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35742B - 一种采用污泥沼渣制备绿化植物基质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采用污泥沼渣制备绿化植物基质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35742B
CN110235742B CN201910520400.8A CN201910520400A CN110235742B CN 110235742 B CN110235742 B CN 110235742B CN 201910520400 A CN201910520400 A CN 201910520400A CN 110235742 B CN110235742 B CN 1102357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udge
mixed matrix
matrix
biogas
spra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2040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35742A (zh
Inventor
张新颖
孔翎维
刘晓艳
顾泮雪
陈欣彤
沈佳怡
孔德雯
李振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1052040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357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357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357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357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357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4/0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 A01G24/1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based on or containing inorganic materi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4/0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 A01G24/1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based on or containing inorganic material
    • A01G24/12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based on or containing inorganic material containing soil minerals
    • A01G24/15Calcined rock, e.g. perlite, vermiculite or clay aggrega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4/0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 A01G24/2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based on or containing natural organic materi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4/0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 A01G24/2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based on or containing natural organic material
    • A01G24/28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based on or containing natural organic material containing peat, moss or sphagnum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污泥沼渣制备绿化植物基质的方法,属于沼渣资源化技术领域。本发明将污泥沼渣干燥至含水率为零,粉碎过筛得到污泥沼渣粉;在氮气氛围中,将污泥沼渣粉在炉中高温烧制成生物炭,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生物质炭;将生物炭与污泥沼渣粉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基质A,再将珍珠岩与石英砂加入到混合基质A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基质B;采用水对混合基质B进行喷淋处理,搅拌均匀得到湿润混合基质,将湿润混合基质进行振荡处理,再重复进行3次喷淋、搅拌和振荡处理使混合基质湿润即得绿化植物基质。