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06165B - 一种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及格构梁连接的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及格构梁连接的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06165B
CN110206165B CN201910415855.3A CN201910415855A CN110206165B CN 110206165 B CN110206165 B CN 110206165B CN 201910415855 A CN201910415855 A CN 201910415855A CN 110206165 B CN110206165 B CN 1102061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steel bar
embedded steel
combination
combi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1585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06165A (zh
Inventor
安明明
柴彦昌
史宇驰
辛力
张振国
王建刚
罗睿
张雪峰
张清
王长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EGC No 5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CEGC No 5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EGC No 5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CEGC No 5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1585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061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061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061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061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061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38Connections for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l
    • E04B1/41Connec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mbedding in concrete or masonry
    • E04B1/4157Longitudinally-externally threaded elements extending from the concrete or masonry, e.g. anchoring bolt with embedded head
    • E04B1/4164Longitudinally-externally threaded elements extending from the concrete or masonry, e.g. anchoring bolt with embedded head with an adjustment sleev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及格构梁连接的施工方法,该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组合套筒和第二组合套筒,第一组合套筒和第二组合套筒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第一组合套筒和第二组合套筒的结构相同,第一组合套筒和第二组合套筒均包括主套筒、副套筒、径向调节套筒和轴向调节套筒;该施工方法包括:一、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的选型;二、一组预埋钢筋外露端的连接;三、另一组预埋钢筋外露端的连接;四、密封层的填充;五、混凝土固定层的浇筑。本发明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不仅能够粗调两个预埋钢筋外露端之间的间距,而且能够精调两个预埋钢筋外露端之间的间距,应用范围广,施工简便、施工效率高、缩短了施工工期。

Description

一种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及格构梁连接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装配式建筑物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及格构梁连接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预制装配式结构中,随着绿色施工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采用直螺纹套筒将预埋钢筋连接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但是实际施工过程中,采用直螺纹套筒将预埋钢筋连接仍然存在以下缺陷:1、在采用直螺纹套筒将预埋钢筋连接时,由于施工误差,两个需要连接的预留钢筋的中心线容易出现错位的现象,导致两个需要连接的预留钢筋无法连接;2、当两个需要连接的预留钢筋外露端均加工有外螺纹之后,致使预留钢筋外露端的强度减弱,导致预留钢筋连接质量不合格;为了解决以上缺陷,提出一种采用组合套筒将预埋钢筋连接的方式,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出现以下情况时,组合套筒还是出现无法正常使用或者调整范围不能满足要求的现象,例如,第一种情况是两个需要连接的预留钢筋位于不同直线上;第二种情况是两个需要连接的预留钢筋端面之间的间距过大;第三种情况是两个需要连接的预留钢筋在径向方向上的偏差过大,因此,为了拓宽组合套筒的应用范围,应该提供一种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及格构梁连接的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不仅能够粗调两个预埋钢筋外露端之间的间距,而且能够精调两个预埋钢筋外露端之间的间距,应用范围广,施工简便、施工效率高、缩短了施工工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组合套筒和第二组合套筒,所述第一组合套筒和所述第二组合套筒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组合套筒和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组合套筒和所述第二组合套筒均包括主套筒、与所述主套筒螺纹连接的副套筒、套装在所述主套筒内的径向调节套筒和与所述副套筒螺纹连接的轴向调节套筒,所述主套筒内圆面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中心开设有预埋钢筋外露端穿过孔,所述主套筒内圆面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内螺纹,所述径向调节套筒位于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副套筒之间,所述径向调节套筒的内径与所述预埋钢筋外露端穿过孔的直径相等,所述径向调节套筒的外径与所述主套筒的内径之间设置有调节间隙,所述径向调节套筒的端面与所述副套筒的端面之间设置有预留间隙,所述副套筒外圆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相配合的第一外螺纹,所述副套筒内圆面上设置有第二内螺纹,所述轴向调节套筒外圆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内螺纹相配合的第二外螺纹,所述径向调节套筒内圆面上设置有第三内螺纹,所述轴向调节套筒内圆面上设置有第四内螺纹,所述径向调节套筒的内径与所述轴向调节套筒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三内螺纹和所述第四内螺纹结构相同,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内螺纹相配合的第三外螺纹。
上述的一种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主套筒的预埋钢筋外露端穿过孔与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径向调节套筒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主套筒的预埋钢筋外露端穿过孔与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径向调节套筒螺纹连接。
上述的一种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轴向调节套筒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轴向调节套筒螺纹连接。
上述的一种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间隙为环状间隙,所述环状间隙的环宽的取值范围为3mm~6mm,所述预留间隙的长度的取值范围为2mm~3mm。
上所述的一种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螺纹沿着所述副套筒外圆面不贯通,所述第二外螺纹沿着所述轴向调节套筒外圆面不贯通。
上述的一种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螺纹沿着所述副套筒内圆面贯通,所述第三内螺纹沿着所述径向调节套筒内圆面贯通,所述第四内螺纹沿着所述轴向调节套筒内圆面贯通。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格构梁连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的选型:
