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68759B - 无线通信的方法、控制设备、节点和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的方法、控制设备、节点和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68759B
CN110268759B CN201780086075.8A CN201780086075A CN110268759B CN 110268759 B CN110268759 B CN 110268759B CN 201780086075 A CN201780086075 A CN 201780086075A CN 110268759 B CN110268759 B CN 1102687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delay difference
terminal device
time
downlink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8607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68759A (zh
Inventor
徐剑标
葛莉玮
朱有团
秦一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2687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87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687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87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4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04W56/004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by altering transmission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4Co-operative use of antennas of several sites, e.g.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or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57Carrier synchron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62Symbol synchron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0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synchronizing of arrival of multiple uplin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determining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04W56/006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determining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using measurement of signal travel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多点协作的无线通信方法,实现了在节点侧进行波束级的信号发射预调整,使得该多个节点向该第一节点中的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到达该第一节点中的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差小于预定值,解决了协同技术中由于TP间空口传播时延差及TP间IRF定时误差引入的ISI干扰问题及协同区域收缩问题,特别是针对5G高频系统CP长度较短的场景,可有效提升协同区域及协同增益。该方法包括:预测终端设备从第一节点的波束A接收下行数据和从第二节点的波束B接收该下行数据的第一时延差,该终端设备处于该波束A和该波束B相交的覆盖范围内;根据该第一时延差,确定第一调整时间段,其中,该第一调整时间段用于调整该第一节点通过该波束A向该终端设备传输该下行数据的发射时间,使得该终端设备从该波束A和该波束B接收该下行数据的时延差小于预定值。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的方法、控制设备、节点和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控制设备、节点和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毫米波段由于丰富的频谱资源及大规模Massive天线阵列的易部署性,逐渐成为5G关键候选技术之一。特别地,由于毫米波段下天线阵列间距更小,使得基站侧(BaseStation,BS)可以部署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ass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并且在终端设备侧(Mobile Station,MS)一般也可以部署4枚以上天线。
但另一方面,由于高频信道下视距(Line of Sight,LOS)径分量占比重,对于单节点(Transmision point,TP)单终端设备而言,空域自由度将主要受限于信道,无法有效发挥大规模天线阵列的空域分辨力以及空分复用潜力。
多点协同技术通过获取多个节点的空域自由度和功率叠加增益,有效发挥了在高频信道下大规模天线阵列的空域分辨力和空分复用潜力,有效提高了系统谱效率。但在协同传输方式下,除了单小区信道固有的多径时延扩展外,还存在多个节点TP间时延差,节点间时延差包括空口传输时延差及中射频(Intermediate Radio Frequency,IRF)定时误差。节点时延差会增加协同等效信道的多径时延扩展。因此,当TP间时延差/循环前缀(CyclicPrefix,CP)占比达到一定程度时,协同等效信道多径时延扩展将超过CP,会引入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间干扰(Inter SymbolInterference,ISI)等干扰以及协同范围的缩小。
以往长期演进系统((Long Term Evolution,LTE)主要面向低频,OFDM子载波间距为15kHz,对应的CP长度约5us量级。而5G高频系统中,为了对抗更大频偏,子载波间隔需要变大(150kHz量级),相应地5G高频系统中CP长度量级相比LTE系统的CP长度量级将缩小10倍,使得TP间时延差/CP占比变大,协同等效信道时延扩展超过CP的概率变大,因此,如何减小节点间的时延差,降低协同等效信道时延扩展超过CP的概率,避免OFDM符号间ISI等干扰以及协同范围的缩小,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实现了在节点侧进行波束级的信号发射预调整,该终端设备从第一节点的波束A和从第二节点的波束B接收该下行数据的时延差小于预定值,解决了协同技术中由于TP间空口传播时延差及中射频通道的定时误差引入的ISI干扰问题及协同区域收缩问题,特别是针对5G高频系统CP长度较短的场景,可有效提升协同区域及协同增益。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用于包括多个节点的多点协作系统中,包括:预测终端设备从第一节点的波束A接收下行数据和从第二节点的波束B接收该下行数据的第一时延差,该终端设备处于该波束A和该波束B相交的覆盖范围内;根据该第一时延差,确定第一调整时间段,其中,该第一调整时间段用于调整该第一节点通过该波束A向该终端设备传输该下行数据的发射时间,使得该终端设备从该波束A和该波束B接收该下行数据的时延差小于预定值。
因此,在本申请中,通过预测终端设备从第一节点的波束A接收下行数据和从第二节点的波束B接收该下行数据的第一时延差,根据该第一时延差确定该第一节点通过波束A向该终端设备发送该下行数据的发射时间,从而实现了在节点侧进行波束级的信号发射预调整,使得该第一节点与该第二节点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到达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差小于预定值,解决了协同技术中由于TP间空口传播时延差及TP间IRF定时误差引入的ISI干扰问题及协同区域收缩问题,特别是针对5G高频系统CP长度较短的场景,可有效提升协同区域及协同增益。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预测终端设备从第一节点的波束A接收下行数据和从第二节点的波束B接收该下行数据的第一时延差,包括:获取该终端设备从该第一节点的波束A接收下行导频信号和该第二节点的波束B接收下行导频信号的第二时延差;根据该第二时延差,预测该第一时延差。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获取该终端设备从该第一节点的波束A接收下行导频信号和该第二节点的波束B接收下行导频信号的第二时延差包括:获取该终端设备从第一节点的波束A下的第一路径向该终端设备发送下行导频信号和该第一节点通过波束B下的第一路径向该终端设备发送下行导频信号时的第二时延差,该第一路径一般是视线传输(Line of sight,LOS)路径,当该第一发送波束上不存在视线路径时,该第一路径为传输距离最短的一条非视线传输(NotLine of sight,NLOS)路径。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在该第一节点通过波束A和该第二节点通过波束B向该终端设备传输下行数据之前,该下行导频信号为小区级导频信号。
此时,根据该终端设备从该第一节点的波束A接收小区级导频信号与从该第二节点的波束B向接收该小区级导频信号,确定该第一时延差,因此,在下行数据传输前根据该第一时延差,确定该第一节点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下行数据的第一调整时间段,使得该终端设备从该波束A和该波束B接收该下行数据的时延差小于预定值。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在该第一节点通过波束A和该第二节点通过波束B向该终端设备传输下行数据中时,该下行导频信号为用户级导频信号。
此时,根据该终端设备从该第一节点的波束A接收小区级导频信号与从该第二节点的波束B向接收该用户级导频信号,确定该第一时延差,因此,在下行数据传输中根据该第一时延差,确定该第一节点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下行数据的第一调整时间段,使得该终端设备从该波束A和该波束B接收该下行数据的时延差小于预定值。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对该小区级导频信号和/或该用户级导频信号进行解耦,可以通过不同子帧对该小区级导频信号和/或该用户级导频信号进行时分传输。
此时,通过对该小区级导频信号和/或该用户级导频信号进行解耦,使得对用户级导频信号的发射定时预调整不影响小区级导频信号的发射。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处于该第一节点的波束A和该第二节点的波束B相交的覆盖范围中,存在多个频分复用的第一终端设备时,该方法还包括:获取多个频分复用的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时延差;根据该第二时延差的平均值估计该第一时延差。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预测终端设备从第一节点的波束A接收下行数据和从第二节点的波束B接收该下行数据的第一时延差,包括:获取该第一节点通过波束A接收第一终端设备传输的上行参考信号和该第二节点通过波束B接收第一终端设备传输的上行参考信号的第三时延差;根据该第三时延差,预测该第一时延差。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控制该第一节点和该第二节点在上下行切换的保护时隙同时发射校正信号;获取该第一节点接收该第二节点发送的校正信号的时间和该第二节点接收该第一节点发送的校正信号的时间;根据该第一节点接收该第二节点发送的校正信号的时间和该第二节点接收该第一节点发送的校正信号的时间,确定该第一节点的中射频通道与该第二节点的中射频通道的第四延时差;
该根据该第三时延差,预测该第一时延差,包括:
根据该第三时延差和该第四时延差,预测该第一时延差。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根据该第一调整时间段,确定该第一节点的第二调整时间段,其中,该第一节点的第二调整时间段用于调整该第一节点通过波束A向该第一节点中的该第一终端设备传输用户级导频信号的发射时间。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用于包括多个节点的多点协作系统中,包括:第一节点获取第一调整时间段,该第一调整时间段用于调整该第一节点通过波束A向终端设备传输下行数据的发射时间,该终端设备处于该第一节点的波束A和第二发送节点的波束B相交的覆盖范围内;根据该第一调整时间段,该第一节点确定通过该波束A向该终端设备传输下行数据的发射时间;根据该发射时间,该第一节点通过该波束A向该终端设备发送该下行数据。
因此,在本申请中,该第一节点通过根据第一调整时间段调整通过波束A向该第一终端设备传输下行数据的发射时间,从而实现了在节点侧进行波束级的信号发射预调整,使得该第一节点与该第二节点向该终端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到达该终端设备的时延差小于预定值。
可选地,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根据该第一调整时间段,该第一节点确定通过该波束A向该终端设备传输下行数据的发射时间,包括:当该第一调整时间段大于0时,在传送该下行数据的至少两个子帧间进行零填充,该空填充的时间段等于该调整时间段;或当该第一调整时间段小于0时,在传送该下行数据的至少一个子帧的循环前缀部分不进行填充,该至少一个子帧的循环前缀部分不进行填充的部分的传输时间等于该调整时间段的绝对值。
此时,根据该第一调整时间段对至少两个相邻的子帧间进行零填充或在至少一个子帧的循环前缀部分不进行填充来形成对下行数据的定时预调整的效果,避免了在OFDM符号级进行物理发射时间调整的复杂度。
可选地,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获取第二调整时间段,该第二调整时间段用于调整该第一节点通过该波束A向该终端设备传输用户级导频信号的发射时间;根据该第二调整时间段,该第一节点确定通过该波束A向该第一终端设备传输用户级导频信号的发射时间;该第一节点通过该波束A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用户级导频信号。
可选地,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当该波束A上存在和该终端设备时分复用的其他终端设备时,该根据该第一调整时间段,该第一节点确定通过该波束A向该终端设备传输下行数据的发射时间,还包括:在该终端设备和该其他终端设备的切换时刻,确定该终端设备和该其他终端设备间是否存在符号间干扰;若该终端设备和该其他终端设备间存在符号间干扰,则在该终端设备和该其他终端设备切换时刻预留时间间隔。
此时,通过在时分复用在该发送波束A的终端设备和其他终端设备之间的切换时刻预留时间间隔,有效避免了该终端设备和该其他终端设备之间的符号间干扰。
可选地,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在该第一节点获取第一调整时间段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波束测量信息和/或该节点的多个发送波束上是否存在时分复用或频分复用的多个终端设备,确定该节点对应的该波束A,其中,该波束测量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对该节点的该多个发送波束的进行测量的测量信息。
可选地,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波束测量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波束的谱效率、波束的信噪比和波束的吞吐量;
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波束测量信息和/或该节点的多个发送波束上是否存在时分复用或频分复用的多个终端设备,确定该节点对应的该第一发送波束,包括:根据该波束测量信息,从该多个发送波束中,选择至少一个发送波束;从选择的该至少一个波束中,确定该波束A,其中,该终端设备所处的覆盖的范围之外的波束A下不存在与该第一终端设备频分复用的其它终端设备,其中,该覆盖范围为该终端设备处于该波束A和该波束B相交的覆盖范围。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用于包括多个节点的多点协作系统中,包括:终端设备确定从第一节点的波束A接收下行导频信号和从第二节点的波束B接收该下行导频信号的第一时延差,该终端设备处于该波束A和该波束B相交的覆盖范围内;向控制设备发送该第一时延差,用于该控制设备根据该第一时延差,预测该终端设备从第一节点的波束A接收下行数据和从第二节点的波束B接收该下行数据的时延差。
此时,终端设备通过向该控制设备发送从第一节点的波束A接收下行导频信号和从第二节点的波束B接收该下行导频信号的第一时延差,用于该控制设备根据该第一时延差,预测该终端设备从第一节点的波束A接收下行数据和从第二节点的波束B接收该下行数据的第一时延差。
可选地,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确定从第一节点的波束A接收下行导频信号和从第二节点的波束B接收该下行导频信号的第一时延差,包括:
根据从该第一节点的波束A接收小区级导频信号与从第二节点的波束B接收小区级导频信号的时刻,确定该第一时延差,该第一时延差用于该控制设备在该下行数据的起始传输阶段确定该第一节点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下行数据的调整时间段。
可选地,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确定从第一节点的波束A接收下行导频信号和从第二节点的波束B接收该下行导频信号的第一时延差,包括:
根据从该第一节点的波束A接收用户级导频信号与从第二节点的波束B接收用户级导频信号的时刻,确定该第一时延差,该第一时延差用于该控制设备在该下行数据的持续传输阶段确定该第一节点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下行数据的调整时间段。
可选地,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在该终端设备确定从第一节点的波束A接收下行导频信号和从第二节点的波束B接收该下行导频信号的第一时延差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向该第一节点发送测量的该第一节点下的多个波束的波束测量信息和向该第二节点发送测量的该第二节点下的多个波束的波束测量信息,用于该第一节点根据该波束测量信息确定波束A和该第二节点根据该波束测量信息,确定波束B。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预测模块和确定模块,可以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模块、处理模块和发送模块,可以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模块和确定模块,可以执行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收发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以用于指示执行上述第一或其任意可选的实现方式的程序代码,收发器用于在处理器的驱动下执行具体的信号收发,当所述代码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可以实现方法中终端设备执行各个操作。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节点,包括存储器、收发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以用于指示执行上述第二或其任意可选的实现方式的程序代码,收发器用于在处理器的驱动下执行具体的信号收发,当所述代码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可以实现方法中终端设备执行各个操作。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收发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以用于指示执行上述第三或其任意可选的实现方式的程序代码,收发器用于在处理器的驱动下执行具体的信号收发,当所述代码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可以实现方法中终端设备执行各个操作。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用于指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用于指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用于指示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使用本申请的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控制设备、节点和终端设备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的节点间发射校正信号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的节点间中射频通道传输时延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的终端设备到节点的上行传输时延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的节点到终端设备的下行传输时延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的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的节点调整数据的发射时间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的空间波束网格的示意性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的调整下行数据发射时间的示意性图。
图11是根据本申请的激活空间波束网格中的节点的方法的示意性图。
图12是根据本申请的激活的空间波束网格中的节点示意性图。
图13是根据本申请的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4是根据本申请的控制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15是根据本申请的节点的示意性框图。
图16是根据本申请的节点的示意性框图。
图17是根据本申请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18示出了本申请的通信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图1是本申请的一种用于多点协作的无线通信的方法、控制设备、节点和终端设备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100包括网络设备102和网络设备122,该网络设备102可包括多个天线例如,天线104、106、108、110、112和114,该网络设备122可包括多个天线例如,天线124、126、128、130、132和134。另外,网络设备102和该网络设备122可附加地包括发射机链和接收机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它们均可包括与信号发送和接收相关的多个部件(例如处理器、调制器、复用器、解调器、解复用器或天线等)。
网络设备102和122可以与多个终端设备通信。可以理解,网络设备102和122可以与类似于终端设备116的任意数目标终端设备通信。
如图1所示,终端设备116与天线112和114通信,其中天线112和114通过前向链路118向终端设备116发送信息,并通过反向链路120从终端设备116接收信息。此外,终端设备116与天线124和126通信,其中天线124和126通过前向链路136向终端设备116发送信息,并通过反向链路138从终端设备116接收信息。
在给定时间,网络设备102、网络设备122或终端设备116可以是无线通信发送装置和/或无线通信接收装置。当发送数据时,无线通信发送装置可对数据进行编码以用于传输。具体地,无线通信发送装置可获取(例如生成、从其它通信装置接收、或在存储器中保存等)要通过信道发送至无线通信接收装置的一定数的目标数据比特。这种数据比特可包含在数据的传输块(或多个传输块)中,传输块可被分段以产生多个码块。
