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63067A - 口味选择应用终端及应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口味选择应用终端及应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63067A
CN110263067A CN201910533731.5A CN201910533731A CN110263067A CN 110263067 A CN110263067 A CN 110263067A CN 201910533731 A CN201910533731 A CN 201910533731A CN 110263067 A CN110263067 A CN 1102630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ste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identification code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3373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嘉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Unicoo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Unicoo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Unicoo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Unicoo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3373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6306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2630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306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口味选择应用终端及应用系统。其中,口味选择应用终端用于根据输入的口味信息识别码,直接或者间接地获取口味选择信息,并根据获取的口味选择信息,在应用对象数据库中查找与口味选择信息相匹配的应用对象;其中,直接获取是指:将口味信息识别码直接进行解码后获得对应口味选择信息;间接获取是指:通过访问服务器,将口味信息识别码转换为对应的口味选择信息;应用对象按照与口味选择信息相同的指标和指标相同的选择项进行标示。口味选择应用终端可以用于菜谱选择、点菜系统、餐厅选择、方便菜购买等与口味选择信息相关的应用系统,具有组成简单、应用灵活、使用效率高的特点。

Description

口味选择应用终端及应用系统
本申请针对2013年12月24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310722878.1、发明名称“一种口味信息识别码、应用服务器及应用终端”的中国专利申请提出分案申请,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口味选择应用终端及应用系统。
背景技术
就餐,是人们日常生活必须要完成的一项活动。在就餐中,因为信息沟通手段的匮乏,常常会在就餐过程中带来很多不便。
如果购买了一本菜谱,可能其中包含了上百甚至数百种菜肴的制作方法,如何能够从中很快选择出适合自己口味的菜肴,就变成了比较困难的一件事情。常常在耗费不少精力和财物后,制作出了一道菜肴,品尝时才发现并不是自己所钟爱的味道。
如果在餐厅就餐,服务员通常会递上一大本菜谱供选择,有时候虽然有图片、配料甚至还包含少许口味介绍,但是选择出满足自己口味喜好的菜肴,依旧是一个比较困难的事情。只能等根据点菜人主观感觉进行选择,菜肴制作好后才能评判是否合适自己的口味。
如果是自己不喜欢的,不仅造成了物料的浪费,也影响了消费体验的舒适度。
生活中也经常出现多人聚餐的情况。对负责点菜的人来说,如何能满足不同人的口味需求就是很考验经验和判断力的任务。逐一询问口味喜好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很多时候就餐人出于礼貌或者其它因素,并不愿意直接表达自己的就餐口味喜好。
上述种种问题的出现,都因为缺乏一种手段,能快速准确的将个性化的、模糊的餐饮口味选择信息表达出来,自然也不能够通过自动化系统和信息系统提高应用的效率。
针对上述无法对用户的饮食口味进行自动识别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口味选择应用终端及应用系统,以至少解决无法提高模糊的口味信息的应用效率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口味选择应用终端,包括应用对象数据库,所述应用终端用于:根据输入的口味信息识别码,直接或者间接地获取口味选择信息,并根据获取的口味选择信息,在应用对象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口味选择信息相匹配的应用对象;其中,所述直接获取是指:将所述口味信息识别码直接进行解码后获得对应口味选择信息;所述间接获取是指:通过访问服务器,将所述口味信息识别码转换为对应的口味选择信息;所述应用对象按照与所述口味选择信息相同的指标和所述指标相同的选择项进行标示。
进一步地,所述的口味选择信息的匹配对象包括:菜谱、方便菜或餐厅。
进一步地,所述应用终端获取用户口味信息识别码的方式为直接方式或间接方式;其中,所述直接方式是指通过用户在所述应用终端上的人机交互接口输入所述口味信息识别码;或通过用户在所述应用终端上的信息扫描接口的获取所述口味信息识别码;所述间接获取是指所述应用终端通过与用户侧智能设备进行信息交互后获取口味信息识别码。
进一步地,所述口味选择信息通过若干指标表示,所述应用终端还用于:按照上述口味选择信息中的设定,对不同优先级的所述指标在应用时做相应的差异化处理;或对所述口味选择信息中的所述指标进行优先级设定,然后按照设定的优先级顺序做相应的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应用终端还用于:修改从用户侧直接或者间接获取的口味选择信息,其中,所述修改是改变任一指标的选择项或者设置任一指标为无效。
进一步地,在所述应用终端间接获取口味信息识别码时,从与其建立通信通道的用户侧智能设备上自动读取用户的所述口味信息识别码;或者由用户手动操作用户侧的智能设备将所述口味信息识别码推送给所述应用终端。
进一步地,所述口味信息识别码是图形编码或者是字符编码。
进一步地,所述口味信息识别码是由所述口味服务器根据特定规则自动生成;或所述口味信息识别码是所述口味选择信息的用户的特定个人信息;或所述口味信息识别码是访问终端的设备识别信息。
进一步地,一个所述口味选择信息对应一个或多个所述口味信息识别码。
进一步地,用户个人信息或智能设备的识别信息与所述口味信息识别码的绑定关系是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多对多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若用户对所述口味选择信息中的任一指标进行了指定,则所述应用终端在所述应用对象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口味选择信息相匹配的应用对象时,查找结果只受指定的指标限制。
进一步地,若用户对所述口味选择信息中的任一指标进行了屏蔽或无效,则上述应用终端在所述应用对象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口味选择信息相匹配的应用对象时,不匹配屏蔽或无效的指标。
进一步地,所述应用终端还用于:将与所述口味选择信息匹配的应用对象结果按照顺序进行排序;将排序结果直接或者间接地展示给用户。
进一步地,所述应用终端兼作为访问终端,将上述口味选择信息传递给口味选择服务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一种口味选择应用终端,所述应用终端通过多种方式接收口味信息识别码,并可以通过访问口味选择服务器将其转换为口味选择信息,然后在应用数据库中查询匹配的口味选择信息的匹配对象,所述应用终端为口味信息识别码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技术上保证,有利于口味信息识别码的推广和应用。
本发明所述的口味选择应用终端可以包含口味选择服务器的访问终端的功能,在满足用户应用需要的同时,也满足了口味选择信息和口味信息识别码的上传需要。
本发明所述的口味选择应用终端可以在实际应用时对口味信息识别码对应的口味选择信息做修改,以满足当前用户的实际需要,具备应用上更强的灵活性。
本发明所述的口味选择应用终端可以应用在多个同口味选择相关的应用领域,满足了不同应用领域产品供应商和消费者的共同需要。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说明了一种口味信息识别码的指标标示模型。
图2说明了口味信息识别码由口味选择信息直接编码的应用过程。
图3说明了口味信息识别码作为口味选择信息的标识的应用过程。
图4说明了用户通过服务器的访问终端提供口味信息识别码和口味选择信息后,由服务器生成口味信息识别码实例的过程示意图。