四个呈田字形布设的格构梁包括第一格构梁、第二格构梁、第三格构梁和第四格构梁,所述第一格构梁、第二格构梁、第三格构梁和第四格构梁之间形成一个连接节点,所述第一格构梁上设置有两个呈垂直布设的第一预埋钢筋外露端,所述第二格构梁上设置有两个呈垂直布设的第二预埋钢筋外露端,所述第三格构梁上设置有两个呈垂直布设的第三预埋钢筋外露端,所述第四格构梁上设置有两个呈垂直布设的第四预埋钢筋外露端,其中,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一预埋钢筋外露端与第四预埋钢筋外露端以及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二预埋钢筋外露端与第三预埋钢筋外露端构成一组预埋钢筋外露端,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一预埋钢筋外露端与第二预埋钢筋外露端以及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三预埋钢筋外露端与第四预埋钢筋外露端构成另一组预埋钢筋外露端;使用两种所述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对两组所述预埋钢筋外露端进行连接,两种所述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分别为平直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和让位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所述平直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的数量和所述让位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平直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组合套筒和第二组合套筒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组合套筒和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平直连接钢筋,所述让位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组合套筒和第二组合套筒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组合套筒和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让位型连接钢筋;
步骤二、一组预埋钢筋外露端的连接,具体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在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一预埋钢筋外露端与第四预埋钢筋外露端之间安装所述让位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
当所述让位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的让位型连接钢筋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主套筒的预埋钢筋外露端穿过孔与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径向调节套筒螺纹连接,所述让位型连接钢筋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主套筒的预埋钢筋外露端穿过孔与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径向调节套筒螺纹连接时,具体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1、将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轴向调节套筒螺纹连接在第一预埋钢筋外露端上,并将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副套筒与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轴向调节套筒螺纹连接;将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轴向调节套筒螺纹连接在与第一预埋钢筋外露端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四预埋钢筋外露端上,并将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副套筒与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轴向调节套筒螺纹连接;
步骤2012、将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主套筒和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副套筒螺纹连接,将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主套筒和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副套筒螺纹连接;
步骤2013、调节所述让位型连接钢筋的位置,使所述让位型连接钢筋的让位段位于待安装的所述平直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的平直连接钢筋正下方;
当所述让位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的让位型连接钢筋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轴向调节套筒螺纹连接,所述让位型连接钢筋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轴向调节套筒螺纹连接时;具体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副套筒与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轴向调节套筒螺纹连接,将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副套筒与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轴向调节套筒螺纹连接;
步骤B、将所述第一预埋钢筋外露端穿过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主套筒的预埋钢筋外露端穿过孔,并与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径向调节套筒螺纹连接;将与所述第一预埋钢筋外露端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四预埋钢筋外露端穿过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主套筒的预埋钢筋外露端穿过孔,并与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径向调节套筒螺纹连接;
步骤C、将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主套筒和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副套筒螺纹连接,将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主套筒和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副套筒螺纹连接;
步骤202、在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二预埋钢筋外露端与第三预埋钢筋外露端之间安装所述让位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
按照步骤201中在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一预埋钢筋外露端与第四预埋钢筋外露端之间安装所述让位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的方法完成在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二预埋钢筋外露端与第三预埋钢筋外露端之间安装所述让位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
步骤三、另一组预埋钢筋外露端的连接,具体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在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一预埋钢筋外露端与第二预埋钢筋外露端之间安装所述平直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
当所述平直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的平直连接钢筋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主套筒的预埋钢筋外露端穿过孔与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径向调节套筒螺纹连接,所述平直连接钢筋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主套筒的预埋钢筋外露端穿过孔与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径向调节套筒螺纹连接时,具体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1、将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轴向调节套筒螺纹连接在第一预埋钢筋外露端上,并将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副套筒与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轴向调节套筒螺纹连接;将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轴向调节套筒螺纹连接在与第一预埋钢筋外露端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二预埋钢筋外露端上,并将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副套筒与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轴向调节套筒螺纹连接;
