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68791A - 用于无线网络的连接设置恢复 - Google Patents

用于无线网络的连接设置恢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68791A
CN110268791A CN201680092079.2A CN201680092079A CN110268791A CN 110268791 A CN110268791 A CN 110268791A CN 201680092079 A CN201680092079 A CN 201680092079A CN 110268791 A CN110268791 A CN 1102687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equipment
wave beam
base station
preferred downlink
random ac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9207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68791B (zh
Inventor
J·V·卡萨莱南
T·科斯克拉
S·H·特蒂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Technologies Oy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Technologies O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Technologies Oy filed Critical Nokia Technologies Oy
Publication of CN1102687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87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687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87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4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uplink, i.e. towards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8Management of setup rejection or fail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技术包括:通过用户设备确定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通过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对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指示;通过用户设备从所述基站接收临时配置信息,该临时配置信息至少用于在报告更新的或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时使用;检测到用户设备没有接收到来自基站的、指示连接已经在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基站之间被建立的连接响应消息;通过所述用户设备确定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响应于该检测并且至少部分地基于临时配置信息,通过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去往基站的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指示;以及,经由所述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接收来自基站的连接响应消息。

Description

用于无线网络的连接设置恢复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通信。
背景技术
通信系统可以是支持两个或多个节点或设备(诸如,固定或移动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的设施。可以在有线或无线载波上承载信号。
蜂窝通信系统的示例是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标准化的架构。该领域中的最新开发通常被称为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无线电接入技术的长期演进(LTE)。E-UTRA(演进的UMTS地面无线电接入)是用于移动网络的3GPP长期演进(LTE)升级路径的空中接口。在LTE中,被称为增强型节点AP(eNB)的基站或接入点(AP)在覆盖区域或小区内提供无线接入。在LTE中,移动设备或移动站被称为用户设备(UE)。LTE包括许多改进或发展。
例如,无线运营商(carrier)面临的全球带宽短缺已经推动考虑未充分利用的毫米波(mmWave)频谱以用于未来的宽带蜂窝通信网络。mmWave(或极高频率)可以例如包括30与300吉赫兹(GHz)之间的频率范围。例如,该频带中的无线电波可以具有10毫米至1毫米的波长,从而将其命名为毫米频带或毫米波。在未来几年内,无线数据量将很有可能显著增加。已经使用各种技术来尝试解决该挑战,包括获得更多频谱,具有更小的小区大小以及使用支持更大比特/s/Hz的改进技术。可以被用于获得更多频谱的一个要素是移动到6GHz以上的更高频率。对于第五代无线系统(5G),已经提出了用于部署采用mmWave无线电频谱的蜂窝无线电设备的接入架构。还可以使用其它示例频谱,诸如,厘米波(cmWave)无线电频谱(3至30GHz)。
MIMO(多输入多输出)是用于无线通信的天线技术,其中在源(发射器)和目的地(接收器)处使用多根天线以便减少误差和/或提高数据速度。
发明内容
根据示例实现,方法可以包括:通过用户设备确定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通过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对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指示;通过用户设备从基站接收临时配置信息,该临时配置信息至少用于在报告更新的或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时使用;检测到用户设备没有接收到来自基站的、指示连接已经在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被建立的连接响应消息;通过用户设备确定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响应于检测并且至少部分地基于临时配置信息,通过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去往基站的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指示;以及,经由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接收来自基站的连接响应消息。
根据示例实现,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至少一个存储器,至少一个存储器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在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装置:通过用户设备确定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通过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对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指示;通过用户设备从基站接收临时配置信息,该临时配置信息至少用于在报告更新的或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时使用;检测到用户设备没有接收到来自基站的、指示连接已经在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被建立的连接响应消息;通过用户设备确定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响应于检测并且至少部分地基于临时配置信息,通过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去往基站的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指示;以及,经由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接收来自基站的连接响应消息。
根据示例实现,装置包括:用于通过用户设备确定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部件;用于通过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对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指示的部件;用于通过用户设备从基站接收临时配置信息的部件,该临时配置信息至少用于在报告更新的或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时使用;用于检测到用户设备没有接收到来自基站的、指示连接已经在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被建立的连接响应消息的部件;用于通过用户设备确定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部件;用于响应于检测并且至少部分地基于临时配置信息,通过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去往基站的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指示部件;以及用于经由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接收来自基站的连接响应消息的部件。
根据示例实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并且存储可执行代码,该可执行代码在由至少一个数据处理装置执行时被配置为使得至少一个数据处理装置执行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用户设备确定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通过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对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指示;通过用户设备从基站接收临时配置信息,该临时配置信息至少用于在报告更新的或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时使用;检测到用户设备没有接收到来自基站的、指示连接已经在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被建立连接响应消息;通过用户设备确定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响应于检测并且至少部分地基于临时配置信息,通过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去往基站的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指示;以及经由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从基站接收连接响应消息。
根据示例实现,方法可以包括:通过用户设备确定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以及与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相关联的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作为第一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通过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以向基站指示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作为第一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通过用户设备从基站接收竞争解决消息;基于竞争解决消息启动定时器;通过用户设备确定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以及与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相关联的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检测定时器的到期,而用户设备没有接收到来自基站的、指示连接已经在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建立被建立的连接响应消息;作为第二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响应于检测,通过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以指示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以及,经由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接收来自基站的连接响应消息。
根据示例实现,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至少一个存储器,至少一个存储器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在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装置:作为第一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通过用户设备确定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以及与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相关联的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通过用户设备项基站发送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以向基站指示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作为第一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通过用户设备从基站接收竞争解决消息;基于竞争解决消息启动定时器;通过用户设备确定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以及与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相关联的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检测定时器的到期,而用户设备没有接收到来自基站的、指示连接已经在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被建立的连接响应消息;作为第二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响应于检测,通过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以指示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以及,经由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接收来自基站的连接响应消息。
