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002C - 电信网络管理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信网络管理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2002C CN1102002C CN96199371A CN96199371A CN1102002C CN 1102002 C CN1102002 C CN 1102002C CN 96199371 A CN96199371 A CN 96199371A CN 96199371 A CN96199371 A CN 96199371A CN 1102002 C CN1102002 C CN 1102002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up
- network
- quoting
- counting
- object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3/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 H04Q3/0016—Arrangements providing connection between exchanges
- H04Q3/0062—Provisions for network man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503—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object-oriented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525—GUI -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inc. for service cre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547—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subscriber, e.g. profile, database, database ac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管理电信网络的一种管理方法和一种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一个数据库,该数据库包含有关被管理网络的信息,所述信息的形式是与被管理网元相关的对象以及不同对象间的引用,所述引用表明对象间的依赖性。为了提供一种快速操作系统,在该系统中可以容易地处理对象间的任何循环依赖性,以判定何时可以解锁某个对象,允许系统的任何部分改变所述对象,在系统中加入了一种其对象间没有循环依赖性的辅助数据结构,该辅助数据结构用以确定何时可以解锁某个对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理电信网络的方法,和一种电信网络管理系统。被管理的电信网络可以是,例如SDH(同步数字体系)网络、PDH(准同步数字体系)网络或者这两者的组合。
背景技术
网络管理的基本状况通常是管理电信网络的运营商,例如电话公司,除了拥有物理网络之外,还拥有大批客户(即网络用户)。运营商向客户销售多种需要使用网络的服务。本文献中以公共网络为例;但是,原则上同样的描述适用于专网运营商管理例如一个机构网络。为了满足客户在物理网络上的数据传输需求,运营商需要运用很多设备装置或操作处理来提供客户服务。这些操作处理可以按功能分为如下几组:
-考虑客户服务性能的服务提供,包括例如为用户开具资费凭据。
-运营和维护以确保网络运营,保证客户服务的可用性。这方面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监控和修复网络故障。
-计划与开发,其功能是开发网络运营以便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要并提高运营企业的总利润。
从上面的描述中可以看出,网络管理作用于若干不同层面。根据特定层上所执行的功能与运营企业的整体管理相匹配的程度,电信网络的管理一般划分成4个不同层面,自下而上如下:
-网元管理层,
-网络管理层,
-服务管理层,
-事务管理层。
这种划分被用于例如ITU-T(前身为CCITT)建议M.3010中,该建议为电信网络管理结构规范了一种框架。在上述四层下面的底层是设备本身;这些设备由安装和现场工程工具管理。
网元管理层意味着将单个网元(例如复用器或交叉连接设备)作为独立元件进行管理,而不同时考虑网络或其它网元的状况。目前大多数商用的所谓“网络管理”系统实际上是该层内的网元管理系统。
网络管理层考虑的是整个电信网络的管理,例如网络连接的整体管理。一个例子是连接的创建和连接状况的端对端监控。这意味着例如对设备的监测告警不仅仅显示该设备的情况,而且传播以显示该次故障影响了什么服务(路径和电路),如果有服务受其影响的话。本发明位于该层。
从上面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服务管理层不涉及技术网络管理。它关心例如客户数据、监控提供给客户的服务、为提供的服务开具收费凭据,并考虑不同类型服务的需要。
事务管理层用以监控并计划整个企业的事务行为和经济方面,产生的决定影响较低的层面。
目前,网络管理系统正逐渐变成将电信网络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管理的系统,而传统管理系统仅处理了传输设备的远程控制,特别是监视该设备所产生的告警。在传统网络管理方法中,配置上的变化,例如创建新的端对端连接,是很费时费力的,因为最终结果包含了若干配置事件,这些事件的前提是网络的维护职员首先应有对全局情况的整体了解,然后决定单个网元所需的配置改变。相反,在新的网络管理系统中,系统内部产生对网络及其状况的全局分析,系统本身对每个传输设备给出所需的配置命令。因此,所有配置改变的完成可以比以前快得多。电信领域中的自由竞争促进了这方面的发展。
