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78613B - 资源调度方法、装置、接入网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资源调度方法、装置、接入网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78613B
CN110278613B CN201910548402.8A CN201910548402A CN110278613B CN 110278613 B CN110278613 B CN 110278613B CN 201910548402 A CN201910548402 A CN 201910548402A CN 110278613 B CN110278613 B CN 1102786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equipment
access network
control channel
remote unit
uplink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4840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78613A (zh
Inventor
刘震
廖礼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4840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786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786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786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786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786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资源调度方法、装置、主机单元、扩展单元、远端单元、接入网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接入网设备从各远端单元中确定为各用户设备服务的服务远端单元;其中,接入网设备包括各远端单元;接入网设备根据各服务远端单元,确定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组;其中,用户设备组中的多个用户设备所对应的服务远端单元满足预设的时频复用条件;接入网设备为用户设备组中的用户设备调度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资源调度方法、装置、接入网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资源调度方法、装置、主机单元、扩展单元、远端单元、接入网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为满足不同场景的业务需求,近年来无线通信架构体系从核心网、承载网到接入网均出现了更为灵活的组网方式和技术演进。对于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简称RAN)侧来讲,对传统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的基带处理单元(BuildingBase band Unit,BBU)+射频拉远单元(Radio Remote Unit,RRU)的系统架构重新进行了设计,将BBU划分为集中单元+分布单元的架构。其中,集中单元(Central Unit,CU)负责处理原BBU中非实时的数据处理部分,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负责处理原BBU中实时的数据处理部分。
在RAN侧的接入网设备与用户设备(UE)进行通信过程中,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用于承载下行调度的反馈应答信息(HARQACK(混合自动重传请求)/NACK(否定响应))、下行信道的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Information,CSI),以及上行调度请求信息(Scheduling Request,SR)。其中,PUCCH资源的调度由接入网设备的CU和DU协同完成,可以为UE调度相应的PUCCH资源,以便UE可以根据为该UE调度的PUCCH资源进行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
然而,上述方法存在PUCCH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PUCCH资源利用率的资源调度方法、装置、主机单元、扩展单元、远端单元、接入网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包括:
接入网设备从各远端单元中确定为各用户设备服务的服务远端单元;其中,所述接入网设备包括各所述远端单元;
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各所述服务远端单元,确定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组;其中,所述用户设备组中的多个用户设备所对应的服务远端单元满足预设的时频复用条件;
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用户设备组中的用户设备调度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用户设备组中的用户设备调度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用户设备组中的每个用户设备分配相同的多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对应不同级别的上行负载;
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多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为所述用户设备组中的用户设备调度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组;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组中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来源于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多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为所述用户设备组中的用户设备调度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组,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从所述用户设备组对应的多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分别选取一个相同位置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组成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组,并向所述用户设备组中的每个用户设备调度相同的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入网设备包括:主机单元、多个扩展单元和多个远端单元;所述主机单元与多个所述扩展单元通信连接,多个所述扩展单元中各扩展单元均与至少一个所述远端单元通信连接;
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各所述服务远端单元,确定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组,包括:
所述主机单元根据各所述服务远端单元,确定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组;
相应地,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用户设备组中的每个用户设备分配相同的多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
所述主机单元为所述用户设备组中的每个用户设备分配相同的多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入网设备从各远端单元中确定为各用户设备服务的服务远端单元,包括:
所述主机单元从各远端单元中确定为各用户设备服务的服务远端单元;
或者,
所述扩展单元从与所述扩展单元连接的各远端单元中,确定为各用户设备服务的服务远端单元,以及将各用户设备的服务远端单元的标识发送给所述主机单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用户设备组中的用户设备调度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包括:
所述主机单元通过各远端单元为所述用户设备组中的用户设备调度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或者,
所述扩展单元接收所述主机单元发送的调度指令,并根据所述调度指令通过与所述扩展单元连接的各远端单元为所述用户设备组中的用户设备调度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或者,
