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92539A - 一种翻水式鱼塘增氧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翻水式鱼塘增氧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92539A
CN110192539A CN201910616491.5A CN201910616491A CN110192539A CN 110192539 A CN110192539 A CN 110192539A CN 201910616491 A CN201910616491 A CN 201910616491A CN 110192539 A CN110192539 A CN 1101925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eller
chamber
oxygenation
gear
lif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1649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丽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Huangyan Boy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Huangyan Boy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Huangyan Boy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Huangyan Boy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1649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92539A/zh
Publication of CN1101925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9253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4Arrangements for treating water specially adapted to 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 A01K63/042Introducing gases into the water, e.g. aerators, air pump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翻水式鱼塘增氧机,包括水上主体,所述水上主体固设于鱼塘岸边,所述水上主体上端面内设有增氧腔,所述增氧腔内设有增氧叶轮装置,所述增氧腔右侧设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下侧设有补气装置,所述增氧腔左侧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左端及上端连通至外界,本发明采用将水流引入增氧腔内,通过双向转动叶轮对水体进行翻动的同时,通过风机进行氧气补充,能更好的增大水体的增氧效率,而后将增氧完成的水体输送至池底排出,便于池底鱼类的生长,同时,在鱼塘中形成小的水体流动,不惊扰鱼群的同时,将底层水带至表层,便于底层水中有害气体的排出。

Description

一种翻水式鱼塘增氧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鱼塘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翻水式鱼塘增氧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鱼塘增氧机一般采用将叶轮浮于水面,通过搅动大面积水面来给鱼塘增氧,或采用气泵将空气泵入水体中,产生气泡,方法单一,且仅能对表层水进行增氧,无法对鱼塘底层进行增氧操作,且传统方法对鱼塘水体产生大量波浪,水体扰动很大,很容易对鱼群产生惊扰,影响鱼类生长。