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75184A - 一种gnss掩星电离层残差修正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gnss掩星电离层残差修正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275184A CN110275184A CN201910527078.1A CN201910527078A CN110275184A CN 110275184 A CN110275184 A CN 110275184A CN 201910527078 A CN201910527078 A CN 201910527078A CN 110275184 A CN110275184 A CN 11027518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onosphere
- data
- gnss
- occultation
- poi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9/00—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velocity or attitude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such systems
- G01S19/01—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transmitting time-stamped messages, e.g.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LONASS [Global Orbiting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or GALILEO
- G01S19/03—Cooperating elements; Interaction 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different cooperating elements or between cooperating elements and receivers
- G01S19/07—Cooperating elements; Interaction 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different cooperating elements or between cooperating elements and receivers providing data for correcting measured positioning data, e.g. DGPS [differential GPS] or ionosphere correc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W—METEOROLOGY
- G01W1/00—Meteorolo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Ecolog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GNSS掩星电离层残差修正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对GNSS掩星原始观测数据、vTEC maps数据和地磁场观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GNSS掩星几何数据、电离层数据和地磁场数据;基于GNSS掩星几何数据、三维NeUoG电离层模式和电离层数据,计算“入射线”和“出射线”侧电离层穿刺点位置处的电子密度廓线;基于GNSS掩星几何数据、IGRF地磁场模式和地磁场数据,计算“入射线”和“出射线”侧电离层穿刺点位置处的沿信号路径的地磁场强度廓线;基于电子密度及沿信号路径的地磁场强度计算弯曲角电离层残差廓线。本发明的方法可用于单个GNSS掩星事件大气参数反演中,削弱电离层残差的影响,得到较高精度的GNSS掩星弯曲角廓线,高效可靠。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申请涉及GNSS无线电掩星大气探测技术和气象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GNSS掩星电离层残差修正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GNSS掩星探测技术,可获取高垂直分辨率、高精度、无需标定、长期稳定、全天候的大气折射率、密度、温度、湿度和压强等物理参数的垂直廓线。GNSS掩星探测资料已应用于二十年尺度的气候分析和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中。然而,随高度上升,电离层影响越来越大,反演大气参数精度逐渐降低,平流层顶和中间层底(25–60km高度范围)掩星数据精度已不能满足气候气象应用的要求。目前,世界各大GNSS掩星数据处理中心将电离层残差在上边界初始化过程中,通过统计优化方法,用背景大气模式信息来订正或代替,但没有从实质上改善GNSS掩星观测数据的质量来反映真实大气的物理状态。
目前,弯曲角双频线性组合法是GNSS掩星数据处理中最常用的电离层改正方法。然而,用双频线性组合法改正的弯曲角仍含有电离层残差,该残差是制约GNSS掩星中高层大气探测的主要瓶颈。为了削弱电离层残差的影响,有学者提出了“统计特性”和Kappa弯曲角电离层残差修正方法。“统计特性”和Kappa修正方法依赖于弯曲角电离层残差的太阳活动周期和昼夜变化等统计特性或电离层先验统计信息。因此,它们适用于大时空尺度的气候变化趋势分析,但不适用于单个掩星事件的电离层残差修正和短时局地天气观测分析。目前,较先进的Kappa修正方法基于中性大气和电离层球对称假设,没有考虑单个掩星事件具体的沿信号路径电子密度分布情况和地磁场对弯曲角电离层残差的影响,其可靠性和准确性较差。