步骤3012、将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主套筒和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副套筒螺纹连接,将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主套筒和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副套筒螺纹连接;
当所述平直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的平直连接钢筋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轴向调节套筒螺纹连接,所述平直连接钢筋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轴向调节套筒螺纹连接时;具体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I、将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副套筒与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轴向调节套筒螺纹连接,将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副套筒与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轴向调节套筒螺纹连接;
步骤II、将第一预埋钢筋外露端穿过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主套筒的预埋钢筋外露端穿过孔,并与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径向调节套筒螺纹连接;将与所述第一预埋钢筋外露端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二预埋钢筋外露端穿过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主套筒的预埋钢筋外露端穿过孔,并与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径向调节套筒螺纹连接;
步骤III、将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主套筒和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副套筒螺纹连接,将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主套筒和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副套筒螺纹连接;
步骤302、在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三预埋钢筋外露端与第四预埋钢筋外露端之间安装所述平直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
按照步骤301中在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一预埋钢筋外露端与第二预埋钢筋外露端之间安装所述平直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的方法完成在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三预埋钢筋外露端与第四预埋钢筋外露端之间安装所述平直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
步骤四、密封层的填充:
在两个相邻所述格构梁侧面之间的缝隙内填充圆形泡沫棒,形成密封层;
步骤五、混凝土固定层的浇筑:
向由四个呈田字形布设的所述格构梁形成的浇筑空腔内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固定层。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组合套筒和第二组合套筒,第一组合套筒和所述第二组合套筒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第一组合套筒和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组合套筒和所述第二组合套筒均包括主套筒、副套筒、径向调节套筒和轴向调节套筒,实际使用时,只需要将两个预埋钢筋外露端分别与第一组合套筒和第二组合套筒连接,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不仅能够粗调两个预埋钢筋外露端之间的间距,而且能够精调两个预埋钢筋外露端之间的间距,应用范围广,施工简便、施工效率高、缩短了施工工期。
2、本发明的第一组合套筒或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径向调节套筒套装在主套筒内,且径向调节套筒的外径与主套筒的内径之间设置有调节间隙,通过在径向调节套筒的端面与副套筒的端面之间设置预留间隙,因此,在径向方向上,当径向调节套筒带动任意一个预埋钢筋外露端沿着主套筒的径向方向移动时,能够调整两个需要连接的预埋钢筋外露端在径向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解决了两个需要连接的预埋钢筋外露端在径向方向上的错位,避免了因施工误差而引起的两个需要连接的预埋钢筋外露端无法采用机械连接方式连接的问题,同时,能够保证径向调节套筒沿着主套筒的径向方向移动时的通畅性,避免径向调节套筒沿着主套筒的径向方向移动过程中发生卡死的现象,便于推广应用。
3、本发明的第一组合套筒或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副套筒上螺纹连接有轴向调节套筒,在轴向方向上,当两个需要连接的预埋钢筋外露端之间的间距出现偏差时,通过调整轴向调节套筒旋入副套筒内的长度,利用轴向调节套筒能够对两个需要连接的预埋钢筋外露端之间的间距偏差进行调整,保证两个需要连接的预埋钢筋外露端的连接精度,同时,轴向调节套筒有助于增强预埋钢筋外露端外螺纹段的强度,解决了由于预埋钢筋外露端外螺纹段强度减弱,导致两个需要连接的预埋钢筋外露端的连接质量不合格的问题。
4、本发明的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
5、本发明的施工方法流程简短,施工简便,应用范围广。
综上所述,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不仅能够粗调两个预埋钢筋外露端之间的间距,而且能够精调两个预埋钢筋外露端之间的间距,施工简便、施工效率高、缩短了施工工期。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组合套筒或第二组合套筒的爆炸图。
图4为本发明让位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施工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格构梁连接的施工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主套筒; 1-1—限位板;
1-1-1—预埋钢筋外露端穿过孔; 1-2—第一内螺纹;
2—副套筒; 2-1—第一外螺纹; 2-2—第二内螺纹;
3—径向调节套筒; 3-1—第三内螺纹; 4—轴向调节套筒;
4-1—第二外螺纹; 4-2—第四内螺纹; 5-1—平直钢筋;
5-2—让位型钢筋; 6-1—第一格构梁;
6-2—第二格构梁; 6-3—第三格构梁; 6-4—第四格构梁;
7-1—第一预埋钢筋外露端; 7-2—第二预埋钢筋外露端;
7-3—第三预埋钢筋外露端; 7-4—第四预埋钢筋外露端;
8—密封层; 9—加固钢筋; 10—混凝土固定层;
11—调节间隙; 12—预留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种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通过实施例1和实施例2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3所示的一种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组合套筒和第二组合套筒,所述第一组合套筒和所述第二组合套筒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组合套筒和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组合套筒和所述第二组合套筒均包括主套筒1、与所述主套筒1螺纹连接的副套筒2、套装在所述主套筒1内的径向调节套筒3和与所述副套筒2螺纹连接的轴向调节套筒4,所述主套筒1内圆面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板1-1,所述限位板1-1的中心开设有预埋钢筋外露端穿过孔1-1-1,所述主套筒1内圆面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内螺纹1-2,所述径向调节套筒3位于所述限位板1-1与所述副套筒2之间,所述径向调节套筒3的内径与所述预埋钢筋外露端穿过孔1-1-1的直径相等,所述径向调节套筒3的外径与所述主套筒1的内径之间设置有调节间隙11,所述径向调节套筒3的端面与所述副套筒2的端面之间设置有预留间隙12,所述副套筒2外圆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1-2相配合的第一外螺纹2-1,所述副套筒2内圆面上设置有第二内螺纹2-2,所述轴向调节套筒4外圆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内螺纹2-2相配合的第二外螺纹4-1,所述径向调节套筒3内圆面上设置有第三内螺纹3-1,所述轴向调节套筒4内圆面上设置有第四内螺纹4-2,所述径向调节套筒3的内径与所述轴向调节套筒4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三内螺纹3-1和所述第四内螺纹4-2结构相同,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内螺纹3-1相配合的第三外螺纹。