本发明可有效地提高污泥沼渣利用率、降低污泥沼渣对植物的毒性,实现沼渣的资源化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采用污泥沼渣制备绿化植物基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污泥沼渣制备绿化植物基质的方法,属于沼渣资源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污泥沼渣可作为优质、高效的无公害有机肥料已应用于多种作物的生产中,但目前污泥沼渣在利用方面存在利用率低、对植物毒害作用大的问题。关于污泥沼渣的处理途径,国内外大多研究了将污泥沼渣作为土壤改良剂以及农业肥料。污泥沼渣较为成熟的肥用模式主要有浇灌施用、叶面肥施用、沼渣分离后将沼渣制成有机肥料施用。此处理方法简单有效,广为接受。但存在的问题是处理量较低,且前处理较为粗糙,只能通过减量化来降低沼渣对植物的毒性。污泥沼渣在作为土壤改良剂或农业肥料的过程中。由于施用量较少,且通过土壤对污泥沼渣的稀释作用,污泥沼渣对植物毒害作用较小。因此,沼渣对植物的毒性一直制约着沼渣的利用率。
基于此方面研究较少,且通过污泥沼渣理化性质分析,发现污泥沼渣具备作为绿化植物的基质的潜力。污泥沼渣作为绿化植物基质,可大幅度提高沼渣利用率。并通过前期的改良过程,可降低污泥沼渣对植物的毒性。
在将污泥沼渣作为绿化植物的基质的过程中,从根本上改变了污泥沼渣的利用方式,其对植物的主要毒性发生了转变,且更加复杂。由于污泥沼渣作为基质的过程中沼渣的添加量较大,植物根部组织暴露在大量的沼渣基质中,基质的理化性质发生较大变化。其中污泥沼渣高含量营养物,高含盐量,低孔隙率对植物毒害的问题就更为突出。过高的营养物质会对植物产生烧苗的现象,抑制植物根部的发育,破坏植物的渗透调节系统与光合作用。盐胁迫对作物的危害作用主要是由高浓度的盐离子引发而产生的,包括直接的离子毒害作用和间接的渗透胁迫、离子失衡和营养缺乏等。污泥沼渣低孔隙度对植物的毒害,主要表现在污泥沼渣的透气性、透水和保水能力均受到了该密实度的影响。基质坚实度过高,导致透气孔隙率减小,透气性降低,影响气体交换。而气体交换不畅致使植物生长不良,甚至造成植株组织缺氧坏死。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污泥沼渣存在的利用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采用污泥沼渣制备绿化植物基质的方法,采用烧制沼渣生物炭,将沼渣生物炭与沼渣及改性材料混合、喷淋、搅拌、震荡等得到绿化植物基质,实现污泥沼渣的资源化利用,以解决污泥沼渣利用率低、对植物毒害大的问题。
一种采用污泥沼渣制备绿化植物基质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污泥沼渣干燥至含水率为零,粉碎过筛得到污泥沼渣粉;
(2)在氮气氛围中,将步骤(1)污泥沼渣粉匀速升温至温度为600~700℃并恒温热解4~4.5h,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生物质炭;
(3)将步骤(2)生物炭与步骤(1)污泥沼渣粉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基质A,再将珍珠岩与石英砂加入到混合基质A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基质B;
(4)采用水对步骤(3)的混合基质B进行喷淋处理,搅拌均匀得到湿润混合基质,将湿润混合基质进行振荡处理,再重复进行3次喷淋、搅拌和振荡处理使混合基质含水率为25~35%即得绿化植物基质。
所述步骤(1)过筛的筛孔为40~60目。
所述步骤(2)匀速升温的升温速率为2.4~2.5℃/min。
所述步骤(3)中生物炭与污泥沼渣粉的质量比为1:(0~3)。
所述步骤(3)石英砂与混合基质A的质量比为1:(2.8~3.2),珍珠岩的体积占石英砂和混合基质A的总体积的20~80%。所述第一次喷淋操作中,喷淋用水量为总水量的35%~45%,第二至四次喷淋操作中,喷淋用水量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次振荡处理的时间为1.5~2.5min,第二至四次振荡处理的时间为0.5~1.5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烧制沼渣生物炭,将沼渣生物炭与沼渣及改性材料混合、喷淋、搅拌、震荡等得到绿化植物基质,实现污泥沼渣的资源化利用;
(2)本发明可有效地提高污泥沼渣利用率、降低污泥沼渣对植物的毒性;
(3)本发明的绿化植物基质相比于未处理的沼渣基质,沼渣利用率从18%提高到100%;黑麦草幼苗存活率由86.8%提高至96.9%,生物量提高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所述内容。
对比例1:一种采用污泥沼渣制备绿化植物基质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污泥沼渣干燥至含水率为零,粉碎过筛得到污泥沼渣粉;其中过筛的筛孔为40~60目,污泥沼渣粉基质20天植物幼苗生长状况见表1;
表1污泥沼渣粉基质20天植物幼苗生长状况
指标 幼苗存活率 单株地上生物量 单株地下生物量
数值 0 0 0
(2)将珍珠岩与石英砂加入到粉状沼渣基质A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基质B,其中,石英砂与混合基质的质量比为1:2.8,珍珠岩的体积占石英砂和粉状沼渣基质A的总体积的20%;
(3)采用水对步骤(2)的混合基质进行喷淋处理,搅拌均匀得到湿润混合基质,将湿润混合基质进行振荡处理,再重复进行3次喷淋、搅拌和振荡处理使混合基质含水率为35%即得绿化植物基质;其中第一次喷淋操作中,喷淋用水量为总水量的45%,第二至四次喷淋操作中,喷淋用水量相同;第一次振荡处理的时间为1.5min,第二至四次振荡处理的时间为1.5min;
本对比例绿化植物基质20天植物幼苗生长状况见表2;
表2绿化植物基质20天植物幼苗生长状况
指标 幼苗存活率 单株地上生物量 单株地下生物量
数值 68.89% 14.08mg 4.66mg
