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12907A - 一种旋钮控制方法、电容式旋钮及电器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旋钮控制方法、电容式旋钮及电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12907A
CN110212907A CN201910510240.9A CN201910510240A CN110212907A CN 110212907 A CN110212907 A CN 110212907A CN 201910510240 A CN201910510240 A CN 201910510240A CN 110212907 A CN110212907 A CN 1102129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coordinate
center
knob
motion t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1024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12907B (zh
Inventor
蔡忠洪
刘进
杨军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kita Shenzhen Microelectronics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Akita Shenzhen Microelectronics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kita Shenzhen Microelectronics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Akita Shenzhen Microelectronics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1024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129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129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129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129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129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94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s are generated
    • H03K17/96Touch switches
    • H03K17/962Capacitive touch switch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旋钮控制方法、电容式旋钮及电器设备。旋钮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容式旋钮,电容式旋钮包括导电的旋转手柄与旋转手柄电性连接的至少两个触摸片,电容式旋钮用于可分离地触控触摸屏,旋钮控制方法包括在触摸片接触到所述触摸屏时,获取每个触摸片的触摸片初始坐标并确定至少两个触摸片之间的中心的中心初始坐标,以预定周期获取触摸片的触摸片移动轨迹点坐标,确定中心的中心移动轨迹点坐标,根据中心初始坐标、中心移动轨迹点坐标、触摸片初始坐标、触摸片移动轨迹点坐标判定用户的操作状态。提高了电容式旋钮的操作便捷性和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旋钮控制方法、电容式旋钮及电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旋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钮控制方法、电容式旋钮及电器设备。
背景技术
旋钮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智能家居,工业控制,特别是燃气灶,烤箱,温控器等家用电器上都配置有旋钮,用于调整运行功能和工作参数。这种传统的带阀杆旋钮控制式燃气灶电路控制系统较为成熟简单,阀杆式旋钮与灶台为一体,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当燃气灶应用时间过长时,阀杆机械磨损严重,以至于增加打火频次才能点火成功,火力大小控制及定时时间逐渐不够精确,进而影响燃气灶使用寿命;另外从工业设计的角度来看,阀杆式旋钮固定在灶台上美观度不够,并且由于阀杆式旋钮的固定,使得灶台清洁时旋钮周围的缝隙角落无法轻松处理干净。
车载娱乐系统中,若增加一个电容旋钮,直接放在带电容触摸屏的显示屏上,就可以实现对声音等的旋钮调节功能。
