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47982B - 一种白蚁侦测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白蚁侦测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47982B
CN110247982B CN201910567060.4A CN201910567060A CN110247982B CN 110247982 B CN110247982 B CN 110247982B CN 201910567060 A CN201910567060 A CN 201910567060A CN 110247982 B CN110247982 B CN 1102479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zigbee
capacitor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erm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6706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47982A (zh
Inventor
赵承志
杨超
李金伦
罗明璋
沈俊峰
覃夏初
沈伟强
肖磊
雷正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ekan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Yangtze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ekan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Yangtze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ekan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Yangtze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ekan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6706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4798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479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479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479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479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04L67/025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for remote control or remote monitoring of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白蚁侦测系统及方法,其中,白蚁侦测系统包括多个ZigBee节点、集中器以及云端服务器;多个所述ZigBee节点用于采集多个侦测点的白蚁数据,通过ZigBee无线传输方式将所述白蚁数据传输至集中器;所述集中器用于通过NB‑IoT无线传输方式将所有所述侦测点的白蚁数据上传至云端数据库;所述云端服务器用于处理并显示各所述侦测点的白蚁数据。本发明可实现白蚁数据的实时侦测,且侦测成本低、功耗低。

Description

一种白蚁侦测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白蚁侦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白蚁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昆虫,现有的常用的白蚁防治方法主要是药物防治,但药物防治往往要等发现白蚁之后才能进行,不能提前预警,而且药物的作用和范围有限,加之药物的残毒时间长,对环境危害极大。
现有的白蚁侦测技术是采用单个侦测节点,将数据直接上传至集中器,再由集中器上传至云端数据库,单个侦测节点的数据不能相互转发。如果现场布置几十、几百个侦测节点,则很容易发生数据拥堵,造成某些侦测节点数据不能及时上传;如果每个侦测节点都采用集中器直接上传至云端数据库,则导致单个侦测节点的成本太高,无法大面积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白蚁侦测系统及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白蚁侦测数据拥堵、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白蚁侦测系统,包括多个ZigBee节点、集中器以及云端服务器;
多个所述ZigBee节点用于采集多个侦测点的白蚁数据,通过ZigBee 无线传输方式将所述白蚁数据传输至集中器;
所述集中器用于通过NB-IoT无线传输方式将所有所述侦测点的白蚁数据上传至云端数据库;
所述云端服务器用于处理并显示各所述侦测点的白蚁数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白蚁侦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采集多个侦测点的白蚁数据,通过ZigBee无线传输方式将所述白蚁数据传输至集中器;
步骤S2、集中器通过NB-IoT无线传输方式将所有所述侦测点的白蚁数据上传至云端数据库;
