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60675B - 一种空冷水冷并联系统及其能耗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冷水冷并联系统及其能耗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60675B
CN110260675B CN201910551933.2A CN201910551933A CN110260675B CN 110260675 B CN110260675 B CN 110260675B CN 201910551933 A CN201910551933 A CN 201910551933A CN 110260675 B CN110260675 B CN 1102606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water
cooling
exchange mechanism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5193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60675A (zh
Inventor
金英爱
闫泽宇
袁昊瑞
蒋代晖
陈彦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55193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606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606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06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606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06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BSTEAM OR VAPOUR CONDENSERS
    • F28B1/00Condensers in which the steam or vapour is separate from the cooling medium by walls, e.g. surface condenser
    • F28B1/02Condensers in which the steam or vapour is separate from the cooling medium by walls, e.g. surface condenser using water or other liquid as the cooling mediu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BSTEAM OR VAPOUR CONDENSERS
    • F28B1/00Condensers in which the steam or vapour is separate from the cooling medium by walls, e.g. surface condenser
    • F28B1/06Condensers in which the steam or vapour is separate from the cooling medium by walls, e.g. surface condenser using air or other gas as the cooling mediu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BSTEAM OR VAPOUR CONDENSERS
    • F28B11/00Controlling arrangements with fea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den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BSTEAM OR VAPOUR CONDENSERS
    • F28B7/00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condensers, e.g. provision of reserve conden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冷水冷并联系统,包括:所述的空冷水冷并联系统包括:蒸汽发生器;空冷换热机构,其与所述蒸汽发生器相连通;第一节流阀,其连通设置在所述蒸汽发生器和所述空冷换热机构之间;水冷换热机构,其与所述蒸汽发生器相连通;第二节流阀,其连通设置在所述蒸汽发生器和所述水冷换热机构之间;其中,通过调节所述第一节流阀和所述第二节流阀,进而调整饱和蒸汽进入所述空冷换热机构和所述水冷换热机构的比例;通过调节节流阀开度,并计算分流比,在使用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节流阀时,通过确定分流比来调整节流阀的阀门开度,进而快速的确定最高的比能耗值,提高换热效率。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冷水冷并联系统的能耗控制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空冷水冷并联系统及其能耗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冷水冷并联系统及其能耗控制方法,属于电厂冷却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火力发电厂冷凝器主要有空冷及水冷两种方式。直接空冷方式具有占地面积小、运行费用低、节水等优点,在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同时也具有一次性投资大、设备结构复杂、整体运行效率低、受环境因素和季节性变化影响很大等缺点。相比之下,直接水冷具有投资少、运行效率高、技术可靠等优点;但是水冷方式需要建立水冷塔会占用较大面积土地,且在使用过程中耗水量较大,长期单一使用会对当地水资源造成破坏。有学者曾做过干湿并联冷减少能耗的研究,但未涉及分流比及并联系统最佳功耗方面的研究。
