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86752A - 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86752A
CN110286752A CN201910489766.3A CN201910489766A CN110286752A CN 110286752 A CN110286752 A CN 110286752A CN 201910489766 A CN201910489766 A CN 201910489766A CN 110286752 A CN110286752 A CN 1102867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piezoelectric element
fingerprint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8976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86752B (zh
Inventor
贾玉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8976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867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867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867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867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867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6Input arrangements with force or tactile feedback as computer generated output to the us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94Hardware or software archite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age or video understand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65Matching; Classif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6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unauthorised or fraudulent calling
    • H04M1/667Preventing unauthorised calls from a telephone set
    • H04M1/67Preventing unauthorised calls from a telephone set by electronic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2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touch pad, a touch sensor or a touch detec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 Image Inpu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装置包括机壳、显示屏、指纹识别传感器及压电组件,显示屏设置在机壳上,所示显示屏包括指纹识别区,指纹识别传感器和压电组件均设置在指纹识别区下方;控制方法包括:在指纹识别传感器被触发时,激活指纹识别传感器,指纹识别区显示提示信息,且压电组件以第一模式振动;获取按压在指纹识别区上的指纹信息;在指纹信息与指纹模板信息匹配时,压电组件以第二模式振动;及在指纹信息与指纹模板信息不匹配时,压电组件以第三模式振动,其中,压电组件的振动参数在第二模式下与在第一模式下不相同、在第三模式下与在第一模式及第二模式下均不相同。用户能够根据振动模式的不同确定电子装置所处的状态。

Description

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消费性电子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具有线性马达和指纹识别传感器的手机中,指纹识别传感器可用于解锁手机,线性马达能够产生振动以提示用户。例如,当用户按压在指纹识别传感器上以解锁手机时,若指纹识别传感器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指纹模板信息不匹配,则线性马达会产生振动以提示用户解锁失败。现有的线性马达在不同状态下振动的参数一般不变,用户很难根据线性马达的振动确定手机的状态。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装置。
本申请的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电子装置包括机壳、显示屏、指纹识别传感器及压电组件,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机壳上,所示显示屏包括指纹识别区,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和所述压电组件均设置在所述指纹识别区下方;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在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被触发时,激活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所述指纹识别区显示提示信息,且所述压电组件以第一模式振动;获取按压在所述指纹识别区上的指纹信息;在所述指纹信息与指纹模板信息匹配时,所述压电组件以第二模式振动,其中,所述压电组件的振动参数在所述第二模式下与在所述第一模式下不相同;及,在所述指纹信息与指纹模板信息不匹配时,所述压电组件以第三模式振动,其中,所述压电组件的振动参数在所述第三模式下与在所述第一模式及所述第二模式下均不相同。
