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99493B -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之间的直接通信的波束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之间的直接通信的波束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99493B
CN110199493B CN201880007939.7A CN201880007939A CN110199493B CN 110199493 B CN110199493 B CN 110199493B CN 201880007939 A CN201880007939 A CN 201880007939A CN 110199493 B CN110199493 B CN 1101994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equipment
data
reference signals
transmitting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0793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99493A (zh
Inventor
金沂濬
金荣泰
徐翰瞥
蔡赫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1994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994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994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994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71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gether with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3Auxiliary parameters, e.g. power control [PCB] or not acknowledged commands [NACK], used as feedback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04B7/06952Selecting one or more beams from a plurality of beams, e.g. beam training, management or sweeping
    • H04B7/06954Sidelink beam training with support from third instance, e.g. the third instance being a base s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 H04L1/0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using space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5Adaptation of specific ARQ protocol parameters according to transmission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in the space domain, e.g. b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终端之间的直接通信一个终端向另一终端传输数据的方法。具体地,该方法包括:在配置有一个或更多个数据符号和一个或更多个参考信号符号的帧上,向另一终端传输对应于多个传输波束的数据信号和多个参考信号的步骤;从所述另一终端接收对所述数据信号的否定响应以及关于与所述多个传输波束中的至少一个优选传输波束相对应的参考信号的信息的步骤;以及将基于所述优选传输波束预编码的所述数据信号重传到所述另一终端的步骤,其中所述多个参考信号在一个参考信号符号内被时分复用。

Description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之间的直接通信的波束控制方法 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系统,更具体地涉及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UE)之间的直接通信的波束控制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3GPP LTE(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长期演进,以下缩写为LTE)通信系统被示意性地解释为可应用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实施例。
图1是作为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E-UMTS网络结构的示意图。E-UMTS(演进的通用移动电信系统)是从传统的UMTS(通用移动电信系统)演变而来的系统。目前,3GPP正在进行E-UMTS的基本标准化工作。E-UMTS通常被称为LTE系统。UMTS和E-UMTS技术规范的详细内容分别参见第7版和第8版的“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技术规范组无线电接入网”。
参照图1,E-UMTS包括以位于网络末端的方式连接到外部网络(E-UTRAN)的用户设备(UE)、eNode B(eNB)和接入网关(下文缩写为AG)。eNode B能够同时传输用于广播服务、组播服务和/或单播服务的多数据流。
一个eNode B包含至少一个小区。小区通过设置成1.25MHz、2.5MHz,5MHz、10MHz、15MHz和20MHz带宽之一,向多个用户设备提供下行链路传输服务或上行链路传输服务。可以配置不同的小区以分别提供相应的带宽。eNode B控制去往/来自多个用户设备的数据传输/接收。对于下行链路(下文缩写为DL)数据,eNode B通过传输DL调度信息向相应的用户设备通知编码、数据大小、HARQ(混合自动重复和请求)相关信息、传输数据的时间/频率区域等。并且,对于上行链路(下文缩写为UL)数据,eNode B通过将UL调度信息传输至相应的用户设备而向相应的用户设备通知相应的用户设备可用的时间/频率区域、编码、数据大小、HARQ相关信息等。可以在eNode B之间使用用于用户流量传输或控制流量传输的接口。核心网络(CN)包括用于用户设备的用户注册等的AG(接入网关)和网络节点。AG通过由多个小区组成的TA(跟踪区域)单元管理用户设备的移动性。
无线通信技术已经发展至基于WCDMA的LTE。然而,用户和服务提供商的持续需求和期望不断增加。此外,因为不同类型的无线电接入技术不断发展,所以需要新的技术演进以具有未来的竞争力。为了未来的竞争力,需要降低用户设备的每比特的成本、提高服务可用性、灵活的频带使用、简单的结构/开放接口以及合理功耗等。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基于以上描述,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UE)之间的直接通信的波束控制方法和设备。
