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25119A - 数据同步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数据同步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25119A
CN110225119A CN201910509890.1A CN201910509890A CN110225119A CN 110225119 A CN110225119 A CN 110225119A CN 201910509890 A CN201910509890 A CN 201910509890A CN 110225119 A CN110225119 A CN 1102251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ynchronized
reconciliation data
synchronization
time interval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0989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25119B (zh
Inventor
侯丽
王从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0989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25119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01959 priority patent/WO2020248364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2251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251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251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251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12Accoun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na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的增量同步,具体涉及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及相关设备,方法包括:在第一设定时刻,对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初次同步,得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一同步结果;若第一同步结果为同步失败,则获取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为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中同步失败的对账数据;对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N次再次同步,得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二同步结果,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有助于提高对账数据同步的效率。

Description

数据同步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无论是单向对账(如第三方支付机构和银行间对账),还是双向对账(如订单与财务系统对账)均需要对账数据,因此对账数据十分重要,有必要对对账数据进行同步。目前,采用人工方式执行对对账数据的同步操作,这种对账数据同步方式导致对账数据同步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及相关设备,用于提高对账数据同步的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同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设定时刻,对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初次同步,得到所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一同步结果;
若所述第一同步结果为同步失败,则获取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为所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中同步失败的对账数据;
对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N次再次同步,得到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二同步结果,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同步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同步单元,用于在第一设定时刻,对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初次同步,得到所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一同步结果;
获取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同步结果为同步失败,则获取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为所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中同步失败的对账数据;
第二同步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N次再次同步,得到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二同步结果,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的指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可以看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设定时刻,服务器对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初次同步,得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一同步结果,若第一同步结果为同步失败,则对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至少一次再次同步,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为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中同步失败的对账数据。相较于对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初次同步,得到第一同步结果,当第一同步结果为同步失败时,采用人工方式对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至少一次再次同步,本申请实施例自动对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至少一次再次同步,这样有助于提高对账数据同步的效率。
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同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意图;
图1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同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同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同步装置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现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以下,对本申请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设备(Terminal Device,TD)等。
(2)服务器,也称伺服器,是提供计算服务的设备。服务器的构成包括处理器、硬盘、内存、系统总线等,和通用的计算机架构类似。在网络环境下,根据服务器提供的服务类型不同,分为文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应用程序服务器,WEB服务器等。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阅图1A,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同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数据同步方法包括步骤101-103,具体如下:
101:在第一设定时刻,服务器对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初次同步,得到所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一同步结果。
其中,对账就是核对账目,是指在会计核算中,为保证账簿记录正确可靠,对账簿中的有关数据进行检查和核对的工作。
其中,数据同步是指掌上电脑能够迅速实现与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的数据同步与信息共享,使您的数据保持完整性和统一性。数据同步是通过各种数据传输接口实现的,如USB同步底座。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服务器对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初次同步,得到所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一同步结果,包括:
服务器获取所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一时间区间;
