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32507B - 基于智能合约的众包活动全过程监管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智能合约的众包活动全过程监管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32507B
CN110232507B CN201910449378.2A CN201910449378A CN110232507B CN 110232507 B CN110232507 B CN 110232507B CN 201910449378 A CN201910449378 A CN 201910449378A CN 110232507 B CN110232507 B CN 1102325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sk
crowdsourcing
contract
activity
accepto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4937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32507A (zh
Inventor
欧阳雪
周寰
熊伟
陈荦
吴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1044937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325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325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325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325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325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4Protecting data integrity, e.g. using checksums, certificates or signa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5Quality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4Trading; Exchange, e.g. stocks, commodities, derivatives or currency exchange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众包活动全过程监管方法及系统,包括:任务发布者将众包任务细节参数提交至全过程管理智能合约,由该合约生成对应具体众包任务的众包活动监管合约;全过程管理智能合约提供随机算法在所有合约注册成员中无偏抽选候选任务承接者,被选中个体根据任务细节可选择参与与否并返回确认信息,最终形成任务承接者委员会;该委员会成员在链下独立完成任务并生成结果,随后根据承诺协议分两阶段将结果不可篡改地提交至众包活动监管合约;该监管合约自动对比各任务承接者所提交的结果数据,并根据结果质量分配薪酬,众包活动完成。本发明面向开放互联网环境,利用智能合约技术解决众包活动中各参与方之间信任机制建立的问题。

Description

基于智能合约的众包活动全过程监管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智能合约、数据众包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众包活动全过程监管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伴随着精细化社会分工趋势和生产任务规模的普遍增长,越来越多的公司、机构、个人选择将其自身无法解决的任务外包给第三方完成。传统意义上的外包更多指向的是将特定任务交给指定专业团队的行为,往往伴随着针对性与契约性。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外包行为逐渐进化为任务发起方将其自身不能解决的问题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公布到网络平台,进而传递到非特定大众的新形式,任务通常由个人承担,且常会涉及到多个承担人个体。我们将这种一对多的外包形式定义为众包。众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群体智慧交互方式,国内也涌现了大批专门提供众包活动的网络平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典型示例:
(1)猪八戒网:目前该平台注册用户达1900万,其中雇主发包方涵盖中小微企业超过700万家,人才提供方服务商1300万家,为大企业和中小微企业提供包括知识产权、品牌设计、开发建站、营销推广、游戏制作在内的各种众包服务。(2)一品威客:作为一个创意服务交易平台,一品威客官网上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4月,其交易总额超过160亿元,订单总量超过7百万,人才总量超过1.9千万。(3)百度众测:该平台专注为AI人工智能领域产品提供数据标注、数据采集、产品测试等相关服务。
以上平台各有特色,但都基本遵循同样的交付流程:(1)任务发布方在网站上描述具体需求;(2)选择合作模式;(3)将赏金托付到平台方;(4)等待任务承接者完成任务,获得解决方案结果;(5)发包方验收结果,选取其中合格的部分采纳;(6)采纳结果后确认付款。
在此类众包活动中,由于常常涉及薪酬交付,实际运行中面临很多问题,包括:
1.缺乏有效的结果监管方案。互联网用户复杂,背景多元,可能是领域内的专业人士,也可能是非专业人士,甚至可能存在抄袭、虚假的恶意用户参与,导致任务发布方最终收到的解决方案质量往往良莠不齐,有时甚至无法得到满意的结果而平白消耗需求方的时间和成本。
2.缺乏有效的合约执行状况监管。目前众包活动的协议签订完全依赖第三方平台,需求任务的信息来源真实性完全取决于第三方的可信度,很多时候得不到实质性的保障。尤其大部分众包任务涉及智慧贡献及创意类活动,贡献人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3.缺乏全过程自动化支持。目前主流的众包平台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对于任务承接者的选取、任务执行结果的评测、是否依约履行薪酬支付职责的监管等关键操作,大都依靠人工完成,或需要发包方/任务承接者参与决策,缺乏一套有效的系统支持众包活动全过程的自动化。