本申请的电子装置包括机壳、显示屏、指纹识别传感器、压电组件及处理器,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机壳上,所示显示屏包括指纹识别区,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和所述压电组件均设置在所述指纹识别区下方;在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被触发时,所述处理器用于激活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所述指纹识别区显示提示信息,所述压电组件以第一模式振动;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用于获取按压在所述指纹识别区上的指纹信息;在所述指纹信息与指纹模板信息匹配时,所述压电组件以第二模式振动,其中,所述压电组件的振动参数在所述第二模式下与在所述第一模式下不相同;在所述指纹信息与指纹模板信息不匹配时,所述压电组件以第三模式振动,其中,所述压电组件的振动参数在所述第三模式下与在所述第一模式及所述第二模式下均不相同。
本申请的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中,在指纹识别传感器被激活时,压电组件以第一模式振动,从而使用户在不观看显示屏的情况下能够根据感触到的第一模式的振动确定指纹识别传感器已经被激活;在指纹信息与指纹模板信息匹配时,压电组件以第二模式振动,从而使用户在不观看显示屏的情况下能够根据感触到的第二模式的振动确定指纹信息与指纹模板匹配;在指纹信息与指纹模板信息不匹配时,压电组件以第三模式振动,从而使用户在不观看显示屏的情况下能够根据感触到的第三模式的振动确定指纹信息与指纹模板不匹配;如此,用户能够根据振动模式的不同确定电子装置所处的状态。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可以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子装置沿II-II线的剖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电子装置II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压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与图2所示的电子装置III处相同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和图11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与图2所示的电子装置III处相同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压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与图2所示的电子装置III处相同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压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3,本申请的电子装置100的控制方法,其中,电子装置100包括机壳10、显示屏20、指纹识别传感器30及压电组件40,显示屏20设置在机壳10上,显示屏20包括指纹识别区21,指纹识别传感器30和压电组件40均设置在指纹识别区21下方;请参阅图4,控制方法包括:
01,在指纹识别传感器30被触发时,激活指纹识别传感器30,指纹识别区21显示提示信息,且压电组件40以第一模式振动;
02,获取按压在指纹识别区21上的指纹信息;
03,在指纹信息与指纹模板信息匹配时,压电组件40以第二模式振动,其中,压电组件40的振动参数在第二模式下与在第一模式下不相同;及
04,在指纹信息与指纹模板信息不匹配时,压电组件40以第三模式振动,其中,压电组件40的振动参数在第三模式下与在第一模式及第二模式下均不相同。
本申请的电子装置100能够用于实现上述控制方法,具体地,电子装置100还包括处理器50,处理器50用于在指纹识别传感器30被触发时激活指纹识别传感器30、以及用于在指纹识别传感器30被激活时获取按压在指纹识别区21上的指纹信息,指纹识别区21显示提示信息,压电组件40用于在指纹识别传感器30被触发时以第一模式振动、在指纹信息与指纹模板信息匹配时以第二模式振动、及在指纹信息与指纹模板信息不匹配时以第三模式振动。
其中,电子装置10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穿戴设备(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头盔、智能眼镜等)、虚拟现实设备等。本申请以电子装置100是手机为例进行说明,但电子装置100的形式并不限于手机。
请参阅图1及图2,机壳10可包括后壳11及内壳12,内壳12安装在后壳11上。显示屏20设置在内壳12上。显示屏20包括指纹识别区21和非指纹识别区22,非指纹识别区22环绕指纹识别区21。指纹识别区21的面积远小于非指纹识别区22的面积,例如,指纹识别区21的面积比非指纹识别区22面积的5%还要小。显示屏20可以覆盖机壳10一表面的面积的85%及以上,例如达到85%、86%、87%、88%、89%、90%、91%、92%、93%、95%甚至是100%,显示屏20(包括指纹识别区21)可以用于显示影像,影像可以是文字、图像、视频、图标等信息。在指纹识别传感器30被触发时,指纹识别区21显示的提示信息可以为指纹图案,此时,非指纹识别区22可以处于息屏状态(黑屏状态),也就是,非指纹识别区22不显示影像。
请参阅图2及图3,指纹识别传感器30设置在(贴附在)指纹识别区21上并位于指纹识别区21的下方,换句话说,指纹识别传感器30设置在与显示屏20的出光方向相背的一侧。本实施方式中,指纹识别传感器30的尺寸与指纹识别区21的尺寸基本相同,并且指纹识别传感器30的中心位置与指纹识别区21的中心位置对应。当指纹识别传感器30被触发时,指纹识别传感器30可采集按压在指纹识别区21上的手指的指纹信息。指纹识别传感器30可以为电容式指纹传感器、光学式指纹传感器和超声波指纹传感器中的任意一种。指纹模板信息为用户存储在电子装置100的存储器中的指纹信息。
请参阅图3及图5,压电组件40设置在指纹识别传感器30的远离显示屏20的一侧。压电组件40包括陶瓷振动片41和驱动芯片42,驱动芯片42电性连接陶瓷振动片41,陶瓷振动片41设置在指纹识别传感器30的远离显示屏20的一侧并与指纹识别区21对应。陶瓷振动片41包括压电器件411、第一电极412、第二电极413及金属板414,驱动芯片42电性连接第一电极412和第二电极413。第一电极412和第二电极413分别设置在压电器件411的相背两侧,金属板414设置在第一电极412的远离第二电极413的一侧。驱动芯片42用于给陶瓷振动片41提供电压以使陶瓷振动片41产生振动。驱动芯片42可以设置在电子装置100的主板上并通过柔性电路板与陶瓷振动片41电性连接。
