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74715A - 一种预应力损失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应力损失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74715A
CN110274715A CN201910549946.6A CN201910549946A CN110274715A CN 110274715 A CN110274715 A CN 110274715A CN 201910549946 A CN201910549946 A CN 201910549946A CN 110274715 A CN110274715 A CN 1102747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in
loss
prestress
deformed bar
ba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4994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74715B (zh
Inventor
叶仲韬
胡俊亮
梅秀道
史雪峰
郭翠翠
王鸣辉
王亚飞
王金霞
周浩
程辉
李明
王胡鹏
池玉辰
李成
史晶
喻越
姚文凡
张越
陈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MBEC
China Railway Bridge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MBEC
China Railway Bridge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MBEC, China Railway Bridge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MBEC
Priority to CN20191054994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747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747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747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747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747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1/00Measuring force or stress, in general
    • G01L1/24Measuring force or stress, in general by measuring variations of optic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 when it is stressed, e.g. by photoelastic stress analysis using infrared, visible light, ultraviolet
    • G01L1/242Measuring force or stress, in general by measuring variations of optic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 when it is stressed, e.g. by photoelastic stress analysis using infrared, visible light, ultraviolet the material being an optical fibr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5/00Investigating the elasticity of structures, e.g. deflection of bridges or air-craft wings
    • G01M5/0008Investigating the elasticity of structures, e.g. deflection of bridges or air-craft wings of bridg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5/00Investigating the elasticity of structures, e.g. deflection of bridges or air-craft wings
    • G01M5/0041Investigating the elasticity of structures, e.g. deflection of bridges or air-craft wings by determining deflection or stres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应力损失检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桥梁内的所有预应力钢筋分成n批;在检测钢筋上固定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器;检测检测钢筋上的目标测点在第一批预应力钢筋张拉前的初始应变以及检测目标测点在第i批预应力钢筋张拉后的应变;计算第i批预应力钢筋与管道壁之间的摩擦所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i l1,以及计算第i‑1批预应力钢筋由张拉第i批预应力钢筋所引起的混凝土弹性压缩的预应力损失σi l2;完成第n批预应力钢筋张拉后在间隔预设时间时,利用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器检测目标测点的应变;计算所有预应力钢筋的应力松弛损失σl3与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损失σl4之和σl3l4;计算锚具变形、钢筋回缩和接缝压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l5;计算目标测点的预应力损失。

Description

一种预应力损失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应力损失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充分利用了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和钢筋的抗拉性能,是一种受力分布良好的结构,增大了桥梁跨径,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在桥梁施工和运营阶段,会不可避免产生预应力损失,这会影响整个结构的工作性能。如果预应力损失评估过低,会给构件带来安全隐患;预应力损失评估过高,会难以充分发挥预应力的实际作用,造成一定的浪费。