图5说明了用户通过服务器的访问终端仅提供口味选择信息后,由服务器生成口味信息识别码实例的过程示意图。
图6说明了用户通过服务器WEB服务接口提供口味信息识别码和口味选择信息后,由服务器生成口味信息识别码实例的过程示意图。
图7说明了用户通过服务器WEB服务接口仅提供口味选择信息后,由服务器生成口味信息识别码实例的过程示意图。
图8说明了口味信息识别码在应用终端应用的过程示意图。
图4~图8中数字序号①~⑦代表整个系统运行的步骤顺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下述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了解,下述实施方式不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任何在本发明基础上做出的改进和变化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口味信息识别码,是指将个性化、模糊的口味选择信息通过多种指标进行标示,然后编码,形成的一种代表口味选择信息的编码。实际生活中,由于每个人基本上都具有不同的口味选择信息,因此可以产生多个不同的口味信息识别码。通过不同的口味信息识别码,可以代表区分不同人的口味选择信息,因此口味信息识别码的产生方便了口味选择信息在实际应用系统中的应用。
口味信息识别码最终应用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口味信息识别码所代表的口味选择信息是否全面如实的反映用户的真实需求,所以在进行口味信息识别码前,必须建立一种将口味选择信息进行标示的规范系统。
为了能够全面如实的反映用户的真实需求,该规范系统应该尽可能采用多种指标标示衡量用户的口味,而且这多种指标应尽量全面,能将口味选择信息的应用对象的客体指标和用户的主体指标相结合。如附图1所示,可供选择的标示指标可以包括对单一口味的喜好程度,例如酸、甜、苦、辣、咸、麻等;对各大地域菜系的喜好程度,例如川菜、湘菜、粤菜、京菜、鲁菜、苏菜、徽菜、浙菜、闽菜、西北菜、东北菜等;对菜肴制作食材的喜好程度,例如肉食、素食、肉素混合、面食、海鲜、野味、蛋类、奶类等;对菜肴制作方法的喜好程度,例如炒、煎、炖、炸、焖、煸、煨、蒸、烙等;用户的年龄分段,例如婴儿、小孩、少年、青年、成年、中年、老年等;用户的性别,男或者女;用户的职业,例如工程师、体力工作者、机关干部、户外工作者、学生等;用户的身体状况,例如健康、感冒、睡眠不足、健忘、上火、贫血、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等;营养含量,例如脂肪含量、热量含量、蛋白质含量等;特殊的忌讳,例如宗教信仰、民族信仰、忌口信息等。
在确定口味选择信息的指标后,就需要根据口味选择信息指标的特性,设置多个选择项,用不同的选择项代表不同的口味选择信息。一组针对全部口味选择信息的指标的选择项集合,就可以代表一种口味选择信息。
可以根据不同的口味选择信息的指标,按照选择信息进行标示。标示的方式可以为数字标示、字母标示、符号标示、标准编号标示、或其他可以将口味选择信息的指标进行明确区分的标示方式。指标标示的层级可以设置为多级,既可以按照喜好程度升序赋值,也可以按照降序赋值,例如可以将0定义为最喜欢,也可以将0定义为最不喜欢。每一个标示指标级数的选择取决于系统设计及处理能力,例如可以定义两级,喜好或者不喜好,或者定义三级,分别是喜好、可以接受、不喜好,或者定义9级甚至更多,根据喜好的程度赋予不同数值。对纳入口味选择信息的任一标示指标的不同选择都形成一种独立的口味选择信息。
还可以针对不同的指标,根据用户习惯,设置不同的优先级。优先级可以设置为多级,每一级设置有至少一个或多个标示指标,所述优先级数的选择也取决于系统设计及处理能力。如用户A根据其点菜习惯,设置有4个优先等级,其将菜系及制作食材作为优先级1,将酸、甜、苦、辣、咸、麻作为优先级2,将特殊忌讳作为优先级3,其他指标信息作为优先级4;用户B根据其个人习惯,设置有3个优先等级,其将特殊忌讳及身体状况作为优先级1,将辣、麻作为优先级2,菜系及制作食材作为优先级3,其他指标则不予考虑,不列入优先级选择序列。这样,用户A和用户B在进行口味选择时,根据其设置的不同优先级别的不同指标,可以优先筛选出自己喜好的菜谱列表来。
代表口味选择信息的多种指标,还可以根据用户习惯,对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进行屏蔽,以简化口味筛选流程。如用户A对菜系没有任何讲究及要求,则可以在进行口味选择时,屏蔽这个指标,生成一个独特的口味信息识别码。根据这个屏蔽后的口味信息识别码,在进行菜谱检索时,可以不用考虑这个指标的限制,因此,生成的菜谱列表信息中包含了所有的菜系类型,扩大了用户可选择菜谱的范围。
还可以根据用户习惯对代表口味选择信息的多个指标中的一个或几个进行指定,以简化口味筛选流程。如用户A对菜系特别要求,则可以在进行口味选择时,指定这个指标例如川菜,生成一个独特的口味信息识别码。根据这个指定后的口味信息识别码,在进行菜谱检索时,可以仅考虑这个指标的限制,因此,生成的菜谱列表信息中仅包含川菜菜系,帮助用户更准确、快速地确定可选择菜谱的范围。
口味选择信息经过多种指标进行标示后,就可以采用多种信息技术对其进行编码处理,形成口味信息识别码,该口味信息识别码与口味选择信息互相关联,使用时,可以还原为与其对应的口味选择信息。
口味信息识别码的编码可以通过个人电脑或工作站等桌面终端,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也可以通过网络服务系统来完成。无论通过何种方式,编码过程需要经历一个口味选择信息的搜集过程。口味选择信息的搜集过程按照前述口味选择信息规范系统的要求,按照不同标准对口味的喜好程度进行标示,口味选择信息搜集的结果是一种规范化的口味选择信息文件。
口味信息识别码的编码方式既可以为直接,也可以为间接。即既可以直接将标示后的口味选择信息采用多种方式直接编码,即将口味选择信息与口味信息识别码直接进行关联,包括采用加密的方式;也可以采用与口味选择信息完全无关的编码来间接代替口味选择信息,即将口味选择信息与口味信息识别码间接进行关联,使用时再通过口味信息识别码查询获取对应的口味选择信息。
所述的直接关联是指口味信息识别码是由口味选择信息直接编码得到,口味信息识别码同口味选择信息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使用时只需要知道编码规则,就可以直接从口味信息识别码中还原出对应的口味选择信息,如附图2所示。直接关联常见的方式是将口味选择信息通过图形编码的方式直接编码为口味信息识别码。例如目前广泛应用的二维矩阵码,特别是QR码,就可以作为携带口味选择信息的信息载体。二维矩阵码最多可以携带上千个字符信息,使用时只要将口味选择信息按照既定的标准进行编码,则对应的图形码经过摄像头的获取后,经过反向解码就可以获得对应的口味选择信息。不过为了保护用户隐私,防止口味选择信息被他人滥用,图形编码中包含的口味选择信息一般都应先经过数字加密,使用时需经过用户的解密授权,才能够解码查询口味信息识别码及其对应的口味选择信息,确保了使用的正当性。采用直接关联的优势在于使用方便,只需要编解码采用相同的规则,就可以将口味选择信息通过口味信息识别码传递到任何需要使用的地方。
所述的间接关联是指口味信息识别码和口味选择信息通过某个数据库中的索引项相互关联,即口味信息识别码与口味选择信息没有直接关联,仅仅是口味选择信息的一个代号,则口味信息识别码同口味选择信息可以是一对一的,也可以是多对一的,即一个口味选择信息可以只有一个口味信息识别码对应,也可以有多个口味信息识别码对应;使用前必须将口味信息识别码和其对应的口味选择信息保存在数据库中,该数据库可以是本地数据库中,也可以是网络数据库;使用时通过口味信息识别码检索到对应的口味选择信息,再加以应用。如附图3所示,为间接关联的口味信息识别码作为口味选择信息的标识的一种应用过程,用户通过信息输入接口向口味选择服务器输入口味选择信息,通过口味选择信息编码软件编码为一个口味信息识别码,并将该口味信息识别码及其对应的口味选择信息保存至服务器数据库中以供应用,同时将该口味信息识别码通过口味选择应用终端返回给用户。使用时,用户通过口味选择应用终端的信息输入接口输入该口味信息识别码,将其传递给口味选择服务器,由服务器根据该口味信息识别码在数据库中查找到对应的口味选择信息,返回给应用终端并加以应用。当然,这只是间接关联的口味信息识别码的其中一种应用实例,实际应用中,口味信息识别码的产生方式十分灵活,不仅可以由服务器自动生成,也可以采用用户绑定的某种个人信息,还可以是特定智能设备的识别信息。
任何一种独立的口味选择信息都可以对应为口味信息识别码。直接编码关联的口味信息识别码与口味选择信息是一一对应的,但是间接关联的口味信息识别码可以是唯一的,也可以是不唯一的,即一个独立的口味选择信息可以唯一对应一个口味信息识别码,也可以对应多个口味信息识别码。但是每个口味信息识别码只能唯一对应一种独立的口味选择信息,以防止应用时无法通过口味信息识别码还原至正确的口味选择信息。
多对一编码系统编码使用时,可以对已有口味信息识别码对应的口味选择信息进行检索,如果有完全相同的口味选择信息,则编码系统可以提示是沿用已有口味信息识别码,还是重新生成一个口味信息识别码。
口味信息识别码的编码形式可以有多种,可以是字符编码,也可以是图形编码。所述字符编码既可以是全数字或者全字符编码,也可以是数字和字符的混合;字符和数字的混合编码,一般用若干位字符代表某种类型信息,后边用若干位数字代表不同的实体,字符和数字的位数都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例如口味信息识别码可以为全字符编码fbcyxrs,也可以为全数字编码0402301526,还可以为字符和数字的混合编码yxrs041526。所述图形编码可以是任一种表意的图形,目前用图形实现口味信息识别码的典型技术是采用二维码编码,特别是矩阵型的QR编码,具有体积小,信息密度高的特性,可包含上千个字符信息,而且编解码技术公开,是一种特别适合于口味信息识别码的图形化信息编码方式。
