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49952A - 一种提高长沙烟区烟草光能利用率的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长沙烟区烟草光能利用率的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49952A
CN110249952A CN201910412749.XA CN201910412749A CN110249952A CN 110249952 A CN110249952 A CN 110249952A CN 201910412749 A CN201910412749 A CN 201910412749A CN 110249952 A CN110249952 A CN 1102499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bacco
mus
leaf
ridge
fi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1274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春闺
翟争光
钟越峰
陈鹏峰
谢扬军
张庆富
曾德武
谢勇波
陈金
向世鹏
曾维爱
蔡海林
赵阿娟
胡桐
黎娟
易镇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TOBACCO Co OF HUNAN TOBACC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TOBACCO Co OF HUNAN TOBACC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TOBACCO Co OF HUNAN TOBACCO Corp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TOBACCO Co OF HUNAN TOBACCO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041274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4995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2499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499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21/00Methods of fertilising, sowing or planting
    • A01C21/005Following a specific plan, e.g. pattern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45Tobacco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本发明属于烟叶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长沙烟区烟草光能利用率的栽培方法。包括烟田准备、起垄开沟、浇水、定植、施肥、覆土盖膜、打叶等步骤,该方法以G80为材料,在湖南省浏阳市开展了大田实验。在优化条件:施氮量为12kg/亩、种植密度为1300株/亩、留叶数为16片的情况下,烟叶的叶绿素含量、农艺性状、群体透光率以及化学成分更佳,使烟株发育适中。烤后烟叶亩产量虽降低,但上等烟比例,公斤均价及亩产值得到明显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长沙烟区烟草光能利用率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本发明属于烟叶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长沙烟区烟草光能利用率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浓香型烟叶是我国中式卷烟的核心原料,长沙市浓香型烟叶是湖南中烟“白沙”、浙江中烟“利群”等高端品牌重要支撑原料,特别是优质上等烟在白沙、利群高端卷烟品牌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沙烟区现有栽培技术方案要么种植密度过大,出现植株互相遮阴现象;要么种植密度过小,产能减小且日光大都直射地面,造成浪费。不能实际地满足田间烟草最大程度的利用光能,没有使得烟草的生长发育和产品质达到最优、烤后烟叶的质量达到最好。
