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55826A - 一种循环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循环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55826A
CN110255826A CN201910605468.6A CN201910605468A CN110255826A CN 110255826 A CN110255826 A CN 110255826A CN 201910605468 A CN201910605468 A CN 201910605468A CN 110255826 A CN110255826 A CN 1102558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nd
water
biological reaction
tank
sew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0546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Yuke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Yuke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Yuke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Yuke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0546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55826A/zh
Publication of CN1102558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5582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6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neutralisation; pH adjus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0Aerobic and anaerobic process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循环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初滤调节池、厌氧池、膜生物反应池、污泥池和中水池,所述初滤调节池一侧安装有厌氧池,所述厌氧池一侧安装有膜生物反应池,所述膜生物反应池一侧安装有污泥池,所述污泥池一侧安装有中水池,所述初滤调节池内部一侧上方设置有引流座,所述初滤调节池内部且位于引流座下方安装有初滤板;本发明膜生物反应池内污水经过膜生物反应器完成处理,中水排放到中水池,其中通过第二水泵将膜生物反应池底部的未处理完全的污水重新输送到厌氧池,经过二次厌氧处理后从循环口进入膜生物反应池,完成污水的循环重复处理,保证污水处理的高效率以及排放的高标准。

Description

一种循环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循环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设备,是一种能有效处理城区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的工业设备,避免污水及污染物直接流入水域,对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专利公开号为(CN 205133348)的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其未对污水进行预处理,去除污水中堵塞管道的杂质;同时未对污水做到循环处理,保证污水完成达标排放。
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对污水进行处理时,通过一步到位的处理方法,这样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处理后未达标的污水也会随着达标的污水一起排放,造成资源浪费以及环境的污染;同时污水中经常含有较大的杂质和废弃物,在污水处理前需要对其进行处理,否则容易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堵塞管道,对设备造成损坏提高污水处理的成本;厌氧池的厌氧菌是严格的专性菌,对温度要求非常严格,有高温厌氧50-55度,中温厌氧30-35度,其对污水有机物发生水解、酸化和甲烷化,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时需要保证温度适宜,否则容易造成厌氧菌死亡;同时关于膜生物反应池底部的堆积污泥仅仅通过泥泵难以完成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为了克服上述