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49612B - 呼叫处理方法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呼叫处理方法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49612B
CN110249612B CN201780085448.XA CN201780085448A CN110249612B CN 110249612 B CN110249612 B CN 110249612B CN 201780085448 A CN201780085448 A CN 201780085448A CN 110249612 B CN110249612 B CN 1102496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ll
terminal
mode
packet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8544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49612A (zh
Inventor
汤长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2496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496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496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496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5Cordless telepho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呼叫处理方法,涉及终端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终端在接收呼叫时,其来电提示方式较单一的问题而发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呼叫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终端接收来自第一联系人的第一呼叫并以第一方式提示所述第一呼叫;其中,该第一联系人属于第一分组。所述终端获取用户对所述第一呼叫的第一操作并响应所述第一操作。在所述终端响应所述第一操作之后,所述终端接收来自第二联系人的第二呼叫,其中,所述第二联系人属于第二分组。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分组与所述第一分组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操作确定第二方式并以所述第二方式提示所述第二呼叫。本申请实施例应用在终端处理呼叫的过程中。

Description

呼叫处理方法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呼叫处理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等移动终端提供的呼叫提示方式一般包括响铃、振动、响铃+振动以及静音等。用户可在终端的设置选项中设置呼叫提示方式。当有呼叫时,终端会以用户设定的方式提醒用户有呼叫(或称为来电)。现有的这种呼叫提示方式比较单一,无法满足用户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呼叫处理方法及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呼叫提示方式比较单一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呼叫处理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终端接收来自第一联系人的第一呼叫并以第一方式提示所述第一呼叫;其中,所述第一联系人属于第一分组。所述终端获取用户对所述第一呼叫的第一操作并响应所述第一操作。在所述终端响应所述第一操作之后,所述终端接收来自第二联系人的第二呼叫,所述第二联系人属于第二分组。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分组与所述第一分组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操作确定第二方式并以所述第二方式提示所述第二呼叫。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用户对来自第一分组的联系人的呼叫的操作能够影响终端对来自第二分组的联系人的呼叫的提示方式,能够根据用户行为智能化的变更呼叫提示方式,进而提高用户体验。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分组与所述第一分组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操作确定第二方式,包括:当所述第二分组的优先级不高于所述第一分组的优先级,且所述第一操作为挂断时,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二方式的等级低于所述第三方式的等级。当所述第二分组的优先级不高于所述第一分组的优先级,且所述第一操作为接听时,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二方式与所述第三方式相同。其中,第三方式为所述第二分组的预设提示方式。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分组与所述第一分组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操作,确定第二方式,包括:当所述第二分组与所述第一分组相同且所述第一操作为挂断操作时,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二方式的等级低于所述第一方式的等级。当所述第二分组与所述第一分组相同且所述第一操作为接听操作时,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二方式与所述第一方式相同或者确定所述第二方式的等级高于所述第一方式的等级。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分组与所述第一分组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操作确定第二方式包括:当第二场景和第一场景相同时,和/或当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第二呼叫与所述第一呼叫的时间间隔小于预设阈值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分组与所述第一分组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操作确定第二方式。其中,所述第二场景为所述终端在接收所述第二呼叫时所处的场景,所述第一场景为所述终端在接收所述第一呼叫时所处的场景。
可选的,所述第二场景和所述第一场景相同包括:从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第一呼叫到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第二呼叫,所述终端所处的场景没有发生变化。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挂断操作包括以下方式:拒接挂断、以回复短消息的方式挂断或者以设定回复提醒的方式挂断。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中,当所述第一操作为挂断操作时,如果终端在所述第二呼叫超时前未获取到用户对所述第二呼叫的第二操作,则所述终端采用与所述第一操作同样的方式挂断所述第二呼叫。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第一操作包括第三操作,所述第三操作用于表示所述第一操作对来自所述第一分组和所述第二分组的呼叫的提示方式产生影响。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中,当接收呼叫时,所述终端显示呼叫提示界面,所述呼叫提示界面包括接听图标、挂断图标和群组图标;其中,所述群组图标用于表示联系人所在分组。相应的,所述第三操作包括将接听或挂断的图标拖动到所述群组图标的位置的拖动操作;或者,将所述群组图标拖动到所述接听或挂断的图标的位置的拖动操作。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第一分组为家人或朋友或紧急联系人或同事;所述第二分组为家人或朋友或紧急联系人或同事。所述第一分组和第二分组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终端为手机,例如5英寸或5.5英寸手机。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终端,包括:显示模块、通信模块、处理模块、输入模块和存储模块。其中: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存储在所述存储模块中的应用程序的图形用户界面。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一联系人的第一呼叫,所述第一联系人属于第一分组。所述处理模块,用于以第一方式提示所述通信模块接收的所述第一呼叫。所述输入模块,用于获取用户对所述第一呼叫的第一操作,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操作。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响应所述第一操作之后,接收来自第二联系人的第二呼叫,所述第二联系人属于第二分组。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分组与所述第一分组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操作确定第二方式,并以所述第二方式提示所述第二呼叫。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二分组的优先级不高于所述第一分组的优先级,且所述第一操作为挂断时,确定所述第二方式的等级低于第三方式的等级。当所述第二分组的优先级不高于所述第一分组的优先级,且所述第一操作为接听时,确定所述第二方式与所述第三方式相同。其中,所述第三方式为所述第二分组预设的提示方式。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二分组与所述第一分组相同且所述第一操作为挂断操作时,确定所述第二方式的等级低于所述第一方式的等级。当所述第二分组与所述第一分组相同且所述第一操作为接听操作时,确定所述第二方式与所述第一方式相同或者确定所述第二方式的等级高于所述第一方式的等级。其中,所述第一方式为所述第一分组预设的提示方式。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当第二场景和第一场景相同时,和/或当所述通信模块接收所述第二呼叫与所述第一呼叫的时间间隔小于预设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二分组与所述第一分组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操作确定第二方式。其中,所述第二场景为所述终端在通过所述通信模块接收所述第二呼叫时所处的场景,所述第一场景为所述终端在通过所述通信模块接收所述第一呼叫时所处的场景。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第二场景和所述第一场景相同包括:从所述通信模块接收所述第一呼叫到所述通信模块接收所述第二呼叫,所述终端所处的场景没有发生变化。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挂断操作包括以下方式:拒接挂断、以回复短消息的方式挂断或者以设定回复提醒的方式挂断。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一操作为挂断操作时,如果在所述第二呼叫超时前未获取到用户对所述第二呼叫的第二操作,则采用与所述第一操作同样的方式挂断所述第二呼叫。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第一操作还包括第三操作,所述第三操作用于表示所述第一操作对来自所述第一分组和所述第二分组的呼叫的提示方式产生影响。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显示模块,还用于当所述通信模块接收呼叫时,显示呼叫提示界面,所述呼叫提示界面包含接听图标、挂断图标和群组图标;其中,所述群组图标为用于表示联系人所在分组的图标。则所述第三操作,包括将接听图标或挂断图标拖动到所述群组图标的位置的拖动操作;或者,将所述群组图标拖动到所述接听或挂断图标的位置的拖动操作。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第一分组为家人或朋友或紧急联系人或同事;所述第二分组为家人或朋友或紧急联系人或同事;所述第一分组和第二分组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终端为手机,如5英寸或5.5英寸的手机。