压电组件40振动的模式包括第一模式、第二模式和第三模式。压电组件40在不同的模式下振动时,压电组件40的振动参数均不相同。压电组件40的振动参数包括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值中的一个或两个,压电组件40的振动频率与驱动芯片42提供给陶瓷振动片41的电压的频率正相关,压电组件40的振动幅值与驱动芯片42提供给陶瓷振动片41的电压值(绝对值)正相关。
当压电组件40的振动参数仅包括振动频率时,压电组件40在第一模式、第二模式和第三模式下的振动频率均不相同,例如,若压电组件40在第一模式、第二模式和第三模式下的振动频率分别为f1、f2、f3,则f1可以大于f2并小于f3,或者,f2可以大于f1并小于f3,或者,f3可以大于f1并小于f2。
当压电组件40的振动参数仅包括振动幅值时,压电组件40在第一模式、第二模式和第三模式下的振动幅值均不相同,例如,若压电组件40在第一模式、第二模式和第三模式下的振动幅值分别为A1、A2、A3,则A1可以大于A2并小于A3,或者,A2可以大于A1并小于A3,或者,A3可以大于A1并小于A2。
当压电组件40的振动参数同时包括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值时,压电组件40在第二模式下的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值中的至少一个与在第一模式下的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值中的至少一个不相同,压电组件40在第三模式下的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值中的至少一个与在第一模式下的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值中的至少一个、及第二模式下的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值中的至少一个均不相同,例如,若压电组件40在第一模式下的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值分别为f1、A1,在第二模式下的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值分别为f2、A2,在第三模式下的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值分别为f3、A3,则,f1、f2及f3可以相等,A1可以大于A2并小于A3,或者,f1可以大于f2并小于f3,A1、A2和A3可以相等,或者,f1可以大于f2并小于f3,A1可以大于A2并小于A3。
请参阅图1及图2,处理器50设置在电子装置100的主板上,处理器50电性连接显示屏20、指纹识别传感器30及压电组件40。处理器50可用于控制显示屏20、指纹识别传感器30及压电组件40工作。
本申请的电子装置100及电子装置100的控制方法中,在指纹识别传感器30被激活时(电子装置100处于指纹识别传感器30被激活的状态),压电组件40以第一模式振动,从而使用户在不观看显示屏20的情况下能够根据感触到的第一模式的振动确定指纹识别传感器30已经被激活;在指纹信息与指纹模板信息匹配时(电子装置100处于解锁成功的状态),压电组件40以第二模式振动,从而使用户在不观看显示屏20的情况下能够根据感触到的第二模式的振动确定指纹信息与指纹模板匹配;在指纹信息与指纹模板信息不匹配时(电子装置100处于解锁失败的状态),压电组件40以第三模式振动,从而使用户在不观看显示屏20的情况下能够根据感触到的第三模式的振动确定指纹信息与指纹模板不匹配;如此,用户能够根据振动模式的不同确定电子装置100所处的状态。
请参阅图1及图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电子装置100处于待机状态时,控制方法还包括:
05,检测指纹识别区21是否被按压;
06,在指纹识别区21被按压时,压电组件40以第四模式振动,其中,压电组件40的振动参数在第四模式下与在第一模式下、第二模式下、及第三模式下均不相同;
07,检测显示屏20是否被遮挡;及
08,在显示屏20不被遮挡时,触发指纹识别传感器30。
请一并结合图7,上述步骤也可以由电子装置100实现,具体地,电子装置100还包括接近传感器60,压电组件40还包括压力传感器43,压力传感器43设置在指纹识别传感器30与陶瓷振动片41之间。在电子装置100处于待机状态时,压力传感器43用于检测指纹识别区21是否被按压;压电组件40用于在指纹识别区21被按压时以第四模式振动;接近传感器60用于在指纹识别区21被按压时检测显示屏20是否被遮挡;处理器50用于在显示屏20不被遮挡时触发指纹识别传感器30。
本实施方式中,在垂直于显示屏20的方向上,指纹识别传感器30的中心、压力传感器43的中心及陶瓷振动片41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压力传感器43的尺寸与指纹识别传感器30的尺寸基本相同。内壳12包括正面121,显示屏20安装在正面121所在的一侧,正面121开设有收容槽122,收容槽122的位置与指纹识别区21的位置对应,收容槽122的尺寸与指纹识别区21的尺寸基本相同,更具体地,收容槽122的尺寸略大于指纹识别区21的尺寸。当然,压力传感器43的尺寸也可以小于指纹识别传感器30的尺寸。指纹识别传感器30、压力传感器43及陶瓷振动片41均安装在收容槽122内,陶瓷振动片41可与收容槽122的底部间隔。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陶瓷振动片41也可与收容槽122的底部抵触。
当指纹识别区21被按压时,指纹识别区21发生形变,设置在指纹识别区21上的指纹识别传感器30及压力传感器43也会跟随指纹识别区21发生形变,此时,非指纹识别区22的形变量较小(非指纹识别区22的形变量甚至可以为0)并小于指纹识别区21的形变量,压力传感器43能够检测到按压在指纹识别区21上的按压力,处理器50根据压力传感器43检测到的按压力确定指纹识别区21是否被按压;当非指纹识别区22被按压时,非指纹识别区22发生形变,此时,指纹识别区21的形变量较小并小于非指纹识别区22的形变量,设置在指纹识别区21上的压力传感器43的形变量也较小甚至不会发生形变,从而压力传感器43检测到的按压力较小甚至检测不到按压力,处理器50根据压力传感器43检测到的按压力确定指纹识别区21是否被按压。具体地,当指纹识别区21被按压,并且压力传感器43检测到的按压力小于预设压力时,处理器50确定指纹识别区21不被按压;当指纹识别区21被按压,并且压力传感器43检测到的按压力大于预设压力时,处理器50才确定指纹识别区21被按压。如此,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100及其控制方法能够减少指纹识别区21被误触的情况发生。