技术方案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中,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户设备(UE)通过UE之间的直接通信向对等UE传输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所述对等UE传输与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数据符号和一个或更多个参考信号符号的帧中的多个传输波束有关的数据信号和多个参考信号;从所述对等UE接收针对所述数据信号的否定应答(NACK)以及关于与所述多个传输波束中的至少一个优选传输波束对应的参考信号的信息;和通过基于所述优选传输波束预编码所述数据信号而将所述数据信号重传给所述对等UE。所述多个参考信号在一个参考信号符号中以时分复用(TDM)被复用。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中,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户设备(UE)通过UE之间的直接通信从对等UE接收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从所述对等UE接收与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数据符号和一个或更多个参考信号符号的帧中的多个传输波束有关的数据信号和多个参考信号;向所述对等UE传输针对所述数据信号的否定应答(NACK)以及关于与所述多个传输波束中的至少一个优选传输波束对应的参考信号的信息;和从所述对等UE接收基于所述优选传输波束预编码并重传的所述数据信号。所述多个参考信号在一个参考信号符号中以TDM被复用。
所述多个参考信号可以按照一个参考信号符号中的天线端口索引的次序被顺序地以TDM复用。
可以将所述数据信号和所述多个参考信号多播到对等UE和一个或更多个其它UE。
可以通过不同的天线端口传输所述多个参考信号。应用于所述多个参考信号的预编码器可以与应用于所述数据信号的预编码器不同。
此外,可以从包括所述多个传输波束中的一个或更多个传输波束的波束候选集中选择所述至少一个优选传输波束,并且可以基于UE与对等UE之间的接近度来确定所述波束候选集。
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可以更有效地执行传输波束控制和接收波束控制以用于用户设备(UE)之间的直接通信。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利用本公开可以实现的效果不限于上文具体描述的内容,并且从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将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其它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作为示例性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演进通用移动电信系统(E-UMTS)的网络结构的图。
图2是示出基于3GPP无线电接入网络规范的用户设备(UE)和演进UMTS无线电接入网络(E-UTRAN)之间的无线电接口协议的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的结构的图。
图3是示出在3GPP系统中使用的物理信道以及使用该物理信道的一般信号传输方法的图。
图4是示出长期演进(LTE)系统中使用的无线电帧的结构的图。
图5是示出在LTE系统中使用的DL无线电帧的结构的图。
图6是示出LTE系统中的UL子帧的结构的图。
图7是示出装置到装置(D2D)通信的概念的图。
图8示出了资源池和资源单元的示例性配置。
图9示出了用户设备(UE)的演进节点B(eNB)和接收(Rx)波束的传输(Tx)波束的示例性配置。
图10和图1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用于传输经历与数据相同的预编码的参考信号(RS)的示例性帧结构。
图12、图13和图1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用于传输经历与应用于数据的不同的预编码的RS的示例性帧结构。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接收UE选择优选的Tx波束的实施例。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通信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将理解本发明的配置、操作和其它特征。以下实施方式是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应用于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系统的实施例。
尽管将基于LTE系统和LTE高级(LTE-A)系统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LTE系统和LTE-A系统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应用于与上述定义相对应的任何通信系统。此外,尽管本说明书参考FDD系统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但这仅是示例性的。并且,通过容易地变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应用于H-FDD或TDD系统。
在本公开中,基站(eNB)可以作为包括射频拉远头(RRH)、eNB、传输点(TP)、接收点(RP)、中继等的广泛意义使用。
图2是示出基于3GPP无线电接入网络规范的UE与E-UTRAN之间的无线电接口协议的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的结构的图。控制平面指的是用于传输控制消息的路径,该路径由UE和网络使用来管理呼叫。用户平面指的是传输应用层中生成的数据(例如,语音数据或互联网分组数据)的路径。
第一层的物理层使用物理信道向上层提供信息传输服务。物理层经由传输信道连接到上层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层。数据经由传输信道在MAC层和物理层之间传输。数据还经由物理信道在发射机的物理层和接收机的物理层之间传输。物理信道使用时间和频率作为无线电资源。具体地,在DL中使用正交频分多址(OFDMA)方案来调制物理信道,并且在UL中使用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方案来调制物理信道。
第二层的MAC层经由逻辑信道向上层的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层提供服务。第二层的RLC层支持可靠的数据传输。RLC层的功能可以由MAC层内的功能块实现。第二层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执行报头压缩功能,以减少不必要的控制信息,以便在具有相对窄带宽的无线电接口中有效传输诸如IPv4或IPv6分组之类的因特网协议(IP)分组。
仅在控制平面中定义位于第三层的最底部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层。RRC层控制与无线承载的配置、二次配置和释放相关的逻辑信道、传输信道和物理信道。无线承载是指由第二层提供的用于在UE和网络之间传输数据的服务。为此,UE的RRC层和网络的RRC层交换RRC消息。如果已经在无线电网络的RRC层与UE的RRC层之间建立了RRC连接,则UE处于RRC连接模式。否则,UE处于RRC空闲模式。位于RRC层的上层的非接入层(NAS层)执行诸如会话管理和移动性管理之类的功能。
构成eNB的小区由1.25、2.5、5、10、15和20MHz之中的带宽之一配置,并向多个UE提供DL或UL传输服务。可以配置彼此不同的小区以提供不同的带宽。
用于从网络到UE的数据传输的DL传输信道包括用于传输系统信息的广播信道(BCH)、用于传输寻呼消息的寻呼信道(PCH)以及用于传输用户流量或控制消息的DL共享信道(SCH)。DL组播或广播服务的流量或控制消息可以经由DL SCH传输,或者可以经由附加的DL组播信道(MCH)传输。同时,用于从UE到网络的数据传输的UL传输信道包括用于传输初始控制消息的随机接入信道(RACH)和用于传输用户流量或控制消息的UL SCH。位于传输信道的上层并映射到传输信道的逻辑信道包括广播控制信道(BCCH)、寻呼控制信道(PCCH)、公共控制信道(CCCH)、组播控制信道(MCCH)和组播流量信道(MTCH)。
图3是示出在3GPP系统中使用的物理信道以及使用该物理信道的一般信号传输方法的图。
