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61789B - 动力电池包的脉冲放电功率评估方法及电池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动力电池包的脉冲放电功率评估方法及电池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61789B
CN110261789B CN201910471185.7A CN201910471185A CN110261789B CN 110261789 B CN110261789 B CN 110261789B CN 201910471185 A CN201910471185 A CN 201910471185A CN 110261789 B CN110261789 B CN 1102617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pack
power battery
power
different
pulse dischar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7118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61789A (zh
Inventor
郑余
李猛
李鹏
邓磊
兀帅军
邢相东
曹善震
刘书言
张元盛
郝春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7118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6178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617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17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617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17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21/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electric power or power factor
    • G01R21/06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electric power or power factor by measuring current and voltag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85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89Measuring internal impedance, internal conductance or related vari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0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for several batteries or cell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动力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的脉冲放电功率评估方法及电池管理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设计动力电池包时,无法合理评估脉冲放电功率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动力电池包的脉冲放电功率评估方法包括:获取所设计动力电池包的第一脉冲放电功率、开路电压、内阻、最低工作电压、最大设计电流以及电芯放电电流;根据开路电压与最低工作电压的差值与内阻的比值,得到脉冲放电电流;选取脉冲放电电流、最大设计电流以及电芯放电电流中的电流最小值;根据开路电压、电流最小值以及内阻,得到第二脉冲放电功率;将第一脉冲放电功率和第二脉冲放电功率的最小值,确定为脉冲放电功率评估值。本发明实施例适用于动力电池包的指定方案过程中。

Description

动力电池包的脉冲放电功率评估方法及电池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动力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包的脉冲放电功率评估方法及电池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锂电池由于具有能量密度高、寿命长、循环次数高等优点被广泛用作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包。但是由于锂电池单体输出的电压较低,因此一般是利用许多个锂电池单元通过串并联组成整体的动力电池包,以满足整车的续航里程和电机的驱动电压要求。由于锂电池的本身特性原因,整车的电池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不同锂电池的功率衰减程度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差异,个别锂电池的功率严重衰减会对整个动力电池包的性能造成很大的影响,从而影响整车的续航里程和整车动力性。因此,在动力电池包的制定阶段,合理地评估动力电池包的功率,对于充分发挥电池性能和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动力电池包的脉冲放电功率评估方法及电池管理系统,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动力电池包的脉冲放电功率评估方法,所述动力电池包的脉冲放电功率评估方法包括:获取所设计的动力电池包在不同温度和不同荷电状态SOC下对应的工作参数,所述工作参数包括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第一脉冲放电功率、开路电压、内阻、最低工作电压、最大设计电流以及所述动力电池包中的电芯放电电流;根据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开路电压与最低工作电压的差值与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内阻的比值,得到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的脉冲放电电流;在所述动力电池包的脉冲放电电流、最大设计电流以及所述动力电池包中的电芯放电电流中,选取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电流最小值;根据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开路电压、电流最小值以及内阻,得到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第二脉冲放电功率;将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第一脉冲放电功率和第二脉冲放电功率中的最小值,确定为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的脉冲放电功率评估值。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所设计的动力电池包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第一脉冲放电功率包括:获取所述动力电池包中的电芯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电芯脉冲放电功率;根据E1=A*S*f1,得到所述动力电池包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第一脉冲放电功率E1,其中,A为所述动力电池包中的电芯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电芯脉冲放电功率,S为所述动力电池包中的电芯个数,f1为第一预设系数。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所设计的动力电池包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开路电压包括:获取所述动力电池包中的电芯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电芯开路电压;根据Vpackocv=B*S,得到所述动力电池包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开路电压Vpackocv,其中,B为所述动力电池包中的电芯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电芯开路电压,S为所述动力电池包中的电芯个数。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所设计的动力电池包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内阻包括:获取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中的电芯内阻以及器件内阻;根据R=(C*S+Rele)*f2,得到所述动力电池包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内阻R,其中,C为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中的电芯内阻,Rele为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中的器件内阻之和,S为所述动力电池包中的电芯个数,f2为第二预设系数。