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37373A - 一种用于联合用药的药物载体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联合用药的药物载体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37373A
CN110237373A CN201810190100.3A CN201810190100A CN110237373A CN 110237373 A CN110237373 A CN 110237373A CN 201810190100 A CN201810190100 A CN 201810190100A CN 110237373 A CN110237373 A CN 1102373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ug
chamber
filling
base accessory
pharmaceutical c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9010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37373B (zh
Inventor
瑞安·拉塞尔·乔治
梁世杰
黄凯
周分田
胡大兵
徐得财
李鹏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nshe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nshe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nshe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nshe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9010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37373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78549 priority patent/WO2019169621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2373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373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373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373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5/00Inhalators
    • A61M15/0001Details of inhal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A61M15/0003Details of inhal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dispensing more than one dru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5/00Inhala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5/00Inhalators
    • A61M15/0001Details of inhal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A61M15/0011Details of inhal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with microcapsules, e.g. several in one do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5/00Inhalators
    • A61M15/0028Inhalators using prepacked dosages, one for each application, e.g. capsules to be perforated or broken-up
    • A61M15/003Inhalators using prepacked dosages, one for each application, e.g. capsules to be perforated or broken-up using capsules, e.g. to be perforated or broken-up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5/00Inhalators
    • A61M15/0028Inhalators using prepacked dosages, one for each application, e.g. capsules to be perforated or broken-up
    • A61M15/0045Inhalators using prepacked dosages, one for each application, e.g. capsules to be perforated or broken-up using multiple prepacked dosages on a same carrier, e.g. blisters