由于指纹识别区21的面积远小于非指纹识别区22的面积,从而指纹识别区21相对于非指纹识别区22被误触到的概率较小,并且在非指纹识别区22被按压时压力传感器43不会检测到按压力,从而能够避免非指纹识别区22被误触时触发指纹识别传感器30。
压电组件40的振动模式还包括第四模式,压电组件40的振动参数在第四模式下与在第一模式下、第二模式下、及第三模式下均不相同。
当压电组件40的振动参数仅包括振动频率时,压电组件40在第一模式、第二模式、第三模式和第四模式下的振动频率均不相同,例如,若压电组件40在第一模式、第二模式、第三模式和第四模式下的振动频率分别为f1、f2、f3、f4,则f1可以大于f2并小于f3,f4可以大于f3或小于f2。
当压电组件40的振动参数仅包括振动幅值时,压电组件40在第一模式、第二模式、第三模式和第四模式下的振动幅值均不相同,例如,若压电组件40在第一模式、第二模式、第三模式和第四模式下的振动幅值分别为A1、A2、A3、A4,则A1可以大于A2并小于A3,A4可以大于A3或小于A2。
当压电组件40的振动参数同时包括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值时,压电组件40在第二模式下的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值中的至少一个与在第一模式下的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值中的至少一个不相同,压电组件40在第三模式下的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值中的至少一个与在第一模式下的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值中的至少一个、及第二模式下的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值中的至少一个均不相同,压电组件40在第四模式下的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值中的至少一个与在第一模式下的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值中的至少一个、第二模式下的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值中的至少一个、及第三模式下的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值中的至少一个均不相同,例如,若压电组件40在第一模式下的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值分别为f1、A1,在第二模式下的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值分别为f2、A2,在第三模式下的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值分别为f3、A3,在第四模式下的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值分别为f4、A4,则,f1、f2、f3及f4可以相等,A1可以大于A2并小于A3,A4可以大于A3或小于A2,或者,f1可以大于f2并小于f3,f4可以大于f3或小于f2,A1、A2、A3和A4可以相等,或者,f1可以大于f2并小于f3,f4可以大于f3或小于f2,A1可以大于A2并小于A3,A4可以大于A3或小于A2。
请参阅图1,接近传感器60设置在机壳10上。当指纹识别区21被按压并且有物体靠近接近传感器60时,若接近传感器60检测到该物体与接近传感器60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则确定显示屏20被遮挡并且指纹识别区21受到的按压为误触,例如,当电子装置100放在口袋中,并且指纹识别区21被按压时,接近传感器60检测到有物体(衣服)距离接近传感器60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从而确定显示屏20被遮挡并且指纹识别区21受到的按压为误触。当指纹识别区21被按压并且有物体靠近接近传感器60时,若接近传感器60检测到该物体与接近传感器60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时,则确定显示屏20不被遮挡,此时对指纹识别区21受到的按压很大程度不是误触。
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100及其控制方法中,在指纹识别区21被按压时(电子装置100处于指纹识别区21被按压的状态),压电组件40以第四模式振动,从而使用户能够根据感触到的第四模式的振动确定指纹识别区21被按压;相对于在显示屏20(包括指纹识别区21和非指纹识别区22)被按压时就触发指纹识别传感器30,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100在指纹识别区21被按压并且显示屏20不被遮挡时,才触发指纹识别传感器30,从而减少了由于误触显示屏20(包括指纹识别区21和非指纹识别区22)而触发指纹识别传感器30的情况发生,节省了电子装置100的电能。
请参阅图8及图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100还包括设置在机壳10上的重力传感器70,在显示屏不被遮挡时,控制方法还包括:
09,获取重力传感器70的z轴的数值;及
08,在指纹识别区21被按压、在显示屏不被遮挡、并且在z轴的数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时,触发指纹识别传感器30。
也就是说,控制方法还包括:
05,检测指纹识别区21是否被按压;
06,在指纹识别区21被按压时,压电组件40以第四模式振动,其中,压电组件40的振动参数在第四模式下与在第一模式下、第二模式下、及第三模式下均不相同;
07,检测显示屏20是否被遮挡;
09,在显示屏不被遮挡时,获取重力传感器70的z轴的数值;及
08,在指纹识别区21被按压、在显示屏不被遮挡、并且在z轴的数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时,触发指纹识别传感器30。