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所设计的动力电池包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最低工作电压包括:获取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中的电芯最低工作电压限值;将所述电芯最低工作电压限值与所述动力电池包中的电芯个数的乘积,确定为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的最低工作电压。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开路电压、电流最小值以及内阻,得到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第二脉冲放电功率包括:根据E2=Vpackocv*I-I2*R,得到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第二脉冲放电功率E2,其中,Vpackocv为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开路电压,I为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电流最小值,R为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内阻。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动力电池包的脉冲放电功率评估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所述的动力电池包的脉冲放电功率评估方法实现了准确评估动力电池包中的脉冲放电功率,通过考虑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动力电池包中的工作参数,例如最低工作电压和动力电池包整体的内阻等因素,得到的脉冲放电功率评估值与实际输出功率值较接近,从而设计出合理的动力电池包,充分发挥电芯性能和延长电芯使用寿命,提高了动力电池包的动力性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用于执行如上所述的动力电池包的脉冲放电功率评估方法。
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与上述动力电池包的脉冲放电功率评估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包的脉冲放电功率评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动力电池包的脉冲放电功率评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包的脉冲放电功率评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应用于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所述动力电池包的脉冲放电功率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获取所设计的动力电池包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State Of Charge,荷电状态)下对应的工作参数,所述工作参数包括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第一脉冲放电功率、开路电压、内阻、最低工作电压、最大设计电流以及所述动力电池包中的电芯放电电流;
步骤S102,根据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开路电压与最低工作电压的差值与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内阻的比值,得到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的脉冲放电电流;
步骤S103,在所述动力电池包的脉冲放电电流、最大设计电流以及所述动力电池包中的电芯放电电流中,选取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电流最小值;
步骤S104,根据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开路电压、电流最小值以及内阻,得到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第二脉冲放电功率;
步骤S105,将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第一脉冲放电功率和第二脉冲放电功率中的最小值,确定为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的脉冲放电功率评估值。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动力电池包的方案制定阶段,由于动力电池包设计之初,所选取的设定个数(下文用S表示)的电芯均未被使用,因此保证了电芯状态的一致性,便于精确进行评估。另外,在获取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工作参数时,需要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State Of Charge,荷电状态)下获取对应的工作参数。其中,SOC属于电池行业术语,是蓄电池使用一段时间或长期搁置不用后的剩余容量与其完全充电状态的容量的比值,常用百分数表示,SOC=100%即表示为电池充满状态。
表1
T/SOC 5% 10% 20% 25% 30% 40% 50% 60% 70% 80% 90% 95% 100%
-30℃
-20℃
-10℃
0℃
10℃
25℃
45℃
55℃
在获取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第一脉冲放电功率、开路电压、内阻、最低工作电压时,均需要对应获取所述动力电池包中的电芯脉冲放电功率、电芯开路电压、电芯内阻以及器件内阻、最低工作电压。获取的形式如表1所示,需要获取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上述参数对应的值。需要说明的是表1中的温度和SOC的值仅作为参考,并不用于限制上述参数获取的条件,可根据具体评估需求,设置温度和SOC的值。
其中,在获取所设计的动力电池包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第一脉冲放电功率时,首先也要对应的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获取电芯脉冲放电功率A,然后根据E1=A*S*f1,得到所述动力电池包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第一脉冲放电功率E1,其中,f1为第一预设系数,例如0.95。例如,如表1所示的温度和SOC对应的数值,获取温度为-30℃,SOC为5%对应的电芯脉冲放电功率A,然后根据E1=A*S*f1,得到温度为-30℃,SOC为5%时对应的第一脉冲放电功率E1。依此类推,接着获取其它温度和SOC下对应的电芯脉冲放电功率,然后根据上述公式得到该温度和SOC下对应的第一脉冲放电功率。最终可以得到如表1所示,所有温度和SOC下对应的电芯脉冲放电功率。另外,为了统一单位,第一脉冲放电功率的单位可以为KW,则上述公式为E1=A*S/1000*f1。
另外,在获取所设计的动力电池包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开路电压时,也可首先获取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电芯开路电压B,然后根据Vpackocv=B*S,得到所述动力电池包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开路电压Vpackocv,单位为V。同样,也是获取如表1所示的温度为-30℃,SOC为5%对应的电芯开路电压B,然后根据Vpackocv=B*S,得到温度为-30℃,SOC为5%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开路电压Vpackocv。依此类推,接着获取其它温度和SOC下对应的电芯开路电压,然后根据上述公式得到该温度和SOC下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开路电压。最终可以得到如表1所示,所有温度和SOC下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开路电压。
