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11265B - 基于ar的家用智能门锁交互方法、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基于ar的家用智能门锁交互方法、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11265B
CN110211265B CN201910453617.1A CN201910453617A CN110211265B CN 110211265 B CN110211265 B CN 110211265B CN 201910453617 A CN201910453617 A CN 201910453617A CN 110211265 B CN110211265 B CN 1102112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lock
intelligent door
image
unlocking
mobil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5361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11265A (zh
Inventor
韦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45361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112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112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112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112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112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10Terrestrial scene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309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with bidirectional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data carrier and lock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563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using personal physical data of the operator, e.g. finger prints, retinal images, voicepatter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AR的家用智能门锁交互方法,将开启门锁的钥匙虚拟化,结合增强现实技术实现智能门锁的开启,区别于目前数字密码、指纹识别的开锁方式;本发明还涉及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应用本发明的智能门锁无需配备生物特征采集装置,降低智能门锁的成本;另一方面,用户无需将身份信息录入到智能门锁中,智能门锁侧仅需获取允许开锁的指令,避免用户身份信息的过度采集,有效杜绝用户身份信息通过智能门锁外泄的可能性。本发明构思新颖,创意独特,极大的丰富了智能门锁的应用场景,便于智能门锁领域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基于AR的家用智能门锁交互方法、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门锁技术,具体涉及基于AR的家用智能门锁交互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门锁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特别是近几年基于物联网认证技术的突破,智能门锁的开锁方式从原本简单的数字密码开锁发展至如今的多种生物信息识别开锁;安全性能与用户体验不断提升。
但人们仍对智能门锁存在一定的质疑;例如,采用数字密码因输入过程繁琐,同时密码破译难度低;采用指纹等生物信息识别技术,指纹录入过程繁琐,且用户生物信息过度采集,涉及用户个人私密的生物信息存在外泄的风险。另一方面,目前市面上智能门锁开锁方式过多,导致开锁整体故障或出错率提高,可靠率较低。
对此,目前急需设计一种新式的智能门锁的交互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基于AR的家用智能门锁交互方法,采用将开启门锁的钥匙虚拟化,结合增强现实技术实现智能门锁的开启,区别于目前数字密码、指纹识别的开锁方式;同时应用本发明的智能门锁无需配备生物特征采集装置,降低智能门锁的成本;另一方面,用户无需将身份信息录入到智能门锁中,智能门锁侧仅需获取允许开锁的指令,避免用户身份信息的过度采集,有效杜绝用户身份信息通过智能门锁外泄的可能性。
本发明提供基于AR的家用智能门锁交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移动终端发送通讯请求,所述通讯请求用于与智能门锁建立通讯;
S2、移动终端与智能门锁建立通讯后,并开启具有增强现实功能的动态图像采集装置;在所述动态图像采集装置的视野范围内叠加有虚拟的第一图像;
S3、通过移动终端拾取所述第一图像,并将所述第一图像移动至智能门锁预设的开锁区域图像;当所述第一图像移动至所述开锁区域图像后,移动终端发送开锁请求至智能门锁。
优选地,所述开锁区域图像为通过移动终端创建并显示的虚拟图像。
优选地,所述开锁区域图像为通过移动终端的动态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智能门锁的图像区域。
优选地,步骤S3中,当所述第一图像移动至所述开锁区域图像时,计算所述第一图像在所述开锁区域图像内图像的比率,若比率超过预设的开锁阈值,则移动终端发送开锁请求至智能门锁。
优选地,还包括步骤:
S4、智能门锁接收开锁请求后,将开锁密码请求返回至移动终端,所述开锁密码请求用于请求移动终端授权本次开锁。
优选地,所述开锁密码请求返回至智能门锁的信息包括字符密码信息或指纹信息或人脸信息或手势信息。
优选地,还包括步骤:
S5:智能门锁开锁后,通过移动终端再次拾取所述第一图像,并通过移动终端将所述第一图像藏匿至非所述开锁区域图像,智能门锁存储所述第一图像的当前藏匿位置,并利用所述藏匿位置配置所述第一图像下次出现位置。
优选地,在步骤S5中,智能门锁存储所述藏匿位置的同时存储移动终端的标识码,不同移动终端对应的所述第一图像相互独立。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
