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22515A - 防篡改检测方法、装置及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防篡改检测方法、装置及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22515A
CN110222515A CN201910316083.8A CN201910316083A CN110222515A CN 110222515 A CN110222515 A CN 110222515A CN 201910316083 A CN201910316083 A CN 201910316083A CN 110222515 A CN110222515 A CN 1102225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e
detected
signatory
matching
tampe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1608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梅臻
卓义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aw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aw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aw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aw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1608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22515A/zh
Publication of CN1102225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225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6Protecting data by securing the transmission between two devices or proces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4Protecting data integrity, e.g. using checksums, certificates or signa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适用于文件签署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篡改检测方法、装置及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签署方上传的图片格式的待检测文件;将所述待检测文件与预先存储的文件原本进行匹配,判断匹配是否通过;当匹配通过时,反馈表征所述待检测文件未被篡改的第一检测结果;当匹配未通过时,反馈表征所述待检测文件已被篡改的第二检测结果。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提高线下文件签署防篡改检测的便捷性、效率性,降低检测成本。

Description

防篡改检测方法、装置及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文件签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篡改检测方法、装置及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线下文件签署的流程一般为:签约的一方打印出待签署文件,在该待签署文件上进行签字或盖章;然后,签约的一方将签署之后的文件通过邮寄或快递的方式送达至其余签约方;其余签约方在收到的文件上签字或盖章之后,将签署完成之后的文件返回给文件寄出方,以完成线下文件签署。
其中,在文件寄送给其他签约方进行签署的过程中,其他签约方可能篡改文件内容,而文件寄出方通过肉眼无法识别出篡改内容,无法得知文件内容是否被篡改。现有阶段,需要通过辅助技术手段才能检测文件是否被篡改。通过特殊打印耗材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辅助技术手段。但是,特殊耗材本身价格比较昂贵,且绝大部分需要对应匹配的特殊打印机,甚至于还需要对应的激光笔等检测设备,给用户带来额外的使用成本和维护成本,且检测的流程十分繁琐。也就是说,现有线下文件签署的文件防篡改检测的成本较高、流程较繁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防篡改检测方法、装置及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线下文件签署的文件防篡改检测的成本较高、流程较繁琐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防篡改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签署方上传的图片格式的待检测文件;
将所述待检测文件与预先存储的文件原本进行匹配,判断匹配是否通过;
当匹配通过时,反馈表征所述待检测文件未被篡改的第一检测结果;
当匹配未通过时,反馈表征所述待检测文件已被篡改的第二检测结果。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待检测文件与预先存储的文件原本进行匹配,判断匹配是否通过,包括:
对所述待检测文件进行图片采样,得到采样结果;
将所述采样结果与所述文件原本进行图像变化检测,得出变化检测结果;
根据所述变化检测结果,确定匹配是否通过。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获取第一签署方上传的图片格式的待检测文件之前,还包括:
获取第二签署方上传的电子文件;
将所述电子文件转化为图片格式,并将图片格式的电子文件进行存储,得到所述文件原本。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当匹配通过时,反馈表征所述待检测文件未被篡改的第一检测结果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签署方接收到所述第一签署方返回的签署文件后,获取所述第二签署方上传的图片格式的目标文件;
将所述目标文件与所述文件原本进行匹配,判断匹配是否通过;
当匹配通过时,将当次签署的相关文件进行归档处理。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当匹配未通过时,反馈表征所述待检测文件已被篡改的第二检测结果之后,还包括:
查找出已被篡改的文本内容;
以预设形式标记所述文本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防篡改检测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签署方上传的图片格式的待检测文件;
第一匹配模块,用于将所述待检测文件与预先存储的文件原本进行匹配,判断匹配是否通过;
第一反馈模块,用于当匹配通过时,反馈表征所述待检测文件未被篡改的第一检测结果;