总的来说,众包活动中的多方利益保障问题,其核心矛盾点在于,在开放的互联网环境中,对任务发布者来说,如何确保任务承接者所提供的结果数据真实可信且符合质量标准;对任务承接者而言,如何确保提交了结果数据之后发布者能依照该结果的贡献依约返回对等的酬劳。
针对以上问题,区块链与智能合约等技术,为众包活动的权益保护带来新的解决方案。区块链是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其利用区块结构存储数据,利用链式结构来追溯与验证数据,利用分布式共识算法来更新和维护数据,利用密码学方法来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实现访问控制。具有去中心化、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分布式账本等特点。智能合约技术则在基本区块链框架的基础上,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
现有基于区块链与智能合约的相关保障技术依然处于萌芽发展阶段,还未形成完整的应用监管体系,尤其在众包活动场景中还没有实际应用。针对相关场景中的某些问题,如数据确权与溯源,目前已经有了一些解决方案。
相关代表性专利申请包括但不限于:(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共享方法和系统(申请号201810903924.0);(2)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资产确权交易方法(申请号201810566939.2);(3)一种基于联盟区块链的版权存证共享方法及系统(申请号201811098736.1);(4)基于权属的数字版权作品保护、交易和发行方法及系统(申请号201810162950.2)等。
以上专利申请主要关注的问题在于数据管理与溯源。即在数据已经产生的情况下,围绕区块链加数据库的基本思路,提出针对各类具体场景的解决方案。然而,此类方法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前提问题,即在数据产生之初,如何保证结果数据的可信程度与可靠质量。同时,如何在数据的整个使用和流动过程当中做到访问控制,对数据的使用情况做到不可修改的可信记录。
针对后面这些问题,现在已有相当数量的专利开始关注众包采集与构建方法,其中代表性申请如:(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的众包构建方法(申请号201710104393.4);(2)一种深度学习图像标注的方法和系统(申请号201811126332.9);(3)一种基于微信的地理信息数据众包采集系统及方法(申请号201811324561.1);(4)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数据标注众包平台系统及众包数据标注方法(申请号201811359732.4)等。此类方法多针对特定众包任务,如机器学习的数据标注或者图像标注,拟解决的问题是在保证数据质量的同时,用智能合约技术确保任务一旦达标完成,任务发布者的承诺是可以兑现的。
此类方法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数据质量评测这一环采用人工质检员对标注进行打分的策略,这其实在无形中引入了某种程度的偏向性,对众包任务的参与者来说不是公平、透明和可信的。实际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这些现有的方法只关注了众包任务构建和薪酬托管,而这只是众包活动全过程的一个子集。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权益保障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众包活动全过程监管方法及系统,充分考虑众包活动在隐私保护、版权界定、结果质量评估等方面存在的特殊性,面向开放互联网环境,解决各参与方之间信任机制建立的问题。
本发明中所涉及的关键概念包括:
众包任务,是指一个公司、机构或个人把其无法独立完成的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给非特定的大众志愿者的做法。典型的众包任务包括机器学习中的数据标注任务,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地图标注任务等。众包任务通常由个人承担,也有可能涉及到需要多人协作完成一个任务的情况。
权益保障,包括众包任务发布者权益的保障与众包任务完成者权益的保障两方面内容。对于前者,主要针对完成人对发包方进行恶意攻击或骗取佣金的行为,比如对手故意错误标注图像分类标签以达到破坏学习模型效果的目的,或者胡乱标注以期不劳而获的举动。对于后者,主要针对发包方企图空手套白狼骗取创意或恶意抵赖的行为,比如明明实际上采用了A用户给出的结果,却声称和其有利益关系的B用户的结果更优,将承诺的薪酬支付给B而不支付给A的情况。
如图1所示基于智能合约的众包活动全过程监管系统主要涉及四方实体,即众包平台普通注册用户,众包任务的发布者,任务承接者委员会,和具体的任务承接者个人:
注册用户,是指区别于一般区块链用户的、已经注册成为本发明系统的用户,此类用户的钱包地址,如以太坊钱包地址,已注册至众包活动监管合约,可以参与由合约定义的转账、收款等操作;
发包者,即众包任务的发布者,需要对众包任务的要求给出详细说明,同时还包括其所期待的数据格式、其愿付的薪酬说明等;
任务承接者,即众包任务的实际执行者,需要按照发包方要求完成任务细节,并给出符合格式说明的数据结果。任务承接者往往是个体用户,在传统的众包服务中处于弱势地位;
任务承接者委员会,由所有参与众包任务执行的任务承接者组成,其人数由具体的众包任务定义,其具体成员由全过程管理智能合约所提供的无偏随机抽取算法抽选产生,每个注册用户都可能被选为任务承接者,并可选择是否接受任务邀请。一旦接受,所有行为将会被记录在众包活动监管智能合约。
本发明涉及两个智能合约:全过程管理智能合约(OM,Overall Management SmartContract)和众包活动监管合约(CS,Crowdsourcing Supervision Smart Contract)。其中全过程管理智能合约作为基础设施层主智能合约,记录全过程状态信息,包括人才库等基本信息。众包活动监管合约作为子智能合约,记录针对具体众包任务的详细交易信息,这两个智能合约逻辑上是调用和生成关系,全过程管理智能合约提供生成众包活动监管合约的方法,保证众包活动监管合约对发包方和任务承接者双方的公正透明。这两个智能合约都可运行在公有链上,目前的实现方案采用的是以太坊系统,采用基于工作量证明(PoW)的共识算法。
