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69981A - 一种注射器的针头与针筒的分离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射器的针头与针筒的分离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69981A
CN110269981A CN201910660647.XA CN201910660647A CN110269981A CN 110269981 A CN110269981 A CN 110269981A CN 201910660647 A CN201910660647 A CN 201910660647A CN 110269981 A CN110269981 A CN 1102699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yringe
syringe needle
needle
bar
positioning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6064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燕琼
韦智晓
李俊红
陈思元
李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66064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69981A/zh
Publication of CN1102699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998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 A61M5/32Needles; Details of needles pertaining to their connection with syringe or hub; Accessories for bringing the needle into, or holding the needle on,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tection of needles
    • A61M5/3205Apparatus for removing or disposing of used needles or syringes, e.g. containers; Mean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ccidental injuries from used needles
    • A61M5/321Mean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ccidental injuries by used needl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射器的针头与针筒的分离回收装置,其包括:机壳,其壳腔被分隔成针筒腔和针头腔;支撑板,其设在针头腔的上端并设有引导孔;分离座,其设在支撑板上并设有针头孔和分离孔;推动座,其设在支撑板上;分离刀,其设在推动座的左端且与分离孔对正;U型定位套,其位于分离座的上方;挡杆,其前端铰接于U型定位套的前侧壁的左端;连接板,其固定在推动座上;限位板,其固定在连接板上;挡杆的后端托设在限位板的左部,限位板设有掉落口;推杆,其固定在连接板上且高于U型定位套。本发明能自动地使注射器的针头与针筒分离,并直接对针头与针筒分开存放,以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量,提高分离过程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注射器的针头与针筒的分离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注射器的针头与针筒的分离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医院的医护人员在为病人注射药液或采血时,普便是使用一次性的注射器。使用后的注射器如处理不当,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还会成为新的疾病传播源,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故需要对注射器进行回收和进行无害化处理。注射器的结构是针筒的下端设置有连接管,针头套接在连接管上。在一次性的注射器被使用过后,需要先将其针头和针筒的连接管分离,再分别进行回收处理。目前,医护人员主要是通过人工来使注射器的针头与针筒的连接管进行分离,要么是使用镊子辅助从针筒的连接管拔出针头,要么是利用利器盒的卡槽卡住针头与针筒的连接管的连接处后,再用力拨拉针筒,使针头脱离到利器盒内。这些由人工拨出针头的方式的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不仅会大大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还存在针头刺伤医护人员而造成感染的风险。