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63370B - 一种模型的优化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型的优化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63370B
CN110263370B CN201910388073.5A CN201910388073A CN110263370B CN 110263370 B CN110263370 B CN 110263370B CN 201910388073 A CN201910388073 A CN 201910388073A CN 110263370 B CN110263370 B CN 1102633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sign model
optimization
model
component data
optimization pro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8807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63370A (zh
Inventor
李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hongt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Zhongt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Zhongt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Zhongt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8807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633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633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33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633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33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建筑设计领域,公开了一种模型的优化方法、系统及服务器。其中所述的模型的优化方法,包括:获取原始设计模型,对所述原始设计模型进行优化,生成优化过程设计模型;对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进行标准校验,生成优化结果设计模型。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目前设计软件生成设计模型的优化能力不足,造成成本增加的技术问题,实现更好地优化设计模型,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模型的优化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设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型的优化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进步,在众多领域都可以将物理世界的模型进行数字化,例如:建筑设计模型以往是由图纸构成,现在可以用建筑设计软件进行设计,输出数字化的建筑设计模型;以往使用手工设计制作模具,现在可以用专业的模具设计软件进行设计,输出数字化的模具模型。数字化模型的质量,取决于设计师的经验。例如:建筑结构设计是否浪费建筑材料,成本是否最优等,而设计师需要在符合安全标准前提下,尽量降低结构材料的使用,这往往由设计师的经验决定的。
目前,现有的模型设计软件,由设计师进行设计,设计师人为定义模型中各个构件的规格。设计软件可提供特定的检测标准,例如建筑结构设计国家安全标准,但是设计软件无法提供设计结构的自动优化能力,而是依赖设计师的经验进行手工优化,而设计师为了满足安全标准的要求,设计的结果可能出现过度消耗材料的情况,没有达到成本最优。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型的优化方法、系统及服务器,解决目前设计软件生成设计模型的优化能力不足,造成成本增加的技术问题,实现更好地优化设计模型,降低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模型的优化方法、系统及服务器,其解决了目前设计软件生成设计模型的优化能力不足,造成成本增加的技术问题,实现更好地优化设计模型,降低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型的优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原始设计模型;
对所述原始设计模型进行优化,生成优化过程设计模型;
对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进行标准校验,生成优化结果设计模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原始设计模型进行优化,生成优化过程设计模型,包括:
提取所述原始设计模型的构件数据;
对所述构件数据进行优化,生成优化后的构件数据;
将优化后的构件数据替换合并所述原始设计模型中的构件数据;
生成优化过程设计模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构件数据进行优化,生成优化后的构件数据,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优化后的构件数据是否满足约束条件,若所述优化后的构件数据不满足所述约束条件,则根据所述约束条件,调整所述构件数据,直至生成的构件数据满足所述约束条件,生成优化后的构件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进行标准校验,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是否符合工程规范;
若不符合工程规范,则再次对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进行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符合工程规范,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是否符合预设的优化目标;
若不符合预设的优化目标,则进行新一轮优化;
若符合预设的优化目标,则生成优化结果设计模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原始设计模型转换成可读写文件,通过文本编辑器提取所述可读写文件的构件数据,并将所述构件数据保存到数据库。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型的优化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原始设计模型;
优化模块,用于对所述原始设计模型进行优化,生成优化过程设计模型;
标准校验模块,用于对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进行标准校验,生成优化结果设计模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优化模块包括:建筑结构优化模块或模具优化模块。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型的优化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服务器以及至少一个客户端;
其中,所述服务器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原始设计模型;
优化模块,用于对所述原始设计模型进行优化,生成优化过程设计模型;
标准校验模块,用于对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进行标准校验,生成优化结果设计模型;
所述客户端包括:
模型上传模块,连接所述获取模块,用于向所述获取模块发送原始设计模型;
