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98399A - 摄像器 - Google Patents

摄像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98399A
CN110198399A CN201910495587.0A CN201910495587A CN110198399A CN 110198399 A CN110198399 A CN 110198399A CN 201910495587 A CN201910495587 A CN 201910495587A CN 110198399 A CN110198399 A CN 1101983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onnect
image pick
pickup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9558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伟炳
陈晓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Wenyu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Wenyu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Wenyu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Wenyu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9558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98399A/zh
Publication of CN1101983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9839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1Hous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摄像器。该摄像器包括壳体、透光组件、镜头组件、拾音机构以及控制器,壳体内形成有腔体、第一安装孔和拾音孔,腔体分别与第一安装孔和拾音孔连通;透光组件位于第一安装孔并与壳体连接;镜头组件位于腔体内并与壳体连接,且镜头组件朝向透光组件设置;拾音机构部分位于拾音孔内并与壳体连接,拾音机构用于实时录取声音;控制器位于腔体内,且控制器分别与镜头组件和拾音机构连接;控制器分别与镜头组件和拾音机构连接,使拾音机构实时录取到拾音信息存储至存储模块,同时镜头组件采集到的图像信息也存储至存储模块,以便获得具有声音的图像信息,解决了传统的摄像器无法采集声音的缺陷,提高了摄像器的使用方便性。

Description

摄像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通信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摄像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摄像器仅有录像功能,即仅能对出现在镜头组件范围内的物体进行录像,而不能对摄像范围内的声音进行录取。当需要对摄像头附近出现的声音作为证据时,无法仅采用录像信息作为佐证,导致摄像器的使用方便性较差。当然,可以在邻近摄像器区域额外安装录音器,用于录取声音,这无疑提高了证据采集的成本。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摄像器的使用方便性较差及证据采集成本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摄像器。
一种摄像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腔体、第一安装孔和拾音孔,所述腔体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拾音孔连通;
透光组件,所述透光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并与所述壳体连接;
镜头组件,所述镜头组件位于所述腔体内并与壳体连接,且所述镜头组件朝向所述透光组件设置;
拾音机构,所述拾音机构部分位于所述拾音孔内并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拾音机构用于实时录取声音;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位于所述腔体内,且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镜头组件和所述拾音机构连接;所述控制器设有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储存声音信息和图像信息。
上述的摄像器,透光组件部分位于第一安装孔内并与壳体连接,且镜头组件朝向透光组件设置,即透光组件朝向镜头组件设置,使镜头组件能够通过透光组件对外界的图像进行采集,获得图像数据信息;拾音机构部分位于拾音孔内并与壳体连接,使拾音机构能够实时录取声音;控制器位于腔体内,控制器分别与镜头组件和拾音机构连接,使拾音机构实时录取到拾音信息存储至存储模块,同时镜头组件采集到的图像信息也存储至存储模块,以便获得具有声音的图像信息,解决了传统的摄像器无法采集声音的缺陷,提高了摄像器的使用方便性;由于镜头组件和扩音组件均集成安装于壳体内部,且镜头组件采集到的图像信息和扩音组件采集到声音信息均能够存储至控制器中,无需在摄像器的附件额外设置录音器,大大降低了证据采集的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前壳体与所述后壳体连接,以共同围成所述腔体,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拾音孔均开设于所述前壳体,使壳体内形成有腔体、第一安装孔和拾音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壳体与所述后壳体可拆卸连接,以便摄像器的拆装维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壳体邻近所述后壳体的端部形成有环形凸缘,所述后壳体邻近所述前壳体的端部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凸台扣入所述环形凹