当前市面上的旋钮,有的是机械是旋钮,有的是磁旋钮,结构复杂,易损坏,成本也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操作简便、使用寿命延长的电容式旋钮控制方法、电容式旋钮及电器设备,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具体技术方案来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旋钮控制方法,所述旋钮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容式旋钮,所述电容式旋钮包括导电的旋转手柄与所述旋转手柄电性连接的至少两个触摸片,所述电容式旋钮用于可分离地触控触摸屏,所述旋钮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触摸片接触到所述触摸屏时,获取每个所述触摸片的触摸片初始坐标并确定所述至少两个触摸片之间的中心的中心初始坐标;
以预定周期获取所述触摸片的触摸片移动轨迹点坐标,确定所述中心的中心移动轨迹点坐标;
根据所述中心初始坐标、所述中心移动轨迹点坐标、所述触摸片初始坐标、所述触摸片移动轨迹点坐标判定用户的操作状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第一预定时刻的所述中心移动轨迹点坐标与所述中心初始坐标相同时,判断所述触摸片移动轨迹点坐标与所述触摸片初始坐标是否一致;
若一致,则判定所述用户无操作;
若不一致,则判定所述用户的操作为旋转操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判定所述用户的操作状态为旋转操作之后”包括:
根据所述触摸片移动轨迹点坐标与所述触摸片初始坐标得到所述触摸片的第一轨迹信息;
将所述第一轨迹信息和所述中心移动轨迹点坐标关联得出所述旋转操作的方向;
根据所述第一轨迹信息及所述旋转操作的方向确定所述电容式旋钮的第一调节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将所述第一轨迹信息和所述中心移动轨迹点坐标关联得出所述旋转操作的方向”包括:
将所述中心移动轨迹点坐标作为原点建立坐标系;
根据所述触摸片移动轨迹点坐标和所述触摸片初始坐标所在的坐标系的象限,计算得到所述第一轨迹信息和所述旋转操作的方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若在第二预定时刻的所述触摸片移动轨迹点坐标和所述中心移动轨迹点坐标均发生变化,则判定所述用户的操作为非旋转操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根据所有的所述中心移动轨迹点坐标和所述中心初始坐标得到第二轨迹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轨迹信息确定所述电容式旋钮的第二调节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钮控制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中心初始坐标作为原点建立坐标系;
获取所述中心移动轨迹点坐标所在的坐标系中的象限,确定所述电容式旋钮被非旋转操作的方向;
根据所述中心移动轨迹点坐标和所述中心初始坐标得到第二轨迹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轨迹信息和所述非旋转操作的方向,确定所述电容式旋钮的非旋转操作的第二调节量。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容式旋钮,包括导电的旋转手柄与所述旋转手柄电性连接的至少两个触摸片,所述电容式旋钮用于可分离地触控触摸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容式旋钮还包括:
连接部,所述旋转手柄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所述触摸片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
导线,设置在所述连接部内,将每个所述触摸片和所述旋转手柄电性连接。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器设备,包括触摸屏以及上述电容式旋钮,所述电容式旋钮独立于所述触摸屏。
本发明提供一种旋钮控制方法、电容式旋钮及电器设备,所述电容式旋钮包括导电的旋钮手柄与所述旋转手柄电性连接的至少两个触摸片,所述电容式旋钮用于可分离地触控触摸屏,通过在所述电容式旋钮上设置至少两个触摸片,所述触摸片接触所述触摸屏时获取所述触摸片的触摸片初始坐标、所述中心初始坐标,在预定周期获取所述触摸片移动轨迹点坐标和所述中心移动轨迹点坐标,将所述中心移动轨迹点坐标与在所述中心初始坐标、所述触摸片移动轨迹点坐标与所述触摸片初始坐标进行比较,来判定所述用户的操作状态,可以对所述电容式旋钮的旋转操作和非旋转操作来实现不同的功能调节,也提高了所述电容式旋钮的使用寿命和可操作性。所述电容式旋钮用于可分离地触控触摸屏,代替了传统的美观度不够的机械旋钮,降低了使用成本,也提高了用户的操作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在各个附图中,类似的构成部分采用类似的编号。