模型下载模块,连接所述标准校验模块,用于下载所述优化结果设计模型。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上所述的模型的优化方法。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服务器能够执行如上所述的模型的优化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型的优化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原始设计模型;对所述原始设计模型进行优化,生成优化过程设计模型;对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进行标准校验,生成优化结果设计模型。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目前设计软件生成设计模型的优化能力不足,造成成本增加的技术问题,实现更好地优化设计模型,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环境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型的优化方法的总体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型的优化方法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步骤S221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型的优化系统的逻辑架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模型的优化系统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模型的优化系统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模型的优化系统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建筑结构,是指在房屋建筑中,由各种构件(屋架、梁、板、柱等)组成的能够承受各种作用的体系。所谓作用是指能够引起体系产生内力和变形的各种因素,如荷载、地震、温度变化以及基础沉降等因素。其中,建筑结构优化设计对建筑结构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保证使用功能的条件下,利用结构优化设计技术能够达到提高结构安全度、降低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性的效果。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环境的示意图;
其中,客户端通信连接服务器,所述客户端无线连接所述服务器,所述客户端与所述服务器之间存在数据交互,具体的,所述客户端用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原始设计模型,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原始设计模型,对所述原始设计模型进行相应的处理后,将处理后的设计模型发送到所述客户端。其中,所述客户端与所述服务器之间还可以通过指令的方式进行其他交互操作,例如:所述客户端可以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数据请求指令,请求获取相关的数据。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客户端可以是大型机、个人计算机、智能手机、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能生成原始设计模型的电子设备,服务器可以是塔式服务器、机架式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或云服务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客户端还可以为多个,下面以云服务器连接一个客户端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作具体阐述。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型的优化方法的总体流程示意图;
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比如,云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21:获取原始设计模型;
具体的,所述原始设计模型为建筑设计师设计的建筑结构模型或模具工程师设计的模具结构模型,其中,建筑设计师根据实际的结构特性设定成为相关的结构设计参数,所述建筑结构模型记录着建筑结构中构件的各类信息。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原始设计模型为设计师通过模型设计软件进行设计,并人为定义所述原始设计模型中的各个构件的规格的模型。其中,所述原始设计模型为三维立体模型,所述三维立体模型通过简单的线框在不同细节层次渲染,或者通过不同方法进行明暗描绘,还通过纹理进行覆盖,从而反映真实的建筑结构。
步骤S22:对所述原始设计模型进行优化,生成优化过程设计模型;
步骤S23:对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进行标准校验,生成优化结果设计模型。
可以理解的是,在对原始设计模型进行优化后,形成优化过程设计模型,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仅仅是经过对建筑构件对应的构件数据进行改写,将原始的建筑构件的构件数据替换合并为优化后的建筑构件的构件数据,此时基于优化后的建筑构件的构件数据并没有经过标准校验,也就是说,优化过程设计模型不一定符合国家安全强制标准,因此需要对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进行标准校验,确定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是否满足国家安全强制标准。
具体的,所述对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进行标准校验,生成优化结果设计模型,包括:对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进行工程规范校验,判断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是否符合工程规范,若符合,则判断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是否符合预设的优化目标;若不符合,则再次对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进行优化。
其中,所述对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进行工程规范校验,包括:通过建筑结构设计专用软件,检测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是否符合国家安全强制标准,若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符合国家安全强制标准,则进一步判断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是否符合预设的优化目标,若符合预设的优化目标,则基于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生成优化结果设计模型,并将所述优化结果设计模型保存到所述服务器的数据库中,以使所述服务器将所述优化结果设计模型发送到所述用户的客户端。若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不符合国家安全强制标准,则再次对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进行优化。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实际工作过程中,会进行多次优化,生成多个历史优化过程设计模型,若当前的优化过程设计模型不符合工程规范时,所述再次对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进行优化,包括:
获取全部的历史优化过程设计模型;
根据全部的历史优化过程设计模型,以及,当前的优化过程设计模型,筛选并确定历史最优的优化过程设计模型;
通过对所述历史最优的优化过程设计模型进行再次优化,生成当前优化过程设计模型。
具体的,所述筛选并确定历史最优的优化过程设计模型,包括:
计算所述全部的历史优化过程设计模型以及当前的优化过程设计模型与优化指标的匹配度,并按照匹配度的高低进行排序,将匹配度最高的优化过程设计模型作为历史最优的优化过程设计模型,其中,所述优化指标通过人为设定,例如:建筑材料的最低成本、建筑面积的最大化、建筑空间的最大化等指标的综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符合工程规范,则判断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是否符合预设的优化目标,若不符合预设的优化目标,则进行新一轮优化;若符合预设的优化目标,则基于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生成优化结果设计模型。具体的,所述预设的优化目标包括:建筑材料的使用量、建筑成本、建筑面积等,所述建筑材料的使用量、建筑成本以及建筑面积通过人为预先设定,通过对所述建筑构件的构件数据进行优化,并判断所述优化后的建筑构件的构件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优化目标,若不满足,则进行新一轮的优化,再次对所述构件数据进行优化,直到所述优化后的构件数据满足所述预设的优化目标,此时基于满足所述预设的优化目标的构件数据,生成优化结果设计模型。