综上所述,弯曲角电离层残差是制约25–60km高度范围GNSS掩星资料高精度反演的主要因素;现有的弯曲角电离层残差修正方法基于中性大气和电离层球对称假设,忽略了电子密度沿掩星信号路径分布不均匀和地磁场的影响,并且是简单的统计经验模型,其可靠性和准确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突破现有电离层残差修正方法的局限性,实现25–60km高度范围GNSS掩星资料高精度反演,兼顾电离层和地磁场影响提供了一种GNSS掩星电离层残差修正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GNSS掩星电离层残差修正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对GNSS掩星原始观测数据、vTEC maps数据和地磁场观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GNSS掩星几何数据、电离层数据和地磁场数据;
基于GNSS掩星几何数据、三维NeUoG电离层模式和电离层数据,计算“入射线”和“出射线”侧电离层穿刺点位置处的电子密度廓线;
基于GNSS掩星几何数据、IGRF地磁场模式和地磁场数据,计算“入射线”和“出射线”侧电离层穿刺点位置处的沿信号路径的地磁场强度廓线;
基于电子密度及沿信号路径的地磁场强度计算弯曲角电离层残差廓线。
作为上述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GNSS掩星几何数据包括:掩星事件发生位置、掩星切点曲率半径、大地水准面差距、影响参数、GNSS卫星位置矢量、LEO卫星位置矢量、“入射线”侧电离层穿刺点位置矢量、“出射线”侧电离层穿刺点位置矢量、LEO卫星至GNSS卫星位置单位矢量;所述电离层数据包括:太阳活动强度F10.7指数、“入射线”侧电离层穿刺点位置处vTEC和“出射线”侧电离层穿刺点位置处vTEC;所述地磁场数据包括:“入射线”侧电离层穿刺点位置处地磁场强度和“出射线”侧电离层穿刺点位置处地磁场强度廓线。
作为上述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基于GNSS掩星几何数据、三维NeUoG电离层模式和电离层数据,计算“入射线”和“出射线”侧电离层穿刺点位置处的电子密度廓线;具体包括:
步骤2-1)采用GNSS掩星几何数据和三维NeUoG电离层模式,计算掩星事件“入射线”和“出射线”侧电离层穿刺点位置处电离层电子密度廓线和以及vTEC值和
步骤2-2)采用GNSS掩星几何数据和电离层数据,计算“入射线”和“出射线”侧电离层穿刺点位置处的vTEC值和
步骤2-3)分别计算“入射线”和“出射线”侧电离层穿刺点位置处的电子密度廓线NeI350T和NeI350R:
作为上述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基于GNSS掩星几何数据、IGRF地磁场模式和地磁场数据,计算“入射线”和“出射线”侧电离层穿刺点位置处的沿信号路径的地磁场强度廓线;具体包括:
步骤3-1)通过GNSS掩星几何数据和地磁场数据,计算掩星事件“入射线”和“出射线”侧电离层穿刺点位置处的地磁场强度矢量廓线BI350T和BI350R;
步骤3-2)计算“入射线”和“出射线”侧电离层穿刺点位置处的沿信号路径地磁场强度廓线B//I350T和B//I350R:
B//I350T=BI350T·s
B//I350R=BI350R·s
其中,s是沿GNSS掩星信号路径的位置单位矢量。
作为上述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基于电子密度及沿信号路径的地磁场强度计算弯曲角电离层残差廓线,具体包括:
步骤4-1)计算电离层电子密度平方项沿GNSS掩星电波信号路径和低轨卫星处的累积影响值Ne2(a):
其中,NeI350R(rL)为LEO卫星处电离层电子密度值,a为影响参数,rG和rL分别为GNSS和LEO卫星的位置矢量;
步骤4-2)计算地磁场强度与电离层电子密度乘积项沿GNSS掩星电波信号路径和低轨卫星处的累积影响值BNe(a):
其中,B//I350R(rL)为LEO卫星处沿信号路径的地磁场强度值;
步骤4-3)计算弯曲角电离层残差廓线Δα(a):
其中,C为常数40.308,f1和f2为GPS的双频信号L1和L2的频率,K为常数1.1283·1012。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GNSS掩星电离层残差修正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预处理模块,对GNSS掩星原始观测数据、vTEC maps数据和地磁场观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GNSS掩星几何数据、电离层数据和地磁场数据;
电子密度计算模块,用于基于GNSS掩星几何数据、三维NeUoG电离层模式和电离层数据,计算“入射线”和“出射线”侧电离层穿刺点位置处的电子密度廓线;
地磁强度计算模块,用于基于GNSS掩星几何数据、IGRF地磁场模式和地磁场数据,计算“入射线”和“出射线”侧电离层穿刺点位置处的沿信号路径的地磁场强度廓线;
残差修正模块,用于基于电子密度及沿信号路径的地磁场强度计算弯曲角电离层残差廓线。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的方法。
本发明还提出了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的方法。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
1、本发明的GNSS掩星电离层残差修正方法及系统,兼顾电离层和地磁场影响,并顾及电子密度和地磁场强度沿信号路径分布的不均匀性;
2、本发明的方法及系统可用于单个GNSS掩星事件大气参数反演中,来削弱电离层残差的影响,从而得到较高精度的GNSS掩星弯曲角廓线,高效可靠;