本发明通过定义“比能耗”来评价换热效率,在外界环境一定时给出一种通过改变蒸汽进入空冷与水冷换热器的分流比,在保证蒸汽冷凝效果的前提下,换热效率最大的工作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计开发了一种空冷水冷并联系统,能够调节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的阀门开度,改变饱和蒸汽进入空冷换热器和水冷换热器中的比例,提高换热效率。
本阀门还设计开发了一种空冷水冷并联系统的能耗控制方法,通过控制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的阀门开度,进而控制空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的流量占总流量的分流比,在保证冷凝效果的前提下实现最大的比能耗。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空冷水冷并联系统,包括:
所述的空冷水冷并联系统包括:
蒸汽发生器;
空冷换热机构,其与所述蒸汽发生器相连通;
第一节流阀,其连通设置在所述蒸汽发生器和所述空冷换热机构之间;
水冷换热机构,其与所述蒸汽发生器相连通;
第二节流阀,其连通设置在所述蒸汽发生器和所述水冷换热机构之间;
其中,通过调节所述第一节流阀和所述第二节流阀,进而调整饱和蒸汽进入所述空冷换热机构和所述水冷换热机构的比例;
所述空冷换热机构包括:
空冷凝汽器,其一端设置有第一进口,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出口,所述第一进口通过所述第一节流阀与所述蒸汽发生器相连通;
第一冷凝水水箱,其与所述第一出口相连通;
轴流风机,其设置在所述空冷凝汽器的下部;
所述水冷换热机构包括:
水冷换热器,其顶部通过第二节流阀与所述蒸汽发生器相连通,所述水冷换热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进口,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出口;
第二冷凝水水箱,其连通设置在所述水冷换热器的底部;
冷却水恒温系统;
连接管,其一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二进口和所述第二出口后,与所述冷却水恒温系统一端连通;
水泵,其一端与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恒温系统的另一端相连通;
所述的空冷水冷并联系统的能耗控制方法包括:
启动蒸汽发生器,控制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的阀门开度,改变饱和蒸汽进入空冷换热机构和水冷换热机构的体积进行换热,使比能耗值最大,并且确定所述比能耗最大时的分流比;
其中,所述比能耗的经验公式为:
Figure GDA0002554993680000021
QA=qmA·r+qmA·Cp(t-t`);
QW=qmW·r+qmW·Cp(t-t``);
式中,QA为单位时间内空冷换热机构的换热流量,QW为单位时间内水冷换热机构的换热流量,PA为单位时间内输入空冷换热机构用于冷却饱和蒸汽的功率,PW为单位时间内输入水冷换热机构的用于冷却饱和蒸汽的功率;qmA为单位时间内饱和蒸汽在空冷换热机构中的质量流量,r为气化潜热,Cp为冷凝水的定压比热容,t为饱和蒸汽的初始温度,t`为饱和蒸汽经过空冷换热机构换热后的流出温度;qmW为单位时间内饱和蒸汽在水冷换热机构中的质量流量,r为气化潜热,Cp为冷凝水的定压比热容,t``为饱和蒸汽经过水冷换热器换热后的流出温度;
所述分流比包括:
所述空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占总流量的分流比
Figure GDA0002554993680000031
所述水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占总流量的分流比
Figure GDA0002554993680000032
或者
所述水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与所述空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的分流比i=qm,A:qm,W
优选的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流阀开度与所述第二节流阀开度调节比例为:100%:0~100%或者30%~60%:100%。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节流阀与所述第二节流阀开度比例为:100%:15%。
优选的是,所述单位时间内饱和蒸汽在空冷换热机构的质量流量为:
Figure GDA0002554993680000033
式中,t为测量时间,V1为在测量时间内第一冷凝水水箱中的冷凝水体积,ρ为水的密度;
所述单位时间内饱和蒸汽在水冷换热机构中的质量流量为:
Figure GDA0002554993680000034
式中,V2为在测量时间内第二冷凝水水箱中的冷凝水体积。
本发明所述的有益效果:通过调节节流阀开度,并计算分流比,在使用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节流阀时,通过确定分流比来调整节流阀的阀门开度,进而快速的确定最高的比能耗值,找到换热效率最高的流量分配比,提高换热效率。同时,本发明通过定义“比能耗”来评价换热效率,在外界环境一定时给出一种通过改变蒸汽进入空冷与水冷换热器的分流比,在保证蒸汽冷凝效果的前提下,换热效率最大的工作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空冷水冷并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空冷水冷并联系统的比能耗随分流比变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空冷水冷并联系统,包括:蒸汽发生器110、第一节流阀120、第二节流阀130、空冷凝汽器210、第一冷凝水箱230、水冷换热器310、第二冷凝水箱320、冷却水恒温系统330以及水泵340。
如图1所示,蒸汽发生器110能够产生连续稳定的饱和蒸汽,在蒸汽发生器110的出汽口连通有三通管,蒸汽发生器110通过三通管分别与空冷换热机构和水冷换热机构相连通,第一调节阀130连通设置在蒸汽发生器110和空冷换热机构之间,用于调节饱和蒸汽进入空冷换热机构中的体积,第二调节阀120连通设置在蒸汽发生器110和空冷换热机构之间,用于调节饱和蒸汽进入水冷换热机构中的体积。通过调节第一节流阀130和第二节流阀120的阀门开度,进而调整饱和蒸汽进入空冷换热机构和水冷换热机构中的比例。