其中,在获取所设计的动力电池包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内阻时,考虑到所述动力电池包内部所有电器件的器件内阻也会消耗电压,尤其针对现有技术中往往由于没有考虑动力电池包中的电器件(或各零部件)的放电内阻,导致得到的动力电池包的脉冲放电功率与实际输出功率相比,偏差较大。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所有的器件内阻考虑在动力电池包的内阻中。也是首先获取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中的电芯内阻C以及器件内阻之和Rele,然后根据R=(C*S+Rele)*f2,得到所述动力电池包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内阻R,f2为第二预设系数。同样,也是获取如表1所示的温度为-30℃,SOC为5%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中的电芯内阻C以及器件内阻Rele,然后根据R=(C*S+Rele)*f2,得到温度为-30℃,SOC为5%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内阻R。依此类推,接着获取其它温度和SOC下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中的电芯内阻以及器件内阻,然后根据上述公式得到该温度和SOC下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内阻。最终可以得到如表1所示,所有温度和SOC下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内阻。另外,为了统一单位,便于后续计算,若上述阻值的单位为mΩ,则上述公式为R=(C*S+Rele)*f2/1000,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内阻的单位即为Ω。
另外,在获取所设计的动力电池包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最低工作电压时,也可首先获取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中的电芯最低工作电压限值Vminlimit,然后根据Vmin=Vminlimit*S,得到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的最低工作电压Vmin,单位为V。同样,也是获取如表1所示的温度为-30℃,SOC为5%对应的电芯最低工作电压限值Vminlimit,然后根据Vmin=Vminlimit*S,得到在温度为-30℃,SOC为5%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的最低工作电压Vmin。依此类推,接着获取其它温度和SOC下对应的电芯最低工作电压限值,然后根据上述公式得到该温度和SOC下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的最低工作电压。最终可以得到如表1所示,所有温度和SOC下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的最低工作电压。
在获取到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述动力电池包的开路电压Vpackocv、最低工作电压Vmin与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内阻R之后,根据I0=(Vpackocv-Vmin)/R,得到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的脉冲放电电流I0。
由于现有技术中计算出的脉冲放电功率普遍大于实际脉冲放电功率,因此,在所述动力电池包的脉冲放电电流、最大设计电流以及所述动力电池包中的电芯放电电流中,选取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电流最小值,作为后续计算的电流值。例如,如表1所示,选取当温度为-30℃,SOC为5%时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的脉冲放电电流、最大设计电流以及所述动力电池包中的电芯放电电流三者中的最小值,确定为在温度为-30℃,SOC为5%时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电流最小值,然后选取当温度为-30℃,SOC为10%时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的脉冲放电电流、最大设计电流以及所述动力电池包中的电芯放电电流三者中的最小值,确定为在温度为-30℃,SOC为10%时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电流最小值,以此类推,最终得到如表1所示的所有温度和SOC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电流最小值。
然后,根据E2=Vpackocv*I-I2*R,得到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第二脉冲放电功率E2。其中,Vpackocv为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开路电压,I为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电流最小值,R为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内阻。例如,如表1中所示的温度和SOC的数值,获取当温度为-30℃,SOC为5%时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开路电压、电流最小值和内阻,然后根据E2=Vpackocv*I-I2*R,得到在温度为-30℃,SOC为5%时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第二脉冲放电功率E2。接着再获取其它温度和SOC下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开路电压、电流最小值和内阻,然后得到该温度和SOC下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第二脉冲放电功率。以此类推,最终得到如表1所示的所有温度和SOC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第二脉冲放电功率。其中,由于考虑了动力电池包内阻消耗的功率,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得第二脉冲放电功率会更贴近实际功率值。另外,为了统一单位,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第二脉冲放电功率的单位可以为KW,则上述公式为E2=(Vpackocv*I-I2*R)/1000。
然后,将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第一脉冲放电功率和第二脉冲放电功率进行比较,将二者中的最小值,确定为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的脉冲放电功率评估值。例如,如表1所示,选取当温度为-30℃,SOC为5%时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第一脉冲放电功率和第二脉冲放电功率进行比较,将二者中的最小值,确定为在温度为-30℃,SOC为5%时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的脉冲放电功率评估值。接着,选取温度为-30℃,SOC为10%时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第一脉冲放电功率和第二脉冲放电功率进行比较,将二者中的最小值,确定为在温度为-30℃,SOC为10%时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的脉冲放电功率评估值。以此类推,最终得到如表1所示的所有温度和SOC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的脉冲放电功率评估值。
所述动力电池包的设计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装入动力电池包的整车的电机功率,查看所得的脉冲放电功率评估值是否满足电机功率需求,即所述脉冲放电功率评估值是否与整车的动力总成相匹配,若匹配则fail动力电池包可以装入该车,若不匹配则需要重新设计动力电池包。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下面提供图2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包的脉冲放电功率评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动力电池包的脉冲放电功率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获取所设计的动力电池包中的电芯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电芯脉冲放电功率;
步骤S202,根据E1=A*S*f1,得到所述动力电池包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第一脉冲放电功率E1;
步骤S203,获取所述动力电池包中的电芯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电芯开路电压;
步骤S204,根据Vpackocv=B*S,得到所述动力电池包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开路电压Vpackocv
步骤S205,获取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中的电芯内阻以及器件内阻;
步骤S206,根据R=(C*S+Rele)*f2,得到所述动力电池包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内阻R;
