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98156A - 一种复合结构有源反馈宽带低噪声放大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结构有源反馈宽带低噪声放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98156A
CN110198156A CN201910443980.5A CN201910443980A CN110198156A CN 110198156 A CN110198156 A CN 110198156A CN 201910443980 A CN201910443980 A CN 201910443980A CN 110198156 A CN110198156 A CN 1101981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istor
resistance
grid
capacitor
noi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4398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98156B (zh
Inventor
姚若河
何晓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to CN20191044398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981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981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981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981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981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1/00Details of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nly unspecified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1/26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educe influence of noise generated by amplifying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1/00Details of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nly unspecified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1/56Modifications of input or output impedan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189High-frequency amplifiers, e.g. radio frequency amplifiers
    • H03F3/19High-frequency amplifiers, e.g. radio frequency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3F3/193High-frequency amplifiers, e.g. radio frequency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field-effect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45Differential amplifiers
    • H03F3/45071Differential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3F3/45076Differential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active amplifying circuit in the differential amplifier
    • H03F3/45179Differential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active amplifying circuit in the differential amplifier using MOSFET transistors as the active amplifying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 H03F2200/294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the amplifier being a low noise amplifier [LNA]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 H03F2200/45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the amplifier being a radio frequency amplifier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covered by H03F3/00
    • H03F2203/45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ifferential amplifiers
    • H03F2203/45032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ifferential amplifiers the differential amplifier amplifying transistors are multiple paralleled transisto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covered by H03F3/00