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对污水进行处理时,通过一步到位的处理方法,这样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处理后未达标的污水也会随着达标的污水一起排放,造成资源浪费以及环境的污染;同时污水中经常含有较大的杂质和废弃物,在污水处理前需要对其进行处理,否则容易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堵塞管道,对设备造成损坏提高污水处理的成本;厌氧池的厌氧菌是严格的专性菌,对温度要求非常严格,有高温厌氧50-55度,中温厌氧30-35度,其对污水有机物发生水解、酸化和甲烷化,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时需要保证温度适宜,否则容易造成厌氧菌死亡;同时关于膜生物反应池底部的堆积污泥仅仅通过泥泵难以完成处理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循环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初滤调节池、厌氧池、膜生物反应池、污泥池和中水池,所述初滤调节池一侧安装有厌氧池,所述厌氧池一侧安装有膜生物反应池,所述膜生物反应池一侧安装有污泥池,所述污泥池一侧安装有中水池;
所述初滤调节池内部一侧上方设置有引流座,所述初滤调节池内部且位于引流座下方安装有初滤板,所述初滤板一端通过转轴与初滤调节池对称内壁连接,所述初滤调节池内部一侧且位于初滤板下方安装有折叠导板,所述折叠导板底端且位于初滤调节池外壁开设有排杂口,所述折叠导板两端安装均有气压缸,两个所述气压缸顶端分别与初滤板底端两侧转动连接;
所述厌氧池顶部安装有第一水泵,所述厌氧池一侧安装有温控循环箱,所述温控循环箱内部安装有热泵,所述温控循环箱内部且位于热泵一侧开设有储水槽,所述厌氧池内部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内部设置有内层,所述内层内侧安装有换热管,所述内层内侧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导热槽,所述换热管一端与储水槽连接,且另一端有热泵连接;
所述膜生物反应池顶部两侧安装有第二水泵和泥泵,所述膜生物反应池顶部中心处安装有鼓风机,所述污泥池顶侧安装有自吸泵,所述自吸泵一端通过第二水管且位于膜生物反应池内部连接有膜生物反应器,所述膜生物反应池内部开设为圆槽,所述膜生物反应池底部中心处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且位于膜生物反应池内部安装有旋转顶座,所述膜生物反应池底部一侧安装有挡座,所述挡座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安装有吸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初滤调节池顶部安装有进水管,所述中水池一侧安装有放水管。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水端连接有第一水管,且第一水管端口位于初滤调节池内部底侧,且第一水泵的出水端位于厌氧池顶侧内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储水槽内部安装有加热电阻,所述厌氧池和储水槽内部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厌氧池和膜生物反应池连接处且低于内部污水界面开设有循环口。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自吸泵另一端通过第三水管依次连接有控制阀和流量计,且第三水管的出水端位于中水池内部,所述鼓风机底端连接有第四水管,且第四水管的出气端位于膜生物反应器下方。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水泵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五水管,且一端第五水管位于膜生物反应池内部底侧,且另一端第五水管位于厌氧池内部,所述泥泵两端分别安装有第六水管,且一端第六水管位于膜生物反应池内部底侧与吸嘴连接,且另一端第六水管位于污泥池内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顶座的斜面角度与挡座底侧角度相同。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换热管为折叠U型管,且换热管为铜合金材质的构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伺服电机带动旋转顶座旋转为逆时针旋转。
一种循环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使用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为:
步骤一:污水经过进水管进入初滤调节池,首先在引流座的引流下,污水依次经过水平的初滤板完成初步过滤,大杂质过滤在初滤板上方,经过一端时间的使用,通过两端的气压缸收缩,初滤板在转轴的支撑下向下转动直至与折叠导板接触,此时大杂质在倾斜的初滤板上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着初滤板落入折叠导板一侧通过排杂口收集,排杂完毕,两端的气压缸伸长,初滤板回复至水平状态,然后在初滤调节池对污水的水量和水质进行调节,调节污水pH值、水温以及曝气;
步骤二:通过第一水泵将初滤调节池抽入到厌氧池中,往厌氧池中加入厌氧菌,利用厌氧菌使有机物发生水解、酸化和甲烷化,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同时温控循环箱的储水槽内的加热电阻工作对内部水进行加热,然后通过热泵工作往内层的换热管注入循环热水,通过换热管和内层的换热对厌氧池的污水进行温度调节,当换热管内热水温度降低时重新回到储水槽内进行加热利用;
步骤三:厌氧处理后的污水经过循环口进入膜生物反应池,通过膜生物反应器在自吸泵的作用下对膜生物反应池内的有机污染物降解和对泥水进行分离,抽取获得中水排放到中水池,鼓风机鼓入空气,污水中的泥土等杂质落入膜生物反应池底部的旋转顶座上,通过伺服电机带动旋转顶座逆时针转动,泥土等杂质转动的同时被挡座阻挡,泥泵工作通过吸嘴对挡座阻挡的泥土等杂质输送到污泥池,同时第二水泵将膜生物反应池底部的未处理完全的污水重新输送到厌氧池,循环重复处理。
与原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膜生物反应池内污水经过膜生物反应器完成处理,中水排放到中水池,其中通过第二水泵将膜生物反应池底部的未处理完全的污水重新输送到厌氧池,经过二次厌氧处理后从循环口进入膜生物反应池,完成污水的循环重复处理,保证污水处理的高效率以及排放的高标准;
2、污水经过进水管进入初滤调节池,首先在引流座的引流下,污水依次经过水平的初滤板完成初步过滤,大杂质过滤在初滤板上方,经过一端时间的使用,通过两端的气压缸收缩,初滤板在转轴的支撑下向下转动直至与折叠导板接触,此时大杂质在倾斜的初滤板上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着初滤板落入折叠导板一侧通过排杂口收集,排杂完毕,两端的气压缸伸长,初滤板回复至水平状态,能够对污水进行初步过滤去除大杂质,同时能够定时对过滤出的大杂质进行清理,便于后续污水处理的便捷和高效,避免出现堵塞管道的现象;
3、温控循环箱的储水槽内的加热电阻工作对内部水进行加热,然后通过热泵工作往内层的换热管注入循环热水,通过换热管和内层的换热对厌氧池的污水进行温度调节,当换热管内热水温度降低时重新回到储水槽内进行加热利用,始终保持厌氧池内污水温度维持在厌氧菌存活温度,保证了厌氧菌对污水的处理效率;
4、污水中的泥土等杂质落入膜生物反应池底部的旋转顶座上,通过伺服电机带动旋转顶座逆时针转动,泥土等杂质转动的同时被挡座阻挡,泥泵工作通过吸嘴对挡座阻挡的泥土等杂质输送到污泥池,便于膜生物反应池底部的泥土等杂质进行堆积然后输送,大大提高了泥土等杂质的输送和清理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初滤调节池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初滤调节池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厌氧池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温控循环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膜生物反应池内部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初滤调节池;2、厌氧池;3、膜生物反应池;4、污泥池;5、中水池;6、进水管;7、第一水泵;8、温控循环箱;9、第二水泵;10、泥泵;11、鼓风机;12、自吸泵;13、控制阀;14、流量计;15、膜生物反应器;16、引流座;17、排杂口;18、初滤板;19、转轴;20、气压缸;21、折叠导板;22、导热槽;23、保温层;24、内层;25、换热管;26、热泵;27、储水槽;28、圆槽;29、伺服电机;30、旋转顶座;31、挡座;32、吸嘴;33、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所示,一种循环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初滤调节池1、厌氧池2、膜生物反应池3、污泥池4和中水池5,初滤调节池1一侧安装有厌氧池2,厌氧池2一侧安装有膜生物反应池3,膜生物反应池3一侧安装有污泥池4,污泥池4一侧安装有中水池5;
初滤调节池1内部一侧上方设置有引流座16,初滤调节池1内部且位于引流座16下方安装有初滤板18,初滤板18一端通过转轴19与初滤调节池1对称内壁连接,初滤调节池1内部一侧且位于初滤板18下方安装有折叠导板21,对杂质进行引导,折叠导板21底端且位于初滤调节池1外壁开设有排杂口17,方便杂质的排除,折叠导板21两端安装均有气压缸20,两个气压缸20顶端分别与初滤板18底端两侧转动连接,两个气压缸20伸缩完成初滤板18的转动,便于初滤板18表面过滤出的杂质滚落;
厌氧池2顶部安装有第一水泵7,厌氧池2一侧安装有温控循环箱8,温控循环箱8内部安装有热泵26,温控循环箱8内部且位于热泵26一侧开设有储水槽27,厌氧池2内部设置有保温层23,隔绝温度,保证内部温度适宜,保温层23内部设置有内层24,内层24内侧安装有换热管25,内层24内侧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导热槽22,换热管25一端与储水槽27连接,且另一端有热泵26连接;