此外,该通信系统100可以是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网络或或者其他网络,图1只是举例的简化示意图,网络中还可以包括其他网络设备,图1中未予以画出。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网络设备可以是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设备,例如,基站或基站控制器等。每个网络设备可以为特定的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并且可以与位于该覆盖区域(小区)内的终端设备(例如UE)进行通信,网络设备可以支持不同制式的通信协议,或者可以支持不同的通信模式。例如,该网络设备可以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或码多分址系统(Code-DivisionMultiple Access,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系统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长期演进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或者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Network,CRAN)中的无线控制器,或者该网络设备可以为未来5G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网络设备等。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指接入终端、终端设备(UserEquipment,UE)、终端单元、终端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终端、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终端代理或终端装置。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物联网中的终端设备、虚拟现实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硬件层、运行在硬件层之上的操作系统层,以及运行在操作系统层上的应用层。该硬件层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内存管理单元(Memory ManagementUnit,MMU)和内存(也称为主存)等硬件。该操作系统可以是任意一种或多种通过进程(Process)实现业务处理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例如,Linux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Android操作系统、iOS操作系统或windows操作系统等。该应用层包含浏览器、通讯录、文字处理软件、即时通信软件等应用。
此外,本申请的各个方面或特征可以实现成方法、装置或使用标准编程和/或工程技术的制品。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制品”涵盖可从任何计算机可读器件、载体或介质访问的计算机程序。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磁存储器件(例如,硬盘、软盘或磁带等),光盘(例如,压缩盘(Compact Disc,CD)、数字通用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DVD)等),智能卡和闪存器件(例如,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EPROM)、卡、棒或钥匙驱动器等)。另外,本文描述的各种存储介质可代表用于存储信息的一个或多个设备和/或其它机器可读介质。术语“机器可读介质”可包括但不限于,能够存储、包含和/或承载指令和/或数据的各种介质。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以下将结合图2-图18,以与图1所示的系统相同或相似的系统为例对本申请进行说明。
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200的示意性流程图,用于包括多节点的多点协作系统中。如图2所示,该方法200包括以下内容。
在210中,预测终端设备从第一节点的波束A接收下行数据和从第二节点的波束B接收该下行数据的第一时延差,该终端设备处于该波束A和该波束B相交的覆盖范围内。
可选地,该预测终端设备从第一节点的波束A接收下行数据和从第二节点的波束B接收该下行数据的第一时延差,包括:获取该终端设备从该第一节点的波束A接收下行导频信号和该第二节点的波束B接收下行导频信号的第二时延差;根据该第二时延差,预测该第一时延差。
具体而言,该终端设备根据从该第一节点的波束A接收下行导频信号的时间和从该第二节点的波束B接收下行导频信号的时间,确定该终端设备从该第一节点的波束A接收下行导频信号和从该第二节点的波束B接收下行导频信号的第二时延差,该第一终端设备向该控制设备发送该第二时延差,该控制设备根据该第二时延差估计该第一时延差。
该终端设备以该第二节点作为参考节点,该终端设备计算从该第一节点的波束A接收下行导频信号的时间和从该第二节点的波束B接收下行导频信号的时间的差值,将该差值确定为第二时延差。
应理解,该终端设备可以向该控制设备发送该终端设备从该第一节点的波束A接收下行导频信号的时间和从该第二节点的波束B接收下行导频信号的时间,该控制设备根据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该接收时间,确定该终端设备从该第一节点的波束A接收下行导频信号和从该第二节点的波束B接收下行导频信号的第二时延差,该控制设备根据该第二时延差,估计该第一时延差。
还应理解,该控制设备可以是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中的任意一个节点。在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中,确定主节点和从节点,该主节点除了向终端设备发送信号外还用于控制该多个节点调整下行数据的发射时间。
可选地,该控制设备预测终端设备从第一节点的波束A接收下行数据和从第二节点的波束B接收该下行数据的第一时延差,包括:该终端设备处于该第一节点的波束A和该第二节点的波束B相交的覆盖范围中,存在多个频分复用的第一终端设备时,该方法还包括:获取多个频分复用的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时延差;根据该第二时延差的平均值估计该第一时延差。
具体而言,在高频及大规模天线阵列下,归属到同一波束节点下的频分复用的各终端设备在空域位置上相近,其TP间空口传播时延特征及TP间时延差(含IRF定时误差)也接近,因此可以根据各终端设备反馈的TP间时延差的平均值估计该第一时延差。
可选地,获取该终端设备从该第一节点的波束A接收下行导频信号和该第二节点的波束B接收下行导频信号的第二时延差包括:获取该终端设备从第一节点的波束A下的第一路径向该终端设备发送下行导频信号和该第一节点通过波束B下的第一路径向该终端设备发送下行导频信号时的第二时延差,该第一路径一般是视线传输(Line of sight,LOS)路径,当该第一发送波束上不存在视线路径时,该第一路径为传输距离最短的一条非视线传输(Not Line of sight,NLOS)路径。
可选地,在该第一节点通过波束A和该第二节点通过波束B向该终端设备传输下行数据之前,该下行导频信号为小区级导频信号。
具体而言,该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该第一节点和该第二节点的小区级导频信号时,例如,该小区级导频信号为同步偏移(Synchronization Shift,SS)信号。该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节点和第二发设备节点的SS导频信号,确定该第二时延差,该第一终端设备向该控制设备发送该第二时延差,该控制设备接收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该第二时延差,并根据该第二时延差预测终端设备从第一节点的波束A接收下行数据和从第二节点的波束B接收该下行数据的第一时延差,该第一时延差作为传输下行数据的初始态定时预调整。
此时,根据该终端设备从该第一节点的波束A接收小区级导频信号与从该第二节点的波束B向接收该小区级导频信号,确定该第一时延差,因此,在下行数据传输前根据该第一时延差,确定该第一节点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下行数据的第一调整时间段,使得该终端设备从该波束A和该波束B接收该下行数据的时延差小于预定值。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在该第一节点通过波束A和该第二节点通过波束B向该终端设备传输下行数据中时,该下行导频信号为用户级导频信号。
具体而言,该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该第一节点和该第二节点的用户级导频信号时,例如,该用户级导频信号为测量导频(channel state indic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该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该多个节点的CSI测量导频信号,确定该第二时延差,该第一终端设备向该控制设备发送该第二时延差,该控制设备接收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该第二时延差,并根据该第二时延差预测终端设备从第一节点的波束A接收下行数据和从第二节点的波束B接收该下行数据的第一时延差,该第一时延差作为下行数据跟踪态的定时调整。
此时,根据该终端设备从该第一节点的波束A接收小区级导频信号与从该第二节点的波束B向接收该用户级导频信号,确定该第一时延差,因此,在下行数据传输中根据该第一时延差,确定该第一节点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下行数据的第一调整时间段,使得该终端设备从该波束A和该波束B接收该下行数据的时延差小于预定值。
可选地,该小区级导频信号和/或该用户级导频信号进行解耦,可以通过不同子帧对该小区级导频信号和/或该用户级导频信号进行时分传输。
具体而言,该小区级导频信号为该小区内的所有终端设备的公用参考信号,并且该控制设备需要根据该小区级导频信号估计该小区内的所有终端设备在下行数据的起始传输阶段的第一时延差,因此对小区级导频信号不适合做发射端定时预调整,即该小区级导频信号与该用户级导频信号要进行解耦,从而保证在用户级导频信号上的定时预调整不影响小区级导频信号的发射,例如该小区级导频信号与该用户级导频信号通过不同的子帧进行时分传输,将小区级导频集中在单一的子帧中发射,在该小区级导频子帧中,不会发射数据信号。
可选地,该预测终端设备从第一节点的波束A接收下行数据和从第二节点的波束B接收该下行数据的第一时延差,包括:获取该第一节点通过波束A接收第一终端设备传输的上行参考信号和该第二节点通过波束B接收第一终端设备传输的上行参考信号的第三时延差;根据该第三时延差,预测该第一时延差。
具体而言,该第一节点和该第二节点在收到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导频信号时,例如该上行导频信号为上行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SRS)。向该控制设备发送接收到该上行SRS导频信号的时刻,该控制设备接收到该第一节点和该第二节点发送的接收该上行SRS导频信号的时刻,以该第二节点作为参考节点,计算该第一节点与该第二节点的接收上行SRS导频信号的时间差值,该时间差值为第三时延差,根据该第三时延差,估计该第一时延差。
可选地,控制该第一节点和该第二节点在上下行切换的保护时隙同时发射校正信号;获取该第一节点接收该第二节点发送的校正信号的时间和该第二节点接收该第一节点发送的校正信号的时间;根据该第一节点接收该第二节点发送的校正信号的时间和该第二节点接收该第一节点发送的校正信号的时间,确定该第一节点的中射频通道与该第二节点的中射频通道的第四延时差;
该根据该第三时延差,预测该第一时延差,包括:
根据该第三时延差和该第四时延差,预测该第一时延差。
具体而言,节点间的传输时延包括IRF中射频通道时延和空口传输时延,该控制设备分别估计该第一节点和该第二节点之间的IRF中射频通道时延和上行空口传输时延,根据该IRF中射频通道时延和上行空口传输时延估计该第一节点利用各自的第一发送波束向该第一终端设备传输下行数据与该第二节点利用各自的第一发送波束向该第一终端设备传输下行数据的时延。第一,控制设备通过第一节点与该第二节点间的校正信号估计该第一节点与该第二节点的上下行IRF通道时延差。例如,该第一节点和该第二节点在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TDD)上下切换保护时隙(Guard Period,GP)发射校正信号,校正信号通过正交序列以降低互干扰;各协同TP从接收的校正信号中,根据目标信号对应的正交序列,通过相关峰检测及多帧滤波等方法来估计该第一节点与该第二节点的第一路径时延;该控制设备根据该第一节点与该第二节点的校正信号的第一路径的时延估计该第一节点与该第二节点间上下行IRF通道时延差;第二,该控制设备根据该第一节点和该第二节点在接收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的上行传输时延确定该第一节点与该第二节点上行传输时延;第三,根据该第一节点与该第二节点的IRF通道时延和TP间的上行传输时延,确定该第一节点与该第二节点的下行传输时延。