根据示例实现,装置包括:用于通过用户设备确定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以及与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相关联的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的部件;用于通过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作为第一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以向基站指示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部件;用于通过用户设备从基站接收作为第一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的竞争解决消息的部件;用于基于竞争解决消息启动定时器的部件;用于通过用户设备确定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以及与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相关联的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的部件;用于检测定时器的到期,而用户设备没有接收到来自基站的、指示连接已经在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被建立的连接响应消息的部件;用于作为第二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响应于检测,通过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以指示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部件;以及,用于经由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从基站接收连接响应消息的部件。
根据示例实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并且存储可执行代码,该可执行代码在由至少一个数据处理装置执行时被配置为使至少一个数据处理装置执行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用户设备确定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以及与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相关联的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作为第一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通过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以向基站指示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作为第一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通过用户设备从基站接收竞争解决消息;基于竞争解决消息启动定时器;通过用户设备确定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以及与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相关联的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检测定时器的到期,而用户设备没有接收到来自基站的、指示连接已经在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建立被建立的连接响应消息;作为第二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响应于检测,通过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以指示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以及,经由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接收来自基站的连接响应消息。
在下面的附图和说明书中陈述实现的一个或多个示例的细节。其它特征将通过说明书和附图以及权利要求而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示例实现的无线网络的框图。
图2是根据示例实现的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示意图。
图3是图示了根据示例实现的用户设备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4是图示了根据示例实现的用户设备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示例实现的节点或无线站(例如,基站/接入点或移动站/用户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示例实现的无线网络130的框图。在图1的无线网络130中,用户设备131、132、133和135(也可以被称为移动站(MS)或用户设备(UE))可以与基站(BS)134(也可以称为接入点(AP)、增强型节点B(eNB)或网络节点)被连接(或通信)。接入点(AP)、基站(BS)或(e)节点B(eNB)的功能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由任何节点、服务器或主机执行,其可以被可操作地耦合到收发器,诸如,远程无线电头。BS(或AP)134在小区136内提供无线覆盖,包括向用户设备131、132、133和135提供无线覆盖。尽管仅四个用户设备被示出为连接或附接至BS 134,但是可以提供任何数目的用户设备。BS 134也经由S1接口151被连接到核心网150。这仅是无线网络的一个简单示例,并且可以使用其它的无线网络。
用户设备(用户终端、用户设备(UE))可以指代便携式计算设备,其包括在具有或不具有用户识别模块(SIM)的情况下进行操作的无线移动通信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型的设备:作为示例,移动站(MS)、移动电话、手机、智能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听筒、使用无线调制解调器的设备(警报器或测量设备等)、膝上型和/或触摸屏计算机、平板计算机、平板手机、游戏机、笔记本计算机和多媒体设备。应该了解的是,用户设备也可以是几乎独有的仅上行链路设备,其示例是将图像或视频剪辑加载到网络的相机或摄影机。
在LTE中(作为示例),核心网150可以被称为演进分组核心(EPC),其可以包括可以处理或协助用户设备在BS之间的移动/切换的移动管理实体(MME)、可以转发数据并且控制BS与分组数据网络或互联网之间的信号的一个或多个网关以及其它控制功能或块。
各种示例实现可以被应用于各种无线技术或无线网络,诸如,LTE、LTE-A、5G、cmWave和/或mmWave频带网络或者任何其它无线网络。LTE、5G、cmWave和mmWave频带网络仅被提供作为说明性示例,并且各种示例实现可以应用于任何无线技术/无线网络。
例如,各种示例实现可以涉及5G无线接入系统(或其它系统),根据说明性示例实现,其支持大规模MIMO(多输入多输出)并且针对在高载波频率(举例来说,诸如cmWave频率(例如从3GHz向上的)或mmWave频率)下进行操作而被优化。这些说明性系统的典型特征在于需要高天线增益以补偿增加的路径损耗,以及需要高容量和高频谱效率以对不断增加的无线流量进行响应。根据示例实现,例如,可以通过在接入点(AP)/基站(BS)和/或用户设备处引入大规模(多元件)天线阵列以及经由波束形成而对应产生的天线增益来补偿在较高载波频率处所增加的衰减。频谱效率通常可以利用系统可以支持的若干空间流而改善,并且因此随着BS处的天线端口的数目而改善。根据示例实现,空间复用可以包括MIMO无线通信中的传输技术,以从多个发射天线中的每个发射天线传输独立且单独编码的数据信号(所谓的流)。
例如,针对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MIMO)系统,通常可以在发射器和/或接收器(例如在基站/接入点或其它网络节点处)使用大数目的天线元件。M-MIMO通常可以具有更多空间链路/层并且提供更多空间自由度。在说明性示例中,利用设计良好的天线权重,MIMO或MIMO发射器可以生成具有良好空间分离的相对较窄的波束。因此,这种发射器可以实现更大的波束形成增益,减小空间干扰范围并且获得更大的多用户空间复用增益。与其它系统相比,MIMO或M-MIMO系统在数据速率和链路可靠性方面通常可以具有更佳性能。
例如,如图1所示,为了覆盖小区,需要多个波束。然而,在许多情况下,在相同时间仅波束的子集可以是活动的,例如以减少成本和复杂性。不同的收发器架构可以被用于5G无线接入系统:数字、模拟或所谓的混合,其利用数字基带处理(诸如MIMO多输入多输出和/或数字预编码)的混合。尽管可以在模拟波束形成(完全模拟或混合收发器)的上下文中讨论示例实现的一些方面,但是应该了解的是,这些方法和示例实现也适用于数字波束形成收发器架构。
根据示例实现,为了补偿在较高频率上操作时的增加路径损耗,波束形成对于提供小区覆盖是必要的。前述收发器架构允许根据成本和复杂性限制在5G无线电系统中实现波束形成。作为示例,可以通过使用全数字架构来实现被部署到较低频率(~6GHz)的系统,并且可以通过使用混合架构或甚至全模拟架构来实现被部署到更高频率的系统,其中小区覆盖所需的天线元件可以介于数十个到数百个的范围内。
在5G中,可以引入所谓的波束扫描(扫描子帧或同步信号突发(SS突发))以提供具有波束形成的公共控制信道信令的覆盖。扫描子帧/SS突发可以包括SS块块(SSB),其中单个SS块利用活动波束的集合来覆盖该小区的特定区域。覆盖所需小区区域所需的波束总数通常远大于BS/AP能够形成的并发活动波束的数量。因此,BS/AP需要通过激活每个SSB上的不同波束集合来在时域中扫过小区覆盖区域。
因此,可以执行波束扫描以在时域中生成或激活多个波束集合中的每个波束集合,以便跨校区传输信号。例如,一次仅一个波束可以是活动的,或者进波束集合(例如,3个波束、4个波束、6个波束或一些其它数量的波束)可以以是活动的。通常,仅一次针对一个波束集合或针对一个SS块,各种控制信号(诸如,同步信号(SS)、特定于波束的参考信号(RS)、物理广播信道(PBCH)、PBCH解调参考信号(PBCH-DMR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特定于波束的CSI-RS、移动参考信号(MRS)等)可以由BS 134来传输。在一个示例中,SS可以包括主SS(PSS)、辅SS(SSS)和附加SS,诸如,TSS/ESS(第三同步信号、扩展同步信号)。尽管PSS和SSS可以对小区身份(诸如,PCI、物理小区ID)进行编码,而附加SS可以对SS块标识符进行编码。因此,作为说明性示例,针对BS 134示出了一个波束集合或SS块(SSB1),包括波束1、波束2和波束3。BS 134还可以提供其它波束集合或SS块。例如,BS 134可以跨每个波束或者每个波束集合或SS块进行扫描。因此,例如SS块1(SSB1)可以包括在波束1、波束2和波束3中的每个波束上被同时传输的同步信号。在BS 134扫描周围时,同步信号可以被传输以用于其它SS块。备选地,BS可以一次仅在一个波束上传输控制信号,诸如,同步信号。备选地,SS块可以包括特定于波束参考信号,使得UE能够区分和测量特定SS块中的不同波束。在一个示例中,SS块的不同信号可以以不同方式传输:SS/PBCH或其它信号可以使用SS块的所有波束传输,而特定于波束信号使用单独波束传输。
根据示例实现,用户设备132可以测量多个波束中的每个波束,并且确定由BS 134应用的最佳或优选的下行(DL)传输波束/SS块。例如,用户设备可以针对波束或非特定于波束的信号(例如,参考信号、同步信号(例如,SS)或其它控制信号)中的每个测量信号强度、幅度或其它信号特性,然后可以确定最佳DL传输波束或者备选的最佳SS块。根据示例实现,例如,用户设备132可以向BS 134发送波束报告以指示最佳或优选波束或者最佳或优选的波束集合或SS块。然后,BS 134使用这样经标识的(多个)优选波束来向用户132进行。然而,例如,在以相对较高的频率操作的5G或其它无线系统中,针对用户设备132的优选波束可以非常快速地变化(例如,基于用户设备移动或旋转),这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导致BS 134使用非优选波束来将数据或控制信号传输给用户设备132,这可能会导致用户设备无法接收或解码接收到的信息。
图2是根据示例实现的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200的示意图。随机接入过程200包括四步过程。根据示例实现,可以为多个波束中的每个波束提供(多个)随机接入前导码。因此,用户设备可以通过传输与这种优选DL传输波束相关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来向BS指示优选波束。根据示例实现,用户设备可以确定优选DL传输波束(基于从他们的BS 134接收到的针对多个波束中的每个波束的信号),然后选择与这种优选或最佳DL波束相关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在一个又一示例中,(多个)RA(随机接入)前导码可以与特定的SS块相关联,而不是与SS块的个体波束相关联。在这种情况下,BS可以通过确定哪个波束接收到最强的RA前导码信号来确定最佳DL波束。然后,BS可以进一步将其传送给UE。在DL与UL信道之间被假设互易的情况下,最佳DL传输波束也可以是最佳UL接收波束。在非互易假设的情况下,RA(随机接入)过程也可以被用于标识最佳UL波束。
关于图2,在消息1处,用户设备132发送与优选DL传输波束相关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在消息2处,BS 134然后可以发送随机接入响应,例如,其可以包括定时提前、被指派给用户设备132(以标识小区内的用户设备132)的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或者临时小区特定RNTI(TC-RNTI)),以及指示用于向BS 134进行传输的上行链路资源的上行链路授权。在消息3处,用户设备132基于上行链路授权、经由被分配给用户设备132的资源将信息发送到BS 134。例如,空闲模式UE可以发送连接请求以指示用户设备具有要传输的数据。在消息4处,BS 134可以发送包括用户设备的RNTI的竞争解决消息,其确认在由用户设备132传输的随机接入前导码与由另一用户设备传输的随机接入前导码之间不存在冲突(例如,在两个用户设备传输相同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情况下可能发生冲突)。如果已经在用户设备132与BS 134之间建立了连接,则消息4(竞争解决消息)可以包括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建立(或者连接恢复或连接重建)消息,例如,确认已经建立连接并且可以提供波束跟踪参数的RRCConnectionSetup消息,例如,以允许用户设备132搜索和找到或者监测更好的优选波束(DL传输波束),然后向BS 134报告该更新的优选波束。
然而,可能存在可以延迟RRC连接建立(或者连接恢复或连接重建或其它连接响应)消息的传输的情况。例如,在5G中,BS功能可以分成两个实体,例如,包括RRC(无线电资源控制)实体和被提供在中央单元内(例如,基于云的BS内)的PDCP(分组数据控制协议)实体,同时在每个分布式单元处提供其它BS相关功能,诸如,RLC(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MAC(介质访问控制)实体和PHY(物理层)实体。因此,在一些情况下,中央单元与每个分布式单元之间的延迟可以至少在一些情况下导致向分布式单元传递RRC连接响应(例如,RRC连接建立消息、RRC连接恢复消息、…)的延迟,例如,使得可以在没有包括波束跟踪参数的RRC连接响应(例如,RRC连接建立消息)的情况下将竞争解决消息(图2中的消息4)传输给用户设备132。这可能是BS为了尽早解决随机接入过程中的可能竞争而需要的。