全过程管理智能合约主要提供如图2所示的方法接口,其中Register方法可被所有区块链用户调用,表示该用户愿意注册为本发明实例系统的用户,参与到众包活动全过程监管里来。注册时,全过程管理智能合约可以被设计为需要区块链用户完成验证码验证的形式或收取注册费的形式,以抵抗恶意用户大量注册的女巫攻击。注册的结果将用户的pID(participant ID),即钱包地址(如以太坊钱包地址)注册到管理智能合约。
完成注册后,系统用户可通过TurnOn和TurnOff来切换自身的在线和离线状态。只有当系统用户的状态为在线时,其才有可能被某个具体任务的众包活动监管合约选中并参与该任务。而当用户实际不能执行任何任务时,需将自身状态切换为离线,以防止被某项任务选中而不能执行,影响该任务完成。
在众包任务发布阶段,GenerateCS方法由发包方调用,其目的是将众包任务的细节通过全过程管理智能合约初始化生成中立的众包活动监管合约,监管具体众包任务的执行。生成众包活动监管合约后进入参与者选取阶段,全过程管理智能合约会自动调用GenerateParticipants方法,在注册用户中无偏随机抽选为该众包活动监管合约构建任务承接者委员会,此时,被选中用户的状态会由在线转换为候选,即候选任务承接者状态。其中采用无偏随机抽选方式以确保产生的任务承接者委员会个体之间相互独立,且该机会对所有在线的注册用户来说是公平的。以此杜绝了任务承接者间串联作弊或合作攻击的情况,同时也有效杜绝了发包者以权谋私的可能。另外,如果某用户的信誉积分低于某一特定阈值,他将不会被选中。
在规定的时间窗口内,被选中的用户可以根据众包活动监管合约中的具体任务描述衡量自己是否愿意参与任务的完成,从而选择接受(调用AcceptToParticipate方法)或拒绝(调用RejectToParticipate方法)成为任务承接者。通过审阅任务细节,如果该候选用户认为该任务超出其能力范围或者没有达到其预期的薪酬,该用户可以选择拒绝任务。此时,用户状态回到在线状态,可等待被其他任务再次抽选,并且不影响其信誉积分。
如果候选用户确认接受任务,则该用户便正式成为任务承接者委员会的成员,此时所涉及到的细节操作,将在众包活动监管合约的方法设计中进行详细介绍。随后,用户状态转换为忙碌状态,期间不能再被其他任务选中。若全过程管理智能合约在规定时间窗口内没有等到候选用户的任何返回信息,则该用户会被强制转换为在线状态(ParticipantReset方法),同时由于其不作为的行为,全过程管理智能合约将对该用户的信誉积分进行强制减分操作(FineReputation方法)。
用户接受众包任务后会由候选状态转化为等待状态,等待其他候选用户的确认操作,一旦众包活动监管合约接收到达到预设任务承接者数要求的反馈信息后,其状态会由初始转至准备,当用户观察到合约状态的改变后,即知晓此时委员会已成立,可以开始任务的执行了。此时,用户本身会变为忙碌状态。
当用户独立执行完众包任务后进入任务结果提交阶段,众包活动监管合约主要提供图3所示的方法接口,其中Initialize方法由全过程管理智能合约调用,将发包者提供的众包任务详细要求以及权利义务说明等传入合约,包括任务细节描述及承诺的薪酬等输入参数。由于该合约由全过程管理智能合约自动生成而非发包者直接定制,可以保证众包活动监管合约的独立、公正、透明、可信和不可篡改。同时发包者将拟支付的薪酬作为押金提前存至众包活动监管合约进行锁定,以杜绝后期无故不支付或抵赖情况的出现。
众包活动监管合约最初处于初始状态,初始状态将一直持续到所有任务承接者发来同意参与任务的反馈,此时活动将转入准备状态,在这一状态下,各任务承接者开始在链下实施任务的执行,同时等待各任务承接者发回完成任务后准备提交结果的承诺信息。
根据承诺协议分两阶段将结果不可篡改地提交至众包活动监管合约包括预提交阶段与正式提交阶段:
第一阶段为预提交阶段,即承诺存证阶段,每个任务承接者提交各自的承诺X,该承诺内容为结果数据加随机数据联合的哈希值,即X=Hash(result,rand),其中rand是任务承接者自己生成的秘密随机值。在该阶段rand的取值处于保密状态,以防止其他任务承接者根据rand取值推测出任务结果值。此外,如果两个不同的任务承接者提交了相同的结果承诺,众包活动监管合约也会将该情况归类为抄袭行为,后提交的任务承接者的承诺将被拒绝接受,必须重新选定随机值rand并生成不同的承诺用于提交。通过上述设计,在该阶段任务承接者之间仅凭承诺数据,互相之间是无法知道各自的任务执行详细结果的。但是,通过承诺存证,委员会成员可以确信其他人都已经完成了任务,并且未公布的结果数据已经不可篡改。在规定的时间窗口内,如果有任务承接者未上传承诺存证,则视为任务未完成,此时活动会转为失败状态,众包活动监管合约调用TaskReset方法重置任务,并对该失诺任务承接者执行强制信用减分操作(FineReputation方法)。
如果所有任务承接者都按时完成了承诺存证,活动将转换为第二阶段正式提交阶段,即仲裁状态,此时各任务承接者可以调用Submit方法上传原始结果和随机数数值至众包活动监管合约。在这一阶段的提交中,众包活动监管合约会判断该任务承接者所提交的原始结果数据和随机数值是否符合第一阶段所提交的承诺信息,即判断result、rand和X这三个值是否满足Hash(result,rand)=X,只有满足这一条件的结果数据才会被众包活动监管合约接受。这就保证了任务承接者在该阶段无法修改其承诺提交的结果数据值,否则验证就无法通过,以此杜绝作弊行为的可能性。
当任务承接者委员会中的所有任务承接者均提交了有效的结果数据之后,由发包者调用众包活动监管合约提供的Evaluation方法激活结果质量评测,该方法将对比所有任务承接者所提供的结果数据,以此为依据分配薪酬。众包活动监管合约提供了内嵌的薪酬分配规则,即激励函数。激励函数的设计遵循博弈论规律,即每个任务承接者所提供的结果数据需要与其他大部分任务承接者的结果数据相同或相近时,才能获得奖励,否则不能获得奖励。根据这样的激励函数设计,所有的任务承接者提供相同的数据即为该博弈行为的纳什均衡点。在参与博弈的任务承接者之间相互独立的情况下,只有如实完成任务,才能使得所有任务承接者达到纳什均衡,即获得最大化的利益。
同时,如果预先押付的酬金有剩余,比如有的任务承接者因为给出了完全不着边际的答案而未被分配薪酬,发包者可通过调用WithdrawRemainingDeposit方法取回剩余的押金。同时,发包者还可获得所达成共识的任务结果数据,保证了数据质量。至此,该众包任务顺利完成。
以上接口设计中所采用的函数命名,均为对相应系统功能的概括性描述,为的是更好的描述系统设计,并非限制本发明所保护的方法名称。
本发明采用智能合约技术,将众包活动的全生命周期过程写入区块链,利用以太坊基础设施将活动中所涉及的成果评价、成果权属、依约履行等全部操作自动化,保障众包活动各方行为的完整性和不可篡改性,建立信任机制。
