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83018A - 一种含酶和微生物的复合肥及其制备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酶和微生物的复合肥及其制备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83018A
CN110283018A CN201910555940.XA CN201910555940A CN110283018A CN 110283018 A CN110283018 A CN 110283018A CN 201910555940 A CN201910555940 A CN 201910555940A CN 110283018 A CN110283018 A CN 1102830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fertilizer
fertilizer
enzyme
added
soluble nitrog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5594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保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aya Ecologic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ya Ecolog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ya Ecologic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ya Ecolog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5594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83018A/zh
Publication of CN1102830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830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BPHOSPHATIC FERTILISERS
    • C05B7/00Fertilisers based essentially on alkali or ammonium orthophosph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05G3/2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for preventing the fertilisers being reduced to powder; Anti-dusting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05G3/80Soil condition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5/00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5/10Solid or semi-solid fertilisers, e.g. powders
    • C05G5/12Granules or flak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5/00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5/30Layered or coated, e.g. dust-preventing coating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化肥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酶和微生物的复合肥,并通过高塔造粒工艺制备。本发明得到的含酶和微生物的复合肥,肥料养分充足,耐高温、高盐性能优异,有效养分转化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含酶和微生物的复合肥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肥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酶和微生物的复合肥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肥沃土壤的碳氮比应该在25:1,但是目前大部分土壤的碳氮比在8~10:1,1g土壤中约有1亿1千1百万个微生物菌株,其中有益菌株仅占2~5%,有害菌高出有益菌3倍以上,且80~90%有害菌只消耗营养而不工作,土壤中原始有益菌少,分解有机质、合成腐殖酸、转化土壤中难溶性矿物质养分及固氮作用弱。现市场上所销售的肥料中,有机肥,生物肥,中微量元素肥,含有机质、生物菌、中微量元素肥,无机成分低,不能满足植物对氮磷钾的需求;而复合肥、复混肥、控释肥、包膜缓释肥,氮磷钾满足植物需求,但污染土壤,不能改善地力。有机无机肥、生物有机肥、硫包衣尿素、包膜树脂复合肥、甲醛尿素、微生物复合肥等,只是部分解决了化肥释放速度的问题,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壤肥力衰退问题。为解决土壤肥力衰退的问题,部分企业利用微生物肥料和有机肥相混生产生物有机肥,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基础,微生物是土壤肥力形成和发展的核心动力,生物有机肥一定程度上改良了土壤。而生物有机肥质量的优劣,主要取决于肥料中有益微生物的活菌数及其作用强度,为了保证肥料中应有的活菌数,一些生物有机肥是用有机物为载体,制造工艺是把微生物菌株和化肥有机肥掺在一起,然后再进行烘干,得到复合肥料。申请号为CN91107966.1的专利提出“一种全价复合肥及其制法”,得到的复合肥肥效快、肥期长,有效养分转化率高,但是肥料在高盐、高温环境下容易丧失活性,同时,直接混合加入微生物复合菌剂的工艺得到的肥料施入土壤后,菌株直接和化肥融合,这样造成微生物死亡率高,活性差,所含无机化肥利用率低,有机物转化慢,。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首先提出一种含酶和微生物的复合肥,肥料养分充足,耐高温、高盐性能优异,有效养分转化率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含酶和微生物的复合肥,包含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0.4-1%的复合活性酶、0.4-1%的复合生物菌剂、4-6%的螯合态中微量元素、余量为可溶性氮磷钾肥料;