对于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预应力损失一般包括以下两种类型:
(1)传力锚固时的损失:预应力钢筋与管道壁之间的摩擦所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l1、混凝土弹性压缩的预应力损失σl2和锚具变形、钢筋回缩和接缝压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l5
(2)传力锚固后的损失:预应力钢筋的应力松弛σl3和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损失σl4
目前,桥梁预应力损失检测手段并不多。在施工阶段,可以通过摩阻试验测得σl1;在运营阶段,通过前期安装压力环传感器可以测得σl3与σl4。但是,摩阻试验准备工作复杂,只能测量得到σl1,且测试结果精度不够;再者由于压力环传感器费用昂贵,一般绑扎在单束预应力钢筋上,只能测得单束预应力钢筋的损失情况,而且压力环传感器在锚固在预应力筋端头,无法测得预应力钢筋上连续点的预应力损失情况。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应力损失检测方法,采用分布式应变光纤进行检测,能够精确测量预应力钢筋上连续点的预应力损失。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预应力损失检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将桥梁内的所有预应力钢筋分成n批,其中,n≥2,且为整数;
在预先选取的检测钢筋上固定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器;
利用所述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器检测所述检测钢筋上的目标测点在第一批预应力钢筋张拉前的初始应变S0,以及检测所述目标测点在第i批预应力钢筋张拉后的应变Si,其中i=1、2、3……n;
计算所述目标测点在第i批预应力钢筋张拉之后与之前的应变变化量ΔSi=Si-Si-1
根据ΔSi,基于第一预设算法,计算第i批预应力钢筋与管道壁之间的摩擦所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i l1
根据ΔSi,基于第二预设算法,计算第i-1批预应力钢筋由张拉第i批预应力钢筋所引起的混凝土弹性压缩的预应力损失σi l2
完成第n批预应力钢筋张拉后,在间隔预设时间时,利用所述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器检测所述目标测点的应变Sn+1
根据Sn+1与Sn,基于第三预设算法,计算所有预应力钢筋的应力松弛损失σl3与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损失σl4之和σl3l4
基于第四预设算法,计算锚具变形、钢筋回缩和接缝压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l5
计算目标测点的预应力损失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定义预应力钢筋沿纵桥向的两端分别为A端和B端,当预应力钢筋在A端或B端张拉时,所述第一预设算法为:
σi l1=|ΔSi(B)-ΔSi(A)|
式中:ΔSi(A)为所述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器的A端在第i批预应力钢筋张拉之后与之前的应变变化量;ΔSi(B)为所述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器的B端在第i批预应力钢筋张拉之后与之前的应变变化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定义沿纵桥向所述预应力钢筋的两端分别为A端和B端,当所述预应力钢筋在A端和B端张拉时,所述第一预设算法为:
σi l1=Δsi(B)-Δsi(跨中)或者σi l1=Δsi(A)-Δsi(跨中)
式中:ΔSi(A)为所述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器的A端在第i批预应力钢筋张拉之后与之前的应变变化量;ΔSi(B)为所述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器的B端在第i批预应力钢筋张拉之后与之前的应变变化量;ΔSi(跨中)为所述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器的跨中在第i批预应力钢筋张拉之后与之前的应变变化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二预设算法为:
σi l2=αΕP×ΔSi
式中:αΕP为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弹性模量之比。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三预设算法为:
σl3l4=Sn+1-Sn
式中:Sn为所述目标测点在第n批预应力钢筋张拉后的应变。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四预设算法为:
式中:Δl为张拉端锚具变形、钢筋回缩和接缝压缩值;l为张拉端至锚固端之间的距离;ΕP为预应力钢筋的弹性模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该预应力损失检测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检测钢筋上固定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
利用所述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检测钢筋上的目标测点在第一批预应力钢筋张拉前的初始温度T1 0,以及检测所述目标测点在第i批预应力钢筋张拉后的第一温度T1 i,其中i=1、2、3……n;
根据T1 0和T1 i,使用预设的应变修正算法对S0和Si进行修正,并分别得到S0 初始修正和Si 修正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应变修正算法为:
式中:S0 初始修正为S0经第一次修正后的初始修正应变;Si 修正为Si经第一次修正后的修正应变;η为预应力钢筋的温度系数。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预应力损失检测方法还包括对T1 0和T1 i进行修正,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在桥梁上沿纵桥向预设多个间隔布置的修正测点,并在每个所述修正测点上设置一个温度传感器;
利用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修正测点在第一批预应力钢筋张拉前的第二初始温度T2 0,以及检测所述修正测点在第i批预应力钢筋张拉后的第二温度T2 i,其中i=1、2、3……n;
