定前端数据采集装置针对至少两个信道中的每个信道的采集停留时间;基于所确定的采集停留时间,生成针对目标前端数据采集装置的配置参数,并发送至目标前端数据采集装置。该实施方式降低了数据漏采的可能性,提高了数据采集的全面性,有助于提高根据采集的数据进行终端分析和管理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无线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网络的普及,诸如Wi-Fi等无线通信方式已无处不在,已经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也越来越离不开无线网络。Wi-Fi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许多不法分子利用无线网络进行违法犯罪活动,造成信息安全问题,所以对Wi-Fi设备的数据采集等需求随之产生。Wi-Fi采集所获得的数据中可提取出与Wi-Fi设备使用者有关的虚拟身份信息,可以进行人流密度分析、公共安全上可以获取可疑人员虚拟身份、查找特定目标在监控区域内的行动轨迹与定位、通过手机IMEI串口及IMSI串号锁定目标手机号码等功能,从而为公安提供一个高效有力的针对无线网络的事前关注的手段,在遏制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由于终端Wi-Fi设备绝大部分是随着使用者移动的,每个终端Wi-Fi所处的信道也是不确定的,而采集Wi-Fi数据包的设备是采用信道轮询的方式进行采集,因此可能会漏掉一些信道。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无线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目标前端数据采集装置发送的待分析数据,其中,待分析数据是目标前端数据采集装置对目标终端设备集群进行无线广播包采集所生成的数据;基于待分析数据确定预设的至少两个信道中的每个信道的使用率;根据所得到的使用率,确定前端数据采集装置针对至少两个信道中的每个信道的采集停留时间;基于所确定的采集停留时间,生成针对目标前端数据采集装置的配置参数,并发送至目标前端数据采集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得到的使用率,确定前端数据采集装置针对至少两个信道中的每个信道的采集停留时间,包括:根据所得到的使用率由大到小的顺序,确定预设数量个信道;确定预设数量个信道中的每个信道的采集停留时间为第一时间,以及确定其他信道中的每个信道的采集停留时间为第二时间,其中,第一时间大于第二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预设数量个信道中的每个信道的采集停留时间为第一时间,以及确定其他信道中的每个信道的采集停留时间为第二时间,包括:基于预设的总采集停留时间,确定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待分析数据是目标前端数据采集装置在目标时间段内对目标终端设备集群进行无线广播包采集所生成的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待分析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无线信号强度信息,终端设备使用的信道标识,无线信号帧类型,终端设备的虚拟身份信息。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数据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目标前端数据采集装置发送的待分析数据,其中,待分析数据是目标前端数据采集装置对目标终端设备集群进行无线广播包采集所生成的数据;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待分析数据确定预设的至少两个信道中的每个信道的使用率;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得到的使用率,确定前端数据采集装置针对至少两个信道中的每个信道的采集停留时间;配置模块,用于基于所确定的采集停留时间,生成针对目标前端数据采集装置的配置参数,并发送至目标前端数据采集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确定模块包括: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得到的使用率由大到小的顺序,确定预设数量个信道;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预设数量个信道中的每个信道的采集停留时间为第一时间,以及确定其他信道中的每个信道的采集停留时间为第二时间,其中,第一时间大于第二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确定单元进一步用于:基于预设的总采集停留时间,确定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待分析数据是目标前端数据采集装置在目标时间段内对目标终端设备集群进行无线广播包采集所生成的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待分析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无线信号强度信息,终端设备使用的信道标识,无线信号帧类型,终端设备的虚拟身份信息。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数据处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前端数据采集装置、至少一个终端设备集群、后端数据管理装置,其中,前端数据采集装置和终端设备集群一一对应;终端设备集群中的终端设备,用于发出无线广播包;前端数据采集装置,用于对终端设备集群进行无线广播包采集,生成待分析数据,以及将待分析数据发送至后端数据管理装置;后端数据管理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实现方式描述的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端数据采集装置包括天线模块、采集模块、解析模块、数据回传模块、定位模块。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一实现方式描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一实现方式描述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通过确定至少两个信道中的每个信道的使用率,再根据使用率,确定前端数据采集装置针对至少两个信道中的每个信道的采集停留时间,基于采集停留时间,生成用于控制目标前端数据采集装置的配置参数,并发送至目标前端数据采集装置,从而实现了根据不同的信道的使用率调整信道的采集停留时间,降低了数据漏采的可能性,提高了数据采集的全面性,有助于提高根据采集的数据进行终端分析和管理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公开可以应用于其中的示例性系统架构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无线数据处理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无线数据处理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无线数据处理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时序图;