空冷换热机构包括:空冷凝汽器210、轴流风机220和第一冷凝水箱230,空气冷凝器210一端设置有第一进口,另一端设置第一出口,第一进口与第一节流阀130相连通,在第一节流阀130和空冷凝汽器之间还连通设置有第一压力表,用于监测饱和蒸汽的压力,第一出口处连通有第一冷凝水箱230,用于接收经过换热的冷凝水。在第一出口处还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出水口的水温。在空气冷凝器210的下部,设置有轴流风机220,用于对空冷凝汽器进行降温。
在本发明中,作为一种优选,选用干式空冷A型换热器,通过调节风机转速可以改变换热器的换热效果,换热器的换热板间装有锯齿形翅片以加强换热效果。
水冷换热机构包括:水冷换热器310、第二冷凝水箱320、冷却水恒温系统330以及水泵340,水冷换热器31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进口,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出口,水冷换热器310的顶部通过第二节流阀与蒸汽发生器110相联通,底部与第二冷凝水箱相连通,连接管的一端分别穿过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后与冷却水恒温系统330的一端相连通,水泵340的一端与连接管的另一端连通,另一端与冷却水恒温系统330的另一端相连通,形成可循环的水冷换热机构,通过冷却水恒温系统330进行冷却水温度调节,经过水冷换热器换热的蒸汽冷凝后经第二冷凝水箱320排出。
在本发明中,选用管壳式换热器作为水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的流量冷却装置。
在水冷换热器310中,用于冷却的冷却水流经设置在水冷换热器内部的连接管,蒸汽流经管外并经第二出口排出至第二冷凝水箱中,在第二出水口出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冷却水依靠水泵340进入到水冷换热器中,第二进口处冷却水的温度保持恒定。
空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的流量输入功率用于使空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的流量蒸汽散热,该输入功率由风扇功率构成。
水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的流量输入功率用于使水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的流量蒸汽散热,该输入功率由水泵功率及保持冷却水入口温度恒定的系统的功率构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冷水冷并联系统的能耗控制方法,启动蒸汽发生器,控制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的阀门开度,改变饱和蒸汽进入空冷换热机构和水冷换热机构的体积进行换热,使比能耗值最大,并且确定所述比能耗最大时的分流比;
具体如下:
步骤一、在蒸汽发生器中加入足量水,密封好后启动蒸汽发生器,进行预热,预热40min至蒸汽发生器产生连续稳定的饱和蒸汽,设置水泵的功率为15W,轴流风机的功率为15W,冷却水恒温系统功率为20W,试验温度6℃,准备进行试验;
在启动蒸汽发生器之气进行气密性检查和仪表校准;
其中,蒸汽发生器产生连续稳定的饱和蒸汽的温度为98.1℃;
步骤二、调整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的阀门开度,改变饱和蒸汽进入空冷换热机构和水冷换热机构中的体积,进行换热;
其中,第一节流阀开度与所述第二节流阀开度调节比例为:100%:0~100%和30%~60%:100%;
步骤三、分别测量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出冷凝水的温度以及第一冷凝水箱和第二冷凝水箱中的冷凝水体积,进行分流比和比能耗计算;
其中,分流比包括:空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占总流量的分流比、水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占总流量的分流比或者水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与空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的比例;
比能耗的经验公式为:
Figure GDA0002554993680000061
空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的流量占总流量的比例iA为:
Figure GDA0002554993680000062
水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的流量占总流量的比例iW为:
Figure GDA0002554993680000063
水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与所述空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的分流比i=qm,A:qm,W
其中,QA为单位时间内空冷换热机构的换热流量,QW为单位时间内水冷换热机构的换热流量,PA为单位时间内输入空冷换热机构用于冷却蒸汽的功率,PW为单位时间内输入水冷换热机构的用于冷却蒸汽的功率。
单位时间内空冷换热机构的换热流量QA的计算公式为:
QA=qmA·r+qmA·Cp(t-t`),
式中,qmA为单位时间内饱和蒸汽在空冷换热机构中的质量流量,r为气化潜热,Cp为冷凝水的定压比热容,t为饱和蒸汽的进入空冷换热机构的初始温度,t`为饱和蒸汽经过换热后的流出温度;
单位时间内水冷换热机构的换热流量QW的计算公式为:
QW=qmW·r+qmW·Cp(t-t``),
式中,qmW为单位时间内饱和蒸汽在水冷换热机构中的质量流量,r为气化潜热,Cp为冷凝水的定压比热容,t为饱和蒸汽的进入水冷换热机构的初始温度,t``为饱和蒸汽经过换热后的流出温度。
单位时间内饱和蒸汽在空冷换热机构的质量流量为:
Figure GDA0002554993680000071
式中,t为测量时间,V1为在测量时间内第一冷凝水水箱中的冷凝水体积,ρ为水的密度;
单位时间内饱和蒸汽在水冷换热机构中的质量流量为:
Figure GDA0002554993680000072