第二反馈模块,用于当匹配未通过时,反馈表征所述待检测文件已被篡改的第二检测结果。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匹配模块包括:
图片采样单元,用于对所述待检测文件进行图片采样,得到采样结果;
图片变化检测单元,用于将所述采样结果与所述文件原本进行图像变化检测,得出变化检测结果;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变化检测结果,确定匹配是否通过。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二签署方上传的电子文件;
转化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电子文件转化为图片格式,并将图片格式的电子文件进行存储,得到所述文件原本。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签署方接收到所述第一签署方返回的签署文件后,获取所述第二签署方上传的图片格式的目标文件;
第二匹配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文件与所述文件原本进行匹配,判断匹配是否通过;
归档模块,用于当匹配通过时,将当次签署的相关文件进行归档处理。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查找模块,用于查找出已被篡改的文本内容;
标记模块,用于以预设形式标记所述文本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由上可见,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待检测文件图片与预先存储的文件原本进行匹配比对,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文件是否已被篡改。相较于目前通过特殊打印耗材检测的方法,其成本较低;且只需上传图片格式的待检测文件至系统,系统自动反馈检测结果,流程十分便捷,检测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线下文件签署防篡改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篡改检测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匹配过程的流程示意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篡改检测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篡改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在介绍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之前,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线下文件签署防篡改检测系统进行介绍说明。
参见图1示出的线下文件签署防篡改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框图,该系统可以包括服务器11,以及与服务器通信连接的至少一个用户终端12。服务器上运行有文件管理系统和相应的检测程序。
各个签署方可以通过用户终端使用该系统进行文件防篡改检测。一般情况下,签署方和用户终端是一一对应的。每个签署方均可以通过自身的用户终端使用检测系统进行文件检测。例如,签署方包括甲方和乙方时,甲方和乙方分别对应一个用户终端,甲方可以通过用户终端上传电子文件,系统将接收到待检测文件转换为图片进行存储,作为文件原本;甲方可以将电子文件打印出来,签字或盖章后,将签字或盖章后的文件送达乙方,乙方如果通过扫描或拍照方式,将文件转换为图片格式,并通过用户终端上传至系统,系统自动将乙方上传的文件图片与文件原本进行匹配比对,得出检测结果。
上述系统是基于B/S架构的,可以集中部署,供多个签署方使用,各个签署方均可以通过系统进行防篡改检测,可以提高线下文件签署的安全性。
在介绍完本申请实施例的系统架构之后,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进行介绍。为了说明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2示出的一种防篡改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框图,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获取第一签署方上传的图片格式的待检测文件。
需要说明,上述第一签署方是指签署文件接收方,其不是签署文件的初始发出方。其中,签署文件可能需要进行多次传送,该第一签署方可以是多个文件接收方中的任意一个。例如,签署方包括甲方、乙方以及丙方,甲方为签署文件的初始发出方,乙方和丙方为文件接收方。甲方在待签署文件上签字或盖章之后,将签署后的文件送达至乙方,乙方签字或盖章之后,将签署后的文件送达丙方,丙方签署完之后,再将签署文件返回给甲方。此时,上述第一签署方可以是乙方或丙方。
具体地,第一签署方在接收到需要签署的纸质打印文件之后,则可以通过拍照、扫描或者其他方式,将纸质打印文件转化为图片格式的文件,将该图片格式的待检测文件上传至服务器。
步骤S202、将待检测文件与预先存储的文件原本进行匹配,判断匹配是否通过。当匹配通过时,进入步骤S203,反之,当匹配未通过时,进入步骤S204。
需要说明,上述预先存储的文件原本是通过文件初始发出方上传至系统,系统将该文件存储得到的。该文件原本为未进行任何签署之前的文件。例如,甲方为文件初始发出方,在签署之前,甲方登录系统,上传待签署的电子文件,系统接收到该电子文件之后,则将该文件转换为图片格式,存储为文件原本;然后,甲方进行签署打印,并送寄下一个签署方。
具体地,系统基于待检测文件图片和文件原本图片,进行图像变化检测,得到匹配结果,匹配成功时,则认为文件没有被篡改,反之,匹配失败,则认为文件已被篡改。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示出的匹配过程的流程示意框图,上述将待检测文件与预先存储的文件原本进行匹配,判断匹配是否通过的具体过程可以包括:
步骤S301、对待检测文件进行图片采样,得到采样结果。
可以理解,图片采样是指通过相应的特征提取算法,从图片中提取出相应的特征,该特征可以例如为sift特征、surf特征等。其中,相应特征提取过程已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302、将采样结果与文件原本进行图像变化检测,得出变化检测结果。
具体地,将采样结果和预先存储的文件原本,通过图像变化检测算法进行检测,得到变化检测结果。即提取相应特征值之后,将待检测文件的特征值与文件原本的特征值进行特征比对,计算两者之间的相似度,根据相似度高低,判定匹配是否通过。如果相似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则认为匹配通过,反之,如果相似度小于预设阈值时,则认为匹配未通过。该预设阈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303、根据变化检测结果,确定匹配是否通过。
系统可以根据匹配成功与否,得出对应的检测结果。
步骤S203、反馈表征待检测文件未被篡改的第一检测结果。
步骤S204、反馈表征待检测文件已被篡改的第二检测结果。
具体地,当匹配不成功时,可以向第一签署方呈现“文件已被篡改”等提示信息。反之,当匹配成功时,可以向第一签署方呈现“文件未被篡改”等提示信息。检测到文件未被篡改,第一签署方则可以进行文件签署,然后,可以将签署后的文件送寄给下一个签署方。反之,如果检测到文件已被篡改,第一签署方则可以将该文件废弃,同时,系统还可以通知该文件的各个签署方。