如上面提到的,针对5G网络,优选波束或最佳波束(由BS 134应用的优选下行链路传输波束)可以被快速改变。因此,例如用于用户设备132的优选DL传输波束可以改变,例如,在接收到竞争解决消息(消息4)之后以及在用户设备132仍在等待接收通常可以包括波束跟踪参数的连接响应消息(例如,RRC连接建立消息或RRC连接恢复或其它连接响应消息)时,用于用户设备132的优选下行链路传输波束可以变化。因此,例如,当BS 134最终将连接响应消息传输给用户设备132时,可以使用先前的优选DL传输波束(不再是用于用户设备的优选波束)来将连接响应消息从BS 134发送到用户设备132。因此,由于用户设备132尚未执行波束跟踪(测量和比较波束,并且如果需要的话,经由到BS 134的波束报告更新其优选波束),由于尚未经由连接响应接收到波束跟踪参数,因此BS 134经由非优选波束发送延迟的连接响应消息。因此,例如,这通常可能阻止用户设备对连接响应消息进行成功地解码,然后用户设备132可以启动与BS 134的第二(或新的)随机接入过程。因此,描述了各种示例技术以允许用户设备测量和报告更新的优选波束,例如,即使在延迟的连接响应消息的情况下。
根据示例实现,用户设备可以确定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并且可以向BS报告该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例如,用户设备可以通过发送与第一优选DL波束相关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或者可以被用于传送该第一优选DL波束的其它技术来报告第一优选DL波束。用户设备然后可以从BS接收临时配置信息。根据示例实现,通过用户设备/UE接收到的临时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两个信息项中的一个或两个:1)被指派给用户设备的RNTI,其在来自BS的随机接入响应内被提供,或者2)被临时指派给用户设备的资源信息,其标识用于报告第二由选DL波束或更新的优选DL波束的资源。例如,资源信息可以是调度请求(SR)以允许用户设备报告优选DL波束或者允许用户设备请求资源以发送波束报告来标识一个或多个优选波束或波束集合。在一些示例实现/实施例中,临时配置信息可以包括1)和2)两者。
根据示例实现,用户设备/UE应该接收临时配置信息或者至少资源信息(上面的信息项2))以及竞争解决消息(下面描述的),使得多个UE将不使用相同的波束管理信息。
根据示例实现,用户设备然后可以接收竞争解决消息(例如,消息4),但是没有连接响应(例如,RRC连接建立)消息。响应于接收到竞争解决消息和/或检测到没有被接收的连接响应消息,用户设备可以发起连接建立定时器。在连接建立定时器到期时,用户设备然后可以确定第二(或更新的)优选DL波束,然后可以将该第二优选DL波束传送给BS(假设未接收到连接响应),例如,通过:1)执行第二随机接入过程,包括发送与第二优选DL波束相关联的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例如,作为第二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以及,发送第二随机接入过程内的、经由第一随机接入过程获得的RNTI以向BS标识用户设备;或者2)通过经由资源(例如,调度请求)或经由响应于经由SR或资源发送请求而获得的资源发送波束报告来发送对第二DL波束或更新的优选DL波束的指示。因此,配置信息可以被用于将更新的或第二优选DL传输波束发送或传送给BS。
一旦BS已经接收到对用于用户设备的更新的或第二优选DL波束的指示,则BS可能能够经由更新的DL传输波束或第二优选DL传输波束向用户设备发送连接响应(例如,RRC连接建立或RRC连接恢复消息),使得用户设备将能够对接收到的连接响应进行解码(例如,因为连接响应将与用户设备的当前优选DL传输波束一起发送)。备选地,不是等待定时器(例如,连接建立定时器)到期,用户设备可以简单地测量来自BS的波束(例如,使用默认波束跟踪参数集),并且然后必要时可以向BS报告更新的或第二优选DL传输波束(例如,没有等待定时器到期)。在一个示例实现中,定时器被配置为具有零或‘0ms’的值,其可以向UE指示其应该立即执行波束跟踪并且根据波束跟踪参数指示备选的优选波束(例如,基于默认的波束跟踪参数集),诸如新的优选波束应该优于旧的优选波束的偏移(或门限值)。
各种示例实现可以被用于引起或触发用户设备/UE执行波束跟踪并且发送更新的优选DL波束,其中一些实现可以等待定时器到期,而其它示例实现可以针对UE提供立即开始或继续波束跟踪。例如,在第一选项中,UE将立即(例如,在接收到竞争解决消息4之后或者可能在整个随机接入过程中连续地)启动波束跟踪,并且如果这被找到,则发送对第二优选波束的指示。在另一选项中,UE可以在执行波束跟踪并且将更新的/第二优选DL传输波束指示发送给BS之前等待连接建立定时器到期。UE的确切操作可以基于在竞争解决消息中接收到的配置,可以基于指明的默认配置,或者可以基于在小区中针对所有UE共同信号通知的配置,例如,经由系统信息。
在一个选项中,这些选项可以并行运行,其中如果第二最佳波束变得比第一最佳波束更好地偏移或者第一最佳波束变得低于绝对门限值而第二最佳波束仍然高于门限值,则UE可以忽略定时器到期。
图3是图示了根据示例实现的用户设备的操作的流程图。操作310包括通过用户设备确定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操作320包括通过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对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指示。操作330包括通过用户设备从基站接收临时配置信息,该临时配置信息至少用于在报告更新的或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时使用。操作340包括检测到用户设备没有接收到来自基站的、指示连接已经在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被建立的接收到连接响应消息。操作350包括通过用户设备确定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操作360包括响应于检测并且至少部分地基于临时配置信息,通过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对基站的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指示。操作370包括经由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接收来自基站的连接响应消息。
根据图3的方法的示例实现,临时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被指派给用户设备的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以及,被临时指派给用户设备的资源信息,该资源信息标识用于向基站报告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资源。
根据图3的方法的示例实现,临时配置信息可以包括:被指派给用户设备的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该方法进一步包括:通过用户设备从基站接收第一随机接入过程内的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以及,通过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第二随机接入过程内的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该第二随机接入过程被用于向基站发送或报告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
根据图3的方法的示例实现,临时配置信息包括:被临时指派给用户设备的资源信息,该资源信息标识用于将由用户设备使用来向基站报告或发送对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指示的调度请求或其它上行链路资源的资源。
根据图3的方法的示例实现,资源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特定于用户设备的临时调度请求(SR)资源,以允许用户设备请求用于报告波束报告的上行链路授权;以及,临时调度请求(SR)资源,该临时SR资源包括用户设备可以使用来标识一个或多个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多个特定于波束的资源。
根据图3的方法的示例实现,发送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指示包括:作为第一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发送与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相关联的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以向基站指示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发送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指示包括:响应于检测,通过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与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相关联的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作为第二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以指示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并且其中,作为第二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由用户设备经由第一随机接入过程获得的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被发送到基站。
根据图3的方法的示例实现,并且进一步包括:作为第一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通过用户设备从基站接收竞争解决消息;基于竞争解决消息启动定时器;检测定时器的到期,而用户设备没有接收到来自基站的、指示连接已经在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被建立的连接响应消息;并且其中,发送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包括:作为第二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响应于检测,通过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以指示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
根据图3的方法的示例实现,接收临时配置包括通过用户设备从基站接收资源配置,该资源配置指示将由用户设备使用来报告一个或多个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上行链路资源,并且该方法进一步包括:通过用户设备从基站接收竞争解决消息;基于竞争解决消息启动定时器;直至定时器到期或者直至接收到来自基站的、指示连接已经在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被建立的连接响应消息,通过用户设备经由上行链路资源向基站发送指示一个或多个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一个或多个波束报告。
根据图3的方法的示例实现,用于报告波束报告的上行链路资源包括特定于用户设备的临时调度请求资源,以允许用户设备请求用于报告波束报告的上行链路授权。
根据图3的方法的示例实现,用于报告波束报告的上行链路资源包括临时调度请求资源,该临时调度请求资源包括用户设备可以使用来标识一个或多个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多个特定于波束的资源。
根据图3的方法的示例实现,并且进一步包括:在没有接收到连接响应消息的情况下,通过用户设备经由来自基站的竞争解决消息接收包括门限值的默认波束跟踪参数集;其中确定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包括基于默认波束跟踪参数集确定作为比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更优的门限值的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并且其中,向基站发送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指示包括:通过经由被分配给用户设备的上行链路资源发送与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相关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或者对第二下行链路波束的指示,来通过用户设备发送对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指示。
根据图3的方法的示例实现,确定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包括:通过用户设备执行针对一个或多个下行链路波束的波束级测量。
根据图3的方法的示例实现,确定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包括:通过用户设备执行针对一个或多个波束集合中的每个波束集合的波束集合测量;通过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对优选下行链路波束集合的指示;以及,通过用户设备从基站接收优选下行链路波束集合内的、向基站所指示的对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指示。
根据示例实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并且存储可执行代码,该可执行代码在由至少一个数据处理装置执行时被配置为使得至少一个数据处理装置执行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用户设备确定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通过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对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指示;通过用户设备从基站接收临时配置信息,该临时配置信息至少用于在报告更新的或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时使用;检测到用户设备没有接收到来自基站的、指示连接已经在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被建立的连接响应消息;通过用户设备确定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响应于检测并且至少部分地基于临时配置信息,通过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对基站的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指示;以及经由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接收来自基站的连接响应消息。
根据另一示例实现,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至少一个存储器,至少一个存储器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在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装置:通过用户设备确定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通过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对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指示;通过用户设备从基站接收临时配置信息,该临时配置信息至少用于在报告更新的或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时使用;检测用户设备没有接收到来自基站的、指示连接已经在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被建立的连接响应消息;通过用户设备确定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响应于检测并且至少部分地基于临时配置信息,通过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对基站的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指示;以及经由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接收来自基站的连接响应消息。