所述远端单元接收所述主机单元通过各扩展单元发送的调度指令,并根据所述调度指令为所述用户设备组中的用户设备调度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其中,所述调度指令携带有各用户设备之间的分组关系,以及每个用户设备组对应的多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入网设备从各远端单元中确定为各用户设备服务的服务远端单元,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每个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信号,并根据所述上行信号从多个远端单元中选择一个远端单元作为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远端单元;所述上行信号用于指示远端单元与用户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状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上行信号从多个远端单元中选择一个远端单元作为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远端单元,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每个用户设备通过多个远端单元上传的上行信号,判断是否存在满足信号质量条件的远端单元;所述信号质量条件包括:远端单元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信号的信噪比大于信噪比阈值;
若存在满足所述信号质量条件的远端单元,则所述接入网设备在多个所述远端单元中选择信噪比最大的一个远端单元作为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远端单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各所述服务远端单元,确定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组,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获取各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远端单元的位置;
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各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远端单元的位置,将满足预设的时频复用条件的多个用户设备,划分为一个用户设备组;所述满足预设的时频复用条件包括:所述多个用户设备的服务远端单元之间的空间距离大于预设距离阈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在对各用户设备组中的每个用户设备进行资源调度之后,针对不属于任一用户设备组的各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各用户设备的优先级顺序,以及除各用户设备组对应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以外的其它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为不同的用户设备调度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第二方面,一种资源调度装置,包括:
定位模块,用于接入网设备从各远端单元中确定为各用户设备服务的服务远端单元;其中,所述接入网设备包括各所述远端单元;
分组模块,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各所述服务远端单元,确定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组;其中,所述用户设备组中的多个用户设备所对应的服务远端单元满足预设的时频复用条件;
调度模块,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用户设备组中的用户设备调度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第三方面,一种主机单元,所述主机单元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资源调度方法的全部步骤或者部分步骤。
第四方面,一种扩展单元,所述扩展单元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资源调度方法的部分步骤。
第五方面,一种远端单元,所述远端单元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资源调度方法的部分步骤。
第六方面,一种接入网设备,包括如上述第三方面所述的主机单元、如上述第四方面所述的扩展单元和如上述第五方面所述的远端单元。
第七方面,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资源调度方法的步骤。
上述资源调度方法、装置、主机单元、扩展单元、远端单元、接入网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确定各用户设备的服务远端单元,并将满足预设的时频复用条件的各服务远端单元对应的用户设备划分为同一用户设备组,以及向用户设备组中的用户设备调度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提高了PUCCH资源的利用率;即使面对PUCCH资源受限或者用户设备增多的场景,在对各用户设备组调度资源后,存在更多可用的PUCCH资源,因此能够尽可能的向其它更多用户设备调度不同的PUCCH资源,尽可能避免PUCCH资源冲突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资源调度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资源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a为PUCCH资源冲突的示意图;
图3b为一个实施例中PUCCH资源分配和调度效果示意图;
图3c为一个实施例中PUCCH资源分配和调度效果示意图;
图3d为一个实施例中PUCCH资源分配和调度效果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调度PUCCH资源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根据上行信号进行用户设备定位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划分用户设备组的流程示意图;
图7a为3GPP协议提供的BBU-RRU功能切分示意图;
图7b为CU-DU架构下的RAN侧协议栈划分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资源调度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资源调度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接入网设备中,该接入网设备可以包括:主机单元(AU)、多个扩展单元(CP)和多个远端单元(DP)等多个网元,可以基于图1所示的拓扑方式实现各网元之间的连接:主机单元与多个扩展单元通信连接,多个扩展单元中各扩展单元均与至少一个远端单元通信连接。其中,多个扩展单元之间可以为并列关系,如扩展单元1和扩展单元2,也可以为级联关系,如扩展单元1和扩展单元3;连接于同一扩展单元的各远端单元可以为一个远端单元组(DP Group),如扩展单元1连接的DPGroup1,包括远端单元11~远端单元1K。主机单元主要完成基带信号的调制和解调,扩展单元主要完成上/下行信号的转发和汇聚,远端单元主要完成上/下行信号的射频接收/射频发送;一般地,主机单元与核心网通信连接,远端单元与用户设备通信连接,因此上述接入网设备可以实现主机单元与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核心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用户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等。
其中,用户设备可以但不限于是智能手机、计算机设备、便携式可穿戴设备、物联网设备、车辆、无人机、工业设备等具有射频收/发功能的设备。当然,接入网设备也可以为其它结构,例如由主机单元和多个远端单元构成,主机单元直接与远端单元连接,而不存在扩展单元。接入网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普通的基站(如eNB)、新无线基站(NR,New Radio)、分布式网元(Distributed Unit)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资源调度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接入网设备为例进行说明,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01,接入网设备从各远端单元中确定为各用户设备服务的服务远端单元;其中,接入网设备包括各远端单元。
其中,某个用户设备的服务远端单元为向该用户设备服务质量最好的远端单元,即与该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质量最好的远端单元,因此可以通过检测用户设备与远端单元之间的上行信号和/或下行信号,选择信号质量最好的一个或多个远端单元作为用户设备的服务远端单元。此外,为便于说明,以下的示例中,每个用户设备的服务远端单元为一个远端单元。可以理解的是,用户设备的服务远端单元一般是与用户设备距离最近的远端单元,因此可以作为用户设备的定位位置;当然,多个用户设备的服务远端单元可以相同,意味着多个用户设备位于同一远端单元附近。