服务器向电子设备发送携带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同步请求,所述同步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电子设备反馈所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
服务器接收所述电子设备针对所述同步请求发送的所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
服务器获取参考对账数据,所述参考对账数据为服务器中存储的所述第一时间区间对应的对账数据;
若所述参考对账数据与所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的大小和内容均相同,则服务器确定所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一同步结果为同步成功;
若所述参考对账数据与所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的大小和/或内容不同,则服务器确定所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一同步结果为同步失败。
其中,服务器与电子设备具有连接关系,即电子设备可以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同步请求,服务器也可以接收到电子设备针对同步请求发送的待同步对账数据。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服务器对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初次同步,得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一同步结果,包括:
服务器获取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二时间区间;
服务器向电子设备发送携带第二时间区间的同步请求1,同步请求1用于指示电子设备串行或并行反馈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包括的M个大小相同的部分待同步对账数据,M为大于1的整数;
服务器接收电子设备针对同步请求1发送的M个大小相同的部分待同步对账数据;
服务器获取参考对账数据,以及将参考对账数据划分为M个大小相同的部分参考对账数据,参考对账数据为服务器中存储的第二时间区间对应的对账数据,M个部分参考对账数据与M个部分待同步对账数据一一对应;
若M个部分待同步对账数据中的任一部分待同步对账数据与其对应的部分参考对账数据的大小和内容均相同,则服务器确定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一同步结果为同步成功;
若M个部分待同步对账数据中的任一部分待同步对账数据与其对应的部分参考对账数据的大小和/或内容不同,则服务器确定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一同步结果为同步失败;
102:若所述第一同步结果为同步失败,则服务器获取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为所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中同步失败的对账数据。
103:服务器对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N次再次同步,得到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二同步结果,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其中,服务器对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N次再次同步采用串行方式。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服务器对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N次再次同步,得到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二同步结果,包括:
服务器对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第i次再次同步,得到所述第i次再次同步对应的第i个同步结果;
若所述第i个同步结果为同步失败,则服务器对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第(i+1)次再次同步,得到所述第(i+1)次再次同步对应的第(i+1)个同步结果;
直到i=N,服务器停止对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再次同步,得到第N次再次同步对应的第N个同步结果,所述i是初始值为1,以1为间隔的递增整数;
若所述第N个同步结果为同步成功,则服务器确定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二同步结果为同步成功;
若所述第N个同步结果为同步失败,则服务器确定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二同步结果为同步失败。
其中,服务器对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第i次再次同步,得到第i次再次同步对应的第i个同步结果的实施方式与服务器对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初次同步,得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一同步结果的实施方式是相同的,在此不再叙述。
可以看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设定时刻,服务器对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初次同步,得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一同步结果,若第一同步结果为同步失败,则对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至少一次再次同步,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为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中同步失败的对账数据。相较于对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初次同步,得到第一同步结果,当第一同步结果为同步失败时,采用人工方式对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至少一次再次同步,本申请实施例自动对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至少一次再次同步,这样有助于提高对账数据同步的效率。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服务器对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N次再次同步,得到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二同步结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同步结果为同步成功,则服务器调用所述服务器中预先存储的第一时间区间策略,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策略用于当同步成功时确定下次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时间区间;
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策略和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确定第三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二时间区间,所述第三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获取时刻为第二设定时刻,所述第二设定时刻晚于所述第一设定时刻,所述第二设定时刻与所述第一设定时刻的差值为一个对账数据同步周期。
其中,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为本次待同步对账数据,第三待同步对账数据为下次待同步对账数据。
其中,对账数据同步周期可以是用户自定义的,也可以是服务器自定义的,比如对账数据同步周期为24小时。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策略和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确定第三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二时间区间,包括:
服务器将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结束时刻确定为所述第三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二时间区间的起始时刻;或者,
服务器将所述第二设定时刻确定为所述第三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二时间区间的起始时刻;
服务器将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结束时刻与一个所述对账数据同步周期之和确定为所述第三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二时间区间的结束时刻;或者,
服务器将所述第二设定时刻与一个所述对账数据同步周期之和确定为所述第三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二时间区间的结束时刻。
举例来说,如图1B所示,假设第一时间区间为:2019-01-08 06:00~2019-01-1506:00,第二设定时刻为:2019-01-15 06:00,对账数据同步周期为24小时,若第二同步结果为同步成功,则服务器将第一时间区间的结束时刻或第二设定时刻(2019-01-15 06:00)确定为第二时间区间的起始时刻,将第一时间区间的结束时刻与一个对账数据同步周期之和或第二设定时刻与一个对账数据同步周期之和(2019-01-15 06:00+24小时=2019-01-16 06:00)确定为第二时间区间的结束时刻,即第二时间区间为:2019-01-15 06:00~2019-01-16 06:00。
