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46405A - 一种教学用岩芯教学模型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教学用岩芯教学模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46405A
CN110246405A CN201910666622.0A CN201910666622A CN110246405A CN 110246405 A CN110246405 A CN 110246405A CN 201910666622 A CN201910666622 A CN 201910666622A CN 110246405 A CN110246405 A CN 1102464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ore
marking
describes
undergr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6662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汉南
姜啟明
王稚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SU INDUSTRY POLYTECHNIC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GANSU INDUSTRY POLYTECHNIC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NSU INDUSTRY POLYTECHNIC COLLEGE filed Critical GANSU INDUSTRY POLYTECHNIC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91066662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46405A/zh
Publication of CN1102464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464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23/00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 G09B23/40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for geology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教学模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教学用岩芯教学模型,包括底框和主框,所述底框位于主框的下方,所述底框的内部安装有岩芯箱,所述主框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内部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第一岩芯、第一标识板、第一描述板、第二岩芯、第四标识板、第四描述板、第三岩芯、第九标识板、第九描述板、第四岩芯、第十五标识板和第十五描述板,所述第一标识板的下方安装有第二标识板,所述第二标识板的下方安装有第三标识板,本发明通过第一岩芯、第二岩芯、第三岩芯、第四岩芯对地面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岩芯进行直观展示,让学生学习岩芯方面知识时,可以客观的了解到岩芯的结构,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教学用岩芯教学模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教学模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教学用岩芯教学模型。
背景技术
教学模型是与用于教学上的一些模拟实物的模型,大部分是由PVC材料制成,教学模型形象逼真显示实物的功能和特性,让学生学习时可以更加直观了解的事物的本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一种装置。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教学用岩芯教学装置是通过枯燥的书面材料对学生进行展示岩芯结构,学生无法直观的了解到岩芯的结构,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且没有为学生充分展示岩芯随深度增加而改变的结构,学生无法充分了解岩芯变化,没有设置依据岩芯变化做出具体解析的结构,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降低学习兴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教学用岩芯教学模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学生无法直观的了解到岩芯的结构,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没有为学生充分展示岩芯随深度增加而改变的结构,学生无法充分了解岩芯变化和没有设置依据岩芯变化做出具体解析的结构,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降低学习兴趣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教学用岩芯教学模型,包括底框和主框,所述底框位于主