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旋钮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容式旋钮的侧视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容式旋钮的底视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器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标:10-电容式旋钮;20-旋转手柄;30-触摸片;40-触摸屏;50-连接部;60-导线;100-电器设备;110-存储器;120-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下文中,可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具有”及其同源词仅意在表示特定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首先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存在或增加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可能性。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限定,否则在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所述术语(诸如在一般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将被解释为具有与在相关技术领域中的语境含义相同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具有理想化的含义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被清楚地限定。
参阅图1,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旋钮控制方法,所述旋钮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容式旋钮,所述电容式旋钮包括导电的旋转手柄与所述旋转手柄电性连接的至少两个触摸片,所述电容式旋钮用于可分离地触控触摸屏,所述旋钮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1:在所述触摸片接触到所述触摸屏时,获取每个所述触摸片的触摸片初始坐标并确定所述至少两个触摸片之间的中心的中心初始坐标;
所述触摸屏可以是带有ITO玻璃、ITO膜或柔性线路板上的普通电容触摸屏,所述触摸屏是利用人体的电流感应进行工作的,电容式触摸屏是一块四层复合玻璃屏,玻璃屏的内表面和夹层各涂有一层ITO,最外层是一薄层玻璃保护层,夹层ITO涂层作为工作面,四个角上引出四个电极,内层ITO为屏蔽层以保证良好的工作环境。当手指触摸在金属层上时,由于人体电场,用户和触摸屏表面形成以一个耦合电容,对于高频电流来说,电容是直接导体,于是手指从接触点吸走一个很小的电流,这个电流分别从触摸屏的四角上的电极中流出,并且流经这四个电极的电流与手指到四角的距离成正比,控制器通过对这四个电流比例的精确计算,得出触摸点的位置。根据所述电容式旋钮接触所述触摸屏时,以带有三个所述触摸片的电容式旋钮为例,所述三个触摸片的中心点之间的连线呈等腰三角形,用户将所述电容式旋钮与所述触摸屏接触,且所述用户的手指刚好与所述旋钮手柄接触,可以将所述触摸屏唤醒、点亮或开启,并记录每个所述触摸片在所述触摸屏上的初始坐标,所述中心初始坐标由三个所述触摸片初始坐标求平均得到,例如,所述触摸片的三个中心点坐标分别为A(x1,y1)、B(x2,y2)、C(x3,y3),那么三个触摸片之间的中心的中心为O(x,y),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触摸片可以是圆形、方形或者其他规则图形,便于确定每个所述触摸片的中心点及在接触所述触摸屏时的坐标,本实施方式中优选每个所述触摸片均为大小、形状均相同的圆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灵活选择相应的触摸片。
步骤S102:以预定周期获取所述触摸片的触摸片移动轨迹点坐标,确定所述中心的中心移动轨迹点坐标;
所述触摸屏在预定周期内进行横纵扫描来检测触控节点与导线间的电容值变化,从而获取当前所述触摸片的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并得到所述触摸片移动轨迹点坐标,根据与上述确定所述中心初始坐标的过程,同样可以得出当前的中心轨迹点坐标。需要注意的是,所述预定周期为所述触摸屏的表面通过控制器预设的扫描时间,例如在所述触摸片接触到所述触摸屏时,以每隔1s的时间来获取当前的所述触摸片的坐标并进行缓存。