式中,V2为在测量时间内第二冷凝水水箱中的冷凝水体积。
实施例1
步骤一、在蒸汽发生器中加入足量水,密封好后启动蒸汽发生器,进行预热,预热40min至蒸汽发生器产生连续稳定的饱和蒸汽,设置水泵的功率为15W,轴流风机的功率为15W,冷却水恒温系统功率为20W,试验温度6℃,准备进行试验;
在启动蒸汽发生器之气进行气密性检查和仪表校准;
其中,蒸汽发生器产生连续稳定的饱和蒸汽的温度为98.1℃;
步骤二、调整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的阀门开度,改变饱和蒸汽进入空冷凝汽器和水冷换热器中的体积,进行换热,换热时间为5min;
其中,第一节流阀开度与所述第二节流阀开度调节比例为:100%:0,此时将饱和蒸汽全部流进空冷凝汽器中;
步骤三、测量第一出口的温度为11.9℃,第一冷凝水箱中的冷凝水体积V1为270ml,进行分流比和比能耗计算;
其中,分流比包括:空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占总流量的分流比或水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占总流量的分流比或水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与空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的比例;
将体积转化为质量流量
Figure GDA0002554993680000081
qm1W=0kg/s,V2=0
计算换热量:
Q1A=qmA·r+qmA·Cp·(t-t1')=2355.609J,Q1W=0J;
计算空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占总流量的分流比,
Figure GDA0002554993680000082
计算比能耗
Figure GDA0002554993680000083
当饱和蒸汽全部进入到空冷换热机构中时,经过计算,分流比i1A=1,比能耗为η1=47.122J/W。
实施例2
步骤一、在蒸汽发生器中加入足量水,密封好后启动蒸汽发生器,进行预热,预热40min至蒸汽发生器产生连续稳定的饱和蒸汽,设置水泵的功率为15W,轴流风机的功率为15W,冷却水恒温系统功率为20W,试验温度6℃,准备进行试验;
在启动蒸汽发生器之气进行气密性检查和仪表校准;
其中,蒸汽发生器产生连续稳定的饱和蒸汽的温度为98.1℃;
步骤二、调整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的阀门开度,改变饱和蒸汽进入空冷换热机构和水冷换热机构中的体积,进行换热,换热时间为5min;
其中,第一节流阀开度与所述第二节流阀开度调节比例为:100%:15%;
步骤三、测量第一出口的温度为9.6℃,第一冷凝水箱中的冷凝水体积V1为248ml,第二出口的温度为23.20℃,第二冷凝水箱中的冷凝水体积V2为22ml,进行分流比和比能耗计算;
其中,分流比包括:空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占总流量的分流比或水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占总流量的分流比或水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与空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的比例;
将体积转化为质量流量:
Figure GDA0002554993680000091
Figure GDA0002554993680000092
计算换热量:
Q2A=qmA·r+qmA·Cp·(t-t2')=2171.614J,
Q2W=qmW·r+qmW·Cp·(t-t2``)=188.476J,
计算空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占总流量的分流比,
Figure GDA0002554993680000093
计算比能耗:
Figure GDA0002554993680000094
综上,在保持空冷换热机构的节流阀阀门开度不便,水冷换热机构的节流阀阀门开度调至15%时,经过计算,比能耗为η2=47.202J/W,分流比i2A=92/100。
实施例3
步骤一、在蒸汽发生器中加入足量水,密封好后启动蒸汽发生器,进行预热,预热40min至蒸汽发生器产生连续稳定的饱和蒸汽,设置水泵的功率为15W,轴流风机的功率为15W,冷却水恒温系统功率为20W,试验温度6℃,准备进行试验;
在启动蒸汽发生器之气进行气密性检查和仪表校准;
其中,蒸汽发生器产生连续稳定的饱和蒸汽的温度为98.1℃;
步骤二、调整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的阀门开度,改变饱和蒸汽进入空冷换热机构和水冷换热机构中的体积,进行换热,换热时间为5min;
其中,第一节流阀开度与所述第二节流阀开度调节比例为:100%:30%;
步骤三、测量第一出口的温度为9.3℃,第一冷凝水箱中的冷凝水体积V1为234ml,第二出口的温度为24℃,第二冷凝水箱中的冷凝水体积V2为36ml,进行分流比和比能耗计算;
其中,分流比包括:空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占总流量的分流比或水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占总流量的分流比或水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与空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的比例;
将体积转化为质量流量:
Figure GDA0002554993680000101
Figure GDA0002554993680000102
计算换热量:
Q3A=qmA·r+qmA·Cp·(t-t3')=2050.001J,
Q3W=qmW·r+qmW·Cp·(t-t3``)=308.015J,
计算空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占总流量的分流比,
Figure GDA0002554993680000103
计算比能耗:
Figure GDA0002554993680000104
综上,在保持空冷换热机构的节流阀阀门开度不便,水冷换热机构的节流阀阀门开度调至30%时,经过计算,比能耗为η3=47.160J/W,分流比i3A=87/100。
实施例4
步骤一、在蒸汽发生器中加入足量水,密封好后启动蒸汽发生器,进行预热,预热40min至蒸汽发生器产生连续稳定的饱和蒸汽,设置水泵的功率为15W,轴流风机的功率为15W,冷却水恒温系统功率为20W,试验温度6℃,准备进行试验;