本实施例中,本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组合套筒和第二组合套筒,所述第一组合套筒和所述第二组合套筒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组合套筒和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组合套筒和所述第二组合套筒均包括主套筒1、副套筒2、径向调节套筒3和轴向调节套筒4,所述主套筒1内圆面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板1-1,所述限位板1-1的中心开设有预埋钢筋外露端穿过孔1-1-1,副套筒2与主套筒1螺纹连接,在主套筒1内,所述限位板1-1与副套筒2之间形成一个供径向调节套筒3安装的空腔,轴向调节套筒4与副套筒2螺纹连接,且径向调节套筒3上设置有第三内螺纹3-1,轴向调节套筒4上设置有第四内螺纹4-2,所述径向调节套筒3的内径与所述轴向调节套筒4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三内螺纹3-1和所述第四内螺纹4-2结构相同,需要说明的是,在构件预制加工时,需要提前在预埋钢筋外露端上加工与所述第三内螺纹3-1相配合的预埋钢筋外露端外螺纹,在构件吊装完毕后,需要在连接节点进行两个预埋钢筋外露端连接时,只需要将两个预埋钢筋外露端分别与第一组合套筒和第二组合套筒连接,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不仅能够粗调两个预埋钢筋外露端之间的间距,而且能够精调两个预埋钢筋外露端之间的间距,应用范围广,施工简便、施工效率高、缩短了施工工期。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径向调节套筒3套装在主套筒1内,且径向调节套筒3的外径与主套筒1的内径之间设置有调节间隙,通过在径向调节套筒3的端面与副套筒2的端面之间设置预留间隙,因此,在径向方向上,当径向调节套筒3带动任意一个预埋钢筋外露端沿着主套筒1的径向方向移动时,能够调整两个需要连接的预埋钢筋外露端在径向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解决了两个需要连接的预埋钢筋外露端在径向方向上的错位,避免了因施工误差而引起的两个需要连接的预埋钢筋外露端无法采用机械连接方式连接的问题,同时,能够保证径向调节套筒3沿着主套筒1的径向方向移动时的通畅性,避免径向调节套筒3沿着主套筒1的径向方向移动过程中发生卡死的现象,便于推广应用。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副套筒2上螺纹连接轴向调节套筒4,在轴向方向上,当两个需要连接的预埋钢筋外露端之间的间距出现偏差时,通过调整轴向调节套筒4旋入副套筒2内的长度,利用轴向调节套筒4能够对两个需要连接的预埋钢筋外露端之间的间距偏差进行调整,保证两个需要连接的预埋钢筋外露端的连接精度,同时,轴向调节套筒4有助于增强预埋钢筋外露端外螺纹段的强度,解决了由于预埋钢筋外露端外螺纹段强度减弱,导致两个需要连接的预埋钢筋外露端的连接质量不合格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主套筒1的预埋钢筋外露端穿过孔1-1-1与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径向调节套筒3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主套筒1的预埋钢筋外露端穿过孔1-1-1与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径向调节套筒3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为平直钢筋5-1,所述平直钢筋5-1的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内螺纹3-1相配合的第三外螺纹。
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间隙11为环状间隙,所述环状间隙的环宽的取值范围为3mm~6mm,所述预留间隙12的长度的取值范围为2mm~3mm。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螺纹2-1沿着所述副套筒2外圆面不贯通,所述第二外螺纹4-1沿着所述轴向调节套筒4外圆面不贯通。
实际使用时,当第一外螺纹2-1沿着所述副套筒2外圆面不贯通时,在第一外螺纹2-1与第一内螺纹1-2配合的过程中,能够限定所述副套筒2旋入所述主套筒1内的长度的最大值,在主套筒1内,能够保证所述限位板1-1与副套筒2之间形成一个足够供径向调节套筒3安装的空腔,同时,能够在副套筒2外圆面上形成一段便于手持的光轴段,便于主套筒1和副套筒2之间螺纹连接;当第二外螺纹4-1沿着所述轴向调节套筒4外圆面不贯通时,在第二外螺纹4-1与第二内螺纹2-2配合的过程中,能够限定轴向调节套筒4旋入所述副套筒2内的长度的最大值,同时,能够在轴向调节套筒4外圆面上形成一段便于手持的光轴段,便于副套筒2和轴向调节套筒4之间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内螺纹2-2沿着所述副套筒2内圆面贯通,所述第三内螺纹3-1沿着所述径向调节套筒3内圆面贯通,所述第四内螺纹4-2沿着所述轴向调节套筒4内圆面贯通。
实际使用时,当第二内螺纹2-2沿着所述副套筒2内圆面贯通时,有助于调整轴向调节套筒4旋入所述副套筒2内的长度,当所述第三内螺纹3-1沿着所述径向调节套筒3内圆面贯通时,有助于调整预埋钢筋外露端旋入所述径向调节套筒3的长度,当所述第四内螺纹4-2沿着所述轴向调节套筒4内圆面贯通时,有助于调整预埋钢筋外露端旋入所述轴向调节套筒4的长度。
实施例2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轴向调节套筒4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轴向调节套筒4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中,其他结构和连接关系均与实施例1相同。
如图5和图6所示的一种利用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进行格构梁连接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的选型:
四个呈田字形布设的格构梁包括第一格构梁6-1、第二格构梁6-2、第三格构梁6-3和第四格构梁6-4,所述第一格构梁6-1、第二格构梁6-2、第三格构梁6-3和第四格构梁6-4之间形成一个连接节点,所述第一格构梁6-1上设置有两个呈垂直布设的第一预埋钢筋外露端7-1,所述第二格构梁6-2上设置有两个呈垂直布设的第二预埋钢筋外露端7-2,所述第三格构梁6-3上设置有两个呈垂直布设的第三预埋钢筋外露端7-3,所述第四格构梁6-4上设置有两个呈垂直布设的第四预埋钢筋外露端7-4,其中,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一预埋钢筋外露端7-1与第四预埋钢筋外露端7-4以及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二预埋钢筋外露端7-2与第三预埋钢筋外露端7-3构成一组预埋钢筋外露端,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一预埋钢筋外露端7-1与第二预埋钢筋外露端7-2以及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三预埋钢筋外露端7-3与第四预埋钢筋外露端7-4构成另一组预埋钢筋外露端;使用两种所述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对两组所述预埋钢筋外露端进行连接,两种所述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分别为平直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和让位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所述平直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的数量和所述让位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的数量均为两个,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平直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组合套筒和第二组合套筒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组合套筒和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平直连接钢筋5-1;
图4所示,所述让位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组合套筒和第二组合套筒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组合套筒和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让位型连接钢筋5-2;
实际使用时,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的结构形式多样,为了避免在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预埋钢筋外露端在连接过程中,多个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之间发生干涉,从而影响两个预埋钢筋外露端连接的可操作性和质量,根据不同的连接杆的结构,可以有平直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和让位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在进行预埋钢筋外露端的连接之前,需要根据多个预埋钢筋外露端的布设位置和布设方向选择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的具体结构,必要时,通过测量两个待连接的预埋钢筋外露端之间的间距对所选择的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的连接杆的长度进行调整。
步骤二、一组预埋钢筋外露端的连接,具体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在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一预埋钢筋外露端与第四预埋钢筋外露端之间安装所述让位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