当接通电源或UE进入新小区时,UE执行初始化小区搜索过程,例如获取与eNB的同步(S301)。为此,UE可以通过从eNB接收主同步信道(P-SCH)和辅同步信道(S-SCH)来调整与eNB的同步,并获取诸如小区标识(ID)之类的信息。此后,UE可以通过从eNB接收物理广播信道来获取小区内的广播信息。在初始化小区搜索过程中,UE可以通过接收下行链路参考信号(DL RS)来监视DL信道状态。
在完成初始化小区搜索过程后,UE可以通过接收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并基于PDCCH上承载的信息接收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来获取更详细的系统信息(S302)。
同时,如果UE初始化接入eNB或者如果不存在用于向eNB传输信号的无线电资源,则UE可以与eNB执行随机接入过程(S303至S306)。为此,UE可以经由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作为前导码传输特定序列(S303和S305),并且通过PDCCH和与PDCCH相关联的PDSCH接收对前导码的响应消息(S304和S306)。在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情况下,UE可以另外执行竞争解决过程。
在执行上述过程之后,UE可以接收PDCCH/PDSCH(S307)并作为通用UL/DL信号传输过程传输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S308)。特别地,UE经由PDCCH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DCI包括诸如用于UE的资源分配信息之类的控制信息,并且根据其使用目的具有不同的格式。
同时,UE发送到UL上的eNB或者从DL上的eNB接收的控制信息包括DL/UL应答/否定应答(ACK/NACK)信号、信道质量指示符(CQI)、预编码矩阵索引(PMI)、等级指示符(RI)等。在3GPP LTE系统中,UE可以经由PUSCH和/或PUCCH传输诸如CQI/PMI/RI之类的控制信息。
图4是示出LTE系统中使用的无线电帧的结构的图。
参照图4,无线电帧具有10ms(327200×Ts)的长度,并且包括10个相等大小的子帧。每个子帧均具有1ms的长度并且包括两个时隙。每个时隙的长度均为0.5ms(15360Ts)。在这种情况下,Ts表示由Ts=1/(15kHz×2048)=3.2552×10-8(约33ns)代表的采样时间。每个时隙包括时域中的多个OFDM符号,并且包括频域中的多个资源块(RB)。在LTE系统中,一个RB包括12个子载波×7(或6)个OFDM符号。可以以一个或更多个子帧为单位确定作为数据传输的单位时间的传输时间间隔(TTI)。上述无线电帧的结构仅是示例性的,并且可以对无线电帧中包括的子帧的数量、子帧中包括的时隙的数量或者时隙中包括的OFDM符号的数量进行各种修改。
图5是示出DL无线电帧中的一个子帧的控制区域中包括的控制信道的图。
参照图5,一个子帧包括14个OFDM符号。根据子帧配置,14个OFDM符号中的第1个到第3个OFDM符号可以用作控制区域,并且剩余的11到13个OFDM符号可以用作数据区域。在图5中,R0至R3分别表示天线0至3的参考信号(RS)或导频信号。无论控制区域还是数据区域,RS都固定至子帧内的预定模式。控制信道被分配给控制区域中不用于RS的资源。流量信道被分配给数据区域中不用于RS的资源。分配给控制区域的控制信道包括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CFICH)、物理混合ARQ指示符信道(PHI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等。
PCFI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向UE通知用于每个子帧中的PDCCH的OFDM符号的数量。PCFICH位于第一OFDM符号中,并且配置有优先于PHICH和PDCCH的优先级。PCFICH由4个资源元素组(REG)组成,并且每个REG均基于小区ID分布在控制区域上。一个REG包括4个资源元素(RE)。RE表示被一个OFDM符号定义为一个子载波的最小物理资源。PCFICH值表示取决于带宽的1到3的值或2到4的值,并且使用正交相移键控(QPSK)来调制。
PHICH(物理混合ARQ指示符信道)用于承载用于UL传输的HARQ ACK/NACK信号。也就是说,PHICH表示用于传输用于UL HARQ的DL ACK/NACK信息的信道。PHICH包括一个REG,并且是特定于小区的加扰的。ACK/NACK信号由1比特表示,并使用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进行调制。调制的ACK/NACK信号以2或4的扩展因子(SF)扩展。映射到相同资源的多个PHICH构成PHICH组。根据扩频码的数量确定复用到PHICH组的PHICH的数量。PHICH(组)重复三次以获得频域和/或时域中的分集增益。
PDCCH被分配给子帧的前n个OFDM符号。在这种情况下,n是等于或大于1的整数,由PCFICH表示。PDCCH由一个或更多个控制信道元素(CCE)组成。PDCCH向每个UE或UE组通知与传输信道的资源分配相关联的信息,即,寻呼信道(PCH)和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UL调度许可、HARQ信息等。PCH和DL-SCH经由PDSCH传输。因此,eNB和UE经由PDSCH传输和接收除了特定控制信息或服务数据之外的数据。
在PDCCH上传输指示要传输哪个UE或UE PDSCH数据的信息和指示UE应如何接收和解码PDSCH数据的信息。例如,假设特定PDCCH的循环冗余校验(CRC)被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RNTI)'A'和关于使用无线电资源'B'(例如频率位置)和使用DCI格式'C'传输的数据的信息掩盖,即传输格式信息(例如传输块大小、调制方案、编码信息等)在特定子帧中传输,位于小区中的UE监视PDCCH,即在搜索空间中使用PDCCH的RNTI信息对PDCCH进行盲解码。如果存在具有RNTI'A'的一个或更多个UE,则UE接收PDCCH并基于所接收的PDCCH的信息接收由'B'和'C'表示的PDSCH。
图6是示出LTE系统中的UL子帧的结构的图。
参照图6,上行链路子帧被划分为分配PUCCH以传输控制信息的区域和分配PUSCH以传输用户数据的区域。在频域中,PUSCH被分配至子帧的中间,而PUCCH被分配至数据区域的两端。在PUCCH上传输的控制信息包括ACK/NACK、表示下行链路信道状态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用于多输入和多输出(MIMO)的RI、指示分配UL资源请求的调度请求(SR)等。UE的PUCCH使用在子帧的每个时隙中占用不同频率的一个RB。也就是说,两个RB在时隙边界上分配给PUCCH跳频。特别地,m=0、m=1、m=2和m=3的PUCCH被分配给图6中的子帧。
图7是示出装置到装置(D2D)通信的概念的图。
参照图7,在UE与另一UE无线通信的D2D通信(即,D2D直接通信)期间,eNB可以传输用于指示D2D传输/接收的调度消息。在以下描述中,在UE之间建立的用于其间直接通信的直接链路(即,D2D链路)被称为侧链路(SL),作为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相反的概念。
参与侧链路通信的UE从eNB接收侧链路调度消息,并执行由侧链路调度消息指示的传输和接收操作。这里,尽管UE表示用户终端,但是如果网络实体根据UE之间的通信方案传输/接收信号,则诸如eNB之类的网络实体可以被视为一类UE。另外,eNB可以接收从UE传输的侧链路信号,并且UE可以使用为UE之间的侧链路通信设计的信号传输和接收方法来向eNB传输上行链路信号。
对于侧链路通信,UE执行用于确定UE期望与之通信的对等UE是否在可以进行侧链路通信的相邻区域中的发现过程。发现过程如下执行。首先,UE传输允许其它UE识别相应UE的唯一发现信号。通过检测发现信号,相邻UE可以辨识出传输发现信号的UE位于其附近。也就是说,在通过发现过程检查对应于侧链路通信目标的对等UE是否位于其附近之后,每个UE均执行侧链路通信,即,向对等UE传输用户数据和从对等UE接收用户数据。