步骤S207,获取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中的电芯最低工作电压限值;
步骤S208,将所述电芯最低工作电压限值与所述动力电池包中的电芯个数的乘积,确定为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的最低工作电压;
步骤S209,获取所设计的动力电池包在不同温度和不同荷电状态SOC下对应的最大设计电流以及所述动力电池包中的电芯放电电流;
步骤S210,根据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开路电压与最低工作电压的差值与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内阻的比值,得到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的脉冲放电电流;
步骤S211,在所述动力电池包的脉冲放电电流、最大设计电流以及所述动力电池包中的电芯放电电流中,选取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电流最小值;
步骤S212,根据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开路电压、电流最小值以及内阻,得到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第二脉冲放电功率;
步骤S213,将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第一脉冲放电功率和第二脉冲放电功率中的最小值,确定为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的脉冲放电功率评估值;
步骤S214,根据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脉冲放电功率范围以及所述动力电池包的脉冲放电功率评估值,确定所设计的动力电池包的合理性。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在充分考虑了动力电池包中各零部件的放电内阻以及最低工作电压等因素之后,得到的动力电池包的脉冲放电功率评估值更贴近实际输出功率,而且考虑了不同温度和不同SOC状态下对应的动力电池包的工作参数,提高了动力电池包的脉冲放电功率评估值的准确性,对于动力电池包的设计能够提供更加合理的建议,保证了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动力电池包的脉冲放电功率评估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动力电池包的脉冲放电功率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包的脉冲放电功率评估方法包括:
获取所设计的动力电池包在不同温度和不同荷电状态SOC下对应的工作参数,所述工作参数包括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第一脉冲放电功率、开路电压、内阻、最低工作电压、最大设计电流以及所述动力电池包中的电芯放电电流;
根据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开路电压与最低工作电压的差值与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内阻的比值,得到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的脉冲放电电流;
在所述动力电池包的脉冲放电电流、最大设计电流以及所述动力电池包中的电芯放电电流中,选取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电流最小值;
根据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开路电压、电流最小值以及内阻,得到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第二脉冲放电功率;
将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第一脉冲放电功率和第二脉冲放电功率中的最小值,确定为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的脉冲放电功率评估值,
其中,所述获取所设计的动力电池包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第一脉冲放电功率包括:
获取所述动力电池包中的电芯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电芯脉冲放电功率;
根据E1=A*S*f1,得到所述动力电池包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第一脉冲放电功率E1,其中,A为所述动力电池包中的电芯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电芯脉冲放电功率,S为所述动力电池包中的电芯个数,f1为第一预设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包的脉冲放电功率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设计的动力电池包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开路电压包括:
获取所述动力电池包中的电芯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电芯开路电压;
根据Vpackocv=B*S,得到所述动力电池包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开路电压Vpackocv,其中,B为所述动力电池包中的电芯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电芯开路电压,S为所述动力电池包中的电芯个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包的脉冲放电功率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设计的动力电池包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内阻包括:
获取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中的电芯内阻以及器件内阻;
根据R=(C*S+Rele)*f2,得到所述动力电池包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内阻R,其中,C为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中的电芯内阻,Rele为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中的器件内阻之和,S为所述动力电池包中的电芯个数,f2为第二预设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包的脉冲放电功率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设计的动力电池包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最低工作电压包括:
获取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中的电芯最低工作电压限值;
将所述电芯最低工作电压限值与所述动力电池包中的电芯个数的乘积,确定为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的最低工作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包的脉冲放电功率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开路电压、电流最小值以及内阻,得到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第二脉冲放电功率包括:
根据E2=Vpackocv*I-I2*R,得到在不同温度和不同SOC下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第二脉冲放电功率E2,其中,Vpackocv为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开路电压,I为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电流最小值,R为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内阻。
6.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用于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包的脉冲放电功率评估方法。
CN201910471185.7A 2019-05-31 2019-05-31 动力电池包的脉冲放电功率评估方法及电池管理系统 Active CN1102617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71185.7A CN110261789B (zh) 2019-05-31 2019-05-31 动力电池包的脉冲放电功率评估方法及电池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71185.7A CN110261789B (zh) 2019-05-31 2019-05-31 动力电池包的脉冲放电功率评估方法及电池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1789A CN110261789A (zh) 2019-09-20