当所述让位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的让位型连接钢筋5-2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主套筒1的预埋钢筋外露端穿过孔1-1-1与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径向调节套筒3螺纹连接,所述让位型连接钢筋5-2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主套筒1的预埋钢筋外露端穿过孔1-1-1与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径向调节套筒3螺纹连接时,具体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1、将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轴向调节套筒4螺纹连接在第一预埋钢筋外露端7-1上,并将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副套筒2与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轴向调节套筒4螺纹连接;将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轴向调节套筒4螺纹连接在与第一预埋钢筋外露端7-1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四预埋钢筋外露端7-4上,并将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副套筒2与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轴向调节套筒4螺纹连接;
步骤2012、将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主套筒1和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副套筒2螺纹连接,将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主套筒1和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副套筒2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中,在步骤2011和步骤2012中,当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所述第一预埋钢筋外露端7-1与第四预埋钢筋外露端7-4在径向方向上存在偏差时,第一组合套筒的径向调节套筒3能够带动第一预埋钢筋外露端7-1沿着第一组合套筒的主套筒1的径向方向在调节间隙内移动,第二组合套筒的径向调节套筒3能够带动第四预埋钢筋外露端7-4沿着第二组合套筒的主套筒1的径向方向在调节间隙内移动,能够调整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一预埋钢筋外露端7-1与第四预埋钢筋外露端7-4在径向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解决了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一预埋钢筋外露端7-1与第四预埋钢筋外露端7-4在径向方向上产生错位,而引起的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一预埋钢筋外露端7-1与第四预埋钢筋外露端7-4无法采用机械连接方式连接的问题。
利用所述让位型连接钢筋5-2能够实现粗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一预埋钢筋外露端7-1与第四预埋钢筋外露端7-4在轴向方向的误差,之后,再通过调整第一组合套筒的轴向调节套筒4旋入第一组合套筒的副套筒2内的长度以及第二组合套筒的轴向调节套筒4旋入第二组合套筒的副套筒2内的长度,能够实现精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一预埋钢筋外露端7-1与第四预埋钢筋外露端7-4在轴向方向的误差。
步骤2013、调节所述让位型连接钢筋5-2的位置,使所述让位型连接钢筋5-2的让位段位于待安装的所述平直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的平直连接钢筋5-1正下方;
本实施例中,在将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主套筒1和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副套筒2螺纹连接,将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主套筒1和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副套筒2螺纹连接之后,需要调节所述让位型连接钢筋5-2的位置,使所述让位型连接钢筋5-2的让位段位于待安装的所述平直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的平直连接钢筋5-1正下方,此时,所述让位型连接钢筋5-2为待安装的所述平直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的平直连接钢筋5-1预留了充足的安装空间。
步骤202、在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二预埋钢筋外露端与第三预埋钢筋外露端之间安装所述让位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
按照步骤201中在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一预埋钢筋外露端7-1与第四预埋钢筋外露端7-4之间安装所述让位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的方法完成在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二预埋钢筋外露端7-2与第三预埋钢筋外露端7-3之间安装所述让位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
步骤三、另一组预埋钢筋外露端的连接,具体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在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一预埋钢筋外露端与第二预埋钢筋外露端之间安装所述平直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
当所述平直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的平直连接钢筋5-1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主套筒1的预埋钢筋外露端穿过孔1-1-1与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径向调节套筒3螺纹连接,所述平直连接钢筋5-1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主套筒1的预埋钢筋外露端穿过孔1-1-1与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径向调节套筒3螺纹连接时,具体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1、将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轴向调节套筒4螺纹连接在第一预埋钢筋外露端7-1上,并将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副套筒2与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轴向调节套筒4螺纹连接;将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轴向调节套筒4螺纹连接在与第一预埋钢筋外露端7-1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二预埋钢筋外露端7-2上,并将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副套筒2与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轴向调节套筒4螺纹连接;
步骤3012、将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主套筒1和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副套筒2螺纹连接,将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主套筒1和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副套筒2螺纹连接;
步骤302、在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三预埋钢筋外露端7-3与第四预埋钢筋外露端7-4之间安装所述平直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
按照步骤301中在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一预埋钢筋外露端7-1与第二预埋钢筋外露端7-2之间安装所述平直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的方法完成在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三预埋钢筋外露端7-3与第四预埋钢筋外露端7-4之间安装所述平直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
步骤四、密封层的填充:
在两个相邻所述格构梁侧面之间的缝隙内填充圆形泡沫棒,形成密封层8;
步骤五、混凝土固定层的浇筑:
向由四个呈田字形布设的所述格构梁形成的浇筑空腔内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固定层10。