同时,下面描述的是这样的情况:UE 1从资源池中选择与特定资源相对应的资源单元(资源池表示一系列资源),然后使用相应的资源单元传输侧链路信号。这里,如果UE 1位于基站的覆盖范围内,则基站可以向UE 1通知资源池。如果UE 1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外,则资源池可以由另一UE指示或者被确定为预先确定的资源。通常,资源池配置有多个资源单元,并且每个UE均可以选择并使用一个或更多个资源单元用于其自身的侧链路信号传输。
图8示出了资源池和资源单元的配置实施例。
参照图8,整个频率资源被划分为NF并且整个时间资源被划分为NT,从而例如定义了总NF*NT资源单元。具体地,可以以NT子帧的周期重复相应的资源池。通常,单个资源单元可以周期性地重复出现。或者,为了在时间或频率维度上获得分集效应,具有映射有单个逻辑资源单元的物理资源单元的索引可以根据时间以先前确定的模式改变。在这样的资源单元结构中,资源池可以表示可以用于打算传输侧链路信号的UE的传输的一组资源单元。
上述资源池可以细分为各种类型。首先,可以根据在资源池上传输的侧链路信号的内容对其进行分类。例如,如下面的1)至3),侧链路信号的内容可以被分类为侧链路数据信道和发现信号。并且,可以根据每个内容配置单独的资源池。
1)SA(调度指派):SA指的是包括侧链路数据信道的资源位置信息、关于用于解调侧链路数据信道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的信息、关于MIMO传输方案的信息等的信号,该信号由传输UE提供。SA可以在同一资源单元上与侧链路数据被复用,然后与侧链路数据一起被传输。在这种情况下,SA资源池可以表示其中SA被复用并与侧链路数据一起传输的资源池。
2)侧链路数据信道:这是指供传输UE用来传输用户数据的信道。如果通过在同一资源单元上与侧链路数据被复用来传输SA,则用于在SA资源池的特定资源单元上传输SA信息的资源元素(RE)可以用于传输侧链路数据信道资源池上的侧链路数据。
3)发现信号:这意味着用于使得相邻UE能够以传输UE传输诸如其自己的ID等信息的方式发现传输UE的信号的资源池。
4)同步信号:传输UE传输同步信号和同步信息,使得接收UE可以与传输UE实现时间/频率同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被解释为表示接收UE用于实现时间/频率同步的信号/信道的资源池。
随着越来越多的通信装置需要更大的通信容量,需要比传统无线电接入技术(RAT)增强的移动宽带通信。此外,能够通过连接多个装置和对象随时随地提供各种服务的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TC)是下一代通信要解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考虑对可靠性和延迟敏感的服务/UE的通信系统设计也在讨论中。因此,考虑增强型移动宽带通信(eMBB)、大规模MTC以及超可靠和低延迟通信(URLLC)的新无线电接入技术的引入也在讨论中。在本公开中,为简单起见,该技术将被称为NR(或新RAT)。
在大规模MIMO中,如果每个天线元件的一个收发器单元(TXRU)设置成基于天线元件实现传输功率控制和相位控制以最大化性能增益,则每个频率资源的独立波束成形是可能的。然而,为每个天线元件安装TXRU在实际实施中是不实际的。在这种情况下,在NR中将多个天线元件映射到一个TXRU并通过模拟移相器控制波束方向的方法正在讨论中。然而,在模拟波束形成中,在诸如符号或子帧之类的每个时间实例中可能仅形成一个波束方向,并且传输(Tx)波束和接收(Rx)波束之间的不准确的波束关联可能导致严重的性能下降,将参照附图对其进行描述。
图9示出了eNB的Tx波束和UE的Rx波束的示例性配置。特别是在图9中,假设eNB可以配置N个Tx(模拟)波束,UE可以配置M个Rx(模拟)波束,并且当UE接收波束对((Tx波束#1-Rx波束#1)以及(Tx波束#2-Rx波束#2))上的信号时,那么实现最佳接收性能。在Tx波束#2上传输的信号可能在除了与Tx波束#2配对的Rx波束#2之外的Rx波束上经历接收性能劣化。
考虑毫米波(mmWave)信道环境和UE的移动性,由波束未对准引起的通信可靠性降低可能变得严重。具体地,可能发生:由于相邻对象的移动,UE移动到另一个位置;被旋转;或者被置于改变的无线电信道环境中(例如,鉴于波束阻塞,UE从视线(LoS)环境切换到非-LoS环境)。尽管可以改变最佳DL/UL/UL波束对,但是在每个CSI报告实例中或在每个传输时间对DL/UL/UL波束的补偿导致RS开销和信令开销的过度增加,并且就UE和eNB的功耗而言,太多次执行波束对决策过程不是优选的。因此,需要一种重传方案,该重传方案确保通信可靠性同时尽可能避免波束对重选。
考虑诸如车对外界(V2X)中的车辆编队的实施方式,也需要一种用于补偿由组播/多播环境中的波束未对准引起的可能的可靠性降低的技术,其中相同的信息被传输到特定的UE组。更具体地,当传输UE(或网络)在多播信道上传输特定数据时,一些接收UE可能无法接收数据。特别地,如果数据非常重要以至于要以高概率接收,则传输UE应该重传数据以使接收UE能够成功地接收数据。尽管可以在重传中再次使用多播信道,但是对于多播数据的纠错,可以不针对各个接收UE的情况优化重传。特别地,对于由于其较差的信道状态而在数据解码中失败的各个UE,可以利用优化的预编码或调制和编码方案(MCS)配置或相邻小区干扰减轻技术而不执行传输。
在本公开中,提出了一种基于UE之间(或在UE组内)的直接通信中的RS测量来预编码重传数据的方法。更具体地,传输UE通过在初始化多播/单播传输期间传输用于传输UE的每个端口的信道测量或波束测量的RS以及数据而使得接收UE能够执行信道估计,并且接收UE基于测量的信道信息确定用于HARQ重传的预编码器,并将预编码器反馈给传输UE。随后,传输UE基于反馈预编码器应用预编码并执行重传。
更具体地,本公开可以(1)考虑到用于车辆UE之间的通信的V2X实现,使得传输UE能够通过使用针对个体接收UE的信道状态的最优预编码或MCS级来有效地重传其解码已经失败的多播数据,以及(2)通过执行重传来提高通信可靠性,该重传反映了瞬时可能发生波束未对准的环境(例如mmWave频带)中的个体接收UE的信道状态。
为方便起见,在本公开中,执行数据重传的UE(或eNB)被称为传输UE,并且响应于数据接收而反馈ACK/NACK的UE被称为接收UE。
<实施方式1>
传输UE可以通过在初始化多播/单播传输期间传输用于传输UE的每个端口的信道(或波束)测量的RS(例如,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以及数据来使得接收UE能够获取传输UE-接收UE信道(或波束)信息。传输UE可以在初始化传输期间通过方法1)或方法2)在传输UE的每个端口传输RS,在方法1)中,经历与数据相同的预编码的RS(例如,LTE系统中的解调RS(DM-RS))与数据一起被传输,在方法2)中,经历与数据的预编码不同的预编码的RS(例如,LTE系统中的CSI-RS)与数据一起被传输。
当如方法1)那样传输经历与数据相同的预编码的RS时,RS和数据在相同的时间点在相同的波束上被传输。对于所提出的技术,可以考虑如图10和图11中所示的帧结构。图10和图1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于传输经历与数据相同的预编码的RS的示例性帧结构。
参照图10,可以在全部或部分传统数据传输符号中以频分复用(FDM)传输DM-RS和数据。参照图11,还可以考虑在传统RS传输符号中以FDM传输RS和数据。特别是在图11所示的情况下,用于传输作为控制信息的调度分配(SA)的端口、数据传输端口、用于传输与SA对应的RS的端口以及用于传输对应于数据的RS的端口都是相同的。
另一方面,当传输UE传输像方法2)中那样独立于数据的预编码经历预编码的RS时,RS和数据可以在相同或不同的时间点在不同的波束上被传输。例如,传输UE可以在一个时间点仅形成一个模拟波束,并且在不同时间点(例如,以不同符号)在不同模拟波束上传输数据和RS。将参考附图描述该操作。
图12、图13和图1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用于传输经历与数据的预编码不同的预编码的RS的示例性帧结构。
参照图12,传输UE可以在传统RS传输符号中以FDM或码分复用(CDM)传输用于各个Tx端口的CSI-RS。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3中所示,这样的帧结构也是可用的,其中不同端口的CSI-RS在多个相应的RS传输符号中被传输,此外,如图14中所示,CSI-RS可以在一个符号周期中以TDM被传输。具体地,考虑到mmWave频带中的模拟波束形成,可以通过在一个符号内应用相对大的子载波间隔将一个符号周期划分为多个周期,并且可以在多个周期中以TDM在不同模拟波束上传输CSI-RS。
