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32467A - 一种统筹法多级计划逐级资源最少与相对最少优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统筹法多级计划逐级资源最少与相对最少优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32467A
CN110232467A CN201910241522.3A CN201910241522A CN110232467A CN 110232467 A CN110232467 A CN 110232467A CN 201910241522 A CN201910241522 A CN 201910241522A CN 110232467 A CN110232467 A CN 1102324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control
organization
administration
level
re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4152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茜龄
吴开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an Senkun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an Senkun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an Senkun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an Senkun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4152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3246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2324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324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5Needs-based resource requirements planning or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各类项目采用逐级分解、各级分别制定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建立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多级计划体系,工期不变、逐级资源需求最少与相对最少的优化方法;该优化方法分别采用由资源需求动态表、从左到右与从右到左选择资源需要最多或相对最多时段、作为优化时段,对该时段内的非关键工作按相对重要程度进行排序、相对重要的排前;并将排在最后的“工作”、在总时差范围内,优化到该时段以后进行;分别按以上方法优化至没有可优化的非关键“工作”后,进行每一步优化结果的比较,其相对最少的资源需求最多时段的资源需求量,即为工期不变,资源需求最少或相对最少的资源需求量。

Description

一种统筹法多级计划逐级资源最少与相对最少优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统筹法技术领域,是统筹法项目或任务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项目按逐级分解、各级分别制定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建立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多级计划体系的总时差,采用逐级、分别由资源需要动态表从左到右与从右到左选择优化时段,进行项目或任务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多级计划体系工期不变、资源需求最少与相对最少的优化;然后应用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均衡指标经过比较,选择最优优化方案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为了适用生产的发展和关系复杂的科学研究、及技术开发工作组织管理上的需要,世界上各先进工业国都先后进行了计划管理新技术的研究,其中美国首先研究成功CPM(关键线路法)和PERT(计划评审技术),由于这类方法建立在工作关系网络模型的基础上,把计划的制定、协调、优化和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所以在国外称之为网络计划技术。
美国于1956年发明的PERT(计划评审技术),当时被应用于编制北极星导弹的研制计划,协调了三千多家企业,使计划按预定时间提前两年完成;以后又被应用于耗资四百多亿美元、动员人力四十多万的阿波罗航天计划的管理与控制,取得良好效果。
据前苏联政府统计,应用网络计划技术的建筑安装企业,工期可以缩短20%,工程成本可以降低 10%左右。
1978年3月,美国土木工程协会会刊评论说,这种方法是目前仅有的计划管理新方法,并且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出现一种新的方法来替代它,因此,我们应该享有它、使用它、改进它。
目前,世界上各先进工业国,如美、俄、英、日、法、德等,都在推广应用网络计划技术。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在吸收国外网络计划技术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统筹法”科学体系,并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开始,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由于网络计划技术存在以下诸多缺陷和不足,影响并制约着网络计划技术的推行、推广、普及应用:
(1)建立项目或任务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网络模型规则的制约、和平面网络模型表达方式的制约,使绝大多数项目或任务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者无法完成,特别是较大或较复杂的项目;
(2)不利于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制约,该类技术的应用依赖于计算机技术的支持,网络模型的建立、修改、时间参数的计算、工期目标的优化控制与资源目标的优化控制等,仅靠人力是难以完成的;
(3)应用范围的制约,CPM只适用于肯定型项目或任务直接分解为一系列具体工作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PERT只适用于非肯定型项目或任务里程碑目标的评审;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全面快速发展,不但绝大多数项目或任务具有混合型的特征,而且组织方法也具有混合型的特征;
(4)缺乏必要的功能技术,主要功能技术仅有:工期-成本优化技术;工期不变,资源需求均衡优化技术;资源有限,工期最短优化技术;和非肯定型项目或任务里程碑目标评审技术;
(5)主要功能技术都存在明显的缺陷和不足,如:
1)工期-成本优化技术:需分别对每一条由关键工作组成的线路进行时间参数计算后,才能判断出关键线路;需计算出每一项关键工作的费率,才能进行工期-成本的优化,这在现实工作中是很困难的,甚至是无法完成的;
2)工期不变,资源均衡优化技术:其优化方法没考虑非关键工作在局部(或机动)时差范围内的资源需求动态情况,明显不合理;
3)资源有限,工期最短的优化技术:将优化时段前开始的工作排在最重要的首位,没考虑优化时段前开始的非关键工作的优化对工期的影响大小;
4)非肯定型项目或任务里程碑目标的评审技术,没考虑非关键里程碑目标间隔时间Lagi-j对估计方差的影响等。
网络计划技术属于统筹法,是统筹法的应用技术之一;可以说网络计划技术是统筹法,反之则不然。
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多级计划体系,工期不变、资源需求最少的优化方法,是统筹法项目或任务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技术的目标控制之一,体现的是华罗庚教授所指出的:应用统筹法,向非关键工作要效益。
传统网络计划技术中,没有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多级计划体系的工期不变、逐级资源需求最少与相对最少的优化方法。
减少项目或任务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体系,资源需求最多时段的资源需求量,能够降低完成项目或任务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如:
(1)减少项目或任务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多级计划体系的资源需求最多时段的资源需求量,能够减少完成项目或任务辅助生产与生活设施的规模;
(2)减少项目或任务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多级计划体系的资源需求最多时段的资源需求量,能够减少完成项目或任务所需的主要设备,如吊装或垂直运输设备、混凝土泵送设备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分别依据项目或任务按逐级分解、各级分别制定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建立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多级计划体系、各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甘特图或形象进度横道图及资源需求动态表,由资源需求动态表,分别从左到右与从右到左寻找资源需求最多或相对最多时段、作为优化时段,通过对优化时段内非关键工作的优化,达到减少项目或任务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多级计划体系、资源需求最多或相对最多时段的资源需求量的目的;优化完成后应用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均衡指标进行从左到右与从右到左寻找资源需求最多或相对最多时段优化结果的比较,选择最优优化方案。
本发明将项目或任务按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要求,所分解的“工作”分为肯定型“工作”与非肯定型“工作”两种类型:
(1)肯定型“工作”:完成“工作”所需要的时间ti(或Ti)是肯定的;
(2)非肯定型“工作”:完成“工作”所需的时间是非肯定的,需采用三点估计法进行完成“工作”时间的估计:
1)aT、mT、bT,DT=(aT+4mT+bT)÷6,σT 2=[(bT-aT)÷6]2
2)at、mt、bt,Dt=(at+4mt+bt)÷6,σt 2=[(bt-at)÷6]2
aT、at-乐观的完成“工作”时间;
mT、mt-可能的完成“工作”时间;
bT、bt-悲观的完成“工作”时间;
DT、Dt-估计完成“工作“时间的加权平均值;
σT 2、σt 2-完成“工作”时间的估计偏差。
本发明按项目所分解“工作”的类型,将项目分为肯定型、非肯定型和混合型三种类型:
(1)肯定型项目:按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要求,所分解的“工作”都是肯定型的“工作”;
(2)非肯定型项目:按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要求,所分解的“工作”都是非肯定型的“工作”;
(3)混合型项目:按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要求,所分解的“工作”既有肯定型的“工作”,又有非肯定型的工作。