步骤S3、云端数据库处理并显示各所述侦测点的白蚁数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白蚁侦测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白蚁数据通过ZigBee节点实时采集,ZigBee节点的成本低,极大节省了系统成本,ZigBee无线传输方式可以通过ZigBee路由器转发增加通信距离,且支持多个节点连接,避免数据拥堵,而且覆盖范围广;白蚁数据集中传输至集中器后由集中器上传,实现了白蚁数据的集中管理集中上传;集中器通过NB-IoT无线传输方式实现白蚁数据的上传,NB-IoT无线传输方式具有低功耗、占用带宽窄、支持海量数据连接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白蚁侦测系统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白蚁侦测系统的ZigBee节点一实施方式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白蚁侦测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白蚁侦测系统的集中器一实施方式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休眠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第二单片机以及第二电源的电路图;
图7为本发明中第二ZigBee芯片的电路图;
图8为本发明中NB-IoT芯片的电路图;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白蚁侦测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1a、ZigBee终端节点,1b、ZigBee路由器节点,1c、ZigBee协调器,11、第一ZigBee芯片,12、第一单片机,13、第一电源,2、集中器,21、第二ZigBee芯片,22、串口电平转换电路,23、NB-IoT芯片,24、第二单片机,25、第二电源,3、云端服务器,10、传感器,20、密封外壳,30、筒状体,40、玻璃珠沙,50、磁铁,60、网格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白蚁侦测系统,包括多个 ZigBee节点、集中器2以及云端服务器3;
多个所述ZigBee节点用于采集多个侦测点的白蚁数据,通过ZigBee 无线传输方式将所述白蚁数据传输至集中器2;
所述集中器2用于通过NB-IoT无线传输方式将所有所述侦测点的白蚁数据上传至云端数据库;
所述云端服务器3用于处理并显示各所述侦测点的白蚁数据。
本发明设置多个基于ZigBee技术的白蚁侦测的多个ZigBee节点,一个基于NB-IoT技术的集中器2。ZigBee节点设置于地面,通过ZigBee协议组建多跳网。ZigBee节点负责收集接收白蚁数据,然后传输给集中器2。集中器2将所有ZigBee节点的数据收集起来,经NB-IoT无线传输方式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上传到云端数据库,从而实现白蚁数据的侦测采集。各ZigBee节点之间转发数据的通信距离可以达到30米以上,可以在地面组建上百个ZigBee节点的侦测网络,然后再集中通过集中器2集中上传到云端服务器3,相比单个NB-IoT侦测节点网络,本发明极大节省了单个侦测节点的硬件成本,以及网络运营成本。
本发明结合两种不同的物联网技术,对白蚁数据进行侦测。基层侦测点的数据采集工作通过ZigBee节点实现,ZigBee节点成本低,便于大范围覆盖,特别适用于像白蚁数据这种分布范围较广的情况。ZigBee节点采集完数据后并没有直接进行数据上传,而是先集中传输至集中器2,集中器2 收集所有ZigBee节点的数据,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然后通过NB-IoT无线传输方式上传到云端服务器3,实现白蚁数据的上传和存储,便于后续对白蚁数据的查询应用等。NB-IoT无线传输方式具有低功耗、占用带宽窄、支持海量数据连接的优点,能以较低功耗实现大量白蚁数据的采集上传工作。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ZigBee和NB-IoT物联网技术的白蚁侦测方案,解决目前药物防治的环境污染,发现不及时,以及解决现有物联网技术存在单个侦测节点的数据不能相互转发,容易发生数据拥堵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集中器2还用于创建传输网络;
所述ZigBee节点还用于判断所述传输网络是否创建成功,如果成功则加入所述集中器2所创建的传输网络,并进行白蚁数据的采集和传输;所述集中器2还用于在接收到所有所述侦测点的白蚁数据后,发送休眠指令至所述ZigBee节点;
所述ZigBee节点接收到所述休眠指令后停止各所述侦测点的采集操作进入休眠状态。
本优选实施例采用定时休眠方法以降低功耗,整个网络的工作流程是,每个ZigBee节点刚上电开机时,均等待集中器创建传输网络,集中器2创建传输网络成功后,各ZigBee节点自动入网并上传白蚁数据至集中器2,再由集中器2统一上传到云端服务器3。集中器2收集完所有侦测点的白蚁数据后发出休眠指令,命令全网络所有ZigBee节点进入休眠状态,到达设定时间,比如6小时到,所有ZigBee节点同时自主唤醒,同步唤醒时间误差在1秒以内,然后所有ZigBee节点重新入网,入网成功后采集并上传数据到集中器2,集中器2收到所有ZigBee节点的数据后,再重新下达休眠指令,全网络进入下一个休眠期,如此循环。
所有ZigBee节点及集中器都可以同步定时休眠和定时唤醒,每次休眠时间可以达到4到6小时,每次唤醒后的工作时间只有数秒,数据上传后再次全网休眠,所以整个系统功耗极低,使其可以应用于电池供电的场合,可实现三到五年不用更换电池。
优选的,如图1所示,多个所述ZigBee节点包括ZigBee终端节点1a、 ZigBee路由器节点1b以及ZigBee协调器1c;