根据该装置的示例实现,临时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被指派给用户设备的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以及被临时指派给用户设备的资源信息,该资源信息标识用于向基站报告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资源。
根据该装置的示例实现,临时配置信息包括:被指派给用户设备的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以及计算机指令进一步使得该装置:通过用户设备从基站接收第一随机接入过程内的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以及,通过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第二随机接入过程内的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该第二随机接入过程被用于向基站发送或报告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
根据该装置的示例实现,临时配置信息包括:被临时指派给用户设备的资源信息,该资源信息标识用于将由用户设备使用来向基站报告或发送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指示的调度请求或其它上行链路资源的资源。
根据该装置的示例实现,资源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特定于用户设备的临时调度请求(SR)资源,以允许用户设备请求用于报告波束报告的上行链路授权;以及临时调度请求(SR)资源,该临时SR资源包括用户设备可以使用来标识一个或多个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多个特定于波束的资源。
根据该装置的示例实现,使得装置发送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指示包括:使得装置,作为第一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发送与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相关联的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以向基站指示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使得装置发送对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指示包括:使得装置,作为第二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响应于检测,通过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与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相关联的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以指示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并且其中,作为第二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由用户设备经由第一随机接入过程获得的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被发送给基站。
根据该装置的示例实现,并且进一步使得该装置:作为第一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通过用户设备从基站接收竞争解决消息;基于竞争解决消息启动定时器;检测定时器的到期,而用户设备没有接收到来自基站的、指示连接已经在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被建立的连接响应消息;并且其中,使得装置发送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包括:使得装置,作为第二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响应于检测,通过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以指示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
根据该装置的示例实现,其中使得装置接收临时配置包括:使得装置通过用户设备从基站接收资源配置,该资源配置指示将由用户设备使用来报告一个或多个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上行链路资源;以及,计算机指令进一步使得该装置:通过用户设备从基站接收竞争解决消息;基于竞争解决消息启动定时器;以及直至定时器到期或者直至接收到来自基站的、指示连接已经在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被建立的连接响应消息,通过用户设备经由上行链路资源向基站发送指示一个或多个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一个或多个波束报告。
根据该装置的示例实现,用于报告波束报告的上行链路资源包括特定于用户设备的临时调度请求资源,以允许用户设备请求用于报告波束报告的上行链路授权。
根据该装置的示例实现,用于报告波束报告的上行链路资源包括临时调度请求资源,该临时调度请求资源包括用户设备可以使用来标识一个或多个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多个特定于波束的资源。
根据该装置的示例实现,计算机指令进一步使得该装置:在没有接收到连接响应消息的情况下,通过用户设备经由来自基站的竞争解决消息接收包括门限值的默认波束跟踪参数集;其中使得装置确定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包括使得装置基于默认波束跟踪参数集确定作为比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更优的门限值的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并且其中,使得装置向基站发送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指示包括使得装置通过经由被分配给用户设备的上行链路资源发送与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相关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或者第二下行链路波束的指示,来通过用户设备发送对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指示。
图4是图示了根据示例实现的用户设备的操作的流程图。操作410包括通过用户设备确定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以及与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相关联的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操作420包括,作为第一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通过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以向基站指示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操作430包括:通过用户设备从基站接收竞争解决消息,作为第一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操作440包括基于竞争解决消息启动定时器。操作450包括通过用户设备确定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以及与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相关联的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操作460包括:检测定时器的到期,而用户设备没有接收到来自基站的、指示连接已经在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被建立的连接响应消息。操作470包括,作为第二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响应于检测通过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以指示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以及,操作480包括经由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接收来自基站的连接响应消息。
根据图4的方法的示例实现,该方法进一步包括:通过用户设备从基站接收第一随机接入过程内的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以及,通过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第二随机接入过程内的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以向基站标识用户设备。
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至少一个存储器,至少一个存储器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在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装置:通过用户设备确定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以及与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相关联的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作为第一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通过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以向基站指示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作为第一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通过用户设备从基站接收竞争解决消息;基于竞争解决消息启动定时器;通过用户设备确定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以及与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相关联的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检测定时器的到期,而用户设备没有接收到来自基站的、指示连接已经在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被建立的该连接响应消息;作为第二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响应于检测,通过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以指示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以及,经由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接收来自基站的连接响应消息。
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并且存储可执行代码,该可执行代码在由至少一个数据处理装置执行时被配置为使得至少一个数据处理装置执行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用户设备确定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以及与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相关联的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作为第一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通过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以向基站指示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作为第一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通过用户设备从基站接收竞争解决消息;基于竞争解决消息启动定时器;通过用户设备确定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以及与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相关联的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检测定时器的到期,而用户设备没有接收到来自基站的、指示连接已经在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被建立的连接响应消息;作为第二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响应于检测,通过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以指示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以及,经由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接收来自基站的连接响应消息。
根据示例实现,针对高频(HF)随机接入过程,用户设备(或UE)可以选择最强的DL波束,并且基于此选择对应的RACH前导码(步骤1,图2)(DL波束与RACH前导码之间存在预关联,所以通过发送特定RACH前导码,特定/最佳DL波束被标识)。以此方式,BS/NB具有确定它应该向哪里(哪个(多个)波束方向)发送随机接入响应/RAR(步骤2,图2)的方式。然后,IDLE模式UE将在图2的步骤3中发送RRCConnectionRequest(UE ID和连接原因,例如,UE具有一些数据),并且NB/BS将在图2的步骤4中利用RRCConnectionSetup消息(或其它连接响应)进行响应,或者然后NB可以使用早期竞争解决并且仅在没有RRCConnectionSetup消息的情况下在步骤4中发送竞争解决(UE ID)(在这种情况下,省略连接响应或者延迟)。