为了参考,可以定义自动增益控制(AGC)周期以减少由图10至图14中的每个子帧中的变化的信号传输时间引起的平均功率变化。因为UE直接在V2X通信中传输信号,所以信号传输时间/频率资源等可以在每个子帧中改变。具体地,尽管使用周期性传输的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消除了在传统蜂窝通信中对额外的AGC周期的需求,但是在信号传输开始时(例如,在V2X通信中的第一符号中)定义AGC周期,因为不考虑重复传输的RS。此外,在图10至图14中,GAP表示间隙符号,该间隙符号是用于确保Tx/Rx切换的周期。
SA Tx端口、数据Tx端口和与SA对应的RS端口可以是相同的,而仅用于数据传输的CSI-RS Tx端口是不同的。例如,对于基于CSI-RS的数据解调,SA可能需要指示应用于CSI-RS的预编码信息。将DM-RS作为用于SA的RS传输可能是合理的,并且仅用于数据传输的RS可以作为CSI-RS传输。
此外,传输UE可以通过指示在用于SA和/或RI的RS波束成形中使用的预编码器信息或传输方案(例如,空间时间块编码(STBC))来使接收UE能够获取由传输UE传输的端口的信道信息。然后,接收UE可以基于信道信息反馈用于重传的预编码器或波束选择信息。
为了便于描述,以LTE帧结构为背景描述了本公开,其不应被解释为限制。可以改变数据和RS的传输顺序或传输次数。
<实施方式2>
接收UE可以基于由传输UE传输的RS测量从传输UE到接收UE的信道来确定用于重传的优选预编码器(或波束),并将相应的预编码器(或者波束)信息以及AC/NACK响应传输至传输UE。
接收UE能以以下方法计算和确定预编码。
-当传输UE传输经历与数据相同的预编码的RS时,假设RS的端口为秩1,接收UE可以基于传输UE传输的RS来测量信道,并且计算预编码。
-当传输UE传输经历与数据的预编码不同的预编码的RS时,假定预设的预编码器或应用于RS的预编码器由传输UE通过SA指示,接收UE基于传输UE传输的端口的RS来测量信道,。也就是说,接收UE可以基于RS端口的信道而不是基于接收的数据信道计算预编码。此外,接收UE可以在假设RS端口为秩1的情况下计算预编码,并从预先配置的(预设的)码本中选择相应的预编码。
此外,由个体接收UE获取的用于重传的优选预编码器(或波束)信息可以与ACK/NACK响应一起传输。接收UE可以以特定序列或比特流的形式将确定为适合于重传的预编码器或波束信息反馈给传输UE。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可以增加用于重传的波束精度,但是可以增加预编码器的数量或波束分辨率所需的序列的数量或者表示预编码器或序列所需的比特大小。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当为重传选择优选Tx波束时,接收UE可以从预设的特定预编码器(波束)集中选择特定的优选Tx波束,反馈所选择的Tx波束。当接收UE至少在SA解码中成功但在数据解码中失败并因此传输NACK时,可以预期在初始化传输时间和重传之间不存在显著的波束变化。因此,接收UE很可能从与传输UE指示的预编码器(波束)相邻的波束中选择优选的重传Tx波束。由此导致的候选波束集大小的减小可能导致反馈开销的减少。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接收UE基于特定标准选择优选Tx波束或波束候选集的实施例。特别地,图15是基于在#Tx波束#0至Tx波束#8存在的情况下波束#0、波束#1和波束#2相邻的假设。
在这种情况下,包括波束#0、波束#1和波束#2的波束候选集被配置为基于传输UE和接收UE之间的接近度可用于接收UE的预编码器集。当接收UE接收在波束#1上的数据时,接收UE可以仅确定波束#0和波束#2之间的哪一个更好地用于波束候选集中的重传,或者波束#1是否仍然用于重传而不考虑光束候选集中未包括的光束#3到光束#8。尽管在上面的实施例中已经基于接近度选择了波束候选集的波束,但是波束选择标准不限于接近度。
此外,接收UE可以将用于重传的多个Tx波束候选集反馈给传输UE,并且传输UE可以选择多个波束候选中的至少一个,并且通过使用选择的光束候选执行单个重传或重复重传。此外,传输UE可以使用来自用于初始化信号传输的波束宽度的不同的Tx波束用于重传。也就是说,传输UE可以尽量在全向或宽波束上执行重传。
此外,接收UE还可以向传输UE传输RI或用于确定用于重传的MCS的信息。例如,接收UE可以基于由接收UE测量的端口的信道环境来确定适合于重传的秩,并且仅向传输UE明确地指示差分秩值。在另一实施例中,接收UE可以通过基于接收UE的信道测量来传输诸如CQI之类的信道质量信息以及ACK/NACK,向传输UE提供选择适合于传输UE(或eNB)重传的MCS所需的信息。
因为接收UE不具有关于从接收UE到传输UE的信道的精确信息(除非确保信道互易性),所以ACK/NACK响应的Tx波束宽度可以与用于初始化信号传输的波束宽度不同。也就是说,接收UE可以在尽可能全向或宽的波束上传输ACK/NACK响应。在另选方案中,接收UE可以通过波束循环重复传输ACK/NACK响应。
仅当由接收UE与优选重传预编码器(波束)信息一起传输的ACK/NACK响应是NACK时,优选重传预编码器(波束)信息在推荐/提议重传预编码中可能是有意义的。如果ACK/NACK响应是ACK,则可以在ACK/NACK响应中省略用于重传预编码器(波束)的字段或序列。如果没有省略用于重传预编码器(波束)的字段或序列,则可以使用字段或序列来提出用于下一周期中的传输的预编码器(波束)。传输UE可以负责基于由接收UE反馈的优选重传预编码器信息来确定用于重传的实际预编码,并且可以根据UE实现来执行不同的预编码确定方法。
虽然可以在具有预编码的单播信道和/或针对在上述过程中确定的单个UE信道(波束)的特性优化的MCS上执行到组播/多播UE的HARQ重传,但是可以在尽管单次预编码但再次发生NACK的用于接收UE的多播信道和/或由传输UE基于个体UE信道确定的MCS上执行重传。
虽然已经在本公开中基于V2V方案的假设描述了所提出的技术,但是所提出的技术类似地适用于网络UE通信而不限于V2V通信。此外,虽然已经将所提出的技术描述为多播传输的重传方案,但是所提出的技术也可以应用于用于单播传输的重传方案。
此外,虽然在本公开中已经描述了初始化传输和重传之间的预编码器更新,但是也可以以类似的方式在重传和下一次重传之间应用预编码器更新。此外,当确保信道互易性时,本公开还适用于初始化传输和ACK/NACK响应之间的波束形成关系和/或ACK/NACK响应和重传之间的预编码器更新。也就是说,当接收UE传输波束形成的ACK/NACK时,接收UE可以基于在初始化数据接收期间测量的传输UE-接收UE信道信息来确定用于ACK/NACK响应的预编码,并且通过应用确定的预编码传输波束成形的ACK/NACK。以类似的方式,对于HARQ重传,可以允许传输UE基于从接收UE接收到的端口的RS测量以及ACK/NACK响应来选择用于重传的优选Rx波束。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通信装置的框图。
参照图16,通信装置1600可以包括处理器1610、存储器1620、射频(RF)模块1630、显示模块1640和用户接口模块1650。
因为为了便于描述而示出了通信装置1600,所以可以省略一些模块。如果需要,可以在通信装置1600中进一步包括其它模块。在一些情况下,可以将一些模块划分为子模块。处理器1610可以配置成执行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操作,这些操作通过附图示出。以上参照图1至图15详细描述了处理器1610的操作。
存储器1620连接到处理器1610,并存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程序代码、数据等。RF模块1630连接到处理器1610,并将基带信号转换成无线电信号,反之亦然。为此,RF模块1630执行模拟转换、放大、滤波和频率上转换,或其逆过程。显示模块1640连接到处理器1610并显示各种信息。显示模块1640可以使用诸如液晶显示器(LCD)、发光二极管(LE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之类的公知元件来实现。然而,不限于此。用户界面模块1650连接到处理器1610,并且可以通过组合诸如键盘、触摸屏之类的公知用户界面来实现。