前述建议M.3010规定了图1所示的管理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基本上由一个或多个连接到一个数据通信网络DCN的运营系统OS组成,该数据通信网络与需要管理的实际电信网络进行通信,该电信网络包括被管理的网元NE。应当注意到,尽管数据通信网络的连接以及电信网络的连接物理上可以在同一根电缆中实现,但是它们在逻辑上是不同的。因此,逻辑上存在着两种网络:(a)向客户提供服务的网络,以及(b)维护服务提供网的网络。特定传输设备(网元)的管理还需要一个单独的协调设备MD,主要充当遵从该建议的Q3接口和不能理解应用于该接口的协议,而使用其自己的专用协议的传输设备之间的协议转换器。例如,新的SDH设备可以直接连接到Q3接口,而较早的PDH设备需要一个协调设备。
实际上,结合了SDH和PDH网络的管理网络可以是,例如如图2所示。位于运营中心的用户(网络运营商职员)使用网管工作站WS,这些网管工作站连接到一个独立的局域网WSN,后者可以是,例如一个以太网。管理系统一般分布在该局域网的若干计算机上,这些计算机中的某一台是专用的应用服务器SRV,该应用服务器具有一个包含管理网络所必需的信息的数据库DB。在其实际的实施例中,局域网还包括,例如必需的备用设备(类似DAT驱动器或镜像硬盘)以及事件记录打印机(未示出)。
管理系统通过上述Q3接口连接到,例如SDH网络。目前已为Q3接口定义了许多可选方案,从而该接口可以是,例如一个X.25类型分组交换接口或一个以太LAN接口。如果负责网络管理的运营商还使用一个分组交换网络,则分组交换接口是有用的。实际上,SDH网元21之间的控制通路在STM-N信号(N=1,4,16)的开销字节中建立,使SDH设备之间的控制信号与净荷信号一起传播,即也在同一个物理网络中传播。这种在开销字节中建立的控制通路被称为内嵌控制通路,它们例如由段开销字节D1到D12在STM-1帧中形成。
相反,PDH设备需要与具体厂商相关的解决方案,因此它们必须通过单独的协调设备22连接到管理系统。
管理系统也可以是层次结构,从而不同的地理区域具有它们自己的较小的管理系统,这些管理系统共同组成了完整的管理网络。例如,覆盖一个国家的管理系统可以在地域上划分成工作于该国不同地区的较小的管理系统。每个较小的管理系统负责管理前述地理区域中的网络部分。在图2的例子中,地理上相互分离的管理系统MS1和MS2共同组成了单个公用的管理系统和管理网络。
当今的网管标准很大程度上基于所谓的面向对象描述,尽管这些标准并不需要使用这种技术。对象是网管系统中的数据结构,它描述了网络元件的功能和状态。因此,一个对象是具有特定属性(“我与此相似”)和特定操作(“我能够做这些事情”)的元素。在面向对象的方法中,具有相同数据结构(属性)和相同行为(操作)的对象被分成同一个类。操作的特定实现被称为方法,每个对象被称为其所属的类的一个实例。一个典型的对象是,例如一个具有特定属性(活跃的交叉连接)和特定方法(例如生成交叉连接和释放交叉连接)的交叉连接设备。
在电信网管系统中,对象可以是物理对象或逻辑对象。物理对象是形成物理网络部件的元素。这种对象是,例如上述网元(网元是电信设备的任一部分,它作为单个单元工作以提供电信功能)或者物理连接(例如光纤、双绞线、同轴电缆、无线链路或卫星链路)。逻辑对象是不形成物理网络单个部分的逻辑实体。这种对象是,例如路径和电路。路径是网络中两个物理接口间的一个固定比特率和格式的连接。电路是一个为客户建立的在网络边界上两个物理接口间的连接。这样,电路通常由若干连贯路径组成。
网络对象可以具有多个不同属性。一些属性(例如“错误状态”)由若干不同类型的对象使用。此外,对某些类型的网络对象(例如路由)而言,定义一个由其它属性集合组成的属性是方便的。典型的属性是,例如“可用性状况”、“错误状态”以及“运行状态”。这些属性具有不同的可能值,例如错误状态可以具有下述值:
-OK。没有问题。
-警告。有严重错误,但是不影响服务。
-恶化。该对象所提供的某些或全部服务都恶化。
-失败。该对象所提供的全部服务都丢失。
-未知。该对象的错误状态未知。
-运行状态则可以有,例如两种不同的值:
-选通。该对象可以完全或部分运行。
-抑止。该对象根本无法运行。
网管系统的体系结构也可以以图3所示的简化形式表示。位于运营中心,并在工作站显示器上监控网络状况的用户,(即管理电信网络的人)启动并终止应用30以管理网络。因此这些应用是过渡元素。应用是包含用户接口功能的系统部分。应用提供用户上述服务,例如端对端连接管理、网络优化和故障管理。应用与网络系统核心31交互,网络系统核心是一种后台进程,例如用于记录事件并维护管理数据库32,即网络视图。此外,在应用30请求有关管理对象的信息时,核心能给出这类信息。相应地,应用能够改变数据库32中对象的属性,在这种情况下,核心的功能是将这种改变通知给相关的网元33(网元33也可以是协调设备)。网元包括它自己(受限)数据库34,该数据库包含与这种特定网元相关的对象。
原则上,数据库32包含所有物理网元的数据。它还包含许多物理实体,例如描述客户和(端对端)客户连接的对象。数据相互关联,从而可以对指定客户的连接或指定连接上的客户进行查询。应当注意,物理网络不包括描述整个客户连接的元件,但是网络包括多个不同的元件,每个元件描述连接的一小部分。
当某个应用使用对象时,这些对象必须保持在该应用的存储器中。当某个应用希望改变这些对象时,必须首先锁定这些对象以防止其它应用同时改变它们。
因为对象间复杂的相互依赖关系,在存储器中保持一个对象可能还需要保持另一个对象。类似地,锁定一个对象可能需要锁定其它对象。举个例子,当某个应用锁定一个路径对象以改变其路由,它还必须锁定代表将因此被改变的网元的对象。
用以代表网络的完整模型几乎总是非常大。网络可能具有数以万计的设备,每个设备可能具有与其关联的多个对象,从而甚至可能会有5万到10万个代表网络的对象。实际上,在中央存储器中同时保持了太多这样的信息。这样,可以应用同一种技术以在不再需要这些对象时将其从存储器中除去以减少存储器使用,以及解锁对象。因此,下面有关锁定管理的描述也可以应用于存储器管理。