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传统的增氧机对水体扰动大,容易惊扰鱼类,且无法对鱼塘底层进行增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例设计了一种翻水式鱼塘增氧机,本例的一种翻水式鱼塘增氧机,包括水上主体,所述水上主体固设于鱼塘岸边,所述水上主体左侧为鱼塘水,所述水上主体右侧为鱼塘岸,所述水上主体上端面内设有增氧腔,所述增氧腔内设有增氧叶轮装置,所述增氧叶轮装置下侧内设有增压叶轮,所述增压叶轮上端动力连接于所述增氧叶轮装置,所述增氧腔右侧设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下侧设有补气装置,所述增氧腔左侧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左端及上端连通至外界,鱼塘水位位于所述上下端面之间,所述进水口下侧连通有闸门滑腔,所述闸门滑腔内滑动设有闸门,所述闸门后侧动力连接于闸门升降装置,所述闸门升降装置动力连接于所述动力装置,所述增氧腔下侧连通有输水管,在鱼塘水底设有水下部分,所述水下部分通过所述输水管连接至所述增氧腔,当所述闸门向下运动时,鱼塘内的水通过所述进水口流入所述增氧腔,在所述增氧叶轮装置作用下将水打碎,与空气充分接触,同时所述补气装置向所述增氧腔内供气,增加水体与空气的接触,经过所述增氧叶轮装置及所述补气装置的水流在所述增压叶轮的作用下压入所述输水管,由所述输水管向下输送至所述水下部分,并由所述水下部分排出达到水底增氧的效果。
其中,所述增氧叶轮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增氧腔内的立轴,所述立轴下端固连于所述增压叶轮,所述立轴上端固设有立轴皮带从轮,所述立轴位于所述增氧腔内部分上固设有两个叶轮,两个所述叶轮外侧均设有反叶轮,所述反叶轮转动连接于所述增氧腔壁内,两个所述反叶轮后侧设有反叶轮齿轮腔,所述反叶轮齿轮腔内设有两个反叶轮驱动齿轮,两个所述反叶轮驱动齿轮前侧啮合于两个所述反叶轮,所述反叶轮驱动齿轮中心固设有反叶轮驱动轴,所述反叶轮驱动轴下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反叶轮齿轮腔下端壁内,所述反叶轮齿轮腔上侧设有反叶轮皮带腔,所述反叶轮驱动轴上端伸入所述反叶轮皮带腔且固设有反叶轮皮带从轮。
可优选地,所述叶轮及所述反叶轮上均为网孔结构,能更好的将水流打碎,进一步增大水流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同时,在所述动力装置作用下,所述叶轮与所述反叶轮转动方向相反,能减缓水流向下下落的速度,增加水流与空气接触时间。
其中,所述动力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增氧腔右侧的动力齿轮腔,所述动力齿轮腔右端壁内固设有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左侧动力连接有动力轴,所述动力轴左端伸入所述动力齿轮腔且固设有动力锥齿轮,所述动力锥齿轮上侧啮合有立轴锥齿轮,所述立轴锥齿轮中心固设有立轴皮带主动轴,所述动力齿轮腔上侧设有立轴皮带腔,所述立轴皮带主动轴上端伸入所述立轴皮带腔且固设有立轴皮带主轮,所述立轴皮带主轮与所述立轴皮带从轮之间通过立轴皮带动力连接,所述动力锥齿轮后侧啮合有反叶轮第一锥齿轮,所述反叶轮第一锥齿轮中心固设有反叶轮横轴,所述动力齿轮腔后侧设有切换齿轮腔,所述反叶轮横轴后端伸入所述切换齿轮腔且固设有反叶轮第二锥齿轮,所述反叶轮第二锥齿轮上侧啮合有反叶轮第三锥齿轮,所述反叶轮第三锥齿轮中心固设有反叶轮皮带主动轴,所述反叶轮皮带主动轴上端伸入所述反叶轮皮带腔且固设有反叶轮皮带主轮,所述反叶轮皮带主轮与所述反叶轮皮带从轮之间通过反叶轮皮带动力连接。
其中,以下对闸门升降装置进行详细说明,所述闸门升降装置包括位于所述闸门滑腔右侧的升降滑腔,所述升降滑腔内设有丝杠,所述丝杠上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升降滑腔上端壁内,所述闸门右端伸入所述升降滑腔且与所述丝杠螺纹连接,所述升降滑腔下侧设有升降第一齿轮腔,所述丝杠下端伸入所述升降第一齿轮腔且固设有升降第一锥齿轮,所述升降第一锥齿轮右侧啮合有升降第二锥齿轮,所述升降第二锥齿轮中心固设有升降横轴,所述升降第一齿轮腔右侧设有升降第二齿轮腔,所述升降横轴右侧伸入所述升降第二齿轮腔且固设有升降第三锥齿轮,所述升降第三锥齿轮上侧啮合有升降第四锥齿轮,所述升降第四锥齿轮中心固设有升降立轴,所述升降立轴上端伸入所述切换齿轮腔且固设有升降第五锥齿轮,所述升降第五锥齿轮左侧啮合有切换固定齿轮,所述切换固定齿轮中心固设有切换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左