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输入设备以及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中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终端执行以下步骤:接收来自第一联系人的第一呼叫,所述第一联系人属于第一分组;以第一方式提示所述第一呼叫;获取用户对所述第一呼叫的第一操作;响应所述第一操作;在响应所述第一操作之后,接收来自第二联系人的第二呼叫,所述第二联系人属于第二分组;根据所述第二分组与所述第一分组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操作确定第二方式;并以所述第二方式提示所述第二呼叫。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指令还用于使得所述终端执行以下步骤:当所述第二分组的优先级不高于所述第一分组的优先级,且所述第一操作为挂断时,确定所述第二方式的等级低于第三方式的等级。当所述第二分组的优先级不高于所述第一分组的优先级,且所述第一操作为接听时,确定所述第二方式与所述第三方式相同。其中,所述第三方式为所述第二分组的预设提示方式。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指令还用于使得所述终端执行以下步骤:当所述第二分组与所述第一分组相同且所述第一操作为挂断操作时,确定所述第二方式的等级低于所述第一方式的等级。当所述第二分组与所述第一分组相同且所述第一操作为接听操作时,确定所述第二方式与所述第一方式相同或者确定所述第二方式的等级高于所述第一方式的等级。其中,所述第一方式为所述第一分组对应的预设提示方式。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指令还用于使得所述终端执行以下步骤:当第二场景和第一场景相同时,和/或当所述通信接口接收所述第二呼叫与所述第一呼叫的时间间隔小于预设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二分组与所述第一分组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操作确定第二方式。其中,所述第二场景为所述终端在通过所述通信接口接收所述第二呼叫时所处的场景,所述第一场景为所述终端在通过所述通信接口接收所述第一呼叫时所处的场景。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第二场景和所述第一场景相同包括:从接收所述第一呼叫到接收所述第二呼叫,所述终端所处的场景没有发生变化。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挂断操作包括以下方式:拒接挂断、以回复短消息的方式挂断或者以设定回复提醒的方式挂断。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指令还用于使得所述终端执行以下步骤:当所述第一操作为挂断操作时,如果所述输入设备在所述第二呼叫超时前未获取到用户对所述第二呼叫的第二操作,则采用与所述第一操作同样的方式挂断所述第二呼叫。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第一操作还包括第三操作,所述第三操作用于表示所述第一操作对来自所述第一分组和所述第二分组的呼叫的提示方式产生影响。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指令还用于使得所述终端执行以下步骤:接收呼叫时,显示呼叫提示界面,所述呼叫提示界面包含接听图标、挂断图标和群组图标;其中,所述群组图标为用于表示联系人所在分组的图标;则所述第三操作包括将接听图标或挂断图标拖动到所述群组图标的位置的拖动操作;或者,将所述群组图标拖动到所述接听或挂断图标的位置的拖动操作。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第一分组为家人或朋友或紧急联系人或同事;所述第二分组为家人或朋友或紧急联系人或同事。其中,所述第一分组和第二分组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终端为手机。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图形用户界面,所述图形用户界面存储在终端中,所述终端包括触摸屏、存储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所述图形用户界面包括:当接收呼叫时,响应于所述呼叫在所述触摸屏上显示的第一GUI,所述第一GUI包括所述呼叫对应的联系人信息、接听图标、挂断图标和群组图标,其中,所述群组图标用于表示所述联系人所在分组。响应于针对所述图标的操作,在所述触摸屏上显示第二GUI。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响应于针对所述图标的操作,在所述触摸屏上显示第二GUI,包括:响应于将所述接听图标拖动到所述群组图标的操作或者将所述群组图标拖动到所述接听图标的操作,在所述触摸屏上显示第二GUI,所述第二GUI 包括所述联系人信息和挂断图标。
可选的,所述第二GUI还包括:免提图标、静音图标、拨号键盘图标。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响应于针对所述图标的操作,在所述触摸屏上显示第二GUI,包括:响应于将所述挂断图标拖动到所述群组图标的操作或者将所述群组图标拖动到所述挂断图标的操作,在所述触摸屏上显示第二GUI,所述第二GUI 包括所述呼叫已被挂断的提示信息。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挂断图标包括以下图标中的一种或多种:拒接挂断图标、短信回复图标以及设定回复提醒图标。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指令在终端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终端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呼叫处理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终端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终端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呼叫处理方法。
其中,上述第二方面至第六方面的具体实现及效果可参照前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呼叫处理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当所述终端接收来自第一联系人的第一呼叫时,所述终端以第一方式提示所述第一呼叫。所述终端获取用户对所述第一呼叫的第一操作并响应所述第一操作。在响应所述第一操作后,当所述终端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联系人的第二呼叫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操作确定第二方式并以所述第二方式提示所述第二呼叫。
本申请实施例第七方面提供的方法,用户对同一联系人的上一次呼叫的操作会影响终端对该联系人的下一次呼叫的提示方式,提供了一种智能化的提示方式。这样,对于来自同一联系人的重复呼叫,当用户对上一次呼叫的操作为挂断时,终端对莱西该联系人的下一次呼叫的提示方式的等级会降低以减小对用户的打扰。
在第七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操作,确定第二方式,包括:当所述第一操作为挂断操作时,所述终端确定的所述第二方式的等级低于所述第一方式。当所述第二操作为接听操作时,所述终端确定的所述第二方式与第一方式相同或者所述第二方式的等级高于所述第一方式的等级。
在第七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操作确定第二方式,包括:当第二场景与所述第一场景相同时,和/或当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第二呼叫和所述第一呼叫的时间间隔小于预设阈值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操作,以第二方式提示所述第二呼叫。其中,所述第二场景为终端在接收所述第二呼叫时所在的场景,所述第一场景为终端在接收所述第一呼叫时所在的场景。
在第七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挂断操作包括以下方式:拒接挂断、回复短消息挂断以及设置回复提醒挂断。
在第七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中,当所述第一操作为挂断操作时,如果终端在所述第二呼叫超时前未获取到用户对所述第二呼叫的第二操作,则所述终端采用与所述第一操作同样的方式挂断所述第二呼叫。
在第七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中,当所述第一操作为挂断操作时,如果所述终端未检测到用户对所述第一呼叫的第一操作,则当所述终端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联系人的第二呼叫时,所述终端以第三方式提示所述第二呼叫,所述第三方式的等级高于所述第一方式。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呼叫处理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终端接收来自联系人的呼叫。所述终端确定当前所在场景以及根据所述呼叫确定所述联系人所在的分组。所述终端根据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提示方式并以确定的所述提示方式提示所述呼叫。其中,所述预设对应关系为所述终端当前所在场景、所述联系人所在的分组以及提示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第八方面提供的上述方法,终端在接收到来自联系人的呼叫时,根据终端当前所在场景,联系人所在分组来确定要采用的提示方式,能够实现在不同场景和/或对于联系人所在的分组采用不同的提示方式,同样提供了一种智能化的呼叫提示方式。
在第八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终端确定当前所在场景,包括:所述终端确定自身当前所在位置。当所述位置为第一位置时,所述终端确定当前所在场景为第一场景。当所述位置为第二位置时,所述终端确定当前所在场景为第二场景。
在第八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终端根据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提示方式,包括:当所述终端当前所在场景为第一场景,所述联系人当前所在分组为第一分组时,所述终端以第一方式提示所述呼叫。当所述终端当前所在场景为第二场景,所述联系人当前所在分组为第一分组时,所述终端以第二方式提示所述呼叫。当所述终端当前所在场景为第一场景,所述联系人当前所在分组为第二分组时,所述终端以第三方式提示所述呼叫。
附图说明
图1A为终端的一种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1B为终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呼叫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终端确定当前所在场景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联系人应用的界面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一种设置不同场景下不同分组的呼叫提示方式的界面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呼叫提示界面示意图;
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呼叫处理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又一种呼叫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再一种呼叫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呼叫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呼叫提示界面的界面示意图;
图9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在图9A所示呼叫提示界面进行单号码操作的示意图;
图9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图9A所示呼叫提示界面进行群组操作的示意图;
图9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响应用户在图9A所示呼叫提示界面进行群组操作的一种界面示意图;
图9E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响应用户在图9A所示呼叫提示界面进行群组操作的另一种界面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又一种呼叫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呼叫处理方法,可应用于手机、可穿戴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车载终端等任何具有呼叫处理功能的终端,当然,在以下实施例中,对该终端的具体形式不作任何限制。