若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不符合预设的优化目标,则进行新一轮优化,所述进行新一轮优化,具体包括:再次对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进行优化,通过对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进行多次迭代,直到满足预设的优化目标,有利于控制所述建筑材料的使用量、建筑成本、建筑面积等数据,满足用户的需求。
具体的,所述进行新一轮优化,还包括:调整优化目标,进行新一轮优化,包括:调整预设的优化目标,所述预设的优化目标包括:建筑材料的使用量、建筑成本、建筑面积等,所述建筑材料的使用量、建筑成本以及建筑面积通过人为预先设定,通过对所述建筑构件的构件数据进行优化,并判断所述优化后的建筑构件的构件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优化目标,若不满足,则进行新一轮的优化,再次对所述构件数据进行优化,直到所述优化后的构件数据满足所述预设的优化目标,此时基于满足所述预设的优化目标的构件数据,例如:建筑参数,生成优化结果设计模型。通过对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进行多次迭代,直到满足预设的优化目标,有利于控制所述建筑材料的使用量、建筑成本、建筑面积等数据,满足用户的需求。
可以理解的是,新一轮优化与上一轮优化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上一轮优化结果没有通过计算软件计算,出现错误,或者没有达到优化标准,都会重启新一轮优化。新一轮优化的结果可能会比上一轮更差或者更好,如果更差会暂停返回上次好的结果。更好的话会继续优化。新一轮优化都是根据上一轮优化后的结果来调整参数值。一个完整的优化过程是重复如下过程:修改构件数据-计算软件计算-结果判断-修改构件数据-计算软件计算-结果判断,这样重复循环的过程,直到在通过计算软件计算的前提下选取一个最优的结果而退出。
具体的,通过获取所述原始设计模型,对所述原始设计模型进行优化,生成优化过程设计模型。
请再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型的优化方法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如图3所示,所述模型的优化方法的工作流程,具体包括:
开始;
步骤21:上传原始设计模型;
具体的,用户的客户端通信连接服务器,所述用户通过客户端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原始设计模型,将所述原始设计模型上传到所述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原始设计模型。其中,所述原始设计模型为建筑设计师设计的建筑结构模型,所述原始设计模型由建筑设计师通过模型设计软件设计完成,其存在形式是模型文件,例如:建筑设计师根据实际的结构特性设定成为相关的结构设计参数,并形成建筑结构模型,所述建筑结构模型记录着建筑结构中构件的各类信息。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原始设计模型为建筑设计师通过模型设计软件进行设计,并人为定义所述原始设计模型中的各个构件的规格的模型。其中,所述原始设计模型为三维立体模型,所述三维立体模型通过简单的线框在不同细节层次渲染,或者通过不同方法进行明暗描绘,还通过纹理进行覆盖,从而反映真实的建筑结构。
步骤S221:优化原始设计模型;
请再参阅图4,图4是图3中的步骤S221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如图4所示,所述对所述原始设计模型进行优化,包括:
步骤S2211:提取所述原始设计模型的构件数据;
具体的,所述原始设计模型包括多个建筑构件,所述建筑构件为所有建筑可见的部件,例如:墙、梁、柱、地板、楼梯、电梯井等,通过提取所述原始设计模型的构件数据,例如:位置、长度、高度、宽度、类型,所述类型为所述建筑构件的类型,所述建筑构件的类型用于表征所述建筑构件的种类,例如:所述建筑构件为墙,则所述墙对应的类型包括:多段墙、剪力墙、钢筋混凝土墙,以及等等,所述建筑构件为梁,则所述梁对应的类型包括:主梁、次梁、连梁,以及等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所述原始设计模型转换成可读写文件,例如:Word文件、PDF文件、TXT文件等可读写文件,通过数据接口输出所有建筑构件的构件数据或构件数据至所述可读写文件,所述可读写文件为可编辑的文件,可以通过文本编辑器提取所述可读写文件的构件数据或构件数据,并将所述构件数据或构件数据保存到数据库。具体的,通过数据库标准格式存储所有提取出的构件数据,例如:所述原始设计模型中的构件数据中的梁以N-B标识,连梁以N-WB标识,柱以N-C标识,墙以N-WC标识,如下表1所示,每一建筑构件对应一名称,每一建筑构件对应一数据定义,所述数据定义为所述建筑构件的数据标识,每一建筑构件对应一数据类型,所述数据类型为所述建筑构件保存在所述数据库中的形式。
表1
步骤S2212:对所述构件数据进行优化,生成优化后的构件数据;
通过将所述原始设计模型转换成可读写文件,提取所述原始设计模型的构件数据,对所述构件数据进行优化,根据不同建筑构件的类型,调整所述构件数据,将调整后的构件数据再次录入数据库进行保存,例如:矩形主梁的截面积=宽*高,通过修改主梁的宽和高的数值,从而确定不同的截面积数据,通过约束条件对所述修改后的主梁的宽和高的数值进行限定,例如:所述主梁对应的约束条件为宽(180,200,250,300mm),高(350,400,450mm)。具体的,通过文本编辑器工具将已优化的构件数据进行改写,替换成优化后的构件数据,并保存生成新的设计模型文件,例如:主梁的原宽和高分别为180mm和350mm,优化后的宽和高分别为200mm和450mm,将原宽和高替换为优化后的宽和高。
具体的,通过优化算法所述对所述构件数据进行优化,生成优化后的构件数据,其中,所述对所述构件数据进行优化,生成优化后的构件数据,具体包括:根据模型和构件数据特性设置约束条件和优化函数,运用优化算法进行优化。其中,优化过程经过多次迭代,直至得到满足优化函数和约束条件的构件数据的优化值。需要注意的是,此时是由优化算法进行优化处理,并未考虑模型符合工程规范。因此,可能会出现优化过度,而不符合工程规范的情况。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优化过程通过优化包进行优化处理,所述优化包为独立的一套封装程序,包括多个优化算法,例如:序列二次算法(sequential quadraticprogramming,SQP)。
具体的,所述约束条件为对建筑构件的约束,所述约束条件包括对多个建筑构件的约束,包括:对梁上部纵筋的约束,对主梁截面积的约束,以及等等,例如:对梁上部纵筋的约束,其计算公式为: 其约束条件:最小配筋面积要求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ρmin(%),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0.2和45ft/fy二者的较大值;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如下表2中规定的数值。
表2
具体的,所述优化函数包括多个参数,用于定义优化方向,例如:所述优化函数用于确定步长,在每一次优化的过程中,确定不同的步长,随着优化次数的增加,所述步长相应的减少,以实现更为精细的优化,得到更为精确的优化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优化包进行优化,根据不同的建筑构件对应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结果,根据计算结果判断是否发生异常,若数值异常则改变所述建筑构件对应的构件数据,并且通过多次迭代进行判定,直至满足所述约束条件。通过对所述建筑构件的构件数据进行多次迭代,直至满足预设的约束条件,能够实现在满足规范和安全的前提下,减少构件截面面积(例如梁柱墙)得到最优的结果,使得造价最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构件数据进行优化,生成优化后的构件数据,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优化后的构件数据是否满足约束条件和优化函数,若所述优化后的构件数据不满足所述约束条件和优化函数,则根据所述约束条件,调整所述构件数据,直至生成的构件数据满足所述约束条件和优化函数,生成优化后的构件数据。
具体的,通过优化包进行优化,根据不同的建筑构件对应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结果,根据计算结果判断是否发生异常,若数值异常则改变所述建筑构件对应的构件数据,并且通过多次迭代进行判定,直至满足所述约束条件。通过对所述建筑构件的构件数据进行多次迭代,直至满足预设的约束条件和优化函数,能够实现在满足规范和安全的前提下,减少构件截面面积(例如梁柱墙)得到最优的结果,使得造价最小。具体的,所述约束条件为对建筑构件的约束,所述约束条件包括对多个建筑构件的约束,例如:对梁上部纵筋的约束,其计算公式为: 其约束条件:最小配筋面积要求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ρmin(%),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0.2和45ft/fy二者的较大值;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规定的数值。若验证通过,则替换原始设计模型中构件的数据,若验证不通过,则修改构件数据。