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切换齿轮腔左端壁内,所述固定轴右端设有切换轴,所述固定轴与所述切换轴通过花键连接,所述切换轴位于所述切换齿轮腔内部分上固设有切换升齿轮与切换降齿轮,所述切换升齿轮及所述切换降齿轮可与所述反叶轮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切换齿轮腔右侧设有切换腔,所述切换腔内滑动设有切换滑块,所述切换轴右端伸入所述切换腔且转动连接于所述切换滑块,所述切换滑块左右两端均固设有复位弹簧,通过改变所述切换滑块在所述切换腔内的位置来控制所述所述闸门在所述闸门滑腔内的升降,进而调整经过进水口进入所述增氧腔内的水量,由于所述丝杠的涡轮结构使所述闸门具有自锁功能。
其中,以下对补气装置进行详细说明,所述补气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动力齿轮腔下侧的引风机,所述引风机右侧通过进风管与外界连通,所述增氧腔壁内上下两层且每层四个均布的排气口,所述引风机左侧通过风道连接至所述增排气口,所述引风机可将外界空气通过所述进风管吸入,并经由所述风道及所述排气口将空气排入所述增氧腔,使得所述增氧腔内的水流更好的与空气接触,达到为所述增氧腔内的水流增氧的目的。
其中,所述水下部分包括位于鱼塘水底的锥形腔,所述锥形腔下端连通于所述输水管,所述锥形腔上端面上均布设有排水孔,水流在所述增氧腔内经过所述增氧叶轮装置及所述补气装置增氧后,在所述增压叶轮作用下,经由所述输水管运输至所述锥形腔,并由所述排水孔向池底排出含氧量高的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将水流引入增氧腔内,通过双向转动叶轮对水体进行翻动的同时,通过风机进行氧气补充,能更好的增大水体的增氧效率,而后将增氧完成的水体输送至池底排出,便于池底鱼类的生长,同时,在鱼塘中形成小的水体流动,不惊扰鱼群的同时,将底层水带至表层,便于底层水中有害气体的排出。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翻水式鱼塘增氧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C-C”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D”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5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本发明涉及一种翻水式鱼塘增氧机,主要应用于鱼塘增氧的过程中,下面将结合本发明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翻水式鱼塘增氧机,包括水上主体21,所述水上主体21固设于鱼塘岸边,所述水上主体21左侧为鱼塘水,所述水上主体21右侧为鱼塘岸,所述水上主体21上端面内设有增氧腔22,所述增氧腔22内设有增氧叶轮装置201,所述增氧叶轮装置201下侧内设有增压叶轮27,所述增压叶轮27上端动力连接于所述增氧叶轮装置201,所述增氧腔22右侧设有动力装置202,所述动力装置202下侧设有补气装置204,所述增氧腔22左侧设有进水口23,所述进水口23左端及上端连通至外界,鱼塘水位位于所述23上下端面之间,所述进水口23下侧连通有闸门滑腔24,所述闸门滑腔24内滑动设有闸门25,所述闸门25后侧动力连接于闸门升降装置203,所述闸门升降装置203动力连接于所述动力装置202,所述增氧腔22下侧连通有输水管26,在鱼塘水底设有水下部分205,所述水下部分205通过所述输水管26连接至所述增氧腔22,当所述闸门25向下运动时,鱼塘内的水通过所述进水口23流入所述增氧腔22,在所述增氧叶轮装置201作用下将水打碎,与空气充分接触,同时所述补气装置204向所述增氧腔22内供气,增加水体与空气的接触,经过所述增氧叶轮装置201及所述补气装置204的水流在所述增压叶轮27的作用下压入所述输水管26,由所述输水管26向下输送至所述水下部分205,并由所述水下部分205排出达到水底增氧的效果。
根据实施例,以下对增氧叶轮装置201进行详细说明,所述增氧叶轮装置201包括位于所述增氧腔22内的立轴31,所述立轴31下端固连于所述增压叶轮27,所述立轴31上端固设有立轴皮带从轮34,所述立轴31位于所述增氧腔22内部分上固设有两个叶轮32,两个所述叶轮32外侧均设有反叶轮33,所述反叶轮33转动连接于所述增氧腔22壁内,两个所述反叶轮33后侧设有反叶轮齿轮腔35,所述反叶轮齿轮腔35内设有两个反叶轮驱动齿轮36,两个所述反叶轮驱动齿轮36前端分别啮合于两个所述反叶轮33,所述反叶轮驱动齿轮36中心固设有反叶轮驱动轴37,所述反叶轮驱动轴37下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反叶轮齿轮腔35下端壁内,所述反叶轮齿轮腔35上侧设有反叶轮皮带腔38,所述反叶轮驱动轴37上端伸入所述反叶轮皮带腔38且固设有反叶轮皮带从轮39。