考虑到当用户设备的位置不变时,用户设备的服务远端单元基本不变,因此针对某一用户设备,接入网设备可以选取存储的该用户设备的上一次的服务远端单元作为该用户设备的当前的服务远端单元;同样地,接入网设备可以基于对存储的各用户设备的服务远端单元的历史数据的统计,统计近期内服务远端单元不变的用户设备,可以直接将该不变的服务远端单元作为相应用户设备的服务远端单元;如此,避免不必要的流程,提高定位效率。
可选地,参照之前的描述,接入网设备可以包括主机单元和各远端单元,也可以包括主机单元、扩展单元和各远端单元,也可以是其它结构;本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制。
S202,接入网设备根据各服务远端单元,确定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组;其中,用户设备组中的多个用户设备所对应的服务远端单元满足预设的时频复用条件。
时频复用条件可以为预设的远端单元之间的对应关系。示例性地,若任意两个远端单元之间存在上述对应关系,则意味着这两个远端单元难以互相干扰,可以同时采用同一通信频率。示例性地,当两个远端单元之间的距离足够远时,二者存在上述对应关系。当然,也存在其它对应关系;例如,远端单元A位于某一封闭空间(如商场、体育馆、酒店等)内,远端单元B位于另一封闭空间内,即使远端单元A与远端单元B之间的距离较小,因为A与B难以互相干扰,因此A与B同样存在上述对应关系。总之,可以通过实际测试远端单元之间是否相互干扰、通过远端单元之间的距离、通过远端单元之间的位置等至少一种方式,确定各远端单元是否满足预设的时频复用条件,因此接入网设备可以预先存储有上述对应关系。
示例性地,对于远端单元A~E而言,若远端单元A、B之间满足预设的时频复用条件,远端单元A、C、D之间也满足预设的时频复用条件;若用户设备1~6的服务远端单元如下表1所示,则第一种方式:可以将用户设备1、2划分为一个用户设备组,将用户设备3、4、6划分为另一组,而用户设备5不属于任何一组;第二种方式:也可以将用户设备1、3、6划分为一组,将用户设备2、4划分为另一组,而用户设备5不属于任何一组;第三种方式:也可以将用户设备1、3、6划分为一组,而用户设备2、4、5均不属于任何一组。可以理解的是,相同的两个服务远端单元不满足预设的时频复用条件,因此服务远端单元相同的两个用户设备不会被划分到同一用户设备组。
表1
用户设备 服务远端单元
1 A
2 B
3 C
4 A
5 E
6 D
当存在多种分组方式时,则接入网设备可以选择分组数目最少的分组方式;其中,每一个用户设备组为一个分组,每一个不属于任意用户设备组的用户设备可以单独为一个分组。因为在后续调度过程中,属于同一用户设备组的各用户设备可以使用相同的PUCCH资源,而相应地,不属于任意用户设备组的用户设备使用独有的PUCCH资源以避免资源冲突,意味着不同分组对应不同的PUCCH资源,因此当分组数目最少时,需要调度的PUCCH资源最少,意味着提高了PUCCH资源利用率,存在更多可用资源可以调度给更多用户终端。
相应地,当存在多个分组数目相同的分组方式时,判断每个分组方式是否满足预设分组条件,并从满足分组条件的至少一个分组方式中选取一个分组方式作为目标分组方式;其中,预设分组条件为各用户设备组中用户设备的数目均小于等于预设阈值,预设阈值可以根据实际确定,如可以为3、4、5等,避免某一用户设备组中用户设备过多,导致后续该用户设备组中过多的用户设备在同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传上行控制信息时出现故障的问题。
S203,接入网设备为用户设备组中的用户设备调度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可以为一个支撑用户设备与远端单元进行通信的资源,也可以为多个资源;该资源可以为时域资源、频域资源或者时频域资源。示例性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包括至少一个上行控制信道子帧,以及该上行控制信道子帧对应的多个频域资源。可以理解的是,PUCCH资源是有限的,因此接入网设备可以针对每个用户设备组,从预设的PUCCH资源集合中选取至少一个PUCCH资源,并将该至少一个PUCCH资源调度给该用户设备组中的每一个用户设备。相应地,用户设备可以在调度给该用户设备的PUCCH资源对应的位置上进行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
对于每个用户设备组而言,该用户设备组中的各用户设备共享相同的PUCCH资源,而且因为该用户设备组中的各用户设备所对应的服务远端单元满足预设的时频复用条件,即使该用户设备组中的各用户设备采用同一PUCCH资源(如在同一PUCCH子帧上采用同一PUCCH频域资源),该用户设备组中的各用户设备也难以相互干扰,因此本实施例的资源调度方法提高了PUCCH资源的利用率;即使面对PUCCH资源受限或者用户设备增多的场景,在对各用户设备组调度资源后,存在更多可用的PUCCH资源,因此能够尽可能的向其它更多用户设备(不属于任一用户设备组)调度不同的PUCCH资源,尽可能避免PUCCH资源冲突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每个用户设备的服务远端单元,为用户设备组中的每个用户设备调度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明显地,通过服务远端单元向用户设备发送PUCCH调度信号,可以实现更精准地调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接入网设备为用户设备组中的每个用户设备分配相同的一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接入网设备从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为用户设备组中的用户设备选取相同的一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并进行调度。
总之,在本实施例的资源调度方法中,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确定各用户设备的服务远端单元,并将满足预设的时频复用条件的各服务远端单元对应的用户设备划分为同一用户设备组,以及向用户设备组中的用户设备调度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提高了PUCCH资源的利用率;即使面对PUCCH资源受限或者用户设备增多的场景,在对各用户设备组调度资源后,存在更多可用的PUCCH资源,因此能够尽可能的向其它更多用户设备调度不同的PUCCH资源,尽可能避免PUCCH资源冲突的问题。
可选地,在接入网设备在对各用户设备组中的每个用户设备进行资源调度之后,针对不属于任一用户设备组的各用户设备,可以根据各用户设备的优先级顺序对各用户设备进行资源调度。示例性地,不属于任一用户设备组的各用户设备的优先级可以根据各用户设备的业务类型、信用等级、服务等级等进行设置,例如,低时延要求的业务对应的用户设备(例如自动驾驶终端)的优先级高于普通时延要求的业务对应的用户设备(例如智能手机),信用等级高的用户设备(为该用户设备绑定的身份的信用等级)的优先级高于信用等级低的用户设备。具体地,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各用户设备的优先级顺序,以及除各用户设备组对应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以外的其它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为不同的用户设备调度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为了简单示例说明,以用户设备组中的用户设备的数目为2为例,即用户设备组中的两个用户设备具有配对关系;同时,假设各用户设备的设备类型和业务类型相同,因此恰好向各用户设备均分配了一个PUCCH资源集合{a,b,c,d};此外,此处的PUCCH资源集合中{a,b,c,d}中的各PUCCH资源仅表示频域资源。另外,接入网设备在进行资源调度时,每一个下行子帧能够调度的数目有限制,因此可能需要在多个下行子帧上进行多次调度。
参照图3a所示,为传统技术中发生PUCCH资源冲突的示意图。随着调度用户数的增多,多个UE复用了相同的PUCCH资源,这里PUCCH资源(a,b,c,d)复用了8个UE:UE1~UE8。UE1~UE4优先在下行子帧0进行调度,所以PUCCH资源(a,b,c,d)依次调度给了UE1~UE4;若UE5~UE8与UE1~UE4需要在同一个上行子帧进行ACK反馈(即PUCCH时域资源相同),则在下行子帧1调度UE5~UE8时已无空闲PUCCH资源可用,此时UE5~UE8均发生PUCCH资源冲突,UE5~UE8将得不到调度。
示例性地,如下表2所示的配对结果以及图3b,UE1~UE4分别与UE5~UE8进行了配对;接入网设备在进行下行调度时,若T1时刻UE1~UE8均需要发送PUCCH HARQ信息,则接入网设备首先查看UE配对结果,由于UE1~UE4之间没有配对关系,接入网设备通过下行调度命令,分别调度UE1~UE4使用PUCCH资源a、b、c、d;又由于UE1~UE4分别与UE5~UE8进行了配对,配对UE可复用使用相同的PUCCH资源,则接入网设备通过下行调度命令,分别调度UE5~UE8使用资源a、b、c、d即可。因为属于同一用户设备组的两个用户设备复用了同一个PUCCH频域资源,因此存在提高了PUCCH资源利用率,PUCCH资源集合中的资源足够分配的所有UE,能够为不同用户设备组调度不同的PUCCH频域资源,即使在同一个PUCCH子帧(PUCCH时域资源相同),仍然规避了PUCCH资源冲突的发生。
表2
目标UE 配对UE 分配PUCCH资源集合 T1时刻调度PUCCH资源
UE1 UE5 {a,b,c,d} a
UE2 UE6 {a,b,c,d} b
