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19287B - 一种鱼类集运鱼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鱼类集运鱼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19287B
CN110219287B CN201910504354.2A CN201910504354A CN110219287B CN 110219287 B CN110219287 B CN 110219287B CN 201910504354 A CN201910504354 A CN 201910504354A CN 110219287 B CN110219287 B CN 1102192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sh
water
dam
filter screen
gath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0435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19287A (zh
Inventor
巴家文
安远锋
陈燕
李忠利
梁正其
梅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r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ongr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r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ongr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50435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192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192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192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192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192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8/00Details of barrages or weirs ; Energy dissipating devices carried by lock or dry-dock gat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8/00Details of barrages or weirs ; Energy dissipating devices carried by lock or dry-dock gates
    • E02B8/08Fish passes or other means providing for migration of fish; Passages for rafts or boa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60Ecological corridors or buffer zo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类集运鱼系统,包括安装于堤坝前段水表面的集鱼平台,所述集鱼平台包括集鱼池和集水池,所述集鱼池和集水池之间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顶部安装有滤网,所述滤网一端铰接安装于隔板顶部,所述集水池侧壁上设有弧形壳体,弧形壳体的圆心位于隔板顶部,所述集鱼平台内位于滤网下方安装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的安装轴上安装有圆盘,圆盘端面外侧铰接有连杆,连杆另一端与滤网底部铰接,本申请幼鱼在进入集鱼平台的水流带动下,流到滤网上,通过配合带动滤网上下摆动,避免鱼在滤网或者集水池内存留;可以通过虹吸原理将集鱼池内的鱼都吸入输鱼管道内然后送到堤坝下游,保证充分无损伤输送幼鱼。

Description

一种鱼类集运鱼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水电工程鱼类下行过鱼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鱼类集运鱼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水库鱼类捕捞是通过赶、拦、刺、张联合渔法和深水网箔进行,这种方法不仅伤害鱼类,并且存在作业不连续、效率低和运行费用高等缺点。因此,急需一种可以降低鱼类损伤、成本较低的鱼类下行集运鱼方法。在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510260401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鱼类下行过坝系统,该专利是针对鱼类下行过坝,其主要描述了运鱼过程,阐述的是如何通过升降机将坝上的集鱼箱运输到坝下,而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降低鱼类损伤、低成本的可连续作业的鱼类下行过坝集运鱼系统。