框的下方,所述底框的内部安装有岩芯箱,所述主框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内部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第一岩芯、第一标识板、第一描述板、第二岩芯、第四标识板、第四描述板、第三岩芯、第九标识板、第九描述板、第四岩芯、第十五标识板和第十五描述板,所述第一标识板的下方安装有第二标识板,所述第二标识板的下方安装有第三标识板,所述第一描述板的下方安装有第二描述板,所述第二描述板的下方安装有第三描述板,所述第四标识板的下方安装有第五标识板,所述第五标识板的下方安装有第六标识板,所述第六标识板的下方安装有第七标识板,所述第七标识板的下方安装有第八标识板,所述第四描述板的下方安装有第五描述板,所述第五描述板的下方安装有第六描述板,所述第六描述板的下方安装有第七描述板,所述第七描述板的下方安装有第八描述板,所述第九标识板的下方安装有第十标识板,所述第十标识板的下方安装有第十一标识板,所述第十一标识板的下方安装有第十二标识板,所述第十二标识板的下方安装有第十三标识板,所述第十三标识板的下方安装有第十四标识板,所述第九描述板的下方安装有第十描述板,所述第十描述板的下方安装有第十一描述板,所述第十一描述板的下方安装有第十二描述板,所述第十二描述板的下方安装有第十三描述板,所述第十三描述板的下方安装有第十四描述板,所述第十五标识板的下方安装有第十六标识板,所述第十六标识板的下方安装有第十七标识板,所述第十七标识板的下方安装有第十八标识板,所述第十八标识板的下方安装有第十九标识板,所述第十五描述板的下方安装有第十六描述板,所述十六描述板的下方安装有第十七描述板,所述第十七描述板的下方安装有第十八描述板,所述第十八描述板的下方安装有第十九描述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岩芯为地下8.20M-118.85M的岩芯,所述第二岩芯为地下118.85M-188.10M的岩芯,所述第三岩芯为地下188.10M-279.70M的岩芯,所述第四岩芯为地下283.20M-390.80M的岩芯。
优选的,所述底框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底架,所述底架的底部两侧均安装有角钢,所述主框相对于安装腔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顶架。
优选的,所述第一标识板对应为地下8.05M-52.17M,所述第二标识板对应为地下52.17M-90.57M,所述第三标识板对应为地下90.57M-118.85M,所述第四标识板对应为地下118.85M-130.00M,所述第五标识板对应为地下130.85M-148.60M,所述第六标识板对应为地下148.60M-159.80M,所述第七标识板对应为地下159.80M-174.65M,所述第八标识板对应为地下174.65M-188.10M,所述第九标识板对应为地下188.10M-200.85M,所述第十标识板对应为地下200.85M-253.80M,所述第十一标识板对应为地下253.80M-257.10M,所述第十二标识板和第十三标识板对应为地下257.10M-270.00M,所述第十四标识板对应为地下271.80M-279.70M,所述第十五标识板对应为地下283.20M-289.50M,所述第十六标识板289.50M-299.29M对应为地下,所述第十七标识板对应为地下299.29M-325.72M,所述第十八标识板对应为地下325.72M-336.12M,所述第十九标识板对应为地下337.22M-390.80M。
优选的,所述岩芯箱的内部形成弧形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第一岩芯、第二岩芯、第三岩芯、第四岩芯对地面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岩芯进行直观展示,让学生学习岩芯方面知识时,可以客观的了解到岩芯的结构,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本发明通过标识板对地面以下不同深度范围内的岩芯进行一定程度的区分,岩芯结构便于被使用者区分,为学生充分展示岩芯随深度增加而变化的区别,让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岩芯变化。
(3)本发明通过描述板让学生在了解岩芯结构分布的同时,可以同时了解岩芯的物理特性,以及含量和分布,对岩芯变化做出具体解析,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底框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主框的侧视图;
图中:1-主框;2-第一岩芯;3-第二标识板;4-第二描述板;5-第六标识板;6-第一标识板;7-安装腔;8-第一描述板;9-第二岩芯;10-第四标识板;11-第五标识板;12-第四描述板;13-第五描述板;14-第三岩芯;15-第九标识板;16-第十标识板;17-第九描述板;18-第十一标识板;19-第十描述板;20-第十一描述板;21-第四岩芯;22-第十五标识板;23-第十六标识板;24-第十五描述板;25-第十六描述板;26-第十七标识板;27-第十七描述板;28-第十八标识板;29-第十八描述板;30-第十九描述板;31-第十九标识板;32-第十二描述板;33-第十四描述板;34-第十三描述板;35-第十四标识板;36-第十三标识板;37-第十二标识板;38-第八描述板;39-第七描述板;40-第八标识板;41-第六描述板;42-第七标识板;43-第三描述板;44-第三标识板;45-岩芯箱;46-底框;47-底架;48-顶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教学用岩芯教学模型,包括底框46和主框1,底框46位于主框1的下方,底框46的内部安装有岩芯箱45,主框1