对象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一般是应用(和用户)所不可见的,应用只是锁定路径,网元则被自动锁定。类似地,当应用完成其操作时,它从存储器中释放对象和/或解锁对象,它所依赖的所有其它对象也被释放和/或解锁。
本发明之后的问题是有关这种解锁和/或释放的问题,即如何检验对象之间的依赖性以能够正确完成这种解锁和/或释放的问题。该问题的解决方案相当重要,因为对象间的依赖性可以是循环的,即对象A依赖于对象B,对象B依赖于对象C,而对象C依赖于对象A。应当注意到,依赖性检验问题仅与解锁相关,而与锁定无关,因为当锁定某个对象时,显然必须锁定该对象所引用的所有对象。但是,在解锁对象时,同时进行的其它操作可能要求同一个对象仍然保持锁定,尽管最初导致锁定的操作不再要求对象锁定。
在现有技术中,存在着许多依赖性检验问题的解决方法。这些方法分成两大类:(a)引用计数和(b)垃圾收集。下面说明这两类方法。
在引用计数方法中,一个计数与每个对象相关联。每次一个对象被另一个对象引用,与该对象相关的计数增加。每次该引用被消除,计数则减少。当计数达到零,可以释放和/或解锁该对象。并且从该对象到其它对象的任何引用也需要消除,可能还会引起释放和/或解锁。
图4a...4e说明了引用计数方法是如何工作的。在这些图中,示出了两个不同的对象A和B,每个由标以相应字母(A或B)的方框标志。与每个对象框相关联的是计数框,标以相应计数器的值。最初,如图4a所示,对象A和B没有引用它们,所以相关计数器值为零。然后,如图4b所示,外部的某个对象引用A,如箭头所示,从而其应用计数增加到1。实际上,从一个对象到另一个对象的引用表明了这些对象间的依赖性,它可以以任何方式实现,例如通过一个指针字,即一个二进制数,其值对应与它所指向的对象。
此后,如图4c所示,对象A引用对象B,对象B的引用计数增加。如果随后消除了对象A的外部引用,则将对象A的计数器减少到零,如图4d所示。如果如此,则从对象A到其它对象的所有引用也需要消除,如图4e所示。因此,在该例中,对象B的引用计数也减少到零。
这种解决方案在网管系统中是不充分的,因为它不能处理循环依赖性。相互依赖的对象在某个大于零的值时结束计数,因为尽管没有其它的对象引用它们,但它们彼此引用。这在图5a...5d中解释。
如图5a所示,初始状态是,对象A引用对象B,外部对象引用对象A。然后,如图5b所示,对象B创建了引用指回对象A;这将对象A的引用计数增加到2。如果现在消除外部引用,对象A的引用计数仍然是1,因为对象B仍然引用它,如图5c所示。这导致了图5d的情况,其中对象A和对象B都不能释放或解锁,因为对象A和对象B都具有引用计数1,但是,唯一实际引用这些对象的是对象本身,即对象可以实际被解锁,但是不正确的引用计数会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第二种依赖性检验的常用形式被称为垃圾收集,它基于一种不同的方法。在垃圾收集过程中,周期性地跟踪发自一个已知根对象的所有链接到所有其它对象,每个可达对象被标记成仍在使用。然后,不再可达的所有其它对象都被释放和/或解锁。
根据对象如何进行相互链接,不同系统使用的根对象是不同的。例如,如果垃圾收集用于网管系统,则根对象是已被使用它们的应用明确引出和/或锁定的那些对象;从这些对象不再可达的任何对象都被释放和/或解锁。
图6a到6d的例子示出了垃圾收集是如何工作的。图6a示出了一组对象A...F以及它们之间的链路,包括两个对象D和E之间的环形依赖性。图6b示出了正被删除的两个链路,其结果是对象D和E不再被任何其它对象引用。稍后,如图6c所示,跟踪从已知根对象(本例中为A)可达的所有链路,并标记所有的可达对象。可达链路和对象在图6c中以实线示出,其它则以虚线示出。在发现了所有可达对象之后,那些不再可达的对象被释放或解锁。其结果在图6d中示出。
这种方法解决了循环引用的问题,在本例中以D和E的删除来表示,但是出于下述原因,它不适合网管系统。
垃圾收集并不能在对象不被使用时立即发现这些不被使用的对象。对快速操作的网管系统而言,在对象不再被使用和对象解锁之间存在时延是无法接受的,因为可能存在着许多其它应用正等待着使用该对象。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电信网管系统中锁定管理而不会出现上述缺陷的新颖方案。这通过按照本发明的管理电信网络的方法来实现,所述电信网络包括若干被该系统管理的网元,
所述系统包括一个管理中心,所述管理中心具有至少一个工作站,用以实现人机接口并允许管理者控制该系统,该系统能够向管理者提供该网络的信息,所述至少一个工作站连接到一个数据库,该数据库包含有关被管理网络的信息,所述信息的形式是与待管理网元相关的对象以及不同对象间的引用,所述引用表明对象间的依赖性,
其中所述管理中心通过数据通信链路连接到所述网元,使管理者能够对该网络的某个管理项进行操作,在该方法中
当某个对象的信息内容被某个操作改变时,
(a)首先锁定所述对象和依赖该对象的所有对象,以防止同时进行改变所述对象的信息内容的其它操作,
(b)在所述改变完成之后,进行依赖性检查以发现可以被解锁的所有依赖对象,其特征在于,
从可锁定对象中形成一个附加数据结构,所述数据结构包括以下述方式形成的对象组:单个组内的对象间关系可以是循环的,但是组间关系都是非循环的,每个组具有一个和它相关的计数,所述计数对应于从外部指向该组的引用数量,
当源对象创建了一个指向目标对象的新引用,组和所述计数的数量被更新,以保证组间关系仍然是非循环的,以及
当所述计数达到某个预定值时,组内的对象被解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电信网络的网管系统方法,所述电信网络包括若干被该系统管理的网元,所述系统包括一个管理中心,所述管理中心具有至少一个工作站,用以实现人机接口并允许管理者控制该系统,该系统能够向管理者提供该网络的信息,所述至少一个工作站连接到一个数据库,该数据库包含有关被管理网络的信息,所述信息的形式是与待管理网元相关的对象以及不同对象间的引用,所述引用表明对象间的依赖性,
其中所述管理中心通过数据通信链路连接到所述网元,使管理者能够对该网络的某个管理项进行操作并接收来自该管理项的信息,其特征在于,
该系统包括一个附加数据结构,所述数据结构包括以下述方式形成的对象组:单个组内的对象间关系可以是循环的,但是组间关系都是非循环的,每个组具有一个和它相关的计数,所述计数对应于从外部指向该组的引用数量,