氮能促进细胞分裂,烟株的形态建成、生长的快慢、叶片的大小以及最终的产量高低均取决于氮素的供应。大量研究表明,施氮量与烤烟的生长、产量、烟叶的总氮量和烟碱呈正相关关系,与烟叶的还原糖、淀粉含量和烟叶的质量呈负相关关系。种植密度是决定作物的有效截光面积、影响群体光合效能和个体叶绿素转化效率、田间微气象的主要因素。光能利用率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中所含的能量与这块土地所接受的太阳能的比,烟草叶片中96%左右的干物质直接或间接来自光合作用,烟草的产量和质量的形成依赖于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质,提高产量和质量的根本途径是改善烟草的光合性能,提高烟草光能利用率。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调节施氮量、种植密度和留叶数使田间烟草最大程度的利用光能,使得烟草的生长发育和产品质达到最优、烤后烟叶的质量达到最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长沙烟区烟草光能利用率的栽培方法,包括烟田准备、起垄开沟、浇水、定植、施肥、覆土盖膜、打叶等步骤:
所述的烟田准备步骤:在烟田松土后,施用饼肥30kg/亩、专用基肥70kg/亩、钙镁磷肥10kg/亩;
所述的起垄开沟步骤:起垄,垄底宽80-85cm,垄顶宽25-30cm,垄高30-35cm,垄距120-125cm,在烟垄上用机械开沟,沟深15-20cm,沟上口宽20-25cm,沟底宽10-15cm,呈倒梯形;
所述的定植步骤:烟草的品种为G80,烟苗的种植密度为1100-1300株/亩,定植深度为10-15cm;
所述的施肥步骤:定植后,通过施加KNO3和提苗肥控制氮肥水平,施氮量为10-16kg/亩;
所述的追肥步骤:共追肥三次,第一次追施提苗肥,第二次追施提苗肥、KNO3和K2SO4,第三次追施KNO3和K2SO4
所述的打叶步骤:移植60天后,通过人工打掉脚叶,控制烟株上留的有效叶数为14-18片。
进一步的,所述的定植步骤中,烟苗移栽行距为110-120cm,烟苗定植株距为42.8-50.5cm。
进一步的,所述的定植步骤中,种植密度为1100株/亩。
进一步的,所述的施肥步骤中,施氮量为12kg/亩。
进一步的,所述的追肥步骤中,烟草第二次追施K2SO4与第三次追施K2SO4的质量比为1:2。
进一步的,所述的打叶步骤中,留叶数为16片。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栽培方法通过调节施氮量、种植密度和留叶数,得到科学合理的结合,使田间烟草最大程度的利用光能,提高光能利用率。
(2)本发明的栽培方法通过提高光能利用率来优化烟叶的叶绿素含量、农艺性状、群体透光率以及化学成分,使烟株发育适中。烤后烟叶亩产量虽降低,但上等烟比例,公斤均价及亩产值能得到明显提高,适用于长沙烟区G80的大田栽培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验选择在湖南浏阳永安镇永和村进行。供试品种为当地主栽品种G80。供试烟田前茬作物为水稻,供试土壤养分情况如下:pH 7.34,有机质24.504g/kg,速效磷51.852mg/kg,碱解氮162.707mg/kg。试验地地势平坦,肥力均匀,代表性较强。专用基肥采自长沙浩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钙镁磷肥采自南宁豫元化工有限公司,饼肥采自江苏镇江丹阳化肥厂,提苗肥采自贵州骏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KNO3采自夏县运力化工有限公司,K2SO4采自农丰全元素专用肥厂。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在以下实施例中,通过施加KNO3和提苗肥控制氮肥水平,追加K2SO4调节各处理钾肥保持一致,氮肥和钾肥追施三次:第一次于移栽后7天追提苗肥;第二次于移栽后15天追KNO3、提苗肥和K2SO4;第三次于移栽后30天追施KNO3和K2SO4。K2SO4第二次追肥量与第三次追肥量比例为1:2。具体肥料使用及追肥情况见表1和表2。