UE/用户设备可以在发送RRCConnectionRequest之后使用T300定时器来监督RRC连接建立,即,如果T300定时器到期,则UE RRC层将发布RRC连接建立为失败。例如,UE可以在发送RRC连接请求时设置T300定时器-例如,大约1秒,并且UE等待RRC连接建立;例如,如果T300定时器到期,则UE再次发送RRC连接请求消息。此外,UE在MAC层处附加地使用mac-ContentionResol utionTimer来监督一个随机接入过程尝试的成功,即,在图2中的步骤3与步骤4之间的时间。作为示例,用于mac-ContentionResoluti onTimer的典型值可以以子帧的数目(sf)来表示,例如,32sf,这在LTE系统的情况下变为32ms,并且在一些5G系统的情况下变为6.4ms,因为它们可以采用0.2ms子帧长度。例如,当UE首次接收到RA响应并且UE将MAC层ID发送给BS时,UE的MAC层将U E ID/RNTI发送给BS,并且设置该竞争解决定时器;UE的MAC层正在等待接收消息4,包括连接响应-指示该RA过程被完成并且连接建立被完成。
经由随机接入过程的RRC连接建立/恢复/激活过程可以由不同的定时器监督,即,T300和mac-ContentionResolutionTimer。例如,T300定时器可以是RRC级定时器:当UE发送RRC连接请求(包括在消息3中)时,设置定时器。竞争解决定时器(比T300定时器更短的定时器)-用于在等待消息4时UE被设置。在向BS发送消息3时,UE启动/开始竞争解决定时器;如果竞争解决定时器在UE接收到竞争解决消息(消息4)之前到期,则UE/MAC层重新启动具有相同小区的随机接入过程。竞争解决消息(消息4)指示不存在随机接入前导码冲突。消息4(图2)是MAC层消息-竞争解决消息(MAC层)可以在其中包括连接响应消息(例如,RRC连接建立消息)。
当UE在高频网络中发起对网络的随机接入过程时,其可能是在RACH之后、在UE接收连接响应(或RRC连接建立)消息之前,UE无线电状况立即改变,连接响应消息可能已经被延迟并且因此不与连接解决消息一起被包括。在建立的RRC连接期间,通过具有连续的下层L1/L2波束跟踪管理的窄波束和快速无线电状况变化,将能够将UE从一个波束快速地改变为另一波束-该跟踪可以由RRC信令来配置。然而,在随机接入过程期间,当波束跟踪/管理没有被配置有RRC信令(例如,由于延迟的连接响应消息而尚未接收到波束跟踪参数)时,波束同步(UE与BS之间)可能容易丢失,例如,波束跟踪尚未由每5G标准的网络配置,因为UE仍在等待连接建立消息(这通常可以包括波束跟踪参数)。各种示例实现涉及在UE接收到连接响应(例如,RRC连接建立)消息中的波束跟踪参数之前的UE处的波束跟踪。
然而,例如,在随机接入过程期间,UE仍然具有所指派的C-RNTI,所以PHY/MAC信令可以被用于在UE从BS/网络接收到连接响应消息之前确保波束同步。
该想法是在UE已经从BS/网络单独接收到竞争解决消息(消息4)而没有连接响应(例如,RRC连接建立消息)(这通常将包括波束跟踪参数)之后,在RRC连接建立/恢复/重新启动期间实现波束跟踪/管理。这可以利用许多不同的选项或备选实现来实现。例如,由于分割架构-网络在RRC级别可能尚未处理RRC连接请求消息,但是BS在没有RRC连接建立消息的情况下向UE发送消息4(竞争解决消息)。在处理RRC连接请求消息时可以延迟NW/BS处的RRC层,因此可以从消息4省略,这意味着将从消息4省略波束跟踪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从NW/BS接收到竞争解决消息时,UE将竞争解决声明为成功(UE接收到竞争解决消息4,但是不包括RRC连接建立消息)(即,UE停止并且和重置mac-ContentionResolution Timer)并且触发新定时器,其可以被称为连接建立定时器(在其没有接收到具有波束跟踪参数的RRC连接建立消息的情况下),这可以由NW/BS在竞争解决消息中配置(例如,在MAC控制元件中)或者经由UE在尝试接入之前/期间获取的系统信息。例如,针对该连接建立定时器的定时器值可以(远)小于T300,但是大于NW/B S分配和准备连接响应的估计时间(例如,向UE指示/确认RRC连接已经由BS/网络或者通过不同名称的其它/类似消息建立的RRC连接建立消息,其也将提供波束跟踪参数和RRC连接指示)。
因此,提供各种示例实现以在完成RRC连接建立之前允许波束跟踪,并且这可以增加RRC连接建立的成功率,例如,通过允许UE向BS提供更新的DL波束指示/波束报告。
根据示例实现,当UE等待来自BS/NW的RRC响应(RRC连接建立消息)时,UE还保持DL同步(保持其正在使用的相同DL波束),并且如果UE在新定时器到期之前没有接收到连接响应(并且UE没有接收到连接响应或RRC连接建立消息),则例如,UE可以试图找到最强的(或更新的)DL传输波束并且使用与BS的随机接入过程执行波束恢复(将该新的优选波束的指示或报告传送给BS)。UE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已经给定的竞争解决ID,例如,C-RNTI(这意味着网络可以基于先前传送给UE的C-RNTI来标识UE,并且UE再次开始随机接入过程,开始于步骤1,并且例如,在第一随机接入过程中指派给UE的RNTI在第二随机接入过程内在消息3(或其它消息)处被发送)。例如,还可以采用2步随机接入过程,例如,其中RNTI/C-RNTI可以在第二随机接入过程的第一消息中被重新发送给BS。2步随机接入过程或者备选的4步随机接入过程可以被用于所有随机接入过程,或者2步和4步RA过程可以被用户设备混合,例如,使用一些2步RA过程和一些4步RA过程。
一旦BS/网络接收到第二随机接入过程内的、与更新的或第二DL传输波束相关联的RACH前导码(消息1),并且BS针对UE发送RAR(消息2,在第二随机接入过程内),则UE在第二随机接入过程内利用作为消息3的C-RNTI来进行响应。当BS/网络接收到消息3时,BS知道这是UE尝试发送连接响应(RRC连接建立)消息但是无法接收响应(经由物理层HARQ信令或者RRC层确认信令,例如,利用RRCconnectioSetupComplete)。现在BS知道用于UE的最佳DL传输波束(基于传输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其指示该UE的更新的或第二优选DL传输波束),并且UE仍然在该小区中。BS/网络在竞争解决消息(第二随机接入过程内的消息4)内经由正确/更新的DL传输波束立即再次发送就绪连接响应(RRCConnectionsetup)消息。这应该提高成功率,因为UE现在将在测量最佳更新的DL传输波束之后接收并能够快速解码连接响应(RRC连接建立)消息。选项1(根据定时器周期更新):新定时器(连接建立定时器)到期,UE将根据最佳波束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即使它与先前的最佳波束相同。一旦指示新波束,则UE重新启动定时器并且重复动作,直到接收到连接建立。选项2(仅在最佳波束变化时更新:新定时器(连接建立定时器)到期,并且UE将基于来自BS/小区的同步信号已经标识新的最佳(更新的或第二优选DL传输)波束,并且发送与新的最佳DL传输波束相关联的新随机接入前导码)。
根据另一示例实现,为了进一步改进该过程(上述的),BS/网络可以配置用于UE的临时专用UL资源以发送UE的调度请求(用于UE的专用资源-类似于RACH前导码,但是发送具有1比特指示的调度请求,并且BS接收所设置的该特定于UE的SR-1比特)配置,直到新定时器到期。(该SR资源允许1比特指示发送调度请求以请求资源发送波束报告,或者SR可以是多比特SR以允许经由SR发送波束报告)。在一个选项中,SR配置(在竞争解决消息中发送,msg 4)与竞争解决消息一起作为MAC CE(MAC控制元件)而被提供。备选地,BS/NW可以主动地提供物理层信令中的SR资源以经由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比如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发送。在一个选项中,UE使用该临时SR,并且UE接收UL授权以提供波束报告来标识UE可以关于来自BS/小区的同步信号所检测的最佳波束或最佳波束集合,以便将波束报告发送给网络,以提供定期更新的波束报告。因此,UE可以经由SR或者经由发送SR获得的上行链路资源发送定期或周期性或频繁的波束报告。网络然后可以继续监测SR(经由SR获得的UL授权或SR本身发送的波束报告)并且知道用于用户设备的优选DL传输波束,并且BS可以直接经由正确的(或当前优选的)DL传输波束发送连接响应,例如,RRC连接建立消息。当NW在PUCCH中主动调度具有SR资源的UE时,UE指示它是否仍然在NW调度分配的相同波束方向上。在示例实现中,SR可以是特定于波束的-以指示具有与不同的最佳/优选波束相关联的不同资源的最佳波束。或者,SR配置可以标识将被用于SR的资源集合,并且包括这些资源是特定于波束的指示。要注意的是,专用UL资源可以是一次性资源分配或者备选的持久UL数据资源分配,与UE的SPS(半持久调度)授权一样(或类似甚或相同)。
在另一示例实现中,UE通过使用默认测量参数(例如,简单地进行波束测量,确定并向BS报告更新的优选或最佳DL传输波束,而不是在执行波束跟踪之前等待定时器到期)来执行基于UE事件的波束跟踪(波束测量和报告)。默认参数可以包括更高层滤波(滤波参数,例如,用于移动平均滤波,到触发器的时间)以及偏移参数和门限值以选择新的或更新的优选波束。作为示例,一个UE事件可以是备选波束在特定时间量内(例如,针对N-SS块周期或N毫秒)比当前使用的波束更优的“偏移”。备选地,这些参数可以由NW经由MAC CE(MAC控制元件)(例如,被包括在消息4内)通过明确性或使用指向默认配置的索引值来信号通知。在一个选项中,可以从所利用的IDLE模式测量参数缩放参数。UE将所选择的DL波束(RACH/随机接入过程)设置为服务波束,并且将备选的候选波束与服务波束进行比较。在备选波束变得偏移更优的情况下,UE发起基于SR或RACH的波束选择,其被用于将更新的优选波束传送给BS。因此,在该示例实现中,没有定时器是必要的,并且如果UE发现当前/先前的最佳波束不合适,则UE主动地向BS指示新的最佳/优选DL传输波束。此外,在一个示例中,当定时器被配置为零时,它可以基于在各种示例实现中讨论的条件来隐式地指示UE来执行基于事件的波束跟踪(例如,UE测量不同的DL传输波束,并且如果根据波束跟踪参数找到更好的波束,诸如,偏移,那么向BS被告新的优选波束)。
在另一示例实现中,如果UE没有在RACH/随机接入前导码中指示优选DL传输波束,即,SS块中的所有波束共享前导码空间,则利用针对每个SS块或波束集合的不同RACH前导码,并且UE选择波束集合中的一个波束集合,并通过向BS传输相关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来信号通知该所选波束集合。BS/网络可以通过将波束索引包括在消息(例如,msg.4中)或单独的消息中来确定然后向UE指示最强的优选DL TX波束。例如,BS/NW可以基于UE前导码传输来测量扫描块或波束集合中的最强波束。这种情况下,RACH(随机接入)前导码不是特定于波束的,而是特定于每个波束集合或SS块,例如,被用于发送参考信号的3至4个波束。RACH不是特定于波束的,而是特定于波束集合(SS块)。UE基于经由不同的波束集合发送的参考信号来确定最佳波束集合;然后UE将特定于SS块(或波束集合)的RACH(特定于波束集合)发送给BS,并且BS使用这些波束来接收该RACH并且标识该指示波束集合内的哪个波束是最佳波束,并且然后BS向UE指示该最佳波束。UE开始在该波束集合内进行波束跟踪-UE现在测量每个波束,并且如果它是比当前最佳的DL传输波束更好的门限值,则可以选择新波束。
在另一示例实现中,在等待连接响应消息(RRC连接建立消息)期间,UE在其执行的小区重选移动性上对波束管理/波束跟踪动作进行优先级排序。在这种情况下,UE不执行小区重选测量,但是UE将执行波束跟踪-其中,UE正在寻找更好的波束,并且测量当前小区的波束,以查看它是否需要切换用于当前小区/BS的波束,并且然后向BS报告任何更新的优选波束。该示例实现的一些另外的选项可以包括:1)UE(继续)执行波束级测量并且跟踪当前SS块(当前波束集合),同时对当前小区和/或(多个)邻近小区的备选SS块(或备选波束集合)执行SS块级(波束集合级)测量(例如,基于一个或多个同步信号);以及2)在另一示例实现,对当前小区内的波束执行波束级测量,并且同时,UE还通过测量邻近小区波束测量来执行集合级测量-通过测量邻近小区的SS块(通过测量波束集合的同步信号),其更有效地测量邻近小区的波束集合,并且具有更精细的波束粒度测量以测量当前波束小区内的每个波束。
在又一示例实现中,BS/NW在接收到连接响应(RRC连接建立)消息(例如,RRCConnectionSetup)之前指示或指导UE来执行用于波束管理/波束跟踪的SS块(波束集合)级测量或波束级测量。BS/网络将UE配置为在波束级测量或波束集合级测量(SS块级测量)中测量当前小区。在SS块级上配置测量(例如,针对邻近小区或者针对当前小区内的非活动波束集合)的一个优点是,UE基于波束集合而不是在个体波束级上执行波束管理动作。在BS/NW能够发送具有较宽波束的连接响应(例如,比用于传输波束参考信号的波束更宽)的情况下,这减少了潜在的波束更新。
图5是根据示例实现的无线站(例如,AP或用户设备)500的框图。例如,无线站500可以包括一个或两个RF(射频)或无线收发器502A、502B,其中每个无线收发器包括传输信号的发射器和接收信号的接收器。无线站还包括用于执行指令或软件并且控制信号的传输和接收的处理器或控制单元/实体(控制器)504以及用于存储数据和/或指令的存储器506。
处理器504还可以做出决定或确定,生成用于传输的帧、分组或消息,对接收到的帧或消息进行解码以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以及本文描述的其它任务或功能。例如,可以是基带处理器的处理器504可以生成用于经由无线收发器502(502A或502B)传输的消息、分组、帧或其它信号。处理器504可以控制无线网络上的信号或消息的传输,并且可以控制经由无线网络的信号或消息的接收等(例如,在由例如无线收发器502下转换之后)。处理器504可以是可编程的,并且能够执行被存储在存储器中或其它计算机介质上的软件或其它指令以执行上述的各种任务和功能,诸如,上述任务或方法中的一个或多个。例如,处理器504可以是(或可以包括)硬件、可编程逻辑、执行软件或固件的可编程处理器和/或这些的任何组合。例如,使用其它术语,处理器504和收发器502可以一起被认为是无线发射器/接收器系统。
另外,参照图5,控制器(或处理器)508可以执行软件和指令,并且可以提供对站500的总体控制,并且可以提供对图5未示出的其它系统的控制,诸如,控制输入/输出装置(例如,显示器、键盘),和/或可以执行可以被提供在无线站500上的一个或多个应用的软件,诸如,例如,电子邮件程序、音频/视频应用、文字处理器、IP语音应用或者其它应用或软件。
另外,可以提供包括所存储的指令的存储介质,该指令在由控制器或处理器执行时可以使得处理器504或者其它控制器或处理器执行上述功能或任务中的一个或多个。
根据另一示例实现,(多个)RF或无线收发器502A/502B可以接收信号或数据和/或传输或发送信号或数据。处理器504(以及可能的收发器502A/502B)可以控制RF或无线收发器502A或502B接收、发送、广播或传输信号或数据。
然而,实施例不限于作为示例给出的系统,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解决方案应用于其它通信系统。合适的通信系统的另一示例是5G概念。假设5G中的网络架构将与高级LTE的网络架构非常相似。5G可能使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比LTE更多的基站或节点(所谓的小小区概念),包括与较小站协作操作的宏站点,还可能采用各种无线电技术以获得更好的覆盖和更高的数据速率。
应该了解的是,未来的网络将最有可能使用网络功能虚拟化(NFV),这是网络架构概念,其提出将网络节点功能虚拟化为可以可操作地连接或链接在一起以提供服务的“构建块”或实体。虚拟化网络功能(VNF)可以包括使用标准或通用类型的服务器而不是自定义硬件来运行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一个或多个虚拟机。还可以使用云计算或数据存储。在无线电通信中,这可能意味着可以至少部分地在可操作地耦合至远程无线电头的服务器、主机或节点中执行节点操作。还可能的是,节点操作将分布在多个服务器、节点或主机之间。还应该理解的是,核心网操作与基站操作之间的劳动力分配可以不同于LTE,甚或不存在。
本文描述的各种技术的实现可以被实现在数字电子电路系统中或者实现在计算机硬件、固件、软件或者它们的组合中。实现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程序产品,即,有形地体现为信息载体(例如,有形地体现为机器可读存储设备或者传播信号)的计算机程序,以用于由数据处理装置(例如,可编程处理器、计算机或者多个计算机)执行或者控制数据处理装置的操作。也可以在计算机可读介质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瞬态介质)上提供实现。各种技术的实现还可以包括经由瞬时信号或介质提供的实现和/或可经由互联网或(多个)其它网络、有线网络和/或无线网络下载的程序和/或软件实现。另外,实现可以经由机器类通信(MTC)提供,也可以经由物联网(IOT)提供。
计算机程序可以是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或者某种中间形式,并且其可以被存储在某种载体、分发介质或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能够携带程序的任何实体或设备)中。例如,这种载体包括记录介质、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光电和/或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和软件分发包。取决于所需的处理能力,计算机程序可以执行在单个电子数字计算机中,或者它可以被分布在多个计算机之间。