中国发明专利CN109469029A公开了一种一种鱼类集运鱼系统,包括固定在大坝前段水表面的集鱼平台;所述集鱼平台包括从右到左依次连接的贮水池、集水池、集鱼池,在贮水池的一侧设有可垂直升降的进口闸门,集水池的一侧设有集水池闸门I,集鱼池的一侧设有集水池闸门II,集水池闸门II上安装有伸缩杆;所述贮水池的上方安装有拦鱼网栅;所述集水池的上方安装有导鱼栅,集水池的底部设有集水池出水孔;所述集鱼池的侧壁底部设有集鱼池出鱼孔。本发明在鱼类保护方面,借助电站水轮机进水口水流吸引力将鱼类吸引到集鱼平台进口附近,进一步的,鱼类顺着水流,通过集鱼池出鱼孔来到坝下,整个过程无人为对鱼类造成影响,并且减少了鱼类进入水轮机的进水口的几率,加大了鱼类下行成活率。
但是上述专利的导鱼栅是漏水的,而且是左高右低倾斜设置,那么,通过导鱼栅的水基本都会流入集水池,在水量较小的情况下,存在水很难通过导鱼栅将鱼送入集鱼池的问题,从而使鱼残留在贮水池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类集运鱼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鱼类集运鱼系统,包括安装于堤坝前段水表面的集鱼平台,所述集鱼平台包括集鱼池和集水池,所述集鱼池和集水池之间固定有隔板,集鱼池位于集鱼平台靠近堤坝的一侧,所述集鱼池靠近堤坝的一侧底部设有出鱼孔,出鱼孔上连接有输鱼管道,输鱼管道靠近出鱼孔的部分位于水下,输鱼管道另一端向上跨过堤坝上表面然后沿堤坝斜面延伸至堤坝下游,所述集水池远离隔板的一侧顶部安装有进口闸门,所述隔板顶部安装有滤网,所述滤网一端铰接安装于隔板顶部,所述集水池侧壁上设有弧形壳体,弧形壳体的圆心位于隔板顶部,滤网另一端与弧形壳体内壁贴合,所述集鱼平台内位于滤网下方安装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的安装轴上安装有圆盘,圆盘端面外侧铰接有连杆,连杆另一端与滤网底部铰接。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输鱼管道通过设置的浮子以及拉绳固定于水下。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滤网另一端粘附有密封条。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集水池底部连接有输水管道,输水管道另一端穿过堤坝本体并延伸至堤坝另一侧。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输水管道位于大坝另一侧的端部与水轮机的进水口连接。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进口闸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集水池顶部。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进口闸门通过铰接安装于集水池顶部,所述集水池顶部铰接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伸缩杆端部与进口闸门的中部铰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
1、幼鱼在进入集鱼平台的水流带动下,流到滤网上,大部分水则通过滤网流入集水池,在水的冲击下,螺旋叶片带动圆盘转动,圆盘通过连杆带动滤网上下摆动,从而便于滤网上的鱼在水流冲击下顺利进入集鱼池,避免鱼在滤网或者集水池内存留;
2、部分水流会沿着滤网或漫过隔板进入集鱼池中,一方面鱼可以顺着输鱼管道游到堤坝下游,另一方面,在集鱼池内的水越积越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虹吸原理将集鱼池内的鱼都吸入输鱼管道内然后送到堤坝下游,保证充分无损伤输送幼鱼;
3、通过电动推杆伸长或缩短,能够调整进口闸门的角度,达到适应水位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圆盘、连杆和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注释:1-堤坝、2-输水管道、3-集鱼平台、4-螺旋叶片、5-圆盘、6-连杆、7-弧形壳体、8-进口闸门、9-滤网、10-出鱼孔、11-输鱼管道、12-水轮机、13-密封条、14-隔板、15-集鱼池、16-集水池、17-电动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会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述,在附图或说明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号,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各部件的形状、厚度或高度可扩大或缩小。本发明所列举的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对本发明所作的任何显而易知的修饰或变更都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鱼类集运鱼系统,包括安装于堤坝1前段水表面的集鱼平台3,所述集鱼平台3包括集鱼池15和集水池16,所述集鱼池15和集水池16之间固定有隔板14,隔板14优选通过焊接固定于集鱼平台3底部,集鱼池15位于集鱼平台3靠近堤坝1的一侧,所述集水池16底部连接有输水管道2,输水管道2另一端穿过堤坝1本体并延伸至堤坝1另一侧,输水管道2位于大坝另一侧的端部与水轮机12的进水口连接,水轮机12可用于水力发电,所述集鱼池15靠近堤坝1的一侧底部设有出鱼孔10,出鱼孔10上连接有输鱼管道11,所述输鱼管道11优选通过设置的浮子以及拉绳固定于水下,这样输鱼管道11可以根据水位自行调整,