本发明项目按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要求,所分解“工作”之间的组织方式与组织方法,有以下七种:
项目按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要求,所分解的“工作”之间的组织方式与组织方法,以i“工作”与j“工作”为例,i“工作”为j“工作”的紧前“工作”,或j“工作”为i“工作”的紧后“工作”,i“工作”与j“工作”之间的组织方式与组织方法:
(1)FYS(LT):i“工作”结束LT天,j“工作”开始;
(2)STS(LTi):i“工作”开始LTi天,j“工作”开始;
(3)FTF(LTj):i“工作”结束LTj天,j“工作”结束;
(4)STF(LTi,LTj):i“工作”开始LTi天、再用LTj天,j“工作”结束,即j“工作”要在i“工作”开始 LTi天后,用LTj天结束;
(5)STS与FTF(LTi,LTj):i“工作”开始LTi天、j“工作”开始,i“工作”结束LTj天、j“工作”结束;
(6)STS与STF(LTi,LTi’,LTj):i“工作”开始LTi天、j“工作”开始,i“工作”开始LTi 天、再用LTj天,j“工作”结束,即j“工作”要在i“工作”开始LTi’天后,用LTj天结束;
(7)FTS与STF(LT,LTi,LTj):i“工作”结束LT天、j“工作”开始,i“工作”开始LTi天、再用LTj天,j“工作”结束,即j“工作”要在i“工作”开始LTi天后,用LTj天结束。
本发明将“工作”之间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方式分为肯定型与非肯定型两种类型:
(1)肯定型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方式:搭接关系与搭接时距都是肯定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方式;
(2)非肯定型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方式:搭接关系是肯定的;但搭接时距是非肯定的,需采用三点估计法进行搭接时距的估计:
a.LTa、LTm、LTb,DLT=(LTa+4LTm+LTb)÷6,σLT 2=[(LTb-LTa)÷6]2
b.LTia、LTim、LTib,DiLT=(LTia+4LTim+LTib)÷6,σiLT 2=[(LTib-LTia)÷6]2
c.LTja、LTjm、LTjb,DjLT=(LTja+4LTjm+LTjb)÷6,σjLT 2=[(LTjb-LTja)÷6]2
d.LTi'a、LTi'm、LTi'b,Di'LT=(LTi'a+4LTi'm+LTi'b)÷6,σi'LT 2=[(LTi'b-LTi'a)÷6]2
本发明按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方式与方法的不同,将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方式与方法分为肯定型、非肯定型与混合型三种类型:
(1)肯定型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方式:项目所分解“工作”之间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方式,都是肯定型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方式;
(2)非肯定型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方式:项目所分解“工作”之间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方式,都是非肯定型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方式;
(3)混合型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方式:项目所分解“工作”之间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方式,既有肯定型的,也有非肯定型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方式。
本发明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分为三类:
(1)肯定型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肯定型项目,采用肯定型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方式与方法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
(2)非肯定型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包括以下三种:
1)肯定型项目,采用非肯定型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方式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
2)非肯定型项目,采用肯定型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方式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
3)非肯定型项目,采用非肯定型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方式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
(3)混和型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包括以下五种:
1)混和型项目,采用肯定型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方式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
2)混合型项目,采用非肯定型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方式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
3)混合型项目,采用混合型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方式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
4)非肯定型项目,采用混合型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方式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
5)肯定型项目,采用混合型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方式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
下面以项目逐级按分项目、单项目、工作三级分解,各级分别制定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建立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体系,工期不变、以资源需要最少为目标的优化为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多级计划体系的建立方法,如下表所示:
本发明按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要求,采用逐级工期控制方法制定各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建立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多级计划体系,如下表所示:
(1)项目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制,如下表所示:
其中:
A.肯定型分项目:
aT=mT=bT=DT=T;σT 2=0;
B.肯定型搭接时距:
a.LTa=LTm=LTb=DLT=LT,σLT 2=0;
b.LTia=LTim=LTib=DiLT=LTi,σiLT 2=0;
c.LTja=LTjm=LTjb=DjLT=LTj,σjLT 2=0;
d.LTi'a=LTi'm=LTi'b=Di'LT=LTi',σi'LT 2=0。
项目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目标工期,要符合合同或预定工期的要求。
(2)项目二级之一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如下表所示:
其中:
A.肯定型单项目:
aT=mT=bT=DT=T;σT 2=0;
B.肯定型搭接时距:
a.LTa=LTm=LTb=DLT=LT,σLT 2=0;
b.LTia=LTim=LTib=DiLT=LTi,σiLT 2=0;
c.LTja=LTjm=LTjb=DjLT=LTj,σjLT 2=0;
d.LTi'a=LTi'm=LTi'b=Di'LT=LTi',σi'LT 2=0。
项目二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目标工期,由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相应分项目的工期控制。
(3)项目三级之一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如下表所示:
其中:
A.肯定型工作目:
at=mt=bt=Dt=t;σt 2=0;
B.肯定型搭接时距:
a.LTa=LTm=LTb=DLT=LT,σLT 2=0;
b.LTia=LTim=LTib=DiLT=LTi,σiLT 2=0;
c.LTja=LTjm=LTjb=DjLT=LTj,σjLT 2=0;
d.LTi'a=LTi'm=LTi'b=Di'LT=LTi',σi'LT 2=0。
项目三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目标工期,由二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相应单项目的工期控制。
本发明按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要求,采用反向逐级工期控制方法制定各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建立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多级计划体系,如下表所示:
(1)项目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如下表所示:
其中:
A.肯定型分项目:
aT=mT=bT=DT=T;σT 2=0;
B.肯定型搭接时距:
a.LTa=LTm=LTb=DLT=LT,σLT 2=0;
b.LTia=LTim=LTib=DiLT=LTi,σiLT 2=0;
c.LTja=LTjm=LTjb=DjLT=LTj,σjLT 2=0;
d.LTi'a=LTi'm=LTi'b=Di'LT=LTi',σi'LT 2=0。
项目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目标工期,要符合合同或预定工期的要求。
(2)项目二级之一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如下表所示:
其中:
A.肯定型单项目:
aT=mT=bT=DT=T;σT 2=0;
B.肯定型搭接时距:
a.LTa=LTm=LTb=DLT=LT,σLT 2=0;
b.LTia=LTim=LTib=DiLT=LTi,σiLT 2=0;
c.LTja=LTjm=LTjb=DjLT=LTj,σjLT 2=0;
d.LTi'a=LTi'm=LTi'b=Di'LT=LTi',σi'LT 2=0。