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射器的针头与针筒的分离回收装置,从而克服现有的对注射器的针头进行拨出的方式不仅会大大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还存在针头刺伤医护人员而造成感染的风险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注射器的针头与针筒的分离回收装置,其中,包括:机壳,其设置有上端开口的壳腔;所述壳腔被分隔板分隔成位于左边的针筒腔和位于右边的针头腔;支撑板,其设置在所述针头腔的上端,该支撑板设置有一纵向分布的引导孔;分离座,其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该分离座设置有一纵向分布的针头孔,所述针头孔与所述引导孔同轴分布,该分离座还设置有一水平分布的分离孔,所述分离孔与所述针头孔交叉相连;推动座,其以能够左右滑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且该推动座通过一推动机构驱动进行滑动;分离刀,其设置在所述推动座的左端且与所述分离孔对正;U型定位套,其架设在所述壳腔内且位于所述分离座的上方,该U型定位套的开口朝向左边;挡杆,其前端铰接于所述U型定位套的前侧壁的左端;连接板,其下端固定在所述推动座上;限位板,其右端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挡杆的后端托设在该限位板的左部,且该限位板设置有一位于所述挡杆的后端的右侧的掉落口;当所述推动座把所述分离刀向左推至穿过所述针头孔后,该限位板才向左移动到所述掉落口位于所述挡杆的后端的下方,以使所述挡杆的后端从所述掉落口向下掉落;以及推杆,其右端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且该推杆高于所述U型定位套;当所述推动座向左移动至所述挡杆的后端从所述掉落口向下掉落后,该推杆的左端才向左移动至所述U型定位套的上方。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分离刀的左端设置有两个前后相对分布的脱针杆,两个所述脱针杆之间的距离大于注射器的针筒的连接管的直径且小于针头的上端的直径,且每个所述脱针杆的左端面为一自左至右向下倾斜的斜面。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板的左侧为一自右至左向下倾斜的斜坡,所述分离座设置在所述斜坡上。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推动机构为气缸、液压缸或者电动推杆。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板低于所述U型定位套,所述U型定位套的开口大小能够调整,且所述挡杆为伸缩杆。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针筒腔设置有位于所述支撑板的左下方的针筒收集桶,所述针头腔设置有位于所述引导孔的下方的针头收集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把注射器的针筒套在U型定位套内且使针头穿过针头孔和引导孔之后,挡杆挡着U型定位套的开口以避免针筒偏脱,且分离座的上端托着针筒的下端以进行定位,再由推动座向左移动,使分离刀先把针头从针筒的连接管脱离下来并掉落到针头腔内,限位板再向左移动至掉落口位于挡杆的后端的下方,挡杆的后端便向下掉落以打开U型定位套的开口,最后推杆向左移动至U型定位套的上方,以把针筒推离U型定位套,使针筒掉落到针筒腔内。因此,本发明只需一个推动机构便能同时实现针头与针筒的分离、打开U型定位套的开口和推离针筒三个动作,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实现自动地使注射器的针头与针筒分离,并直接对针头与针筒分开存放,以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量,提高分离过程的安全性。
2、本发明的分离刀设置有两个脱针杆,从而在刀刃切断针筒的连接管之前,先通过脱针杆使针头向下移动脱离连接管,这样能避免针头的上端残留有一段连接管,从而便于后续对针头的处理。
3、本发明的U型定位套的开口大小能够调整,从而能够较好地适用于不同规格的注射器的针头与针筒的分离和回收。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注射器的针头与针筒的分离回收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U型定位套、挡杆以及限位板三者之间相互配合的俯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U型定位套的开口大小能够调整时,U型定位套、挡杆以及限位板三者之间相互配合的俯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分离刀设置有脱针杆时,脱针杆对注射器的针头进行脱离过程的俯视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机壳,2-分隔板,3-针筒腔,4-针头腔,5-支撑板,6-引导孔,7-分离座,8-针头孔,9-分离孔,10-推动座,11-推动机构,12-分离刀,13-U型定位套,14-挡杆,15-连接板,16-限位板,17-推杆,18-针筒收集桶,19-针头收集桶,20-针筒,21-连接管,22-针头,23-凹槽,24-掉落口,25-支架,26-滑块,27-定位爪,28-脱针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图1至图5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注射器的针头与针筒的分离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注射器的针头与针筒的分离回收装置包括机壳1、支撑板5、分离座7、推动座10、分离刀12、U型定位套13、挡杆14、连接板15、限位板16以及推杆17。