3、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能够估计出GNSS掩星弯曲角电离层残差廓线,从而削弱电离层折射效应对GNSS掩星中性大气弯曲角廓线的影响,提高弯曲角廓线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1提供的GNSS掩星电离层残差修正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2008年7月15日GPS/MetOp-A全天掩星事件的弯曲角电离层残差廓线及其统计分析结果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2013年7月15日GPS/MetOp-A全天掩星事件的弯曲角电离层残差廓线及其统计分析结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晰,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GNSS掩星电离层残差修正方法及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鉴于相关理论和技术,如果能估计出双频弯曲角线性组合法的电离层残差廓线,就可以在GNSS掩星大气参数反演中进一步削弱电离层折射效应对中性大气弯曲角廓线精度的影响,进而反演得到高精度的GNSS掩星大气数据产品。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提出了一种GNSS掩星电离层残差修正方法,该方法兼顾电离层和地磁场影响,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通过数据预处理得到GNSS掩星几何数据、电离层和地磁场数据;
本实施例采用GPS/MetOp-A掩星观测数据,以及IGS站发布的vTEC maps数据和GFZ发布的地磁场数据产品进行数据处理,弯曲角电离层残差修正模型的基本输入参量,见表1:
表1弯曲角电离层残差修正模型基本输入参量
S12、根据所述的预处理GNSS掩星几何、电离层和地磁场数据,结合电离层和地磁场模式确定电离层和地磁场输入参数;
本实施例采用三维NeUoG电离层模式和所述掩星几何参数计算掩星事件“入射线”和“出射线”侧电离层穿刺点位置处电离层电子密度廓线和以及vTEC值和
采用IGS发布的vTEC maps数据产品和所述掩星几何参数计算“入射线”和“出射线”侧电离层穿刺点位置处的vTEC值和
通过以下公式用归一化的方法计算得到“入射线”和“出射线”侧电离层穿刺点位置处归算后的电子密度廓线NeI350T和NeI350R。
计算获取掩星事件“入射线”和“出射线”侧电离层穿刺点位置处沿信号路径的地磁场强度廓线,包括:
通过IGRF12地磁场模式和GNSS掩星几何数据,计算掩星事件“入射线”和“出射线”侧电离层穿刺点位置处的地磁场强度矢量廓线BI350T、BI350R;
计算“入射线”和“出射线”侧电离层穿刺点位置处的沿信号路径地磁场强度廓线:
B//I350T=BI350T·s
B//I350R=BI350R·s
其中,s是沿GNSS掩星信号路径的位置单位矢量。
电离层和地磁场输入参量汇总,见表2:
表2弯曲角电离层残差修正模型电离层和地磁场输入参量
S13、根据GNSS掩星几何,以及电离层和地磁场输入参数,建立GNSS掩星弯曲角电离层残差模型;
计算电离层电子密度平方项沿GNSS掩星电波信号路径和低轨卫星处的累积影响值Ne2(a):
其中,NeI350T为“入射线”侧的电离层电子密度廓线,NeI350R为“出射线”侧的电离层电子密度廓线,NeI350R(rL)为LEO卫星处电离层电子密度值,a为影响参数,rG和rL分别为GNSS和LEO卫星的位置矢量;
计算地磁场强度与电离层电子密度乘积项沿GNSS掩星电波信号路径和低轨卫星处的累积影响值BNe(a):
其中,B//I350T为“入射线”侧的沿信号路径地磁场强度,B//I350R为“出射线”侧的沿信号路径地磁场强度,B//I350R(rL)为LEO卫星处沿信号路径的地磁场强度;
通过以下公式建立GNSS掩星弯曲角电离层残差模型,从而计算弯曲角电离层残差廓线:
其中,C为常数40.308,f1和f2为GPS的双频信号L1和L2的频率,K为常数1.1283·1012;αC(a)为双频线性组合消电离层误差后的弯曲角廓线,α(a)为弯曲角真值廓线,Δα(a)为弯曲角电离层残差廓线。
S14、根据所述电离层残差模型获取GNSS掩星弯曲角电离层残差廓线。
图2和图3分别为2008年7月15日(代表太阳活动低年)和2013年7月15日(代表太阳活动高年)全天GPS/MetOp-A掩星事件的弯曲角电离层残差廓线及其统计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太阳活动低年电离层残差廓线的平均偏差和标准差比太阳活动高年的小。图2和图3给出的弯曲角电离层残差廓线和统计结果与弯曲角电离层残差仿真研究结果接近。并且,本发明提出的GNSS掩星弯曲角电离层残差修正方法可用于单个掩星事件的电离层残差修正,兼顾电离层和地磁场影响,其残差廓线更准确可靠。
实施例2
本发明的实施例2提出了一种GNSS掩星电离层残差修正系统,该系统包括:
预处理模块,对GNSS掩星原始观测数据、vTEC maps数据和地磁场观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GNSS掩星几何数据、电离层数据和地磁场数据;
电子密度计算模块,用于基于GNSS掩星几何数据、三维NeUoG电离层模式和电离层数据,计算“入射线”和“出射线”侧电离层穿刺点位置处的电子密度廓线;
地磁强度计算模块,用于基于GNSS掩星几何数据、IGRF地磁场模式和地磁场数据,计算“入射线”和“出射线”侧电离层穿刺点位置处的沿信号路径的地磁场强度廓线;
残差修正模块,用于基于电子密度及沿信号路径的地磁场强度计算弯曲角电离层残差廓线。
实施例3
本发明的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实施例1的方法。
实施例4
本发明的实施例4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实施例1的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GNSS掩星电离层残差修正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对GNSS掩星原始观测数据、vTEC maps数据和地磁场观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GNSS掩星几何数据、电离层数据和地磁场数据;