网管系统中对象间的依赖性可以被看成是一种被称作定向图DG的数据结构。在该图中以节点形式表示这些对象,而以节点间的定向链路表示依赖性。从一个节点的链路出发可以返回该节点;正是这种属性导致例如引用计数,其基本形式不适用于锁定管理,如前所述。
一种相关的数据结构是定向非循环图DAG,除了具有下述特性之外,它与定向图相同:没有节点能够直接或间接地链接回它自身。本发明的思想在于向系统增加一个附加的数据结构,从而可以以DAG形式考察对象间的依赖性,在对象间依赖性发生变化之后以DAG形式维护该结构,以及针对这种附加的数据结构使用简单的引用计数,以判定何时解锁和/或释放对象。将DG转换成DAG的技术已经存在,参见Aho,Hopcroft&Ullman:Data Structures and Algorithms,pp 222-226,Addison-Wesley,1985,ISBN 0-21-00023-7。这种技术以下述方式工作:识别原DG中形成循环依赖性的所有节点,并将其组合以生成DAG中单个节点。
在本发明中,这种技术应用于电信网管系统中的依赖性管理问题,包括多种优化以减少维护该数据结构过程中涉及的开销。这样,本发明的思想在于,在系统中维护一种不包括对象间循环依赖性的辅助数据结构,并在这种数据结构上使用引用计数。按照本发明的系统可以看成是具有两重数据结构:第一数据结构包括对象以及对象间的引用,第二(辅助)数据结构包括组(相互依赖的对象的)和组间的引用。
与现有引用计数方法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以解决任何循环依赖性。与已知垃圾收集方法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本发明可以在对象不再需要锁定时立即解锁该对象。本发明还具有下述优点:将计算负荷分散在每个锁定/解锁操作,而不是让计算负荷一次性全部发生。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图7a...7h的例子,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及其优选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说明了电信网管体系结构;
图2示出了一个结合了SDH和PDH的网络的管理网例子;
图3说明了简化形式的网管系统的体系结构;
图4a...4e说明了一种现有技术的锁定管理方法的功能;
图5a...5d说明了具有相互依赖的对象的系统中现有技术方法的功能;
图6a...6d说明了锁定管理的另一种现有技术方法的功能;
图7a...7h说明了按照本发明的方法的功能。
具体实现方式
下面的描述仅涉及如何使用这种技术实现锁定管理,但是如上所述,同一种技术也可以用于处理存储器管理。
按照本发明,每个可锁定对象具有与其相关的另一个简单的锁定组对象。该锁定组对象充当一种标签,指示该可锁对象属于DAG内哪个节点。此外,正是这种锁定组对象维护该组内对象已被锁定多少次的计数。当该计数返回零时,对象解锁。
当一个可锁定对象锁定了另一个对象,如果该附加引用引起了一条循环路径的形成,则该循环路径中的所有对象的所有锁定组都合并成一个新组。然后,这个新组用作所有这些可锁定对象的单个锁定组对象。这样,锁定组对象充当DAG中的节点,因为它们之间不会有循环引用,所以使用这些对象的简单的引用计数是可行的。
当源对象(属于源对象组)锁定一个新目标对象(属于目标对象组,它不同于源对象组)时,后续过程如下(在描述中,引用另一个对象的对象被称为父对象,而被引用的对象被称为子对象):
1.以刚锁定的对象(目标)开始,标记该对象,检查该目标对象已锁定的每个子对象(见下),以试图发现源对象的锁定组。如果能够发现源对象的锁定组,则存在一个依赖环。
2.以下述方式检查每个子对象:
2a.如果该子对象属于该源锁定组,增量内部链路的计数,注明已找到源组,因此,找到一个环路。
2b.如果该子对象已被标记,则注明已找到源组。
2c.否则标记该子对象,检查它所锁定的每个子对象,即对子对象的子对象重复步骤2。
2d.如果任何检查过的子对象(递归地)属于该源组,则发现一个环路;如果该子对象与检查它的父对象不在同一个组中,则将其锁定组与源锁定组合并增量内部链路的计数。
3.如果发现一个环路,将目标组和源组合并,但是从指向源组的引用总计数中减去所发现的内部链路的计数,从而仅计数指向该组的外部引用。
下面通过例子来说明上述原则,该例说明了创建新链路时发生了什么引起了循环引用的出现。
图7a示出了5个对象(编号从1到5),以及它们所属的引用组(由虚线形成的椭圆表示,标以A到D)。细箭头指示内部引用,粗箭头指示外部引用。虚线箭头是刚创建的新链路。
在图7a的初始阶段,从该图中可以看出,需要跟踪的不同计数值是:
指向组A的引用:1
指向组B的引用:3
指向组C的引用:2
指向组D的引用:1
内部链路计数L=0。
下面的描述中,编号对应于上述方法步骤的编号。
1.以目标对象(即对象1)开始,标记该对象,检查子对象。标记过程在图7b中通过阴影椭圆表示。
2.检查子对象1(即对象2)。
2a.对象2不属于源组C,所以过程不再继续,即不增量内部链路的计数。
2b.对象2未被标记,所以不应用本项。
2c.标记对象2,检查它的子对象。
2.如图7c所示,检查对象2的子对象(即对象4)。
2a.对象4属于源组C,所以增量内部链路的计数。
内部链路的计数:L=1
2.如图7d所示,检查对象2的子对象(即对象3)。
2a.对象3不属于源组C,所以过程不再继续。
2b.对象3未被标记,所以不应用本项。
2c.标记对象3,检查子对象。
2.如图7e所示,检查对象3的子对象(即对象2)。
2a.对象2不属于源组C,所以过程不再继续。
2b.对象2已被标记,所以它不在源组C中。
2.检查对象3的子对象(即对象4)。
2a.对象4属于源组C,所以增量内部链路的计数。
内部链路的计数:L=2
2d.我们现在已检查了对象3的所有子对象,发现我们能够访问源组C,但是该子对象(即对象3)是从同一个组B中的父对象(即对象2)检查的,所以不再进行操作。
返回对象3的父对象,对象2。
回到对象3的父对象,对象2,参见图7f。