项目二级各分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目标工期,作为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相应分项目的工期。
(3)项目三级之一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如下表所示:
其中:
A.肯定型工作:
at=mt=bt=Dt=t;σt 2=0;
B.肯定型搭接时距:
a.LTa=LTm=LTb=DLT=LT,σLT 2=0;
b.LTia=LTim=LTib=DiLT=LTi,σiLT 2=0;
c.LTja=LTjm=LTjb=DjLT=LTj,σjLT 2=0;
d.LTi'a=LTi'm=LTi'b=Di'LT=LTi',σi'LT 2=0。
项目三级各单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目标工期,作为二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相应单项目的工期。
本发明按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要求,采用逐级与反向逐级工期控制方法制定各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建立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多级计划体系;以一、二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采用逐级工期控制,二、三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采用反向逐级工期控制为例,如下表所示:
(1)项目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如下表所示:
其中:
A.肯定型分项目:
aT=mT=bT=DT=T;σT 2=0;
B.肯定型搭接时距:
a.LTa=LTm=LTb=DLT=LT,σLT 2=0;
b.LTia=LTim=LTib=DiLT=LTi,σiLT 2=0;
c.LTja=LTjm=LTjb=DjLT=LTj,σjLT 2=0;
d.LTi'a=LTi'm=LTi'b=Di'LT=LTi',σi'LT 2=0。
项目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目标工期,要符合合同或预定工期的要求。
(2)项目二级之一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如下表所示:
其中:
A.肯定型单项目:
aT=mT=bT=DT=T;σT 2=0;
B.肯定型搭接时距:
a.LTa=LTm=LTb=DLT=LT,σLT 2=0;
b.LTia=LTim=LTib=DiLT=LTi,σiLT 2=0;
c.LTja=LTjm=LTjb=DjLT=LTj,σjLT 2=0;
d.LTi'a=LTi'm=LTi'b=Di'LT=LTi',σi'LT 2=0。
项目二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目标工期,由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相应分项目的工期控制。
(3)项目三级之一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如下表所示:
其中:
A.肯定型工作:
at=mt=bt=Dt=t;σt 2=0;
B.肯定型搭接时距:
a.LTa=LTm=LTb=DLT=LT,σLT 2=0;
b.LTia=LTim=LTib=DiLT=LTi,σiLT 2=0;
c.LTja=LTjm=LTjb=DjLT=LTj,σjLT 2=0;
d.LTi'a=LTi'm=LTi'b=Di'LT=LTi',σi'LT 2=0。
项目三级各单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目标工期,作为二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相应单项目的工期。
依据以上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多级计划体系,各级、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经过以下步骤,完成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制定与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多级计划体系的建立:
(1)进行“工作”之间组织逻辑关系的转化,如将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制定者确定的:B“工作”的紧前“工作”为A“工作”,转化为A“工作”的紧后“工作”为B“工作”;或A“工作”的紧后“工作”为B“工作”,转化为B“工作”的紧前“工作”为A“工作”;
(2)进行组织逻辑关系整理
(3)工作组织逻辑关系缺陷的检查与补充:主要“工作”一览表中各项“工作”,除ST外,必须确定有紧前“工作”,包括FIN;除FIN外,必须确定有紧后“工作”,包括ST;不是任何“工作”的紧前“工作”的“工作”,为FIN的紧前“工作”;不是任何“工作”的紧后“工作”的“工作”,为ST的紧后“工作”;没有确定紧前“工作”或(和)没有确定紧后“工作”的“工作”,即为存在组织缺陷的“工作”,应按组织逻辑关系,补充其紧前“工作”或(和)紧后“工作”;
(4)主要“工作”一览表中“工作”组织顺序的排序:由ST开始依次为:以ST为紧前“工作”的“工作”;以已排序的“工作”为紧前“工作”的“工作”;……;直至FIN;由FIN开始依次为:以FIN为紧后“工作”的“工作”;以已排序的“工作”为紧后“工作”的“工作”;……;直至ST;
(5)工作组织逻辑关系缺陷与错误的检查与修改:按紧前组织顺序与紧后组织顺序排序过程中,未能完成排序的“工作”,即为存在组织逻辑关系缺陷或错误的“工作”,应按组织逻辑关系进行补充或修改。
本发明各级、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时间参数计算方法如下:
(1)“工作”最早可能开始的时间
(2)“工作”最早可能结束的时间
(3)“工作”之间的间隔时间
(4)工作的机动(局部)时差:FFi=min(Lagi-j);
(5)工作的总时差:TFi=min(TFj+Lagi-j);
(6)工作最迟必须开始的时间:LSi=ESi+TFi
(7)工作最迟必须结束的时间:LFi=EFi+TFi
本发明各级、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估计方差计算方法如下:
本发明在各级、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时间参数计算完成后,按各项主要“工作”完成时间估计偏差对紧后“工作”实施过程的影响,进行偏差σ2的调整后,进行其估计方差的计算。
对于非连续完成的“工作”(即间断式“工作”),要进行完成“工作”时间估计偏差的调整;
各项主要“工作”估计“工作”完成时间偏差的调整方法:
注:
(1)*σi 2—为调整后的σi 2
(2)σi 2—为主要“工作”i的估计完成时间偏差的方差:σi 2=[(bit-ait)÷6]2,其中:
1)bit—为主要“工作”i的估计完成时间的悲观(最长)值;
2)ait—为主要“工作”i的估计完成时间的乐观(最短)值;
(3)Dit—为主要“工作”i的估计完成时间的加权平均值:Dit=(ait+4mit+bit)÷6,其中:mit—为主要“工作”i的估计完成时间的最可能(时间)值;
(4)Dit’—为主要“工作”i的估计完成时间的限值,
由正态分布参数当λi≥3.5时,P(Dit’)≈100%,所以
在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主要“工作”完成时间的估计偏差,对紧后“工作”的影响,要考虑实际搭接时距(EFi-ESj)的影响,即按搭接时距调整对紧后“工作”的影响;
主要“工作“之间搭接时距估计方差,对紧后”工作“影响值υ2 j(LT)的计算方法,由下表所示:
在项目组织管理计划中,各项“工作”组织安排(搭接时距)估计方差(υ2 j(LT)取以下计算结果的最大值)
“工作”在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的估计方差,对紧后“工作”的影响,要考虑“工作”之间间隔时间(ESj-EFi)的影响因素,如下表:
各项主要“工作”累计估计完成时间偏差值方差υ2 j(t)的计算方法:
注:
(1)EFi’—为主要“工作”i因估计工作完成时间估计偏差影响,最迟能够完成的时间,由正态分布参数 λi≥3.5时、P(iEF’)≈100%,所以
(2)在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各项主要“工作”估计完成时间偏差的方差由两部分组成:即υ2 j(t)(不包括*σj 2)和*σj 2;υ2 i(t)也包含两部分,即υ2 i(t)*σi 2对于j“工作”的影响;υ2 j(t)(不包括*σj 2)-为 j工作开始时间的估计方差;υ2 i(t)(不包括*σi 2)-为i工作开始时间的估计方差。
本发明由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表的表一与表二计算ESi、EFi、υi 2;由表一与表三计算Lagi-j、并确定FFi,然后计算TFi、LSi、LFi
三级各单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工期的估计方差,作为相应二级分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单项目工期的估计方差;同样,二级各分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工期的估计方差,作为相应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分项目工期的估计方差;
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各分项目开始时间的估计方差,为相应二级分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开始时间的估计方差;同样,二级各分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各单项目开始时间的估计方差,为相应三级单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开始时间的估计方差。
单项目单位时间的资源需要量,等于单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资源需要量的总和除以单项目的工期;同样,分项目单位时间的资源需要量,等于分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资源需要量的总和除以分项目的工期。
本发明采用逐级分别由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多级计划体系资源需要动态表从左到右与从右到左寻找优化时段进行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多级计划体系工期不变、资源需要最少的优化后,按以下方法进行优化结果的比较,选择最优结果:
衡量完成工作任务均衡或资源消耗均衡的指标主要有三种:
(1)资源需求量不均衡系数K,K=资源需求量峰值Rmax/单位时间资源需求量的平均值Rm
(2)资源需求量极差ΔR,ΔR=max[|R(t)—Rm|],0≤t≤T,R(t)—各时段的资源需求量;T—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方案(或计划)的工期;
(3)资源需求量均方差σ2,σ2=1/T∑[R(t)—Rm]2,1≤t≤T;
注:K、ΔR、σ2都是越小,资源需求的均衡性越好。
本发明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多级计划体系,逐级工期不变、资源需要最少的优化方法:
首先进行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工期不变、资源需要最少的优化,优化步骤如下:
(1)依据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各分项目最早可能开始的时间(ESi)绘制其甘特图或形象进度图,并统计资源需要动态表;
(2)由资源需求动态表,分别采用从左到右与从右到左寻找资源需求最多时段,作为优化时段;并对该时段内的非关键分项目按以下方法进行排序后,将排在最后的分项目、在TFi范围内、优化(或右移)到该时段以后进行;然后按以上方法继续进行优化;优化至没有可优化的非关键分项目时,对每一步优化后资源需要最多时段的资源需要量进行比较,其相对最少的资源需要量、即为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工期不变、资源需要最少的资源需要量;
优化时段内,非关键分项目的排序方法:
(1)TFi—Δt≥0,且TFi—Δt小的;
(2)TFi—Δt相同的,FFi大的;
(3)FFi也相同的,Ti长的;
(4)Ti也相同的,Ri多的;
(5)Ri也相同的,ESi早的;
(6)ESi也相同的,υi 2大的;
(7)υi 2也相同的,σi 2大的;
(8)σi 2也相同的,在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排序在前的。
注:Δt—工作优化(或右移)的时间。
每优化一步,以优化后分项目的开始时间、作为其最早可能开始的时间(ESi),重新进行时间参数的计算、重新绘制其甘特图或形象进度图,并统计资源需要动态表,然后继续按以上方法进行优化;
搭接关系为STS、FTF、STF、STS与FTF、STS与STF的分项目,在优化过程中按一个分项目进行优化;
进行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工期不变、资源需要最少的优化,其特征之一,是对二级计划中、各分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开始时间的优化;
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工期不变、从左到右与从右到左资源需要最少的优化完成后,进行优化结果的比较,选择最优结果:
进行二级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工期不变、资源需要最少的优化,优化步骤如下:
(1)在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工期不变、资源需要最少优化结果条件下,将二级计划中各分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工期,加上其分项目在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的总时差(TFi),然后重新进行二级计划中各分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时间参数计算;
(2)依据二级、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各单项目最早可能开始的时间(ESi)分别绘制其甘特图或形象进度图,并统计资源需要动态表;
(3)由资源需求动态表,分别采用从左到右与从右到左寻找资源需求最多时段,作为优化时段;并对该时段内的非关键单项目,按以下方法进行排序后,将排在最后的单项目,在TFi范围内、优化(或右移)到该时段以后进行;然后按以上方法继续进行优化;优化至没有可优化的非关键单项目时,对每一步优化后资源需要最多时段的资源需要量进行比较,其相对最少的资源需要量,即为二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工期不变、资源需要最少的资源需要量。
优化时段内,非关键单项目的排序方法:
(1)(TFi—Δt)≥0,且(TFi—Δt)小的;
(2)(TFi—Δt)相同的,FFi小的;
(3)FFi也相同的,ESi早的;
(4)ESi也相同的,Ri多的;
(5)Ri也相同的,Ti长的;
(6)Ti也相同的,单项目所在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LFFIN晚的;
(7)LFFIN也相同的,单项目所在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ESST晚的;
(8)ESST也相同的,单项目所在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υFIN 2大的;
(9)υFIN 2也相同的,υi 2大的;
(10)υi 2也相同的,σi 2大的;
(11)σi 2也相同的,单项目在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或在紧前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排序在前的。
注:Δt—单项目优化(或右移)的时间。
每优化一步,以优化后单项目的开始时间,作为其最早可能开始的时间(ESi),按反向工期控制方法、重新进行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多级计划体系时间参数的计算、然后将二级计划中各分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工期,加上其分项目在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的总时差(TFi),重新进行二级计划中各分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时间参数计算;重新绘制其甘特图或形象进度图,并统计资源需要动态表,然后继续按以上方法进行优化;
搭接关系为STS、FTF、STF、STS与FTF、STS与STF的单项目,在优化过程中按一个单项目进行优化;
进行二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工期不变、资源需要最少的优化,其特征之一,是对三级计划中、各单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开始时间的优化;
二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工期不变、从左到右与从右到左资源需要最少的优化完成后,进行优化结果的比较,选择最优结果:
进行三级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工期不变、资源需要最少的优化,优化步骤如下:
(1)在二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工期不变、资源需要最少优化结果条件下,将二级计划中各分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工期,加上其分项目在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的总差(TFi),重新进行二级计划中各分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时间参数计算;然后将三级计划中各单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工期,加上其单项目在二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的总差(TFi),重新进行三级计划中各单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时间参数计算;
(2)依据三级、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各项工作最早可能开始的时间(ESi),分别绘制其甘特图或形象进度图,并统计资源需要动态表;
(3)由资源需求动态表,分别采用从左到右与从右到左寻找资源需求最多时段,作为优化时段;并对该时段内的非关键工作,按以下方法进行排序后,将排在最后的工作,在TFi范围内、优化(或右移) 到该时段以后进行;然后按以上方法继续进行优化;优化至没有可优化的非关键工作时,对每一步优化后资源需要最多时段的资源需要量进行比较,其相对最少的资源需要量,即为三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工期不变、资源需要最少的资源需要量。
优化时段内,非关键工作的排序方法:
(1)(TFi—Δt)≥0,且(TFi—Δt)小的;
(2)(TFi—Δt)相同的,FFi小的;
(3)FFi也相同的,ESi早的;
(4)ESi也相同的,ri多的;
(5)ri也相同的,ti长的;
(6)ti也相同的,工作所在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LFFIN晚的;
(7)LFFIN也相同的,工作所在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ESST晚的;
(8)ESST也相同的,工作所在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υFIN 2大的;
(9)υFIN 2也相同的,υi 2大的;
(10)υi 2也相同的,σi 2大的;
(11)σi 2也相同的,工作在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或在紧前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排序在前的;注:Δt—工作优化(或右移)的时间。
每优化一步,以优化后工作的开始时间,作为其最早可能开始的时间(ESi),按反向工期控制方法、重新进行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多级计划体系时间参数的计算后,将二级计划中各分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工期,加上其分项目在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的总时差(TFi),重新进行二级计划中各分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时间参数计算;然后,将三级计划中各单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工期,加上其单项目在二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的总时差(TFi),重新进行三级计划中各单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时间参数计算;重新绘制其甘特图或形象进度图,并统计资源需要动态表,然后继续按以上方法进行优化;
搭接关系为STS、FTF、STF、STS与FTF、STS与STF、FTS与STF的工作,在优化过程中按一项工作进行优化;
到此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多级计划体系,工期不变、逐级资源需要最少的优化,完成一个循环;然后,按以上优化方法继续进行第二个循环的优化;直至没有可优化的非关键“工作”为止;
三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工期不变、从左到右与从右到左资源需要最少的优化完成后,进行优化结果的比较,选择最优结果;
各类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多级计划体系,工期不变、以资源需求相对最少为目标的资源优化,是对一个或多个资源需求相对最多时段以外的资源需求相对最多时段的优化;其目的与作用:资源需求最多时段的资源需求量,是确定相关辅助设施、机械设备、周转工具与材料等规模的主要依据;由于资源需求最多时段,往往占整个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周期的比例很小,因此以资源需求最多时段的资源需求量,确定相关辅助设施、机械设备、周转工具与材料等规模,明显不合理或不经济;针对一个或多个资源需求最多或相对最多时段的资源需求量,采取技术与组织措施,以满足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的要求,减小确定相关辅助设施、机械设备、周转工具与材料等规模的资源需求量,无疑是挖掘节约潜力、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方法。