基于GNSS掩星几何数据、三维NeUoG电离层模式和电离层数据,计算“入射线”和“出射线”侧电离层穿刺点位置处的电子密度廓线;
基于GNSS掩星几何数据、IGRF地磁场模式和地磁场数据,计算“入射线”和“出射线”侧电离层穿刺点位置处的沿信号路径的地磁场强度廓线;
基于电子密度及沿信号路径的地磁场强度计算弯曲角电离层残差廓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GNSS掩星电离层残差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GNSS掩星几何数据包括:掩星事件发生位置、掩星切点曲率半径、大地水准面差距、影响参数、GNSS卫星位置矢量、LEO卫星位置矢量、“入射线”侧电离层穿刺点位置矢量、“出射线”侧电离层穿刺点位置矢量、LEO卫星至GNSS卫星位置单位矢量;所述电离层数据包括:太阳活动强度F10.7指数、“入射线”侧电离层穿刺点位置处vTEC和“出射线”侧电离层穿刺点位置处vTEC;所述地磁场数据包括:“入射线”侧电离层穿刺点位置处地磁场强度和“出射线”侧电离层穿刺点位置处地磁场强度廓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GNSS掩星电离层残差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GNSS掩星几何数据、三维NeUoG电离层模式和电离层数据,计算“入射线”和“出射线”侧电离层穿刺点位置处的电子密度廓线;具体包括:
步骤2-1)采用GNSS掩星几何数据和三维NeUoG电离层模式,计算掩星事件“入射线”和“出射线”侧电离层穿刺点位置处电离层电子密度廓线和以及vTEC值和
步骤2-2)采用GNSS掩星几何数据和电离层数据,计算“入射线”和“出射线”侧电离层穿刺点位置处的vTEC值和
步骤2-3)分别计算“入射线”和“出射线”侧电离层穿刺点位置处的电子密度廓线NeI350T和NeI350R: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GNSS掩星电离层残差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GNSS掩星几何数据、IGRF地磁场模式和地磁场数据,计算“入射线”和“出射线”侧电离层穿刺点位置处的沿信号路径的地磁场强度廓线;具体包括:
步骤3-1)通过GNSS掩星几何数据和地磁场数据,计算掩星事件“入射线”和“出射线”侧电离层穿刺点位置处的地磁场强度矢量廓线BI350T和BI350R;
步骤3-2)计算“入射线”和“出射线”侧电离层穿刺点位置处的沿信号路径地磁场强度廓线B//I350T和B//I350R:
B//I350T=BI350T·s
B//I350R=BI350R·s
其中,s是沿GNSS掩星信号路径的位置单位矢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GNSS掩星电离层残差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电子密度及沿信号路径的地磁场强度计算弯曲角电离层残差廓线,具体包括:
步骤4-1)计算电离层电子密度平方项沿GNSS掩星电波信号路径和低轨卫星处的累积影响值Ne2(a):
其中,NeI350R(rL)为LEO卫星处电离层电子密度值,a为影响参数,rG和rL分别为GNSS和LEO卫星的位置矢量;
步骤4-2)计算地磁场强度与电离层电子密度乘积项沿GNSS掩星电波信号路径和低轨卫星处的累积影响值BNe(a):
其中,B//I350R(rL)为LEO卫星处沿信号路径的地磁场强度值;
步骤4-3)计算弯曲角电离层残差廓线Δα(a):
其中,C为常数40.308,f1和f2为GPS的双频信号L1和L2的频率,K为常数1.1283·1012。
6.一种GNSS掩星电离层残差修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预处理模块,对GNSS掩星原始观测数据、vTEC maps数据和地磁场观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GNSS掩星几何数据、电离层数据和地磁场数据;
电子密度计算模块,用于基于GNSS掩星几何数据、三维NeUoG电离层模式和电离层数据,计算“入射线”和“出射线”侧电离层穿刺点位置处的电子密度廓线;
地磁强度计算模块,用于基于GNSS掩星几何数据、IGRF地磁场模式和地磁场数据,计算“入射线”和“出射线”侧电离层穿刺点位置处的沿信号路径的地磁场强度廓线;
残差修正模块,用于基于电子密度及沿信号路径的地磁场强度计算弯曲角电离层残差廓线。
7.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527078.1A CN110275184B (zh) | 2019-06-18 | 2019-06-18 | 一种gnss掩星电离层残差修正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527078.1A CN110275184B (zh) | 2019-06-18 | 2019-06-18 | 一种gnss掩星电离层残差修正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275184A true CN110275184A (zh) | 2019-09-24 |
CN110275184B CN110275184B (zh) | 2021-01-08 |
Family