根据T2 0和所述T2 i,使用内插法分别对T1 0和T1 i进行修正。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该预应力损失检测方法还包括对S0 初始修正和Si 修正进行修正,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在桥梁上沿纵桥向预设多个间隔布置的修正测点,并在每个所述修正测点上设置一个振弦应变传感器;
利用所述振弦应变传感器检测所述修正测点在第一批预应力钢筋张拉前的初始振弦应变S0 初始振弦应变,以及检测所述修正测点在第i批预应力钢筋张拉后的振弦应变Si 振弦应变,其中i=1、2、3……n;
根据S0 初始振弦应变和所述Si 振弦应变,使用内插法分别对S0 初始修正和Si 修正进行修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采用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器检测预应力损失的方法属于分布式传感技术,相比于传统技术手段获得的有限离散点的信息,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能够得到沿桥梁纵向连续的、密集的结构应变分布信息,且能检测更多的预应力损失类型,预应力损失评估更全面更精确,解决了预应力损失评估过低,导致构件带来安全隐患,以及预应力损失评估过高,导致难以充分发挥预应力的实际作用,造成一定的浪费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桥梁预应力损失检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桥梁,2-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器,3-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4-温度传感器,5-振弦应变传感器,6-光纤数据采集器,7-数据处理设备,8-温度采集器,9-振弦应变采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预应力损失检测方法,检测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预应力损失,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桥梁1内的所有预应力钢筋分成n批,其中,n≥2,且为整数。
S2、在预先选取的检测钢筋上固定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器2,通过光纤数据采集器6采集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器2检测的数据,并上传至数据处理设备7,对数据进行处理,检测钢筋为普通钢筋即为非预应力钢筋,预应力钢筋和检测钢筋都沿纵桥向预埋在混凝土中,把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器2与检测钢筋绑扎在一起,测得的是普通钢筋应变的变化,张拉预应力钢筋,会对混凝土产生很大的应变变化,混凝土的应变和普通钢筋的应变是一致的,因此混凝土的应变变化就通过检测钢筋的应变测量得到,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器2与检测钢筋绑扎在一起,检测到的应变也是混凝土的应变。
S3、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器2能够测量沿纵桥向整根检测钢筋上任一点的应变,根据实际的需求在检测钢筋上选取一个目标测点,该目标测点的预应力损失的计算与检测钢筋上所有测点的预应力损失的计算方式一样,因此本发明以一个目标测点为例,说明检测钢筋上任一点的预应力损失的计算。首先利用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器2检测检测钢筋上的目标测点在第一批预应力钢筋张拉前的初始应变S0,以及检测目标测点在第i批预应力钢筋张拉后的应变Si,其中i=1、2、3……n;本发明实施例中i=4,因此测量得到S0、S1、S2、S3、S4,分别代表目标测点在第一、二、三、四批预应力钢筋张拉后的应变;再计算目标测点在第i批预应力钢筋张拉之后与之前的应变变化量ΔSi=Si-Si-1;因此计算四个应变变化量ΔS1、ΔS2、ΔS3、ΔS4,分别代表目标测点在第、二、三、四批预应力钢筋张拉之后与之前的应变变化量。
目标测点的预应力损失包括预应力钢筋与管道壁之间的摩擦所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l1、混凝土弹性压缩的预应力损失σl2和预应力钢筋的应力松弛σl3和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损失σl4以及锚具变形、钢筋回缩和接缝压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l5。预应力损失的具体的计算方式如下:
(1)第i批预应力钢筋与管道壁之间的摩擦所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i l1
定义预应力钢筋沿纵桥向的两端分别为A端和B端,基于第一预设算法,计算四批预应力钢筋与管道壁之间的摩擦所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1 l1、σ2 l1、σ3 l1、σ4 l1:以σ1 l1的计算为例:
当预应力钢筋在A端或B端张拉时,第一预设算法为:
σ1 l1=|ΔS1(B)-ΔS1(A)|
当预应力钢筋在A端和B端张拉时,第一预设算法为:
σ1 l1=Δs1(B)-Δs1(跨中)或者σ1 l1=Δs1(A)-Δs1(跨中)
式中:ΔSi(A)为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器的A端在第i批预应力钢筋张拉之后与之前的应变变化量;ΔSi(B)为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器的B端在第i批预应力钢筋张拉之后与之前的应变变化量;ΔSi(跨中)为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器的跨中在第i批预应力钢筋张拉之后与之前的应变变化量。
然后使用第一预设算法分别计算得到σ1 l1、σ2 l1、σ3 l1、σ4 l1
(2)第i-1批预应力钢筋由张拉第i批预应力钢筋所引起的混凝土弹性压缩的预应力损失σi l2
由于张拉第一批预应力钢筋不会引起混凝土弹性压缩的预应力损失,即σ1 l2为0,因此在实际计算时,不计算σ1 l2,而是从第二批预应力钢筋张拉后计算σi l2,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需计算σ2 l2、σ3 l2、σ4 l2,以使用第二预设算法计算σ2 l2为例:
σ2 l2=αΕP×ΔS2
式中:αΕP为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弹性模量之比。
然后使用第二预设算法分别计算得到σ2 l2、σ3 l2、σ4 l2
(3)预应力钢筋的应力松弛损失σl3与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损失σl4之和σl3l4