有益地,所述叶轮32及所述反叶轮33均为网孔结构,能更好的将水流打碎,进一步增大水流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同时,在所述动力装置202作用下,所述叶轮32与所述反叶轮33转动方向相反,能减缓水流向下下落的速度,增加水流与空气接触时间。
根据实施例,以下对动力装置202进行详细说明,所述动力装置202包括位于所述增氧腔22右侧的动力齿轮腔41,所述动力齿轮腔41右端壁内固设有动力电机42,所述动力电机42左侧动力连接有动力轴43,所述动力轴43左端伸入所述动力齿轮腔41且固设有动力锥齿轮44,所述动力锥齿轮44上侧啮合有立轴锥齿轮45,所述立轴锥齿轮45中心固设有立轴皮带主动轴46,所述动力齿轮腔41上侧设有立轴皮带腔47,所述立轴皮带主动轴46上端伸入所述立轴皮带腔47且固设有立轴皮带主轮48,所述立轴皮带主轮48与所述立轴皮带从轮34之间通过立轴皮带49动力连接,所述动力锥齿轮44后侧啮合有反叶轮第一锥齿轮51,所述反叶轮第一锥齿轮51中心固设有反叶轮横轴52,所述动力齿轮腔41后侧设有切换齿轮腔53,所述反叶轮横轴52后端伸入所述切换齿轮腔53且固设有反叶轮第二锥齿轮54,所述反叶轮第二锥齿轮54上侧啮合有反叶轮第三锥齿轮55,所述反叶轮第三锥齿轮55中心固设有反叶轮皮带主动轴56,所述反叶轮皮带主动轴56上端伸入所述反叶轮皮带腔38且固设有反叶轮皮带主轮57,所述反叶轮皮带主轮57与所述反叶轮皮带从轮39之间通过反叶轮皮带58动力连接。
根据实施例,以下对闸门升降装置203进行详细说明,所述闸门升降装置203包括位于所述闸门滑腔24右侧的升降滑腔61,所述升降滑腔61内设有丝杠62,所述丝杠62上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升降滑腔61上端壁内,所述闸门25右端伸入所述升降滑腔61且与所述丝杠62螺纹连接,所述升降滑腔61下侧设有升降第一齿轮腔64,所述丝杠62下端伸入所述升降第一齿轮腔64且固设有升降第一锥齿轮65,所述升降第一锥齿轮65右侧啮合有升降第二锥齿轮66,所述升降第二锥齿轮66中心固设有升降横轴67,所述升降第一齿轮腔64右侧设有升降第二齿轮腔68,所述升降横轴67右侧伸入所述升降第二齿轮腔68且固设有升降第三锥齿轮69,所述升降第三锥齿轮69上侧啮合有升降第四锥齿轮71,所述升降第四锥齿轮71中心固设有升降立轴72,所述升降立轴72上端伸入所述切换齿轮腔53且固设有升降第五锥齿轮73,所述升降第五锥齿轮73左侧啮合有切换固定齿轮74,所述切换固定齿轮74中心固设有切换固定轴75,所述固定轴75左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切换齿轮腔53左端壁内,所述固定轴75右端设有切换轴76,所述固定轴75与所述切换轴76通过花键连接,所述切换轴76位于所述切换齿轮腔53内部分上固设有切换升齿轮77与切换降齿轮78,所述切换升齿轮77及所述切换降齿轮78可与所述反叶轮第二锥齿轮54啮合,所述切换齿轮腔53右侧设有切换腔79,所述切换腔79内滑动设有切换滑块81,所述切换轴76右端伸入所述切换腔79且转动连接于所述切换滑块81,所述切换滑块81左右两端均固设有复位弹簧82,通过改变所述切换滑块81在所述切换腔79内的位置来控制所述所述闸门25在所述闸门滑腔24内的升降,进而调整经过进水口23进入所述增氧腔22内的水量,由于所述丝杠62的涡轮结构使所述闸门25具有自锁功能。
根据实施例,以下对补气装置204进行详细说明,所述补气装置204包括位于所述动力齿轮腔41下侧的引风机83,所述引风机83右侧通过进风管84与外界连通,所述增氧腔22壁内上下两层且每层四个均布的排气口85,所述引风机83左侧通过风道91连接至所述增排气口85,所述引风机83可将外界空气通过所述进风管84吸入,并经由所述风道91及所述排气口85将空气排入所述增氧腔22,使得所述增氧腔22内的水流更好的与空气接触,达到为所述增氧腔22内的水流增氧的目的。
根据实施例,以下对水下部分205进行详细说明,所述水下部分205包括位于鱼塘水底的锥形腔86,所述锥形腔86下端连通于所述输水管26,所述锥形腔86上端面上均布设有排水孔87,水流在所述增氧腔22内经过所述增氧叶轮装置201及所述补气装置204增氧后,在所述增压叶轮27作用下,经由所述输水管26运输至所述锥形腔86,并由所述排水孔87向池底排出含氧量高的水。