本发明的核心创新点及有益技术效果:
(1)基于区块链的无偏随机抽选算法:众包任务的细节和报酬由智能合约发布和管理,任务承接者委员会由智能合约进行无偏选择产生,从而实现了众包活动的公平、公开透明和可信;
(2)基于承诺协议的两阶段结果数据提交机制:通过设计合理的激励函数和两阶段提交机制,促使任务承接者如实完成任务,提高了结果数据质量,杜绝了胡乱造假和抄袭剽窃的行为;
(3)众包活动全过程实现自动化交易,系统使用简单,易于操作。结果评估的方案由智能合约实现,去除了人工评价中由于偏见带来的双方利益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基于智能合约的众包活动全过程监管系统的总体设计图;
图2是基础设施层全过程管理智能合约的接口设计和用户状态转换图;
图3是针对具体任务的众包活动监管合约接口设计和合约状态转换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基于智能合约的众包活动全过程监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组成任务承接者委员会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中预提交阶段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实施例中的正式提交阶段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根据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或说明书描述中,未描述的内容以及部分英文简写为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内容。本实施例中给定的一些特定参数仅作为示范,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该值可以相应地改变为合适的值。
如图4所示的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众包活动全过程监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众包任务发布:任务发布者将众包任务细节参数提交至全过程管理智能合约,由全过程管理智能合约自动生成对应众包任务细节参数的众包活动监管合约后,任务发布者向所生成的众包活动监管合约预付薪酬,其中,所述预付薪酬按照最大值支付;
本实施实例以图片数据标注类型任务为例,任务发布者需要针对m张图片进行分类标注,所需的p种标签数据可选集合分类为{X1,X2,X3,…,Xp},因此最终的结果数据格式为一个m维向量(D1,D2,…,Dm),其中
Figure GDA0002158226260000071
然后,发包者需要指明所需任务承接者的数量N以构建任务承接者委员会。其次,需要指明最终支付给如实完成任务的任务承接者的奖励。在本例中,奖励按照结果数据格式给出,针对每张需要标注的图片给出对应的奖励值(r1,r2,…,rm)。奖励以所基于的区块链平台的代币形式给出,比如以太坊区块链中的以太币。另外,发包者还可指明数据容忍度ε,即凡是差值小于ε的数据结果皆认为相等,这一设计特别针对于最终的结果数据格式为浮点数类型的测量值,在本实施例中,ε=0。
任务发布者调用全过程管理智能合约的接口,根据定制的参数信息,生成针对此例图片数据标注众包活动监管合约。由于该合约通过全过程管理智能合约自动生成,因此包含了以上所有的定制参数信息。此外,任务发布者可以在所生成的智能合约上通过文字形式发布任务信息,以便于任务承接者了解具体任务。此外,如果存在大量的任务数据,即本例中的m张图片数据,则可以通过链接的形式给出。
预付薪酬的数量需要按照最大值支付,即所有任务承接者均获得酬劳。在本实施例中,所需预付薪酬为
Figure GDA0002158226260000081
步骤102,参与者选取:全过程管理智能合约提供随机算法在所有合约注册成员中无偏抽选候选任务承接者,被选中个体根据任务细节可选择参与与否并返回确认信息,最终形成任务承接者委员会;参考图5,组成任务承接者委员会的具体过程为:
步骤201,任务发布者从全过程管理智能合约所管理的所有系统注册用户中随机抽取一名系统注册用户作为候选任务承接者,具体为:任务发布者通过调用全过程管理智能合约的无偏抽选函数接口,从全过程管理智能合约所管理的所有系统注册用户中,无偏随机抽选一名系统注册用户作为候选任务承接者;
步骤202,判断候选任务承接者是否在线且信誉度高于阈值,若是则进入步骤203,否则返回步骤201;
步骤203,将候选任务承接者作为任务承接者加入任务承接者委员会,判断任务承接者委员会中的任务承接者是否达到预设值,若是则进入步骤204,否则返回步骤201。
步骤204,任务承接者委员会中的任务承接者通过审阅众包任务详细信息决定是否接受任务并返回确认信息;
步骤205,在任务开始前,若存在被选中的任务承接者拒绝任务或者没有最终确认,则将拒绝任务或者没有最终确认的任务承接者从任务承接者委员会中移除,并返回步骤201以补足缺少的任务承接者,直到任务承接者委员会中的所有成员均确认接受任务。
在本实施例中,无偏随机抽取函数的输入为所有已注册系统的系统用户,按照列表方式管理。例如当前共有T个注册用户,则合约维护一个[U0,U1,U2,…,UT-1]的列表。通常情况下T为一个大数,充分确保随机性。
无偏随机抽取函数运行细节如下:合约记录下当前区块在区块链中的索引号I,以及该区块的哈希值BI;随后利用新产生的S个区块的哈希值之和作为随机数种子
Figure GDA0002158226260000091
因为BI+i在下一区块生成前都未产生无法预知,所以S越大所产生的随机数种子的无偏性越强;通过该随机数种子对总用户数取模,生成备选的注册用户在列表中的序号Ux,即x=seed%T。
如果该随机抽选的用户(Ux)状态为不在线或者其信誉度取值低于某一阈值,则合约抛弃此次选择,进入下一次抽选用户的过程。此外,只要当前所选择的候选任务承接者数量小于N,合约就会将上一步所使用的随机数种子seed继续取哈希值seed’=Hash(seed),作为新的随机数种子,重复无偏随机抽取函数运行流程,继续在系统注册用户中生成候选任务承接者。
各候选任务承接者确认任务条款及薪酬细节,选择参与任务完成或拒绝该任务。被选择为候选任务承接者的用户,可以通过全过程管理智能合约中自身的账户状态,了解到其是否被某个众包活动监管合约选中。此时,候选任务承接者可以通过该众包活动监管合约审阅任务细节,并在一定时间窗口内,向该合约提交返回信息,决定是否接受这一任务。如果确认接受该任务,该候选任务承接者随即成为此众包活动监管合约的任务承接者委员会成员。如果不接受该任务,或者在规定的时间窗口内没有做出反馈(此时需要减少其信誉度),那么都需要发包重新抽取候选任务承接者,直到任务承接者委员会拥有N个成员。该委员会可表示为[W1,W2,…,WN]。