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7,安装腔7的内部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第一岩芯2、第一标识板6、第一描述板8、第二岩芯9、第四标识板10、第四描述板12、第三岩芯14、第九标识板15、第九描述板17、第四岩芯21、第十五标识板22和第十五描述板24,第一标识板6的下方安装有第二标识板3,第二标识板3的下方安装有第三标识板44,第一描述板8的下方安装有第二描述板4,第一描述板8上印刷有8.05M-52.17M蚀变流纹岩,浅褐黄色,斑状结构,流纹构造,斑晶以长石为主,粒径为2-4mm,含量约15%,且见少量石英斑晶,基质为长英质,岩石高岭土化强烈,且具褐铁矿化,第二描述板4的下方安装有第三描述板43,第二描述板4上印刷有52.17M-90.57M构造角砾岩,浅褐黄色-褐黄色,角砾结构,块状构造,角砾为流纹岩,含量约90%,粒径为几毫米到十几毫米,胶结物为碎基和铁质,可见高岭土化、褐铁矿化,第四标识板10的下方安装有第五标识板11,第三描述板43上印刷有90.57M-118.85M流纹岩,浅灰色,斑状结构,流纹构造,斑晶以长石为主,粒径为2-4mm,含量约20%,且有少量石英斑晶,基质为长英质,岩石具褐铁矿化、高岭土化和硅化,并见有黑色金属硫化物细脉,第五标识板11的下方安装有第六标识板5,第六标识板5的下方安装有第七标识板42,第七标识板42的下方安装有第八标识板40,第四描述板12上印刷有118.85M-130.00M流纹岩,褐灰色,斑状结构,流纹构造,斑晶以长石为主,粒径为2-4mm,含量约20%,可见少量石英斑晶,基质为长英质,岩石可见硅化、高岭土化,岩石裂隙中见有金属硫化物网状细脉,第四描述板12的下方安装有第五描述板13,第五描述板13上印刷有130.85M-148.60M流纹岩,浅紫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局部见流纹构造,斑晶含量少于5%,斑晶主要为长石、石英,斑晶呈半自形,粒径为0.5-2mm,基质为长英质,岩石具有高岭土化、硅化,第五描述板13的下方安装有第六描述板41,第六描述板41上印刷有148.60M-159.80M构造角砾岩,灰色、青灰色,角砾结构,块状构造,角砾含量50%-60%,粒径为1-5mm,呈棱角状,填隙物由细小的碎基和铁质、硅质、钙质胶结物及火山尘组成,高岭土化、硅化发育,沿裂隙可见有黑色条带状金属硫化物,第六描述板41的下方安装有第七描述板39,第七描述板39上印刷有159.80M-174.65M流纹岩,灰色、灰白色,斑状结构,流纹构造,斑晶少于5%,斑晶主要为石英、长石,呈半自形-它形粒状,粒径为0.5-2mm,局部高岭土化,基质为长英质,有高岭土化、硅化,第七描述板39的下方安装有第八描述板38,第八描述板38上印刷有174.65M-188.10M流纹质岩屑熔结凝灰岩,灰色、灰白色,块状结构,主要由岩屑、火山尘组成,岩屑含量10%-30%,岩屑主要为流纹质、粒径为1-4mm,分选差,次棱角-次圆状,其余为火山尘,有高岭土化,第九标识板15的下方安装有第十标识板16,第十标识板16的下方安装有第十一标识板18,第十一标识板18的下方安装有第十二标识板37,第十二标识板37的下方安装有第十三标识板36,第十三标识板36的下方安装有第十四标识板35,第九描述板17上印刷有188.10M-200.85M流纹质凝灰岩,灰色、灰白色,凝灰结构,块状构造,由岩屑、火山尘组成,岩屑含量少于5%,粒径为0.5-2mm,岩屑呈次棱角-次圆状,95%以上为火山灰,可见高岭土化、硅化,第九描述板17的下方安装有第十描述板19,第十描述板19上印刷有200.85-253.80M流纹质岩屑熔结凝灰岩,灰白色、青灰色,熔结凝灰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岩屑、火山尘组成,岩屑流纹质为主,粒径为2-5mm,含量10%-15%,其余均为火山灰,有高岭土化、硅化,第十描述板19的下方安装有第十一描述板20,第十一描述板20上印刷有253.80-257.10M蚀变流纹质岩屑熔结凝灰岩,灰红褐色、赤褐色,熔结凝灰结构,块状构造,岩屑含量约为40%,岩屑为刚性岩屑和浆屑,刚性岩屑成分复杂,部分岩屑直径大于2mm,向深部岩屑含量增多,浆屑呈条带状,其余为玻屑和火山尘,赤铁矿化强烈,铀含量增高,岩石裂隙可见黑色多金属硫化物细脉,第十一描述板20的下方安装有第十二描述板32,第十二描述板32和第十三描述板34上印刷有257.10-270.00M构造角砾岩,深灰色,角砾结构,块状构造,角砾为流纹质岩屑熔结凝灰岩,岩石中细脉发育,成网脉状,角砾间充填物为硅质和多金属硫化物,第十二描述板32的下方安装有第十三描述板34,第十三描述板34的下方安装有第十四描述板33,第十四描述板33上印刷有271.80-279.70M流纹质角砾熔岩,角砾熔岩结构,块状构造,角砾含量约30%,角砾粒径为5-25mm,角砾与角砾充填物成相同,均系流纹质,可见高岭土化、硅化,见有多金属硫化物,第十五标识板22的下方安装有第十六标识板23,第十六标识板23的下方安装有第十七标识板26,第十七标识板26的下方安装有第十八标识板28,第十八标识板28的下方安装有第十九标识板31,第十五描述板24上印刷有283.00-289.50M岩屑熔结凝灰岩,灰白色、青灰色,岩屑含量约40%-50%,一种为刚性岩屑,流纹质、安山质,另一种为塑性岩屑,流纹质,呈条带状,其余为玻屑和火山尘,第十五描述板24的下方安装有第十六描述板25,十六描述板25上印刷有289.50-299.29M构造角砾岩,角砾结构,块状构造,角砾成棱角状这居多,粒径为5-25mm,角砾充填物成分复杂,有高岭土化,见有黑色多金属硫化物,十六描述板25的下方安装有第十七描述板27,第十七描述板27上印刷有299.29-325.72M流纹质角砾熔岩,淡褐红色、灰白色,角砾熔岩结构,块状构造,局部可见流纹构造,角砾流纹质,含量约30%-40%,粒径为5-20mm,呈次圆状,角砾间充填物为流纹质熔岩,可见灰黑色金属硫化物,第十七描述板27的下方安装有第十八描述板29,第十八描述板29上印刷有325.72-336.12M沉凝灰岩,暗褐红色,沉凝灰结构,块状构造,局部发育平行层理,火山碎屑物含量约50%-60%,正常沉积物碎屑约40%-50%,火山碎屑物成分以粗安质、安山质为主,岩石中可见方解石脉,宽约1-3mm,岩石由方解石及火山尘胶结成岩,第十八描述板29的下方安装有第十九描述板30,第十九描述板30上印刷有337.22-390.80M流纹质岩屑晶屑熔结凝灰岩,灰白色,熔结凝灰结构,块状构造,岩屑含量10%,流纹质,粒径2-5mm,个别粒径可达2-4mm,晶屑以长石为主,含量约占30%-40%,粒径2-4mm,多已高岭土化,少量晶形完好,其余成分为玻屑、火山尘,可见高岭土化、硅化和弱的黄铁矿化。