所述ZigBee终端节点1a用于采集所述白蚁数据,还用于直接将所述白蚁数据传输至集中器2,或者通过所述ZigBee路由器1b节点将所述白蚁数据转发传输至集中器2,所述ZigBee协调器1c用于管理所述ZigBee终端节点1a和ZigBee路由器节点1b。
ZigBee终端节点1a的数据通过ZigBee路由器节点1b传输到集中器2, ZigBee协调器1c既可以接收ZigBee路由器节点1b转发的数据,也可以直接接收ZigBee终端节点1a的数据。ZigBee终端节点1a会自主选择最近的路由路径转发数据,或者将数据直接发送到集中器2。例如,如果一个ZigBee 终端节点1a可以通过两个不同的ZigBee路由器节点1b进行数据的转发,则ZigBee终端节点1a会选择距离自己更近的那一个ZigBee路由器节点1b 进行数据转发,整个组网过程由ZigBee协议自动完成,不需要人工干预,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ZigBee网络的灵活性,同时安装也非常便利、快捷。具体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ZigBee终端节点1a的数量为八个,ZigBee 路由器节点1b的数量为四个。
优选的,所述ZigBee路由器节点1b还用于侦测所述白蚁数据。
ZigBee路由器节点1b既可以转发其他ZigBee节点的数据,又同时具备侦测白蚁数据的功能。
优选的,所述转发的次数不超过设定阈值。
ZigBee路由器节点1b则既可以侦测数据,又可以负责转发ZigBee终端节点1a数据以及其他ZigBee路由器节点1b的数据,通过ZigBee路由器节点1b的多次转发最终到达协调器节点,为保证转发效率,转发次数不超过设定阈值,例如5次。
优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ZigBee节点包括第一ZigBee芯片11、第一单片机12以及第一电源13,所述第一ZigBee芯片11与所述第一单片机 12电连接,所述第一单片机12以及第一ZigBee芯片11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源13电连接。
ZigBee节点由第一ZigBee芯片11、第一单片机12和第一电源13组成,第一ZigBee芯片11实现数据的采集以及与集中器2之间的ZigBee无线传输,第一单片机12为第一ZigBee芯片11提供休眠时钟,第一电源13 为第一ZigBee芯片11和第一单片机12供电。具体的,本优选实施例中是,第一ZigBee芯片11型号为CC2530,第一单片机12型号为MSP430,第一电源13采用3.6V一次性锂电池供电。
具体的,CC2530有三种不同的休眠模式PM1、PM2和PM3,其中PM3 模式是功耗最低的。当CC2530工作于PM1和PM2模式时,可以利用用定时器中断的方式唤醒处于睡眠状态的CC2530,但是休眠时间只有511秒,远远无法满足长时间休眠(比如6小时)的技术要求;另外,CC2530在深度休眠模式时,即PM3模式,只能通过外部中断或者复位的方式唤醒,故需要外接一个单片机来对其进行唤醒的操作,此外接的单片机将充当一个“休眠保姆”的角色,其主要功能是确保每一个ZigBee节点都能够同步休眠并同步唤醒,尽可能的减小系统功耗。此外接的单片机也必须在休眠模式下有极低功耗,本实施例选用MSP430单片机。
休眠与唤醒的具体实现方法:实现上述休眠与唤醒需要MSP430与 CC2530的协调工作来实现,它们的连接方式如图5所示,MSP430的主要作用就是进行休眠定时以及唤醒在休眠状态下的CC2530。因为CC2530为 ZigBee节点的MCU,故控制CC2530休眠就是控制整个ZigBee节点的休眠。当ZigBee节点接收到来自集中器的休眠指令后,CC2530通过P0_0引脚向MSP430发出休眠定时信号,随后自己进入休眠状态,MSP430通过把 P1_0引脚设置成中断来接收该信号。显然,MSP430的P1_0引脚侦测到该休眠定时信号后会立即触发中断函数,并在中断函数中启动定时器开始计时。待计时时间到后(比如6小时),MSP430将触发定时器中断函数,并在中断函数中向CC2530发送唤醒信号。该唤醒信号是通过MSP430的P1_6 引脚向CC2530的复位引脚Reset发送复位信号来实现。
具体的,ZigBee节点所采集的白蚁数据通过传感器侦测,传感器设置于白蚁侦测装置中。本优选实施例中,白蚁侦测装置如图3所示,白蚁侦测装置包括传感器10,传感器10与第一ZigBee芯片11电连接,因此第一 ZigBee芯片11可直接读取传感器10的状态。因为白蚁侦测装置工作时需埋在地下,因此必须具备防水的功能,因此本优选实施例中,传感器10设置于一个密封外壳20内,同时将诱饵设置成空心的筒状体30,在筒状体 30内填充玻璃珠沙40,在玻璃珠沙40顶端放置磁铁50,玻璃珠沙40起到支撑磁铁50的功能,然后筒状体30上盖上盖子。把筒状体30放置于网格外壳60,网格外壳60与密封外壳20连接,网格外壳60上设有小孔,方便白蚁进入网格外壳60内啃食诱饵,磁铁50靠近传感器10设置,磁铁50 有触发传感器10状态变化的功能,当白蚁啃食饵料到一定程度时,该筒状体30中的玻璃珠沙40泄露出来,磁铁50直接从原来位置落下,触发传感器10状态发生变化,从而达到侦测白蚁的目的。根据白蚁的取食习惯,诱饵一般选择木材。传感器10选择对磁场敏感的传感器,本优选实施例中选择干簧管。
本优选实施例中诱饵为白蚁最喜欢啃食的白松木,白松木做成筒状体 30,内部被凿空、并填满了玻璃珠沙40,最上部放置一个圆柱形磁铁50。白蚁的鼻子很灵敏,可以闻到土壤里面50米外的白松木的气味,当白松木被白蚁啃食,内部的玻璃珠沙40就会漏出来,导致顶部的磁铁50下落,从而导致干簧管传感器10失去外部磁力而断开。玻璃珠沙40和普通沙子相比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当处于潮湿环境中或被水淹没时,普通沙子会相互粘连,而玻璃珠沙40即使泡在水中,也会有很好的流动性,即使白蚁在白松木棒上边啃食了一个小洞,玻璃珠沙40都会漏出来,导致顶部的磁铁50下落,从而大大提高了白蚁侦测的灵敏度。
上图中顶部的传感器10和供电电池组成的电路板采用塑料外壳全密封,具有很好的防水性能,平时无法更换内部电路板的供电电池,所以采用了一次性锂电池,而且要求锂电池能够使用三到五年不用更换,这就对整个电路的低功耗提出了极为苛刻的要求。
