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67050B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67050B
CN110267050B CN201910374925.5A CN201910374925A CN110267050B CN 110267050 B CN110267050 B CN 110267050B CN 201910374925 A CN201910374925 A CN 201910374925A CN 110267050 B CN110267050 B CN 1102670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local area
processing device
area network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7492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67050A (zh
Inventor
吕振中
范志刚
周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Wanxiang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Wanxiang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Wanxiang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Wanxiang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7492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670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670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70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670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70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1Server components or server architectures
    • H04N21/218Source of audio or video content, e.g. local disk arrays
    • H04N21/2187Live fe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04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 H04N21/4122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additional display device, e.g. video project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60Network structure or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Control signalling between clients,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e.g. sending from server to client command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content stream; Communication details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 H04N21/63Control signaling related to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client,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Network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s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e.g. transmitting basic layer and enhancement layers over different transmission paths, setting up a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via Internet between remote STB'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ddressing
    • H04N21/643Communication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60Network structure or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Control signalling between clients,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e.g. sending from server to client command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content stream; Communication details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 H04N21/63Control signaling related to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client,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Network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s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e.g. transmitting basic layer and enhancement layers over different transmission paths, setting up a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via Internet between remote STB'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ddressing
    • H04N21/647Control signaling between network components and server or clients; Network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s, e.g. controlling the quality of the video stream, by dropping packets, protecting content from unauthorised alteration within the network, monitoring of network load, bridging between two different networks, e.g. between IP and wirel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方案中存在的无法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快速及时进行跨网段访问和数据传输的问题。具体技术方案为:图像采集处理装置获取第一局域网内待传输的图像数据;其中,图像采集装置设置于第一局域网内;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将图像数据转换处理为数据包;其中,数据包需由设置于局域网中的图像接收处理装置还原处理为对应的图像数据,图像采集处理装置采用的图像转换处理方式与图像接收处理装置采用的图像还原处理方式相互匹配;图像采集处理装置通过广域网向第二局域网传输所述数据包。本公开用于提高内外网数据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内外网隔离传输手段主要采用摆渡、单向传输等方式。摆渡方式操作繁琐、需要投入大量人力成本及中转存储处理设备才能完成,无论是成本还是操作门槛都比较高,而且一次摆渡数据容量有限,无法实现数据实时传输更新,同时其保密的要求对人员也是考验。单向网闸等单向传输方式则是采用暂时隔离的方式,通过单端接触的方式进行交互,并不能实现完全意义上的物理隔离。
综上所述,目前现有的内外网隔离传输方案限制很多,无法真正意义上实现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快速及时的进行跨网段的访问和数据传输。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方案中存在的无法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快速及时进行跨网段访问和数据传输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图像采集处理装置获取第一局域网内待传输的图像数据;其中,图像采集装置设置于第一局域网内;
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将图像数据转换处理为数据包;其中,数据包需由设置于局域网中的图像接收处理装置还原处理为对应的图像数据,图像采集处理装置采用的图像转换处理方式与图像接收处理装置采用的图像还原处理方式相互匹配;
图像采集处理装置通过广域网向第二局域网传输数据包。
在一个实施例中,待传输的图像数据是由第一局域网内需要传输图像的零终端采集的。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图像接收处理装置接收数据包;其中,图像接收处理装置设置于第二局域网内,数据包是由其他局域网内的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对局域网内待传输的图像数据进行转换处理后通过广域网传输到第二局域网内的;
图像接收处理装置将数据包还原处理为图像数据;其中,图像接收处理装置采用的图像还原处理方式与图像采集处理装置采用的图像转换处理方式相互匹配。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第二局域网内的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将图像数据转换处理为数据包;其中,第二局域网内的图像采集处理装置采用的图像转换处理方式与图像接收处理装置采用的图像还原处理方式相互匹配;
第二局域网内的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将数据包传输给对应的零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零终端将数据包还原处理为图像数据;其中,零终端采用的图像还原处理方式与图像接收处理装置采用的图像还原处理方式相同。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图像采集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局域网内待传输的图像数据;其中,图像采集装置设置于第一局域网内;
转换模块,用于将图像数据转换处理为数据包;其中,数据包需由设置于局域网中的图像接收处理装置还原处理为对应的图像数据,图像采集处理装置采用的图像转换处理方式与图像接收处理装置采用的图像还原处理方式相互匹配;
传输模块,用于通过广域网向第二局域网传输数据包。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图像接收处理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数据包;其中,图像接收处理装置设置于第二局域网内,数据包是由其他局域网内的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对局域网内待传输的图像数据进行转换处理后通过广域网传输到第二局域网内的;
还原模块,用于将数据包还原处理为图像数据;其中,图像接收处理装置采用的图像还原处理方式与图像采集处理装置采用的图像转换处理方式相互匹配。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包括:
图像采集处理装置,用于获取第一局域网内待传输的图像数据;其中,图像采集装置设置于第一局域网内;
图像采集处理装置,用于将图像数据转换处理为数据包;其中,数据包需由设置于局域网中的图像接收处理装置还原处理为对应的图像数据,图像采集处理装置采用的图像转换处理方式与图像接收处理装置采用的图像还原处理方式相互匹配;
图像采集处理装置,用于通过广域网向第二局域网传输数据包;
第二局域网内的图像接收处理装置,用于接收数据包;
第二局域网内的图像接收处理装置,用于将数据包还原处理为图像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系统还包括:
第二局域网内的图像采集处理装置,用于将图像数据转换处理为数据包;其中,第二局域网内的图像采集处理装置采用的图像转换处理方式与第二局域网内的图像接收处理装置采用的图像还原处理方式相互匹配;
第二局域网内的图像采集处理装置,用于将数据包传输给对应的零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系统还包括:
零终端,用于将数据包还原处理为图像数据;其中,零终端采用的图像还原处理方式与第二局域网内的图像接收处理装置采用的图像还原处理方式相同。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第一局域网内的图像采集处理装置获取第一局域网内待传输的图像数据后转换处理为数据包,通过广域网向第二局域网传输,第二局域网内的图像接收处理装置将数据包还原处理为对应的图像数据,第一局域网内的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单向地完成图像数据到数据包的转换,第二局域网内的图像接收处理单向地完成数据包到图像数据的还原,两个装置之间处理方式相互匹配且不对广域网开放,广域网内传输的数据包被其他设备截取后也无法还原,另外由于数据包对应的图像数据是图像数据而不是实际的业务数据,从而可以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快速及时进行跨网段访问和数据传输的问题。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用于区别不同的描述对象,并无顺序上的限定。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架构示意图,示意性的描述了两个局域网内的业务单元通过广域网相互传输数据,以下具体实施例均可以参照图1理解。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1、图像采集处理装置获取第一局域网内待传输的图像数据。
其中,图像采集装置设置于第一局域网内。
具体的,本公开实施例中,每个局域网中均设置有至少一对用于处理图像的装置: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和图像接收处理装置。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的图像数据具体是指计算机图像数据,例如可视化的RGB数据。
102、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将图像数据转换处理为数据包。
其中,数据包需由设置于局域网中的图像接收处理装置还原处理为对应的图像数据,图像采集处理装置采用的图像转换处理方式与图像接收处理装置采用的图像还原处理方式相互匹配。
具体的,每个局域网中的图像采集处理装置用于将该局域网内待传输的图像数据根据预设的图像处理算法转换为相应的数据包,数据包可以在广域网传输,需由设置在其他局域网内的图像接收处理设置根据前述预设的图像处理算法对应的图像还原算法再还原为相应的图像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预设的图像处理算法和对应的图像还原算法相互匹配可以参照图像编/解码算法相互匹配或者图像压缩/解压算法相互匹配去理解,且两个算法可以对数据完成加密/解密,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保证广域网内传输的数据包即使被非法获取后也无法获取到真实数据。另外,本公开实施例中是对局域网内各类设备的显示图像数据处理为前述类型的数据包后通过广域网传输而非直接通过广域网传输局域网内各类设备的应用数据/业务数据,应用数据/业务数据一旦被非法获取极有可能泄露大量保密信息,相较而言,对应于屏幕显示画面的图像数据的泄密可能性就很低了。综上所述,本公开实施例可以实现局域网与广域网(即内外网)及时传输数据且有效保证传输的安全性。
103、图像采集处理装置通过广域网向第二局域网传输数据包。
需要说明的是,图像采集处理装置被配置为将图像数据转换处理为数据包,单向地完成图像数据的转换处理并发送。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局域网内的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向第二局域网传输数据包可以通过路由寻址的方式发送,在此不做详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待传输的图像数据是由第一局域网内需要传输图像的零终端采集的。
具体的,第一局域网内需要传输图像的零终端采集待传输图像数据后先将待传输图像数据转换处理(与图像采集处理装置转换处理图像数据的处理方式相同)为数据包,发送给第一局域网内另外一个图像接收处理装置还原处理为对应的图像数据后再转发给步骤101中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后通过广域网向其他局域网传输。
值得一提的是,传统的局域网内各个业务单元使用普通的终端,各个用户的日常操作也要保证访问过程的安全性,加密、权限设置等手段,由于存在被破解的风险,也只能简单的保证各个用户访问过程的安全性,且各个用户在访问过程中也会存在相互干扰的情况,被篡改和被非法访问的概率较高。本公开实施例中局域网内各个业务单元使用零终端接收内容,零终端通过显示屏向用户显示内容,由于零终端不储存数据的特性,相较于上述传统局域网方案,有效提高了局域网内各个业务单元之间的信息安全。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图像采集处理装置获取第一局域网内待传输的图像数据;其中,图像采集装置设置于第一局域网内;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将图像数据转换处理为数据包;其中,数据包需由设置于局域网中的图像接收处理装置还原处理为对应的图像数据,图像采集处理装置采用的图像转换处理方式与图像接收处理装置采用的图像还原处理方式相互匹配;图像采集处理装置通过广域网向第二局域网传输所述数据包,能够解决现有技术方案中存在的无法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快速及时进行跨网段访问和数据传输的问题。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图像接收处理装置,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01、图像接收处理装置接收数据包。
其中,图像接收处理装置设置于第二局域网内,数据包是由其他局域网内的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对局域网内待传输的图像数据进行转换处理后通过广域网传输到第二局域网内的。
具体的,本公开实施例中,每个局域网中均设置有至少一对用于处理图像的装置: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和图像接收处理装置。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的图像数据具体是指计算机图像数据,例如可视化的RGB数据。