步骤S2213:将优化后的构件数据替换合并原始设计模型中的构件数据;
具体的,通过提取所述原始设计模型中的建筑构件的构件数据,所述原始设计模型包括多个建筑构件,例如:墙、梁、柱、地板、楼梯、电梯井等,所述建筑构件的构件数据包括:位置、长度、高度、宽度、类型等,将所述建筑构件对应的构件数据进行优化,得到优化的结果,即生成优化后的构件数据,并合并所述优化后的构件数据,即将优化后的构件数据按原格式替换合并原构件数据,并基于所述优化后的构件数据,形成新的一套完整的数据模型,即基于所述优化后的构件数据,生成优化过程设计模型。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建筑构件对应的构件数据可以是部分优化,也可以是全部优化,例如:将部分优化的构件数据按原格式替换原构件数据,并基于所述优化后的构件数据,生成优化过程设计模型,或者,将全部优化的构件数据按原格式替换原构件数据,并基于所述优化后的构件数据,生成优化过程设计模型。
具体的,根据不同建筑构件的类型,通过文本编辑器工具进行构件数据的调整。修改完后再次录入数据库中进行保存。例如矩形主梁的截面积=宽x高(S=B x H),我们来修改主梁的宽和高的值来得到不同的截面积数据,而对应的约束条件为宽(180,200,250,300mm),高(350,400,450mm)。
步骤S222:生成优化过程设计模型;
具体的,通过将优化后的构件数据替换合并所述原始设计模型中对应的构件数据,生成优化过程设计模型。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构件数据可以是部分替换,也可以是全部替换,取决于优化算法对构件数据的优化结果。
步骤S231:标准校验;
具体的,所述对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进行工程规范校验,包括:通过建筑结构设计专用软件,检测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是否符合国家安全强制标准,若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符合国家安全强制标准,则优化过程结束,基于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生成优化结果设计模型,并将所述优化结果设计模型保存到所述服务器的数据库中,以使所述服务器将所述优化结果设计模型发送到所述用户的客户端。若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不符合国家安全强制标准,则再次对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进行优化。
步骤S232:是否符合工程规范;
具体的,对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进行工程规范校验,并判断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是否符合工程规范,若符合工程规范,则进一步判断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是否符合预设的优化目标;若不符合工程规范,则再次对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进行优化。
具体的,判断标准校验后的优化过程设计模型是否符合工程规范,若是,则进入步骤S233:是否符合优化目标,若否,则返回步骤S221:优化原始设计模型;
步骤S233:是否符合优化目标;
具体的,所述预设的优化目标包括:建筑材料的使用量、建筑成本、建筑面积等,所述建筑材料的使用量、建筑成本以及建筑面积通过人为预先设定,通过对所述建筑构件的构件数据进行优化,并判断所述优化后的建筑构件的建筑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优化目标,若不满足,则进行新一轮的优化,再次对所述构件数据进行优化,直到所述优化后的建筑参数满足所述预设的优化目标,此时基于满足所述预设的优化目标的建筑参数,生成优化过程设计模型。通过对所述原始设计模型进行多次迭代,直到满足预设的优化目标,有利于控制所述建筑材料的使用量、建筑成本、建筑面积等数据,满足用户的需求。
具体的,通过判断优化的结果是否满足预设的优化目标,若不满足,则进行新一轮优化;若满足,则生成优化过程设计模型。具体的,所述预设的优化目标包括:建筑材料的使用量、建筑成本、建筑面积等,所述建筑材料的使用量、建筑成本以及建筑面积通过人为预先设定,通过对所述建筑构件的构件数据进行优化,并判断所述优化后的建筑构件的建筑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优化目标,若不满足,则进行新一轮的优化,再次对所述构件数据进行优化,直到所述优化后的建筑参数满足所述预设的优化目标,此时基于满足所述预设的优化目标的建筑参数,生成优化过程设计模型。通过对所述原始设计模型进行多次迭代,直到满足预设的优化目标,有利于控制所述建筑材料的使用量、建筑成本、建筑面积等数据,满足用户的需求。
具体的,优化算法根据预设的优化目标,基于优化后的建筑构件的构件数据,生成优化过程设计模型。
步骤S234:生成优化结果设计模型;
结束。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原始设计模型转换成可读写文件,通过文本编辑器提取所述可读写文件的构件数据,并将所述构件数据保存到数据库。
具体的,通过数据接口输出模型所有构件的参数至可编辑的文件中,用文本编辑器进行数据参数的读写,所述数据参数为所述原始设计模型中的建筑构件的构件数据。其中,所述数据接口指的是设计软件提供的接口。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两种设计软件,第一种是自带数据库输出接口,通过直接读取该输出数据文件来获得可编译的数据。第二种是模型设计软件需要通过第三方的软件转换成可读写的文件。
通过将所述原始设计模型转换成可读写文件,提取所述原始设计模型的构件数据,对所述构件数据进行优化,根据不同建筑构件的类型,调整所述构件数据,将调整后的构件数据再次录入数据库进行保存,例如:矩形主梁的截面积=宽*高,通过修改主梁的宽和高的数值,从而确定不同的截面积数据,通过约束条件对所述修改后的主梁的宽和高的数值进行限定,例如:所述主梁对应的约束条件为宽(180,200,250,300mm),高(350,400,450mm)。具体的,通过文本编辑器工具将已优化的构件数据进行改写,替换成优化后的构件数据,并保存生成新的设计模型文件,例如:主梁的原宽和高分别为180mm和350mm,优化后的宽和高分别为200mm和450mm,将原宽和高替换为优化后的宽和高。
具体的,将所述原始设计模型提取出的建筑构件的构件数据保存至服务器的数据库中,根据数据库标准格式存储所有提取出来的构件数据,例如:原始设计模型中的建筑构件,比如:梁(N-B),连梁(N-WB),柱(N-C),墙(N-WC)等。
具体的,通过将所述原始设计模型转换成可读写文件,提取所述原始设计模型的构件数据,对所述构件数据进行优化,根据不同建筑构件的类型,调整所述构件数据,将调整后的构件数据再次录入数据库进行保存,例如:矩形主梁的截面积=宽*高,通过修改主梁的宽和高的数值,从而确定不同的截面积数据,通过约束条件对所述修改后的主梁的宽和高的数值进行限定,例如:所述主梁对应的约束条件为宽(180,200,250,300mm),高(350,400,450mm)。具体的,通过文本编辑器工具将已优化的构件数据进行改写,替换成优化后的构件数据,并保存生成新的设计模型文件,例如:主梁的原宽和高分别为180mm和350mm,优化后的宽和高分别为200mm和450mm,将原宽和高替换为优化后的宽和高。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提供一种模型的优化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原始设计模型,对所述原始设计模型进行优化,生成优化过程设计模型;对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进行标准校验,生成优化结果设计模型。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目前设计软件生成设计模型的优化能力不足,造成成本增加的技术问题,实现更好地优化设计模型,降低成本。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型的优化系统的逻辑架构示意图;
该模型的优化系统可以应用于服务器,如图5所示,该模型的优化系统500,包括:
获取模块501,用于获取原始设计模型,提取所述原始设计模型的构件数据;
优化模块502,用于对所述原始设计模型进行优化,生成优化过程设计模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优化模块502具体用于:
对所述构件数据进行优化,生成优化后的构件数据;
将优化后的构件数据替换合并所述原始设计模型中的构件数据;
生成优化过程设计模型。
标准校验模块503,用于对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进行标准校验,生成优化结果设计模型。
请再参阅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模型的优化系统的示意图;
如图6所示,该模型的优化系统600,应用于建筑设计领域,所述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601,用于获取原始设计模型,提取所述原始设计模型的构件数据;
建筑结构优化模块602,用于对所述原始设计模型进行优化,生成优化过程设计模型;