ID=67961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527078.1A Active CN110275184B (zh) | 2019-06-18 | 2019-06-18 | 一种gnss掩星电离层残差修正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275184B (zh)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49769A (zh) * | 2019-10-28 | 2020-02-28 |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 一种基于可调谐激光的掩星大气密度廓线测量系统及方法 |
CN111352718A (zh) * | 2020-03-27 | 2020-06-30 |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 一种gnss多系统掩星地面处理的业务化调度系统 |
CN111505741A (zh) * | 2020-04-29 | 2020-08-07 |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 Gnss电离层掩星数据气候研究的数据筛选方法及系统 |
CN111949616A (zh) * | 2020-09-08 | 2020-11-17 | 天津云遥宇航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gnss掩星数据地面实时反演演示系统 |
CN113189620A (zh) * | 2021-04-13 | 2021-07-30 |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 一种gnss掩星临近空间气候数据反演方法及系统 |
CN113220739A (zh) * | 2021-04-13 | 2021-08-06 |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 一种基于多源gnss掩星数据融合的气候数据反演方法及系统 |
CN113985455A (zh) * | 2021-10-23 | 2022-01-28 | 闽江学院 | 一种融合多源电离层观测数据的高精度电离层建模方法 |
CN114114467A (zh) * | 2021-11-20 | 2022-03-01 |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 | 一种兼容地基gnss和掩星资料的电离层数据同化观测矩阵构建方法 |
CN115062526A (zh) * | 2022-02-22 | 2022-09-16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基于深度学习的三维电离层电子浓度分布模型训练方法 |
CN117194856A (zh) * | 2023-11-07 | 2023-12-08 | 天津云遥宇航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era5和cira的掩星弯曲角优化方法 |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RU2207589C2 (ru) * | 2001-07-12 | 2003-06-27 |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Корпорация "Фазотрон -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радиостроения" | Способ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го сопровождения целей в режиме обзора |
KR20070038744A (ko) * | 2005-10-06 | 2007-04-11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지역적 전리층 오차 모델링 방법 및 그를 이용한 오차 보정방법 |
WO2008016914A2 (en) * | 2006-07-31 | 2008-02-07 | University Corporation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modulation of open-loop gps radio occultation signals |
CN103221839A (zh) * | 2010-02-14 | 2013-07-24 | 天宝导航有限公司 | 使用区域增强消息的gnss信号处理 |
CN105022045A (zh) * | 2015-07-14 | 2015-11-04 | 华东交通大学 | 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三维电离层层析方法 |
CN106338738A (zh) * | 2015-11-13 | 2017-01-18 | 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穿刺点的区域增强系统实时电离层建模方法 |
CN106405589A (zh) * | 2016-06-24 | 2017-02-15 | 西安科技大学 | 一种全球电离层格网模型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
CN106772445A (zh) * | 2016-11-25 | 2017-05-31 | 北京天工科仪空间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电离层活动空间观测系统 |
CN107085626A (zh) * | 2017-03-17 | 2017-08-22 | 东南大学 | 一种基于bp‑多项式模型融合的区域电离层垂直总电子含量建模方法 |
CN107132423A (zh) * | 2017-06-14 | 2017-09-05 | 武汉大学 | 一种探测电离层电子密度总数的方法及装置 |
US20180128925A1 (en) * | 2008-09-09 | 2018-05-10 | Geooptics, Inc. | Cellular Interferometer for Continuous Earth Remote Observation (CICERO) |