膜生物反应池3顶部两侧安装有第二水泵9和泥泵10,膜生物反应池3顶部中心处安装有鼓风机11,污泥池4顶侧安装有自吸泵12,自吸泵12一端通过第二水管且位于膜生物反应池3内部连接有膜生物反应器15,通过自吸泵12产生压力,然后经过膜生物反应器15完成对污水进行膜分离处理,膜生物反应池3内部开设为圆槽28,便于与底部为圆形的旋转顶座30配合,膜生物反应池3底部中心处安装有伺服电机29,伺服电机29输出端且位于膜生物反应池3内部安装有旋转顶座30,膜生物反应池3底部一侧安装有挡座31,挡座31一侧开设有安装槽33,安装槽33内部安装有吸嘴32。
初滤调节池1顶部安装有进水管6,便于污水进行处理,中水池5一侧安装有放水管,便于中水后续的排放和使用。
第一水泵7的进水端连接有第一水管,且第一水管端口位于初滤调节池1内部底侧,且第一水泵7的出水端位于厌氧池2顶侧内部,便于污水的输送及处理。
储水槽27内部安装有加热电阻,厌氧池2和储水槽27内部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厌氧池2和膜生物反应池3连接处且低于内部污水界面开设有循环口。
自吸泵12另一端通过第三水管依次连接有控制阀13和流量计14,便于对中水的输送效率和流量进行控制,且第三水管的出水端位于中水池5内部,鼓风机11底端连接有第四水管,且第四水管的出气端位于膜生物反应器15下方,便于往膜生物反应池3内鼓入空气。
第二水泵9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五水管,且一端第五水管位于膜生物反应池3内部底侧,且另一端第五水管位于厌氧池2内部,泥泵10两端分别安装有第六水管,且一端第六水管位于膜生物反应池3内部底侧与吸嘴32连接,且另一端第六水管位于污泥池4内部,便于内部污水和污泥等杂质的输送。
旋转顶座30的斜面角度与挡座31底侧角度相同,便于对旋转顶座30沉淀的污泥等杂质进行堆积。
换热管25为折叠U型管,且换热管25为铜合金材质的构件,便于增大与内层24的接触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伺服电机29带动旋转顶座30旋转为逆时针旋转,便于将污泥等杂质堆积到挡座31一侧,方便后续泥泵10通过吸嘴32吸收输送。
一种循环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使用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为:
步骤一:污水经过进水管6进入初滤调节池1,首先在引流座16的引流下,污水依次经过水平的初滤板18完成初步过滤,大杂质过滤在初滤板18上方,经过一端时间的使用,通过两端的气压缸20收缩,初滤板18在转轴19的支撑下向下转动直至与折叠导板21接触,此时大杂质在倾斜的初滤板18上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着初滤板18落入折叠导板21一侧通过排杂口17收集,排杂完毕,两端的气压缸20伸长,初滤板18回复至水平状态,然后在初滤调节池1对污水的水量和水质进行调节,调节污水pH值、水温以及曝气;
步骤二:通过第一水泵7将初滤调节池1抽入到厌氧池2中,往厌氧池2中加入厌氧菌,利用厌氧菌使有机物发生水解、酸化和甲烷化,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同时温控循环箱8的储水槽27内的加热电阻工作对内部水进行加热,然后通过热泵26工作往内层24的换热管25注入循环热水,通过换热管25和内层24的换热对厌氧池2的污水进行温度调节,当换热管25内热水温度降低时重新回到储水槽27内进行加热利用;
步骤三:厌氧处理后的污水经过循环口进入膜生物反应池3,通过膜生物反应器15在自吸泵12的作用下对膜生物反应池3内的有机污染物降解和对泥水进行分离,抽取获得中水排放到中水池5,鼓风机11鼓入空气,污水中的泥土等杂质落入膜生物反应池3底部的旋转顶座30上,通过伺服电机29带动旋转顶座30逆时针转动,泥土等杂质转动的同时被挡座31阻挡,泥泵10工作通过吸嘴32对挡座31阻挡的泥土等杂质输送到污泥池4,同时第二水泵9将膜生物反应池3底部的未处理完全的污水重新输送到厌氧池2,循环重复处理。
与原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膜生物反应池3内污水经过膜生物反应器15完成处理,中水排放到中水池5,其中通过第二水泵9将膜生物反应池3底部的未处理完全的污水重新输送到厌氧池2,经过二次厌氧处理后从循环口进入膜生物反应池3,完成污水的循环重复处理,保证污水处理的高效率以及排放的高标准;
2、污水经过进水管6进入初滤调节池1,首先在引流座16的引流下,污水依次经过水平的初滤板18完成初步过滤,大杂质过滤在初滤板18上方,经过一端时间的使用,通过两端的气压缸20收缩,初滤板18在转轴19的支撑下向下转动直至与折叠导板21接触,此时大杂质在倾斜的初滤板18上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着初滤板18落入折叠导板21一侧通过排杂口17收集,排杂完毕,两端的气压缸20伸长,初滤板18回复至水平状态,能够对污水进行初步过滤去除大杂质,同时能够定时对过滤出的大杂质进行清理,便于后续污水处理的便捷和高效,避免出现堵塞管道的现象;