存储器;以及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成由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基于AR的家用智能门锁交互方法。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基于AR的家用智能门锁交互方法。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基于AR的家用智能门锁交互方法,将开启门锁的钥匙虚拟化,结合增强现实技术实现智能门锁的开启,区别于目前数字密码、指纹识别的开锁方式;同时应用本发明的智能门锁无需配备生物特征采集装置,降低智能门锁的成本;另一方面,用户无需将身份信息录入到智能门锁中,智能门锁侧仅需获取允许开锁的指令,避免用户身份信息的过度采集,有效杜绝用户身份信息通过智能门锁外泄的可能性。本发明构思新颖,创意独特,极大的丰富了智能门锁的应用场景,便于智能门锁领域推广应用。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基于AR的家用智能门锁交互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应用场景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的应用场景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基于AR的家用智能门锁交互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移动终端300发送通讯请求,所述通讯请求用于与智能门锁建立通讯;在一实施例中,移动终端300可通过蓝牙、WIFI方式与智能门锁建立通讯,可以通过无线连接第三方终端(例如路由器)来实现与智能门锁的通讯建立;在本实施例中,可通过独立的小程序或集成于第三方平台的小程序创建的交互界面中的按钮来触发通讯请求指令,智能门锁响应后,建立智能门锁与移动终端300的连接。
S2、移动终端300与智能门锁建立通讯后,并开启具有增强现实功能的动态图像采集装置;在所述动态图像采集装置的视野范围内叠加有虚拟的第一图像100;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技术,是一种实时地计算摄影机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应图像的技术,这种技术的目标是在屏幕上把虚拟世界套在现实世界并进行互动;在本实施例中,虚拟的第一图像100为钥匙、门禁卡等指示解锁的图片,用于更好的供人们识别;初始时,虚拟的第一图像100配置的位置在智能门锁的位置附近,便于人们快速获取,以使得通过移动终端300的摄像头捕捉到智能门锁的同时第一图像100也在摄像头的视野范围内,即满足同屏显示。应当理解,增强现实本身为可实现的现有技术,通过例如手机自身的定位模块、摄像头,并在显示屏上将虚拟与现实进行融合,实现将钥匙虚拟化的效果,同时区别于目前数字密码、指纹识别的开锁方式。
S3、通过移动终端300拾取所述第一图像100,并将所述第一图像100移动至智能门锁预设的开锁区域图像200;当所述第一图像100移动至所述开锁区域图像200后,移动终端300发送开锁请求至智能门锁。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用户通过触摸显示屏拾取第一图像100(如钥匙图片),并按住后滑动至智能门锁预设的开锁区域图像200,完成开锁请求动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开锁区域图像200为通过移动终端300创建并显示的虚拟图像,例如,可采用位置固定的虚拟图像来标识智能门锁,为区别第一图像100,将标识智能门锁的虚拟图像定义为第二图像;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开锁区域图像200为通过移动终端300的动态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智能门锁的图像区域,例如,采用移动终端300的摄像头直接拍摄智能门锁,提取智能门锁的轮廓边界,将轮廓内的图像定义为第三图像。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步骤S3中,当所述第一图像100移动至所述开锁区域图像200时,计算所述第一图像100在所述开锁区域图像200内图像的比率,若比率超过预设的开锁阈值,则移动终端300发送开锁请求至智能门锁。例如,第一图像100与第二图像(第三图像)重合后,计算重合图像与第一图像100的比率,为降低计算量与操作难度,将预设的开锁阈值设定在50%-60%;当重合图像与第一图像100的比率超过开锁阈值,移动终端300发送开锁请求至智能门锁。
应当理解,在步骤S3后,智能门锁收到开锁请求后,可被配置成立即开锁;为防止用户手机终端被其他人使用,还需要对用户身份进行进一步确认;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还包括步骤:
S4、智能门锁接收开锁请求后,将开锁密码请求返回至移动终端300,所述开锁密码请求用于请求移动终端300授权本次开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开锁密码请求返回至智能门锁的信息包括字符密码信息或指纹信息或人脸信息或手势信息;通过利用移动终端300上集成的输入模块、指纹采集模块、摄像头对用户身份进行确认,而无需将身份信息录入到智能门锁中,智能门锁侧仅需获取允许开锁的指令,避免用户身份信息的过度采集,进一步防止用户身份信息外泄。本发明充分利用移动终端自身的生物特征采集装置,极大简化智能门锁,由于采用单一的开锁方式,大大提高智能门锁的可靠性。
如图1所示,为增强场景应用过程中的私密性,用户可对第一图像100进行藏匿,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
S5:智能门锁开锁后,通过移动终端300再次拾取所述第一图像100,并通过移动终端300将所述第一图像100藏匿至非所述开锁区域图像200,智能门锁存储所述第一图像100的当前藏匿位置,并利用所述藏匿位置配置所述第一图像100下次出现位置。如图3所示,开锁后,用户通过触摸显示屏拾取第一图像100,并通过移动的方式,或配合移动终端300的移动,将第一图像100按图3中任一箭头方向运动,以使得第一图像100藏匿远离智能门锁的位置;非用户本人使用时,增加第一图像100获取难度;特殊地,在步骤S5中,智能门锁存储所述藏匿位置的同时存储移动终端300的标识码,不同移动终端300对应的所述第一图像100相互独立;在本应用场景中,不同用户可采用不同的第一图像100,即通过获取用户进行通讯的账户,确认账户信息后关联对应的第一图像100,同时获取上一次操作后第一图像100的位置信息,并将第一图像100配置在同一位置;特殊地,可通过特定的图像元素背景进行藏匿,例如,采用真实拍摄的手掌作为第一图像100的藏匿背景,即在下次进入增强现实的界面时,需要配合拍摄手掌才会出现第一图像100信息;应当理解,藏匿背景可采用背景元素画像技术实现,属于图像识别技术,例如,对某一拍摄图像进行提取并画像,当被描述为手掌时,触发允许出现第一图像100信息,进一步增加私密性。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成由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基于AR的家用智能门锁交互方法。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基于AR的家用智能门锁交互方法。
本发明将开启门锁的钥匙虚拟化,结合增强现实技术实现智能门锁的开启,区别于目前数字密码、指纹识别的开锁方式;同时应用本发明的智能门锁无需配备生物特征采集装置,降低智能门锁的成本;另一方面,用户无需将身份信息录入到智能门锁中,智能门锁侧仅需获取允许开锁的指令,避免用户身份信息的过度采集,有效杜绝用户身份信息通过智能门锁外泄的可能性。本发明构思新颖,创意独特,极大的丰富了智能门锁的应用场景,便于智能门锁领域推广应用。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而顺畅地实施本发明;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发明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基于AR的家用智能门锁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移动终端发送通讯请求,所述通讯请求用于与智能门锁建立通讯;