例如,在图3中,节点TP0和节点TP1为协同节点,节点TP0为主节点,可以包括控制设备的作用。节点TP0和节点TP1在TDD上下切换保护时隙(Guard Period,GP)发射校正信号。节点TP0会收到自身发射的校正信号和节点TP1发射的校正信号。节点TP0从接收的校正信号中,确定目标信号(这里指节点1的校正信号)对应的正交序列。如图4所示,节点TP0和节点TP1在TDD上下切换的DP时隙互相发送校正信号,TP0从接收的校正信号中,选择TP1发送的目标信号对应的正交序列,通过相关峰检测及多帧滤波等方法来估计TP间的第一路径时延;TP1从接收的校正信号中,选择TP0发送的目标信号对应的正交序列,通过相关峰检测及多帧滤波等方法来估计TP间的第一路径时延,并将该第一路径传输时延发送给TP0,因为第一路径的传输时延相等,因此TP0根据该第一路径的时延估计TP0和TP1间上下行IRF通道时延差。
图5中示出了TP0和TP1间在接收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的上行传输时延,TP1将接收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的上行传输时延发送给TP0。
图6中示出了TP0和TP1间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的传输时延。TP0根据TP0和TP1间上下行IRF通道时延差和TP0和TP1间在接收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的上行传输时延估计TP0和TP1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的下行传输时延。
应理解,节点TP0和节点TP1仅作为举例,并不对本申请作任何限定。多个节点间的中射频通道时延差和多个节点间的传输时延也可以根据类似方法确定。
在220中,根据所述第一时延差,确定第一调整时间段,其中,所述第一调整时间段用于调整所述第一节点通过所述波束A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所述下行数据的发射时间,使得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波束A和所述波束B接收所述下行数据的时延差小于预定值。
可选地,该控制设备向该第一节点发送第一调整时间段,用于该第一节点按照第一调整时间段利用该第一发送波束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下行数据。
可选地,该控制设备为该第一节点时,该控制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一调整时间段利用该第一发送波束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下行数据。当该第一调整时间段大于0时,在传送该下行数据的至少两个子帧间进行零填充,该空填充的时间段等于该第一调整时间段;或当该第一调整时间段小于0时,在传送该下行数据的至少一个子帧的循环前缀部分不进行填充,该至少一个子帧的循环前缀部分不进行填充的部分的传输时间等于该第一调整时间段的绝对值。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节点可以为多个节点,该第二节点为参考节点,该第一节点仅作为举例,并不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预测终端设备从第一节点的波束A接收下行数据和从第二节点的波束B接收所述下行数据的第一时延差,根据该第一时延差确定该第一节点通过波束A向该终端设备发送该下行数据的发射时间,从而实现了在节点侧进行波束级的信号发射预调整,使得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到达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差小于预定值,解决了协同技术中由于TP间空口传播时延差及TP间IRF定时误差引入的ISI干扰问题及协同区域收缩问题,特别是针对5G高频系统CP长度较短的场景,可有效提升协同区域及协同增益。
图7是根据本申请的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300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300用于包括多个节点的多点协作系统中。如图7所示,该方法300包括以下内容。
在310中,第一节点获取第一调整时间段,所述第一调整时间段用于调整所述第一节点通过波束A向终端设备传输下行数据的发射时间,所述终端设备处于所述第一节点的波束A和第二发送节点的波束B相交的覆盖范围内。
在320中,根据所述第一调整时间段,所述第一节点确定通过所述波束A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下行数据的发射时间。
可选地,根据该第一调整时间段,所述第一节点确定通过所述波束A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传输下行数据的发射时间,包括:当所述第一调整时间段大于0时,在传送所述下行数据的至少两个子帧间进行零填充,所述空填充的时间段等于所述调整时间段;或当所述第一调整时间段小于0时,在传送所述下行数据的至少一个子帧的循环前缀部分不进行填充,所述至少一个子帧的循环前缀部分不进行填充的部分的传输时间等于所述调整时间段的绝对值。
具体而言,节点收到该控制设备发送的第一调整时间段,根据该第一调整时间段对该第一发送波束上的发射信号进行调整。原理上通过对OFDM符号级信号进行物理发射时间的调整即可实现,但该方法较为复杂,典型的IRF接口一般以帧为单元进行信号的发射。1个无线帧包含10个子帧、20个时隙,每个下行时隙又分为若干个OFDM符号,根据CP的长度不同,包含的OFDM符号的数量也不同。当使用常规CP时,一个下行时隙包含7个OFDM符号;当使用扩展CP时,一个下行时隙包含6个OFDM符号。为了匹配现有IRF接口,一种基带侧组帧方法如图8所示,由图8可知,对原始的2个相邻子帧(或无线帧)信号进行部分串接可以形成定时预调整效果的子帧。当该节点收到的该第一调整时间ΔΔd段大于0时,该节点发送下行数据的时间按该第一调整时间段延时,可以在两个相邻子帧间进行零填充,零填充的时间段等于该第一调整时间段,如图7所示,节点收到的第一调整时间段ΔΔd大于0,在第一个子帧后进行零填充Null Padding。当该节点收到的该第一调整时间段ΔΔd小于0时,该节点发送下行数据的时间按该第一调整时间段提前,可以在传送该下行数据的至少一个子帧的循环前缀部分中的一部分不进行填充,该至少一个子帧的循环前缀部分中的一部分不进行填充的传输时间等于该调整时间段的绝对值,如图7所示,节点收到的第一调整时间段ΔΔd小于0,在第二个子帧的CP部分不进行填充Zero Padding。
此时,根据该第一调整时间段对至少两个相邻的子帧间进行零填充或在至少一个子帧的循环前缀部分不进行填充来形成对下行数据的定时预调整的效果,避免了在OFDM符号级进行物理发射时间调整的复杂度。
可选地,当所述波束A上存在和所述终端设备时分复用的其他终端设备时,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调整时间段,所述第一节点确定通过所述波束A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下行数据的发射时间,还包括:在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其他终端设备的切换时刻,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其他终端设备间是否存在符号间干扰;若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其他终端设备间存在符号间干扰,则在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其他终端设备切换时刻预留时间间隔。
具体而言,在该第一发送波束上存在时分复用的多个终端设备,该时分复用的多个终端设备可以是该多个终端设备在该第一发送波束下的一个节点上时分复用,也可以是该第一发送波束下的不同的节点上时分复用。在该时分复用的多个终端设备的每两个终端设备发射时刻切换点,根据2个终端的第一时延差的正负性及数值大小,进行前后2次发射的符号间干扰判断,若存在符号间干扰,则节点在2个终端设备的切换时刻预留一定的间隔,比如预留1个预留时间间隔TTI。
此时,通过在时分复用在该发送波束A的终端设备和该其他终端设备之间的切换时刻预留时间间隔,有效避免了该终端设备和该其他终端设备之间的符号间干扰。
可选地,获取第二调整时间段,所述第二调整时间段用于调整所述第一节点通过所述波束A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用户级导频信号的发射时间;根据所述第二调整时间段,所述第一节点确定通过所述波束A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用户级导频信号的发射时间;所述第一节点通过所述波束A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用户级导频信号。
具体而言,在数据的持续传输阶段,该第一节点根据第一调整时间段调整了下行数据的发射时间,因为在发送下行数据时间隔发送用户级导频信号,因此该节点的用户级导频信号根据该第一调整时间段也进行了调整。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节点获取第一调整时间段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波束测量信息和/或所述节点的多个发送波束上是否存在时分复用或频分复用的多个终端设备,确定所述节点对应的所述波束A,其中,所述波束测量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节点的所述多个发送波束的进行测量的测量信息。
可选地,该波束测量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波束的谱效率、波束的信噪比和波束的吞吐量;根据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波束测量信息和/或该节点的多个发送波束上是否存在时分复用或频分复用的多个终端设备,确定该节点对应的该第一发送波束,包括:根据该波束测量信息,从该多个发送波束中,选择至少一个发送波束;从选择的所述至少一个波束中,确定所述波束A,其中,所述终端设备所处的覆盖的范围之外的波束A下不存在与所述终端设备频分复用的其它终端设备,其中,所述覆盖范围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处于所述波束A和所述波束B相交的覆盖范围。
具体而言,多个节点的大规模阵列天线通过静态权值或自适应天线波束赋形ABF等技术形成正交性或空域隔离度较好的多个波束(物理上可以表现为ABF波束或子阵等具体形式),多个波束在空间上相互交错形成波束网格节点Lattice。第一终端设备对多个协同TP的各个波束进行扫描及测量,得到每个TP下的最优波束作为第一发送波束,多个协同TP的第一发送波束相交的节点为该终端在该波束网格中的节点。
例如,在图9中,节点TP0与节点TP1的波束形成空间的波束网格,节点TP0的波束分别为TP0波束0、TP0波束1和TP0波束2,节点TP1的波束分别为TP1波束0、TP1波束1和TP1波束2。TP0和TP1的波束交错形成空间的波束网格,TP0和TP1形成的节点数为9。定义(m,n)表示TP0第m个波束与TP1第n个波束交叉形成的节点,对于第k个终端,通过在下行接收侧对各协同TP各波束进行扫描及测量,可以得到该第k个终端的归属Lattice节点及其协同谱效率的测量值,记作cm,n,k
协同谱效率cm,n,k测量方法取决于具体的协同方案及测量反馈方法,几种示例方法如下所示:
方法1:第k个终端设备测量反映TP0第m个波束谱效率估计值(可通过信号CQI等折算)记作c0,m,k,从TP0各波束测量值集合{C0,m,k}m中选取最强值
Figure GPA0000270133870000151
类似地第k个终端设备测量反映TP1第n个波束谱效率估计值c1,n,k,从TP1各波束测量值集合{C1,n,k}n中选取最强值
Figure GPA0000270133870000152
从而确定该终端设备对应的归属波束Lattice节点
Figure GPA0000270133870000153
以及对应的谱效率
Figure GPA0000270133870000154