上述的控制方法也可以由电子装置100实现,具体地,处理器50电性连接重力传感器70,处理器50还可以用于获取重力传感器70的z轴的数值、在z轴的数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时触发指纹识别传感器30。
请参照图8,图8为三轴加速度传感器17确定电子装置100的状态的原理示意图。如图8所示,显示屏20还包括前面23,显示屏20朝前面23的一侧出光,x轴、y轴、z轴均是相对于前面23的位置而言的,通常y轴的方向为前面23向上的方向,x轴的方向为前面23向右的方向,z轴的方向为垂直于前面23向外的方向。z轴的数值(加速度值)与显示屏20的朝向对应。
以用户使用电子装置100(手机)的视角来观察,当将电子装置100平放在桌面上并使显示屏20朝上时,x轴的数值默认为0,y轴的数值默认0,z轴的数值默认9.81m/s2;当将电子装置100朝下放在桌面上并使显示屏20朝下时,x轴的数值默认为0,y轴的数值默认0,z轴的数值为-9.81m/s2;当将电子装置100向左倾斜时,x轴的数值为正值;当将电子装置100向右倾斜时,x轴的数值为负值;当将电子装置100向上倾斜时,y轴的数值为负值;当将电子装置100向下倾斜时,y轴的数值为正值。
本实施方式中,若处理器50获取到的重力传感器70的z轴的数值大于第一预设值,例如,处理器50获取到的重力传感器70的z轴的数值6m/s2,大于第一预设值3m/s2时,则确定显示屏20朝向电子装置100的使用者,此时,处理器50确定使用者正在使用电子装置100;若处理器50获取到的重力传感器70的z轴的数值小于第二预设值,例如,处理器50获取到的重力传感器70的z轴的数值-6m/s2,小于第二预设值-3m/s2时,则确定显示屏20朝向与使用者相背的一侧,此时,处理器50确定使用者不是在使用电子装置100,从而指纹识别区21受到的按压为误触。
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100及其控制方法中,在指纹识别区21被按压时,压电组件40以第四模式振动,从而使用户能够根据感触到的第四模式的振动确定指纹识别区21确定指纹识别区21被按压;在指纹识别区21被按压、显示屏20不被遮挡并且z轴的数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时,才触发指纹识别传感器30,从而能够进一步地减少由于误触显示屏20(包括指纹识别区21和非指纹识别区22)而触发指纹识别传感器30的情况发生,节省了电子装置100的电能。
请参阅图1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压电组件40包括陶瓷振动片41、驱动芯片42和压力传感器43,压力传感器43设置在指纹识别传感器30的远离指纹识别区21的一侧。指纹识别传感器30的尺寸小于指纹识别区21的尺寸,压力传感器43的尺寸大于指纹识别传感器30的尺寸并与指纹识别区21的尺寸基本相同。在垂直显示屏20的方向上,指纹识别区21的中心、指纹识别传感器30的中心、压力传感器43的中心、陶瓷振动片41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指纹识别传感器30的四周设置有填充体80,填充体80位于指纹识别区21与压力传感器43之间并连接指纹识别区21与压力传感器43。填充体80收容在收容槽122内,填充体80的外轮廓尺寸与压力传感器43的外轮廓基本一致,并且填充体80的外轮廓尺寸与指纹识别区21的外轮廓尺寸基本一致。填充体80可以为环氧树脂、胶水等。
当指纹识别区21的与填充体80对应的区域被按压时,指纹识别区21的与填充体80对应的区域发生形变,指纹识别传感器30、填充体80及压力传感器43也会跟随该指纹识别区21发生形变,此时,压力传感器43能够检测到按压在指纹识别区21上的按压力,处理器50根据压力传感器43检测到的按压力确定指纹识别区21是否被按压。本实施方式中,指纹识别区21的尺寸和压力传感器43的尺寸大于指纹识别传感器30的尺寸,从而能够增大用户按压到指纹识别区21的概率。在压力传感器43检测到指纹识别区21的与填充体80对应的区域被按压后,并且在显示屏20不被遮挡(或示屏20不被遮挡并且z轴的数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时,处理器50触发指纹识别传感器30并控制指纹识别区21的与指纹识别传感器30对应的区域显示提示信息,此时,用户可以将手指移动到提示信息对应的区域,从而使指纹识别传感器30能够采集到手指的指纹信息,并能够提升解锁电子装置100的成功率。
请参阅图1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陶瓷振动片41也可以不设置在压力传感器43的远离显示屏20的一侧。具体地,陶瓷振动片41可以设置在指纹识别传感器30的远离显示屏20的一侧,压力传感器43设置在指纹识别传感器30的远离显示屏20的一侧,陶瓷振动片41环绕压力传感器43,指纹识别传感器30的尺寸与指纹识别区21的尺寸基本一致,压力传感器43的尺寸与指纹识别传感器30的尺寸基本一致。陶瓷振动片41与非指纹识别区22之间也可以设置填充体80,从而使陶瓷振动片41产生的振动能够从填充体80传递到显示屏20上。相对于陶瓷振动片41设置在压力传感器43的远离显示屏20的一侧,收容槽122的深度可以开设得较浅。
请参阅图12及图1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压电组件40包括陶瓷振动片41、压力检测芯片44及驱动芯片42,其中,压力检测芯片44与驱动芯片42为分体结构,陶瓷振动片41电性连接压力检测芯片44及驱动芯片42,处理器50电性连接压力检测芯片44及驱动芯片42。陶瓷振动片41设置在指纹识别传感器30的远离显示屏20的一侧。陶瓷振动片41在感受到压力时产生电信号,压力检测芯片44用于根据该电信号确定指纹识别区21受到的按压力大小并确定指纹识别区21是否被按压。驱动芯片42用于在指纹识别传感器30被触发时给陶瓷振动片41提供电压以使陶瓷振动片41以第一模式振动,驱动芯片42还用于在指纹信息与指纹模板信息匹配时给陶瓷振动片41提供电压以使陶瓷振动片41以第二模式振动,驱动芯片42还用于在指纹信息与指纹模板信息不匹配时给陶瓷振动片41提供电压以使陶瓷振动片41以第三模式振动,驱动芯片42还用于在指纹识别区21被按压时给陶瓷振动片41提供电压以使陶瓷振动片41以第四模式振动。
本实施方式中,陶瓷振动片41根据按压在指纹识别区21上的按压力产生电信号与陶瓷振动片41产生振动是分时进行的,当电子装置100处于待机状态时,陶瓷振动片41与压力检测芯片44电性连接并一起用于检测按压在指纹识别区21上的按压力;当陶瓷振动片41与压力检测芯片44检测到指纹识别区21被按压、指纹信息与指纹模板信息匹配、指纹信息与指纹模板信息不匹配、或者指纹识别传感器30被触发时,压力检测芯片44与陶瓷振动片41断开连接,处理器50控制驱动芯片42给陶瓷振动片41提供电压以使陶瓷振动片41振动。