此外,本文描述的各种技术的实现可以使用信息物理系统(CPS)(控制物理实体的协同计算元件的系统)。CPS可以支持在不同位置处的物理对象中嵌入的大量互连ICT设备(传感器、致动器、处理器、微控制器…)的实现和开发。其中所讨论的物理系统的移动网络物理系统具有固有的移动性的移动信息物理系统是信息物理系统的子类别。移动物理系统的示例包括移动机器人以及由人或动物运输的电子产品。智能手机的普及使人们对移动信息物理系统领域的兴趣增加。因此,本文描述的技术的各种实现可以经由这些技术中的一种或多种提供。
可以用任何形式的编程语言(包括:编译语言或解释语言)来编写计算机程序(诸如,上述的(多个)计算机程序),并且可以以任何形式(包括:作为独立的程序或模块、组件、子例程或者适合用于计算环境的其它单元或其部分)来部署该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可以被部署为在一个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在位于一个站点处或被分布在多个站点上并且通过通信网络互连的多个计算机上执行。
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可编程处理器来执行方法步骤,该一个或多个可编程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程序部分以通过对输入数据进行操作并且生成输出来执行功能。也可以通过专用逻辑电路系统(例如,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ASIC(专用集成电路))来执行方法步骤,并且可以将装置实现为该专用逻辑电路系统。
适合执行计算机程序的处理器包括:例如,通用微处理器和专用微处理器以及任何种类的数字计算机、芯片或芯片组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处理器。通常,处理器将从只读存储器或者随机存取存储器或者两者接收指令和数据。计算机的元件可以包括用于执行指令的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设备。通常,计算机还可以包括或者被可操作地耦合以从其接收数据或向其传递数据或者两者的一个或多个海量存储设备,以存储数据,例如,磁盘、磁光盘或光盘。适合体现计算机程序指令和数据的信息载体包括所有形式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包括:例如,半导体存储器设备(例如,EPROM、EEPROM和闪存设备)、磁盘(例如,内部硬盘或者可移动盘)、磁光盘以及CD-ROM和DVD-ROM盘。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以由专用逻辑电路系统补充或者可以被并入到该专用逻辑电路系统中。
为了提供与用户的交互,实现可以在具有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的显示设备的计算机上被实现,例如,阴极射线管(CRT)或者液晶显示器(LCD)监视器;以及用户界面,诸如,键盘和指向设备,例如,鼠标或者轨迹球,用户可以通过该用户界面来将输入提供给计算机。其它种类的装置也可以用于提供与用户的交互;例如,提供给用户的反馈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传感反馈,例如,视觉反馈、听觉反馈或者触觉反馈;并且可以以任何形式(包括声学输入、语音输入或者触觉输入)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
实现可以被实现在包括后端组件的计算系统(例如,作为数据服务器)、或者包括中间件组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应用服务器)、或者包括前端组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具有图形用户界面或者网络浏览器的客户端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该图形用户界面或者该网络浏览器来与实现交互)、或者包括这种后端组件、中间件组件或前端组件的任何组合的计算系统中。可以通过任何形式或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来使组件互连。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例如,互联网。
虽然如本文描述的那样图示了所描述的实现的某些特征,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现在将想到许多修改、替换、改变和等同物。因此,要理解的是,随附权利要求旨在覆盖所有的这种修改和改变,该所有的这种修改和改变落入各种实施例的真实精神内。

Claims (31)

1.一种方法,包括:
通过用户设备确定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
通过所述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所述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指示;
通过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基站接收临时配置信息,所述临时配置信息至少在报告更新的或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时使用;
检测所述用户设备没有接收到来自所述基站的、指示连接已经在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基站之间被建立的连接响应消息;
通过所述用户设备确定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
响应于所述检测并且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临时配置信息,通过所述用户设备向所述基站发送去往所述基站的所述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指示;以及
经由所述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接收来自所述基站的连接响应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临时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
被指派给所述用户设备的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以及
被临时指派给所述用户设备的资源信息,所述资源信息标识用于向所述基站报告所述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临时配置信息包括:
被指派给所述用户设备的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通过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基站接收第一随机接入过程内的所述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
通过所述用户设备向所述基站发送第二随机接入过程内的所述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所述第二随机接入过程被用于向所述基站发送或报告所述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临时配置信息包括:
被临时指派给所述用户设备的资源信息,所述资源信息标识用于调度请求的资源或其他上行链路资源,所述调度请求的资源或其他上行链路资源将由所述用户设备使用来报告或发送去往所述基站的所述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所述指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资源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
特定于用户设备的临时调度请求(SR)资源,以允许所述用户设备请求用于报告波束报告的上行链路授权;
包括多个特定于波束的资源的临时调度请求(SR)资源,所述用户设备可以使用所述多个特定于波束的资源来标识一个或多个优选下行链路波束。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发送所述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所述指示包括:作为第一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发送与所述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相关联的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以向所述基站指示所述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
发送所述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所述指示包括:作为第二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响应于所述检测,通过所述用户设备向所述基站发送与所述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相关联的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以指示所述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以及
其中通过所述用户设备经由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过程获得的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作为所述第二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而被发送给所述基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并且进一步包括:
作为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通过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基站接收竞争解决消息;
基于所述竞争解决消息启动定时器;
检测所述定时器的到期,而所述用户设备没有接收到来自所述基站的、指示连接已经在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基站之间被建立的连接响应消息;以及
其中发送所述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包括:作为第二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响应于所述检测,通过所述用户设备向所述基站发送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以指示所述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临时配置包括:通过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基站接收资源配置,所述资源配置指示将由所述用户设备使用来报告一个或多个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上行链路资源;
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通过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基站接收竞争解决消息;
基于所述竞争解决消息启动定时器;
直至所述定时器到期或者直至接收到来自所述基站的、指示连接已经在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基站之间被建立的连接响应消息,通过所述用户设备经由所述上行链路资源向所述基站发送指示一个或多个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一个或多个波束报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报告所述波束报告的所述上行链路资源包括特定于用户设备的临时调度请求资源,以允许所述用户设备请求用于报告波束报告的上行链路授权。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报告所述波束报告的所述上行链路资源包括临时调度请求资源,所述临时调度请求资源包括多个特定于波束的资源,所述用户设备可以使用所述多个特定于波束的资源来标识一个或多个优选下行链路波束。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并且进一步包括:
在没有接收到连接响应消息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用户设备经由来自所述基站的竞争解决消息来接收包括门限值的默认波束跟踪参数集合;
其中确定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包括:基于所述默认波束跟踪参数集合来确定作为比所述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更优的所述门限值的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以及
其中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所述指示包括:通过经由被分配给所述用户设备的上行链路资源发送与所述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相关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或者所述第二下行链路波束的指示,来通过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指示。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包括:
通过所述用户设备执行针对一个或多个下行链路波束的波束级测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包括:
通过所述用户设备执行针对一个或多个波束集合中的每个波束集合的波束集合测量;
通过所述用户设备向所述基站发送优选下行链路波束集合的指示;以及
通过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基站接收所述优选下行链路波束集合内的、向所述基站所指示的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指示。
14.一种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包括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在由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装置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5.一种装置,包括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部件。
16.根据示例实现,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并且存储可执行代码,所述可执行代码在由至少一个数据处理装置执行时被配置为使得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处理装置来执行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用户设备确定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