可见,在本示例中,当第二同步结果为同步成功时,服务器根据第一时间区间策略和本次待同步对账数据(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一时间区间确定下次待同步对账数据(第三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二时间区间,以便于在下次数据同步时根据第二时间区间快速获取下次待同步对账数据,这样有助于减少对账数据同步的时长,提高了对账数据同步的效率。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服务器对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N次再次同步,得到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二同步结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同步结果为同步失败,则服务器调用所述服务器中预先存储的第二时间区间策略,所述第二时间区间策略用于当同步失败时确定下次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时间区间;
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时间区间策略和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确定第四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三时间区间,所述第四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获取时刻为第三设定时刻,所述第三设定时刻晚于所述第一设定时刻,所述第三设定时刻与所述第一设定时刻的差值为一个对账数据同步周期。
其中,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为本次待同步对账数据,第四待同步对账数据为下次待同步对账数据。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时间区间策略和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确定第四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三时间区间,包括:
服务器将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起始时刻确定为所述第四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三时间区间的起始时刻;
服务器将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结束时刻与一个所述对账数据同步周期之和确定为所述第四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三时间区间的结束时刻;或者,
服务器将所述第三设定时刻与一个所述对账数据同步周期之和确定为所述第四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三时间区间的结束时刻。
举例来说,如图1C所示,假设第一时间区间为:2019-01-08 06:00~2019-01-1506:00,第三设定时刻为:2019-01-15 06:00,对账数据同步周期为24小时,若第二同步结果为同步失败,则服务器将第一时间区间的起始时刻(2019-01-08 06:00)确定为第三时间区间的起始时刻,将第一时间区间的结束时刻与一个对账数据同步周期之和或第三设定时刻与一个对账数据同步周期之和(2019-01-15 06:00+24小时=2019-01-16 06:00)确定为第三时间区间的结束时刻,即第三时间区间为:2019-01-08 06:00~2019-01-16 06:00。
可见,在本示例中,当第二同步结果为同步失败时,服务器根据第二时间区间策略和本次待同步对账数据(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一时间区间确定下次待同步对账数据(第四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三时间区间。相较于对对账数据进行初次同步,当同步失败时采用人工方式对对账数据进行至少一次再次同步,本申请实施例自动对对账数据进行至少一次再次同步,这样实现了提高异常处理的效率;同时,以便于在下次数据同步时根据第三时间区间快速获取下次待同步对账数据,这样有助于减少对账数据同步的时长,提高了对账数据同步的效率。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服务器根据第二时间区间策略和第一时间区间确定第四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三时间区间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服务器确定第三时间区间的时长;
服务器判断第三时间区间的时长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长;
若第三时间区间的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长,则服务器执行对账数据同步预警操作。
其中,第三时间区间的时长为第三时间区间的结束时刻与第三时间区间的起始时刻的差值。
其中,预设时长可以是用户自定义的,也可以是服务器自定义的,比如设定时长为10天。
其中,对账数据同步预警操作包括发射对账数据同步预警信号或发送对账数据同步预警信息。
与上述图1A所示的实施例一致的,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同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数据同步方法包括步骤201-212,具体如下:
201:在第一设定时刻,服务器获取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一时间区间。
202:服务器向电子设备发送携带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同步请求,所述同步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电子设备反馈所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
203:服务器接收所述电子设备针对所述同步请求发送的所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
204:服务器获取参考对账数据,所述参考对账数据为服务器中存储的所述第一时间区间对应的对账数据。
205:若所述参考对账数据与所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的大小和/或内容不同,则服务器确定所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一同步结果为同步失败。
206:服务器获取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为所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中同步失败的对账数据。
207:服务器对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第i次再次同步,得到所述第i次再次同步对应的第i个同步结果。
208:若所述第i个同步结果为同步失败,则服务器对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第(i+1)次再次同步,得到所述第(i+1)次再次同步对应的第(i+1)个同步结果。
209:直到i=N,服务器停止对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再次同步,得到第N次再次同步对应的第N个同步结果,所述i是初始值为1,以1为间隔的递增整数。
210:若所述第N个同步结果为同步成功,则服务器确定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二同步结果为同步成功。
211:服务器调用所述服务器中预先存储的第一时间区间策略,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策略用于当同步成功时确定下次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时间区间。
212: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策略和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确定第三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二时间区间,所述第三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获取时刻为第二设定时刻,所述第二设定时刻晚于所述第一设定时刻,所述第二设定时刻与所述第一设定时刻的差值为一个对账数据同步周期。
需要说明的是,图2所示的方法的各个步骤的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见上述方法所述的具体实现过程,在此不再叙述。
与上述图1A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一致的,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同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数据同步方法包括步骤301-312,具体如下:
301:在第一设定时刻,服务器获取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一时间区间。
302:服务器向电子设备发送携带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同步请求,所述同步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电子设备反馈所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
303:服务器接收所述电子设备针对所述同步请求发送的所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
304:服务器获取参考对账数据,所述参考对账数据为服务器中存储的所述第一时间区间对应的对账数据。
305:若所述参考对账数据与所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的大小和/或内容不同,则服务器确定所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一同步结果为同步失败。
306:服务器获取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为所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中同步失败的对账数据。
307:服务器对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第i次再次同步,得到所述第i次再次同步对应的第i个同步结果。