槽内,使前壳体与后壳体卡扣连接,实现前壳体与后壳体快速拆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包括密封环,所述环形凹槽的内壁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密封环位于所述定位槽内且弹性抵接于所述后壳体,且所述密封环弹性抵接于所述环形凸台上;由于密封环分别弹性抵接于后壳体和环形凸台,使前壳体与后壳体紧密连接,以免水分或杂质进入,起到较好的密封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壳体包括相连接的壳本体和端盖,所述壳本体与所述后壳体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拾音孔均开设于所述端盖上,使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拾音孔均开设于所述前壳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拾音机构包括插头、引线和拾音头,所述引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插头和所述拾音头连接,所述插头插接于所述控制器的插座上,使得所述拾音机构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摄像器还包括扩音组件;所述壳体还开设有与所述腔体连通的第二安装孔,所述扩音组件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并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扩音组件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由于镜头组件与扩音组件的控制端均与控制器连接;若镜头组件采集到有人或动物的图像数据信息,则控制器控制扩音组件发出制止或警告驱赶的声音,使扩音组件发出制止或警告驱赶的声音,该声音通过盖板的出音孔排出,以达到制止或驱赶的作用,直至人或动物离开,解决了摄像器对事情的发生无法有效地制止或处理的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扩音组件包括固定架和喇叭,所述固定架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并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固定架形成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连通,所述喇叭位于所述固定孔内并与所述固定架连接,使喇叭通过固定架连接于壳体上,从而使扩音组件连接于壳体;所述喇叭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即喇叭的控制端与镜头组件连接,使扩音组件的控制端与镜头组件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喇叭包括相连接的喇叭本体和连接线,所述喇叭本体位于所述固定孔内,所述连接线通过所述固定孔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使喇叭与镜头组件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摄像器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摄像器的剖视图;
图3为图2所示摄像器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所示摄像器的拾音机构的示意图;
图5为另一实施例的摄像器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摄像器的剖视图;
图7为图6所示摄像器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5所示摄像器的爆炸图;
图9为图5所示摄像器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摄像器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摄像器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摄像器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摄像器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摄像器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一实施例是,一种摄像器包括壳体、透光组件、镜头组件、拾音机构以及控制器,所述壳体内形成有腔体、第一安装孔和拾音孔,所述腔体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拾音孔连通;所述透光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并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镜头组件位于所述腔体内并与壳体连接,且所述镜头组件朝向所述透光组件设置;所述拾音机构部分位于所述拾音孔内并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拾音机构用于实时录取声音;所述控制器位于所述腔体内,且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镜头组件和所述拾音机构连接;所述控制器设有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储存声音信息和图像信息。