表1各总N量处理的肥料施用量
表2不同总N量处理各时期追肥量
实施例1
(1)烟田准备:在烟田松土后,施用饼肥30kg/亩、专用基肥70kg/亩、钙镁磷肥10kg/亩。
(2)起垄:垄底宽80cm,垄顶宽25cm,垄高30cm,垄距120cm,在烟垄上用机械开沟,沟深15cm,沟上口宽20cm,沟底宽10cm,呈倒梯形。
(3)定植:烟苗移栽距为120cm,定植深度12cm,烟苗的种植密度为1100株/亩。
(4)施肥:定植后,通过施加KNO3和提苗肥控制氮肥水平,施氮量为10kg/亩。
(5)追肥:共追肥三次,第一次追施提苗肥,第二次追施提苗肥、KNO3和K2SO4,第三次追施KNO3和K2SO4
实施例2
(1)烟田准备:在烟田松土后,施用饼肥30kg/亩、专用基肥70kg/亩、钙镁磷肥10kg/亩。
(2)起垄:垄底宽80cm,垄顶宽25cm,垄高30cm,垄距120cm,在烟垄上用机械开沟,沟深15cm,沟上口宽20cm,沟底宽10cm,呈倒梯形。
(3)定植:烟苗移栽行距为120cm,定植深度12cm,烟苗的种植密度为1100株/亩。
(4)施肥:定植后,通过施加KNO3和提苗肥控制氮肥水平,施氮量为12kg/亩。
(5)追肥:共追肥三次,第一次追施提苗肥,第二次追施提苗肥、KNO3和K2SO4,第三次追施KNO3和K2SO4
实施例3
(1)烟田准备:在烟田松土后,施用饼肥30kg/亩、专用基肥70kg/亩、钙镁磷肥10kg/亩。
(2)起垄:垄底宽80cm,垄顶宽25cm,垄高30cm,垄距120cm,在烟垄上用机械开沟,沟深15cm,沟上口宽20cm,沟底宽10cm,呈倒梯形。
(3)定植:烟苗移栽行距为120cm,定植深度12cm,烟苗的种植密度为1100株/亩。
(4)施肥:定植后,通过施加KNO3和提苗肥控制氮肥水平,施氮量为14kg/亩。
(5)追肥:共追肥三次,第一次追施提苗肥,第二次追施提苗肥、KNO3和K2SO4,第三次追施KNO3和K2SO4
实施例4
(1)烟田准备:在烟田松土后,施用饼肥30kg/亩、专用基肥70kg/亩、钙镁磷肥10kg/亩。
(2)起垄:垄底宽80cm,垄顶宽25cm,垄高30cm,垄距120cm,在烟垄上用机械开沟,沟深15cm,沟上口宽20cm,沟底宽10cm,呈倒梯形。
(3)定植:烟苗移栽行距为120cm,定植深度12cm,烟苗的种植密度为1100株/亩。
(4)施肥:定植后,通过施加KNO3和提苗肥控制氮肥水平,施氮量为16kg/亩。
(5)追肥:共追肥三次,第一次追施提苗肥,第二次追施提苗肥、KNO3和K2SO4,第三次追施KNO3和K2SO4
实施例5
(1)烟田准备:在烟田松土后,施用饼肥30kg/亩、专用基肥70kg/亩、钙镁磷肥10kg/亩。
(2)起垄:垄底宽80cm,垄顶宽25cm,垄高30cm,垄距120cm,在烟垄上用机械开沟,沟深15cm,沟上口宽20cm,沟底宽10cm,呈倒梯形。
(3)定植:烟苗移栽行距为120cm,定植深度12cm,烟苗的种植密度为1200株/亩。
(4)施肥:定植后,通过施加KNO3和提苗肥控制氮肥水平,施氮量为16kg/亩。
(5)追肥:共追肥三次,第一次追施提苗肥,第二次追施提苗肥、KNO3和K2SO4,第三次追施KNO3和K2SO4
实施例6
(1)烟田准备:在烟田松土后,施用饼肥30kg/亩、专用基肥70kg/亩、钙镁磷肥10kg/亩。
(2)起垄:垄底宽80cm,垄顶宽25cm,垄高30cm,垄距120cm,在烟垄上用机械开沟,沟深15cm,沟上口宽20cm,沟底宽10cm,呈倒梯形。
(3)定植:烟苗移栽行距为120cm,定植深度12cm,烟苗的种植密度为1200株/亩。
(4)施肥:定植后,通过施加KNO3和提苗肥控制氮肥水平,施氮量为16kg/亩。
(5)追肥:共追肥三次,第一次追施提苗肥,第二次追施提苗肥、KNO3和K2SO4,第三次追施KNO3和K2SO4
实施例7
(1)烟田准备:在烟田松土后,施用饼肥30kg/亩、专用基肥70kg/亩、钙镁磷肥10kg/亩;
(2)起垄:垄底宽80cm,垄顶宽25cm,垄高30cm,垄距120cm,在烟垄上用机械开沟,沟深15cm,沟上口宽20cm,沟底宽10cm,呈倒梯形;
(3)定植:烟苗移栽行距为120cm,定植深度12cm,烟苗的种植密度为1200株/亩;
(4)施肥:定植后,通过施加KNO3和提苗肥控制氮肥水平,施氮量为16kg/亩。
(5)追肥:共追肥三次,第一次追施提苗肥,第二次追施提苗肥、KNO3和K2SO4,第三次追施KNO3和K2SO4
实施例8
(1)烟田准备:在烟田松土后,施用饼肥30kg/亩、专用基肥70kg/亩、钙镁磷肥10kg/亩;