完成第四批预应力钢筋张拉后,在一个月或者半年后(具体间隔时间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利用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器检测目标测点的应变Sn+1,再使用第三预设算法计算σl3l4
σl3l4=Sn+1-Sn
式中:Sn为目标测点在第n批预应力钢筋张拉后的应变。
(4)锚具变形、钢筋回缩和接缝压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l5
使用第四预设算法,计算锚具变形、钢筋回缩和接缝压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l5
式中:Δl为张拉端锚具变形、钢筋回缩和接缝压缩值,按表1采用;l为张拉端至锚固端之间的距离;ΕP为预应力钢筋的弹性模量。
表1锚具变形、钢筋回缩和接缝压缩值
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在表1中选取各对应的Δl,并累加,最终得到∑Δl。
(5)计算目标测点的预应力损失σl
累加σ1 l1、σ2 l1、σ3 l1、σ4 l1、σ2 l2、σ3 l2、σ4 l2、σl3l4和σl5,得到σl
相比于传统技术手段获得的有限离散点的信息,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器检测预应力损失的方法属于分布式传感技术,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能够得到沿桥梁纵向连续的、密集的结构应变分布信息,且能检测更多的预应力损失类型,预应力损失评估更全面更精确,解决了预应力损失评估过低,导致构件带来安全隐患,以及预应力损失评估过高,导致难以充分发挥预应力的实际作用,造成一定的浪费的问题。
实施例2:
由于光纤应变传感器2会受到环境温度影响,导致其测量的应变值包含了环境温度造成的预应力损失,因此在检测桥梁预应力损失时需要消除这部分的温度效应,本发明实施例2采用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3来消除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器2的温度效应,通过光纤数据采集器6采集光纤温度传感器3检测的数据,并上传至数据处理设备7,对数据进行处理,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器2的检测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增加对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器2检测的应变进行修正的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在检测钢筋上固定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3,利用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3检测检测钢筋上的目标测点在第一批预应力钢筋张拉前的初始温度T1 0,以及检测目标测点在第i批预应力钢筋张拉后的第一温度T1 i,其中i=1、2、3……n;本发明实施例2中有四批预应力钢筋,i=4,因此测量得到T1 0、T1 1、T1 2、T1 3、T1 4
根据T1 0、T1 1、T1 2、T1 3、T1 4,采用应变修正算法对S0、S1、S2、S3、S4分别进行修正,并分别得到S0 初始修正和Si 修正
式中:S0 初始修正为S0经第一次修正后的初始修正应变;Si 修正为Si经第一次修正后的修正应变;η为预应力钢筋的温度系数。
最终得到对S0、S1、S2、S3、S4进行第一次修正后的S0 初始修正和S1 修正、S2 修正、S3 修正、S4 修正,根据S0 初始修正和S1 修正、S2 修正、S3 修正、S4 修正,使用第一预设算法、第二预设算法、第三预设算法以及第四预设算法计算得到第一次修正后各预应力损失。
实施例3:
由于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3测量的温度的精度相对温度传感器较差,需要对光纤温度传感器3进行修正,本发明实施例3采用精度更高的温度传感器4对光纤温度传感器3测量的温度进行修正,通过温度采集器8采集光纤温度传感器3检测的数据,并上传至数据处理设备7。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3测量的温度的方法以及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器2检测应变的方法同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增加了对T1 0和T1 i进行修正的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桥梁为三跨连续梁,由于桥墩及跨中位置为关键断面位置,因此将修正测点分布于桥墩及跨中位置处,并在每个修正测点上布置一个温度传感器4,温度传感器4沿桥梁纵向埋置预应力混凝土梁体内,利用温度传感器4检测修正测点在第一批预应力钢筋张拉前的第二初始温度T2 0,以及检测修正测点在第i批预应力钢筋张拉后的第二温度T2 i,其中i=1、2、3……n;本发明实施例3中有四批预应力钢筋,i=4,因此每一个温度传感器4测量得到相应的修正测点的温度,并得到T2 0、T2 1、T2 2、T2 3、T2 4。若修正测点与目标测点位于同一处,就用T2 0、T2 1、T2 2、T2 3、T2 4直接代替T1 0、T1 1、T1 2、T1 3、T1 4,对S0、S1、S2、S3、S4进行修正;若修正测点与目标测点不在同一处,那么根据位于目标测点两端的两个修正测点的温度值来对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3测量的目标测点的温度进行修正。例如:目标测点位于1#桥墩和2#桥墩之间,那么就根据位于1#桥墩处的温度传感器4测量的修正测点的温度值以及位于2#桥墩处温度传感器测量4的修正测点的温度值,基于内插法对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3测量的目标测点的温度值进行修正,并采用修正之后的温度值去消除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器2测量的目标测点的应变。
实施例4:
由于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器2测量的温度的量程比较大,需要对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器3进行第二次修正,本发明实施例4采用量程较小精度更高的振弦应变传感器5对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器2测量的应变进行修正,通过振弦应变采集器9采集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3检测的数据,并上传至数据处理设备7。本发明实施例4中的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3测量的温度的方法以及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器2检测应变的方法同实施例3,不同之处在于增加了对S初始修正和S修正进行修正的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在每个修正测点上设置一个振弦应变传感器5,利用振弦应变传感器5检测修正测点在第一批预应力钢筋张拉前的初始振弦应变S0 初始振弦应变,以及检测修正测点在第i批预应力钢筋张拉后的振弦应变Si 振弦应变,其中i=1、2、3……n;本发明实施例4中有四批预应力钢筋,i=4,因此每一个振弦应变传感器5测量得到相应的修正测点的振弦应变,并得到S0 初始振弦应变、S1 振弦应变、S2 振弦应变、S3 振弦应变、S4 振弦应变。若修正测点与目标测点位于同一处,就用S0 初始振弦应变、S1 振弦应变、S2 振弦应变、S3 振弦应变、S4 振弦应变直接代替S0 初始修正、S1 修正、S2 修正、S3 修正、S4 修正;若修正测点与目标测点不在同一处,那么根据位于目标测点两端的两个修正测点的温度值来对第一次修正后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器2测量的目标测点的应变S0 初始修正、S1 修正、S2 修正、S3 修正、S4 修正进行修正。例如:目标测点位于1#桥墩和2#桥墩之间,那么就根据位于1#桥墩处的振弦应变传感器5测量的修正测点的振弦应变值以及位于2#桥墩处振弦应变传感器5测量的修正测点的振弦应变值,基于内插法对经过第一次修正的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器2测量的目标测点的应变值进行修正,并采用修正之后的应变值去计算各类预应力损失,最终获得精确的桥梁预应力损失的结果。
实施例5:
本发明实施例5的预应力损失的测量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实施例5采用两个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器2测量桥梁的预应力损失,两个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器2分别绑扎在两根检测钢筋上,并分别沿纵桥向预埋于混凝土桥梁内,且两个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器2沿桥梁1的横桥向分布,提高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器2的存活率,两个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器2的目标测点的连线于横桥向平行,最后计算两个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器2测量的两个目标测点的预应力损失的平均值,得到最终的预应力损失,进一步提高桥梁预应力损失的精确结果。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10)

1.一种预应力损失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将桥梁(1)内的所有预应力钢筋分成n批,其中,n≥2,且为整数;
在预先选取的检测钢筋上固定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器(2);
利用所述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器(2)检测所述检测钢筋上的目标测点在第一批预应力钢筋张拉前的初始应变S0,以及检测所述目标测点在第i批预应力钢筋张拉后的应变Si,其中i=1、2、3……n;
计算所述目标测点在第i批预应力钢筋张拉之后与之前的应变变化量ΔSi=Si-Si-1
根据ΔSi,基于第一预设算法,计算第i批预应力钢筋与管道壁之间的摩擦所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i l1
根据ΔSi,基于第二预设算法,计算第i-1批预应力钢筋由张拉第i批预应力钢筋所引起的混凝土弹性压缩的预应力损失σi l2
完成第n批预应力钢筋张拉后,在间隔预设时间时,利用所述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器检测所述目标测点的应变Sn+1
根据Sn+1与Sn,基于第三预设算法,计算所有预应力钢筋的应力松弛损失σl3与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损失σl4之和σl3l4
基于第四预设算法,计算锚具变形、钢筋回缩和接缝压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l5
计算目标测点的预应力损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损失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定义预应力钢筋沿纵桥向的两端分别为A端和B端,当预应力钢筋在A端或B端张拉时,所述第一预设算法为:
σi l1=|ΔSi(B)-ΔSi(A)|
式中:ΔSi(A)为所述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器的A端在第i批预应力钢筋张拉之后与之前的应变变化量;ΔSi(B)为所述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器的B端在第i批预应力钢筋张拉之后与之前的应变变化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损失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定义沿纵桥向所述预应力钢筋的两端分别为A端和B端,当所述预应力钢筋在A端和B端张拉时,所述第一预设算法为:
σi l1=Δsi(B)-Δsi(跨中)或者σi l1=Δsi(A)-Δsi(跨中)
式中:ΔSi(A)为所述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器的A端在第i批预应力钢筋张拉之后与之前的应变变化量;ΔSi(B)为所述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器的B端在第i批预应力钢筋张拉之后与之前的应变变化量;ΔSi(跨中)为所述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器的跨中在第i批预应力钢筋张拉之后与之前的应变变化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损失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算法为:
σi l2=αΕP×ΔSi
式中:αΕP为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弹性模量之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损失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预设算法为:
σl3l4=Sn+1-Sn
式中:Sn为所述目标测点在第n批预应力钢筋张拉后的应变。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损失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预设算法为:
式中:Δl为张拉端锚具变形、钢筋回缩和接缝压缩值;l为张拉端至锚固端之间的距离;ΕP为预应力钢筋的弹性模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损失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预应力损失检测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检测钢筋上固定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3);
利用所述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3)检测所述检测钢筋上的目标测点在第一批预应力钢筋张拉前的初始温度T1 0,以及检测所述目标测点在第i批预应力钢筋张拉后的第一温度T1 i,其中i=1、2、3……n;
根据T1 0和T1 i,使用预设的应变修正算法对S0和Si进行修正,并分别得到S0 初始修正和Si 修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应力损失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变修正算法为:
式中:S0 初始修正为S0经第一次修正后的初始修正应变;Si 修正为Si经第一次修正后的修正应变;η为预应力钢筋的温度系数。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应力损失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损失检测方法还包括对T1 0和T1 i进行修正,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在桥梁上沿纵桥向预设多个间隔布置的修正测点,并在每个所述修正测点上设置一个温度传感器(4);
利用所述温度传感器(4)检测所述修正测点在第一批预应力钢筋张拉前的第二初始温度T2 0,以及检测所述修正测点在第i批预应力钢筋张拉后的第二温度T2 i,其中i=1、2、3……n;
根据T2 0和所述T2 i,使用内插法分别对T1 0和T1 i进行修正。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应力损失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预应力损失检测方法还包括对S0 初始修正和Si 修正进行修正,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在桥梁上沿纵桥向预设多个间隔布置的修正测点,并在每个所述修正测点上设置一个振弦应变传感器(5);
利用所述振弦应变传感器(5)检测所述修正测点在第一批预应力钢筋张拉前的初始振弦应变S0 初始振弦应变,以及检测所述修正测点在第i批预应力钢筋张拉后的振弦应变Si 振弦应变,其中i=1、2、3……n;
根据S0 初始振弦应变和所述Si 振弦应变,使用内插法分别对S0 初始修正和Si 修正进行修正。
CN201910549946.6A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预应力损失检测方法 Active CN1102747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49946.6A CN110274715B (zh)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预应力损失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49946.6A CN110274715B (zh)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预应力损失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74715A true CN110274715A (zh) 2019-09-24
CN110274715B CN110274715B (zh) 2021-03-30

Family

ID=67961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49946.6A Active CN110274715B (zh)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预应力损失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74715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82677A (zh) * 2020-08-03 2020-11-24 重庆大学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初始有效预压力现场检测方法
CN113008422A (zh) * 2020-12-18 2021-06-22 同济大学 一种预应力筋群锚固状态分布式监测结构和方法
CN113446973A (zh) * 2021-06-29 2021-09-28 西南交通大学 预应力传递长度测量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567016A (zh) * 2021-08-03 2021-10-29 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分布式光纤技术的桥梁有效预应力监测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23976A (zh) * 2011-06-24 2012-01-18 武汉理工大学 混凝土桥梁收缩徐变及预应力损失计算方法
WO2013047977A1 (ko) * 2011-09-29 2013-04-04 한국전력공사 충격에 의하여 발생하는 응력파속도를 이용한 부착식 텐던의 긴장력 평가 방법
CN106840477A (zh) * 2017-01-16 2017-06-13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长期监测psc结构预应力损失的装置及方法
CN107229797A (zh) * 2017-06-05 2017-10-03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预应力钢筋摩擦损失计算准确度的方法
CN108614919A (zh) * 2018-03-30 2018-10-02 中交路桥北方工程有限公司 桥梁预应力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09577477A (zh) * 2018-12-24 2019-04-05 南京东智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监控的预应力构件、预应力损失监控方法、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23976A (zh) * 2011-06-24 2012-01-18 武汉理工大学 混凝土桥梁收缩徐变及预应力损失计算方法
