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85588B - 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85588B
CN110285588B CN201910551998.7A CN201910551998A CN110285588B CN 110285588 B CN110285588 B CN 110285588B CN 201910551998 A CN201910551998 A CN 201910551998A CN 110285588 B CN110285588 B CN 1102855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pipe
tube
group
rele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5199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85588A (zh
Inventor
张林华
周守军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50420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28994B/zh
Priority to CN202010504200.6A priority patent/CN111947331B/zh
Priority to CN201910551998.7A priority patent/CN1102855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855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855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855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855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7Mechanical parametric or variational desig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06F30/28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using fluid dynamics, e.g. using Navier-Stokes equations or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3/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application field
    • G06F2113/14Pip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08Thermal analysis or thermal optimis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4Heat exchange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Algebra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热装置,包括集热管箱、左上管、右上管和放热管组,集热管箱包括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第一管口连接左放热管组的入口,第二管口连接右放热管组的入口,左放热管组的出口连接左上管,右放热管组的出口连接右上管;所述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设置在集热管箱一侧;左放热管组和右放热管组沿着集热管箱的轴心所在的面对称。本发明提出了新式结构的集热装置,该集热装置能够提高集热效果,提高集热管的放热能力,减小能量的耗费。

Description

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集热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煤、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储备量不断减少、日益紧缺,造成价格的不断上涨,同时常规化石燃料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愈加严重,这些都大大限制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的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因而寻求新的能源,特别是无污染的清洁能源已成为现在人们研究的热点。
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而且资源量巨大,地球表面每年收的太阳辐射能总量为1×10 18 kW·h,为世界年耗总能量的一万多倍。世界各国都已经把太阳能的利用作为新能源开发的重要一项。然而由于太阳辐射到达地球上的能量密度小(每平方米约一千瓦),而且又是不连续的,这给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带来一定困难。因此,为了广泛利 用太阳能,不仅要解决技术上的问题,而且在经济上必须能同常规能源相竞争。
针对集热器的结构,现有技术已经进行了很多的研发和改进,但是整体来说集热能力不足,而且还存在运行时间长容易结垢问题,影响集热效果。