以所述终端为手机为例,如图1A所示,该终端100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110、存储器120、输入单元130、一个或多个传感器140、处理器150、电源160、显示单元170、音频电路18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A 中示出的手机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分别对终端100的各功能组件进行介绍:
其中,RF电路110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150处理;另外,将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110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1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所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ofmobile communication, 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short messaging service,SMS)等。
存储器1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该处理器15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终端10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等,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100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图像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1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输入单元130可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终端100 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输入单元130可包括触摸屏13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132。触摸屏131,也称为触控面板,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摸屏 131上或在触摸屏131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摸屏13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150,并能接收处理器15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摸屏131。除了触摸屏131,输入单元13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13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1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电源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传感器140包括用于进行生物特征识别的传感器,如指纹识别传感器、人脸识别传感器以及虹膜识别传感器等。以指纹识别传感器为例,指纹识别传感器能够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并将采集的指纹信息上报给处理器150,处理器150根据该指纹信息对用户进行身份识别。
传感器140还包括重力传感器(gravity sensor),可以检测手机在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
终端100还可以包括其它传感器,比如光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光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131的亮度;接近光传感器可以检测是否有物体靠近或接触手机,可在终端100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131和/或背光。终端100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显示单元17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终端100 的各种菜单。显示单元170可包括显示面板171,可选的,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 (Liquid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71。进一步的,触摸屏131可覆盖显示面板171,当触摸屏13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15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15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17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1A中,触摸屏131与显示面板17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终端100的输入和输入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摸屏131与显示面板171集成而实现终端100的输入和输出功能。
音频电路180、扬声器181、麦克风182可提供用户与终端100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18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181,由扬声器18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麦克风18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18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至RF电路 11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手机,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120以便进一步处理。
处理器150是终端1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数据,执行终端1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15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可选的,处理器 15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50中。
终端100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60(比如电池),可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5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尽管未示出,终端100还可以包括天线、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 模块、近距离无线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模块、蓝牙模块、扬声器、加速计、陀螺仪等。
上述图1A为手机的硬件结构,除此之外,终端100还包括搭建在图1A所示硬件结构上的软件程序。参考图1B,终端100的整个系统包括硬件层、设备驱动层、系统层以及应用层。其中硬件层包括图1A所示的各个硬件结构,所述设备驱动层包含用于驱动硬件层所示的各个硬件结构的驱动程序(或者称为驱动模块)。例如:手机包含显示屏、指纹传感器、按键等硬件结构,这些硬件结构属于硬件层;相应的所述设备驱动层包含与硬件层所包含的各个硬件结构对应的驱动模块,如显示屏驱动模块、指纹传感器驱动模块等。所述系统层能够对来自设备驱动层或者应用层的触发事件进行分析并定义了处理各种业务的业务逻辑。所述应用层包含手机上安装的各个应用程序,如联系人应用、日历应用、设置应用、QQ应用、微信应用等。用户可操作应用层的各个应用程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都可应用在如图1A和图1B所示的手机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通过系统层以及应用层定义的相关业务逻辑(系统层定义的业务逻辑以软件程序的形式存在)实现。例如,当有来电呼入时,手机的RF电路等硬件结构检测到该呼叫后,可以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软件程序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实施例一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呼叫处理方法,该方法可由如图1A或图1B所示的终端实现。如图2A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01、终端接收来自联系人的呼叫。
其中,所述呼叫中携带联系人标识,如主叫的电话号码等,该联系人标识用于标识所述联系人。该呼叫中还可能携带主叫号码的归属地等其他信息。
202、终端确定当前所在场景以及根据所述呼叫确定所述联系人所在的分组。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指的所述联系人为主叫用户,下文所述的用户为使用所述终端的被叫用户。
可选的,终端确定自身当前所在位置;然后终端根据当前所在位置,或者根据当前所在位置以及其它条件,确定终端当前所在的场景。
示例性的,所述场景包括会议场景、工作场景、户外场景、生活场景以及睡觉场景等。实际应用中,用户可预先在百度地图等地图类应用上标记公司、家、健身房等常用地点的位置。那么,参考图2B,终端确定当前所在场景的过程可以包括:
2021、终端通过定位技术确定终端当前的位置。
如果当前位置是公司所在位置,则通过下述步骤2022进一步确定当前所在场景为会议场景还是工作场景。如果当前位置是家所在位置,则通过下述步骤2023进一步确定当前场景为生活场景或睡眠场景。如果当前位置既不是公司所在位置,也不是家所在位置,也不是用户设定的健身房等其他位置,则可以确定当前所在场景为户外场景。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定位技术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 定位、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定位等各种定位技术,在此不再一一举例,各种定位技术的具体实现可参考现有技术。
2022、终端根据日程信息、短消息、邮件信息、备忘录信息等中是否记录有会议相关的内容,如会议的召开时间等信息确定当前所在场景为会议场景或工作场景。
具体的,如果上述任意消息中包含有与会议相关的内容,则确定当前所在场景为会议场景2022a。如果不包含与会议相关的内容,则确定当前所在场景为工作场景 2022b。
2023、终端确定当前时间是否为用户设定的特定时间段或者根据大数据统计分析得到的特定时间段。
可选的,终端支持睡眠模式且用户能够设定睡眠模式所对应的时间段。或者,终端记录用户的操作习惯并根据用户的操作习惯进行大数据分析,例如用户通常在某个时间段内不对终端进行任何操作,则认为该时间段为睡眠时间段。或者,终端接收云端服务器发送的大数据分析结果,该大数据分析结果中携带有特定时间段,则终端将该特定时间段设定为睡眠时间段。如果当前时间位于睡眠时间段内,则终端确定当前所在场景为睡眠场景2023a。否则,终端确定当前所在场景为生活场景2023b。
可选的,目前有的终端的联系人应用中增加了对联系人分组的功能。因此,用户可预先对终端中存储的各个联系人进行分组。示例性的,用户可将已存储的联系人分为家人、好友、同事、紧急联系人、主管、中介等分组。参考图3中(1),终端的联系人界面301中显示有终端中已保存的多个联系人。当用户点击联系人界面301显示的“我的群组”3011时,终端显示如图3中(2)所示的界面302。该界面302中显示有用户已建立的所有联系人分组以及分组中的各个联系人。当然,用户对联系人的分组不限于界面302所示的分组,用户还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新的分组。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用户未对某个或某些联系人分组,或者对于陌生呼叫,终端可以自动将这些未分组的联系人或陌生呼叫的联系人划分到未知分组这一分组。
可选的,如果用户未对各个联系人设置分组,终端可提取用户与各个联系人使用其他应用通信中的内容并对提取的内容分析后得到各个联系人所在的分组。例如:目前很多社交类应用会和用户的电话号码绑定在一起,因此位于联系人应用中的各个联系人一般也同时为用户在其他社交类应用上的好友。这样,终端可提取用户在社交类应用上对各个联系人的备注并进行智能化分析得到联系人所在的分组。或者,在其他实现方式中,终端还可提取用户与各个联系人在社交类应用上的聊天内容并进行智能化分析得到联系人所在的分组。