所述复合活性酶包括淀粉酶或纤维素酶或蛋白酶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复合生物菌剂的活菌数至少为3*108个/g;主要菌种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光合菌群、酵母菌群、乳酸菌群、芽孢杆菌群、淡紫拟青霉菌群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螯合态中微量元素包括钙元素、镁元素、铁元素、锌元素和铜元素。
本发明提供的复合肥,既含有水溶性氮磷钾无机养分,又含有耐高渗透压的复合生物菌剂和耐高温的复合活性酶,特别添加了螯合态中微量元素,实现无机、生物菌和活性酶为一体的多元化肥料,酶能促进作物根系的发育,激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增强作物的抗倒伏、抗旱、抗寒、抗病等抗逆能力,同时,土壤中大部分的有机质虽然含有大量的营养成分,但是不能直接被植物根系吸收,酶可以促进有机质的转化分解,增加根系对养分的吸收率,而无机肥料的添加可以提高酶的活性;复合生物菌剂可以激活土壤中微生物的活跃率、克服土壤板结、增加土壤通透性,改善土壤结构和微生物生态环境进而提高作物的品质,增加产量,而螯合中微量元素的添加进一步增强了土壤的生物活性,能有效改善作物的产品品质,增强抗逆性。
优选的,所述可溶性氮磷钾肥料为硝铵磷、尿素原粉、工业磷酸一铵和硫酸钾。
优选的,所述螯合态中微量元素包括重量比为4:1:3:4:0.1-0.3的CaEDTA、MgEDTA、FeEDTA、ZnEDTA和CuEDTA。
优选的,所述述复合活性酶均通过固体发酵工艺制备,操作简单,发酵过程易控制,不容易发生发面积污染影响活性酶的品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淀粉酶的生产工艺为:以重量百分比计,在培养装置中加入6-10%的玉米淀粉、1-3%的玉米浆、2-5%的豆粕、0.3-0.6%的磷酸二氢钾、0.5-2%的磷酸氢二钾、0.1-0.3%的柠檬酸钠,余量为水,加高温淀粉酶液化,控制pH在6.2-6.5,然后在37±1℃下接入地衣芽孢杆菌,控制通风量为25-40m3/h,pH为6.4,培养34-36h后,经絮凝、压滤、二次过滤,在20-45℃下浓缩,然后过滤除菌得到成品。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蛋白酶的生产工艺为:以重量百分比计,在培养装置中加入5-7%的玉米粉、3-5%的豆饼粉、0.5-0.7%的玉米浆、0.8-1.2%的氯化铵、0.4-0.6%的氯化钙、0.1-0.3%的磷酸二氢钠、8-12%的豆饼石灰水解液,余量为水,加入黑曲霉菌发酵70-80h,发酵过程中控制每小时通风量和培养基总质量的关系,其中,0-24h两者之比为1:0.25,24-48h两者之比为1:0.5,48h至结束两者之比为1:1。发酵结束后滤去培养物中的菌体,用盐酸调节pH至4以下,加入硫酸铵至浓度为50-60%,静置后滤去上清液,将沉淀压滤去除母液,在40-45℃下烘干磨粉,得到蛋白酶。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纤维素酶的生产工艺为:以重量百分比计,在培养装置中加入17-21%的玉米秸秆粉、4-6%的麦麸、0.04-0.06%的酵母膏、0.2-0.4%的蛋白胨、0.02-0.04%的硫酸镁、0.3-0.5%的磷酸二氢钾、0.02-0.04%的氯化钙、1.3-1.6%的硫酸铵、0.5-1%的Tween-80,余量为水,在121℃下灭菌30min后,加入黑曲霉菌,控制pH为4.5-5.2,发酵65-75h,当发酵液的pH上升至5时,用镜检观察,菌丝出现自溶、断裂,80%以上的菌丝染色着色浅或染不上色时,停止发酵。对培养物进行过滤得到滤液,调整pH在4-5,浓缩滤液至原体积的30-40%,然后加入丙二醇,喷雾干燥得到所述纤维素酶。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制备所述含酶和微生物的复合肥的工艺,通过高塔造粒,将复合生物菌剂喷涂包裹在肥料颗粒表面,解决了酶、无机肥和生物菌肥无法融合在一起的技术难题,既克服了无机肥利用率低的难题,也克服了土壤有机物转化慢的难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制备含酶和微生物的复合肥的工艺,包含以下步骤:
A:复合酶的制备:用固体发酵工艺培养制备得到复合活性酶;
B:肥料混合:将可溶性氮磷钾肥料按比重在搅拌罐中混合均匀;
C:高温融化搅拌:将搅拌罐内混合的可溶性氮磷钾肥料用蒸汽加热至115-135℃,变温搅拌7-8min至可溶性氮磷钾肥料全部融化;
D:中微量元素的添加:将搅拌罐内的温度降温至80-90℃,按比例均匀缓慢的加入螯合态中微量元素;
E:复合酶的添加:通过蒸汽伴温的形式在搅拌罐中加入复合活性酶,搅拌3-5min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原料;
F:造粒:将得到的混合原料从高塔顶部喷淋而下,自然冷却造粒得到复合肥颗粒;
G:二级冷却:收集复合肥颗粒放入二级冷却桶进行冷却;
H:筛分:当二级冷却桶内的复合肥颗粒降温至60℃以下时,进行多次分筛,得到颗粒均匀的初级复合肥料;
I:包覆生物菌群涂层:将初级复合肥料加入包膜筒的第一道环形挡板内,通过压缩空气雾化喷涂防板结剂流体,混合均匀后,进入第二道环形挡板,按配比加入复合生物菌剂进行粘附、包裹,最后进入第三道环形挡板,持续翻滚混合,降温至室温后保持20-25h得到成品复合肥料。
进一步优选的,步骤C所述变温搅拌时的转速为100-140rpm。
进一步优选的,步骤E所述蒸汽伴温加复合活性酶时,蒸汽的温度为80-86℃,温度不宜过高,避免酶出现失活。