可见,本实施例通过将待检测文件图片与预先存储的文件原本进行匹配比对,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文件是否已被篡改。相较于目前通过特殊打印耗材检测的方法,其成本较低;且只需上传图片格式的待检测文件至系统,系统自动反馈检测结果,流程十分便捷,检测效率较高。
实施例二
请参见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篡改检测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框图,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获取第二签署方上传的电子文件。
需要说明,上述第二签署方为文件初始签署方,也可以理解为签署流程的发起方。例如,签署方包括甲方和乙方时,签署流程由甲方发起,即由甲方先签署,再将签署后的文件送寄给乙方,乙方再进行签署,此时,甲方为上述第二签署方,其为文件初始签署方或签署流程的发起方。
具体地,第二签署方可以先登录系统,然后上传需要签署的电子文件,系统可以将该电子文件转换为图片格式,存储为文件原本。然后,第二签署方打印该电子文件,进行签署之后再送寄给下一个签署方。
步骤S402、将电子文件转化为图片格式,并将图片格式的电子文件进行存储,得到文件原本。
步骤S403、获取第一签署方上传的图片格式的待检测文件。
步骤S404、将待检测文件与预先存储的文件原本进行匹配,判断匹配是否通过。当匹配通过时,进入步骤S405,反之,当匹配未通过时,进入步骤S409。
步骤S405、反馈表征待检测文件未被篡改的第一检测结果。
步骤S406、在第二签署方接收到第一签署方返回的签署文件后,获取第二签署方上传的图片格式的目标文件。
步骤S407、将目标文件与文件原本进行匹配,判断匹配是否通过;当匹配通过时,进入步骤S408。
步骤S408、将当次签署的相关文件进行归档处理。
具体地,在签署文件返回给第二签署方时,第二签署方需要再次检测该文件是否被篡改,如果没有被篡改,则该文件有效,进行合同归档处理,如果该文件被篡改了,则将该文件废弃。其中,第二签署方可以将接收的纸质打印文件通过拍照或扫描等方式,转换为图片格式的文件,再上传至服务器。服务器将接收到的文件再与文件原本进行匹配比对,进行图像变化检测,确定是否被篡改。
以文件签署仅需甲乙两方为例,甲方为签署流程的发起者,甲方签署后,送寄给乙方签署,乙方签署后再返回给甲方,甲方将乙方返回的签署文件转换为图片格式,再上传至系统进行图像变化检测,确定是否被篡改。
步骤S409、反馈表征待检测文件已被篡改的第二检测结果。
步骤S410、查找出已被篡改的文本内容,以预设形式标记文本内容。
为了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系统在检测出文件已被篡改,则可以定位出被篡改的内容,并以预设形式标记篡改的文本内容,便于用户查看。
其中,上述预设形式可以是任意的,但应当与文件原来显示形式有所区别。例如,该预设形式可以是标黄、标红,或者,单独提取出相应文本内容,显示在一个小窗口中。
需要说明,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的相同之处,具体介绍请参见上文相应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可见,本实施例可以提高线下文件签署防篡改检测的便捷性、效率性,降低检测成本。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实施例三
请参见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篡改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框图,该装置可以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51,用于获取第一签署方上传的图片格式的待检测文件;
第一匹配模块52,用于将待检测文件与预先存储的文件原本进行匹配,判断匹配是否通过;
第一反馈模块53,用于当匹配通过时,反馈表征待检测文件未被篡改的第一检测结果;
第二反馈模块54,用于当匹配未通过时,反馈表征待检测文件已被篡改的第二检测结果。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匹配模块包括:
图片采样单元,用于对待检测文件进行图片采样,得到采样结果;
图片变化检测单元,用于将采样结果与文件原本进行图像变化检测,得出变化检测结果;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变化检测结果,确定匹配是否通过。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二签署方上传的电子文件;
转化存储模块,用于将电子文件转化为图片格式,并将图片格式的电子文件进行存储,得到文件原本。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在第二签署方接收到第一签署方返回的签署文件后,获取第二签署方上传的图片格式的目标文件;
第二匹配模块,用于将目标文件与文件原本进行匹配,判断匹配是否通过;
归档模块,用于当匹配通过时,将当次签署的相关文件进行归档处理。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查找模块,用于查找出已被篡改的文本内容;
标记模块,用于以预设形式标记文本内容。
需要说明,本实施例的防篡改检测装置与上述各个实施例的防篡改检测方法一一对应,相关介绍请参见上文相应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可见,本实施例可以提高线下文件签署防篡改检测的便捷性、效率性,降低检测成本。
实施例四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实施例的服务器6包括:处理器60、存储器61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61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6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62。所述处理器6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62时实现上述各个防篡改检测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2所示的步骤S201至S204。或者,所述处理器6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62时实现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各模块或单元的功能,例如图5所示模块51至54的功能。