请参阅图13及图1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压电组件40包括陶瓷振动片41及与陶瓷振动片41电性连接的驱动芯片42,驱动芯片42包括压力检测模块421及驱动模块422,驱动芯片42与处理器50电性连接,更具体地,压力检测模块421及驱动模块422集成在一个整体模块,即驱动芯片42。陶瓷振动片41设置在指纹识别传感器30的远离显示屏20的一侧。陶瓷振动片41在感受到压力时产生电信号,压力检测模块421用于根据该电信号确定指纹识别区21受到的按压力大小并确定指纹识别区21是否被按压。驱动芯片42用于在指纹识别传感器30被触发时给陶瓷振动片41提供电压以使陶瓷振动片41以第一模式振动,驱动芯片42还用于在指纹信息与指纹模板信息匹配时给陶瓷振动片41提供电压以使陶瓷振动片41以第二模式振动,驱动芯片42还用于在指纹信息与指纹模板信息不匹配时给陶瓷振动片41提供电压以使陶瓷振动片41以第三模式振动,驱动芯片42还用于在指纹识别区21被按压时给陶瓷振动片41提供电压以使陶瓷振动片41以第四模式振动。
本实施方式中,陶瓷振动片41根据按压在指纹识别区21上的按压力产生电信号与陶瓷振动片41产生振动是分时进行的,当电子装置100处于待机状态时,陶瓷振动片41与压力检测模块421电性连接并一起用于检测按压在指纹识别区21上的按压力;当陶瓷振动片41与压力检测模块421检测到指纹识别区21被按压、指纹信息与指纹模板信息匹配、指纹信息与指纹模板信息不匹配、或者指纹识别传感器30被触发时,压力检测模块421与陶瓷振动片41断开连接,处理器50控制驱动模块422给陶瓷振动片41提供电压以使陶瓷振动片41振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一个例子”“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机壳、显示屏、指纹识别传感器及压电组件,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机壳上,所示显示屏包括指纹识别区,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和所述压电组件均设置在所述指纹识别区下方;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被触发时,激活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所述指纹识别区显示提示信息,且所述压电组件以第一模式振动;
获取按压在所述指纹识别区上的指纹信息;
在所述指纹信息与指纹模板信息匹配时,所述压电组件以第二模式振动,其中,所述压电组件的振动参数在所述第二模式下与在所述第一模式下不相同;及
在所述指纹信息与指纹模板信息不匹配时,所述压电组件以第三模式振动,其中,所述压电组件的振动参数在所述第三模式下与在所述第一模式及所述第二模式下均不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子装置处于待机状态时,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指纹识别区是否被按压;
在所述指纹识别区被按压时,所述压电组件以第四模式振动,其中,所述压电组件的振动参数在所述第四模式下与在所述第一模式下、所述第二模式下、及所述第三模式下均不相同;
检测所述显示屏是否被遮挡;及
在所述显示屏不被遮挡时,触发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
3.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机壳、显示屏、指纹识别传感器、压电组件及处理器,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机壳上,所示显示屏包括指纹识别区,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和所述压电组件均设置在所述指纹识别区下方;
在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被触发时,所述处理器用于激活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所述指纹识别区显示提示信息,所述压电组件以第一模式振动;
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用于获取按压在所述指纹识别区上的指纹信息;
在所述指纹信息与指纹模板信息匹配时,所述压电组件以第二模式振动,其中,所述压电组件的振动参数在所述第二模式下与在所述第一模式下不相同;
在所述指纹信息与指纹模板信息不匹配时,所述压电组件以第三模式振动,其中,所述压电组件的振动参数在所述第三模式下与在所述第一模式及所述第二模式下均不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壳上的接近传感器;在所述电子装置处于待机状态时,所述压电组件用于检测所述指纹识别区域是否被按压;在所述指纹识别区被按压时,所述压电组件以第四模式振动,其中,所述压电组件的振动参数在所述第四模式下与在所述第一模式下、所述第二模式下、及所述第三模式下均不相同;所述接近传感器用于检测所示显示屏是否被遮挡;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显示屏不被遮挡时,触发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组件包括压力传感器、陶瓷振动片及驱动芯片,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指纹识别区是否被按压,所述驱动芯片与所述陶瓷振动片电性连接,所述驱动芯片用于给所述陶瓷振动片提供电压以使所述陶瓷振动产生振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的远离所述显示屏的一侧,所述陶瓷振动片设置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远离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的一侧,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的中心、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中心和所述陶瓷振动片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或