无论哪种形式和结构的太阳能集热器,都要有一个用来吸收太阳辐射的吸收部件,集热器的结构对太阳能的吸收起到重要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式结构的集热装置。该集热装置能够提高集热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集热装置,所述集热装置包括位于下部的集热管箱、左上管、右上管和放热管组,左上管、右上管位于集热管箱的上部,所述放热管组包括左放热管组和右放热管组,左放热管组与左上管和集热管箱相连通,右放热管组与右上管和集热管箱相连通,从而使得集热管箱、左上管、右上管和放热管组形成加热流体封闭循环,所述放热管组为一个或多个,每个放热管组包括圆弧形的多根放热管,相邻放热管的端部连通,使多根放热管形成串联结构,并且使得放热管的端部形成放热管自由端;集热管箱包括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第一管口连接左放热管组的入口,第二管口连接右放热管组的入口,左放热管组的出口连接左上管,右放热管组的出口连接右上管;所述左放热管组和右放热管组沿着集热管箱的中部对称。
作为优选,所述左放热管组的放热管是以左上管的轴线为圆心分布,所述右放热管组的放热管是以右上管的轴线为圆心分布。
作为优选,左上管21的中心与右上管21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M,左上管21的管径、右上管22的半径相同,为B,放热管中最内侧放热管的轴线的半径为N1,最外侧放热管的轴线的半径为W2,则满足如下要求:
N1/W2=a*Ln(B/M)+b;其中a,b是参数,Ln是对数函数,其中0.5788<a<0.6002,1.6619<b<1.6623;作为优选,a=0.5790, b=1.6621。
作为优选,35<B<61mm;230<M<385mm;69<N1<121mm,119<W2<201mm。
作为优选,放热管组的放热管的数量为3-5根,优选为3或4根。
作为优选,0.55<N1/W2<0.62;0.154<B/M<0.166。
作为优选,0.57<N1/W2<0.61;0.158<B/M<0.162。
作为优选,集热箱体底部的中点与左上管21、右上管22圆心之间形成的夹角A为40-100度(角度),优选为60度(角度)。
作为优选,放热管的半径优选为10-40mm;优选为15-35mm,进一步优选为20-30mm。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出了新式结构的集热装置,该集热装置能够提高集热效果,提高集热管的放热能力,减小能量的耗费。
2、一种新式结构的新式结构的集热装置,通过在有限的空间设置更多的放热管组,增加管束的振动范围,从而强化传热,增强除垢。
3、本发明通过流体流动方向上的放热管组管径以及间距分布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
4、本发明通过大量的实验和数值模拟,优化了集热装置的参数的最佳关系,从而实现最优的加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集热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集热系统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图1集热装置的左侧观测视图。
图4是本发明图1集热装置的底部观察视图。
图5是本发明集热装置放热管组错列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6是集热装置尺寸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放热管组,左放热管组11、右放热管组12、21、左上管,22,右上管,3、自由端,4、自由端,5、自由端,6、自由端,7、放热管,8、集热管箱,9、电加热器,10第一管口, 13第二管口,左回流管14,右回流管15,16反射镜,17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本文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涉及公式的,“/”表示除法,“×”、“*”表示乘法。
如图1所示,一种集热装置,包括集热管箱8、左上管21、右上管22和放热管组1,所述放热管组1包括左放热管组11和右放热管组12,左放热管组11与左上管21和集热管箱8相连通,右放热管组12与右上管22和集热管箱8相连通,从而使得集热管箱8、左上管21、右上管22和放热管组1形成加热流体封闭循环,集热管箱8内填充相变流体,每个放热管组1包括圆弧形的多根放热管7,相邻放热管7的端部连通,使多根放热管7形成串联结构,并且使得放热管7的端部形成放热管自由端3-6;集热管箱包括第一管口10和第二管口13,第一管口10连接左放热管组11的入口,第二管口13连接右放热管组12的入口,左放热管组11的出口连接左上管21,右放热管组12的出口连接右上管22;所述第一管口10和第二管口13设置在在集热管箱8一侧。作为优选,左放热管组11和右放热管组12沿着集热管箱的中间位置对称。
作为优选,所述左上管21、右上管22与集热管箱8沿着水平方向延伸。
作为优选,沿着左上管21、右上管22与集热管箱8水平方向延伸上设置多个放热管组1,所述放热管组1之间是并联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左上管21与集热管箱8之间设置左回流管14,所述右上管22与集热管箱8之间设置右回流管14。作为优选,所述回流管设置在水平方向的两端。
集热管箱8内填充相变流体,优选是汽液相变流体。所述流体在集热管箱8进行加热蒸发,沿着放热管束向左上管21、右上管22流动,流体受热后会产生体积膨胀,从而形成蒸汽,而蒸汽的体积远远大于水,因此形成的蒸汽会在盘管内进行快速冲击式的流动。因为体积膨胀以及蒸汽的流动,能够诱导放热管自由端产生振动,换热管自由端在振动的过程中将该振动传递至周围换热流体,流体也会相互之间产生扰动,从而使得周围的换热流体形成扰流,破坏边界层,从而实现强化传热的目的。流体在左右上管冷凝放热后又通过回流管回流到集热管箱。
本发明通过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将上管和放热管组分别设置为左右分布的两个,使得左右两侧分布的放热管组都能进行振动换热除垢,从而扩大换热振动的区域,越能够使的振动更加均匀,换热效果更加均匀,增加换热面积,强化换热和除垢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左放热管组的放热管是以左上管的轴线为圆心分布,所述右放热管组的放热管是以右上管的轴线为圆心分布。通过将左右上管设置为圆心,可以更好的保证放热管的分布,使得振动和加热均匀。