上述实施方式对应于本公开的元件和特征的规定形式的组合。并且,除非明确提及,否则能够认为各个元件或特征是选择性的。每个元件或特征可以以不能与其它元件或特征组合的形式实现。此外,通过将元件和/或特征部分地组合在一起,能够实现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可以修改针对本公开的每个实施方式说明的一系列操作。一个实施方式的一些配置或特征可以包括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或者可以代替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相应配置或特征。并且,显然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在所附权利要求中没有明确引用关系的权利要求组合在一起来配置实施方式,或者可以在提交申请之后通过修改将其包括为新权利要求。
在本公开中,在一些情况下,说明为由基站执行的具体操作可以由基站的上层节点执行。特别地,在由包括基站的多个网络节点构成的网络中,显然关于终端通信执行的各种操作可以由基站或除基站之外的其它网络来执行。“基站(BS)”可以用诸如固定站、节点B、eNode B(eNB)、接入点(AP)之类的术语代替。
可以使用各种手段来实现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例如,可以使用硬件、固件、软件和/或其任何组合来实现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在通过硬件实现的情况下,根据本公开的每个实施方式的方法可以通过ASIC(专用集成电路)、DSP(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数字信号处理装置)、PLD(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等中的至少一者来实现。
在通过固件或软件实现的情况下,根据本公开的每个实施方式的方法可以通过用于执行上述功能或操作的模块、过程和/或功能来实现。软件代码存储在存储器单元中,然后由处理器驱动。存储器单元设置在处理器内部或外部,以通过公众已知的各种手段与处理器交换数据。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本文中进行各种变型和变化。因此,详细描述不应在所有方面进行限制性解释,而应视为示例性的。因此,本公开旨在覆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本公开的变型和变化。
工业实用性
虽然已经在3GPP LTE系统的背景中描述了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UE之间的直接通信的波束控制的方法和设备,但是该方法和设备也适用于除3GPP LTE系统之外的各种无线通信系统。

Claims (12)

1.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户设备UE通过用户设备之间的直接通信向对等用户设备传输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向所述对等用户设备传输与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数据符号和一个或更多个参考信号符号的帧中的多个传输波束有关的数据信号和多个参考信号;
从所述对等用户设备接收针对所述数据信号的否定应答NACK以及关于一组传输波束的信息,所述一组传输波束由所述对等用户设备基于与所述多个传输波束相关的所述多个参考信号确定;
由所述用户设备从由所述对等用户设备确定的所述一组传输波束当中选择所述数据信号的重传实际要使用的传输波束;和
经由所选传输波束将所述数据信号重传给所述对等用户设备,
其中,所述多个参考信号在一个参考信号符号中以时分复用TDM被复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信号和所述多个参考信号的所述传输包括以下步骤:以多播方案将所述数据信号和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传输到所述对等用户设备和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用户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不同的天线端口传输所述多个参考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应用于所述多个参考信号的预编码器与应用于所述数据信号的预编码器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参考信号按照一个参考信号符号中的天线端口索引的次序被顺序地时分复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对等用户设备之间的接近度来确定所述一组传输波束。
7.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户设备UE通过用户设备之间的直接通信从对等用户设备接收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所述对等用户设备接收与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数据符号和一个或更多个参考信号符号的帧中的多个传输波束有关的数据信号和多个参考信号;
由所述用户设备基于与所述多个传输波束相关的所述多个参考信号确定一组传输波束;
向所述对等用户设备传输针对所述数据信号的否定应答NACK以及关于所述多个传输波束中的所述一组传输波束的参考信号的信息;和
从所述对等用户设备接收基于由所述对等用户设备从所述一组传输波束当中选择的传输波束预编码并重传的所述数据信号,
其中,所述多个参考信号在一个参考信号符号中以时分复用TDM被复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信号和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以多播方案被传输到所述对等用户设备和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用户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不同的天线端口传输所述多个参考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应用于所述多个参考信号的预编码器与应用于所述数据信号的预编码器不同。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参考信号按照一个参考信号符号中的天线端口索引的次序被顺序地时分复用。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对等用户设备之间的接近度来确定所述一组传输波束。
CN201880007939.7A 2017-01-20 2018-01-18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之间的直接通信的波束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Active CN1101994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448395P 2017-01-20 2017-01-20
US62/448,395 2017-01-20
PCT/KR2018/000824 WO2018135867A1 (ko) 2017-01-20 2018-01-18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 간 직접 통신을 위한 빔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99493A CN110199493A (zh) 2019-09-03
CN110199493B true CN110199493B (zh) 2021-12-31

Family