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的远离所述显示屏的一侧,所述陶瓷振动片设置在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的远离所述显示屏的一侧,所述陶瓷振动片环绕所述压力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组件包括陶瓷振动片、压力检测芯片及驱动芯片,所述陶瓷振动片电性连接所述压力检测芯片及所述驱动芯片,所述陶瓷振动片在感受到压力时产生电信号,所述压力检测芯片用于根据所述电信号确定所述指纹识别区是否被按压,所述驱动芯片用于在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被触发时、在所述指纹信息与指纹模板信息匹配时、在所述指纹信息与指纹模板信息不匹配时、在所述指纹识别区被按压时给所述陶瓷振动片提供电压以使所述陶瓷振动片分别产生以所述第一模式、所述第二模式、所述第三模式、及所述第四模式的振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振动片设置在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的远离所述显示屏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组件包括陶瓷振动片及与所述陶瓷振动片电性连接的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包括压力检测模块及驱动模块,所述陶瓷振动片在感受到压力时产生电信号,所述压力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信号确定所述指纹识别区是否被按压,所述驱动模块用于在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被触发时、在所述指纹信息与指纹模板信息匹配时、在所述指纹信息与指纹模板信息不匹配时、在所述指纹识别区被按压时给所述陶瓷振动片提供电压以使所述陶瓷振动片分别产生以所述第一模式、所述第二模式、所述第三模式、及所述第四模式的振动。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振动片包括压电器件、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金属板,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设置在所述压电器件的相背两侧,所述金属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的远离所述第二电极的一侧。
CN201910489766.3A 2019-06-06 2019-06-06 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装置 Active CN1102867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89766.3A CN110286752B (zh) 2019-06-06 2019-06-06 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89766.3A CN110286752B (zh) 2019-06-06 2019-06-06 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86752A true CN110286752A (zh) 2019-09-27
CN110286752B CN110286752B (zh) 2022-07-12

Family

ID=68003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89766.3A Active CN110286752B (zh) 2019-06-06 2019-06-06 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8675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79667A (zh) * 2019-12-20 2020-04-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设备、指纹解锁方法及触控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23282A1 (en) * 2008-03-05 2009-09-10 Ngk Spark Plug Co., Ltd. Piezoceramic material, piezoelectric element and non-resonance knock sensor
CN106293055A (zh) * 2015-06-26 2017-01-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以及用于提供其触觉反馈的方法
CN106791198A (zh) * 2017-02-22 2017-05-3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及指纹识别定位的方法
CN106897715A (zh) * 2017-03-31 2017-06-2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解锁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971148A (zh) * 2017-03-13 2017-07-2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170316250A1 (en) * 2016-04-27 2017-11-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ngerprint verificatio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performing the same