进一步的,第一岩芯2为地下8.20M-118.85M的岩芯,第二岩芯9为地下118.85M-188.10M的岩芯,第三岩芯14为地下188.10M-279.70M的岩芯,第四岩芯21为地下283.20M-390.80M的岩芯。
进一步的,底框46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底架47,底架47的底部两侧均安装有角钢,主框1相对于安装腔7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顶架48。
进一步的,第一标识板6对应为地下8.05M-52.17M,第二标识板3对应为地下52.17M-90.57M,第三标识板44对应为地下90.57M-118.85M,第四标识板10对应为地下118.85M-130.00M,第五标识板11对应为地下130.85M-148.60M,第六标识板5对应为地下148.60M-159.80M,第七标识板42对应为地下159.80M-174.65M,第八标识板40对应为地下174.65M-188.10M,第九标识板15对应为地下188.10M-200.85M,第十标识板16对应为地下200.85M-253.80M,第十一标识板18对应为地下253.80M-257.10M,第十二标识板37和第十三标识板36对应为地下257.10M-270.00M,第十四标识板35对应为地下271.80M-279.70M,第十五标识板22对应为地下283.20M-289.50M,第十六标识板23对应为地下289.50M-299.29M,第十七标识板26对应为地下299.29M-325.72M,第十八标识板28对应为地下325.72M-336.12M,第十九标识板31对应为地下337.22M-390.80M。
更进一步的,岩芯箱45的内部形成弧形槽。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发明在使用时,将装置移动至使用点,将底框46通过螺栓与底架47进行固定连接,通过底架47将底框46与地面固定,底框46固定后,将岩芯箱45放置于底框46中,通过底框46存放岩芯标本,将主框1通过顶架48与墙体进行固定,主框1固定后,将第一岩芯2、第二标识板3、第二描述板4、第六标识板5、第一标识板6、第一描述板8、第二岩芯9、第四标识板10、第五标识板11、第四描述板12、第五描述板13、第三岩芯14、第九标识板15、第十标识板16、第九描述板17、第十一标识板18、第十描述板19、第十一描述板20、第四岩芯21、第十五标识板22、第十六标识板23、第十五描述板24、第十六描述板25、第十七标识板26、第十七描述板27、第十八标识板28、第十八描述板29、第十九描述板30、第十九标识板31、第十二描述板32、第十四描述板33、第十三描述板34、第十四标识板35、第十三标识板36、第十二标识板37、第八描述板38、第七描述板39、第八标识板40、第六描述板41、第七标识板42、第三描述板43和第三标识板44依照实际情况装入安装腔7中,当使用者学习相关知识后,通过对应深度的标识板和描述板了解对应深度的土质特性和成分,让学生可以直观的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教学用岩芯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框(46)和主框(1),所述底框(46)位于主框(1)的下方,所述底框(46)的内部安装有岩芯箱(45),所述主框(1)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7),所述安装腔(7)的内部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第一岩芯(2)、第一标识板(6)、第一描述板(8)、第二岩芯(9)、第四标识板(10)、第四描述板(12)、第三岩芯(14)、第九标识板(15)、第九描述板(17)、第四岩芯(21)、第十五标识板(22)和第十五描述板(24),所述第一标识板(6)的下方安装有第二标识板(3),所述第二标识板(3)的下方安装有第三标识板(44),所述第一描述板(8)的下方安装有第二描述板(4),所述第二描述板(4)的下方安装有第三描述板(43),所述第四标识板(10)的下方安装有第五标识板(11),所述第五标识板(11)的下方安装有第六标识板(5),所述第六标识板(5)的下方安装有第七标识板(42),所述第七标识板(42)的下方安装有第八标识板(40),所述第四描述板(12)的下方安装有第五描述板(13),所述第五描述板(13)的下方安装有第六描述板(41),所述第六描述板(41)的下方安装有第七描述板(39),所述第七描述板(39)的下方安装有第八描述板(38),所述第九标识板(15)的下方安装有第十标识板(16),所述第十标识板(16)的下方安装有第十一标识板(18),所述第十一标识板(18)的下方安装有第十二标识板(37),所述第十二标识板(37)的下方安装有第十三标识板(36),所述第十三标识板(36)的下方安装有第十四标识板(35),所述第九描述板(17)的下方安装有第十描述板(19),所述第十描述板(19)的下方安装有第十一描述板(20),所述第十一描述板(20)的下方安装有第十二描述板(32),所述第十二描述板(32)的下方安装有第十三描述板(34),所述第十三描述板(34)的下方安装有第十四描述板(33),所述第十五标识板(22)的下方安装有第十六标识板(23),所述第十六标识板(23)的下方安装