通过所述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所述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指示;
通过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基站接收临时配置信息,所述临时配置信息至少在报告更新的或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时使用;
检测所述用户设备没有接收到来自所述基站的、指示连接已经在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基站之间被建立的连接响应消息;
通过所述用户设备确定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
响应于所述检测并且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临时配置信息,通过所述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去往所述基站的所述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指示;以及
经由所述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接收来自所述基站的连接响应消息。
17.一种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包括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在由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装置:
通过用户设备确定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
通过所述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所述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指示;
通过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基站接收临时配置信息,所述临时配置信息至少在报告更新的或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时使用;
检测所述用户设备没有接收到来自所述基站的、指示连接已经在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基站之间被建立的连接响应消息;
通过所述用户设备确定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
响应于所述检测并且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临时配置信息,通过所述用户设备向所述基站发送去往所述基站的所述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指示;以及
经由所述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接收来自所述基站的连接响应消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临时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
被指派给所述用户设备的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以及
被临时指派给所述用户设备的资源信息,所述资源信息标识用于向所述基站报告所述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资源。
19.根据权利要求17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临时配置信息包括:
被指派给所述用户设备的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
以及所述计算机指令进一步使得所述装置:
通过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基站接收第一随机接入过程内的所述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以及
通过所述用户设备向所述基站发送第二随机接入过程内的所述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所述第二随机接入过程被用于向所述基站发送或报告所述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
20.根据权利要求17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临时配置信息包括:
被临时指派给所述用户设备的资源信息,所述资源信息标识用于调度请求的资源或其他上行链路资源,所述调度请求的资源或其他上行链路资源将由所述用户设备使用来报告或发送去往所述基站的所述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所述指示。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资源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
特定于用户设备的临时调度请求(SR)资源,以允许所述用户设备请求用于报告波束报告的上行链路授权;
包括多个特定于波束的资源的临时调度请求(SR)资源,所述用户设备可以使用所述多个特定于波束的资源来标识一个或多个优选下行链路波束。
22.根据权利要求17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
使得所述装置发送所述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指示包括:使得所述装置,作为第一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发送与所述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相关联的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以向所述基站指示所述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
使得所述装置发送所述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指示包括:使得所述装置,作为第二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响应于所述检测,通过所述用户设备向所述基站发送与所述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相关联的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以指示所述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以及
其中通过所述用户设备经由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过程获得的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作为所述第二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而被发送给所述基站。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并且进一步使得所述装置:
作为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通过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基站接收竞争解决消息;
基于所述竞争解决消息启动定时器;
检测所述定时器的到期,而所述用户设备没有接收到来自所述基站的、指示连接已经在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基站之间被建立的连接响应消息;以及
其中所述装置发送所述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包括:作为第二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响应于所述检测,通过所述用户设备向所述基站发送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以指示所述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
24.根据权利要求17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使得所述装置接收临时配置包括:使得所述装置通过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基站接收资源配置,所述资源配置指示将由所述用户设备使用来报告一个或多个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上行链路资源;以及
所述计算机指令进一步使得所述装置:
通过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基站接收竞争解决消息;
基于所述竞争解决消息启动定时器;以及
直至所述定时器到期或者直至接收到来自所述基站的、指示连接已经在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基站之间被建立的连接响应消息,通过所述用户设备经由所述上行链路资源向所述基站发送指示一个或多个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一个或多个波束报告。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中用于报告所述波束报告的所述上行链路资源包括特定于用户设备的临时调度请求资源,以允许所述用户设备请求用于报告波束报告的上行链路授权。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中用于报告所述波束报告的所述上行链路资源包括临时调度请求资源,所述临时调度请求资源包括多个特定于波束的资源,所述用户设备可以使用所述多个特定于波束的资源来标识一个或多个优选下行链路波束。
27.根据权利要求17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计算机指令进一步使所述装置:
在没有接收到连接响应消息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用户设备经由来自所述基站的竞争解决消息来接收包括门限值的默认波束跟踪参数集合;
其中使得所述装置确定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包括:使得所述装置基于所述默认波束跟踪参数集合来确定作为比所述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更优的所述门限值的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以及
其中使得所述装置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所述指示包括:使得所述装置通过经由被分配给所述用户设备的上行链路资源发送与所述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相关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或者所述第二下行链路波束的指示,来通过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的指示。
28.一种方法,包括:
通过用户设备确定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以及与所述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相关联的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
作为第一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通过所述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以向所述基站指示所述第一优选下行链路波束;
作为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通过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基站接收竞争解决消息;
基于所述竞争解决消息启动定时器;
通过所述用户设备确定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以及与所述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相关联的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
检测所述定时器的到期,而所述用户设备没有接收到来自所述基站的、指示连接已经在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基站之间被建立的连接响应消息;
作为第二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响应于所述检测,通过所述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所述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以指示所述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以及
经由所述第二优选下行链路波束接收来自所述基站的连接响应消息。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通过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第一随机接入过程内的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
通过所述用户设备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第二随机接入过程内的所述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以向所述基站标识所述用户设备。
30.一种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包括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在由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装置执行根据权利要求28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1.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并且存储可执行代码,所述可执行代码在由至少一个数据处理装置执行时被配置为使得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处理装置执行根据权利要求28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680092079.2A 2016-12-28 2016-12-28 用于无线网络的连接设置恢复 Active CN1102687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16/082743 WO2018121848A1 (en) 2016-12-28 2016-12-28 Connection setup recovery for wireless network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8791A true CN110268791A (zh) 2019-09-20