CN109145251A (zh) * | 2018-08-22 | 2019-01-04 | 合肥工业大学 | 一种改进型同步扰动随机逼近算法的大气参数求解方法 |
CN109283400A (zh) * | 2018-08-28 | 2019-01-29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一种电离层vtec扰动与雷电相关性分析方法 |
CN109613565A (zh) * | 2019-01-14 | 2019-04-12 |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 基于多星座gnss的电离层层析方法及系统 |
-
2019
- 2019-06-18 CN CN201910527078.1A patent/CN11027518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RU2207589C2 (ru) * | 2001-07-12 | 2003-06-27 |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Корпорация "Фазотрон -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радиостроения" | Способ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го сопровождения целей в режиме обзора |
KR20070038744A (ko) * | 2005-10-06 | 2007-04-11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지역적 전리층 오차 모델링 방법 및 그를 이용한 오차 보정방법 |
WO2008016914A2 (en) * | 2006-07-31 | 2008-02-07 | University Corporation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modulation of open-loop gps radio occultation signals |
US20180128925A1 (en) * | 2008-09-09 | 2018-05-10 | Geooptics, Inc. | Cellular Interferometer for Continuous Earth Remote Observation (CICERO) |
CN103221839A (zh) * | 2010-02-14 | 2013-07-24 | 天宝导航有限公司 | 使用区域增强消息的gnss信号处理 |
CN105022045A (zh) * | 2015-07-14 | 2015-11-04 | 华东交通大学 | 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三维电离层层析方法 |
CN106338738A (zh) * | 2015-11-13 | 2017-01-18 | 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穿刺点的区域增强系统实时电离层建模方法 |
CN106405589A (zh) * | 2016-06-24 | 2017-02-15 | 西安科技大学 | 一种全球电离层格网模型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
CN106772445A (zh) * | 2016-11-25 | 2017-05-31 | 北京天工科仪空间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电离层活动空间观测系统 |
CN107085626A (zh) * | 2017-03-17 | 2017-08-22 | 东南大学 | 一种基于bp‑多项式模型融合的区域电离层垂直总电子含量建模方法 |
CN107132423A (zh) * | 2017-06-14 | 2017-09-05 | 武汉大学 | 一种探测电离层电子密度总数的方法及装置 |
CN109145251A (zh) * | 2018-08-22 | 2019-01-04 | 合肥工业大学 | 一种改进型同步扰动随机逼近算法的大气参数求解方法 |
CN109283400A (zh) * | 2018-08-28 | 2019-01-29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一种电离层vtec扰动与雷电相关性分析方法 |
CN109613565A (zh) * | 2019-01-14 | 2019-04-12 |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 基于多星座gnss的电离层层析方法及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9)
Title |
---|
FABRICIO DOS SANTOS PROL,MANUEL HERNÁNDEZ-PAJARES: "《Tomographic Imaging of Ionospheric Plasma Bubbles Based on GNSS and Radio Occultation Measurements》", 《ORIGINAL ARTICLE》 * |
LIU CL,KIRCHENGAST G, SUN YQ: "《Analysis of ionospheric structure influences on residual ionospheric errors in GNSS radio occultation bending angles based on ray tracing simulations》", 《ATMOSPHERIC MEASUREMENT TECHNIQUES》 * |