为了保护用户的隐私,保证用户的口味选择信息不被外泄,对口味信息识别码的编解码、使用和相关设置,都可以通过验证许可的方式加以保护,例如密码识别许可、指纹识别许可、面部识别许可、虹膜识别等。未获得授权,不能够查询口味信息识别码及其对应的口味选择信息。
用户也可以将其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口味信息识别码选择进行公开,公开后,若其他用户有与其相同的口味选择信息,则可以直接使用这个口味信息识别码。
为了便于口味信息识别码的记忆和使用,可以将口味信息识别码同用户某种个人信息或者特定智能设备的识别信息等进行绑定。所述用户个人信息可以包括手机号、身份证号、电子邮箱、即时聊天工具的登录号等能代表特定用户信息的个人信息。所述智能设备的识别信息一般包括设备的编号、物理地址或者设备识别码等能唯一代表设备特征的设备信息。这种智能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例如手机或者平板,也可以为计算机。这种绑定可以是一对一的,也可以是多对一或者一对多的,还可以是多对多的。绑定过程可以通过应用系统的设置完成。绑定过程完成后,对于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绑定的情况下,用户可以在口味信息识别码的应用中,输入手机号、身份证号、电子邮箱或者即时聊天工具的登录号,来等同输入口味信息识别码;例如用户将其口味信息识别码yxrs041526同手机号13800008888、QQ号码123456789同时进行了绑定,则可以在应用时,直接输入手机号码13800008888,或者QQ号码123456789就直接等同于输入了口味信息识别码yxrs041526,应用系统通过该手机号码或QQ号码就可以直接关联选择到其所对应的口味选择信息。对于多对一或者多对多绑定的情况,用户可以通过在输入绑定信息后,通过弹出的选择列表,选择本次使用的一个口味信息识别码。例如用户具有3个口味信息识别码yxrs041526、szy032618、26158062,分别代表3种口味选择信息“较麻较辣川菜”、“不麻不辣粤菜”、“微麻微辣面食”,如果用户将这3个口味信息识别码分别与其手机号码13800008888、QQ号码123456789都进行了绑定,则在应用时用户通过输入手机号码13800008888、或者输入QQ号码123456789就会同时弹出与该手机号码或QQ号码同时绑定的3种口味信息识别码列表yxrs041526、szy032618、26158062,用户可以根据自己当时的口味情况,从这弹出的3个口味信息识别码中选择其中的一个作为本次使用的一个口味信息识别码。
为了保证口味信息识别码能更好的满足用户的真实需求,则口味选择信息输入后,应用系统会自动推荐一组或多组菜肴,以便验证该口味选择信息是否满足用户的真实需要。假如应用系统推荐的菜肴完全满足用户的需要,则证明该口味选择信息完全满足用户自身需要。如果其中存在不符合用户真实需求的菜肴,说明对应的口味选择信息和用户的真实需求存在差异。用户可以针对出现的异常菜肴,调整口味选择信息;也可以直接在口味选择信息测试过程中选取不符合真实需求的菜肴,或者更进一步指出该菜肴在哪一特定指标上和用户自身需要存在差异,应用系统根据用户选择出的不满意菜肴或者口味选择信息的指标上的偏差,自动调整口味选择信息,并根据新生成的口味选择信息,自动推荐出新一组菜肴,供用户验证。如此反复,直到推荐的菜肴完全满足用户的客观需要。
为了便于口味信息识别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最好需建立一个基于这种口味信息识别码的应用系统,从而可以实现对口味选择信息的编码、解码以及应用。
对于一个典型的直接编码关联的口味信息识别码应用系统,最少只需要包含一个信息接口,并安装有口味选择信息编解码软件,就可以构成一个最简单的应用系统。该系统最常见的表现形式由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构成。用户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输入口味选择信息,系统通过口味选择信息编码软件将获取的口味选择信息编码为一个口味信息识别码,口味信息识别码的输出可以直接显示在人机交互界面上,也可以通过打印机打印。用户在需要使用的地方,只要在应用系统信息输入接口,输入口味信息识别码,应用系统就可以通过口味选择解码软件将口味选择信息进行还原,并加以应用;其中,应用系统的信息输入接口可以是键盘输入接口,也可以条码扫描接口。
对于间接代替关联的口味信息识别码应用系统,可以建立一种应用服务器,称之为口味选择服务器,除了信息输入输出接口和口味选择信息编解码软件外,所述口味选择服务器还应至少包含一个数据库系统,该数据库中包含了上述的口味选择信息和口味信息识别码,以及二者的对应关系。使用时,用户通过信息输入接口输入口味信息识别码,由服务器根据该口味信息识别码在数据库中查找到对应的口味选择信息,并加以应用。所述信息输入接口可以是通过访问终端的形式来实现,也可以是通过服务器的WEB服务接口直接来实现;所述访问终端可以是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也可以是计算机,具有人机交互输入输出接口。
所述数据库既可以是本地数据库,也可以是网络数据库。如果使用网络数据库,不仅口味信息识别码的编解码可以通过网络应用完成,而且任何一个同该网络数据库连接的终端都可以在授权后,查询和输出口味信息识别码及其对应的口味选择信息。
所述口味信息识别码,可以由口味选择服务器根据特定规则自动生成,也可以是口味选择信息的用户特定个人信息,或者是访问终端的设备识别信息。
服务器根据特定规则自动生成口味信息识别码,即用户只需要直接或间接向服务器输入口味选择信息,由服务器根据该口味选择信息,通过口味选择信息编码软件按照特定规则自动编码生成一个口味信息识别码,并保存在口味选择服务器数据库中以供应用;这种编码特定规则可以是按任意全数字编码生成、任意全字符编码生成,或者是任意数字和字符的混合编码生成,生成编码的位数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这种特定规则可以由服务器预先设置好,也可以由用户自行进行选择设定。
口味信息识别码除了可以由服务器自动生成外,也可以由用户直接输入提供。用户可以采用特定的个人信息作为口味信息识别码,将其与口味选择信息一起直接或间接提供给服务器,由服务器将二者的对应关系及相关信息进行保存,以供应用。这种个人信息可以包括手机号、身份证号、电子邮箱、即时聊天工具的登录号等能代表特定用户信息的个人信息。通过采用用户个人信息作为口味信息识别码,方便了口味选择信息的记忆及应用,增加了口味信息识别码在实际应用中的灵活性。
用户通过访问终端选择并传递自己的口味选择信息时,也可以采用访问终端的设备识别信息作为口味信息识别码,并将其与口味选择信息一起提供给服务器,由服务器进行保存以供应用。访问终端一般是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或者是计算机,这些终端一般都具有一个唯一设备识别码,因此,用户可以在向口味选择服务器传递自己的口味选择信息时,同时选择采用该访问终端的设备识别信息作为自己口味选择信息的口味信息识别码,使得口味信息识别码的应用方式更加灵活。
口味选择服务器在建立口味选择信息和口味信息识别码的对应关系时,可以通过直接方式或者间接方式接收相关信息;所述直接方式接收是指通过服务器的WEB服务接口,接收口味选择信息或者口味信息识别码;所述间接方式接收,是指通过访问终端接收口味选择信息或者口味信息识别码后,再传递给所述服务器。附图4和图5分别说明了一种用户通过服务器访问终端间接提供并传递相关信息的方式;附图6和图7分别说明了一种用户通过服务器WEB服务接口直接提供相关信息的方式。
如附图4所示,说明了一种用户通过服务器的访问终端同时提供口味信息识别码和口味选择信息后,由服务器生成口味信息识别码实例的过程示意图。用户通过访问终端选择并输入自己的口味选择信息,同时再输入与该口味选择信息对应的口味信息识别码,将二者同时传送给口味选择服务器,由口味选择服务器将口味选择信息、口味信息识别码以及二者的对应关系分别在数据库中进行保存。使用时,口味选择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口味信息识别码,在数据库中查找与该口味信息识别码对应的口味选择信息,以便进行应用。由于用户通过访问终端输入的口味信息识别码,是由用户自己提供,因此可以是一些便于用户记忆或识别的号码,例如可以是口味选择信息的用户特定个人信息,如手机号、身份证号、电子邮箱、即时聊天工具的登录号等,也可以是访问终端的设备识别信息,如设备唯一识别码等。访问终端与口味选择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递方式可以为有线,也可以为无线,有线的通信方式可以为RS485通信、ADSL等;无线的通信方式可以为蓝牙、红外、wifi、zigbee、CDMA/GPRS/3G等。
如附图5所示,说明了一种用户通过服务器的访问终端仅提供口味选择信息后,由服务器生成口味信息识别码实例的过程示意图。用户通过访问终端选择并输入自己的口味选择信息,将其传送给服务器,由服务器根据特定规则自动生成与该口味选择信息对应的口味信息识别码,并将这二者的对应关系保存在数据库中。同时,服务器将根据该口味选择信息自动生成的口味信息识别码通过访问终端返回给用户,由用户进行记忆或识别,返回结果可以直接显示在访问终端的人机交互界面上,也可以通过打印机打印。使用时,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口味信息识别码,在数据库中查找与该口味信息识别码对应的口味选择信息,以便进行应用。同样,访问终端与口味选择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递方式可以为有线,也可以为无线。