参考图1,机壳1设置有上端开口的壳腔,壳腔被分隔板2分隔成位于左边的针筒腔3和位于右边的针头腔4,分隔板2往右边偏置,以使针筒腔3大于针头腔4。支撑板5设置在针头腔4的上端,支撑板5设置有一纵向分布的引导孔6,引导孔6与针头腔4相连通。分离座7设置在支撑板5上,其靠近于支撑板5的左端。分离座7可以为上小下大的锥形座。分离座7设置有一纵向分布的针头孔8,针头孔8与引导孔6同轴分布,且针头孔8可以与引导孔6的大小相同,两者相互连通。分离座7还设置有一水平分布的分离孔9,分离孔9与针头孔8交叉相连,两者连接成十字状。优选地,支撑板5的左侧为一自右至左向下倾斜的斜坡,分离座7设置在斜坡上,以便于分离后针筒20向针筒腔3掉落。
继续参考图1和图2,推动座10以能够左右滑动的方式设置在支撑板5上,且推动座10通过一推动机构11驱动进行滑动。推动机构11可以为由人工推动且与推动座10连接的手柄,而本发明优选地,推动机构11为设置于支撑板5上的气缸、液压缸或者电动推杆,推动座10与这些推动机构11连接后,便不需要人工驱动,以提高自动化程度。分离刀12设置在推动座10的左端且与分离孔9对正,推动座10向左移动时,能够带动分离刀12向左插入分离孔9内并穿过针头孔8,从而切断注射器的针筒20的连接管21,使针头22与针筒20分离。针筒20的连接管21被切断后,针筒20便不能再与别的针头22连接使用,只能报废,从而可以有效避免针筒20被非法重复使用。参考图2和图5,本发明优选地,分离刀12的左端设置有两个前后相对分布的脱针杆28,分离刀12的刀刃便位于两个锐针杆28的右侧。两个脱针杆28之间的距离大于注射器的针筒20的连接管21的直径且小于针头22的上端的直径,且每个脱针杆28的左端面为一自左至右向下倾斜的斜面。在推动座10带动分离刀12向左移动时,先由两个脱针杆28的斜面逐渐把针头22的上端向下挤压,最终使针头22先脱离连接管21,再由分离刀12的刀刃切断连接管21,这样可以避免直接切断连接管21时导致针头22会残留一段连接管,从而便于后续对针头22的处理。
继续参考图1和图2,U型定位套13架设在壳腔内且位于分离座7的上方,U型定位套13的开口朝向左边,在对注射器的针头22与针筒20进行分离时,针筒20的筒身卡在U型定位套13内,针头22和连接管21穿插在针头孔8和引导孔6内,针筒20的下端托设在分离座7的上端,针头22的上端与连接管21的接合处位于分离孔9内且与分离刀12对应。挡杆14的前端铰接于U型定位套13的前侧壁的左端,挡杆14位于水位位置时能够挡住U型定位套13的开口,避免在针头22在未脱离前针筒20便从U型定位套13的开口偏出。挡杆14转下到垂直位置后,则打开U型定位套13的开口,便允许针筒20向左偏出和掉落。
继续参考图1,连接板15的下端固定在推动座10上,从而与分离刀12实现联动。参考图3,限位板16的右端固定在连接板15上,挡杆14的后端托设在限位板16的左部,且限位板16设置有一位于挡杆14的后端的右侧的掉落口24,推动座10位于最右边时,挡杆14的后端托在限位板16上,便保持水平以挡着U型定位套13的开口,当推动座10向左移动把分离刀12向左推至穿过针头孔8后,针筒20的连接管21已被切断,推动座10才通过连接板15使限位板16向左移动到掉落口24位于挡杆14的后端的下方,以使挡杆14的后端从掉落口24向下掉落,从而打开U型定位套13的开口。可以在限位板16的左侧凹设一个凹槽,挡杆14的后端托设在凹槽23的左部,而掉落口24设置于凹槽23的右端,这样凹槽23的壁体还能对挡杆14的后端起到限位和定位的作用。推动座10向右移动复位后,再由人工转动挡杆14,使挡杆14的后端重新托在限位板16上复位,便能进行下一次分离作业,挡杆14的转动复位可以由人工操作,也可以通过一些动力机构来驱动进行自动复位。参考图4,本发明优选地,限位板16低于U型定位套13,U型定位套13的开口大小能够调整,且挡杆14为伸缩杆。这样U型定位套13的开口可以根据不同的针筒20的大小进行调整,由于限位板16低于U型定位套13,故不会影响U型定位套13的开口大小的调整,且挡杆14为伸缩杆,从而能在U型定位套13的开口进行调整时,挡杆14随之进行伸缩,以保证其后端仍然能托放在限位板16上。U型定位套13的开口调整结构具体可以包括前后两个相对分布的定位爪27,挡杆14的前端铰接于前面的定位爪27的左端,每个定位爪27的右端设置在一个滑块26上,每个滑块26以能够前后滑动的方式设置于一个支架25上。限位板16的位置可以是不变的,在调整U型定位套13的开口大小时,只要保证挡杆14能挡住U型定位套13的开口的至少一半即可。另外,限位板16也可以能够左右滑动地设置在连接板15上,从而使限位板16的位置也能随着U型定位套13的开口大小进行调整,这样便能进一步增加调整的范围。本发明的U型定位套13的开口大小能够调整,从而能够较好地适用于不同规格的注射器的针头22与针筒20的分离和回收。当分离刀12的左端设置有脱针杆28时,也可以使两个脱针杆28的距离是可以调整的,从而还能适用于不同大小的针头22。
继续参考图1,推杆17的右端固定在连接板15上,且推杆17高于U型定位套13,当推动座10向左移动至挡杆14的后端从掉落口24向下掉落后,推杆17的左端才向左移动至U型定位套13的上方,以把分离了针头22的针筒20推离U型定位套13,针筒20便掉落到针筒腔3。优选地,针筒腔3设置有位于支撑板5的左下方的针筒收集桶18,以用于接收分离后的针筒20。针头腔4设置有位于引导孔6的下方的针头收集桶19,以用于接收分离后的针头22。