    • A61M15/0046Inhalators using prepacked dosages, one for each application, e.g. capsules to be perforated or broken-up using multiple prepacked dosages on a same carrier, e.g. blister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arri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7/00Methods of manufacture, assembly or produ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产品,提供了一种用于联合用药的药物载体,包括可分离的底件和盖件,所述底件上具有多个相互间隔的腔囊,盖件密封覆盖所述底件,每个腔囊中储存一种单剂量药物制剂,两种及以上的包含不同活性成分的单剂量制剂呈周期性地储存于所述腔囊内。本发明针对不同的患者群体,特别是在使用控制治疗药物的同时还须按需增加使用缓解药物治疗的患者,将二种及以上数量的产品,合为一体放在一个递送装置中,既提高了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也避免了不同药物在储存过程中发生潜在的化学反应。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联合用药的药物载体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产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联合用药的药物载体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全球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病率正呈现快速上升趋势,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的慢性气道疾病之一。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平滑肌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COPD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组织对烟草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慢性炎性反应增强有关。COPD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或肺外的不良效应。COPD还存在多种并发症。急性加重和并发症影响患者整体疾病的严重程度。规范化的诊治是提高防治水平的基础,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针对哮喘和COPD分别发布了诊治指南,对中、重度的哮喘和COPD都推荐使用多种药物进行联合治疗。例如:在使用ICS/LABA进行控制治疗的同时,还须使用LAMA,部分患者还须按需施用缓解治疗药物。而通常情况下每种药物由特定厂家生产并匹配特定的给药装置,当患者需要使用多种不同的药品时,均需操作多个给药装置,由此会带来诸多不便,尤其是在急性发作时很难在短时间成功使用多种药品,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对于哮喘和COPD的治疗通常采用吸入疗法,吸入疗法是把制成气溶胶、干粉或溶液的药物通过呼吸动作吸入气道的给药方法。药物吸入后直接作用于呼吸道,所需剂量较小,全身性不良反应较少。然而目前市面上吸入性药物的给药装置通常只包括单剂量的单方或复方药物,如专利申请号为201220082457.8的实用新型专利,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药物载体,包括可食用的主体、设置于主体内的用于容纳药物的载药腔体、以及药物释放表面。再如专利申请号为201320005797.5的实用新型专利,该实用新型专利所涉及的微型药物经鼻吸入器由本体和活性成分载体组成。本体由U型管组成,其大部分位于鼻腔通道内,能改变气流方向,完成空气过滤。管端为空腔,可以放置纤维材料或多孔材料,对于单方药物的联合用药,正如上文所言,常常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然而对于复方药物,由于是两种及以上药物和辅料之间由于各种粒子间的大小、形态、流动性、电性、分散性和吸湿性等特性不同,在分装和储存过程中药物的稳定性、均匀度都会受到不确定的影响。可能存在互相之间发生理化反应从而导致药效降低甚至出现毒副作用的风险。因此,对于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药物进行吸入治疗的患者而言,急需一种提高患者其用药依从性,又能满足临床治疗需求的给药载体及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联合用药的药物载体及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联合用药的药物载体,包括可分离的底件和盖件,所述底件上具有多个相互间隔的腔囊,盖件密封覆盖所述底件,每个腔囊中储存一种单剂量药物制剂,该单剂量药物制剂可以包含一种及以上药物活性成分,两种及以上的包含不同活性成分的单剂量制剂呈周期性地储存于所述腔囊内。特别强调的是,若单剂量药物制剂是两种及以上的药物活性成分的混合物,那么必须充分研究论证这些活性成分在共存状态下不会发生相互作用。
本发明的药物载体特别适用于分配多种“药物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尤其是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例如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支气管炎和胸腔感染等。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单剂量药物制剂选自单一活性成分的制剂或包括两种及以上活性成分的复方制剂。