作为优选,所述左放热管组、右放热管组均为多个。
作为优选,左放热管组和右放热管组沿着集热管箱的竖直方向轴心所在的面镜像对称。通过如此设置,能够使得换热的放热管分布更加合理均匀,提高换热效果。
作为优选,集热管箱8是扁平管结构。通过设置扁平管结构使得吸热面积增加。使得即使安装位置有点便宜,也能保证集热管箱8位于反射镜焦点位置处。
作为优选,左放热管组21和右放热管组22在水平延伸方向上错列分布,如图5所示。通过错列分布,能够使得在不同长度上进行振动放热和除垢,使得振动更加均匀,强化换热和除垢效果。
作为优选,集热装置下部设置反射镜16,所述集热管箱位于反射镜16的焦点位置处,所述左放热管组和右放热管组位于流体通道中。从而形成一种太阳能集热系统。
作为优选,包括支撑件17,支撑件17支撑集热装置。
作为优选,包括流体通道,流体在流体通道内流动。如图2所示,所述集热管箱8位于流体通道下端,如图2所示。左上管21、右上管22、左放热管组11和右放热管组12设置在流体通道内,通过放热加热流体通道内的流体。
作为优选,流体的流动方向与左上管21、右上管22与集热管箱8延伸的方向相同。通过如此设置,使得流体在流动的时候冲刷房热管组,尤其是放热管组自由端,从而使得自由端振动,从而强化传热,达到除垢的效果。
作为优选,沿着流体通道内的流体的流动方向,所述放热管组2(例如同一侧(左侧或者右侧))设置为多个,沿着流体通道内的流体的流动方向,放热管组2(例如同一侧(左侧或者右侧))的管径不断变大。
沿着流体的流动方向,流体温度不断的提高,从而使得换热温差不断的减小,换热能力越来越的。通过放热管组的管径变大,可以保证更多的蒸汽通过上部进入放热管组,保证沿着流体流动方向,因为蒸汽量大以及振动效果好,从而使得整体换热均匀。所有放热管组内蒸汽的分配均匀,进一步强化传热效果,使得整体振动效果均匀,换热效果增加,进一步提高换热效果以及除垢效果。
作为优选,沿着流体通道内的流体的流动方向,放热管组(例如同一侧(左侧或者右侧))的放热管管径不断变大的幅度不断的增加。
通过如此设置,避免流体都在前部进行换热,而使的尽量换热向后部增加,从而形成类似逆流的换热效果。通过实验发现,采取此种结构设计可以取得更好的换热效果以及除垢效果。
作为优选,沿着流体通道内的流体的流动方向,所述同一侧(左侧或者右侧)放热管组设置为多个,从上向下方向,同一侧(左侧或者右侧)相邻放热管组的间距不断变小。具体效果类似前面的管径变化的效果。
作为优选,沿着流体通道内的流体的流动方向,同一侧(左侧或者右侧)放热管组之间的间距不断变小的幅度不断的增加。具体效果类似前面的管径变化的效果。
在试验中发现,左上管21、右上管22的管径、距离以及放热管的管径可以对换热效率以及均匀性产生影响。如果集管之间距离过大,则换热效率太差,放热管之间的距离太小,则放热管分布太密,也会影响换热效率,集管以及换热管的管径大小影响容纳的液体或者蒸汽的体积,则对于自由端的振动会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换热。因此左上管21、右上管22的管径、距离以及放热管的管径具有一定的关系。
本发明是通过多个不同尺寸的热管的数值模拟以及试验数据总结出的最佳的尺寸关系。从换热效果中的换热量最大出发,计算了近200种形式。所述的尺寸关系如下:
左上管21的中心与右上管21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M,左上管21的管径、右上管22的半径相同,为B,放热管中最内侧放热管的轴线的半径为N1,最外侧放热管的轴线的半径为W2,则满足如下要求:
N1/W2=a*Ln(B/M)+b;其中a,b是参数,Ln是对数函数,其中0.5788<a<0.6002,1.6619<b<1.6623;作为优选,a=0.5790, b=1.6621。
作为优选,35<B<61mm;230<M<385mm;69<N1<121mm,119<W2<201mm。
作为优选,放热管组的放热管的数量为3-5根,优选为3或4根。
作为优选,0.55<N1/W2<0.62;0.154<B/M<0.166。
作为优选,0.57<N1/W2<0.61;0.158<B/M<0.162。
作为优选,集热箱体底部的中点与左上管21、右上管22圆心之间形成的夹角A为40-100度(角度),优选为60度(角度)。
作为优选,放热管的半径优选为10-40mm;优选为15-35mm,进一步优选为20-30mm。
作为优选,自由端3、4的端部之间以左集箱的中心轴线为圆心的弧度为95-130角度,优选120角度。同理自由端5、6和自由端3、4的弧度相同。通过上述优选的夹角的设计,使得自由端的振动达到最佳,从而使得加热效率达到最优。
作为优选,放热管组1的管束是弹性管束。
通过将放热管组1的管束设置弹性管束,可以进一步提高换热系数。
所述放热管组1为多个,多个放热管组1为并联结构。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

1.一种集热装置,所述集热装置包括位于下部的集热管箱、左上管、右上管和放热管组,左上管、右上管位于集热管箱的上部,所述放热管组包括左放热管组和右放热管组,左放热管组与左上管和集热管箱相连通,右放热管组与右上管和集热管箱相连通,从而使得集热管箱、左上管、右上管和放热管组形成加热流体封闭循环,所述放热管组为一个或多个,每个放热管组包括圆弧形的多根放热管,相邻放热管的端部连通,使多根放热管形成串联结构,并且使得放热管的端部形成放热管自由端;集热管箱包括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第一管口连接左放热管组的入口,第二管口连接右放热管组的入口,左放热管组的出口连接左上管,右放热管组的出口连接右上管;所述左放热管组和右放热管组沿着集热管箱的中部对称;所述左上管与集热管箱之间设置左回流管,所述右上管与集热管箱之间设置右回流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放热管组的放热管是以左上管的轴线为圆心分布,所述右放热管组的放热管是以右上管的轴线为圆心分布。
CN201910551998.7A 2019-06-25 2019-06-25 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 Active CN1102855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04203.XA CN112128994B (zh) 2019-06-25 2019-06-25 一种结构优化的太阳能集热装置