可选的,终端在接收到呼叫时,自动发出语音提示,提示联系人通过按键或语音输入的方式等输入特定信息,终端根据该特定信息得到联系人与用户的关系,如为同事或者家人等。例如:当联系人按下按键1时,表示联系人为同事,当联系人按下按键2时,表示联系人为家人等。
如图2A所示,在步骤202之后,该方法还包括步骤203。
203、终端根据预设对应关系以预设方式提示所述呼叫。其中,所述预设对应关系为所述终端当前所在场景、所述联系人所在的分组以及呼叫提示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对于每个呼叫,终端确定终端当前所在场景以及联系人所在的分组,并按照该场景下该分组对应的呼叫提示方式提醒用户有呼叫。其中,同一场景下不同分组的联系人可能有不同的呼叫提示方式。同一分组的联系人在不同场景下可能有不同的呼叫提示方式。因此,当所述终端当前所在场景为第一场景,所述联系人当前所在分组为第一分组时,所述终端以第一方式提醒用户。当所述终端当前所在场景为第二场景,所述联系人当前所在分组为第一分组时,所述终端以第二方式提醒用户。当所述终端当前所在场景为第一场景,所述联系人当前所在分组为第二分组时,所述终端以第三方式提醒用户。其中,第一方式、第二方式和第三方式中的任意两种方式可以相同或不同。
示例性的,所述预设对应关系的一种实现如下表表一所示。
表一
Figure GPA0000269849640000131
结合表一可见,对于属于“主管”这一分组的联系人,在工作场景下其呼叫提示方式为响铃,而在生活这一场景下其呼叫提示方式为振动。因此,同一分组的联系人在不同场景下其呼叫提示方式可以不同。此外,在会议场景下,对于属于“主管”这一分组的联系人其呼叫提示方式为响铃,对于属于“好友”这一分组的联系人其呼叫提示方式则为振动。因此,不同分组的联系人在同一场景下其呼叫提示方式可以不同。
可选的,如表一所示,对于每个场景分别设置与场景对应的默认提示方式。这样,如果用户在某一场景下未对某类联系人设置专门的呼叫提示方式,则以该场景下的默认提示方式进行呼叫提示。或者,当来电的联系人未被设置分组或者处于未知分组时,可以采用默认的呼叫提示方式进行呼叫提示。示例性的,如表一所示,工作场景下的默认提示方式为振动,用户未对“同事”和“家人”分组的联系人设置在工作场景下的呼叫提示方式,则对于上述分组的联系人在工作场景下均默认采用振动的方式提醒用户有呼叫。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可作为终端的一种新功能。当终端开启了该新功能后终端可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该新功能并不与终端现有的设置呼叫提示方式的功能矛盾。具体的,如果用户未开启该新功能,则当有呼叫时,终端按照现有方式提醒用户有呼叫,也即对所有用户都应用统一的呼叫提示方式。如果用户开启了该新功能,则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
示例性的,参考图4,界面(1)为终端的“设置”这一应用的界面,该界面显示有“声音”这一设置选项401。响应于用户点击该选项的操作,终端加载界面(2),显示有“通用”4021和“场景与提示方式”4022两种设置功能。如果用户在“通用” 4021这一功能下设定了某种呼叫提示方式,则表示针对所有呼叫都采用该呼叫提示方式。如果用户开启了“场景与提示方式”4022这一功能,则按照不同场景对不同分组的联系人采用相应的呼叫提示方式,此时用户在“通用”功能下设定的呼叫提示方式无效。响应于用户对“场景与提示方式”这一选项的点击操作,终端显示界面(3),用户可在该界面分别设置不同场景下不同分组的联系人对应的呼叫提示方式。例如:如操作403所示,用户在会议场景下为“家人”设定呼叫提示方式。响应于操作403,终端显示界面(4),可见,用户为这类联系人设定的呼叫提示方式为响铃,且铃声为歌曲“光辉岁月”。
通过上述方法,当有呼叫时,终端能够自动确定终端当前所在的场景以及呼叫者所在的分组,进而根据终端当前所在场景以及呼叫者所在分组,适应性的采用与之对应的提示方式提醒用户有呼叫。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智能化的提供呼叫提示方式,以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对不同呼叫提示方式的不同需求。
实施例二
该实施例二和下述实施例三中,按照对用户的“提示程度”的高低将各种提示方式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提示程度越高,其对应的等级也越高。例如:响铃+振动、响铃、振动、静音这几种提示方式的提示程度依次降低,因此,其等级也依次降低。与提示程度对应的是打扰程度,某种提示方式对用户的提示程度越低,对用户的打扰程度相对也较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呼叫处理方法,如图6A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01、当终端接收来自第一联系人的第一呼叫时,所述终端以第一方式提示所述第一呼叫。
其中,所述第一呼叫中携带第一联系人标识,用于标识第一联系人。其中,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式可以根据实施例一中的方法确定得到,例如:参考表1所示的对应关系确定的提示方式。所述第一方式也可以是按照现有技术的提示方法确定得到,例如:终端对所有呼叫的提示方式都默认采用同一提示方式。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方式可能为以下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响铃+振动、响铃、振动、静音。所述第一方式还可能为其他用于提醒用户有呼叫的提示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所述第一方式的具体实现形式。
602、所述终端获取用户对所述第一呼叫的第一操作并响应所述第一操作。
其中,所述第一操作包括接听操作或挂断操作。
参考图5,终端在接收到呼叫(图5中以该呼叫来自联系人A为例)时,显示呼叫提示界面(1)。该界面(1)显示有终端提供给用户的以下操作的图标:接听501、拒接502、回复短消息503以及设定回复提醒504。其中,拒接502是指用户主动挂断当前呼叫。回复短消息503是指用户挂断当前呼叫的同时向主叫终端回复短消息。设定回复提醒504是指用户主动挂断当前呼叫的同时设定用于回复此次呼叫的时间,终端在到达该时间时提醒用户回复该呼叫。例如:用户设定闹铃,提醒用户在设定的时间进行回电处理。为了清楚的说明“设定回复提醒”这一功能,仍然参考图5 ,当用户在界面(1)上点击设定回复提醒的图标504时,响应于该操作,终端直接显示闹钟编辑界面(2)。用户可在该界面(2)上直接选择“十分钟”、“半小时”或“1 小时”作为提醒时间,还可以自定义设置其他提醒时间。该闹钟对应的默认标签(也即提醒事项)为“回复用户A的呼叫”。这样,当到达用户设定的提醒时间后,终端会自动闹钟提醒用户回复来自用户A的呼叫。
上述拒接502、回复短消息503以及设定回复提醒504这三种操作均为用户主动挂断的挂断操作。
603、当终端接收来自第一联系人的第二呼叫时,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操作,以第二方式提示所述第二呼叫。
其中,所述第二呼叫中同样携带有第一联系人标识,用于标识第一联系人。也即终端又收到同一联系人的呼叫。则终端收到该第二呼叫后,如果用户对第一呼叫的第一操作为接听,则该第二方式仍与第一方式相同,如果用户对第一呼叫的第一操作为挂断,则该第二方式的等级低于第一方式。
实际应用中,终端在收到第一呼叫后,收到的第二呼叫可能来自同一联系人,也可能来自其他联系人。因此,根据第一呼叫的第一联系人和第二呼叫的第二联系人是否相同以及用户对第一呼叫的操作,终端采用相应的第二方式提醒用户,其具体可参考表二。
表二
Figure GPA0000269849640000151
参考表二,其中第一方式为第一联系人对应的预设提示方式(或者称为默认提示方式),第三方式为第二联系人对应的默认提示方式。该第一方式和第三方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参考表二,当第二联系人和第一联系人不同时,表示第二呼叫和第一呼叫的呼叫者不是同一联系人,则无论终端对第一呼叫的操作为接听操作还是挂断操作,则终端仍采用第三方式提示所述第二呼叫。
仍然参考表二,当第二联系人与第一联系人相同时,表示第二呼叫和第一呼叫的呼叫者为同一呼叫者,则终端根据用户对所述第一呼叫的第一操作,当该第一操作为接听操作时,仍然采用第一方式提示第二呼叫。
仍然参考表二,当第二联系人与第一联系人相同时,当用户对所述第一呼叫的第一操作为挂断操作时,则终端采用比第一方式的等级更低的方式提示第二呼叫以降低第二呼叫对用户的打扰。当然,如果第一方式已经是等级最低的提示方式,则终端仍然采用第一方式提示第二呼叫。
需要说明的是,在终端采用比第一方式的等级更低的第二方式提示第二呼叫的情况下,如果用户对该第二呼叫的操作为接听,则之后当再次收到该联系人的第三呼叫时,可以由该等级更低的第二方式恢复为第一方式。如果用户对该第二呼叫的响应仍然为挂断,则当再次收到该联系人的第三呼叫时,采用比第二方式等级更低的方式提示第三呼叫。
示例性的,假设终端对所有呼叫的默认提示方式为响铃,则结合实际场景,应用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方法后,参考图6B,终端对呼叫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610、终端接收到来自联系人A的第一次呼叫时,采用响铃的方式提醒用户有呼叫。
620、终端获取用户对该第一次呼叫的操作并响应该操作。
如果用户对该第一次呼叫的操作为接听,则当终端接收到来自联系人A的第二次呼叫时,终端执行下述步骤630。如果用户对该第一次呼叫的操作为挂断,则当终端接收到来自联系人A的第二次呼叫时,终端执行下述步骤640至670。
630、终端对来自联系人A的第二次呼叫的呼叫提示方式仍为响铃。
之后,用户对该第二次呼叫的操作仍可影响终端对来自该联系人A的第三次呼叫的提示方式。可重复步骤610至650。
640、终端对来自联系人A的第二次呼叫的呼叫提示方式由响铃改为振动以降低对用户的打扰。
在本步骤中,由于终端对联系人A的上一次操作为挂断,则终端对同一联系人的第二次呼叫的处理为采用了一种等级更低的提示方式。至于用户如何响应该第二次呼叫,仍由用户决定。终端执行下述步骤650以进一步获取用户的操作。
650、终端获取用户对该第二次呼叫的操作并响应该操作。
如果用户对该第二次呼叫的操作为接听,则终端在接收到来自该用户A的第三次呼叫时,执行下述步骤660。如果用户对该第二次呼叫的操作仍为挂断,则在接收到来自该用户A的第三次呼叫时,执行下述步骤670。
660、终端对来自联系人A的第三次呼叫的提示方式由振动恢复为响铃。
本步骤中,终端的提示方式由振动恢复为默认的提示方式-响铃。
可选的,在其他实现方式中,终端对来自联系人A的第三次呼叫的提示方式仍保持为振动。
670、终端对来自联系人A的第三次呼叫的提示方式由振动进一步调整为静音以进一步降低对用户的打扰。
之后,如果终端对该第三次呼叫的响应仍然为拒绝,则对于联系人A的第四次呼叫,由于静音已经是等级最低的提示方式,因此,终端的提示方式仍然为静音。当然,如果终端对该第三次呼叫的响应为接听,则对于联系人A的第四次呼叫,则由静音恢复为响铃这一默认提示方式。
现有技术中,终端对所有呼叫的提示方式均相同。如果终端的默认提示方式为响铃,则对于来自同一联系人的多次重复呼叫,即使用户多次对其操作均为拒接(表明用户不想应答或不方便来自该联系人的呼叫),但终端仍然一直以响铃的方式提醒用户有呼叫。这种方式对用户的打扰较大。当然,用户可以将该联系人加到黑名单,这样对于来自该联系人的所有呼叫,被叫终端均直接自动挂断。但这种方式将造成当用户在某次想要应答该联系人的呼叫时却无法直接应答,需要再次将该联系人从黑名单中删除,这种方式较为麻烦。
而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二所述的方法后,对于来自同一联系人的重复呼叫,如果用户对上一次呼叫的操作为拒绝,则对下一次呼叫,终端采用等级更低的提示方式提醒用户以降低对用户的打扰,用户如何处理该下一次呼叫则仍由用户决定。因此,能够在减小对用户打扰的情况下同时保留用户如何响应呼叫的选择。
考虑到由于终端没在用户身边等原因用户可能并未响应第一呼叫,进而导致终端对该第一呼叫超时,终端自动挂断。这种情况下,当再接收到来自该联系人的第二呼叫时,终端的提示方式继续保持不变或者采用更高等级的方式提示该第二呼叫。示例性的,终端接收到来自联系人A的第一次呼叫时,终端以振动的方式提醒用户有呼叫。如果由于用户没有及时响应该呼叫导致此次呼叫超时自动挂断,则当终端接收到来自联系人A的第二次呼叫时,终端仍然以振动或以响铃的方式提示该第二次呼叫,而不是采用比振动更低等级的方式(如静音)提示该第二次呼叫。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二图6A、图6B提供的上述各方法中,对于来自某一个联系人的重复呼叫,终端能够根据用户对上一次呼叫的操作及时调整下一次呼叫的呼叫提示方式。
实际应用中,用户对呼叫进行哪种操作还与其当前所在场景有关。例如:当用户处于会议场景时,对于用户A的呼叫,其操作为挂断。但当用户处于生活场景时,同样是对于用户A的呼叫,其操作则可能为接听。因此,考虑到场景对用户的操作的影响,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在接收到第二呼叫后,在选择第二方式提示该第二呼叫时,还将场景这一因素考虑在内。因此,参考图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呼叫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01、当终端接收来自第一联系人的第一呼叫时,终端确定当前所在的第一场景。
其中,所述第一呼叫中携带第一联系人标识,用于标识第一联系人。
该步骤的具体实现可参考前述步骤202中终端确定当前所在场景的具体实现,此处不再赘述。
702、终端采用第一方式提示所述第一呼叫。