具体的,所述原始设计模型为设计师设计的建筑结构模型,建筑师根据实际的结构特性设定成为相关的结构设计参数,所述建筑结构模型记录着建筑结构中构件的各类信息。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原始设计模型为设计师通过模型设计软件进行设计,并人为定义所述原始设计模型中的各个构件的规格的模型。其中,所述原始设计模型为三维立体模型,所述三维立体模型通过简单的线框在不同细节层次渲染,或者通过不同方法进行明暗描绘,还通过纹理进行覆盖,从而反映真实的建筑结构。
具体的,所述对所述原始设计模型进行优化,包括:对所述构件数据进行优化。其中,所述原始设计模型包括多个建筑构件,所述建筑构件为所有建筑可见的部件,例如:墙、梁、柱、地板、楼梯、电梯井等,通过提取所述原始设计模型的构件数据,例如:位置、长度、高度、宽度、类型,所述类型为所述建筑构件的类型,所述建筑构件的类型用于表征所述建筑构件的种类,例如:所述建筑构件为墙,则所述墙对应的类型包括:多段墙、剪力墙、钢筋混凝土墙,以及等等,所述建筑构件为梁,则所述梁对应的类型包括:主梁、次梁、连梁,以及等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所述原始设计模型转换成可读写文件,例如:Word文件、PDF文件、TXT文件等可读写文件,通过数据接口输出所有建筑构件的构件数据至所述可读写文件,所述可读写文件为可编辑的文件,可以通过文本编辑器提取所述可读写文件的构件数据,并将所述构件数据保存到数据库。具体的,通过数据库标准格式存储所有提取出的构件数据,例如:所述原始设计模型中的构件数据中的梁以N-B标识,连梁以N-WB标识,柱以N-C标识,墙以N-WC标识,每一建筑构件对应一名称,每一建筑构件对应一数据定义,所述数据定义为所述建筑构件的数据标识,每一建筑构件对应一数据类型,所述数据类型为所述建筑构件保存在所述数据库中的形式。
通过将所述原始设计模型转换成可读写文件,提取所述原始设计模型的构件数据,对所述构件数据进行优化,根据不同建筑构件的类型,调整所述构件数据,将调整后的构件数据再次录入数据库进行保存,例如:矩形主梁的截面积=宽*高,通过修改主梁的宽和高的数值,从而确定不同的截面积数据,通过约束条件对所述修改后的主梁的宽和高的数值进行限定,例如:所述主梁对应的约束条件为宽(180,200,250,300mm),高(350,400,450mm)。具体的,通过文本编辑器工具将已优化的构件数据进行改写,替换成优化后的构件数据,并保存生成新的设计模型文件,例如:主梁的原宽和高分别为180mm和350mm,优化后的宽和高分别为200mm和450mm,将原宽和高替换为优化后的宽和高。
具体的,通过提取所述原始设计模型中的建筑构件的构件数据,所述原始设计模型包括多个建筑构件,例如:墙、梁、柱、地板、楼梯、电梯井等,所述建筑构件的构件数据包括:位置、长度、高度、宽度、类型等,将所述建筑构件对应的构件数据进行优化,得到优化的结果,即生成优化后的构件数据,并合并所述优化后的构件数据,即将优化后的构件数据按原格式替换原构件数据,并基于所述优化后的构件数据,形成新的一套完整的数据模型,即基于所述优化后的构件数据,生成优化过程设计模型。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建筑构件对应的构件数据可以是部分优化,也可以是全部优化,例如:将部分优化的构件数据按原格式替换原构件数据,并基于所述优化后的构件数据,生成优化过程设计模型,或者,将全部优化的构件数据按原格式替换原构件数据,并基于所述优化后的构件数据,生成优化过程设计模型。
标准校验模块603,用于对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进行标准验证,生成优化结果设计模型。
具体的,所述标准校验模块603具体用于对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进行工程规范校验,所述对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进行工程规范校验,包括:通过建筑结构设计专用软件,检测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是否符合国家安全强制标准,若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符合国家安全强制标准,则优化过程结束,基于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生成优化结果设计模型,并将所述优化结果设计模型保存到所述服务器的数据库中,以使所述服务器将所述优化结果设计模型发送到所述用户的客户端。若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不符合国家安全强制标准,则再次对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进行优化。
其中,以建筑结构设计为例,所述检测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是否符合国家安全强制标准,包括:根据计算出的结构内力及规范对建筑构件的要求和限制,比如,荷载,轴压比,剪跨比,跨高比等等来复核结构试算的构件是否符合国家安全强制规范规定和要求,若符合,则优化过程结束,基于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生成优化结果设计模型,并将所述优化结果设计模型保存到所述服务器的数据库中,以使所述服务器将所述优化结果设计模型发送到所述用户的客户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建筑结构优化模块602具体用于:
对所述构件数据进行优化,生成优化后的构件数据;
将优化后的构件数据替换合并所述原始设计模型中的构件数据;
生成优化过程设计模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提供一种模型的优化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原始设计模型;建筑结构优化模块,用于对所述原始设计模型进行优化,生成优化过程设计模型;标准校验模块,用于对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进行标准校验,生成优化结果设计模型。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能够解决目前设计软件生成设计模型的优化能力不足,造成成本增加的技术问题,实现更好地优化设计模型,降低成本。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7,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模型的优化系统的示意图;
如图7所示,该模型的优化系统700,应用于模具设计领域,所述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701,用于获取原始设计模型,提取所述原始设计模型的构件数据;
具体的,所述原始设计模型为模具工程师设计的模具模型,模具工程师根据实际的结构特性设定成为相关的结构设计参数,所述模具模型记录着模具结构中构件的各类信息。
模具优化模块702,用于对所述原始设计模型进行优化,生成优化过程设计模型;
标准校验模块703,用于对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进行标准校验,生成优化结果设计模型;
其中,模具设计的优化与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处理类似,与上述实施例二不同的是,模具设计没有国家安全强制标准的校验环节,因此通过标准校验模块对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进行兼容性验证,验证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的兼容性。其中,所述兼容性体现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仍然符合原始设计模型的格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模具优化模块702具体用于:
对所述构件数据进行优化,生成优化后的构件数据;
将优化后的构件数据替换合并所述原始设计模型中的构件数据;
生成优化过程设计模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提供一种模型的优化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原始设计模型;模具优化模块,用于对所述原始设计模型进行优化,生成优化过程设计模型;标准校验模块,用于对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进行标准校验,生成优化结果设计模型。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能够解决目前设计软件生成设计模型的优化能力不足,造成成本增加的技术问题,实现更好地优化设计模型,降低成本。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8,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模型的优化系统的示意图;
如图8所示,该模型的优化系统800,包括:至少一个客户端810以及服务器820,其中,每一所述客户端810均连接所述服务器820。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一个客户端810为例进行阐述。