2d.我们现在已检查了对象2的所有子对象,发现我们能够访问源组C。因为该子对象(即对象2)是从不同组A中的父对象(即对象1)检查的,所以该子对象的组B与源组C合并,增量内部链路计数。
指向新组C的引用,参见图7g,现在是5(=B+C=3+2)。
内部链路计数:L=3
返回对象2的父对象,对象1。
回到对象2的父对象,对象1。
2.检查对象1的子对象(即对象3)。
2a.对象3属于源组C,所以增量内部链路的计数。
内部链路的计数:L=4
现在已检查了对象1的所有子对象,并且在这种情况下,这两个子对象都链接到源组C,所以我们前进到步骤3。
3.将目标组A合并到源组C,但是去除内部链路计数。
指向C:2(=A+C-L=1+5-4)。
结果在图7h中示出:对象1、2、3和4现在都在同一个组C中,指向该组的引用计数为2。
因此,对象1到4现在都在同一个组C中,指向该组的引用计数是从该组外部指向该组的引用数的正确计数。此后,可以使用简化引用计数以判定何时能够解锁特定组的对象。即,当引用计数达到某个预定值时,即表示指向该组的引用数为零,删除来自该组的引用。根据引用链的具体情况,这可能还会引起解锁。
通过上述方式,在对象和/或对象间引用发生改变之后,总是在维护该数据结构时计算出内部不再有循环,类似图7h的组C的最小新组以及指向该新组的引用计数。
在上述例子中,每个目标的子对象是从左到右,然后自顶向下排列的,但是不管排序方式如何,这种方法都会正确运作。
如果网管系统对象间存在着数以千计的链路,则每次一个对象被另一个对象锁定时进行上述递归检查在计算上代价很大。通过本发明的下述优选实施例可以减少这种耗费。
按照第一优选实施例,锁定一个以前未锁定的对象不需要进一步检查,因为如果该对象自身是未锁定的,则该对象不会引起另一个对象被锁定,因而不会出现环。因此仅在同一个对象被两个或多个不同源对象锁定时,才进行递归降序检查。
上述过程标记对象以指示它们已被检查过。按照第二优选实施例,这种标记可以通过下述方式来完成:例如将该对象中的某个域设置成与正被检查的源锁定组相关的独有值。
正常情况下,标记的使用可能要求对对象进行第二遍扫描,以删除任何标记集合,使下次进行检查时,这些对象可以再次被标记。通过使用该组的独有值,不再需要进行这样的操作,因为:
-如果正检查不同的组,对象将以未标记形式出现,以及
-如果正检查同一个组,标记的存在表明已经检查过该对象下的所有子对象是否为该组的成员,所以不再需要进行检查。
这样,这种标记技术的使用避免了标记清除过程所需的计算,并且如果该对象已被标记成正在搜寻的组消除了重新检查给定对象下的所有对象所需的计算。
尽管以上结合附图的例子描述了本发明,但显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在上面描述以及后附权利要求书中提出的创新思想的范围内,可以通过许多方式对它进行修改。如上所述,管理系统包括代表逻辑和物理实体的多个对象。在后附权利要求书中所有这些对象以“与被管理网元相关的对象”,即代表管理环境的对象形式提出。
Claims (6)
1.一种管理电信网络的方法,所述电信网络包括若干被该系统管理的网元,
所述系统包括一个管理中心,所述管理中心具有至少一个工作站,用以实现人机接口并允许管理者控制该系统,该系统能够向管理者提供该网络的信息,所述至少一个工作站连接到一个数据库,该数据库包含有关被管理网络的信息,所述信息的形式是与待管理网元相关的对象以及不同对象间的引用,所述引用表明对象间的依赖性,
其中所述管理中心通过数据通信链路连接到所述网元,使管理者能够对该网络的某个管理项进行操作,在该方法中
当某个对象的信息内容被某个操作改变时,
(a)首先锁定所述对象和依赖该对象的所有对象,以防止同时进行改变所述对象的信息内容的其它操作,
(b)在所述改变完成之后,进行依赖性检查以发现可以被解锁的所有依赖对象,其特征在于,
从可锁定对象中形成一个附加数据结构,所述数据结构包括以下述方式形成的对象组:单个组内的对象间关系可以是循环的,但是组间关系都是非循环的,每个组具有一个和它相关的计数,所述计数对应于从外部指向该组的引用数量,
当源对象创建了一个指向目标对象的新引用,组和所述计数的数量被更新,以保证组间关系仍然是非循环的,以及
当所述计数达到某个预定值时,组内的对象被解锁。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进行所述更新时,从目标对象开始跟踪对象间的依赖性,检查该目标对象锁定的子对象组,同时跟踪对应于不同组间发现的链路的内部链路计数,如果发现一个属于源组的子对象,只要该父对象组与该源组不同,则合并该源组与父对象组。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源组与目标组合并,从指向合并后的源组的引用总计数中减去发现的内部链路的总计数。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仅在源对象创建了指向目标对象的一个新引用时目标对象已被锁定的情况下进行。
5.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标记对象以表明已检查过它锁定的子对象,通过赋予标记一个该源组独有的值来完成所述标记过程。
6.一种电信网络的网管系统,所述电信网络包括若干被该系统管理的网元,所述系统包括一个管理中心,所述管理中心具有至少一个工作站,用以实现人机接口并允许管理者控制该系统,该系统能够向管理者提供该网络的信息,所述至少一个工作站连接到一个数据库,该数据库包含有关被管理网络的信息,所述信息的形式是与待管理网元相关的对象以及不同对象间的引用,所述引用表明对象间的依赖性,
其中所述管理中心通过数据通信链路连接到所述网元,使管理者能够对该网络的某个管理项进行操作并接收来自该管理项的信息,
该系统包括一个附加数据结构,所述数据结构包括以下述方式形成的对象组:单个组内的对象间关系可以是循环的,但是组间关系都是非循环的,每个组具有一个和它相关的计数,所述计数对应于从外部指向该组的引用数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GB9526595.5 | 1995-12-28 | ||