优选的,如图4所示,所述集中器2包括第二ZigBee芯片21、串口电平转换电路22、NB-IoT芯片23、第二单片机24以及第二电源25;
所述第二ZigBee芯片21通过串口电平转换电路22与所述NB-IoT芯片23电连接,所述第二ZigBee芯片21还与所述第二单片机24电连接,所述第二ZigBee芯片21、第二单片机24以及NB-IoT芯片23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源25电连接。
集中器2包括实现ZigBee传输的第二ZigBee芯片21,以及实现NB-IoT 传输的NB-IoT芯片23,第二ZigBee芯片21、第二单片机24和NB-IoT芯片23均由第二电源25供电,NB-IoT芯片23用于把数据上传到云端服务器,第二单片机24用于为第二ZigBee芯片21提供休眠时钟,实现休眠控制。具体的,第二ZigBee芯片21型号为CC2530,NB-IoT芯片23型号为BC26,第二电源25采用3.6V锂电池供电,第二单片机24型号为MSP430,由于 NB-IoT芯片23的串口电平只有1.8V,所以需要串口电平转换电路22。第二单片机24为第二ZigBee芯片21提供休眠时钟,可以长达6个小时的休眠,以6小时为例,每天只需要上传4次数据,每次上传数据的工作时间不超过10秒钟,其余时间均处于休眠状态,休眠电流在20uA以内,工作电流平均300mA,对于单节一次性3.6V锂电池,容量1500mAH,可以工作三到五年。本实施例中集中器采用电池供电,而且和ZigBee节点同步休眠和定时唤醒,三到五年不用更换电池,现场安装简单,不需要市电,现场没有电线,没有雷击的安全隐患。
具体的,如图6所示,所述第二单片机型号为MSP430,所述第二单片机的Vcc引脚与所述第二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二单片机的P1.0引脚、P1.1 引脚、P1.2引脚、P1.3引脚、P1.4引脚、P1.5引脚以及P1.6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二ZigBee芯片电连接,所述第二单片机的Vss引脚接地,所述第二单片机的XIN引脚通过晶振Y1与所述第二单片机的XOUT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二单片机的TEST引脚以及RST引脚分别通过接插件J1与所述第二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二单片机的RST引脚通过电阻R4与所述第二电源电连接,并通过电容C2接地,所述第二单片机的P1.7引脚与二极管D3的阴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通过电阻R3与所述第二电源电连接。
具体的,如图6所示,所述第二电源包括电池BT1、电池BT2、开关S1、电容C1以及电容C36;
所述电池BT1的正极与所述电池BT2的正极电连接,并分别与所述第二单片机以及第二ZigBee芯片电连接,所述电池BT1的负极与所述电池BT2 的负极电连接,并通过所述开关S1接地,所述电池BT1的正极通过所述电容C1接地,所述电容C36与所述电容C1并联。
具体的,如图7所示,所述第二ZigBee芯片型号为CC2530,所述第二 ZigBee芯片的DVDD引脚、AVDD_DREG引脚、AVDD5/AVDD_SOC引脚、AVDD3 引脚、AVDD2引脚、AVDD1引脚、AVDD4引脚以及AVDD_GUARD引脚均与所述第二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二ZigBee芯片的DVDD引脚通过电容C4接地,所述第二ZigBee芯片的AVDD_DREG引脚通过电容C5接地,所述第二ZigBee 芯片的AVDD5/AVDD_SOC引脚通过电容C6接地,所述第二ZigBee芯片的 AVDD3引脚通过电容C7接地,所述第二ZigBee芯片的AVDD2引脚通过电容 C8接地,电容C9与所述电容C8并联,所述第二ZigBee芯片的AVDD_GUARD 引脚通过电容C10接地,电容C11与所述电容C10并联;
所述第二ZigBee芯片的DGND_USB引脚、USB_M引脚、USB_P引脚以及 DVDD_USB引脚均接地;
所述第二ZigBee芯片的P2_0引脚与所述第二单片机电连接,所述第二ZigBee芯片的P2_1引脚以及P2_2引脚分别通过接插件J2与所述第二单片机电连接,所述第二ZigBee芯片的P1_0引脚与二极管D1的阴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通过电阻R1与所述第二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二 ZigBee芯片的P1_1引脚与二极管D2的阴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通过电阻R2与所述第二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二ZigBee芯片的P1_4引脚以及P1_5引脚分别与所述NB-IoT芯片电连接,所述第二ZigBee芯片的P1_7 引脚、P0_0引脚、P0_1引脚以及P0_2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一单片机电连接,所述第二ZigBee芯片的P0_3引脚通过电阻R7与三极管Q2的基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8与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电连接,搜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NB-IoT芯片电连接,所述第二ZigBee芯片的P0_4 引脚以及P0_5引脚分别通过接插件Com1与所述第二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二ZigBee芯片的P0_6引脚通过开关S3与所述第二电源电连接,并通过电阻R0与所述第二ZigBee芯片的P0_7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二ZigBee芯片的P0_7引脚通过开关S2与所述第二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二ZigBee芯片的P0_7引脚与接插件P0电连接,并通过所述接插件P0与所述第二单片机电连接,第二ZigBee芯片的RESET_N引脚通过电阻R5与所述第二电源电连接,并通过电容C3接地,所述第二ZigBee芯片的RESET_N引脚通过所述接插件J2与所述第二单片机电连接;