实际施工过程中,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在浇筑空腔内竖直支设四个加固钢筋9,能够增强混凝土固定层10的强度,使用效果好。
本实施例中,步骤201中在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一预埋钢筋外露端7-1与第四预埋钢筋外露端7-4之间安装所述让位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时:
当所述让位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的让位型连接钢筋5-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轴向调节套筒4螺纹连接,所述让位型连接钢筋5-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轴向调节套筒4螺纹连接时;具体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副套筒2与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轴向调节套筒4螺纹连接,将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副套筒2与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轴向调节套筒4螺纹连接;
步骤B、将所述第一预埋钢筋外露端7-1穿过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主套筒1的预埋钢筋外露端穿过孔1-1-1,并与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径向调节套筒3螺纹连接;将与所述第一预埋钢筋外露端7-1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四预埋钢筋外露端7-4穿过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主套筒1的预埋钢筋外露端穿过孔1-1-1,并与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径向调节套筒3螺纹连接;
步骤C、将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主套筒1和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副套筒2螺纹连接,将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主套筒1和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副套筒2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中,步骤301中在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一预埋钢筋外露端7-1与第二预埋钢筋外露端7-2之间安装所述平直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时,
当所述平直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的平直连接钢筋5-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轴向调节套筒4螺纹连接,所述平直连接钢筋5-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轴向调节套筒4螺纹连接时;具体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I、将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副套筒2与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轴向调节套筒4螺纹连接,将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副套筒2与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轴向调节套筒4螺纹连接;
步骤II、将第一预埋钢筋外露端7-1穿过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主套筒1的预埋钢筋外露端穿过孔1-1-1,并与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径向调节套筒3螺纹连接;将与所述第一预埋钢筋外露端7-1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二预埋钢筋外露端7-2穿过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主套筒1的预埋钢筋外露端穿过孔1-1-1,并与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径向调节套筒3螺纹连接;
步骤III、将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主套筒1和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副套筒2螺纹连接,将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主套筒1和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副套筒2螺纹连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组合套筒和第二组合套筒,所述第一组合套筒和所述第二组合套筒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组合套筒和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组合套筒和所述第二组合套筒均包括主套筒(1)、与所述主套筒(1)螺纹连接的副套筒(2)、套装在所述主套筒(1)内的径向调节套筒(3)和与所述副套筒(2)螺纹连接的轴向调节套筒(4),所述主套筒(1)内圆面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板(1-1),所述限位板(1-1)的中心开设有预埋钢筋外露端穿过孔(1-1-1),所述主套筒(1)内圆面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内螺纹(1-2),所述径向调节套筒(3)位于所述限位板(1-1)与所述副套筒(2)之间,所述径向调节套筒(3)的内径与所述预埋钢筋外露端穿过孔(1-1-1)的直径相等,所述径向调节套筒(3)的外径与所述主套筒(1)的内径之间设置有调节间隙(11),所述径向调节套筒(3)的端面与所述副套筒(2)的端面之间设置有预留间隙(12),所述副套筒(2)外圆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1-2)相配合的第一外螺纹(2-1),所述副套筒(2)内圆面上设置有第二内螺纹(2-2),所述轴向调节套筒(4)外圆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内螺纹(2-2)相配合的第二外螺纹(4-1),所述径向调节套筒(3)内圆面上设置有第三内螺纹(3-1),所述轴向调节套筒(4)内圆面上设置有第四内螺纹(4-2),所述径向调节套筒(3)的内径与所述轴向调节套筒(4)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三内螺纹(3-1)和所述第四内螺纹(4-2)结构相同,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内螺纹(3-1)相配合的第三外螺纹。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主套筒(1)的预埋钢筋外露端穿过孔(1-1-1)与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径向调节套筒(3)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主套筒(1)的预埋钢筋外露端穿过孔(1-1-1)与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径向调节套筒(3)螺纹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轴向调节套筒(4)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轴向调节套筒(4)螺纹连接。
4.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间隙(11)为环状间隙,所述环状间隙的环宽的取值范围为3mm~6mm,所述预留间隙(12)的长度的取值范围为2mm~3mm。
5.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螺纹(2-1)沿着所述副套筒(2)外圆面不贯通,所述第二外螺纹(4-1)沿着所述轴向调节套筒(4)外圆面不贯通。
6.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螺纹(2-2)沿着所述副套筒(2)内圆面贯通,所述第三内螺纹(3-1)沿着所述径向调节套筒(3)内圆面贯通,所述第四内螺纹(4-2)沿着所述轴向调节套筒(4)内圆面贯通。
7.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进行格构梁连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的选型:
四个呈田字形布设的格构梁包括第一格构梁(6-1)、第二格构梁(6-2)、第三格构梁(6-3)和第四格构梁(6-4),所述第一格构梁(6-1)、第二格构梁(6-2)、第三格构梁(6-3)和第四格构梁(6-4)之间形成一个连接节点,所述第一格构梁(6-1)上设置有两个呈垂直布设的第一预埋钢筋外露端(7-1),所述第二格构梁(6-2)上设置有两个呈垂直布设的第二预埋钢筋外露端(7-2),所述第三格构梁(6-3)上设置有两个呈垂直布设的第三预埋钢筋外露端(7-3),所述第四格构梁(6-4)上设置有两个呈垂直布设的第四预埋钢筋外露端(7-4),其中,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一预埋钢筋外露端(7-1)与第四预埋钢筋外露端(7-4)以及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二预埋钢筋外露端(7-2)与第三预埋钢筋外露端(7-3)构成一组预埋钢筋外露端,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一预埋钢筋外露端(7-1)与第二预埋钢筋外露端(7-2)以及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三预埋钢筋外露端(7-3)与第四预埋钢筋外露端(7-4)构成另一组预埋钢筋外露端;使用两种所述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对两组所述预埋钢筋外露端进行连接,两种所述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分别为平直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和让位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所述平直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的数量和所述让位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平直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组合套筒和第二组合套筒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组合套筒和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平直连接钢筋(5-1),所述让位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组合套筒和第二组合套筒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组合套筒和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让位型连接钢筋(5-2);
步骤二、一组预埋钢筋外露端的连接,具体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在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一预埋钢筋外露端与第四预埋钢筋外露端之间安装所述让位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
当所述让位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的让位型连接钢筋(5-2)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主套筒(1)的预埋钢筋外露端穿过孔(1-1-1)与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径向调节套筒(3)螺纹连接,所述让位型连接钢筋(5-2)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主套筒(1)的预埋钢筋外露端穿过孔(1-1-1)与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径向调节套筒(3)螺纹连接时,具体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1、将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轴向调节套筒(4)螺纹连接在第一预埋钢筋外露端(7-1)上,并将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副套筒(2)与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轴向调节套筒(4)螺纹连接;将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轴向调节套筒(4)螺纹连接在与第一预埋钢筋外露端(7-1)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四预埋钢筋外露端(7-4)上,并将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副套筒(2)与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轴向调节套筒(4)螺纹连接;
步骤2012、将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主套筒(1)和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副套筒(2)螺纹连接,将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主套筒(1)和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副套筒(2)螺纹连接;
步骤2013、调节所述让位型连接钢筋(5-2)的位置,使所述让位型连接钢筋(5-2)的让位段位于待安装的所述平直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的平直连接钢筋(5-1)正下方;
当所述让位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的让位型连接钢筋(5-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轴向调节套筒(4)螺纹连接,所述让位型连接钢筋(5-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轴向调节套筒(4)螺纹连接时;具体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副套筒(2)与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轴向调节套筒(4)螺纹连接,将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副套筒(2)与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轴向调节套筒(4)螺纹连接;
步骤B、将所述第一预埋钢筋外露端(7-1)穿过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主套筒(1)的预埋钢筋外露端穿过孔(1-1-1),并与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径向调节套筒(3)螺纹连接;将与所述第一预埋钢筋外露端(7-1)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四预埋钢筋外露端(7-4)穿过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主套筒(1)的预埋钢筋外露端穿过孔(1-1-1),并与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径向调节套筒(3)螺纹连接;
步骤C、将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主套筒(1)和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副套筒(2)螺纹连接,将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主套筒(1)和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副套筒(2)螺纹连接;
步骤202、在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二预埋钢筋外露端与第三预埋钢筋外露端之间安装所述让位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
按照步骤201中在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一预埋钢筋外露端(7-1)与第四预埋钢筋外露端(7-4)之间安装所述让位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的方法完成在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二预埋钢筋外露端(7-2)与第三预埋钢筋外露端(7-3)之间安装所述让位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
步骤三、另一组预埋钢筋外露端的连接,具体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在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一预埋钢筋外露端与第二预埋钢筋外露端之间安装所述平直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
当所述平直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的平直连接钢筋(5-1)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主套筒(1)的预埋钢筋外露端穿过孔(1-1-1)与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径向调节套筒(3)螺纹连接,所述平直连接钢筋(5-1)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主套筒(1)的预埋钢筋外露端穿过孔(1-1-1)与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径向调节套筒(3)螺纹连接时,具体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1、将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轴向调节套筒(4)螺纹连接在第一预埋钢筋外露端(7-1)上,并将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副套筒(2)与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轴向调节套筒(4)螺纹连接;将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轴向调节套筒(4)螺纹连接在与第一预埋钢筋外露端(7-1)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二预埋钢筋外露端(7-2)上,并将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副套筒(2)与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轴向调节套筒(4)螺纹连接;