如图1与图2所示,一实施例的摄像器10包括壳体100、透光组件200、镜头组件300、拾音机构400以及控制器500。同时参见图1和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形成有腔体110、第一安装孔120和拾音孔130,所述腔体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拾音孔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光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并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镜头组件位于所述腔体内并与壳体连接,且所述镜头组件朝向所述透光组件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拾音机构部分位于所述拾音孔内并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拾音机构用于实时录取声音。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位于所述腔体内,且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镜头组件和所述拾音机构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设有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储存声音信息和图像信息。
上述的摄像器,透光组件部分位于第一安装孔内并与壳体连接,且镜头组件朝向透光组件设置,即透光组件朝向镜头组件设置,使镜头组件能够通过透光组件对外界的图像进行采集,获得图像数据信息。拾音机构部分位于拾音孔内并与壳体连接,使拾音机构能够实时录取声音。控制器位于腔体内,控制器分别与镜头组件和拾音机构连接,使拾音机构实时录取到拾音信息存储至存储模块,同时镜头组件采集到的图像信息也存储至存储模块,以便获得具有声音的图像信息,解决了传统的摄像器无法采集声音的缺陷,提高了摄像器的使用方便性。由于镜头组件和扩音组件均集成安装于壳体内部,且镜头组件采集到的图像信息和扩音组件采集到声音信息均能够存储至控制器中,无需在摄像器的附件额外设置录音器,大大降低了证据采集的成本。
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壳体包括前壳体100a和后壳体100b,前壳体与后壳体连接,以共同围成腔体。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拾音孔均开设于所述前壳体,使壳体内形成有腔体、第一安装孔和拾音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壳体与所述后壳体可拆卸连接,以便摄像器的拆装维护。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前壳体与后壳体卡扣连接,实现前壳体与后壳体快速拆装。同时参见图3,具体地,前壳体邻近后壳体的端部形成有环形凸缘102,后壳体邻近前壳体的端部开设有环形凹槽104,环形凸台扣入环形凹槽内,使前壳体与后壳体卡扣连接,实现前壳体与后壳体快速拆装。为提高前壳体与后壳体连接的密封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壳体还包括密封环,环形凹槽的内壁上开设有定位槽,密封环位于定位槽内且弹性抵接于后壳体,且密封环弹性抵接于环形凸台上,使前壳体与后壳体紧密连接,以免水分或杂质进入,起到较好的密封作用。
再次参见图1,为使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拾音孔均开设于所述前壳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壳体包括相连接的壳本体140和端盖150,所述壳本体与所述后壳体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拾音孔均开设于所述端盖上,使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拾音孔均开设于所述前壳体。
如图4所示,为使得所述拾音机构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拾音机构包括插头410、引线420和拾音头430。所述引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插头和所述拾音头连接。所述插头插接于所述控制器的插座上,使得所述拾音机构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由于拾音机构集成于壳体内,无需在摄像器的外围额外安装其他录音器,使摄像器结构较为紧凑。在本实施例中,拾音孔开设于端盖上,即在前壳的正面方向开设拾音孔,用于安装拾音头。这样对在镜头组件的镜头范围内出现的声音进行录取,且能够全天候不间断地录取声音,其录取的声音能作为证据而有效利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拾音孔为凹圆孔结构,使拾音头可靠地安装于壳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插头插接于控制板的插座上并与控制板电连接,使拾音头采集到的声音流通过引线传输至控制板上进行存储。拾音头位于拾音孔内并与壳体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拾音头呈圆柱状,使拾音头与拾音孔相适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拾音孔的直径为2.0mm~2.5mm,使拾音孔的直径较小,不至于影响镜头组件采集图像信息。
如图5和图6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摄像器还包括扩音组件600。同时参见图7,所述壳体还开设有与所述腔体连通的第二安装孔160,所述扩音组件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并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扩音组件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扩音组件用于对外界进行对话扩音,即对外界发出警告或制止的声音。由于镜头组件与扩音组件的控制端均与控制器连接,使镜头组件通过控制器与扩音组件的控制端通信连接。控制器根据镜头组件发出的采集到人或动物的图像数据信息的信号,实现对扩音组件进行有效地控制。若镜头组件采集到有人或动物的图像数据信息,则控制器控制扩音组件发出制止或警告驱赶的声音,使扩音组件发出制止或警告驱赶的声音,该声音通过盖板的出音孔排出,以达到制止或驱赶的作用,直至人或动物离开,解决了摄像器对事情的发生无法有效地制止或处理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开设于壳体的一侧,第二安装孔开设于壳体的底部。