其中,所述客户端810包括:
模型上传模块811,连接所述获取模块,用于向所述获取模块发送原始设计模型;
具体的,所述模型上传模块811用于接收用户发送的原始设计模型,并向所述服务器的获取模块发送所述原始设计模型。
模型下载模块812,连接所述标准校验模块,用于下载所述优化结果设计模型。
具体的,所述模型下载模块812,用于向所述服务器请求优化结果设计模型,并下载所述优化结果设计模型,以使用户获取所述优化结果设计模型。
其中,所述服务器820包括:
获取模块821,用于获取原始设计模型,提取所述原始设计模型的构件数据;
优化模块822,用于对所述原始设计模型进行优化,生成优化过程设计模型;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优化模块包括:建筑结构优化模块和/或模具优化模块,其中,所述优化模块822具体用于:
对所述构件数据进行优化,生成优化后的构件数据;
将优化后的构件数据替换合并所述原始设计模型中的构件数据;
生成优化过程设计模型。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优化模块822包括:建筑结构优化模块或模具优化模块。
标准校验模块823,用于对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进行标准校验,生成优化结果设计模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提供一种模型的优化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服务器以及至少一个客户端;其中,所述服务器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原始设计模型;优化模块,用于对所述原始设计模型进行优化,生成优化过程设计模型;标准校验模块,用于对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进行标准校验,生成优化结果设计模型;所述客户端包括:模型上传模块,连接所述获取模块,用于向所述获取模块发送原始设计模型;模型下载模块,连接所述标准校验模块,用于下载所述优化结果设计模型。本发明实施例可提供建筑结构设计模型的自动化优化流程,相比手动优化,不依赖设计师个人经验能力,从而能够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
请再参阅图9,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9所示,该服务器9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901以及存储器902。其中,图9中以一个处理器901为例。
处理器901和存储器902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9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902作为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易失性软件程序、非易失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9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902中的非易失性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模型的优化方法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模型的优化方法以及上述装置实施例的各个模块和单元的功能。
存储器9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902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901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处理器901。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所述模块存储在所述存储器902中,当被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901执行时,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模型的优化方法,例如,执行以上描述的图2至图4所示的各个步骤。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的客户端810以多种形式存在,包括但不限于:
(1)移动通信设备:这类设备的特点是具备移动通信功能,并且以提供话音、数据通信为主要目标。这类电子设备包括:智能手机(例如iPhone)、多媒体手机、功能性手机,以及低端手机等。
(2)移动个人计算机设备:这类设备属于个人计算机的范畴,有计算和处理功能,一般也具备移动上网特性。这类电子设备包括:PDA、MID和UMPC设备等,例如iPad。
(3)便携式娱乐设备:这类设备可以显示和播放视频内容,一般也具备移动上网特性。该类设备包括:视频播放器,掌上游戏机,以及智能玩具和便携式车载导航设备。
(4)其他具有视频播放功能和上网功能的电子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的服务器900以多种形式存在,可以是部署为独立服务器,也可以是云计算平台上的虚拟主机,具体的,所述服务器900包括但不限于:
(1)塔式服务器
一般的塔式服务器机箱和我们常用的PC机箱差不多,而大型的塔式机箱就要粗大很多,总的来说外形尺寸没有固定标准。
(2)机架式服务器
机架式服务器是由于满足企业的密集部署,形成的以19英寸机架作为标准宽度的服务器类型,高度则从1U到数U。将服务器放置到机架上,并不仅仅有利于日常的维护及管理,也可能避免意想不到的故障。首先,放置服务器不占用过多空间。机架服务器整齐地排放在机架中,不会浪费空间。其次,连接线等也能够整齐地收放到机架里。电源线和LAN线等全都能在机柜中布好线,可以减少堆积在地面上的连接线,从而防止脚踢掉电线等事故的发生。规定的尺寸是服务器的宽(48.26cm=19英寸)与高(4.445cm的倍数)。由于宽为19英寸,所以有时也将满足这一规定的机架称为“19英寸机架”。
(3)刀片式服务器
刀片服务器是一种HAHD(High Availability High Density,高可用高密度)的低成本服务器平台,是专门为特殊应用行业和高密度计算机环境设计的,其中每一块“刀片”实际上就是一块系统母板,类似于一个个独立的服务器。在这种模式下,每一个母板运行自己的系统,服务于指定的不同用户群,相互之间没有关联。不过可以使用系统软件将这些母板集合成一个服务器集群。在集群模式下,所有的母板可以连接起来提供高速的网络环境,可以共享资源,为相同的用户群服务。
(4)云服务器
云服务器(Elastic Compute Service,ECS)是一种简单高效、安全可靠、处理能力可弹性伸缩的计算服务。其管理方式比物理服务器更简单高效,用户无需提前购买硬件,即可迅速创建或释放任意多台云服务器。云服务器的分布式存储用于将大量服务器整合为一台超级计算机,提供大量的数据存储和处理服务。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数据库允许访问共同存储资源,实现应用数据文件的IO共享。虚拟机可以突破单个物理机的限制,动态的资源调整与分配消除服务器及存储设备的单点故障,实现高可用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例如图9中的一个处理器901,可使得上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模型的优化方法,例如,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模型的优化方法,例如,执行以上描述的图2至图4所示的各个步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提供一种模型的优化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服务器以及至少一个客户端;其中,所述服务器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原始设计模型;优化模块,用于对所述原始设计模型进行优化,生成优化过程设计模型;标准校验模块,用于对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进行标准校验,生成优化结果设计模型;所述客户端包括:模型上传模块,连接所述获取模块,用于向所述获取模块发送原始设计模型;模型下载模块,连接所述标准校验模块,用于下载所述优化结果设计模型。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能够解决目前设计软件生成设计模型的优化能力不足,造成成本增加的技术问题,实现更好地优化设计模型,降低成本。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或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相关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直至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发明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模型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原始设计模型,所述原始设计模型为建筑结构模型或模具结构模型,对所述原始设计模型进行优化,生成优化过程设计模型;对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进行标准校验,生成优化结果设计模型;