可选的,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方式可参考现有技术确定,也即无论终端当前处于哪种场景,终端均采用同样的默认提示方式提醒用户有呼叫。因此该第一方式为终端的默认提示方式。可选的,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方式可由本申请实施例一所述的方法确定,例如:不同场景下分别对应设置有相应的提示方式,则该第一方式为与第一场景对应的提示方式。
703、终端获取用户对所述第一呼叫的第一操作并响应所述第一操作。
该步骤的具体实现可参考前述步骤602,此处不再赘述。
704、当终端接收到来自第一联系人的第二呼叫时,终端确定终端当前所在的第二场景。
该步骤的具体实现可参考前述步骤202中终端确定当前所在场景的具体实现,此处不再赘述。
如果该第二场景和上述第一场景相同,且在所述第一场景和第二场景之间,终端没有经历过其他场景,则表示用户并未改变其所在的场景,由此用户对所述第一呼叫的操作会影响终端对第二呼叫的提示方式,也即终端执行下述步骤7051。如果该第二场景和上述第一场景不同,表示终端当前所在场景已发生变更,则终端对第二呼叫的提示方式与用户在第一场景下对第一呼叫的操作无关,终端执行下述步骤7052。如果该第二场景和上述第一场景相同,但是在所述第一场景和第二场景之间,终端经历过其他场景,此时,终端可以执行下述步骤7051,或者,终端也可以不参考第一操作,执行以第一方式提示用户。
7051、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操作,以第二方式提示所述第二呼叫。
该步骤的具体实现可参考前述步骤603,此处不再赘述。
7052、终端采用第四方式提示所述第二呼叫。
可选的,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第四方式与第一方式相同,均为终端设定的默认提示方式,与终端当前所在场景无关。可选的,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分别设置了不同场景下的提示方式,则该第四方式为与第二场景对应的提示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图7所示的方法,示例性的,用户当前处于会议场景,收到来自联系人A的第一次呼叫,终端对该呼叫的提示方式为响铃,用户对该呼叫的操作为拒接挂断。半小时后,如果会议结束,用户处于生活场景,此时又收到来自联系人A 的第二次呼叫,则终端对该呼叫的提示方式仍为响铃。如果会议未结束,用户仍处于会议场景,则终端对该第二次呼叫的提示方式由响铃改为振动。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7所示方法中,对于来自同一联系人的重复呼叫,如果当前所在场景发生改变,则用户对上一次呼叫的操作不会影响终端对下次呼叫的提示方式。如果当前所在场景未发生改变,则用户对上一次呼叫的操作会影响终端对下次呼叫的提示方式。
在其他实现方式中,将第一呼叫和第二呼叫之间的时间间隔考虑在内,只有在终端接收第一呼叫和接收第二呼叫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预设阈值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图6A、图6B所示方法才生效,也即第一操作才会影响终端对第二呼叫的提示方式。
在其他实现方式中,既考虑终端当前所在的场景,又考虑第一呼叫和第二呼叫之间的时间间隔,只有在终端接收第一呼叫和第二呼叫时的场景未发生变化且终端接收第一呼叫和接收第二呼叫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预设阈值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图6A、图6B所示方法才生效,也即第一操作才会影响终端对第二呼叫的提示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二所述的各个方法中,终端根据用户对所述第一呼叫的操作仅仅改变对第二呼叫的提示方式,用户对第二呼叫的操作仍然由用户自由选择,也即用户可以选择接听、直接挂断、短信回复或设定回复提醒中的任意一种。
考虑到有些情况下,用户可能未及时响应第二呼叫。在这种场景下,可选的,当用户对第一呼叫的操作为挂断操作时,如果在该第二呼叫超时之前,终端未检测到用户对所述第二呼叫的操作,则在所述第二呼叫超时后,所述终端根据用户响应所述第一呼叫时的操作挂断所述第二呼叫。
示例性的,如果用户对所述第一呼叫的挂断方式为直接挂断,则在第二呼叫超时后,终端自动超时挂断该第二呼叫。如果用户对所述第一呼叫的挂断方式为回复短消息,则在第二呼叫超时后,终端自动超时挂断该第二呼叫并同样向主叫终端回复短消息。其中,在回复短消息时,所述短消息中的内容可根据当前所在场景适应性调整。例如:用户当前在会议场景,则所述短消息中内容可以为“我正在开会,稍后给您回复”。用户当前在工作场景,则所述短消息中内容可以为“我正在上班,稍后给您回复”。如果用户对所述第一呼叫的挂断方式为设定回复提醒,则在第二呼叫超时后,终端自动超时挂断该第二呼叫,可选的,终端还可向主叫终端回复短消息,该短消息用于通知联系人用户将在特定时间回复呼叫。该特定时间为用户设定回复提醒时设定的时间。
当然,如果用户对所述第一呼叫的操作为接听,则终端自动超时挂断该第二呼叫。如果用户也未响应第一呼叫导致第一呼叫超时挂断,则终端同样自动超时挂断该第二呼叫。
实施例三
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提供的呼叫处理方法针对的都是单一联系人。本申请的实施例三提供一种呼叫处理方法,在该方法中,用户对来自第一联系人的第一呼叫的操作会对该第一联系人所在分组的联系人的下一次呼叫产生影响,甚至会对其他分组的联系人的下一次呼叫产生影响。
参考图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呼叫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01、终端接收来自第一联系人的第一呼叫并以第一方式提示所述第一呼叫。
其中,所述第一呼叫中携带第一联系人标识,用于表示第一联系人,所述第一联系人属于第一分组。所述第一方式为第一分组对应的预设提示方式(也可称为默认提示方式)。第一方式的确定可参考实施例一提供的方法或参考现有技术。第一分组和下述第二分组的确定可参考实施例一提供的方法或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802、终端获取用户对所述第一呼叫的第一操作并响应所述第一操作。
其中,所述第一操作包括接听操作、挂断操作,如用户在图5所示呼叫提示界面的接听操作或挂断操作,该方式的具体实现可参考现有技术。所述第一操作还包括单号码操作和群组操作,如用户在图9A所示呼叫提示界面的单号码操作或群组操作,该方式的具体实现见后文详述。
在所述终端响应所述第一操作之后,终端又接收到来自第二联系人的第二呼叫,也即下述步骤803。
803、终端接收来自第二联系人的第二呼叫。
其中,所述第二联系人属于第二分组。
804、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分组与所述第一分组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操作确定第二方式并以第二方式提示所述第二呼叫。
可选的,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分别设定各个分组的优先级。例如:对于仅包括紧急联系人和普通联系人这两个分组而言,紧急联系人的优先级高于普通联系人。又如:对于家人、好友、同事这些分组而言,其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家人、好友、同事。可选的,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按照各个呼叫提示方式的提示程度分别设定各个呼叫提示方式的等级。则在步骤804的一种实现中,对于来自第二联系人的第二呼叫,终端根据第一分组和第二分组的优先级关系、用户对所述第一呼叫的具体的第一操作,采用相应的第二方式提示第二呼叫,具体参考表三:
表三
Figure GPA0000269849640000201
其中,表三中所述的第一方式为第一分组的预设提示方式(或称为默认提示方式),第三方式为第二分组的预设提示方式。可选的,第一分组和第二分组对应的默认提示方式不同,例如:第一分组对应的预设提示方式为所述第一方式,如响铃。第二分组对应的预设提示方式为所述第三方式,例如:振动。可选的,第一分组和第二分组对应的默认提示方式相同,例如:第一分组和第二分组对应的默认提示方式均为响铃。
参考表三,当所述第二分组的优先级不高于所述第一分组的优先级,且用户对所述第一呼叫的所述第一操作为挂断时,所述终端以第二方式提醒用户。其中,所述第二方式的等级低于所述第三方式的等级。
例如:对于来自联系人A的呼叫,联系人A所在的分组为家人,终端的呼叫提示方式为响铃。如果用户对该呼叫的第一操作为挂断,之后,当终端收到来自联系人B 的呼叫时,如果联系人B所在的分组为好友,好友这一分组对应的默认提示方式为响铃,由于好友这一分组的优先级低于家人这一分组的优先级,则终端将提示方式由响铃调整为振动。此处,振动这一提示方式的等级低于响铃这一提示方式的等级。
又如:对于来自联系人A的呼叫,联系人A所在的分组为家人,终端的呼叫提示方式为响铃。如果用户对该呼叫的第一操作为挂断,之后,当终端收到来自联系人B 的呼叫时,如果联系人B所在的分组也为家人,家人这一分组的默认提示方式为振动则终端将提示方式由响铃振动调整为静音振动。之后,用户对来自联系人B的呼叫的操作会接着影响终端对下一次呼叫的提示方式,其具体影响可仍重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当然,如果第三方式的等级已经是最低,则第二方式和第三方式的等级相同。
仍然参考表三,当所述第二分组的优先级不高于所述第一分组的优先级,且用户对所述第一呼叫的所述第一操作为接听时,所述终端以第二方式提醒用户。其中,所述第二方式与第三方式相同。
例如:对于来自联系人A的呼叫,联系人A所在的分组为家人,终端的呼叫提示方式为响铃。如果用户对该呼叫的第一操作为接听,之后,当终端收到来自联系人B 的呼叫时,如果联系人B所在的分组为好友,好友这一分组对应的默认提示方式为响铃,即使好友这一分组的优先级低于家人这一分组的优先级,则终端的提示方式仍为响铃。
又如:对于来自联系人A的呼叫,联系人A所在的分组为家人,终端的呼叫提示方式为响铃。如果用户对该呼叫的第一操作为接听,之后,当终端收到来自联系人B 的呼叫时,如果联系人B所在的分组也为家人,则终端对此次呼叫的提示方式仍为响铃。
仍然参考表三,当所述第二分组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分组的优先级,则无论用户对所述第一呼叫的所述第一操作为挂断还是接听,所述终端均以第二方式提醒用户。其中,所述第二方式与所述第三方式相同,也即终端不改变提示方式,仍采用该分组对应的默认提示方式。
例如:对于来自联系人A的呼叫,联系人A所在的分组为好友,终端的呼叫提示方式为响铃。如果用户对该呼叫的第一操作为挂断,之后,当终端收到来自联系人B 的呼叫时,如果联系人B所在的分组为家人,家人这一分组的默认提示方式也为响铃,由于家人这一分组的优先级高于好友这一分组的优先级,则终端的提示方式仍为响铃。也即终端仍保持原来的提示方式。
在步骤906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对于来自第二联系人的第二呼叫,终端根据第一分组和第二分组是否相同、用户对所述第一呼叫的具体的第一操作,采用相应的第二方式提醒用户,具体参考表四:
表四
Figure GPA0000269849640000211
Figure GPA0000269849640000221
同样,表四中所述的第一方式为第一分组的预设提示方式(或称为默认提示方式),第三方式为第二分组的预设提示方式。该第一分组和第二分组的预设提示方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参考表四,当第二分组与第一分组相同时,终端根据用户对所述第一呼叫的第一操作,当该第一操作为挂断操作时,终端以第二方式提示第二呼叫,该第二方式的等级低于第一方式。仍然参考表四,当第二分组与第一分组相同时,且用户对所述第一呼叫的第一操作为接听操作时,终端仍然以第一方式提示第二呼叫。
示例性的,对于来自联系人A的呼叫,联系人A所在的分组为家人,终端的呼叫提示方式为响铃。如果用户对该呼叫的第一操作为挂断,之后,当终端收到来自联系人B的呼叫时,如果联系人B所在的分组为家人,由于联系人B和联系人A属于同一分组,则终端的提示方式由响铃调整为振动,也即终端以较低等级的提示方式提醒用户。当然,如果用户对来自联系人A的呼叫的操作为接听,则终端对来自联系人B 的呼叫的提示方式仍然保持为响铃。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二分组与第一分组相同时,终端根据用户对所述第一呼叫的第一操作,当该第一操作为挂断操作时,终端以第二方式提示第二呼叫,且该第二方式的等级低于第一方式之后,如果用户对第二呼叫的第二操作仍然为挂断操作,则当终端收到第三呼叫时,终端采用第三方式提示第三呼叫,此处的第三方式的等级低于第二方式的等级。如果用户对第二呼叫的第二操作仍然为接听操作,则当终端收到第三呼叫时,终端的提示方式由第二方式恢复为第一方式。
例如:结合上述例子中,对于联系人A和联系人B属于同一分组,当终端对来自联系人B的呼叫的提示方式由响铃降低等级调整为振动后,如果用户对来自联系人B 的呼叫的操作为接听,则当终端再次收到来自“家人”这一分组的呼叫时,其提示方式仍然保持所述第二方式或者由第二方式恢复为第一方式。如果用户对来自联系人B 的呼叫的操作仍为挂断,则当终端再次收到来自家人这一分组的呼叫时,终端的提示方式由振动进一步调整为静音以进一步降低对用户的打扰。
仍然参考表四,有些情况下,当第二分组与第一分组相同时,终端根据用户对所述第一呼叫的第一操作,当该第一操作为接听操作时,终端以第二方式提示第二呼叫,该第二方式的等级高于第一方式。
例如:终端当前的模式为勿扰模式,在勿扰模式下,终端对所有呼叫的提示方式均采用较低等级的提示方式,如静音。在这种模式下,对于来自联系人A的呼叫,联系人A所在的分组为家人,终端的呼叫提示方式为静音。如果用户对该呼叫的操作为接听,之后,当终端收到来自联系人B的呼叫时,如果联系人B所在的分组也为家人,由于联系人B和联系人A属于同一分组,则终端的提示方式由静音调整为振动,也即终端提高来电提示方式的等级。