在启动蒸汽发生器之气进行气密性检查和仪表校准;
其中,蒸汽发生器产生连续稳定的饱和蒸汽的温度为98.1℃;
步骤二、调整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的阀门开度,改变饱和蒸汽进入空冷换热机构和水冷换热机构的体积,进行换热,换热时间为5min;
其中,第一节流阀开度与所述第二节流阀开度调节比例为:100%:45%;
步骤三、测量第一出口的温度为9.2℃,第一冷凝水箱中的冷凝水体积V1为221ml,第二出口的温度为26.8℃,第二冷凝水箱中的冷凝水体积V2为49ml,进行分流比和比能耗计算;
其中,分流比包括:空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占总流量的分流比或水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占总流量的分流比或水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与空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的比例;
将体积转化为质量流量:
Figure GDA0002554993680000111
Figure GDA0002554993680000112
计算换热量:
Q4A=qmA·r+qmA·Cp·(t-t4')=1936.42J,
Q4W=qmW·r+qmW·Cp·(t-t4``)=417.332J,
计算空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占总流量的分流比,
Figure GDA0002554993680000113
计算比能耗:
Figure GDA0002554993680000114
综上,在保持空冷换热机构的节流阀阀门开度不便,水冷换热机构的节流阀阀门开度调至45%时,经过计算,比能耗为η4=47.075J/W,分流比i4A=82/100。
实施例5
步骤一、在蒸汽发生器中加入足量水,密封好后启动蒸汽发生器,进行预热,预热40min至蒸汽发生器产生连续稳定的饱和蒸汽,设置水泵的功率为15W,轴流风机的功率为15W,冷却水恒温系统功率为20W,试验温度6℃,准备进行试验;
在启动蒸汽发生器之气进行气密性检查和仪表校准;
其中,蒸汽发生器产生连续稳定的饱和蒸汽的温度为98.1℃;
步骤二、调整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的阀门开度,改变饱和蒸汽进入空冷换热机构和水冷换热机构中的体积,进行换热,换热时间为5min;
其中,第一节流阀开度与所述第二节流阀开度调节比例为:100%:60%;
步骤三、测量第一出口的温度为8.2℃,第一冷凝水箱中的冷凝水体积V1为180ml,第二出口的温度为32.9℃,第二冷凝水箱中的冷凝水体积V2为90ml,进行分流比和比能耗计算;
其中,分流比包括:空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占总流量的分流比或水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占总流量的分流比或水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与空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的比例;
将体积转化为质量流量:
Figure GDA0002554993680000121
Figure GDA0002554993680000122
计算换热量:
Q5A=qmA·r+qmA·Cp·(t-t5')=1579.681J,
Q5W=qmW·r+qmW·Cp·(t-t5``)=758.882J,
计算空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占总流量的分流比,
Figure GDA0002554993680000123
计算比能耗:
Figure GDA0002554993680000131
综上,在保持空冷换热机构的节流阀阀门开度不便,水冷换热机构的节流阀阀门开度调至60%时,经过计算,比能耗为η5=46.771J/W,分流比i5A=67/100。
实施例6
步骤一、在蒸汽发生器中加入足量水,密封好后启动蒸汽发生器,进行预热,预热40min至蒸汽发生器产生连续稳定的饱和蒸汽,设置水泵的功率为15W,轴流风机的功率为15W,冷却水恒温系统为20W,试验温度6℃,准备进行试验;
在启动蒸汽发生器之气进行气密性检查和仪表校准;
其中,蒸汽发生器产生连续稳定的饱和蒸汽的温度为98.1℃;
步骤二、调整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的阀门开度,改变饱和蒸汽进入空冷换热机构和水冷换热机构中的体积,进行换热,换热时间为5min;
其中,第一节流阀开度与所述第二节流阀开度调节比例为:100%:75%;
步骤三、测量第一出口的温度为8.4℃,第一冷凝水箱中的冷凝水体积V1为176ml,第二出口的温度为33.4℃,第二冷凝水箱中的冷凝水体积V2为94ml,进行分流比和比能耗计算;
其中,分流比包括:空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占总流量的分流比或水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占总流量的分流比或水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与空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的比例;
将体积转化为质量流量:
Figure GDA0002554993680000132
Figure GDA0002554993680000133
计算换热量:
Q6A=qmA·r+qmA·Cp·(t-t6')=1544.087J,
Q5W=qmW·r+qmW·Cp·(t-t6``)=791.955J,
计算空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占总流量的分流比,
Figure GDA0002554993680000141
计算比能耗:
Figure GDA0002554993680000142
综上,在保持空冷换热机构的节流阀阀门开度不便,水冷换热机构的节流阀阀门开度调至75%时,经过计算,比能耗为η6=46.721J/W,分流比i6A=65/100。
实施例7