CN202010504200.6A CN111947331B (zh) 2019-06-25 2019-06-25 一种扁平管结构太阳能集热装置
CN201910551998.7A CN110285588B (zh) 2019-06-25 2019-06-25 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51998.7A CN110285588B (zh) 2019-06-25 2019-06-25 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04200.6A Division CN111947331B (zh) 2019-06-25 2019-06-25 一种扁平管结构太阳能集热装置
CN202010504203.XA Division CN112128994B (zh) 2019-06-25 2019-06-25 一种结构优化的太阳能集热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85588A CN110285588A (zh) 2019-09-27
CN110285588B true CN110285588B (zh) 2021-01-29

Family

ID=68005479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04203.XA Active CN112128994B (zh) 2019-06-25 2019-06-25 一种结构优化的太阳能集热装置
CN202010504200.6A Active CN111947331B (zh) 2019-06-25 2019-06-25 一种扁平管结构太阳能集热装置
CN201910551998.7A Active CN110285588B (zh) 2019-06-25 2019-06-25 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04203.XA Active CN112128994B (zh) 2019-06-25 2019-06-25 一种结构优化的太阳能集热装置
CN202010504200.6A Active CN111947331B (zh) 2019-06-25 2019-06-25 一种扁平管结构太阳能集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121289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12521B (zh) * 2019-07-11 2022-08-12 青岛佰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段加热除垢的太阳能集热装置
CN112212522B (zh) * 2019-07-11 2022-04-26 东营海能石油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夜间除垢的太阳能集热装置
CN112556210B (zh) * 2019-09-10 2022-11-22 山东大学 一种环路热管太阳能集热装置的运行方法
CN112556209B (zh) * 2019-09-10 2022-05-24 山东大学 一种焦点位置变化的环路热管太阳能集热装置
CN112556208B (zh) * 2019-09-10 2022-05-24 山东大学 一种反射镜运转的环路热管太阳能集热装置
CN112648752B (zh) * 2019-10-10 2022-09-13 青岛佰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热装置液位差除垢的方法
CN112728779B (zh) * 2019-10-14 2023-08-25 山东大学 一种环路热管太阳能集热温控方法
CN112797642B (zh) * 2019-11-14 2022-11-22 山东大学 一种累计液位差控制的环路热管太阳能系统
CN112797643B (zh) * 2019-11-14 2022-12-13 山东大学 一种累计温度差控制的环路热管太阳能系统
CN112797645B (zh) * 2019-11-14 2023-01-17 山东大学 一种环路热管太阳能速度差控制方法
CN112082407B (zh) * 2019-11-15 2022-02-08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酒店节能压力智控换热器
CN112082406B (zh) * 2019-11-15 2021-06-15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酒店节能流量控制换热器
CN111928701B (zh) * 2019-11-15 2021-08-31 潍坊宏图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酒店三管节能间歇振动管壳式换热器
CN113028862B (zh) * 2019-11-15 2023-01-24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酒店节能协同通信启动的管壳式换热器
CN113028656B (zh) * 2019-12-25 2022-02-22 山东大学 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及其污水处理方法
CN113028655B (zh) * 2019-12-25 2022-04-26 山东大学 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及其污水取水装置
CN112303934B (zh) * 2020-03-12 2021-08-06 山东百帝气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式太阳能追踪集热装置及其气缸结构
CN113494778B (zh) * 2020-04-02 2023-11-21 山东大学 一种环路热管太阳能压力差控制方法