所述第二ZigBee芯片的RF_P引脚依次通过电容C12、电感L1以及电容C13与所述第二ZigBee芯片的RF_N引脚电连接,电容C14与电感L3串联后与所述电感L1并联,所述电容C12与所述电感L1的公共端通过电感 L2接地,所述电容C13与所述电感L1的公共端通过电容C15接地,所述电容C14与所述电感L3的公共端通过电容C16接地,并依次通过电容C17和电容C18接地,所述电容C17与所述电容C18的公共端通过天线ANT接地;
所述第二ZigBee芯片的XOSC32M_Q1引脚通过晶振Y2与所述第二 ZigBee芯片的XOSC32M_Q2引脚电连接,电容C21与电容C20串联后与所述晶振Y2并联,所述电容C21与所述电容C20的公共端接地,所述第二ZigBee 芯片的DCOUPL引脚通过电容C19接地,所述第二ZigBee芯片的RBIAS引脚通过电阻R6接地,所述第二ZigBee芯片的GND引脚接地。
具体的,如图8所示,所述NB-IoT芯片23型号为BC26,所述NB-IoT 芯片23的VBAT_RF引脚以及VBAT_BB引脚均与所述第二电源25电连接,所述NB-IoT芯片23的VBAT_RF引脚与稳压管D6的阴极电连接,所述稳压管D6的阳极接地,所述NB-IoT芯片23的GND引脚均接地,所述NB-IoT 芯片23的PWRKEY引脚与所述第二ZigBee芯片21电连接,并与稳压管D11 的阴极电连接,所述稳压管D11的阳极接地;
所述NB-IoT芯片23的SIM_GND引脚与SIM卡的Vss引脚电连接,所述SIM卡的Vss引脚通过电容C28与所述SIM卡的Vdd引脚电连接,所述 SIM卡的Vdd引脚通过电容C24接地,所述NB-IoT芯片23的SIM_DATA引脚通过电阻R10与所述SIM卡的I/O引脚电连接,所述SIM卡的I/O引脚通过电容C26接地,所述NB-IoT芯片23的SIM_RST引脚通过电阻R9与所述SIM卡的RST引脚电连接,所述SIM卡的RST引脚通过电容C25接地,所述NB-IoT芯片23的SIM_CLK引脚通过电阻R11与所述SIM卡的CLK引脚电连接,所述SIM卡的CLK引脚通过电容C27接地,所述NB-IoT芯片23 的SIM_GND引脚通过电阻R17与所述NB-IoT芯片23的SIM_VDD引脚电连接,所述NB-IoT芯片23的SIM_VDD引脚与所述SIM卡的Vdd引脚电连接;
所述NB-IoT芯片23的RESET引脚与稳压管D5的阴极电连接,所述稳压管D5的阳极接地,所述NB-IoT芯片23的NETLIGHT引脚通过电阻R14 与三极管Q1的基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 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4的阴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阳极通过电阻R15 与所述第二电源25电连接;
所述NB-IoT芯片23的RXD引脚以及TXD引脚分别通过所述串口电平转换电路22与所述第二ZigBee芯片21电连接;所述NB-IoT芯片23的 VDD_EXT引脚通过电容C35接地,所述NB-IoT芯片23的RF_ANT引脚通过电容C34接地,并依次通过电阻R16以及电容C33接地,天线E1与所述电容C33并联。
具体的,如图8所示,所述串口电平转换电路22包括三极管Q4、电阻 R13、电阻R18、电容C23、三极管Q3、电阻R12、电阻R19、电容C22
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所述NB-IoT芯片23的RXD引脚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依次通过所述电阻R18以及所述电阻R13与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电连接,所述电容C23与所述电阻R13并联,所述三极管Q4 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ZigBee芯片21电连接;
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所述NB-IoT芯片23的TXD引脚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电阻R12与所述NB-IoT芯片23的VDD_EXT引脚电连接,所述电容C22与所述电阻R12并联,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ZigBee芯片21电连接,并通过所述电阻R19与所述第二电源25电连接。
具体的,图6、图7以及图8中同名引脚表示相互电连接。
实施例2:
如图9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白蚁侦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采集多个侦测点的白蚁数据,通过ZigBee无线传输方式将所述白蚁数据传输至集中器;
步骤S2、集中器通过NB-IoT无线传输方式将所有所述侦测点的白蚁数据上传至云端数据库;
步骤S3、云端数据库处理并显示各所述侦测点的白蚁数据。
本发明提供的白蚁侦测方法,基于白蚁侦测系统,因此,上述白蚁侦测系统所具备的技术效果,白蚁侦测方法同样具备,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的,所述步骤S1具体为:
所述集中器创建传输网络;