图5是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公开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公开。
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公开实施例的无线数据处理方法的示例性系统架构100。
如图1所示,系统架构1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前端数据采集装置101,网络102,和后端数据管理装置103。网络102用以在前端数据采集装置101和后端数据管理装置103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102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或者光纤电缆等等。
后端数据管理装置103可以是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例如对前端数据采集装置101上传的待分析数据进行分析的后台数据服务器。后台数据服务器可以对接收的待分析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例如针对目标前端数据采集装置的配置参数)反馈给前端数据采集装置101。
每个前端数据采集装置可以对应于一个终端设备集群104,前端数据采集装置可以采集终端设备集群104包括的终端设备产生的无线广播包,并基于无线广播包生成待分析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无线数据处理方法一般由后端数据管理装置103执行,相应地,无线数据处理装置一般设置于后端数据管理装置103中。
应该理解,图1中的前端数据采集装置、网络和后端数据管理装置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数据采集装置、网络和后端数据管理装置。
继续参考图2,其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应无线数据处理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200。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接收目标前端数据采集装置发送的待分析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无线数据处理方法的执行主体(例如图1所示的后端数据管理装置)可以接收目标前端数据采集装置发送的待分析数据。其中,待分析数据是目标前端数据采集装置对目标终端设备集群进行无线广播包采集所生成的数据。目标前端数据采集装置可以是预设的多个前端数据采集装置中的一个。通常,每个前端数据采集装置对应于一个终端设备集群,例如,前端数据采集装置可以设置在某个人员聚集的地区(例如商场、车站、学校等),位于该地区的各种终端设备可以实时地发送无线广播包,前端数据采集装置采集到无线广播包后,可以将无线数据广播报包解析,并生成待分析数据。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待分析数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种: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例如MAC地址),无线信号强度信息,终端设备使用的信道标识,无线信号帧类型,终端设备的虚拟身份信息。通过将上述各种数据设置在待分析数据中,可以有助于对终端设备进行更多方式的监控,从而进一步提高根据采集的数据进行终端分析和管理的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前端数据采集装置可以通过各种无线连接方式采集终端设备的无线广播包,通常,可以采用Wi-Fi连接方式。可选的,还可以采用但不限于如下至少一种无线连接方式:红外连接、蓝牙连接等。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待分析数据可以是目标前端数据采集装置在目标时间段内对目标终端设备集群进行无线广播包采集所生成的数据。其中,目标时间段可以是预先设置的用于采集无线广播包的周期,例如,周期可以是7*24小时,目标时间段可以是距离当前时间最近的一个周期。通过设置目标时间段,可以灵活地调整对无线广播包的统计时间,从而提高分析无线广播包的灵活性和针对性,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根据采集的数据进行终端分析的准确性。
步骤202,基于待分析数据确定预设的至少两个信道中的每个信道的使用率。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基于待分析数据确定预设的至少两个信道中的每个信道的使用率。其中,上述至少两个信道可以为终端设备提供通信链路的通道。作为示例,上述至少两个信道的数量可以是18,包括信道1-信道13,用于传输2.4GHz的Wi-Fi信号;还包括信道149、153、157、161、165,用于传输5.8GHz的Wi-Fi信号。
上述执行主体可以按照各种方式确定每个信道的使用率。作为示例,待分析数据可以包括每个终端设备所处的信道编号,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对各个信道编号进行统计,确定每个信道对应的终端设备的数量作为使用率,或确定每个信道对应的终端设备占总的终端设备的数量的百分比作为使用率。
步骤203,根据所得到的使用率,确定无线数据处理装置针对至少两个信道中的每个信道的采集停留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根据所得到的使用率,确定无线数据处理装置针对至少两个信道中的每个信道的采集停留时间。
可选的,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对所得到的使用率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然后按照预设的、信道在该排序中的位置与采集停留时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每个信道的采集停留时间。例如,该排序中信道的序号为1-N,分别对应的采集停留时间为t1-tN,其中,t1至tN逐渐减小。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按照如下步骤确定无线数据处理装置针对至少两个信道中的每个信道的采集停留时间:
首先,根据所得到的使用率由大到小的顺序,确定预设数量个信道。具体地,作为示例,假设预设数量为3,上述执行主体可以确定使用率大小排在前三的三个信道。
然后,确定预设数量个信道中的每个信道的采集停留时间为第一时间,以及确定其他信道中的每个信道的采集停留时间为第二时间。其中,第一时间大于第二时间。通常,上述目标前端数据采集装置采用轮询的方式,依次采集每个信道上的无线广播包,每个信道对应于一个采集停留时间,在一个采集停留时间内,对一个信道上的无线广播包进行采集。