有第十七标识板(26),所述第十七标识板(26)的下方安装有第十八标识板(28),所述第十八标识板(28)的下方安装有第十九标识板(31),所述第十五描述板(24)的下方安装有第十六描述板(25),所述十六描述板(25)的下方安装有第十七描述板(27),所述第十七描述板(27)的下方安装有第十八描述板(29),所述第十八描述板(29)的下方安装有第十九描述板(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学用岩芯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岩芯(2)为地下8.20M-118.85M的岩芯,所述第二岩芯(9)为地下118.85M-188.10M的岩芯,所述第三岩芯(14)为地下188.10M-279.70M的岩芯,所述第四岩芯(21)为地下283.20M-390.80M的岩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学用岩芯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46)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底架(47),所述底架(47)的底部两侧均安装有角钢,所述主框(1)相对于安装腔(7)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顶架(4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学用岩芯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板(6)对应为地下8.05M-52.17M,所述第二标识板(3)对应为地下52.17M-90.57M,所述第三标识板(44)对应为地下90.57M-118.85M,所述第四标识板(10)对应为地下118.85M-130.00M,所述第五标识板(11)对应为地下130.85M-148.60M,所述第六标识板(5)对应为地下148.60M-159.80M,所述第七标识板(42)对应为地下159.80M-174.65M,所述第八标识板(40)对应为地下174.65M-188.10M,所述第九标识板(15)对应为地下188.10M-200.85M,所述第十标识板(16)对应为地下200.85M-253.80M,所述第十一标识板(18)对应为地下253.80M-257.10M,所述第十二标识板(37)和第十三标识板(36)对应为地下257.10M-270.00M,所述第十四标识板(35)对应为地下271.80M-279.70M,所述第十五标识板(22)对应为地下283.20M-289.50M,所述第十六标识板(23)对应为地下289.50M-299.29M,所述第十七标识板(26)对应为地下299.29M-325.72M,所述第十八标识板(28)对应为地下325.72M-336.12M,所述第十九标识板(31)对应为地下337.22M-390.80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学用岩芯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岩芯箱(45)的内部形成弧形槽。
CN201910666622.0A 2019-07-23 2019-07-23 一种教学用岩芯教学模型 Pending CN1102464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66622.0A CN110246405A (zh) 2019-07-23 2019-07-23 一种教学用岩芯教学模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66622.0A CN110246405A (zh) 2019-07-23 2019-07-23 一种教学用岩芯教学模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46405A true CN110246405A (zh) 2019-09-17

Family

ID=67893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66622.0A Pending CN110246405A (zh) 2019-07-23 2019-07-23 一种教学用岩芯教学模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46405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00018068U (ko) * 1999-03-11 2000-10-05 오규영 암석, 광물 박편 및 표본 세트구성
CN102768812A (zh) * 2011-05-06 2012-11-07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真实岩心可视化微观模型及其制作方法
CN202584539U (zh) * 2012-06-08 2012-12-05 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 地层层序展示教学模型
CN204390606U (zh) * 2015-01-13 2015-06-10 宿州学院 一种用于展示地形图构造的地理教具
CN204557810U (zh) * 2015-05-03 2015-08-12 乔晶 一种便携式简易英语单词教具
CN205334849U (zh) * 2015-12-30 2016-06-22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教学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模型