308:若所述第i个同步结果为同步失败,则服务器对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第(i+1)次再次同步,得到所述第(i+1)次再次同步对应的第(i+1)个同步结果。
309:直到i=N,服务器停止对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再次同步,得到第N次再次同步对应的第N个同步结果,所述i是初始值为1,以1为间隔的递增整数。
310:若所述第N个同步结果为同步失败,则服务器确定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二同步结果为同步失败。
311:服务器调用所述服务器中预先存储的第二时间区间策略,所述第二时间区间策略用于当同步失败时确定下次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时间区间。
312: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时间区间策略和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确定第四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三时间区间,所述第四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获取时刻为第三设定时刻,所述第三设定时刻晚于所述第一设定时刻,所述第三设定时刻与所述第一设定时刻的差值为一个对账数据同步周期。
需要说明的是,图3所示的方法的各个步骤的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见上述方法所述的具体实现过程,在此不再叙述。
上述主要从方法侧执行过程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数据同步装置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数据同步装置进行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同步装置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该数据同步装置400包括:
第一同步单元401,用于在第一设定时刻,对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初次同步,得到所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一同步结果;
获取单元402,用于若所述第一同步结果为同步失败,则获取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为所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中同步失败的对账数据;
第二同步单元403,用于对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N次再次同步,得到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二同步结果,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可以看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设定时刻,对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初次同步,得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一同步结果,若第一同步结果为同步失败,则对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至少一次再次同步,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为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中同步失败的对账数据。相较于对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初次同步,得到第一同步结果,当第一同步结果为同步失败时,采用人工方式对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至少一次再次同步,本申请实施例自动对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至少一次再次同步,这样有助于提高对账数据同步的效率。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对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初次同步,得到所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一同步结果方面,上述第一同步单元401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一时间区间;
向电子设备发送携带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同步请求,所述同步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电子设备反馈所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
接收所述电子设备针对所述同步请求发送的所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
获取参考对账数据,所述参考对账数据为服务器中存储的所述第一时间区间对应的对账数据;
若所述参考对账数据与所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的大小和内容均相同,则确定所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一同步结果为同步成功;
若所述参考对账数据与所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的大小和/或内容不同,则确定所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一同步结果为同步失败。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对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N次再次同步,得到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二同步结果方面,上述第二同步单元403具体用于:
对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第i次再次同步,得到所述第i次再次同步对应的第i个同步结果;
若所述第i个同步结果为同步失败,则对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第(i+1)次再次同步,得到所述第(i+1)次再次同步对应的第(i+1)个同步结果;
直到i=N,停止对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再次同步,得到第N次再次同步对应的第N个同步结果,所述i是初始值为1,以1为间隔的递增整数;
若所述第N个同步结果为同步成功,则确定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二同步结果为同步成功;
若所述第N个同步结果为同步失败,则确定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二同步结果为同步失败。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上述数据同步装置400还包括:
第一调用单元404,用于若所述第二同步结果为同步成功,则调用所述服务器中预先存储的第一时间区间策略,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策略用于当同步成功时确定下次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时间区间;
第一确定单元405,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策略和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确定第三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二时间区间,所述第三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获取时刻为第二设定时刻,所述第二设定时刻晚于所述第一设定时刻,所述第二设定时刻与所述第一设定时刻的差值为一个对账数据同步周期。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策略和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确定第三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二时间区间方面,上述第一确定单元405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结束时刻确定为所述第三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二时间区间的起始时刻;或者,
将所述第二设定时刻确定为所述第三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二时间区间的起始时刻;
将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结束时刻与一个所述对账数据同步周期之和确定为所述第三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二时间区间的结束时刻;或者,
将所述第二设定时刻与一个所述对账数据同步周期之和确定为所述第三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二时间区间的结束时刻。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上述数据同步装置400还包括:
第二调用单元406,用于若所述第二同步结果为同步失败,则调用所述服务器中预先存储的第二时间区间策略,所述第二时间区间策略用于当同步失败时确定下次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时间区间;