作为示例,如果信道总数为18,其中的3个信道的使用率最大,则可以将这3个信道的采集停留时间设置为第一时间(例如8秒),其他15个信道的采集停留时间设置为第二时间(例如2秒)。采集停留时间为针对某个信道,对该信道进行数据采集所耗费的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仅仅是为区分时间,并不构成对时间的特殊限定。此外,上述预设数量个信道中的每个信道所对应的第一时间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相应的,上述其他信道中的每个信道对应的第二时间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实现方式,可以对使用率高的信道进行较长时间的数据采集,对使用率较低的信道进行较短时间的数据采集,相比于将每个信道的采集停留时间设置为相同,可以节约对使用率较低的信道进行数据采集造成的硬件资源浪费,以及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的信道进行不同时间的采集,有助于提高利用采集的数据进行终端设备分析和管理的准确性。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基于预设的总采集停留时间,确定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通常,各个信道分别对应的采集停留时间之和是固定的,根据该总采集停留时间,可以确定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作为示例,信道总数为18,总采集停留时间为54秒,第一时间为8秒,第二时间为2秒,则可以将使用率大小排在前三的信道的采集停留时间均设置为8秒,将其他信道的采集停留时间均设置为2秒。本实现方式通过固定总采集停留时间,可以实现按照总采集停留时间作为采集周期,对各个信道进行采集。有助于对每个采集周期内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此外,在每个采集周期内,有区别地根据不同的使用率,对各个信道进行数据采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数据采集的针对性。
步骤204,基于所确定的采集停留时间,生成针对目标无线数据处理装置的配置参数,并发送至目标无线数据处理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基于所确定的采集停留时间,生成针对目标无线数据处理装置的配置参数,并发送至目标无线数据处理装置。其中,配置参数用于对目标无线数据处理装置进行配置。作为示例,配置参数可以包括每个信道的采集停留时间,目标无线数据处理装置可以根据接收到的配置参数,配置每个信道的采集停留时间,根据配置的采集停留时间对每个信道上的数据进行采集。
本公开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确定至少两个信道中的每个信道的使用率,再根据使用率,确定前端数据采集装置针对至少两个信道中的每个信道的采集停留时间,基于采集停留时间,生成用于控制目标前端数据采集装置的配置参数,并发送至目标前端数据采集装置,从而实现了根据不同的信道的使用率调整信道的采集停留时间,降低了数据漏采的可能性,提高了数据采集的全面性,有助于提高根据采集的数据进行终端分析和管理的准确性。
进一步参考图3,作为对上述各图所示方法的实现,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无线数据处理装置的一个实施例,该装置实施例与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相对应,该装置具体可以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无线数据处理装置300包括:接收模块301,用于接收目标前端数据采集装置发送的待分析数据,其中,待分析数据是目标前端数据采集装置对目标终端设备集群进行无线广播包采集所生成的数据;第一确定模块302,用于基于待分析数据确定预设的至少两个信道中的每个信道的使用率;第二确定模块303,用于根据所得到的使用率,确定前端数据采集装置针对至少两个信道中的每个信道的采集停留时间;配置模块304,用于基于所确定的采集停留时间,生成针对目标前端数据采集装置的配置参数,并发送至目标前端数据采集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接收模块301可以接收目标前端数据采集装置发送的待分析数据。其中,待分析数据是目标前端数据采集装置对目标终端设备集群进行无线广播包采集所生成的数据。目标前端数据采集装置可以是预设的多个前端数据采集装置中的一个。通常,每个前端数据采集装置对应于一个终端设备集群,例如,前端数据采集装置可以设置在某个人员聚集的地区(例如商场、车站、学校等),位于该地区的各种终端设备可以实时地发送无线广播包,前端数据采集装置采集到无线广播包后,可以将无线数据广播报包解析,并生成待分析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确定模块302可以基于待分析数据确定预设的至少两个信道中的每个信道的使用率。其中,上述至少两个信道可以为终端设备提供通信链路的通道。作为示例,上述至少两个信道的数量可以是18,包括信道1-信道13,用于传输2.4GHz的Wi-Fi信号;还包括信道149、153、157、161、165,用于传输5.8GHz的Wi-Fi信号。
上述第一确定模块302可以按照各种方式确定每个信道的使用率。作为示例,待分析数据可以包括每个终端设备所处的信道编号,上述第一确定模块302可以对各个信道编号进行统计,确定每个信道对应的终端设备的数量作为使用率,或确定每个信道对应的终端设备占总的终端设备的数量的百分比作为使用率。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确定模块303可以根据所得到的使用率,确定无线数据处理装置针对至少两个信道中的每个信道的采集停留时间。
可选的,上述第二确定模块303可以对所得到的使用率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然后按照预设的、信道在该排序中的位置与采集停留时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每个信道的采集停留时间。例如,该排序中信道的序号为1-N,分别对应的采集停留时间为t1-tN,其中,t1至tN逐渐减小。
在本实施例中,配置模块304可以基于所确定的采集停留时间,生成针对目标无线数据处理装置的配置参数,并发送至目标无线数据处理装置。其中,配置参数用于对目标无线数据处理装置进行配置。作为示例,配置参数可以包括每个信道的采集停留时间,目标无线数据处理装置可以根据接收到的配置参数,配置每个信道的采集停留时间,根据配置的采集停留时间对每个信道上的数据进行采集。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确定模块303可以包括:第一确定单元(图中未示出),用于根据所得到的使用率由大到小的顺序,确定预设数量个信道;第二确定单元(图中未示出),用于确定预设数量个信道中的每个信道的采集停留时间为第一时间,以及确定其他信道中的每个信道的采集停留时间为第二时间,其中,第一时间大于第二时间。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确定单元可以进一步用于:基于预设的总采集停留时间,确定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待分析数据是目标前端数据采集装置在目标时间段内对目标终端设备集群进行无线广播包采集所生成的数据。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待分析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无线信号强度信息,终端设备使用的信道标识,无线信号帧类型,终端设备的虚拟身份信息。