步骤3012、将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主套筒(1)和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副套筒(2)螺纹连接,将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主套筒(1)和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副套筒(2)螺纹连接;
当所述平直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的平直连接钢筋(5-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轴向调节套筒(4)螺纹连接,所述平直连接钢筋(5-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轴向调节套筒(4)螺纹连接时;具体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I、将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副套筒(2)与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轴向调节套筒(4)螺纹连接,将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副套筒(2)与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轴向调节套筒(4)螺纹连接;
步骤II、将第一预埋钢筋外露端(7-1)穿过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主套筒(1)的预埋钢筋外露端穿过孔(1-1-1),并与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径向调节套筒(3)螺纹连接;将与所述第一预埋钢筋外露端(7-1)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二预埋钢筋外露端(7-2)穿过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主套筒(1)的预埋钢筋外露端穿过孔(1-1-1),并与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径向调节套筒(3)螺纹连接;
步骤III、将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主套筒(1)和所述第一组合套筒的副套筒(2)螺纹连接,将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主套筒(1)和所述第二组合套筒的副套筒(2)螺纹连接;
步骤302、在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三预埋钢筋外露端(7-3)与第四预埋钢筋外露端(7-4)之间安装所述平直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
按照步骤301中在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一预埋钢筋外露端(7-1)与第二预埋钢筋外露端(7-2)之间安装所述平直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的方法完成在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三预埋钢筋外露端(7-3)与第四预埋钢筋外露端(7-4)之间安装所述平直型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
步骤四、密封层的填充:
在两个相邻所述格构梁侧面之间的缝隙内填充圆形泡沫棒,形成密封层(8);
步骤五、混凝土固定层的浇筑:
向由四个呈田字形布设的所述格构梁形成的浇筑空腔内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固定层(10)。
CN201910415855.3A 2019-05-18 2019-05-18 一种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及格构梁连接的施工方法 Active CN1102061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15855.3A CN110206165B (zh) 2019-05-18 2019-05-18 一种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及格构梁连接的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15855.3A CN110206165B (zh) 2019-05-18 2019-05-18 一种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及格构梁连接的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06165A CN110206165A (zh) 2019-09-06
CN110206165B true CN110206165B (zh) 2020-08-04

Family

ID=67787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15855.3A Active CN110206165B (zh) 2019-05-18 2019-05-18 一种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及格构梁连接的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061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55810A (zh) * 2020-05-12 2020-07-28 云南交投集团云岭建设有限公司 钢箱系杆拱桥主体结构施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58349Y (zh) * 2005-01-10 2006-02-15 钱冠龙 一种快速连接的钢筋接头
CN100593065C (zh) * 2008-04-18 2010-03-03 湖南大学 一种双层套筒钢筋连接器及其钢筋连接施工方法
JP2012117341A (ja) * 2010-12-03 2012-06-21 Fuji Bolt Seisakusho:Kk 機械継手
CN201943193U (zh) * 2010-12-31 2011-08-24 青建集团股份公司 一种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区的直螺纹套筒连接结构
CN206987203U (zh) * 2017-07-24 2018-02-09 长沙远大住宅工业阜阳有限公司 预埋式双套筒万向钢筋连接组件
CN107476500A (zh) * 2017-08-17 2017-12-15 山东远博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连接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06165A (zh) 2019-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23463B (zh) 一种预制节点和一种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US10851537B2 (en) Assemblable structural column joint connection using fiber-reinforced concrete filled round double steel tubes and mounting method thereof
CN206128292U (zh) 一种预制节点和一种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
CN110056085B (zh) 可快速装配的frp型材梁柱节点
CN209369834U (zh) 一种隧道预制装配式二次衬砌结构
CN110344340B (zh) 免围堰水下增大截面法加固桥墩的加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10206165B (zh) 一种双组合套筒连接结构及格构梁连接的施工方法
CN111946555B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塔筒管片拼装平台及拼装方法
CN102756019A (zh) 压力钢管圆度调整及支撑装置
CN103882995A (zh) 装配式建筑无牛腿混凝土梁钢柱连接节点
CN107975232B (zh) 一种圆柱形混凝土建筑模架系统
CN110374113B (zh) 适用于钢管支撑基坑快速换撑方法及活动接头
CN108412134B (zh) 一种混合型灌浆套筒及其预制剪力墙
CN105735467A (zh) 一种pc梁柱节点连接装置及方法
CN109267489B (zh) 一种斜拉桥索塔锚固区施工方法
CN210714713U (zh) 一种用于盾构隧道管片的异径预埋套筒
CN112412494A (zh) 一种带牛腿连接基座预制的管片拼装的衬砌圆环及其拼装方法
CN211369060U (zh) 一种全预制装配式全轻混凝土结构
CN115680116A (zh) 一种装配式框架梁柱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N214247342U (zh) 一种带牛腿连接基座预制管片拼装衬砌圆环及其拼装结构
CN211974328U (zh) 适用于t字型预制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模板装置
CN110206347B (zh) 一种装配式电子厂房边跨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1030588U (zh) 装配式钢台座
CN106012793A (zh) 一种波形钢腹板的定位结构及方法
CN110761198A (zh) 一种装配式节段箱梁的定位及安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