202、图像接收处理装置将数据包还原处理为图像数据。
其中,图像接收处理装置采用的图像还原处理方式与图像采集处理装置采用的图像转换处理方式相互匹配。
具体的,每个局域网中的图像采集处理装置用于将该局域网内待传输的图像数据根据预设的图像处理算法转换为相应的数据包,数据包可以在广域网传输,需由设置在其他局域网内的图像接收处理设置根据前述预设的图像处理算法对应的图像还原算法再还原为相应的图像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预设的图像处理算法和对应的图像还原算法相互匹配可以参照图像编/解码算法相互匹配或者图像压缩/解压算法相互匹配去理解,且两个算法可以对数据完成加密/解密,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保证广域网内传输的数据包被非法获取后也无法获取到真实数据。另外,本公开实施例中是对局域网内各类设备的显示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后传输而非传输局域网内各类设备的应用数据/业务数据,应用数据/业务数据一旦被非法获取极有可能泄露大量保密信息,相较而言,对应于屏幕显示画面的图像数据的泄密可能性就很低了。综上所述,本公开实施例可以实现局域网与广域网(即内外网)及时传输数据且有效保证传输的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该方法还包括:
203、第二局域网内的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将图像数据转换处理为数据包。
其中,第二局域网内的图像采集处理装置采用的图像转换处理方式与图像接收处理装置采用的图像还原处理方式相互匹配。
具体的,步骤202中的图像接收处理装置将图像数据发送给第二局域网内的另一个图像采集处理装置进行转换处理,便于后续向第二局域网内的各个业务单元的零终端传输。
204、第二局域网内的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将数据包传输给对应的零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在局域网内的各个业务单元设置有至少一对零终端,一个零终端用于单向获取图像数据后先转换为数据包再通过图像接收处理装置转换为图像数据向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对广域网发送数据的)传输,另一个零终端用于单向接收图像采集处理装置的数据包转换为图像数据后显示内容,只有图像的接收,而没有任何存储功能,将用户和数据隔离,用户与用户隔离,以此来实现数据的单向的传递。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该方法还包括:
205、零终端将数据包还原处理为图像数据。
其中,零终端采用的图像还原处理方式与图像接收处理装置采用的图像还原处理方式相同。
具体的,零终端再将数据包还原处理为图像数据并通过显示屏向用户显示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图像接收处理装置接收数据包;其中,图像接收处理装置设置于第二局域网内,数据包是由其他局域网内的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对局域网内待传输的图像数据进行转换处理后通过广域网传输到第二局域网内的;图像接收处理装置将数据包还原处理为图像数据;其中,图像接收处理装置采用的图像还原处理方式与图像采集处理装置采用的图像转换处理方式相互匹配,从而能够解决现有技术方案中存在的无法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快速及时进行跨网段访问和数据传输的问题。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数据传输方法,下述为本公开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本公开方法实施例。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对应图2所示的方法,如图5所示,该装置40包括:
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第一局域网内待传输的图像数据;其中,图像采集装置设置于第一局域网内;
转换模块402,用于将图像数据转换处理为数据包;其中,数据包需由设置于局域网中的图像接收处理装置还原处理为对应的图像数据,图像采集处理装置采用的图像转换处理方式与图像接收处理装置采用的图像还原处理方式相互匹配;
传输模块403,用于通过广域网向第二局域网传输数据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待传输的图像数据是由所述第一局域网内需要传输图像的零终端采集的。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图像采集处理装置获取第一局域网内待传输的图像数据;其中,图像采集装置设置于第一局域网内;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将图像数据转换处理为数据包;其中,数据包需由设置于局域网中的图像接收处理装置还原处理为对应的图像数据,图像采集处理装置采用的图像转换处理方式与图像接收处理装置采用的图像还原处理方式相互匹配;图像采集处理装置通过广域网向第二局域网传输所述数据包,从而能够解决现有技术方案中存在的无法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快速及时进行跨网段访问和数据传输的问题。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接收处理装置,对应图3所示的方法,如图6所示,该装置50包括:
接收模块501,用于接收数据包;其中,图像接收处理装置设置于第二局域网内,数据包是由其他局域网内的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对局域网内待传输的图像数据进行转换处理后通过广域网传输到第二局域网内的;
还原模块502,用于将数据包还原处理为图像数据;其中,图像接收处理装置采用的图像还原处理方式与图像采集处理装置采用的图像转换处理方式相互匹配。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接收处理装置,图像接收处理装置接收数据包;其中,图像接收处理装置设置于第二局域网内,数据包是由其他局域网内的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对局域网内待传输的图像数据进行转换处理后通过广域网传输到第二局域网内的;图像接收处理装置将数据包还原处理为图像数据;其中,图像接收处理装置采用的图像还原处理方式与图像采集处理装置采用的图像转换处理方式相互匹配,从而能够解决现有技术方案中存在的无法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快速及时进行跨网段访问和数据传输的问题。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图像采集处理装置以及图像接收处理装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系统,结合图1,该系统包括:
图像采集处理装置,用于获取第一局域网内待传输的图像数据;其中,图像采集装置设置于第一局域网内;
值得一提的是,结合图1,待传输的图像数据是由第一局域网内需要传输图像的零终端采集的,第一局域网内需要传输图像的零终端采集待传输图像数据后先将待传输图像数据转换处理为数据包,发送给第一局域网内一个图像接收处理装置还原处理为对应的图像数据后再转发给上述图像采集处理装置。
图像采集处理装置,用于将图像数据转换处理为数据包;其中,数据包需由设置于局域网中的图像接收处理装置还原处理为对应的图像数据,图像采集处理装置采用的图像转换处理方式与图像接收处理装置采用的图像还原处理方式相互匹配;
图像采集处理装置,用于通过广域网向第二局域网传输数据包;
第二局域网内的图像接收处理装置,用于接收数据包;
第二局域网内的图像接收处理装置,用于将数据包还原处理为图像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系统还可以包括:
第二局域网内的图像采集处理装置,用于将图像数据转换处理为数据包;其中,第二局域网内的图像采集处理装置采用的图像转换处理方式与第二局域网内的图像接收处理装置采用的图像还原处理方式相互匹配;
第二局域网内的图像采集处理装置,用于将数据包传输给对应的零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系统还可以包括:
零终端,用于将数据包还原处理为图像数据;其中,零终端采用的图像还原处理方式与第二局域网内的图像接收处理装置采用的图像还原处理方式相同。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系统,第一局域网内的图像采集处理装置获取第一局域网内待传输的图像数据后转换处理为数据包,通过广域网向第二局域网传输,第二局域网内的图像接收处理装置将数据包还原处理为对应的图像数据,第一局域网内的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单向地完成图像数据到数据包的转换,第二局域网内的图像接收处理单向地完成数据包到图像数据的还原,两个装置之间处理方式相互匹配且不对广域网开放,广域网内传输的数据包被其他设备截取后也无法还原,另外由于数据包对应的图像数据是图像数据而不是实际的业务数据,从而可以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快速及时进行跨网段访问和数据传输的问题。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数据传输方法,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 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装置等。该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数据传输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9)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采集处理装置获取第一局域网内待传输的图像数据;其中,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局域网内;
所述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将所述图像数据转换处理为数据包;其中,所述数据包需由设置于局域网中的图像接收处理装置还原处理为对应的图像数据,所述图像采集处理装置采用的图像转换处理方式与所述图像接收处理装置采用的图像还原处理方式相互匹配;
所述图像采集处理装置通过广域网向第二局域网传输所述数据包;
所述待传输的图像数据是由所述第一局域网内需要传输图像的零终端采集的;
其中,所述由所述第一局域网内需要传输图像的零终端采集包括:由所述第一局域网内需要传输图像的零终端采集待传输的图像数据后先将待传输的图像数据转换处理为数据包,将该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第一局域网内与所述零终端相对应的图像接收处理装置还原处理为对应的图像数据后再转发给所述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其中,所述零终端将图像数据转换处理为数据包的处理方式与所述图像采集处理装置相同。
2.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接收处理装置接收数据包;其中,所述图像接收处理装置设置于第二局域网内,所述数据包是由其他局域网内的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对所述局域网内待传输的图像数据进行转换处理后通过广域网传输到所述第二局域网内的,所述待传输的图像数据是由所述其他局域网内需要传输图像的零终端采集的;其中,所述由所述其他局域网内需要传输图像的零终端采集包括:由所述其他局域网内需要传输图像的零终端采集待传输的图像数据后先将待传输的图像数据转换处理为数据包,将该数据包发送给所述其他局域网内另一个与所述零终端相对应的图像接收处理装置还原处理为对应的图像数据后再转发给所述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其中,所述零终端将图像数据转换处理为数据包的处理方式与所述图像采集处理装置相同;
所述图像接收处理装置将所述数据包还原处理为图像数据;其中,所述图像接收处理装置采用的图像还原处理方式与所述图像采集处理装置采用的图像转换处理方式相互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局域网内的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将所述图像数据转换处理为所述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二局域网内的图像采集处理装置采用的图像转换处理方式与所述图像接收处理装置采用的图像还原处理方式相互匹配;
所述第二局域网内的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将所述数据包传输给对应的零终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零终端将所述数据包还原处理为所述图像数据;其中,所述零终端采用的图像还原处理方式与所述图像接收处理装置采用的图像还原处理方式相同。