GB9526595A GB2308776B (en) | 1995-12-28 | 1995-12-28 |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management method and system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06478A CN1206478A (zh) | 1999-01-27 |
CN1102002C true CN1102002C (zh) | 2003-02-19 |
Family
ID=10786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6199371A Expired - Lifetime CN1102002C (zh) | 1995-12-28 | 1996-12-20 | 电信网络管理方法和系统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349334B1 (zh) |
CN (1) | CN1102002C (zh) |
AU (1) | AU1196397A (zh) |
DE (1) | DE19681662T1 (zh) |
GB (1) | GB2308776B (zh) |
WO (1) | WO199702466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208940B1 (ko) * | 1997-04-18 | 1999-07-15 | 윤종용 | 디지털셀룰러시스템의 기지국관리장치에서의 데이터 관리방법 |
US6874022B1 (en) | 1999-03-12 | 2005-03-29 | Cisco Technology,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deling behavior of elements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
US7693042B1 (en) * | 1999-06-23 | 2010-04-06 | At&T Mobility Ii Llc | Intelligent presentation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
DE19947083A1 (de) * | 1999-09-30 | 2001-04-05 | Siemens Ag | Konfigurieren eines Telekommunikationsnetzes mit mehreren Netzregionen |
US7181507B1 (en) * | 2000-07-18 | 2007-02-20 | Harrow Products Llc | Internet based access point management system |
US7769791B2 (en) * | 2001-01-12 | 2010-08-03 | Oracle America, Inc. | Lightweight reference counting using single-target synchronization |
US20030093506A1 (en) * | 2001-11-09 | 2003-05-15 | Adc Dsl Systems, Inc. | Systems operation module |
WO2003045005A1 (en) * | 2001-11-20 | 2003-05-30 |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 A framework for managing an optical communication network |
US7277882B1 (en) * | 2002-03-29 | 2007-10-02 | At&T Bls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network element database population |
US20050201346A1 (en) * | 2003-05-13 | 2005-09-15 | Weilin Wang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roadband data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mesh network |
US7835372B2 (en) * | 2002-05-13 | 2010-11-16 | Weilin Wang |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parent wireless bridging of communication channel segments |
US7957356B2 (en) | 2002-05-13 | 2011-06-07 | Misomino Chi Acquisitions L.L.C. | Scalable media access control for multi-hop high bandwidth communications |
US8780770B2 (en) * | 2002-05-13 | 2014-07-15 | Misonimo Chi Acquisition L.L.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oice and video communication over a wireless network |
US7069483B2 (en) * | 2002-05-13 | 2006-06-27 | Kiyon,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nodes in a wireless mesh network |
US20030212833A1 (en) * | 2002-05-13 | 2003-11-13 | Dlb Innovations, Inc. | Web-based practice management system |