    • H03F2203/45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ifferential amplifiers
    • H03F2203/45148At least one reactive element being added at the input of a dif am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结构有源反馈宽带低噪声放大器,包括输入放大器和有源反馈支路;输入放大器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五晶体管、第六晶体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使用电流复用技术提高等效跨导,使用复合NMOS/PMOS交叉耦合技术实现噪声消除,从而提高增益和降低噪声系数;有源反馈支路包括第七晶体管、第八晶体管、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和第六电容,满足输入匹配。本发明的电路结构解决了现有全差分共源低噪声放大器中噪声、增益、输入匹配和带宽等性能相互制约的矛盾,具有低噪声系数和高增益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结构有源反馈宽带低噪声放大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晶体管放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结构有源反馈宽带低噪声放大器。
背景技术
射频接收器是射频集成电路中重要构成部分,低噪声放大器是接收器中首个有源模块。为了适应单个设备中的不同频段应用,需要在单个芯片上实现支持多种标准的射频接收器。解决方案有两种,一是将几个不同的窄带低噪声放大器集成在一起,通过开关选择实现宽带接收器,二是使用单个宽带低噪声放大器满足所有标准。第二份方案可以实现更低的成本、面积和功耗,是宽带接收器的未来发展趋势。但宽带低噪声放大器中存在噪声、增益、输入匹配和带宽等性能相互制约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复合结构有源反馈宽带低噪声放大器。本发明利用电流复用方案提高等效跨导,利用复合NMOS/PMOS晶体管对交叉耦合技术部分消除输入级晶体管的噪声贡献,采用有源反馈技术解决现有低噪声放大器中噪声、增益、输入匹配和带宽等性能相互制约的矛盾,最终实现低噪声系数和高增益。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复合结构有源反馈宽带低噪声放大器,包括输入放大器和有源反馈支路;
所述输入放大器由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第三晶体管M3、第四晶体管M4、第五晶体管M5、第六晶体管M6、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组成;
所述输入放大器的第一晶体管M1的漏极接地,其源级和第三晶体管M3的源级相连,其栅极通过第二电容C2和第四晶体管M4的栅极相连;
第二晶体管M2的漏极接地,其源级和第四晶体管M4的源级相连,其栅极通过第一电容C1和第三晶体管M3的栅极相连;
第三晶体管M3的漏极和第五晶体管M5的漏极相连,其漏级还与输出端口Von相连,其源级和第一晶体管M1的源级相连,其栅极与输入端口Vin相连;
第四晶体管M4的漏极和第六晶体管M6的漏极相连,其漏级还与输出端口Vop相连,其源级和第二晶体管M2的源级相连,其栅极与输入端口Vip相连;
第五晶体管M5的漏极和第三晶体管M3的漏极相连,其源级和电源相连,其栅极和第三晶体管M3的栅极相连;
第六晶体管M6的漏极和第四晶体管M4的漏极相连,其源级和电源相连,其栅极和第四晶体管M4的栅极相连;
第一电阻R1的一端接地,另一端和第一晶体管M1的栅极相连;
第二电阻R2的一端接地,另一端和第二晶体管M2的栅极相连;
第三电阻R3的一端接偏置电压Vb,另一端和第五晶体管M5的栅极相连;
第四电阻R4的一端接偏置电压Vb,另一端和第六晶体管M6的栅极相连;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一端接第二晶体管M2的栅极,另一端接第三晶体管M3的栅极;
第二电容C2的一端接第一晶体管M1的栅极,另一端接第四晶体管M4的栅极;
所述有源反馈支路包括第七晶体管M7、第八晶体管M8、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和第六电容C6
所述有源反馈支路的第七晶体管M7的漏极和电源相连,其源级和第七电阻R7相连,其栅极通过第三电容C3和第五晶体管M5的漏极相连;
第八晶体管M8的漏极和电源相连,其源级和第八电阻R8相连,其栅极通过第四电容C4和第六晶体管M6的漏极相连;
第五电阻R5的一端接电源,另一端和第七晶体管M7的栅极相连;
第六电阻R6的一端接电源,另一端和第八晶体管M8的栅极相连;
第七电阻R7的一端接地,另一端和第七晶体管M7的源极相连;
第八电阻R8的一端接地,另一端和第八晶体管M8的源极相连;
第三电容C3的一端接第五晶体管M5的漏极,另一端接第七晶体管M7的栅极;
第四电容C4的一端接第六晶体管M6的漏极,另一端接第八晶体管M8的栅极;
第五电容C5的一端接第三晶体管M3的栅极,另一端接第七晶体管M7的源极;
第六电容C6的一端接第四晶体管M4的栅极,另一端接第八晶体管M8的源极。
输入放大器中输入信号经过第一晶体管M1、第三晶体管M3的等效跨导为2(gm1//gm3)=gm1=gm3,输入信号经过第五晶体管M5的跨导为gm5,则输入放大器提供的总电路跨导为gm1+gm5;低噪声放大器的电压增益为:
Av≈(gm1+gm5)·(2ro3||ro5) (1)
式(1)中,gm1和gm5分别为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五晶体管M5的跨导;ro3和ro5分别为第三晶体管M3和第五晶体管M5的等效本征漏源电阻;
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电阻为:
式(2)中gm7为第七晶体管M7的跨导;当Rin=2Rs=100Ω时,低噪声放大器满足输入电阻匹配,2Rs为电路的输入源阻抗。
输入放大器中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第三晶体管M3、第四晶体管M4构成了复合NMOS/PMOS晶体管对交叉耦合结构,并部分消除这四个输入级晶体管的噪声贡献,以降低电路噪声系数;只考虑第四晶体管M4产生的热噪声源,并将其模拟成与晶体管的源级和漏极连接的电流电流 在有源反馈支路中产生输出噪声电压Vop,在输入放大器中产生输出噪声电压Von,其中Von=βVop,β<1;由于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和第三晶体管M3/第四晶体管M4交叉连接,噪声电压Vop与Von具有相同的极性,第四晶体管M4产生的噪声电压Vop在差分输出时对消与Von相等的部分,从而降低了电路的噪声系数。