CN110268791B CN110268791B (zh) 2023-06-20

Family

ID=57821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92079.2A Active CN110268791B (zh) 2016-12-28 2016-12-28 用于无线网络的连接设置恢复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966271B2 (zh)
EP (2) EP3996460A1 (zh)
CN (1) CN110268791B (zh)
WO (1) WO201812184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46538A (zh) * 2020-03-27 2020-06-05 江苏华鸥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实验室玻璃仪器制造方法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61806B (en) * 2017-01-05 2021-10-06 Tcl Communication Ltd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accessing a radio access network
CN108366422B (zh) * 2017-01-26 2021-0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间波束协调调度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12039813B (zh) * 2017-02-06 2023-05-30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操作的用户设备和用户设备的方法
RU2721179C1 (ru) * 2017-05-03 2020-05-18 Идак Холдингз, Инк.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оцедур пейджинга в технологии "новое радио" (nr)
EP3622773B1 (en) 2017-05-12 2024-02-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adio network node, wireless device, and methods for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EP3530068A2 (en) * 2017-06-16 2019-08-28 Ofinno, LLC Distributed unit configuration update
EP3654693A4 (en) * 2017-07-11 2020-10-28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INTERCELLULAR SIGNAL JAMMING CONTROL PROCESS AND APPARATUS,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CN109561499B (zh) * 2017-09-26 2021-09-07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寻呼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US11375507B2 (en) * 2018-07-19 2022-06-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initial access
US10778313B2 (en) 2018-08-17 2020-09-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beam failure recover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20200146071A1 (en) * 2018-11-07 2020-05-07 QUALCOMM lncorporated Robust random access response
CN111436137B (zh) * 2019-02-02 2022-06-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20200322948A1 (en) * 2019-04-05 2020-10-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por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CN115918233A (zh) * 2020-04-08 2023-04-04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由数据传输触发的波束报告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36650A (zh) * 2012-12-14 2013-04-1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赋形处理方法和装置
US20140177607A1 (en) * 2012-12-26 2014-06-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ndom access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large number of antennas
EP2945441A1 (en) * 2014-05-14 2015-11-18 Alcatel Lucent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s for a base station transceiver and for a fixed machine device transceiver of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60192358A1 (en) * 2014-12-30 2016-06-30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itial acces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134236A (zh) * 2014-04-07 2016-11-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基于波束成形的蜂窝系统中跟踪上行链路波束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68776A1 (ja) * 2012-05-11 2013-11-14 京セラ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方法、ユーザ端末、プロセッサ、記憶媒体、及び基地局
US9179358B2 (en) * 2012-12-21 2015-11-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reducing network conges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GB2516467A (en) * 2013-07-23 2015-01-28 Nec Corp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6086144A1 (en) * 2014-11-26 2016-06-02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Initial access in high frequency wireless systems
EP3048853B1 (en) * 2015-01-26 2021-05-26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60309516A1 (en) * 2015-04-19 2016-10-20 Shin Horng Wong Power reduction on random access response reception for coverage enhanced low complexity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US10367677B2 (en) * 2016-05-13 2019-07-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twork architecture,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10630410B2 (en) * 2016-05-13 2020-04-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twork architecture,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WO2018009105A1 (en) * 2016-07-06 2018-01-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andom access for a wireless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36650A (zh) * 2012-12-14 2013-04-1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赋形处理方法和装置
US20140177607A1 (en) * 2012-12-26 2014-06-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ndom access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large number of antennas
CN105122662A (zh) * 2012-12-26 2015-12-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具有大量天线的通信系统中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CN106134236A (zh) * 2014-04-07 2016-11-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基于波束成形的蜂窝系统中跟踪上行链路波束的方法和装置
EP2945441A1 (en) * 2014-05-14 2015-11-18 Alcatel Lucent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s for a base station transceiver and for a fixed machine device transceiver of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60192358A1 (en) * 2014-12-30 2016-06-30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itial acces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 "R2-080625 \"Layer 1 parameters\"", 3GPP TSG_RAN\\WG2_RL2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46538A (zh) * 2020-03-27 2020-06-05 江苏华鸥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实验室玻璃仪器制造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8791B (zh) 2023-06-20
US20190350028A1 (en) 2019-11-14
US10966271B2 (en) 2021-03-30
EP3996460A1 (en) 2022-05-11
WO2018121848A1 (en) 2018-07-05
EP3563621A1 (en) 2019-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68791A (zh) 用于无线网络的连接设置恢复
US10091759B2 (en) Mobility management method in macro-assisted system and related apparatuses using the same
EP3323264B1 (en) Coordination of downlink channel assignments for communication with cluster of access points in wireless
CN110447254A (zh) 多波束操作中的下行空间传输和空间接收机制
EP3956992A1 (en) Beam prediction for wireless networks
US20210345211A1 (en) Timing advance for rach-less backhaul handover
CN107070519A (zh) 使用rat间切换测量来识别覆盖洞
US20220225181A1 (en) Proactive triggering in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10999437B (zh) 用于无线网络的特定于网络切片的寻呼
CN106717081A (zh) 自组织跟踪区域的分布式实施
WO2022111454A1 (zh) 干扰测量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4339899B (zh)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和设备
WO2019063870A1 (en) CELL IDENTIFIER FORMAT PER ZONE IN A WIRELESS NETWORK
EP4055881B1 (en) Conditional handover for wireless networks
WO2018077416A1 (en) Pro-active transmission of system information to reduce interruption time after radio link failure for wireless networks
WO2018202310A1 (en) Radio link monitoring for multi-beam communications
WO2023011349A1 (zh) 定位参考信号处理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EP4087150A1 (en) Method for beam scanning
CN114026911A (zh) 用于双连接性或载波聚合的早期数据传输
US20220338073A1 (en) User equipment beam refinement before completion of handover
EP3275242B1 (en) Determination of a re-establishment cell
CN112740561A (zh) 在多trp系统中管理干扰的方法和系统
US20240080727A1 (en) Measurement Adjustment in Low Mobility
EP4346320A1 (en) Relay cell reselection during path switching
WO2023066807A1 (en) Enhanced signalling procedure for scg mobility in deactivated state using conditional configur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