第二确定单元407,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时间区间策略和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确定第四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三时间区间,所述第四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获取时刻为第三设定时刻,所述第三设定时刻晚于所述第一设定时刻,所述第三设定时刻与所述第一设定时刻的差值为一个对账数据同步周期。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根据所述第二时间区间策略和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确定第四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三时间区间方面,上述第二确定单元407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起始时刻确定为所述第四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三时间区间的起始时刻;
将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结束时刻与一个所述对账数据同步周期之和确定为所述第四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三时间区间的结束时刻;或者,
将所述第三设定时刻与一个所述对账数据同步周期之和确定为所述第四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三时间区间的结束时刻。
与上述图1A、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一致的,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该服务器500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在第一设定时刻,对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初次同步,得到所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一同步结果;
若所述第一同步结果为同步失败,则获取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为所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中同步失败的对账数据;
对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N次再次同步,得到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二同步结果,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可以看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设定时刻,服务器对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初次同步,得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一同步结果,若第一同步结果为同步失败,则对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至少一次再次同步,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为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中同步失败的对账数据。相较于对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初次同步,得到第一同步结果,当第一同步结果为同步失败时,采用人工方式对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至少一次再次同步,本申请实施例自动对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至少一次再次同步,这样有助于提高对账数据同步的效率。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对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初次同步,得到所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一同步结果方面,上述程序包括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获取所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一时间区间;
向电子设备发送携带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同步请求,所述同步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电子设备反馈所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
接收所述电子设备针对所述同步请求发送的所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
获取参考对账数据,所述参考对账数据为服务器中存储的所述第一时间区间对应的对账数据;
若所述参考对账数据与所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的大小和内容均相同,则确定所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一同步结果为同步成功;
若所述参考对账数据与所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的大小和/或内容不同,则确定所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一同步结果为同步失败。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对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N次再次同步,得到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二同步结果方面,上述程序包括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对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第i次再次同步,得到所述第i次再次同步对应的第i个同步结果;
若所述第i个同步结果为同步失败,则对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第(i+1)次再次同步,得到所述第(i+1)次再次同步对应的第(i+1)个同步结果;
直到i=N,停止对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再次同步,得到第N次再次同步对应的第N个同步结果,所述i是初始值为1,以1为间隔的递增整数;
若所述第N个同步结果为同步成功,则确定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二同步结果为同步成功;
若所述第N个同步结果为同步失败,则确定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二同步结果为同步失败。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上述程序还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若所述第二同步结果为同步成功,则调用所述服务器中预先存储的第一时间区间策略,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策略用于当同步成功时确定下次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时间区间;
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策略和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确定第三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二时间区间,所述第三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获取时刻为第二设定时刻,所述第二设定时刻晚于所述第一设定时刻,所述第二设定时刻与所述第一设定时刻的差值为一个对账数据同步周期。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策略和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确定第三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二时间区间方面,上述程序包括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将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结束时刻确定为所述第三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二时间区间的起始时刻;或者,
将所述第二设定时刻确定为所述第三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二时间区间的起始时刻;
将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结束时刻与一个所述对账数据同步周期之和确定为所述第三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二时间区间的结束时刻;或者,
将所述第二设定时刻与一个所述对账数据同步周期之和确定为所述第三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二时间区间的结束时刻。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上述程序还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若所述第二同步结果为同步失败,则调用所述服务器中预先存储的第二时间区间策略,所述第二时间区间策略用于当同步失败时确定下次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时间区间;