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多级计划体系,逐级工期不变、以资源需求相对最少为目标的资源优化方法:
首先进行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工期不变、资源需要最少的优化,优化步骤如下:
(1)依据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各分项目最早可能开始的时间(ESi)绘制其甘特图或形象进度图,并统计资源需要动态表;
(2)由资源需求动态表,分别采用从左到右与从右到左寻找资源需求最多时段,作为优化时段;并对该时段内的非关键分项目按以下方法进行排序后,将排在最后的分项目、在TFi范围内、优化(或右移)到该时段以后进行;然后按以上方法继续进行优化;优化至没有可优化的非关键分项目时,对每一步优化后资源需要最多时段的资源需要量进行比较,其相对最少的资源需要量、即为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工期不变、资源需要最少的资源需要量;
优化时段内,非关键分项目的排序方法:
(1)TFi—Δt≥0,且TFi—Δt小的;
(2)TFi—Δt相同的,FFi大的;
(3)FFi也相同的,Ti长的;
(4)Ti也相同的,Ri多的;
(5)Ri也相同的,ESi早的;
(6)ESi也相同的,υi 2大的;
(7)υi 2也相同的,σi 2大的;
(8)σi 2也相同的,在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排序在前的。
注:Δt—工作优化(或右移)的时间。
每优化一步,以优化后分项目的开始时间作为其最早可能开始的时间(ESi),重新进行时间参数的计算、重新绘制其甘特图或形象进度图,并统计资源需要动态表,然后继续按以上方法进行优化;
搭接关系为STS、FTF、STF、STS与FTF、STS与STF的分项目,在优化过程中按一个分项目进行优化;
进行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工期不变、资源需要最少的优化,其特征之一,是对二级计划中、各分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开始时间的优化;
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工期不变、从左到右与从右到左资源需要最少的优化完成后,进行优化结果的比较,选择最优结果:
进行二级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工期不变、资源需要最少的优化,优化步骤如下:
(1)在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工期不变、资源需要最少优化结果条件下,将二级计划中各分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工期,加上其分项目在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的总时差 (TFi),然后重新进行二级计划中各分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时间参数计算;
(2)依据二级、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各单项目最早可能开始的时间(ESi)分别绘制其甘特图或形象进度图,并统计资源需要动态表;
(3)由资源需求动态表,分别采用从左到右与从右到左寻找资源需求最多时段,作为优化时段;并对该时段内的非关键单项目,按以下方法进行排序后,将排在最后的单项目,在TFi范围内、优化(或右移)到该时段以后进行;然后按以上方法继续进行优化;优化至没有可优化的非关键单项目时,对每一步优化后资源需要最多时段的资源需要量进行比较,其相对最少的资源需要量,即为二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工期不变、资源需要最少的资源需要量。
优化时段内,非关键工作的排序方法:
(1)(TFi—Δt)≥0,且(TFi—Δt)小的;
(2)(TFi—Δt)相同的,FFi小的;
(3)FFi也相同的,ESi早的;
(4)ESi也相同的,Ri多的;
(5)Ri也相同的,Ti长的;
(6)Ti也相同的,工作所在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LFFIN晚的;
(7)LFFIN也相同的,工作所在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ESST晚的;
(8)ESST也相同的,工作所在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υFIN 2大的;
(9)υFIN 2也相同的,υi 2大的;
(10)υi 2也相同的,σi 2大的;
(11)σi 2也相同的,工作在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或在紧前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排序在前的。注:Δt—工作优化(或右移)的时间。
每优化一步,以优化后单项目的开始时间,作为其最早可能开始的时间(ESi),按反向工期控制方法、重新进行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多级计划体系时间参数的计算、然后将二级计划中各分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工期,加上其分项目在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的总时差(TFi),重新进行二级计划中各分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时间参数计算;重新绘制其甘特图或形象进度图,并统计资源需要动态表,然后继续按以上方法进行优化;
搭接关系为STS、FTF、STF、STS与FTF、STS与STF的单项目,在优化过程中按一个单项目进行优化;
进行二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工期不变、资源需要最少的优化,其特征之一,是对三级计划中、各单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开始时间的优化;
二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工期不变、从左到右与从右到左资源需要最少的优化完成后,进行优化结果的比较,选择最优结果:
进行三级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工期不变、资源需要最少的优化,优化步骤如下:
(1)在二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工期不变、资源需要最少优化结果条件下,将二级计划中各分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工期,加上其分项目在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的总差(TFi),重新进行二级计划中各分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时间参数计算;然后将三级计划中各单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工期,加上其单项目在二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的总差(TFi),重新进行三级计划中各单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时间参数计算;
(2)依据三级、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各项工作最早可能开始的时间(ESi),分别绘制其甘特图或形象进度图,并统计资源需要动态表;
(3)由资源需求动态表,分别采用从左到右与从右到左寻找资源需求最多时段,作为优化时段;并对该时段内的非关键工作,按以下方法进行排序后,将排在最后的工作,在TFi范围内、优化(或右移) 到该时段以后进行;然后按以上方法继续进行优化;优化至没有可优化的非关键工作时,对每一步优化后资源需要最多时段的资源需要量进行比较,其相对最少的资源需要量,即为三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工期不变、资源需要最少的资源需要量。
优化时段内,非关键工作的排序方法:
(1)(TFi—Δt)≥0,且(TFi—Δt)小的;
(2)(TFi—Δt)相同的,FFi小的;
(3)FFi也相同的,ESi早的;
(4)ESi也相同的,ri多的;
(5)ri也相同的,ti长的;
(6)ti也相同的,工作所在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LFFIN晚的;
(7)LFFIN也相同的,工作所在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ESST晚的;
(8)ESST也相同的,工作所在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υFIN 2大的;
(9)υFIN 2也相同的,υi 2大的;
(10)υi 2也相同的,σi 2大的;
(11)σi 2也相同的,工作在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或在紧前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排序在前的;注:Δt—工作优化(或右移)的时间。
每优化一步,以优化后工作的开始时间,作为其最早可能开始的时间(ESi),按反向工期控制方法、重新进行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多级计划体系时间参数的计算后,将二级计划中各分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工期,加上其分项目在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的总时差(TFi),重新进行二级计划中各分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时间参数计算;然后,将三级计划中各单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工期,加上其单项目在二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的总时差(TFi),重新进行三级计划中各单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时间参数计算;重新绘制其甘特图或形象进度图,并统计资源需要动态表,然后继续按以上方法进行优化;
搭接关系为STS、FTF、STF、STS与FTF、STS与STF、FTS与STF的工作,在优化过程中按一项工作进行优化;
到此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多级计划体系,工期不变、逐级资源需要最少的优化,完成一个循环;然后,按以上优化方法继续进行第二个循环的优化;直至没有可优化的非关键“工作”为止;
三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工期不变、从左到右与从右到左资源需要最少的优化完成后,进行优化结果的比较,选择最优结果;然后:
(1)由资源需求动态表,分别采用从左到右与从右到左寻找资源需求最多时段以外的、资源需要相对最多时段,作为优化时段,并对该时段内的非关键工作,按以下方法进行排序后,将排在最后的工作,在TFi范围内、优化(或右移)到该时段以后进行;然后按以上方法继续进行优化;优化至没有可优化的非关键工作时,对每一步优化后资源需要最多与相对最多时段的资源需要量进行比较,其相对最少的资源需要量,即为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多级计划体系,工期不变、资源需要相对最少的资源需要量;