步骤103,任务结果提交:任务承接者委员会中的任务承接者在链下独立完成任务并生成结果,随后根据承诺协议分两阶段将结果不可篡改地提交至众包活动监管合约;
所得任务结果按照众包任务描述中的结果数据格式组织。在本实施例中,各任务承接者Wk在链下独立对任务发布者所发布的m张图片进行标注,生成各自所得的结果数据(D1 k,D2 k,…,Dm k)。
根据承诺协议分两阶段将结果不可篡改地提交至众包活动监管合约包括预提交阶段与正式提交阶段:
参考图6,预提交阶段包括:
步骤301,任务承接者提交承诺至众包活动监管合约,所述承诺内容为任务结果加随机数据联合的哈希值;
步骤302,判断众包活动监管合约中是否已有与此次所提交的承诺相同的承诺,若是则此次提交承诺的任务承接者重新选择随机数后返回步骤301;
步骤303,判断所有任务承接者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承诺提交,若是则完成预提交阶段,否则对未提交承诺的任务承接者执行信誉度减分操作并选择替换任务承接者重新进行预提交阶段;
参考图7,正式提交阶段包括:
步骤401,任务承接者提交任务结果与随机数至众包活动监管合约;
步骤402,判断同一任务承接者所提交的任务结果与随机数是否符合步骤301所提交的承诺,若是则进入步骤403,否则返回步骤401;
步骤403,判断所有任务承接者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结果与随机数中的提交,若是则完成正式提交阶段,否则对未提交任务结果与随机数的任务承接者执行信誉度减分操作并判定其任务失败。
在本实施例中,在该预提交阶段的时间窗口内,每个任务承接者向其所参与的众包活动监管合约提交结果承诺存证。首先,每个任务承接者Wk产生各自的秘密随机数randk。然后将该随机数与所获得的所有结果数据联合处理,比如按顺序将所有数据按照二进制的方式连接起来获得一串二进制数据,即D1 k||…||Dm k||randk。其中“D1 k||D2 k”表示将数据D1 k和D2 k转换为二进制后连接起来。最后,各任务承接者对联合处理后的数据计算哈希值得到结果数据承诺Ck并将其提交到对应的众包活动监管合约,Ck=Hash(D1 k||…||Dm k||randk)。
由于randk的随机性与私密性,承诺提交到合约后,其他任务承接者就算拿到Ck值也无法反推出对应的(D1 k,D2 k,…,Dm k),以此保证了结果数据的安全。此外,如果任务承接者所提交的承诺值Ck与某一已提交的Ck’取值相同,则Ck会被判定为不合法,无法成功提交,需要任务承接者重新产生秘密随机数randk并重新进行预提交阶段。
所有承诺需要在预提交时间窗口内完成,如果有任务承接者未在预提交阶段提交结果承诺,则任务失败,未能在规定时间窗口内预提交承诺的任务承接者将被扣除信誉值,任务重新开始,合约将选择替代的任务承接者以完成任务。
当任务承接者委员会中所有任务承接者完成承诺数据提交后,众包活动进入正式结果提交阶段。在该阶段时间窗口内,各任务承接者Wk按照规定数据格式提交原始结果数据以及预提交阶段中所生成的秘密随机数randk至众包活动监管合约。合约将自动验证结果有效性,只有满足Hash(D1 k||…||Dm k||randk)=Ck的原始数据(D1 k,D2 k,…,Dm k)与randk才能提交成功,否则结果将不被接受。由于所有Ck值都已在预提交阶段上链,其值已公开且无法改变,此设计确保了真实提交的结果与承诺提交阶段结果的一致性。
如果有任务承接者在该阶段没有成功提交原始数据,则任务失败。任务承接者委员会解散,未能在规定时间窗口内提交的任务承接者将被更大力度地扣除信誉值。此举只是此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用户有预交押金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扣除押金补偿其他任务承接者的方式作为实施惩罚的方案。
步骤104,质量评估与按质提酬:众包活动监管合约自动对比各任务承接者所提交结果,并根据数据质量分配薪酬,众包活动完成。
本例采取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判定标准分类取值。即,对于每个任务承接者Wk所提交的第i个结果数据Di k(1≤k≤N,1≤i≤m),将其与其他N-1个任务承接者提交的数据Di e对比(1≤e≤N,且e≠k),如果其中存在大于等于M个相似数据(M由发包者为了判断数据质量所预定义的阈值,通常N/2<M<N),即认为该任务承接者所提供的数据为标准分类标签取值,该承接者也将获得相应的薪酬。其中,根据任务描述中的数据容忍度ε,相似数据被定义为,如果|Di e-Di k|≤ε,则Di e为Di k的相似数据。例如,对于某一张待标注的图片,CS合约收到10个标签结果数据,且该任务的数据质量判断阈值为M=6。如果第1个任务承接者所提供的标注数据与其他9个数据对比,其中存在7个数据相似(包含相同的情况),则该结果数据可被选定为该图片的标准标签,同时第1个任务承接者获得对应薪酬。对于另外9个任务承接者所提供的标注数据,同样按照以上方法判断数据质量。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多种内嵌的评价标准,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仅为本例所采取的一种具体实现。整个数据仲裁逻辑由智能合约实现,全过程公开透明且不可被众包活动任一参与方篡改。
众包活动监管合约根据每个任务承接者所提供的数据质量情况,自动计算该任务承接者应得的薪酬。本实施例例中,对于任务承接者Wk所提交的结果数据的每一个Di k(1≤k≤N,1≤i≤m),均采用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判断其是否为可获得积分的数据。如果该数据被判为合格数据,则可根据任务发布细节中所定义的薪酬ri获得所对应的奖励。最终任务承接者Wk所能获得的总薪酬Rk为每个子数据(在此例中,对应为每张待标注的图片的标签结果)可获薪酬的总和。
当结果数据质量评估完成后,合约会转入结束状态,在此状态下,各任务承接者Wk可以从众包活动监管合约中取得其所应得的薪酬Rk,同时任务发布者可以取回最终剩余的未被领取完的预付薪酬
Figure GDA0002158226260000111
至此,众包活动完成,发包者可以将标准结果数据做为任务实际结果数据的参考。
以上包含了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说明,这是为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不是想要将发明内容限制在实施例所描述的具体形式中,依据本发明内容主旨进行的其他修改和变型也受本专利保护。本发明内容的主旨是由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而非由实施例的具体描述所界定。