步骤一、在蒸汽发生器中加入足量水,密封好后启动蒸汽发生器,进行预热,预热40min至蒸汽发生器产生连续稳定的饱和蒸汽,设置水泵的功率为15W,轴流风机的功率为15W,冷却水恒温系统功率为20W,试验温度6℃,准备进行试验;
在启动蒸汽发生器之气进行气密性检查和仪表校准;
其中,蒸汽发生器产生连续稳定的饱和蒸汽的温度为98.1℃;
步骤二、调整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的阀门开度,改变饱和蒸汽进入空冷换热机构和水冷换热机构中的体积,进行换热,换热时间为5min;
其中,第一节流阀开度与所述第二节流阀开度调节比例为:100%:75%;
步骤三、测量第一出口的温度为7.8℃,第一冷凝水箱中的冷凝水体积V1为155ml,第二出口的温度为39.8℃,第二冷凝水箱中的冷凝水体积V2为115ml,进行分流比和比能耗计算;
其中,分流比包括:空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占总流量的分流比或水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占总流量的分流比或水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与空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的比例;
将体积转化为质量流量:
Figure GDA0002554993680000143
Figure GDA0002554993680000151
计算换热量:
Q7A=qmA·r+qmA·Cp·(t-t7')=1361.145J,
Q7W=qmW·r+qmW·Cp·(t-t7``)=958.631J,
计算空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占总流量的分流比,
Figure GDA0002554993680000152
计算比能耗:
Figure GDA0002554993680000153
综上,在保持空冷换热机构的节流阀阀门开度不便,水冷换热机构的节流阀阀门开度调至75%时,经过计算,比能耗为η7=46.396J/W,分流比i7A=57/100。
实施例8
步骤一、在蒸汽发生器中加入足量水,密封好后启动蒸汽发生器,进行预热,预热40min至蒸汽发生器产生连续稳定的饱和蒸汽,设置水泵的功率为15W,轴流风机的功率为15W,冷却水恒温系统功率为20W,试验温度6℃,准备进行试验;
在启动蒸汽发生器之气进行气密性检查和仪表校准;
其中,蒸汽发生器产生连续稳定的饱和蒸汽的温度为98.1℃;
步骤二、调整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的阀门开度,改变饱和蒸汽进入空冷换热机构和水冷换热机构中的体积,进行换热,换热时间为5min;
其中,第一节流阀开度与所述第二节流阀开度调节比例为:90%:100%;
步骤三、测量第一出口的温度为7.4℃,第一冷凝水箱中的冷凝水体积V1为145ml,第二出口的温度为39.0℃,第二冷凝水箱中的冷凝水体积V2为125ml,进行分流比和比能耗计算;
其中,分流比包括:空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占总流量的分流比或水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占总流量的分流比或水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与空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的比例;
将体积转化为质量流量:
Figure GDA0002554993680000161
Figure GDA0002554993680000162
计算换热量:
Q8A=qmA·r+qmA·Cp·(t-t8')=1274.137J,
Q8W=qmW·r+qmW·Cp·(t-t8``)=1043.383J,
计算空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占总流量的分流比,
Figure GDA0002554993680000163
计算比能耗:
Figure GDA0002554993680000164
综上,在保持水冷换热机构的节流阀阀门开度不便,空冷换热机构的节流阀阀门开度调至90%时,经过计算,比能耗为η8=46.350J/W,分流比i8A=54/100。
实施例9
步骤一、在蒸汽发生器中加入足量水,密封好后启动蒸汽发生器,进行预热,预热40min至蒸汽发生器产生连续稳定的饱和蒸汽,设置水泵的功率为15W,轴流风机的功率为15W,冷却水恒温系统功率20W,试验温度6℃,准备进行试验;
在启动蒸汽发生器之气进行气密性检查和仪表校准;
其中,蒸汽发生器产生连续稳定的饱和蒸汽的温度为98.1℃;
步骤二、调整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的阀门开度,改变饱和蒸汽进入空冷换热机构和水冷换热机构中的体积,进行换热,换热时间为5min;
其中,第一节流阀开度与所述第二节流阀开度调节比例为:60%:100%;
步骤三、测量第一出口的温度为7.5℃,第一冷凝水箱中的冷凝水体积V1为109ml,第二出口的温度为41.9℃,第二冷凝水箱中的冷凝水体积V2为161ml,进行分流比和比能耗计算;
其中,分流比包括:空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占总流量的分流比或水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占总流量的分流比或水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与空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的比例;
将体积转化为质量流量:
Figure GDA0002554993680000171
Figure GDA0002554993680000172
计算换热量:
Q9A=qmA·r+qmA·Cp·(t-t9')=957.647J,
Q8W=qmW·r+qmW·Cp·(t-t9``)=1337.375J,
计算空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占总流量的分流比,
Figure GDA0002554993680000173
计算比能耗:
Figure GDA0002554993680000174
综上,在保持水冷换热机构的节流阀阀门开度不便,空冷换热机构的节流阀阀门开度调至60%时,经过计算,比能耗为η9=45.900J/W,分流比i9A=40/100。
实施例10