本公开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通过确定至少两个信道中的每个信道的使用率,再根据使用率,确定前端数据采集装置针对至少两个信道中的每个信道的采集停留时间,基于采集停留时间,生成用于控制目标前端数据采集装置的配置参数,并发送至目标前端数据采集装置,从而实现了根据不同的信道的使用率调整信道的采集停留时间,降低了数据漏采的可能性,提高了数据采集的全面性,有助于提高根据采集的数据进行终端分析和管理的准确性。
进一步参考图4,其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无线数据处理系统的一个时序图400。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前端数据采集装置、至少一个终端设备集群、后端数据管理装置。其中,前端数据采集装置和终端设备集群一一对应。
终端设备集群中的终端设备,用于发出无线广播包。
前端数据采集装置,用于对终端设备集群进行无线广播包采集,生成待分析数据,以及将待分析数据发送至后端数据管理装置。
后端数据管理装置,用于执行上述图2对应实施例描述的方法。
可选的,前端数据采集装置可以包括天线模块、采集模块、解析模块、数据回传模块、定位模块等。其中,天线模块、采集模块可以支持2.4G/5.8G双频Wi-Fi信号频段,解析模块可以实时解析Wi-Fi广播包,生成待分析数据,数据回传模块具有4G无线回传或者固网回传功能,定位模块可以确定前端数据采集装置所处的位置。
如图4所示,在步骤401中,目标前端数据采集装置接收目标终端设备集群中的终端设备发出的无线广播包。
其中,目标前端数据采集装置为上述至少一个前端数据采集装置中的其中一个。目标终端设备集群是与目标前端数据采集装置对应的终端设备集群。
在步骤402中,目标前端数据采集装置对接收的无线广播包进行处理,生成待分析数据,并将待分析数据发送至后端数据管理装置。
在步骤403中,后端数据管理装置基于待分析数据确定预设的至少两个信道中的每个信道的使用率。
在步骤404中,后端数据管理装置根据所得到的使用率,确定前端数据采集装置针对至少两个信道中的每个信道的采集停留时间。
在步骤405中,后端数据管理装置基于所确定的采集停留时间,生成针对目标前端数据采集装置的配置参数,并发送至目标前端数据采集装置。
本公开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系统,通过后端数据管理装置与目标前端数据采集装置的交互,确定每个信道的采集停留时间,后端数据管理装置基于采集停留时间,生成用于控制目标前端数据采集装置的配置参数,并发送至目标前端数据采集装置,从而实现了后端数据管理装置根据目标前端数据采集装置从不同信道所采集的数据不同的信道的使用率调整信道的采集停留时间,降低了数据漏采的可能性,提高了数据采集的全面性,有助于提高根据采集的数据进行终端分析和管理的准确性。
下面参考图5,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如图1所示的服务器或终端设备)的计算机系统500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5所示,计算机系统5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5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5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5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5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503中,还存储有系统5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 501、ROM 502以及RAM 503通过总线5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505也连接至总线5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5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506;包括诸如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5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5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509。通信部分5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5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505。可拆卸介质5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5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508。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5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5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单元(CPU)5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模块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模块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例如,可以描述为:一种处理器包括接收模块、第一确定模块、第二确定模块和配置模块。其中,这些模块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例如,接收模块还可以被描述为“接收模块的模块”。
作为另一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接收目标前端数据采集装置发送的待分析数据,其中,待分析数据是目标前端数据采集装置对目标终端设备集群进行无线广播包采集所生成的数据;基于待分析数据确定预设的至少两个信道中的每个信道的使用率;根据所得到的使用率,确定前端数据采集装置针对至少两个信道中的每个信道的采集停留时间;基于所确定的采集停留时间,生成针对目标前端数据采集装置的配置参数,并发送至目标前端数据采集装置。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2)
1.一种无线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目标前端数据采集装置发送的待分析数据,其中,所述待分析数据是所述目标前端数据采集装置对目标终端设备集群进行无线广播包采集所生成的数据;