Claims (8)

1.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众包活动全过程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众包任务发布:任务发布者将众包任务细节参数提交至全过程管理智能合约,由全过程管理智能合约自动生成对应众包任务细节参数的众包活动监管合约后,任务发布者向所生成的众包活动监管合约预付薪酬;
步骤102,参与者选取:全过程管理智能合约提供随机算法在所有系统注册成员中无偏抽选候选任务承接者,被选中个体根据任务细节可选择参与与否并返回确认消息,最终形成任务承接者委员会;
步骤103,任务结果提交:任务承接者委员会中的任务承接者在链下独立完成任务并生成结果,随后根据承诺协议分两阶段将结果不可篡改地提交至众包活动监管合约;
步骤104,质量评估与按质提酬:众包活动监管合约自动对比各任务承接者所提交结果,并根据数据质量分配薪酬,众包活动完成;
步骤103中,所述根据承诺协议分两阶段将结果不可篡改地提交至众包活动监管合约包括:
预提交阶段:
步骤301,任务承接者提交承诺至众包活动监管合约,所述承诺内容为任务结果加随机数据联合的哈希值;
步骤302,判断众包活动监管合约中是否已有与此次所提交的承诺相同的承诺,若是则此次提交失败,任务承接者重新选择随机数后返回步骤301重新提交承诺;
步骤303,判断所有任务承接者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承诺提交,若是则完成预提交阶段,否则对未提交承诺的任务承接者执行信誉度减分操作并选择替换任务承接者重新进行预提交阶段;
正式提交阶段:
步骤401,任务承接者提交任务结果与随机数至众包活动监管合约;
步骤402,判断同一任务承接者所提交的任务结果与随机数是否符合步骤301所提交的承诺,若是则进入步骤403,否则返回步骤401;
步骤403,判断所有任务承接者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结果与随机数中的提交,若是则完成正式提交阶段,否则对未提交任务结果与随机数的任务承接者执行信誉度减分操作并判定其任务失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智能合约的众包活动全过程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01中,所述预付薪酬按照最大值,即结果完全符合任务要求所对应的薪酬数量支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智能合约的众包活动全过程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02中,组成任务承接者委员会的具体过程为:
步骤201,任务发布者从全过程管理智能合约所管理的所有系统注册用户中随机抽取一名注册用户作为候选任务承接者;
步骤202,判断候选任务承接者是否在线且信誉度高于阈值,若是则进入步骤203,否则返回步骤201;
步骤203,将候选任务承接者作为任务承接者加入任务承接者委员会,判断任务承接者委员会中的任务承接者是否达到预设值,若是则进入步骤204,否则返回步骤201;
步骤204,任务承接者委员会中的任务承接者通过审阅众包任务详细信息决定是否接受任务并返回确认信息;
步骤205,若存在被选中的任务承接者拒绝任务或者没有最终确认,则将拒绝任务或者没有最终确认的任务承接者从任务承接者委员会中移除,并返回步骤201以补足缺少的任务承接者,直到任务承接者委员会中的所有成员均确认接受任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智能合约的众包活动全过程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01中,所述任务发布者从全过程管理智能合约所管理的所有系统注册用户中随机抽取一名平台注册用户作为候选任务承接者,具体为:
任务发布者通过调用全过程管理智能合约的无偏抽选函数接口,从全过程管理智能合约所管理的所有系统注册用户中,随机抽选出一名系统注册用户作为候选任务承接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智能合约的众包活动全过程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01中所选取的随机数在整个预提交阶段都是不提交上链的,处于保密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智能合约的众包活动全过程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04中,所述根据数据质量分配薪酬,具体为:通过遵循博弈论规律的激励机制来获取奖励。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智能合约的众包活动全过程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04还包括:若最终存在由于结果质量不达标导致的剩余押金,任务发布者可取回未被领取完的预付薪酬。
8.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众包活动全过程监管系统,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910449378.2A 2019-05-28 2019-05-28 基于智能合约的众包活动全过程监管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02325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49378.2A CN110232507B (zh) 2019-05-28 2019-05-28 基于智能合约的众包活动全过程监管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49378.2A CN110232507B (zh) 2019-05-28 2019-05-28 基于智能合约的众包活动全过程监管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32507A CN110232507A (zh) 2019-09-13
CN110232507B true CN110232507B (zh) 2021-07-27

Family