进一步的,所述活性成分包括但不限于治疗哮喘和COPD的药物: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抗过敏药;抗组胺药;茶碱类药物;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
吸入糖皮质激素(ICS)包括氟替卡松、倍氯米松、莫米松、布地奈德等。
β2-受体激动剂包括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和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其中LABA包括沙美特罗、奥达特罗、福莫特罗和茚达特罗等,SABA包括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等。
抗胆碱药包括短效抗胆碱药(SAMA)和长效抗胆碱药(LAMA),SAMA包括异丙托溴铵,LAMA包括噻托溴铵、芜地溴铵、格隆溴铵等。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活性成分包括可的松、地塞米松、泼尼松龙、泼尼松、氢化可的松、氟替卡松、倍氯米松、莫米松、布地奈德、环索奈德、曲安奈德、甲泼尼松龙、福莫特罗、菲诺特罗、沙美特罗、维兰特罗、茚达特罗、阿福莫特罗、奥达特罗、妥洛特罗、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噻托溴铵、异丙托溴铵、芜地溴铵、罗库溴铵、维库溴铵、格隆溴铵、色甘酸钠、氨茶碱、二羟丙茶碱、孟鲁斯特、扎鲁斯特、依匹斯汀、西替利嗪、氮斯汀、非索非那定、左卡巴斯汀、氯雷他定、咪唑斯汀、酮替芬、依美斯汀、氯马斯汀、巴米品、非尼拉敏、多西拉敏、氯苯沙明、茶苯海明、苯海拉明、异丙嗪,依巴斯汀、地氯雷他定、美克洛嗪。
进一步的,所述活性成分可以是抗感染药物,包括但不限于如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等。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抗感染药包括,头孢菌素、青霉素、链霉素、磺酰胺、四环素、利巴韦林、拉米夫定、多替拉韦、齐多夫定、马拉韦罗、度鲁特韦、恩曲他滨、阿巴卡韦、阿德福韦酯、索氟布韦、替诺福韦艾拉酚胺、替诺福韦酯、GS-9883(Bictegravir)、利匹韦林、拉替拉韦、可比司他、BMS-663068(fostemsavir)、BMS-955176、BMS-986197、雷迪帕韦、维帕他韦、达卡他韦、α干扰素等。
进一步的,所述活性成分可以是抗癌药物,包括但不限于小分子药物和蛋白类药物等。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抗癌药物包括,克唑替尼、厄洛替尼、吉非替尼、阿法替尼、色瑞替尼、瑞戈非尼、奥斯替尼、艾乐替尼、卡博替尼、布吉他滨、耐昔妥珠单抗、雷莫芦单抗、贝伐珠单抗、依匹单抗、纳武单抗、阿特朱单抗、派姆单抗、Vaxira疫苗、racotumomab等。
进一步的,所述活性成分可以是降糖药物,包括但不限于胰岛素及其类似物,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等。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降糖药物包括,胰岛素、甘精胰岛素、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地特胰岛素、德谷胰岛素、艾塞那肽、利拉鲁肽、度拉鲁肽、索玛鲁肽、苏帕鲁肽、利西拉肽、HM11260C(efpeglenatide)等。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为了优化药物的活性和/或稳定性,所述药物均可以盐(如酸碱盐、胺盐)、酯(如低烷基酯)或溶剂化物(如水合物)的形式入药施用。所述的如干扰素、胰岛素和GLP-1类似物等蛋白类和/或多肽类药物,可以是经化学修饰的,如聚乙二醇(PEG)修饰、脂肪酸连修饰等。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不适合经口服并由胃肠道吸收的药物,以及为避免人体首过效应而选择其它给药途径的药物,如蛋白质药物、疫苗等,都可以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吸入的方式进行给药。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药物制剂为干粉吸入剂。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底件为基底座,所述腔囊呈周期性地设置在所述基底座上,所述盖件为盖片,铺设于所述基底座上用于保护腔囊内的药物不漏出。
作为优选,所述药物制剂除一种或多种活性成分外,还包括一种或多种药学接受辅料/载体/助剂,包括但不限于:糖类、氨基酸或环糊精;优选果糖、葡萄糖、甘露醇、麦芽糖、海藻糖、纤维素二糖、乳糖和蔗糖、L-亮氨酸、羟丙基-β-环糊精、硬脂酸镁及其衍生物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辅料为一水乳糖。
一种适用于多种药物联合用药的给药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一种多种类药物载体,在所述药物载体上设置一开口位置用于打开腔囊,所述开口位置处连接用于打开腔囊的驱动机构;还包括分配控制装置,其与腔囊精确啮合,用来控制剥离药物载体的长度和腔囊的准确位移;还包括一个和已打开腔囊相连通的给药口。
进一步的,所述底件为基底座,所述腔囊呈周期性地设置在所述基底座上,所述盖件为盖片,铺设于所述基底座上用于保护腔囊内的药物不漏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能够拉开盖片的盖片驱动件。