CN106355983A (zh) * 2016-09-09 2017-01-25 芜湖市科源教学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教学用的土壤质地标本模型
CN206741807U (zh) * 2017-04-05 2017-12-12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爆破落岩巷道掘进工艺实验教学装置
CN108847112A (zh) * 2018-09-03 2018-11-20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 一种科普岩心缩样柱及其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00018068U (ko) * 1999-03-11 2000-10-05 오규영 암석, 광물 박편 및 표본 세트구성
CN102768812A (zh) * 2011-05-06 2012-11-07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真实岩心可视化微观模型及其制作方法
CN202584539U (zh) * 2012-06-08 2012-12-05 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 地层层序展示教学模型
CN204390606U (zh) * 2015-01-13 2015-06-10 宿州学院 一种用于展示地形图构造的地理教具
CN204557810U (zh) * 2015-05-03 2015-08-12 乔晶 一种便携式简易英语单词教具
CN205334849U (zh) * 2015-12-30 2016-06-22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教学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模型
CN106355983A (zh) * 2016-09-09 2017-01-25 芜湖市科源教学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教学用的土壤质地标本模型
CN206741807U (zh) * 2017-04-05 2017-12-12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爆破落岩巷道掘进工艺实验教学装置
CN108847112A (zh) * 2018-09-03 2018-11-20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 一种科普岩心缩样柱及其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axner-Höck et al. Oligocene stratigraphy across the Eocene and Miocene boundaries in the Valley of Lakes (Mongolia)
Adams Fort Cemetery At Heirakonpolis
CN110246405A (zh) 一种教学用岩芯教学模型
CN103956063A (zh) 一种动态绘制交通诱导屏地图和路况更新的方法
CN107700460A (zh) 一种高速铁路路基压实指标的无损测算方法
VANCE HAYNES JR Genesis of the white cloud and related pegmatites, south Platte Area, Jefferson County, Colorado
CN109872318A (zh) 一种用于深度学习的地质露头裂缝数据集制作方法
CN107053918A (zh) 一种便于分类的办公用智能笔筒
Wistort et al. Trace fossils of problematic origin: assessing silicified trace fossils from the Permian of Utah, USA
CN206190222U (zh) 具备岩石薄片鉴定功能的石油勘探用钻井钻头
CN107631919B (zh) 一种n2红土相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6430729U (zh) 一种可更换的测量标志
CN109447944A (zh) 碳酸盐岩的岩相识别方法及系统
Decker Two Lower Paleozoic groups, Arbuckle and Wichita Mountains, Oklahoma
Driscoll Geology of the Mundubbera district
CN110390867A (zh) 一种教学用抽水井模型
CN211647194U (zh) 一种用于园林工程的多功能工具
CN213978455U (zh) 一种道路路基平铺高程定位装置
CN113093624B (zh) 一种基于室内模拟放矿的微型振动出矿机的模拟放矿方法
CN214871382U (zh) 一种页岩石地板制备用机压成型设备
CN214033652U (zh) 一种新型地表沉降监测点保护装置
CN110415595A (zh) 一种教学用地质剖面实训模型
CN207050673U (zh) 一种再生骨料形貌测量装置
Kiss A new ore occurrence in the environment of Nagygalya, Nagylipót and Aranybányafolyás, Mátra Mountains, NE-Hungary
Ng et al. Geodiversity and geoconservation in Hong Ko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91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