ID=62909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07939.7A Active CN110199493B (zh) 2017-01-20 2018-01-18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之间的直接通信的波束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005624B2 (zh)
EP (1) EP3573269B1 (zh)
JP (1) JP6908714B2 (zh)
KR (1) KR102229987B1 (zh)
CN (1) CN110199493B (zh)
WO (1) WO201813586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97282B2 (en) * 2018-08-13 2021-12-07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10368465A1 (en) * 2018-09-28 2021-11-25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Ue capability dependent sync priority determination mechanism for v2x communication
WO2020093327A1 (en) * 2018-11-08 2020-05-14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tx detection for sidelink groupcast transmission
WO2020133504A1 (zh) 2018-12-29 2020-07-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直连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US11582771B2 (en) * 2019-06-14 2023-02-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Fast beam sele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11362718B2 (en) * 2019-06-17 2022-06-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delink TX power control
CN111181710B (zh) * 2019-12-31 2022-11-22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1174057A1 (en) * 2020-02-28 2021-09-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 switching based at least in part on a negative acknowledgement transmission
US20220272694A1 (en) * 2021-02-23 2022-08-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porting switching gaps for beamforming
GB2610377B (en) * 2021-08-18 2024-06-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Multibeam Multicast
US20230171595A1 (en) * 2021-12-01 2023-06-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cret key extraction for line-of-sight communication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615365A1 (en) * 2003-06-30 2006-01-11 Fujitsu Limited Multi-input multi-output transmission system
CN105519216A (zh) * 2013-09-05 2016-04-20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用于设备对设备直接通信的资源分配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5556998A (zh) * 2013-09-20 2016-05-0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公共安全用d2d广播通信的mac子报头
CN105706376A (zh) * 2013-12-16 2016-06-22 英特尔公司 用于辅助三维波束成形的用户设备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67203B2 (en) * 2008-07-11 2018-01-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nchronous TDM-based communication in dominant interference scenarios
JP5278035B2 (ja) 2009-02-25 2013-09-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ー・プログラム、並びに通信システム
KR101839386B1 (ko) * 2011-08-12 2018-03-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적응적 빔포밍 장치 및 방법
WO2013133645A1 (ko) 2012-03-07 2013-09-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계층적 빔 포밍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3181369A1 (en) * 2012-05-31 2013-12-05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asurements and interference avoidance for device-to-device links
US9468022B2 (en) * 2012-12-26 2016-10-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ndom access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large number of antennas
US9143291B2 (en) * 2012-12-27 2015-09-22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JP6437933B2 (ja) 2013-03-11 2018-12-12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端末間直接通信のための同期情報受信方法およ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JP6121931B2 (ja) 2014-03-20 2017-04-26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およびユーザ装置
KR102212819B1 (ko) * 2014-07-22 2021-02-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바이스간 통신을 위한 자원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US20170244501A1 (en) * 2014-10-17 2017-08-24 Ntt Docomo, Inc. User apparatus and distance estimation method