仍然参考表四,当第二分组与第一分组不同时,则无论用户对所述第一呼叫的操作为接听操作还是挂断操作,终端以第二方式提示第二呼叫,所述第二方式与第三方式相同,也即终端采用该第二分组对应的默认提示方式提示第二呼叫。
示例性的,终端对所有呼叫的提示方式均为响铃,则对于来自联系人A的呼叫,联系人A所在的分组为家人,终端的呼叫提示方式为响铃。当终端收到来自联系人B 的呼叫时,如果联系人B所在的分组为好友,则无论用户对来自联系人A的呼叫的第一操作为挂断还是接听,则终端的提示方式仍为响铃。
可选的,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将场景这一因素考虑在内。当用户对来自第一联系人的第一呼叫的第一操作时,终端还确定当前所在的第一场景。之后,当接收到来自第二联系人的第二呼叫时,终端确定当前所在的第二场景,在所述第二场景和所述第一场景相同的情况下,终端再根据所述第二联系人所在的第二分组与所述第一联系人所在的第一分组的关系、用户对所述第一呼叫的第一操作采用相应的第二方式提示第二呼叫。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第二场景和第一场景相同可以包括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终端从接收所述第一呼叫到接收所述第二呼叫一直处于同一场景。第二种、终端在接收第一呼叫和接收第二呼叫之间变换了场景,但最终又回到了第一场景。或者,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第二场景和第一场景相同只包括上述第一种情况。
例如:对于来自联系人A的呼叫,联系人A所在的分组为好友,终端的呼叫提示方式为响铃。如果用户对该呼叫的操作为挂断,且用户当前所在的第一场景为会议场景,之后,当终端收到来自联系人B的呼叫时,联系人B所在的分组仍然为好友,也即和联系人A为同一分组。此时,如果用户当前所在的第二场景仍为会议场景,则终端对该呼叫的提示方式由响铃调整为振动。但是,如果用户当前所在的第二场景不是会议场景,而是生活场景,则终端对该呼叫的提示方式仍然为响铃,也即不进行调整。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将接收第一呼叫和第二呼叫的时间间隔考虑在内。具体的,当终端接收第二呼叫和接收第一呼叫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预设阈值时,终端根据第二分组和第一分组的关系、用户对所述第一呼叫的操作采用相应的第二方式提示第二呼叫。
例如:所述预设阈值为45分钟。则当终端在8:00收到来自联系人A的呼叫,联系人A所在的分组为好友,好友这一分组的提示方式为响铃,则终端响铃。如果用户对该呼叫的操作为挂断,则当终端在8:30之前收到来自好友这一分组的其他联系人,如联系人B的呼叫时,此时,终端对该呼叫的提示方式才会由响铃调整为振动。但是,如果用户在8:45之后收到来自联系人B的呼叫时,则终端对该呼叫的提示方式仍然为响铃,不受用户对联系人A的挂断操作的影响。
在其他实现方式中,可以既考虑场景因素,同时还考虑第一呼叫和第二呼叫之间的时间间隔。例如:所述预设阈值仍为45分钟。则当终端在8:00收到来自联系人A 的呼叫,终端所在的场景为会议场景,联系人A所在的分组为好友,好友这一分组的提示方式为响铃,则终端响铃。如果用户对该呼叫的操作为挂断,则当终端在8:30之前收到来自好友这一分组的联系人B的呼叫,且终端当前所在的场景仍然为会议场景的条件下,终端对该呼叫的提示方式才会由响铃调整为振动。但是,如果用户在8:45 之后收到来自联系人B的呼叫或者终端在收到来自联系人B的呼叫时所在的场景已经由会议场景变化为生活场景时,则终端对该呼叫的提示方式仍然为响铃,也即不受用户对联系人A的挂断操作的影响。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将图5中(1)所示界面提供的接听、拒接、回复短消息以及设定回复提醒等操作视为单号码操作。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的单号码操作仅影响当前联系人的下一次呼叫的呼叫提示方式,其具体实现可参考实施例二提供的各个实现方法。除此之外,本申请实施例增加了群组操作,在群组操作下,用户对来自联系人A的呼叫的操作不仅仅会影响该联系人A的下次呼叫的呼叫提示方式,还会影响联系人A所在分组的其他联系人的下次呼叫的呼叫提示方式,甚至还会影响其他分组的联系人的下次呼叫的呼叫提示方式。
示例性的,当有呼叫时,终端显示如图9A所示的呼叫提示界面,该界面除了包含“接听”图标901、“拒接”图标902a、“回复短消息”图标902b以及“设定回复提醒”图标902c等终端提供给用户的单号码操作的图标外,还新增了群组操作的图标 903。其中,所述“拒接”902a、“回复短消息”902b以及“设定回复提醒”902c的图标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都可描述为“挂断”图标。
其中,当用户直接点击“接听”图标901时,表示用户对当前呼叫的操作为接听操作,且该接听操作为单号码操作。当用户直接点击“拒接”图标902a或直接点击“回复短消息”图标902b或者直接点击“设定回复提醒”图标902c时,表示用户对当前呼叫的操作为挂断操作,且该挂断操作为单号码操作。图9B示出了当呼叫对应联系人所在的分组为中介时,单号码操作为挂断操作的示意图。
当用户将“接听”图标901拖动至群组图标903所在位置(或者将群组图标903 拖动至“接听”图标901所在位置)时,表示用户对此次呼叫的操作为接听操作,且该接听操作为群组操作。当用户将挂断图标(上述三种图标中的任意一种)拖动至群组图标所在位置(或者将群组图标拖动至“挂断”图标所在位置)时,表示用户此次操作为挂断操作且该挂断操作为群组操作。用户的此次群组操作结合下一次呼叫的联系人所在的第二分组与此次联系人所在的第一分组的关系对下次呼叫的提示方式产生影响。图9C中(1)示出了当呼叫对应联系人所在的分组为中介时,将“拒接”图标拖动至“中介”这一群组图标的操作示意图,图9C中(2)示出了将“中介”这一群组图标拖动至“拒接”图标的操作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群组操作为本申请实施例新增的功能,因此,为了教导用户使用该功能,在终端首次接收呼叫时,以动画或手势的形式提示用户如何使用该群组操作的功能,其具体实现可参考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当用户接收到来自联系人A的来电时,终端确定该联系人A所在的分组为“家人”,则终端显示图9D中(1)所示的来电提示界面。该来电提示界面上显示有联系人A的姓名904、“接听”图标901、“拒接”图标902a、“回复短消息”图标902b以及“设定回复提醒”图标902c以及“家人”这一群组的图标805905,用于表示联系人A属于“家人”这一分组。当用户将“接听”图标901拖动至群组图标 905所在位置时,终端显示图9D中(2)所示的通话界面,该通话界面显示有联系人 A的姓名904、联系人A所在的分组图标905以及挂断图标902a,当用户点击该挂断图标901时,用户可挂断当前呼叫。可选的,该通话界面还可能显示有静音图标906、扬声器图标907、拨号键盘图标908等。参考图9E中(1)所示的提示界面,当用户将“拒接”图标902a拖动至群组图标905所在位置时,终端显示图9E中(2)所示的提示界面。该提示界面包含所述呼叫已被挂断的提示信息909。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从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UI)设计的角度考虑,当有呼叫时,终端显示的呼叫提示界面中不包含所述“群组”图标。当用户长按“短消息”或“提醒”或“拒绝”或“接听”的图标时,或者在其他触发条件下才会触发显示所述“群组”图标,进而用户可对该呼叫进行群组操作。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终端的呼叫提示界面上增加显示单号码操作和群组操作的图标,仍以挂断呼叫为例,当用户将“挂断”的图标滑向单号码操作的图标或者将单号码操作的图标滑向挂断的图标时,表示用户的此次挂断操作为单号码操作。当用户将“挂断”的图标滑向群组操作的图标或者将群组操作的图标滑向挂断的图标时,表示用户的此次挂断操作为群组操作。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终端上不同的按键分别表示单号码操作和群组操作。用户可先按压相应的按键以选定单号码操作或者群组操作,然后再选择具体的操作为接听、挂断、回复短消息或设定回复提醒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一些实现方式中提供的终端能够支持单号码操作和群组操作两种功能。这两种功能可以通过按键的形式、图标的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体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如图8所示的呼叫处理方法,可应用于上述既支持单号码操作又支持群组操作的终端,该终端接收到呼叫时,显示如图9A至图9E所示的呼叫提示界面。如图10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01、当终端接收来自第一联系人的第一呼叫时,所述终端以第一方式提示所述第一呼叫。
1002、所述终端获取用户对所述第一呼叫的第一操作并响应所述第一操作。
其中,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单号码操作或群组操作。具体的,终端记录用户的第一操作为单号码操作还是群组操作。可选的,终端设定操作类型参数,当用户的第一操作为单号码操作时,记录该操作类型参数的取值为第一取值。当用户的第一操作为群组操作时,记录该操作类型参数的取值为第二取值。
若所述第一操作为单号码操作,则终端执行下述步骤1003。若所述第一操作为群组操作,则终端执行下述步骤1004至1006。
1003、当终端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联系人的第二呼叫时,根据用户对所述第一呼叫的第一操作,所述终端以第二方式提示所述第二呼叫。
当用户对所述第一呼叫的操作为单号码操作时,终端对第二呼叫的处理可参考前述实施例中图6A、图6B、图7所示的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1004、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一联系人所在的第一分组。
本步骤中,终端对终端中存储的各个联系人进行分组,则当终端收到第一呼叫时,确定第一联系人所在的分组。
示例性的,将各个联系人分为家人、同事、好友等分组并设定各个分组的标识。家人这一分组的标识为Fa;同事这一分组的标识为C;好友这一分组的标识为Fr。终端记录第一联系人所属分组的分组标识。
示例性的,将终端中存储的联系人仅分为两组,包括紧急联系人和普通联系人。
1005、当所述终端接收来自第二联系人的第二呼叫时,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二联系人所在的第二分组。
其中,所述第二呼叫中携带所述第二联系人标识,用于标识第二联系人,该第二联系人可能和第一联系人相同也可能不同。
1006、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分组与所述第一分组的关系以及所述群组操作,以第二方式提示所述第二呼叫。
在该步骤的具体实现中,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分组和第一分组的关系以及所述群组操作具体为接听操作还是挂断操作,确定第二方式并以第二方式提示所述第二呼叫。该步骤的具体实现可参考前述步骤804,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所述的终端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终端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参考图11,本申请实施例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终端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终端1100包括显示模块1101、通信模块1102、处理模块1103、输入模块1104和存储模块1105。其中:所述显示模块1101用于显示存储在所述存储模块1105 中的应用程序的图形用户界面。所述通信模块1102,用于接收来自第一联系人的第一呼叫,所述第一联系人属于第一分组。所述处理模块1103,用于以第一方式提示所述通信模块1102接收的所述第一呼叫。所述输入模块1104,用于获取用户对所述第一呼叫的第一操作;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操作。所述通信模块1102,还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1103响应所述第一操作之后,接收来自第二联系人的第二呼叫,所述第二联系人属于第二分组。所述处理模块1103,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分组与所述第一分组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操作确定第二方式,并以所述第二方式提示所述第二呼叫。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1103,还用于当所述第二分组的优先级不高于所述第一分组的优先级,且所述第一操作为挂断时,确定所述第二方式的等级低于第三方式的等级;当所述第二分组的优先级不高于所述第一分组的优先级,且所述第一操作为接听时,确定所述第二方式与所述第三方式相同;其中,所述第三方式为所述第二分组预设的提示方式。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1103,还用于当所述第二分组与所述第一分组相同且所述第一操作为挂断操作时,确定所述第二方式的等级低于所述第一方式的等级;当所述第二分组与所述第一分组相同且所述第一操作为接听操作时,确定所述第二方式与所述第一方式相同或者确定所述第二方式的等级高于所述第一方式的等级;其中,所述第一方式为所述第一分组预设的提示方式。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1103,还用于当第二场景和第一场景相同时,和/或当所述通信模块1102接收所述第二呼叫与所述第一呼叫的时间间隔小于预设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二分组与所述第一分组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操作确定第二方式;其中,所述第二场景为所述终端在通过所述通信模块1102接收所述第二呼叫时所处的场景,所述第一场景为所述终端在通过所述通信模块1102接收所述第一呼叫时所处的场景。