3、温控循环箱8的储水槽27内的加热电阻工作对内部水进行加热,然后通过热泵26工作往内层24的换热管25注入循环热水,通过换热管25和内层24的换热对厌氧池2的污水进行温度调节,当换热管25内热水温度降低时重新回到储水槽27内进行加热利用,始终保持厌氧池2内污水温度维持在厌氧菌存活温度,保证了厌氧菌对污水的处理效率;
4、污水中的泥土等杂质落入膜生物反应池3底部的旋转顶座30上,通过伺服电机29带动旋转顶座30逆时针转动,泥土等杂质转动的同时被挡座31阻挡,泥泵10工作通过吸嘴32对挡座31阻挡的泥土等杂质输送到污泥池4,便于膜生物反应池3底部的泥土等杂质进行堆积然后输送,大大提高了泥土等杂质的输送和清理效果。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污水经过进水管6进入初滤调节池1,首先在引流座16的引流下,污水依次经过水平的初滤板18完成初步过滤,大杂质过滤在初滤板18上方,经过一端时间的使用,通过两端的气压缸20收缩,初滤板18在转轴19的支撑下向下转动直至与折叠导板21接触,此时大杂质在倾斜的初滤板18上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着初滤板18落入折叠导板21一侧通过排杂口17收集,排杂完毕,两端的气压缸20伸长,初滤板18回复至水平状态,然后在初滤调节池1对污水的水量和水质进行调节,调节污水pH值、水温以及曝气,通过第一水泵7将初滤调节池1抽入到厌氧池2中,往厌氧池2中加入厌氧菌,利用厌氧菌使有机物发生水解、酸化和甲烷化,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同时温控循环箱8的储水槽27内的加热电阻工作对内部水进行加热,然后通过热泵26工作往内层24的换热管25注入循环热水,通过换热管25和内层24的换热对厌氧池2的污水进行温度调节,当换热管25内热水温度降低时重新回到储水槽27内进行加热利用,厌氧处理后的污水经过循环口进入膜生物反应池3,通过膜生物反应器15在自吸泵12的作用下对膜生物反应池3内的有机污染物降解和对泥水进行分离,抽取获得中水排放到中水池5,鼓风机11鼓入空气,污水中的泥土等杂质落入膜生物反应池3底部的旋转顶座30上,通过伺服电机29带动旋转顶座30逆时针转动,泥土等杂质转动的同时被挡座31阻挡,泥泵10工作通过吸嘴32对挡座31阻挡的泥土等杂质输送到污泥池4,同时第二水泵9将膜生物反应池3底部的未处理完全的污水重新输送到厌氧池2,循环重复处理。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循环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初滤调节池(1)、厌氧池(2)、膜生物反应池(3)、污泥池(4)和中水池(5),所述初滤调节池(1)一侧安装有厌氧池(2),所述厌氧池(2)一侧安装有膜生物反应池(3),所述膜生物反应池(3)一侧安装有污泥池(4),所述污泥池(4)一侧安装有中水池(5);
所述初滤调节池(1)内部一侧上方设置有引流座(16),所述初滤调节池(1)内部且位于引流座(16)下方安装有初滤板(18),所述初滤板(18)一端通过转轴(19)与初滤调节池(1)对称的内壁连接,所述初滤调节池(1)内部一侧且位于初滤板(18)下方安装有折叠导板(21),所述折叠导板(21)底端且位于初滤调节池(1)外壁开设有排杂口(17),所述折叠导板(21)两端安装均有气压缸(20),两个所述气压缸(20)顶端分别与初滤板(18)底端两侧转动连接;
所述厌氧池(2)顶部安装有第一水泵(7),所述厌氧池(2)一侧安装有温控循环箱(8),所述温控循环箱(8)内部安装有热泵(26),所述温控循环箱(8)内部且位于热泵(26)一侧开设有储水槽(27),所述厌氧池(2)内部设置有保温层(23),所述保温层(23)内部设置有内层(24),所述内层(24)内侧安装有换热管(25),所述内层(24)内侧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导热槽(22),所述换热管(25)一端与储水槽(27)连接,且另一端与热泵(26)连接;
所述膜生物反应池(3)顶部两侧安装有第二水泵(9)和泥泵(10),所述膜生物反应池(3)顶部中心处安装有鼓风机(11),所述污泥池(4)顶侧安装有自吸泵(12),所述自吸泵(12)一端通过第二水管且位于膜生物反应池(3)内部连接有膜生物反应器(15),所述膜生物反应池(3)内部开设为圆槽(28),所述膜生物反应池(3)底部中心处安装有伺服电机(29),所述伺服电机(29)输出端且位于膜生物反应池(3)内部安装有旋转顶座(30),所述膜生物反应池(3)底部一侧安装有挡座(31),所述挡座(31)一侧开设有安装槽(33),所述安装槽(33)内部安装有吸嘴(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滤调节池(1)顶部安装有进水管(6),所述中水池(5)一侧安装有放水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泵(7)的进水端连接有第一水管,且第一水管端口位于初滤调节池(1)内部底侧,且第一水泵(7)的出水端位于厌氧池(2)顶侧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槽(27)内部安装有