CN107609539A (zh) * 2017-10-13 2018-01-19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09791463A (zh) * 2016-08-22 2019-05-21 敦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程序启动方法、指纹识别模组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23282A1 (en) * 2008-03-05 2009-09-10 Ngk Spark Plug Co., Ltd. Piezoceramic material, piezoelectric element and non-resonance knock sensor
CN106293055A (zh) * 2015-06-26 2017-01-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以及用于提供其触觉反馈的方法
US20170316250A1 (en) * 2016-04-27 2017-11-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ngerprint verificatio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performing the same
CN109791463A (zh) * 2016-08-22 2019-05-21 敦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程序启动方法、指纹识别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6791198A (zh) * 2017-02-22 2017-05-3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及指纹识别定位的方法
CN106971148A (zh) * 2017-03-13 2017-07-2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897715A (zh) * 2017-03-31 2017-06-2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解锁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609539A (zh) * 2017-10-13 2018-01-19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模组及电子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79667A (zh) * 2019-12-20 2020-04-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设备、指纹解锁方法及触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86752B (zh) 2022-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405869A1 (en) Sensor managed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KR102009123B1 (ko) 힘 센서를 구비한 입력 디바이스
KR100790906B1 (ko) 디스플레이 버튼 입력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휴대용 전자장치
CN105094225B (zh) 移动终端
US1063525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response to force-sensitive interface
KR101849213B1 (ko) 이동 단말기
US8686961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EP3612917B1 (en) Force-sensitive user input interface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AU2018203218A1 (en) Proximity detection for an input mechanism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TW200928903A (en) Electronic device capable of transferring object between two display units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JP5903131B2 (ja) タッチペン及びそのペン先
JP2010286986A (ja) 携帯端末装置
JP2011221676A (ja) 情報提示装置、触覚提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Quinn et al. Active edge: Designing squeeze gestures for the google pixel 2
WO2017177386A1 (zh) 电子设备
CN110286752A (zh) 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装置
CN110225166A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0333797B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5675422B2 (ja) 電子機器
CN110472399B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KR20140124609A (ko) 지문센서를 갖는 입력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휴대용 전자기기
CN207802042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08540670A (zh) 一种电子设备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13138507U (zh) 车用开关及车用设备
CN110290321B (zh) 电子设备及其图像处理模式的选择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