需要说明的是该谱效率估计方法不能反映波束间互干扰的影响。
方法2:第k个终端设备对TP0第m波束与TP1第n个波束做联合测量,从而得到波束间互干扰可感知条件下的总体谱效率cm,n,k,并从集合{cm,n,k}m,n中选取最强值
Figure GPA0000270133870000155
从而确定该终端对应的归属波束Lattice节点
Figure GPA0000270133870000156
对于某个特定Lattice节点(m,n),可能有多个终端设备,从谱效率最大化角度,需要从集合{Cm,n,k}k中选取具有最大谱效率的终端作为该第一终端设备。
由图9可知,根据该终端设备测量协同谱效率选择网格中的节点会出现一维重叠度或二维重叠度大于0的情况,该一维重叠度大于0是指在该空间波束网格中的一个节点所在的波束上同时存在多个工作节点,该二维重叠度大于0是指在该空间波束网格中的一个节点相交的两条波束上同时存在多个工作节点。如图8所示,TP0波束1中的第一个节点的一维重叠度大于0,TP0波束1中的第二个节点的二维重叠度大于0,如果节点TP0不作定时预调整,并且波束间正交性较好,那么各个空间波束网格中的节点独立进行协同发射即可,即该空间波束网格中的节点间的重叠性不会对其他终端设备产生影响。但是该节点TP0如果进行定时预调整,该定时预调整对复用在其上的所有终端设备都起作用,在同一波束下不同节点上的终端设备在空域的位置不同,会引入不同的空口传输时延差,各个节点上的终端设备由于位置的不同,空口传输时延定时调整量一般不会相同,因此TP0波束1上的定时调整的调整会引起TP0波束1不同节点上的误差。并且,TP0的波束1的第一个节点处于TP0的波束1和TP1的波束0的节点上,而TP0的波束1的第二个节点处于TP0的波束1和TP1的波束1的节点上,因此TP0的波束1有了两个调整量,分别为对于TP1的波束0和TP1的波束1的调整量。
如图10所示,在TP0的波束1上的两个节点在空域位置相差较远,其调整时间Δ1不等于Δ2,如果在TP0的波束1上对第一个节点上的终端设备根据调整时间Δ1进行下行数据的定时预调整则影响了第二个节点上的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接收。同理而言,在TP1的波束1上的两个节点在空域位置相差较远,其调整时间Δ3不等于Δ4,如果在TP1的波束1上对第一个节点上的终端设备根据调整时间Δ3进行下行数据的定时预调整则影响了第二个节点上的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接收。因此,该空间波束网格中的节点需要满足一定的独立性。
结合上述条件,将该TP0和TP1的波束在空间形成的波束网格的节点定义为矩阵A,矩阵A的约束条件及其物理意义如下:
(1)任意元素取值为0或1,对应节点激活与否。
(2)任意元素也即节点的二维重叠度bm,n需等于0,也即对于任意一个节点,该节点所在行向量或列向量不能同时存在多个激活的节点,从而保证节点间的二维解耦或独立性。
一般而言,处在相同行或相同列的节点各终端设备需要频分复用或时分复用,从TTI级谱效率最大化角度,一般选取具有最大谱效率的单个节点进行数据传输,也即激活矩阵A需要满足任意行向量或列向量只有一个非0元素的约束,需要说明的是,该条件并非协同及发端定时预调整所要求,而是基于波束复用MIMO传输方案的特征,对于单小区亦需满足。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给出一种激活协同TP形成的空间波束网格中的节点的方法。该方法是在某一波束上选取谱效率最大的终端设备所在的节点进行激活,再以该节点为原点以十字形方式进行扩展来确定与之关联的其它节点,将这些节点置空,从而保证任意2个激活节点间不存在重叠,使得波束级的发射定时预调整相互解耦,可独立进行。
图11给出了该方法的步骤,在图11中,白色的圆表示该节点的谱效率大于斜线填充的圆表示的节点的谱效率。首先在节点谱效率最大的(0,1)节点激活,并且将(0,1)节点相邻的两个节点不激活,在该(0,1)节点的对角线对应的节点(1,0)可以激活,并将节点(1,0)相邻的节点不激活。
图12示出了该方法的效果示意。由图12可见,任意激活的节点间不重叠,使得波束级的发射定时预调整相互解耦,可独立进行;激活的节点上仅存在1个终端设备,可以进行针对该终端设备的波束级发射定时预调整。
应理解,上述方法给出的Lattice模型、约束条件、Lattice预分配和以谱效率作为最大化准则仅作为示例,还可以考虑结合PF等调度准则进行空间波束网格中的节点的激活。
还应理解,该第二节点的发送波束B也可以按照该第一节点确定发送波束A得方法确定,该第一节点和该第二节点可以为同类型的节点。
在330中,根据所述发射时间,所述第一节点通过所述波束A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下行数据。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本申请中,该第一节点通过根据第一调整时间段调整通过波束A向该终端设备传输下行数据的发射时间,从而实现了在节点侧进行波束级的信号发射预调整,使得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到达所述终端设备的时延差小于预定值。
图13是是根据本申请的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400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400用于包括多个节点的多点协作系统中。如图13所示,该方法400包括以下内容。
在410中,终端设备确定从第一节点的波束A接收下行导频信号和从第二节点的波束B接收所述下行导频信号的第一时延差,所述终端设备处于所述波束A和所述波束B相交的覆盖范围内。
在420中,向控制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时延差,用于所述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时延差,预测所述终端设备从第一节点的波束A接收下行数据和从第二节点的波束B接收所述下行数据的时延差。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通过向该控制设备发送从第一节点的波束A接收下行导频信号和从第二节点的波束B接收所述下行导频信号的第一时延差,用于该控制设备根据该第一时延差,预测该终端设备从第一节点的波束A接收下行数据和从第二节点的波束B接收所述下行数据的第一时延差,进而确定该第一节点的第一调整时间段,控制该第一节点按照该第一调整时间段,通过该波束A向该终端设备发送该下行数据,从而实现了在节点侧进行波束级的信号发射预调整,使得该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向该终端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到达该终端设备的时延差小于预定值,解决了协同技术中由于TP间空口传播时延差及TP间IRF定时误差引入的ISI干扰问题及协同区域收缩问题,特别是针对5G高频系统CP长度较短的场景,可有效提升协同区域及协同增益。
图1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控制设备5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14所示,该控制设备500包括:
预测模块510,用于预测终端设备从第一节点的波束A接收下行数据和从第二节点的波束B接收所述下行数据的第一时延差,所述终端设备处于所述波束A和所述波束B相交的覆盖范围内;
确定模块52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延差,确定第一调整时间段,其中,所述第一调整时间段用于调整所述第一节点通过所述波束A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所述下行数据的发射时间,使得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波束A和所述波束B接收所述下行数据的时延差小于预定值。。
可选地,该预测模块510和该确定模块520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200的各个操作,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如图15所示,该控制设备500可以为节点500,当该控制设备500为节点500时,该节点500的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调整时间段,所述节点确定通过所述波束A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下行数据的发射时间。该节点还包括发送模块530,用于根据所述波束A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下行数据的发射时间发送所述下行数据。
图1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节点6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16所示,所述节点600包括:
获取模块610,获取第一调整时间段,所述第一调整时间段用于调整所述第一节点通过波束A向第一终端设备传输下行数据的发射时间,所述终端设备处于所述第一节点的波束A和第二发送节点的波束B相交的覆盖范围内;
处理模块62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调整时间段,确定通过所述波束A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传输下行数据的发射时间;
发送模块630,根据所述发射时间,通过所述波束A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下行数据。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610、所述处理模块620和所述发送模块630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300的各个操作,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1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7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17所示,所述终端设备700包括:
处理模块710,用于确定从第一节点的波束A接收下行导频信号和从第二节点的波束B接收所述下行导频信号的第一时延差,所述终端设备处于所述波束A和所述波束B相交的覆盖范围内;
发送模块720,用于向控制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时延差,用于所述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时延差,预测所述终端设备从第一节点的波束A接收下行数据和从第二节点的波束B接收所述下行数据的时延差。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710和所述发送模块720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400的各个操作,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1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800的示意性框图,所述通信设备800包括:
存储器810,用于存储程序,所述程序包括代码;
收发器820,用于和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处理器830,用于执行存储器810中的程序代码。
可选地,当所述代码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830可以实现方法200中控制设备执行各个操作,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此时,通信设备800可以为接收设备或发送设备。收发器820用于在处理器830的驱动下执行具体的信号收发。
可选地,当所述代码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830还可以实现方法300中节点执行各个操作,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此时,通信设备800可以为接收设备或发送设备。