CN110261789B true CN110261789B (zh) 2021-06-29

Family

ID=67916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71185.7A Active CN110261789B (zh) 2019-05-31 2019-05-31 动力电池包的脉冲放电功率评估方法及电池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617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57770B (zh) * 2020-02-18 2022-07-08 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功率估算方法
CN111413630B (zh) * 2020-03-11 2022-06-14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的脉冲放电功率修正方法
CN111864313B (zh) * 2020-07-22 2022-07-12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自加热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060019B (zh) * 2021-03-17 2023-01-31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包及其控制方法
CN114252770B (zh) * 2021-11-19 2023-12-22 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的功率的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5113077A (zh) * 2022-01-28 2022-09-27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soc可用窗口值的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5707A (zh) * 2013-12-13 2014-03-26 国家电网公司 锂离子电池峰值功率在线评估方法
CN104101838A (zh) * 2013-04-09 2014-10-15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系统及其荷电状态、最大充放电功率估算方法
CN106249170A (zh) * 2016-08-31 2016-12-21 简式国际汽车设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系统功率状态估计方法及装置
CN106842038A (zh) * 2016-12-14 2017-06-13 广东恒沃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最大放电功率在线估算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01838A (zh) * 2013-04-09 2014-10-15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系统及其荷电状态、最大充放电功率估算方法
CN103675707A (zh) * 2013-12-13 2014-03-26 国家电网公司 锂离子电池峰值功率在线评估方法
CN106249170A (zh) * 2016-08-31 2016-12-21 简式国际汽车设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系统功率状态估计方法及装置
CN106842038A (zh) * 2016-12-14 2017-06-13 广东恒沃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最大放电功率在线估算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动力电池组峰值功率估计算法研究;张彩萍 等;《系统仿真学报》;20200630;第22卷(第6期);第1524-1527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1789A (zh) 2019-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61789B (zh) 动力电池包的脉冲放电功率评估方法及电池管理系统
CN107128186B (zh) 用于电池健康状态监测的系统和方法
US9252464B2 (en) Method for balancing states of charge of a battery having a plurality of battery cells as well as a corresponding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and a battery
Ceraolo et al. Experimentally-determined models for high-power lithium batteries
US1057406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balancing a battery pack
US10074876B2 (en) Method for balancing out states of charge of a battery having a plurality of battery cells, and a corresponding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and battery
US8315828B2 (en)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and driving method for the same
Rehman et al. Advanced cell-level control for extending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pack lifetime
CN102934314B (zh) 电池包
Chowdhury et al. An integrated state of health (SOH) balancing method for lithium-ion battery cells
CN106828134B (zh) 牵引电池中的接线电阻的自适应识别
CN108340801B (zh) 一种电动汽车限功率方法
KR100494947B1 (ko) 배터리 정상상태 단자 전압 산출방법
Michalczuk et al. Experimental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of battery-ultracapacitor energy storage system
CN109313232A (zh) 使用电压分配诊断开关的装置和方法
Goussian et al. Passive hyb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 based on lithium-ion capacitor for an electric motorcycle
CN115038611A (zh) 基于rc模型的电池功率限制估计
CN104681851A (zh) 一种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配组方法
CN114845901A (zh) 用于确定电能存储系统功率状态值的方法
Hosseinzadeh et al. Unballanced performance of parallel connected large format lithium ion batteries for electric vehicle application
Wang et al. Third-order dynamic model of a lead acid battery for use in fuel cell vehicle simulation
CN113484783B (zh) 电池soh检测方法、装置、系统、介质及程序产品
Adel et al. Simulation and comparison of HEV battery control for best fuel economy and longer battery life
Qi et al. A control strategy for dynamic balancing of lithium iron phosphate battery based on the performance of cell voltage
JP2023016696A (ja) 二次電池の寿命を推定する方法、装置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製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8899 Xincheng Avenue, Jinta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3000 168 Huacheng Road, Jintan District, Changzhou,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