低噪声放大器满足输入匹配Rin=2Rs时,噪声系数为:
式(3)中,γ为沟道热噪声系数,α=gm/gd0为晶体管跨导gm跟零偏置跨导gd0的比;
式中的第二项为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第三晶体管M3和第四晶体管M4的噪声系数;
式中的第三项为第五晶体管M5和第六晶体管M6的噪声系数;
第四项为第七晶体管M7和第八晶体管M8的噪声系数;
第五项为第七电阻R7和第八电阻R8的噪声系数。
由式(1)的增益目标确定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第三晶体管M3、第四晶体管M4、第五晶体管M5、第六晶体管M6的尺寸后,根据式(2)调节第七晶体管M7、第八晶体管M8的尺寸以满足输入匹配条件。
所述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第五晶体管M5和第六晶体管M6均为PMOS管;
所述第三晶体管M3、第四晶体管M4、第七晶体管M7和第八晶体管M8均为NMOS管。
所述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的尺寸相同;
所述第三晶体管M3和第四晶体管M4的尺寸相同;
所述第五晶体管M5和第六晶体管M6的尺寸相同;
所述第七晶体管M7和第八晶体管M8的尺寸相同。
所述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的尺寸相同;
所述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的尺寸相同;
所述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的尺寸相同;
所述第七电阻R7和第八电阻R8的尺寸相同。
所述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的尺寸相同;
所述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的尺寸相同;
所述第五电容C5和第六电容C6的尺寸相同。
所述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第三晶体管M3和第四晶体管M4的跨导相同。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本发明的复合结构有源反馈宽带低噪声放大器,最主要特征是输入放大器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晶体管构成了复合NMOS/PMOS晶体管对交叉耦合结构,部分消除了这四个输入级晶体管的噪声贡献,降低了电路的噪声系数;使用第五和第六晶体管构成电流复用结构,既提供了输出阻抗又提高了放大器的等效跨导,从而提高电路增益;在输入端和输出端连接晶体管构成有源反馈结构,满足输入匹配;最终实现了高增益和低噪声系数的宽带低噪声放大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复合结构有源反馈宽带低噪声放大器的电路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复合结构有源反馈宽带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匹配曲线图;
图3为本发明复合结构有源反馈宽带低噪声放大器的噪声系数曲线图;
图4为本发明复合结构有源反馈宽带低噪声放大器的增益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具体详细描述。
实施例
如图1-4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结构有源反馈宽带低噪声放大器,包括输入放大器和有源反馈支路;
所述输入放大器由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第三晶体管M3、第四晶体管M4、第五晶体管M5、第六晶体管M6、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组成;
所述输入放大器的第一晶体管M1的漏极接地,其源级和第三晶体管M3的源级相连,其栅极通过第二电容C2和第四晶体管M4的栅极相连;
第二晶体管M2的漏极接地,其源级和第四晶体管M4的源级相连,其栅极通过第一电容C1和第三晶体管M3的栅极相连;
第三晶体管M3的漏极和第五晶体管M5的漏极相连,其漏级还与输出端口Von相连,其源级和第一晶体管M1的源级相连,其栅极与输入端口Vin相连;
第四晶体管M4的漏极和第六晶体管M6的漏极相连,其漏级还与输出端口Vop相连,其源级和第二晶体管M2的源级相连,其栅极与输入端口Vip相连;
第五晶体管M5的漏极和第三晶体管M3的漏极相连,其源级和电源相连,其栅极和第三晶体管M3的栅极相连;
第六晶体管M6的漏极和第四晶体管M4的漏极相连,其源级和电源相连,其栅极和第四晶体管M4的栅极相连;
第一电阻R1的一端接地,另一端和第一晶体管M1的栅极相连;
第二电阻R2的一端接地,另一端和第二晶体管M2的栅极相连;
第三电阻R3的一端接偏置电压Vb,另一端和第五晶体管M5的栅极相连;
第四电阻R4的一端接偏置电压Vb,另一端和第六晶体管M6的栅极相连;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一端接第二晶体管M2的栅极,另一端接第三晶体管M3的栅极;
第二电容C2的一端接第一晶体管M1的栅极,另一端接第四晶体管M4的栅极;
所述有源反馈支路包括第七晶体管M7、第八晶体管M8、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和第六电容C6
所述有源反馈支路的第七晶体管M7的漏极和电源相连,其源级和第七电阻R7相连,其栅极通过第三电容C3和第五晶体管M5的漏极相连;
第八晶体管M8的漏极和电源相连,其源级和第八电阻R8相连,其栅极通过第四电容C4和第六晶体管M6的漏极相连;
第五电阻R5的一端接电源,另一端和第七晶体管M7的栅极相连;
第六电阻R6的一端接电源,另一端和第八晶体管M8的栅极相连;
第七电阻R7的一端接地,另一端和第七晶体管M7的源极相连;
第八电阻R8的一端接地,另一端和第八晶体管M8的源极相连;
第三电容C3的一端接第五晶体管M5的漏极,另一端接第七晶体管M7的栅极;
第四电容C4的一端接第六晶体管M6的漏极,另一端接第八晶体管M8的栅极;
第五电容C5的一端接第三晶体管M3的栅极,另一端接第七晶体管M7的源极;
第六电容C6的一端接第四晶体管M4的栅极,另一端接第八晶体管M8的源极。