5.一种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局域网内待传输的图像数据;其中,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局域网内,所述待传输的图像数据是由所述第一局域网内需要传输图像的零终端采集的;其中,所述由所述第一局域网内需要传输图像的零终端采集包括:由所述第一局域网内需要传输图像的零终端采集待传输的图像数据后先将待传输的图像数据转换处理为数据包,将该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第一局域网内与所述零终端相对应的图像接收处理装置还原处理为对应的图像数据后再转发给所述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其中,所述零终端将图像数据转换处理为数据包的处理方式与所述图像采集处理装置相同
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图像数据转换处理为数据包;其中,所述数据包需由设置于局域网中的图像接收处理装置还原处理为对应的图像数据,所述图像采集处理装置采用的图像转换处理方式与所述图像接收处理装置采用的图像还原处理方式相互匹配;
传输模块,用于通过广域网向第二局域网传输所述数据包。
6.一种图像接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数据包;其中,所述图像接收处理装置设置于第二局域网内,所述数据包是由其他局域网内的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对所述局域网内待传输的图像数据进行转换处理后通过广域网传输到所述第二局域网内的,所述待传输的图像数据是由所述其他局域网内需要传输图像的零终端采集的;其中,所述由所述其他局域网内需要传输图像的零终端采集包括:由所述其他局域网内需要传输图像的零终端采集待传输的图像数据后先将待传输的图像数据转换处理为数据包,将该数据包发送给所述其他局域网内另一个与所述零终端相对应的图像接收处理装置还原处理为对应的图像数据后再转发给所述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其中,所述零终端将图像数据转换处理为数据包的处理方式与所述图像采集处理装置相同;
还原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包还原处理为图像数据;其中,所述图像接收处理装置采用的图像还原处理方式与所述图像采集处理装置采用的图像转换处理方式相互匹配。
7.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采集处理装置,用于获取第一局域网内待传输的图像数据;其中,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局域网内,所述待传输的图像数据是由所述第一局域网内需要传输图像的零终端采集的;其中,所述由所述第一局域网内需要传输图像的零终端采集包括:由所述第一局域网内需要传输图像的零终端采集待传输的图像数据后先将待传输的图像数据转换处理为数据包,将该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第一局域网内与所述零终端相对应的图像接收处理装置还原处理为对应的图像数据后再转发给所述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其中,所述零终端将图像数据转换处理为数据包的处理方式与所述图像采集处理装置相同;
所述图像采集处理装置,用于将所述图像数据转换处理为数据包;其中,所述数据包需由设置于局域网中的图像接收处理装置还原处理为对应的图像数据,所述图像采集处理装置采用的图像转换处理方式与所述图像接收处理装置采用的图像还原处理方式相互匹配;
所述图像采集处理装置,用于通过广域网向第二局域网传输所述数据包;
所述第二局域网内的图像接收处理装置,用于接收数据包;
所述第二局域网内的图像接收处理装置,用于将所述数据包还原处理为所述图像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所述第二局域网内的图像采集处理装置,用于将所述图像数据转换处理为所述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二局域网内的图像采集处理装置采用的图像转换处理方式与所述第二局域网内的图像接收处理装置采用的图像还原处理方式相互匹配;
所述第二局域网内的图像采集处理装置,用于将所述数据包传输给对应的零终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所述零终端,用于将所述数据包还原处理为所述图像数据;其中,所述零终端采用的图像还原处理方式与所述第二局域网内的图像接收处理装置采用的图像还原处理方式相同。
CN201910374925.5A 2019-05-07 2019-05-07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102670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74925.5A CN110267050B (zh) 2019-05-07 2019-05-07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74925.5A CN110267050B (zh) 2019-05-07 2019-05-07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7050A CN110267050A (zh) 2019-09-20
CN110267050B true CN110267050B (zh) 2021-11-23

Family

ID=67914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74925.5A Active CN110267050B (zh) 2019-05-07 2019-05-07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67050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81655Y (zh) * 2005-03-29 2006-05-17 邵文远 数字图像网络与局域网安全连接的装置
CN202077060U (zh) * 2011-01-21 2011-12-14 任峰 网络隔离数据交换器
CN103414686A (zh) * 2013-07-08 2013-11-27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一种支持透明转码的图像数据安全传输系统
CN103716652A (zh) * 2014-01-10 2014-04-09 厦门市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以及数据传输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77637B2 (en) * 2003-01-03 2007-10-02 Tellabs Bedford, Inc. Fiber to the home broadband home unit