输鱼管道11靠近出鱼孔10的部分位于水下,输鱼管道11另一端向上跨过堤坝1上表面然后沿堤坝1斜面延伸至堤坝1下游,所述集水池16远离隔板14的一侧顶部安装有进口闸门8,所述进口闸门8优选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集水池16顶部,所述隔板14顶部安装有滤网9,所述滤网9一端铰接安装于隔板14顶部,所述集水池16侧壁上设有弧形壳体7,弧形壳体7的圆心位于隔板14顶部,滤网9另一端与弧形壳体7内壁贴合,进一步的,为了进一步的提高滤网9与弧形壳体7内壁之间的贴合效果,所述滤网9另一端粘附有密封条13,所述集鱼平台3内位于滤网9下方安装有螺旋叶片4,螺旋叶片4的安装轴上安装有圆盘5,圆盘5端面外侧铰接有连杆6,连杆6另一端与滤网9底部铰接,在使用时,进入库区的幼鱼在库区水流的带动下会向堤坝1游去,进一步的,在螺旋叶片4和水轮机12进水口吸引流的作用下,幼鱼会继续向集鱼平台3靠拢。打开进口闸门8,让库区水进入集鱼平台3内,在进入集鱼平台3的水流带动下,流到滤网9上,大部分水则通过滤网9流入集水池16,在水的冲击下,螺旋叶片4带动圆盘5转动,圆盘5通过连杆6带动滤网9上下摆动,从而便于滤网9上的鱼在水流冲击下顺利进入集鱼池15,避免鱼在滤网9或者集水池16内存留,同时部分水流会沿着滤网9或漫过隔板14进入集鱼池15中,一方面鱼可以顺着输鱼管道11游到堤坝1下游,另一方面,在集鱼池15内的水越积越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虹吸原理将集鱼池15内的鱼都吸入输鱼管道11内然后送到堤坝1下游,保证充分输送幼鱼。
实施例2
请参阅图3,本发明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进一步的,为了适应库区内水位的变化,所述进口闸门8通过铰接安装于集水池16顶部,所述集水池16顶部铰接有电动推杆17,电动推杆17的伸缩杆端部与进口闸门8的中部铰接,通过电动推杆17伸长或缩短,能够调整进口闸门8的角度,达到适应水位的效果。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本发明在使用时,打开进口闸门8,让库区水进入集鱼平台3内,幼鱼在进入集鱼平台3的水流带动下,流到滤网9上,大部分水则通过滤网9流入集水池16,在水的冲击下,螺旋叶片4带动圆盘5转动,圆盘5通过连杆6带动滤网9上下摆动,从而便于滤网9上的鱼在水流冲击下顺利进入集鱼池15,避免鱼在滤网9或者集水池16内存留,同时部分水流会沿着滤网9或漫过隔板14进入集鱼池15中,一方面鱼可以顺着输鱼管道11游到堤坝1下游,另一方面,在集鱼池15内的水越积越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虹吸原理将集鱼池15内的鱼都吸入输鱼管道11内然后送到堤坝1下游,保证充分输送幼鱼,可以通过电动推杆17伸长或缩短,能够调整进口闸门8的角度,达到适应水位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鱼类集运鱼系统,包括安装于堤坝(1)前段水表面的集鱼平台(3),所述集鱼平台(3)包括集鱼池(15)和集水池(16),所述集鱼池(15)和集水池(16)之间固定有隔板(14),集鱼池(15)位于集鱼平台(3)靠近堤坝(1)的一侧,所述集鱼池(15)靠近堤坝(1)的一侧底部设有出鱼孔(10),出鱼孔(10)上连接有输鱼管道(11),输鱼管道(11)靠近出鱼孔(10)的部分位于水下,输鱼管道(11)另一端向上跨过堤坝(1)上表面然后沿堤坝(1)斜面延伸至堤坝(1)下游,所述集水池(16)远离隔板(14)的一侧顶部安装有进口闸门(8);
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4)顶部安装有滤网(9),所述滤网(9)一端铰接安装于隔板(14)顶部,所述集水池(16)侧壁上设有弧形壳体(7),弧形壳体(7)的圆心位于隔板(14)顶部,滤网(9)另一端与弧形壳体(7)内壁贴合,所述集鱼平台(3)内位于滤网(9)下方安装有螺旋叶片(4),螺旋叶片(4)的安装轴上安装有圆盘(5),圆盘(5)端面外侧铰接有连杆(6),连杆(6)另一端与滤网(9)底部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类集运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鱼管道(11)通过设置的浮子以及拉绳固定于水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类集运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9)另一端粘附有密封条(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类集运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池(16)底部连接有输水管道(2),输水管道(2)另一端穿过堤坝(1)本体并延伸至堤坝(1)另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鱼类集运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道(2)位于大坝另一侧的端部与水轮机(12)的进水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鱼类集运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闸门(8)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集水池(16)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鱼类集运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闸门(8)通过铰接安装于集水池(16)顶部,所述集水池(16)顶部铰接有电动推杆(17),电动推杆(17)的伸缩杆端部与进口闸门(8)的中部铰接。