YANG-YI SUN;JANN-YENQ LIU: "《Global ionosphere map constructed by using total electron content from ground-based GNSS receiver and FORMOSAT-3/COSMIC GPS occultation experiment》", 《GPS SOLUTIONS》 * |
乐新安; 郭英华; 曾桢; 万卫星: "《近地空间环境的GNSS无线电掩星探测技术》", 《地球物理学报》 * |
刘朔: "《基于GNSS系统的电离层数据同化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基础科学辑》 * |
安家春、杜玉军、屈小川、杨剑: "《掩星大气反演中的电离层二阶项效应的分析》",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 |
柳聪亮: "《GNSS掩星大气参数反演中电离层残差模拟研究》",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基础科学辑》 * |
柳聪亮: "《电离层残差对掩星反演温度精度的影响》", 《地球物理学报》 * |
柳聪亮等: "《电离层干扰对GPS掩星弯曲角和温度精度的影响》",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 |
Cited B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49769A (zh) * | 2019-10-28 | 2020-02-28 |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 一种基于可调谐激光的掩星大气密度廓线测量系统及方法 |
CN110849769B (zh) * | 2019-10-28 | 2022-07-29 |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 一种基于可调谐激光的掩星大气密度廓线测量系统及方法 |
CN111352718B (zh) * | 2020-03-27 | 2023-05-02 |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 一种gnss多系统掩星地面处理的业务化调度系统 |
CN111352718A (zh) * | 2020-03-27 | 2020-06-30 |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 一种gnss多系统掩星地面处理的业务化调度系统 |
CN111505741A (zh) * | 2020-04-29 | 2020-08-07 |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 Gnss电离层掩星数据气候研究的数据筛选方法及系统 |
CN111505741B (zh) * | 2020-04-29 | 2022-05-03 |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 Gnss电离层掩星数据气候研究的数据筛选方法及系统 |
CN111949616A (zh) * | 2020-09-08 | 2020-11-17 | 天津云遥宇航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gnss掩星数据地面实时反演演示系统 |
CN111949616B (zh) * | 2020-09-08 | 2023-05-26 | 天津云遥宇航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gnss掩星数据地面实时反演演示系统 |
CN113189620A (zh) * | 2021-04-13 | 2021-07-30 |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 一种gnss掩星临近空间气候数据反演方法及系统 |
CN113220739A (zh) * | 2021-04-13 | 2021-08-06 |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 一种基于多源gnss掩星数据融合的气候数据反演方法及系统 |
CN113189620B (zh) * | 2021-04-13 | 2021-11-09 |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 一种gnss掩星临近空间气候数据反演方法及系统 |
CN113985455A (zh) * | 2021-10-23 | 2022-01-28 | 闽江学院 | 一种融合多源电离层观测数据的高精度电离层建模方法 |
CN114114467A (zh) * | 2021-11-20 | 2022-03-01 |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 | 一种兼容地基gnss和掩星资料的电离层数据同化观测矩阵构建方法 |
CN114114467B (zh) * | 2021-11-20 | 2023-04-25 |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 | 一种兼容地基gnss和掩星资料的电离层数据同化观测矩阵构建方法 |
CN115062526A (zh) * | 2022-02-22 | 2022-09-16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基于深度学习的三维电离层电子浓度分布模型训练方法 |
CN115062526B (zh) * | 2022-02-22 | 2024-05-28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基于深度学习的三维电离层电子浓度分布模型训练方法 |