S2、移动终端与智能门锁建立通讯后,并开启具有增强现实功能的动态图像采集装置;在所述动态图像采集装置的视野范围内叠加有虚拟的第一图像;
S3、通过移动终端拾取所述第一图像,并将所述第一图像移动至智能门锁预设的开锁区域图像;当所述第一图像移动至所述开锁区域图像后,移动终端发送开锁请求至智能门锁;
S4、智能门锁接收开锁请求后,将开锁密码请求返回至移动终端,所述开锁密码请求用于请求移动终端授权本次开锁;所述开锁密码请求返回至智能门锁的信息包括字符密码信息或指纹信息或人脸信息或手势信息;
S5:智能门锁开锁后,通过移动终端再次拾取所述第一图像,并通过移动终端将所述第一图像藏匿至非所述开锁区域图像,智能门锁存储所述第一图像的当前藏匿位置,并利用所述藏匿位置配置所述第一图像下次出现位置;智能门锁存储所述藏匿位置的同时存储移动终端的标识码,不同移动终端对应的所述第一图像相互独立;藏匿方式通过图像元素背景进行藏匿,采用真实拍摄的图像作为第一图像的藏匿背景;
藏匿背景采用背景元素画像技术实现;对拍摄图像进行提取并画像,当被描述为藏匿背景时,触发允许出现第一图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R的家用智能门锁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锁区域图像为通过移动终端创建并显示的虚拟图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R的家用智能门锁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锁区域图像为通过移动终端的动态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智能门锁的图像区域。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AR的家用智能门锁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当所述第一图像移动至所述开锁区域图像时,计算所述第一图像在所述开锁区域图像内图像的比率,若比率超过预设的开锁阈值,则移动终端发送开锁请求至智能门锁。
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
存储器;以及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成由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CN201910453617.1A 2019-05-28 2019-05-28 基于ar的家用智能门锁交互方法、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Active CN1102112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53617.1A CN110211265B (zh) 2019-05-28 2019-05-28 基于ar的家用智能门锁交互方法、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53617.1A CN110211265B (zh) 2019-05-28 2019-05-28 基于ar的家用智能门锁交互方法、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11265A CN110211265A (zh) 2019-09-06
CN110211265B true CN110211265B (zh) 2024-05-07

Family

ID=67789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53617.1A Active CN110211265B (zh) 2019-05-28 2019-05-28 基于ar的家用智能门锁交互方法、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112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7155B (zh) * 2022-07-22 2023-12-21 一德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運用擴增實境的解鎖方法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126263A (ko) * 2010-05-17 2011-11-23 박순겸 증강현실을 이용한 라커 시스템
KR20130080742A (ko) * 2012-01-05 2013-07-15 주식회사 인프라웨어 증강현실 기반의 카드 키를 이용한 인증실행 방법 및 이를 실행하는 단말장치
CN103513753A (zh) * 2012-06-18 2014-01-1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4834449A (zh) * 2015-05-28 2015-08-1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图标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5184931A (zh) * 2015-09-30 2015-12-23 上海艾迅士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蓝牙的开锁方法、系统、手持终端以及电子锁
CN105825562A (zh) * 2016-03-18 2016-08-03 成都艾德沃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开锁装置及开锁方法
CN105892820A (zh) * 2016-04-01 2016-08-24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图标显示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6488001A (zh) * 2015-09-01 2017-03-08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以及该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
KR20170047797A (ko) * 2015-10-23 2017-05-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도어락 장치와 이의 동작 방법
CN107037972A (zh) * 2017-04-07 2017-08-11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图标隐藏方法及装置
CN107085872A (zh) * 2016-02-16 2017-08-22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具有增强现实的安全系统中的访问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CN107407106A (zh) * 2015-03-12 2017-11-28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电子钥匙系统
CN108269334A (zh) * 2018-01-10 2018-07-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开锁方法、终端设备以及智能锁