(2)起垄:垄底宽80cm,垄顶宽25cm,垄高30cm,垄距120cm,在烟垄上用机械开沟,沟深15cm,沟上口宽20cm,沟底宽10cm,呈倒梯形;
(3)定植:烟苗移栽行距为120cm,定植深度12cm,烟苗的种植密度为1200株/亩;
(4)施肥:定植后,通过施加KNO3和提苗肥控制氮肥水平,施氮量为16kg/亩。
(5)追肥:共追肥三次,第一次追施提苗肥,第二次追施提苗肥、KNO3和K2SO4,第三次追施KNO3和K2SO4
实施例9
(1)烟田准备:在烟田松土后,施用饼肥30kg/亩、专用基肥70kg/亩、钙镁磷肥10kg/亩;
(2)起垄:垄底宽80cm,垄顶宽25cm,垄高30cm,垄距120cm,在烟垄上用机械开沟,沟深15cm,沟上口宽20cm,沟底宽10cm,呈倒梯形;
(3)定植:烟苗移栽行距为120cm,定植深度12cm,烟苗的种植密度为1300株/亩;
(4)施肥:定植后,通过施加KNO3和提苗肥控制氮肥水平,施氮量为10kg/亩。
(5)追肥:共追肥三次,第一次追施提苗肥,第二次追施提苗肥、KNO3和K2SO4,第三次追施KNO3和K2SO4
实施例10
(1)烟田准备:在烟田松土后,施用饼肥30kg/亩、专用基肥70kg/亩、钙镁磷肥10kg/亩。
(2)起垄:垄底宽80cm,垄顶宽25cm,垄高30cm,垄距120cm,在烟垄上用机械开沟,沟深15cm,沟上口宽20cm,沟底宽10cm,呈倒梯形。
(3)定植:烟苗移栽行距为120cm,定植深度12cm,烟苗的种植密度为1300株/亩。
(4)施肥:定植后,通过施加KNO3和提苗肥控制氮肥水平,施氮量为12kg/亩。
(5)追肥:共追肥三次,第一次追施提苗肥,第二次追施提苗肥、KNO3和K2SO4,第三次追施KNO3和K2SO4
实施例11
(1)烟田准备:在烟田松土后,施用饼肥30kg/亩、专用基肥70kg/亩、钙镁磷肥10kg/亩。
(2)起垄:垄底宽80cm,垄顶宽25cm,垄高30cm,垄距120cm,在烟垄上用机械开沟,沟深15cm,沟上口宽20cm,沟底宽10cm,呈倒梯形。
(3)定植:烟苗移栽行距为120cm,定植深度12cm,烟苗的种植密度为1300株/亩;
(4)施肥:定植后,通过施加KNO3和提苗肥控制氮肥水平,施氮量为14kg/亩。
(5)追肥:共追肥三次,第一次追施提苗肥,第二次追施提苗肥、KNO3和K2SO4,第三次追施KNO3和K2SO4
实施例12
(1)烟田准备:在烟田松土后,施用饼肥30kg/亩、专用基肥70kg/亩、钙镁磷肥10kg/亩。
(2)起垄:垄底宽80cm,垄顶宽25cm,垄高30cm,垄距120cm,在烟垄上用机械开沟,沟深15cm,沟上口宽20cm,沟底宽10cm,呈倒梯形。
(3)定植:烟苗移栽行距为120cm,定植12cm,烟苗的种植密度为1300株/亩。
(4)施肥:定植后,通过施加KNO3和提苗肥控制氮肥水平,施氮量为16kg/亩。
(5)追肥:共追肥三次,第一次追施提苗肥,第二次追施提苗肥、KNO3和K2SO4,第三次追施KNO3和K2SO4
实施例13
(1)烟田准备:在烟田松土后,施用饼肥30kg/亩、专用基肥70kg/亩、钙镁磷肥10kg/亩。
(2)起垄:垄底宽80cm,垄顶宽25cm,垄高30cm,垄距120cm,在烟垄上用机械开沟,沟深15cm,沟上口宽20cm,沟底宽10cm,呈倒梯形。
(3)定植:烟苗移栽行距为120cm,定植深度12cm,烟苗的种植密度为1100株/亩。
(4)施肥:定植后,通过施加KNO3和提苗肥控制氮肥水平,施氮量为12kg/亩。
(5)追肥:共追肥三次,第一次追施提苗肥,第二次追施提苗肥、KNO3和K2SO4,第三次追施KNO3和K2SO4
(6)打叶:移植60天后,通过人工打掉脚叶,控制烟株上留的有效叶数为14片。
实施例14
(1)烟田准备:在烟田松土后,施用饼肥30kg/亩、专用基肥70kg/亩、钙镁磷肥10kg/亩。
(2)起垄:垄底宽80cm,垄顶宽25cm,垄高30cm,垄距120cm,在烟垄上用机械开沟,沟深15cm,沟上口宽20cm,沟底宽10cm,呈倒梯形。
(3)定植:烟苗移栽行距为120cm,定植深度12cm,烟苗的种植密度为1100株/亩。
(4)施肥:定植后,通过施加KNO3和提苗肥控制氮肥水平,施氮量为12kg/亩。
(5)追肥:共追肥三次,第一次追施提苗肥,第二次追施提苗肥、KNO3和K2SO4,第三次追施KNO3和K2SO4
(6)打叶:移植60天后,通过人工打掉脚叶,控制烟株上留的有效叶数为16片。
实施例15
(1)烟田准备:在烟田松土后,施用饼肥30kg/亩、专用基肥70kg/亩、钙镁磷肥10kg/亩。
(2)起垄:垄底宽80cm,垄顶宽25cm,垄高30cm,垄距120cm,在烟垄上用机械开沟,沟深15cm,沟上口宽20cm,沟底宽10cm,呈倒梯形。