ID=67858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49378.2A Active CN110232507B (zh) 2019-05-28 2019-05-28 基于智能合约的众包活动全过程监管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325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9228B (zh) * 2019-08-09 2020-08-0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模型参数确定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827162B (zh) * 2019-11-27 2022-07-26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网络保险的高效区块链众包系统及其激励方法
CN111383017A (zh) * 2020-03-06 2020-07-07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锚定方法及基于该方法的商业方法
CN111429104A (zh) * 2020-04-03 2020-07-17 青岛大学 一种众包项目执行装置、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15165A (zh) * 2020-05-07 2020-07-14 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渠道的酬金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1882248A (zh) * 2020-08-07 2020-11-03 武汉空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作平台任务结算系统及结算方法
CN111899023B (zh) * 2020-08-10 2024-01-26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群智感知机器学习安全众包方法及系统
CN112446611A (zh) * 2020-11-25 2021-03-05 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众包服务管理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43774A (zh) * 2017-02-24 2017-06-13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的众包构建方法
CN107103405A (zh) * 2017-03-22 2017-08-29 暨南大学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众包系统及其建设方法
CN107679923A (zh) * 2017-10-24 2018-02-09 浙江华信区块链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广告运营结算系统及方法
CN108282334A (zh) * 2018-04-13 2018-07-13 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多方密钥协商装置、方法及系统
CN109445948A (zh) * 2018-11-15 2019-03-08 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数据标注众包平台系统及众包数据标注方法
CN109583857A (zh) * 2018-12-11 2019-04-0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公开邀约任务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598507A (zh) * 2018-11-02 2019-04-09 北京维泽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字资产的互联网任务发布方法及系统
CN109658064A (zh) * 2018-12-18 2019-04-19 撷华(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任务协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57390B (zh) * 2013-11-22 2018-01-12 清华大学 一种问答平台实现方法和系统
US20150356488A1 (en) * 2014-06-09 2015-12-10 Microsoft Corporation Evaluating Workers in a Crowdsourcing Environment
US20180285996A1 (en) * 2017-04-03 2018-10-04 FutureLab Consulting Inc. Methods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using a blockchain
CN107360146B (zh) * 2017-07-03 2021-03-26 深圳大学 一种接受保证的隐私保护空间众包任务分配系统及方法
CN109446783B (zh) * 2018-11-16 2023-07-25 山东浪潮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机器众包的图像识别高效样本采集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43774A (zh) * 2017-02-24 2017-06-13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的众包构建方法
CN107103405A (zh) * 2017-03-22 2017-08-29 暨南大学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众包系统及其建设方法
CN107679923A (zh) * 2017-10-24 2018-02-09 浙江华信区块链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广告运营结算系统及方法