进一步优选的,步骤H多次分筛时,采用至少两次转筒式分筛,确保颗粒的均匀度。
进一步优选的,步骤H分筛时,筛网的孔径为2-3mm。
进一步优选的,步骤H分筛后,粒径较大不能过筛的颗粒返还至搅拌罐重新造粒,避免浪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克服了酶、无机肥、生物菌肥无法融合在一起的技术难题,形成了无机、生物菌、活性酶为一体的多元化肥料,实现了活性酶、无机肥、生物菌肥、中微量元素肥四肥叠加,既克服了无机肥料利用率低的难题,也克服了土壤有机物转化慢的难题。
(2)本发明具有解除土壤板结,改善土壤微环境,促进作物根系发展和增产增收,促进无机肥料的吸收和土壤有机物的转化,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抗病能力等功效。
(3)本发明提供的活性酶有良好的生物活性,能积极参与土壤中营养物质的循环,促进生化反应的进行,在土壤养分的循环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
(4)本发明的复合生物菌剂能够激活土壤中微生物的活跃率、克服土壤板结、增加土壤通透性、改善土壤结构,有助于增加作物的抵抗能力,促进作物生长。
(5)本发明的螯合态中微量元素能在土壤中以游离态存在,易被土壤根系捕捉吸收,有利于防治生理病害,提高作物品质。
(6)本发明采用耐高渗透压的复合生物菌剂和耐高温的复合活性酶,肥料肥效持久,稳定性强,有效活菌的存活期长,土壤肥力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法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发明的说明书之后所作出的任何改变,只要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都将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一号耐高温α-淀粉酶
生产工艺为:以重量百分比计,在培养装置中加入6%的玉米淀粉、1%的玉米浆、2%的豆粕、0.3%的磷酸二氢钾、0.5%的磷酸氢二钾、0.1%的柠檬酸钠,余量为水,加高温淀粉酶液化,控制pH在6.2,然后在36℃下接入地衣芽孢杆菌,控制通风量为25m3/h,pH为6.4,培养34h后,经絮凝、压滤、二次过滤,在20℃下浓缩,然后过滤除菌得到成品。
二号耐高温α-淀粉酶
生产工艺为:以重量百分比计,在培养装置中加入10%的玉米淀粉、3%的玉米浆、5%的豆粕、0.6%的磷酸二氢钾、2%的磷酸氢二钾、0.3%的柠檬酸钠,余量为水,加高温淀粉酶液化,控制pH在6.5,然后在38℃下接入地衣芽孢杆菌,控制通风量为40m3/h,pH为6.4,培养36h后,经絮凝、压滤、二次过滤,在45℃下浓缩,然后过滤除菌得到成品。
三号耐高温α-淀粉酶
生产工艺为:以重量百分比计,在培养装置中加入8%的玉米淀粉、2%的玉米浆、3%的豆粕、0.5%的磷酸二氢钾、1%的磷酸氢二钾、0.2%的柠檬酸钠,余量为水,加高温淀粉酶液化,控制pH在6.4,然后在37℃下接入地衣芽孢杆菌,控制通风量为32m3/h,pH为6.4,培养35h后,经絮凝、压滤、二次过滤,在35℃下浓缩,然后过滤除菌得到成品。
一号蛋白酶
生产工艺为:以重量百分比计,在培养装置中加入5%的玉米粉、3%的豆饼粉、0.5%的玉米浆、0.8%的氯化铵、0.4%的氯化钙、0.1%的磷酸二氢钠、8%的豆饼石灰水解液,余量为水,加入黑曲霉菌发酵70h,发酵过程中控制每小时通风量和培养基总质量的关系,其中,0-24h两者之比为1:0.25,24-48h两者之比为1:0.5,48h至结束两者之比为1:1。发酵结束后滤去培养物中的菌体,用盐酸调节pH至3.5,加入硫酸铵至浓度为50%,静置后滤去上清液,将沉淀压滤去除母液,在40℃下烘干磨粉,得到一号蛋白酶。
二号蛋白酶
生产工艺为:以重量百分比计,在培养装置中加入7%的玉米粉、5%的豆饼粉、0.7%的玉米浆、1.2%的氯化铵、0.6%的氯化钙、0.3%的磷酸二氢钠、12%的豆饼石灰水解液,余量为水,加入黑曲霉菌发酵80h,发酵过程中控制每小时通风量和培养基总质量的关系,其中,0-24h两者之比为1:0.25,24-48h两者之比为1:0.5,48h至结束两者之比为1:1。发酵结束后滤去培养物中的菌体,用盐酸调节pH至3.8,加入硫酸铵至浓度为60%,静置后滤去上清液,将沉淀压滤去除母液,在45℃下烘干磨粉,得到二号蛋白酶。
三号蛋白酶
生产工艺为:以重量百分比计,在培养装置中加入6%的玉米粉、4%的豆饼粉、0.6%的玉米浆、1%的氯化铵、0.5%的氯化钙、0.2%的磷酸二氢钠、10%的豆饼石灰水解液,余量为水,加入黑曲霉菌发酵75h,发酵过程中控制每小时通风量和培养基总质量的关系,其中,0-24h两者之比为1:0.25,24-48h两者之比为1:0.5,48h至结束两者之比为1:1。发酵结束后滤去培养物中的菌体,用盐酸调节pH至3,加入硫酸铵至浓度为55%,静置后滤去上清液,将沉淀压滤去除母液,在42℃下烘干磨粉,得到三号蛋白酶。
一号纤维素酶
生产工艺为:以重量百分比计,在培养装置中加入17%的玉米秸秆粉、4%的麦麸、0.04%的酵母膏、0.2%的蛋白胨、0.02%的硫酸镁、0.3%的磷酸二氢钾、0.02%的氯化钙、1.3%的硫酸铵、0.5%的Tween-80,余量为水,在121℃下灭菌30min后,加入黑曲霉菌,控制pH为4.5,发酵65h,当发酵液的pH上升至5时,用镜检观察,菌丝出现自溶、断裂,80%以上的菌丝染色着色浅或染不上色时,停止发酵。对培养物进行过滤得到滤液,调整pH在4,浓缩滤液至原体积的30%,然后加入丙二醇,喷雾干燥得到一号纤维素酶。
二号纤维素酶
生产工艺为:以重量百分比计,在培养装置中加入21%的玉米秸秆粉、6%的麦麸、0.06%的酵母膏、0.4%的蛋白胨、0.04%的硫酸镁、0.5%的磷酸二氢钾、0.04%的氯化钙、1.6%的硫酸铵、1%的Tween-80,余量为水,在121℃下灭菌30min后,加入黑曲霉菌,控制pH为5.2,发酵75h,当发酵液的pH上升至5时,用镜检观察,菌丝出现自溶、断裂,80%以上的菌丝染色着色浅或染不上色时,停止发酵。对培养物进行过滤得到滤液,调整pH在5,浓缩滤液至原体积的40%,然后加入丙二醇,喷雾干燥得到二号纤维素酶。
三号纤维素酶
生产工艺为:以重量百分比计,在培养装置中加入19%的玉米秸秆粉、5%的麦麸、0.05%的酵母膏、0.3%的蛋白胨、0.03%的硫酸镁、0.4%的磷酸二氢钾、0.03%的氯化钙、1.4%的硫酸铵、0.8%的Tween-80,余量为水,在121℃下灭菌30min后,加入黑曲霉菌,控制pH为4.8,发酵70h,当发酵液的pH上升至5时,用镜检观察,菌丝出现自溶、断裂,80%以上的菌丝染色着色浅或染不上色时,停止发酵。对培养物进行过滤得到滤液,调整pH在4.5,浓缩滤液至原体积的35%,然后加入丙二醇,喷雾干燥得到三号纤维素酶。