由于在生产上述药物载体时,尤其是干粉类药物,在进行药物填充时,如果采用同时填充的方式,药物同时逸散在空间内,多种药物易混合而发生交叉污染,更有可能发生药物间的化学反应,带来不可预计的风险;如果采用分段填充的方式,在填充第一种药物时,药物会散落至填充其他种类药物的腔囊内,同样会发生交叉污染,更有可能发生药物间的化学反应,带来不可预计的风险。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生产如上所述的药物载体的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内部为工作空间,在所述工作空间内设置有多个工作机构,所述工作机构的数量与腔囊内所装单剂量制剂的种类相等且依次排列在所述工作空间内,所述工作机构包括用于放置底件的输送带、用于往腔囊内填充药物的填充装置和用于封片机构,所述机箱上方连接一与机箱内部相连通的通风机构,所述机箱一侧设置有出气机构;所述填充装置包括多个填充枪,所述填充枪数量与存储同种单剂量制剂的的腔囊数量一致,所述封片机构包括多个封片件,所述封片件数量与存储同种药物的腔囊数量一致。
进一步的,每两个相邻的工作机构之间设置有一清理单元;所述清理机构包括工作箱体,所述工作箱体内固定有风机,所述工作箱体下端连接有多个可相对工作箱体上下移动的密封杆,所述密封杆内部设置气流通道,对应所述气流通道安装有电磁阀,密封杆的一端通过管道连接风机,其另一端用于封闭腔囊,所述气流通道与腔囊相连通。电磁阀和风机均由一控制总成进行智能控制,密封杆的上下运动由正反转电机通过传动件带动下进行,正反转电机由所述控制总成进行控制。
作为优选的,药物载体可以是多列并排,在盖件热封于底件以后,将其切割成单列。填充装置和清理机构的相应组件也为多列设计。
一种用于生产如上所述的一种多种类药物载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底件固定于输送带上,通过输送带运输到待加工工位;
步骤2:调整填充枪使得填充枪对应待填充药物的腔囊正上方;
步骤3:填充枪枪口伸入到填充药物的腔囊往腔囊内填充药物,1-2s后,填充枪上移使得其枪口伸出腔囊外;
步骤4:输送带将底件运输至清理单元,清理单元内的密封杆将腔囊封住,对应未填充药物的腔囊的密封杆打开其内部气流通道的电磁阀,打开风机,使得未填充药物的腔囊内产生负压,去除未填充药物的腔囊散落的药物;
步骤5:待风机工作3-5秒后,关闭风机,密封杆向上运动离开底件,运用封片机构将已填充药物的腔囊封住;
步骤6:输送带带动底件运动至下一个加工工位,并重复步骤3-5若干次,重复次数等于底件内储存药物种类数量;
步骤7:将盖件热封于底件上以使得腔囊内药物不漏出。
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针对不同的患者群体,特别是在使用多种控制治疗药物的同时还须按需增加使用缓解治疗药物的群体,将二种及以上数量的医药产品(特别是控制治疗药物和缓解治疗药物)合为一体,放在一个递送装置中,方便患者使用,同时还可以避免药物储存过程中发生潜在的化学反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一种多种类药物载体的俯视图;
图2为一种多种类药物载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适用于多种药物联合用药的给药装置的主视图;
图4为一种用于生产多种类药物载体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用于生产多种类药物载体的装置的填充装置处结构图;
图6为一种用于生产多种类药物载体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种用于生产多种类药物载体的装置的清理单元结构图;
图8为图7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为腔囊,2为底件,3为盖件,4为给药口,5为驱动机构,6为机箱,7为工作空间,8为工作机构,8-1为输送带,8-2为填充装置,8-2-1为填充枪,9为通风机构,9-1为通风管道,9-2为鼓风机,10为出气机构,10-1为出风通道,10-2为出风机,11为清理单元,81为第一工作单元,82为第二工作单元,91为第一通风单元,92为第二通风单元,93为清风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种类药物载体,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多个能够容纳药物的腔囊1,所述腔囊1固定排列在底件2上,盖件3密封覆盖所述底件2,至少为两种的单剂量药物制剂呈周期性地分配于所述腔囊1内。本发明中的药物载体,根据实际用药选择,如果是两种药物活性成分,两种药物活性成分分别为A、B,其周期布置方式为A、B、A、B、A、B…,如此设置于腔囊1内;若为三种药物活性成分,三种药物活性成分为A、B、C,其周期布置方式为A、B、C、A、B、C、A、B、C…,如此设置于腔囊1内;四种,五种药物…,以此类推;对于已经上市销售的以复方混合粉末形式进行施用的制剂,其两种或多种药物活性成分相互作用发生化学反应的低风险性已得到充分的论证,同时对于经过充分研究论证的在共存状态下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的两种或多种药物活性成分,也可以是单复方联合周期布置,如,A、(B+C)混合物、A、(B+C)混合物、A、(B+C)混合物…,如此设置于腔囊1内;A、(B+C)混合物、D、A、(B+C)混合物、D、A、(B+C)混合物、D…,如此设置于腔囊1内;A、(B+C)混合物、(D+E)混合物、A、(B+C)混合物、(D+E)混合物、A、(B+C)混合物、(D+E)混合物…,如此设置于腔囊1内;(A+B)混合物、(C+D)混合物、(A+B)混合物、(C+D)混合物、(A+B)混合物、(C+D)混合物…,如此设置于腔囊1内;各种按需组合,以此类推。
根据全球哮喘防治倡议(GINA)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的治疗策略,哮喘和COPD的中重度患者比例较高,针对这些患者复方制剂或联合用药为治疗常用优选方案。患者每日须使用控制治疗药物,根据病情的发展情况可能还会使用缓解治疗药物,如表1、表2和表3所示,如在使用了ICS/LABA控制治疗药物的同时,还须使用LAMA,部分患者还须额外施用缓解治疗药物,每次使用不少于2种产品,患者使用很不方便,且急性发作时患者很难在短时间成功使用多种产品,如果不及时用药有可能还会威胁生命。