步骤一、在蒸汽发生器中加入足量水,密封好后启动蒸汽发生器,进行预热,预热40min至蒸汽发生器产生连续稳定的饱和蒸汽,设置水泵的功率为15W,轴流风机的功率为15W,冷却水恒温系统共功率为20W,试验温度6℃,准备进行试验;
在启动蒸汽发生器之气进行气密性检查和仪表校准;
其中,蒸汽发生器产生连续稳定的饱和蒸汽的温度为98.1℃;
步骤二、调整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的阀门开度,改变饱和蒸汽进入空冷换热机构和水冷换热机构中的体积,进行换热,换热时间为5min;
其中,第一节流阀开度与所述第二节流阀开度调节比例为:30%:100%;
步骤三、测量第一出口的温度为6.8℃,第一冷凝水箱中的冷凝水体积V1为36ml,第二出口的温51.8℃,第二冷凝水箱中的冷凝水体积V2为234ml,进行分流比和比能耗计算;
其中,分流比包括:空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占总流量的分流比或水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占总流量的分流比或水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与空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的比例;
将体积转化为质量流量:
Figure GDA0002554993680000181
Figure GDA0002554993680000182
计算换热量:
Q10A=qmA·r+qmA·Cp·(t-t10')=316.638J,
Q8W=qmW·r+qmW·Cp·(t-t9``)=1911.500J,
计算空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占总流量的分流比,
Figure GDA0002554993680000183
计算比能耗:
Figure GDA0002554993680000184
综上,在保持水冷换热机构的节流阀阀门开度不便,空冷换热机构的节流阀阀门开度调至30%时,经过计算,比能耗为η10=44.563J/W,分流比i10A=13/100。
表1
Figure GDA0002554993680000191
综上,如图2表1所示,通过调节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的阀门开度,调整饱和蒸汽进入空冷换热机构和水冷换热机构中的体积,计算相应的分流比和比能耗,最终确定在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的阀门开度比为:100%:15%,空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的流量占总流量的比例iA=92/100时,比能耗值最高。
通过调节节流阀开度,并计算分流比,在使用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节流阀时,通过确定分流比来调整节流阀的阀门开度,进而快速的确定最高的比能耗值,找到换热效率最高的流量分配比,提高换热效率。
本发明通过定义“比能耗”来评价换热效率,在外界环境一定时给出一种通过改变蒸汽进入空冷与水冷换热器的分流比,在保证蒸汽冷凝效果的前提下,换热效率最大的工作方案。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4)

1.一种空冷水冷并联系统的能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空冷水冷并联系统包括:
蒸汽发生器;
空冷换热机构,其与所述蒸汽发生器相连通;
第一节流阀,其连通设置在所述蒸汽发生器和所述空冷换热机构之间;
水冷换热机构,其与所述蒸汽发生器相连通;
第二节流阀,其连通设置在所述蒸汽发生器和所述水冷换热机构之间;
其中,通过调节所述第一节流阀和所述第二节流阀,进而调整饱和蒸汽进入所述空冷换热机构和所述水冷换热机构的比例;
所述空冷换热机构包括:
空冷凝汽器,其一端设置有第一进口,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出口,所述第一进口通过所述第一节流阀与所述蒸汽发生器相连通;
第一冷凝水水箱,其与所述第一出口相连通;
轴流风机,其设置在所述空冷凝汽器的下部;
所述水冷换热机构包括:
水冷换热器,其顶部通过第二节流阀与所述蒸汽发生器相连通,所述水冷换热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进口,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出口;
第二冷凝水水箱,其连通设置在所述水冷换热器的底部;
冷却水恒温系统;
连接管,其一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二进口和所述第二出口后,与所述冷却水恒温系统一端连通;
水泵,其一端与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恒温系统的另一端相连通;
所述的空冷水冷并联系统的能耗控制方法包括:
启动蒸汽发生器,控制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的阀门开度,改变饱和蒸汽进入空冷换热机构和水冷换热机构的体积进行换热,使比能耗值最大,并且确定所述比能耗最大时的分流比;
其中,所述比能耗的经验公式为:
Figure FDA0002554993670000021
QA=qmA·r+qmA·Cp(t-t`);
QW=qmW·r+qmW·Cp(t-t``);
式中,QA为单位时间内空冷换热机构的换热流量,QW为单位时间内水冷换热机构的换热流量,PA为单位时间内输入空冷换热机构用于冷却饱和蒸汽的功率,PW为单位时间内输入水冷换热机构的用于冷却饱和蒸汽的功率;qmA为单位时间内饱和蒸汽在空冷换热机构中的质量流量,r为气化潜热,Cp为冷凝水的定压比热容,t为饱和蒸汽的初始温度,t`为饱和蒸汽经过空冷换热机构换热后的流出温度;qmW为单位时间内饱和蒸汽在水冷换热机构中的质量流量,r为气化潜热,Cp为冷凝水的定压比热容,t``为饱和蒸汽经过水冷换热器换热后的流出温度;
所述分流比包括:
所述空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占总流量的分流比
Figure FDA0002554993670000022
所述水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占总流量的分流比
Figure FDA0002554993670000023
或者