步骤S103:根据所述中心初始坐标、所述中心移动轨迹点坐标、所述触摸片初始坐标、所述触摸片移动轨迹点坐标判定用户的操作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经过预定周期获取所述触摸片移动轨迹点坐标,并得出所述中心移动轨迹点坐标,先将所述中心移动轨迹点坐标与所述中心初始坐标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再将所述触摸片移动轨迹点坐标与所述触摸片初始坐标进行比较得到第二比较结果,在所述电容式旋钮相对于所述触摸屏未发生位移改变时,就需要根据所述第二比较结果来进一步判定得出所述用户的操作状态。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中心移动轨迹点坐标与所述中心初始坐标的坐标差值在误差范围内时,可以判定所述中心未发生位移变化,从而确定所述第一比较结果,提高了判定所述用户的操作状态的准确性。
实施例1
参阅图2,本实施例为判定所述用户的操作状态为旋转操作,具体实现如下:
步骤S201:在第一预定时刻的所述中心移动轨迹点坐标与所述中心初始坐标相同时,判断所述触摸片移动轨迹点坐标与所述触摸片初始坐标是否一致;
步骤S202:若一致,则判定所述用户无操作;
步骤S203:若不一致,则判定所述用户的操作为旋转操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所述触摸屏的扫描检测周期为1s,将所述触摸片与所述触摸屏接触时获取的所述触摸片初始坐标的时刻记为第1s,所述第一预定时刻可以为第2s、3s、4s等中的某一时刻,在所述中心轨迹点坐标与所述中心初始坐标相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所述中心轨迹点坐标与所述中心初始坐标的坐标差值在误差范围内,可以确定所述中心的位置未发生变化。在所述触摸片移动轨迹点坐标与所述触摸片初始坐标一致时,可以确定在所述第一预定时刻,判定所述用户无操作,即所述电容式旋钮未被所述用户操作。当判断所述触摸片移动轨迹点坐标与所述触摸片初始坐标不一致时,则判定所述用户的操作为旋转操作,即用户将所述电容式旋钮紧贴着所述触摸屏,若所述触摸片脱离所述触摸屏,则判定所述用户的操作结束,进一步提高了所述电容式旋钮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在判定所述用户的操作状态为旋转操作之后”包括:
根据所述触摸片移动轨迹点坐标与所述触摸片初始坐标得到所述触摸片的第一轨迹信息;
将所述第一轨迹信息和所述中心轨迹点坐标关联得出所述旋转操作的方向;
根据所述第一轨迹信息及所述旋转操作的方向确定所述电容式旋钮的第一调节量。
进一步地,“将所述第一轨迹信息和所述中心轨迹点坐标关联得出所述旋转操作的方向”包括:
将所述中心移动轨迹点坐标作为原点建立坐标系;
根据所述触摸片移动轨迹点坐标和所述触摸片初始坐标所在的坐标系的象限,计算得到所述第一轨迹信息和所述旋转操作的方向。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三个触摸片为例,所述第一轨迹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进行旋转操作的角度和一个所述触摸片的移动距离,一个所述触摸片的移动距离与所述电容式旋钮被旋转的偏转量(近似为弧线)相同,将所述第一轨迹信息和所述中心轨迹点坐标进行关联计算得出所述旋转操作的方向,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电容式旋钮相对于所述触摸屏未发生位移变化,所述旋转操作的方向可以是顺时针旋转,也可以是逆时针旋转。
以所述中心初始坐标作为原点、以所述触摸片与所述触摸屏接触的平面建立坐标系,即以平行与所述触摸屏的表面所在的坐标系的横轴方向为x轴,以平行于所述触摸屏的表面所在的坐标系的纵轴方向为y轴,根据以所述中心为原点的坐标系确定四个象限,可以确定每个所述触摸片在未进行旋转时的象限和每个所述触摸片经过旋转后所在的象限,从而确定所述旋转操作的方向,例如,所述第一调节量为声音调节,逆时针方向旋转所述电容式旋钮为减小声音,顺时针方向旋转所述电容式旋钮则为增大声音,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实际操作情况,用户对所述电容式旋钮进行旋转的角度不会超过180°,且所述用户操作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在已经确定所有所述触摸片的中心的情况下,只需要将两组坐标缓存并进行比较,将第2s获取的所有所述触摸片的坐标与第1s获取的所有触摸片的坐标中的某一个所述触摸片对应比较,为了便于理解,以触摸片A在第1s与所述触摸屏接触的坐标为a1,触摸片A在第2s的坐标为a2,通过将a2与a1进行比较就可以确定当前的用户操作状态,对应的输出所述第一调节量,从而提高了所述电容式旋钮的操作灵活性。
实施例2
参阅图3,本实施例为判定所述用户的操作状态为非旋转操作,具体实现如下:
若在第二预定时刻的所述触摸片移动轨迹点坐标和所述中心移动轨迹点坐标均发生变化,则判定所述用户的操作为非旋转操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预定时刻为第4s,根据所述触摸片移动轨迹点坐标与在第4s之前存储所述触摸片的坐标进行比较,通过缓存的方式存储两组每个所述触摸片或通过所述触摸片确定的中心的坐标,即初始时的坐标和终止时地1坐标,为了便于理解,若第1s为初始时,获取所述触摸片和所述中心的坐标,在第2s和第3s均未对所述电容式旋钮进行操作,通过周期性获取所述触摸片的坐标,将当前的坐标与前一时刻的坐标进行比较,得出所述用户的操作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在某一时刻获取到每个所述触摸片的坐标并确定所述中心的坐标,将该时刻的所述中心的坐标与之前缓存的中心的坐标进行比较,再将该时刻的所述触摸片的坐标与之前缓存的触摸片的坐标进行比较,提高了所述电容式旋钮的操作灵敏性。