KR102406960B1 (ko) * 2014-11-07 2022-06-10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단말에게 그룹 메시지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615365A1 (en) * 2003-06-30 2006-01-11 Fujitsu Limited Multi-input multi-output transmission system
CN105519216A (zh) * 2013-09-05 2016-04-20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用于设备对设备直接通信的资源分配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5556998A (zh) * 2013-09-20 2016-05-0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公共安全用d2d广播通信的mac子报头
CN105706376A (zh) * 2013-12-16 2016-06-22 英特尔公司 用于辅助三维波束成形的用户设备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on-orthogonal Access with Random Beamforming and Intra-beam SIC for Cellular MIMO Downlink ";Kenichi Higuchi,Yoshihisa Kishiyama;《2013 IEEE 78th Vehicular Technology Conference》;20140106;全文 *
"TD_LTE系统下行链路多流波束赋形技术的研究";郑璐滢;《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20140531;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90104398A (ko) 2019-09-09
JP6908714B2 (ja) 2021-07-28
KR102229987B1 (ko) 2021-03-19
US20190342047A1 (en) 2019-11-07
WO2018135867A1 (ko) 2018-07-26
EP3573269B1 (en) 2021-12-29
CN110199493A (zh) 2019-09-03
US11005624B2 (en) 2021-05-11
EP3573269A1 (en) 2019-11-27
JP2020507263A (ja) 2020-03-05
EP3573269A4 (en) 2020-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99493B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之间的直接通信的波束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EP3606204B1 (en) Method for selecting carrier for direct communication between user equipments in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EP2797243B1 (en) Method for receiving downlink data channels in multicell-ba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apparatus for same
CA2832634C (en) Csi-rs based channel estimating method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same
US20170257846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2d signal of terminal in d2d communication, and device for same
KR102015442B1 (ko) 차세대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방송 데이터를 위한 dm-rs 송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KR20120096407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측정 수행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9755768B2 (en) Method for measuring channel and interferen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871721B1 (ko) 다중 셀 협력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채널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KR102120106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이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JP2019536337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dm−rsの送受信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KR20140043704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셀 간 간섭을 감소시키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KR20190128041A (ko) 하향링크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10476386B (zh) 在下一代通信系统中映射码字和层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9478909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发送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US11109370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next gene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US9781758B2 (en) Method by which terminal transmits and receives signal to/from base station by using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same
US9161346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channel in multicell cooperativ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US9877313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by base st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US20200107178A1 (en) Signal relay method using direction communication between user equipment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