而后再由资源需求动态表,分别从左到右与从右到左寻找资源需求相对最多时段以外的、资源需要相对最多时段,作为优化时段,并对该时段内的非关键工作,按以下方法进行排序后,将排在最后的工作,在TFi范围内、优化(或右移)到该时段以后进行;然后按以上方法继续进行优化;优化至没有可优化的非关键工作时,对每一步优化后资源需要最多与相对最多时段的资源需要量进行比较,其相对最少的资源需要量,即为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工期不变、资源需要相对最少的资源需要量;直至满足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要求为止。
优化时段内,非关键工作的排序方法:
(1)(TFi—Δt)≥0,且(TFi—Δt)小的;
(2)(TFi—Δt)相同的,FFi小的;
(3)FFi也相同的,ESi早的;
(4)ESi也相同的,ri多的;
(5)ri也相同的,ti长的;
(6)ti也相同的,工作所在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LFFIN晚的;
(7)LFFIN也相同的,工作所在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ESST晚的;
(8)ESST也相同的,工作所在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υFIN 2大的;
(9)υFIN 2也相同的,υi 2大的;
(10)υi 2也相同的,σi 2大的;
(11)σi 2也相同的,工作在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或在紧前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排序在前的。注:Δt—工作优化(或右移)的时间。
搭接关系为STS、FTF、STF、STS与FTF、STS与STF的“工作”,在优化过程中按一项“工作”进行优化;
每优化一步,以优化后工作的开始时间,作为其最早可能开始的时间(ESi),按反向工期控制方法、重新进行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多级计划体系时间参数的计算后,将二级计划中各分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工期,加上其分项目在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的总时差(TFi),重新进行二级计划中各分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时间参数计算;然后,将三级计划中各单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工期,加上其单项目在二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的总时差(TFi),重新进行三级计划中各单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时间参数计算;重新绘制其甘特图或形象进度图,并统计资源需要动态表,然后继续按以上方法进行优化;
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多级计划体系,逐级工期不变、由资源需要动态表从左到右与从右到左资源需要相对最少的优化完成后,进行优化结果的比较,选择最优结果。

Claims (10)

1.一种统筹法多级计划逐级资源最少与相对最少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实现了一种各类项目或任务,采用逐级分解、各级分别制定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建立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多级计划体系,工期不变,逐级资源需求最少与相对最少优化的完整方案,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下面以项目采用逐级分项目、单项目和具体工作三级分解为例,通过制定各级、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建立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多级计划体系的工期不变、资源需求最少优化方法,对本发明的具体方法进行说明:
一级分解,制定项目的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即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
二级分解,分别制定项目的二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即各分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
三级分解,分别制定项目的三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即各单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
按以上方法制定各级、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建立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多级计划体系;
步骤(1)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工期不变、资源需求最少的优化:
步骤(1-1)依据项目或任务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多级计划体系的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按各分项目最早可能开始的时间,绘制其甘特图或形象进度横道图;
步骤(1-2)依据甘特图或形象进度横道图,统计出资源需求动态表;
步骤(1-3)依据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和其甘特图或形象进度横道图及资源需求动态表,由资源需求动态表、分别采用从左到右与从右到左寻找资源需求最多时段,并对该时段内的非关键分项目进行相对重要程度的排序,相对重要的排前;将排在最后的一项分项目在总时差范围内优化到该时段以后进行;而后将优化后分项目的开始时间作为其最早可能开始时间,重新进行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重新绘制其甘特图或形象进度横道图并进行资源需求动态表的统计,而后按以上优化方法继续进行优化,直至没有可优化的非关键分项目为止;
步骤(1-4)优化结束后,对每一步优化后的资源需求最多时段的资源需求量进行比较,选择其资源需求最多时段的资源需求量相对最少的优化为优化结果;然后应用衡量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均衡性或资源消耗均衡性指标,进行从左到右与从右到左寻找资源需求最多时段优化结果的比较,选择较优优化方案作为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工期不变、资源需求最少的优化结果;
步骤(2)二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工期不变、资源需求最少的优化:
在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工期不变、资源需求最少优化的基础上,将二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各分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工期,加上该分项目在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的总时差,然后重新进行二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各分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然后:
步骤(2-1)依据二级各分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按各单项目最早可能开始的时间绘制其甘特图或形象进度横道图;
步骤(2-2)依据甘特图或形象进度横道图,统计出资源需求动态表;
步骤(2-3)依据各二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和其甘特图或形象进度横道图及资源需求动态表,由资源需求动态表分别采用从左到右与从右到左寻找资源需求最多时段,并对该时段内的非关键单项目进行相对重要程度的排序,相对重要的排前,将排在最后的一项单项目在总时差范围内优化到该时段以后进行,而后以优化后单项目的开始时间作为其最早可能开始时间,重新进行二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重新绘制其甘特图或形象进度横道图并进行资源需求动态表的统计;而后按以上优化方法继续进行优化,直至没有可优化的非关键单项目为止;
步骤(2-4)优化结束后,对每一步优化后资源需求最多时段的资源需求量进行比较,选择其资源需求最多时段的资源需求量相对最少的优化为优化结果;然后应用衡量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均衡性或资源消耗均衡性指标,进行从左到右与从右到左寻找资源需求最多时段优化结果的比较,选择较优优化方案作为二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工期不变、资源需求最少的优化结果;
步骤(3)三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工期不变、资源需求最少优化:
在二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工期不变、资源需求最少优化的基础上,将三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各单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工期,加上该单项目在二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的局部或机动时差,然后重新进行三级各单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然后:
步骤(3-1)依据三级各单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按各项工作最早可能开始的时间,绘制其甘特图或形象进度横道图;
步骤(3-2)依据甘特图或形象进度横道图,统计出资源需求动态表;
步骤(3-3)依据各三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和其甘特图或形象进度横道图及资源需求动态表;由资源需求动态表分别采用从左到右与从右到左寻找资源需求最多时段,并对该时段内的非关键工作进行相对重要程度的排序,相对重要的排前;将排在最后的一项工作在总时差范围内优化到该时段以后进行,而后将优化后工作的开始时间作为其最早可能开始时间,重新进行三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重新绘制其甘特图或形象进度横道图并进行资源需求动态表的统计;而后按以上优化方法继续进行优化,直至没有可优化的非关键工作为止;
步骤(3-4)优化结束后,对每一步优化后资源需求最多时段的资源需求量进行比较,选择其资源需求最多时段的资源需求量相对最少的优化为优化结果,即为三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工期不变,资源需求最少的优化结果,然后应用衡量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均衡性或资源消耗均衡性指标,进行从左到右与从右到左寻找资源需求最多时段优化结果的比较,选择较优优化方案作为三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工期不变、资源需求最少的优化结果;即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多级计划体系的工期不变、逐级资源需求最少的优化结果;