CN201910504354.2A 2019-06-12 2019-06-12 一种鱼类集运鱼系统 Active CN1102192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04354.2A CN110219287B (zh) 2019-06-12 2019-06-12 一种鱼类集运鱼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04354.2A CN110219287B (zh) 2019-06-12 2019-06-12 一种鱼类集运鱼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19287A CN110219287A (zh) 2019-09-10
CN110219287B true CN110219287B (zh) 2021-01-12

Family

ID=67816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04354.2A Active CN110219287B (zh) 2019-06-12 2019-06-12 一种鱼类集运鱼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1928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30881B2 (en) * 2014-09-12 2018-04-03 Brent W. Mefford Corrugated fish screen with continuous flow refugia
CN206706704U (zh) * 2017-03-22 2017-12-05 三峡大学 一种应用于集运鱼系统的螺旋式动力扰动水流诱鱼装置
CN207597335U (zh) * 2017-12-01 2018-07-10 三峡大学 清污集鱼装置
CN108677893A (zh) * 2018-06-29 2018-10-19 华电郑州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复杂地形的管道输送式过鱼设施
CN208578013U (zh) * 2018-07-18 2019-03-05 北京北宇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可收集漂浮垃圾的全自动浮子堰门
CN109403285B (zh) * 2018-11-09 2024-03-15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坝过鱼设施进口吸引流系统
CN109469029B (zh) * 2018-12-07 2024-03-26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鱼类集运鱼系统
CN109853491A (zh) * 2019-03-28 2019-06-07 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闸阀管道式过鱼设施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19287A (zh) 2019-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16699B (zh) 一种低耗能的水面垃圾收集器
CN109469030B (zh) 一种用于引水式发电高坝的集运鱼系统
CN114561918A (zh) 高坝综合过鱼设施的过鱼方法
CN209873695U (zh) 利用水电站尾水进行集鱼的升鱼机装置
CN109469029B (zh) 一种鱼类集运鱼系统
CN110016883A (zh) 一种水电站尾水集鱼的装置及其集鱼方法
CN114541312B (zh) 利用水电站尾水进行集鱼的升鱼机装置的集鱼方法
CN207003629U (zh) 一种污水处理分流井
CN210152092U (zh) 一种房屋建筑排水结构
CN110747818A (zh) 一种半齿轮式拦污栅集污处理装置
CN109356228B (zh) 潮汐式海水取水装置及方法
CN110219287B (zh) 一种鱼类集运鱼系统
WO2012075674A1 (zh) 一种高效利用海浪能发电的装置
CN209873694U (zh) 一种水电站尾水集鱼的装置
CN111962484A (zh) 一种新能源收集海中垃圾装置
CN210031662U (zh) 一种利用尾水集鱼的集鱼箱
CN208844706U (zh) 一种压力管道带自动耦合装置的消能井
CN217378806U (zh) 一种实现多重生态效益的过鱼系统
CN214783723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水利河道拦污防汛装置
CN215367143U (zh) 一种大坝生态流量泄放管管口处垃圾拦截装置
CN215759479U (zh) 一体化自动截流井
CN211200302U (zh) 一种水库除污用辅助设备
CN211395586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急流槽
CN210031661U (zh) 适用于已建水电站的集鱼装置
CN113250302A (zh) 一种具有防堵塞功能的市政建设用管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