加热电阻,所述厌氧池(2)和储水槽(27)内部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厌氧池(2)和膜生物反应池(3)连接处且低于内部污水界面开设有循环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吸泵(12)另一端通过第三水管依次连接有控制阀(13)和流量计(14),且第三水管的出水端位于中水池(5)内部,所述鼓风机(11)底端连接有第四水管,且第四水管的出气端位于膜生物反应器(15)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泵(9)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五水管,且一端第五水管位于膜生物反应池(3)内部底侧,且另一端第五水管位于厌氧池(2)内部,所述泥泵(10)两端分别安装有第六水管,且一端第六水管位于膜生物反应池(3)内部底侧与吸嘴(32)连接,且另一端第六水管位于污泥池(4)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顶座(30)的斜面角度与挡座(31)底侧角度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25)为折叠U型管,且换热管(25)为铜合金材质的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29)带动旋转顶座(30)旋转为逆时针旋转。
10.一种循环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为:
步骤一:污水经过进水管(6)进入初滤调节池(1),首先在引流座(16)的引流下,污水依次经过水平的初滤板(18)完成初步过滤,大杂质过滤在初滤板(18)上方,经过一端时间的使用,通过两端的气压缸(20)收缩,初滤板(18)在转轴(19)的支撑下向下转动直至与折叠导板(21)接触,此时大杂质在倾斜的初滤板(18)上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着初滤板(18)落入折叠导板(21)一侧通过排杂口(17)收集,排杂完毕,两端的气压缸(20)伸长,初滤板(18)回复至水平状态,然后在初滤调节池(1)对污水的水量和水质进行调节,调节污水pH值、水温以及曝气;
步骤二:通过第一水泵(7)将初滤调节池(1)抽入到厌氧池(2)中,往厌氧池(2)中加入厌氧菌,利用厌氧菌使有机物发生水解、酸化和甲烷化,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同时温控循环箱(8)的储水槽(27)内的加热电阻工作对内部水进行加热,然后通过热泵(26)工作往内层(24)的换热管(25)注入循环热水,通过换热管(25)和内层(24)的换热对厌氧池(2)的污水进行温度调节,当换热管(25)内热水温度降低时重新回到储水槽(27)内进行加热利用;
步骤三:厌氧处理后的污水经过循环口进入膜生物反应池(3),通过膜生物反应器(15)在自吸泵(12)的作用下对膜生物反应池(3)内的有机污染物降解和对泥水进行分离,抽取获得中水排放到中水池(5),鼓风机(11)鼓入空气,污水中的泥土等杂质落入膜生物反应池(3)底部的旋转顶座(30)上,通过伺服电机(29)带动旋转顶座(30)逆时针转动,泥土等杂质转动的同时内被挡座(31)阻挡,泥泵(10)工作通过吸嘴(32)对挡座(31)阻挡的泥土等杂质输送到污泥池(4),同时第二水泵(9)将膜生物反应池(3)底部的未处理完全的污水重新输送到厌氧池(2),循环重复处理。
CN201910605468.6A 2019-07-05 2019-07-05 一种循环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Withdrawn CN1102558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05468.6A CN110255826A (zh) 2019-07-05 2019-07-05 一种循环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05468.6A CN110255826A (zh) 2019-07-05 2019-07-05 一种循环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55826A true CN110255826A (zh) 2019-09-20

Family

ID=67924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05468.6A Withdrawn CN110255826A (zh) 2019-07-05 2019-07-05 一种循环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5582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02972A (zh) * 2019-12-16 2020-03-24 陈鑫宇 一种多功能污水处理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08683A (ja) * 2011-11-22 2013-06-06 Nishimura Tekkosho:Kk 乾燥装置