可选地,当所述代码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830还可以实现方法400中终端设备执行各个操作,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此时,通信设备800可以为接收设备或发送设备。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83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所述处理器830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成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存储器81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830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81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存储器810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
收发器820可以是用于实现信号发送和接收功能,例如频率调制和解调功能或叫上变频和下变频功能。
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至少一个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83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完成,或所述集成逻辑电路可在软件形式的指令驱动下完成所述至少一个步骤。因此,通信设备800可以是个芯片或者芯片组。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所述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830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所属领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6)

1.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用于包括多个节点的多点协作系统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测终端设备从第一节点的波束A接收下行数据和从第二节点的波束B接收所述下行数据的第一时延差,所述终端设备处于所述波束A和所述波束B相交的覆盖范围内;
根据所述第一时延差,确定第一调整时间段,其中,所述第一调整时间段用于调整所述第一节点通过所述波束A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所述下行数据的发射时间,使得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波束A和所述波束B接收所述下行数据的时延差小于预定值;
其中,所述预测终端设备从第一节点的波束A接收下行数据和从第二节点的波束B接收所述下行数据的第一时延差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节点的波束A接收小区级导频信号和所述第二节点的波束B接收小区级导频信号的第二时延差;
根据所述第二时延差,预测所述第一时延差;或者
所述预测终端设备从第一节点的波束A接收下行数据和从第二节点的波束B接收所述下行数据的第一时延差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节点通过波束A接收第一终端设备传输的上行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节点通过波束B接收第一终端设备传输的上行参考信号的第三时延差;
根据所述第三时延差,预测所述第一时延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节点的波束A接收小区级导频信号和所述第二节点的波束B接收小区级导频信号的第二时延差,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节点的波束A接收用户级导频信号和所述第二节点的波束B接收用户级导频信号的第二时延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三时延差,预测所述第一时延差,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在上下行切换的保护时隙同时发射校正信号;
获取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校正信号的时间和所述第二节点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校正信号的时间;
根据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校正信号的时间和所述第二节点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校正信号的时间,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中射频通道与所述第二节点的中射频通道的第四时延差;
所述根据所述第三时延差,预测所述第一时延差,包括:
根据所述第三时延差和所述第四时延差,预测所述第一时延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调整时间段,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二调整时间段,其中,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二调整时间段用于调整所述第一节点通过波束A向所述第一节点中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传输用户级导频信号的发射时间。
5.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用于包括多个节点的多点协作系统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节点获取第一调整时间段,所述第一调整时间段用于调整所述第一节点通过波束A向终端设备传输下行数据的发射时间,所述终端设备处于所述第一节点的波束A和第二节点的波束B相交的覆盖范围内,所述第一调整时间段是通过获取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节点的波束A接收下行导频信号和第二节点的波束B接收下行导频信号的第二时延差,其中,在所述第一节点通过波束A和所述第二节点通过波束B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下行数据之前,所述下行导频信号为小区级导频信号,在所述第一节点通过波束A和所述第二节点通过波束B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下行数据中时,所述下行导频信号为用户级导频信号,或所述第一调整时间段是通过获取所述第一节点通过波束A接收第一终端设备传输的上行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节点通过波束B接收第一终端设备传输的上行参考信号的第三时延差确定的;
根据所述第一调整时间段,所述第一节点确定通过所述波束A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下行数据的发射时间;
根据所述发射时间,所述第一节点通过所述波束A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下行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调整时间段,所述第一节点确定通过所述波束A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下行数据的发射时间,包括:
当所述第一调整时间段大于0时,在传送所述下行数据的至少两个子帧间进行零填充,所述零填充的时间段等于所述调整时间段;或
当所述第一调整时间段小于0时,在传送所述下行数据的至少一个子帧的循环前缀部分不进行填充,所述至少一个子帧的循环前缀部分不进行填充的部分的传输时间等于所述调整时间段的绝对值。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波束A上存在和所述终端设备时分复用的其他终端设备时,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调整时间段,所述第一节点确定通过所述波束A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下行数据的发射时间,还包括:
在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其他终端设备的切换时刻,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其他终端设备间是否存在符号间干扰;
若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其他终端设备间存在符号间干扰,则在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其他终端设备切换时刻预留时间间隔。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二调整时间段,所述第二调整时间段用于调整所述第一节点通过所述波束A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用户级导频信号的发射时间;
根据所述第二调整时间段,所述第一节点确定通过所述波束A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用户级导频信号的发射时间;
所述第一节点通过所述波束A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用户级导频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节点获取第一调整时间段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波束测量信息和/或所述节点的多个发送波束上是否存在时分复用或频分复用的多个终端设备,确定所述节点对应的所述波束A,其中,所述波束测量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节点的所述多个发送波束的进行测量的测量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束测量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波束的谱效率、波束的信噪比和波束的吞吐量;
所述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波束测量信息和/或所述节点的多个发送波束上是否存在时分复用或频分复用的多个终端设备,确定所述节点对应的所述波束A,包括:
根据所述波束测量信息,从所述多个发送波束中,选择至少一个发送波束;
从选择的所述至少一个波束中,确定所述波束A,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处的覆盖的范围之外的波束A下不存在与所述终端设备频分复用的其它终端设备,其中,所述覆盖范围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处于所述波束A和所述波束B相交的覆盖范围。
11.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用于包括多个节点的多点协作系统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根据从第一节点的波束A接收小区级导频信号与从第二节点的波束B接收小区级导频信号的时刻,确定第一时延差,所述第一时延差用于控制设备在下行数据的起始传输阶段确定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下行数据的调整时间段,所述终端设备处于所述波束A和所述波束B相交的覆盖范围内;
向控制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时延差,用于所述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时延差,预测所述终端设备从第一节点的波束A接收下行数据和从第二节点的波束B接收所述下行数据的时延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从第一节点的波束A接收小区级导频信号与从第二节点的波束B接收小区级导频信号的时刻,确定第一时延差,包括:
根据从所述第一节点的波束A接收用户级导频信号与从第二节点的波束B接收用户级导频信号的时刻,确定所述第一时延差,所述第一时延差用于所述控制设备在所述下行数据的持续传输阶段确定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下行数据的调整时间段。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确定从第一节点的波束A接收下行导频信号和从第二节点的波束B接收所述下行导频信号的第一时延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测量的所述第一节点下的多个波束的波束测量信息和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测量的所述第二节点下的多个波束的波束测量信息,用于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波束测量信息确定波束A和所述第二节点根据所述波束测量信息,确定波束B。
14.一种控制设备,用于包括多个节点的多点协作系统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测模块,用于预测终端设备从第一节点的波束A接收下行数据和从第二节点的波束B接收所述下行数据的第一时延差,所述终端设备处于所述波束A和所述波束B相交的覆盖范围内;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延差,确定第一调整时间段,其中,所述第一调整时间段用于调整所述第一节点通过所述波束A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所述下行数据的发射时间,使得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波束A和所述波束B接收所述下行数据的时延差小于预定值;
其中,所述预测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节点的波束A接收小区级导频信号和所述第二节点的波束B接收小区级导频信号的第二时延差;
根据所述第二时延差,预测所述第一时延差;或者
所述预测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第一节点通过波束A接收第一终端设备传输的上行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节点通过波束B接收第一终端设备传输的上行参考信号的第三时延差;
根据所述第三时延差,预测所述第一时延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二时延差,预测所述第一时延差,所述预测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节点的波束A接收用户级导频信号和所述第二节点的波束B接收用户级导频信号的第二时延差。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三时延差,预测所述第一时延差,所述预测模块具体用于:
控制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在上下行切换的保护时隙同时发射校正信号;
获取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校正信号的时间和所述第二节点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校正信号的时间;
根据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校正信号的时间和所述第二节点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校正信号的时间,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中射频通道与所述第二节点的中射频通道的第四时延差;
所述根据所述第三时延差,预测所述第一时延差,包括:
根据所述第三时延差和所述第四时延差,预测所述第一时延差。
17.根据权利要求14或16所述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调整时间段,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二调整时间段,其中,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二调整时间段用于调整所述第一节点通过波束A向所述第一节点中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传输用户级导频信号的发射时间。
18.一种用于多点协作的无线通信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调整时间段,所述第一调整时间段用于调整第一节点通过波束A向终端设备传输下行数据的发射时间,所述终端设备处于所述第一节点的波束A和第二节点的波束B相交的覆盖范围内,所述第一调整时间段是通过获取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节点的波束A接收下行导频信号和第二节点的波束B接收下行导频信号的第二时延差,其中,在所述第一节点通过波束A和所述第二节点通过波束B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下行数据之前,所述下行导频信号为小区级导频信号,在所述第一节点通过波束A和所述第二节点通过波束B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下行数据中时,所述下行导频信号为用户级导频信号,或所述第一调整时间段是通过获取所述第一节点通过波束A接收第一终端设备传输的上行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节点通过波束B接收第一终端设备传输的上行参考信号的第三时延差确定的;
处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一调整时间段,确定通过所述波束A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下行数据的发射时间;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射时间,所述第一节点通过所述波束A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下行数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当所述第一调整时间段大于0时,在传送所述下行数据的至少两个子帧间进行零填充,所述零填充的时间段等于所述调整时间段;或
当所述第一调整时间段小于0时,在传送所述下行数据的至少一个子帧的循环前缀部分不进行填充,所述至少一个子帧的循环前缀部分不进行填充的部分的传输时间等于所述调整时间段的绝对值。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波束A上存在和所述终端设备时分复用的其他终端设备时,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其他终端设备的切换时刻,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其他终端设备间是否存在符号间干扰;
若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其他终端设备间存在符号间干扰时,则在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其他终端设备切换时刻预留时间间隔。
21.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第二调整时间段,所述第二调整时间段用于调整所述第一节点通过所述波束A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用户级导频信号的发射时间;
根据所述第二调整时间段,所述第一节点确定通过所述波束A向所述终端设备传输用户级导频信号的发射时间;
所述第一节点通过所述波束A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用户级导频信号。
22.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节点还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波束测量信息和/或所述节点的多个发送波束上是否存在时分复用或频分复用的多个终端设备,确定所述节点对应的所述波束A,其中,所述波束测量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节点的所述多个发送波束的进行测量的测量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束测量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波束的谱效率、波束的信噪比和波束的吞吐量;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波束测量信息,从所述多个发送波束中,选择至少一个发送波束;
从选择的所述至少一个波束中,确定所述波束A,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处的覆盖的范围之外的波束A下不存在与所述终端设备频分复用的其它终端设备,其中,所述覆盖范围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处于所述波束A和所述波束B相交的覆盖范围。
24.一种用于多点协作的无线通信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从第一节点的波束A接收小区级导频信号与从第二节点的波束B接收小区级导频信号的时刻,确定第一时延差,所述第一时延差用于控制设备在下行数据的起始传输阶段确定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下行数据的调整时间段,所述终端设备处于所述波束A和所述波束B相交的覆盖范围内;
发送模块,用于向控制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时延差,用于所述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时延差,预测所述终端设备从第一节点的波束A接收下行数据和从第二节点的波束B接收所述下行数据的时延差。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从所述第一节点的波束A接收用户级导频信号与从第二节点的波束B接收用户级导频信号的时刻,确定所述第一时延差,所述第一时延差用于所述控制设备在所述下行数据的持续传输阶段确定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下行数据的调整时间段。
26.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测量的所述第一节点下的多个波束的波束测量信息和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测量的所述第二节点下的多个波束的波束测量信息,用于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波束测量信息确定波束A和所述第二节点根据所述波束测量信息,确定波束B。
CN201780086075.8A 2017-03-09 2017-03-09 无线通信的方法、控制设备、节点和终端设备 Active CN1102687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7/076111 WO2018161299A1 (zh) 2017-03-09 2017-03-09 无线通信的方法、控制设备、节点和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8759A CN110268759A (zh) 2019-09-20
CN110268759B true CN110268759B (zh) 2021-10-22

Family

ID=63447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86075.8A Active CN110268759B (zh) 2017-03-09 2017-03-09 无线通信的方法、控制设备、节点和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284368B2 (zh)
EP (1) EP3573385B1 (zh)
CN (1) CN110268759B (zh)
WO (1) WO201816129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73570B (zh) * 2020-06-30 2023-1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干扰协同方法及相关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17393A (zh) * 2011-08-05 2013-0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定时提前量ta的确定方法、信息发送方法和设备