(3)定植:烟苗移栽行距为120cm,定植深度12cm,烟苗的种植密度为1100株/亩。
(4)施肥:定植后,通过施加KNO3和提苗肥控制氮肥水平,施氮量为12kg/亩。
(5)追肥:共追肥三次,第一次追施提苗肥,第二次追施提苗肥、KNO3和K2SO4,第三次追施KNO3和K2SO4
(6)打叶:移植60天后,通过人工打掉脚叶,控制烟株上留的有效叶数为18片。
以下对实施例1-15的实验结果进行检测和分析。
测定项目与方法
测定项目:叶绿素含量、农艺性状、光强、经济性状、化学成分。
农艺性状测定方法:烤烟旺长期、成熟期,在田间的每个大区中,靠大区中间随机采取十株长势相近且具有代表性烟株,测定其株高、茎粗、最大叶长与最大叶宽。包括其中测定最大叶长与最大叶宽选取第4至第6片叶位的烟叶。
叶片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在烤烟旺长期、成熟期,在田间的每个大区中,靠大区中间随机采取十株长势相近且具有代表性烟株,测定其叶绿素含量,仪器为叶绿素仪(SPAD-502),测定最大叶片的基部、中部、叶尖部三个叶片部位,取其平均值。
光强测定方法:在烤烟旺长期、成熟期,在田间的每个大区随机采取十个点位,主要利用冠层分析仪测定株间与行间不同层次的光强,包括株间上、中、下与行间上、中、下六个层次。利用植物冠层分析仪(top-1300)测定烟株顶端30cm处测得其株间上层光强,测定两株烟之间的第8-10之间的叶位测得其株间中层光强,测定两株之间的第1-3之间的叶位测得其株间下层光强。测定行间光照强度时,位置与株间测定的位置平行。
经济形状测定方法:各大区烟株按各处理挂牌烘烤,分级后单独计产,按烟株所占面积折算亩产量、产值、中等烟比例、上等烟比例。
化学成分检测指标: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糖碱比、氮碱比。
分别利用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6、实施例7、实施例8、实施例9、实施例10、实施例11以及实施例12的栽培过程对烟叶的叶绿素含量和透光率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见表3。叶绿素相对含量用SPAD值来衡量,通过SPAD-502叶绿素仪测定。
表3各处理对烟叶的叶绿素和透光率影响
由表3可知,对于群体光强透光率而言,株间下层及行间中层的透光率随着施氮量增加呈下降趋势。高密度处理中,随施氮量增加,烟株长势较优,叶绿素数值为上升趋势。其株间中层和行间中层随施氮量增加逐渐减小,说明随施氮量增加,其群体透光率相对减小。
低密度处理烟株长势较高密度处理稀疏,但其群体透光率相对较高,光照强度较好,有利于叶绿素的降解。所以低密度处理的烟株烟叶中叶绿素含量较低,叶绿素的转化光能的效率快,光能利用率高。旺长期以实施例1处理最优,成熟期以实施例2处理最优。
分别利用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6、实施例7、实施例8、实施例9、实施例10、实施例11以及实施例12所收获的烟叶制得烤烟,对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见表4。
表4各处理对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影响
从表4可知,在相同密度的条件下,随着施氮量增加,烟碱含量呈上升趋势,氮碱比呈下降趋势。在相同施氮量的条件下,低密度处理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总体比高密度处理高,烟碱含量比高密度处理低,且较高密度处理适宜;总氮含量低密度处理较高密度处理低;糖碱比低密度处理比高密度处理高,且低密度处理更为适宜;低密度处理后的烟叶氮碱比总体偏低,以高密度处理较优。总体来说低密度处理后的烟叶中的化学成分含量优于于高密度处理后的烟叶。
低密度处理后的烟叶的光能利用率更高,产生的化学成分更多,烤后烟叶质量更优。烟叶光能利用率与烟叶积累的化学成分含量呈正相关关系,高效的光能利用率对烤烟质量有着积极地影响。其中实施例2处理后上部烟叶和中部烟叶的中部叶总糖、还原糖、糖碱比均优于其他处理后烟叶,得到的烟叶质量最好。
分别利用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6、实施例7、实施例8、实施例9、实施例10、实施例11以及实施例12对烟叶的农艺性状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见表5。