表1慢阻肺的综合评估
注:CAT(COPD assessment test),慢阻肺患者自我评估测试。
表2慢阻肺稳定期起始治疗药物推荐方案
注:ICS—吸入糖皮质激素;SAMA—短效抗胆碱药;LAMA—长效抗胆碱药;SABA—短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长效β2-受体激动剂;PDE-4—磷酸二酯酶-4
表3哮喘患者长期(阶梯式)治疗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药物载体,使用方便,能够快速进行多种药物的使用,尤其针对急性发作时患者,可以在短时间内使用2种及以上数量的药物,有效地防止因用药不及时引起的危险。此外,还可以避免在储存过程中药物之间发生理化反应从而导致药效降低甚至出现毒副作用的风险。
实施例21
一种适用于多种药物联合用药的给药装置,如图3所示,包括如上所述的一种多种类药物载体,在所述底件2上设置一开口位置用于打开腔囊1,所述开口位置处与用于打开腔囊的驱动机构5相连接,还包括一个和已打开腔囊相连通的给药口4。本实施例当中,所述底件为基底座,所述腔囊呈周期性地设置在所述基底座上,所述盖件为盖片,铺设于所述基底座上用于保护腔囊内的药物不漏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能够拉开盖片的盖片驱动件。以吸入式药物为例,本发明的给药装置,使用者吸入药物大约有10-15%的吸入式药物微粒可直接到达人体肺部,并且本装置使用快捷,其作用迅速,携带方便,能反复给药,造价成本低,同时还可以避免药物储存过程中发生潜在的化学反应。以药物载体所载药物为一般的吸入式药物A、B为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该给药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如下:
1、垂直握持本给药装置;
2、缓慢呼气;
3、按压驱动机构以暴露药物A和B;
4、口含本给药装置的出药口,吸气;
5、屏气10秒钟后经鼻缓慢呼气;
6、漱口;
此外,药物A、B也可以分开暴露,即吸入A以后再驱动暴露B,须重复一次步骤1-5。
实施例22
一种用于生产如上面所述的一种多种类药物载体的装置,如图4所示,包括机箱6,所述机箱内部为工作空间7,在所述工作空间7内设置有多个工作机构8,所述工作机构8的数量与腔囊1内所装药物种类相等且依次排列在所述工作空间内,所述工作机构8包括用于放置底件的输送带8-1、用于往腔囊内填充药物的填充装置8-2和用于封片机构,所述机箱6上方连接一与机箱内部相连通的通风机构9,所述机箱6一侧设置有出气机构10。本发明中的用于生产多种类药物载体的装置,其能够有效地避免在药物填充过程中将两种药物混合。具体的,以填充三种药物为例,三种药物分别为药物A、药物B、药物C,在用填充装置8-2将药物A填充完毕后,利用封片机构将填充好药物A的腔囊封闭,此时通过通风机构9使得工作空间7形成负压,将散落在其他腔囊内的药物A吸出,紧接着通过输送带将底件运输到下一个工作单位。同样的,跟上面所述相同地进行药物B的填充,随后进行药物C的填充,填充完药物C通过出气机构10将工作空间内的药物C吸出,使得工作空间足够清洁,以便于下一载体的生产。在生产过程当中,有效地避免了多种药物混合在同一腔囊内,影响药物疗效,同时避免了多种不同药物之间潜在的化学反应,保证药物的药理作用。
进一步的,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填充装置8-2包括多个填充枪8-2-1,所述填充枪数量8-1-1与存储同种药物的腔囊数量一致,所述封片机构包括多个封片件,所述封片件数量与存储同种药物的腔囊数量一致。保证在填充过程中,每一次填充能够将一载体内的同种药物填充完,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了通风机构以及出风机构的具体通风及出风的结构,具体的如图4所示,所述通风机构9包括通风管道9-1与鼓风机9-2,所述鼓风机9-2连接通风管道9-1的一端,通风管道9-1的另一端与工作空间7相连通,所述出气机构10包括出风通道10-1和与出风管道相连接的出风机10-2。
实施例23
在本发明中,每两个相邻的工作机构之间设置有一清理单元11。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工作机构8的数量与腔囊内所装药物种类相等且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工作单元81和第二工作单元82,所述第一工作单元81和第二工作单元82之间安装有清理单元11,所述通风机构9包括第一通风单元91、清风单元93和第二通风单元92,所述第一工作单元81、清理单元11和第二工作单元82分别连接第一通风单元91、清风单元93和第二通风单元92。本实施例具体针对地是对于携带两种药物的药物载体的生产,其先通过第一工作单元填充第一种药物,随后进行通风将散落的第一种药物清除,随后进入到清理单元进行二次清洁,以保证第一种药物不散落到待装第二种药物的腔囊内。
本发明中,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清理单元11包括清理机构12,所述清理机构12包括工作箱体12-1,所述工作箱体12-1内固定有风机12-2,所述工作箱体12-1下端连接有多个可相对工作箱体上下移动的密封杆12-3,所述密封杆12-3内部设置气流通道12-4,对应所述气流通道12-4安装有电磁阀12-5,密封杆12-3的一端通过管道12-6连接风机12-2,其另一端用于封闭腔囊,所述气流通道12-4与腔囊相连通。本实施例对清理单元作了进一步的设计,可以运用自动化电子控制,即运用一个控制总成控制电磁阀和风机,首先密封杆12-3往下移动封闭腔囊,密封杆向下移动地传动方式,如活塞传动方式,这是现有技术,在本实施例就不多做叙述,随后打开未填充药物的腔囊所连通的气流通道上的电磁阀,随后打开电机,使得该腔囊内产生负压,将未填充药物的腔囊内散落的其他种类药物去除。