本发明在把注射器的针筒20套在U型定位套13内且使针头22穿过针头孔8和引导孔6之后,挡杆14挡着U型定位套13的开口以避免针筒20偏脱,且分离座7的上端托着针筒20的下端以进行定位,再由推动座10向左移动,使分离刀12先把针头22从针筒20的连接管21脱离下来并掉落到针头腔4内,推动座10继续向左移动,以带动限位板16向左移动至掉落口24位于挡杆14的后端的下方,挡杆14的后端便向下掉落以打开U型定位套13的开口,最后推动座10继续向左移动,使推杆17向左移动至U型定位套13的上方,以把针筒20推离U型定位套13,使针筒20掉落到针筒腔3内。因此,本发明只需一个推动机构便能同时实现针头22与针筒20的分离、打开U型定位套13的开口和推离针筒20三个动作,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把针筒20放好之后,便不再需要人工握持针筒20,从而能够实现自动地使注射器的针头22与针筒20分离,并直接对针头22与针筒20分开存放,以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量,提高分离过程的安全性。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Claims (6)

1.一种注射器的针头与针筒的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其设置有上端开口的壳腔;所述壳腔被分隔板分隔成位于左边的针筒腔和位于右边的针头腔;
支撑板,其设置在所述针头腔的上端,该支撑板设置有一纵向分布的引导孔;
分离座,其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该分离座设置有一纵向分布的针头孔,所述针头孔与所述引导孔同轴分布,该分离座还设置有一水平分布的分离孔,所述分离孔与所述针头孔交叉相连;
推动座,其以能够左右滑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且该推动座通过一推动机构驱动进行滑动;
分离刀,其设置在所述推动座的左端且与所述分离孔对正;
U型定位套,其架设在所述壳腔内且位于所述分离座的上方,该U型定位套的开口朝向左边;
挡杆,其前端铰接于所述U型定位套的前侧壁的左端;
连接板,其下端固定在所述推动座上;
限位板,其右端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挡杆的后端托设在该限位板的左部,且该限位板设置有一位于所述挡杆的后端的右侧的掉落口;当所述推动座把所述分离刀向左推至穿过所述针头孔后,该限位板才向左移动到所述掉落口位于所述挡杆的后端的下方,以使所述挡杆的后端从所述掉落口向下掉落;以及
推杆,其右端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且该推杆高于所述U型定位套;当所述推动座向左移动至所述挡杆的后端从所述掉落口向下掉落后,该推杆的左端才向左移动至所述U型定位套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器的针头与针筒的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刀的左端设置有两个前后相对分布的脱针杆,两个所述脱针杆之间的距离大于注射器的针筒的连接管的直径且小于针头的上端的直径,且每个所述脱针杆的左端面为一自左至右向下倾斜的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器的针头与针筒的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左侧为一自右至左向下倾斜的斜坡,所述分离座设置在所述斜坡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器的针头与针筒的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为气缸、液压缸或者电动推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器的针头与针筒的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低于所述U型定位套,所述U型定位套的开口大小能够调整,且所述挡杆为伸缩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器的针头与针筒的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腔设置有位于所述支撑板的左下方的针筒收集桶,所述针头腔设置有位于所述引导孔的下方的针头收集桶。
CN201910660647.XA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注射器的针头与针筒的分离回收装置 Withdrawn CN1102699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60647.XA CN110269981A (zh)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注射器的针头与针筒的分离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60647.XA CN110269981A (zh)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注射器的针头与针筒的分离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9981A true CN110269981A (zh) 2019-09-24