WO2013047977A1 (ko) * 2011-09-29 2013-04-04 한국전력공사 충격에 의하여 발생하는 응력파속도를 이용한 부착식 텐던의 긴장력 평가 방법
CN106840477A (zh) * 2017-01-16 2017-06-13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长期监测psc结构预应力损失的装置及方法
CN107229797A (zh) * 2017-06-05 2017-10-03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预应力钢筋摩擦损失计算准确度的方法
CN108614919A (zh) * 2018-03-30 2018-10-02 中交路桥北方工程有限公司 桥梁预应力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09577477A (zh) * 2018-12-24 2019-04-05 南京东智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监控的预应力构件、预应力损失监控方法、制造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魏军辉等: "连续桥梁竖向预应力钢绞线二次张拉的应力损失分析", 《道路桥梁》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82677A (zh) * 2020-08-03 2020-11-24 重庆大学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初始有效预压力现场检测方法
CN111982677B (zh) * 2020-08-03 2022-05-10 重庆大学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初始有效预压力现场检测方法
CN113008422A (zh) * 2020-12-18 2021-06-22 同济大学 一种预应力筋群锚固状态分布式监测结构和方法
CN113008422B (zh) * 2020-12-18 2022-04-01 同济大学 一种预应力筋群锚固状态分布式监测结构和方法
CN113446973A (zh) * 2021-06-29 2021-09-28 西南交通大学 预应力传递长度测量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567016A (zh) * 2021-08-03 2021-10-29 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分布式光纤技术的桥梁有效预应力监测方法
CN113567016B (zh) * 2021-08-03 2024-03-01 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分布式光纤技术的桥梁有效预应力监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74715B (zh) 2021-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74715A (zh) 一种预应力损失检测方法
Nguyen et al. Static load testing with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for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of bridges
CN101806668B (zh) 一种基于索力监测的索结构健康监测方法
CN107300432B (zh) 一种用于实现现场自适应索力测量的方法和装置
Vurpillot et al. Mathematical model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vertical displacement from internal horizontal measurements of a bridge
Poldon et al. Distributed Sensing in Large Reinforced Concrete Shear Test.
CN109357785B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传感技术的核电厂安全壳整体性能评价方法
Bisby et al. Quantifying strain variation in FRP confined concrete using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Proof-of-concept and initial results
CN112014310A (zh) 一种预应力管道摩阻损失试验及计算方法
CN103557973A (zh) 在役结构预应力原位检测系统及方法
Mao et al. A novel method of embedding distributed optical fiber sensors for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CN104535234B (zh) 一种光纤拉索预应力监测方法及其传感器
CN204252026U (zh) 一种光纤光栅后张预应力智能加固结构
CN110285769A (zh) 一种用于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的量程扩展装置
CN206902781U (zh) 锚杆内力外测的检测装置
Schilder et al. Static and dynamic pile testing of reinforced concrete piles with structure integrated fibre optic strain sensors
CN105572330B (zh) 水泥稳定碎石干缩、温缩系数智能型监测装置及方法
Zhang et al. Evaluation of fibre optic sensors for structural condition monitoring
Simon et al. Long-term measurement of strain in concrete: durability and accuracy of embedded vibrating wire strain gauges
CN114136769A (zh) 基于图像处理的可进行应变检测的碳纤维板及使用方法
CN108195709A (zh) 一种静载锚固试验机校验方法
Nan et al. The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cable force monitoring for spatial cable structure
CN207019819U (zh) 一种索力测量技术的实现装置
CN207923332U (zh) 一种设有折角耳板的全天候索力测量装置
Lou et al. Fiber optic strain monitoring of bridge column retrofitted with composite jacket under flexural loa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