UE3 UE7 {a,b,c,d} c
UE4 UE8 {a,b,c,d} d
UE5 UE1 {a,b,c,d} a
UE6 UE2 {a,b,c,d} b
UE7 UE3 {a,b,c,d} c
UE8 UE4 {a,b,c,d} d
示例性地,如下表3所示的配对结果以及图3c,UE1、UE2分别与UE5、UE6进行了配对,其他UE未形成配对关系;接入网设备在进行下行调度时,若T1时刻UE1~UE8均需要发送PUCCH HARQ信息,则接入网设备首先查看UE配对结果,由于UE1~UE4之间没有配对关系,接入网设备通过下行调度命令,分别调度UE1~UE4使用资源a、b、c、d;又由于UE1、UE2分别于UE5、UE6进行了配对,配对UE可复用使用相同的PUCCH资源,则接入网设备通过下行调度命令,分别调度UE5、UE6使用资源a、b即可;UE7、UE8此时没有PUCCH资源可用,则动态调整UE7、UE8的HARQ反馈时刻,使其在T2时刻上报,T2时刻由于没有资源冲突,分别调度UE7、UE8使用资源a、b即可。当PUCCH资源集合中的频域资源不足以分配的所有UE,能够为采用同一PUCCH频域资源的不同用户设备组以及不属于任何用户设备组的不同用户设备调度不同的PUCCH时域资源,仍然规避了PUCCH资源冲突的发生。
表3
Figure BDA0002104753900000121
示例性地,如下表4所示的配对结果以及图3d,UE1、UE2分别与UE5、UE6进行了配对,其他UE未形成配对关系;接入网设备在进行下行调度时,若T1时刻UE1~UE8均需要发送PUCCH HARQ信息,则接入网设备首先查看UE配对结果,由于UE1、UE2分别与UE5、UE6进行了配对,则分别调度UE1/UE5、UE2/UE6使用资源a、b;又若UE7、UE8的调度优先级高于UE3、UE4(如UE7、UE8为低时延要求的业务),则接入网设备首先调度UE7、UE8在T1时刻分别使用资源c、d,UE3、UE4则在T2时刻分别使用资源a、b。
表4
Figure BDA0002104753900000131
参照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应对不同等级的上行负载,接入网设备一般可以先给各每个用户设备分配多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每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对应不同级别的上行负载,相应地,上述接入网设备为用户设备组中的用户设备调度PUCCH资源的过程,可以包括:
S401,接入网设备为用户设备组中的每个用户设备分配相同的多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
示例性地,接入网设备中可以根据每个用户设备的业务类型和设备类型,以及预设的用户设备的业务类型和设备类型、与上行负载等级的对应关系,估计每个用户设备的上行负载的大小。因此,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估计的每个用户设备的上行负载等级,为该用户设备分配与该上行负载等级对应的PUCCH资源集合;一般地,接入网设备还会分配与该上行负载等级邻近的至少一个上行负载等级(尤其是高于该上行负载等级的)对应的PUCCH资源集合,以提高适应性。当然,接入网设备还可以直接将可用的所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分配给用户设备组中的每个用户设备。总之,接入网设备可以采用各种方式为用户设备组中的每个用户设备分配相同的多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
S402,接入网设备根据多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为用户设备组中的用户设备调度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组中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来源于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
示例性地,UE1与UE5为同一用户设备组,则接入网设备向UE1和UE5均分配{a,b,c,d}、{e,f,g,h}、{i,j,k,l}这三个PUCCH资源集合,相应地,如果上述三个PUCCH资源集合中的PUCCH资源均尚未分配,则针对UE1和UE5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组可以是{a,e,i}、{a,e}、{d,e}、{b,k}、{c,e,l}、{b,h,j}、{a,e,k}等中的任意一个,只要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组中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为多个,且来源于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即可。相应地,用户设备可以从调度给该用户设备的PUCCH资源组中选取与当前上传负载等级适配的PUCCH资源来上传上行控制信息,提高通信质量。
可选地,接入网设备根据多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为用户设备组中的用户设备调度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组,包括:接入网设备从用户设备组对应的多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分别选取一个相同位置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组成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组,并向用户设备组中的每个用户设备调度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组。
示例性地,针对上述UE1和UE5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组可以是多个PUCCH资源集合中的任一相同位置对应的PUCCH资源,如{a,e,i}、{b,f,j}、{c,g,k}、{d,h,l}中的任意一个。一般地,各PUCCH资源集合中PUCCH资源的数目相同,因此可以通过简单的控制位来调度资源,例如通过“00”调度各PUCCH资源集合中第一个位置的PUCCH资源组成的PUCCH资源组,通过“01”调度各PUCCH资源集合中第二个位置的PUCCH资源组成的PUCCH资源组,等等。如此,接入网设备通过简单的控制即可实现调度,且可以使得调度给用户设备的PUCCH资源组中的各PUCCH资源涵盖分配给给用户设备组的所有PUCCH资源集合,即涵盖所有适配用户设备的上行负载等级;因此,用户设备在从PUCCH资源组中选取与当前上传负载等级适配的PUCCH资源来上传上行控制信息时可选择面更大,进一步提高通信质量。
可以理解的是,不同用户设备组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组不存在交集。在接入网设备向各用户设备组中的各用户设备进行资源调度时,可以根据各用户设备组中用户设备数目,确定各用户设备组的优先级;用户设备组数目越高,优先级越高;对各用户设备组根据各用户设备组的优先级顺序依次进行调度。因为用户设备组数目越高,调度给该用户设备组的PUCCH资源利用率越高,如此,尽可能的向PUCCH资源利用率更高的用户设备组优先调度PUCCH资源,可以在PUCCH资源极度短缺或者用户设备过多时,尽可能将有限的PUCCH资源调度给更多的用户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涉及上述S201的用户设备定位的具体过程,具体地,接入网设备可以接收每个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信号,并根据上行信号从多个远端单元中选择一个远端单元作为用户设备的服务远端单元;上行信号用于指示远端单元与用户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状况。其中,该上行信号可以但不限于是通过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获取的前导码信号、探测参考信号SRS。例如,接入网设备可以获得K组PRACH或SRS测量数据,每一组测量数据分别对应不同的远端单元,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K组数据的信号质量,选择信号质量最好的远端单元作为UE的服务远端单元。
一种实施方式中,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不同的远端单元广播不同的定位信号,然后接收各用户设备根据该定位信号上传的上行信号;因为该用户设备可以接收到多个定位信号,但选择定位信号质量最好的定位信号并上传该定位信号的标识;因此接入网设备可以从接收到的各用户设备上传的上行信号解析出相应的定位信号的标识,确定各用户设备上传的上行信号中携带的定位信号的标识对应的远端单元,并将每个用户设备对应的远端单元作为每个用户设备的服务远端单元。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参照图5所示,根据上行信号进行用户设备定位的具体过程可以包括:
S501,接入网设备根据每个用户设备通过多个远端单元上传的上行信号,判断是否存在满足信号质量条件的远端单元;信号质量条件包括:远端单元与用户设备之间信号的信噪比大于信噪比阈值。
其中,信噪比(SNR,Signal to Noise Ratio,or S/N)表征信号与噪声的比例,信噪比越高,信号质量越好;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各上行信号,计算各上行信号的信噪比;信噪比阈值可以为所能够接受的最小信噪比,可以为预设的,也可以进行设置。