如附图6所示,说明了一种用户通过服务器WEB服务接口提供口味信息识别码和口味选择信息后,由服务器生成口味信息识别码实例的过程示意图。用户通过服务器的WEB服务接口选择并输入自己的口味选择信息,同时再输入与该口味选择信息对应的口味信息识别码,服务器接收到相关信息后,将口味选择信息、口味信息识别码以及二者的对应关系分别在数据库中进行保存。使用时,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口味信息识别码,在数据库中查找与该口味信息识别码对应的口味选择信息,以便进行应用。同样,由于通过服务器的WEB服务接口输入的口味信息识别码是由用户自己提供,因此可以是用户特定个人信息,如手机号、身份证号、电子邮箱、即时聊天工具的登录号等,也可以是访问终端的设备识别信息,如设备唯一识别码等。
如附图7所示,说明了一种用户通过服务器的WEB服务接口仅提供口味选择信息后,由服务器生成口味信息识别码实例的过程示意图。用户通过服务器的WEB服务接口选择并输入自己的口味选择信息,服务器接收到用户的口味选择信息后,根据特定规则自动生成与该口味选择信息对应的口味信息识别码,并将这二者的对应关系保存在数据库中。同时,服务器将根据该口味选择信息自动生成的口味信息识别码同样通过其WEB服务接口返回给用户,由用户进行记忆或识别。使用时,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口味信息识别码,在数据库中查找与该口味信息识别码对应的口味选择信息,以便进行应用。
用户提供的口味选择信息数据必须满足特定的标准格式,口味选择服务器才能对其进行识别以及相应处理。
所述口味选择服务器中包含的口味选择信息和口味信息识别码,其对应关系可以是一一对应,也可以是一对多对应;即一个口味选择信息可以对应一个口味信息识别码,也可以对应多个口味信息识别码。使用时通过口味信息识别码在数据库中检索到对应的口味选择信息,再加以应用。
通过口味信息识别码查询与其对应的口味选择信息,必须要经过特定的权限验证程序后,才能够进行,这种权限验证程序,可以是通过密码识别验证、指纹识别验证、面部识别验证、虹膜识别验证等方式实现。如果未获得授权,则不能够查询口味信息识别码及其对应的口味选择信息,但是存储在口味选择服务器数据库中已经公开的口味信息识别码例外;已经公开的口味信息识别码,其对应的口味选择信息可以被任何其他用户看到,且任何与其有相同口味选择信息的用户都可以直接使用该口味信息识别码。
口味信息识别码的最终目的是将口味选择信息最大程度的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因此,在基于口味信息识别码的应用系统中,还应具有一种应用终端,进一步为口味选择应用终端,该应用终端应至少包含一个应用数据库,可以根据输入的口味信息识别码,直接或者间接地获取口味选择信息,并根据口味信息识别码所对应的口味选择信息,在应用数据库中查找对应的口味选择信息的匹配对象。
所述口味选择应用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等移动应用终端,也可以是计算机,或者是服务器,或者也可以是一个包含上述终端或服务器的应用系统,或者还可以兼作为访问终端,实现方式灵活可靠。
所述口味选择应用终端应用数据库中的口味选择信息的匹配对象可以是菜谱、方便菜、餐厅或者其它与口味相关的口味选择信息的应用对象;并且应用数据库中的口味选择信息的匹配对象按照与口味选择信息标示规则相对应的规则进行了口味选择信息标示,因此可以根据口味信息识别码所对应的口味选择信息的指标及口味选择信息的指标的选择项,在应用数据库中根据同样的指标及指标的选择项进行检索匹配及筛选。最优的实施方式是,应用数据库中的口味选择信息的匹配对象完全按照口味信息识别码中的指标进行了标准的标示,这样,检索出来的结果将会与用户的口味选择信息完全匹配;如果应用数据库中的口味选择信息的匹配对象,只是部分的按照口味信息识别码中的指标进行了标示,同样也可以根据这些指标进行检索匹配,只是检索结果可能会与用户的口味选择信息稍有偏差。
所述口味选择应用终端根据口味信息识别码获取口味选择信息的方式可以是直接,也可以是间接。所述直接获取口味选择信息的方式是将所述口味信息识别码进行解码后直接获得对应口味选择信息,即用户在需要使用口味选择信息的地方,只要在应用系统信息输入接口,输入口味信息识别码,应用系统就可以通过口味选择信息解码软件将口味选择信息直接进行还原,并加以应用;所述间接获取是指通过访问特定服务器,如口味选择服务器,将所述口味信息识别码转换为对应的口味选择信息,即用户通过信息输入接口输入口味信息识别码,由口味选择服务器根据该口味信息识别码在服务器数据库中查找到对应的口味选择信息,并加以应用。所述间接获取口味选择信息的过程如图8所示。
所述口味选择应用终端获取用户口味信息识别码的方式可以是直接,也可以是间接。
所述直接获取方式是指通过用户在口味选择应用终端上的人机交互接口或者信息扫描接口的输入直接获取口味信息识别码;所述口味信息识别码的输入方式可以为人机交互输入接口,如通过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等移动应用终端的键盘或触摸屏输入;也可以为信息扫描接口,如通过一维条形码、二维矩阵码、图形编码等扫描接口输入,所述一维条形码、二维矩阵码、图形编码可以以纸介的形式存在,也可以内置在手机等智能设备中;还可以为一个智能信息读取接口,如通过电子标签、NFC、RFID、TM卡等智能电子技术读取输入,所述智能信息接口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智能电子卡片(IC卡/RFID卡)、内置TM卡的智能手表、内置RFID标签的智能手机等。
所述间接获取式是指口味选择应用终端通过与用户侧智能设备进行信息交互后获取口味信息识别码,所述智能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例如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也可以为计算机。其中,口味选择应用终端与用户侧智能设备进行信息交互获取口味信息识别码的方式可以为主动,也可以为被动。所述主动获取是指口味选择应用终端从与其建立通信通道的用户侧智能设备上自动读取用户的口味信息识别码,例如可以设置口味选择应用终端按固定频率主动寻址扫描用户侧智能设备,并同时将代表应用终端唯一信息的物理地址、编号或唯一设备识别码等传送给用户侧智能设备,继而主动接收用户侧智能设备传送过来的口味信息识别码。所述被动获取是指由用户手动操作用户侧的智能设备将口味信息识别码推送给口味选择应用终端,由应用终端进行接收。例如用户通过智能设备手动输入口味信息识别码后,可以主动寻址并发送口味信息识别码给对应的口味选择应用终端,由口味选择应用终端被动接收用户侧智能设备传送过来的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应用处理。
输入到口味选择应用终端的口味信息识别码可以是字符编码或者图形编码;这种字符编码,既可以是全数字或者全字符编码,也可以是数字和字符的混合;图形编码可以是任一种表意的图形,例如二维矩阵码。这种字符编码或者图形编码可以是口味选择服务器根据特定规则生成,也可以是用户绑定的某种个人信息,还可以是特定智能设备的识别信息。服务器自动生成是指用户只需要向口味选择服务器输入口味选择信息,就可以由口味选择服务器根据该口味选择信息,通过口味选择信息编码软件按照特定规则自动编码生成一个口味信息识别码,并保存在口味选择服务器数据库中以供应用;用户绑定的某种个人信息是指用户可以将特定个人信息作为口味信息识别码,与口味选择信息一起直接提供给口味选择服务器,服务器只需将二者的对应关系及相关信息保存在数据库中以供应用即可;特定智能设备的识别信息是指用户采用智能设备传递自己的口味选择信息时,可以直接采用智能设备的识别信息作为口味信息识别码,并将其与口味选择信息一起提供给服务器,由服务器进行保存以供应用,智能设备的识别信息可以包括设备的编号、物理地址或者设备识别码等能唯一代表设备特征的设备信息。采用上述几种方式,使得口味信息识别码的产生及应用方式更加灵活。
为了便于口味信息识别码的记忆及使用,输入到口味选择应用终端的口味信息识别码,可以事先同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绑定,这样在应用时,可以直接输入个人信息,来等同输入口味信息识别码,这种用户个人信息可以为用户手机号、身份证号、电子邮箱、即时聊天工具的登录号等个人信息。例如用户将其口味信息识别码03010104020同其手机号码13800008888进行了绑定,则可以在应用时,直接输入手机号码13800008888,相当于输入了口味信息识别码03010104020,口味选择应用终端通过该手机号码可直接关联查询到与其对应的口味信息识别码,因此,根据该口味信息识别码,可从口味选择服务器处获取该口味信息识别码所对应的口味选择信息。
根据口味选择应用终端应用数据库进行口味选择信息的应用对象的匹配选择时,用户可以在口味信息识别码所对应的口味选择信息的指标中,对口味选择信息中的指标进行优先级设定,然后按照设定的优先级顺序做相应的处理。即口味选择应用终端可以按照口味选择信息中的设定,对不同优先级的指标在应用时做相应的差异化处理。例如,用户的口味选择信息为“较酸、较麻、较辣、微咸、不甜、不苦、川菜、肉素混合、无忌口信息”等,可以选择对这些指标设定不同的优先级,如设定优先级1为“川菜”,设定优先级2为“较麻、较辣、肉素混合”,设定优先级3为“较酸、微咸、不甜、不苦”,则口味选择应用终端在对用户口味选择信息进行应用处理时,将会根据这些口味选择信息的指标不同的优先级,进行有针对性的数据处理,首先处理优先级别最高为1级的指标,继而处理优先级别次之为2级的指标,然后处理优先级别最低为3级的指标;处理结果也将会以优先级别的高低作为对口味选择信息的数据处理依据,这样,用户在进行口味选择时,根据其设置的不同优先级别的不同指标,可以优先筛选出自己喜好的菜谱列表来。这种优先级可以设置为多级,每一级设置有至少一个或多个指标,优先级别级数的设定,取决于应用系统的设计及处理能力。优先级别的设定,可以在口味选择信息的应用对象筛选前进行,设定后,口味选择信息的应用对象的选择将按照设定的优先级的高低进行检索匹配;也可以在口味选择信息的应用对象筛选后进行,设定后,口味选择应用终端数据库将根据新设定的优先级别重新检索,并获取新的口味选择信息所对应的应用对象列表。