Family

ID=67964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60647.XA Withdrawn CN110269981A (zh)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注射器的针头与针筒的分离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69981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31746A (zh) * 2020-04-15 2020-08-14 许明福 一种废弃医疗注射器毁形回收设备
CN111569196A (zh) * 2020-05-18 2020-08-25 陈太兰 一种医疗针头收集装置
CN111729155A (zh) * 2020-06-17 2020-10-02 泉州市景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注射器针头分离回收箱
CN113082389A (zh) * 2021-03-22 2021-07-09 莫利生 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脱离设备
CN115068749A (zh) * 2022-06-13 2022-09-20 成都工业学院 一种自动分离和收集注射器针头针筒的装置
CN116117478A (zh) * 2023-02-20 2023-05-16 侯丽 一种抽积液用针筒破碎回收机器及回收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31746A (zh) * 2020-04-15 2020-08-14 许明福 一种废弃医疗注射器毁形回收设备
CN111531746B (zh) * 2020-04-15 2022-01-28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一种废弃医疗注射器毁形回收设备
CN111569196A (zh) * 2020-05-18 2020-08-25 陈太兰 一种医疗针头收集装置
CN111729155A (zh) * 2020-06-17 2020-10-02 泉州市景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注射器针头分离回收箱
CN111729155B (zh) * 2020-06-17 2021-12-24 朱言丽 一种注射器针头分离回收箱
CN113082389A (zh) * 2021-03-22 2021-07-09 莫利生 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脱离设备
CN115068749A (zh) * 2022-06-13 2022-09-20 成都工业学院 一种自动分离和收集注射器针头针筒的装置
CN116117478A (zh) * 2023-02-20 2023-05-16 侯丽 一种抽积液用针筒破碎回收机器及回收方法
CN116117478B (zh) * 2023-02-20 2023-08-25 侯丽 一种抽积液用针筒破碎回收机器及回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69981A (zh) 一种注射器的针头与针筒的分离回收装置
CN111453671B (zh) 一种用于安瓿瓶配药机器人的切割装置
CN202740059U (zh) 一种采用新型钳口闭合机构的直线切割缝合器
CN107773274A (zh) 螺旋软组织活检针
CN205019120U (zh) 一种乳腺外科用肿瘤抓取装置
CN209123085U (zh) 一种医用利器盒
CN103829987B (zh) 腔镜下可一次性闭合肠管的直线切割闭合器
CN206534663U (zh) 螺旋软组织活检针
CN213283427U (zh) 一种新型利器盒
CN102160805A (zh) 具有切割功能的神经剥离器
CN208958248U (zh) 一种椎间孔镜用大范围骨铲
CN211704766U (zh) 一种清创辅具
CN212996666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的具有保险机构的包皮切割吻合器
CN205132202U (zh) 一种便于拔针头的利器盒箱
CN209871352U (zh) 一种锐器盒
CN206486272U (zh) 一种安瓿瓶开启器
CN213852527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锐器筒
CN110403679A (zh) 一种整形美容用的手术刀装置
CN202776516U (zh) 经椎管内髓核摘除工作套管
CN220110210U (zh) 一种利器盒
CN214970403U (zh) 一种具有旋转切割功能的医用利器盒
CN208607155U (zh) 一种儿童肾穿刺组织观察装置
CN215351268U (zh) 一种重症护理利器收集装置
CN214632337U (zh) 医用锐器盒
CN219480236U (zh) 一种保护骨膜的截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