进一步地,所述旋钮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S301:将所述中心初始坐标作为原点建立坐标系;
步骤S302:获取所述中心移动轨迹点坐标所在的坐标系中的象限,确定所述电容式旋钮被非旋转操作的方向;
步骤S303:根据所述中心移动轨迹点坐标和所述中心初始坐标得到第二轨迹信息;
步骤S304:根据所述第二轨迹信息和所述非旋转操作的方向,确定所述电容式旋钮的非旋转操作的第二调节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轨迹信息包括所述中心移动轨迹点坐标到所述中心初始坐标之间的距离和相对于所述中心的初始位置的方向,即所述电容式旋钮被非旋转操作在所述触摸屏的表面形成的路径,以三个所述触摸片为例,当所述触摸片与所述触摸屏接触时,根据每个所述触摸片的坐标确定所述中心的坐标,将当前的所述触摸片的坐标和所述中心的坐标作为第一组坐标,所述非旋转操作可以是沿水平方向移动,或沿竖直方向移动,或与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存在一定夹角的移动。以所述中心初始坐标为原点、平行于所述触摸屏的表面的横轴方向为x轴和平行于所述触摸屏的表面的纵轴方向为y轴建立坐标系,以此确定每个所述触摸片所在的象限,当所述中心的坐标在下一时刻发生改变即所述电容式旋钮相对于所述触摸屏产生了位移,通过所述中心移动轨迹点坐标在所述坐标系中的象限来判定所述非旋转操作的方向。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中心移动轨迹点坐标中存在沿x轴方向的变化量较小时近似于沿x轴方向作直线移动,或沿y轴方向的变化量较小时近似于沿y轴方向作直线运动,便于对应的判定所述非旋转操作,所述第二调节量可以是调节平板电脑播放的音视频,以沿x轴的正方向为前进,那么沿x轴的负方向为后退,以沿y轴的正方向为增大音量,那么沿y轴的负方向为减小音量。在预定周期内,所述中心移动轨迹点坐标与所述中心初始坐标(坐标系中的原点)进行比较只存在沿x轴方向或沿y轴方向的坐标发生变化时,对应的输出所述第二调节量;当所述中心移动轨迹点坐标与所述中心初始坐标进行比较均存在x轴方向或沿y轴方向的坐标发生变化时,计算所述中心移动轨迹点坐标和原点的连线与所在象限的x轴的夹角α、所述中心移动轨迹点坐标和原点的连线与所在象限的y轴的夹角β,将所述夹角α与所述β比较,得出夹角较小的则判定所述电容式旋钮沿哪个方向移动,对应的输出所述第二调节量。
另外,还可以将x轴作为参照设定阈值,获取所述中心移动轨迹点坐标和所述原点的连线所在的象限与x轴的夹角θ,所述夹角θ小于或等于所述阈值时,根据所述中心移动轨迹点坐标所在的象限来判定相应的第二调节量。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夹角θ大于所述阈值时,以y轴作为参照,判定的过程与以x轴作为参照的判定过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参阅图4及图5,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容式旋钮10,包括导电的旋转手柄20与所述旋转手柄20电性连接的至少两个触摸片30,所述电容式旋钮10用于可分离地触控触摸屏40。
所述旋转手柄20和所述触摸片30均采用导电材料,所述触摸屏40为电容式触摸屏,所述触摸片30与所述旋转手柄20电性连接,且所述触摸片30与所述旋转手柄20固定连接,在使用所述电容式旋钮10时,用户的手先接触所述旋转手柄20并将所述电容式旋钮10与所述触摸屏40接触,所述触摸屏40在感应到电容发生变化并获取每个所述触摸片30的中心点的坐标,并确定所述至少两个触摸片30之间的中心的坐标,当所述电容式旋钮10被旋转或移动时,所述触摸片30也会被一起旋转或者移动,所述触摸屏40会检测到所述触摸片30与所述触摸屏40的接触点发生变化,这样就可以判断所述用户对所述电容式旋钮10有旋转操作或者移动操作,提高了所述电容式旋钮10的操作便捷性。
进一步地,所述电容式旋钮10还包括:
连接部50,所述旋转手柄20设置在所述连接部50的一端,所述触摸片30设置在所述连接部50的另一端;
导线60,设置在所述连接部50内,将每个所述触摸片30和所述旋转手柄20电性连接。
所述连接部50采用非导体材料,起到将所述触摸片30与所述旋转手柄20固定的作用,实现所述旋转手柄20与所述触摸片30一起联动,优选所述连接部50和所述旋转手柄20均为圆柱体,便于用户对所述电容式旋钮10进行各种操作。所述触摸片30可以是两个、三个等,但根据实际情况,所述触摸片30的数量范围为2~15个,优选每个所述触摸片30的形状、大小和材料等均相同的圆形,便于确定每个所述触摸片30与所述触摸屏40接触的接触点坐标,提高了所述电容式旋钮10的操作精确度。所述导线60设置在所述连接部50内,将每个所述触摸片30与所述旋转手柄20电性连接,使用户的手通过所述旋转手柄20与所述触摸片30导通。优选所述触摸片30的数量为三个,在所述用户将所述电容式旋钮10与所述触摸屏40接触时,均能使每个所述触摸片30同时接触在所述触摸屏40的表面,减小了所述触摸屏40感应电容变化量的误差,提高了所述电容式旋钮10的操作灵敏度。