所述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第五晶体管M5和第六晶体管M6均为PMOS管;
所述第三晶体管M3、第四晶体管M4、第七晶体管M7和第八晶体管M8均为NMOS管。
所述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的尺寸相同;
所述第三晶体管M3和第四晶体管M4的尺寸相同;
所述第五晶体管M5和第六晶体管M6的尺寸相同;
所述第七晶体管M7和第八晶体管M8的尺寸相同。
所述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的尺寸相同;
所述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的尺寸相同;
所述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的尺寸相同;
所述第七电阻R7和第八电阻R8的尺寸相同。
所述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的尺寸相同;
所述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的尺寸相同;
所述第五电容C5和第六电容C6的尺寸相同。
所述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第三晶体管M3和第四晶体管M4的跨导相同。
输入放大器中输入信号经过第一和第三晶体管的等效跨导为2(gm1//gm3)=gm1=gm3,输入信号经过第五晶体管的跨导为gm5,则输入放大器提供的总电路跨导为gm1+gm5。低噪声放大器的电压增益为:
Av≈(gm1+gm5)·(2ro3||ro5) (1)
式(1)中,gm1和gm5分别为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五晶体管M5的跨导,ro3和ro5为分别为第三晶体管和第五晶体管的等效本征漏源电阻。
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电阻为:
式(2)中gm7为第七晶体管的跨导。当Rin=2Rs=100Ω时,低噪声放大器满足输入电阻匹配,2Rs为电路的输入源阻抗。由式(1)的增益目标确定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晶体管的尺寸后,可以根据式(2)调节第七和第八晶体管的尺寸来满足输入匹配条件。
输入放大器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晶体管构成了复合NMOS/PMOS晶体管对交叉耦合结构,部分消除了这四个输入级晶体管的噪声贡献,降低了电路的噪声系数。只考虑第四晶体管M4产生的热噪声源,并将其模拟成与晶体管的源级和漏极连接的电流 在右边电路产生输出噪声电压Vop,在左边电路产生输出噪声电压Von,其中Von=βVop,β<1。由于第一/二晶体管和第三/四晶体管交叉连接,噪声电压Vop与Von具有相同的极性,M4产生的噪声电压Vop在差分输出时对消与Von相等的部分,从而降低了电路的噪声系数。而在传统的共源低噪声放大器中,第四晶体管M4产生的热噪声源产生的噪声电压Vop与Von具有不同的极性,二者在输出端叠加导致更高的噪声系数。同理,第一、第二和第三晶体管产生的噪声系数在输出端被部分消除。
低噪声放大器满足输入匹配Rin=2Rs时,噪声系数为:
式(3)中,γ为沟道热噪声系数,α=gm/gd0为晶体管跨导gm跟零偏置跨导gd0的比。式中的第二项为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晶体管的噪声系数,第三项为第五和第六晶体管的噪声系数,第四项为第七和第八晶体管的噪声系数,第五项为第七和第八电阻的噪声系数。与传统的共源低噪声放大器相比,本发明的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级晶体管M1、M2、M3和M4产生的噪声系数降低一半。
本实施例使用90nm工艺,电压源为1.8V,主体电路的总电流为6.2mA。图2给出了实施例的输入反射系数S11:在0.03~3GHz的频率内S11小于-10dB。图3给出了实施例的噪声系数NF:在0.03~3GHz的频率内NF为0.62~0.85dB。图4给出了实施例的增益,其增益可达到25.29dB。以上结果表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0.03~3GHz的频率内实现了良好的输入匹配、高增益和低噪声系数。
如上所述,便可较好地实现本发明。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复合结构有源反馈宽带低噪声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放大器和有源反馈支路;
所述输入放大器由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第三晶体管M3、第四晶体管M4、第五晶体管M5、第六晶体管M6、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组成;
所述输入放大器的第一晶体管M1的漏极接地,其源级和第三晶体管M3的源级相连,其栅极通过第二电容C2和第四晶体管M4的栅极相连;
第二晶体管M2的漏极接地,其源级和第四晶体管M4的源级相连,其栅极通过第一电容C1和第三晶体管M3的栅极相连;
第三晶体管M3的漏极和第五晶体管M5的漏极相连,其漏级还与输出端口Von相连,其源级和第一晶体管M1的源级相连,其栅极与输入端口Vin相连;
第四晶体管M4的漏极和第六晶体管M6的漏极相连,其漏级还与输出端口Vop相连,其源级和第二晶体管M2的源级相连,其栅极与输入端口Vip相连;
第五晶体管M5的漏极和第三晶体管M3的漏极相连,其源级和电源相连,其栅极和第三晶体管M3的栅极相连;
第六晶体管M6的漏极和第四晶体管M4的漏极相连,其源级和电源相连,其栅极和第四晶体管M4的栅极相连;
第一电阻R1的一端接地,另一端和第一晶体管M1的栅极相连;
第二电阻R2的一端接地,另一端和第二晶体管M2的栅极相连;
第三电阻R3的一端接偏置电压Vb,另一端和第五晶体管M5的栅极相连;
第四电阻R4的一端接偏置电压Vb,另一端和第六晶体管M6的栅极相连;
第一电容C1的一端接第二晶体管M2的栅极,另一端接第三晶体管M3的栅极;
第二电容C2的一端接第一晶体管M1的栅极,另一端接第四晶体管M4的栅极;
所述有源反馈支路包括第七晶体管M7、第八晶体管M8、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和第六电容C6
所述有源反馈支路的第七晶体管M7的漏极和电源相连,其源级和第七电阻R7相连,其栅极通过第三电容C3和第五晶体管M5的漏极相连;