S502,若存在满足信号质量条件的远端单元,则接入网设备在多个远端单元中选择信噪比最大的一个远端单元作为用户设备的服务远端单元。
示例性地,接入网设备可以得到用户设备通过远端单元1~远端单元K上传的上行信号的信噪比,分别为S1、S2……SK,若Si最大且Si大于信噪比阈值,则将远端单元i作为该用户设备的服务远端单元。
接入网设设备根据上行信号进行用户设备定位的具体过程,并不限于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还可以存在其它方式。
可以理解的是,针对某个用户设备,若该用户设备通过某一远端单元上传的上行信号的信噪比大于信噪比阈值且相比其它远端单元上传的上行信号的信噪比最大,则意味着这个远端单元为距离该用户设备最近的远端单元,且这个远端单元与用户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较高,可以提高对用户设备的定位精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6所示,还涉及上述S202的划分用户设备组的具体过程,可以包括:
S601,接入网设备获取各用户设备的服务远端单元的位置。
示例性地,服务远端单元的位置可以为坐标信息,或者其它表征位置的信息。
S602,接入网设备根据各用户设备的服务远端单元的位置,将满足预设的时频复用条件的多个用户设备,划分为一个用户设备组;满足预设的时频复用条件包括:多个用户设备的服务远端单元之间的空间距离大于预设距离阈值。
示例性地,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各服务远端单元的坐标信息,计算得到各服务远端单元之间的空间距离,并将各空间距离与预设距离阈值进行比对,然后确定出大于该预设距离阈值的空间距离所对应的两个服务远端单元,并将这两个服务远端单元对应的用户设备划分为一个用户设备组。相应地,如果存在三个服务远端单元相互之间的空间距离均大于预设距离阈值,则可以将这三个服务远端单元对应的三个用户设备划分为同一用户设备组;当然,服务远端单元相同的两个用户设备不会被划分到同一用户设备组。其中,预设距离阈值为预先根据实际情况设定的,本实施例对其具体取值不做限定。同一用户设备组的用户设备与远端单元之间的通信互不影响,可以共用相同的PUCCH资源。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4-6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4-6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综上所述,从另一个方面而言,接入网设备可以包括:
UE位置管理模块,实现UE的定位功能,基于物理层基带信号的数据处理,对UE进行定位,实现对UE所属的分布式的远端单元的位置定位;相应于上述S201的过程;
RRM(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无线资源管理)资源分配模块,实现UE的无线信道资源分配,包括PUCCH等控制信道和SRS等参考信号的资源分配;RRM资源分配模块根据UE的定位信息,将满足时频复用条件的服务远端单元对应的UE划分为一个用户设备组,并对同一个用户设备组中的UE分配相同的PUCCH资源集合;相应于上述S202和S401的过程;
调度器模块,实现对UE占用空口资源的管理及调度功能,根据UE的分组结果为其选择一个PUCCH资源进行调度,该PUCCH资源保证与其他UE不发生冲突,即向不同用户设备组以及不属于任何用户设备组的不同用户设备调度不同的PUCCH资源;相应于上述S402的过程。
参照图1所示,接入网设备可以包括:主机单元、多个扩展单元和多个远端单元;主机单元与多个扩展单元通信连接,多个扩展单元中各扩展单元均与至少一个远端单元通信连接。
参照图7a所示的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协议提供的BBU-RRU功能切分示意图。下面以下述三种场景进行功能划分:(1)第一种场景,主机单元与扩展单元之间采用option8进行切分,扩展单元与远端单元之间采用option8进行切分,则主机单元还可以实现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介入控制层)+PHY(物理层)功能,主机单元与扩展单元之间可以基于CPRI协议(Common Public RadioInterface,公共无线电接口)通过传输CPRI数据包进行通信,扩展单元与远端单元之间可以基于CPRI协议进行通信;(2)第二种场景,主机单元与扩展单元之间采用option6进行切分,扩展单元与远端单元之间采用option8进行切分,则扩展单元可以实现PHY功能,主机单元与扩展单元之间可以基于eCPRI协议(Enhanced 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增强型公共无线接口规范接口)通过传输eCPRI数据包进行通信,扩展单元与远端单元之间可以基于CPRI协议进行通信。类似的,还存在(3)第三种场景,主机单元与扩展单元之间采用option4进行切分,扩展单元与远端单元之间采用option8进行切分,则扩展单元可以实现MAC+PHY功能;(4)第四种场景,主机单元与扩展单元之间采用option4进行切分,扩展单元与远端单元之间采用option4进行切分,则远端单元可以实现MAC+PHY功能,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UE位置管理模块一般需要根据解调处理后的信号实现定位功能,而PHY功能对应调解处理过程;调度器模块一般需要涉及对媒体介入控制层的处理,因此对应MAC功能;此外,上述RRM资源分配模块对应PDCP(分组数据汇聚协议)以及RRC(无线资源控制)功能。
参照图7b所示,一般地,CU单元负责处理RRC(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PDCP(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SDAP(ServiceData Adaptation Protocol,服务数据自适应协议)等,DU单元负责处理RLC(Radio LinkControl,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MAC、PHY等。参照上述各场景,CU单元一般位于主机单元,因此上述资源分配过程可以由主机单元执行,即主机单元根据各服务远端单元,确定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组;相应地,主机单元为用户设备组中的每个用户设备分配相同的多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
同样地,参照上述第一场景、第三场景、第四场景,用户设备定位过程可以由主机单元执行,即主机单元从各远端单元中确定为各用户设备服务的服务远端单元;参照上述第二场景、第三场景、第四场景,用户设备定位过程也可以由扩展单元执行,即扩展单元从与扩展单元连接的各远端单元中,确定为各用户设备服务的服务远端单元,以及将各用户设备的服务远端单元的标识发送给主机单元。
同样地,参照上述第一场景、第二场景,资源调度过程可以由主机单元执行,即主机单元通过各远端单元为用户设备组中的用户设备调度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参照上述第三场景,资源调度过程可以由扩展单元执行,即扩展单元接收主机单元发送的调度指令,并根据调度指令通过与扩展单元连接的各远端单元为用户设备组中的用户设备调度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参照上述第四场景,资源调度过程可以由远端单元执行,即远端单元接收主机单元通过各扩展单元发送的调度指令,并根据调度指令为用户设备组中的用户设备调度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其中,调度指令携带有各用户设备之间的分组关系,以及每个用户设备组对应的多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
相应地,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主机单元,该主机单元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资源调度方法的全部步骤或者部分步骤,例如可以实现如下步骤中的至少一种:
从各远端单元中确定为各用户设备服务的服务远端单元;
根据各服务远端单元,确定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组;
为用户设备组中的用户设备调度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扩展单元,该扩展单元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资源调度方法的部分步骤,例如可以实现如下步骤中的至少一种:
从各远端单元中确定为各用户设备服务的服务远端单元;
根据多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为用户设备组中的用户设备调度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组。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远端单元,该远端单元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资源调度方法的部分步骤,例如可以实现如下步骤:
根据多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为用户设备组中的用户设备调度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组。