基于所述待分析数据确定预设的至少两个信道中的每个信道的使用率;
根据所得到的使用率,确定所述前端数据采集装置针对所述至少两个信道中的每个信道的采集停留时间;
基于所确定的采集停留时间,生成针对所述目标前端数据采集装置的配置参数,并发送至所述目标前端数据采集装置;
其中,所述根据所得到的使用率,确定所述前端数据采集装置针对所述至少两个信道中的每个信道的采集停留时间,包括:
根据所得到的使用率由大到小的顺序,确定预设数量个信道;
确定所述预设数量个信道中的每个信道的采集停留时间为第一时间,以及确定其他信道中的每个信道的采集停留时间为第二时间,其中,第一时间大于第二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预设数量个信道中的每个信道的采集停留时间为第一时间,以及确定其他信道中的每个信道的采集停留时间为第二时间,包括:
基于预设的总采集停留时间,确定所述第一时间和所述第二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分析数据是所述目标前端数据采集装置在目标时间段内对目标终端设备集群进行无线广播包采集所生成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分析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无线信号强度信息,终端设备使用的信道标识,无线信号帧类型,终端设备的虚拟身份信息。
5.一种无线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目标前端数据采集装置发送的待分析数据,其中,所述待分析数据是所述目标前端数据采集装置对目标终端设备集群进行无线广播包采集所生成的数据;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待分析数据确定预设的至少两个信道中的每个信道的使用率;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得到的使用率,确定所述前端数据采集装置针对所述至少两个信道中的每个信道的采集停留时间;
配置模块,用于基于所确定的采集停留时间,生成针对所述目标前端数据采集装置的配置参数,并发送至所述目标前端数据采集装置;
其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得到的使用率由大到小的顺序,确定预设数量个信道;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预设数量个信道中的每个信道的采集停留时间为第一时间,以及确定其他信道中的每个信道的采集停留时间为第二时间,其中,第一时间大于第二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单元进一步用于:
基于预设的总采集停留时间,确定所述第一时间和所述第二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分析数据是所述目标前端数据采集装置在目标时间段内对目标终端设备集群进行无线广播包采集所生成的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5-7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分析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无线信号强度信息,终端设备使用的信道标识,无线信号帧类型,终端设备的虚拟身份信息。
9.一种无线数据处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前端数据采集装置、至少一个终端设备集群、后端数据管理装置,其中,前端数据采集装置和终端设备集群一一对应;
终端设备集群中的终端设备,用于发出无线广播包;
前端数据采集装置,用于对终端设备集群进行无线广播包采集,生成待分析数据,以及将待分析数据发送至所述后端数据管理装置;
后端数据管理装置,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方法。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前端数据采集装置包括天线模块、采集模块、解析模块、数据回传模块、定位模块。
1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479647.XA CN110290550B (zh) | 2019-06-04 | 2019-06-04 | 无线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479647.XA CN110290550B (zh) | 2019-06-04 | 2019-06-04 | 无线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290550A CN110290550A (zh) | 2019-09-27 |
CN110290550B true CN110290550B (zh) | 2022-08-26 |
Family
ID=68003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479647.XA Active CN110290550B (zh) | 2019-06-04 | 2019-06-04 | 无线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29055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86227B (zh) * | 2020-08-26 | 2023-09-01 |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轨迹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72883A (zh) * | 2010-12-16 | 2012-07-11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通信保障方法及装置 |
CN106533840A (zh) * | 2016-12-01 | 2017-03-22 |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 网控器呼损率和信道利用值数据采集统计的方法及系统 |
CN106535343A (zh) * | 2016-12-23 | 2017-03-22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信道接入方法及装置 |
CN107182077A (zh) * | 2017-07-11 | 2017-09-19 | 王焱华 | 一种大数据采集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027249B2 (en) * | 2006-10-18 | 2011-09-27 | Shared Spectrum Company | Methods for using a detector to monitor and detect channel occupancy |