实施例1:
一种含酶和微生物的复合肥,包含0.4kg的复合活性酶、0.4kg的复合生物菌剂、4kg的螯合态中微量元素和95.2kg的可溶性氮磷钾肥料;其中,复合活性酶包括一号耐高温α-淀粉酶、一号纤维素酶和一号蛋白酶;复合生物菌剂的活菌数为3*109个/g;螯合态中微量元素包括重量比为4:1:3:4:0.1的CaEDTA、MgEDTA、FeEDTA、ZnEDTA和CuEDTA;可溶性氮磷钾肥料为硝铵磷、尿素原粉、工业磷酸一铵和硫酸钾。
该复合肥的制备工艺为:
A:复合酶的制备:用固体发酵工艺培养制备得到一号耐高温α-淀粉酶、一号纤维素酶和一号蛋白酶;
B:肥料混合:将可溶性氮磷钾肥料按比重在搅拌罐中混合均匀;
C:高温融化搅拌:将搅拌罐内混合的可溶性氮磷钾肥料用蒸汽加热至115℃,变温搅拌7min至可溶性氮磷钾肥料全部融化,搅拌的转速为100rpm;
D:中微量元素的添加:将搅拌罐内的温度降温至80℃,按比例均匀缓慢的加入螯合态中微量元素;
E:复合酶的添加:通过蒸汽伴温(蒸汽温度为80℃)的形式在搅拌罐中加入复合活性酶,搅拌3min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原料;
F:造粒:将得到的混合原料从高塔顶部喷淋而下,自然冷却造粒得到复合肥颗粒;
G:二级冷却:收集复合肥颗粒放入二级冷却桶进行冷却;
H:筛分:当二级冷却桶内的复合肥颗粒降温至60℃以下时,进行两次转筒式分筛,筛网的孔径为2mm,得到颗粒均匀的初级复合肥料;未能过筛的大颗粒返还至步骤C的搅拌罐中;
I:包覆生物菌群涂层:将初级复合肥料加入包膜筒的第一道环形挡板内,通过压缩空气雾化喷涂防板结剂流体,混合均匀后,进入第二道环形挡板,按配比加入复合生物菌剂进行粘附、包裹,最后进入第三道环形挡板,持续翻滚混合,降温至室温后保持20-25h得到成品复合肥料。
实施例2:
一种含酶和微生物的复合肥,包含1kg的复合活性酶、1kg的复合生物菌剂、6kg的螯合态中微量元素和92kg的可溶性氮磷钾肥料;其中,复合活性酶包括二号耐高温α-淀粉酶、二号纤维素酶和二号蛋白酶;复合生物菌剂的活菌数为3*108个/g;螯合态中微量元素包括重量比为4:1:3:4:0.2的CaEDTA、MgEDTA、FeEDTA、ZnEDTA和CuEDTA;可溶性氮磷钾肥料为硝铵磷、尿素原粉、工业磷酸一铵和硫酸钾。
该复合肥的制备工艺为:
A:复合酶的制备:用固体发酵工艺培养制备得到复合活性酶;
B:肥料混合:将可溶性氮磷钾肥料按比重在搅拌罐中混合均匀;
C:高温融化搅拌:将搅拌罐内混合的可溶性氮磷钾肥料用蒸汽加热至135℃,变温搅拌8min至可溶性氮磷钾肥料全部融化,变温搅拌的转速为140rpm;
D:中微量元素的添加:将搅拌罐内的温度降温至90℃,按比例均匀缓慢的加入螯合态中微量元素;
E:复合酶的添加:通过蒸汽伴温(蒸汽的温度为86℃)的形式在搅拌罐中加入复合活性酶,搅拌5min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原料;
F:造粒:将得到的混合原料从高塔顶部喷淋而下,自然冷却造粒得到复合肥颗粒;
G:二级冷却:收集复合肥颗粒放入二级冷却桶进行冷却;
H:筛分:当二级冷却桶内的复合肥颗粒降温至60℃以下时,进行三次分筛,筛网的孔径为3mm,得到颗粒均匀的初级复合肥料;
I:包覆生物菌群涂层:将初级复合肥料加入包膜筒的第一道环形挡板内,通过压缩空气雾化喷涂防板结剂流体,混合均匀后,进入第二道环形挡板,按配比加入复合生物菌剂进行粘附、包裹,最后进入第三道环形挡板,持续翻滚混合,降温至室温后保持25h得到成品复合肥料。
实施例3:
一种含酶和微生物的复合肥,包含0.6kg的复合活性酶、0.6kg的复合生物菌剂、5kg的螯合态中微量元素和93.8kg的可溶性氮磷钾肥料;其中,复合活性酶包括三号耐高温α-淀粉酶、三号纤维素酶和三号蛋白酶;复合生物菌剂的活菌数为5*108个/g;螯合态中微量元素包括重量比为4:1:3:4:0.3的CaEDTA、MgEDTA、FeEDTA、ZnEDTA和CuEDTA;可溶性氮磷钾肥料为硝铵磷、尿素原粉、工业磷酸一铵和硫酸钾。
该复合肥的制备工艺为:
A:复合酶的制备:用固体发酵工艺培养制备得到复合活性酶;
B:肥料混合:将可溶性氮磷钾肥料按比重在搅拌罐中混合均匀;
C:高温融化搅拌:将搅拌罐内混合的可溶性氮磷钾肥料用蒸汽加热至120℃,变温搅拌7.5min至可溶性氮磷钾肥料全部融化,变温搅拌的速率为120rpm;
D:中微量元素的添加:将搅拌罐内的温度降温至85℃,按比例均匀缓慢的加入螯合态中微量元素;
E:复合酶的添加:通过蒸汽伴温(蒸汽的温度为83℃)的形式在搅拌罐中加入复合活性酶,搅拌4min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原料;
F:造粒:将得到的混合原料从高塔顶部喷淋而下,自然冷却造粒得到复合肥颗粒;
G:二级冷却:收集复合肥颗粒放入二级冷却桶进行冷却;
H:筛分:当二级冷却桶内的复合肥颗粒降温至60℃以下时,进行3次转筒式分筛,筛网的孔径为2.5mm,得到颗粒均匀的初级复合肥料;
I:包覆生物菌群涂层:将初级复合肥料加入包膜筒的第一道环形挡板内,通过压缩空气雾化喷涂防板结剂流体,混合均匀后,进入第二道环形挡板,按配比加入复合生物菌剂进行粘附、包裹,最后进入第三道环形挡板,持续翻滚混合,降温至室温后保持25h得到成品复合肥料。
实施例4:
一种含酶和微生物的复合肥,包含1kg的复合活性酶、1kg的复合生物菌剂、4kg的螯合态中微量元素和94kg的可溶性氮磷钾肥料;其中,复合活性酶包括一号耐高温α-淀粉酶、二号纤维素酶和三号蛋白酶;复合生物菌剂的活菌数为3*108个/g;螯合态中微量元素包括重量比为4:1:3:4:0.2的CaEDTA、MgEDTA、FeEDTA、ZnEDTA和CuEDTA;可溶性氮磷钾肥料为硝铵磷、尿素原粉、工业磷酸一铵和硫酸钾。
该复合肥的制备工艺为:
A:复合酶的制备:用固体发酵工艺培养制备得到复合活性酶;
B:肥料混合:将可溶性氮磷钾肥料按比重在搅拌罐中混合均匀;
C:高温融化搅拌:将搅拌罐内混合的可溶性氮磷钾肥料用蒸汽加热至120℃,变温搅拌7.5min至可溶性氮磷钾肥料全部融化,变温搅拌的速率为120rpm;
D:中微量元素的添加:将搅拌罐内的温度降温至85℃,按比例均匀缓慢的加入螯合态中微量元素;
E:复合酶的添加:通过蒸汽伴温(蒸汽的温度为83℃)的形式在搅拌罐中加入复合活性酶,搅拌4min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原料;