有时候口味选择应用终端完全按照口味信息识别码所对应的口味选择信息无法获取足够的口味选择信息的应用对象,或者用户对获取到的口味选择信息的应用对象结果不满意,或者用户口味临时发生变化时,此时可以通过口味选择应用终端修改从用户侧直接或者间接获取的口味信息识别码所对应的口味选择信息,以便完成实际应用的需要,所述修改可以是改变任一指标的任一选择项。例如可以对菜系、单一口味程度、制作食材及方法、身体状况、食用禁忌等指标都可以进行更改,随后的口味选择信息的应用对象匹配过程将按照修改后的口味选择信息的指标执行。例如,在进行口味选择信息的应用对象的匹配时,在某一范围内无法获得完全满足用户设定口味选择信息的应用对象,此时,用户可以放宽某些指标的选择,例如可以在应用终端上设定无需考虑的指标,或者对某一指标对应的选择项进行修改,以便扩大口味选择信息的应用对象的选择范围;以实际的菜谱选择为例,假设用户的口味信息识别码为0201010102010,其对应的口味选择信息为“较酸、较麻、较辣、微咸、不甜、不苦、川菜、制作食材为素食,忌口信息为不食葱姜蒜”等,根据该口味选择信息获取到的口味选择信息的应用对象列表只有“麻婆豆腐”、“酸辣土豆丝”等几个菜谱列表,完全无法满足用户需求,此时,用户可以将口味选择信息中的其中某一个或几个指标放宽,例如取消对于菜系的限制,或者取消对于制作食材的限制,又或者将忌口信息重新更改为只是不食蒜,则口味选择应用终端根据该修改后的口味选择信息,重新匹配生成的菜谱列表范围将会大大增加。口味信息识别码所代表的口味选择信息,实际是一种模糊的口味信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根据不同应用数据库对口味选择信息的应用对象的定义稍有不同,就有可能会存在一些应用上的偏差;假如用户获取到的口味选择信息的应用对象与自己的实际口味信息有一点差别,或者用户对根据该口味信息识别码获取到的口味选择信息的应用对象结果不是很满意等,都可以对口味选择信息做临时性的修改。用户的口味发生临时变化时,也可以对口味信息识别码所代表的口味选择信息做临时修改;例如用户的口味信息识别码为0242162814012,其所对应的口味选择信息主要为粤菜,不麻不辣,口味较清淡;假如用户此次想更换口味,吃较麻辣的川菜,则可以临时对口味选择信息中的一些指标进行修改,如将菜系更改为川菜,将麻辣指标更改为偏麻、偏辣;更改后,口味选择应用终端中的应用数据库将会按照更改后的口味选择信息的指标重新进行口味选择信息的应用对象的检索匹配及生成。对于口味信息识别码所代表的口味选择信息的修改可以在口味选择信息的应用对象筛选前进行,也可以在口味选择信息的应用对象筛选后进行。修改后,口味选择信息的应用对象的检索匹配按照修改后的指标执行。通过对口味信息的临时修改,增加了口味选择信息应用时的灵活性。
在口味信息识别码所对应的口味选择信息指标中,可以选择对其中的任一指标进行屏蔽,或者设置任一指标为无效。所述屏蔽是指如果用户认为口味选择信息中的某一指标无需考虑,可以不选择其中任何一个选择项,即该指标在应用时,认为无需考虑;所述无效是指系统可以直接设置一个无效选择项,一旦用户选择了该无效选择项,则对应指标在实际应用时,不进入口味选择信息的应用对象匹配过程。屏蔽或无效的方式可以为在口味选择信息的应用对象筛选前进行屏蔽,屏蔽后,口味选择信息的应用对象的选择将不再受到该指标的限制;也可以为在口味选择信息的应用对象筛选后进行屏蔽,屏蔽后,口味选择应用终端数据库将取消该指标的限制,重新检索并获取新的口味选择信息所对应的应用对象列表。例如,用户使用的口味信息识别码为03010104020401,此口味信息识别码所对应的口味选择信息主要为川菜,较麻较辣,制作食材为肉素混合。假如用户此次就餐时,其想同时再食用面食及海鲜,因此就可以选择对制作食材这一指标进行屏蔽,屏蔽后的口味选择信息,将不再对制作食材这一指标进行限制,因此,可以完全满足用户对于制作食材的各种食用需求。如果用户在进行菜谱选择时,没有或忘记对制作食材这一指标进行屏蔽,也可以在已经获取到的菜谱列表中,对这一指标重新进行屏蔽,屏蔽后,菜谱数据库将取消这一指标的限制,重新检索并获取新的菜谱列表,新获取的菜谱列表中包含所有制作食材生成的菜肴。
在口味信息识别码所对应的口味选择信息指标中,可以选择对其中的任一指标进行指定,指定后该口味选择应用终端应用数据库对于数据的处理将只受到该指标的限制。指定方式可以为,在口味选择信息的应用对象筛选前进行指定,指定后,口味选择信息的应用对象的选择将只受到该指标的限制;也可以为在口味选择信息的应用对象筛选后进行指定,指定后,应用系统数据库将加载该指标的限制,重新检索并获取新的口味选择信息所对应的应用对象列表。例如,用户使用的口味信息识别码为03010104020401,其所对应的口味选择信息主要为“川菜、较酸、较麻、较辣、微咸、不甜、不苦”。假如用户此次就餐时,用户只想选择“川菜”,就可以选择只对“菜系”这一指标进行指定,指定后的口味选择信息,其将只对菜系这一指标进行限制,因此,可帮助用户更准确、快速地确定可选择菜谱的范围。如果用户在进行菜谱选择时,没有或忘记对某种指标进行指定,也可以在已经获取到的菜谱列表中,对这一指标重新进行指定,指定后,菜谱数据库将加载这一指标的限制,重新检索并获取新的菜谱列表。
屏蔽、修改、指定或优先级设定的口味选择信息,为临时更改信息,不会改变口味信息识别码。例如用户口味信息识别码为0242162814012,其对应的口味选择信息主要为“粤菜,不麻不辣,口味较清淡”。假使用户在某次就餐时,将口味信息识别码中的部分指标进行了更改,如更换口味为较麻辣的川菜,较麻较辣,但此次更改只是临时更改,不会改变用户的口味信息识别码,如果用户需要将这个更改的口味选择信息进行保存,则需要重新申请生成新的口味信息识别码。
口味选择应用终端可以将口味选择信息与口味选择信息的应用对象的匹配结果按照某种特定顺序进行排序;排序结果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展示给用户。所述排序方式可以为根据口味选择信息的应用对象对应指标优先级顺序、口味选择信息的应用对象匹配程度、口味选择信息的应用对象被选次数、价格高低次序、评价高低、发布时间顺序、本口味信息识别码历史点餐记录、相似口味信息识别码历史点餐记录、或其他因素情况、或这些因素情况的部分或全部综合进行排序,以列表形式展示出来。
对于设置了优先级别的口味选择信息,获取到的口味选择信息的应用对象匹配结果可以按照指标设定的优先级程度按顺序依次提供给用户;或者也可以将所有符合匹配条件的口味选择信息的应用对象按匹配程度顺序展示出来,对于其余未完全匹配的口味选择信息的应用对象,根据选择项匹配程度的不同,也可以按照其它顺序依次在完全匹配项后边提供给用户。
每个口味选择信息的应用对象被用户烹点或下载使用的次数也可以被统计出来,作为一种排序方式,由用户参考选择。
根据评价高低进行排序的方式,可以为根据单个用户对口味选择信息的应用对象的评价进行单一排序,也可以为根据所有用户对口味选择信息的应用对象的评价进行综合排序,具体可以为:用户将自己已经品尝过的口味选择信息的应用对象,根据个人口味喜好,进行等级评定或评价,应用终端数据库将用户的评价记录进行保存,以便下次再接收选择到该用户的口味信息识别码所对应的口味选择信息时,调用其历史评价记录,将其评价过的菜肴按照评价高低,通过列表顺序呈现出来;应用终端数据库还可以保存每个用户的评价记录,将其进行综合整理,将整体评价比较高的菜肴通过列表优先呈现出来。
口味选择应用终端数据库应该经常会进行更新,推出一些新的菜品,此时应用终端数据库可以按照菜肴的推出及发布时间进行排序,将适合用户口味的、新出的菜肴,通过列表优先呈现。
口味选择应用终端还可以将针对此口味信息识别码获取到的检索结果或者用户使用记录保存在数据库中,以便下次再接收到该口味信息识别码时,可直接调用已有检索结果或用户使用记录,将其快速呈现出来。
口味选择应用终端还可以将与此口味信息识别码相似的口味选择信息筛选结果推荐给用户,以供用户参考选择。相似的口味信息识别码,对应的具有相似的口味选择信息,通过向用户直接推荐,可便于用户轻松的选择与自己口味相似的口味选择信息的应用对象。
获取的口味选择信息的应用对象列表,其排序方式可以由应用系统提前设置好,也可以由用户随时进行设置。
获取的口味选择信息的应用对象列表,可以以图片、文字、或图文结合的方式直接或间接显示给用户。所述直接显示可以是通过应用终端的人机交互界面直接显示给用户;所述间接显示可以是将排序结果传送给访问终端或者用户侧智能设备,由访问终端或者用户侧智能设备的人机交互界面显示给用户。
获取的口味选择信息的应用对象列表,若一页不能完全显示,则可以以多页显示。
口味选择应用终端至少为一个,可以为多个。
口味选择应用终端可以兼作为访问终端,将口味选择信息传递给口味选择服务器,即口味选择应用终端可以直接接收用户输入的口味选择信息,或者同时接收由用户输入的口味选择信息及其对应口味信息识别码,一同传送给口味选择服务器,由服务器根据该口味选择信息自动生成口味信息识别码,或者直接将用户输入的口味选择信息及其对应的口味信息识别码保存在数据库中以供应用。口味选择应用终端兼作为访问终端,可以简化应用系统组成结构,体现了应用方式的灵活性。