US9107186B2 (en) * | 2011-02-23 | 2015-08-1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arrier aggregation for evolved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enhancement |
-
2019
- 2019-06-04 CN CN201910479647.XA patent/CN11029055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72883A (zh) * | 2010-12-16 | 2012-07-11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通信保障方法及装置 |
CN106533840A (zh) * | 2016-12-01 | 2017-03-22 |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 网控器呼损率和信道利用值数据采集统计的方法及系统 |
CN106535343A (zh) * | 2016-12-23 | 2017-03-22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信道接入方法及装置 |
CN107182077A (zh) * | 2017-07-11 | 2017-09-19 | 王焱华 | 一种大数据采集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290550A (zh) | 2019-09-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780702B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monitoring network data | |
CN110401943B (zh) | 一种移动终端驻网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
US10299269B2 (en) | Flexible multicarrier NB-IoT operation in a network | |
CN106658756B (zh) | 一种终端设备与热点连接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 |
CN104811894A (zh) | 一种人流分布的统计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 |
CN103141142A (zh) | 用于协作频谱分析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8391276B (zh) | 专网基站及其配置方法、装置 | |
CN113014637B (zh) | 信息显示方法和信息推送方法 | |
US9998903B2 (en) | Detecting bluetooth low energy (BLE) beacons using WiFi | |
CN110290550B (zh) | 无线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11435380A (zh) | 一种页面跨域交互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设备 | |
CN109495891B (zh) | 伪基站识别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7335918A (zh) | 一种信号屏蔽方法及系统 | |
CN108235335B (zh) | 一种室内网络弱覆盖区域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 |
CN106331060B (zh) | 一种基于wifi进行布控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2025714B (zh) | 一种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的实现方法、装置及系统 | |
US20070178841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oncurrent wireless network analysis | |
CN111371648A (zh) | 针对虚拟网关集群全局故障的监测方法和装置 | |
WO2010093369A1 (en) | Communications-network data processing methods, communications-network data processing systems,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a, communications-network data presentation methods, and communications-network data presentation systems | |
CN107317653A (zh)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04581744A (zh) | 一种实现网络规划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1935637A (zh) | 一种人流量分析方法、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 |
US20230091815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ement data analytics service (mdas) assisted pag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Milheiro et al. | LTE signal detector for LSA spectrum sharing model in Portugal | |
CN114363198B (zh) | 数据采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E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 ||
E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927 Assignee: XIAMEN SECURITY INTELLIGEN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XIAMEN MEIYA PICO INFORMATION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3350000050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Wireless data process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826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303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