其中,远端单元还可以包括接收器和发送器,远端单元的处理器可以在执行远端单元的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时控制接收器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信号,以及控制发送器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信号,其中下行信号包括但不限于PUCCH资源调度信号。
此外,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接入网设备,包括上述主机单元、扩展单元和远端单元。关于上述步骤的描述,以及主机单元、扩展单元和远端单元之间的连接关系,可以参照上面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提供了一种资源调度装置,包括:定位模块81、分组模块82和调度模块83,其中:
定位模块81,用于接入网设备从各远端单元中确定为各用户设备服务的服务远端单元;其中,接入网设备包括各远端单元;
分组模块82,用于接入网设备根据各服务远端单元,确定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组;其中,用户设备组中的多个用户设备所对应的服务远端单元满足预设的时频复用条件;
调度模块83,用于接入网设备为用户设备组中的用户设备调度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可选地,调度模块83可以包括:
分配单元,用于为用户设备组中的每个用户设备分配相同的多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对应不同级别的上行负载;
调度单元,用于根据多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为用户设备组中的用户设备调度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组中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来源于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
可选地,调度单元具体用于从用户设备组对应的多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分别选取一个相同位置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组成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组,并向用户设备组中的每个用户设备调度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组。
可选地,定位模块81可以包括:
定位单元,用于接入网设备接收每个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信号,并根据上行信号从多个远端单元中选择一个远端单元作为用户设备的服务远端单元;上行信号用于指示远端单元与用户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状况。
可选地,定位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每个用户设备通过多个远端单元上传的上行信号,判断是否存在满足信号质量条件的远端单元;信号质量条件包括:远端单元与用户设备之间信号的信噪比大于信噪比阈值;若存在满足信号质量条件的远端单元,则在多个远端单元中选择信噪比最大的一个远端单元作为用户设备的服务远端单元。
可选地,分组模块82可以包括:
位置获取单元,用于接入网设备获取各用户设备的服务远端单元的位置;
分组单元,用于接入网设备根据各用户设备的服务远端单元的位置,将满足预设的时频复用条件的多个用户设备,划分为一个用户设备组;满足预设的时频复用条件包括:多个用户设备的服务远端单元之间的空间距离大于预设距离阈值。
可选地,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优先级调度模块,用于在对各用户设备组中的每个用户设备进行资源调度之后,针对不属于任一用户设备组的各用户设备,根据各用户设备的优先级顺序,以及除各用户设备组对应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以外的其它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为不同的用户设备调度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可选地,接入网设备包括:主机单元、多个扩展单元和多个远端单元;主机单元与多个扩展单元通信连接,多个扩展单元中各扩展单元均与至少一个远端单元通信连接;则分组模块82和调度模块83中的分配单元可以集成在主机单元中。
相应地,定位模块81可以集成在主机单元中,也可以集成在扩展单元中。
相应地,调度模块83中的调度单元可以集成在主机单元中,也可以集成在扩展单元中,还可以集成在远端单元中。
关于资源调度装置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资源调度装置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资源调度装置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相应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相应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从各远端单元中确定为各用户设备服务的服务远端单元;
根据各服务远端单元,确定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组;其中,用户设备组中的多个用户设备所对应的服务远端单元满足预设的时频复用条件;
为用户设备组中的用户设备调度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6)

1.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入网设备从各远端单元中确定为各用户设备服务的服务远端单元;其中,所述接入网设备包括各所述远端单元;
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各所述服务远端单元,确定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组;其中,所述用户设备组中的多个用户设备所对应的服务远端单元满足预设的时频复用条件;满足所述时频复用条件的各服务远端单元之间互不干扰;
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用户设备组中的用户设备调度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为PUCCH资源;
当存在多种分组方式时,所述接入网设备选择分组数目最少的分组方式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组;不同分组对应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根据各所述用户设备组中用户设备数目,确定各所述用户设备组的优先级,并对各所述用户设备组根据各用户设备组的优先级顺序依次进行调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用户设备组中的用户设备调度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用户设备组中的每个用户设备分配相同的多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对应不同级别的上行负载;
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多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为所述用户设备组中的用户设备调度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组;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组中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来源于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多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为所述用户设备组中的用户设备调度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组,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从所述用户设备组对应的多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分别选取一个相同位置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组成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组,并向所述用户设备组中的每个用户设备调度相同的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包括:主机单元、多个扩展单元和多个远端单元;所述主机单元与多个所述扩展单元通信连接,多个所述扩展单元中各扩展单元均与至少一个所述远端单元通信连接;
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各所述服务远端单元,确定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组,包括:
所述主机单元根据各所述服务远端单元,确定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组;
相应地,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用户设备组中的每个用户设备分配相同的多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
所述主机单元为所述用户设备组中的每个用户设备分配相同的多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从各远端单元中确定为各用户设备服务的服务远端单元,包括:
所述主机单元从各远端单元中确定为各用户设备服务的服务远端单元;
或者,
所述扩展单元从与所述扩展单元连接的各远端单元中,确定为各用户设备服务的服务远端单元,以及将各用户设备的服务远端单元的标识发送给所述主机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用户设备组中的用户设备调度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包括:
所述主机单元通过各远端单元为所述用户设备组中的用户设备调度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或者,
所述扩展单元接收所述主机单元发送的调度指令,并根据所述调度指令通过与所述扩展单元连接的各远端单元为所述用户设备组中的用户设备调度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或者,
所述远端单元接收所述主机单元通过各扩展单元发送的调度指令,并根据所述调度指令为所述用户设备组中的用户设备调度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其中,所述调度指令携带有各用户设备之间的分组关系,以及每个用户设备组对应的多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从各远端单元中确定为各用户设备服务的服务远端单元,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每个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信号,并根据所述上行信号从多个远端单元中选择一个远端单元作为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远端单元;所述上行信号用于指示远端单元与用户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状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上行信号从多个远端单元中选择一个远端单元作为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远端单元,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每个用户设备通过多个远端单元上传的上行信号,判断是否存在满足信号质量条件的远端单元;所述信号质量条件包括:远端单元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信号的信噪比大于信噪比阈值;
若存在满足所述信号质量条件的远端单元,则所述接入网设备在多个所述远端单元中选择信噪比最大的一个远端单元作为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远端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各所述服务远端单元,确定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组,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获取各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远端单元的位置;
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各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远端单元的位置,将满足预设的时频复用条件的多个用户设备,划分为一个用户设备组;所述满足预设的时频复用条件包括:所述多个用户设备的服务远端单元之间的空间距离大于预设距离阈值。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在对各用户设备组中的每个用户设备进行资源调度之后,针对不属于任一用户设备组的各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各用户设备的优先级顺序,以及除各用户设备组对应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以外的其它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为不同的用户设备调度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11.一种资源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位模块,用于接入网设备从各远端单元中确定为各用户设备服务的服务远端单元;其中,所述接入网设备包括各所述远端单元;
分组模块,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各所述服务远端单元,确定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组;其中,所述用户设备组中的多个用户设备所对应的服务远端单元满足预设的时频复用条件;满足所述时频复用条件的各服务远端单元之间互不干扰;
调度模块,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用户设备组中的用户设备调度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为PUCCH资源;
分组确定模块,用于当存在多种分组方式时,所述接入网设备选择分组数目最少的分组方式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组;不同分组对应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优先级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各所述用户设备组中用户设备数目,确定各所述用户设备组的优先级,并对各所述用户设备组根据各用户设备组的优先级顺序依次进行调度。
12.一种主机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单元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资源调度方法的全部步骤或者部分步骤。
13.一种扩展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单元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资源调度方法的部分步骤。
14.一种远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单元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资源调度方法的部分步骤。
15.一种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主机单元、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扩展单元和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远端单元。
16.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910548402.8A 2019-06-24 2019-06-24 资源调度方法、装置、接入网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2786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48402.8A CN110278613B (zh) 2019-06-24 2019-06-24 资源调度方法、装置、接入网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48402.8A CN110278613B (zh) 2019-06-24 2019-06-24 资源调度方法、装置、接入网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78613A CN110278613A (zh) 2019-09-24
CN110278613B true CN110278613B (zh) 2022-08-23

Family

ID=67961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48402.8A Active CN110278613B (zh) 2019-06-24 2019-06-24 资源调度方法、装置、接入网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786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62235B (zh) * 2019-09-29 2021-04-27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主机单元、基站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1182486A (zh) * 2019-12-17 2020-05-19 三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定位系统和方法