从表2中可知,配置的绿化基质,相比于未处理的沼渣基质,其植物幼苗存活率及生物量均有明显提高,低于土壤中同类水平。该方法配置的污泥沼渣绿化基质较未处理的污泥沼渣基质,对植物的毒性有降低效果,但仍不适合植物生长。
对比例2:将污泥沼渣干燥至含水率为零,粉碎过筛得到污泥沼渣粉;其中过筛的筛孔为40~60目,污泥沼渣粉20天植物幼苗生长状况见表3;
表3污泥沼渣粉基质20天植物幼苗生长状况
指标 幼苗存活率 单株地上生物量 单株地下生物量
数值 0 0 0
(2)将珍珠岩与石英砂加入到粉状沼渣基质A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基质B,其中,石英砂与混合基质的质量比为1:3.2,珍珠岩的体积占石英砂和粉状沼渣基质A的总体积的40%;
(3)采用水对步骤(2)的混合基质进行喷淋处理,搅拌均匀得到湿润混合基质,将湿润混合基质进行振荡处理,再重复进行3次喷淋、搅拌和振荡处理使混合基质含水率为25%即得绿化植物基质;其中第一次喷淋操作中,喷淋用水量为总水量的40%,第二至四次喷淋操作中,喷淋用水量相同;第一次振荡处理时间为1.8min,第二至四次振荡处理的时间为1.0min;
本对比例绿化植物基质20天植物幼苗生长状况见表4;
表4绿化植物基质20天植物幼苗生长状况
指标 幼苗存活率 单株地上生物量 单株地下生物量
数值 61.48% 8.03mg 4.95mg
从表4中可知,配置的绿化基质,相比于未处理的沼渣基质,其植物幼苗存活率及生物量均有明显提高,低于土壤中同类水平;该方法配置的污泥沼渣绿化基质较未处理的污泥沼渣基质,对植物的毒性有降低效果,但不适合植物生长。
对比例3:将污泥沼渣干燥至含水率为零,粉碎过筛得到污泥沼渣粉;其中过筛的筛孔为40~60目,污泥沼渣粉20天植物幼苗生长状况见表5;
表5污泥沼渣粉基质20天植物幼苗生长状况
指标 幼苗存活率 单株地上生物量 单株地下生物量
数值 0 0 0
(2)将珍珠岩与石英砂加入到粉状沼渣基质A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基质B;其中,石英砂与混合基质的质量比为1:3.0,珍珠岩的体积占石英砂和粉状沼渣基质A的总体积的60%;
(3)采用水对步骤(2)的混合基质进行喷淋处理,搅拌均匀得到湿润混合基质,将湿润混合基质进行振荡处理,再重复进行3次喷淋、搅拌和振荡处理使混合基质含水率为35%即得绿化植物基质;其中第一次喷淋操作中,喷淋用水量为总水量的45%,第二至四次喷淋操作中,喷淋用水量相同;第一次振荡处理时间为2.5min,第二至四次振荡处理的时间为0.5min;
本对比例绿化植物基质20天植物幼苗生长状况见表6;
表6绿化植物基质20天植物幼苗生长状况
指标 幼苗存活率 单株地上生物量 单株地下生物量
数值 87.41% 26.34mg 3.89mg
从表6中可知,配置的绿化基质,相比于未处理的沼渣基质,其植物幼苗存活率及生物量均有明显提高,低于土壤中同类水平。该方法配置的污泥沼渣绿化基质较未处理的污泥沼渣基质,对植物的毒性有降低,但不适合植物生长。
对比例4:将污泥沼渣干燥至含水率为零,粉碎过筛得到污泥沼渣粉;其中过筛的筛孔为40~60目,污泥沼渣粉基质20天植物幼苗生长状况见表7;
表7污泥沼渣粉基质20天植物幼苗生长状况
指标 幼苗存活率 单株地上生物量 单株地下生物量
数值 0 0 0
(2)将珍珠岩与石英砂加入到粉状沼渣基质A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基质B,其中,石英砂与混合基质的质量比为1:2.8,珍珠岩的体积占石英砂和粉状沼渣基质A的总体积的80%;
(3)采用水对步骤(2)的混合基质进行喷淋处理,搅拌均匀得到湿润混合基质,将湿润混合基质进行振荡处理,再重复进行3次喷淋、搅拌和振荡处理使混合基质含水率为25%即得绿化植物基质;其中第一次喷淋操作中,喷淋用水量为总水量的38%,第二至四次喷淋操作中,喷淋用水量相同;第一次振荡处理的时间为1.5min,第二至四次振荡处理的时间为1.5min;
本对比例绿化植物基质20天植物幼苗生长状况见表8;
表8绿化植物基质20天植物幼苗生长状况
指标 幼苗存活率 单株地上生物量 单株地下生物量
数值 69.63% 14.77mg 3.70mg
从表8中可知,配置的绿化基质,相比于未处理的沼渣基质,其植物幼苗存活率及生物量均有明显提高,低于土壤中同类水平。该方法配置的污泥沼渣绿化基质较未处理的污泥沼渣基质,对植物的毒性有降低效果,但不适合植物生长。
实施例1:一种采用污泥沼渣制备绿化植物基质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污泥沼渣干燥至含水率为零,粉碎过筛得到污泥沼渣粉;其中过筛的筛孔为40~60目,污泥沼渣粉20天植物幼苗生长状况见表9;
表9污泥沼渣粉基质20天植物幼苗生长状况
指标 幼苗存活率 单株地上生物量 单株地下生物量
数值 0 0 0
(2)在氮气氛围中,将步骤(1)污泥沼渣粉匀速升温至温度为600℃并恒温热解4.5h,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生物质炭;其中匀速升温的升温速率为2.4℃/min;
(3)将步骤(2)生物炭与步骤(1)污泥沼渣粉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基质A,再将珍珠岩与石英砂加入到混合基质A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基质B;其中生物炭与污泥沼渣粉的质量比为1:3,石英砂与混合基质A的质量比为1:2.8,珍珠岩的体积占石英砂和混合基质A的总体积的60%;
(4)采用水对步骤(3)的混合基质B进行喷淋处理,搅拌均匀得到湿润混合基质,将湿润混合基质进行振荡处理,再重复进行3次喷淋、搅拌和振荡处理使混合基质含水率为35%即得绿化植物基质;其中第一次喷淋操作中,喷淋用水量为总水量的35%,第二至四次喷淋操作中,喷淋用水量相同;第一次振荡处理的时间为2.5min,第二至四次振荡处理的时间为1.0min;
本实施例绿化植物基质20天植物幼苗生长状况见表10;
表10绿化植物基质20天植物幼苗生长状况