所述水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与所述空冷换热机构中饱和蒸汽流量的分流比i=qm,A:qm,W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冷水冷并联系统的能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流阀开度与所述第二节流阀开度调节比例为:100%:0~100%或者30%~60%:1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冷水冷并联系统的能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流阀与所述第二节流阀开度比例为:100%: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冷水冷并联系统的能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位时间内饱和蒸汽在空冷换热机构的质量流量为:
Figure FDA0002554993670000024
式中,t为测量时间,V1为在测量时间内第一冷凝水水箱中的冷凝水体积,ρ为水的密度;
所述单位时间内饱和蒸汽在水冷换热机构中的质量流量为:
Figure FDA0002554993670000031
式中,V2为在测量时间内第二冷凝水水箱中的冷凝水体积。
CN201910551933.2A 2019-06-25 2019-06-25 一种空冷水冷并联系统及其能耗控制方法 Active CN1102606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51933.2A CN110260675B (zh) 2019-06-25 2019-06-25 一种空冷水冷并联系统及其能耗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51933.2A CN110260675B (zh) 2019-06-25 2019-06-25 一种空冷水冷并联系统及其能耗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0675A CN110260675A (zh) 2019-09-20
CN110260675B true CN110260675B (zh) 2020-08-28

Family

ID=67921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51933.2A Active CN110260675B (zh) 2019-06-25 2019-06-25 一种空冷水冷并联系统及其能耗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606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635256U (zh) * 2019-12-12 2020-10-09 倪治荣 一种环保型循环出料蒸馏塔
CN113178271B (zh) * 2021-03-16 2023-12-22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非能动乏燃料水池冷却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K2577205T3 (en) * 2010-05-27 2023-04-11 Johnson Controls Tyco IP Holdings LLP Cooling system comprising thermosyphon cooler and cooling tower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uch cooling system
CN203572254U (zh) * 2013-10-12 2014-04-30 西安工程大学 一种适用于发电厂用空-蒸结合凝汽系统
CN106323030A (zh) * 2016-08-30 2017-01-11 内蒙古博大实地化学有限公司 空冷与水冷联动运行冷凝汽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0675A (zh) 2019-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55280B (zh) 一种一体化通风冷却热回收装置
CN110260675B (zh) 一种空冷水冷并联系统及其能耗控制方法
CN106895525A (zh) 一种带热回收/全自然冷却的机房散热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07632042B (zh) 管壳式换热器单相换热实验测试平台以及测试方法
WO2019114368A1 (zh) 一种节能型环路热管装置及应用
CN204854128U (zh) 一种医疗核磁共振水冷机组
CN212770412U (zh) 一种热泵干燥机组
CN107065543A (zh) 一种循环冷却水系统最优供水温度控制方法
CN207716527U (zh) 一种热水优化节能系统
CN213807869U (zh) 一种利用制冷站冷量余量的燃气轮机进气双回路冷却系统
CN207065759U (zh) 一种带热回收/全自然冷却的机房散热系统
CN206347772U (zh) 一种设有调节阀的压缩机冷却装置
CN107763757A (zh) 冷却系统
CN204007265U (zh) 风冷与水冷两用散热器
CN109780886A (zh) 一种适用于沙漠地区核电厂的热管式干湿联合冷却装置
CN113530830A (zh) 一种干式无油螺杆空压机热回收管理系统
CN107179788B (zh) 一种低温热流体的分级串联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
JP3784616B2 (ja) 小容量のガスタービンコージェネレーションシステムの熱電比制御方法
CN206759898U (zh) 一种换流阀的混合式外冷却系统和冷却系统
CN211781684U (zh) 一种复合式空调换热介质再利用机组
CN206207548U (zh) 间接空冷机组高背压运行优化系统
CN221859952U (zh) 一种热交换器热工性能试验系统
CN204216773U (zh) 一种变流器用散热系统
CN220728973U (zh) 乏汽余热回收系统和空气冷凝系统
CN216347844U (zh) 一种横管初冷器循环水利用系统及焦炉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