实施例24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用于生产如上所述的一种多种类药物载体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底件固定于输送带上,通过输送带运输到待加工工位;
步骤2:调整填充枪使得填充枪对应待填充药物的腔囊正上方;
步骤3:填充枪枪口伸入到填充药物的腔囊往腔囊内填充药物,1-2s后,填充枪上移使得其枪口伸出腔囊外;
步骤4:输送带将底件运输至清理单元,清理单元内的密封杆将腔囊封住,对应未填充药物的腔囊的密封杆打开其内部气流通道的电磁阀,打开风机,使得未填充药物的腔囊内产生负压,去除未填充药物的腔囊散落的药物;
步骤5:待风机工作3-5秒后,关闭风机,密封杆向上运动离开底件,运用封片机构将已填充药物的腔囊封住;
步骤6:输送带带动底件运动至下一个加工工位,并重复步骤3-5若干次,重复次数等于底件内储存药物种类数量;
步骤7:将盖件热封于底件上以使得腔囊内药物不漏出。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联合用药的药物载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分离的底件和盖件,所述底件上具有多个相互间隔的腔囊,盖件密封覆盖所述底件,每个腔囊中储存一种单剂量药物制剂,两种及以上的包含不同活性成分的单剂量制剂呈周期性地储存于所述腔囊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剂量药物制剂选自单一活性成分的制剂或包括两种及以上活性成分的复方制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分包括但不限于: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抗过敏药;抗组胺药;茶碱类药物;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抗癌药物或降糖药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分包括可的松、地塞米松、泼尼松龙、泼尼松、氢化可的松、氟替卡松、倍氯米松、莫米松、布地奈德、环索奈德、曲安奈德、甲泼尼松龙、福莫特罗、菲诺特罗、奥达特罗、沙美特罗、维兰特罗、茚达特罗、阿福莫特罗、妥洛特罗、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噻托溴铵、异丙托溴铵、芜地溴铵、罗库溴铵、维库溴铵、格隆溴铵、色甘酸钠、氨茶碱、二羟丙茶碱、孟鲁斯特、扎鲁斯特、依匹斯汀、西替利嗪、氮斯汀、非索非那定、左卡巴斯汀、氯雷他定、咪唑斯汀、酮替芬、依美斯汀、氯马斯汀、巴米品、非尼拉敏、多西拉敏、氯苯沙明、茶苯海明、苯海拉明、异丙嗪,依巴斯汀、地氯雷他定、美克洛嗪、头孢菌素、青霉素、链霉素、磺酰胺、四环素、α干扰素、利巴韦林、拉米夫定、多替拉韦、齐多夫定、马拉韦罗、度鲁特韦、恩曲他滨、阿巴卡韦、阿德福韦酯、索氟布韦、替诺福韦艾拉酚胺、替诺福韦酯、GS-9883(Bictegravir)、利匹韦林、拉替拉韦、可比司他、BMS-663068(Fostemsavir)、BMS-955176、BMS-986197、雷迪帕韦、维帕他韦、达卡他韦、克唑替尼、厄洛替尼、吉非替尼、阿法替尼、色瑞替尼、瑞戈非尼、奥斯替尼、艾乐替尼、卡博替尼、布吉他滨、耐昔妥珠单抗、雷莫芦单抗、贝伐珠单抗、依匹单抗、纳武单抗、阿特朱单抗、派姆单抗、Vaxira疫苗、Racotumomab、胰岛素、甘精胰岛素、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地特胰岛素、德谷胰岛素、艾塞那肽、利拉鲁肽、度拉鲁肽、索玛鲁肽、苏帕鲁肽、利西拉肽、HM11260C(Efpeglenatide)。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制剂为干粉吸入剂。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件为基底座,所述腔囊呈周期性地设置在所述基底座上,所述盖件为盖片,铺设于所述基底座上用于保护腔囊内的药物不漏出。
7.一种用于联合用药的给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到4任意权利要求所述的药物载体及与之匹配的给药装置,所述给药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分配控制装置及给药口,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药物载体的开口处相连接用于分离底件和盖件从而打开腔囊,所述分配控制装置与腔囊啮合以控制剥离药物载体的长度和腔囊的位移,所述给药口和已打开腔囊相连通。
8.一种用于生产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药物载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内部为工作空间,在所述工作空间内设置有多个工作机构,所述工作机构的数量与腔囊内所装单剂量制剂的种类相等且依次排列在所述工作空间内,所述工作机构包括用于放置底件的输送带、用于往腔囊内填充药物的填充装置和用于封片机构,所述机箱上方连接一与机箱内部相连通的通风机构,所述机箱一侧设置有出气机构;所述填充装置包括多个填充枪,所述填充枪数量与存储同种单剂量制剂的的腔囊数量一致,所述封片机构包括多个封片件,所述封片件数量与存储同种药物的腔囊数量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两个相邻的工作机构之间设置有一清理单元;所述清理机构包括工作箱体,所述工作箱体内固定有风机,所述工作箱体下端连接有多个可相对工作箱体上下移动的密封杆,所述密封杆内部设置气流通道,对应所述气流通道安装有电磁阀,密封杆的一端通过管道连接风机,其另一端用于封闭腔囊,所述气流通道与腔囊相连通。电磁阀和风机均由一控制总成进行智能控制,密封杆的上下运动由正反转电机通过传动件带动下进行,正反转电机由所述控制总长进行控制。