以下结合图1至图5对本文中的一种翻水式鱼塘增氧机的使用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初始状态时,所述闸门25位于所述闸门滑腔24最顶端,所述动力电机42及所述引风机83无动作,所述切换滑块81位于所述切换腔79中心位置,所述切换升齿轮77与所述切换降齿轮78均不与所述反叶轮第二锥齿轮54啮合。
装置开始工作时,向左推动所述切换滑块81,所述切换降齿轮78与所述反叶轮第二锥齿轮54啮合,进而带动所述闸门25向下运动,鱼塘内的水经由所述进水口23进入所述增氧腔22,当到达合适流量后,松开所述切换滑块81,使其回归原位,所述动力电机42及所述引风机83动作,所述动力电机42带动所述动力锥齿轮44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立轴皮带主轮48转动,通过所述立轴皮带49带动所述立轴31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叶轮32转动,所述动力锥齿轮44带动所述反叶轮第一锥齿轮51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反叶轮皮带主轮57转动,通过所述反叶轮皮带58带动所述反叶轮皮带从轮39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反叶轮33转动,将水流击碎,所述引风机83将外界空气吸入,并通过所述排气口85向所述增氧腔22内吹入出空气,增加水流与空气的接触,而后水流经所述增压叶轮27压入所述输水管26内,通过所述输水管26输送至所述锥形腔86内,进而通过所述排水孔87均匀排至池底;
停止工作时,向右拉动所述切换滑块81,所述切换升齿轮77与所述反叶轮第二锥齿轮54啮合,进而可带动所述闸门25向上运动,当所述闸门25运动至最高处时,松开所述切换滑块81,所述切换滑块81回归原位,此时,所述动力电机42及所述引风机83停止动作,装置回归初始位置,等待下次启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将水流引入增氧腔内,通过双向转动叶轮对水体进行翻动的同时,通过风机进行氧气补充,能更好的增大水体的增氧效率,而后将增氧完成的水体输送至池底排出,便于池底鱼类的生长,同时,在鱼塘中形成小的水体流动,不惊扰鱼群的同时,将底层水带至表层,便于底层水中有害气体的排出。
通过以上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根据工作模式做出各种改变。

Claims (7)

1.一种翻水式鱼塘增氧机,包括水上主体;
所述水上主体固设于鱼塘岸边,所述水上主体左侧为鱼塘水,所述水上主体右侧为鱼塘岸,所述水上主体上端面内设有增氧腔,所述增氧腔内设有增氧叶轮装置,所述增氧叶轮装置下侧内设有增压叶轮,所述增压叶轮上端动力连接于所述增氧叶轮装置,所述增氧腔右侧设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下侧设有补气装置,所述增氧腔左侧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左端及上端连通至外界,鱼塘水位位于所述上下端面之间,所述进水口下侧连通有闸门滑腔,所述闸门滑腔内滑动设有闸门,所述闸门后侧动力连接于闸门升降装置,所述闸门升降装置动力连接于所述动力装置,所述增氧腔下侧连通有输水管,在鱼塘水底设有水下部分,所述水下部分通过所述输水管连接至所述增氧腔;
当所述闸门向下运动时,鱼塘内的水通过所述进水口流入所述增氧腔,在所述增氧叶轮装置作用下将水打碎,与空气充分接触,同时所述补气装置向所述增氧腔内供气,增加水体与空气的接触,经过所述增氧叶轮装置及所述补气装置的水流在所述增压叶轮的作用下压入所述输水管,由所述输水管向下输送至所述水下部分,并由所述水下部分排出达到水底增氧的效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水式鱼塘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叶轮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增氧腔内的立轴;
所述立轴下端固连于所述增压叶轮,所述立轴上端固设有立轴皮带从轮,所述立轴位于所述增氧腔内部分上固设有两个叶轮,两个所述叶轮外侧均设有反叶轮,所述反叶轮转动连接于所述增氧腔壁内,两个所述反叶轮后侧设有反叶轮齿轮腔,所述反叶轮齿轮腔内设有两个反叶轮驱动齿轮,两个所述反叶轮驱动齿轮前侧啮合于两个所述反叶轮;