F:造粒:将得到的混合原料从高塔顶部喷淋而下,自然冷却造粒得到复合肥颗粒;
G:二级冷却:收集复合肥颗粒放入二级冷却桶进行冷却;
H:筛分:当二级冷却桶内的复合肥颗粒降温至60℃以下时,进行3次转筒式分筛,筛网的孔径为2.5mm,得到颗粒均匀的初级复合肥料;
I:包覆生物菌群涂层:将初级复合肥料加入包膜筒的第一道环形挡板内,通过压缩空气雾化喷涂防板结剂流体,混合均匀后,进入第二道环形挡板,按配比加入复合生物菌剂进行粘附、包裹,最后进入第三道环形挡板,持续翻滚混合,降温至室温后保持25h得到成品复合肥料。
实施例5:
一种含酶和微生物的复合肥,包含0.4kg的复合活性酶、0.4kg的复合生物菌剂、6kg的螯合态中微量元素和93.2kg的可溶性氮磷钾肥料;其中,复合活性酶包括三号耐高温α-淀粉酶、二号纤维素酶和一号蛋白酶;复合生物菌剂的活菌数为3*108个/g;螯合态中微量元素包括重量比为4:1:3:4:0.2的CaEDTA、MgEDTA、FeEDTA、ZnEDTA和CuEDTA;可溶性氮磷钾肥料为硝铵磷、尿素原粉、工业磷酸一铵和硫酸钾。
该复合肥的制备工艺为:
A:复合酶的制备:用固体发酵工艺培养制备得到复合活性酶;
B:肥料混合:将可溶性氮磷钾肥料按比重在搅拌罐中混合均匀;
C:高温融化搅拌:将搅拌罐内混合的可溶性氮磷钾肥料用蒸汽加热至120℃,变温搅拌7.5min至可溶性氮磷钾肥料全部融化,变温搅拌的速率为120rpm;
D:中微量元素的添加:将搅拌罐内的温度降温至85℃,按比例均匀缓慢的加入螯合态中微量元素;
E:复合酶的添加:通过蒸汽伴温(蒸汽的温度为83℃)的形式在搅拌罐中加入复合活性酶,搅拌4min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原料;
F:造粒:将得到的混合原料从高塔顶部喷淋而下,自然冷却造粒得到复合肥颗粒;
G:二级冷却:收集复合肥颗粒放入二级冷却桶进行冷却;
H:筛分:当二级冷却桶内的复合肥颗粒降温至60℃以下时,进行3次转筒式分筛,筛网的孔径为2.5mm,得到颗粒均匀的初级复合肥料;
I:包覆生物菌群涂层:将初级复合肥料加入包膜筒的第一道环形挡板内,通过压缩空气雾化喷涂防板结剂流体,混合均匀后,进入第二道环形挡板,按配比加入复合生物菌剂进行粘附、包裹,最后进入第三道环形挡板,持续翻滚混合,降温至室温后保持25h得到成品复合肥料。
实施例6:
一种含酶和微生物的复合肥,包含1kg的复合活性酶、0.4kg的复合生物菌剂、5kg的螯合态中微量元素和93.6kg的可溶性氮磷钾肥料;其中,复合活性酶包括一号耐高温α-淀粉酶、三号纤维素酶和二号蛋白酶;复合生物菌剂的活菌数为3*108个/g;螯合态中微量元素包括重量比为4:1:3:4:0.2的CaEDTA、MgEDTA、FeEDTA、ZnEDTA和CuEDTA;可溶性氮磷钾肥料为硝铵磷、尿素原粉、工业磷酸一铵和硫酸钾。
该复合肥的制备工艺为:
A:复合酶的制备:用固体发酵工艺培养制备得到复合活性酶;
B:肥料混合:将可溶性氮磷钾肥料按比重在搅拌罐中混合均匀;
C:高温融化搅拌:将搅拌罐内混合的可溶性氮磷钾肥料用蒸汽加热至120℃,变温搅拌7.5min至可溶性氮磷钾肥料全部融化,变温搅拌的速率为120rpm;
D:中微量元素的添加:将搅拌罐内的温度降温至85℃,按比例均匀缓慢的加入螯合态中微量元素;
E:复合酶的添加:通过蒸汽伴温(蒸汽的温度为83℃)的形式在搅拌罐中加入复合活性酶,搅拌4min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原料;
F:造粒:将得到的混合原料从高塔顶部喷淋而下,自然冷却造粒得到复合肥颗粒;
G:二级冷却:收集复合肥颗粒放入二级冷却桶进行冷却;
H:筛分:当二级冷却桶内的复合肥颗粒降温至60℃以下时,进行3次转筒式分筛,筛网的孔径为2.5mm,得到颗粒均匀的初级复合肥料;
I:包覆生物菌群涂层:将初级复合肥料加入包膜筒的第一道环形挡板内,通过压缩空气雾化喷涂防板结剂流体,混合均匀后,进入第二道环形挡板,按配比加入复合生物菌剂进行粘附、包裹,最后进入第三道环形挡板,持续翻滚混合,降温至室温后保持25h得到成品复合肥料。
实施例7:
一种含酶和微生物的复合肥,包含0.4kg的复合活性酶、1kg的复合生物菌剂、4kg的螯合态中微量元素和94.6kg的可溶性氮磷钾肥料;其中,复合活性酶包括三号耐高温α-淀粉酶、三号纤维素酶和一号蛋白酶;复合生物菌剂的活菌数为3*108个/g;螯合态中微量元素包括重量比为4:1:3:4:0.2的CaEDTA、MgEDTA、FeEDTA、ZnEDTA和CuEDTA;可溶性氮磷钾肥料为硝铵磷、尿素原粉、工业磷酸一铵和硫酸钾。
该复合肥的制备工艺为:
A:复合酶的制备:用固体发酵工艺培养制备得到复合活性酶;
B:肥料混合:将可溶性氮磷钾肥料按比重在搅拌罐中混合均匀;
C:高温融化搅拌:将搅拌罐内混合的可溶性氮磷钾肥料用蒸汽加热至120℃,变温搅拌7.5min至可溶性氮磷钾肥料全部融化,变温搅拌的速率为120rpm;
D:中微量元素的添加:将搅拌罐内的温度降温至85℃,按比例均匀缓慢的加入螯合态中微量元素;
E:复合酶的添加:通过蒸汽伴温(蒸汽的温度为83℃)的形式在搅拌罐中加入复合活性酶,搅拌4min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原料;
F:造粒:将得到的混合原料从高塔顶部喷淋而下,自然冷却造粒得到复合肥颗粒;
G:二级冷却:收集复合肥颗粒放入二级冷却桶进行冷却;
H:筛分:当二级冷却桶内的复合肥颗粒降温至60℃以下时,进行3次转筒式分筛,筛网的孔径为2.5mm,得到颗粒均匀的初级复合肥料;
I:包覆生物菌群涂层:将初级复合肥料加入包膜筒的第一道环形挡板内,通过压缩空气雾化喷涂防板结剂流体,混合均匀后,进入第二道环形挡板,按配比加入复合生物菌剂进行粘附、包裹,最后进入第三道环形挡板,持续翻滚混合,降温至室温后保持25h得到成品复合肥料。
实施例8:
一种含酶和微生物的复合肥,包含0.7kg的复合活性酶、0.7kg的复合生物菌剂、5.6kg的螯合态中微量元素和93kg的可溶性氮磷钾肥料;其中,复合活性酶包括三号耐高温α-淀粉酶、一号纤维素酶和二号蛋白酶;复合生物菌剂的活菌数为3*108个/g;螯合态中微量元素包括重量比为4:1:3:4:0.2的CaEDTA、MgEDTA、FeEDTA、ZnEDTA和CuEDTA;可溶性氮磷钾肥料为硝铵磷、尿素原粉、工业磷酸一铵和硫酸钾。
该复合肥的制备工艺为:
A:复合酶的制备:用固体发酵工艺培养制备得到复合活性酶;
B:肥料混合:将可溶性氮磷钾肥料按比重在搅拌罐中混合均匀;