判断所述传输网络是否创建成功,如果成功则各侦测点加入所述传输网络,并进行白蚁数据的采集和传输,否则各侦测点进入休眠状态;
所述集中器接收到所有所述侦测点的白蚁数据后,发送休眠指令,各所述侦测点停止采集操作进行休眠状态。
本优选实施例采用休眠方式,从而达到低功耗的效果。休眠的设定时间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实施例3:
本发明的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上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白蚁侦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实现白蚁侦测方法,因此,白蚁侦测方法所具备的技术效果,计算机存储介质同样具备,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白蚁侦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ZigBee节点、集中器以及云端服务器;
多个所述ZigBee节点用于采集多个侦测点的白蚁数据,通过ZigBee无线传输方式将所述白蚁数据传输至集中器;
所述集中器用于通过NB-IoT无线传输方式将所有所述侦测点的白蚁数据上传至云端数据库;
所述云端服务器用于处理并显示各所述侦测点的白蚁数据;
所述ZigBee节点包括第一ZigBee芯片、第一单片机以及第一电源,所述第一ZigBee芯片与所述第一单片机电连接,所述第一单片机以及第一ZigBee芯片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源电连接;第一单片机为第一ZigBee芯片提供休眠时钟,第一电源为第一ZigBee芯片和第一单片机供电;第一ZigBee芯片型号为CC2530,第一单片机型号为MSP430,第一电源采用3.6V一次性锂电池供电;
所述集中器包括第二ZigBee芯片、串口电平转换电路、NB-IoT芯片、第二单片机以及第二电源;所述第二ZigBee芯片通过串口电平转换电路与所述NB-IoT芯片电连接,所述第二ZigBee芯片还与所述第二单片机电连接,所述第二ZigBee芯片、第二单片机以及NB-IoT芯片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源电连接;
所述第二单片机型号为MSP430,所述第二单片机的Vcc引脚与所述第二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二单片机的P1.0引脚、P1.1引脚、P1.2引脚、P1.3引脚、P1.4引脚、P1.5引脚以及P1.6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二ZigBee芯片电连接,所述第二单片机的Vss引脚接地,所述第二单片机的XIN引脚通过晶振Y1与所述第二单片机的XOUT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二单片机的TEST引脚以及RST引脚分别通过接插件J1与所述第二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二单片机的RST引脚通过电阻R4与所述第二电源电连接,并通过电容C2接地,所述第二单片机的P1.7引脚与二极管D3的阴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通过电阻R3与所述第二电源电连接;
所述第二电源包括电池BT1、电池BT2、开关S1、电容C1以及电容C36;所述电池BT1的正极与所述电池BT2的正极电连接,并分别与所述第二单片机以及第二ZigBee芯片电连接,所述电池BT1的负极与所述电池BT2的负极电连接,并通过所述开关S1接地,所述电池BT1的正极通过所述电容C1接地,所述电容C36与所述电容C1并联;
所述第二ZigBee芯片型号为CC2530,所述第二ZigBee芯片的DVDD引脚、AVDD_DREG引脚、AVDD5/AVDD_SOC引脚、AVDD3引脚、AVDD2引脚、AVDD1引脚、AVDD4引脚以及AVDD_GUARD引脚均与所述第二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二ZigBee芯片的DVDD引脚通过电容C4接地,所述第二ZigBee芯片的AVDD_DREG引脚通过电容C5接地,所述第二ZigBee芯片的AVDD5/AVDD_SOC引脚通过电容C6接地,所述第二ZigBee芯片的AVDD3引脚通过电容C7接地,所述第二ZigBee芯片的AVDD2引脚通过电容C8接地,电容C9与所述电容C8并联,所述第二ZigBee芯片的AVDD_GUARD引脚通过电容C10接地,电容C11与所述电容C10并联;
所述第二ZigBee芯片的DGND_USB引脚、USB_M引脚、USB_P引脚以及DVDD_USB引脚均接地;
所述第二ZigBee芯片的P2_0引脚与所述第二单片机电连接,所述第二ZigBee芯片的P2_1引脚以及P2_2引脚分别通过接插件J2与所述第二单片机电连接,所述第二ZigBee芯片的P1_0引脚与二极管D1的阴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通过电阻R1与所述第二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二ZigBee芯片的P1_1引脚与二极管D2的阴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通过电阻R2与所述第二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二ZigBee芯片的P1_4引脚以及P1_5引脚分别与所述NB-IoT芯片电连接,所述第二ZigBee芯片的P1_7引脚、P0_0引脚、P0_1引脚以及P0_2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一单片机电连接,所述第二ZigBee芯片的P0_3引脚通过电阻R7与三极管Q2的基