所述反叶轮驱动齿轮中心固设有反叶轮驱动轴,所述反叶轮驱动轴下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反叶轮齿轮腔下端壁内,所述反叶轮齿轮腔上侧设有反叶轮皮带腔,所述反叶轮驱动轴上端伸入所述反叶轮皮带腔且固设有反叶轮皮带从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翻水式鱼塘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及所述反叶轮上均为网孔结构,能更好的将水流打碎,进一步增大水流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同时,在所述动力装置作用下,所述叶轮与所述反叶轮转动方向相反,能减缓水流向下下落的速度,增加水流与空气接触时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水式鱼塘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增氧腔右侧的动力齿轮腔;
所述动力齿轮腔右端壁内固设有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左侧动力连接有动力轴,所述动力轴左端伸入所述动力齿轮腔且固设有动力锥齿轮,所述动力锥齿轮上侧啮合有立轴锥齿轮,所述立轴锥齿轮中心固设有立轴皮带主动轴,所述动力齿轮腔上侧设有立轴皮带腔,所述立轴皮带主动轴上端伸入所述立轴皮带腔且固设有立轴皮带主轮,所述立轴皮带主轮与所述立轴皮带从轮之间通过立轴皮带动力连接;
所述动力锥齿轮后侧啮合有反叶轮第一锥齿轮,所述反叶轮第一锥齿轮中心固设有反叶轮横轴,所述动力齿轮腔后侧设有切换齿轮腔,所述反叶轮横轴后端伸入所述切换齿轮腔且固设有反叶轮第二锥齿轮,所述反叶轮第二锥齿轮上侧啮合有反叶轮第三锥齿轮,所述反叶轮第三锥齿轮中心固设有反叶轮皮带主动轴,所述反叶轮皮带主动轴上端伸入所述反叶轮皮带腔且固设有反叶轮皮带主轮,所述反叶轮皮带主轮与所述反叶轮皮带从轮之间通过反叶轮皮带动力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翻水式鱼塘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门升降装置包括位于所述闸门滑腔右侧的升降滑腔;
所述升降滑腔内设有丝杠,所述丝杠上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升降滑腔上端壁内,所述闸门右端伸入所述升降滑腔且与所述丝杠螺纹连接,所述升降滑腔下侧设有升降第一齿轮腔,所述丝杠下端伸入所述升降第一齿轮腔且固设有升降第一锥齿轮,所述升降第一锥齿轮右侧啮合有升降第二锥齿轮,所述升降第二锥齿轮中心固设有升降横轴,所述升降第一齿轮腔右侧设有升降第二齿轮腔,所述升降横轴右侧伸入所述升降第二齿轮腔且固设有升降第三锥齿轮,所述升降第三锥齿轮上侧啮合有升降第四锥齿轮,所述升降第四锥齿轮中心固设有升降立轴,所述升降立轴上端伸入所述切换齿轮腔且固设有升降第五锥齿轮,所述升降第五锥齿轮左侧啮合有切换固定齿轮,所述切换固定齿轮中心固设有切换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左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切换齿轮腔左端壁内,所述固定轴右端设有切换轴,所述固定轴与所述切换轴通过花键连接,所述切换轴位于所述切换齿轮腔内部分上固设有切换升齿轮与切换降齿轮,所述切换升齿轮及所述切换降齿轮可与所述反叶轮第二锥齿轮啮合;
所述切换齿轮腔右侧设有切换腔,所述切换腔内滑动设有切换滑块,所述切换轴右端伸入所述切换腔且转动连接于所述切换滑块,所述切换滑块左右两端均固设有复位弹簧,通过改变所述切换滑块在所述切换腔内的位置来控制所述所述闸门在所述闸门滑腔内的升降,进而调整经过进水口进入所述增氧腔内的水量,由于所述丝杠的涡轮结构使所述闸门具有自锁功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水式鱼塘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气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动力齿轮腔下侧的引风机;