步骤(4)若希望进一步减少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多级计划体系资源需要动态表中资源需要相对最多时段的资源需要量,按以下步骤与方法继续进行优化:
步骤(4-1)依据三级各单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按各项工作最早可能开始的时间,绘制其甘特图或形象进度横道图;
步骤(4-2)依据甘特图或形象进度横道图,统计出资源需求动态表;
步骤(4-3)依据各三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和其甘特图或形象进度横道图及资源需求动态表;由资源需求动态表分别采用从左到右与从右到左寻找资源需求相对最多时段,并对该时段内的非关键工作进行相对重要程度的排序,相对重要的排前;将排在最后的一项工作在总时差范围内优化到该时段以后进行,而后将优化后工作的开始时间作为其最早可能开始时间,重新进行三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重新绘制其甘特图或形象进度横道图并进行资源需求动态表的统计;而后按以上优化方法继续进行优化,直至没有可优化的非关键工作为止;
步骤(4-4)优化结束后,对每一步优化后资源需求最多与相对最多时段的资源需求量进行比较,选择其资源需求最多与相对最多时段的资源需求量相对最少的优化为优化结果,然后应用衡量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均衡性或资源消耗均衡性指标,进行从左到右与从右到左寻找资源需求最多时段优化结果的比较,选择较优优化方案作为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多级计划体系工期不变、资源需求相对最少的优化结果;
步骤(5)若希望再进一步减少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多级计划体系资源需要动态表中资源需要相对最多时段的资源需要量,按以下步骤与方法继续进行优化:
步骤(5-1)依据三级各单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按各项工作最早可能开始的时间,绘制其甘特图或形象进度横道图;
步骤(5-2)依据甘特图或形象进度横道图,统计出资源需求动态表;
步骤(5-3)依据各三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和其甘特图或形象进度横道图及资源需求动态表;由资源需求动态表分别采用从左到右与从右到左寻找资源需求相对最多以外的资源需要相对最多时段,并对该时段内的非关键工作进行相对重要程度的排序,相对重要的排前;将排在最后的一项工作在总时差范围内优化到该时段以后进行,而后将优化后工作的开始时间作为其最早可能开始时间,重新进行三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重新绘制其甘特图或形象进度横道图并进行资源需求动态表的统计;而后按以上优化方法继续进行优化,直至没有可优化的非关键工作为止;
步骤(5-4)优化结束后,对每一步优化后资源需求最多与相对最多时段的资源需求量进行比较,选择其资源需求最多与相对最多时段的资源需求量相对最少的优化为优化结果,然后应用衡量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均衡性或资源消耗均衡性指标,进行从左到右与从右到左寻找资源需求最多时段优化结果的比较,选择较优优化方案;直至满足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要求为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统筹法多级计划逐级资源最少与相对最少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计划:
(1)依据项目或任务所分解分项目(单项目、具体工作)的类型,项目(分项目、单项目)分为肯定型、非肯定型和混合型三种;
(2)依据项目或任务所分解分项目(单项目、具体工作)之间搭接时距的类型,项目(分项目、单项目)组织方法分为肯定型、非肯定型和混合型三种;
(3)项目组织多级计划体系中各级、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包括:
1)肯定型项目(分项目、单项目),采用肯定型组织方法制定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
2)肯定型项目(分项目、单项目),采用非肯定型组织方法制定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
3)肯定型项目(分项目、单项目),采用混合定型组织方法制定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
4)非肯定型项目(分项目、单项目),采用肯定型组织方法制定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
5)非肯定型项目(分项目、单项目),采用非肯定型组织方法制定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
6)非肯定型项目(分项目、单项目),采用混合定型组织方法制定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
7)混合型项目(分项目、单项目),采用肯定型组织方法制定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
8)混合型项目(分项目、单项目),采用非肯定型组织方法制定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
9)混合型项目(分项目、单项目),采用混合型组织方法制定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统筹法多级计划逐级资源最少与相对最少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优化后分项目(单项目、工作)的开始时间作为其最早可能开始时间,重新进行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是每优化一步,以优化后“工作”的开始时间作为其最早可能开始的时间(ESi),按反向工期控制方法、重新进行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多级计划体系时间参数的计算后,将二级计划中各分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工期,加上其分项目在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的总时差(TFi),重新进行二级计划中各分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时间参数计算;然后,将三级计划中各单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工期,加上其单项目在二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的总时差(TFi),重新进行三级计划中各单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时间参数计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统筹法多级计划逐级资源最少与相对最少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1)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分项目单位时间的资源需要量,等于二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分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资源需要总量,除以分项目的工期;
(2)二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单项目单位时间的资源需要量,等于三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单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资源需要总量,除以单项目的工期;
(3)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资源最少优化,是对二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开始时间的优化;同样,二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资源最少优化,是对三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开始时间的优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统筹法多级计划逐级资源最少与相对最少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逐级工期控制建立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多级计划体系:
(1)一级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
1)用以紧前组织逻辑关系表达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计算ESi、EFi
2)用以紧后组织逻辑关系表达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计算Lagi-j后、确定FFi,然后计算TFi、LSi和LFi
(2)二级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
1)用以紧前组织逻辑关系表达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计算ESi、EFi
2)用以紧后组织逻辑关系表达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计算Lagi-j后、确定FFi,然后计算TFi、LSi和LFi
注: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分项目的工期,为二级分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目标工期;
(3)三级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时间参数与估计方差的计算:
1)用以紧前组织逻辑关系表达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计算ESi、EFi、υi 2
2)用以紧后组织逻辑关系表达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计算Lagi-j后、确定FFi,然后计算TFi、LSi和LFi
注:二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单项目的工期,为三级单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目标工期;
(4)二级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估计方差的计算:以三级单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完成时间的估计方差,作为二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单项目工期的估计方差,计算二级各分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υi 2