CN107483850B (zh) * 2017-08-11 2019-12-1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低延迟的高清数字图像传输方法
CN108491174A (zh) * 2018-02-01 2018-09-04 西安万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画面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81655Y (zh) * 2005-03-29 2006-05-17 邵文远 数字图像网络与局域网安全连接的装置
CN202077060U (zh) * 2011-01-21 2011-12-14 任峰 网络隔离数据交换器
CN103414686A (zh) * 2013-07-08 2013-11-27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一种支持透明转码的图像数据安全传输系统
CN103716652A (zh) * 2014-01-10 2014-04-09 厦门市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以及数据传输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7050A (zh) 2019-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49425B (zh)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物理隔离传输方法
CN103686432A (zh) 一种基于视联网的屏幕共享方法和系统
CN103684997A (zh) 完全物理隔离数据单向即时传输方法及系统
US20160119667A1 (en) Law enforcement real time digital information chain of custody assurance system and method
CN109379368B (zh) 一种物理隔离的双网间数据交换设备及方法
CN110287041B (zh) 一种业务数据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4061295A1 (zh) 视频数据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12256786B (zh) 多模态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5897885A (zh) 跨网络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7528833A (zh) 基于二维码进行非接触式网络传输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8040098A (zh) 基于可视信息单向传输的网络隔离方法和系统
JP2012170051A (ja)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スクリーン画面伝送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5471940A (zh) 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发送及接收终端、数据传输系统
CN103581683A (zh) Jpeg图像加密传输方法
CN108011867B (zh) 一种铁路信号的安全加密方法及系统
CN107147658A (zh) 一种物理隔离信息交换方法
CN111866143A (zh) 一种远程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监控系统
CN105046166A (zh) 一种图片安全共享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10267050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JP2865937B2 (ja) カラー静止画伝送方法
CN115766899A (zh) 一种协议互通方法及装置、视频监控系统
Zhang et al. Lorawan-based camera with (cira) compression and image recovery algorithm
CN104636210A (zh) 一种实现进程间数据交换的方法及装置
CN108668048A (zh) 图像数据的处理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处理器
WO2020259040A1 (zh)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111

Address after: Room 740, No. 1256 and 1258, Wanrong Road, Jing'an District, Shanghai, 200072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Jingda Xinl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302, 3 / F, workshop 4, 3G intelligent terminal Industrial Park, 8 Tangyan South Road, hi tech Zone,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710075

Patentee before: XI'AN VANXVM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09

Address after: 710075, 2nd Floor, Building 5, Taiwei Zhilian Center, No. 8 Tangyan South Road, High tech Zone,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AN VANXVM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740, No. 1256 and 1258, Wanrong Road, Jing'an District, Shanghai, 200072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Jingda Xinl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