通过上述的口味选择服务器以及口味选择应用终端,就可以构成一个基本的口味信息识别码应用系统,如果所述口味选择应用终端兼具上述访问终端及服务器功能,则所述应用终端也可以直接作为一个应用系统。该应用系统可以是(数字/传统)菜谱选择系统、点菜系统、餐厅选择系统、方便菜采购系统,或者其它类似的同口味选择相关的应用系统。该应用系统中的口味选择信息的匹配对象按照与所述口味选择信息相同的指标和所述指标相同的选择项进行了标示,应用时,只需将所述口味选择信息的每一个有效指标依次与所述口味选择信息的匹配对象对应的指标进行比对,即可实现口味选择信息的匹配对象同口味选择信息的匹配。
所述的口味选择信息的匹配对象是指对应的应用系统中的应用对象,例如在菜谱选择系统中,该匹配对象对应为菜谱;在点菜系统中,该匹配对象对应为菜肴;在餐厅选择系统中,该匹配对象对应为餐厅;在方便菜采购系统中,该匹配对象又对应为方便菜。根据不同的应用系统,该匹配对象稍有不同;但是,所有的匹配对象都按照与口味选择信息相同的指标和所述指标相同的选择项进行了标示,保证了口味选择信息的匹配对象在匹配过程的比对处理。
这种基于口味信息识别码的应用方法,通过上述应用系统,可以广泛应用到餐厅点餐、(传统/数字)菜谱推荐或选择、数字菜谱下载、方便菜购买、餐厅选择、代人买餐等多个生活领域中。下面从几个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基于该口味信息识别码的应用方法在几种具体应用系统中的实际应用方式:
实施例1:餐厅点餐
例如用户在餐厅点餐,餐厅设有自己的口味信息识别码应用系统,包括应用服务器及应用终端,所述应用服务器包含一个数据库,该数据库中包含了用户的口味选择信息和口味信息识别码,以及两者的对应关系;所述应用终端同样包含一个数据库,该数据库中包含了与口味选择信息标示规则相对应规则标示的口味选择信息的匹配对象;所述应用终端可以网络连接应用服务器,根据口味信息识别码获取对应的口味选择信息并加以应用。应用终端也可以具有人机交互接口或扫描接口,直接接收用户输入的口味信息识别码。
餐厅将其应用终端设置为一台计算机,同时还设有多个访问终端,这多个访问终端可以与应用终端建立网络连接。访问终端可以具有多种不同的形式,例如可以为平板电脑或小型PC机,可直接接收用户的输入;也可以为一个信息扫描接口,扫描读取代表用户口味信息识别码的一维码、二维码或图形编码等,所述编码可以以纸介的形式存在,也可以内置在用户手机中;访问终端还可以为一个信息读取装置,如通过电子标签、NFC、RFID、TM卡等技术保存的用户口味信息识别码,这些技术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如电子卡片、内置TM卡的智能手表、内置RFID标签的智能手机等。
在准备点餐时,用户可以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最便捷的访问终端方式来实现口
味信息识别码的输入,例如用户可以通过餐厅提供的平板电脑来直接输入自己的口味信息识别码,然后将其主动传送给应用终端,或者应用终端也可以主动搜索访问终端,获取对应访问终端上输入的口味信息识别码。应用终端根据接收到的口味信息识别码,可以通过网络连接口味选择服务器,获取与该口味信息识别码对应的口味选择信息,进而可以根据该口味选择信息,在其应用数据库中根据标示指标进行口味选择信息的匹配对象的检索及匹配,然后将检索结果直接或间接显示出来,以供用户进行菜谱的选择。
用户可以在访问终端的人机交互界面上,根据获取到的与自己口味选择信息匹配的菜谱列表进行菜谱的选择,例如用户口味信息识别码为03010104020,其对应的口味选择信息主要为川菜,较麻较辣,因此获取到的菜谱列表也是川菜系列,以较麻较辣的菜谱为主,如菜谱列表:①水煮鱼、②麻婆豆腐、③酸辣土豆丝、④红烧茄子、⑤酸菜鱼、⑥回锅肉、⑦鱼香肉丝、⑧宫保鸡丁、⑨夫妻肺片、⑩辣子鸡等,用户可直接从生成的菜谱列表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菜肴,避免了以前那种繁杂的菜谱选择方式。例如用户根据个人喜好直接选择①水煮鱼、④红烧茄子、⑥回锅肉、⑦鱼香肉丝,选定后,餐厅将以用户选定的这几个菜肴作为烹饪菜肴。菜谱数据库还可以将用户的选择进行保存,以便下次选择到该用户的口味选择信息时,可直接调用历史选择记录。
用户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信息选择好对应的菜肴以后,可以将其传送给餐厅的后厨系统,由厨师根据该菜单进行烹饪。用户也可以临时修改口味选择信息。例如假使用户具有忌口信息不食葱花,但该忌口信息代表的是一种烹饪辅助食材,如果将该忌口信息作为口味选择信息的指标的一个选择项,就有可能排除掉所有带葱花的菜肴,导致用户的选择项过少,这种情况下其实只需在烹饪的时候注明不添加该辅助食材即可,没必要在筛选菜谱列表的时候就进行设置或选择,因此,用户可以在选定好菜肴列表以后,再临时发送一个口味选择信息的更改信息,指明自己的忌口信息,由厨师在烹饪时根据用户的需求对菜肴的烹饪进行临时更改,不添加用户指明的忌口食材,就可以满足用户需求。
用户在品尝完这几个菜肴以后,还可以通过访问终端对这几个菜肴进行评价打分,如①水煮鱼--7分,良好;④红烧茄子--10分,非常好;⑥回锅肉--5分,一般;⑦鱼香肉丝--3分,较差。应用终端接收到用户的评价信息以后,将其保存,并传送到餐厅的菜谱管理服务器中,以便下次再接收到此用户的口味选择信息时,优先将其评价好的菜肴排序显示出来。如用户下次再到这家餐厅就餐时,输入口味信息识别码,菜谱数据库就会直接根据其上次检索、选择及评价记录,直接生成一个新排序的菜谱列表,如菜谱列表:①红烧茄子、②水煮鱼、③回锅肉、④鱼香肉丝、⑤酸菜鱼、⑥麻婆豆腐、⑦酸辣土豆丝、⑧宫保鸡丁、⑨夫妻肺片、⑩辣子鸡等,根据用户使用记录及评价排序后的菜谱列表,更能匹配用户口味,节省用户选择菜谱的时间。
用户如果对生成的菜谱列表不满意,还可以重新选择排序方式,如按照菜品推出时间、按照菜肴价格高低、按照菜肴被点次数、其他类似口味信息识别码点餐记录等重新选择排序,根据重新排序后的菜谱列表重新进行菜谱的选择,选择后的记录也可以被再次保存。
实施例2:数字菜谱下载
例如用户通过一个菜谱销售系统,进行数字菜谱的购买及下载,所述的菜谱销售系统为一个应用终端,其可以为一台PC机或者服务器,同时具有人机交互界面。
用户通过应用终端的人机交互界面,使用用户账号登陆菜谱销售系统,所述登陆账号可以为自己的注册名、邮箱号、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等代表用户个人信息的号码,所述登陆账号还可以与用户的口味信息识别码进行绑定。如果用户使用与口味信息识别码绑定过的账号登陆菜谱销售系统,则在登录后,就可以在系统中直接获取到自己的口味信息识别码,用户不用再重新输入。
所述菜谱销售系统,根据与用户登录信息绑定的口味信息识别码,与口味选择服务器建立连接,获取对应的口味选择信息,并根据口味选择信息在数据库中进行相应的检索,将符合口味选择信息的口味选择信息的应用对象以列表的形式呈现,以便用户可以轻松的筛选到自己喜欢的数字菜谱。
在菜谱销售系统进行菜谱列表的筛选前,用户还可以对口味选择信息中的多种指标设定不同的优先级,设定优先级后,菜谱销售系统数据库对菜谱进行的筛选,将会根据用户设定的优先级别的高低来进行检索匹配。
如果用户对筛选的结果不满意,也可以在筛选的菜谱列表中,对口味选择信息的任一指标进行修改或屏蔽,修改或屏蔽后,菜谱的筛选将按照修改或屏蔽后的口味选择信息的指标执行。
如果用户对筛选的结果不满意,还可以在已经筛选出的菜谱列表中,重新更改已设定的多种指标的优先级,更改后,菜谱销售系统数据库将会按照更改后的优先级重新检索并筛选。
菜谱销售系统还可以将与此口味信息识别码相似的口味选择信息筛选结果推荐给用户,以供用户参考选择,用户可以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菜肴,若没有喜欢的,则可以重新选择菜谱筛选方式。
生成的菜谱列表,以排序的形式展示给用户,用户如果对排序结果不满意,还可以选择其他不同的排序方式,如按照菜肴被点的次数、价格高低次序、评价高低、发布时间顺序等。
用户通过筛选出的、与自己口味选择信息匹配的菜谱列表,选择自己喜欢的菜谱进行购买及下载,避免了人工筛选的复杂以及有可能下载不匹配菜谱的浪费。
实施例3:方便菜购买
例如用户通过一个方便菜销售系统,进行方便菜的购买,所述的方便菜销售系统为一个应用终端,其可以为一个自动售货机,同时具有人机交互界面。
方便菜一般为半成品,需要用户购买了以后重新再加工,因此,对方便菜的选择就尤为重要,如果不喜欢,就会造成食材的浪费。
用户通过应用终端的人机交互界面,使用用户账号登陆方便菜销售系统,所述登陆账号可以为自己的注册名、邮箱号、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等代表用户个人信息的号码,所述登陆账号还可以与用户的口味信息识别码进行绑定。如果用户使用与口味信息识别码绑定过的账号登陆方便菜销售系统,则在登录后,就可以在系统中直接获取到自己的口味信息识别码,用户不用再重新输入。
登录系统后,方便菜销售系统根据用户的口味信息识别码,从口味选择服务器中获取对应的口味选择信息,并根据对应的口味选择信息,在应用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将符合用户口味选择信息的方便菜,以列表的形式通过人机交互界面显示出来,以供用户进行选择。
用户也可以在检索前或检索后,对口味选择信息的指标中的一种或多种设定不同的优先级,也可以屏蔽任一指标。例如用户口味信息识别码为0301010402040,其对应的口味选择信息主要为“川菜,较麻较辣,制作食材为肉素混合,职业为教师,民族信仰为汉族”。因为方便菜为半成品食材,用户可以选择将制作食材设为优先级1,将菜系及口味设为优先级2,其他影响不大的指标设为优先级3;用户还可以选择将职业、民族信仰等指标直接屏蔽,提高与自己口味选择信息匹配的菜谱列表筛选范围。
同样,用户如果对检索出来的方便菜列表不满意,也可以选择对任一指标的任一选择项进行修改,修改后,方便菜销售系统数据库将重新进行检索匹配,生成新的符合用户口味选择信息的方便菜列表。