所述引风机右侧通过进风管与外界连通,所述增氧腔壁内上下两层且每层四个均布的排气口,所述引风机左侧通过风道连接至所述增排气口,所述引风机可将外界空气通过所述进风管吸入,并经由所述风道及所述排气口将空气排入所述增氧腔,使得所述增氧腔内的水流更好的与空气接触,达到为所述增氧腔内的水流增氧的目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水式鱼塘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部分包括位于鱼塘水底的锥形腔;
所述锥形腔下端连通于所述输水管,所述锥形腔上端面上均布设有排水孔,水流在所述增氧腔内经过所述增氧叶轮装置及所述补气装置增氧后,在所述增压叶轮作用下,经由所述输水管运输至所述锥形腔,并由所述排水孔向池底排出含氧量高的水。
CN201910616491.5A 2019-07-09 2019-07-09 一种翻水式鱼塘增氧机 Withdrawn CN1101925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16491.5A CN110192539A (zh) 2019-07-09 2019-07-09 一种翻水式鱼塘增氧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16491.5A CN110192539A (zh) 2019-07-09 2019-07-09 一种翻水式鱼塘增氧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92539A true CN110192539A (zh) 2019-09-03

Family

ID=67755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16491.5A Withdrawn CN110192539A (zh) 2019-07-09 2019-07-09 一种翻水式鱼塘增氧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9253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89071A (zh) * 2020-08-07 2020-10-20 赵晴晴 一种车用海鲜活鱼运输系统
CN113826579A (zh) * 2021-10-18 2021-12-24 李君� 一种利用水能的池塘增氧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89071A (zh) * 2020-08-07 2020-10-20 赵晴晴 一种车用海鲜活鱼运输系统
CN113826579A (zh) * 2021-10-18 2021-12-24 李君� 一种利用水能的池塘增氧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92539A (zh) 一种翻水式鱼塘增氧机
CN107954512A (zh) 一种防止二次污染的曝气池
CN208387661U (zh) 一种可调节的曝气增氧机
CN107572655A (zh) 一种用于处理生活污水的高效曝气池
CN106857379A (zh) 自行移位喷气扬水式鱼池增氧方法和增氧机
CN108217928A (zh) 一种具有自动刷洗功能的曝气池
CN110550710A (zh) 一种自来水-消毒药剂混合净水装置
CN206829343U (zh) 一种淤泥池清淤装置
CN209161606U (zh) 一种曝气搅拌装置
CN206576095U (zh) 自行移位喷气扬水式鱼池增氧机
CN109364780A (zh) 管道式文丘里混合增氧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11080521U (zh) 一种节能型污水泵站的清淤系统
CN109019902A (zh) 一种曝气搅拌装置
CN104304154B (zh) 高效吸气射流式鱼塘增氧机
CN107381846B (zh) 一种自摆动的推流式曝气机
CN207119291U (zh) 一种粉料加湿器
CN207948609U (zh) 鱼缸
CN108675492A (zh) 一种污水曝气处理系统
CN208980408U (zh) 一种智能螺旋潜流曝气系统
CN209076448U (zh) 管道式文丘里混合增氧机
CN208821513U (zh) 一种永磁变频水车式增氧机
CN112275241A (zh) 一种水草缸用反应式钢瓶
CN208415261U (zh) 一种水利工程灌浆装置
CN213703957U (zh) 一种装饰工程用拌灰土设备
CN206980209U (zh) 一种旋流沉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903