CN103427895A (zh) * 2013-08-05 2013-12-04 东南大学 一种全域覆盖多波束卫星lte的下行发射端定时调整方法
CN103875198A (zh) * 2011-10-03 2014-06-1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多输入多输出及协调多点传输中的天线时间偏移
WO2014164234A1 (en) * 2013-03-11 2014-10-09 Tiskerling Dynamics Llc Timbre constancy across a range of directivities for a loudspeak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91785B1 (ko) * 2002-04-27 2009-04-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부호분할다중접속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멀티캐스트멀티미디어 방송 서비스를 위한 소프트 핸드오버 방법
US8089938B2 (en) * 2005-12-28 2012-01-03 Alcatel Lucent Method of synchronizing with an uplink channel and a method of determining a propagation dela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JP4705162B2 (ja) * 2006-04-06 2011-06-2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装置及び無線端末装置
US8811352B2 (en) * 2007-06-04 2014-08-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estimation in a transmit diversity environment
CN101873159B (zh) * 2009-04-21 2013-0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输入多输出下行传输控制方法及装置
KR101770209B1 (ko) * 2009-12-03 2017-08-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셀간 간섭 저감 방법 및 장치
CN103037498B (zh) 2011-09-30 2016-06-08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多点协作传输中定时提前调整的方法和设备
CN103298002B (zh) * 2012-03-05 2017-0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虚拟小区测量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及通信系统
US9531573B2 (en) * 2012-04-09 2016-12-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yclic prefix reduction in MMwav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3686830A (zh) * 2012-09-26 2014-03-2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测试终端移动速度的方法及设备
US9380466B2 (en) * 2013-02-07 2016-06-28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Radio access networks
KR20140126555A (ko) 2013-04-23 2014-10-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빔포밍 통신시스템의 피드백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WO2016123588A1 (en) * 2015-01-30 2016-08-04 Scientific Drilling International, Inc. Dual mode telemetry
KR102348749B1 (ko) 2015-07-03 2022-01-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심볼간 간섭 제거 방법 및 장치
CA3019646A1 (en) * 2016-04-01 2017-10-0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rs switching, transmission, and enhancements
US11444734B2 (en) * 2019-09-10 2022-09-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specific group delay / frequency lookup table signaling for high-precision multi-round-trip-tim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17393A (zh) * 2011-08-05 2013-0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定时提前量ta的确定方法、信息发送方法和设备
CN103875198A (zh) * 2011-10-03 2014-06-1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多输入多输出及协调多点传输中的天线时间偏移
WO2014164234A1 (en) * 2013-03-11 2014-10-09 Tiskerling Dynamics Llc Timbre constancy across a range of directivities for a loudspeaker
CN103427895A (zh) * 2013-08-05 2013-12-04 东南大学 一种全域覆盖多波束卫星lte的下行发射端定时调整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8759A (zh) 2019-09-20
EP3573385B1 (en) 2023-07-12
US11284368B2 (en) 2022-03-22
WO2018161299A1 (zh) 2018-09-13
US20190394742A1 (en) 2019-12-26
EP3573385A4 (en) 2020-03-04
EP3573385A1 (en) 2019-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23828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的探测方法和用于所述探测方法的装置
EP3462664B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14339871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0637495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波束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装置
CN110771086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用户设备发送上行链路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方法和支持该方法的装置
CN110495207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测量和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7439033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测距有关的操作的方法
CN107005298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基于混合波束成形发送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CN110771073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15633374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
US20230021451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US10924956B2 (en) Beam information reporting method for multi-user MIMO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11557082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与基站之间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发送和接收方法和支持该方法的装置
CN110999468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上行链路信道的方法及其装置
EP3024155B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symbol using antenna correlation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which supports massive antenna
US20180006845A1 (en) Method for estimating channel statu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KR101580010B1 (ko) 통신 장치, 참조 신호 생성 방법, 참조 신호 수신 방법, 및 집적 회로
CN104782158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虚拟化天线的方法和装置
CN105684323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CN104396160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US20190229870A1 (en)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KR20100137390A (ko) 스위칭형 안테나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멀티플렉싱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업링크 송신 다이버시티를 구현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EP3294015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cquiring uplink synchronism in consideration of beam forming effec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349538B2 (en) Method for performing, by terminal, communication according to cyclic delay diversity (CDD)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08633029B (zh) 波束指示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