指标 幼苗存活率 单株地上生物量 单株地下生物量
数值 96.9% 76.91mg 6.63mg
从表10中可知,采用该方法配置的绿化基质,相比于未处理的沼渣基质,其植物幼苗存活率及生物量均有明显提高,幼苗存活率接近土壤同类水平,生物量高于土壤中同类水平;该方法配置的污泥沼渣绿化基质较未处理的污泥沼渣基质,对植物的毒性有大幅降低效果,适合植物生长。
实施例2:一种采用污泥沼渣制备绿化植物基质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污泥沼渣干燥至含水率为零,粉碎过筛得到污泥沼渣粉;其中过筛的筛孔为40~60目,污泥沼渣粉20天植物幼苗生长状况见表11;
表11污泥沼渣粉基质20天植物幼苗生长状况
指标 幼苗存活率 单株地上生物量 单株地下生物量
数值 0 0 0
(2)在氮气氛围中,将步骤(1)污泥沼渣粉匀速升温至温度为650℃并恒温热解4.2h,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生物质炭;其中匀速升温的升温速率为2.45℃/min;
(3)将步骤(2)生物炭与步骤(1)污泥沼渣粉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基质A,再将珍珠岩与石英砂加入到混合基质A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基质B;其中生物炭与污泥沼渣粉的质量比为1:1,石英砂与混合基质A的质量比为1:3.0,珍珠岩的体积占石英砂和混合基质A的总体积的60%;
(4)采用水对步骤(3)的混合基质B进行喷淋处理,搅拌均匀得到湿润混合基质,将湿润混合基质进行振荡处理,再重复进行3次喷淋、搅拌和振荡处理使混合基质含水率为30%即得绿化植物基质;其中第一次喷淋操作中,喷淋用水量为总水量的45%,第二至四次喷淋操作中,喷淋用水量相同;第一次振荡处理的时间为2.0min,第二至四次振荡处理的时间为1.5min;
本实施例绿化植物基质20天植物幼苗生长状况见表12;
表12绿化植物基质20天植物幼苗生长状况
含量 幼苗存活率 单株地上生物量 单株地下生物量
数值 98.9% 117.28mg 35.50mg
从表12中可知,采用该方法配置的绿化基质,相比于未处理的沼渣基质,其植物幼苗存活率及生物量均有明显提高,高于土壤中同类水平。该方法配置的污泥沼渣绿化基质较未处理的污泥沼渣基质,对植物的毒性有大幅降低,非常适合植物生长。
实施例3:一种采用污泥沼渣制备绿化植物基质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污泥沼渣干燥至含水率为零,粉碎过筛得到污泥沼渣粉;其中过筛的筛孔为40~60目,污泥沼渣粉20天植物幼苗生长状况见表13;
表13污泥沼渣粉基质20天植物幼苗生长状况
指标 幼苗存活率 单株地上生物量 单株地下生物量
数值 0 0 0
(2)在氮气氛围中,将步骤(1)污泥沼渣粉匀速升温至温度为700℃并恒温热解4h,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生物质炭;其中匀速升温的升温速率为2.5℃/min;
(3)将步骤(2)生物炭与步骤(1)污泥沼渣粉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基质A,再将珍珠岩与石英砂加入到混合基质A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基质B;其中生物炭与污泥沼渣粉的质量比为1:0,石英砂与混合基质A的质量比为1:3.2,珍珠岩的体积占石英砂和混合基质A的总体积的60%;
(4)采用水对步骤(3)的混合基质B进行喷淋处理,搅拌均匀得到湿润混合基质,将湿润混合基质进行振荡处理,再重复进行3次喷淋、搅拌和振荡处理使混合基质含水率为25%即得绿化植物基质;其中第一次喷淋操作中,喷淋用水量为总水量的40%,第二至四次喷淋操作中,喷淋用水量相同;第一次振荡处理的时间为1.5min,第二至四次振荡处理的时间为1.5min;
本实施例绿化植物基质20天植物幼苗生长状况见表14;
表14绿化植物基质20天植物幼苗生长状况
含量 幼苗存活率 单株地上生物量 单株地下生物量
数值 96.1% 92.18mg 22.67mg
从表14中可知,采用该方法配置的绿化基质,相比于未处理的沼渣基质,其植物幼苗存活率及生物量均有明显提高,高于土壤中同类水平。该方法配置的污泥沼渣绿化基质较未处理的污泥沼渣基质,对植物的毒性有大幅降低,非常适合植物生长。
从实施例1~3可知,本发明生物炭之后的混合基质毒性较小,营养物质丰富,非常适合植物生长;其中生物炭与污泥沼渣粉的质量比为1:3时,20天植物幼苗存活率为96.9%,接近普通农用土壤栽植的幼苗存活率98.68%,且地上部分单株生物量为76.91mg,已超普通农用土壤中栽植幼苗地上部分单株生物量68.66mg;生物炭与污泥沼渣粉的质量比为1:1时,20天植物幼苗存活率为98.9%,高于普通农用土壤栽植的幼苗存活率98.68%,且地上部分单株生物量为117.28mg,远超普通农用土壤中栽植幼苗地上部分单株生物量68.66mg;生物炭与污泥沼渣粉的质量比为1:0时,20天植物幼苗存活率为96.1%,也接近普通农用土壤栽植的幼苗存活率98.68%,且地上部分单株生物量为92.18mg,远超普通农用土壤中栽植幼苗地上部分单株生物量68.66mg;但是考虑到生物炭制备成本问题,以及实际绿化应用层面,不建议采用生物炭与沼渣粉质量比为1:1与1:0的方案;因此,该方法配置的绿化基质,生物炭与污泥沼渣粉的最佳质量比为1:3。

Claims (5)

1.一种采用污泥沼渣制备绿化植物基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将污泥沼渣干燥至含水率为零,粉碎过筛得到污泥沼渣粉;
(2)在氮气氛围中,将步骤(1)污泥沼渣粉匀速升温至温度为600~700 ℃并恒温热解4~4.5 h,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生物质炭;