CN104826370A (zh) * 2015-05-19 2015-08-12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平板沉淀单元及其沉淀工艺
CN206680352U (zh) * 2017-04-16 2017-11-28 山西清泽阳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mbr一体化水处理设备
CN208648950U (zh) * 2018-05-23 2019-03-26 四川川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体式污水净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08683A (ja) * 2011-11-22 2013-06-06 Nishimura Tekkosho:Kk 乾燥装置
CN104826370A (zh) * 2015-05-19 2015-08-12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平板沉淀单元及其沉淀工艺
CN206680352U (zh) * 2017-04-16 2017-11-28 山西清泽阳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mbr一体化水处理设备
CN208648950U (zh) * 2018-05-23 2019-03-26 四川川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体式污水净化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02972A (zh) * 2019-12-16 2020-03-24 陈鑫宇 一种多功能污水处理装置
CN112429908A (zh) * 2019-12-16 2021-03-02 陈鑫宇 多功能污水处理装置
CN112429908B (zh) * 2019-12-16 2023-03-21 福瑞莱环保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多功能污水处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20096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106277608B (zh) 一种带有雨水收集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08327573U (zh) 一种市政污水处理专用装置
CN108083591A (zh) 一种大型猪舍粪污的处理系统
CN110255826A (zh) 一种循环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05635218U (zh) 污水处理装置
CN107473481A (zh) 超声吹脱‑膜蒸馏技术组合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10855650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可移动污水处理装置
CN105753147B (zh) 一种可控双循环厌氧反应器及应用
CN105967441B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09721870U (zh) 一种生活污水多级过滤处理装置
CN107441935A (zh) 一种重金属离子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06814576U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CN211310900U (zh) 一种生物池除污装置
CN213171958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过滤装置和具有其的污水处理系统
CN201250124Y (zh) 用于去除循环水水池表面漂浮物的装置
CN209481387U (zh) 一种便于清洗内壁的污水处理池
CN106882903A (zh) 一种钢材盐酸酸洗废水预处理装置与方法
CN201560142U (zh) 一种可控式过滤膜处理装置
CN208471700U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07828051U (zh) 一种带监控装置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16141326U (zh) 一种对流式mbr废水处理设备
CN206051736U (zh) 一种浸入式超滤膜水处理装置
CN109809646A (zh) 一种猪粪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14528309U (zh) 一种新型ic厌氧反应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