US7852796B2 (en) * | 2002-05-13 | 2010-12-14 | Xudong Wang | Distributed multichanne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US20050201340A1 (en) * | 2002-05-13 | 2005-09-15 | Xudong Wang | Distributed TDMA for wireless mesh network |
US20040229566A1 (en) * | 2003-05-13 | 2004-11-18 | Weilin Wang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gestion control in a wireless mesh network |
US7941149B2 (en) * | 2002-05-13 | 2011-05-10 | Misonimo Chi Acquistion L.L.C. | Multi-hop ultra wide band wireless network communication |
US7340422B2 (en) | 2003-02-10 | 2008-03-04 | Asentinel Llc | Systems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and processing of telecommunications invoices |
US8175613B2 (en) * | 2006-08-04 | 2012-05-08 | Misonimo Chi Acquisitions L.L.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location of devices within a wireless network |
EP2092664A4 (en) * | 2006-12-07 | 2013-10-16 | Misonimo Chi Acquisition L L 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IME WINDOW AND CHANNEL ALLOCATION |
CN101505248B (zh) * | 2009-02-25 | 2012-04-04 | 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监控锁定机制的方法及装置 |
CN103780406B (zh) * | 2012-10-18 | 2017-12-26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采集方法和系统、以及网管设备 |
CN105893137B (zh) * | 2014-10-21 | 2019-11-08 | 伊姆西公司 | 用于为对象分配锁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241673A (en) * | 1990-06-05 | 1993-08-31 | Oce-Nederland B.V. | System for garbage collecting unused memory space represented by a digraph by assigning values of node identifiers to selected variables based upon predetermined conditions |
CN1150874A (zh) * | 1994-06-13 | 1997-05-28 |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电信网络中的网络单元 |
CN1150875A (zh) * | 1994-06-13 | 1997-05-28 |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电信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485613A (en) | 1991-08-27 | 1996-01-16 | At&T Corp. | Method for automatic memory reclamation for object-oriented systems with real-time constraints |
DE69322857T2 (de) * | 1992-08-28 | 1999-05-27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Stockholm | Management in telecom und offenen systemen |
US5859981A (en) * | 1995-07-12 | 1999-01-12 | Super P.C., L.L.C. | Method for deadlock-free message passing in MIMD systems using routers and buffers |
-
1995
- 1995-12-28 GB GB9526595A patent/GB2308776B/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6