参阅图6,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器设备100包括触摸屏40以及上述电容式旋钮10,所述电容式旋钮10独立于所述触摸屏40。
所述电器设备100可以是带有触摸屏40进行操控的燃气灶,可以对所述燃气灶进行点火、火的大小的调节,所述电容式旋钮10代替了机械式旋钮,这样不会影响所述电器设备100的美观,也给用户对所述电器设备100的功能调节位置进行清洁带来便利,所述电容式旋钮10在不用时可以放置在所述电器设备100的存放盒内,防止所述电容式旋钮10容易丢失,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所述电器设备100的使用寿命。所述电容式旋钮10与所述触摸屏40分离式设置,便于携带和操作,也扩大了所述电容式旋钮10的使用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电器设备100还包括:
存储器110,用于所述触摸片30与所述触摸屏40接触时,获取每个所述触摸片30的触摸片初始坐标并确定所述至少两个触摸片30之间的中心的中心初始坐标;
控制器120,用于以预定周期获取所述触摸片30的触摸片移动轨迹点坐标,确定所述中心的中心移动轨迹点坐标;
所述控制器120还用于根据所述中心初始坐标、所述中心移动轨迹点坐标、所述触摸片初始坐标、所述触摸片移动轨迹点坐标判定用户的操作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120采用微处理器(MCU),所述存储器110为存储当前所述电器设备的工作状态、两组所述触摸片30的坐标和所述中心的坐标,所述控制器120还可以将某一时刻获取的坐标与前一时刻保存的坐标进行比较来判定当前的用户的操作状态,使所述电器设备100输出对应的调节量。在预设周期内,在所述触摸片30接触所述触摸屏40时所述控制器120开始记录操作次数,在所述触摸片30脱离所述触摸屏40时操作结束,对应的所述存储器110释放保存的一组坐标。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触摸片30与所述触摸屏40接触的情况下,所述用户对所述电容式旋钮10进行旋转或非旋转操作才有效,所述存储器110只保存某一时刻所述触摸片30的坐标和所述中心的坐标,且所述存储器110只保存两组(两个不同时刻)所述触摸片30的坐标和所述中心的坐标,这样便于判断所述用户的操作状态,从而提高了所述电器设备100的工作稳定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旋钮控制方法、电容式旋钮及电器设备,所述电容式旋钮10包括导电的旋转手柄20与所述旋转手柄20电性连接的至少两个触摸片30,所述电容式旋钮10用于可分离地触控触摸屏40,通过在所述电容式旋钮10上设置至少两个触摸片30,所述触摸片30接触所述触摸屏40时获取所述触摸片30的触摸片初始坐标、所述中心初始坐标,在预定周期获取所述触摸片移动轨迹点坐标和所述中心移动轨迹点坐标,将所述中心移动轨迹点坐标与在所述中心初始坐标、所述触摸片移动轨迹点坐标与所述触摸片初始坐标进行比较,来判定所述用户的操作状态,可以对所述电容式旋钮10的旋转操作和非旋转操作来实现不同的功能调节,也提高了所述电容式旋钮10的使用寿命和可操作性。所述电容式旋钮10用于可分离地触控触摸屏40,代替了传统的美观度不够的机械旋钮,降低了使用成本,也提高了用户的操作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属于仅仅用来讲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旋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容式旋钮,所述电容式旋钮包括导电的旋转手柄与所述旋转手柄电性连接的至少两个触摸片,所述电容式旋钮用于可分离地触控触摸屏,所述旋钮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触摸片接触到所述触摸屏时,获取每个所述触摸片的触摸片初始坐标并确定所述至少两个触摸片之间的中心的中心初始坐标;
以预定周期获取所述触摸片的触摸片移动轨迹点坐标,确定所述中心的中心移动轨迹点坐标;
根据所述中心初始坐标、所述中心移动轨迹点坐标、所述触摸片初始坐标、所述触摸片移动轨迹点坐标判定用户的操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第一预定时刻的所述中心移动轨迹点坐标与所述中心初始坐标相同时,判断所述触摸片移动轨迹点坐标与所述触摸片初始坐标是否一致;
若一致,则判定所述用户无操作;
若不一致,则判定所述用户的操作为旋转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定所述用户的操作为旋转操作之后”包括:
根据所述触摸片移动轨迹点坐标与所述触摸片初始坐标得到所述触摸片的第一轨迹信息;
将所述第一轨迹信息和所述中心移动轨迹点坐标关联得出所述旋转操作的方向;