示例性的,所述计算机程序62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或单元,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或单元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61中,并由所述处理器60执行,以完成本申请。所述一个或多个模块或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所述计算机程序62在所述服务器6中的执行过程。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62可以被分割成第一获取模块、第一匹配模块、第一反馈模块以及第二反馈模块,各模块具体功能如下: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签署方上传的图片格式的待检测文件;第一匹配模块,用于将待检测文件与预先存储的文件原本进行匹配,判断匹配是否通过;第一反馈模块,用于当匹配通过时,反馈表征待检测文件未被篡改的第一检测结果;第二反馈模块,用于当匹配未通过时,反馈表征待检测文件已被篡改的第二检测结果。
所述服务器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60、存储器6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仅仅是服务器6的示例,并不构成对服务器6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所述服务器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所称处理器6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存储器61可以是所述服务器6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服务器6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器61也可以是所述服务器6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服务器6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61还可以既包括所述服务器6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61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及所述服务器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所述存储器6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服务器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服务器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模块或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防篡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签署方上传的图片格式的待检测文件;
将所述待检测文件与预先存储的文件原本进行匹配,判断匹配是否通过;
当匹配通过时,反馈表征所述待检测文件未被篡改的第一检测结果;
当匹配未通过时,反馈表征所述待检测文件已被篡改的第二检测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待检测文件与预先存储的文件原本进行匹配,判断匹配是否通过,包括:
对所述待检测文件进行图片采样,得到采样结果;
将所述采样结果与所述文件原本进行图像变化检测,得出变化检测结果;
根据所述变化检测结果,确定匹配是否通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第一签署方上传的图片格式的待检测文件之前,还包括:
获取第二签署方上传的电子文件;
将所述电子文件转化为图片格式,并将图片格式的电子文件进行存储,得到所述文件原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当匹配通过时,反馈表征所述待检测文件未被篡改的第一检测结果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签署方接收到所述第一签署方返回的签署文件后,获取所述第二签署方上传的图片格式的目标文件;
将所述目标文件与所述文件原本进行匹配,判断匹配是否通过;
当匹配通过时,将当次签署的相关文件进行归档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当匹配未通过时,反馈表征所述待检测文件已被篡改的第二检测结果之后,还包括:
查找出已被篡改的文本内容;
以预设形式标记所述文本内容。
6.一种防篡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签署方上传的图片格式的待检测文件;
第一匹配模块,用于将所述待检测文件与预先存储的文件原本进行匹配,判断匹配是否通过;
第一反馈模块,用于当匹配通过时,反馈表征所述待检测文件未被篡改的第一检测结果;
第二反馈模块,用于当匹配未通过时,反馈表征所述待检测文件已被篡改的第二检测结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匹配模块包括:
图片采样单元,用于对所述待检测文件进行图片采样,得到采样结果;
图片变化检测单元,用于将所述采样结果与所述文件原本进行图像变化检测,得出变化检测结果;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变化检测结果,确定匹配是否通过。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二签署方上传的电子文件;
转化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电子文件转化为图片格式,并将图片格式的电子文件进行存储,得到所述文件原本。
9.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910316083.8A 2019-04-19 2019-04-19 防篡改检测方法、装置及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02225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16083.8A CN110222515A (zh) 2019-04-19 2019-04-19 防篡改检测方法、装置及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16083.8A CN110222515A (zh) 2019-04-19 2019-04-19 防篡改检测方法、装置及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22515A true CN110222515A (zh) 2019-09-10

Family