- 1996-12-20 AU AU11963/97A patent/AU1196397A/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1996-12-20 WO PCT/FI1996/000686 patent/WO1997024662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1996-12-20 US US09/091,303 patent/US6349334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6-12-20 CN CN96199371A patent/CN1102002C/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6-12-20 DE DE19681662T patent/DE19681662T1/de not_active Ceas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241673A (en) * | 1990-06-05 | 1993-08-31 | Oce-Nederland B.V. | System for garbage collecting unused memory space represented by a digraph by assigning values of node identifiers to selected variables based upon predetermined conditions |
CN1150874A (zh) * | 1994-06-13 | 1997-05-28 |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电信网络中的网络单元 |
CN1150875A (zh) * | 1994-06-13 | 1997-05-28 |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电信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GB2308776A (en) | 1997-07-02 |
WO1997024662A1 (en) | 1997-07-10 |
GB9526595D0 (en) | 1996-02-28 |
DE19681662T1 (de) | 1998-10-15 |
CN1206478A (zh) | 1999-01-27 |
GB2308776B (en) | 1998-06-24 |
US6349334B1 (en) | 2002-02-19 |
AU1196397A (en) | 1997-07-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2002C (zh) | 电信网络管理方法和系统 | |
CN1099175C (zh) | 电信网络管理系统 | |
US6901440B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universal service activation | |
CN1110926C (zh) | 电信网络管理系统中的方法 | |
US9742619B2 (en) | Autom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ystem development | |
US7099879B2 (en) | Real-time monitoring of service performance through the use of relational database calculation clusters | |
CN1083194C (zh) | 电信网络中的网络单元 | |
CN101040486A (zh) | 动态分布式环境中的自动拓扑形成方法、系统及程序产品 | |
CN1379573A (zh) | 用于确定传输网中最小恢复容量的快速恢复机制和方法 | |
CN1531829A (zh) | 检查电信网络中的节点配置的方法和系统 | |
JPH08265367A (ja) | ネットワーク管理・情報収集方式 | |
CN1714536A (zh) | 分布网络中基于策略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 |
CN1744522A (zh) | 在通信网络中使用的模块化的基于演进的知识的诊断设备 | |
CN1905470A (zh) | 一种电信管理网中上下层网管数据一致性的处理方法 | |
JPS61251343A (ja) | ロ−カルエリヤネツトワ−クに於けるアドレス管理方式 | |
US6819668B1 (en) | Trail management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
CN1863068A (zh) | 网络管理层通过网元管理层实现信息管理的方法 | |
CN1214658C (zh) | 多管理者环境中的通用对准方法 | |
Liu et al. | Policy-based management framework for the simplified use of policy abstractions (SUPA) | |
Boutaba et al. | An architectural approach for integrated network and systems management | |
CN109617724A (zh) | 一种传输网络业务监测及修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 | |
CN110932875A (zh) | 一种大数据云计算环境下的告警装置及方法 | |
de la Fuente et al. | Application of the TINA-C management architecture | |
CN1677935A (zh) | 电信管理网中配置信息模型树的转换系统及其方法 | |
GB2308777A (en) |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management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219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