CN113494779B (zh) * 2020-04-02 2023-02-03 山东大学 一种便携式远程环路热管速度差除垢控制方法
CN113531505A (zh) * 2020-04-14 2021-10-22 山东大学 一种梯形结构太阳能集热系统
CN113531507B (zh) * 2020-04-14 2023-08-04 山东大学 一种温度调整热平衡的太阳能空气加热系统
CN113531506B (zh) * 2020-04-14 2023-10-27 山东大学 一种均衡压力的太阳能蒸汽系统
CN113686026B (zh) * 2020-05-19 2022-07-01 山东大学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环路热管太阳能压力模式识别方法
CN115060012B (zh) * 2020-05-19 2023-10-31 山东大学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环路热管太阳能温度除垢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2557A (ja) * 1981-06-30 1983-01-08 Sango:Kk 太陽熱集熱器
JPS60256A (ja) * 1983-06-15 1985-01-05 Seiichi Takagi シ−ト状太陽熱温水器
CN2467973Y (zh) * 2001-01-15 2001-12-26 吕宝亮 一种太阳能热电双供装置
AU2005259818A1 (en) * 2004-07-06 2006-01-12 Bruce Winston Brockhoff Solar collector
TW200741154A (en) * 2006-04-21 2007-11-01 qing-yuan Huang The solar energy hot-water heater
CN103388911A (zh) * 2012-05-09 2013-11-1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太阳能集热装置
CN204100627U (zh) * 2014-09-29 2015-01-14 苏州市清华阳光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多热源保温换热水箱
CN104819583B (zh) * 2015-04-28 2016-04-20 山东大学(威海) 一种太阳能集热系统
CN105571165B (zh) * 2015-12-30 2017-11-17 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信威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内肋片高度轴向变化太阳能热水器
CN205373097U (zh) * 2016-01-25 2016-07-06 徐晓冰 太阳能集热器
CN205536608U (zh) * 2016-04-11 2016-08-31 桑夏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反射结构的太阳能集热板
CN205909551U (zh) * 2016-06-21 2017-01-25 庞学军 太阳能集热蓄热组合装置
CN107144024B (zh) * 2017-04-26 2018-09-04 山东大学 一种接近逆流换热效果的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及系统
CN107062659B (zh) * 2017-05-12 2019-01-22 山东大学 一种螺旋变化的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及真空集热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28994A (zh) 2020-12-25
CN111947331B (zh) 2022-01-28
CN110285588A (zh) 2019-09-27
CN112128994B (zh) 2022-01-28
CN111947331A (zh) 2020-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85588B (zh) 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
CN110285587B (zh) 一种太阳能蒸汽系统
CN110285589B (zh) 一种太阳能空气加热装置
CN112212522B (zh) 一种夜间除垢的太阳能集热装置
CN112556210B (zh) 一种环路热管太阳能集热装置的运行方法
CN112212521B (zh) 一种分段加热除垢的太阳能集热装置
CN112648752B (zh) 一种集热装置液位差除垢的方法
CN112648751B (zh) 一种集热装置压力差除垢的方法
CN112556208B (zh) 一种反射镜运转的环路热管太阳能集热装置
CN112556209B (zh) 一种焦点位置变化的环路热管太阳能集热装置
CN112728779A (zh) 一种环路热管太阳能集热温控方法
CN112797643B (zh) 一种累计温度差控制的环路热管太阳能系统
CN112797645B (zh) 一种环路热管太阳能速度差控制方法
CN112797642B (zh) 一种累计液位差控制的环路热管太阳能系统
CN112728780B (zh) 一种环路热管太阳能集热水位控制方法
CN113494779B (zh) 一种便携式远程环路热管速度差除垢控制方法
CN113531507B (zh) 一种温度调整热平衡的太阳能空气加热系统
CN112797644A (zh) 一种环路热管太阳能压力差控制方法
CN113531505A (zh) 一种梯形结构太阳能集热系统
CN113531506A (zh) 一种均衡压力的太阳能蒸汽系统
CN112146492A (zh) 一种余热利用环路热管系统
CN113465426A (zh) 一种管径变小旋转对称环路热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