如图7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摄像器还包括盖板700,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而扩音组件位于第二安装孔内,避免外物触碰到扩音组件甚至损坏扩音组件,起到保护扩音组件的作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安装孔连通的出音孔710,使扩音组件发出声音。
上述的摄像器,镜头组件用于对外界进行图像采集,获得图像数据信息;由于镜头组件与扩音组件的控制端连接,若镜头组件采集到有人或动物的图像数据信息,则扩音组件发出制止或警告驱赶的声音,该声音通过盖板的出音孔排出,以达到制止或驱赶的作用,直至人或动物离开,解决了摄像器对事情的发生无法有效地制止或处理的问题。可以理解,摄像器可应用于人或动物禁止进入或通过的区域,该区域可以是核电站或军事禁区的入口或围墙处,当人或动物位于镜头组件的图像采集范围内,镜头组件采集到含有人或动物的图像信息,镜头组件产生控制扩音组件发出驱赶或警告声音的信号。由于扩音组件的控制端与镜头组件连接,使扩音组件接收到发出驱赶或警告声音的信号,扩音组件动作,起到驱赶人或动物的效果。
如图6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壳体还包括遮挡盖100c,遮挡盖分别盖设于前壳体和后壳体,且遮挡盖遮挡于前壳体与后壳体连接的缝隙,避免雨水或灰尘容易通过前壳体或后壳体的缝隙进入腔体内,起到更好的密封作用。在本实施例中,遮挡盖盖设于壳体的顶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遮挡盖的横截面呈U型状,使遮挡盖更好地遮挡雨水或灰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板和处理模块,所述控制板位于所述腔体内并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处理模块设于所述控制板上,所述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镜头组件和所述扩音组件连接。镜头组件发出的采集到人或动物的图像数据信息的信号传输至处理模块进行处理,处理模块根据镜头组件输出的信号进行分析并控制扩音组件动作,使扩音组件发出制止或警告驱赶的声音。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板为PVC控制板,使控制板的质量较轻。处理模块为处理芯片,使处理模块具有较好分析计算性能。
如图7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扩音组件包括固定架610和喇叭620,所述固定架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并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固定架形成有固定孔613,所述固定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喇叭位于所述固定孔内并与所述固定架连接,使喇叭通过固定架连接于壳体上,从而使扩音组件连接于壳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喇叭与所述镜头组件连接,即喇叭的控制端与镜头组件连接,使扩音组件的控制端与镜头组件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喇叭通过控制器与镜头组件连接,使喇叭的控制端与镜头组件通信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孔还与所述出音孔连通,使喇叭发出的声音能够清晰无损地传导至摄像器的外围。
如图7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喇叭包括相连接的喇叭本体622和连接线624,所述喇叭本体位于所述固定孔内,所述连接线通过所述固定孔与所述镜头组件连接,使喇叭与镜头组件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喇叭本体的周缘包裹有固定环,固定环位于第二安装孔内并与固定架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环弹性抵接于固定架,使固定环可靠定位连接于固定架。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环还可以胶接于固定架。
如图8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壳体,使固定架快速拆装于壳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卡扣连接于所述壳体,使固定架可拆卸连接于壳体,同时使固定架的结构较为简单。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固定架包括架体612、连接于架体的卡勾部614和连接于架体的凸台部617,固定孔分别形成于架体和凸台部上。卡勾部位于凸台部的一侧。壳体开设有与第二安装孔连通的卡槽,卡勾部扣入卡槽内,使壳体与固定架卡扣连接。当需拆卸固定架时,按压卡勾部,使卡勾部压缩并离开卡槽,以卸下架体,实现固定架的快速拆卸。当需安装固定架时,将卡勾部对准卡槽插入,使固定架卡扣连接于壳体。在本实施例中,卡勾部的数目为两个,两个卡勾部分别位于凸台部的两侧。
如图8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固定架还包括与架体连接的定位部619,壳体开设有定位孔,定位部位于定位孔内,使固定架准确扣入壳体上,提高了固定架的安装效率。在本实施例中,定位部的数目为四个,卡勾部的数目为两个,两个卡勾部分别位于凸台部的两侧,且每一卡勾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定位部,使固定架较好地定位于壳体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定位部呈L型状,使固定架扣入壳体的同时更好地定位于壳体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定位部位于定位孔内的端部呈楔形状,使定位部更好地定位于定位孔内。具体地,定位部位于定位孔的端部设有楔形面,楔形面与定位部的端部延伸方向的夹角为5°~10°,使定位部更好地楔入定位孔内。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架不仅限通过卡扣连接于壳体的方式可拆卸连接于壳体,固定架还可以螺纹连接于壳体。具体地,固定架上设有外螺纹,第二安装孔内壁上设有内螺纹,使固定架螺纹连接于壳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摄像器还包括锁紧件,所述盖板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壳体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锁紧件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内,使盖板可靠地固定于壳体上。在本实施例中,锁紧件为螺钉。在其他实施例中,锁紧件还可以为螺柱。