第八晶体管M8的漏极和电源相连,其源级和第八电阻R8相连,其栅极通过第四电容C4和第六晶体管M6的漏极相连;
第五电阻R5的一端接电源,另一端和第七晶体管M7的栅极相连;
第六电阻R6的一端接电源,另一端和第八晶体管M8的栅极相连;
第七电阻R7的一端接地,另一端和第七晶体管M7的源极相连;
第八电阻R8的一端接地,另一端和第八晶体管M8的源极相连;
第三电容C3的一端接第五晶体管M5的漏极,另一端接第七晶体管M7的栅极;
第四电容C4的一端接第六晶体管M6的漏极,另一端接第八晶体管M8的栅极;
第五电容C5的一端接第三晶体管M3的栅极,另一端接第七晶体管M7的源极;
第六电容C6的一端接第四晶体管M4的栅极,另一端接第八晶体管M8的源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结构有源反馈宽带低噪声放大器,其特征在于:输入放大器中输入信号经过第一晶体管M1、第三晶体管M3的等效跨导为2(gm1//gm3)=gm1=gm3,输入信号经过第五晶体管M5的跨导为gm5,则输入放大器提供的总电路跨导为gm1+gm5;低噪声放大器的电压增益为:
Av≈(gm1+gm5)·(2ro3||ro5)(1)
式(1)中,gm1和gm5分别为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五晶体管M5的跨导;ro3和ro5分别为第三晶体管M3和第五晶体管M5的等效本征漏源电阻;
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电阻为:
式(2)中gm7为第七晶体管M7的跨导;当Rin=2Rs=100Ω时,低噪声放大器满足输入电阻匹配,2Rs为电路的输入源阻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复合结构有源反馈宽带低噪声放大器,其特征在于:输入放大器中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第三晶体管M3、第四晶体管M4构成了复合NMOS/PMOS晶体管对交叉耦合结构,并部分消除这四个输入级晶体管的噪声贡献,以降低电路噪声系数;只考虑第四晶体管M4产生的热噪声源,并将其模拟成与晶体管的源级和漏极连接的电流电流 在有源反馈支路中产生输出噪声电压Vop,在输入放大器中产生输出噪声电压Von,其中Von=βVop,β<1;由于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和第三晶体管M3/第四晶体管M4交叉连接,噪声电压Vop与Von具有相同的极性,第四晶体管M4产生的噪声电压Vop在差分输出时对消与Von相等的部分,从而降低了电路的噪声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复合结构有源反馈宽带低噪声放大器,其特征在于:低噪声放大器满足输入匹配Rin=2Rs时,噪声系数为:
式(3)中,γ为沟道热噪声系数,α=gm/gd0为晶体管跨导gm跟零偏置跨导gd0的比;
式中的第二项为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第三晶体管M3和第四晶体管M4的噪声系数;
式中的第三项为第五晶体管M5和第六晶体管M6的噪声系数;
第四项为第七晶体管M7和第八晶体管M8的噪声系数;
第五项为第七电阻R7和第八电阻R8的噪声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复合结构有源反馈宽带低噪声放大器,其特征在于:由式(1)的增益目标确定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第三晶体管M3、第四晶体管M4、第五晶体管M5、第六晶体管M6的尺寸后,根据式(2)调节第七晶体管M7、第八晶体管M8的尺寸以满足输入匹配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结构有源反馈宽带低噪声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第五晶体管M5和第六晶体管M6均为PMOS管;
所述第三晶体管M3、第四晶体管M4、第七晶体管M7和第八晶体管M8均为NMOS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结构有源反馈宽带低噪声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的尺寸相同;
所述第三晶体管M3和第四晶体管M4的尺寸相同;
所述第五晶体管M5和第六晶体管M6的尺寸相同;
所述第七晶体管M7和第八晶体管M8的尺寸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结构有源反馈宽带低噪声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的尺寸相同;
所述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的尺寸相同;
所述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的尺寸相同;
所述第七电阻R7和第八电阻R8的尺寸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结构有源反馈宽带低噪声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的尺寸相同;
所述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的尺寸相同;
所述第五电容C5和第六电容C6的尺寸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结构有源反馈宽带低噪声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第三晶体管M3和第四晶体管M4的跨导相同。
CN201910443980.5A 2019-05-27 2019-05-27 一种复合结构有源反馈宽带低噪声放大器 Active CN1101981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43980.5A CN110198156B (zh) 2019-05-27 2019-05-27 一种复合结构有源反馈宽带低噪声放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43980.5A CN110198156B (zh) 2019-05-27 2019-05-27 一种复合结构有源反馈宽带低噪声放大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98156A true CN110198156A (zh) 2019-09-03