CN113260074B (zh) * 2021-07-15 2022-04-22 成都爱瑞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上行数据处理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96011A (zh) * 2021-11-23 2022-02-25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降噪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499569A (zh) * 2021-12-31 2022-05-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17858263A (zh) * 2022-09-27 2024-04-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处理方法、终端调度方法、电子设备和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4643A (zh) * 2009-03-31 2010-10-0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西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资源复用方法及其设备和系统
CN103634802A (zh) * 2012-08-23 2014-03-12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分配频率资源的方法和设备
CN103826261A (zh) * 2012-11-16 2014-05-28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上行链路负载控制和调度
CN105208650A (zh) * 2014-06-27 2015-12-30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方法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76810B2 (en) * 2011-12-16 2016-03-01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radio bearer management for multiple point transmission
US10142064B2 (en) * 2013-09-17 2018-11-27 Intel IP Corporation Techniques and configurations associated with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in enhanced coverage mod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4643A (zh) * 2009-03-31 2010-10-0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西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资源复用方法及其设备和系统
CN103634802A (zh) * 2012-08-23 2014-03-12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分配频率资源的方法和设备
CN103826261A (zh) * 2012-11-16 2014-05-28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上行链路负载控制和调度
CN105208650A (zh) * 2014-06-27 2015-12-30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78613A (zh) 2019-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78613B (zh) 资源调度方法、装置、接入网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US11533157B2 (en) Full duplexing downlink and uplink directions
CN110290533B (zh)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JP5452705B2 (ja) 物理アップリンク共有チャネル(pusch)における定期的フィードバック情報の送信の構成
CN110572847B (zh)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16142136A1 (en) Defining sub-subchannels for data communication using separately provided frequency and time resources and related wireless terminals and network nodes
CN110460555B (zh) 一种确定资源块组大小的方法及装置
CN107005971B (zh) 设备到设备通信中用于调度指派的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设备
CN113038422B (zh) 传输侧行链路数据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US1131081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scheduling request to support plurality of services efficiently
CN111050407B (zh) 上行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及系统
WO2015167379A1 (en) Method and radio network node for scheduling of wireless devices in a cellular network
WO2018059283A1 (zh) 一种无线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6507489B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接入设备
CN110662235B (zh) 数据处理方法、主机单元、基站系统和存储介质
WO2021016968A1 (zh) 上行信道传输方式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JP7400964B2 (ja) 電力割り当て方法及び装置
CN110036676B (zh) 一种终端通信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10419172B (zh) 资源指示方法、装置、接入网设备、终端及系统
CN110612684B (zh) 一种应答反馈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2702150B (zh) 空分多址接入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4786271B (zh) 一种资源管理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2152922B1 (ko) 비직교 다중 접속 시스템 및 그의 다중 유저 스케줄링 방법
KR20170130678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JP5681255B2 (ja) 物理アップリンク共有チャネル(pusch)における定期的フィードバック情報の送信の構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08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10

Applicant after: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Applicant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S (GUANGZHOU) Ltd.

Applicant before: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Applicant before: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10

Applicant after: Jingxin Network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Shenzhou Road,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10

Applicant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