如图8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开设有缺口611,所述缺口避开所述锁紧件,使盖板将固定架压紧于壳体上。由于固定架的缺口避开锁紧件,使锁紧件固定盖板的过程较为简单。
如图5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光组件还包括安装套210和透光片220,所述安装套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并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安装套形成有与腔体连通的出光腔。所述透光片设于所述出光腔内,且所述透光片朝向所述镜头组件设置,避免外界的水分或其他杂质侵蚀镜头组件,使透光片起到保护镜头组件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套和镜头组件同轴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前壳体包括相连接的壳本体和端盖,壳本体与后壳体连接,壳本体的安装套固定于端盖上,使安装套与壳体连接。
如图6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摄像器还包括多个补光灯800和线路板900,多个补光灯环绕镜头组件设置。线路板连接于壳本体上,多个补光灯均设于线路板并与线路板电连接。每一补光灯发光产生的热量能够传导至线路板上进行散热,避免补光灯过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端盖上设有多个透光区152,多个透光区与多个补光灯一一对应。每一透光区与相应的补光灯之间存在间隙,避免透光区且每一补光灯产生的光线通过透光区射出。每一补光灯设于线路板上,用于对镜头组件进行补光,使镜头组件更好地采集图像,提高了摄像器的采集图像的性能,尤其是在光线微弱的环境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线路板的背离补光灯的一侧设有散热鳍片,使线路板的热量通过散热鳍片与腔体内空气进行热交换,提高了线路板的散热效率。在本实施例中,散热鳍片的数目为多个,多个散热鳍片均匀分布于线路板的同一侧,使线路板的热量快速散发。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散热鳍片与线路板之间的夹角为30°~60°,使散热鳍片与空气接触的面积较大。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散热鳍片包括鳍片本体和与鳍片本体连接的弯折部,鳍片本体通过硅胶胶接于线路板上,使鳍片本体固定于线路板,同时使线路板的热量能够快速传导至鳍片本体。鳍片本体的延伸方向与线路板之间的夹角为30°~60°。弯折部的延伸方向与鳍片本体的延伸方向的夹角为5°~8°,且弯折部受热存在1°~3°的弯折变形角度。当线路板的温度较高时,弯折部受热变形与鳍片本体连接的角度达到11°左右,使弯折部与空气接触的面积较大,提高了每一散热鳍片的散热速率。
为进一步提高线路板的散热性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摄像器还包括固定座、导轨柱、主动散热机构、驱动机构和感应器。固定座位于腔体内并与壳体连接,且固定座与线路板平行设置。导轨柱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座和线路板连接。主动散热机构滑动设置于导轨柱上。驱动机构位于腔体内并与壳体连接,且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主动散热机构连接。感应器设于线路板上并与驱动机构的控制端通信连接,感应器用于感应线路板的温度。当线路板的温度达到第一预定值时,如线路板的温度为45°时,感应器发出控制驱动机构动作的控制信号,使驱动机构驱动主动散热机构相对于导轨柱滑动并靠近线路板至预定位置,使主动散热机构对线路板进行散热,提高了线路板的散热速率,避免线路板过热的情形。当线路板的温度降低至第二预定值时,第二预定值小于第一预定值,如线路板的温度为38°时,感应器发出控制驱动机构停止动作的控制信号,使驱动机构驱动主动散热机构相对于导轨柱滑离线路板,同时主动散热机构停止工作,此时腔体内空气与线路板进行热交换。在本实施例中,感应器为温度传感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丝杆和螺母。电机固定于壳体上,且电机的控制端与感应器连接。丝杆的一端与电机的动力轴连接,丝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壳体内。螺母套设于丝杆并与丝杆螺纹连接。螺母还与主动散热机构连接。当电机工作时,电机驱动丝杆转动,以带动螺母沿丝杆的轴向运动,使主动散热机构滑动连接于导轨柱。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机构不仅限于电机丝杆机构,还可以是气缸机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主动散热机构包括滑座、引流罩、散热叶片和驱动马达。滑座滑动连接于导轨柱并与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散热叶片转动设置于滑座上。滑座形成有相连通的入风通道和容纳槽,入风通道与壳体外围的空气连通。散热叶片位于容纳槽内并转动连接于滑座。引流罩连接于滑座并朝向容纳槽设置。引流罩开设有多个朝向线路板的引流槽口。驱动马达设于滑座上,且驱动马达的动力输出端与散热叶片连接。当驱动马达驱动散热叶片转动,使容纳槽内空气通过引流槽口排至线路板上进行热交换,同时容纳槽内产生负压,腔体内空气通过入风通道排入容纳槽内,实现对线路板进行更好地散热,提高了线路板的散热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引流罩设有多个曲面状的引流片,多个引流片沿引流罩的周向间隔分布。每一引流槽口形成于相邻两个引流片之间。当散热叶片旋转时,容纳腔内的气流沿每相邻两个引流片之间的间隙排出至线路板上,使引流罩起到较好的导流效果。为提高引流罩的出风速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引流罩上相邻两个引流片之间开设有多个排气支孔,使空气气流通过每相邻两个引流片之间部分会通过排气支孔排出,提高了引流罩的出风速率。进一步地,每一引流片上开设有连通孔,使相邻两个引流槽口内的空气通过连通孔连通,提高了引流罩的空气流通速率。为避免连通孔的空气流通对引流槽口的气流扰流较大,引流片上邻近连通孔的位置设有挡片,挡片沿朝向引流槽口的气流流出方向倾斜设置,使连通孔的空气随引流槽口内的主流空气同向排出,而不会产生较大的扰流情形。