表5各处理对烟叶的农艺性状影响
从表5可知,随着施氮量增加,最大叶面积为上升趋势。种植密度越大,烟株的茎围、最大叶长、最大叶宽、最大叶面积数值减小,株高数值变大。旺长期低密度处理烟叶的农艺性状优于高密度处理烟叶的农艺性状,成熟期低密度处理烟叶的农艺性状也优于高密度处理烟叶的农艺性状。低密度处理后的烟叶的光能利用率更高,烟叶的农艺性状更优,可知烟叶的农艺性状与光能利用率呈正相关关系。旺长期处理烟叶的农艺性状以对实施例3处理最优,成熟期处理烟叶的农艺性状以实施例2处理最优。
分别利用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6、实施例7、实施例8、实施例9、实施例10、实施例11以及实施例12对烟叶的经济性状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见表6。
表6各处理对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
处理 产量(kg/667m<sup>2</sup>) 产值(元/667m<sup>2</sup>) 均价(元/kg) 上等烟比例%
实施例1 129.8 3283.94 25.3 29.58
实施例2 130.1 3460.66 26.6 32.20
实施例3 154.6 3555.80 23.0 28.84
实施例4 142.7 3182.21 22.3 24.47
实施例5 130.6 3165.32 24.7 26.87
实施例6 135.7 3567.54 26.1 31.63
实施例7 156.4 3006.87 20.6 25.77
实施例8 164.3 2368.49 15.6 21.67
实施例9 131.7 3173.97 24.1 24.30
实施例10 139.2 3535.68 25.4 31.13
实施例11 158.3 2837.12 17.6 22.60
实施例12 146.7 1643.04 11.2 19.23
由表6可知,实施例3处理的产量产值最高,均价和上等烟比例则以实施例2处理最高。各处理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烤后烟叶的产量、产值、均价和上等烟比例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说明合理的施氮量可提高烤后烟叶的产量和产值,也能提高优质烟叶的比例。种植密度增加,虽然能提高烤烟的产量,但其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反而降低。总体而言低密度处理后的烟叶的光能利用率更高,烤烟经济效益更优,可知烤烟的经济效益与烟叶的光能利用率呈正相关关系。施氮量为12kg/667m2、种植密度为1100株/667m2的处理,其烤烟经济效益最佳。
分别利用实施例13、实施例14、实施例15后对不同时期各叶位的叶绿素含量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见表7。
表7不同留叶数对不同时期各叶位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由表7可以看出,留叶数多的处理其叶绿素含量基本上大于留叶数少的处理,留叶数过多不利于叶片吸收充足的营养物质来促进正常成熟落黄,同时叶片接收到的光照强度降低,不利于叶绿素的降解,导致叶绿素含量过高。当留叶数为16片时,叶绿素含量最低,降解的速率快,光能转化率最高。
分别利用实施例13、实施例14、实施例15所述方法理后对不同时期烟草的各叶位农艺性状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见表8。
表8不同留叶数对不同时期各叶位农艺性状的影响
由表8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基本上留叶数少的处理各个叶位的烟叶叶长,叶宽都要比留叶数多的大,表现为T1>T2>T3。因为留叶数少的烟株,其顶上烟叶吸收的养分相对较多,所以长势占优势。
分别利用实施例13、实施例14、实施例15对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见表9。