(3)将步骤(2)生物炭与步骤(1)污泥沼渣粉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基质A,再将珍珠岩与石英砂加入到混合基质A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基质B;
(4)采用水对步骤(3)的混合基质B进行喷淋处理,搅拌均匀得到湿润混合基质,将湿润混合基质进行振荡处理,再重复进行3次喷淋、搅拌和振荡处理使混合基质含水率为25 ~35%即得绿化植物基质;其中第一次喷淋操作中,喷淋用水量为总水量的35%~45%,第二至四次喷淋操作中,喷淋用水量相同;第一次振荡处理的时间为1.5~2.5min,第二至四次振荡处理的时间为0.5~1.5 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采用污泥沼渣制备绿化植物基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过筛的筛孔为40 ~ 60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采用污泥沼渣制备绿化植物基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匀速升温的升温速率为2.4 ~ 2.5℃/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采用污泥沼渣制备绿化植物基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生物炭与污泥沼渣粉的质量比为1:(0~3)。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采用污泥沼渣制备绿化植物基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石英砂与混合基质A的质量比为1:(2.8~3.2),珍珠岩的体积占石英砂和混合基质A的总体积的20% ~ 80%。
CN201910520400.8A 2019-06-17 2019-06-17 一种采用污泥沼渣制备绿化植物基质的方法 Active CN1102357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20400.8A CN110235742B (zh) 2019-06-17 2019-06-17 一种采用污泥沼渣制备绿化植物基质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20400.8A CN110235742B (zh) 2019-06-17 2019-06-17 一种采用污泥沼渣制备绿化植物基质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35742A CN110235742A (zh) 2019-09-17
CN110235742B true CN110235742B (zh) 2021-11-23

Family

ID=67887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20400.8A Active CN110235742B (zh) 2019-06-17 2019-06-17 一种采用污泥沼渣制备绿化植物基质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357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39529A (zh) * 2019-11-26 2020-04-21 上海大学 一种河道疏浚底泥中Cd、Zn、Cu复合污染的植物修复方法
CN116062961A (zh) * 2023-03-23 2023-05-05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污泥生物炭营养基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92559A (zh) * 2012-12-07 2013-03-27 中船重工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污泥厌氧消化与碳化综合利用的方法
CN103864274A (zh) * 2014-03-18 2014-06-18 同济大学 一种高含固厌氧消化后污泥的生物干化处理方法
CN105060669A (zh) * 2015-09-18 2015-11-18 成都乐维斯科技有限公司 厌氧发酵与碳化处理相结合技术进行污泥综合利用的方法
CN106116910A (zh) * 2016-07-05 2016-11-16 苏州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用发酵渣生物质炭制备富硒作物栽培基质的方法
CN106495933A (zh) * 2016-11-02 2017-03-15 河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一种黄瓜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62706A (zh) * 2016-03-08 2017-09-15 安徽科技学院 一种污泥生物炭基的轻型长效屋顶绿化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17320A (zh) * 2017-05-10 2017-12-01 安徽梅兰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屋顶绿化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15269A (zh) * 2018-12-07 2019-02-12 中国葛洲坝集团绿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基生物炭屋顶绿化轻型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92559A (zh) * 2012-12-07 2013-03-27 中船重工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污泥厌氧消化与碳化综合利用的方法