CN117194856A (zh) * | 2023-11-07 | 2023-12-08 | 天津云遥宇航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era5和cira的掩星弯曲角优化方法 |
CN117194856B (zh) * | 2023-11-07 | 2024-01-26 | 天津云遥宇航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era5和cira的掩星弯曲角优化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275184B (zh) | 2021-01-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275184A (zh) | 一种gnss掩星电离层残差修正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0275183A (zh) | 基于电离层电子密度的gnss掩星电离层残差修正方法及系统 | |
CN110058236B (zh) | 一种面向三维地表形变估计的InSAR和GNSS定权方法 | |
Goldberg et al. | AIRS near-real-time products and algorithms in support of operational 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 | |
CN103323888B (zh) | Gnss大气探测数据中对流层延迟误差的消除方法 | |
US20240142637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gaussian process enhanced gnss corrections generation | |
Feltens et al. | Comparative testing of four ionospheric models driven with GPS measurements | |
CN113189620B (zh) | 一种gnss掩星临近空间气候数据反演方法及系统 | |
US20180188377A1 (en) | Method for optimally adjusting give error bounds or for optimally computing the variances of residuals of igp points of an ionospheric grid for correcting an sbas system and sbas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said method | |
Valette et al. | IDS contribution to ITRF2008 | |
Ghoddousi-Fard | Modelling tropospheric gradients and parameters from NWP models: Effects on GPS estimates | |
Belehaki et al. | The European Ionosonde Service: nowcasting and forecasting ionospheric conditions over Europe for the ESA Space Situational Awareness services | |
CN113916217B (zh) | 一种基于分区平流层大气折射模型的星光定位方法 | |
CN114384564B (zh) | 一种基于多源数据驱动的电离层层析成像方法 | |
Zhang et al. | AN IMPROVED TROPOSPHERIC TOMOGRAPHY METHOD BASED ON THE DYNAMIC NODE PARAMETERIZED ALGORITHM. | |
CN117607913B (zh) | 基于电离层实时感知的高精度定位方法及系统 | |
Hu et al. | Improving the Computerized Ionospheric Tomography Performance Through a Neural Network-Based Initial IED Prediction Model | |
CN110208824B (zh) | 一种基于svm的区域电离层模型补偿方法 | |
Narayanan et al. | Real-time Capable Compensation of Tropospheric Ducting for Terrestrial Navigation Integrity | |
Chen et al. | Global TEC map fusion through a hybrid deep learning model: RFGAN | |
Fu et al. | The two-parts step-by-step ionospheric assimilation based on ground-based/spaceborne observations and its verification | |
CN103808330B (zh) | 一种星敏感器外场试验卫星星历计算方法 | |
Hotta | Proactive quality control based on ensemble forecast sensitivity to observations | |
Adavi | Assessment of Various Processing Schemes and Solution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GNSS Tropospheric Tomography | |
Straus | RETRACTED: Ionospheric climatology derived from GPS occultation observations made by the ionospheric occultation experiment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