方便菜销售系统服务器还可以将与此口味信息识别码相似的口味选择信息的筛选结果推荐给用户,以供用户参考选择,用户可以从中直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便菜,若没有喜欢的,则可以自己选择方便菜的筛选方式。
生成的方便菜列表,以排序的形式展示给用户,用户如果对排序结果不满意,还可以选择其他不同的排序方式,如按照方便菜被点的次数、价格高低次序、评价高低、发布时间顺序等。
用户根据已经检索出的、与自己口味选择信息匹配的方便菜列表,选择出自己喜欢的方便菜进行购买,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只根据食材主观判断筛选,有可能购买到与自己口味选择信息不匹配菜肴的浪费。
实施例4:代人买餐
例如用户在帮别人买餐时,如果具有了他人的口味信息识别码,就可以轻松的帮其购买到喜欢的菜肴。用户得到他人口味信息识别码的方式可以为直接记住他的口味信息识别码;或者记住与口味信息识别码关联的他人个人信息,如手机号码、邮箱号、身份证号或即时聊天工具的登录号等;或者持有包含该用户口味选择信息的纸质编码或内置电子编码的智能设备;或者直接持有代表他人口味选择信息的智能卡等。
使用上述方法中的任一种,就可以轻松得到他人的口味信息识别码,进而在餐厅或者菜谱销售系统、方便菜销售系统等应用系统中,可以根据口味信息识别码,轻松获取他人喜欢的菜谱列表,从而可以从中快速筛选出他人喜欢的菜肴,避免了帮别人买餐不合口味的现象。
这种基于口味信息识别码的应用方法,其应用终端数据库也采用与口味选择信息相同的指标和所述指标相同的选择项进行了标示,使得筛选结果更能匹配用户的口味选择信息,更具有针对性;且大大缩小了用户在就餐过程中关于菜谱及菜肴等的选择范围,节省了用户就餐准备时间。

Claims (16)

1.一种口味选择应用终端,包括应用对象数据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终端用于:
根据输入的口味信息识别码,直接或者间接地获取口味选择信息,并根据获取的口味选择信息,在应用对象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口味选择信息相匹配的应用对象;
其中,所述口味选择信息通过至少一个指标进行标示,所述指标包括至少一个选择项,所述应用对象按照与所述口味选择信息相同的指标和所述指标相同的选择项进行标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终端还用于:
将所述口味选择信息的每一个有效指标依次与应用对象数据库中的应用对象对应的指标进行比对,得到与所述口味选择信息对应的匹配对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味选择信息匹配的应用对象包括:菜谱、菜肴、方便菜或餐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终端还用于:
按照所述口味选择信息中的设定,对不同优先级的所述指标在应用时做相应的差异化处理;或
对所述口味选择信息中的所述指标进行优先级设定,然后按照设定的优先级顺序做相应的处理;或
若用户对所述口味选择信息中的任一指标进行了指定,则所述应用终端在所述应用对象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口味选择信息相匹配的应用对象时,查找结果只受指定的指标限制;或
若用户对所述口味选择信息中的任一指标进行了屏蔽或无效,则所述应用终端在所述应用对象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口味选择信息相匹配的应用对象时,不匹配屏蔽或无效的指标;或
修改从用户侧直接或者间接获取的口味选择信息,其中,所述修改是改变任一指标的选择项或者设置任一指标为无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口味信息识别码是图形编码或者是字符编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口味信息识别码是由口味选择服务器根据特定规则自动生成;或所述口味信息识别码是所述口味选择信息的用户的特定个人信息;或所述口味信息识别码是访问终端的设备识别信息;
用户个人信息或访问终端的设备识别信息与所述口味信息识别码的绑定关系是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多对多中的任意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终端,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口味选择信息对应一个或多个所述口味信息识别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终端兼作为访问终端,将所述口味选择信息传递给口味选择服务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终端还用于:
将用户已经品尝过的所述口味选择信息的应用对象,根据个人口味喜好,进行等级评定或评价;
通过应用终端数据库将用户的评价记录进行保存;
在下次接收选择到该用户的口味信息识别码所对应的口味选择信息时,调用该用户的历史评价记录,将该用户评价过的所述口味选择信息的应用对象按照评价高低的顺序,通过列表呈现出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终端数据库还用于:
保存每个用户的评价记录,将所述评价记录进行综合整理,将整体评价比较高的所述口味选择信息的应用对象通过列表优先呈现出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终端还用于:
将针对已识别的口味信息识别码获取到的检索结果或者用户使用记录保存在数据库中,以便下次再接收到所述口味信息识别码时,直接调用已有检索结果或用户使用记录,将所述检索结果或所述用户使用记录快速呈现出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终端还用于:
将与所述口味信息识别码相似的所述口味选择信息筛选结果推荐给用户。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应用终端与用户侧智能设备进行信息交互后获取口味信息识别码,其中,获取口味信息识别的方式分为:主动获取和被动获取;
所述主动获取是指所述应用终端从与其建立通信通道的所述用户侧智能设备上自动读取用户的所述口味信息识别码;
所述被动获取是指由用户手动操作所述用户侧智能设备将所述口味信息识别码推送给所述应用终端,由所述应用终端接收所述口味信息识别码。
14.一种口味选择应用系统,包括应用对象数据库、口味选择应用终端和后厨系统,所述口味选择应用终端,用于根据输入的口味信息识别码,直接或者间接地获取口味选择信息,并根据获取的口味选择信息,在应用对象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口味选择信息相匹配的菜肴,并将所述菜肴的菜单传送给所述后厨系统;
所述后厨系统,用于指示厨师烹饪所述菜肴;
其中,所述口味选择信息通过至少一个指标进行标示,所述指标包括至少一个选择项,所述应用对象按照与所述口味选择信息相同的指标和所述指标相同的选择项进行标示。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查找与所述口味选择信息相匹配的菜肴后,再临时发送一个所述口味选择信息的更改信息,其中,所述更改信息用于指明用户的忌口,指示厨师根据所述更改信息对所述菜肴的烹饪进行临时更改。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口味选择应用终端与用户侧智能设备进行信息交互后获取口味信息识别码,其中,获取口味信息识别的方式分为:主动获取和被动获取;
所述主动获取是指所述口味选择应用终端从与其建立通信通道的所述用户侧智能设备上自动读取用户的所述口味信息识别码;
所述被动获取是指由用户手动操作所述用户侧智能设备将所述口味信息识别码推送给所述口味选择应用终端,由所述口味选择应用终端接收所述口味信息识别码。
CN201910533731.5A 2013-12-24 2013-12-24 口味选择应用终端及应用系统 Withdrawn CN1102630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33731.5A CN110263067A (zh) 2013-12-24 2013-12-24 口味选择应用终端及应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22878.1A CN104103015A (zh) 2013-12-24 2013-12-24 一种口味信息识别码、应用服务器及应用终端
CN201910533731.5A CN110263067A (zh) 2013-12-24 2013-12-24 口味选择应用终端及应用系统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22878.1A Division CN104103015A (zh) 2013-12-24 2013-12-24 一种口味信息识别码、应用服务器及应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3067A true CN110263067A (zh) 2019-09-20

Family