CN103864274A (zh) * 2014-03-18 2014-06-18 同济大学 一种高含固厌氧消化后污泥的生物干化处理方法
CN105060669A (zh) * 2015-09-18 2015-11-18 成都乐维斯科技有限公司 厌氧发酵与碳化处理相结合技术进行污泥综合利用的方法
CN107162706A (zh) * 2016-03-08 2017-09-15 安徽科技学院 一种污泥生物炭基的轻型长效屋顶绿化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16910A (zh) * 2016-07-05 2016-11-16 苏州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用发酵渣生物质炭制备富硒作物栽培基质的方法
CN106495933A (zh) * 2016-11-02 2017-03-15 河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一种黄瓜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17320A (zh) * 2017-05-10 2017-12-01 安徽梅兰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屋顶绿化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15269A (zh) * 2018-12-07 2019-02-12 中国葛洲坝集团绿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基生物炭屋顶绿化轻型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35742A (zh) 2019-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97008B (zh) 一种治理改良盐碱地的方法
AU2020102561A4 (en) An Amendment Applicable to Acid Soil and Its Application Method and Process
CN102992840A (zh) 一种茄果类蔬菜专用育苗基质
CN105462596A (zh) 一种盐碱地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152807A (zh) 一种含有17种元素和3种微生物的复合微生物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66608A (zh) 一种镉砷复合污染水稻田安全利用的方法
CN110235742B (zh) 一种采用污泥沼渣制备绿化植物基质的方法
CN105037033A (zh) 一种改善苗期水土的营养添加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53401A (zh) 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61575A (zh) 一种改善育苗期矿质营养状况的营养添加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16799A (zh) 一种蔬菜栽培基质
CN104973967A (zh) 一种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物育苗期用营养添加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72949A (zh) 一种沙漠化治理土壤再生剂
CN113861991A (zh) 利用餐厨废弃物制得的建筑渣土改良剂、改良建筑渣土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1995459A (zh) 一种有机保水悬浮液体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17465B (zh) 一种植被恢复用生态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72891A (zh) 一种以园林废弃物为主要原材料的生态型复合栽培基质及其应用
CN107567744B (zh) 一种温室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防治方法
CN210445149U (zh) 一种秸秆生物炭基蔬菜盆钵栽培系统
CN104892143B (zh) 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63465A (zh) 一种辣椒育苗方法
CN109924104B (zh) 一种绿狐尾藻干物质的育苗基质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100695A (zh) 一种盆栽用复合保湿营养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53516A (zh) 促进潜育化稻田秧苗生长的生物炭制造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CN102559196A (zh) 苏打盐碱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