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8与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NB-IoT芯片电连接,所述第二ZigBee芯片的P0_4引脚以及P0_5引脚分别通过接插件Com1与所述第二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二ZigBee芯片的P0_6引脚通过开关S3与所述第二电源电连接,并通过电阻R0与所述第二ZigBee芯片的P0_7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二ZigBee芯片的P0_7引脚通过开关S2与所述第二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二ZigBee芯片的P0_7引脚与接插件P0电连接,并通过所述接插件P0与所述第二单片机电连接,第二ZigBee芯片的RESET_N引脚通过电阻R5与所述第二电源电连接,并通过电容C3接地,所述第二ZigBee芯片的RESET_N引脚通过所述接插件J2与所述第二单片机电连接;
所述第二ZigBee芯片的RF_P引脚依次通过电容C12、电感L1以及电容C13与所述第二ZigBee芯片的RF_N引脚电连接,电容C14与电感L3串联后与所述电感L1并联,所述电容C12与所述电感L1的公共端通过电感L2接地,所述电容C13与所述电感L1的公共端通过电容C15接地,所述电容C14与所述电感L3的公共端通过电容C16接地,并依次通过电容C17和电容C18接地,所述电容C17与所述电容C18的公共端通过天线ANT接地;
所述第二ZigBee芯片的XOSC32M_Q1引脚通过晶振Y2与所述第二ZigBee芯片的XOSC32M_Q2引脚电连接,电容C21与电容C20串联后与所述晶振Y2并联,所述电容C21与所述电容C20的公共端接地,所述第二ZigBee芯片的DCOUPL引脚通过电容C19接地,所述第二ZigBee芯片的RBIAS引脚通过电阻R6接地,所述第二ZigBee芯片的GND引脚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蚁侦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中器还用于创建传输网络;
所述ZigBee节点还用于判断所述传输网络是否创建成功,如果成功则加入所述集中器所创建的传输网络,并进行白蚁数据的采集和传输;
所述集中器还用于在接收到所有所述侦测点的白蚁数据后,发送休眠指令至所述ZigBee节点;
所述ZigBee节点接收到所述休眠指令后停止各所述侦测点的采集操作进入休眠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蚁侦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ZigBee节点包括ZigBee终端节点、ZigBee路由器节点以及ZigBee协调器;
所述ZigBee终端节点用于采集所述白蚁数据,还用于直接将所述白蚁数据传输至集中器,或者通过所述ZigBee路由器节点将所述白蚁数据转发传输至集中器,所述ZigBee协调器用于管理所述ZigBee终端节点和ZigBee路由器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白蚁侦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ZigBee路由器节点还用于侦测所述白蚁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白蚁侦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的次数不超过设定阈值。
6.一种白蚁侦测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白蚁侦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采集多个侦测点的白蚁数据,通过ZigBee无线传输方式将所述白蚁数据传输至集中器;
步骤S2、集中器通过NB-IoT无线传输方式将所有所述侦测点的白蚁数据上传至云端数据库;
步骤S3、云端数据库处理并显示各所述侦测点的白蚁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白蚁侦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为:
所述集中器创建传输网络;
判断所述传输网络是否创建成功,如果成功则各侦测点加入所述传输网络,并进行白蚁数据的采集和传输,否则各侦测点进入休眠状态;
所述集中器接收到所有所述侦测点的白蚁数据后,发送休眠指令,各所述侦测点停止采集操作进行休眠状态。
8.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白蚁侦测方法。
CN201910567060.4A 2019-06-27 2019-06-27 一种白蚁侦测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02479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67060.4A CN110247982B (zh) 2019-06-27 2019-06-27 一种白蚁侦测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67060.4A CN110247982B (zh) 2019-06-27 2019-06-27 一种白蚁侦测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47982A CN110247982A (zh) 2019-09-17
CN110247982B true CN110247982B (zh) 2023-08-22

Family