可选的,所述第二场景和所述第一场景相同包括:从所述通信模块接收所述第一呼叫到所述通信模块1102接收所述第二呼叫,所述终端所处的场景没有发生变化。
可选的,所述挂断操作包括以下方式:拒接挂断、以回复短消息的方式挂断或者以设定回复提醒的方式挂断。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1103,还用于当所述第一操作为挂断操作时,如果在所述第二呼叫超时前未获取到用户对所述第二呼叫的第二操作,则采用与所述第一操作同样的方式挂断所述第二呼叫。
可选的,所述第一操作还包括第三操作,所述第三操作用于表示所述第一操作对来自所述第一分组和所述第二分组的呼叫的提示方式产生影响。
可选的,所述显示模块1101,还用于当所述通信模块1102接收呼叫时,显示呼叫提示界面,所述呼叫提示界面包含接听图标、挂断图标和群组图标;其中,所述群组图标为用于表示联系人所在分组的图标。相应的,所述第三操作,包括将接听图标或挂断图标拖动到所述群组图标的位置的拖动操作;或者,将所述群组图标拖动到所述接听或挂断图标的位置的拖动操作。
可选的,所述第一分组为家人或朋友或紧急联系人或同事;所述第二分组为家人或朋友或紧急联系人或同事。
可选的,所述终端为手机。
本实施例提供所述终端1100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图2A、图2B、图6A、图6B、图 7、图8、图10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具体的执行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各方法实施例。
图11所述终端1100中的显示模块1101可包含在终端100的显示单元170中实现,当该显示单元包含触摸屏时,具体可以为图1A中所述终端的触摸屏131。所述通信模块1102用于实现终端和其他终端或设备的通信,具体可以为终端100中的RF电路110。所述输入模块1104包含在终端100中的输入单元130,也即其既可包含在所述终端的触摸屏131中实现,还可能包含在终端中的其他输入设备132中实现,例如键盘或鼠标等。所述通信模块1102相当于终端100中的RF电路110,用于实现终端和其他终端或设备的通信。所述处理模块1103可包含在终端100中的处理器150中实现。所述存储模块可包含在终端100中的存储器120中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终端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终端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述的呼叫处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终端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终端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述的呼叫处理方法。
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以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是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 EEPROM)、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只读光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申请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1)

1.一种呼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来自第一联系人的第一呼叫,所述第一联系人属于第一分组;
所述终端以第一方式提示所述第一呼叫;
所述终端获取用户对所述第一呼叫的第一操作并响应所述第一操作;
所述终端响应所述第一操作之后,所述终端接收来自第二联系人的第二呼叫,所述第二联系人属于第二分组;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分组与所述第一分组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操作确定第二方式;
所述终端以所述第二方式提示所述第二呼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方式为所述第二分组的预设提示方式,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分组与所述第一分组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操作确定第二方式,包括:
当所述第二分组的优先级不高于所述第一分组的优先级,且所述第一操作为挂断时,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二方式的等级低于所述第三方式的等级;
当所述第二分组的优先级不高于所述第一分组的优先级,且所述第一操作为接听时,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二方式与所述第三方式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分组与所述第一分组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操作,确定第二方式,包括:
当所述第二分组与所述第一分组相同且所述第一操作为挂断操作时,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二方式的等级低于所述第一方式的等级,其中所述第一方式为所述终端为所述第一分组预设的提示方式;
当所述第二分组与所述第一分组相同且所述第一操作为接听操作时,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二方式与所述第一方式相同或者确定所述第二方式的等级高于所述第一方式的等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分组与所述第一分组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操作确定第二方式包括:
当第二场景和第一场景相同时,和/或当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第二呼叫与所述第一呼叫的时间间隔小于预设阈值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分组与所述第一分组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操作确定第二方式;
其中,所述第二场景为所述终端在接收所述第二呼叫时所处的场景,所述第一场景为所述终端在接收所述第一呼叫时所处的场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场景和所述第一场景相同包括:从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第一呼叫到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第二呼叫,所述终端所处的场景没有发生变化。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断操作包括以下方式:拒接挂断、以回复短消息的方式挂断或者以设定回复提醒的方式挂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操作为挂断操作时,如果终端在所述第二呼叫超时前未获取到用户对所述第二呼叫的第二操作,则所述终端采用与所述第一操作同样的方式挂断所述第二呼叫。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包括第三操作,所述第三操作用于表示所述第一操作对来自所述第一分组和所述第二分组的呼叫的提示方式产生影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接收呼叫时,所述终端显示呼叫提示界面,所述呼叫提示界面包括接听图标、挂断图标和群组图标;其中,所述群组图标用于表示联系人所在分组;
所述第三操作包括将接听或挂断的图标拖动到所述群组图标的位置的拖动操作;或者,将所述群组图标拖动到所述接听或挂断的图标的位置的拖动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组为家人或朋友或紧急联系人或同事;所述第二分组为家人或朋友或紧急联系人或同事;
所述终端为手机。
1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模块、通信模块、处理模块和存储模块;其中:
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存储在所述存储模块中的应用程序的图形用户界面;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一联系人的第一呼叫,所述第一联系人属于第一分组;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以第一方式提示所述通信模块接收的所述第一呼叫;
输入模块,用于获取用户对所述第一呼叫的第一操作;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操作;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响应所述第一操作之后,接收来自第二联系人的第二呼叫,所述第二联系人属于第二分组;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分组与所述第一分组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操作确定第二方式,并以所述第二方式提示所述第二呼叫。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二分组的优先级不高于所述第一分组的优先级,且所述第一操作为挂断时,确定所述第二方式的等级低于第三方式的等级;当所述第二分组的优先级不高于所述第一分组的优先级,且所述第一操作为接听时,确定所述第二方式与所述第三方式相同;
其中,所述第三方式为所述第二分组预设的提示方式。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二分组与所述第一分组相同且所述第一操作为挂断操作时,确定所述第二方式的等级低于所述第一方式的等级;当所述第二分组与所述第一分组相同且所述第一操作为接听操作时,确定所述第二方式与所述第一方式相同或者确定所述第二方式的等级高于所述第一方式的等级;
其中,所述第一方式为所述第一分组预设的提示方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当第二场景和第一场景相同时,和/或,当所述通信模块接收所述第二呼叫与所述第一呼叫的时间间隔小于预设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二分组与所述第一分组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操作确定第二方式;
其中,所述第二场景为所述终端在通过所述通信模块接收所述第二呼叫时所处的场景,所述第一场景为所述终端在通过所述通信模块接收所述第一呼叫时所处的场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场景和所述第一场景相同包括:从所述通信模块接收所述第一呼叫到所述通信模块接收所述第二呼叫,所述终端所处的场景没有发生变化。
16.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断操作包括以下方式:拒接挂断、以回复短消息的方式挂断或者以设定回复提醒的方式挂断。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一操作为挂断操作时,如果在所述第二呼叫超时前未获取到用户对所述第二呼叫的第二操作,则采用与所述第一操作同样的方式挂断所述第二呼叫。
18.根据权利要求11至15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还包括第三操作,所述第三操作用于表示所述第一操作对来自所述第一分组和所述第二分组的呼叫的提示方式产生影响。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还用于当所述通信模块接收呼叫时,显示呼叫提示界面,所述呼叫提示界面包含接听图标、挂断图标和群组图标;其中,所述群组图标为用于表示联系人所在分组的图标;