其中,所述对所述原始设计模型进行优化,生成优化过程设计模型,包括:提取所述原始设计模型的构件数据;对所述构件数据进行优化,生成优化后的构件数据;将优化后的构件数据替换合并所述原始设计模型中的构件数据;生成优化过程设计模型,所述对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进行标准校验,判断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是否符合工程规范;若不符合工程规范,则再次对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进行优化;
对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进行工程规范校验,包括:通过建筑结构设计专用软件,检测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是否符合国家安全强制标准,若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符合国家安全强制标准,则进一步判断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是否符合预设的优化目标,若符合预设的优化目标,则基于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生成优化结果设计模型,并将所述优化结果设计模型保存到服务器的数据库中,以使所述服务器将所述优化结果设计模型发送到用户的客户端,若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不符合国家安全强制标准,则再次对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进行优化;
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多次优化,生成多个历史优化过程设计模型,
所述再次对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进行优化,包括:
获取全部的历史优化过程设计模型;
根据全部的历史优化过程设计模型,以及,当前的优化过程设计模型,筛选并确定历史最优的优化过程设计模型;
通过对所述历史最优的优化过程设计模型进行再次优化,生成当前优化过程设计模型,
所述筛选并确定历史最优的优化过程设计模型,包括:
计算所述全部的历史优化过程设计模型以及当前的优化过程设计模型与优化指标的匹配度,并按照匹配度的高低进行排序,将匹配度最高的优化过程设计模型作为历史最优的优化过程设计模型;
所述的优化过程通过优化包进行优化处理,所述优化包为独立的一套封装程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优化包进行优化,根据不同的建筑构件对应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结果,根据计算结果判断是否发生异常,若数值异常则改变所述建筑构件对应的构件数据,并且通过多次迭代进行判定,直至满足约束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构件数据进行优化,生成优化后的构件数据,具体包括:判断所述优化后的构件数据是否满足约束条件,若所述优化后的构件数据不满足所述约束条件,则根据所述约束条件,调整所述构件数据,直至生成的构件数据满足所述约束条件,生成优化后的构件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构件对应的构件数据是部分优化或是全部优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提取所述原始设计模型中的建筑构件的构件数据,所述原始设计模型包括多个建筑构件包括:墙、梁、柱、地板、楼梯或电梯井,所述建筑构件的构件数据包括:位置、长度、高度、宽度或类型,将所述建筑构件对应的构件数据进行优化,得到优化的结果,即生成优化后的构件数据,并合并所述优化后的构件数据,即将优化后的构件数据按原格式替换合并原构件数据,并基于所述优化后的构件数据,形成新的一套完整的数据模型,即基于所述优化后的构件数据,生成优化过程设计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原始设计模型转换成可读写文件,通过文本编辑器提取所述可读写文件的构件数据,并将所述构件数据保存到数据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结构模型通过标准校验模块对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进行兼容性验证,验证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的兼容性,其中,所述兼容性体现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仍然符合原始设计模型的格式。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的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原始设计模型;
优化模块,用于对所述原始设计模型进行优化,生成优化过程设计模型;
标准校验模块,用于对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进行标准校验,生成优化结果设计模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模块包括:建筑结构优化模块或模具优化模块。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的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服务器以及至少一个客户端;
其中,所述服务器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原始设计模型;
优化模块,用于对所述原始设计模型进行优化,生成优化过程设计模型;
标准校验模块,用于对所述优化过程设计模型进行标准校验,生成优化结果设计模型;
所述客户端包括:
模型上传模块,连接所述获取模块,用于向所述获取模块发送原始设计模型;
模型下载模块,连接所述标准校验模块,用于下载所述优化结果设计模型。
11.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模型的优化方法。
CN201910388073.5A 2019-05-10 2019-05-10 一种模型的优化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Active CN1102633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88073.5A CN110263370B (zh) 2019-05-10 2019-05-10 一种模型的优化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88073.5A CN110263370B (zh) 2019-05-10 2019-05-10 一种模型的优化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3370A CN110263370A (zh) 2019-09-20
CN110263370B true CN110263370B (zh) 2023-09-15

Family

ID=67912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88073.5A Active CN110263370B (zh) 2019-05-10 2019-05-10 一种模型的优化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633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07215B (zh) * 2019-09-25 2023-01-10 北京凯盛建材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快速确定建筑物模型的方法及系统
CN111339592A (zh) * 2020-02-26 2020-06-26 广东众图互联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结构模型的构件自动设计方法、装置、系统及服务器