CN110198156B CN110198156B (zh) 2022-01-18

Family

ID=67753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43980.5A Active CN110198156B (zh) 2019-05-27 2019-05-27 一种复合结构有源反馈宽带低噪声放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9815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87960A (zh) * 2019-09-24 2020-01-14 天津大学 一种可编程的幅相可调功率分配单元及可调功率分配网络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95072B2 (en) * 2004-09-15 2007-11-13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Amplifier circuit
CN107579714A (zh) * 2017-09-30 2018-01-1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带有源负反馈结构的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
CN107846195A (zh) * 2017-10-19 2018-03-2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带有源多路反馈的超宽带微波低噪声放大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95072B2 (en) * 2004-09-15 2007-11-13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Amplifier circuit
CN107579714A (zh) * 2017-09-30 2018-01-1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带有源负反馈结构的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
CN107846195A (zh) * 2017-10-19 2018-03-2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带有源多路反馈的超宽带微波低噪声放大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ANGHYUN WOO 等: "A 3.6mW differential common-gate CMOS LNA with positive-negative feedback", 《2009 IEEE INTERNATIONAL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 - DIGEST OF TECHNICAL PAPERS》 *
姚若河 何晓檬: "基于耦合和负反馈的宽带低噪声放大器架构",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黄东: "面向多带多标准接收机的宽带CMOS低噪声放大器研究",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87960A (zh) * 2019-09-24 2020-01-14 天津大学 一种可编程的幅相可调功率分配单元及可调功率分配网络
CN110687960B (zh) * 2019-09-24 2020-08-25 天津大学 一种可编程的幅相可调功率分配单元及可调功率分配网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98156B (zh) 2022-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70425B (zh) 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宽带低功耗低噪声放大器
US9054648B1 (en) Wideband active balun LNA topology with narrow-band filtering and noise cancelling
CN104348432B (zh) 一种差分输出增益相位高度平衡且稳健的单转双低噪声放大器
CN104242830B (zh) 基于有源电感的可重配置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
CN103580636B (zh) 具有c‑倍增电路的共模终端
Yu et al. Analysis and design of inductorless wideband low-noise amplifier with noise cancellation technique
CN101425786A (zh) 可变增益放大器
CN107645300A (zh) 一种电流复用低功耗射频接收机
CN111478671B (zh) 一种应用于Sub-GHz频段的新型低噪声放大器
CN104579184B (zh) 一种高线性度宽带巴伦低噪声放大器
CN105099393B (zh) 线性均衡器及其方法
CN110198156A (zh) 一种复合结构有源反馈宽带低噪声放大器
US6980055B2 (en) CMOS differential buffer circuit
CN106385239A (zh) 一种增益可调的cmos宽带低噪声放大器
CN103888083B (zh) 宽带低噪声放大器
CN106559042A (zh) 应用于低电压下的低噪声放大器
CN111835304B (zh) 一种用于传感器模拟前端的跨导运算放大器
CN110380696B (zh) 一种宽带匹配的可变增益低噪声放大器
US6690231B1 (en) Gain stage that minimizes the miller effect
JP2014517582A (ja) 増幅回路および受信チェーン
CN112511111A (zh) 一种采用噪声消除技术的增益可调低噪声放大器
CN105915181B (zh) 低噪声放大器
CN110197042A (zh) 带高增益反馈环路的宽带低噪声放大系统及其设计方法
CN109361363A (zh) 一种宽带全差分低噪声放大器
JP6230903B2 (ja) 低雑音増幅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