KR20180084720A (ko) * 2018-07-18 2018-07-25 에스케이텔레콤 주식회사 패턴 인식 기반의 출입 제어를 위한 장치, 방법 및 프로그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29465B2 (en) * 2013-12-02 2016-12-27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Secure interaction with input devices
US20160071319A1 (en) * 2014-09-09 2016-03-10 Schneider Electric It Corporation Method to use augumented reality to function as hmi display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126263A (ko) * 2010-05-17 2011-11-23 박순겸 증강현실을 이용한 라커 시스템
KR20130080742A (ko) * 2012-01-05 2013-07-15 주식회사 인프라웨어 증강현실 기반의 카드 키를 이용한 인증실행 방법 및 이를 실행하는 단말장치
CN103513753A (zh) * 2012-06-18 2014-01-1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7407106A (zh) * 2015-03-12 2017-11-28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电子钥匙系统
CN104834449A (zh) * 2015-05-28 2015-08-1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图标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6488001A (zh) * 2015-09-01 2017-03-08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以及该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
CN105184931A (zh) * 2015-09-30 2015-12-23 上海艾迅士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蓝牙的开锁方法、系统、手持终端以及电子锁
KR20170047797A (ko) * 2015-10-23 2017-05-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도어락 장치와 이의 동작 방법
CN107085872A (zh) * 2016-02-16 2017-08-22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具有增强现实的安全系统中的访问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CN105825562A (zh) * 2016-03-18 2016-08-03 成都艾德沃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开锁装置及开锁方法
CN105892820A (zh) * 2016-04-01 2016-08-24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图标显示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7037972A (zh) * 2017-04-07 2017-08-11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图标隐藏方法及装置
CN108269334A (zh) * 2018-01-10 2018-07-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开锁方法、终端设备以及智能锁
KR20180084720A (ko) * 2018-07-18 2018-07-25 에스케이텔레콤 주식회사 패턴 인식 기반의 출입 제어를 위한 장치, 방법 및 프로그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11265A (zh) 2019-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99490B (zh) 一种终端定位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5320871A (zh) 屏幕解锁方法及屏幕解锁装置
US2014038044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tecting browser private information
WO2016177154A1 (zh) 一种切换移动终端工作模式的方法及装置
CN106161962B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03777862A (zh) 用户界面自适应呈现方法及终端
CN104778416A (zh) 一种信息隐藏方法及终端
WO2022089431A1 (zh)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KR101196759B1 (ko) 휴대 단말 및 그의 소유자 모드 자동 전환 방법
KR20150137504A (ko) 영상처리 방법 및 이를 구현한 전자 장치
CN110211265B (zh) 基于ar的家用智能门锁交互方法、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2422817A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291638A (zh) 一种对象比对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07657219A (zh) 人脸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KR101000130B1 (ko) 얼굴인식 가능한 단말기 및 그의 얼굴인식 방법
CN108133129A (zh) 一种应用程序的解锁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201576A (zh) 一种指纹识别拍照系统及方法
CN112989299A (zh) 一种交互式身份识别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07742073A (zh) 信息展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637655A (zh) 智能电视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9543389B (zh) 一种信息保护方法和系统
CN105653191A (zh) 终端屏幕显示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5809101A (zh) 一种眼白纹理识别方法及终端
CN109165490A (zh) 一种信息输入方法及装置
CN107392152A (zh) 一种获取虹膜图像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