C:高温融化搅拌:将搅拌罐内混合的可溶性氮磷钾肥料用蒸汽加热至120℃,变温搅拌7.5min至可溶性氮磷钾肥料全部融化,变温搅拌的速率为120rpm;
D:中微量元素的添加:将搅拌罐内的温度降温至85℃,按比例均匀缓慢的加入螯合态中微量元素;
E:复合酶的添加:通过蒸汽伴温(蒸汽的温度为83℃)的形式在搅拌罐中加入复合活性酶,搅拌4min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原料;
F:造粒:将得到的混合原料从高塔顶部喷淋而下,自然冷却造粒得到复合肥颗粒;
G:二级冷却:收集复合肥颗粒放入二级冷却桶进行冷却;
H:筛分:当二级冷却桶内的复合肥颗粒降温至60℃以下时,进行3次转筒式分筛,筛网的孔径为2.5mm,得到颗粒均匀的初级复合肥料;
I:包覆生物菌群涂层:将初级复合肥料加入包膜筒的第一道环形挡板内,通过压缩空气雾化喷涂防板结剂流体,混合均匀后,进入第二道环形挡板,按配比加入复合生物菌剂进行粘附、包裹,最后进入第三道环形挡板,持续翻滚混合,降温至室温后保持25h得到成品复合肥料。
实施例9:
一种含酶和微生物的复合肥,包含0.5kg的复合活性酶、0.5kg的复合生物菌剂、5kg的螯合态中微量元素和94kg的可溶性氮磷钾肥料;其中,复合活性酶包括一号耐高温α-淀粉酶、一号纤维素酶和二号蛋白酶;复合生物菌剂的活菌数为3*108个/g;螯合态中微量元素包括钙元素、镁元素、铁元素、锌元素和铜元素;可溶性氮磷钾肥料为硝铵磷、尿素原粉、工业磷酸一铵和硫酸钾。
该复合肥的制备工艺为:
A:复合酶的制备:用固体发酵工艺培养制备得到复合活性酶;
B:肥料混合:将可溶性氮磷钾肥料按比重在搅拌罐中混合均匀;
C:高温融化搅拌:将搅拌罐内混合的可溶性氮磷钾肥料用蒸汽加热至120℃,变温搅拌7.5min至可溶性氮磷钾肥料全部融化,变温搅拌的速率为120rpm;
D:中微量元素的添加:将搅拌罐内的温度降温至85℃,按比例均匀缓慢的加入螯合态中微量元素;
E:复合酶的添加:通过蒸汽伴温(蒸汽的温度为83℃)的形式在搅拌罐中加入复合活性酶,搅拌4min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原料;
F:造粒:将得到的混合原料从高塔顶部喷淋而下,自然冷却造粒得到复合肥颗粒;
G:二级冷却:收集复合肥颗粒放入二级冷却桶进行冷却;
H:筛分:当二级冷却桶内的复合肥颗粒降温至60℃以下时,进行3次转筒式分筛,筛网的孔径为2.5mm,得到颗粒均匀的初级复合肥料;
I:包覆生物菌群涂层:将初级复合肥料加入包膜筒的第一道环形挡板内,通过压缩空气雾化喷涂防板结剂流体,混合均匀后,进入第二道环形挡板,按配比加入复合生物菌剂进行粘附、包裹,最后进入第三道环形挡板,持续翻滚混合,降温至室温后保持25h得到成品复合肥料。
实施例9:
一种含酶和微生物的复合肥,包含1kg的复合活性酶、0.4kg的复合生物菌剂、4kg的螯合态中微量元素和94.6kg的可溶性氮磷钾肥料;其中,复合活性酶包括三号耐高温α-淀粉酶、一号纤维素酶和一号蛋白酶;复合生物菌剂的活菌数为3*109个/g;螯合态中微量元素包括重量比为4:1:3:4:0.5的CaEDTA、MgEDTA、FeEDTA、ZnEDTA和CuEDTA;可溶性氮磷钾肥料为硝铵磷、尿素原粉、工业磷酸一铵和硫酸钾。
该复合肥的制备工艺为:
A:复合酶的制备:用固体发酵工艺培养制备得到一号耐高温α-淀粉酶、一号纤维素酶和一号蛋白酶;
B:肥料混合:将可溶性氮磷钾肥料按比重在搅拌罐中混合均匀;
C:高温融化搅拌:将搅拌罐内混合的可溶性氮磷钾肥料用蒸汽加热至115℃,变温搅拌7min至可溶性氮磷钾肥料全部融化,搅拌的转速为100rpm;
D:中微量元素的添加:将搅拌罐内的温度降温至80℃,按比例均匀缓慢的加入螯合态中微量元素;
E:复合酶的添加:通过蒸汽伴温(蒸汽温度为80℃)的形式在搅拌罐中加入复合活性酶,搅拌3min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原料;
F:造粒:将得到的混合原料从高塔顶部喷淋而下,自然冷却造粒得到复合肥颗粒;
G:二级冷却:收集复合肥颗粒放入二级冷却桶进行冷却;
H:筛分:当二级冷却桶内的复合肥颗粒降温至60℃以下时,进行两次转筒式分筛,筛网的孔径为2mm,得到颗粒均匀的初级复合肥料;未能过筛的大颗粒返还至步骤C的搅拌罐中;
I:包覆生物菌群涂层:将初级复合肥料加入包膜筒的第一道环形挡板内,通过压缩空气雾化喷涂防板结剂流体,混合均匀后,进入第二道环形挡板,按配比加入复合生物菌剂进行粘附、包裹,最后进入第三道环形挡板,持续翻滚混合,降温至室温后保持20-25h得到成品复合肥料。
实施例10:
一种含酶和微生物的复合肥,包含1kg的复合活性酶、1kg的复合生物菌剂、6kg的螯合态中微量元素和92kg的可溶性氮磷钾肥料;其中,复合活性酶包括二号耐高温α-淀粉酶、木聚糖酶和过氧化氢酶;复合生物菌剂的活菌数为3*108个/g;螯合态中微量元素包括重量比为4:1:3:4:0.2的CaEDTA、MgEDTA、FeEDTA、ZnEDTA和CuEDTA;可溶性氮磷钾肥料为硝铵磷、尿素原粉、工业磷酸一铵和硫酸钾。
该复合肥的制备工艺为:
A:复合酶的制备:用固体发酵工艺培养制备得到复合活性酶;
B:肥料混合:将可溶性氮磷钾肥料按比重在搅拌罐中混合均匀;
C:高温融化搅拌:将搅拌罐内混合的可溶性氮磷钾肥料用蒸汽加热至135℃,变温搅拌8min至可溶性氮磷钾肥料全部融化,变温搅拌的转速为140rpm;
D:中微量元素的添加:将搅拌罐内的温度降温至90℃,按比例均匀缓慢的加入螯合态中微量元素;
E:复合酶的添加:通过蒸汽伴温(蒸汽的温度为86℃)的形式在搅拌罐中加入复合活性酶,搅拌5min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原料;
F:造粒:将得到的混合原料从高塔顶部喷淋而下,自然冷却造粒得到复合肥颗粒;
G:二级冷却:收集复合肥颗粒放入二级冷却桶进行冷却;
H:筛分:当二级冷却桶内的复合肥颗粒降温至60℃以下时,进行三次分筛,筛网的孔径为3mm,得到颗粒均匀的初级复合肥料;
I:包覆生物菌群涂层:将初级复合肥料加入包膜筒的第一道环形挡板内,通过压缩空气雾化喷涂防板结剂流体,混合均匀后,进入第二道环形挡板,按配比加入复合生物菌剂进行粘附、包裹,最后进入第三道环形挡板,持续翻滚混合,降温至室温后保持25h得到成品复合肥料。
将本发明实施例1-10进行对比试验,实施例1-2作用在小麦上,实施例3-4作用在玉米上,实施例5-6作用在水稻上,实施例7-8作用在马铃薯上,实施例9-10作用在花生上,每个实施例以一个生长周期计算产量,对比市售常用的有机无机复混肥,得到如下表1所示的数据:
本发明提供的微生物加酶的复合肥能明显改善作物的营养环境,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大幅降低肥料的投入量,增产体质,尤其是在提高作物抗逆能力方面有高于普通肥料的显著优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含酶和微生物的复合肥,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0.4-1%的复合活性酶、0.4-1%的复合生物菌剂、4-6%的螯合态中微量元素、余量为可溶性氮磷钾肥料;
所述复合活性酶包括淀粉酶或纤维素酶或蛋白酶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复合生物菌剂的活菌数至少为3*108个/g;
所述螯合态中微量元素包括钙元素、镁元素、铁元素、锌元素和铜元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酶和微生物的复合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氮磷钾肥料为硝铵磷、尿素原粉、工业磷酸一铵和硫酸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酶和微生物的复合肥,其特征在于:所述螯合态中微量元素包括重量比为4:1:3:4:0.1-0.3的CaEDTA、MgEDTA、FeEDTA、ZnEDTA和CuEDT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酶和微生物的复合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活性酶均通过固体发酵工艺制备。
5.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肥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A:复合酶的制备:用固体发酵工艺培养制备得到复合活性酶;
B:肥料混合:将可溶性氮磷钾肥料按比重在搅拌罐中混合均匀;
C:高温融化搅拌:将搅拌罐内混合的可溶性氮磷钾肥料用蒸汽加热至115-135℃,变温搅拌7-8min至可溶性氮磷钾肥料全部融化;
D:中微量元素的添加:将搅拌罐内的温度降温至80-90℃,按比例均匀缓慢的加入螯合态中微量元素;
E:复合酶的添加:通过蒸汽伴温的形式在搅拌罐中加入复合活性酶,搅拌3-5min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原料;
F:造粒:将得到的混合原料从高塔顶部喷淋而下,自然冷却造粒得到复合肥颗粒;
G:二级冷却:收集复合肥颗粒放入二级冷却桶进行冷却;
H:筛分:当二级冷却桶内的复合肥颗粒降温至60℃以下时,进行多次分筛,得到颗粒均匀的初级复合肥料;
I:包覆生物菌群涂层:将初级复合肥料加入包膜筒的第一道环形挡板内,通过压缩空气雾化喷涂防板结剂流体,混合均匀后,进入第二道环形挡板,按配比加入复合生物菌剂进行粘附、包裹,最后进入第三道环形挡板,持续翻滚混合,降温至室温后保持20-25h得到成品复合肥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含酶和微生物的复合肥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C所述变温搅拌时的转速为100-140rp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含酶和微生物的复合肥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E所述蒸汽伴温加复合活性酶时,蒸汽的温度为80-86℃。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含酶和微生物的复合肥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H多次分筛时,采用至少两次转筒式分筛。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含酶和微生物的复合肥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H分筛时,筛网的孔径为2-3mm。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含酶和微生物的复合肥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H分筛后,粒径较大不能过筛的颗粒返还至搅拌罐重新造粒。
CN201910555940.XA 2019-06-25 2019-06-25 一种含酶和微生物的复合肥及其制备工艺 Pending CN1102830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55940.XA CN110283018A (zh) 2019-06-25 2019-06-25 一种含酶和微生物的复合肥及其制备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55940.XA CN110283018A (zh) 2019-06-25 2019-06-25 一种含酶和微生物的复合肥及其制备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83018A true CN110283018A (zh) 2019-09-27

Family

ID=68005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55940.XA Pending CN110283018A (zh) 2019-06-25 2019-06-25 一种含酶和微生物的复合肥及其制备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8301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48270A (zh) * 2020-04-21 2020-10-30 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生物酶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40434A (zh) * 2010-10-12 2011-05-04 上海绿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菌剂包裹法生产复合微生物肥料的方法