ID=51671146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33731.5A Withdrawn CN110263067A (zh) 2013-12-24 2013-12-24 口味选择应用终端及应用系统
CN201310722878.1A Pending CN104103015A (zh) 2013-12-24 2013-12-24 一种口味信息识别码、应用服务器及应用终端
CN201910533730.0A Withdrawn CN110263253A (zh) 2013-12-24 2013-12-24 口味信息识别码、及其应用方法、标识方法和服务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22878.1A Pending CN104103015A (zh) 2013-12-24 2013-12-24 一种口味信息识别码、应用服务器及应用终端
CN201910533730.0A Withdrawn CN110263253A (zh) 2013-12-24 2013-12-24 口味信息识别码、及其应用方法、标识方法和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1026306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99069A (zh) * 2020-06-19 2023-02-03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信息提供方法
CN115769246A (zh) * 2020-06-19 2023-03-07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信息提供方法、控制方法、通信终端、程序以及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60920B1 (ko) * 2015-04-14 2016-09-28 주식회사 클레오시스 맞춤형 화장품 코드 생성 시스템 및 그의 제어 방법
CN105205308A (zh) * 2015-08-26 2015-12-3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菜谱推荐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5306459B (zh) * 2015-10-12 2018-08-10 珠海优特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菜谱的授权管理方法及设备
CN106933562A (zh) * 2015-12-31 2017-07-07 口碑控股有限公司 点菜方法及点菜客户端
WO2017128010A1 (zh) * 2016-01-25 2017-08-03 黄冠明 根据身份证推荐广告的方法和广告系统
CN107239472B (zh) * 2016-03-29 2020-08-07 上海普兰金融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排单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464155A (zh) * 2016-06-06 2017-12-12 周明忠 订制口味餐饮生产销售方法
WO2018027622A1 (zh) * 2016-08-10 2018-02-15 董访问 根据指纹推荐菜品时的信息提示方法以及菜品推荐系统
WO2018027620A1 (zh) * 2016-08-10 2018-02-15 董访问 记录和推荐菜品的方法以及菜品推荐系统
WO2018027621A1 (zh) * 2016-08-10 2018-02-15 董访问 菜品推荐技术的使用数据采集方法以及菜品推荐系统
CN106548006A (zh) * 2016-10-09 2017-03-29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用户典型口味的膳食推荐方法
CN107863138B (zh) * 2017-10-31 2023-07-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菜谱生成装置和方法
CN108734552A (zh) * 2018-05-15 2018-11-02 浙江口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味觉模型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11353333B (zh) * 2018-12-21 2023-10-20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食材识别方法、家电设备及食材识别系统
CN109766364A (zh) * 2019-01-31 2019-05-17 珠海优特智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菜谱单一口味标签的方法及装置
CN110175882B (zh) * 2019-04-09 2021-10-26 浙江口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味觉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82308A (zh) * 2019-09-20 2020-02-11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推荐套餐的推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09027A (zh) * 2019-09-30 2020-02-18 浙江口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和信息处理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99069A (zh) * 2020-06-19 2023-02-03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信息提供方法
CN115769246A (zh) * 2020-06-19 2023-03-07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信息提供方法、控制方法、通信终端、程序以及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3253A (zh) 2019-09-20
CN104103015A (zh) 2014-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63067A (zh) 口味选择应用终端及应用系统
CN104146586B (zh) 一种智能烹饪设备及智能烹饪设备的工作方法
CN105138682B (zh) 方便菜与数字菜谱的匹配方法、服务器及终端
KR101798616B1 (ko) 레시피 제공 방법 및 이를 실행하는 서버
CN104994747B (zh) 用于提供风味建议和增强的系统和方法
CN104112217A (zh) 一种口味选择信息的标示方法及应用方法
CN104200409B (zh) 一种口味选择信息同应用对象的匹配方法
CN106557968A (zh) 一种餐饮订单处理方法
CN107391531B (zh) 一种菜品推荐方法和装置
CN106485052A (zh) 一种智能烹饪系统及方法
CN106447545A (zh) 一种餐饮订单订立方法和订立终端
CN108447543A (zh) 基于烹饪设备的菜谱推送方法和装置
CN108897768B (zh) 一种点餐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0223757A (zh) 食谱方案的推荐方法、装置、介质、电子设备
CN107679951A (zh) 一种辅助点菜的方法和设备
KR20130102239A (ko) 건강 식단정보 제공시스템
JP2019061366A (ja) 代替レシピ提示装置、代替レシピ提示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データ構造
CN107563124A (zh) 菜谱数据的推送方法、装置和系统、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Caldeira et al. Healthy menus recommendation: optimizing the use of the pantry
CN107566908A (zh) 智能电视获取菜谱的方法、智能电视及存储介质
CN106027585A (zh) 食品推荐方法及装置
CN110021402A (zh)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菜谱推荐方法及菜谱推荐系统
CN110490769A (zh) 菜谱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142973B (zh) 基于设备约束的智能烹饪产品的检索设备和检索方法
CN116628040B (zh) 基于大数据的烹饪菜单获取及更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920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