表9不同留叶数对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由表9可知,对于上部叶而言,留叶数为T2的处理,其总糖、还原糖含量相对于T1和T3较高,且其糖碱比最为适中,为4.77。对于中部叶而言,留叶数为T3的处理总糖含量和还原糖含量最高,但其烟碱含量最低,为1.55%,导致其糖碱比含量过高;而留叶数为T2的处理,其氯离子含量最高,且糖碱比相对于T1和T3最为适中,为5.87。总体可以看出,留叶数为16片叶的处理,其烤后烟样的质量最佳。
综上,实施例1-15通过检测在不同的施氮量、不同的种植密度以及不同的留叶数处理下的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可知不同的光能利用率对烤烟质量的影响,在优化条件:施氮量为12kg/亩、种植密度为1100株/亩、留叶数16的情况下,光能利用率最大,烟叶的产品质与烤烟经济效益达到最佳。
相较于现有技术,采用本发明的栽培方法使得烟叶栽培过程的光能利用率明显提升,烟叶的叶绿素含量、农艺性状、群体透光率以及化学成分得到优化,烟株发育适中,上等烟比例,公斤均价及亩产值能得到明显提高,非常适用于长沙烟区G80的大田栽培生产。

Claims (6)

1.一种提高长沙烟区烟草光能利用率的栽培方法,包括烟田准备、起垄开沟、浇水、定植、施肥、追肥、覆土盖膜、打叶等步骤,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烟田准备步骤:在烟田松土后,施用饼肥30kg/亩、专用基肥70kg/亩、钙镁磷肥10kg/亩;
所述的起垄开沟步骤:起垄,垄底宽80-85cm,垄顶宽25-30cm,垄高30-35cm,垄距120-125cm,在烟垄上用机械开沟,沟深15-20cm,沟上口宽20-25cm,沟底宽10-15cm,呈倒梯形;
所述的定植步骤:烟草的品种为G80,种植密度为1100-1300株/亩,定植深度为10-15cm;
所述的施肥步骤:定植后,通过施加KNO3和提苗肥控制氮肥水平,施氮量为10-16kg/亩;
所述的追肥步骤:共追肥三次,第一次追施提苗肥,第二次追施提苗肥、KNO3和K2SO4,第三次追施KNO3和K2SO4
所述的打叶步骤:移植60天后,通过人工打掉脚叶,控制烟株上留的有效叶数为14-18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长沙烟区烟草光能利用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植步骤中,烟苗移栽行距为110-120cm,烟苗定植株距为42.8-50.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长沙烟区烟草光能利用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植步骤中,种植密度为1100株/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提高长沙烟区烟草光能利用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施肥步骤中,施氮量为12kg/亩。
5.根据要求1所述提高长沙烟区烟草光能利用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追肥步骤中,烟草第二次追施K2SO4与第三次追施K2SO4的质量比为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长沙烟区烟草光能利用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打叶步骤中,留叶数为16片。
CN201910412749.XA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提高长沙烟区烟草光能利用率的栽培方法 Pending CN1102499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12749.XA CN110249952A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提高长沙烟区烟草光能利用率的栽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12749.XA CN110249952A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提高长沙烟区烟草光能利用率的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49952A true CN110249952A (zh) 2019-09-20