CN104130079A (zh) * 2014-08-27 2014-11-05 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塔式熔融造粒油菜专用配方肥及其生产方法
CN105176866A (zh) * 2015-08-17 2015-12-23 天册博扬(北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复合微生物菌群及其酶产物和在修复土壤中的应用方法
CN107032914A (zh) * 2016-09-29 2017-08-11 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活性腐植酸生物包膜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44982A (zh) * 2017-07-28 2017-10-13 眉山市金威特化肥有限公司 一种塔式熔体造粒高浓度复合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40434A (zh) * 2010-10-12 2011-05-04 上海绿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菌剂包裹法生产复合微生物肥料的方法
CN104130079A (zh) * 2014-08-27 2014-11-05 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塔式熔融造粒油菜专用配方肥及其生产方法
CN105176866A (zh) * 2015-08-17 2015-12-23 天册博扬(北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复合微生物菌群及其酶产物和在修复土壤中的应用方法
CN107032914A (zh) * 2016-09-29 2017-08-11 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活性腐植酸生物包膜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44982A (zh) * 2017-07-28 2017-10-13 眉山市金威特化肥有限公司 一种塔式熔体造粒高浓度复合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晓云: "《酶学原理与酶工程》", 31 August 2005,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48270A (zh) * 2020-04-21 2020-10-30 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生物酶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16006B (zh) 一种苹果专用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77611C (zh) 一种有机-无机液体复合肥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3787776B (zh) 一种生物冲施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91574A (zh) 一种复合微生物多元素包膜增效肥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02381905B (zh) 叶面肥及其应用方法
CN105061085A (zh) 一种生物包膜有机无机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59405A (zh) 一种制备花生专用海藻肥的方法
CN103755430A (zh) 一种环保型全营养有机栽培基质及其生产方法
CN104263679B (zh) 一种高效解磷菌及其应用
CN107759420A (zh) 一种水稻复合微生物肥料
CN104230579B (zh) 一种富含甲壳素的复混肥料的制备方法
CN103333018A (zh) 一种长效缓控释玉米专用肥
CN104609969A (zh) 一种含海藻酸增效剂的活性微生物肥及制备方法
CN109265293A (zh) 一种富含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的肥料及制备方法
CN104973967A (zh) 一种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物育苗期用营养添加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28213A (zh) 一种利用啤酒废酵母生产液体肥料的方法
CN104961575A (zh) 一种改善育苗期矿质营养状况的营养添加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16848A (zh) 一种氯基γ-生物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39315A (zh) 一种绿色微生态复合肥的制备方法
CN107840751A (zh) 一种提高油茶产量的复合肥料
CN106748336A (zh) 含乳酸菌发酵液的液体肥料
CN109942349A (zh) 一种土壤重金属污染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27099A (zh) 一种球状颗粒盐碱调理剂及其制备
CN112661568A (zh) 一种多硒长效生态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42409B (zh) 一种腐植酸聚失肥及其生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92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