为提高腔体内空气与外界空气的流通速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壳体的底部开设有与入风通道连通的入风孔,使入风通道与壳体外围的空气连通。当散热叶片转动时,入风通道产生负压,外界的空气通过入风孔进入入风通道内,与线路板热交换后的空气再通过第二安装孔排出壳体之外。主动散热机构还包括弹性伸缩管,弹性伸缩管的一端部穿设于入风孔并与壳体连接,弹性伸缩管的另一端部位于入风通道内并与滑座连接,使入风孔与入风通道连通。考虑到第二安装孔安装有扩音组件不易出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壳体还开设有与腔体连通的出风孔,使腔体内空气能够快速排出,提高了腔体内的空气流通速率,进而提高了线路板的散热速率。
如图6所示,为避免线路板的热量传导至镜头组件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线路板开设有过孔910,镜头组件穿设于过孔内并与线路板之间存在间隙,避免线路板的热量传导至镜头组件上,线路板的热量可直接与腔体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也可传导至壳体上进行散热。
如图6所示,为避免线路板的热量传导至电路板上,同时避免电路板的热量传导至线路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摄像器还包括电路板1100和连接柱1200,电路板与线路板平行间隔设置。镜头组件与电路板电连接。连接柱的两端分别与线路板和电路板连接。连接柱具有绝热性,避免线路板的热量传导至电路板上,同时避免电路板的热量传导至线路板。
如图9所示,为使控制器与镜头组件通信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路板开设有穿设孔1110,连接柱通过穿设孔并与电路板连接。控制器固定于连接柱,且控制器与电路板电连接,使控制器与镜头组件通信连接。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摄像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腔体、第一安装孔和拾音孔,所述腔体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拾音孔连通;
透光组件,所述透光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并与所述壳体连接;
镜头组件,所述镜头组件位于所述腔体内并与壳体连接,且所述镜头组件朝向所述透光组件设置;
拾音机构,所述拾音机构部分位于所述拾音孔内并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拾音机构用于实时录取声音;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位于所述腔体内,且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镜头组件和所述拾音机构连接;所述控制器设有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储存声音信息和图像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前壳体与所述后壳体连接,以共同围成所述腔体,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拾音孔均开设于所述前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与所述后壳体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邻近所述后壳体的端部形成有环形凸缘,所述后壳体邻近所述前壳体的端部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凸台扣入所述环形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密封环,所述环形凹槽的内壁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密封环位于所述定位槽内且弹性抵接于所述后壳体,且所述密封环弹性抵接于所述环形凸台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包括相连接的壳本体和端盖,所述壳本体与所述后壳体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拾音孔均开设于所述端盖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拾音机构包括插头、引线和拾音头,所述引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插头和所述拾音头连接,所述插头插接于所述控制器的插座上,使得所述拾音机构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器还包括扩音组件;所述壳体还开设有与所述腔体连通的第二安装孔,所述扩音组件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并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扩音组件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扩音组件包括固定架和喇叭,所述固定架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并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固定架形成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连通,所述喇叭位于所述固定孔内并与所述固定架连接,所述喇叭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包括相连接的喇叭本体和连接线,所述喇叭本体位于所述固定孔内,所述连接线通过所述固定孔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CN201910495587.0A 