Family

ID=67913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12749.XA Pending CN110249952A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提高长沙烟区烟草光能利用率的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4995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48002A1 (zh) * 2020-09-03 2022-03-10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一种烤烟垄膜沟栽集雨种植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48002A1 (zh) * 2020-09-03 2022-03-10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一种烤烟垄膜沟栽集雨种植方法
GB2613220A (en) * 2020-09-03 2023-05-31 Tobacco Res Inst Caas Rain-collecting planting method for flue-cured tobacco in ridge film and furrow plant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38487B (zh) 一种提高土壤生产能力的山丘地苹果园土肥管理方法
CN102783345B (zh) 一种棉花栽培新方法
CN105746277B (zh) 一种薄壳山核桃幼林与白茶复合种植的方法
CN101663947B (zh) 一种丛生竹类圃地促萌快速繁殖育苗的方法
CN102172159B (zh) 一种高粱套种大豆的立体栽培方法
Patil et al. Effect of calcium silicate as a silicon source on growth and yield of rice plants
CN106508644B (zh) 一种甘薯脱毒种薯繁殖方法
CN104620831B (zh) 莲藕保护地基质栽培方法
CN106941894A (zh) 魔芋种芋快速繁殖方法
CN106941906A (zh) 一种甘薯种苗栽培基质
CN105027962A (zh) 一种大樱桃的控根控冠栽培方法
Lim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domestic net type melon in hydroponic spring cultivars using coir substrates
CN105009878B (zh) 一种小麦立体匀播种植方法
Singh et al. Enhancing sugarcane (Saccharum hybrid complex) productivity through modified trench method of planting in sub-tropical India
CN110651580B (zh) 一种稻作烟区烟草的施肥方法
CN110249952A (zh) 一种提高长沙烟区烟草光能利用率的栽培方法
Sherpa et al. Sugarcane: a potential agricultural crop for bioeconomy through biorefinery
CN101341847B (zh) 藤本类蔬菜的立地苗持续栽培方法
CN106211968A (zh) 一种荆条的种植方法
CN110073912A (zh) 一种辣椒漂浮育苗方法
Noor et al. The combined effect of sowing methods and nitrogen rates on wheat yield and regulation of soil water consumption in Loess Plateau
CN110012769B (zh) 一种柚木菌根化轻基质容器育苗方法
CN103340081A (zh) 一种麻疯树的扦插繁殖方法
CN106577130A (zh) 一种苹果树的扦插育苗方法
CN108271633B (zh) 一种蔬菜育苗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