CN111985024B (zh) * 2020-07-17 2024-05-24 广东众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建筑结构的构件的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2287426B (zh) * 2020-09-21 2024-05-17 广东众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建筑结构的构件的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2417543A (zh) * 2020-09-21 2021-02-26 广东众图互联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模型标准层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7113508A (zh) * 2023-09-08 2023-11-24 绥化市麦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信息模型bim的数据生成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06964B1 (en) * 2015-12-30 2017-03-2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Visual modeller for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CN107391804A (zh) * 2017-06-27 2017-11-24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基于综合造价法的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优化方法
CN107832162A (zh) * 2017-11-27 2018-03-23 西安荣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远程调用ModelCenter软件实现多学科设计优化的方法
CN108763845A (zh) * 2018-08-20 2018-11-06 南通理工学院 一种新型邻水多层建筑设计优化方法及优化系统
CN109635368A (zh) * 2018-11-23 2019-04-16 武汉科技大学 桥梁结构设计找型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92908B2 (en) * 2004-10-13 2007-11-06 Robotic Built Structur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customized prefabricated buildings including arbitrarily modularizing a building specification without using any pre-defined modules
US8755923B2 (en) * 2009-12-07 2014-06-17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ssociates, Inc. Optimiz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06964B1 (en) * 2015-12-30 2017-03-2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Visual modeller for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CN107391804A (zh) * 2017-06-27 2017-11-24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基于综合造价法的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优化方法
CN107832162A (zh) * 2017-11-27 2018-03-23 西安荣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远程调用ModelCenter软件实现多学科设计优化的方法
CN108763845A (zh) * 2018-08-20 2018-11-06 南通理工学院 一种新型邻水多层建筑设计优化方法及优化系统
CN109635368A (zh) * 2018-11-23 2019-04-16 武汉科技大学 桥梁结构设计找型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飞行器气动优化系统设计与实现;朱朝;李中武;;航空计算技术(05);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3370A (zh) 2019-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63370B (zh) 一种模型的优化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CN111339592A (zh) 一种建筑结构模型的构件自动设计方法、装置、系统及服务器
CN107944187B (zh) 一种基于Revit的钢筋计算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
CN107368891A (zh) 一种深度学习模型的压缩方法和装置
WO2017166643A1 (zh) 一种任务资源的量化方法和装置
US20170279697A1 (en) Control device for estimation of power consumption and energy efficiency of application containers
JP2012256323A5 (zh)
CN102938790A (zh) 云计算系统中的资源分配方法
CN102932418A (zh) 一种云应用部署方法和装置
CN106779476A (zh) 一种基于bim‑ifc技术的建筑施工进度管理平台及方法
KR102003481B1 (ko) 가상 현실 기반 인테리어 컨설팅 서비스를 위한 가상 현실 콘텐츠 생성 방법 및 장치
CN111062521B (zh) 一种在线预测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CN104572298A (zh) 视频云平台的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13568759B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CN107145373A (zh) 一种将游戏软件接入目标渠道sdk的方法及装置
Mahato et al. Load balanced transaction scheduling using Honey Bee Optimization considering performability in on‐demand computing system
CN114172819A (zh) Nfv网元的需求资源预测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221216A (zh) Bim的数据校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636397B (zh) 用于分布式计算的资源分配方法、计算加速方法以及装置
CN110991358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文本比对方法及装置
CN112256760A (zh) 一种数据预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290090A (zh) 节点协同资源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91345A (zh) 装修排期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564381A (zh) 装配式建筑施工进度的信息化控制方法
CN112800527B (zh)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结构梁钢筋信息生成方法及相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28200 Unit 02, 15/F, 2 # Shop (Kaitai Center), Guangdong Xiaxi International Rubber and Plastic City (Phase II), Nanping West Road, Guicheng Street,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Zhongtu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000 Unit 02, 15/F, No. 2 Shop (Kaitai Center), Guangdong Xiaxi International Rubber and Plastic City (Phase II), Nanping West Road, Guicheng Street,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Zhongtu Internet Engineering Design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