ID=67819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16083.8A Pending CN110222515A (zh) 2019-04-19 2019-04-19 防篡改检测方法、装置及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2251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59449A (zh) * 2020-07-10 2020-10-30 北京明略昭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的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50483A (zh) * 2020-09-27 2020-12-29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图片篡改检测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92925A (zh) * 2021-06-30 2021-09-14 合肥高维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ar技术的合同篡改实时检查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71927A (zh) * 2008-11-03 2011-12-07 路易斯·阿尔佩托·万德莱 保护纸质文件免受伪造、篡改和泄露的系统和过程
US20170329996A1 (en) * 2008-03-22 2017-11-16 Kelce S. Wilson Authenticating Printed Paper Documents and Websites Against a Blockchain Record
CN108563963A (zh) * 2018-04-16 2018-09-21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页篡改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805787A (zh) * 2018-04-17 2018-11-13 北京溯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纸质文档篡改鉴真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329996A1 (en) * 2008-03-22 2017-11-16 Kelce S. Wilson Authenticating Printed Paper Documents and Websites Against a Blockchain Record
CN102271927A (zh) * 2008-11-03 2011-12-07 路易斯·阿尔佩托·万德莱 保护纸质文件免受伪造、篡改和泄露的系统和过程
CN108563963A (zh) * 2018-04-16 2018-09-21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页篡改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805787A (zh) * 2018-04-17 2018-11-13 北京溯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纸质文档篡改鉴真的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59449A (zh) * 2020-07-10 2020-10-30 北京明略昭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的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50483A (zh) * 2020-09-27 2020-12-29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图片篡改检测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50483B (zh) * 2020-09-27 2023-05-12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图片篡改检测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92925A (zh) * 2021-06-30 2021-09-14 合肥高维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ar技术的合同篡改实时检查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22515A (zh) 防篡改检测方法、装置及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41056B (zh) 一种电子凭证上传的方法及装置
CN109274642B (zh) 网络间数据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766033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040505A (zh) 一种基于批量二维码传输的安全数据传输方法
CN105471917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3138937B (zh) 一种签名方法及装置
CN108255442A (zh) 一种电子发票查验打印系统及方法
CN105488376B (zh) 确定身份的方法及装置
CN111950557A (zh) 错题处理方法、图像形成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14104694A1 (ko) 라벨을 이용한 인증 서버 및 방법, 그리고 모바일 디바이스
CN106603529A (zh) 一种快递取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246249A (zh) 变电站业务自助办理方法及装置
CN107705064A (zh) 一种快递签收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3530918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银行款箱安全出入管理系统
US2015022733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pairing of components of a printer-related data reporting system
CN106485436A (zh) 一种用于快递收件验证方法和装置
KR102188126B1 (ko) 위조 판별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7302434A (zh) 电子签章的校验方法及系统
KR102155855B1 (ko) 위조 판별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6778441A (zh) 一种图形图像智能识别系统及其识别方法
CN106780951A (zh) 单据校验方法及装置
US20180063710A1 (en) Authentication for device connection using visible patterns
CN106886731A (zh) 电能表信息的获取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783735B (zh) 快递信息处理系统、快递面单打印机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91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