10.一种用于生产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多种类药物载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底件固定于输送带上,通过输送带运输到待加工工位;
步骤2:调整填充枪使得填充枪对应待填充药物的腔囊正上方;
步骤3:填充枪枪口伸入到填充药物的腔囊往腔囊内填充药物,1-2s后,填充枪上移使得其枪口伸出腔囊外;
步骤4:输送带将底件运输至清理单元,清理单元内的密封杆将腔囊封住,对应未填充药物的腔囊的密封杆打开其内部气流通道的电磁阀,打开风机,使得未填充药物的腔囊内产生负压,去除未填充药物的腔囊散落的药物;
步骤5:待风机工作3-5秒后,关闭风机,密封杆向上运动离开底件,运用封片机构将已填充药物的腔囊封住;
步骤6:输送带带动底件运动至下一个加工工位,并重复步骤3-5若干次,重复次数等于底件内储存药物种类数量;
步骤7:将盖件热封于底件上以使得腔囊内药物不漏出。
CN201810190100.3A 2018-03-08 2018-03-08 一种生产用于联合用药的药物载体的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102373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90100.3A CN110237373B (zh) 2018-03-08 2018-03-08 一种生产用于联合用药的药物载体的装置及方法
PCT/CN2018/078549 WO2019169621A1 (zh) 2018-03-08 2018-03-09 一种用于联合用药的药物载体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90100.3A CN110237373B (zh) 2018-03-08 2018-03-08 一种生产用于联合用药的药物载体的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37373A true CN110237373A (zh) 2019-09-17
CN110237373B CN110237373B (zh) 2023-06-02

Family

ID=67845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90100.3A Active CN110237373B (zh) 2018-03-08 2018-03-08 一种生产用于联合用药的药物载体的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37373B (zh)
WO (1) WO201916962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33237B (zh) * 2021-10-20 2023-10-13 山西信谊通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阿莫西林胶囊检测装置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893A (zh) * 1990-03-02 1991-10-02 格拉克索公司 吸入装置
US20020134373A1 (en) * 2001-03-20 2002-09-26 Igor Gonda Aerosol generation using sterile multiple dose containers
CN1658839A (zh) * 2002-04-13 2005-08-24 葛兰素集团有限公司 干粉组合物
US20080051937A1 (en) * 2006-08-23 2008-02-28 Forhealth Technologies, Inc. Automated drug delivery bag filling system
CN101506643A (zh) * 2006-07-13 2009-08-12 海马生物科学公司 细胞分析装置及方法
CN101553210A (zh) * 2006-09-20 2009-10-07 奈克斯特安全有限公司 经吸入输送药物的方法和系统
US20100168910A1 (en) * 2005-12-30 2010-07-01 Gerhard Haas Automated store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storing and dispensing medicaments
CN102665807A (zh) * 2010-01-05 2012-09-12 微剂量治疗技术公司 吸入设备和方法
CN106068138A (zh) * 2014-01-08 2016-11-02 塞偌顿有限公司 干粉吸入装置
CN107223023A (zh) * 2015-02-13 2017-09-29 方特慕控股第私人有限公司 系统和装置
CN107233641A (zh) * 2016-03-29 2017-10-10 美敦力公司 一种用于引导穿刺的皮表留置器械
CN108430877A (zh) * 2016-01-06 2018-08-21 赛诺菲-安万特德国有限公司 药物容器及其生产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521868A (ja) * 2012-07-05 2015-08-03 グラクソ グループ リミテッドGlaxo Group Limited 吸入器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893A (zh) * 1990-03-02 1991-10-02 格拉克索公司 吸入装置
US20020134373A1 (en) * 2001-03-20 2002-09-26 Igor Gonda Aerosol generation using sterile multiple dose containers