根据所述第一轨迹信息及所述旋转操作的方向确定所述电容式旋钮的第一调节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轨迹信息和所述中心移动轨迹点坐标关联得出所述旋转操作的方向”包括:
将所述中心移动轨迹点坐标作为原点建立坐标系;
根据所述触摸片移动轨迹点坐标和所述触摸片初始坐标所在的坐标系的象限,计算得到所述第一轨迹信息和所述旋转操作的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在第二预定时刻的所述触摸片移动轨迹点坐标和所述中心移动轨迹点坐标均发生变化,则判定所述用户的操作为非旋转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有的所述中心移动轨迹点坐标和所述中心初始坐标得到第二轨迹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轨迹信息确定所述电容式旋钮的第二调节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中心初始坐标作为原点建立坐标系;
获取所述中心移动轨迹点坐标所在的坐标系中的象限,确定所述电容式旋钮被非旋转操作的方向;
根据所述中心移动轨迹点坐标和所述中心初始坐标得到第二轨迹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轨迹信息和所述非旋转操作的方向,确定所述电容式旋钮的非旋转操作的第二调节量。
8.一种电容式旋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的旋转手柄与所述旋转手柄电性连接的至少两个触摸片,所述电容式旋钮用于可分离地触控触摸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容式旋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连接部,所述旋转手柄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所述触摸片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
导线,设置在所述连接部内,将每个所述触摸片和所述旋转手柄电性连接。
10.一种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摸屏及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容式旋钮,所述电容式旋钮独立于所述触摸屏。
CN201910510240.9A 2019-06-13 2019-06-13 一种旋钮控制方法、电容式旋钮及电器设备 Active CN1102129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10240.9A CN110212907B (zh) 2019-06-13 2019-06-13 一种旋钮控制方法、电容式旋钮及电器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10240.9A CN110212907B (zh) 2019-06-13 2019-06-13 一种旋钮控制方法、电容式旋钮及电器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12907A true CN110212907A (zh) 2019-09-06
CN110212907B CN110212907B (zh) 2023-06-02

Family

ID=67792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10240.9A Active CN110212907B (zh) 2019-06-13 2019-06-13 一种旋钮控制方法、电容式旋钮及电器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1290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50180A (zh) * 2019-09-27 2020-02-04 昆山峰实电子外观应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式电子旋钮及其布线结构
CN112148195A (zh) * 2019-12-31 2020-12-29 安波福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显示屏上的旋钮式输入装置
TWI763022B (zh) * 2020-09-03 2022-05-01 懋莉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觸控螢幕之觸控旋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511807A2 (de) * 2011-04-11 2012-10-17 E.G.O. ELEKTRO-GERÄTEBAU GmbH Bedieneinrichtung für ein Elektrogerät