CN108282334A (zh) * 2018-04-13 2018-07-13 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多方密钥协商装置、方法及系统
CN109598507A (zh) * 2018-11-02 2019-04-09 北京维泽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字资产的互联网任务发布方法及系统
CN109445948A (zh) * 2018-11-15 2019-03-08 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数据标注众包平台系统及众包数据标注方法
CN109583857A (zh) * 2018-12-11 2019-04-0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公开邀约任务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658064A (zh) * 2018-12-18 2019-04-19 撷华(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任务协作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n Implement of Smart Contract Based Decentralized Online Crowdsourcing Mechanism;Yonggen Gu,jiashen Chen, Xiaohong Wu;《the 2018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20181208;全文 *
An Overview of Smart Contract and Use Cases in Blockchain Technology;Bhabendu Kumar Mohanta,Soumyashree S Panda, Debasish Jena;《2018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ing, Communication and Networking Technologyies(ICCCNT)》;20181018;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32507A (zh) 2019-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32507B (zh) 基于智能合约的众包活动全过程监管方法及系统
JP6798087B2 (ja) 分権的決定を使用するブロックチェーンスマートコントラクトの更新
CN109478997B (zh) 区块链实现的系统和方法
Arruñada Blockchain's struggle to deliver impersonal exchange
Arruñada et al. Blockchain: The birth of decentralized governance
Buchwald Smart contract dispute resolution: The inescapable flaws of blockchain-based arbitration
CN108830686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资产信息处理方法及服务器
US20230283473A1 (en) Computer-implemented systems and methods relating to a binary blockchain comprising a pair of coupled blockchains
CN110928951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共享及仲裁方法
Debe et al. Blockchain-based decentralized reverse bidding in fog computing
CN110199308B (zh) 用于生成和提取存储在区块链上的用户相关数据的计算机实现的系统和方法
KR102093291B1 (ko) 블록체인 기반의 문화콘텐츠 관리 시스템
Khairuddin et al. An Exploration of Bitcoin mining practices: Miners' trust challenges and motivations
CN112862303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众包质量评估的系统及方法
Ainsworth et al. Payroll tax & the blockchain
CN113641759A (zh)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中数据隐私保护方法
CN113344535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软件开发外包控制系统及实现方法
Severeijns What is blockchain? How is it going to affect Business?
Yu et al. SoK: Play-to-earn projects
Gómez et al. Blockverse: A cloud blockchain-based platform for tracking in affiliate systems
Swanson Watermarked tokens and pseudonymity on public blockchains
Balachandra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transfer in small business: a new paradigm
Ametrano Bitcoin, Blockchain, and distributed ledgers: Between hype and reality
Jabłoński et al. The impact of the digital technology revolution on creating new markets and People’s behavior
Henry Towards trustworthy, flexible, and privacy-preserving peer-to-peer 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