CN1658839A (zh) * 2002-04-13 2005-08-24 葛兰素集团有限公司 干粉组合物
US20100168910A1 (en) * 2005-12-30 2010-07-01 Gerhard Haas Automated store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storing and dispensing medicaments
CN101506643A (zh) * 2006-07-13 2009-08-12 海马生物科学公司 细胞分析装置及方法
US20080051937A1 (en) * 2006-08-23 2008-02-28 Forhealth Technologies, Inc. Automated drug delivery bag filling system
CN101553210A (zh) * 2006-09-20 2009-10-07 奈克斯特安全有限公司 经吸入输送药物的方法和系统
CN102665807A (zh) * 2010-01-05 2012-09-12 微剂量治疗技术公司 吸入设备和方法
CN106068138A (zh) * 2014-01-08 2016-11-02 塞偌顿有限公司 干粉吸入装置
CN107223023A (zh) * 2015-02-13 2017-09-29 方特慕控股第私人有限公司 系统和装置
CN108430877A (zh) * 2016-01-06 2018-08-21 赛诺菲-安万特德国有限公司 药物容器及其生产方法
CN107233641A (zh) * 2016-03-29 2017-10-10 美敦力公司 一种用于引导穿刺的皮表留置器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69621A1 (zh) 2019-09-12
CN110237373B (zh) 2023-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tein et al. The history of therapeutic aerosols: a chronological review
CN101384288B (zh) 干粉吸入器设备
Dolovich et al. Clinical evaluation of a simple demand inhalation MDI aerosol delivery device
CN104582772B (zh) 吸入器装置
Newman et al. Evolution of dry powder inhaler design, formulation, and performance
CN100341483C (zh) 口服药物输递中或涉及口服药物输递的改进
ES2278828T3 (es) Polvo para uso en inhaladores de polvo seco.
CN101804230B (zh) 流阻调节的气雾化活性剂给药
Bäckman et al. Advances in inhaled technologies: understanding the therapeutic challenge, predicting clinical performance, and designing the optimal inhaled product
US20210244705A1 (en) Therapeutic compositions, products of manufacture and methods for ameliorating or preventing coronavirus infection
DE10202940A1 (de) Patrone für einen Pulverinhalator
CN104306360A (zh) 糖皮质激素组合物治疗重度和不受控哮喘的用途
ES2775606T3 (es) Furoato de fluticasona en el tratamiento de la EPOC
WO2009091780A2 (en) Device for inhaling powdered medicaments
US20050042174A1 (en) Combined doses
WO2021212183A1 (en) Products of manufacture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ameliorating or preventing microbial infections
Barry et al. The influence of inhaler selection on efficacy of asthma therapies
CN107596359A (zh) 用于延迟肺部症状加重的发作或进展的α1‑蛋白酶抑制剂
Chow et al. In vitro-in vivo correlation of cascade impactor data for orally inhaled pharmaceutical aerosols
CN110237373A (zh) 一种用于联合用药的药物载体及系统
Hirst et al. Lung deposition of budesonide from the novel dry powder inhaler AirmaxTM
Pepper et al. Asthma an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halers: Techniques for proper use.
KR101992171B1 (ko) 건조분말 흡입기
US20050053553A1 (en) Combined doses of formoterol and fluticasone
EP1696882A1 (en) Combined doses of tiotropium and fluticaso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