(5)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估计方差的计算:以二级分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完成时间的估计方差,作为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分项目工期的估计方差,计算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υi 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统筹法多级计划逐级资源最少与相对最少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向逐级工期控制建立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多级计划体系:
(1)三级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时间参数与估计方差的计算:
1)用以紧前组织逻辑关系表达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计算ESi、EFi、υi 2
2)用以紧后组织逻辑关系表达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计算Lagi-j后、确定FFi,然后计算TFi、LSi和LFi
(2)二级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时间参数与估计方差的计算:分别以三级各单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工期和工期的估计方差,作为二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各单项目的工期和工期的估计方差:
1)用以紧前组织逻辑关系表达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计算ESi、EFi、υi 2
2)用以紧后组织逻辑关系表达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计算Lagi-j后、确定FFi,然后计算TFi、LSi和LFi
(3)一级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时间参数与估计方差的计算:分别以二级各分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工期和工期的估计方差,作为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各分项目的工期和工期的估计方差:
1)用以紧前组织逻辑关系表达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计算ESi、EFi、υi 2
2)用以紧后组织逻辑关系表达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计算Lagi-j后、确定FFi,然后计算TFi、LSi和LFi
(4)分项目在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ESi的估计方差,为二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分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开始时间的估计方差;
(5)单项目在二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ESi的估计方差,为三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单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开始时间的估计方差;
(6)三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单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完成时间的估计方差,为二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单项目完成时间的估计方差;
(7)二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分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完成时间的估计方差,为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分项目完成时间的估计方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统筹法多级计划逐级资源最少与相对最少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按工艺要求采用STS(LTi)、FTF(LTj)、STF(LTi,LTj)、STS与FTF(LTi,LTj)、STS与STF(LTi,LTi’,LTj)、FTS与STF(LT,LTi,LTj)之一组织方式的分项目(单项目、具体工作),作为一项分项目(单项目、具体工作)进行优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统筹法多级计划逐级资源最少与相对最少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项目或任务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甘特图或形象进度横道图,统计出资源需求动态表,是选择一种需要优化的主要资源,统计出资源需求动态表,并进行资源目标的优化;对于不需要这种资源的工作,其资源需要量设为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统筹法多级计划逐级资源最少与相对最少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
A.肯定型分项目、单项目:
aT=mT=bT=DT=T;σT 2=0;
B.肯定型工作:
at=mt=bt=Dt=t;σt 2=0;
C.肯定型搭接时距:
a. LTa=LTm=LTb=DLT=LT,σLT 2=0;
b. LTia=LTim=LTib=DiLT=LTi,σiLT 2=0;
c. LTja=LTjm=LTjb=DjLT=LTj,σjLT 2=0;
d. LTi'a=LTi'm=LTi'b=Di'LT=LTi',σi'LT 2=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统筹法多级计划逐级资源最少与相对最少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组合项目中逐级工期控制、反向逐级工期控制、逐级与反向逐级结合的工期控制制定并建立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多级计划体系逐级资源最少与相对最少优化。
CN201910241522.3A 2019-03-28 2019-03-28 一种统筹法多级计划逐级资源最少与相对最少优化方法 Pending CN1102324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1522.3A CN110232467A (zh) 2019-03-28 2019-03-28 一种统筹法多级计划逐级资源最少与相对最少优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1522.3A CN110232467A (zh) 2019-03-28 2019-03-28 一种统筹法多级计划逐级资源最少与相对最少优化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32467A true CN110232467A (zh) 2019-09-13

Family

ID=67860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41522.3A Pending CN110232467A (zh) 2019-03-28 2019-03-28 一种统筹法多级计划逐级资源最少与相对最少优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32467A (zh)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开平: "《替代、且显著领先于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网络计划技术的统筹法—JQ、JH、(JQ-JH)》", 《"企业创新与知识管理成果征集及评选活动"优秀成果论文集》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32469A (zh) 一种统筹法各类项目组织计划资源最少优化方法
CN110232466A (zh) 一种统筹法各类项目组织计划资源均衡优化方法
CN110322043A (zh) 一种统筹法项目组合逐项目资源最少与相对最少优化方法
CN110232467A (zh) 一种统筹法多级计划逐级资源最少与相对最少优化方法
CN110232465A (zh) 一种统筹法各类项目组织多级计划逐级资源均衡优化方法
CN110232464A (zh) 一种统筹法多级计划一级资源最少与相对最少优化方法
CN110322041A (zh) 一种统筹法任意项目组合资源有限优化方法
CN110309942A (zh) 一种统筹法各类项目组织多级计划主要资源计划管理方法
CN110363324A (zh) 一种统筹法任意项目组合多级计划逐级资源最少优化方法
CN110322211A (zh) 一种统筹法项目组合资源与工期动态评审方法
CN110322101A (zh) 一种统筹法各类项目组织多级计划体系资源有限优化方法
CN110334830A (zh) 一种统筹法各类项目组织计划定性工期成本优化应用方法
CN110309941A (zh) 一种统筹法各类项目任意组合资源综合优化方法
CN110322042A (zh) 一种统筹法项目组织多级计划体系工期资源动态评审方法
CN110309937A (zh) 一种统筹法各类项目组织多级计划体系资源综合优化方法
CN110310000A (zh) 一种统筹法各类项目组织计划资源综合优化方法
CN110322102A (zh) 一种统筹法各类项目组织计划工期资源动态评审方法
CN110309998A (zh) 一种统筹法各类项目组织多级计划体系评审方法
CN110232491A (zh) 一种统筹法项目组织多级计划最后一级资源均衡优化方法
CN110322103A (zh) 一种统筹法各类项目组织计划资源有限优化方法
CN110334834A (zh) 一种统筹法各类项目组织计划定性工期成本优化方法
CN110309940A (zh) 一种统筹法各类项目组织计划主要资源计划管理方法
CN110334836A (zh) 一种统筹法组合项目中计划体系逐级资源均衡优化方法
CN110334833A (zh) 一种反向逐级控制多级组织计划体系定性工期优化方法
CN110232468A (zh) 一种统筹法组合项目中计划体系最后级资源均衡优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50014 11-2-501, No.7 Zhuanshan West Road, Lixia District,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Jinan senku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50014 11-2-501, No.7 Zhuanshan West Road, Lixia District,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Jinan Senkun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nsult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