所述第三操作,包括将接听图标或挂断图标拖动到所述群组图标的位置的拖动操作;或者,将所述群组图标拖动到所述接听或挂断图标的位置的拖动操作。
20.根据权利要求11至15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组为家人或朋友或紧急联系人或同事;所述第二分组为家人或朋友或紧急联系人或同事;
所述终端为手机。
2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中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终端执行以下步骤:
接收来自第一联系人的第一呼叫并以第一方式提示所述第一呼叫,所述第一联系人属于第一分组;
获取用户对所述第一呼叫的第一操作;
响应所述第一操作;
在响应所述第一操作之后,接收来自第二联系人的第二呼叫,所述第二联系人属于第二分组;
根据所述第二分组与所述第一分组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操作确定第二方式;并以所述第二方式提示所述第二呼叫。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还用于使得所述终端执行以下步骤:
当所述第二分组的优先级不高于所述第一分组的优先级,且所述第一操作为挂断时,确定所述第二方式的等级低于第三方式的等级;
当所述第二分组的优先级不高于所述第一分组的优先级,且所述第一操作为接听时,确定所述第二方式与所述第三方式相同;
其中,所述第三方式为所述第二分组预设的提示方式。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还用于使得所述终端执行以下步骤:
当所述第二分组与所述第一分组相同且所述第一操作为挂断操作时,确定所述第二方式的等级低于所述第一方式的等级;
当所述第二分组与所述第一分组相同且所述第一操作为接听操作时,确定所述第二方式与所述第一方式相同或者确定所述第二方式的等级高于所述第一方式的等级;
其中,所述第一方式为所述第一分组对应的预设提示方式。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还用于使得所述终端执行以下步骤:
当第二场景和第一场景相同时,和/或当接收所述第二呼叫与所述第一呼叫的时间间隔小于预设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二分组与所述第一分组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操作确定第二方式;
其中,所述第二场景为所述终端在接收所述第二呼叫时所处的场景,所述第一场景为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第一呼叫时所处的场景。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场景和所述第一场景相同包括:从所述接收所述第一呼叫到所述接收所述第二呼叫,所述终端所处的场景没有发生变化。
26.根据权利要求22至25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断操作包括以下方式:拒接挂断、以回复短消息的方式挂断或者以设定回复提醒的方式挂断。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还用于使得所述终端执行以下步骤:
当所述第一操作为挂断操作时,如果在所述第二呼叫超时前未获取到用户对所述第二呼叫的第二操作,则采用与所述第一操作同样的方式挂断所述第二呼叫。
28.根据权利要求21至25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还包括第三操作,所述第三操作用于表示所述第一操作对来自所述第一分组和所述第二分组的呼叫的提示方式产生影响。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还用于使得所述终端执行以下步骤:
当接收呼叫时,显示呼叫提示界面,所述呼叫提示界面包含接听图标、挂断图标和群组图标;其中,所述群组图标为用于表示联系人所在分组的图标;
则所述第三操作包括将接听图标或挂断图标拖动到所述群组图标的位置的拖动操作;或者,将所述群组图标拖动到所述接听或挂断图标的位置的拖动操作。
30.根据权利要求21至25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组为家人或朋友或紧急联系人或同事;所述第二分组为家人或朋友或紧急联系人或同事;
所述终端为手机。
3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指令在终端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终端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呼叫处理方法。
CN201780085448.XA 2017-09-07 2017-09-07 呼叫处理方法及终端 Active CN1102496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7/100953 WO2019047127A1 (zh) 2017-09-07 2017-09-07 呼叫处理方法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49612A CN110249612A (zh) 2019-09-17
CN110249612B true CN110249612B (zh) 2020-11-17

Family

ID=65634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85448.XA Active CN110249612B (zh) 2017-09-07 2017-09-07 呼叫处理方法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49612B (zh)
WO (1) WO201904712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44956A (zh) * 2021-12-01 2022-03-25 北京讯通安添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授权通话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5167A (zh) * 2010-09-01 2011-01-1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来电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3002104A (zh) * 2011-09-19 2013-03-27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分级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5812560A (zh) * 2016-03-08 2016-07-27 北京珠穆朗玛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来电管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847542A (zh) * 2016-03-18 2016-08-10 梁梅芹 移动终端来电提示方法及装置
WO2017096809A1 (zh) * 2015-12-07 2017-06-15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来电提示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47865B (zh) * 2013-11-27 2019-06-07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手势的来电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5430153B (zh) * 2014-09-22 2019-05-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语音提醒信息的生成、语音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4363335A (zh) * 2014-10-30 2015-02-1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接听来电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306736A (zh) * 2015-11-27 2016-02-0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提醒的移动终端以及消息提醒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5167A (zh) * 2010-09-01 2011-01-1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来电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3002104A (zh) * 2011-09-19 2013-03-27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分级管理方法及装置
WO2017096809A1 (zh) * 2015-12-07 2017-06-15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来电提示方法和系统
CN105812560A (zh) * 2016-03-08 2016-07-27 北京珠穆朗玛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来电管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847542A (zh) * 2016-03-18 2016-08-10 梁梅芹 移动终端来电提示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49612A (zh) 2019-09-17
WO2019047127A1 (zh) 2019-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51010B (zh) 一种目标应用的干扰处理方法及终端
KR101920019B1 (ko) 휴대단말기의 통화 서비스 장치 및 방법
CN108418953B (zh) 终端的屏幕控制方法和装置、可读存储介质、终端
US8948821B2 (en) Notification based on user context
EP2481256B1 (en) User-selectable environments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s
CN107864297A (zh) 群组添加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6664336B (zh) 处理通信事件的方法和终端
CN104348943A (zh) 一种来电提示的方法和装置
CN108551530B (zh) 来电处理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6341315A (zh) 短信清理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EP3319304B1 (en) Terminal control method and accessory device
CN108494943A (zh) 消息接收、发送处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039774B (zh) 一种对应用程序进行处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6850957B (zh) 应用通知管理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0249612B (zh) 呼叫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08769384A (zh) 来电处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307034A (zh) 一种紧急通话连接方法、系统、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554325B (zh) 黑名单号码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2187973B (zh) 终端设备和处理来电的方法
CN103561176A (zh) 一种终端设备的通话记录获取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8184014B (zh) 一种通知消息的提醒方法及移动终端
WO2020042080A1 (zh) 一种呼叫提示方法及终端
CN106060289A (zh) 一种进行通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683805A (zh) 一种来电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9056391A1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