ID=67889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67060.4A Active CN110247982B (zh) 2019-06-27 2019-06-27 一种白蚁侦测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479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03315B (zh) * 2022-07-18 2023-06-27 浙江鼎昆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监测点状态展示系统及计算方法
CN115277364A (zh) * 2022-07-18 2022-11-01 浙江鼎昆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虫害监测系统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69582A (zh) * 2016-02-01 2016-04-06 中南大学 一种隧道压力波的采集系统及其数据采集方法
CN208335041U (zh) * 2018-07-19 2019-01-04 四川艾欧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NB-IoT的智慧农业物联网
CN208850076U (zh) * 2018-11-21 2019-05-10 天津华春智慧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NB-IoT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69582A (zh) * 2016-02-01 2016-04-06 中南大学 一种隧道压力波的采集系统及其数据采集方法
CN208335041U (zh) * 2018-07-19 2019-01-04 四川艾欧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NB-IoT的智慧农业物联网
CN208850076U (zh) * 2018-11-21 2019-05-10 天津华春智慧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NB-IoT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孔令魁 ; .基于ZigBee的智能白蚁监测饵站系统.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第01期),第99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47982A (zh) 2019-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04570B (zh)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荔枝园节水灌溉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1344516B (zh)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设备及控制方法
Gautam et al. Innovative GSM bluetooth based remote controlled embedded system for irrigation
CN102932964B (zh) 一种用于感知野外环境的物联网网关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CN110247982B (zh) 一种白蚁侦测系统及方法
CN109357706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无线温室监测系统
CN204576770U (zh) 一种太阳能生态畜牧牲畜预警定位追踪装置
CN206178509U (zh) 基于Web服务器和ZigBee的大棚远程监控系统
CN104199427A (zh) 分布式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9032026B (zh) 一种云海结合的智能教室控制系统
CN107132564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牲畜定位系统
CN211046965U (zh) 一种白蚁侦测系统
CN207019238U (zh) 一种基于ZigBee通讯技术的智能空调监控设备
CN112929839A (zh) 一种基于LoRa技术的养殖场环境智能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10085010A (zh) 电缆沟异常检测装置和无线接收报警装置
Shang et al. Greenhouse wireless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the zigbee
CN116471309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环境简便监测与远程管理控制系统方法
CN209789832U (zh) 一种太阳能发电的动物体征监测嵌入式设备
CN104881018A (zh) 用于小型灌区的水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13156463B (zh) 一种基于北斗短报文的智能放牧系统及其监控方法
CN208579808U (zh) 一种lorawan漏水监测装置
CN104460416A (zh) 一种自供电的农业病虫害图像感知终端
CN203773283U (zh) 一种农业作物图像感知终端
CN206948632U (zh) 一种基于定向天线自动变向的汇聚节点
CN204269157U (zh) 一种基于无线自组网的多参数水文信息检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