根据所述第二时间区间策略和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确定第四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三时间区间,所述第四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获取时刻为第三设定时刻,所述第三设定时刻晚于所述第一设定时刻,所述第三设定时刻与所述第一设定时刻的差值为一个对账数据同步周期。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根据所述第二时间区间策略和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确定第四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三时间区间方面,上述程序包括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将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起始时刻确定为所述第四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三时间区间的起始时刻;
将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结束时刻与一个所述对账数据同步周期之和确定为所述第四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三时间区间的结束时刻;或者,
将所述第三设定时刻与一个所述对账数据同步周期之和确定为所述第四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三时间区间的结束时刻。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上述计算机包括服务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上述计算机包括服务器。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M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M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M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器(英文:RaM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现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上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设定时刻,对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初次同步,得到所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一同步结果;
若所述第一同步结果为同步失败,则获取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为所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中同步失败的对账数据;
对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N次再次同步,得到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二同步结果,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初次同步,得到所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一同步结果,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一时间区间;
向电子设备发送携带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同步请求,所述同步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电子设备反馈所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
接收所述电子设备针对所述同步请求发送的所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
获取参考对账数据,所述参考对账数据为服务器中存储的所述第一时间区间对应的对账数据;
若所述参考对账数据与所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的大小和内容均相同,则确定所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一同步结果为同步成功;
若所述参考对账数据与所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的大小和/或内容不同,则确定所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一同步结果为同步失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N次再次同步,得到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二同步结果,包括:
对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第i次再次同步,得到所述第i次再次同步对应的第i个同步结果;
若所述第i个同步结果为同步失败,则对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第(i+1)次再次同步,得到所述第(i+1)次再次同步对应的第(i+1)个同步结果;
直到i=N,停止对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再次同步,得到第N次再次同步对应的第N个同步结果,所述i是初始值为1,以1为间隔的递增整数;
若所述第N个同步结果为同步成功,则确定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二同步结果为同步成功;
若所述第N个同步结果为同步失败,则确定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二同步结果为同步失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N次再次同步,得到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二同步结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同步结果为同步成功,则调用所述服务器中预先存储的第一时间区间策略,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策略用于当同步成功时确定下次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时间区间;
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策略和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确定第三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二时间区间,所述第三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获取时刻为第二设定时刻,所述第二设定时刻晚于所述第一设定时刻,所述第二设定时刻与所述第一设定时刻的差值为一个对账数据同步周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策略和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确定第三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二时间区间,包括:
将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结束时刻确定为所述第三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二时间区间的起始时刻;或者,
将所述第二设定时刻确定为所述第三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二时间区间的起始时刻;
将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结束时刻与一个所述对账数据同步周期之和确定为所述第三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二时间区间的结束时刻;或者,
将所述第二设定时刻与一个所述对账数据同步周期之和确定为所述第三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二时间区间的结束时刻。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N次再次同步,得到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二同步结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同步结果为同步失败,则调用所述服务器中预先存储的第二时间区间策略,所述第二时间区间策略用于当同步失败时确定下次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时间区间;
根据所述第二时间区间策略和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确定第四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三时间区间,所述第四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获取时刻为第三设定时刻,所述第三设定时刻晚于所述第一设定时刻,所述第三设定时刻与所述第一设定时刻的差值为一个对账数据同步周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时间区间策略和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确定第四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三时间区间,包括:
将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起始时刻确定为所述第四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三时间区间的起始时刻;
将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结束时刻与一个所述对账数据同步周期之和确定为所述第四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三时间区间的结束时刻;或者,
将所述第三设定时刻与一个所述对账数据同步周期之和确定为所述第四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三时间区间的结束时刻。