JP2013178678A (ja) * 2012-02-28 2013-09-09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操作情報入力システム及び操作情報入力システムによって実行されるコンテンツ検索方法
JP2015200965A (ja) * 2014-04-04 2015-11-12 株式会社エージーリミテッド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入力デバイス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09656457A (zh) * 2017-10-10 2019-04-19 北京仁光科技有限公司 多指触控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511807A2 (de) * 2011-04-11 2012-10-17 E.G.O. ELEKTRO-GERÄTEBAU GmbH Bedieneinrichtung für ein Elektrogerät
JP2013178678A (ja) * 2012-02-28 2013-09-09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操作情報入力システム及び操作情報入力システムによって実行されるコンテンツ検索方法
JP2015200965A (ja) * 2014-04-04 2015-11-12 株式会社エージーリミテッド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入力デバイス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09656457A (zh) * 2017-10-10 2019-04-19 北京仁光科技有限公司 多指触控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50180A (zh) * 2019-09-27 2020-02-04 昆山峰实电子外观应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式电子旋钮及其布线结构
CN110750180B (zh) * 2019-09-27 2023-09-12 昆山峰实电子外观应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式电子旋钮及其布线结构
CN112148195A (zh) * 2019-12-31 2020-12-29 安波福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显示屏上的旋钮式输入装置
TWI763022B (zh) * 2020-09-03 2022-05-01 懋莉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觸控螢幕之觸控旋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12907B (zh) 2023-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12907A (zh) 一种旋钮控制方法、电容式旋钮及电器设备
US9652093B2 (en) Touch sensors and touch sensing methods
US10168732B2 (en) Touch panel and sensing method thereof
CN105807962B (zh) 触控装置和测量电容笔倾角的方法
US9092100B2 (en) Multitouch touch-sensitive device with multifrequency capacitive detection
JP2006504948A (ja) 電荷移動を利用した容量式位置センサ
CN101271373A (zh) 非接触式电容感应触摸屏
CN104503640B (zh) 一种可挠式触控面板
CN109416600A (zh) 触控面板控制装置及电子设备
JP5831101B2 (ja) 座標入力システム
CN105373270B (zh) 触控装置
TW201533624A (zh) 觸控面板及其感測方法
CN209640825U (zh) 双模式触控显示装置
TWI303835B (zh)
CN104834371A (zh) 3d手势旋钮模块和智能控制终端
CN108413467A (zh) 抽油烟机
CN105487738B (zh) 电容式触摸屏面板
CN204442338U (zh) 家用电器
CN208589002U (zh) 一种圆盘触控笔头
JP2002062982A (ja) 入力装置
CN210639602U (zh) 带吸盘的电容触摸屏旋钮
CN209168077U (zh) 一种触摸屏静电浪涌吸收电路、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JP2011215675A (ja) 静電容量方式タッチパネル
CN103412699B (zh) 一种四线电阻触摸屏两点触控手势识别的方法
CN105373275B (zh) 电容式触摸面板及具有此面板的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