2019-06-10 2019-06-10 摄像器 Withdrawn CN1101983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95587.0A CN110198399A (zh) 2019-06-10 2019-06-10 摄像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95587.0A CN110198399A (zh) 2019-06-10 2019-06-10 摄像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98399A true CN110198399A (zh) 2019-09-03

Family

ID=67754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95587.0A Withdrawn CN110198399A (zh) 2019-06-10 2019-06-10 摄像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98399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81634A (zh) * 2016-01-21 2016-06-15 广州市诚臻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机、远程视讲系统及其应用
CN206100207U (zh) * 2016-08-26 2017-04-12 深圳市万佳安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一体化摄像机
CN207443036U (zh) * 2017-09-05 2018-06-01 深圳市金力通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婴儿监视器
CN208028987U (zh) * 2018-04-24 2018-10-30 杨贵寅 一种高智能多功能监控摄像头
CN208063307U (zh) * 2018-01-13 2018-11-06 深圳市双金格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4g网络摄像机
CN208316833U (zh) * 2018-05-03 2019-01-01 深圳市全球威科技有限公司 高效散热的摄像机
CN109547683A (zh) * 2019-01-08 2019-03-29 上海良相智能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池摄像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81634A (zh) * 2016-01-21 2016-06-15 广州市诚臻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机、远程视讲系统及其应用
CN206100207U (zh) * 2016-08-26 2017-04-12 深圳市万佳安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一体化摄像机
CN207443036U (zh) * 2017-09-05 2018-06-01 深圳市金力通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婴儿监视器
CN208063307U (zh) * 2018-01-13 2018-11-06 深圳市双金格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4g网络摄像机
CN208028987U (zh) * 2018-04-24 2018-10-30 杨贵寅 一种高智能多功能监控摄像头
CN208316833U (zh) * 2018-05-03 2019-01-01 深圳市全球威科技有限公司 高效散热的摄像机
CN109547683A (zh) * 2019-01-08 2019-03-29 上海良相智能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池摄像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75296B (zh) 摄像设备
CN102484117A (zh) 放射线摄像设备
CN110198398A (zh) 摄像装置
CN110198399A (zh) 摄像器
CN211452603U (zh) 一种多光谱影像采集装置
CN210750934U (zh) 一种超温保护激光美容仪
CN208656915U (zh) 一种分体式补光红外阵列筒型网络摄像机
JP7114170B2 (ja) 電気機器収納用箱
CN109639940A (zh) 用于勘察的相机及勘察系统
CN113014807B (zh) 一种防震动摄像机及防震图像处理方法
CN205844140U (zh) 一种新型云端数据存储粉尘浓度传感器
CN214959738U (zh) 一种监控摄像机新型防水结构
CN213426283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线监控设备
CN207635032U (zh) 一种立体式硅衬底led光源模组
RU202949U1 (ru) Камера видеонаблюдения
CN215006206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执法记录仪
WO2013014719A1 (ja) 撮像装置
CN211557380U (zh) 一种安防监控用录像装置
CN216435136U (zh) 探测装置及灭火系统
CN214259063U (zh) 烤箱
CN216147857U (zh) 一种烤箱
CN211297521U (zh) 一种安防监控布线箱
CN210351980U (zh) 一种led显示屏电源模块及led显示装置
CN215219472U (zh) 一种基于二轮行走平台的智能巡检系统
CN217307796U (zh) 监控摄像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