8.一种数据同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同步单元,用于在第一设定时刻,对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初次同步,得到所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一同步结果;
获取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同步结果为同步失败,则获取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为所述第一待同步对账数据中同步失败的对账数据;
第二同步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进行N次再次同步,得到所述第二待同步对账数据对应的第二同步结果,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9.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的指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509890.1A 2019-06-13 2019-06-13 数据同步方法及相关设备 Active CN1102251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09890.1A CN110225119B (zh) 2019-06-13 2019-06-13 数据同步方法及相关设备
PCT/CN2019/101959 WO2020248364A1 (zh) 2019-06-13 2019-08-22 数据同步方法及相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09890.1A CN110225119B (zh) 2019-06-13 2019-06-13 数据同步方法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25119A true CN110225119A (zh) 2019-09-10
CN110225119B CN110225119B (zh) 2022-09-16

Family

ID=67816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09890.1A Active CN110225119B (zh) 2019-06-13 2019-06-13 数据同步方法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25119B (zh)
WO (1) WO202024836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22527A (zh) * 2021-12-31 2022-04-29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同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46732A1 (en) * 2011-08-17 2013-02-21 Hsin-Ti Chueh Data synchronization management methods and systems
CN105450682A (zh) * 2014-08-08 2016-03-3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数据同步保存、向客户端同步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60330279A1 (en) * 2015-05-07 2016-11-10 Kodiak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bile Data Synchronization
CN107302591A (zh) * 2017-07-31 2017-10-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同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CN109525347A (zh) * 2017-09-19 2019-03-2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时间同步方法和装置
CN109587192A (zh) * 2017-09-28 2019-04-05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309389A1 (en) * 2009-10-09 2011-04-13 Amadeus s.a.s Delivery with reconciliation on client side
CN103237075B (zh) * 2013-04-24 2016-07-06 广州市动景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282253A (zh) * 2015-11-04 2016-01-27 湖南御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单据同步方法及系统
CN107590207B (zh) * 2017-08-24 2020-09-0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09561126B (zh) * 2017-09-27 2022-01-28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46732A1 (en) * 2011-08-17 2013-02-21 Hsin-Ti Chueh Data synchronization management methods and systems
CN105450682A (zh) * 2014-08-08 2016-03-3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数据同步保存、向客户端同步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60330279A1 (en) * 2015-05-07 2016-11-10 Kodiak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bile Data Synchronization
CN107302591A (zh) * 2017-07-31 2017-10-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同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CN109525347A (zh) * 2017-09-19 2019-03-2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时间同步方法和装置
CN109587192A (zh) * 2017-09-28 2019-04-05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22527A (zh) * 2021-12-31 2022-04-29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同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422527B (zh) * 2021-12-31 2024-05-28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同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248364A1 (zh) 2020-12-17
CN110225119B (zh) 2022-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95603B (zh) 多系统账号信息整合方法和装置
CN106201783B (zh) 一种数据恢复方法和装置
CN109819023B (zh) 分布式事务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5827740A (zh) 一种联系人信息备份方法、设备及系统
CA2793634C (en)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synchronizing a database
CN114401492A (zh) 来电信息通知方法、装置、呼叫通知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0225119B (zh) 数据同步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984422A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6332000B (zh) 一种终端位置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9688176B (zh) 一种文件同步方法及终端、网络设备、存储介质
CN113452770B (zh) 数据同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331407A (zh) 一种多媒体文件信息推荐方法及装置
CN103559091B (zh) 一种数据调度方法及分体式终端系统
CN103152724A (zh) 一种硬件锁sim卡的方法及系统
CN102932513B (zh) 一种名片维护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809051A (zh) 一种业务数据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6060825B (zh) 一种客户识别卡复制提醒方法及服务器
CN106921517B (zh) 系统信息参数更新方法、装置、控制器及基站
CN106603625B (zh) 一种数据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14968400A (zh) 一种网页同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193706B (zh)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14202332A (zh) 一种数字货币钱包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2910595A (zh) 一种实时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2837156A (zh) 固定执行顺序的交易方法和装置
CN106487650B (zh) 消息同步方法、及服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